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共9篇)
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 篇1
浅谈有关中国陵墓建筑的文化特征——(陵园设计)
中国帝王的坟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现代对革命领袖的坟墓也称陵,如中山陵。中国古代习用土葬,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从新石器时代起,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坑墓,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到了后来,帝王的陵墓——地下寝宫装饰得越来越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筑,气势雄伟。
由于帝王拜谒陵墓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
明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另一高潮,明代除了太祖孝陵在江苏省南京外,其余各帝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总称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整个陵区前都设置总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红门、石牌坊等,造成肃穆庄严的气氛。平潭东方麒麟园指出,其中定陵已经考古发掘,地下寝宫分前殿、中殿、后殿和左右二配殿,全部用石材构筑。
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辽宁新宾,福陵、昭陵在沈阳,其余陵墓建于河北遵化和易县,分别称为清东陵和清西陵。建筑布局和形制因袭明陵,建筑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
中国陵墓是建筑、雕刻、绘画、自然环境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其布局可概括为三种形式:
1、以陵山为主体的布局方式,可以秦始皇陵为代表。其周围建城垣,背衬骊山,轮廓简洁,气象巍峨,创造出纪念性气氛。
2、以神道贯串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这种布局重点强调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为陵山主体,前面布置阙门、石象生、碑刻、华表等组成神道,衬托陵墓建筑的宏伟气魄。
3、建筑群组的布局方式。平潭东方麒麟园指出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在神道上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
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 篇2
首先, 该文题目过大, 有文不对题之嫌。“中国建筑的特征”, 没有时间的限制, 就应纵贯古今, 而文章内容很明显不包括现在建筑的特征, 因此, 在“建筑”之前加“古代”一词才比较合适。另外, 文中所谈的建筑特征并非所有建筑的特征, 比如桥梁、道路、城防也属建筑领域, 而文中并未涉及这些方面的特点, 这样就应在“建筑”一词前加上适当的定语。缩小题目的外延, 才能更切合文章的内容。
其次, 文中还有些句子很令人费解, 现列举如下。
(1)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 (原文第1自然段)
前一句“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这个介词短语, 在句中作状语, 它应放在谓语动词“是”的前面才通顺。后一句的主语是“它”, 即“中国的建筑体系”, 宾语是“累积所创造的”, 既然是“世代经验的累积”, 就不能算“创造”。笔者认为, 此句改为“它是中华民族世代经验的累积而形成的”。
(2) “3500年来, 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 不断地在技术和艺术上把它提高, 达到了高度水平, 取得了辉煌成就。 (原文第2自然段)
在中国, 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 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 (原文第17自然段)
这两例中都出现了“高度水平”这一短语, 这里的“高度”是副词, “水平”是名词, 副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 故这一短语的使用也有误。
(3) 在平面布置上, 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 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 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原文第5自然段)
这句话中处于主语位置的是“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 主语中心是什么呢?很是费解。依据上下文, 主语中心当为“一所房子”, 故将“为”改作“的”才通顺。
(4) 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 (原文第6自然段)
很明显, 木材结构不是结构方法, 而是结构特点。
(5) 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 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原文第16自然段)
此句的后半句很难理解, 两个连词“和”导致层次不清, 还缺少一个介词“在”与后边的“条件下”相呼应。
(6)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 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 为他们所承认…… (原文第17自然段)
“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很明显是个病句, 应将“经”改为“为”。
《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 篇3
【关键词】说课稿;《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本说课稿分为四个部分:一、教材,学情;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教法,学法;四、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说学情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五册中的课文,是自然科学小论文,具有观点明确、论证严谨、文笔生动的特点。
本课论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总结了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提出了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可译性”的问题。
本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积累,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必修三社会科学小论文又为他们打下了基础,因此学习此文并不困难。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特点。
三、说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采用情境法,感知课文采用朗读法,分析课文采用问答点拨法和讨论探究法,同时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学法上,主要培养学生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动笔圈点、抓关键词的习惯,课后练笔写作和阅读名家名篇的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建筑的图片,请同学说说这些都是建筑的什么部分,有什么特点。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后进入新课。
环节二,解题。
由学生介绍作者、课文写作背景。这是对课前预习的检查。
环节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落实教法。朗读之前,把要求打在大屏幕上:理清文章线索,概括各部分内容。带着问题读课文,指向明确,目的性强,效率高。
环节四,分析课文,解决重难点。
问题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各部分内容。
可指导学生从题目入手。“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九大特征为一个整体(3—13),是文章的主体;此前属于概说、总括部分(1、2),为引论;第14段要把握关键词“这一切,我们可以叫作‘文法’”开启下一部分建筑的风格(14—19)。方法:最后一段为结束语,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主题。
问题2:作者在介绍建筑的特征时,按照什么顺序展开。这个顺序有何特点?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展开?
