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学(精选9篇)
中国建筑史学 篇1
一、引论
从营造学社发展至今,中国建筑史学已构成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在探索什么样的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理论、采用什么样的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方法等问题上,除了继承梁刘传统外,目前也开始出现诸多新的反思和日趋多元化的路径。整体来看,这些学术的继承与探索绝大多数属于对象理论层面的问题(即针对“有什么”“是什么”而展开的“为何是”“如何是”的问题)。而对这些对象理论的前提与基础展开的理论研究(即“如何能”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建筑史学元理论的研究,尚缺乏自觉清晰地学术脉络。
这种状况其实影响着中国建筑史学学科理论的自明性,也影响到中国建筑史学在人文学科、建筑(建筑、规划、景观)及其相关学科中本有的知识奠基及学术批判功能的自觉性。从更为现实的问题看,随着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风景园林学重新整合为三个独立而又有内在关联的一级学科,各自学科基础的专门史学研究亟需明确自身的经验对象和学术界域,但三者内在的学术关联又比以前任何时候更为强烈地要求形成更为深刻更切中建筑本质的史学基础理论。
针对上述,本文仅限于初步勾勒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学术脉络并尝试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研究路径,只作抛砖引玉,而系统精深的研究有待学界业界方家。
二、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
吴良镛先生通过总结中国建筑史学三个研究发展阶段,强调了中国建筑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他提出,目前我们应该进入以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为核心的第三阶段,强调说:“我们一定要提高对中国建筑的理论研究的自觉性,即有意识地、敏感地、创造性地探索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论,必须深入地研究理论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建筑,……也只有更好地掌握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才有可能更好地追根溯源,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的发展,触类旁通,发挥创造,提高中国建筑的创作水平。”(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研究,属于中国建筑史学的对象理论(亦即通过历史事实的确定与解释而归纳分析得出的中国建筑“为何是”问题),而如何有效展开传统理论的研究、如何检验评价中国建筑史学的各类研究(即检验鉴别各类对象理论研究的前提、论证方式、理论结构及其可靠性、限度等“何以可能”的问题),则属于中国建筑史学的元理论。严格来讲,吴先生所说第三阶段的理论研究应当包括这两部分内容,而加强中国建筑史学元理论的研究,正是“提高对中国建筑的理论研究的自觉性”直接体现。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开始于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先生为学社初创发表的两篇重要文稿(中国营造学社缘起》(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奠定了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初步框架。朱先生受王国维的影响(如《古宫室考》《殷周制度论》等),认为建筑具有与民族文化演进同步相生的文化、生活、社会本质属性,这样的建筑观念影响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目标与意义问题、学术研究的文化背景或前提问题、学科之间的界域问题等等,所谓“研求营造学,非通全部文化史不可。而欲通文化史,非研求实质之营造不可。”并在研究程序与方法层面,制定了以文献整理考证及文物研究为基础的全面研究计划。
梁思成先生继承并发展了朱启钤的建筑观念,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将建筑作为文化、作为历史、作为人的生活范围的广义体形环境。在此观念指导下,梁先生在展开中国建筑史学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蕴含或明确提出了大量有关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诸如建筑史在建筑教育、建筑理论中的价值问题、建筑史研究方法的多学科综合应用问题、中国建筑史学编史理论问题、建筑理论表达及建筑史研究的“文法一词汇”语言学问题、“建筑意”的建筑历史美学问题等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刘敦桢先生明确提出历史是中国建筑史学的核心学科向度与方法基础,他说:”历史不明,则一切文物施设皆无所附骥。”(刘敦桢《云南古建筑调查记(未完稿)(1940—1942年)》)并以建筑师的敏锐眼光对历史文献展开一系列独到精深的考证(如《大壮室笔记》《六朝时期之东、西堂》),以其完备的知识结构和卓越的研究实践构建了一个符合建筑学以及建筑历史学科独立的文献研究方法体系(即文献考证技术与田野调查、实物描述分析、考古资料解析综合运用;在语言工具层面则将文献语言、图像语言与图式语言综合运用);同时他拓展中国建筑史学的学术领域,开创了中国民居研究,加强了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展开了系统深入的中国建筑史学编史理论探索与实践。
中国建筑史学的梁刘体系(作为学术群体,包括了王璧文、单士元、刘致平、莫宗江、陈明达等学者的集体智慧与学术贡献)包含有极为丰富的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内容,诸如建筑观及建筑史观、建筑历史事实的确定与解释方法、中国建筑历史编纂理论、中西建筑史学比较研究,建筑历史与建筑理论在研究实践层面表现出的关联性问题,等等。
建国以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正如吴良镛先生所说这一阶段是对梁刘学术体系的继承与开拓。
首先是历史唯物史观成为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指导原则,建国初期关于建筑艺术问题的大讨论受其深刻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纂理论也贯彻其始终。其次是在营造学社构建的中国建筑史学体系基础上,展开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纵深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研究与建筑史学体系的研究不同,它更侧重于依据大量可靠的建筑历史事实来归纳提炼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制度及工艺原理、设计手法、规划原则及造型构图规律等问题,它从建筑学内部要求来探索建筑历史的“为何是”问题,是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对象理论内容。这类研究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学界的重要课题,但对这类研究的反思即“如何能”的元理论问题,有待加强其理论研究的自觉性。第三是中国建筑史专题研究日益深入,使得建筑史学的多学科性质表现非常突出。专题研究顺应了建筑史学的多学科特性,这些成果也日益促进了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层面的跨学科思考。第四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建筑理论的大量译介引入,各类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日趋呈现出多样化格局,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学术底蕴,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语言表述方式错综复杂,导致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在多元化的开放格局中也有学术失语症的危险。这些都促使我们要从元理论层面检省学科基础理论的前提、问题逻辑关系、研究方法有效性、理论结构的完善性、论证范式的合理性、研究目标及意义的方向性、文化传统的合理性以及多学科协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可能性,等等。
整体来看,目前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现状是梁刘学术体系的主流地位与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多样化研究方式并存。就前者而言,当资料积累与研究系统性达到一定阶段,就步入量的积累阶段,这些理论前提、方法基础所表现出的学术气象如果不能给予严肃深入的反思,是难以适应中国建筑的时代发展、难以在新的学术条件下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其学术影响力也会受到阻碍。就后者而言,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多元化的研究方式既孕育着开拓创新的资源与契机,也存在着冲突矛盾的传统断裂与学术失语问题。正是这些现状,导致了当前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涌现了各个层面的基础理论反思与学术史回顾总结的工作。这些工作既为解决中国建筑创作的本土与民族性问题,也为解决中国建筑史学的学科自明性及其价值意义问题。这也就是吴良镛先生一再强调呼吁的加强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研究的原因所在。
