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建筑节能论文

2024-10-25

中国的建筑节能论文(精选12篇)

中国的建筑节能论文 篇1

节能源于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 但是它又是有限的, 存在枯竭、用完的时间。我国当前能源形势十分严峻, 能源高速生产, 煤、电、油、运持续紧张。建筑是耗能大户。建筑运行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目前的26.7%, 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 这个比例还将提高到35%左右。建筑能耗不仅是消费过程的运行能耗, 还应包括建造房屋生产环节的能耗, 据估算, 加上这部分间接能耗, 建筑能耗的总量应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上下。建筑节能已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点内容。

1 建筑节能途径

1.1 北方地区要走出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改革的困境

改变供热计量按面积收费的方式, 实行“分户计量, 按热量收费”的目的一是促进建筑保温, 二是鼓励行为节能。但分户计量不易操作。

采用分楼计量可以使计量改革工作走出困境。如果对每座建筑的用热总量进行计量并据其收费, 楼内各户按面积分摊, 计量工作可大大简化, 可操作性强, 分户墙传热等各种问题也可迎刃而解。按整座建筑供热量计量收费同样可激励新建建筑采用保温措施和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为了减少楼内局部空间过热的问题, 可推行“供水温度分楼可调”新技术, 采用混水或换热的方式调节每座建筑入口的供水温度, 在建筑内实行“大流量、小温差、低水温”的供热方式, 在室外管网实行“小流量、大温差”的循环方式。可大幅度降低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损失, 从而显著降低北方地区集中供热能耗。

1.2 科学规划南方地区建筑节能工作

我国南方地区建筑节能重点在于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针对南方的气候条件, 应推广各种屋顶遮阳、外墙遮阳、窗户外遮阳等措施, 以减少太阳辐射;加强各种自然通风手段, 通过自然通风缩短空调运行时间;开发和推广主动或被动式除湿装置, 降低室内湿度, 适当提高室内空调温度等, 都可以产生更大的节能效果。

1.3 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耗模式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相对充足, 建筑容积率低;秸秆、薪柴、粪便等生物质能源丰富, 生物质能源的生成物可被充分利用。农村的能源供应方式应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按照循环经济方式, 发展沼气、生物质的高温热解制气、太阳能光热和光电应用以及风力发电。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商品能源的经济效益和可操作性也远高于城市。

1.4 发展和推广低能耗大型公共建筑技术

我国大型公共建筑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的4%, 但能耗却占我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20%以上。发展出一套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低能耗大型公共建筑技术, 可大大缓解由于目前城市建设中大型公共建筑比例的增长将造成的城市电力供应紧张状况。

1.5 建立我国的建筑能耗统计平台

有效的建筑能耗统计平台可以给出我国的建筑物所消耗终端能源的具体数据, 定量描述我国建筑能耗的具体特点 (如发展变化的特点、不同功能建筑耗能的特点、不同地域建筑耗能、建筑内不同终端用能特点等) , 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

2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2.1 墙体节能

墙体节能, 关键要降低墙体传热系数值。目前墙体节能措施主要有:

2.1.1 单一材料外墙, 指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所做的外墙。

2.1.2 保温夹心复合墙, 指把保温材料放在墙体中间, 形成夹心墙。

2.1.3 外墙内保温, 指在外墙内侧增加保温措施。有贴保温板做法、粉刷石膏做法和聚苯颗粒胶粉做法等。

2.1.4 外墙外保温, 指在外墙外侧粘结保温层, 并在保温层的外侧抹聚合物砂浆、加网格布和做饰面层。

2.2 门窗节能

门窗能量损失方式主要是辐射、对流、传导和空气渗透, 辐射是门窗能量损失的主要方式。提高门窗节能效果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2.2.1 重视门窗的节能设计, 尤其要综合考虑好门窗朝向和窗墙面积比。

2.2.2 合理选用原片玻璃, 控制通过门窗的辐射传热。

2.2.3 改进中空玻璃间隔层气体性能。

2.2.4 优化节能窗框材料, 进一步改善窗框密封性能。

2.3 屋顶节能

屋面由于直接受太阳大面积、长时间辐射, 而成为节能设计的关键部位。常有如下几种做法:架空型保温屋面、倒铺型保温屋面、蓄水屋顶和种植屋顶等。

倒铺型保温屋面是把保温层置于防水层的上侧, 类似于外墙外保温墙体, 屋面结构层不直接受太阳辐射, 表面温度升降幅度较小。延缓防水层老化, 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做法, 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3 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3.1 太阳能的应用

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对太阳能应用的预测结果为在正常发展和生态驱动发展两种模式下, 2050年我国太阳能利用在总能源供给中分别达到4.7%和10%。其对我国未来CO2减排的潜力估计是, 到2010年以后, 太阳能利用对减排开始有较明显作用, 2020年以后开始有较显著作用。

充分地综合利用太阳能, 满足建筑物对于使用功能和环境功能尽量多的能源供应需求, 以降低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例。因此, 进一步考虑将太阳能利用与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自然界中的低温热能等复合能源的利用结合起来, 并进行系统的优化配置, 以满足建筑的能源供应和健康环境的需求, 是太阳能建筑发展的最高目标。零排放建筑代表了太阳能综合应用的最高理想。近期研究开发的重点是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和系统与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针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经济能力、区域气候、生活需求等因素, 以太阳能建筑领域中的热水供应为切入点, 扩大太阳能热水供应的既有理念优势, 倡导“理念先行、示范突破、政策跟进”的原则, 推行“标准设计、检测认证、建筑准入”的机制, 分阶段逐步推进太阳能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最终达到太阳能建筑的普及和推广。

我国是太阳能十分丰富和得天独厚的国家, 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日照在2200小时以上。当今, 将被动太阳采暖、太阳热水、太阳电池发电应用于建筑, 并与建筑一体化的新型太阳能建筑已在我国得到应用, 公众反映热烈。

3.2 地热的应用

地热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跟民用建筑相关的地热利用主要是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包括土壤、井水、湖泊等与建筑物室温的差别, 通过热交换达到采暖降温的目的, 其优点是耗电量低, 节省空间和土地。

我国建筑能耗发展趋势

我国建筑规模巨大, 发展迅速。每年新建建筑竣工面积大于各发达国家每年新建建筑竣工面积之和, 我国正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建造高耗能建筑。这些高耗能建筑已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建筑用能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国总量的25%, 北方城市冬季煤烟型污染指数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高值的2~3倍, 已对公众健康造成较明显的损害, 这明显背离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能源供给和经济发展必须考虑新增建筑所需的能源供给问题。按照目前的建筑能耗状况, 我国正面临一场真正的能源危机, 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 随着城市发展, 建筑将超越工业、交通等其它行业而最终居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 达到33%左右。我国城市化进程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发展模式, 使人均建筑能耗接近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 需要消耗全球目前消耗的能源总量的1/4来满足中国建筑的用能要求。因此, 必须探索一条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节能途径, 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 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节能。我们认为, 要研究建筑节能的突破点, 优化配置有限资源, 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的建筑节能论文 篇2

序言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央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为中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模式提出的科学规划。节约能源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运行能耗大约为全社会商品用能的三分之一,并且是具有节能潜力最大的用能