本题考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品结构的能力。(一)(二)两部分从总体角度介绍建筑的特点;(三)(四)(五)为结构特征;(六)(七)(八)(九)属于装饰特征。它和人们对房屋的观察顺序是一致的。由此得出科普文“论证严谨”的特点。
问题3:对于这九大特征,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特征,谈谈理
由,并说说它是怎样体现“中国式”的。
此题需小组讨论,确定一个观点。九大特征中,作者着重说明了(二)平面布置(三)结构方法(四)半拱(六)屋顶(七)色彩。由此得出科普文“观点明确”的特点。
问题4:中国建筑的“文法”“词汇”各指什么?在说明建筑的文法的“拘束性”和“灵活性”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此题培养筛选、概括能力。文法指建筑的风格和方法,词汇指建筑构件。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说明文法的拘束法和灵活性,通过人们熟悉的文章来解释建筑,生动形象,易于被人们接受。由此得出科普文章具有“文笔生动”的特点。总结科普文章具有“理趣与情趣”的特点。
问题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理解。
此题没有标准划一的答案,既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情况,又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
环节五:拓展探究。
作者用文法来解释建筑,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你还能用其他艺术形象来解释建筑吗?如把故宫里一根红漆柱子紧接两扇窗子比喻成音乐中的四三拍,强弱弱,说明建筑也可以具有音乐性。学生自由畅谈。
环节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中国建筑的特点,同时也了解了科普文章的特点,受益匪浅。
作业:学习用通俗的东西解释抽象艺术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用文法解释音乐或绘画艺术的小文,300字。
板书:一座小房子,分上下四层左右两格,分别写着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科普文的特点。
环节七:反思。
整堂课,贯穿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导入部分利用多媒体的视觉冲击,创设情境,落实教法。作者介绍采用竞赛形式,扩充知识,鼓励主动预习,落实学法。朗读课文也采用比赛的形式,既锻炼了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落实教法,分析课文主要采用讨论法,体现他们的分工与合作。拓展探究意在培养学生个性化、多元化解读作品,体现新课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理念。作业落实法,培养练笔写作和阅读名家名篇的习惯。板书设计我力求形象,以房子代表中国的建筑,同时体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
2. 学习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作者观点的方法,培养善于透视关键语言信息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教读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雅典卫城、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英国的伦敦大桥、法国的凡尔赛宫、美国的白宫、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这些具有鲜明特征的代表性的伟大建筑,成为人们精神的永恒家园。那么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建筑,有什麽样的特征呢?我们如何理解我们传统的建筑语汇呢?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欣赏中国建筑的美,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
二、作者介绍: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三、整体感知:中国建筑的特征
1.解题: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2.结构脉络:
①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1-2)•
②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3-13)
③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14-17)•
④作者最后提出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并提出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18-20)
四、研读赏析
1.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1-2)
体系独特
分布广阔
2.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②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③至⑤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⑥至⑨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具体分析:
⑴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 ①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 ②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⑵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③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④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⑤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⑶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 ⑥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
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⑦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⑧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 ⑨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3、小结:
•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三、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这是比喻的说法,使得说明生动,让读者易于接受。
本文用“文法”来比喻建筑的“规矩”,用“词汇”比喻建筑的材料,让人们能过熟悉的文章组成来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
3、“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
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但是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的风格,又具的独特性。
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
