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教育

2024-05-21

中国建筑教育(通用12篇)

中国建筑教育 篇1

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也引起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巨变, 城市化也许是这种巨变最大的物质化表现。而30多年来, 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和整个高校教育一样, 出现了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迅速提升, 并且逐渐从计划走向市场, 从象牙塔走向社会, 从封闭走向开放。到现在, 市场已经牵动了建筑教育方方面面的每根神经, 呈现出对建筑教育损益并存的影响。

1 “启蒙”的80年代, 市场化的90年代

每个建筑人在20世纪80年代睁眼看外面世界的时候, 都不可避免的出现眩晕的感觉,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是西方绚烂多彩的现代化建筑, 那些曾经代表着对立, 代表着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城市和建筑文化, 多少令我们感觉到一种落后的压力。

建筑界80年代对美国后现代的学习, 是以思想界和文化界追求思想解放和启蒙作为背景的, 但和绘画界对现代主义的引进不同, 在詹克斯和约翰逊鼓吹下的西方后现代建筑 (尤其是其对形式自由的呼吁和文化符号的假面具, 更暗含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被剥离了发展的文脉, 作为一种风格和流派, 遵循着可操作性的原则被中国建筑界引入, 成为在中国红极一时的潮流, 客观上满足了起飞的中国经济对于建设的大量需求。中国建筑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走向世界, 找到了和世界建筑发展完美契合的轨迹, 今天当我们再回头看这段历史, 清晰的发现这种后现代形式具有清晰的乌托邦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发展还是被固定在集体主义的范围内的话, 90年代到现在, 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多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机会, 建筑教育工作的所有参与者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改革开放倡导的市场经济, 不仅使中国的GDP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 而且也深刻的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艺术, 人们再也不能无视经济、市场对每个人发展的影响, 谈论经济成为社会以及关系每个人生存质量的问题, 整个学术界的职业化趋向不可避免的将建筑这一和经济、社会关系有先天密切联系的学科包含在内, “挣钱”也成为影响建筑教育的中枢神经, 市场对建筑教育的渗透日渐清晰和深刻的影响着从专业设立、教学思路到教师的生存环境、学生就业等方方面面, 为建筑教育创作了一个优劣并存的发展空间。建筑教育学术上的职业化趋势似乎更加明显, 学术研究和职业经营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对立, 从而深刻的改变了从业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教师们被迫重新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成为社会结构重组中的一员。

2 现实的分裂

从后现代到现代主义补课论再到建构理论的教学移植, 西方的现当代建筑运动一次又一次被中国建筑所引进, 虽然随着我们自身对建筑鉴别能力的增强, 已经不再将其作为简单的风格流派, 脱离其产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技术的背景来片面的借鉴, 但西学如何用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 那些经典的西方现当代建筑被作为完美的范例, 一次一次的被植入那些对建筑充满热情的建筑学的学子头脑中, 但由于对中国建筑社会现实 (经济理性、技术理性、环境理性、功能理性的思考欠缺) 问题的漠视, 这些被灌输的经典建筑碎片不能有效地转变为对现实的创造, 没有了现实的依据, 我们只能停留在对于西方建筑浅层次的二维图像中, 不能在经济、文化、社会、技术、环境等建筑的各个层面上和中国进行有效的对接, 这种教育的乌托邦模式 (过于注重形式化的培养) 已经丧失了生命的活力, 只能作为一种悬浮在空中的幻梦。

这样的教学模式以及必然的评判标准使多数的建筑学学子们不能获得对于自身创作环境的清晰认识, 大多眼高手低, 毕业后只能发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而那些本来就缥缈可怜的书本知识, 还没来得及巩固, 就被苛刻的建筑环境和业主、甲方、投资、技术官僚等冲击的七零八落, 最后丧失了抵抗的能力, 只能落得自己的作品都不敢承认的地步, 最后成为拷贝西方形式的中间人员。抛掉社会上的原因不讲, 我们的教育模式本身就存在问题。

学习经典作品的意义在于学习他们思考的方式, 并积累原创的素材, 而我们把经典现代建筑作为一种现实的目标和标准, 无疑加剧了教学中鲜明的乌托邦色彩, 是教学中“建筑自治”的表现。立足自身, 将自身思考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根本, 深入思考当前中国建筑和城市的特殊政治经济文化 (比如特殊的人口, 东西部发展的不均衡, 建筑工业化基础薄弱, 新农村问题, 经济适用房) 背景以及全球性 (可持续、能源、气候变暖) 的问题, 将西方的发展经验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才是中国建筑教育和中国建筑发展的根本。

另一方面, 教师传统的社会地位依然稳固, 在转型过程中, 作为高校教师的职责要求也已经悄悄的变化, 专业教师一方面要进入市场, 一方面还要维护自己既有的社会地位, 坚守自己的专业信念, 相比社会上的建筑师就有了更多的心理顾虑和负担。而且加上评聘职称等政策中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学术追求本身就存在着浓重的功利色彩, 成为学术层次内的矛盾。

3 分析

建筑教育的问题在于市场和教育学术两个系统之间的矛盾, 而每一个系统似乎又有其独立的循环规律和规则, 并有着各自严密的组织, 该如何解决系统之间的矛盾。

建筑业对于资本市场循环的广泛介入是由其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的, 摆脱了80年代的理想意识, 市场成为90年代对建筑教育影响最大的因素, 无论是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 还是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就业, 都受到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操纵, 虽没有革命的声势, 但却影响深远。

从教师来讲, 市场的介入也许并不都是坏事, 对于实际工程的广泛介入使他们的建筑教育能够直面现实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技术条件。那些80年代西方现当代建筑在他们的眼中, 再也不是纸上谈兵的二维图像, 现实的条件使他们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建筑工程化经验成为摆脱建筑教育自治和乌托邦模式的有利武器。他们能够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并思考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地转化, 从教学思维到任务书的制定, 给了学生们如何面对现实中苛刻的建筑和社会问题的武器, 同时也为他们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活力。

同时, 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发展, 导致理想主义的沉沦和政治意识的淡化。建筑师普遍缺失了社会责任意识, 再谈论建筑理想一时成了不合时宜的事情, 而且市场化的初期运作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漏洞, 社会个人自主权的增加使一些地产老板, 技术官僚增加了决定城市和建筑权利的砝码, 而超速度的设计周期往往使多数人不能兼顾自己学术的提高, 他们都对建筑师的自主创作增添了困难。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建筑学专业学术发展的固有矛盾也日益清晰的突显。

一方面, 建筑教育在逐渐摆脱象牙塔乌托邦的教学模式之后, 需要重新找到自己在市场的定位, 市场刺激教育变得不再缥缈。另一方面, 市场也需要建筑学术研究引领方向。因此, 国家要出台有效的科研措施保证学术精英研究 (对于通俗出版的抵制和通俗教授的批判) 的进行, 以把握中国建筑文化大的发展方向, 保证那些能够甘心书斋和忍受寂寞的科研人员一定程度的脱离市场, 不让学术问题演变成为一种功利行为, 变成社会建筑实践额度附庸。

因此, 市场和教育矛盾的清晰, 激励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寻找新的平衡点, 建筑教育需要更大的弹性机制, 鼓励教师将实践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转化, 并培养新的学术精英。当代中国的建筑教育, 经过20世纪80年代狂飙突进式的西方建筑思潮的胡乱吞咽, 到了21世纪的今天, 随着全盘西化的风潮渐渐的消隐, 略显沉寂的建筑学术界已经开始思索更为深刻的中国建筑问题, 面对自身的社会现实与生存条件, 从解决自身的紧迫问题中选择自己的表现方式, 这需要建筑学术和市场的有机配合。

从西方到中国, 从乌托邦到现实, 从全球化到寻求地方性 (关注地方特色和发展, 与地方在城市规划、建筑发展、教育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 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的支点) 的建筑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正在到来, 30年的风雨沉淀已使当代中国建筑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趋利避害的同时选择市场和学术是建筑教育发展的必然, 中国建筑教育正在找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刘飞, 丁斌.建筑业中的人本管理[J].山西建筑, 2008, 34 (17) :201-202.

中国建筑教育 篇2

一、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力学的多样性也反映在古建筑结构力学研究。桥梁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个辉煌的篇章。桥者,水梁也。河流是孕育人类的摇篮,世界古代各大文明无不以河流域为发源地。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黄河、长江以及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造了数以万计的桥梁,它们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辉煌的桥梁成就在东西方桥梁史中占有崇高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中国桥梁建设始于殷商到西周,发展于战国到秦汉,鼎盛在南北朝到宋朝。中国桥梁主要包括浮桥、梁桥、索桥、拱桥等四大类型,其中拱桥以材料划分又可分为石拱桥与木拱桥,中国古代辉煌的桥梁成就在东西方桥梁史中占有崇高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从距今1400多年的河北的赵州桥到距今400多年的颐和园的玉带桥,从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到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无不渗透出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二、举例分析

(一)河北的赵州桥(如图1),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古人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早在七十多年前,梁思成先生经过实地勘察和计算后惊讶地说:“赵州桥结构所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表现出一种极近代化的进步的工程精神。”它是一座单孔弧形敞肩拱石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6米,跨径37.02米,弧矢(拱顶到两拱脚的连线)高度是7.23米。直到1958年,它一直是我国跨度最大的石拱桥,且至今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拱肩加拱这一“敞肩拱”法的运用,是世界桥梁之首创及赵州桥最独特之处。真正的敞肩圆拱,在西方迟至十九世纪才出现。在欧洲,直到1883年,法国在亚哥河上修建的安顿尼特铁路石拱桥和卢森堡建造的大石桥,才揭开欧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桥的序幕,比赵州桥晚了近1300年。知道赵州桥的西方桥梁专家也都认为,赵州桥敞肩拱建筑,堪称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

赵州桥的建筑特点:(1)伏拱敞肩: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称伏拱。挖去部分填肩材料,称敞肩。伏拱敞肩有几大益处:第一,减轻了桥身自重,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也减轻了桥身对桥台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使桥身变轻巧,下部结构变简单。第二,敞肩的四个小拱在洪灾时能起到很好的泄洪作用,据桥梁专家推算,大约可增加过水面积16.5%。当河流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流过,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第三,通过敞

图2清明上河图之汴河虹桥

这幅市井人情味极浓的北宋风俗画固然重在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但是汴河上那座别致的桥梁也吸引了众多观赏者的目光。这座桥构造特别,它没有一根支柱,全部以木条架空造成,这座木桥没有柱脚的支撑,居然单拱跨越过了宽达16.5米(据《宋会要》记载)的汴河水面,而且它同时还承受了桥面巨大的载重。像夏天雨过初晴的彩虹,横卧在汴河两岸。它真如彩虹凌空横卧汴河,给都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那么,建造这座拱桥时是运用了什么力学原理,使它不至于坍塌呢?而它轻灵飞动的巧妙造型,在拱桥中更是独特少见。

图3 超静定结构

中国建筑:稳居全球建筑行业老大 篇3

仅仅8年时间,中国建筑在世界500强中的名次提升了406位。

在同一时期,中国建筑的营业收入也从1157亿元增至5715亿元,增长了近400%。从营收角度看,中国建筑已然稳居全球建筑行业老大的位置。

新近发布的2013半年报显示,中国建筑上半年营收3019亿元,净利润为87.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达22.51%,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建筑股份公司总经理官庆说,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对标看,上半年中国建筑利润总额在113家央企中排名第八;与同行业央企相比,利润总额、净利润、营业收入和增加值上进一步保持领先,规模效益优势进一步巩固。

