建筑文化

2024-08-28

建筑文化(通用12篇)

建筑文化 篇1

摘要:介绍了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灵魂,城市文化孕育着建筑文化,建筑师不仅要研究建筑的科学性、技术性并在建筑形式上创新,而且还要努力去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从城市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而促进建筑文化发展。

关键词:城市文化,建筑文化,民族传统

1 城市文化孕育着建筑文化

长期以来,文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提出从1988年~1997年开展“世界文化发展十年”活动,研究世界文化的发展问题。1988年国际建协响应号召,确定1989年7月1日“世界建筑节”的主题是“建筑与文化”。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的彰显和载体。我们城市的文物建筑、历史街区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和地域特色,是传统文化沉淀的片段,是记载历史信息的真实的物质载体。它们与所处的周边环境,附属的生活设施,与人们在其中亲切、朴实、聚合的生活情态一起彰显出明确的传统文化特征。例如,20世纪80年代茫茫的西北高原上,回荡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壮丽乐章。“唐乐舞”“黄土地”“红高梁”,这些扎根民族文化、打向世界艺坛的作品使中外为之瞩目。由此,西安的环城建设古今兼顾、综合治理,保持盛唐文化的延续性,地方特色突出,强调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功能、技术相结合,着眼于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的结合、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其具有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的文化旅游建筑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城市风貌、文化环境和市民心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城市建筑所具有的一些共通的设计、构造、材料及建筑组织方法,代表着某一时期和某一地区的历史风貌特色,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风俗特征,展示着某个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特色,反映着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城市的个性特征。它们是历史信息的真实反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已成为生活场景中不可中断的环节并从物质层面上延续我们的文化甚至生活本身。我们所尊重的、我们所敬仰的,不仅仅是城市和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2 我国建筑文化的民族传统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国建筑文化具有悠久的民族传统,遗产极为丰富。老一辈建筑师在现代中国建筑创作中从基础资料研究开始,率领一两代人经营多年,艰苦探索,披荆斩棘,积极研究中国建筑文化,使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较为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30年代以梁思成先生为首的老一辈建筑师成立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典建筑。建筑师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建筑师在现代建筑中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早期探索。50年代梁思成先生的论述已经涉及到设计空间的探讨。他指出“工程结构和建筑丰富的美感有机地统一着,是我们祖国建筑的优良传统”。他还强调:“我们必须先研究我国的建筑遗产,掌握了它的规律,熟识了它的许多特征,在创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60年代由刘敦帧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作了更为系统的概括,对中国古典园林、民居、城市以及工宫制度都作了论述,并开始从设计理论上进行分析,指出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之一。

80年代,我国建筑工作者运用现代的建筑观点和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典建筑设计问题,特别是运用中外建筑对比的方法阐述其异同,进一步认识到强调中轴线的思想来自很深的民族意念,中国古典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 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

之后,我国建筑师看到了像群体组合、内外空间结合、建筑与环境结合、建筑与室内陈设诗画雕塑的结合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正是西方现代建筑家所刻意探索的领域。同时,他们在系统地研究现代建筑中也找到了和正在寻找着它与民族传统的交汇点和结合点,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挖掘和开拓。

3 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民族传统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再加上各地气候、地理、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建筑创作,对民族传统的运用必然是各取所需、各用所长。

上海大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发挥了信息灵敏、工艺精巧的特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把建筑空间、装修、家具、陈设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构成了中而新的室内环境。北京的历史传统、首都的中心位置使它强调城市的中轴线和向心性,讲究建筑的对称和均衡。在紫禁城黄瓦红墙的映衬下,它又注重色彩的运用和主次呼应。由于保持古都风貌和强调民族传统,北京的重大建筑普遍以造型民族化见长。广州比之北京别有异趣。它充分利用河港城市的自由布局,岭南四季如春的环境条件,取法于我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使建筑内外空间流舒豁达。

的确,中国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风景园林建设都有独到之处。如何使建筑文化发扬光大地域文化和华夏文化,最为关键的就是:第一,保护历史遗迹。肯尼斯·鲍威尔说“建筑保护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却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地区、城市中的历史地段、优秀建筑群落,不仅城市建筑物本身的“实”体要保存,“虚”的外在空间、环境特色也要善为保护,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时间的标记”“古老的装饰”。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集中的地段,它既是历史的陈迹,又是当前人民生活的所在地。修复、维护及建设中需要设计者具备较深厚的中西文化的修养基础,并能创造性地进行规划设计,使它们适于当今的生活需要,即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上,要充满时代的新气息。第二,发掘传统的文脉。建筑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努力发掘传统的文脉,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对中国古代城市设计遗产和优秀的元素部分加以保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谈尊重文脉以促进建筑设计的多样化,不能只是在形式上从古建筑中提炼一些东西作为符号或母题加以引申、重复,作为新与旧的联系,还应从地域、城市或城市中心地区的某一部分加以深刻研究开始,因为地域和城市的条件包括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城市模式、建筑材料、技术与艺术形式等。

4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道路延长宽阔,促进了楼群诞生与楼房长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特有的文化建设与保护,造成城市失去特色,建筑文化缺位我们的城市应该具有民族文化特点,我们国家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纽带。城市建设和建筑文化的民族性是我们的城市和建筑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

参考文献

[1]肯尼斯.鲍威尔.旧建筑改建和重建[M].于馨,杨智敏,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建筑文化 篇2

文化链与建筑文化链论文【1】

【摘要】文化是一个庞杂繁复的概念,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相关学者从多个研究视角对文化链进行了探求和思考,本文将文化链的相关理论引入到建筑文化体系研究中,试图用跨学科的观点阐释建筑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文化 文化链 建筑文化链

1 引言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社会的灵魂。

文化含义极广,仅文化一词而言,世界上就有多种解释的方法。

《辞海》上解释文化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

《大英百科全书》对于文化的解释则是引用美国著名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该书中收集了166条文化的定义,这些定义分别由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分析学家、哲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学家所界定。

“文化”一词,英文、法文都写作Culture,它是从拉丁文中演化来的,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等意项。

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他阐述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文化从宏观层面来讲,有宇宙文化、自然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

从微观层面上讲,主要有文学、艺术、绘画、音乐、诗歌、电影、建筑等。

可见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强,是一个大而宽泛的概念。

2 文化链浅析

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一种有机的整合。

探求人类文化进步的丰富形态和基本途径、挖掘人类生存的基本规律一直是研究学者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有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链的概念。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王宁宇教授指出,“文化链概念是基于世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个系统观念,主张放开视界,将散在各点上的问题联系起来寻求其在整体中的位置关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项共同的规范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晓丽研究员在多年民族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如果将一种文化看成是一个头尾相接的文化链条,那么这个文化链条是由若干个文化环组成。

每个文化环都隶属于一个文化链条,因此每一个文化环必定与所属的文化链条直接连接;而文化环与文化环之间,有的是直接连接,有的则是间接连接,有的是依次相接,有的可能是几个文化环与一个文化环同时相接,还有的是几个文化环交叉连接在一起。

在一种文化里,不论有多少个文化环,不论文化环以什么形式连接在一起,它们总有相扣之处,形成一个内容交叉而丰富、连接形式多样而紧密的文化链条,而其中每个文化环都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意义”。

因此,她认为“文化链是指文化与文化之间(包括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形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现象”。

这些学术思想从现象人类学的角度非常精准地挖掘出文化现象的本质,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状态,对世界范围内各种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的特点、模式也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同时,也有学者从企业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链的相关概念和思考。

认为文化链是指企业文化是由价值、行为、制度、物质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全面联系的整体,其目标是为构建企业竞争优势服务。

在《文化链》一书中,作者林竹盛认为:“在一个系统中,通过事物的内在规律,把多种要素连接起来,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前后依存,环环相扣,彼此互动,由此形成一个不断增值的连锁关系,称为链”。

这里所说的“文化链”是指在“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与组织发展变革同步的文化创新系统。

它是基于组织学习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协同和文化创新对发展能力的提升为理论支柱,以构建学习型文化为基础,以学习型文化创建基模为操作思路,完成了一个严谨的架构体系,文化链就是文化创新系统。

魏中俊、包训文从产业开发角度提出了“文化产业链”,提出经济开发区应该在整体优化设计基础上,构建由会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社区文化等组成的文化产业链。

由于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文化链的理论被人们不断拓展,研究学者对于文化链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文化的本质探求方面,在其它领域也有所延伸。

李华兴、张元隆在《维新志士的心态与变革的文化链》一书中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戊戌维新的心态,对驱动和制约变革的文化链进行了深层思索。

张捷在《书法文化链与“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起到链接、枢纽、节点功能,可以形成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和底蕴深厚的围绕书法文化的一个文化体系和集群,这就是所谓书法文化链。

另外,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现象都可以被称之为文化链条的载体,诸如“兰花文化链”、“圣诞文化链”等等。

3 建筑文化链浅析

建筑是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象征。

就广义而言,建筑是一种文化,或者说,文化包含着人类的建筑。

从狭义而言,建筑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建筑文化现象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差异性、同质性、多元性逐渐被研究学者所重视。

随着建筑文化研究价值的逐渐彰显,建筑与文化的关系逐渐为人认知,遂兴起研究热潮。

从文化角度对建筑现象进行审视、分析和判断已经成为当代研究建筑的主要方向之一。

这方面的论文、著作逐渐丰富。

同时,相关的会议不断召开。

在北京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会议主题之一就是“建筑与文化”。

此次大会提出的《北京》中写道:“建筑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是一体之两面。

一方面,文化的全球化推动着地区的迅速变化与发展;另一方面,建筑文化和当地的生活方式结合得最为密切。

随着全球各文化之间同质性的增加,发掘地域文化精华也愈显迫切”。

“全国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相继召开,在昆明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建筑创作的未来”。

由此可见,建筑文化的跨学科研究是一个非常深厚、也非常迫切的课题。

我们知道,从文化层面而言,有“岭南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等多种不同的研究,这种地区文化观念势必对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也是中国建筑文化在地区上的差异性的根源之一。

建筑文化现象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观念的差异以及社会层次素质带来的审美标准的高低。

建筑文化链与文化链一样,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因此,我们可以用文化链的学术观点探求建筑文化的相关特性。

王晓丽研究员曾经指出,“如果将一种文化看出是一个头尾相连的文化链条,那么这个文化链条是由若干个文化环组成,其中的每个文化环都隶属于这个文化链条”。

同时,“文化的自生,是文化本身具有的特征,不论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形成什么状态的多链现象,其所有的文化环和文化链均是在自生的前提下,与其他文化环和文化链共同生长的,这就是文化共生的现象解释”。