领域,因此应将其作为节能工作的重点。

不同于“嫦娥探月”或三峡工程这样的单项重大工程,建筑节能是一项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与工程技术、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社会公平等多方面问题密切相关的全社会行动。其对全社会介入的程度很类似于一场新的人民战争。而这场战争的胜利,首先要“知己知彼”,对我国和国外的建筑能源消耗状况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要“运筹帷幄”,对建筑节能的各个渠道,各项任务做出科学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政策策略去推动各项具体任务的实现,也才能充分利用全社会当前对建筑节能事业的高度热情,使其转

换成为建筑节能工作的真正成果。

从上述认识出发,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尚处在多少有些“情况不明,任务不清”的状态。这将影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出于这一认识,我们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并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建筑节能状况的国情研究不是通过一个课题或一项研究工作就可以完成的,而应该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工作,需要时刻研究最新的状况,不断对变化了的情况做出新的分析和判断,进而修订和确定新的战略目标。这真像一场持久的人民战争。基于这一认识,在国家能源办、建设部、发改委的有关领导和学术界许多专家的倡议和支持下,我们准备与社会各界合作,持久进行这样的国情研究。作为中国工程院“建筑节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的部分内容,从2007年起,我们每年把建筑节能领域的国情研究最新成果汇编成书,以《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报告》这

种形式向社会及时汇报。

本书是继2007年研究报告后的第二本。与第一本相比,其结构有如下调整:全书分四部分,包括前三篇和一个附录。第一篇为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状况与中外建筑能耗对比,由此可对我国建筑节能问题有总体认识;第二篇是一年来我们在建筑节能国情研究中的主要心得,提出要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必须走与自然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之路。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在中国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第三篇汇集了与当前建筑节能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机制和政策问题,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第一线工作的同志查阅参考。电气系统节能,包括建筑内的输配电、照明、拖动及控制系统的节能,应该是建筑节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部分内容一直没能组织好,因此没能包括在今年这本报告中。这决不是认为电气系统节能不重要,而反而是由于它太重要了而写不出完全满意的稿。2009年的报告将一定包括这部分内容。与2007年报告一样,本报告还包括了一个很大的附录。其中大多数内容在2007年的基础上有所订正,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我们认为有必要的新内容。以后我们希望把此书的结构固定。第一,三篇和附录的主题不变,内容根据每年情况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入进行调整,第二篇则根据当年建筑节能的主要问题与工作重点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对于时间有限的读者,请一定通读第一篇,以了解本书最主要内容。衷

心希望读者能用一些时间通读第二篇,与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的关键在哪里。本书提供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中国建筑能耗数据。目前世界上统计建筑能耗的方法尚无统一的科学标准,不同的方法甚至可能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2007年报告中我们使用了我们提出的“等效电法”来换算不同类型的能源,我们认为这是更符合能源自身特性规律的分析转换方法。然而,这一方法与目前国内通行的“标准煤”方法不一致,由此在某些数据上引起一些误解。为了使本书的数据更容易被理解和与其它文献比较,本报告中的能耗数据我们一律改为“标准煤”的体系。除了电力以外的其它能源,一律按照其热量等量地折合为标准煤;对于电力则根据我国的平均发电煤耗(2004年是354g/kWh)折合为标准煤。我们盼望着等效电法能尽早被能源界和全社会所接受,我们也能尽早改回等效电法去分析建筑能耗。那样将可以给

出对整个能源流动与转换过程的更清晰的图案。

2007年报告中尚缺少全面和可信的农村建筑用能数据。为此2006、2007两年我们组织了800多人次的学生志愿者进行了农村能源状况的实际调查。他们对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县市的典型村、典型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初步得到我国农村建筑能耗的第一手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建筑能耗远远高于原来认识的“低商品能耗,高生物质初级能源”的状况,北方农村实际使用的燃煤量超过1亿吨。这一数值远超出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中的相关的燃煤统计数据。看来目前我国农村各类小煤窑产煤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进入农村的燃煤量会在1亿吨标煤左右。这一事实动摇了我们原来得出的“建筑能耗占我国商品能源总量的18.8%”的认识,考虑到这一亿吨标煤和其它一些因素,我们现在得到的初步认识是:我国城乡建筑运行能耗约占我国商品能源总量的25.5%。希望这一数据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当前开展的建筑节能工作。如我在2007年报告的序言中所说,本书中的许多数据仍然是不准确的,许多认识也可能不全面,甚至存在谬误。然而,这些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计算可能是长期的任务,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可能是长期的争论。等到这些都有了最终的结果再向社会公布,可能将贻误战机,严重影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大计。从这一考虑出发,我们还是发表了这些不成熟的数据,给出这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纠正。我们也将继续像这次一样,随着对更多数据的掌握和对问题认识的深入,在每年的报告中随

时改正,逐渐完善。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节能减排作为我们今后长期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应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今年在建筑节能国情研究中深深认识到,要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的长远目标,核心也是要开展生态文明的建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节省能源节省资源的生活模式,营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从这一理念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我们提出:建筑节能属消费领域,不同于物质生产领域;不能单纯追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要从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出发,倡导节约能源的消费模式;建筑节能不能采用“贴标签”式,单纯追求采用了多少节能技术,更重要的是看实际消耗了多少能源,应该从实际用能数据出发。这一观点在本书第二篇中有充分讨论。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的长远目标。希望这一观点能

够引起社会上更多的人的关注与讨论。

感谢社会各界对这本书的关注、帮助、扶植、批评和建议,更感谢许多朋友对本书做出的贡献。除前页列出的作者外,还要感谢李一力、李炳华、陈大华、戴威、蔡宏武、王鑫与王远等人对本书做收的贡献,包括提供的观点、文稿、数据和建议。我总觉得现在交出的这本书距社会各界的希望与要求还差的太远。我们一定投入更大的力量,全面调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使这本报告一年比一年好,使其为中国的建筑

节能事业真正做出贡献。

江亿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途径分析 篇3

关键词:建筑 能耗 现状 节能途径

一、中国建筑能耗现状

建筑耗能不仅包括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施工等过程的能耗,而且包括人们日常耗能,如空调、取暖等。现阶段,我国建筑耗能中供暖、空调和通风占总能耗的2/3,而且耗能大、效率低、保湿及隔热性能差,夏季空调耗能与冬季取暖耗能所占比例大。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如下:

(一)建筑耗能占社会总耗能的比例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我国建筑耗能的总量也在不断上升,至今建筑耗能约占社会总耗能的1/3。而据国家建设部研究表明,未来我国建筑耗能比例将上升至35%左右,位列我国社会耗能第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软肋。建筑耗能大所折射的我国建筑耗能的另一现状是:我国建筑节能意识的薄弱。建筑本身是一个融技术、材料、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工作。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所要消耗的材料能源也越来越多。但是,有的单位或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将高耗能的材料及技术运用到建筑中去,加大了我国建筑耗能的比例。

(二)南北差异大,地区耗能分布不均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的差异较大(跨越严寒、寒冷、温和等多个气候带)造成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基本上是零度以下,大多采取全季节取暖,主要采用集中采暖方式,采暖能耗占建筑耗能的较大比重。在南方,冬季采暖主要依靠空调、小型锅炉等分散式的采暖方式,能耗较小。此外,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建筑耗能的分布也不一样。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大多采用的是集中式建筑耗能,能耗比例较大。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生活水平较低,空调、取暖等设备不如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建筑耗能较低。

(三)建筑节能技术落后

第一,现有节能技术推广、更新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节能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人们建筑节能的意识较低,对现有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对建筑节能的新技术的推广有抵触现象,致使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更新较缓慢。