建筑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放开的行业之一,也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目前全国有8万多家建筑公司。在这样一个无垄断资源可倚的过度竞争市场,作为大型央企,中国建筑如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抓大放小,强化高端建筑市场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8月底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无论是区域、产业还是企业,要想创造优势、化危为机,必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

中国建筑能够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正是缘于其完全按市场规律开拓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改革,构建适应市场要求的最优产业格局,加强管理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做强做精打造品牌影响力,从而提前实现了企业“一最两跨”(把中国建筑建设成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集团,2015年前跨入世界500强前100强,跨入全球建筑地产集团前3强)的发展战略目标。

中国建筑在海外拥有33个公司及办事处,在与欧美及日本建筑企业的竞争中,中国建筑不但学会了按国际规则参与市场竞争,将先进的管理施工经验及发展模式带回国内,同时其市场份额逐年扩大,累计在境外116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5500多个工程项目。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海外事业部执行总经理李健说,1985年之前,中国建筑在海外以给欧美日企业打工为主,即国外企业揽到工程后,中国建筑以劳务合作和部分工程分包的形式参与施工。1985年,中国建筑在伊拉克拿下了第一个总承包工程,标志着中国建筑以国际承包商的身份开始参与全球建筑市场竞争。

2012年,中国建筑海外业务完成合同额217亿美元,营业额160亿美元。与2002年比,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5.97%和22.51%,已经跻身全球一流总承包商之列。阿联酋迪拜棕榈岛别墅项目、阿尔及利亚松树喜来登酒店以及中标2012年全球最大的公建项目——合同额15亿美元的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表明中国建筑在海外市场以强大的竞争能力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经过30多年的海外市场考验,中国建筑最大的收获是锤炼了一批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迄今中国建筑的高管中70%均具有多年海外征战经验。

在充分分析国内建筑市场现状后,中国建筑提出了“占领高端、兼顾中端、放弃低端”的市场策略,并以营销为突破口,积极推行“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三大营销策略,严格要求“合同条款差的项目不接,业主资信差的项目不接,低于一定金额的项目不接”。目前承接工程金额底线已提高到2亿元,中建三局等部分子企业已提高到3亿元。

退出中低端市场后,中国建筑集中精力于大项目,每个工程都按出精品的要求严格施工与管理,精品迭出带来集约效应进一步放大,统计显示,全国各省市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地标性建筑中,90%以上由中国建筑承建,中国建筑在房建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已然确立。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华元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中建三局在深圳创造了“三天一层”的深圳速度,90年代承建了深圳地王大厦,进入21世纪后,承建了高度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址工程、606米高的武汉绿地中心等标志性项目,中建三局虽以速度闻名,但更以品质赢得信任。

此外,中国建筑还承建了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世界第二、中国第一、660米高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等重大项目。

中国建筑还将战略合作和大客户营销作为实施“三大”市场策略的重要途径,目前已与81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金额近5000亿元,新签合同中大客户占比不断提高,2012年与大客户签署的合作金额占总合同额的54%。

作为建筑领域的最高奖——鲁班奖,自1987年设立以来,中国建筑共斩获164项,占所颁奖总数的10%,这缘于中国建筑在所属各子企业中强力推行统一版本的《项目管理手册》,要求下属企业管理标准化、项目实施标准化,进而确保了工程质量。

延伸产业链,不断自我改革,构建最优产业格局

如果仅仅定位于一家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中国建筑也不可能取得今日之成就。

地产是中国建筑旗下一个重要的板块,其子公司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1979年从香港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务,而后逐步进入内地市场。经过多年发展,成功打造了“中海地产”品牌。中海地产连续八次蝉联“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利润水平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目前市值超过1900亿港元,在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中位列第一。2012年10月,中海地产品牌价值评估达252.77亿元人民币,位居行业第一。

除了地产业务外,中国建筑旗下公司多涉及基础建设、混凝土、钢构、装饰装修等业务,各个二级公司业务较杂,但相对力量不强。中国建筑通过组建基础设施事业部、城市综合建设事业部、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进行横向整合,同时组建8家定位高端市场的专业公司破解内部企业同质化竞争难题。

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事业部翟志刚书记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建筑进入基础设施领域虽然起步晚,但占位高,无论是公路、高铁,还是航站楼、水务、地铁领域,中国建筑均已强势介入。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克斯说,八局参与建设了全国24个大型干线机场航站楼,承建了7个全国6万座以上大型体育场。

nlc202309041435

中国建筑先后承接了哈尔滨-大连高铁客运专线、武广高铁武汉站、京沪高铁南京站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在海外承接了横贯刚果(布)的总长500多公里的国家1号公路和连接阿尔及利亚南北部的骨干高速公路等大型基建工程。尤其是承建金融危机后美国推出的首个政府基建工程——超过4亿美元的纽约曼哈顿汉密尔顿大桥项目,成为中国建筑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基建市场的重要标志。

据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绪海介绍,通过整合中国建筑旗下6家装饰公司组建的中建装饰集团今年1-7月份签订合同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2%;营业收入78.12亿元,同比增长13.56%,从规模上看,已经位列中国装饰行业第一,而中建装饰集团的目标是打造行业第一品牌。

此外,中国建筑以集团增资的方式,强化对系统内最优秀的钢结构公司和安装公司的资源投入,目前中建钢构已成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建安装已成为横跨建筑和石化——规模、效益行业第一的安装企业,而以上市公司“西部建设”为平台的混凝土产业整合完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大商品混凝土公司。

中国建筑经过不断改革和调整,形成了建筑、地产、基建为业务主体,专业化公司为强力支撑的巨型建筑地产集团,目前地产和基建业务合计占到公司总收入的近30%,专业板块收入超过20%,建筑业务收入占50%,公司业务形态构成均衡、稳定,符合市场发展需求。

整合内外资源,创新商业模式,助力城镇化建设

作为充分竞争行业的一个市场主体,中国建筑在深入研究现代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后,果断将目前以工程承包为主的企业发展模式向“城市综合建设”、“城乡统筹开发”方向转变,借力中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扩大商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施政的重点。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两会”记者见面会上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从2010年以来,中国建筑先后与30多个省、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规模超过4000亿元,总开发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拟开发建设几十个投资达百亿元的城市新型社区。

中国建筑在打造城市新型社区中提供两方面服务:其一是利用中国建筑强大的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四位一体”的能力,为社区建设提供全过程服务;其二,依托中国建筑的品牌优势,在城市综合建设中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培育、引入商业伙伴和产业伙伴,合力打造新型城区。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院长龙卫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千城一面是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的最大问题,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淹没于高楼大厦之中,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着手改变。

2012年6月,四川省遂宁市聘任中建西南院副总建筑师、城市设计研究中心总建筑师刘刚为遂宁市总风貌规划师,这也是中国首位城市总风貌规划师。2013年8月,四川省绵阳市聘任西南院设计七院院长助理王琪担任绵阳市首席建筑师。

合作期间,中建西南院将指导遂宁、绵阳两市重大城市规划、重要片区的城市设计和风貌控制、重点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并提供技术咨询和审查意见。这也是中国建筑发挥其专业优势,为地方城市建设发挥了智囊作用。

在“统筹城乡”领域,中国建筑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农村城镇化新的模式。中国建筑在重庆黎香湖开展的“统筹城乡”模式以“保证农民利益为中心”,坚持“政府、企业摆两边,农民利益放中间”的理念,完全按照国家及地方政策对农民进行征地拆迁补偿,并为农民建设高标准精装修安置房,为农民办理城镇人口养老保险。

“统筹城乡”模式充分调动了“政府、农民、企业”三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农民以土地入股现代农业产业股份公司并在公司中就业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持续增收问题、政府关注的就业问题,不但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为中国建筑的持续发展和市场开拓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建筑教育 篇4

我国自行培养的第一位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博士, 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建筑史学术带头人、建筑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建筑史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UNESCO“地方性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委员会主席顾问, 曾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系主任、建筑学院副院长、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Building Engineering》编委。

侯幼彬

1932年6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建筑师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年退休后定居北京。

莫天伟

自198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后, 历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建筑设计初步教研室主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主任、建筑系副主任、主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建设责任教授、“设计基础”学科组责任教授等工作, 二级教授、博导、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担任全国高等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师学会建筑创作与理论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委员。

中国建筑史 篇5

目录

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 古代建筑发展概论  城市建设  住宅与聚落

 宫殿、坛庙、陵墓(空间秩序) 宗教建筑

 园林与风景建设(看与被看) 建筑意匠(天人合一)

城市建设

古代城市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至夏商周

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

特点:各要素的分布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间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

 第二阶段:春秋至汉

《考工记》

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全城被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手工被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和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 第三阶段:三国至唐

曹魏邺城

特点: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划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 第四阶段:宋代以后

北宋汴梁 特点:取消夜禁和里坊制。

汉长安

1、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其后陆续增建未央宫、城墙、桂宫等建筑。

2、城市布局不规则。

3、每面都有三座城门。

4、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陵邑。

北魏洛阳

1、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

2、有外郭、京城、宫城三重。

3、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地势较平坦,自北向南有坡度向下。

4、用水主要依靠洛水。

5、树木众多。

6、宫城偏于京城之北,京城位于外郭中轴线上。

7、里坊制。

南朝建康

1、地势险要,风物秀丽,有龙盘虎踞之称,布局不规则。

2、城内河道众多。

3、绿化程度高。

隋大兴(唐长安)

1、将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

2、大体上仿照北魏洛阳城,但更完整。

3、开广通渠。

1、设东西市。

2、里坊大小不一。

3、庙宇众多,市民娱乐生活场所极为有限。

4、街道宽阔,以土路为主。

5、街景十分单调。

6、城市排水、运输问题明显。

隋唐东都洛阳

1、地势平坦,布局整齐。

2、规模比长安略小。

3、宫城位于西北

4、北依邙山,洛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城。

5、漕运比西安畅通。

6、洛阳皇城内城墙特别多。

宋东京

1、逐步扩建而成,建筑密度高,土地利用率高,人口众多。

2、防火问题突出,设立消防队和瞭望台。

3、宫城前御街宽阔,两旁有御廊。

4、商业发达,夜市兴旺,通宵达旦,市场分散取代市场集中。

5、四水贯都,运输繁忙。

6、彻底废除里坊制,由街巷制取代。

7、官府衙署同时分布于城内外。

元大都

1、以宫城皇城为中心。

2、地势平坦,道路系统规整,成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于正方形。

3、城市的中轴线为宫城的中轴线,平面几何中心在中心

4、道路分为干道和胡同。

5、胡同以东西向为主,在两胡同之间再划分住宅基地。

6、市场分散。

7、设置排水沟渠。

8、全城的中心地带设钟楼和鼓楼。

9、皇城偏于城南,环绕水面展开,手法不同于传统布置方式,属元代创新。

10、皇城东南设太庙,西面社稷坛。

11、三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都城城门共11座,门外又加瓮城,用砖砌筑。

明清北京

1、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

2、舍弃大都北面荒凉地带,缩小城框,城墙向南移1里。

3、加筑外城,西、北、东三面无外城,形成凸字形平面。

4、注重城防,城门有瓮城、城楼,东南、西南角设角楼。

5、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为不规则方形,皇城内建筑内容庞杂,数量众多。

6、宫城位居全城中心部位,中轴线被宫廷建筑占据,附属建筑的布局按照的宗法礼制思想,并仿照南京宫殿,规模更宏伟严整。

7、全城有中轴线贯穿南北,两旁布置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体量宏伟,色彩鲜明,与市民住房强烈对比,强调帝王的权威和地位。

8、内城的街道坊巷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内城干道以平行于城市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