在相关论文中,王晓丽研究员对于文化环、文化链的阐释生动形象、层次合理、评析精准,根据文化现象的经典阐释去解读建筑文化,可以非常清晰明了地阐释建筑文化的独特内涵。

笔者《建筑文化多元性的本质特征》一文中就引自了《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中“文化现象的解释”的相关观点来阐述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共生性。

在此,我们引申开去,将这种文化链的相关学术思想进一步解释中国传统民居丰富的建筑文化。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民居在我国面广量大。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类型及其特点,除了受到人居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尽管受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活习俗要求等的限制,但民间匠师在充分利用地形和室内空间、就地取材以及创造朴实的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如北京四合院是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代表,四合院多半按南北向中轴线作纵向排列,一般分前后两部:前有大门,常偏于中轴线东侧,面向院门设有影壁。

由前院经过设在中轴线上的二门――垂花门或屏门到达内院,内院面积较大,正房朝南,有良好的采光。

江南地区由于气候温和多雨,因此苏、浙、皖一带民居的屋面与支撑结构较北方住宅轻巧,且出檐较深,房屋朝向多为正南或偏东南,房屋高大且门窗较多,南北敞开,以利通风。

河南西部地处黄土高原,有良好的土质,也有丰富的石材,故常采用土坯或砖石建造封闭式的窑洞。

福建客家土楼是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泥土夯建高大厚实的土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外人不能轻易入内,同时又能联合全楼的力量共同抵御来犯之敌。

土楼既是客家人的躲避风雨的居所,更是他们深深依恋的精神家园。

广东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有平原,也有山区,气候炎热,湿度大,建筑材料十分丰富,民居在平面布置上一般为三合院,正屋中间为厅,左右两侧为卧室,厅前为院子,左右建厢房,厅内靠后墙处设有木阁楼,这种三合院式的住宅,可以发展组成多进的一个大建筑群。

至于少数民族的住宅建筑,更是形态各异。

由此可见,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艺术中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种建筑文化链是由居民居住方式、建筑样式、建筑制度等组成的有机、系统的整体。

正如文化研究学者指出的,中华民族文化内部的相互链接表现为两层含义:首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链接,其次表现为同一民族内部不同地区的文化存在着差异并且相互连接,这样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完整内容。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正是中华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性的体现,它代表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内涵。

4 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互相渗透和综合发展以及城市建筑学从工程技术性走向社会综合性,则成为必然趋势,这正是本文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

本文力求充分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利用跨学科优势对建筑文化研究进行完善与补充。

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其文化链的特性显而易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并不是附着在建筑外部的表象,而是建筑本身多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借鉴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建筑文化的种种现象,探求建筑文化的本源,为建筑文化学的定位寻求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将建筑文化置于更加广大的时空当中,必然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建筑文化的特殊性和价值所在,这对于探讨建筑文化链与地区差异性之间的逻辑联系,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域性建筑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建筑企业的另一种建筑 篇3

中铁十四局股份公司的建设者,在六朝古都南京建设精品工程的同时,也建设着另一种精品工程:企业文化。

今年7月下旬,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南京召开,来自中铁建系统的120余名代表,观摩了十四局股份公司南京内环东线施工现场后交口称赞。总公司党委副书记霍金贵夸他们“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子文化”。该项目部被中铁建总公司授予“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今年9月,中铁十四局股份公司南京内环东线项目部工地荣获“南京市文明工地”称号;10月,南京市将该项目工地申报江苏省“省级文明工地”。

一种管理与一种创新

企业文化的初始,是作为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存在的,实现文化管理与物化管理的和谐统一,才能使项目管理提升至最高境界。同时,创新又是文化和管理的灵魂。又是“文化——另一种建筑”的基础工程。

南京城市快速内环东线一标段(二期)工程,位于主城区主干道,全长1 321米,其中明挖隧道1 300米。施工干扰大,地下管线多,地上建筑林立,车流如潮,行人如织,施工场地狭小。工地旁就是南京电视台、南京报业集团,是在媒体的眼皮底下施工,可见其难度。工期紧迫,地面道路工程工期为12个月,隧道工程工期为16个月。一年内,要在上述极为苛刻的条件下,完成5.65亿元的投资,这项工程对中铁十四局股份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化的力量是至关重要,项目经理于新军带领项目部有关人员,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经上下反复论证,决定用传统文化优化项目部的组织机构,突破项目部组织机构经理指挥各个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再指挥作业层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型”。成立一个决策中心和五大管理中心,五大管理中心由项目部副职分别挂帅,直管作业层,摒弃了传统的管理层次多、信息传递慢,意图贯彻衰减、总执行力弱,占用资源多的三级管理体制,做到“决策零失误,管理零距离”,使项目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段时间的实践也证明:这个模型科学、管用。

按设计,为防止隧道两侧路边的高楼地基下沉及防止隧道边墙坍塌,需要在隧道两侧的路边打3 000根支护桩,每根深达30米。而按设计使用的普通钻机,一天只能打一根,进入雨季后进度更慢且危险性增大。

怎么办?出路当然还是向科学文化要答案。于新军带领有关技术人员运用运筹学、数学知识反复测算,同时又走出去求教有关专家,最后决定引进每天能打5根桩的旋挖钻机,还有能应对特殊地质的潜水钻、液压钻,“三钻”齐上阵。结果,只用两个多月就完成了打支护桩的任务,为保证工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施工用的近千吨钢支撑,按设计需要用吊车吊装。而隧道两侧道路狭窄,楼房林立,车流、人流如织,吊车吊装作业十分困难。

项目经理于新军和党委书记刘小果等项目负责人从“差异思维”、 “系统论”中受到启发,想出了一个令人叫绝的妙招:用4台双悬臂龙门吊取代吊车吊装千吨钢支撑,既安全又减少了对行人、车辆的干扰,还可一次投资重复使用。他们在龙门吊的大臂上随时更换与时俱进的宣传标语,既宏伟美观,又一举两得。这个独具匠心的做法,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在业内被传为佳话,受到上级表扬,还受到了市民的称赞。

一张名片与一座桥梁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的一张最靓丽的名片;是让企业融入社会,融入人民大众,进而为企业搭建一座优良外部施工环境的桥梁。

中铁十四局股份公司的施工工地,一改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工地印象”。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幅名副其实的文明画廊:各种施工设备、材料堆放有序,标识规范清晰;施工现场悬挂了规范的企业标识、标牌,彩旗和工地彩门美观庄重。这一切,与附近古老而美丽的“十里秦淮”融为一体。“中国铁建”文明之师的形象,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展现在古城金陵父老乡亲的面前。

项目党委书记刘小果说:企业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创新。创新,就是要独具匠心。文明纠察队和工地文化中心就是他们的首创。

中铁十四局股份公司项目部专门配备了工地洒水车,每天往复在工地洒水降尘,将施工对市民的干扰降到最低限度。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文明纠察队,每天定时对工地沿途道路进行清扫、清洗,对几公里长的施工围挡进行擦洗维护,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始终洁净美观。工地附近售货点的老大娘对项目党委书记刘小果说:南京电视台的新闻中我见过你两次了,你们施工讲文明,不扰民,我们老百姓都知道,你们是一支文明的队伍。

端午节,工地附近的小学生自发地给节日加班的工人们送来爱心粽子,学校主动要与工地进行文明共建。工地文化中心,将各类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刊发在南京各大报刊及相关网站上,让南京市及上级单位及时了解工程的进展及成绩、困难,以取得理解与认同。每逢重大节日,工地文化中心都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以文化搭台,彰显企业精神与团队魅力。“三八”女职工工地过节、“五一”节干群同乐、“七一”工地党员宣誓,都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热点……南京市建委领导说:你们真是将企业文化做到了极致!

标语是鼓舞士气、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在企业文化、文明工地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中铁十四局股份公司南京内环东线项目部的“有心人”们,为让文化感召力提升企业管理执行力,他们拟就了标语:“慎重如始,则无败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业主看后说:多亏这支文化深厚的“中国铁建”队伍,才想出了如此有文化品位的标语!

为使过往的南京市民注意安全的标语亲情化,他们绞尽脑汁,独创了卡通标语:“这是施工围挡,可不要亲近噢!”“雨天路滑,您要小心哟!”亲切的标语再配上可爱的卡通形象,让人倍感亲切,得到南京市建委领导的首肯,被称之为创举。

将“城门”搬到工地、为香樟树挂上“胸卡”,是他们的两个备受好评的标识创意。中铁十四局股份公司南京内环东线工地所在的龙蟠中路,是南京市大面积引进、种植香樟树的主要实验区。工程开工后,工地沿线附近500多棵香樟树,牵动着南京市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心。南京人对树情有独钟,爱树闻名。为使这500多棵香樟树茁壮成长,不受施工损坏,中铁十四局股份公司的建设者,专门制作了“保护树木,人人有责”的“大树胸卡”挂在了每个香樟树上,并且为每棵树编了号码,时刻提醒过往行人和施工人员爱护树木。南京人本来就爱树如命,这一亲切提示,更是“爱上加爱”,至今,没有一棵香樟树受损。

项目经理于新军、党委书记刘小果都常说:文化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关键看你是否“有心”和“用心”。

市政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有人戏称“搞工程,革命也要请客吃饭”,他们将租住的办公室顶层平台加以改造,建成了100多平方米的厨房和大小两个餐厅,墙上悬挂各种具有文化品位的反映工程业绩的大幅图片,里面收拾得干净利落。

同时,他们从局后方山东请来鲁菜厨师,专门为内部职工烹调鲁菜系中的家常菜系列。内外来宾无特殊情况一律在此品尝来自孔孟之乡的原滋原味的鲁菜,既经济实惠,又独具特色。几个月来,内部餐厅的煎饼卷大葱沾酱、光棍鸡、山东大馒头等,成了南京嘉宾的最爱,甚至有人就餐后,还要捎上几个大馒头带回去供家人品尝。这里成了企业交际、公关的文化平台,既文明节约,又家味实足,拉近了企业与施工相关单位、媒体人士的距离。

文化,你竟如此神奇,却又如此简单,魅力无限!企业文化,你又何止是一张名片、一座桥梁?

一种理念与一个团队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是建设一支过硬的队伍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南京内环东线工程开工之初,压力重重:工程任务繁重、工期紧迫、施工环境复杂、又是全新“BT”项目运作;40多人的管理团队、1 600多人的施工队伍,来自四面八方,没有上下隶属关系,由于工期太短,队伍内部没有“磨合”期过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协调动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攻难关?