第二,建筑节能技术型人才缺乏。建筑节能涉及规划、建筑、结构、排水等相关专业,对建筑师来说,仅仅是进行与建筑减排设计已不够全面了。现阶段我国的节能建筑缺少全面型、专业型的建筑节能技术型人才。

第三,建筑节能缺乏政策支持、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盈利成为企业主要目标,短期盈利最大化倾向严重,对建筑节能的发展不利。政府应对建筑给予经济、政策等支持,消除市场自身的盲目性,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二、节能途径

(一)提高认识,树立建筑节能意识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意识的薄弱,所以,在未来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建筑节能意识,包括开发商与用户两个方面。开发商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要严格遵守建筑节能标准,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保证建筑的低耗能。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要牢牢树立建筑节能意识,促进建筑节能的开展。

(二)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技术

第一,开发新技术。理想的节能型建筑不仅要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要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新时期,提高节能的最好的途径就是开发新型的节能技术,国家及政府要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新技术来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做到建筑节能。

第二,进行材料开发。建筑材料的开发有助于从建筑建造期间为建筑提供适宜的材料,使建筑节能最大化。建筑材料的开发包括外墙保温及饰面系统、建筑保温绝热系统、隔热水泥模板外墙系统等其他材料的开发。

第三,利用新能源。建筑耗能除电能是可再生能源之外,其他能源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在进行建筑节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我们要不断的寻求、研究,找寻新的能源以适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开发利用水力、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耗能降低,甚至将建筑耗能变为新的产能。

(三)结合实际,进行节能改造

建筑是一项大工程,因此在进行建筑节能时,也要从选址、规划、结合环境等角度出发,使建筑存在于一个完整、良好的环境之中,达到最佳的节能。建筑从实际情况出发,选址和规划都要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及人文环境,以达到建筑于环境的完美结合,不仅有助于建筑节能,而且又维持了生态平衡。

(四)制定完善的建筑节能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完善的建筑节能措施,使建筑节能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使建筑从设计开始就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其次,加强政府机构对建筑节能的监督与引导,完善节能建筑设计、施工、检验等建筑标准,对不按程序建造的不予交付使用。最后,大力推行节能型建筑,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商家生产节能型建筑材料、建造节能建筑,鼓励人们使用节能建筑产品,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耗能成倍增加,面对我国建筑耗能现状,从提高认识,树立建筑节能意识、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技术、结合实际,进行节能改造、制定完善的建筑节能措施等方面进行建筑节能,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卜凡举.关于对建筑节能现状分析和建议[J].价值工程.2011.11:105

[2]陈晓旭.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探索(理念).2010.11:70-71

[3]何静,侯兆林.建筑节能的方向与新能源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317

中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 篇4

关键词:建筑,节能减排,难点,思路,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建筑行业发展中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性也逐渐提升。但是建筑节能减排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 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和弊端, 导致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物质, 使得能源危机更加严重。有效实施建筑节能减排, 不仅能够减少社会环境污染, 对能源供应紧张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缓解作用。

1 建筑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在对建筑节能减排进行深入研究中, 清楚地发现这项工程的实施具备非常多的优点, 不仅能减少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 对能源的节约使用也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因为这项工程具备非常多的优点, 才使得建筑节能减排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以下针对建筑节能减排在实施过程中对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行详细论述。

1.1 绿色建筑不断增加

绿色建筑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建造而成的建筑, 而且绿色建筑在规定时期内, 能够全面做到节约能源, 对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各个城市内部都存在绿色建筑, 这种建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 为实现城市内部可持续发展提供非常良好的物质基础。分析现有的绿色建筑和其建筑年限, 可以了解到建筑施工与年份之间呈现一种正向比例关系, 也就是说绿色建筑物数量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部分城市为了促使绿色建筑得到更好的发展, 开展相应的绿色生态城市示范评比活动。

1.2 低碳建筑技术取得较大的发展

实施建筑节能减排仅仅依靠绿色建筑是不够的, 还需要在绿色建筑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低碳建筑。低碳建筑是在对建筑相应材料选取过程中, 尽可能的选择低碳材料进行建筑施工。而且低碳建筑材料在建筑屋面保温、供热采暖、节能建筑和密闭门窗设施上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建筑中使用相应的低碳材料, 对节能减排建筑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其自身施工技术也发生一定变化。

1.3 低碳建筑出现促使行业规范化

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上清楚地说明, 3.曼谷吞武里大学亚洲国际艺术学院, 泰国曼谷10700)

建筑实施过程中使用合理的低碳环保材料进行建筑施工能够得到相应的政府补贴, 这种举措的实施从证明国家对建筑行业低碳材料使用的重视性。建筑规定的实施不仅仅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速率, 对其自身规范化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2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面临的难点

2.1 成本过高, 推广难度较大

由于建筑节能减排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对节能减排材料的选取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出现材料选取成本过高的情况。建筑成本过高又导致建筑出售时,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下降, 从而使建筑节能减排的推广受到很大的阻碍。

2.2 监管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实施建筑节能减排的时候, 不仅需要施工单位的参与, 还要求管理部门起到高度重视。但是建筑节能减排经常会出现管理权限交叉的问题, 使得管理不能顺利实施。加上建筑节能减排涉及的环节非常多, 如果在管理上存在缺失, 会导致整个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全面衔接。

2.3 建筑节能减排的实施积极性不高

由于实施建筑节能减排需要在其中投入大量资金, 政府机关对这项建筑工程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形式, 导致这项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只是流于形式, 并没有落实到实际。

2.4 建筑使用主体构成复杂

作为民用建筑主体的建设各方和居民, 建筑节能意识比较淡薄, 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不了解建筑节能的法律规定, 违反建筑节能法律法规的行为时有发生。

3 加快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思路与对策

3.1 加强节能技术研发推广

为保证建筑节能减排的顺利实施, 必须对其自身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究, 对建筑节能减排的实施给予政策支持, 不断完善现存的建筑节能手段和建筑施工材料。同时还要注重国际建筑交流, 这对提升建筑技能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3.2 建立有效管理体系

实施建筑节能减排, 需要对其自身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有效监督, 从根本的角度上促使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对整个过程的相关体系做到合理完善, 促使节能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地位有明显提升。

3.3 采取激励政策提高建筑节能积极性

提升建筑节能减排积极性, 需要对实施建筑节能减排的城市和施工单位给予经济奖励。不仅能够对实行这项工程的单位提出有效表扬, 而且还能吸引其他建筑行业对这项工程的重视, 提升建筑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3.4 发挥政府监管促进建筑节能减排

加强建筑节能减排各个环节监管力度。建议政府对建筑的能耗等级进行检测、公示。建立设计质量审查的专项调审制度, 竣工验收环节建立建筑节能减排专项验收制度, 尽快构建覆盖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竣工验收备案、销售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机制。同时, 建筑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 坚决不予验收;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建筑, 评出其节能减排级别, 明示节能减排量或节能减排比例。切实加大监管力度, 违规工程实行停工整顿, 违章企业进行通报批评, 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4 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建筑节能减排的实施对社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实施建筑节能减排具备很多优点, 这是建筑节能减排在我国广泛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在实施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 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提出有效对策, 进一步促使建筑节能减排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峻岩, 金虹, 康健等.基于使用者特征的居住区公共空间交通声环境评价研究[J].建筑学报.2013, (S2) :124-129.