三、当前国内建筑史学的基础理论问题
(一)关于中国建筑史学学科性质问题,几乎公认为属于历史学科范围,但对其具体性质的认知有不同看法,大致有文化史论、科技史论、综合史论以及艺术史论等几类观点。从综合性的历史学科观点来看待中国建筑史学的学科性质无疑占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观点客观体现了中国建筑史学学科在历史维度下的多学科性质内在要求,也能与建筑学的综合性质保持内在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持何种倾向,关键在于深入把握该学科的历史理论与建筑观问题,如此才能回到元理论层面充分发挥中国建筑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理论建构作用,而不是流于学科之间性质的简单比附。
(二)关于中国建筑史学的学术史总结与反思。通过学术史的总结来把握学术发展脉络,并以此反思辨析研究现状(即“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这是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不二法门。国内学者很早就注重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史的编纂或介绍工作,并在不同程度或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史展开了积极的总结与反思,成为国内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这些讨论大多是借史立论,探究当前及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的发展趋势,从历史维度总结阐发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相关思考。应该注意到,中国建筑史学史自身也有一个编史理论问题,这是需要给予更为自觉反思与探索的中国建筑史学元理论问题之一。
(三)关于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问题。刘托《建筑史学研究的再审视》一文较早反思并提出了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总体结构问题,具有启发意义。顾孟潮《关于建筑史学学科发展的思考》一文在论述中国建筑史研究现状中,提出的“有学科无科学结构”问题也涉及相关问题。彭怒《关于建筑历史、建筑学理论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一文移借一般历史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架构对建筑史学基础理论框架给予了初步探讨。总体来看,当前关于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构成要素、体系逻辑关系等问题讨论尚不成熟,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元理论与对象理论的关联性思考,这是有待深入的课题。
(四)中国建筑史学的元理论问题。国外建筑史学大多依助历史哲学与科学哲学的理论模式,来展开建筑史学元理论问题的讨论。近些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对此给予了自觉关注,并展开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反思。比如有的学者尝试运用西方历史哲学、科学哲学的问题分析方式,对建筑历史的事实问题、建筑历史的前提与假设、建筑历史的叙事与表现等问题给予初步解析(《建筑的历史哲学问题》,《建筑与文化》2010年第3期)。有的开始明确提出建筑历史认识论的问题:“1、建筑历史的研究对象是否客观?2、建筑历史的研究对象是否可被认识?3、各种历史认识如何被检验?”(潘莹《建筑历史研究的哲学反思》)这是从马克思历史唯物论展开建筑历史认识论的初步讨论,属于建筑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还有的学者对建筑历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给予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反思:“建筑历史研究领域的问题实际上可以还原为几个彼此相关的基本问题:建筑活动主体的自由意志同建筑历史的关系如何?建筑技艺的历史领域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建筑学就其本质以及与其他学科(艺术、科学和技术等)的关系而言,其历史的演进与变化是决定的过程还是非决定的过程?我们的建筑历史研究便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谭秀江《建筑历史研究方法初探》)这是非常典型的建筑史学基础理论中的元理论问题,具有较强的问题逻辑性,显示了在建筑史学元理论问题上的自觉意识。这些趋向值得关注。
(五)关于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研究方法论问题,可以包括一般方法论体系的思考,也可包括方法论内在逻辑过程的思考(如建筑历史事实的确定方法、建筑历史解释方法以及两者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方法),另外也可包括跨学科方法问题、研究方法的类型问题等。王贵祥先生参照西方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的方法理论,将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研究方法分为四大类型(王贵祥(建筑历史研究方法论问题刍议》),即历史主义研究方法、考古学式研究方法、谱系学式研究方法、解释学式研究方法。曹汛先生继承传统并发扬了刘敦桢先生文献精密考证方法,进而明确提出建筑历史事实确定的基础史学方法论问题(参曹汛《中国建筑史基础史学与史源学真谛》《走进年代学》等)。赖德霖从对象理论层面对中国建筑史学已有成果的研究方法问题给予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显示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方法的多学科、跨学科属性以及史学方法的基础地位(赖德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的结合—中国建筑史研究方法初识,兼议中国营造学社研究方法“科学性”之所在》)。冯晋先生则从西方现象学和解释学的维度揭示了中国建筑史学所蕴含的更为深刻的方法论问题:“我们对建筑环境的研究是可以超出对古代建筑的形式与构造的客观性研究去探索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建筑意象,从而发现建筑的深层涵义。”(冯晋《超乎形构之外——中国建筑史学反思》)这一洞察属于建筑史学元理论层面的方法论反思,与舒尔茨以建筑现象学为理论旨趣的建筑史学研究路径契合,国内近些年来出现了人居环境史研究的热潮,也与这样的建筑史学方法论有密切关联。只不过国内不少学者并不以此为宗旨,而是更为自觉地深入探索我们自身民族传统中本土文化价值与古典审美价值在规划、设计方法中的智慧。这类一般方法论的思考,其实已经超越了一般具体研究路径的问题,而是上升到建筑观、历史观层面,也直接关涉中国建筑理论未来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也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六)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向度分析。所谓“向度”,是指建筑史研究群体“所分别抱有的旨趣或动机、所分别认定的认知目标和对象、所分别采纳的研究角度和方式、所分别追求的认知价值和意义”(袁江洋《科学史的向度》)。由于中国建筑史学具有复杂的知识结构与多重学科属性,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表现出的几个重要向度值得关注,诸如建筑学向度、史学向度、文化向度、艺术向度、科技史向度、社会学向度、哲学向度等。除了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所产生的向度外,还有一个由文化差异产生的比较研究向度。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提出,一开始就有比较研究的向度,从营造学社之前的国外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就存在这个问题,营造学社期间则明显表现为民族主义倾向,李约瑟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则是站在新的文化平等交流基础上形成的中西比较科学史趋向。而在现当代的中国,则表现为更高层次的东方建筑及全球化趋势下的本土建筑与国际化问题。可以说,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中至始至终都有一个比较研究向度问题,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的具体主题有别,但基础理论及其方法的问题则是同质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比较研究向度是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深层问题之一。