越是条件艰苦,人越是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他们借鉴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路径,在员工充分讨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坚持和构建了项目部全体员工的信仰体系。

企业价值观: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共同愿景:让内环线变成南京最好的工地,让项目成为中铁最优秀的团队,让员工获得最迅速的成长。核心理念:工作没有借口,承诺不打折扣,诚信直到永久。工作作风:立即行动,只争朝夕。员工十项素养:智慧、忠诚、责任、荣誉、主动、敬业、热忱、纪律、谦虚、感恩,等等。

由于是全员参与,自觉、自发、自愿,这套信仰体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由共识逐渐变成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深深地溶入到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之中。项目经理于新军说:真没想到,信仰的力量是如此之大,短时间内,员工中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

项目部统一订做了员工的工装,统一制作了胸卡、服饰,尽展“中国铁建”员工的风采,项目部还千方百计实现了员工住宿宾馆化、办公自动化、生活和办公环境四季常青化。同时,项目实行充分的民主管理,职工的合法权益处处受到维护,遇到困难有人问、有人帮,最敏感的收入分配公开化、公平化,员工们充分享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形成了和谐、向上的氛围。

员工们说:有了明确的追求,有了和谐的环境,再不好好工作,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自己。吃苦奉献,成了员工们自觉的、唯一的、无悔的选择。

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理想追求、共同的文化修养,必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先进文化的领跑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壮观局面。

项目经理于新军,现任中铁十四局股份公司总工程师。1989年走出大学校门后,就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但他偏爱文史哲,阅读了大量书籍,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与中外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创新和提高,用文化提升行政管理能力。他主持制定的《项目部组织管理大纲》,专家和领导认为很有创意。其中“五大管理中心直指作业层”的思路,受到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韩风险和党委副书记陈保京等领导同志的称赞。他精于思,勤于行,带出了一支朝气蓬勃、有理念、有思想的优秀团队。

项目党委书记刘小果,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勤学多思。在工地思想政治工作、工地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他“点子”多,方法活。在经理的支持下,他“杰作”不断,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亮点频闪。他身体力行:已是高龄的妻子生小孩,他“无时间”照顾;老母亲长年瘫痪在床,他无法尽孝,直至去世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他毫无保留地把时间、心血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工作。员工们说:这样的书记,我们服气!

被称为“工地黑包公”的副经理曹晶,被称为“大干交响曲指挥家”的现场调度鲁振汉,被称为“工地铁汉子”的马敬银等,都是好样的。可以说,在南京内环东线工地上,中铁十四局股份公司的建设者,每人都是一部书,每人都是一首歌。他们可读可歌、可泣可爱、可亲可敬......

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篇4

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岭南常年高温、多雨湿润、夏季炎热且常伴有台风的独特气候相适应,同时也十分重视境内河流纵横的自然环境。因此,岭南传统建筑不仅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独具特色,而且还与岭南园林的结合相得益彰,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流派。思想的开放势必带来文化的兼容,岭南建筑虽然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传承了自古以来岭南人所特有的敏捷开朗、讲究实际的性格特征,但是开放、通融这种重要的文化机制,使它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可谓渗透到岭南建筑发展的全过程中。无论技术还是艺术,也不论设计理念或是设计创新,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改变着岭南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功能结构、立面造型等,而且对于建筑师的固有观念及岭南近现代建筑的影响更为显著和深远。

纵观岭南建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明清的书院、祠堂建筑时期,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筒屋和商业骑楼建筑时期,民国西方建筑正式传入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岭南新建筑时期。除明清的书院和祠堂建筑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较少,颇为完整地保持了本土原汁原味、风格独具的地方特色外,其余3个阶段的岭南建筑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只是强弱和深浅不同。

先以第二阶段的竹筒屋和骑楼建筑为例。竹筒屋是19世纪产生于广州的一种民居,是广州工商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用地紧张特定时代的产物。因其门面窄、纵深长、形似竹筒而得名。早期竹筒屋一般为独家独户使用,由于进深常超过12 m,故户内的采光通风、排水交通等都主要依靠天井来解决;建筑从外表看似乎为单层,实则内部高达4 m~5 m,常设夹层和楼梯以增大使用面积;墙基以麻石砌筑,墙身多用青砖,是典型的墙承重体系,木构瓦顶更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色。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和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特别是当混凝土的应用逐渐普及时,传统的竹筒屋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由原来的单层独户变成了多层分户式住宅;用坚实的混凝土材料代替了以砖木为主的承重结构,使房屋的总体高度增加了,因此2层,3层甚至4层的竹筒屋开始出现;梁与门窗过梁也已逐渐使用钢筋、水泥等新材料来建造。尽管竹筒屋依然采用联排式的总体布局,户内的功能平面也变化不大,但在建筑立面造型上,由于小阳台和平屋顶的出现,且在装饰风格上吸收了西洋建筑的手法,从观感上完全摆脱了旧的模式和印象,令人耳目一新。

岭南地区最富盛名的骑楼建筑,无论其原型是否为古希腊的“敞廊式商业建筑”,它都是西方建筑风格与岭南传统文化在不断碰撞交融中形成的。鸦片战争后,随着广州、厦门等沿海口岸的陆续开放,许多广东人从南洋归来后建商铺经商,外国商人也在广州十三行一带卖洋货,他们带来的不只是空前活跃的商贸活动,还带来了先进的西方建筑文化。当传统店铺的形式已不再适应日益扩大的商贸活动的需要时,一种新型的岭南商铺型建筑——骑楼建筑便诞生了。骑楼建筑与我国传统的前店后宅的经商方式稍有差异,为楼上住人、楼下经商的模式,骑楼部分跨人行道修建,在街道一侧相互连接形成步行长廊,从而将商住两用的建筑功能较完美地结合。这种长达几百乃至上千米的半封闭走廊,由于底层架空,不但可以减少当地梅雨天气带来的湿热气流,还可以增强楼上住宅的采光通风。因兼具遮阳、挡风、避雨的作用,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一个舒适安宁的通道和购物环境。在建造工艺上,它借鉴了西方建筑中“洋楼”的形式和构造,对哥特式、南洋式、巴罗克装饰风格进行模仿和再创造。在南方沿海地区,骑楼建筑基本划分为闽、粤两派,闽派骑楼,立面上布满了精致的浮雕,而粤派骑楼以岭南风格为主,兼有满州和欧式风格。

第三阶段是西方建筑在岭南大地的正式登陆时期。随着钢材等现代建筑材料的逐步使用和近代建筑技术的进一步拓展,本土的建筑师也开始自发地将中西方建筑的形式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处理。期间,岭南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的西式建筑。此后,在广州于1922年和1937年先后建成的大新公司和爱群大厦,分别标志着岭南地区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问世,一时间令无数岭南人奔走相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批代表着那个时代建筑成就的范例,不仅表明在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影响和推动下,岭南建筑发展出现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也为我国现代所进行的大规模建筑活动的繁荣与兴旺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第四阶段,是岭南建筑发展最为迅速和蓬勃的时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西方建筑思潮一波又一波地猛烈冲击着国内建筑界,岭南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首当其冲。曾几何时,西方建筑的形式与制度、风格与流派、样式与做法通过各种渠道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本地建筑市场,当然不乏全新的设计理念和独具匠心的思维方式。面对这种五花八门、目不暇接的局面,岭南的建筑师们并没有方寸大乱,去一概接受或反对这些舶来品,而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出回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建筑文化此时进一步交融,也使岭南建筑渐入佳境,形成了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风格,并涌现出以莫伯治、佘南为代表的一大批岭南派设计大师。老牌的建筑大师用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自由平面、明快开朗的立面、清新洗练的形体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的园林绿化不拘一格、挥洒自如地玩味着建筑,令岭南建筑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文化底蕴,典范作品层出不穷。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岭南建筑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尤其是广州,昂首挺胸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国际超强结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和设备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在世界性高科技元素的不断推动下,一栋栋摩天大楼和超大型、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到广州新电视塔,从中信广场到珠江新城西塔,随时都能深刻感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对岭南传统文化的冲击;从安德鲁到哈迪德,从矶崎新到国际设计联合体,也可欣喜地看到西方建筑师的

积极参与给岭南建筑的开拓创新注入了许多鲜活的元素和动感,也更具有国际性。

尽管开放和转型是岭南传统建筑与远隔重洋的西方建筑文化在规模空前的冲撞和交流后产生的必然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心痛地发现许多往日深藏于心的记忆、根植于脑海的画面和传统的经典正在逐步地淡化和消逝。两种异质建筑文化是否能真正融合,是否能排除实际存在的诸多客观困难,怎样有效地继承与创新、吸收与转化、探索与超越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也许只有在很好地驾驭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走上有中国特色与地方特色的建筑发展的新路,才能更完善地营造适应环境、注重文脉、多姿多彩的现代岭南建筑,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时期的岭南建筑来一次更大地飞跃。

参考文献

[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邓炳权.多姿多彩的岭南建筑[J].中国古建筑学会,2007(24):67-68.

[3]南方网新闻中心.广州骑楼中西合壁以传统审美观融入西方建筑文化[EB/OL].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yda/1199.htm,2002-07-09.

中小建筑企业文化 篇5

摘要:建筑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大型建筑企业来说,这些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缺失,在竞争中已经显现出先天不足的劣势,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必须的内在动力,因此建立结合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必需的。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的特点,文章阐述了中小建筑企业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建筑企业;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企业管理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得力于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建筑企业的发展也由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利润转为低效益高风险的行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益加剧,恶性竞争,超低价中标等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随着大部分的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他们的人才优势得到了充分利用,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的竞争对手日益壮大。这就要求中小型建筑企业必须寻求管理上的突破,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竞争性行业当中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这就要求中小型建筑企业要有危机意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整体实力,技术优势和品牌形象,其核心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即企业文化。无论企业在任何情况下竞争,人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人就是根本。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于广大中小建筑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没有良好和适用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很难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范畴中的概念及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知识生产力指企业利用其知识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管理方式,是建立企业中人与其他要素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1.使员工有安全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的稳定性是安心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企业经营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效益不好的情况,但不要轻易解雇员工,企业应该考虑员工的利益,每一位员工多对企业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搞末位淘汰制,这是一种压迫式的管理模式,使员工时时刻刻感到压力,缺乏人文的关怀。如果一个企业能做到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像在家庭中一样的温暖,员工一样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掘自己的潜力高效地完成工作。另外,不要轻易拖欠工资。即使由于经营状况不好或者资金周转问题拖欠了,企业的负责人应该亲自出面告知员工详情,并承诺何时补发并做到。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如何留住人才是个头疼的问题,人才强留是留不住的,企业应该做到让人才自愿留下。这就需要给他们一个安心的工作环境,做到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2.给员工一个平等公平的环境。能者上任,多劳多得应该成为公司坚定不移的用人和激励标准。用人不拘一格,无论学历的高低,无论过去的经历如何,只要在工作中的表现能够胜任,企业就应该给员工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华,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奖罚,激励措施也是体现企业平等公平的一方面,体现多劳多得,让员工感到付出有所得。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再次,使员工有机会参与企业的管理,畅所欲言。建立企业高层与普通员工信息交流的平台,可以以非正式的座谈会的形式,使一线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提意见。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参与管理机制,激励员工多参与公司的管理,改革和创新。有很多企业设有总经理信箱,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不能成为摆设和形式。逐步的建立员工参与管理机制,可以使员工感到自我的价值,激发对工作的热情,让员工感到自己不只是受雇用的,与企业产生感情,企业状况和发展与员工息息相关,从内心让员工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公司与共,愿意为企业出谋划策,愿意为企业奉献力量。