[2]董峻岩, 金虹, 康健.哈尔滨城市住区广场的声环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 (2) :257-259.

中国的建筑节能论文 篇5

在生态文明社会的今天,耗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节能,如何维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社会、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能耗大户的建筑行业,我们需要更好地贯彻节能方针,充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切实把节能从“嘴”上落实到“手”上,并利用新思路、新技术,彻底解决能耗问题。尤其要在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建筑节能强制标准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等诸方面共建建筑节能的长效机制。

从最近的一次建筑节能改造结果来看,情况仍不容乐观。很多建筑设计阶段节,能量与施工阶段节能量差距达6%-7%,这说明有的节能建筑在建设环节偷工减料,也表明了目前建筑节能改造重设计、轻建设的问题。

而中小城市比大城市的漏洞更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做的差,施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质量也打了折扣,尤其是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不到位、中小城市普遍缺乏建筑节能的材料、产品、部品的节能性能的检测能力。

时至今日,全国不节能建筑多达99%。面对这样的现实,笔者认为,当前推广节能建筑难,不是缺少法律而是缺少执行力。

影响我国建筑节能执行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公众知晓度不高、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也有一些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节约能源还只是停留在为了单纯完成节能目标、没有同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的原因。同时,还由于当前供热采暖还没有完全实现供热计量收费,以致节约能源还没有变成大多数公众的自觉行为。特别是在建筑节能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以致我国建筑节能“叫好不叫座”。

关于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的探讨 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节能

小区在进行规划是,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单体建筑的通风、采光和采暖情况。要确保每一栋的建筑单元夏天室内不会太闷,冬天室内不会太严寒。另外,单体建筑之间的组合要协调,特别是高层建筑群,其内部气流会形成回旋涡流,部分地带成了死角,会使室内空气质量很差。因此,为了使各个建筑单体在周边建筑群的气流旋涡区之外,就要将各个单元布置的互不影响。此外,小区内的绿化带和水体设计,也要合理规划,以保证整个小区的空气指数和通风量,从而进一步改善单体建筑内的气候环境。整个小区的设计要做到既节能又环保。

1 住宅平面的建筑节能设计

设计住宅平面要对其进行巧妙的布局,得出最恰当的布局面积。除了要考虑节约用地,减少材料能耗,同时要考虑建筑的朝向,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绿色节能。南朝向的地带,夏天有穿堂风不易受阳光直射,冬天阳光充足且温度暖和。由此,住户的客厅和主卧设计时应朝南,可以给住户带来最舒适的居住环境,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取暖和制冷的能量损耗。平面设计的其它朝向可以布置些次要的楼道、电梯、厨房和卫生间等。

2 住宅外墙的节能设计

窗体就像住宅的外衣,作为建筑室内外传递热能的媒介。建筑节能主要是通过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节能外墙与普通外墙比,除了具备基本的承重和安全围护外,还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它们的室内温度可有4-10度之差。由此,设计外墙时,要选取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墙体材料。通过选取比较,加气混凝土砌块、多孔粘土砖、和复合墙体着三种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好。复合墙体特别适用于常年严寒的地带,有很好的墙外保温效果。

外墙的体型系数也是外墙节能设计的关键,它是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其降低可使建筑物外表面积缩减。由此,在合理设计的条件下,建筑物相对越窄、越高和外表越整齐,其体型系数越小,节能指数越高。此外,要注意的是,体型系数不得超过0.3,住宅進深控制在10m以上,最佳长度设置为55m。

建筑物的墙体外形设计,也在建筑节能设计的考虑范围内。外墙有棱有角,凹凸不平的话,表面积相对变大,消耗的能量也变大。在设计时外墙时尽量设计成圆柱形。从接收太阳辐射热能考虑,应使建筑物南向墙面的面积尽量的大,其他墙面的外表面积尽可能的小,也就是说南向墙面与其他各方位墙面的面积比应是越大越好。另外,也可以利用植物来调节气温,在日照强烈的墙面,种植植物来吸收太阳热量,减少传入室内的热源。据报导,建筑西墙种植爬墙虎,在植被遮蔽90%状况下,外墙表面温度可降低8.2℃,并有利于吸尘和消音,减少温室效应。

3 住宅屋面的节能设计

屋面终年接受着阳光的直射和雨水的冲刷,其受辐射得的热和雨水的冲击多过任何一个受太阳辐射的墙面。所以,屋面的保温隔热性和防水性显得尤为重要。构建时,要运用导热性差、吸水性小和密度大的材料,以防止屋面防水层的老化和增强隔热保温的效果。

还可以在屋顶上种植写花花草草,形成一个天然有机绿色屋面。花卉和灌木吸收了阳光和雨水,得到了充足的营养,茁壮的成长,美化了周围的环境。屋面相对直射到的辐射减少,受雨水的冲击力也减弱,真是一箭双雕的举措。同时,植物的土壤中滞留的水分,保持了屋面空气湿度。当阳光直射时,土壤中的水分的蒸发还可带走大量的热能,降低了窝面的温度,同时夏天的室内温度也不会那么高。经论证,种植花草的屋顶比一般屋顶的表面温度可低2.7℃。另外,结合平坡屋顶构建,通风散热的效果更佳。

4 住宅门窗的节能设计

门窗即是传热的主要渠道,又是传热的重要部件。合理设计墙体面积的同时注重窗体面积的设计,是一有效节能的举措。不同的窗体根据其功能不同,其开窗的朝向有别,切勿使用落地窗和飘窗等。窗户的朝向,要自然通风,其面积要在合理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窗体嵌入墙体的部位,不得有缝隙,要选取好的窗型和密封度好的胶体保持外窗的密封性。同时,还要选取保温隔热的窗体玻璃。据国内外建筑行论证,双层玻璃塑料钢窗的效果最显著。总之,外门窗的设计,要确保夏季时室内自然通风和防止冬季时寒风的渗入,保持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5 结束语

我国每年都要动用大量工程,耗费大量建筑材料建筑住宅区和高层商业大厦和企业等,也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损耗。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停止建筑工程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在合理的规划下,通过建筑节能设计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

作为一名建筑师,更应该以身作则,选择适宜自己的住宅面积。开发我国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到建筑物中,建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将建筑节能事业引导到一个很好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宋丽娟.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山西建筑.2003

[2]杨子江.建筑屋面节能技术.建筑.2005

[3]邱永亮,朱菊梅.住宅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探讨.陕西建筑.2005

中国的建筑节能论文 篇7

“被动房”建筑作为一种典型的节能建筑, 由于其独特的研究出发点和逐渐成熟的设计、建造和评价体系, 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青睐。

为了推动国内节能建筑的发展, 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2008年开始对欧洲被动房标准和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被动房的主要技术措施, 分析其在中国应用需解决的问题, 以期对我国被动房开展更多的示范项目及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2 被动房概念介绍

“被动房”建筑概念是德国20世纪80年代在低能耗建筑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类型, 被誉为建筑节能理念和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它是指在建造成本经济合理的前提下, 通过建筑及设备技术, 使建筑物对外热传导过程中的热损失和通风系统中的热损失最小化, 并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使运行过程不消耗 (或极少消耗) 化石能源, 室内环境达到健康舒适要求的建筑物。