四、小结:新的方向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存在着多元化的语境和不同的理论前提,这些对于建筑史学基本性质的理解不失为特定角度的观察,展示了由各类立足点出发形成的多样化选择路径。无论如何,只要能够自觉地对其语境、前提给予深刻反思,都将会促进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不过,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建筑史学是对建筑历史现象展开研究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这些结果依据什么而来?最为直接的依据是人的研究活动本身。就本文着重于探讨的中国建筑史学学科而言,它们一方面是建筑史学家们的思维、经验、行为;第二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对象与媒介,这些对象与媒介表现为实物、遗存、文献、图像、图档、文字等;第三个方面则是前两者研究结果的表达,这些表达以文字、图像、图式、实物或场所的设计行为等。因此,对于这三方面的直接观察与反思,或许更能切近建筑史学基本性质的问题,这样的视域促使我们从思维与表达的发生学途径(这完全不同于以理论、学派为核心的谱系发生学)来理解建筑史学基本性质问题。这一途径的关键点在于把握建筑史学思维及其表达活动中,“观察”、“体验”与“文本”三者之间本真又复杂的关系,它们生成了本文一开始提出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如何能”的元理论问题,也是建筑史学对象理论在自然态度或者说对象化经验层面得以构成的潜在要素。这是我们今后着力的新方向。
中国建筑史学 篇2
关键词:风水学;现代住宅;室内设计
随着室内装饰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除了功能性 外更增添了人与环境和谐调和的要求。中国古代风水学中“天人合一”的精髓与当前这一需求不谋而合。在室内设计中采用风水理论,在当今的现代住宅中也是备受重视的,更加凸显出现代人对个性的追求。
一、风水学的形成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风水一词对于现代人来说代表的是传统与神秘,它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在当代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作用,对建筑、室内设计都具有一定的知道作用,使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一)风水学的形成与意义
风水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里,由于古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或畏惧,使其混杂了很多迷信色彩。不过,其中蕴含的天文、地理、建筑、美学、心理等学问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 风水学最初是作为帝王的御用术,应用于指导城邑、宫殿、陵址等的修建活动之中。风水学自唐宋而兴盛,并且根据周易的原理,乘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前身司南流行而流行,形成了以理法为主的福建派以及形法为主的江西派两大流派,逐渐导入民间,而风水理论体系也逐渐完善,在社会的文明进程中作用凸显。中国传统的各类形制的建筑都留下了风水深刻的痕迹。风水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独具风格相对完整的理念。从乡村到城市,从居家、陵寝乃至修路等等,都会受到风水学的影响。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怎样改善生活条件,趋吉避凶,增加安全指数,成为人们首要的追求,由此,祖先从天文地理、哲学等学科以及联系人们的生活实际,把建筑民宅、选址规划做以调整与总结,而形成了风水学理论。
(二)风水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水学越来越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认识,进而从认知到重视。在装修房屋前都要查找风水方面的资料,在风水学中寻找一种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把每个空间的方位调整到最佳,从而使住宅的日益旺盛。对于每个住宅而言,宅之气色,兴衰与否极致重要。
风水学的出现,唤醒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向往。虽然对于大的建筑空间我们无法改变,但是人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空间里玩转风水学,表达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
二、风水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状态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和生活品位,风水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备受重视,当今无论是建筑还是住宅,都离不开风水学。
(一)传统风水文化对现代居室设计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风水学正以新的形式应用在室内装潢设计中。很多设计师都在强调人与所处环境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关系,而风水学恰恰是这方面的专属学问。 当今社会,很多人虽然了解风水学,但是并不懂得如何与室内设计相结合,也有很多设计师对风水学了解不多,甚至对风水学完全不懂,进而导致风水学和设计这两者之间不能很好地结合。如何解决风水学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代设计师的主要问题。设计师应该加强对风水学的重视,把风水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合到设计学原理中。正确对待风水学,掌握其中的人文精神,就能实现室内环境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统一。
(二)风水学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风水学理论对现代室内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对几个重要的空间方位进行简要说明:
1.大门
所有的门不能直冲,大门直冲有麻烦,所以要有阻,进门口一般来讲都要有阻挡,挡的方位与人的走向要顺时针而动。大门应尽量内开,聚财,外开易泄露财气。根据住宅的方位不同,大门的开启方位也不一样,通常大门开启方位在青龙位较为吉祥。
2.玄关
它是沟通室内与正门的唯一通道,所以此处应该以实墙为根基,用不透明、不反光、不会产生倒影的玻璃来做遮挡装饰,达到一种透而不漏效果。风水学里,在玄关处做遮挡可以改变大门进入的外气转向,外气本来从凶方直入的,改为吉方转入,这便符合风水的趋吉避凶之道。在此处做遮挡除可化解形煞及煞气外,并可防止旺气外泄。玄关墙壁和地面要尽量平整,这样气流就会畅通无阻,如果墙壁或地面不平的话会在来人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3.客厅
在风水学里,客厅要明亮透气,明亮透气的客厅能够给人带来旺盛的嘉运。因此,在颜色上不要选择灰色调或暗色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明亮透气的客厅给人愉快的心情,好的心情会让人精神放松,让人得到充分的休息,休息好身体就会健康,做事情也会又饱满的状态。
4.卧室
卧室尤为重要,从风水学的角度看,卧室的方位选择应在房子的东边,这样可以每天迎着朝阳,能够使人的精神饱满,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床的摆放也有讲究。北方主水性寒,寒谓之阴,损阳气。人的头部为人体诸阳之会,所以床头不能向北。从地球磁场的角度看,大陆板块多在北半球,若是头朝北睡觉,就会顺向磁场吗,对人的大脑神经十分不利。
三、结语
风水学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在建筑和住宅中都运用广泛,在今后的发展中,风水学更加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它不是迷信,它是一种科学,一种可以让人生活更舒适的一门学科。现代风水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与其他各门类学说均有紧密的联系,怎样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这门学科,对现代社会的各类营建规划活动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一个严谨的课题。因此,风水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会带给越来越多的人们舒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郑秀梅.付丽艳.浅谈风水学在现代住宅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11).
[2]马永涛.浅谈住宅风水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06).