3.树立信任和培养自主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在一起生活,共事的基础,员工与企业之间同样存在这种关系。如果企业对员工不信任,就不会赋予员工足够的权利去完成某项工作,员工的能力和潜能就不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样,如果员工对企业不信任,员工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这样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给每一个员工机会,使他们拥有在职责范围内的权利和义务,让他们发挥自己优势和能力。当然,赋予员工权利并非让员工可以任意滥用职权,以及给企业带来声誉上的负面影响,甚至触犯法律。企业必须对员工的情况以及能力有所了解,并在过程中进行考核,监督和调整。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则给予奖励或颁发荣誉称号,认可其工作成绩。

4.建立集体观。现在企业的经营目标已经不单是靠个人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部门协调,需要团队或集体共同合作。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有团队精神,工作中以大局为重,不能以一己之私导致团队合作不融洽,从而损害企业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给员工树立团体协作意识,形成这种风气。另外,招聘时选择有团队精神的潜在员工,工作中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团队角色,使团队发挥最大的效力。

建筑与文化同行 篇6

几乎所有关于大理的旅游指南封面上都印着雄伟的崇圣寺三塔,这是大理的地标性建筑。这三座宝塔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738-1254年)建造的崇圣寺寺前佛塔。如今,当年规模宏大的崇圣寺已毁,但年逾千年的三座宝塔却依然耸立于苍山洱海之间。主塔东面有石壁,上面写着“永镇山川”四个大字。为何要“永镇山川”呢?原来,大理位于地震多发带,且水患比较多,古人以为地震、水患是“妖孽”所为,塔能镇妖,所以建造了三座宝塔,希望能永远为方百姓带来安宁与幸福。宝塔虽不为民居,实则是为民而立。

建筑,是历史与文化的一种物化展现。大理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建筑发展的历程就是民族前行的历程。

2009年,对距今5300年前的剑川(大理州的个县)海门口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其间出土了大量的干栏式建筑,在木(竹)柱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屋:更早时候出土的公元前400年左右的祥云(大理州的一个县)大波那铜棺及青铜房屋模型也是干栏式建筑。东汉时期,大理地区的干栏式建筑得到了进步发展,大理大展屯东汉石墓中发现了一件干栏式房屋模型,模型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干栏式构架,是饲养牲畜之所;上部为三开间的结构,是日常起居之处。南诏、大理国时期(738~1254年),大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日益密切,汉族的建筑技术也传入到白族地区,大理的建筑也开始了一个本土与外来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这一时期,白族民居建筑发展到了夯筑和垒石阶段,屋脊上覆瓦的做法此时已较为普遍。据樊绰《蛮书》记载,大理苍山脚下“城郭邑居,棋布山底”,太和城“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描述了当时苍山脚下大理一带城市、村庄的繁华景象和以石材为建筑主材的特点。可以看出,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建筑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由于白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到了元代,大理地区的建筑已经表现出与汉式建筑的相似性。明朝建立后,为加强对边疆的统治,实行了大规模的军屯制,安徽、江苏、湖广,四川等地大量汉族入滇,使云南的汉族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同时,儒学教育也在这一地区得到了空前的传播,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如果说,在明代之前,汉、白之间的文化交流只是局部性的,那么,明代开始,汉文化已和大规模的移民一起全方位地进入到大理地区。表现在建筑上,汉族地区的建筑形式被接受,并融合了本土的元素,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合院建筑——“三坊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清代,特别是民国时期,大理与内地及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密切,作为一个善于“拿来主义”的民族,当然也会在建筑上表现出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西方建筑的一些元素也被融入到白族的建筑当中。此后,白族地区的民居基本按前一时期所奠定的轨迹发展,传统的风格与技艺被沿袭下来,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

民居是民间文化的集合

白族人的家园,是一种合院式建筑,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这是完整白族建筑的代表。白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而这种合院式建筑恰恰体现了以家长为中心的中国式传统家庭秩序,它的每一块砖石构件、每一处雕饰彩绘都与社会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信仰追求、文化修养有直接的联系。

所谓“坊”,是对一栋房屋的称呼。坊就是一栋三或五开间二层楼房屋,底层三间前面带檐廊,中央开间为待客的堂屋,左右两间为卧室;二楼中央开间为“天地君亲师位”,一般农历初一、十五或节日都要躬拜敬香,祈求保佑。主坊左右为耳坊,一般较主坊矮一些,使整个建筑群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白族地区有一种说法,如耳坊高度和主坊一样或超过主坊,小辈会不听长辈的话。因此,一般不会出现耳坊和主坊一样高的情况。主坊隔着庭院的对面是一墙壁,这类墙壁,北方称之为“影壁”,大理地区称之为“照壁”。步入白族人家大门之前,先看一下这家的照壁,看写了什么,如果写的是“清白传家”,那这家人一定姓杨,如果是“琴鹤家声”,那这家人就是姓赵,“百忍家声”姓张;“青莲遗风”姓李……中国的每一个姓氏在历史上都有一些代表人物及典故,这些杰出人物和他们的事迹代代相传,子孙后代将其概括总结,以尊重先辈,教育后人,这也是大理白族建筑文化深厚内涵的体现。照壁有一字型的,但更多的是中间高、两边低,一主二从三段式的,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如果院落足够大,又有经济条件,就会在主坊对面再建一坊,围合成一个四合院。除了中央的庭院外,在四个角上还各有一个小院,称为“漏角天井”,这就是“四合五天井”。大门和照壁是白族民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白族民居的门楼和照壁多数是飞檐朝外斜向高挑,其势如展翅欲飞的大鹏乌,整个门楼连同照壁开阔高大,张扬气派。

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说过:“民居既是一种实用的文化产物,同时又是一种艺术的文化产物(或者说,多少带有一定审美意味的文化产物)。”白族民居建筑就是艺术的文化产物。白族民居非常注重内外装饰,由于采用木结构,白族工匠们有了展示他们技艺的广阔空间;而大门、外墙,特别是照壁、山墙则成了白族彩绘及民间书画艺术的集中展现。

道法自然的建筑工艺

中国的传统建筑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白族建筑也同样如此。房屋用木材做成构架,由柱子和梁枋通过榫卯结构而成,榫卯的制作非常巧妙,一旦结合,就很难拉脱,除非年久木朽或外力足以将梁柱拧断。这种木结构的房屋由柱子承重,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当遇到地震时,由于木材具有韧性,不易整体断裂,于是就产生“墙倒屋不塌”的现象。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就在丽江地震后惊奇地发现不少新建的大楼倒了,但老城区的房子虽受到一些破坏,建筑的构架却依然挺立。

滇西木材资源丰富,白族民居以松木、杉木为主材,有时也用一些楸木等其他木材,但不会用柏木,柏木一般用于寺庙。当这些木头用于建造房屋的时候,当木头遇上曾经参与建造北京紫禁城的剑川木匠之后,没有人再担心所造房屋会有任何的质量问题。如今,在云南的很多地方,比如腾冲、丽江、昆明,还能看到百年前一座座由剑川木匠建造的宅院。

nlc202309011611

木材,除了用于建造房屋构架之外,还要做楼板、板壁、门窗、家具……白族民居的木材用量是非常大的,这也反过来造就了西南地区最杰出的木匠——剑川木匠。白族民居堂屋的正面一般有六扇修长的上下五段式的雕刻精美的门,称为“格子门”。格子门不仅仅是六扇门,而是一组精彩绝伦的艺术品,剑川木匠也不仅仅是工匠,而是一群艺术家。格子门平时开启中间两扇,逢年过节,红白大事时六扇全开。

大理因“大理石”而出名。大理白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的确,白族民居建筑将石材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在大理坝子,走进任何一个村里,都可以看到很多墙壁用鹅卵石砌成,这些坚固的、百年不倒的石头墙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质朴而又沧桑的美感,令人不得不钦佩砌墙工匠高超的技艺。

不是大理的每个地区的房屋都用石头砌墙,更多地方是在石脚(墙壁基础)上用土基(黏土制成的砖)砌墙,也有用土加麻丝和少量水拌和,以实心竹子为拉筋,再用模板夹住夯筑而成的。土墙较厚,住在这种墙壁的房屋内,你会真正地体会到“冬暖夏凉”。外墙面一般用石灰粉刷,也有用较细的黏土粉刷的。

白族民居是木、石与泥土的交响,白族人有一种“道法自然”的思想,所以,白族民居所有材料均取自自然,没有任何工业产品,这些最普通的材料经过工匠们的双手变成了一件件的“艺术品”,而这些“艺术品”最终实现了高度的和谐与自然。

一个时代的悲哀

工业文明在短时间内给我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带给我们空前强大的力量,而财富和力量如果缺乏敬畏之心的统领往往就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传统建筑成了这场灾难最大的受害者。在大理,曾经的好几条古街就因为太“古旧”而被强大的工业文明的力量夷为平地,代之以钢筋混凝土的、整齐划一的“民居式建筑”或现代商城。更多的悲哀发生在每一个村落,拆除祖宗留下的房子,再建一栋火柴盒式的、再装几块大玻璃的洋房是时下的一种潮流,于是前述的那种诗画般的、古朴自然的家园也就越来越少了。

当然,这也不只是大理的悲哀,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在大理,很多地方的有识之士开始竭尽所能地努力拯救那些所剩不多的古建筑,想留下点东西给子孙后代。于是,已有一些古建筑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也有不少的白族民居,最典型的是剑川沙溪寺登街,这一建筑群于2001年10月11日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选入2002年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而作为白族民居“博物馆”的大理喜洲的古建筑也已经受到群体性的保护,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近些年,在保护的基础上,一些老房子也被开发利用,获得了新的生命,这些老房子经过适当的改造后,成为酒吧、客栈、饭店、商铺或是展馆、文化传习所等等。于是,我们有幸能在大理古城的洋人街上发发呆,或是到巍山古城的客栈小住几日,或是到某个宅院欣赏一场洞经古乐,或是徜徉在沙溪月光下的黑漶江江畔,暂时忘却一下“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伤痛。