被动房建筑需满足以下3个能耗指标: (1) 建筑物年采暖能耗小于15kWh/m; (2) 最大供热负荷小于10W/m; (3) 用于采暖、生活热水和用电的年一次能源消耗小于120kWh/m。实现真正意义的被动房需要按照被动房的节能标准去设计, 具体见表1。

3 被动房建造主要技术措施

3.1 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及防热桥处理技术

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体系主要由外墙、屋面、地面和外窗组成, 保温材料较多采用挤塑聚苯板 (XPS) 、聚苯板 (EPS) 及岩棉, 保温层厚度平均都在20cm左右。外窗以多腔多密封塑钢型材、金属与木质复合型材、木型材等为框料;玻璃采用三层Low-e中空或者真空复合中空玻璃。

“防热桥处理”是影响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避免热桥不仅对降低热损失非常重要, 而且也能防止潮湿隐患和由此引发的霉菌问题。实现无热桥要求建筑物施工时严格按照图纸将保温层错缝搭接施工, 并保证保温层接合密实、无缝隙, 无疏漏地把建筑物包裹在里面。

3.2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被动房中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的是地源热泵采暖制冷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其中, 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 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3]。利用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的特性, 地源热泵机组运行可靠稳定, 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其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高40%。

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均是利用自然的太阳光能转化成电能和热能, 具有节能环保、无污染的优点。

3.3 外遮阳技术

外遮阳技术是指使用某种物理方式阻隔太阳辐射热和太阳光线通过建筑外窗进入室内的建筑节能方法之一。

建筑物外遮阳根据其功能形式分为固定外遮阳和活动外遮阳两种。其中, 固定外遮阳是指不可调节的遮阳设施, 如遮阳板、悬挑的屋檐等;活动外遮阳是指根据需要对其旋转而进行适度调节, 满足不同的遮阳、通风要求, 如遮阳百叶、活动挡板等。

3.4 带有新风系统的高效热回收通风换气技术

为了满足被动房标准中对室内空气质量以及舒适度的要求, 在房屋中需保持满足一定的新风量, 并且设置带有热回收的机械通风装置。建筑物室内的废气在排出室外的过程中, 该机械装置吸收废气中的热量, 同时该部分热量能够实现对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进行预加热。

4 被动房在中国应用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 国家建筑节能标准水平要求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被动房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因此, 被动房在中国发展需解决以下问题:

(1) 加强人们对“被动房”建筑的设计标准和施工理念的认识。

要使被动房低能耗建筑得以发展, 我们必须要提高全社会对其理念的认识, 在全国多举办一些关于被动房低能耗建筑的培训活动, 使其理念深入人心。

(2) 完善“被动房”建筑发展的激励政策。

我国应针对国情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如节能建筑经济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使市场需求和激励政策相结合, 提高人们建造被动房建筑的广泛积极性。

(3) 加强“被动房”建筑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

被动房建筑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以及精细化的施工而达到的低成本高品质的建筑。但与欧洲国家相比, 我国建筑施工速度过快, 施工管理粗放, 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阶段, 都不能保证高质量的工程。因此, 加强控制被动房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至关重要。

(4) 加强“被动房”建筑主要建筑材料的生产和研发, 提高建筑材料质量。

优质的建筑材料是实现被动房建筑必不可少的, 例如被动房建筑中窗户一般为三层Low-e中空或真空玻璃, 但国内玻璃和窗户的加工工艺和性能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很难达到被动房的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被动房的推广与发展。

5 结论

被动房低能耗建筑并不是由尖端和复杂的技术建造而成的, 它只是通过优化的节能设计与节点处理、精细化的现场施工和优良的建筑材料来实现的, 被动房的节能标准和技术在我国完全可以实现。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被动房的概念及设计标准, 概括了其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用到的技术措施, 分析了被动房在我国应用需解决的问题, 以期为我国建造被动房建筑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被动房,节能设计标准,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彭梦月.欧洲超低能建筑和被动房的标准、技术及实践[J].建设科技, 2011.

[2]何海玲, 刘华丹, 叶晓.被动房的增量成本计算及发展前景分析[J].商业文化, 2011.

开利:推动中国绿色节能建筑 篇8

近年来, 开利一直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不断扩大其市场地位。2004年10月, 开利投资1 500万美元在中国最大的合资企业上海一冷开利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设立了全球压缩机中心。该中心使开利在中国大型商用压缩机 (包括活塞式、螺杆式和离心式) 的年产量提高了15倍。这些压缩机产品将应用于商用空调和冷冻市场。

2005年4月底, 开利在上海浦东举行了开利全球研发中心的奠基仪式。该中心于2006年12月落成, 预计2008年全部投入使用后, 可同时开展多个重大研发项目, 产品涵盖风机盘管、涡旋机组、螺杆机组、离心机组、大型溴化锂机组以及商用冷冻产品。开利全球研发中心拥有10多套专业的测试设备, 其中风冷冷水 (热泵) 机组性能试验装置可以测量最大制冷 (热) 量高达1 300 k W的机组,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同类型试验装置中最大的风冷冷水 (热泵) 机组测试装置。

2006年11月, 开利在中国西部的成都建立了首个合资企业———成都开利爱得瑞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锁定电子、制药及食物加工等众多行业的高端空调空气端市场, 为当地客户提供节能、优质室内空气质量以及创新控制系统的空气端设备。2007年5月, 该企业生产的首台应用于北京奥运场馆的空气端空调产品成功下线, 标志着开利公司在中国的第二个空调空气端产品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至此, 开利在中国市场的总投资已超过1.9亿美元。

支持中国环保事业

开利对中国承诺的另一重要领域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开利作为全球暖通空调行业的领头羊, 在推进暖通空调和冷冻行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领导作用。

1994年, 开利首先在中国停止使用氯氟烃类制冷剂, 比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法规提前了16年。

作为暖通制冷行业的领先制造者, 开利公司在2002年与中国多家暖通空调行业协会合作, 在北京、上海、广州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冷媒应用和发展研讨会, 分享开利在绿色技术方面的成功经验, 倡导在中国暖通空调行业选用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的绿色制冷剂。

开利长期致力于中国的臭氧层保护事业。2003年至2005年, 开利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发起设立了“臭氧层保护贡献奖”, 以表彰那些在中国为臭氧层保护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迄今为止, 已有21个组织和个人获得该奖项。

开利着力于推动CFCs和HCFCs等损耗臭氧层制冷剂的淘汰进程。2007年3月, 开利与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签订了友好合作备忘录, 通过举办研讨会、调研活动以及开展培训项目等方式共同推进CFCs和HCFCs在中国的淘汰进程。

推动中国绿色节能

过去几年来, 开利与中国政府以及国内多家暖通空调行业协会合作, 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地举办了一系列有关绿色建筑技术、效率、室内空气品质和制冷剂的研讨会。

为了积极推广系统节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开利每年向中国引进最为先进的空调产品和系统。继2005年引进创新设计的“杰作”系列涡旋式风冷冷水及热泵机组后, 开利于2006年全球同步推出高效节能的“雷霆”系列螺杆式风冷冷水机组。该机组采用对臭氧层无损耗的制冷剂, 并荣膺“2006年中国建筑节能空调产品金奖”。