9、四个商业中心。

陵园建筑演变

 商代:妇好墓

不起坟,深埋,陵顶可能有享堂  战国:中山王墓

武陵横列布置,墓上设享堂,五堂同台,两道宫墙环绕  汉代:基本依袭秦制

 南朝: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辟邪各一对,享堂不存,规模减小

 唐代:因山为陵,上下宫制,南大殿建于陵园南门内为上宫(庙),山下设下宫(寝),以便供食

 宋代:规模小,受阴阳堪舆术之影响,陵台为方锥平顶土台,四面有陵墙、门、角阙,南面有神道,两侧石人石柱对立,献殿位于神墙南门中间空地,称上宫,陵的西北为下宫,陵区遍植松柏,以荆棘为篱

 明代:因山为陵,陵区集中,神道深远,遍植松柏,陵体、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形成二进或三进院落,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明楼是明代陵墓的独创  清代:沿袭明制,但各神道分立

佛塔

 楼阁式塔: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出现较早,历代沿用数量最多,佛塔的主流,北魏时期使用木建筑的柱、枋和斗拱,并逐层向内收进,结构和外观都已中国化

平面上,唐以前为正方形,五代起八角渐多,六角形为数较少

结构上,早期楼阁式木塔和仿木的砖石塔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刚度欠强,后来改用双层塔壁,并增加一些加固措施,使塔身强度大为增加,材料上,由全部使用木材,逐渐过渡到砖木混合和全部使用砖石,全木楼阁式塔在宋代以后已经绝迹

 密檐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一般7-13层,用单数),大多不供登临远眺,意义与楼阁式塔不同,有的虽可登临,但密檐窗小,又不能外出,故观览效果不如楼阁式塔,材料一般用砖、石

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密檐塔最早实例、唯一十二边形塔、现存最早的塔)

平面上: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角形

外观上:辽、金的密檐塔在塔基和底层的装饰十分华丽,除了隐出倚柱、阑额、斗拱、勾阑、门、窗以外,还饰以天王、力神、塔幢和各种装饰纹样,与北魏等早期较简朴而具有若干外来影响的形式有很大差别

 单层塔:大多为墓塔(北齐),或在其中供奉佛像(隋)

平面上: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

外观上:至唐代,其外形已大力模仿木构,隐出柱、枋、斗拱等各种构件

 喇嘛塔:分布于西藏、内蒙一带,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墓,也以塔门的形式出现,外观上,明代起塔身变高瘦,清代又添“焰光门”

 金刚宝座塔:在高台上建塔五座(中央的高大,四隅的矮小),仅见于明、清两代,台上或为密檐塔,或为喇嘛塔

 傣族佛塔:外观较细高而秀逸,极富当地民族风格,塔多单建,亦有群建者,见于云南傣族地区

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

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

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无瓦、夯土台基、庭院式)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宗庙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瓦、高台基)

凤雏西周早期宫室、秦咸阳宫、秦阿房宫

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自由格局、园林气息)

西汉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 4:纵向布置“三朝”阶段(三朝、五门、左祖右社)

唐:含元、宣政、紫宸

隋:广阳门、大兴殿、中华殿

北宋:大庆、垂拱、紫宸

明:奉天、华盖、谨身

故宫的空间序列特点:(六庭院、三个高潮)1:从大清门起经过六个封闭庭院后到达主殿:

大清门以北的“千步廊”组成一个狭长的前院,再接一个横向空间,形成丁字形平面,北端为皇城正门天安门,配有白石华表,金水河桥,形成第一个建筑高潮

2:进入天安门为一个较小的庭院,尽端的端门重复天安门的体量、形式,再进入一个狭长院落,轮廓丰富、体量宏伟的午门形成第二个建筑高潮

3:穿过午门内的太和门庭院后豁然开朗,过太和门,庭院更大,为一座近四公顷的正方形大广场,正中高台上为太和殿,由数座门、楼、廊庑环列拱卫,达到全局最高潮

园林与风景建设

(留园 为例)

1、全园大致分为四部分: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经营时间最久,是全园精华。

2、中部分东西两部分,西区为山池,东区以建筑庭院为主,两者情趣不同,各具特色。

3、山池一区,西北两面为山,山池主景因此向阳,中央为池,东西为建筑。

4、园内山林森郁,树种多样。

5、假山为土石相间,山石嶙峋,大意甚佳,主体叠石为黄石,大块文章,气势浑厚。

6、北山以可亭为构图中心,西山正中为闻木樨香轩,造型与尺度适宜。

7、池水东南成湾,池岸规整平直,稍显呆滞,绿荫距水面偏高。

8、池中以小岛和曲桥划出一小水面,形成一小景区,环境幽静封闭,与大水面形成对比。

9、池东一带重楼杰出,池南建筑高低错落,虚实相间,造型富于变化,色调温和雅致,构图优美。

10、西部土山上有云墙起伏,墙外枫林作为远景,层次丰富。

11、东区有庭院几处,主厅五峰仙馆宏敞华丽,庭院内叠湖石花台。

12、厅东为楫峰轩及还我读书处两小院,幽僻安静,楫峰轩庭院主景为石峰,环庭院四周为回廊,廊与墙间划分为小院空间,于窗口处布置竹石。

13、以冠云峰为观赏中心的建筑群,峰北有冠云楼作为衬托和屏障,登楼可远眺虎丘,为借景一例。

中国建筑 基业长青 篇6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简称中国建筑或中建)这个名称虽然才叫响25年,可企业的发展却已有半个多世纪。翻开中国建筑历史的卷首,战尘扑面,因为她属下的许多企业都成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中的若干局和公司,就是195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刚从抗美援朝前线撤回国内的几个师“兵改工”组建的,他们刚刚拂去肩上的硝烟征尘,又投身到新的战场、新的战斗。

中建之前身,自诞生初始就背负起沉重而光荣的历史使命,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充当开路先锋。156项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家“一五”计划的大手笔,也必然历史性地压在了这支队伍的肩上。

55年,中建人转战南北、披荆斩棘,在优质快速建成长春汽车厂这一开篇代表作之后,又相继开赴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齐齐哈尔车辆厂、四川德阳水力发电厂、大庆炼油厂、湖北荆门炼油厂等工地……为共和国的繁荣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

改革开放立潮头

改革开放,吹皱了神州大地的一池春水,也吹响了中建在新时代扛旗领跑的号角。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建人以昂扬的姿态,以追赶和超越的勇气,主动发力,投身于这以改革开放为标志,如火如荼的民族振兴实践之中。

中建历史的新篇章,书写在1982年6月。遵行国家部署,建筑业率先进行全行业改革,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正式组建,由原国家建筑工程总局中企事业管理职能连同直属单位,以及接收中国人民解放军缩编转业来的两个基建工程兵支队合并组成,并依次排列、命名为中国建筑第一至第八工程局。相继又划归总公司建制的,还有中国建筑东北、西北、西南设计院、西南勘察院、中国建筑物资公司、天津配件公司、重庆专科学校等,使固定职工达到18万人。

这是一次战略的大调整,兵力的新部署。中建迅速适应调整,抢占高地,在队伍布局上,实现了从三线到二线的转移,改革开放初期又抓住机遇,迅速抢占了沿海一线的市场;在市场经营方面,在没有任何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的情况下,最早实现了由国家分配任务,向完全参与市场化竞争的转变;在企业生产组织上,实现了由“小社会”的封闭生产模式,向与国际接轨的总承包管理模式的转变;在施工技术方面,由过去基本上靠手工操作的作坊式生产,实现了向高度机械化施工的转变;在产业结构上,实现了由单一的建筑施工向承建、设计、房地产、实业投资等相对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

也可以这样说,中建人“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每一声呐喊和每一步实践,对国企改革、尤其是建筑业全局的影响均至深至巨。

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组建的中建在时称“华夏第一楼”的深圳国贸大厦工程施工中,第一次采用世界先进的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将中国的建筑从高层建筑推向了超高层建筑的新高度,并创造了三天施工一个结构层的“深圳速度”,使中国改革开放有了自己的代名词。

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建人率先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到国际大舞台上竞争,将单纯承接经援项目的企业,变成为国际著名的承包商,把国际化作为企业的经营特色和显著特征,将视野和目光从封闭狭窄的天地投向更加广阔而又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

中建人搭建的“神舟”飞天平台,将第一位炎黄子孙送上太空,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建造中国第一栋钢结构大厦,使落后西方近半个世纪的中国钢结构施工高起点、高标准起步;在国内第一次将GBS卫星定位技术用于测量基准传递和高程控制, 并对建筑物日照变形和振幅、振动周期进行观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第一次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被专家誉为“对中国建筑业的一次革命”……

承建的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CBD)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央视新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十五”期间,中建累计新签合同额5239亿元,完成营业收入3940亿元,实现利税210亿元、利润总额98亿元,分别是“九五”的2.1倍,2.0倍,2.9倍,3.3倍。

在“四年再造一个新中建”的基础上,“十一五”又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2006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提前实现了跨入了世界500强的目标,并被中宣部、国资委树为国有企业重大典型。在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A级,是入围的28家企业中唯一一家两度蝉联获得A级考核的建筑企业。

迎着新世纪的八面来风,经过公司几代领导和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中建已经发展壮大成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企业集团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年营业额历史性地突破1000亿元大关,旗下的中国海外、中建国际与8个工程局均成为年合同额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设计企业的产值也达到20多亿元。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经营质量也在同步增长,年税利已超过50亿元。

“中国建筑”品牌也入围世界著名品牌500强。从1984年起,中建连续23年进入国际权威机构美国ENR(工程新闻记录)公布的世界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之列,为入选的国内业界公司第一。自1994年以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连年被国家评为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国际合作类第1名;连续11年被评为全球十大房屋承建商、世界住宅工程建造商第一名。世界医疗等公共工程建筑商前10名;联合国贸发组织长期将中建总公司列为发展中国家十大跨国公司之一。

2007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财富》第十届“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评选活动中获得“中国地区最受赞赏公司”称号。

科学管理铸精品

如果说,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那么,中建这样一个历来以重视管理为传统的企业,就更是把管理视为诸多话题中的主题,做到了警钟长鸣、常议常新。尤其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标准、国际惯例接轨的不断变革中的现代科学管理,中建人已经在破茧为蝶的羽化过程中,把集几十年管理经验之大成的密匙握在手里,把玩得出神入化。

中建的管理特色是:世界管理走近中建,中建管理也走向世界。中建改革的25年来,历经企业管理大规模步入现代管理阶段,自然就面临了国外的经验迅速被复制——从推广鲁布革经验为标志,由率先对建筑施工企业中传统的项目管理进行改革做起,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项目法施工等先进的施工管理体制就迅速地使中建的生产规模得以扩大、工程质量得以提高。期间创造了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深圳地王大厦、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等一大批精品工程。中建由此开始成为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型公司。至目前的水平,以2006年提前跨入世界500强为标志,说明中建已经基本贴靠于国际先进企业边沿,并正进一步向最前卫的管理内核深入探进。

中建近年来经营及管理“打中国功夫组合拳”,就较有代表性地揭示了中建管理的特色。“打中国功夫组合拳”的主要思路和具体操作是:变外交布局为商业布局;把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尤其以精品项目树品牌带动工程总承包;同样重视在竞争、合作中学习经营管理。

建筑行业是一个低利润的行业,不少企业都因此在亏损的边缘徘徊,要想完全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来破解国企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咒语,对于中建这样一家大型中央企业而言,因其既不占有国家大量直接投资,又不具备许多“巨无霸”型企业垄断资源、垄断技术的天然优势和经营专利,系统内大多数成员企业又为传统国企,历史包袱沉重,自我积累缓慢,流动资金严重,就注定要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并且要比别人多付出数倍、数十倍的努力和代价。