论建筑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篇7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笼统地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建筑, 无论是从实体还是从其学术的概念来讲, 它都在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 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 它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 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

那么所谓建筑文化, 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 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 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 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 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这种有着强烈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也深深的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设计。

2 建筑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 但来自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对其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多民族文化共同影响的大背景下, 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的中华建筑文化, 如长江流域的江南水乡建筑文化, 珠江流域的岭南建筑文化, 四川地区的山地建筑文化, 广东、福建地区的客家建筑文化, 云贵高原及广西地区的干阑建筑文化等等, 在这些中华建筑文化中既饱含了中国各民族的智慧创造, 也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建筑与人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独特风格, 这也符合中国人古代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除受到提倡“与自然相融合, 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影响外, 还深受着以提倡“长幼尊卑, 人伦纲常”等级制度森严的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例如, 四合院是中国北方传统住宅的典型, 其左右对称、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平面布局就是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而设计形成的, 这样的建筑空间限制了居住者的行为, 也直接影响了居住习俗的形成:主人居于内院, 仆人居于前院, 正房为长辈起居处, 厢房为晚辈起居处, 这些都反映了儒家思想特有的文化观念。

3 建筑文化对西方传统建筑的影响

中西方传统的建筑可以说是形态迥异差别很大, 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西方文明的来源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古希腊文明, 一是中东的基督教文明。古希腊文明崇尚酒神文化, 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 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 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 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有着极大的不同。而基督教则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宗教品格, 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 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 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就如同希腊神话里的酒神和基督教教义一样, 更多的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1]这一点我从西方传统建筑多以石材为主的建筑材料选择上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 (如希腊帕提农神庙) 。

除此之外, 西方文明从爱琴海的古希腊到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大英帝国, 再到今天西方世界的代表美国其文明的发展都是与海洋密不可分的。那种向往自由、冒险、创新和不愿受约束的海洋文明也深深地影响着其建筑文化和建筑设计, 这些我们在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就不难看出 (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例) , 其设计往往追求开扩宽敞的大空间, 追求整齐对称, 强调轴线和几何图案的线条美, 突出人工的特点, 四周也并不设以明显的围墙, 即便有也不给人以封闭压抑的感觉。这些与受儒家和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而强调“恭、谦、仁、礼、让”和“天人合一”的中国私家园林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 前者大气豪放、自由宽敞, 后者恬静灵动与自然相融, 这些也再一次印证的了文化对建筑设计的深远影响。

4 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进入20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经济要素以及人们的文化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全球经济、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 世界各地的建筑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地域性的传统建筑文化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例如, 我国除长城、故宫、江南私家园林、平遥古城等这些依然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外, 北京民族文化馆、北京西客站、南京夫子庙、西安博物馆则是历史传统与现代气息的交融。而难以计数的高层建筑和众多住宅小区, 则完全是充满了现代文化气息模糊了地域民族界限的趋同式的建筑文化。现代建筑发展趋势表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全球文化大融合、城市地域特色消失等问题愈加突出。因此, 保护历史文化, 尊重地域性、民族性文化和强调城市文脉的设计理念是新时代建筑师更加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否认, 全球化对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将来的人类建筑将不再会有地域与文化的特色, 只能拥有一个统一的地球建筑的标签, 这样的结果将是十分可怕的。

但我们也相信传统总是要发展的, 从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增加、不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一定会发展到未来, 所以传统也不是能够轻易甩掉的。另一方面,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 某些传统经过岁月锤炼, 也是在不断的去粗留精的。随着时代不同, 有些传统文化也只能作为历史沉迹供人凭吊和欣赏。在传统建筑中这类现象很多, “精华”和“糟粕”之间会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化, 这个条件经常是突破传统局限, 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构思上、造型上、艺术上进行突破, 反映出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使用要求和审美意识, 化腐朽为神奇, 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此外继承传统还有一个要点, 即充分认识传统的开放性。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应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的, 应以民族文化为基础, 通过吸收外来文化而得到滋润与丰富。[2]

因而, 当代的中国建筑文化应该是立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点上, 吸收外来的文化精华, 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生活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

5 结束语

如今的建筑学已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 它是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个学科于一身的综合学科, 如今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也不再是只需满足于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等简单的要求, 而是需要设计者们能够赋予其真正的内涵和灵魂, 这种内涵和灵魂离不开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所以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建筑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将为设计者们打开建筑设计的灵魂之门提供一把难得的金钥匙。

摘要:文章围绕建筑文化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建筑文化的概念, 阐述了建筑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和对西方传统建筑的影响, 总结了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为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设计出有文化内涵有灵魂体现的现代建筑提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西方传统建筑

参考文献

[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Z].中华建设建筑论坛, 2010.[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Z].中华建设建筑论坛, 2010.

[2]侯东亮.建筑人类学的思考-论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2]侯东亮.建筑人类学的思考-论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3]程宏, 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 2009 (10) .[3]程宏, 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 2009 (10) .

建筑文化 篇8

石窟寺源于印度, 随佛教东传经阿富汗、新疆至敦煌, 后又传入中原, 出现麦积、炳灵、云冈、龙门、大足等石窟。敦煌石窟寺起初也是仿印度石窟开凿的, 始于3世纪, 盛于5~8世纪, 现存数量众多, 规模宏大, 内容丰富。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 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如敦煌文化因应多种类型的文化影响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敦煌风格一样, 敦煌石窟寺建筑及敦煌壁画中的建筑 (建筑画) 同样标示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价值。

〈一〉敦煌石窟寺建筑文化价值表现

了解敦煌石窟寺的建筑形式形成过程和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传统佛寺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使我们能更全面地掌握敦煌石窟寺建筑在中国佛寺建筑发展历程中的具体表现和文化价值。

1. 丰富了中国传统佛寺建筑的形式

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木结构, 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建筑依据于地基群体性的展开, 而不是向空中升展, 而敦煌石窟的佛寺建筑在这点上却有所不同, 因其是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由于印度不同中国, 气候炎热, 每年雨季时间较长, 几乎天天下雨, 佛教徒外出化缘, 传经讲道都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便选择了依山傍水的胜地, 在从山中开凿大型石窟, 成为修行坐禅、讲经说教的处所。佛教从西域印度传来, 自然受印度佛窟的影响, 所以早期石窟一般都以印度阿旃陀等石窟为蓝本模仿建造。敦煌是从内地步向沙漠, 西出阳关和玉门关的最后一个市镇, 也是由西域“丝绸之路”来往中国内地的第一座城市, 中国内地第一个佛教石窟寺——敦煌石窟, 便由此开始开凿起来。于是, 作为石窟形式的佛寺便有很多不同于内地佛寺建筑的特点, 丰富了中国传统佛寺建筑的形式。

2. 促进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佛寺建筑文化的交融

外来佛教建筑文化的传入对中国古代建筑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敦煌石窟寺佛寺的产生。由印度而来的敦煌石窟寺, 具有了外来建筑特色, 由于是石制建筑, 也就不象居住生活建筑的群体形式, 而直接受制于山体的要求, 往往是单体开凿。木构建筑的要求在这里并不适用, 仅要求提供空间, 并不讲究布局、装饰、色彩。但因受我国传统建筑庭院式布局的影响, 佛寺活动需要以宫殿、衙署、宅第等建筑形式为主体, 衍生出纵深组合式院落整体布局。这标识着两种不同类型的佛寺建筑在中国佛教建筑文化中并行不悖地存在, 在内容上统一, 形式上互补, 使中国传统建筑有了新的主题。敦煌石窟寺建筑形式从内、外两个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中国佛寺建筑两种类型的融合。同时, 我们也从窟内四壁所绘壁画中可以看出, 基本上是以完整的组群式方式出现宫室宅第型建筑类型。

〈二〉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建筑 (建筑画) 文化价值表现

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建筑资料丰富而珍贵。以故事画和经变画为主要题材的画面中都少不了对建筑的描绘, 所有这些建筑都是融合在各个生动的画面场景之中, 类型丰富, 有佛寺、城垣、住宅、宫殿、塔、阙、监狱、坟墓、穹庐、帷帐、舞台、草庵、客栈、酒店、屠房、桥梁等形式, 几乎囊括了封建社会中所有建筑类型, 建筑细部作法和色彩的处理也有精彩表现, 不但为中国古建筑史增添了形象而真实的画面, 也同时为研究敦煌石窟建筑画的文化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

敦煌石窟建筑画是敦煌民间建筑汲取中华建筑文化营养之后在艺术上的形象表现和升华。作为资料它可以弥补建筑史的空缺, 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画面形象, 传达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感悟、体验、模拟、想象与艺术传达, 通过对敦煌建筑文化的繁盛和美轮美奂的佛国境界的描绘, 真实地反映了敦煌人们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和当时的社会风尚。

2.见证传统建筑壁画的民族化和精致化的进程

敦煌石窟建筑画是在汲取汉画和魏晋墓葬壁画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风格演变历经变迁, 由先秦时代延至北朝阶段的稚嫩而不失活泼, 发展到隋代的严整布局, 再到盛唐大幅经变画的高峰和程式化, 明显地表现出一条逐渐民族化和精致化的上升曲线。它还将传统建筑的“群体美”原则推上了一个高峰, 在群体的格局中寻求个体的变化, 从而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壁画的经典和代表。

3. 妥善处理世俗与宗教主题的反差

敦煌石窟建筑画中佛国净土世界所居建筑环境不是一般的中原汉化佛寺建筑, 而是用大量的宫殿建筑 (有的颇似于道教的气氛) 来表示佛的庄严和繁华似锦的西方极乐世界, 这说明敦煌建筑画把握住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特征。艺术家们不仅善于汲取外来营养、融合创新, 而且精于处理画面上不同风格类型, 做到推陈出新, 虽“移花接木”, 但不显突兀和不和谐, 反而愈加衬托出佛国的升平气象, 令人心向往, 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 妥善地处理了世俗与宗教主题之间的反差问题。

二、敦煌石窟建筑 (建筑画) 文化价值成因

敦煌石窟建筑艺术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佛寺建筑和壁画艺术的技巧, 在构图、装饰效果、透视、形色取舍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高度, 并为这一自设的空间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其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原因。