中国建筑史学 篇3
关键词:龙庆忠,思想脉络,中国建筑史,典型意义
建筑的意义需要阐释,建筑学家的价值也需要挖掘,只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沿波讨源,就可能显得更加真切一些。龙庆忠先生就是这样耀眼的灯塔之一,也是一座宝藏,其丰富的思想值得我们后学用心体会、揣摩。龙庆忠生于1903年,逝于1996年,是与梁思成、刘敦桢同辈且有开创意义的元老级人物。无论是从时间意义上还是学科学术意义上,都可以说其一生与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发展同步,有着标本的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受反“右”、“文革”的迫害二十年),龙庆忠一生积稿甚多,现已整理刊行的论文集为《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包含1934年以来发表的和少量未发表的文章,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代表了他的主要思想,是其思想的精华,在目前的情形下,本文主要以之为研究对象进行学理梳理(注释中未特别说明的文章均出自此书)。
一、思想脉络
龙庆忠的古建研究贯穿一定的机制,有自己的思想脉络,它们对其学术研究的基本特点起内在的支撑作用,一言以蔽之即“讲道理、求利用”,它可追溯到“正德、利用、厚生”的古训,而申论之,可归纳为四大点即“讲道”、“论理”、“求用”,当然还有“体美”。
(一)讲道
具体而微,这里所谓“道理”可解析为“道”和“理”两个方面,在龙庆忠看来,“道”是决定建筑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就叫《天道、地道、人道与建筑的关系》,他提出:
“道,即路线的意思,但不仅指路线,涵意还要广。”
“搞政治(即御政)以及土木建筑(即司空)要与道、德、仁、圣、义、礼文化哲学相结合,而且古中国的这种文化哲学与古中国的科学哲学天道、地道、人道是一对双胞胎。”
“人道是依照天道、地道来做,探求人类生存的道理”
他研究了宗教、道德、政治、文学等与建筑的关系,立足于人的物质活动,将精神的“道”提升为决定性的宏阔层次。例如,他说“没有儒家就没有东方的特点,这不仅是建筑上的问题。”
他分析了儒、释、道在建筑中的支配作用,将“仁”、“礼”、“鬼神”等概念与建筑结合起来考察。例如他分析了四合院的“道”,进而升华为居住形式的“道”:
“住宅,单元,夫妇,敬老,养幼,安静休养,执家规,体现人的生存、尊严、人格、道德、人伦、理法。政体结构贯穿天道、地道、人道之中。如门的结构形式就体现了人尊严。而现代的建筑有许多功利主义、结构主义,使人在住宅结构中失去尊严。”
在其他文章中,龙庆忠也强调了“道”的前提性价值:
“现以柳宗元《梓人传》来论述道理的重要性。……可见,梓人(即今日之建筑师)还是有道的(即今天所谓建筑理论),这道类于相道。宰相之道有政(政治)、理(各种典章制度)、仁(调和国家之各方面)。梓人之道亦有政、理、仁:政——为政治服务。壮宫室可以威天下,而不顾国力民命大兴土木也可以亡国。可见建筑可以兴国亦可以亡国。理——各种建筑制度、等级、法式、则例、法原等等。仁——调和建筑之各方面及其与天、地、人之关系,使之谐和。”
梁思成先生提出一个“建筑意”,龙庆忠先生提出一个“建筑道”,二者媲美辉映。在龙庆忠看来,建筑之“道”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升华为哲学,表达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进而归纳为建筑理论。“……这里用天道、地道、人道、建筑道的宇宙体系来造型”“天道、地道、人道、建筑道因此处于既矛盾又谐调之统一体中。”1)对“建筑道”的强调体现了他深远的眼光。
(二)论理
如果只是空谈“道”,停留在“道”上,那会显得虚,在龙庆忠看来,古建筑背后是蕴含着“理”的,“理”是“道”的基石,不可分,他说:
“观本文所涉及的天道、地道、人道即是相道也。其不同者只是应用对象不同而已。一是宰相之道,一是梓人之道。这里的道就是理。”2)“然则中国之民,居中和之地,受天地中和之气,而为中和之民,以尽协和万邦生育万物之人道,抑亦物理之所归趋也。”3)
其所谓“理”就是“数理”、“物理”,即建筑的设计手法、科学原理,从《中国塔之数理设计手法及建筑理论》篇名就可看出这一点,在其它篇目中亦有指出。如:
“从上面各种文献来看,可知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太室、重屋、明堂、高明、台榭、殿堂到佛塔、楼阁,大概都受到以中国天道、地道、人道等哲理来作数理设计的。”4)
“夫力之为物,原无神异奇秘之可言。倘得数理上之均衡,任何形状,均超越吾人凡庸观念而垂久不坏。然则铁塔中力之均衡,殆亦有可观者存焉。”5)
龙庆忠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建筑一是科学技术,一是美学。……人有道德,懂得天道、地道,不仅仅是仿生,而是经过归纳、推理而产生哲学,而且运用了精确的数学”6)他还明确提出古建“具有几何构成系统工程,又有模式表达和逻辑组成,是出乎今西方人意料之外的。”7)
“理”通常指条理、准则或规律,《韩非子·解老》说“理者,成物之文(指规律)也。”,具体到古建,就是法式、法原、则例等,但再往深一层说,就是它们背后的科学技术原理,即龙庆忠所谓“技能”、“数理”的概念。前面已提到,龙庆忠对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是很倚重的,在其研究中,对古建的科学理论、技术原理的探究举目皆是,如《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伟大成就》、《营舍之法》、《论石券桥之设计思想》、《中国木构(梁柱枋桁椽等)由厅堂中间柱梁依次折减的计算方法》,等等,力求找出古建的现代科技证据,进行量化研究。
(三)求用
20年前,在为香港建筑师李允鉌所著的《华夏意匠》一书所写的序言中,龙庆忠写道:
“学习、研究、编写建筑史的,好像是‘知死’,实际上是在‘知生’。因为‘死’了的东西不仅包含着它‘生’的时候那种活泼生气,而且会影响或推动从们去再生产。这就是‘知生’的必要和所以。同时,‘死’或消亡的东西,又是再生产而来的。这消亡的东西,也会去再生产而延续下去。这是‘无古不成今’的道理。若要‘观今’之延续和再生产,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鉴古’。历史上的规律,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那就可保证顺利地延续下去和善于再生产。”
很明显,龙庆忠是相当重视古建的可持续发展价值的,重视探求古建的“用”。所谓“用”指古时的趋利避害之法、理在当代的运用,对当代的启发。他在研究古建的人文意义、科学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时,念念不忘利用其对今天的增益之处。如探索“柔构”技能时,希望对抗震产生利用价值,研究雷电学说及避雷措施,希望对建筑避雷有帮助,等等。他说:
“……另外,这些结构上的成就,都能够免震避风,这当然是为着黄河流域的激震和大风而发明应用的。在今天,我国广大的激震大风区,不有西南区、沿海地区及其他地区,正面临着建设高潮。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更应该有批判地来‘温故’,有计划地来‘知新’,以便做好基本建设的准备。”8)
“……以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更多地搜集史料和事例,考证史料,分析事例,实地调查,试验材料,试验模型,以求将古建筑中避雷原则能变化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9)
“研究古番禺的发展,总结其历史经验,给我们今天的城市研究、规划、建设工作以启发,是四化建设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工作。”10)
“我国的‘材分’制度是世界文化上和建筑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值得我们去研究利用之,并作为今日产品标准化的参考。”11)
又以南海神庙为例,他不仅对其进行细致考察研究,而且充分看到了其综合利用价值(现已成为一个旅游点),他在《南海神庙》一文中最后说:
“最后,余拟对于神祠之保存,及该地开发进一言。……否则岁久颓塌,仰漏俯窳,则后之来者,将欲凭吊而不获,其遗迹有如昔日广州古迹之占卖残破,徒为文化之罅漏也。况黄埔港兴建有日,正该地开发之前奏,若能及早规划其地,以之为广州南方大港之一卫星市镇,修复神庙,以之为海洋交通贸易研究所,或海洋气象渔业研究所,则他日国用赖以足,南陲赖以安,虽未必其为神灵之助,然和平建设,因可自尽其在己者以致之。余且拭目以观。”
除了重视古建对当代设计、规划、旅游开发等等方面利用价值,他甚至将古建的延伸价值提到国策的高度:
“吾人既有如此值得外国专家所称道之建筑,则其中所表现我民族之特性又如何,如能一一研究之,则其结果或可作为今后我国建筑国策之参考也。”12)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龙庆忠认为古建是“古代养目、养心、养身、遂生的具体表现”,他强调遂生,着力于建筑防灾,认为“天道有变时,地道亦有变时。天地骤变(各种灾害),人为之变,于是有建筑防灾。”13)他在华南理工大学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防灾研究室,他和他的学生们进行了系列的建筑防灾专题研究,包括建筑防洪,建筑防震,建筑防火,建筑防风等。
(四)体美
美既是一个客观物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形象问题、情感问题,没有美的研究是不完整的研究。龙庆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建筑美的体验,自觉审视着建筑美的成因与表现,“美”、“协调”、“华丽”、“造型”等字眼时有所见:
“(三)……券下平水墙高为6/x,又与河口宽度取得联系,又与券高之渐低下及桥面弧度形成稳定调和美。(四)……又两边雁翅间外皮至里皮之长度[Y=(X-30/3)]取得联系,且使桥两端高出斜坡之长合1/2Y,亦是美观,……其上加栏杆之设立,更美化可受。”14)
“东方的建筑显示甜美、柔和,有人情及美丽、端庄,符合道德。日本、朝鲜都学了我们中国的建筑。”15)
“今之一般塔__高层建筑的设计法有艺术的造型法,……有华丽的装饰法。”16)
“建筑乎,庭园乎,盖已浑而为一,斯亦我民族艺术高度化之一表现也。”17)
龙庆忠指出,“人们常在中国建筑的内外感觉到它的确是优美可爱”,在其总结的建筑与民族性的十二大关系中,有四个就直接与建筑美学有关,即“从中国建筑之伟观堂皇而观之我民族性”,“从中国建筑之壮丽而观之我民族性”,“从中国建筑之整体美以观之我民族性”,“从中国建筑之明快爽垲而观之我民族性”18)
他注意研究古建的造型艺术,将之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看待,强调“我们的建筑一是科学技术,一是美学”,他说:
“它(指古建)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艺术和清净环境。”19)
“我在研究视觉艺术时,找到了柱高和其他部分的关系。”20)
“……这里用天道、地道、人道、建筑道的宇宙体系来造型,其方法见于《营造法原》第16章‘杂俎’塔之制度”21)
他对古建的审美强调,现在看来没有什么,但在对古建筑研究的早期就有如此认识程度,应当说是远见卓识。其实这一点并不奇怪,渊源有自,由物及人,他的视野与观念相当广阔,他在《天道、地道、人道与建筑的关系》一文中说“蜂窝是呈六角形倒挂的,这里很有道理,因为这个形状牢固,省料,除了力学方面,是否还有美学在内?”还说“现在教育要搞德、智、体、美,加上美是对的。”
另外,龙庆忠的文章语言流畅,有种大家气度,文字表达本身就给人美感。首先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龙庆忠的科研首先是审慎的,有着语言上的谨严表述。另一方面,龙庆忠论文语言也有自己的自如洒脱的风格。例如,其行文具有文白相间的特点,这大概是受五四时期风气的影响,与他受过古文的训练和新文化运动熏陶有关,有着时代的特点,亲切而自如。同时,龙庆忠的文章在作逻辑推衍、理论论证时,是深沉的,但也不乏想象、比喻、感叹,甚是有趣。22)
二、典型意义
整体来看,龙庆忠一生的古建研究是一以贯之的,作为与梁思成、刘敦桢等一起开创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前辈,龙庆忠的古建研究在中国建筑史学上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中国建筑史学学科建立阶段的基本特点。
首先,在外国建筑映衬下展开研究。
这不是指直接进行中西对比研究,而是指自觉而充分意识到外国建筑存在的背景。所谓特性,差异是前提,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展现。看到中国建筑在亚洲的影响,看到西方建筑迥异于我们的建筑,这样的背景就会激发对我们自己传统建筑的探索,这就是面向亚洲及中西比照的视野。这与中国当时的国情分不开,即20世纪20、30年代一批留洋的、具有爱国心的建筑师陆续回国,龙庆忠也是其中之一。
其次,将古建视为高度综合的多维意义系统。
龙庆忠认为“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艺术和清净环境,是古代养目、养心、养身、遂生的具体表现,又是一种具有几何构成系统工程、又有模式表达和逻辑组成,是出乎西方人意料之外的。”23)在他看来,古建既是实用的、科技的,又是文化的、艺术的,表现了物理、伦理、人性、文化等等综合性特点。
第三,提出古建的多向价值观与研究方法论。
在龙庆忠看来,古建在千篇一律的外貌下,具有多重的价值。经过整理与,这里不妨粗略地列成一表,如下:
这里所撷取的最基本的几点,现在看来,已成共识。但是,对问题要历史地看,在几十年前能有这样的高度与深度,殊为难得,龙庆忠能作为中国古建史的学科创立者之一,恰恰就是有了这样的思想,高瞻远瞩,气度宏阔,我们今天同样需要这样的思想。
愚见以为,龙庆忠的典型意义可分两大方面来看:
一方面,他较全面地提出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与其前人对古建的淡然和漠视不同,也与西方人那种拘泥于古建的实体性与固化,贬低古建的价值不同,他的观念是系统的综合的。他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思路也是科学的,其方法论是分层次的、多学科的。他提出的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目的也是深远的,有相当的广度。
另一方面,既然是初创者,其思想有可能不完善,那就有进一步发展的地方,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理论体系化不够等。如古建的“用”之价值,在今天恐怕不能只主要去倾心于其物质的、技术的再利用,而需要指向其文化精神层面。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前人,古建对象的庞杂、时间的短暂、时局的限制、个人的精力等都会产生影响,来不及进行深入研究是很正常的。一个好的开局非常重要,将旗帜树起,将问题提出来,这就是开拓者的贡献。例如,中西对比研究,在龙庆忠那一代没有展开,但他们已经提出来了,就已经很可贵了。试想,在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在古建的抢救整理工作都没有完成的时代,能谈得上其他吗?又如,在改革开放以前,龙庆忠的许多研究是领先的,因为龙庆忠被错划为“右”派和“文革”等原因,很多文章没有整理发表,只能留下历史的遗憾。
我们可以找到中国建筑史学开创者们的共同点,即精神是爱国的,经历是中外的,阅历是丰富的,思想是开放的,方法是先进的,成果是扎实的,启发是巨大的,层次境界低迷的中国人担当不起,外国人也担当不起。正因为有象梁思成、刘敦桢、龙庆忠等这样的大师级人物领军,学科才能从一起步就进入良好的轨道。一个学科要成立,没有眼光与境界是不行的,高层次的思想与思路永远是指路灯,先驱者的伟绩就在这里。
龙庆忠作为中国建筑史学的草创者之一,可以说是一个学科的典型,其意义也是一个学科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弟子、后学们逐步展开深入研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要花点时间来研究前辈们,要多从思想上、学理上研究,目的是指向未来,为中国建筑史学,乃至当代中国的建筑学发展提供思路与策略,21世纪,在中国建设高度繁荣的时候,我们的建筑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文化需要跟上,瘸足是不美的。同样,这也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感谢吴庆洲教授指正。)