所谓类比,即是用不同类(相同类)的两种事物的比较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五、作者提出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讨论: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六、作业:
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篇5
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善于透视关键语词所传递的语言信息,逐渐形成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风格,对提高阅读和写作小论文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3.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能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的学习借鉴。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提高对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同时激发自己对我国建筑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这是一篇较长的课文,条理清晰,文字简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快速与读后,筛取主要信息,分清层次,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挖掘自然科学论文后隐含的人文内涵。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准备:发放预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欣赏中国四大名楼和四合院的图片,并根据图片说说中国建筑的有些什么特征。
导引: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一鳞半爪,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
二、作者介绍:说说你对梁思成的了解?(检查预习作业第3题)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检查预习作业第4题)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 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
第一部分(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第二部分(3--13段)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4--17段)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第四部分(18--20段)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可以看作是结语。
2. 信息筛选提炼训练。
以第二部分为例,合作探究,筛选整合提炼信息,分组四大组的同学梳理特征。请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
注意:把“长文章读短”,筛选主要信息,提炼勾画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并加以概括
(一)单个建筑由立体结构分三部分。
(二)平面布置:建筑群(“所”)、轴对称、主屋朝南、有庭院
(三)木材结构:立柱横梁形成“间”,墙门窗设置自由。
(四)斗拱: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是方形,拱是弓形,减少剪力,有 装饰性。显著特征。
(五)举架形成屋顶斜坡弯曲面。
(六)屋顶:有四面坡,四角翘起,有壮丽的装饰性。主要特征。
(七)朱红彩绘,用色最大胆。
民俗文化建筑的特征与要素论文 篇6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目前在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的趋同化十分严重,导致城市建设缺乏个性,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不明显。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还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多种要素的综合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是民俗文化和活动的载体。我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文化多样,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在城镇规划中,应该重视对民俗建筑的保护,使民族特色得到创新与开发。若民俗文化建筑规划实施地好,会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发展当地旅游业、第三产业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对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俗文化建筑概述
通常认为,民俗文化建筑是一种吸纳传统建筑及相关文化特征元素,采用相应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特殊建筑类型,除满足旅游观赏的功能外,更多的是以满足游客吃、住、娱、购等各种要素功能需求为目标。民族文化建筑地大量建筑使用于民俗景区、主题公园、民俗风情村寨、宾馆、工艺街等民俗型旅游场所地;山水风光等其他类型景区的休憩、卫厕等附属建筑设施也常常采用这种风格。
民俗文化建筑在旅游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体现民俗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有机组合部分,满足旅游功能,综合反映特定时期、地域、民族的多方面的文化特性。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是在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追求精神享受工具。现代旅游开发不仅涉及众多方面的因素,如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还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和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对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的经济发展及文化交流起到了带动作用。中国传统民俗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下逐渐发展成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同时也在世界建筑文化中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在不断加深,文化入侵和文化趋同现象愈演愈烈,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建筑设计领域使中国文化获得生长空间,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大量开发农耕用地作为建筑用地,有历史价值的老民俗建筑尚未被人所知就被肆意拆毁。