〈一〉传统“宗庙为先”意识的主导

“寺”“庙”之称得意于中国早期建筑既有文化理念, 这一切都首先应归之于中国“宗庙为先”的建筑理论。源于原始宗教祭祀礼仪而来的伦理观念奠定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基础, 设坛以祭天地, 立庙以祭祖宗, 立宗祠以强化家族等意识成为了一种必需, 由此, 祭祀祖先、至圣先师和山川神灵的庙神建筑就应运而生。在天、地, 神、人四者之中, 人最为重要, 于是, 祭先祖的庙祭与祭天地神的坛祭并列为重大的国家大祭, 从而形成具有统一定制的“前庙后寝”式格局这种礼制性建筑。在敦煌壁画中大量经变画中所绘的寺庙建筑主要以组合式式民用建筑群为表现对象和主题。鉴于“寺”“庙”源于中国传统的礼仪性建筑和民用建筑这一特点, 可以说明佛教寺庙建筑在中国化的旅程中, “宗庙为先”意识的主导作用重大。

〈二〉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糅合

佛教建筑巧妙地使其举行佛事活动的寺院建筑“与中国古代的宫殿和住宅建筑同构”, 在内在心性上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观念糅合其中, 以追求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中国传统建筑讲究“风水”, 佛寺同样重视堪舆之术, 它将天、人、地、佛融为一体而渗透了风水的奥秘, 于山水形胜的绝佳之处驻足参佛, 有“山厚人肥, 山瘦人饥, 山清人秀, 山浊人迷, 山驻人宁, 山走人离, 山勇人勇, 山缩人痴, 山顺人孝, 山逆人亏”之说。在追求吉利神气的同时, 无形中顺遂了自然美的环境理论。

〈三〉宗教佛法“梵呗”和“风佚”的教化

敦煌石窟是一部“佛法与建筑的史书”, 溶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于一体, 将两种不同的艺术特征在佛教建筑进行奇妙的组合。谢林称之为“如同凝滞的音乐”, 除了这种本有的音乐性因

王福厂书12言集宋人词句联书法真伪之我见

罗宝财 (黑龙江省密山市文化馆黑龙江密山158300)

王福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小篆书法精品, 尤其是在他中晚年时书写的小篆传世量颇多, 影响至深, 在近现代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我收藏的近现代100多位书法家创作的大量书法精品中, 王福厂书小篆十二言集宋人词句对联, 我格外珍爱, 多方收集资料并做潜心研辨, 获益多多, 现特将本人一孔之见付诸纸端, 以飨读者。1924年, 由当时担任北平故宫博物院院长马叔平的推荐, 王福厂参加了故宫博物院清点清宫文物工作, 为当时故宫的专门委员会15人委员之一。

王福厂 (1880---1960) 名褆, 号福庵, 浙江杭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学家。25岁时与叶铭、丁仁、吴隐联合创建西泠印社。时与吴昌硕、赵叔孺齐名, 一生著述丰富, 有大量刻印、书法存世。

王福厂书小篆十二言集宋人词句对联, 上联:上款起首铭文为“庆铭先生嘱书弇山居士集宋人词句即希正腕”19字, 楷体, 正文内容为“清流绕阶除松风, 泉水声相合”12字, 小篆体, 通体字迹流畅, 走墨浓淡相宜, 且附文“邱密如梦令张炎踏莎行”。下联:上款起首铭文“吕胜己感皇恩管鉴南乡子”11字, 楷体, 正文内容为“瑞霭冰轩牖雾阁, 云窗气自温”12字, 小篆体, 落款署“昭易协洽律中应钟之月福厂王褆”14字, 楷体。上下联起首分别钤“福庵篆籀”朱红篆印, 尾押印两方:一方为“王褆私印”, 另一方为肖形印, 印面刻肖形虎, 虎背上方刻“王褆”二字。资料记载, “福庵篆籀”这方印是王福厂在1901年, 即光绪27年他23岁时刻的, 而“王褆私印”则刻于1926年王福厂47岁时。

作者收藏的这幅书法对联规格为105cm×33cm×2, 尤为值得提出的是, 这幅对联用的宣纸, 在对联的起首3cm处横钤“京都荣宝斋玉版宣”印, 清晰可辨。民国时期, 京都荣宝斋玉版宣纸生产的时间不长, 极为珍贵, 纸张纤维粗长、柔软, 手感厚重。这幅对联人工绘制的红色丝栏框也深藏着奥秘, 格线之间成对角线有规律地用锥子打眼儿 (孔) , 这不被一般人所注意, 清末、民国初期的一些名书画家多用锥记打孔的方法来标记、防伪。

王福厂的这幅十二言集宋人词句对联书于1943年10月, 该年王福厂62岁, 是他书法、篆刻创作高峰和成熟时期。这一时期, 他的小篆书法个人风格已经成熟, 线条细瘦匀一, 几乎没有提按起伏的变化, 纤秀清丽, 用笔遒劲馨逸, 干净利落, 蚕头蓄敛, 燕尾不露, 走笔之间极具耐力, 心境达到了高深邃远的地步。远有别于吴昌硕、邓石如用笔的提、按、起、伏变化。他以小篆的用笔方法写大篆书体, 节涩不滑, 刚柔并济, 错落有致, 深受时人推崇和尊敬。

能查证到的资料显示:1943年10月, 这一年王福厂写了5幅十二言集宋人词句立轴联, 两幅现于拍卖会, 3幅见于民间藏家手中。2006年北京第4季嘉德拍卖会, 王福厂书十二言集宋人词句立轴联以14300元被一藏家拍走, 这幅与作者收藏的这幅有3点素之外, 敦煌石窟建筑更从两个方面强化了音乐效应, 一是“梵音入耳”的佛法象征意义, 二是以乐舞艺术供养佛祖的内在主题, 强调“风佚”铃声的感悟与感召等。这样内在的音乐旋律与乐舞主题“梵呗”唱赞之声和外在的“风佚”铃声融合在一体, 演奏出一曲悦耳和谐的建筑交响乐, 始终不渝地对众生弟子进行着“天国升平, 人心向往”的心理喻示。

〈四〉传统世俗观念和社会历史根源的植入

在佛寺的布局和殿堂的结构方面, 基本采取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式布局方法和中轴线式方位秩序。梁思成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其历史和社会根源的, 与“舍官署为寺”和“舍宅为寺”关联。另外, 中国佛教建筑布局中“世俗建筑院落”的特点, 也不难从敦煌壁画中推测, 宫殿、庙堂和寺观用色上都浓郁而不失主题突出, 与民用建筑和文人建筑的“质朴、高雅”形成鲜明的对比, 显出一定等级的区别和独有的韵味, 色彩与环境融洽, 建筑与材质和谐, 艳而不俗。

不同:1.拍品没有起首印;2.第2方钤尾印是“福庵六十岁后所书”, 有别于作者藏品上的肖形印;3.拍品长137cm, 比作者手上这幅长22cm, 规格差别较大。

2009年9月14日,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会, 王福厂同样内容的十二言集宋人词句篆书立轴联, 约2、7平尺, 成交价29120元, 两方钤尾印与嘉德拍出的相同。

王福厂的书法作品传世量较多。1960年王福厂病故后, 他的近700余件书法、篆刻、书籍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和西泠印社, 民间也有大量真迹遗存, 近几年来, 王福厂的书法作品屡见于拍卖会上, 价位不断攀升, 成交率亦呈上升之势, 被藏家和研究王福厂的学者普遍看好。

附图:

(附图一)

(附图二) (附图三)

(附图四) 注:京都荣宝斋玉版宣印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建筑的“宗庙为先”意识是主导中国佛寺建筑的主旋律, 同时, 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的广泛运用, 佛法的教化、传统世俗观念和社会历史根源的融入促使敦煌石窟佛寺建筑文化的产生, 直接反映在敦煌石窟建筑本体和建筑壁画之中, 中华文化“礼乐文明”在敦煌石窟建筑艺术中得到了最为直接而强烈的表达。敦煌石窟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建筑艺术的共性和个性, 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研究敦煌石窟建筑及建筑画的文化价值对研究古代文化、古代建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敦煌石窟为我国三大石窟代表之一, 属于世界上最优秀的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等, 因各石窟的艺术风格同属一脉, 主要石窟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 且古代敦煌又为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故统称敦煌石窟。敦煌石窟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 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 其建筑和壁画中的建筑 (建筑画) 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不仅与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 而且与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根源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本文拟从建筑学的角度来分析其文化价值及成因。

关键词:敦煌石窟,建筑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常书鸿.新疆石窟艺术[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6.

[2]萧默.敦煌建筑研究[M].文物出版社, 1989.

[3]沈福熙.人与建筑[M].学林出版社, 1989.

“建筑”与“文化” 篇9

不少人看到《建筑与文化》杂志,第一反应是支持,第二个反应就是有点疑虑,感觉是不是有点逻辑问题,因为建筑是小概念,文化是大概念,文化可以说包含了建筑,所以这两者并列是不是不合适?

这两者的并列其实表明了某种选择和态度,如果说“建筑文化”是以建筑来界定与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一种集合的话,那么,“建筑与文化”表明了以开放的态度来并行地探讨建筑与文化的问题。我比较愿意用大建筑和大文化这个比喻来描述这种开放关系。所谓大建筑的概念,可以用建设环境(buil environment),或者更进一步的用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甚至栖息地(habitats)这个词来描述,而大文化,如果我们不去纠缠那么多概念之辩的话,可以用我们人类习得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进一步的话以生存状态(survival condition)来描述。那么,“建筑与文化”的问题,往大里说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关系,往小一点说,可以侧重在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我们这里提到的生活环境,牵涉到了诸如人际关系等非物质环境的一面,但“环境”一词总是和主体及活动相对应的,因此,我们上述的这种关系可以更合理地描述为:我们人类自身及其生活方式与其相应的环境间的关系。

以此出发,建筑与文化的话题为我们展开了一种开放的语境,《建筑与文化》杂志也不是建筑学学科内部的杂志,不是建筑师自己小圈子的杂志,更不是普及建筑学知识的科普杂志。

建筑与文化探讨的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存在价值、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周遭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建设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筑与文化》杂志是不同专业、不同人群、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我们的生活与环境的问题与关系的平台。

由此,我们将讨论建筑设计的问题,但要摆脱建筑本体论的束缚,不是讨论一幢建筑最后的结果,也不仅仅是探讨它的形态的设计形成过程,而是关注它在这个产生过程以及产生以后,对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影响。我们设计一处住宅,关系到我们是如何思考解决居住的方式,我们设计一所学校,牵涉到我们对教学的本质的态度。《建筑手记》类栏目应该避免方案说明式的文章,关注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对人、对生活的思考和价值观。