注释
11)、2)、4)、13)、16)、21)中国塔之数理设计手法及建筑理论.
23 )、12)、15)、17)、18)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
35 )开封之铁塔.
46 )天道、地道、人道与建筑的关系.
57 )、19)、23)《华夏意匠》序言.
68 )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伟大成就.
79 )中国古代建筑的避雷措施及雷电学说.
810 )古番禺城的发展.
911 )、20)中国古建筑上的“材分”的起源.
1014 )论石券桥之设计思想.
中国建筑史学 篇4
佛教及佛教建筑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建筑相关内容的阐述,分析其对于人们生活和城市布局的各方面影响,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对于佛教这一宗教建筑的重视和保护。
关键词: 佛教;佛教寺院;
舍宅为寺
1.佛教产生的原源及保护佛教建筑的重要性
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其它还有摩尼教、袄教、天主教、基督教、本教„„等等。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有宫殿、庙宇、住宅、祭祀和宗教建筑,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式,意义和作用等。当然这些对我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建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有关佛教及佛教建筑的了解和认识很有必要,加大宣传和教育以保护现存佛教建筑。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汉朝,很快受到广大百姓的信奉,也受到传统者的重视与扶持,朝廷组织专人传译经书,讲习教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5-6世纪)形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高潮。佛教主张“普渡众生”的思想,唐朝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盛期,几代帝王都崇信佛教,他们在京都设立伊经院,聘请国内外高师,培养了大批高僧学者;在各地兴建宫寺,使其逐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佛寺建筑因而也成了中国古建筑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藏大约在10世纪后期形成了富有特征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密宗佛教特别讲究仪规,对设坛、供奉、诵咒、授戒等都有一套严格规定,内部管理与组织也十分严密,佛寺中不仅有总管和尚,而且还设有管纪律,查违法,领众颂经,管理学经,辩论,考试等方面的专职喇嘛。由于实行政教合一,不仅寺院中僧职也起到官职作用,总管还代表寺院出席地方政府的重要会议。密宗佛教的节日有正月的祁愿法会,四月的佛诞生,六月的雪场节,七月的望果节,这些节日由于与当时民间的传统节日相结合,因而持续时间长,参与的人数多,在西藏几乎全民信教,这些佛节也几乎都成了全民的盛大节日。实例有:西藏拉萨布达拉宫[1],为现存举世瞩目的著名建筑之一。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信仰的佛教是属于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大约在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称为南传佛教。傣族地区的佛寺既直接受到缅甸泰国佛寺的影响,又结合当地民间建筑的特点,形成这个地区特有的一种佛寺形制,佛寺的主体建筑是佛殿,殿内供奉着高大的佛像,所以这些佛殿的屋顶都很高耸,体态庞大,为了减轻这些屋顶的笨拙感,当地工匠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处理。
2.汉传佛教
流行于汉族为主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佛教,通称汉传佛教,明清时期以四大名山为其圣地。这就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九华山(地藏)和浙江普陀山(观音)藏传佛教分布在西藏、甘肃、青海及内蒙一带,以拉萨、以日喀则为中心。南传
佛教范围很小,仅限于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其佛寺平面与建筑风格,与中土大相径庭。五台山传说是文殊菩萨诵经礼拜、宣讲佛法之所[2]。因此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峨眉山是普贤菩萨、九华山是地藏菩萨和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殊像寺是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寺中文殊的佛龛背面塑着三世佛、即药师、释伽、弥陀三佛。让三佛居于文殊背面倒座上,是极其特殊的,很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3.石窟
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切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石窟传入我国约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动出现在丝绸之路的沿途。现在发现早期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太原天龙山等。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是大量的佛教寺庙。九华山被唐朝廷赐封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例如保存到今天的———大慈恩寺、兴教寺、香积寺等[3]。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就开始发展建设佛教寺院。也可以这样说:凡是佛教寺
院都是由大型的,高级的合院建筑殿阁楼台共同组成的。
由敦煌壁画等间接资料,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布局,即沿中轴线排列山、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及大殿等,其中殿堂已渐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密檐式塔除嵩岳寺塔为十二边形外,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边形。单层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北魏洛阳的永宁寺采取了“前塔后殿”的布局方式,依然是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另一类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很多,特别是某些“舍宅为寺”的寺院,为了利用原有房舍,常“以前厅为前殿,后堂为讲堂”,例如北魏洛阳的建中寺。
4.佛塔