于是,中建全面摆开不畏竞争的应战阵势,建立了独具特色、完善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不断强化成本意识和合约精神,推行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先进的分包制度和项目承包责任制,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到人,以其有效措施,敦促各单位充分挖掘管理效益;视“品质重于泰山,服务跨越五洲”的理念为逐鹿国际市场的法宝,孜孜不倦地实践着对所承接的每一个项目的精耕细作;为在国际上铸造一批标志性工程,形成一批优势市场,而精心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队伍,并且力求走到哪里,就把精品理念传播到哪里、把精品形象树立到哪里,据此实现了比较合理的国际化市场布局。

2001年以来,中建企业“打中国功夫组合拳”的管理智慧在国内外到处闪烁:

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中建的决策者们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扩展其外延,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接连推出关于预算管理、资金财务集中管理、大综材料集中采购、劳务分包集中招标、投资管理、制止无序竞争等30多项制度,有效地制止了乱担保、乱垫资、乱借牌、无序管理企业等行为,也同时有效地避免了腐败行为。

针对企业级次多,管理链条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损耗大等漏洞,中建狠抓机构整合,实行扁平化管理,并创造性建立和完善了法人管理项目体系,促使企业的百元收入管理费用率逐年下降,有效地遏制住管理中“跑、冒、滴、漏”现象。

精品工程更成为中建形象的代名词,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中建打造了规模最大、品牌最优、效益最好的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形象:由中建承揽完成的埃及国际会议中心、泰国拉玛八世皇大桥、阿联酋朱美拉棕榈岛别墅、美国纽约万豪酒店、俄罗斯联邦大厦等众多标志性工程矗立在世界各地。

近两年,在工程额分别超过55亿港元和46亿港元的香港迪斯尼乐园工程和香港东部铁路工程、合约额超过38亿港元的香港中环填海工程、合约额为36亿港元的澳门永利酒店项目等,中国建筑均以“工程成本更低、管理品质更高”而赢得广为赞誉。

精细的项目管理既有效控制了成本,也提高了管理的品质和效益。从2001年到2006年,中建的经营规模翻了一番,经济效益增长了22倍,提前实现了在2010年前全球经营跨入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

特色文化育品牌

一个企业长久不衰、又好又快发展更需要一个永恒的动力。这动力就是企业文化,换言之,“百年老店”长青的秘诀就是要植根在文化沃土之中。从中建文化建设的历程看,由于中建历史相对悠久、沉淀相对厚重等原因,必然造就了中建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历史纵深寻觅,这支敢打敢拼、英勇善战的铁军队伍,在各个时期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精神:有从当年辗转祖国“大三线”的历程中,带来的以“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为特点的“铁军精神”;有创造了彪炳中国建筑业史册的“两个速度”和“两个高度”,让“深圳速度”从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的以“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为特点的“改革精神”;更有“八五”期间在参与921-520航天工程中锤炼出的以“艰苦创业、科技为先、忘我奉献、铸造精品”为特点的“大漠精神”。

这一个个精神的火种传递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建人手中,伴随着企业成长逐渐积淀为企业文化的深厚底蕴,折射出先进的企业精神和中建人自始至终良好的工作作风,即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茫,透射出一个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所肩负的与众不同的神圣职责。

先进的企业文化必须兼容并蓄,在继承上有所创新,在创新中善于学习引进。CI战略作为国际先进的管理科学,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后,主要集中于消费品生产企业和部分服务企业。把CI战略引入建筑企业特别是全国性建筑企业,率先在国内上千家施工企业和所有海外机构加以全方位普及推广,中建是第一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家。中建从一开始就明确规划了CI战略的理念、行为和视觉三大系统,并选择适当时机分步推进,使CI战略的三大系统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最大的功效是打造了统一的中建企业形象,让“中国建筑CSCEC”的品牌伴随着“花园式”工地的形象深入人心。

至今,中建多年来的企业品牌经营获得大丰收,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申报的《施工企业CI战略策划与实施》,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2006年,正在施工的中央电视台、环球金融中心、水立方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进展顺利,创下了一系列全国乃至世界的施工纪录,有力地彰显了“中国建筑”品牌的高品质。

中建通过导入CI战略,并以此为载体,不断提升特色企业文化,打造出了“中国建筑”这个知名品牌。目前,“中国建筑”已经在40多个国家进行合法注册,成为本企业乃至整个中国建筑行业的巨大无形资产,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品牌效应。

凝聚人才做强大

确切地说,能支撑中建之所以有资格名冠为中国建筑航母、中国建筑脊梁的那些核心员工,就同样有资格堪称为这支队伍中最宝贵的人才。对中建的发展壮大事业起到了绝对第一位的主导作用。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持续增长,中建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最大的资本”作为兴企之要诀,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对做强做大企业所应有的资本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中建在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方面的运作内容及措施大致为:

从制定企业发展目标入手、集聚、凝聚各类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服务。为此,把握了四点:以促进企业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动力;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作为人才工作的思想基础;以建设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团队作为吸引和凝聚人才的价值取向;以企业文化优势作为打造人才的精神宝典。

通过创新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机制及必要手段来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如竞争择优、合理流动、薪酬分配“市场化”等,并且注意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的契约机制、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机制和特殊专业人才的管理及分配机制。同时加快属地化人才经营区域的建设,加大区域人才资源社会化。

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着眼点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引进、输出和提供舞台重点练兵,多出、快出人才精品,改善人才资源结构,努力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质量。为此,尤其在系统各基层,重点抓好六支队伍建设(营销、总工、项目经理、财会、工长和技师、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重点培训和培养各层面的领导骨干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人才,也通过技术比武方式培养和激励工程项目岗位上的职业技能人才及劳务联营组织的技能人才,从而全面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日益增长的需要。

全球化的战略规划需要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全球化人才团队。可以说,中建现在已拥有三支跨国经营的精锐之师:其一是注册地在香港的中国海外集团,这支队伍的特点是,在20年前诞生之初就参与了国际大竞争,其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都深深打上国际化的烙印;其二是中建国际建设公司,这是整合中建国内国外优势资源组建的,在拥有20多年海外经营经验基础上,运用全新的机制参与着国际竞争;其三是国内各工程局和设计院,其特点是拥有较强的施工及设计能力,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贮备——这三支队伍在“中国建筑”的统一品牌下,按照区域化经营的要求,参与不同国家的国际大竞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建目前已拥有2.2万名海外经营人员,其中管理人员达3000多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打造中建海外业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

对越来越擅长于国际化操练的中建来说,人才没有地域的限制,目前“走出去”的人才队伍,包括了“自力为主”的内涵部分和“借力为辅”的外延部分,不仅要从内地派出一百几十人,还须在海外聘请近3000名不同国籍的管理人员和约6000名当地劳工,常年为中建服务的分包商员工总计高达上万人。

中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人才建设创新,收到较好效果。表现为:确保了人才分布的基本合理,以及组织运作的流利顺畅,人员各尽其才,才尽其用。尤其近几年,中建员工由当初的25万人缩减至14万人,而技术管理人员却从当初的不足1万人增至7万余人,其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就达1万人。这不仅优化了资源要素配置,为中建的后续发展建造了珍贵的人才宝库,其现实的意义是,更令中建为走向世界建立起来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大盘行情”一路看好。依托这样的人才队伍,中建不断占领市场新高地,不断攀登科技新高峰,先后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4000多项工程,其中有不少已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至2006年,中建在国际承包市场累计签订合同额37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29亿美元,以此优异成绩铺就了中建的“世界500强”之路。

中建一大批一流的设计施工技术人才和现代企业管理人才,不断引领企业站到中国建筑业生产力发展潮流的最前沿,使之拥有国家级工法38项,省部级工法133项,并成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最多、获得鲁班奖最多,以及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最多的建筑企业。经建设部首批授予成为目前全国建设行业唯一一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试点企业,也作为唯一一家企业主体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要课题,同时还承担了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多项重点科研计划课题。

结束语

成功永远只青睐于有准备的思想者和迅疾的出击者。中建总公司非常幸运,她不仅有历史的准备,且还有强有力的领军人物,因此也有能力不断地站在新一轮竞争的起跑线上,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标准、更高的水平,一次又一次地果敢挑战,一次又一次地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回望中国建筑一路走来的历程,不得不对她的创业史充满感动与尊敬,也愈加促使我们对中国建筑的未来进行理性地思考。毫无疑义,中国建筑数十年积淀的深厚的历史资源,将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势,在参与国际大竞争中赢得先机和强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珍惜历史,却不能陶醉和负担历史。做强做大中国建筑,任重道远。谱写中国建筑历史更加辉煌的篇章,历史地落在新一代中建人肩上。

我们坚信,在中建总公司领导团队的率领下,在全体中建人的共同努力下,植根于中国厚重历史文化和先进企业文化沃土之上的中国建筑定会基业长青!

中国建筑教育 篇7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个人品德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强国, 给我们开启了一个新境界,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革新文化和提升道德。这是一次精神生命的脱胎换骨。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个观点开创了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诗化教育, 其实质是继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部分,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努力追求集真、善、美合一的诗化教育之境界。

自我道德人格完成的时代载体

诗化教育, 首先是教育自我, 改变自我。马克思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是改变世界。”我们要造就一个美好的外在世界, 首先要造就一个美好的内在世界, 这个内在世界就是自我。改造自我就需要一种自省的力量, 强调自省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老子主张达则兼济天下, 那么不达呢?他要独善其身。孔子说,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他强调了人的羞耻心。孔子的弟子曾参更把自省发展到极致, 他要吾日三省吾身。他们这种自省的目的, 最后的归宿是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也是孟子说的, “人有恒言, 皆曰, ‘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我们要以中华文化来滋润我们的身心。

最近丁肇中教授在他的实验中, 又一次证实了暗物质的存在, 看来这个世界真是由看不见的无形的存在所决定和引领的。当今我们的社会, 太急功近利, 浮躁、急躁、暴躁, 物欲横流。其实真正决定财富、健康这些物质东西的是什么?丁肇中的二次试验给了我们一个强有力的证明:一切力量的来源是暗物质, 丁肇中的试验证明了我们中华文化圣贤的教诲。人心, 心是什么?心是精神。人的真正潜能在哪里?在心里。人心有无穷无尽的宝藏, 我们为什么看不到, 为什么不能打开这个心门, 因为有一层障碍, 我们姑且把这层障碍叫做膜, 这层膜就像白内障, 有了这层膜就看不见东西了, 就是一片黑暗。这层膜是什么?是私心杂念, 是物欲的包袱。你去掉一点, 就得一分光明。人心像镜子, 人心像清水, 人心像明镜的天空, 他们洞见事物的本质;人心是暗物质, 暗物质开发一点, 就会变成巨大的能量;人心像宇宙, 无穷无尽。笛卡尔说:“人总应力图战胜自己而非战胜命运, 改变自己的欲望而非改变世界的秩序。” (陈嘉映等译《西方大观念》华夏出版社2007年, 第1522页) 因此, 强化内心的修为是至关重要的。

儒家《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儒家看来, 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 为政者在道德修养上应该是国之首善、民之楷模、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大连市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德凝先生, 可以说是修身的楷模。这一切源自于他的家庭。他自幼浸润于中华文化的熏陶。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他的这些祖辈对他耳濡目染, 口提面命, 从他孩童时代起长辈们的言行举止, 长辈们对他所讲的中华文化传统故事里无不灌输着做人处世的道理。他以此作为自己做人处世的根基。几十年来, 从记事起至今, 他从没有顶撞过父母;结婚三十六年, 与夫人没有吵过一次架;兄妹五人在一起共事几十年, 从没有为利益红过脸, 他将自己的修为辐射子孙, 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 大学毕业后个个都能独挡一面。可以说, 这是他人格修养的魅力之所在。