2008年3月, 开利的全新产品“常青树”系列19XRD 3 000 RT双压缩机离心机组成功下线。该机组是开利在中国上海制造的采用对臭氧层完全无损耗制冷剂HFC—134a的具有单机最大冷量的产品。具有双压缩机设计和大冷量特点的19XRD机组部分负荷能效提高了7%。在一个总需求12 000 RT、年运行180天的大型商用建筑中, 该机组每年可节约能耗约40万k Wh, 相当于222户上海家庭一年的家庭用电量。

2005—2008年, 开利携手母公司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积极参加并赞助由中国建设部主办的“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体现了公司在中国推广绿色建筑概念和产品技术的长期承诺。2008年1月, 在中国建设部举办的2007中国建筑节能年度论坛上, 开利荣获“2007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影响力企业十大国际品牌”, 表彰开利在中国建筑行业推广和应用节能产品技术的积极贡献。开利是中国暖通空调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品牌。

2008年8月, 开利公司与中国国家发改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 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根据备忘录的有关规定, 开利公司与国家发改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将在技术交流、示范工程、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 共同推进中国节能减排的发展, 同时推广绿色暖通空调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广泛应用。

赢得众多中国客户

凭借在中国20年的发展经验, 开利公司已经成为暖通空调和冷冻行业无可争辩的领导者。开利的商用大型中央空调被一大批著名建筑和场所采用, 其中包括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奥林匹克体育场、重庆国际会展中心等。

此外, 开利还积极投身于中国的交通建设, 几乎所有大城市的地铁网络都采用了开利的中央空调设备。而在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等国内主要机场内, 开利空调更是为旅客创造了舒适的候机环境。

在中国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中, 开利同样贡献卓越。1999年昆明世博会、2000年北京中华世纪坛、2002年广州奥林匹克中心以及2005年上海F1方程式赛车和“ATP大师杯”网球总决赛的场馆建设纷纷留下了开利的身影。

同时, 开利获得了近70%的北京奥运项目空调合同, 包括“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鸟巢”国家体育场、五棵松体育馆等。为了确保空调系统在所有奥运场馆的正常有效运行, 开利建立了北京奥运远程监控中心。该中心能够监测分析场馆空调系统运行的数据, 及时发出警报, 提供空调设备的预防诊断, 确保了空调系统在最佳条件下的高效运行。开利为北京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提供节能高效、环境领先的全线产品, 充分体现出2008北京“绿色奥运”的主题。

开利公司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为建立中国新一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的建筑节能论文 篇9

一、我国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

建筑业的物质基础就是建筑材料, 。建材行业是对于大气污染最严重的行业,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度。很多建筑材料都属于天然的矿物原料, 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工业固体废弃物。通过统计, 我国生产建筑材料每年要消耗巨大的矿产资源, 在这其中具有很多的不可再生矿石和化石类资源, 消耗最多的建筑材料就是钢材和水泥, 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不光耗费了很多宝贵的矿产资源, 我国还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砂, 导致国外的铁矿砂出现大幅度的涨价, 使我国消耗了大量的外汇。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国虽然是水泥生产大国, 但是我国也是散装水泥使用的小国, 给我国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除此以外, 其他建筑材料消耗自然资源的情况也是非常严重的。

我国建筑业对于其他建筑材料的消耗是比较可观的, 我国化学材料在近些年发展的比较迅速, 出现各种新产品, 这些材料的生产和消费, 将大量的自然资源进行消耗, 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比例比较低, 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的。

二、我国在建筑节材方面面临的问题

(一) 缺乏有效的推广平台

建筑节材需要利用节材新技术提供有效的保障, 我国并没有建立相关的研发平台, 这样一来, 我国就缺乏建筑节材技术体系, 新技术和新产品转化其速度是比较缓慢的。我国在“六五”期间就提出有关C70和C80的混凝土科研, 但是直至今日, 其应用总量还是比较低。在真个混凝土的用量当中, 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还是比较小, 但是在发达国家这些材料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 对于技术公共产品投入不足

技术规范可以将消费结构进行提升, 有效的节省建筑材料, 但是技术规范要想有效的节省材料, 需要以大量的技术储备为基础, 这样才会具备科学性和严谨性。我国投资体制不断经受改革, 标准规范经费方面出现不足, 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也逐渐减少, 新技术的应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因为缺乏标准规范体系, 对于节材效果的评价就成为一个难题, 建筑节材就会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 缺乏法律规范体系

缺乏有关建筑节材的激励政策, 再加上缺乏法律法规体系, 对于建筑节材的积极性来说是一种制约, 对于建筑材料的浪费也无法给予约束和制裁。对于建筑节材也没有形成宣传机制, 使全社会的节材意识都不够强, 全民对于建筑节材的关注度不够高。

三、建筑节材的技术途径和发展趋势

(一) 建筑工程材料的应用

针对建筑工程材料的应用技术, 其技术途径是来自多个方面的, 主要是配置轻质结构的材料, 使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尽可能的利用各种废弃物, 使建筑材料可以做到循环利用。

可以利用新型保温节能墙体材料, 将传统的粘土砖进行取代, 利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和保温模板一体化技术等等。利用这项技术, 可以将大量的粘土资源进行有效的节约, 与此同时, 将墙体厚度进行有效的降低, 使墙体材料的消耗量进行有效的减少。利用轻质高强的建筑业材料, 这种材料自身可以消耗很少的资源, 使材料消耗的情况不断减少。利用高耐久性混凝土, 可以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进行延长, 将维修的次数尽量减少, 这样一来, 在客观程度上, 就会减少因为维修或者拆除所造成的浪费情况。利用低水泥用量高性能混凝土, 可以将水泥用量进行有效的减少, 并且还可以减少所消耗的石灰石, 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 将废物的排放量进行有效的减少, 促进环保。

(二) 建筑设计技术方面

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利用工厂生产的标准, 预制成品, 将现场加工材料所形成的浪费进行有效的减少, 还会促进建筑业向工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在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模数协调的原则, 使施工废料的产生量进行有效的减少。在设计方案当中, 要尽量利用可再生原料, 或者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将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率进行有效的降低。在设计方案当中, 可以使高强钢材的使用率不断提高, 使钢材的利用率不断降低。

(三) 建筑施工技术方面

利用的材料预算方案需要具备科学性, 将竣工后的建筑材料剩余率进行有效的降低, 利用科学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技术, 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工程物资和仓库管理需要得到加强, 将优材劣用等各种不合理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避免。要做到以此装修到位, 这样就会减少耗材和耗能等情况。住宅二次装修具有一定的质量隐患, 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对于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建筑业的发展主流就是实现住宅装修的以此到位。要尽量做到就地取材,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运输过程中, 出现的损坏和浪费。建筑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建筑节材涉及的方面非常多, 随着全社会的节约意识不断提高, 未来的建筑节材技术就会想智能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 面临着能源和资源短缺的情况, 我国各个行业开始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建筑业属于资源消耗最大的行业, 更需要发展节约型建筑也, 核心内容就是建筑节材。我国建筑节材的潜力是比较大的, 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需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豆高雅.环保型建筑节能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发展趋势[J].上海建材, 2015, 06:15-19.

[2]罗浩桓.建筑装饰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的优势与前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 2016, 04:67.