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经塔、墓塔等。塔作为宗教建筑,随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塔都是木塔,如中国的第一座塔洛阳白马寺塔,这座九层的宏大木质建筑几十年后即被焚毁,有中国古代摩天楼称的洛阳永宁寺塔。在山西应县,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木塔。它以挺拔的身躯,端庄的造型和悠久的历史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瑰宝,又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塔”,这就是应县佛宫寺释伽塔,俗称应县木塔。我国的塔,早期受印度健陀罗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形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几种。藏传佛塔以北京白塔为例,其位于北海琼华岛南麓永安寺,顺治帝根据西藏喇嘛诺门汗建议而建,为藏传佛塔,塔身白色、宝瓶形状,最大直径14米,上面承托伞盖宝顶。
5.传教寺院
佛教寺院布局特点明显: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坐落在中轴线上,两侧廊房及钟鼓楼均以中轴线互相对称分布;讲究中轴突出,左右对称。寺内主要殿堂之间,又组成各个小四合院形式,即互相分隔,又彼此贯通,符合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特征。城市里的道路尽端,常常对着寺院[4]。寺院也就成为一个端,也就是对景。如北京的隆福寺、临汾的大云寺、呼和浩特的慈灯寺等等都是如此。佛寺里的一种建筑———古塔,在城池规划中组织在街道的尽端,构成城市的美景。苏州的报恩寺塔,就是面对大街的,行人走在大街面对高塔,形成城市的对景。
6.发出倡议
研究和学习佛教文化及佛教建筑对发展佛教、传播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佛教建筑有着特殊的特征,它有着地域性、同质性、特殊性。历史上不同时期影响也不同,至今留下来的佛教文化遗址和遗物对今天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我们应该尽全力去保护和修缮。注意佛教本土化所代来的影响或佛教的地域性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地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胡淼森,蒋祝平著2005.03第一版
2.《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 楼庆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 2004.4.第三版
清代山东庙学建筑的院落空间研究 篇5
关键词:庙学建筑,院落,功能,空间,布局
文庙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孔和尊孔的庙堂, 清代山东的地方官办学校绝大多数依托文庙而存在。学宫最早指学校,文庙建制后,学宫就专指地方官办学校。由于文庙与学宫对儒家文化共同起到了纪念和传承的作用,人们常把它们的建筑群体组合称为庙学建筑。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尊孔之风尤盛,拥有数量众多的庙学建筑群,从等级最高的孔子家庙,到形式简单的三进文庙,院落空间形态迥异、不拘一格,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 清代山东庙学建筑的变化
清代山东庙学建筑的变化大多发生在康熙朝至乾隆朝之间,由于国力恢复、经济强盛、人口增多,庙学也更加受到重视。这一时期很多庙学的建筑数量、建筑形制和等级得到了提高。增加的建筑物主要位于戟门之前,如万仞宫墙、礼门义路、牌坊等,多是为了附和历史典故、纪念孔子,同时还为儒家文化注重的秩序感营造了空间氛围。除此之外,各地还逐渐开始对破败庙学建筑进行重修和翻新,如历城县儒学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重修先师庙及东西庑;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重修启圣祠[1]。峄县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重修文庙,大成殿、东西庑及各祠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才最终落成[2]。曲阜学宫在乾隆四十三年、同治六年均有重修[3]。清代后期,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孔子庙的祭祀级别由中祀升为大祀,文庙成为国家最高祭祀级别的庙宇之一,但各地文庙由于清代的没落而无力按照大祀的级别进行改造。
2. 清代山东庙学建筑院落空间分析
2.1 功能分区
地方文庙一般由供师生祭祀先师的孔庙和教学、住宿的学校两大功能区组成,其中孔庙是学校的信仰中心,学校是孔庙的存在的依据,庙学名称和级别也因各个朝代的不同而异。
尽管庙学建筑的院落空间形式非常丰富,但由于其功能具有限定性,分区种类较为稳固,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前导区域、祭祀区域、教学区域和附属区域。
前导区域没有实际的功能,其固定构筑物为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礼门义路和下马碑等,是纪念孔子的礼制空间序曲。这一区域的每个构筑物都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蕴,具有营造儒家文化氛围、体验礼制道统传承的作用。位于文庙前部的建筑和构筑物并没有奉祀功能,只是以其名称来赞颂孔子的思想和历史功绩,其功用在于创造气氛、培养祭祀者崇敬的情绪,因此将它们称为前导建筑物和构筑物。
祭祀区域一般位于庙学建筑群的核心位置,中轴线穿其而过,固定建筑物为大成门(戟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和崇圣祠等。整个空间庄重肃静, 符合祭祀要求。文庙的祭祀功能由奉祀建筑来承担,文庙的奉祀建筑主要有奉祀孔子、四配、十二哲的大成殿和奉祀先贤先儒的两庑、奉祀孔子五代先祖等的崇圣祠。文庙除了有奉祀先圣、先贤先儒的奉祀建筑之外,还有附祀建筑,例如奉祀主管功名利禄的文昌帝君的文昌祠、魁星阁(魁光阁)、 土地祠等。
教学区域是庙学建筑最具实用性的一部分空间,通常包括明伦堂、尊经阁、学正、训导宅、斋房等文教建筑和配套设施。
附属区域主要是为每年祭祀活动提供服务的建筑,共有六类:神库是存放排位的地方;供祭祀人员使用的宅宿所和更衣亭;制作祭祀制品的场所神庖和神厨;礼乐亭为祭祀活动演奏音乐和表演舞蹈的场所:置放钟鼓的钟鼓楼;保存祭祀用的礼器、 乐器的库房。
这四个功能区域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基本是以曲阜孔子家庙为基本模式,遵照朝廷的规定,结合当地的堪舆,因地制宜地布置。
2.2 空间组织
文庙和学宫是封建王朝进行精神文化统治的物质载体,是每个城市必须具备的礼制和教育机构, 为了举行祀典和进行教学,清代规定了庙学建筑的组成要素为庙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敬一亭、泮池、射圃、各宦乡贤祠[4]等,又因各地庙学建筑形成的历史背景不同,在组成上略有增减。
庙学建筑以院落为单元进行空间组织,一进院落为一个基本单位。由于庙学建筑由文庙和学宫组成,每个地区庙学建筑的组成和结构都有所差异, 因此建筑群体的院落空间组织灵活多样、繁简不一。按照院落空间组织可将其归为直线单组式、两组并列式和主次并列式三类,同一类的空间格局又因为规制和等级差异迥然有别。
(1)直线单组式
直线单组式庙学建筑院落以三到五进为主,空间布局较为简洁单纯。第一进院落通常以棂星门为空间界定的主要元素,泮池位于棂星门内,中间的院落多为大成殿及其东西两庑占据,后方院落多有明伦堂。(图1)
(2)两组并列式
两组并列式庙学建筑的文庙和学宫完全隔离, 并排分列布局,两组建筑院落空间组成基本一致。(图2)
(3)主次并列式
主次并列式庙学建筑规模大、占地广,多以文庙的前导空间和祭祀空间为主轴,教学空间和附属空间作为副轴列于主轴一侧或两侧。(图3)
2.3 平面布局
通过对清代山东地方史志资料的整理,可以归纳出庙学建筑的四种布局形式:一种是文庙居左、 学宫居右的左庙右学式;第二种是文庙居右、学宫居左的右庙左学式;第三种是文庙在前、学宫在后的前庙后学式;第四种是文庙居中、学宫在旁的中庙旁学式。