城市建筑作为一种城市语言,是不同地域性的城市标志,是被展示出来的城市历史,代表城市精神的古建筑被拆毁,城市文化也在随之流失。建筑的创作离开了历史和文化,就无从谈起,成为无源之水;城市市区了古建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综合型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只有城市建筑保持其历史传统风格的延续,才能使原有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性格得到传承。但是,快速的城市化破坏了老城区和老民宅,切断了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取而代之的是千篇 一律的方盒子建筑和新、奇、怪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建筑,也就失去了城市的文化,在中国的广大土地上,若建筑不再有地域特色,大江南北全是相同的建筑,将是十分可怕的景象。中国古代的民俗建筑具有亲民性,城市院落的空间尺度被人们所认同,但是现今,由于人口的增加,这种空间尺度的亲切感在消失,城市的原有特色和文脉传承也逐渐消失。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以中国传统特色而驰名中外,可是与十五年前的王府井再也找不到过去的记忆;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重庆的吊脚楼如今已经成为稀罕物。人们在现代高楼大厦生出自豪感的同时,不免又增添了一种生存的窒息感。
现代建筑极具理性主义,但缺乏感情色彩和人情味。现代主义的理念就是要将所有的要素变换成均质化、抽象化的形式,在现实中否定风土、气候、历史等固有的要素。现代主义建筑失去了与人类心灵产生共鸣的精神感染力,传统文化的神秘感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快速交流而消失,地域性的传统文化被揭开了神秘面纱,但民俗性文化的文脉仍然被传承。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时代的象征,不能发展为一个纯功利性的机器。传统院落式的建筑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人被关在一个与一个盒子之间,失去了交流,人情味变得更淡。建筑的情感淡漠影响着人的情感,所以民俗建筑的文化回归成为必然。而一种新的方法开始受到瞩目,那就是建筑要与地域的传统,历史和生活习惯相融合,回归充满人本主义的“地域主义”。
二、民俗文化建筑的特征与要素
1.民俗文化建筑的特征。无论是传统的民俗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只要具有独特之处,就能吸引游客;只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旅游开发价值。有些民俗文化建筑正在向着既具有传统文化特征又满足旅游建筑功能的转化,成熟的民俗文化旅游建筑应具有以下的特征。
(1)文脉性。文脉是指一个地域(国家、城市、景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包括自然地理条件、文化氛围、文化脉承以及社会人文背景等内容。民俗文化建筑都与过去的历史文化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旅游建筑就必须把这种具有标志性的风格特征展示出来。
(2)生动形象。在民俗旅游建筑设计中,仍然需要保持其原有的地域性建筑风格,体现其相应的历史时期、地域性、及民族特征外,还要强调个性化要求。
(3)功能性。对于旅游建筑来说,它首先应满足旅游的基本功能;从建筑的结构与空间构成上,满足旅游建筑的旅游服务功能,运用与民俗文化相对应的材料,并结合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建筑工艺,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使民俗旅游建筑即显示其原有的民俗文化特征、文化背景,营造出旅游的气氛,同时又要满足旅客的餐饮、住宿、娱乐和游玩等多种旅游服务功能。
(4)经济性。建筑的经济性要求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民俗建筑经济性的实现途径较多,如,采用一些具有民俗特色、质朴的内部装饰或具有民俗意义的游乐方式;一个空间多种用途,分不同时间段,不同的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变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达到兼容性,即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又丰富了旅客的游玩;使用现代化的建筑技术材料。
2.民俗文化旅游建筑的要素。
(1)建筑架构。中国传统民俗建筑主要以木构架建筑体系为主,该结构体系是一种土木共济,形成土木相结合的构筑体系。该种结构具有就地取材、天人合一的优势,既经济又环保。
(2)布局模式。中国传统民俗建筑在布局方面,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形成了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布局形式。
(3)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除少数大型宫殿建筑有石材的使用外,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就地取材采用的建材主要有木材、石材、泥、竹等天然建材、绿色建材。民俗建筑主要以土木作为建筑材料而民俗旅游建筑需要反映民俗特征,在材料的处理选择上表面质感相似是最基本的要求。
(4)建筑色彩。色彩装饰在民俗建筑中是非常必要的。如中国古代建筑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还在梁,杨等处进行彩绘。色彩运用细腻,既重构成,也重肌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的运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民俗旅游建筑的应用中,要遵循合理协调为依据。
(5)装饰要素。传统民俗建筑装饰设计从装饰内容到装饰技艺已经在很多现代建筑中得到使用,其中好的装饰形式和处理手法,可以直接应用到民俗旅游建筑当中。
三、民俗文化建筑的设计和规划
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 篇7
一、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变化
广西近代建筑形式与风格, 归结起来主要表现为“西式风格”与“承续转型”两大类。“西式风格”主要由西方传入, 体现为以西方建筑风格为主, 部分保留不同程度传统元素;“承续转型”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 吸纳西式建筑某些风格元素, 中西并存互补, 既体现反映西方影响, 又以传统建筑体系风格为主的表现形式。
1. 西式风格类建筑:
A.外廊样式建筑及受之影响的民间建筑:西方殖民者进入北海、龙州、梧州等通商口岸后, 为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 普遍采用简单盒子式周围带有廊道的“外廊样式”建设领事馆、公馆和洋行, 以北海英国领事馆旧址、龙州法国领事馆旧址、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等最具代表性。通过砖柱划分立面, 砖柱之间为廊道拱券口, 凹凸相间、阴阳相衬, 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B.西式教堂建筑:这类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较早伴随西方传教士进入广西, 首开西方建筑文化对近代广西建筑影响的先河。这些西式教堂建筑, 大都具有如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渲染西方教堂特征, 如北海涠洲盛塘天主堂、北海涠洲城仔教堂、东兴罗浮恒望天主教堂等为代表的教堂建筑中, 其巴西利卡的平面布局、直刺天宇的尖塔形象、幽深浩渺的祭坛大厅、奉若神明的十字架、神秘莫测的玫瑰窗、色彩斑斓的采光装饰以及那嗡嗡余韵的钟鸣声等, 无不隐含着宗教的深远寓意。
C.古典与折中主义建筑:这类建筑形式主要以梧州居多。从其建筑材料来看, 基本以砖石或砖木为主, 同时, 新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及其技术梁柱等局部也进行了运用;从建筑形式看, 它通过自由组合欧洲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 以达到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 以西方古典风格的三段式构图为主, 局部细部采用巴洛克、罗马等风格装饰;从建筑空间布局看, 西式建筑更多强调的是单体建筑向高空发展。这种建筑以梧州的新西酒店、思达医院、梧州邮局旧址、梧州广西自来水厂旧址、玉林蝴蝶楼、东兴明江中学教学楼等较具代表性。