中国的建筑节能论文 篇10

定量化的系统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问题, 它绝不是多项节能技术或者节能设备的简单累加, 而是需要定量化的。

例如, 人们在市场上可以买到节能空调、节能玻璃、太阳能热水器、墙体保温材料等, 但是这些材仫仫料与设备如何使用、使用哪种型号、用量多少、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这就需要通过量化指标整合来完成。

定量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 可以减少重叠投入、资源浪费, 有效地利用项目现有的资源条件。

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整体协调平衡, 从分析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出发, 以最低的投资、最简化的手段完成并达到节能设计目标, 这就是建筑节能设计定量化的思路。

建筑节能设计可以分为被动建筑设计与主动建筑设计两种类型。

被动建筑设计

简单地说, 在满足生活舒适度需求的情况下, 被动建筑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尽量减小能源设备装机功率。

具体来说, 被动建筑设计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来保证和维持建筑内的温度和通风等使用要求。在理想的状态下, 一个成功的被动建筑设计的标志是, 在一年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里, 建筑内冬暖夏凉、通风良好, 只需要一个小功率的空调和采暖系统, 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或工作需要。这样, 建筑的开发者可以降低投资, 建筑的品质也可以大幅提高;而建筑的使用者能够降低维护和使用费用, 消除人们对节能建筑会大幅增加成本的担心。

许多被动建筑设计的成功案例已经说明, 低碳其实只是传统思维方式的简单表达而已。

被动建筑设计的步骤是方案设计与初步设计。在方案设计中, 建筑师需要对建筑的方位、体型、朝向进行优化, 为充分利用自然风、阳光等自然资源创造条件。在初步设计中, 建筑材料也必须优化, 外墙、楼板、分户墙、屋面、玻璃、窗框的设计, 尤其是窗墙比都需要进行量化与优化。

从方案设计开始到初步设计, 工程师需要根据不断调整的设计方案模拟量化建筑的能耗情况, 计算空调和采暖设备的装机功率, 比对各种影响因素, 最后提供最佳的设计方案。

主动建筑设计

主动建筑设计包含节能建筑系统设计与室内设计两部分内容, 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前者。

节能建筑系统设计, 如空调系统、热水系统等, 是在装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例如空调热泵比一般的空调机要节能, 冷凝锅炉比一般的锅炉要节能等。另外, 还可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 如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太阳能伏电、地源热泵等。

在被动建筑设计量化指标的基础上, 建筑节能系统必须得到充分的性价比研究与分析。在空调与采暖设备市场上, 各种品牌、型号使消费者眼花缭乱。例如, 空调设备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风机盘管、地板采暖、辐射制冷/采暖系统、户室中央空调、变频机组、水系统、冷媒系统等, 它们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大不相同。如能通过模拟量化, 计算出初投资的费用和每年的耗能量、能源费用, 消费者和项目开发者便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然而, 无论是被动建筑设计还是节能建筑系统设计, 为了实现经济性与高效益的平衡, 定量化系统设计都是必由之路。

浅论建筑节能管理与建筑节能技术 篇11

【关键词】节能;管理;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新能源和新技术,坚持节能观念,可以大大降低能源和资源紧张的压力。同时,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如光能、太阳能以及风能,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对传统能源的利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建筑节能施工的利用,打造很多的生态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念,保护了城市环境。

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建筑节能,不断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能源的合理化应用,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避免大气污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下面就针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展开论述。第一,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与此同时,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建筑垃圾,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因此,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建筑工程节能管理,不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第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人口众多,对建筑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是重要支柱。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能源消耗很高,而且在建筑工程完成投入使用后,空调使用量越来越多,人均电力使用量不断增加,导致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用电紧张和供电不足的情况。由此可知,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很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因此,在建筑领域,要不断加强对建筑节能管理,不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不断降低建筑消耗,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建筑环保节能最大作用。第三,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行业发展的经验,建筑节能成为建筑行业发展成熟重要标志。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创建了大量的节能设备、材料、技术,而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节能施工工艺的利用,可以打造更多生态建筑,促进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念,保护了城市环境。

二、建筑节能管理

为了做好建筑节能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采用先进的节能管理观念和方式,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建筑工程节能目标。

(一)做好节能管理设计。第一,要做好总体规划和布局。在进行节能建筑规划布局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应一年四季的变化,做好建筑朝向、距离以及绿化等节能措施,做好夏季通风等工作,既要考虑到太阳能因素,又要充分考虑到冬季寒风侵袭。因此,要做保温隔热的设计,合理设定窗户的面积和方位,充分利用太阳能,做好室内通风;要结合建筑空间选择合理建筑物形体,不断减少建筑物的表面积,从而有效的降低能耗。第二,做好建筑空间的设计。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当地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充分利用再生能源,有效节省采暖和空调的耗能,在夏季非空调时间,保证充分利用自然风能,做好空气流通,有效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耗能。

(二)采用节能材料。节能材料使用不仅会影响到工程造价,而且对建筑能源消耗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使用建筑节能材料。要加强对节能材料的品牌、规格的检验和验收,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做好材料性能检测报告。

(三)做好施工过程节能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控制好施工工序,检查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是否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保证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还要加强对是施工人员技术管理,保证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满足实际节能环保要求,避免增加能源的消耗,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到施工正常进行。

三、建筑节能技术应用

(一)采用再生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比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水能。在进行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比如太阳能有可再生性。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控制好建筑物的遮阳与散热,科学合理的设计窗户面积,同时还要采用太陽能装置,为整个建筑提供必要的光照和热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能源。另外,充分利用太阳能,能够为水加温,从而提供必要的热水,有效的节约能源,实现节能环保。

(二)窗户节能技术。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采用窗户节能技术,做好采光和通风,防止外界的温度、噪音、火灾等对室内的影响。另外,对于窗户,要不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改变窗户的材质,优化窗户设计结构,发挥节能环保的作用。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有效提高窗户绝热性能,使窗户的能量损失最大限度地降低。设计好窗户的采光、通风情况,针对不同的结构的窗户设计来对窗户玻璃的类型、品种进行细致的挑选,并且加贴窗户聚酯膜,提升窗户的保温性和气密性,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在对窗户各种性能进行改善过程中,提高建筑内部空气质量。

(三)墙体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节能,要对整栋楼的墙体进行节能施工,提高节能的效率,保证墙体施工质量。墙体保温具体分为内保温和外保温,其中内保温就是在墙体内部适当增加保温材料,提高墙体的抗水性和保温性,提高保温的效率,这种方式简单有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外保温就是在墙体外部增加保温材料和防水材料,有效减少太阳对建筑物的辐射,保证建筑物内冬暖夏凉,保护墙体安全。

(四)屋顶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屋顶节能技术,一般是尽可能采用吸水率较小的保温材料,确保屋顶尽可能保持干燥,防止过度吸水而造成保温效果降低,如果屋顶的湿度过大、不易挥发,那就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屋顶保温层中的水分。除此之外,屋面保温层一般选用的保温材料应是密度较小的。现阶段,屋顶节能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坡顶屋面,这种屋面比较容易铺设保温层,并且可以在屋面上铺设其他的绝热材料,应用较为灵活、简便。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树立建筑节能的理念,不断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加强对节能管理,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姜波,刘长滨.我国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策略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03:59-63.