既然牵涉到人与生活,那么,对这个问题的发言者就不仅仅是建筑师的一家之言,我们还要倾听业内业外的专家,精英阶层与普罗大众的声音,在这里,我们会遇到不同专业的不同评判、不同利益的不同立场。我们遇到过艺术家、文化人、建筑师坐在一起而彼此对立的场景,我们也体会到从管理者、房产商、建筑师、使用者在这个建筑生产链中的立场和利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其中,我们不仅需要我们熟知的普及和提升的责任,还要学会尊重和倾听,还要反思立场与价值。《建筑评论》类栏目的当务之急可能不是简单地去对某一幢建筑评头论足,下一个结论,而是把建筑还原到它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其上交织着的多维视野。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到国际舞台之中,我们现在不仅需要关注国际上那些先进的建筑理念为我所用,而且需要关注中国人在国外,外国人在中国,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生活环境之间如何互相理解,如何和谐共处。近年来在世界不少地区发生的中国人经商冲突,实际上也隐含着不同的生活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环境模式之间的不同和争议。杂志的国际类栏目应避免简单地介绍一些国际大师的设计作品,而为增进不同文化对不同的生活环境的沟通与了解搭建平台。

当然,建筑与文化的问题,必然涉及到传统与保护的问题,但我们关注的更可能是,那些正在不断消失的环境,其实是消失了我们生活的记忆,这将对我们的未来生活意味着什么?同样重要的是,面向未来,我们究竟将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而又将会有怎样的生活环境?《城记》类栏目希望留下曾经有过的回忆,录下正在消逝的记忆,也关注正在发生和兴起的未来。

谈东方建筑文化 篇10

任何建筑都不能脱离其周围的背景而存在,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太阳日照、日月潮汐、食物、土地、植物、气候等等。东方建筑文化也有着特定的背景。

从建筑材料来看, 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 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 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 基本上, 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 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 古希腊的神庙, 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 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 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 (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 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 属于木结构系统, 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 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 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 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 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 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 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 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 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 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 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 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在东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 椰林茂密、气候炎热、属热带雨林气候, 因为这里有丰富的木资源, 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屋、小木楼、干栏式建筑等, 通风、凉爽、轻盈、简沾。在中亚、西亚, 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 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 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 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住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例如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 半开敞式入口, 山坡档墙甬道, 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东方建筑的这些表现形式, 虽然风格各异、各具特色, 但都是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 与气候、地形、日照等相适应, 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所以说, 东方建筑文化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是和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 地理环境对东方建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 东方建筑文化深厚的民族学底蕴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 每个地域的文化, 也必定是居住在这个地域的各个民族文化的复合体。地域文化也有着特定的民族学背景。建筑, 作为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之一, 更是在民族学背景前面展现出多彩多姿的面貌。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和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以儒教思想为基础形成了一种平和而略显消极的性格与习惯。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中国民族获得和继承着一种清醒冷静而又温情脉脉的巾庸心理, 不狂暴、不妄想、贵领悟、轻逻辑、重经验、好历史, 以服务于现实生活, 保持现有的有机系统, 和谐与稳定, 珍视人际、讲求关系、反对冒险、轻视创新……所有这些, 给这个民族的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模式带来了许多优点和缺点。因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追求统一, 崇尚中庸, 热衷延续等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使得中国的建筑一直以追求自我的延续性为主流、没有摆脱折衷主义的创作倾向。相比而言,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由于受到印度、中国、欧美和阿拉伯文化各方面的影响, 东方和西方的价值观念俱存, 其文化一直呈现着多元并存的特征。因此, 其建筑创作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能博取众家之长, 也更具兼容性、多元性和创新性。不同民族杂居地区, 比较进步的民族建筑形式常常成为其他民族模仿的对象。美国民族学家克娄伯在《菲律宾的民族》一书中总结了大陆和印支半岛、东印度群岛所拥有的共同文化特质有:“刀耕火种、梯田、祭献用牺牲、嚼槟榔、高顶草屋、巢居、树皮衣、种棉、织彩线布、无边帽、戴梳、凿齿、文身、火绳、取火管、独柄风箱、贵重铜锣、竹弓、吹箭、少女房、重祭祀、猎头、人祭、竹祭坛、祖先崇拜、多灵魂”等。正是在这种不断地互相学习和模仿过程中, 建筑才得以保持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并进而演化为一种共同文化特质。

3 东方建筑文化独特的技术背景

建筑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建筑技术水平相等适应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东方建筑文化创作向前发展的重要能动因素之一。一般来说, 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的复杂化是促进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旦原有技术条件一能满足新的功能要求, 就会促使技术自身的变革和进步:另一方面, 建筑技术的发展又要受经济基础的制约, 任何技术都不可能超越经济基础所允许的条件而向前跃进。建筑材料的出产情况, 直接左右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云南怒江一带多出的是竹子, 匠艺也只有竹工, 所以他们的墙用篱笆, 楼也用篱笆;怒族即无木匠, 自然不能用大的木料来建筑房屋, 这样就决定了怒族建筑房屋完全用竹子, 他们对于竹子的利用, 技巧颇精。建筑的各个专项技术, 如竹、木、土、石等建筑技术的发展, 除了与材料的出产情况有关之外, 还与民族传承有关。例如, 传统的马来西亚木框架住宅的建造技术, 就为适应气候, 创造多功能空间, 可随家庭扩大而扩展的装配体系提供了许多完美而经济的解决方式, 现在这种技术还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加工工具也是构成技术背景的重要因素, 东方建筑文明中青铜器的使用非常普遍。云南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中即有斧、锯、凿等青铜加工工具。建筑的度量方法也属于技术背景的范畴。东方文化圈中的人体尺寸法可能是较为古老的直观度量方法之一。

4 东方建筑文化的宗教烙印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 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 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作为古老东方文明摇篮之一的印度古国, 不仅向中国内地输出了佛教文化, 也向东南各国展开了强大的宗教攻势。东南亚地区的能工巧匠们, 以极大的宗教热忱, 建造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宗教建筑, 使他们在居住建筑中没有充分发挥的创造力得以展现无遗。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沿袭至今, 既古老又博大, 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000多年, 根深蒂固, 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 融为一体, 光辉灿烂, 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 结语

东方建筑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拱上均作装饰, 墙壁上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 建筑宏伟壮观, 装饰丰富, 舒展优美, 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 形式多样, 屋脊出现了鸱吻饰件;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 更是富丽堂皇, 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 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 商业繁荣, 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 风格秀丽, 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 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面则在继承优秀传统相吸收当今世界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 不断发展, 有所创新。只要抱着辨证的态度去学习它、研究它, 并且兼容并蓄, 大胆实践, 努力创新, 既不盲目自信, 也不妄自菲簿, 学习一切有用的东西, 东方建筑终将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

参考文献

[1]王受之, 讲建筑[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北海骑楼建筑文化浅析 篇11

关键词:骑楼建筑;岭南文化;南洋文化;西方建筑文化

一、区域建筑文化与历史背景对北海骑楼的影响探究

从文化区域划分上来看,北海地区属于岭南文化、南洋文化的交叉地区。历史上,清朝时期北海曾被辟为通商口岸,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商人带来了西方文化。政治版图的划分、人口的迁徙、文化的交融,使北海地区携带了多重文化的符号。看似不伦不类,实则有其历史渊源,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独具特色的北海骑楼风格,使北海由水村漁镇演变成以骑楼商业街为主的海滨城市。

(一)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

“岭南在地理上是指南岭山系以南的地区,地形复杂,山脉连绵,河渠纵横;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气候潮湿炎热,夏天多台风。显然,岭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颇具特色,塑造了包括岭南建筑特色在内的岭南文化十分重要的客观物质条件。”

在中国宋代,商业由封闭状态发展成为开放的商业街市,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城市商业街道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檐廊式街道便应运而生。在安徽、四川、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区的城镇,沿街、沿河的檐廊式店铺大量涌现。檐廊式建筑将步行、购物、休憩、观景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行人雨不湿衣,晴不挡日,获得了具有岭南地域风格的建筑形式。北海骑楼建筑吸取了檐廊式建筑的功能与特点,提供给行人遮阳挡雨的空间,作用与檐廊式建筑不尽相同,方便了行人,也方便了自己。

架空离地的“干栏式”建筑历史悠久,源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原始居民的巢穴,是最早的住宅形式之一。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岭南地区,地形复杂,雨量大,干栏式建筑正好适应了这样的地形与气候,视野开阔,有利于光照和空气的流通,适合人类居住与生活。干栏建筑的最主要特征是“架空”,它不仅将住屋隔离了潮湿的土地,而且比起地面建筑,大大减少了对空气流动的阻碍,有效的提高了房屋的通风。北海骑楼吸取干栏式建筑的“架空”理念,把房子前端架在街道上,下面进行商业活动,上面住人,有利于通风和避免潮湿。

(二)南洋建筑文化的影响

18世纪南洋盛行“骑廊”建筑文化,骑廊建筑就其功能结构和使用情况来看虽然和骑楼相似,但是还不能真正称作为骑楼。骑廊建筑宽度仅5英尺左右,楼房总高度一般为两层。马来西亚一带的骑廊建筑,平面设计和“竹筒屋”形式十分相似。砖木搭配加上天井的通风采光,功能为前店后宅。考据证实南洋一带的房屋设计施工建造有大量的华人参与,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期华洋文化交流传播的结果。北海骑楼有着南洋地区独特的创造形式─—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洞口,以减少夏季台风对建筑物的风荷。这是一种建筑的智慧,也记载着南洋建筑文化对北海骑楼建筑文化的影响。

(三)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

1876年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烟台条约》。根据条约,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在此进行自由贸易。随着外国人不断增多和聚集,西洋建筑文化也逐渐传入北海,出现了四坡屋顶券廊式的北海海关大楼,双向侧廊式的英国医院,以及大清邮局、领事馆、银行、办公楼之类敞廊式的西洋建筑,这些建筑,对北海骑楼建筑文化以深刻的影响。洋楼多为2~3层,多数是商务、办公、居住功能的综合体,给骑楼建设以实用的参考对象。北海的骑楼,在传统建筑主体特征的基础上,于临街立面上加上当时流行的仿欧装饰符号,在柱廊、门窗、窗间墙、阳台、屋檐、女儿墙等部分,采用了一些西洋拱式、柱式、线脚、山花、曲线曲面等。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使北海骑楼的建筑风格带有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的强烈烙印。从北海旧街区骑楼建筑横梁暴露的构件中还可以看到早期的混凝土浇灌技术,这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材料也是当时从西方传至中国的。变幻多方的拱券与窗户,配以西方纹饰,熔铸西方文化,显示出北海老城居民开放的心态与浪漫的情怀。