D.现代主义类建筑:这类建筑以建筑功能为主, 强调建筑形体与内部功能的配合, 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 主张摆脱旧的建筑样式, 简洁的立面处理手法与纯净的外观体型, 鼓励创造新风格。梧州广西银行旧址, 中央体量层层高起, 强调中轴线并以中央凸出的建筑物加以强调, 表现出装饰艺术风格的阶梯式构图特征。建筑采用无梁楼盖进行处理, 屋内两排柱和四周墙体支承全楼荷载, 初步表现出现代建筑之风貌。民国时期著名建筑师赵深设计建造的座落在桂林的科学馆同样具有现代建筑风韵。整个建筑素雅大方, 宏伟壮观, 极具韵味, 为民国建筑之精品。
2. 承续转型类建筑:
A.宫殿式与民族形式建筑:这类建筑最早较为典型的代表当为建于1928―1930年、由杨右辛设计的梧州中山纪念堂。进入三四十年代, 随着近代广西建筑教育的开创以及抗战时期沦陷区大批文人建筑师云集桂林, 一种兴起于二三十年代的近代民族建筑新形式, 此时也开始更多地传入广西。其中, 建于1947年的桂林民国广西省政府建筑群以及建于1953-1954年由梁思成设计的广西民族大学礼堂均为折中主义“宫殿式”民族形式建筑的杰出代表。这种建筑借用西方建筑技术与材料直接模仿传统建筑中的官式建筑样式“大屋顶+西方功能布局”的主体建筑设计, 尽力保持传统古典建筑的整体轮廓, 传统造型构件和装饰细部。其他民族形式较具代表性的建筑还有民国桂林市政府旧址、桂林李宗仁官邸、民国临桂县政府旧址、桂林广西省立艺术馆、桂林雁山园汇学堂、南宁昆仑关战役旧址纪念建筑物等, 这些建筑屋顶仍保持大屋顶或局部大屋顶与平顶相结合, 西式外观的基本体量等特征的折中做法, 这类建筑突破传统建筑的体量和整体轮廓, 建筑体形由功能空间确定, 立面构图大多不拘泥于传统外形结构, 在新式体量基础上, 适当装点中国传统细部装饰, 即“西方的比例、中国的细部”、“中式屋顶、西式墙身”。这类民族形式建筑以桂林为代表。近代民族形式建筑的出现, 反映了我国民众与建筑师面对西方势力的不断入侵而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 国人通过对西方国家实力的认识, 对民族意识进行了新的体认, 这种情形也反映到建筑领域上来, 由此中西建筑文化便在不断的碰撞、磨合中逐渐出现一种体现民族性与现代性新的建筑形式。
B.中西结合形式建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广西12个世居民族形成了与当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地域环境相适应的建筑体系。进入近代时期, 西方建筑的营造技术、制作工艺、结构材料等从各通商口岸、沿水域城镇传入。西方建筑在工艺、功能、适用性方面较能满足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同时在“时尚”风作用下, 一些官僚绅士、军政要人、富商地主等精英阶层的民间建筑开始采用西式建筑的一些方法进行设计, 于是中西结合的折中主义建筑在民间中更多地出现。这些建筑, 或立面外设外廊、西式风格装饰的“洋立面”建筑, 内部空间平面仍保留着传统民居的庭院布局形式, 如容县马晓军别墅、横县施家大屋、武宣黄肇熙庄园、武宣郭松年故居等;或西式墙身、中式屋顶建筑, 如邕宁电报局旧址建筑、梧州民国广西大学办公楼等;或传统建筑的结构与布局, 局部柱式或线脚施以西式构件装饰细部, 如横县李萼楼大院、宾阳廖村小洋楼、岑溪云龙莫少北屋、兴业肖书球宅等;或西式布局、中式建筑的西方教堂建筑, 如平南大湾天主堂、金秀江洲天主教堂等;或其他中西结合的形式如平面功能、结构、外观形式大体相同公寓式雏形的梧州维新里近代民居。
C.骑楼建筑:骑楼是一种沿街“下店上宅”的商住建筑形式, 由沿街两侧每座楼房二层以上挑出部分楼面至街道红线处, 底层用拱梁立柱支撑, 形成连续性列柱拱廊即连廊连柱人行空间, 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
这类建筑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兴建, 当时梧州、南宁、柳州等城市拆城墙、修马路、扩宽主要街道, 参照广州推行骑楼式建筑的政策。广西的骑楼街区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 其中以梧州、南宁、柳州、北海、钦州、玉林、百色等城市及周边县镇居多。目前, 梧州、北海的骑楼建筑保存规模较大、较为完整、较具特色, 是广西近代骑楼建筑的典型代表。骑楼建筑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平面布局上:窄开间、大进深的平面布局是骑楼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 房屋建筑形似竹筒, 面宽3至5米不等, 以单开间为主, 少部分为二开间。而骑楼的进深较大, 10至20多米之间, 部分超过30米。平面底层挑出部分人行道, 其宽度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规格, 二三米左右宽的居多。二是立面特征上:连续列柱拱廊, 花样多变而又相对统一的西式风格立面, 三段式构图, 下段为底层柱廊, 中段为二层以上楼层, 上段为屋顶檐部、女儿墙与山花。其中, 下段底层柱廊主要有券柱式与梁柱式两类, 券柱式成为北海、宾阳骑楼的显著特点, 而梁柱式多见于广西其他地方的骑楼。骑楼中段楼层立面处理采用西式或中西结合的连续式立面造型, 立面施以西方建筑线脚及细部装饰处理手法。楼层窗子一般为二、三个窗户并列布局。上段檐口、女儿墙及山花, 主要采用了仿西方古典、巴洛克等风格的装饰, 体现了中西建筑的兼容性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三是空间上:骑楼建筑二至四层不等, 少部分更高, 如梧州新西酒店高达六层, 这种按西式建筑竖向空中发展原则, 节约了城市用地, 打破了传统建筑横向发展的平面布局。四是在功能性上:上宅下店、前店后宅, 楼上为居住楼层, 楼下为经营商铺。五是独特的气候适应性:骑楼骑跨出街面的底层柱廊, 既扩大楼上的居住面积, 又方便底层柱廊的人员来往行走时遮阳挡雨, 这种建筑形式特别适合多雨潮湿、日晒炎热的广西, 为商业活动和人际交往提供了较好的场所。六是交通分流:骑楼列柱连廊的柱廊式结构, 使人行与车流相对分隔, 增强了街道的有序性与安全性。
二、建筑功能与类型的拓展
广西近代建筑在功能与类型上得以拓展延伸, 一方面, 随着西方势力在通商口岸的扩大, 部分外国人居留地形成了新城区、出现了新的西式建筑;另一方面, 随着西方商品倾销与原材料掠夺, 近代广西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西方列强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和建立海关体系,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口岸城市因商而兴, 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近代农工矿业、航运交通、邮电通讯、金融银行等新式行业兴起。与此同时, 政府主导下的市政规划与市政建设等市政近代化活动率先引进西方国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建筑技术及建筑制度等等, 对城市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如企业厂房、学校、医院、商店和富绅别墅庭院等等也逐渐增多。随着各种西方建筑类型的传入以及广西社会近代化进程的推进, 新趋势、新需求促使了广西建筑传统功能的拓展延伸以及新功能的产生发展, 在官署衙门、富绅庭院、神坛寺庙、民居住宅等建筑类型的基础上新增了如西方教会建筑、办公建筑、工业建筑、农垦建筑、商业建筑、文教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医院建筑、纪念性建筑、别墅公寓建筑、骑楼商住建筑等新的建筑类型。其中, 西方教会建筑作为宗教建筑的一种, 它与我国传统的宗教庙宇建筑有所不同, 除主体主祭大厅外, 还有修女院、修道院、慈善机构、神甫楼、学校、医院等附属建筑, 集宗教活动、慈善、居住、教育、医疗等多种社会功能于一身;近代农工矿业、航运交通、邮电通讯、金融银行等新式行业兴起又促使的各种建筑类型的多样化;随着近代商业的发展, 一种适应于南方气候的新兴建筑———骑楼商住建筑也在广西出现了。可见, 近代广西的建筑类型随着功能与需求的延伸有了很大的拓展。
三、中西杂糅的建筑细部装饰