梁启超说:“人类能改良或创造环境, 拿什么去改良创造?就是他们的心力。”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03页) 心文化, 是文化创新新境界。

“栣众恶于内, 弗使得发于外者, 心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净心诗是一个育人的完整过程。省—思—净, 省思分辨善恶、好坏、美丑, 净培养内心真善美的力量。徐德凝先生以诗洗心, 以诗净心, 以诗修身。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 即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们自己存在的, 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 只是由于需要, 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诗歌同样产生于人的一种需要。徐德凝先生写诗也是他的一种需要, 发自内心的需要, 心灵安顿的需要, 他每天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诗, 把诗写在日记上。面对当今的社会环境, 人需要自省, 而诗就是他自省的一种形式, 一种载体, 他是用诗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写诗使他每天生活在愉悦之中, 这种愉悦在于他有一个清静安宁的心灵。他曾在诗歌里写道:“每天早晨, 我都要检查心灵, 看一看有没有堵塞, 有没有淤满, 发现杂物马上清除, 让他露出泉眼。”

孔子云:“士而怀居, 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份子, 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 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 否则, 贪图安逸, 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就是“士”的耻辱, 就不配当一个知识分子。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即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以达其“内圣”目标;社会政治实践即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以达其“外王”目标。“内圣”有赖于“立德”, 即注重人的自我身心修养以挺立道德人格;“外王”有赖于“立功”, 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大事业以挺立政治人格。最基础的是人格, 没有人格, 政治思想无处生根, 无以为本。

“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毛诗序》) 徐德凝先生从十八岁开始写诗, 诗歌记录了他的生活, 记录了他成长过程中的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

他的诗就像古代东方哲学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是生活体验的拓展和升华, 以平民化、草根化的语言体现着诚信与坚守的时代特征。孔子所谓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不离日用常形的形上体验, 将以更平实、庸常的形态说出极其高明的智慧。思与诗的界限或许在于思仍是人类探求真理的努力, 是本真生活的真理、存在的真理。他的诗内蕴深邃, 绵细而不乏大气, 发人深省, 在诗牢牢撑起命运的风景线上, 可以看到他照取人性的勇气和把握自我命运的超乎寻常的力量。如“以胆识与修养为规/以自我为圆心/人的一生是在画圆/只是每个人所画的圆大小不等”, 在朴实的诗语中, 给人以理性的思索。

传统文化的现实转化形式

诗化教育, 在于以诗化人。文化是人类前行的灯塔。探寻文化, 是为了追求文化的意义, 探求文化的作用。文化的本体和本质在于“文”, 它的作用和意义却在于“化”。教化可以美风俗。不仅好书可以迁化人, 好诗更能影响人, 一个人的文雅与文明程度的提升固然重要, 然而更重要的是却是全民素质和觉悟的整体提高。白乐天诗云:“乡人化其风, 薰如兰在林。“这便是文化的功能和使命所在。晚唐司空徒《诗品》说,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并不是一个字不写, 重要的是里面的精神和思想, 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化。“用之乡人焉, 用之邦国焉。风, 风也, 教也;风以动之, 教以化之……故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易风俗。” (《毛诗序》) 专注于传统文化的人间生活化, 让传统文化获得鲜活的生命, 由此焕发传统文化潜在的勃勃生机。诗化教育的现代载体形式与转换, 也是发自他内心的需要, 一种做人的自省, 一种道德修养, 自我教育, 然而, 他不想教化别人, 却恰恰可以教育别人, 影响别人, 影响社会。评价一个人的道德行为, 不应只看他自我完善的内在价值, 还要看他与人为善的结果。显然, 用结果主义的逻辑推理来分析道德权利, 不见得完全充分, 但却十分必要。立足于实践, 创造现代中国文化。实践是文化真正的“源”, 是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所在。文化问题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停留在学者的话语中, 是没有生命力的, 只有立足于实践, 把握和总结实践中的新成果, 中国文化才有真正的创新。在实践中创造, 传统文化才是现代文化健康生长的“根”, 离开了实践创造, 传统文化就成为“历史包袱”。

习近平指出,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德凝先生就是一个实干家。凡事重要的在于做, 一年容易, 十年八年容易, 几十年坚持下来就不容易了。徐德凝先生有一颗美好的心, 他把一颗大爱之心给予亲人、给予朋友、给予社会。这些年来, 大连市的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里就有徐德凝先生和他的公司的功劳, 滨海路、虎滩海洋公园、森林动物园、劳动公园等景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也成为大连一张张亮丽的名片。他以天下为己任, 多年来, 他把自己体悟出来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到处宣讲, 在企业、在学校、在社区, 他现身说法, 我们看到一朵朵和乐美善、福寿康宁的花朵正在开放。

诗化教育, 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转化形式。几十年来, 他写了两万多首诗歌, 出版了《行吟集》《放歌行》《海之韵》《走过红海滩》《记忆的雕塑》五部诗集。他新近出版的《佛典的管理智慧》和《儒家的管理之道》更是传统与现代结合, 蕴藏着丰富的“素质”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 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 它让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具体形象生动, 在理论层面易于理解, 在实践层面易于遵循, 实践着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

德国著名伦理学家包尔生认为, “全部道德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塑造和培养理性意志使之成为全部行动的调节原则。我们把这样一种德性或美德称为自我控制, 这种德性通过独立于短暂易逝的情感之外的理性意志来调节着我们的行为。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德性规定为以目的和理想来调节生活的能力。”

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的独特路径

诗化教育, 是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的独特路径。文化既是对历史的记忆, 更是对未来的选择。一个民族, 有什么样的文化, 就有什么样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民族的振兴, 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国家的富强, 必然要有强大的文化支撑。文化的发展, 除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之外, 还能带来民族素质的提高、社会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当今世界, 文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 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

人类发展历史反复证明,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 不在于一时拥有多少财富, 而在于是否拥有持久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优异的文明素质, 在于是否拥有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要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就必须培育和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样, 才有强大的向心力, 也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要实现复兴, 最首要的正是要努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企业家是先进文化创造发展的一支推动力量, 将文化与社会道德建设需要结合起来, 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这是正面能量, 徐德凝先生以其正能量抵制那种落后的、平庸的、色情的、充满物欲的文化。

记得法国荒诞派剧作家尤奈斯库有一个著名戏剧《椅子》, 椅子是物质的象征, 财富的象征, 椅子膨胀到排斥人的存在, 最后整个舞台空间全部为椅子占据, 人已无立身之处, 只得狼狈地在众多的椅子间爬来爬去。它的象征性是深刻的。

欧洲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场文化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人格”。克尔凯郭尔认为, 人之所以腐化和堕落, 是由于缺乏内在的精神的自觉的缘故, 因此, 人们就完全陷入肤浅的表面的世俗的人类世界, 忘掉了人类的真正价值和人生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迷恋于本质上丝毫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 在相互争执中失掉了“自我”。美国的卡特总统曾在电视演说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美国正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一条是我今晚所警告的路:走向支离破碎和自私。在这条路上有一块错误的路牌说, ‘自由’就是人人有权损人利己。这是一条为蝇头私利而纷争不已, 终于大乱而无法前进的道路, 这注定是失败之途。”

商品拜物观念已渗透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意识深处, 以至教养、文化水准很不相同的社会各阶层, 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 其行为方式之不道德在本质上竟没有多大的差别。中国从上古时代开始, 就特别注意“采风”, 周代还特设采诗官每年春天到民间搜集民谚, “以观风俗知得失”, 由此可见民谚实是对世风人情的一种反映。许多民营企业家, 发展到一定阶段, 聚集了大量的财富, 却不知道如何支配财富。徐德凝先生, 在这里别出新境, 他以诗塑造人格, 以诗塑造企业, 正如他所说“诗之魂, 附我身, 一生行, 一路吟。”他将他出版的诗集赠予他人, 赠予社会。他说, “我的诗集, 能给朋友们, 给读者一点启发, 一点借鉴, 我就非常高兴了。”诗歌一路伴他前行, 让他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奋发有为的心, 使他保持了一双明察秋毫又宽容豁达的眼睛, 让他拥有一副勇于进取、刻苦钻研的头脑。

当年黑格尔在柏林大学致开讲辞时曾大声疾呼, “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 太驰骛于外界, 而不遑回到内心, 转回自身, 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我们的原有家园是什么?是中华文化。我们要以中华文化来塑造人格, 呼唤人文精神, 呼唤全民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事实证明, 没有思想根基和道德自我调适, 所谓经济腾飞是无本之木。我们要呼唤人文精神, 呼唤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呼唤个人对环境、对生态的关心和爱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爱心。两千多年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说:“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说,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钦佩庄子的不仅推己及人而及于万物的爱心, 这是一种大境界, 国外的绿色和平组织体现了这种境界。我们应当追求这种大境界, 世界和宇宙的和谐在于,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我们不能破坏这种和谐, 如果我们连人类自身的和谐都保持不了, 那么还能立足在这个世界上吗?

中国建筑教育 篇8

1. 背景:“一边倒”与苏联专家来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最基本的国策之一。这项政策是毛泽东在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的, 它明确宣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将联合苏联, 加入到社会主义阵营。1950年2月, 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文件的签署, 中国和苏联正式结盟, 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也正式开始。

当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严重缺乏政治可靠的城市管理和经济建设人才, 聘请苏联专家来华工作成为一条重要而快捷的解决途径, 而派遣大批工业技术和军事训练专家以及国家行政管理顾问来华工作就成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提供的直接帮助之一。1949年6月至8月, 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 他与斯大林会谈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聘请苏联专家来华, 8月14日刘少奇回国时就带回了200余名制订经济恢复计划的专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在华的苏联专家已有600余人;而1949~1960年间苏联向中国派遣的专家估计超过2万人。苏联专家给中国带来了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与经验, 同时也将当时苏联的意识形态输入到了中国。

1949年9月, 莫斯科市苏维埃副主席阿布拉莫夫率一个苏联专家组来北京协助研究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根据梁思成“文革”交代材料, 阿布拉莫夫在与梁思成第一次见面时就提出建筑要做民族形式, 这大概是中国建筑师第一次接触到苏联的建筑理论。1952年穆欣和阿谢普可夫两位苏联专家先后来到北京, 前者在中央财经委员会总建筑处工作, 后者在清华大学讲授工业建筑和苏联建筑史课程。他们开始将当时苏联的建筑理论比较系统地介绍到了中国, 苏联建筑理论的要点以概括性的口号提炼出来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民族形式, 社会主义内容”、“反对结构主义, 反对形式主义”、“对人的关怀”等。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民族形式, 社会主义内容”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确立的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 作为官方确立的原则, 它在苏联统治了文艺创作近60年。1928~1932年, 苏联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同时经历了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中央集权化的过程。斯大林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后, 开始加强对文艺的控制。1932年4月, 苏联中央通过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 将所有独立的文艺团体都视为非法, 命令文艺工作者加入到党领导下的协会组织。在同一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苏联文学创作方法的基础。1934年, 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中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了如下表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要求艺术家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革命发展的现实;同时, 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它要求苏联文学具有“党性”, 即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描写社会, 更重要的是要对人民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改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很快也成了苏联其他艺术 (如绘画、雕塑、电影等) 的基本方法。1932年, 苏维埃建筑师协会 (union of soviet architects) 第一次大会通过的“苏维埃建筑师协会章程”, 对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给出了如下定义:“在建筑领域,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意味着将思想动力和艺术形象的真实性与最完整地回应技术、文化和功能等方面的要求的建筑物相结合, 应用最经济的手段和最先进的技术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通常以领袖或经“艺术升华”的普通劳动者为主题, 描述和赞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目的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目标和意义来教育人民。对于建筑而言, 这是一个相当困难和迷惑的任务。明确的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的实质和核心来源于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分析, 来源于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结构本身的分析。用新的建筑形象表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和概念需要一定的方法, 这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建筑界主要讨论的问题。