中国的建筑节能论文 篇12

目前, 我国城乡既有建筑存量高达400多亿, 其中9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建筑能耗 (包括建筑能耗、生活能耗等) 约占全社会总能源的30%, 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与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按此水平发展, 到2020年, 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t标准煤, 超过2000年的3倍, 空调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出力。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开始, 其发展历程各个阶段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巨大的能耗不仅会造成惊人的资源浪费, 而且会造成大范围的环境污染, 因此研究建筑节能、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基于微笑曲线的节能建筑产业升级分析

1.1 微笑曲线理论

1992年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 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 (Smiling Curve) 理论, 即“再造宏碁” (见图1) 。图1中纵坐标是附加价值, 这里的附加价值是经济指标, 可以认为是相对附加经济价值[2], 横坐标是构成企业附加价值增值的不同生产经营活动。“嘴角”上扬的程度代表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附加值的多少, 反映了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各个环节所带来的附加值的变化。

1.2 节能建筑产业升级分析

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性工作, 它涉及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施工、暖通空调、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由微笑曲线理论可知, 节能建筑产业的上游为与政策研究制定、技术研发、认证检测及设计咨询相关的行业;下游产业为对竣工的建筑节能产品的运营维护、拆除报废及循环利用;中游产业为建筑节能产品的施工建设。该研究从建筑节能政策体系的构建、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技术创新3个方面探讨使我国的建筑节能产业迈向“微笑曲线”上游的策略[1]。

2 促进产业升级的节能战略

2.1 构建全方位多视角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

该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建筑节能政策体系的构建, 从而为建筑节能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新动力。宏观上, 从国家的节能经济政策和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等层面去把握;微观上, 涉及建筑节能政策的全寿命周期的节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大众的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建立符合能源安全型、建设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三项标准的节能政策, 为建筑节能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 健全和完善建筑节能经济政策体系。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新建和既有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 但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政策存在整体缺失, 大部分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法规配套体系不够完善, 缺乏激励机制和工作力度。完善建筑节能经济政策, 有关部门需要制定建筑节能经济政策, 使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并举;建立健全建筑节能长效机制和管理机制, 注重发挥市场手段作用, 通过机制创新调动市场活力, 实现建筑节能从政府指导转变为政府引导、市场推进, 培育发展节能服务市场;同时, 要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统计、监测及考核评价体系, 促使节能政策的有效落实。

2) 深入科学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研究。我国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发展目标, 但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尚未形成, 部分技术创新政策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阶段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在技术创新投入上, 最终形成“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 企业技术投入为主体, 金融科技信贷为支撑, 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另外相关部门必须出台牵引力方向一致的配套政策, 力争到2020年, 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三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以实现不同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政策体系需求的差异性。四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和信息等的支持, 促进创新投资与技术提供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转变, 技术创新会面临新的问题, 这将使部分研究成果不符合时代要求, 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3) 构筑建筑节能政策全寿命周期的金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节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筑节能政策全寿命期是指建筑节能政策从最初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改进到最后终结的全过程。相对于国外全寿命周期政策, 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往往更加关注制定、执行两大环节, 该文构建的节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加大了对评估、监控、改进等环节的研究, 考虑了全寿命期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对完善我国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 提升强制性执行标准和监督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4) 重视建筑节能的宣传教育。成立专门从事建筑节能宣传的机构, 对社会公众提供节能政策咨询、进行节能知识宣传和相关培训, 进行节能技术、产品的展示, 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筑节能方面的实际尝试, 用大量的节能模型、实际工程应用实例进行宣传, 加强市场信号对合理生活方式的正确引导, 利用能效标准、标示、认证等手段, 引导企业、政府、个人主动购买高效节能产品。提高对节能知识、节能技术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从而使节能政策得到有力地贯彻实施。

2.2 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

建立生态思想, 尊重自然环境, 用科学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方法进行规划和设计, 将节能意识贯穿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使建筑节能获得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满足各个阶段节能目标的需要, 从整体上增加建筑节能产业的实效性, 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节能产业性能上的主导作用。

1) 综合考虑节能设计政策、节能设计方法、各专业节能设计一体化等问题, 使建筑节能设计系统化。制定建筑节能设计的配套政策, 加快节能设计标准、收费问题等的调整速度, 提高既有建筑建筑设计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细化设计人员的培养, 熟悉节能设计方法, 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促进电气、暖通、建筑等专业人员之间协作与交流, 遏制建筑节能设计违规问题的出现。

2) 强调建筑节能设计的全面和全寿命期优化。在建筑物全寿命期内考虑周围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的耗能需求,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测试和比较, 完善建筑节能设计,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耗。

3) 建筑节能设计考虑多环境影响因素, 注重特定环境下的节能设计, 设计建筑运行能耗尽可能低的建筑。影响建筑节能设计的环境因素较多, 如建筑工程环境、不同地域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节能设计的立足点, 应考虑在建筑节能设计中。

4) 建筑节能设计重点由外观和功能设计向能效设计转变。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往往更加侧重于建筑外观设计是否精美、功能是否齐全, 对降低建筑能耗, 提高节能效率问题关注较少。为了建筑节能得以全面高效地实施, 建筑节能设计更要侧重于建筑的能效设计, 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计算分析方法, 将建筑节能与分析计算之间有效地结合起来, 通过建筑能耗的分析结果及时评估和调整建筑节能设计过程。

2.3 增强创新驱动动力

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利用水平是建筑节能能否持之有效地开展和向前推进的关键因素, 也是实现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主要因素, 要发挥建筑节能技术研发对产业升级的引领支撑作用。

1) 构建建筑节能技术创新体系。我们必须由主要依靠技术引进、模仿、跟踪, 向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转变, 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 提高重点装备自主化水平, 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节能技术创新体系。用高新技术提高既有建筑的节能效果, 积极发展新建节能建筑, 培育节能品牌, 实现产业升级, 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的特色建筑节能技术研究道路。

2) 依托科技创新, 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技术产业化水平。随着建筑节能材料的生产方式逐渐向资源节约型、污染最低型、质量效益型及科技先导型过渡,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要注重多项技术的高效集成和低能耗或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开发。重点提升建筑供能、用能的系统设备效率, 不断研发创新并着力推广建筑智能化控制、节能测试与计算、可再生能源应用、暖通空调、工业化和集成化等技术, 规模化的推广节能技术, 形成节能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建筑节能产业化。

3) 以消费者为中心, 使节能创新技术引领新的消费增长点。我国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 使大企业强大的产业能力以及对复杂技术开发应用的能力同数量众多、机制灵活、创新和试错成本较低的中小企业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各展其长, 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 提高产业优化升级的效率和效益, 在消费模式转变上下功夫, 在普及和升级换代上下功夫, 在提升高端产品比重上下功夫, 不断扩大产品功能, 提高产品技术、艺术含量。同时, 因地制宜, 根据建筑的功能、特点以及所处的地理条件研究和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 满足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

3 结语

建筑节能是贯彻我国能源资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过近30 年的探索和积累, 建筑节能政策、标准及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但不容乐观的是,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研究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 在制定建筑节能政策、合理选择建筑节能方案、综合利用各种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差距, 取得的建筑节能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建筑能耗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内仍然会保持理性增长。

该文基于微笑曲线理论, 从建筑节能政策体系、节能设计和节能技术三个方面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产业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及设计、技术产品体系更加完善, 促使节能产业迈向微笑曲线的上游, 推动建筑节能产业升级,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发展报告 (2010)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叶娟, 刘宏蛟.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中国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 2008, 26 (10) :36-39.

[3]毛蕴诗, 熊炼.企业低碳运作与引入成本降低的对偶微笑曲线模型——基于广州互太和台湾纺织业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 2011, 17 (4) :23-25.

上一篇:学生道德素质需提高下一篇:坚强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