近代广西“西式风格”类的建筑, 其装饰内容和形式多以西式为主, 三段式的立面、入口柱廊、券拱门楣、规则对称的门窗、陶立克、塔司干等或繁缛或简洁或变异的西方柱式、山墙山花女儿墙、墙面檐口线脚勾勒装饰等等均表现为西式风格, 屋面的支撑结构多以木材或金属三角屋架承托屋顶, 屋顶多为坡屋顶, 部分为平屋顶, 不少坡屋顶面覆以西式机制瓦, 地面铺装地砖或木板, 墙脚施踢脚线。作为室内重要造型元素的楼梯形式多样, 部分建筑如骑楼的内部装饰与构件则多采用传统建筑装饰。北海、梧州等通商口岸“外廊样式”建筑的细部装饰却作了简化, 仅仅是简单的柱式和砖砌券拱, 拱心石也多以灰塑装饰而成, 作为西方柱式重点部位的柱头更多的以线条勾勒、线脚处理等手法出现, 这种不纯正的做法也影响到近代广西其它中西结合的“洋楼”建筑上。而“承续转型”类建筑, 多为保持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体系, 装饰内容和形式则以传统为主, 某些细部如门窗线脚、柱式等施以西式装饰, 屋面多为歇山顶、硬山、四面坡等使用筒瓦、布瓦的传统坡屋顶, 此时的屋面坡度与檐角起翘多趋平缓, 不少建筑的屋面排水则采用西方的管道排水方式。外观上, 或西式的简洁线条立面造型、或西式线脚装饰、或加以其他西式风格的点缀, 部分采用简化或变异的西方柱式进行装点, 西式铁艺栏杆也常是“承续转型”建筑较为引人注目的装饰, 有的建筑正立面采用洋式门面、建筑内部则为传统的布局与装饰。广西近代建筑的细部装饰较为丰富, 既包含西式建筑特有的细部装饰, 也有传统建筑的部分固有形式, 既体现了西方特有的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 也反映了中西建筑文化变异与融合的历史, 构成了广西近代建筑的一些基本特点与历史风格。
四、营造行业的发展与建筑教育的开创
近代广西随着南宁、梧州、柳州等近代广西区域中心城市的兴起, 城区街道规划的发展, 西方新型的建筑材料、先进的建筑施工新技术传入, 新的建筑体系也随之出现, 推动了传统营造逐渐向西方先进的施工技术转化, 促进了地方新式建筑营造业的兴起, 营造厂成为广西近代建筑创作新的组织形式, 一些传统松散的建筑工匠也逐渐转化为新式的营造企业工人。在南宁, 1913年开始出现了从事建筑的营造厂。1931年, 广西省政府在南宁大兴土木, 建筑业发展较快, 1934年南宁的营造厂猛增发展到58家, 1942年, 国民政府公布《管理营造业规则》, 南宁市政工程处依此规则对建筑业进行管理[1]。在柳州, 1928年柳州发生焚毁半个城区房屋的特大火灾后, 柳州决定规划兴建整齐划一的新式骑楼街道, 由于工程规模庞大、要求统一, 原来传统的泥木作坊已无力承担新式建筑工程, 于是“联兴”等4家木铺发起, 联合另外18家店铺组成了“群益公司”, 随后“合成公司”、“合兴公司”、“柳州联合厂”等建筑营造企业也先后成立, 1946年1月至6月注册登记的城区建筑企业共计46家[2]。在桂林, 随着桂林城市建设的发展及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民国省会的回迁, 近代桂林开始兴建行政文化建筑。抗战期间, 桂林作为大后方, 各省文人名士包括建筑师、建筑技工纷纷云集桂林, 桂林市人口及房屋需求骤增, 从外地疏散到桂林的建筑技师纷纷开业承接建筑设计, 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建设建筑业的发展, 1940年市政府颁布《桂林市建筑规则》, 对建筑行业进行了具体的规范[3]。在北海, 20世纪20年代, 北海设市, 修筑拓建马路, 珠海路、中山路形成, 随着城区建设的发展, 锻造了一批近代建筑本土工匠, 出现了私营建筑商, 其中陈兆衡开办的铺号“衡兴隆”, 拥有泥水工、木工等一百多人, 北海许多官办工程及较大的建筑如天主教堂圣德修院、珠海路、中山路、抗战胜利纪念亭、合浦图书馆、珠光电力公司厂房等建筑均由该商号承建, 部分建筑还是陈兆衡设计的, 成为当时北海最主要的私营建筑营造商[4]。
为适应近代广西建设的发展需要, 培养省内急需的各种建设人才, 1932年广西大学设立了工学院, 首设土木工程学系。民国时期,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开设有《构造理论》、《钢筋混凝土》、《平面测量及实习应用》、《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拱桥计划》等课程, 有葛天回、董钟林等知名教授任教[5]。土木工程学系的设立, 开创了广西近代建筑教育的先河, 为广西培养一批接受近代文明教育、具有近代文明理念与近现代建筑科学知识的建筑工程人才。
五、建筑技术的发展
根据功能的需求与变化, 在平面与空间的变化上呈现工字形、王字形、回字形、L形、T形、凹字形及其他组合平面等多样化趋势, 与传统建筑相比, 内部空间的平面设置特别是公共建筑也较具开放性。同时, 传统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在近代建筑中特别是“承续转型”类建筑大多得以延续, 如容县马晓军别墅、武宣黄肇熙庄园、刘炳宇故居等等庭院的平面布局受中轴线主导, 依靠庭院连接各个区间, 保留着传统民居的庭院结构, 供奉祖先的中堂大多位于建筑组群或单体建筑的正中央, 其建筑使用功能中最核心部分, 还保留着传统形式, 反映出传统建筑文化深厚的影响力与强大的生命力。从建筑空间布局看,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广西近代建筑呈现出向高空发展的趋势, 建筑体量增大, 层数增加, 四五层甚至更高建筑涌现并成为一种新趋势。这种情况的建筑与传统建筑强调平面横向展开的组群建筑不同, 它更多强调的是单体建筑, 单体建筑向高空发展, 采用的是建筑体量的向上拓展和垂直叠加, 构成高大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象。许多近代建筑特别是“西式风格”类建筑普遍设置高度为数十厘米到二三米不等的底层架空隔潮透气层 (又称地垅) , 这对于炎热多雨潮湿的广西尤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在结构造型方面, 广西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 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进入近代后, 随着西方建筑及其文化的输入, 对西方建筑文化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 建筑风格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 砖木混合、钢筋混合结构等结构类型越来越多的出现。其中, 梧州天主教堂屋面圆穹顶钟亭采用穹顶技术, 由于钢筯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应用, 新的建筑材料与结构的出现, 使得穹顶可与鼓座、帆拱相脱离, 其建造变得更容易了;梧州广西银行建筑采用无梁楼盖技术, 屋内两排柱和四周墙体支承全楼荷载, 使楼层净空扩大, 楼层空间布置摆脱梁的制约, 这种技术结构代表了当时广西较新较高的建筑水平。在近代建筑的造型上, 特别是“西式风格”建筑, 采用三段式立面, 讲究艺术造型, 强调几何形体, 立面通过装饰线脚、壁柱及不同建筑材质的运用来达到装饰性的艺术效果。
在新技术与新材料的使用上, 传统建筑以土、木、砖、石等为主, 但水泥、混凝土、钢材、玻璃、机制瓦块、小五金件等新材料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建筑上。同时, 在多层的建筑建造中运用了复杂的施工技术, 逐渐形成了新的技术体系。但是, 与西式风格形式相比, 受诸多因素影响, 建筑技术与材料的推广发展很不平衡, 表现为有通商口岸的沿江沿海地区推广较快, 交通不便的地方就较少使用。
广西近代建筑是广西建筑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汇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近代中西文化理念、建筑文化的碰撞与磨合、交锋与融会的产物, 是近代社会发展的见证与写照, 它记载着近代广西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展现了广西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轨迹。广西近代建筑, 作为广西珍贵的文化遗产, 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文化对广西的影响, 又反映了近代建筑中传统特色的承续, 在广西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参考文献
[1]参考南宁市建筑志编纂委编《南宁市建筑志》,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2]参考柳州市城市建设志编纂委编《柳州市城市建设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年3月第一版第241页、第288页.