随着探讨的逐步开展, 借用过去的历史遗产逐渐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表现手段的源泉。1933年10月, 苏联最高的建筑学术研究机构苏联建筑科学院成立, 它对世界各国的古典建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1937年6月召开的苏联建筑师大会上, 许多发言的主题都是关于古典遗产的继承和在新建筑中的应用, 古典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一种本质的要素。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 历史主义成为苏联建筑的主流, 并在二战之后达到了高峰。

“民族形式, 社会主义内容”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或者说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一种更具体的表述。“社会主义内容”所指的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并没有什么不同, 即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中所说的“革命发展的现实”, 是人民的要求、斗争、结果和梦想。“社会主义内容”在建筑方面就是“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对人的关怀, 意味着建筑不仅要像其他艺术那样满足人们在思想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它要求建筑具有完善的功能性、合理的经济性和高度的思想性, “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和美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型的建筑类型, 如工人住宅、文化宫、休息大厦、苏维埃农庄等, 那些服务于大众的建筑, 如图书馆、学校、影剧院等, 以及那些建筑的宏伟和美丽, 都体现了“对人的关怀”的社会主义内容。

“民族形式, 社会主义内容”实际上更强调“民族形式”, 它体现了苏联的文化政策, 是苏联本土化政策的一个方面, 目的在于促进其加盟共和国的其他民族触入苏维埃联盟。二战后苏联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大力宣传和推行这一政策, 同样也包括50年代的中国。“民族形式, 社会主义内容”的提法来自于斯大林1925年的演讲“东方大学的政治任务”。在此讲话中, 他指出“无产阶级文化”与民族文化并无矛盾, 无产阶级文化并不废除民族文化, 它给予后者内容, 而民族文化也不废除无产阶级文化, 它给予后者形式, 不同民族应该基于不同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式表达社会主义的内容。

在建筑中追求民族形式的代表人物是亚美尼亚建筑师塔玛年 (a.Tamanian) , 他在1923~1936年间设计了一批具有亚美尼亚传统民族形式的新建筑。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开辟了苏维埃建筑的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道路”。1939年莫斯科全苏农业展览会是“民族形式”建筑的集中展示, 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乔治亚等加盟共和国的展馆体现了各民族的传统建筑特色。

3. 苏联建筑理论的传入途径

苏联专家的介绍和解释是中国建筑师接触苏联建筑理论最早的途径。1952年, 在位于北京灯市口某大楼内的总建筑处, 穆欣向北京的中国建筑师介绍了苏联建筑的理论, 并展示了当时苏联的历史主义的建筑。比较系统地介绍苏联建筑的是阿谢普可夫在清华教授的“苏维埃建筑史”课程。在授课中, 阿谢普可夫以当时苏联正统的观点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联建筑由20世纪10年代到二战之后的发展历程, 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民族的形式, 社会主义的内容”、“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等都有所阐述。随后来到中国的苏联专家, 例如接任穆欣的巴拉金、克拉夫秋克等人都曾向中国建筑师介绍过苏联的建筑理论。

苏联建筑理论引进的另一个途径是翻译当时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文章和书籍。例如1954年第一、第二期《建筑学报》就刊载了数篇这样的译文, 包括米涅尔文的《列宁的反映论与苏联建筑理论问题》、阿·库滋涅佐夫的《恢复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城市的创作总结》、瓦尔特·乌布利希的《国家建设事业与德国建筑界的任务》、柯·马葛立芝的《西德建筑的悲剧》, 以及建筑工程出版社1955年翻译出版的查宾科所著的《论苏联建筑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等。

苏联建筑理论也通过前往苏联和东欧国家参观或参加会议的中国建筑师介绍到了中国。例如梁思成在1953年2月至5月随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访问苏联, 接触了苏联建筑科学院院长莫尔德维诺夫等人, 回国之后, 他在《新观察》1953年第14期发表了《民族的形式, 社会主义的内容》一文, 介绍了他在苏联参观的感受以及与莫尔德维诺夫的谈话。

由于苏联本身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是相当模糊的, 特别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更没有一个明白的阐述, 因而他们的解释和说教根本无法让当时对苏联建筑几乎一无所知的中国建筑师对苏联理论产生清晰明了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从他们展示的图片, 从对苏联建筑实物的参观, 中国建筑师获得了一个明确的历史主义建筑映像, 而苏联当时援建中国的一些项目则以实物展示了这一点。苏联设计、建造的北京苏联展览馆是这些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 它由苏联建筑师安德列也夫设计, 在造型上为典型的俄罗斯建筑形式。虽然在设计中采用的是俄罗斯手法, 但苏联专家同时也很重视吸收中国的传统要素, 例如莫斯科餐厅的4根国柱的装饰、展览馆的檐口和瓦头、中央正门的4根刻花柱子等处都采用了一些中国传统的建筑细部处理。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 苏联展览馆等工程在当时成为学习和了解苏联建筑理论的基地。参加苏联展览馆设计的戴念慈还在安德列也夫的建议之下在他的北京饭店西楼的设计中进行了“民族形式”的尝试。

而在20世纪50年代, 在中国推广和诠释苏联建筑理论的最具代表性人物则是梁思成。在建筑界享有崇高声望并被中共赏识的梁思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开始学习《共同纲领》所制定的各项政策, 并试图将文化政策落实到中国的建筑设计中。1950年1月, 梁思成在营建学研究会的讲话中, 根据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定义, 将新中国的建筑定义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建筑”。虽然这次讲话并没有提出如何去设计“民族的”建筑, 但它指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两个特征:院落平面和木结构的“构架法”, 同时也批评了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复兴式建筑是“皮毛的”, 但仍有一些较好的作品。1952年12月, 梁思成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苏联专家帮助我们端正了建筑设计的思想》。在这篇文章中, 梁思成将穆欣和阿谢普可夫对苏联建筑的介绍总结为五个方面, 即“对人的关怀”、建筑是一门艺术、建筑和都市计划的思想性、一个城市的建筑的整体性、建筑的民族性。1952年访问苏联后, 他在《新观察》发表的“民族的形式, 社会主义的内容”, 用他在苏联的所见所闻, 解释了这一口号。

4. 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1953年, 中国模仿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保证这个计划的顺利实施, 政府加强了意识形态控制, 把全面学习苏联的要求上升到政治高度。其年10月, 《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为确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而斗争》的社论, 将设计的指导思想区分为资本主义的设计思想和社会主义的设计思想, 要求设计人员向苏联专家和苏联提供的设计文件学习社会主义的设计思想。在这样的形势下,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就成了当时中国建筑设计中不可质疑的指导原则。

首先, 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并延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现代建筑遭到了批判。杨廷宝设计的北京和平宾馆, 这座曾被赞誉为“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对于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和中国劳动人民伟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首都最高的“现代化的九层大厦”, 被明确地指出是结构主义的建筑;广州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的展馆被刊登在《建筑学报》的一篇读者来信辛辣地批评为“美国式香港式的‘方匣子’”、“鸽棚”;上海曹杨新村被指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花园城市’”。虽然对当时中国现代建筑的批评并没有最终发展成为一场运动, 但是, 它使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立即停顿了下来。

第二, 苏联的建筑理论导致了1953~1954年间“大屋顶”建筑的盛行。在苏联的那些口号中, “民族形式, 社会主义的内容”相对比较容易理解, 因而“民族形式”成为中国建筑师探求的目标。对现代建筑的批判使当时的一些中国建筑师感到“苦闷”, 一些参加1953年建筑学会成立大会的建筑师甚至是为了能“带一套民族形式的规格公式回去”。1953和1954年, 从北京到全国各地, 全国兴建了一大批“民族形式”建筑, 其中以“大屋顶”建筑居多。由于事先缺乏实践性的探索, 中国建筑师重新拾起了他们在20世纪20~30年代民族复兴式建筑中采用的手法, 以应对“民族形式”的需要。

第三, 苏联斯大林和后斯大林时期的变化给中国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困惑。1954年11月, 苏联建筑工作者大会批判了苏联建筑中严重的唯美倾向, 引发了中国1955年初开始的“反浪费运动”。“大屋顶”建筑由于造价昂贵而受到了严厉批评, 极力推动“民族形式”的建筑师梁思成也遭到了批判。中国在后斯大林时期没有跟随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 同样也没有否定早先引入的苏联建筑理论。反浪费运动没有把现代建筑从禁锢中解放出来, 反而使中国建筑师陷入了既不能设计现代建筑又不能设计“大屋顶”建筑的困境之中。对苏联建筑理论的重新诠释便成了中国建筑界无法摆脱的任务。从1955年后, 关于建筑的“内容”和“形式”, 关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一直是中国建筑界讨论的中心议题。

中国建筑教育 篇9

在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中,第一章为总论,综述了中国建筑的位置、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建筑、研究方法、历史地理、分类和特性;第二章为前期,介绍了中国史前、周、秦、汉时期的各类建筑;第三章为后期,介绍了中国三国至隋时期的建筑,建筑种类涉及都城、宫室、佛寺、道观等。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一书在绪论部分首先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继而提出建筑史分期,主要以朝代更替的时间节点为断代,对各个时代的建筑进行分析。

从两书所设计的研究年代而言,伊东只选择研究到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为止,而梁先生则一直叙述到清末及民国以后的建筑。同时,两书的重点亦截然不同。伊东的书中,对于石窟寺的描述和探讨在全文占了绝对的份量;而纵观梁先生全文,则对各个时期的阐释都较平分秋色,只对于《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有强调的意味。试探讨造成二者差异性的因素,并试图从这些因素的角度来解读两书。

1.1 伊东忠太对于中国建筑史的定位和研究的出发点

建筑进化论是伊东忠太建筑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共有七项内容:1)建筑由材料(肉体)和意匠(精神)共同组成;2)材料和意匠的相符性;3)宗教对于意匠的重大影响;4)样式的延续性;5)样式变化的要素;6)样式变化的状态(器械的混合及化学的融合);7)尽管材料发生了变化,旧的形式却会暂时残存,然后才被替代的现象。在建筑进化论中所提及的关于样式的延续性和变化要素的内容来看,可见伊东忠太对于建筑样式的源流关系颇为关注。

伊东忠太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进行考察和研究的动机,即为追溯日本建筑的起源,这与其一直以来所研究的课题有极大的相关性。1902年,伊东忠太对中国进行首次考察,经过了中国建筑全域性的普查之后,完成了中国建筑通史《中国建筑史》。其后,伊东忠太还去了印度、土耳其以及欧美各国,进行了深入的建筑旅行。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考察只是在这条寻找起源的旅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为何全书到南北朝便戛然而止,徐苏斌认为,伊东忠太研究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法隆寺是如何受西方影响的,即从东西文化交流的角度考察中国建筑。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建筑和国外交流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对法隆寺(607年)影响最大的时期,且有很多遗迹如云冈石窟等保存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完成了南北朝的研究便达到了伊东忠太最初既定之目的。

1.2 梁思成对于中国建筑史的定位和研究出发点

当时复杂历史环境背景,以及对此书的迫切需求在此略去不谈。从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的行文中可以看出全书洋溢着强烈的民族情怀,中国传统建筑的正面价值得到十分强烈的肯定。同时本书主要是以实录的方式,从文献和实物等方面来讨论各个时代的建筑特征。强调的主要是历史史实,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史料的记载和收集,而对于作者的史观则表达的较少。这与梁先生对于建筑史学的理解有直接关系。