二、与梧州骑楼的比较

北海与梧州同处于广西境内,相距大约410公里。地理的相近、环境的相似、文化的交融,使北海骑楼与梧州骑楼在一定程度上非常相似,但却又具有独自的特征。

由于梧州地处三江交汇,全广西80%的水流经梧州,水为梧州带来了许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水患,造就了梧州经常发生洪水灾害的特点。发洪水的时候,街道常常被淹,所以梧州骑楼一般为3~4层。为了适应水患,梧州人们想了很多洪水时方便生活的方式,比如水门和水环。

梧州的骑楼普遍在一楼、二楼的立柱上或外墙上都设有铁环,本地人称为“水环”。为了应对洪水,在骑楼第二层临街的一面,特设便于进出的活动板门,俗称“水门”。以前,在洪水来临的时候,梧州人并不惊慌,用船照样做生意。商船停靠街边,水位低时,缆绳系在底层的水环上;水到二楼时,则将船系在楼柱的水环上,从二楼水门放条竹梯上下搭船进出。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梧州骑楼特殊的建筑样式。

然而北海临近海边,并不容易发大水,所以北海骑楼多为2~3层,没有了梧州骑楼的水环和水门。但是北海夏季盛行台风,故在山花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洞口,以减少夏季台风对建筑物的风荷,这是梧州骑楼所没有的。在装饰上,梧州骑楼好用鲤鱼、白鹤、宝瓶等图案,而北海骑楼好用梅、松、竹、兰、金鱼和蝙蝠等,这与文化的差异有关。

北海骑楼建筑和梧州骑楼建筑虽同属一脉,但由于地理和文化上的差异,造就了它们都具有自己特性的一面。

三、结语

建筑文化 篇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同时建筑业的排放物也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建筑业成为人们改革能源利用方式的重点领域。而绿色建筑的概念于20 世纪60 年代以后被提出来,并成为世界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人们只是在材料和技术基础上实现“绿色建筑”,却忽略了“绿色建筑”的社会和精神内涵。绿色建筑决不是人类以往建筑文化的终结或断裂,而是对人类建筑文化中优秀传统、合理成分的继承和发展,离开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绿色建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本文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为主线,针对现代建筑的现状,汲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合理成分,结合当代高科技手段,把传统建筑文化渗透于绿色建筑之中,从而促进、完善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文化内涵。

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物,是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受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宗教、艺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综合体。”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不仅是实体,还融入了人文伦理色彩,成为象征某种社会结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载体,建筑本身升华为一种理念,蕴含了丰富而凝重的文化色彩,逐渐形成一种系统或体系,即建筑文化。古老的中华大地有着风格迥异却又一脉相承的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建筑,构建了风格独特、相对完整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指出“中华民族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2]。

通过文献分析得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从实用和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下形成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化形态,即具体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即传统建筑的哲学观、伦理思维、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其中,前者更多的是反映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理解,而后者侧重于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方面。中国传统建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让学者意识到挖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理念,以期对现代绿色建筑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成了建筑美学、史学、伦理学等学科。时代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让人们开始反省并意识到要从中国传统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寻求未来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3.1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是指人、建筑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这种观念影响着传统建筑的结构、构造以及形式等各方面。李约瑟曾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这准确地道出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意境。

中国传统建筑大多顺应自然而建,与自然整体融合,讲究依山傍水,以自然风水为本,结合浓郁的地方性特色,空间布局显得统一协调而又富有气韵。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如柱梁斗拱等组成的木构架,给人以灵动的观感。我国古代城市规划“象天法地”,即都城建筑布局模拟天上的星宿分布和各种自然现象,这是对“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主要表现。它蕴涵着古人敬畏自然、效法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环境的意识。传统建筑将天文、地理、人文结合在一起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效法自然的态度,对当今的绿色建筑有借鉴意义。

3.2 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文特点,即对人性、人伦、人的文化、历史及存在的价值,均全面加以尊重和关怀,这也正是绿色建筑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置、城郭形式都体现着为人服务,它围绕不同人的需要展开,而“以人为本”贯穿其中。例如,北方的传统建筑四合院,是我国古老、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象征。我国古老风水理论的核心就是使建筑更加人性化,让人们在建造自己的居所时充分考虑环境、朝向、开间等因素,使之符合人的需要,既能生活在舒适、方便安全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又能关注到人们的各种需求,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3.3 中正秩序

中国建筑在具体布局上,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通常是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另外,建筑布局与尊卑贵贱、森严的等级制度密切相关。按照不同的等级,所建房屋都是有限定的。这种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秩序有助于社会秩序的明确和固化。

另一方面,群体建筑包含了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等级、礼仪等精神意味,而每个单体建筑又因地制宜,巧妙设计,与中国人尚自然,以养天地之灵气都有关系。体现在建筑上就是群体性与内向性于一体的庭院式建筑,儒与道的巧妙融合。

3.4 崇尚节简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就是简朴,这正异于欧洲建筑的豪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就提出了建筑目的论和建筑标准说,他认为建造房屋的目的是“便于生,不以为观乐”,并且基于人类生存需要提出了建筑标准,反对“费财劳力”。

从建筑材料方面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取于自然还可以重复使用。另外,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借景,无需增加更多的人工布置,如江南的园林就把自然界中的山、水、林引入自家的庭院,在比较小的空间里,平添了许多自然情趣,给人以自然、清新、简朴的美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崇尚节简”的思想对现代建筑、社会生活和人的价值观都是一种导向作用,也为“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供了借鉴。

4 现代建筑存在的危机

事实上,现代建筑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自然资源和环境承受力有限的客观规律。建筑技术的进步不应以损害和泯灭情感为代价,因此须化去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误解,把握建筑、社会和人的平衡关系,树立建筑是为人的需求服务的观念。

(1)目前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只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有的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是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还有的认为中西文化体系各不相同,要现代建筑就不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

(2)现代建筑的高科技化,在某种程度上泯灭了人们美好的情感。人们难以控制技术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运用,导致自然物种的破坏,比如环境及水资源污染,客观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不同层次的建筑技术造成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下人与人情感的淡漠,使建筑变成了障碍物。另外,现代建筑本身的多元化发展和机械、单调的建筑空间及建筑造型的批量生产,造成了建筑和城市设计千篇一律,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导致城市的特征和文脉的断裂,使建筑失去了灵性和美感。

(3)建筑必须和谐地融入气候、地形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外部环境中,它的数量、材质、选址、布局、形制、色彩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周围的环境。2006年以来,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全国各地商品房遍地开花,乱批、乱建现象时有发生,忽略了现代建筑对环境的隐性影响。无序的建筑风潮使国家陷入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危机,而且带来次生资源浪费和破坏。比如,大量拆迁带来的建筑垃圾,大量开采建筑材料产生的山体破坏和森林砍伐,不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造成土地等资源的浪费及文化传承的断层,又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失衡。

从表面上看,现代建筑危机是建筑实物本身造成的,而实质上是由于建筑理念和价值观的问题。归根结底,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情感泯灭、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等问题是源于人的建筑理念与环境关系不协调的结果。

5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绿色建筑的启示

中国传统建筑由于受到当时环境、背景和资源、材料的影响,更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绿色建筑”的雏形。虽然“绿色建筑”是现代概念名词,传统建筑却与“绿色建筑”在内涵上一致。所以绿色建筑应是继承的、发展的,旨在重塑和谐生态体系的建筑形式。

5.1 绿色建筑的内涵

许多房地产商家出于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经济利益需要的考虑,增加住区的景观、智能化条件设施、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投资,打出“绿色”招牌,有的认为要用成本昂贵的先进技术和新材料,或有大量的绿地面积等,这种做法使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概念产生了偏差。这不是绿色建筑的本意所在,绿色建筑的核心观念就是要杜绝粗放、浪费的建设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降低的能源、资源成本。

目前关于绿色建筑在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本质上绿色建筑都具有可持续的性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3]。另一个概念认为,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4]。以上两个概念是国内相对比较全面的概念,包括了“全寿命周期”的概念,不单纯考虑节约、舒适、和谐,而是给绿色建筑一个生命期,建筑的“绿色”不是仅仅体现建设期,而是向前向后延伸。

通过总结学者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本文把“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归纳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做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即它是一种生态建筑,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是一种情感建筑,即现代生活与文化回归的融合。

5.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绿色建筑的启示

现代建筑的“绿色”理念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实践,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财富。在建设现代“绿色建筑”时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但不应停留在形式的设计层次上,还应在精神和内涵方面有深层的体现,从而达到建立在绿色建筑理念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1)充分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绿色建筑”理念,结合时代建筑特色,进行建筑设计和实践。大力弘扬“绿色建筑”思想,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使得人们树立正确的“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如新疆有一种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混合砌成,保温性很好,再加之非常独特又本地化的房顶,形成富有代表性的乡村“绿色建筑”,造价成本仅700元/m2。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协调能源与“绿色建筑”的矛盾,使两者达到和谐。

(2)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分析,把现代建筑中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和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在经济、技术合理的情况下,采用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等能源,以减少环境和资源损坏。政府和建筑从业人员应具有“绿色”意识,在节约能源思想的指导下,对已有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重点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保温和照明,注意建筑的外形、遮阳和外墙保温、开窗面积等方面,就可以在避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达到节能效果。现阶段的重点是加强技术开发研究,逐步实现绿色能源的普遍运用,从而实现保持生态平衡前提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提高资源保护意识,合理进行城市布局设计,杜绝片面追求新、奇、特的“面子工程”,强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和互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建设外墙保温体系、雨水收集系统、垃圾及再利用系统等。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面积小,所以政府和开发商应该在符合健康卫生和节能及采光的标准下,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住宅建设逐步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道路。

6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用独特的建筑语言告诉我们古老而朴素的“绿色”哲理,毫无疑问,现代的绿色建筑理念是植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沃土中。面对目前现代建筑业存在的危机,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启发,“绿色建筑”逐步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的发展使建筑的视野从人所使用的建筑本身扩展到人生存的整个环境,从致力于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统一扩展到人文、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5]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方向,应体现民族特色,吸取传统建筑的优秀成果,发掘传统建筑深厚的文化内涵,探讨在传统建筑文化与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相结合的建筑的新模式,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摘要:指出了“绿色建筑”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是一个综合经济、文化与自然等方面的复合概念。通过归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建筑存在的环境污染和情感泯灭等危机,挖掘传统建筑文化与“绿色建筑”的契合点,提出了构建生态建筑与情感建筑相结合的现代“绿色建筑”。

关键词: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赵安启,刘念.中国古代建筑朴素的绿色观念概说[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36~40.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陈美君,赵阳,伊家美.论当代建筑中的绿色建筑[J].中国市场,2011(2):24~25.

上一篇:集散型自动控制系统下一篇:听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