[3]参考《桂林市志》 (上) (中)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7年第一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 (城乡建设志)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4]参考北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海市志》上册第285页、下册第1620页,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探讨中国油画的本土文化特征 篇8
当代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价值
早在油画传入中国之初,国人就开始对这一西方画种进行中式民族化和本土化的革新,几经发展,在当代中国油画的创作中,不仅注重中国绘画笔触的表现力,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随着现代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艺术家们认识到,只有对西方艺术的活力元素进行创新性运用,尊重本土的民族传统,对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重新认识,才能造就油画艺术的民族性、本土性和多样性。
在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影响下,当代中国油画作家进行本土化油画的创作过程中,其内心根深蒂固的中国油画艺术审美情结使得他们广泛地从民间艺术、剪纸、年画等本土文化中吸收灵感加入油画的中式化创作。油画创作亦需要具有时代特色的创造激情,油画作家们立足于本土生活,全方位感知时代生活,获得深入的时代生活体验,以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风采和强烈的时代价值的优秀油画作品。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文化内涵
油画漂洋过海传入中国已达百年之久,历经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人们最初关注“油画民族化”问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自那时起开始意识到这一引入画种应该具有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于是便有了一系列“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有些画家借鉴了中国画的某些特征元素融入到油画,还有一些将注意力投放到了民族服饰上。所以我认为中国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的油画应包括情感文化、地域特色和形式风格三个因素。
1.情感文化
艺术家的创作目的是通过表达真实的感情来彰显某种精神,因此,在艺术的本质特征里就包含了这一特征。不同民族的艺术家所欲表达的情感必然会有所差别,正是这种差别使得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具有了不同的特征。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社会制度的差异造成了个民族所独有的民族心理,这种民族心理的不同造就了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们得情感活动上的差异,这是艺术具有民族特征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艺术家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去细心观察、切身体会、不断思考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且要把表达真情实感、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作为自己的艺术理想。艺术家要有独立的人格,树立自己的艺术理想,我们的艺术行为都要为理想服务,我们就有可以实现中国油画的“民族化”理想。
民族风格不是在刻意追求某种特征,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中国画在用色、造型、笔墨等各方面都具有其独特中国韵味的风格。油画进入中国,进过艺术家们创新性创作,自然而然形成特色的本土化特征。艺术家们立足现实积累情感,并且真诚地表达积累的真情实感。判断艺术作品是否具有民族本土特性的关键在于该作品是否表达了本民族的真情实感。
2.地域特色
广袤的国土决定了我国多民族、多区域的特点,这也为中国油画民族精神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油画创作中融汇民族精神并不是将其简单叠加,要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必须要把绘画技法、内容、形式等方面让两者自然而然地糅合。
艺术的民族特色总是离不开其所在的地域特色,因为不同民族的艺术家的情感思想都受他所生所长的特定环境所影响,所以油画艺术作品的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油画创作要体现自身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当今真正油画家所追求的目标正是通过民族精神的注入来彰显中国油画的独特魅力。油画和民族精神的融合不仅仅是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要深入到精神文化层面上的融合,把民族精神的精髓融合到油画作品当中,从而更好地的表达伟大的民族精神。
3.风格特征
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要想被大众所感知,就必须借助具体的艺术形式将其表达出来,同样,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也必须借助具有民族风格的形式展现出来。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在表达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有感情时就会形成带有自身民族风格特征的艺术形式,因此风格特征也是民族性的因素之一。
油画作为中国引入画种,画家要借鉴西方油画的绘画技巧,深入领会西方油画的文化内涵,在吸取油画精髓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形成自己体系的绘画风格。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东西方的绘画风格也有很大区别:中国的写意和西方的写实这看似相互对立这两大艺术体系,实际上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内在联系,追本溯源,通过写意与写实这两种艺术语言可以更鲜明的阐述人的精神世界和达到审美的目的。因此,艺术家应该合理取舍、有的放矢,吸收外国油画的有益成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独有的艺术品质,形成具有与时俱进的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风格。
中国油画要想寻求新的发展,就更加需要与外国油画相互借鉴。洪凌,当代风景油画家,他创造性地把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创造性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为中国油画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艺术表达道路。油画家洪凌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风格迥异的画种在艺术语言上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
结语
中国当代油画的民族化要坚守本土文化之根本,同时吸纳世界广大民族文化之精华,以突显中华民族之精神。当代油画作家应坚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讴歌美善”的创作理念,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加入西方绘画的养分,辛勤耕耘,培植出具有民族精神内涵的中国油画,让中国油画在世界艺坛上大放异彩!