因而,梁思成的实物和文献考察注重的是其本身,而伊东忠太的考察则是考察其源流,两者的中心有着很大的偏差。由此导致考察内容材料上的差异,以及在看待问题上的不同视角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

1.3 伊东忠太与东方主义

在此,必须提及影响西方甚深的东方主义。20世纪的东方主义事实上是在西方现代性的视野下,对于西方中心文化的自我确认和对东方文明的否定。西方指现代启蒙的西方,以西欧北美为中心,奥斯曼土耳其以东的广大地区;而东方则一直从埃及到日本,或者说是整个非西方世界。西方东方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概念,同时是一种文化结构地理的产物,如东方史野蛮、愚昧和落后的时代。

这种东方主义表现在建筑史学领域则是一种欧美中心论。如英国学者弗莱彻在《比较建筑史》中就把中国及日本建筑、伊斯兰建筑和印度建筑列入非历史性建筑的范畴,并认为中国建筑是“千篇一律,自太古以至今日,毫无进步,只为一种工业,不能认为艺术”。在弗莱彻看来,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所属为同一类建筑,是一种没有发展的源与流的停滞的建筑,并且与现代主流建筑无甚关联的建筑类型。而伊东忠太在书中对诸如此类的论断提出了坚决的否定:“中国之建筑,自数千年前已大发达,直至今日,仍为雄飞于世界一方之五亿国民所有,以与古代秘鲁、墨西哥同日而语,岂非偏见?”伊东忠太研究中国建筑史,似乎试图创立一种与以西方中心为审美内核的东方主义相抗衡的史学观念,并试图解释何为中国与日本的建筑是有发展的建筑。

1.4 梁思成与西方的建筑学教育

梁思成于1920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学习,受西方古典建筑学和建筑史学研究的熏陶。曾有学者认为是梁思成将当时流行于西方艺术史界的风格史研究方法引入中国,成为汇总过建筑史学研究开风气之先河的一代宗师。在《中国建筑史》中,这一点并未有很好的体现,而在《图像的中国建筑史》中应该有更好的阐释。然而由于受到西方古典建筑学的教育,以理性为基础的西方审美原则对梁思成必然有一定的影响。以结构理性原则来说,理想的建筑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应该是并且最终也是为了经济的达成结构和空间目标而同时具有美学价值的元素。那么,力学和结构的合理性、有效性就成为判断标准。梁思成在接受斗拱的起源与变化时,便运用了这样的理性分析。

2 关于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中若干视角及结论的思考

2.1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伊东忠太第一采用了原有的中国学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第二吸收了西方近代以来考古学进行遗迹考察的实测方法,并运用到古代建筑的测绘中,第三运用了文字考证法。这些都对其后中国方面的建筑史学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

2.2 时代的划分

伊东忠太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古典建筑历史进程的判断。他把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分为前期(石器时代至秦汉)与后期(三国至清)两个大的时段,并特别将后期分为:1)西域艺术摄取时代(三国至隋);2)极盛时代(唐);3)衰颓时代(宋元);4)复兴时代(明清)四个阶段。一直试图寻找这种划分方法的依据,未果。直至撰写该篇之时,前文提及关于建筑进化论部分,其中涉及样式的变化,才考虑到是否这样的划分方式与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建筑的影响时期有关,试做如下解释:

日本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四大重要转折时期:飞鸟时代、镰仓时代、桃山时代和明治时代。其中,从飞鸟时代开始,日本主动与隋唐建立密切关系,积极摄取隋唐,特别是唐代文化,并因此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此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建筑式样称为“唐样”(禅宗样);而镰仓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宋代,此时一种具有中国南方建筑特点(与当时中国王朝都城南迁有关)的建筑式样传入日本,并形成固定的式样“天竺样”(大佛样);桃山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明朝,是日本建筑独自发展的时期,但是从各地保存的天守阁来看,依旧不能排除受到明代中国建造城墙及楼阁影响的可能性;明治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清朝,明治时期的建筑主要受到欧洲近代文明的影响,而处于明治时代之前为江户时代,其建筑风格体现为装饰繁复,精雕细镂,呈现出一种巴洛克式的奢华,这与清代建筑风格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

由此推测,这样的历史阶段的划分其研究的目的有可能更多的指向日本建筑的价值,即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建筑影响上的。文中说“谓宋元为衰颓时代,世人当有异议,单独观宋元之艺术,亦决非劣等,且可认为优秀,亦未可知;然比于唐之极盛时代,则确衰退矣。称明清代为复兴时代,恐亦有不同意者;然别无较善之名,姑用之耳”。在此需提及镰仓时代,由于有一部分人坚持日本本土的传统式样“和样”,而对于“天竺样”(大佛样)抱不完全接受态度,故而在河阳的基础上,采用部分天竺样的细部做法,而形成了另一种样式——“新派和样”,而“唐样”依旧盛行。可见,在日本,唐代建筑艺术的认可度要明显高于宋代。而伊东忠太的这种“宋元处于衰退状态”的理论也可视为是一种日本传统审美价值的体现。

2.3 关于文字的研究

在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中,有一小篇幅谈及文字考证法。关于中国的汉字,伊东忠太把其视为理解和推测中国古代建筑样式的重要工具。而无独有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用了不少的篇目来解释汉字系统,以及汉字在中国文化中所表达的特殊含义。可以从文字和纹样上去研究和探索各种已经失去的物体或者行为,是中国汉字所特有的性格。在此想到一个问题:在以往的中国建筑史中,关于文字的研究和考证,往往只注重甲骨文和小篆时期,也即是汉字形成的早期,而很少谈及汉字系统成熟后与建筑的关系。然而,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汉字也在变化。或者说在隶书、楷书、行草之间,也许不只是笔画形状的改变。当然,这只是猜测,但这是由此处的关于文字的研究讨论而产生的一点设想。

3 结语

对于当今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伊东忠太与梁思成二者的《中国建筑史》分别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指导方法。一方面,对于实例的考察调研必不可少,对于实例的记录和分析是对不断完善建筑史料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对于既有实例其源流及发展脉络的思考则关乎建筑学史研究的命运,对于史实的思考过程是整个建筑史研究中的关键所在。

摘要:指出伊东忠太与梁思成两者的《中国建筑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早期国内外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成果。对二者进行比较式阅读,旨在辨析两者所运用的不同研究方法下的不同视角,从而对于当今建筑史研究方向做出探索性思考。

关键词:成书背景,东方主义,时代划分

参考文献

[1]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M].陈清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论中国现代建筑 篇10

大约在90年代初, 一位在丹麦留学的中国建筑系研究生读过我一篇关于《第三文化》的论文之后来信询问一个看似非常简单, 但是费人思考的问题。他告诉我正在做建筑博士论文。而他论文的主题十分有趣:中国现代建筑的文化认同 (The Culture Identity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他问我中国建筑是否有“中国现代认同”。记得当时我的思路还正在形成, 但是却果决地回答:中国无现代!但我还是把不太成熟的想法对他做了解释, 虽然当时言未尤尽, 却开始了我近20年的思考。最近又遇到两位在上海工作, 生活的法国艺术家, 本来是闲聊, 可是在重提这个命题时不由满怀激情, 犹如当年。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导致这篇论文。“现代”这个词概念很广, 但是本文特指建筑设计上的文化认同。

问题的起源

建筑是文化的一个主要部分。在讨论这个课题的时候最为棘手的是大家都十分熟悉, 但是却忽略其含义和定义的一个名词:“现代” (Modernism) 。本来“现代”这个词与“西方”紧密相连, 或者说, 离开“西方”的定义就根本无法讨论“现代”。于是, 我们必须从源头开始讨论, 从“西方”到“现代”, 然后再从现代到“中国”。它的难点在于, “现代”是一个“西方”的概念, 何以牵扯到“中国现代”?甚至可以说, 把“中国”和“现代”联系, 组合在一起本身已经发生了概念性的错误。这就是问题的起源。

“西方”的定义

不想在这里多费章节讨论西方与现代。仅仅把它们的定义做一个一般性的解释, 为后来的目的, 讨论中国现代 (Chinese Modernism) 做一个铺垫。熟知西方与现代的读者可以跳过这一段落。

“西方”定义为基于三大组成的文明[1,2,3,4]: (1) 希腊经典与罗马政体; (2) 基督文化, (3) 民主, 科学, 市场经济。

西方文明的政治体制来源于希腊的“共和”和罗马建立的“帝国”.同时, 希腊还提供了“自由”的概念, 而罗马产生了“法律。”于是西方世界奠定了“法律下的自由”这样一个奠基性的理念。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石之一。

基督文明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基督的理念决定了整个西方社会的人文精神, 价值理念, 道德基础, 伦理标准。因而, 基督文明是西方文化中人文主义的基础。基督文明提供社会最为圣洁, 崇高的精神境界, 并要求所有追随者信服于至上的权威:耶稣。于是基督文明提供社会一种对尊严, 道义, 神圣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建立人类的宗教认同和精神世界。同时, 所有西方文明的产物大多来自基督文明和教堂, 比如音乐, 艺术, 天文, 哲学, 科学等等。

中国绿色建筑行动 篇11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节能减排重要领域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于2011年3月28日在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绿色建筑让城市生活更低碳、更美好”论坛中,作了题为《中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草案》的主题报告。

仇保兴副部长分析了我国建筑业的状态,指出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初中级阶段,每提高1%城市化率,新增能耗6000万吨标准煤;每提高1% 的城镇化率,新增建筑用地1000多平方公里;从材料上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新增钢材、水泥、砖木等建材总重量6亿吨。大家可以想象,城镇化就是一个推土机,是一个把资源、能源、生态进行消灭的、进行破坏的大型推土机。但是城镇化也是造福机器,如果城镇化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城市来推动的话,那么城镇化就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发展绿色建筑是解决我国资源能源问题的重要战略,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要加快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基本策略的制定和完善,加快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和政策的研发。

未来几年,大规模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将成为绿色建筑大发展的契机。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强制性进行建设的住房项目,前五年一共建了1100万套,今后五年要建3600万套。3600万套,意味着一半的建筑市场将由保障房来提供。这时候,政府重点工作就要使保障房成为绿色建筑。

我们要大规模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的應用,使建筑变成产能场所,助推绿色建筑的发展。从前几年来看,太阳能光电在建筑的一体化应用已经迅猛发展。从太阳能光热在建筑的应用来看,我们建筑屋顶的应用量已经达到全世界的70%,全世界的70%的太阳能光热在中国。

我国1/5以上的城市,已经开始各种类型的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单个建筑的节能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把这些建筑串联起来,使这些建筑与社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紧密的匹配,就会发展出多种效应的低碳减排的项目。

我国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始了既有城市改造与绿色建筑相结合、新建城市与绿色建筑相结合以及小区的改造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绿色建筑已经成为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发展的先头兵和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纷纷成立绿色建筑的设计研发机构和绿色建筑联盟。

发展绿色建筑并不是昂贵的,它的成本是可以承担的。有关机构对九个最典型的绿色建筑进行了调查,证明绿色建筑成本普遍低于开发商报的成本。经过核算,证明每个项目的节能和能源的经济利益利用都非常好。通过这些项目平均化的推算,得出数值节电成本的静态回报期是3~5年,节水成本的静态回报率是2~7年。绿色建筑在能效、节水、节材和控制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方面,都是最高效的。

在谈到加快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基本策略时,仇保兴副部长阐述了六项措施:

第一,在绿色建筑标识配置方面,第一个阶段,过去的五年采取自愿申报的办法,使得绿色建筑从零起步获得每年100个以上的标识标志。第二阶段,在未来的几年,每年获得标识标志的建筑应该达到300个,甚至每年500个,必须把工业性和区域性的强制与商业性的自愿相结合。第三阶段,到“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使绿色建筑覆盖所有建筑类型。所以,还要增强商业性经济激励政策,使得绿色建筑基本上在我国推广。

第二,我们正向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的“十二五”规划迈进,将面临巨大的使命感和工作量,还要面临生态城市大规模的建设。

所有的生态城市,可分成以下三类:第一类,既有的城市改造升级为生态城市。我们要求新建的建筑50~60%,必须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像有些新区,可以做到100%,中新生态城也可以做到100%,既有建筑有20%改造成绿色建筑,这就是一个刚性的标志。第二类是新建生态城,有80%以上的新建建筑为绿色建筑,要求达到100%。第三类,由城市的某一个社区改造成生态社区,既有建筑应该达到50%以上改造成绿色建筑,80%以上新建建筑为绿色建筑。因为绿色建筑就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中间的基础,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避开绿色建筑说自己是生态城市的。

第三,要依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与示范城市对绿色建筑强制性的推广。对获得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享受国家补贴的项目以及示范城市享受国家补贴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来说,要求80%以上正在应用的项目应该是绿色建筑,并且要尽快过渡到100%。达不到绿色建筑内部体系要求的,不能进入绿色建筑认证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应该终止。享受国家补贴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30%新建建筑应为绿色建筑,启动既有建筑改造为绿色建筑在“十二五”可达到20%。改造成绿色建筑,既改善了舒适性,又提高了空气质量,同时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材料的消耗。

第四,依托绿色小城镇推广农村的绿色建筑。我国现有两万个小城镇,对于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30%以上的小城镇,我们要命名为绿色小城镇或者生态小城镇,并给予一千万到两千万的补助。同时,要设立乡土绿色建筑创新奖。在我国各地的乡土建筑都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智慧,都是先民们应对自然变化,以最省力、最省能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节能建筑。这些是古老的绿色建筑,应该尊重它、改善它、延续它。

第五,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我们认为,对三星级高等级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金额应该大于1/3的增加成本,平均来算是每平方米补助75元,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一起对这些高等级的绿色建筑进行奖励。而一星级成本更低,准备在物业税先试的城市中间减半或者减少对绿色建筑的征收。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就是非绿色建筑不得获得土地,或者大面积的开发绿色建筑的比例要大幅度上升。在北京等城市已经尝试对已建成绿色建筑奖励5%的容积率。在需求端,购买绿色建筑就购买了对地球的保证数和为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数。

第六,全面推行住宅的全装修与装配化,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是在建筑全装修方面,我国的全装修的比例还不到20%,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我们将在全国要设立20~50个示范基地,这里的潜力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力。

在谈到如何加快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时,仇保兴副部长讲到:

第一,我国气候区异常复杂,至少有四个气候区,不同气候区和建筑种类都要编制相应的绿色建筑的标准和实施规范。这些标准和实施规范,应该向古老的乡土建筑学习,不能采取不尊重传统的做法。

第二,开发绿色建筑设计和检测软件。绿色建筑同时要考虑到舒适性、减排性、节材、节水,这也使得设计软件的复杂性大大增加,技术上一定要攻关。有了设计就有了检测的软件。这些软件,都必须要通过研发,使得它成熟起来,而且广泛地推广应用。

第三,设立20个以上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绿色建筑产业化基地,构建产、学、研、政、企广泛联盟和产业化的推广平台。绿色建筑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研究,而应该成为一种全体市民的共同行动。

第四,中美能源合同项目,涉及到节能的汽车、涉及到碳的固定的捕捉、涉及到绿色建筑,这三个方面最有潜力的还是绿色建筑。碳捕捉有三个方式:一个通过化学的办法捕捉碳,那就需要造成污染;一个通过物理的办法捕捉碳,就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但是如果通过自然的方法,通过木材、通过植物捕捉碳,把它变成建材,那就是非常自然的方法,最小的环境干扰办法,把碳固定住。绿色建筑就是这么一种建筑。

第五,全面培训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安装、评估、物业管理、能源服务等等方面的人才。因为我们过去的建筑设计师从来没有在课堂里边学过绿色建筑,我们需要再学习、再培训、再教育。

第六,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单项技术创新。这些单项技术包括各类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的一体化应用,包括雨水收集和中水循环利用与建筑的一体化;包括垃圾的分类,包括餐厨垃圾、湿垃圾有计划处理,包括绿色照明与光导照明与建筑的一体化,包括分布式能源与绿色小区和低碳生态城的建设,是综合性的共生技术的集成,都是需要攻关的。

第七,加快绿色建筑社区的整体设计和技术的创新。因为绿色建筑不能等单体建筑成熟了再搞系统,必须把单体建筑的成熟与系统同时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够发挥节能减排和降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综合效应。

第八,开发和推广绿色建筑碳排放和“四节”性能检测与评估体系。只有科学的、严格的、计量的“四节”效能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评估,才能把绿色建筑纳入健康顺利发展的渠道。

中国古典建筑漫谈 篇12

中原黄河流域水患频发, 我们的祖先从一开始就因地制宜, 把建筑物的支撑力与围墙功能分开, 由内部的柱子支撑屋顶的全部重量, 墙的作用只在维护隐私和遮风避雨。中国又常受强烈地震肆虐, 因此古人不建坚固的墙壁。地壳隆起时, 墙壁会裂开, 他们建造具有弹性的建筑而完全不用黏胶或钉子。这种建筑在地震时能像船一样移位又弹回来, 其台基的作用类似筏, 沉重的铺瓦屋顶由白枞制的柱子支撑。而白枞木的强度是钢的4倍, 韧性比水泥高6倍。

古代建筑造型赏心悦目, 最具表现性的部分是典雅、倾斜上扬和巨大的屋顶。屋顶呈曲线向下倾斜, 强调水平面向, 由远而近的行人可看到整个屋顶, 即使要进屋时也看得到。屋顶用柱子与横梁支撑, 倾斜的形状使屋顶呈曲线, 用此建筑法的屋顶可以延伸其下的房舍使得其规模更加恢宏。

建筑的高度并不等同地位高低, 而是看屋顶的设计。屋顶的繁复装饰往往代表建筑物的重要性, 屋脊两端看似鱼尾的部分称为戗脊兽, 他是海龙王的儿子, 能呼风唤雨。倾斜的屋脊上有时还有一排小动物, 皇室建筑有9只, 重要性越低的建筑动物数量越少。

中国式屋顶不仅富含象征意义, 实际重量也惊人, 约是传统西式铺瓦屋顶的4倍重, 屋顶多以沉重的釉瓦覆盖, 屋瓦多为灰色, 但偶尔也有色彩鲜明的蓝色和绿色, 紫禁城则是代表皇家的黄色。支撑巨大屋顶的柱子必须非常粗大, 柱子表面都涂上漆, 以防风雨或白蚁侵蚀, 或漆上一种用油, 麻和砖屑混成的混合物, 寺庙柱子通常都漆成象征吉利的大红色。瓦片厚重的屋顶似乎需要用许多柱子支撑, 但中国建筑只以几只藉托座之助的柱子来巧妙的支撑沉重的屋顶。

古代建筑的金字塔型托座与横梁赋予屋顶独特的曲线造型, 这个巧妙的结构称为斗拱。其组成要素基本上十分简单, 斗拱由装在柱顶的托座构成, 横梁则插入托座内。斗栱分3个部分, 像柱头的斗是柱顶的木块, 拱是放在斗中的托座, 期间的空间称为升。其复杂程度令人惊叹, 托座环环相扣, 全不需用到钉子与黏胶。古人用斗拱使屋顶悬空延伸, 内部却不需增建支柱。为延伸屋顶的飞檐部分, 工匠们发明了精巧的办法。飞檐是跷跷板的一端, 跷跷板的另一端是屋顶中央, 两者重量刚好抵销, 屋顶中央的支轴只是一根柱子, 这种用一根柱子抵三根作用的设计叫昂, 使铺有沉重瓦片的屋顶仿佛漂浮空中, 沉重的屋顶形成剪应力。欧洲人用飞扶壁支撑教堂圆顶的庞大压力, 中国人则运用梁柱间的托座, 透过托座和柱子将剪应力传到地上。屋顶越大越多层, 托座越复杂, 屋顶的形状和大小千奇百怪。1103年李诫出版的“营造法式”一书被定为建筑测量的标准系统, 在幅员广大中央集权的中国被奉为圭皋。该书将斗口的尺寸界定为基本测量单位, 斗拱的大小则决定建筑物其他各部分的大小, 如柱子的高度和粗细, 这套标准一直沿用到现代。

中国建筑规则不仅应用在建筑物上, 也用在城市, 庙宇或宫殿的规划。古中国道士依据风水决定房屋的方位。风水是流动于天地间各种神秘力量的法则, 后来成为使人造建筑物与天地间的气和谐共存的规范原则。风水决定建筑物的选址, 平面图装饰, 甚至色彩。神秘的风水原理似乎充满了中国古老的泛灵宗教观, 其实它缘起于某些应对中原气候的简单实用知识。

中国地处温带, 多吹东南盛行风, 朝南或朝东南的房子, 可藉东南方的暖风和阳光使厅堂或庭院通风宜人。不但房屋朝南, 城市、宫殿、坟墓均朝南而坐。古中国道士用司南辨别方向, 司南是一种磁性罗盘, 形状如杓的指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 圆圈代表天, 方盘代表地, 杓永远指向南方。杓代表大熊星座, 又称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因指向北极星而意义特殊, 皇帝相当于人间的北极星。司南演变为风水专用的罗盘, 用一根针指引方向。风水师根据这类书上的古代法则决定阳宅或阴宅方位, 每个方向都有其象征意义, 各有其代表色和象征动物。南方是朱雀和夏阳的方向, 南向的城门皆以这种神秘鸟类命名。白虎与秋的西方是夏凋和日落的方向, 白色后来成为中国吊丧的颜色。东方是苍龙的居所, 来自东方的雨是生生不息的要素。北方是灵龟玄武的方向, 代表冬、夜、阳光之死、大漠寒风和不时进犯的北方部族。

中国的星象学家研究天地宇宙, 风水师则试图找出并测量称之为气的无形力量, 希冀找出与气相合的吉利方位。风水的主要理论为勘测气的流向, 导引并予以强化, 有时必须将气加以导正、增强或转向。今天中国人仍相信在正确位置挂八卦或风铃, 能驱邪避凶, 改变命运。天然的蜿蜒水流可拦截并积聚气, 但湍急的直流则无此作用, 因而风水师们主张门前要有蜿蜒且流速缓慢的水道。紫禁城外建有蜿蜒的人工河, 以便为皇家殿堂带来吉气, 北方应有山来抵御寒风, 阻挡蛮族或其他北方不祥之物。今天大部分中国人仍按风水调整住家或公司方位, 只是高楼取代了山, 车水马龙的街道取代了河。

中国的古典建筑美轮美奂、典雅实用, 其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赋予了建筑本身丰富的审美内涵, 又在其中体现出中国人的宇宙观, 可谓是世界建筑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摘要:中国古典建筑因地制宜, 顺应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精神, 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其独特的木结构建制, 宏伟典雅的造型, 以及对风水的苛求, 均反映出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不失为世界建筑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古典建筑,木,风水

参考文献

[1]贾洪波.《中国古代建筑》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05版.

[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06版.

上一篇:政策动力下一篇: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