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 篇9
为激发学生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我设想了三种导入方式:图片、学生介绍物品、问知名大学建筑系,后来觉得用图片导入较符合公开课的教学模式,所以我展示了六组世界各地域建筑风格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哪个地域的建筑,重点是最后一组韩国、日本、中国建筑的区别,接着让学生说说他印象中中国建筑的特征,由此自然联系到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中国建筑的体系问题。
然后简介梁思成,让学生比较同学对中国建筑特征的归纳与梁思成的总结有何不同,再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要把握阅读的详略,重点是九大特征,要精读,那么前两自然段由老师引导学生跳读。我着重抓了四个关键词,第一段的“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强调地域之广,“弟兄”能否换成兄弟,从而说明谁是兄谁是弟;第二自然段主要抓“3500年来”说明历史悠久,“不断在技术上和艺术上”能否说成“艺术上和技术上”引导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文章的结构,进而交代第一课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对九大特征的归纳。
为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我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竟读,看哪个小组概括的准确。为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此之前,我先以第二特征为例加以方法指导,示范怎样概括要点。五分钟内后各小组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部分写了什么,怎样安排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详略。然后反问,只写到这里,只是一篇说明文,而本文是科普小品文,由此进入下一部分对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的说明。这一部分是难点,所以设置了两个问题:中国建筑的“文法”“词汇”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建筑具有“可译性”?然后总结这两个部分的说明方法,接着联系课后练习三,总结本文比喻的方法说明问题的好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最后学以致用,我打算采取两种拓展方法,一是以实用为目的,联系2005年重庆高考作文“筷子”让学生说说该怎样写,然后展示当年的两篇满分作文,让学生总结得高分的秘笈,强调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另一种是课堂表演,激发兴趣和参与意识,让学生介绍某种物品,看看对说明顺序的把握。最后推介与梁思成、林徽因有关的徐志摩、金岳霖、泰戈尔等事迹或书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由于在上课之前把激趣作为主要目标,导致上课时的某些环节处理有了变化。一是本打算五分钟完成导入,结果用时十五分钟。主要是展示图片阶段,课前设想以自己展示为主,上课时却发现学生有点兴趣,由于是初次接触学生,所以想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于是在有学生准确辨认图片所在地域,尤其是一位女生能辨析出韩国和日本建筑风格的不同,并回答我接着问的依据时说出日本受唐朝影响、韩国受明朝影响较大时,我适时由衷的赞美,顿时激发其他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最初的目的达到了。
二是介绍梁思成时,本打算投影出他的经历、成就、专著,但由于上一环节学生的兴奋点还未平息,于是我临时改为让学生抢答他所了解的梁思成,不完全的部分,我再展示补充说明。至此学生已完全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水到渠成的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由于以上两项拖延了十分钟,所以原计划感知中国建筑文化特征这一部分只好放到第二课时着重处理,还剩下五分钟,于是我灵机一动,把第二课时的实践拓展部分移到这一刻进行。于是我用“学习了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我们能不能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说明能力?”勾连了两个教学环节,于是因地制宜,让一位学生(后来知道叫杨光宇)上讲台介绍他的手机,台下顿时活跃起来,台上的同学略显紧张,因而没有很好地组织自己的说明顺序,且有些同学们很关注的内容也没有加以说明,我及时跟进,问同学们最想了解他手机的什么特点,同学们边说我边在黑板上板书,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要求这位同学重新组织说明内容,下节课给同学们一个完美的答案。同时让学生掌声感谢杨光宇的表演。
这三个临时变动的处理环节,却让这节本可能枯燥无味的说明文教学轻松而又充满乐趣,下课后,老师们反馈说最后一个环节处理得很好,学生们也认为这节课很有趣。我想,教学设计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思路,但具体怎样教,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状况灵活调整思路。教师不必随着预设亦步亦趋,学生也就不必随着预设的圈套乖乖就范。没有了束缚,就拥有了自由,师生就能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教师心中只有学生,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随机调控,灵感迭出。学生无所限制,思维自由驰骋,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平等对话中,感受到自身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推荐阅读:
中国建筑与文化的关系06-01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08-11
中国建筑企业文化知识竞赛09-03
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11-28
中国古典建筑的自信07-23
中国的建筑节能论文10-25
中国建筑的地域差异11-28
道教对中国建筑的影响07-19
中国建筑质量低劣的成因11-27
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