1 | 海阳县学宫图 资料来源:《乾隆海阳县志》
2 | 即墨县圣庙和学宫图 资料来源:《同治即墨县志》
3 | 宁海州学宫图 资料来源:《同治重修宁海州志》
左庙右学是清代山东庙学建筑的常用布局形式,据说是源于周礼中的尚左之制,被尊为先圣先师的孔子之庙自然应建于学宫的左边。清代临清直隶州、德州、宁海州、临邑县、平原县、菏泽县、 寿张县、东阿县等地的庙学建筑都属此类。
右庙左学的形式在清代山东庙学建筑中较为少见,可能是受殷制尚右的影响,孔子为殷人之后, 其后代在墓葬和立庙时多遵从这一原则。清代历城县、长山县、即墨县等地的庙学建筑属于此类。
前庙后学是明代之前的一种布局方式,明清时期前庙后学逐步改为左庙右学,但有的地方仍将前庙后学保留了下来。清代济宁直隶州、平度州、高唐州、莒州、德平县、峄县、禹城县、恩县、惠民县、利津县等地的庙学建筑属于此类。
中庙旁学是庙学建筑非常罕见的一种布局形式,它是前庙后学向左庙右学过渡时期的产物,其文庙居中,东西两侧均建有学宫,清代山东的肥城县庙学建筑属于此类。
3. 清代山东庙学建筑院落空间特征
3.1 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庙学建筑基本是以曲阜孔庙为空间原型,在减少院落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布局的变化和组成建筑的增减。清代山东的庙学建筑多由当地的政府修建,空间组织较为自由,一般是从曲阜孔庙的九进院落规格脱胎而来。各州各县的文庙还通过增建名宦祠、乡贤祠、忠孝悌祠和节孝祠的方式对庙学建筑进行改造,既激励后人奋发上进,又肯定了这些杰出人物对当地教育、文化、道德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3.2 多重院落、轴线明晰
通过对山东庙学建筑的观察,可以发现其大部分有着明确的主轴线,当几座院落前后相重串联起来时,每个院落成为一“进”,共同构成纵深的南北轴线[5]。但是主轴线并不都是居中的,也不是只有一条主轴线。在主要轴线的旁边会有次要轴线与主轴线平行,这些并列的次要轴线被称作“东、西路”。山东的庙学建筑中就不乏由很多院落组成的多进、多路的建筑群。
3.3 流线符合祭祀典礼的要求
庙学建筑的空间是为祭祀和教学功能服务的, 无论组成空间的建筑和院落如何变化,某些固定的元素都承担着整体结构中的序幕、开始、中心、两侧和日常的作用。这从前导区域、祭祀区域、教学区域、附属区域的划分和布置就能得到明确体现。 从棂星门、礼门义路进入庙学建筑,到举行祭祀活动的大成门(戟门)、正殿(大成殿)这一路线完全是为举行祀典设计的。这一路线的后半部分或是旁侧才是承担教学和生活功能明伦堂、尊经阁、学正、训导宅、斋房等建筑。
4. 结语
中国建筑史学 篇6
工学结合的课程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然而在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中, 目前人们主要聚焦在校企合作机制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宏观管理层面。事实上, 在中观和微观的课程和教学层面上, 我们也有必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新型课程模式。
二、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工学结合的方法与途径
(1) 综合职业能力。我国职业教育接受的是德国概念强调能力的形成过程, 即职业教育是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那么本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就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美学法则对各种形式的室内空间进行装饰设计并表现、表达出设计意图。
(2) 学习领域课程。学生应当具备一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 前提就是在校期间系统化地完成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那么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上完成的工作任务就是一套室内接单设计流程。
(3) 职业资格研究。要想培养学生与工作直接相关的综合职业能力, 必须进行“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 即将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在一起, 同时兼顾生产过程分析、生涯发展和教学设计,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等程序化的方法, 确定课程的基本内容, 即典型工作任务。
(4) 典型工作任务。建筑装饰设计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应当从工作内容中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 包含“工作”的各个方面。精心挑选、设计的具体项目是家装和工装两方面, 包含了从前期沟通、招投标、签合同、量房到设计制作、竣工验收等整个实际工作流程。提出明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拓展目标, 在指导学生制作的过程中, 以矫正、强化为活动核心,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掌握项目制作的过程并且获得经验。
(5) 基于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应当涉及三个方面, 即结构的完整性、要素的全面性和包含“工作过程知识”。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其结构的完整性体现在设计前每位“设计师”需与“客户”商定工作计划, 实施过程严格按照企业形式进行, 最后由“设计总监”与“客户”分别对其设计案例进行评价。工作过程知识则具体表现为六大知识目标——测量的基本知识, 室内设计的概念和作用、内容及设计原则、设计程序,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室内空间设计相关知识,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相关知识, 室内界面设计相关知识。
(6) 职业成长规律。职业成长经验积累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 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过程, 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到完成复杂工作”的能力发展过程。本课程也同样在设计时考虑到这一问题。故而在安排任务时先安排家装空间设计, 进而安排较难的工装空间设计。
(7) 课业及课业文本设计。课业是根据学习情境设计的,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自主完成的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本课程编写了一个整体文本设计, 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任务描述、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时间安排和评价标准等, 为任务引领式学习和项目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8) 行动导向教学。即让学生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本课程项目化教学而言, 我认为应该采取处方化的案例教学。教师给学生列出制作某一项目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讲解基本的制作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制作。这样, 学生遇到相似的问题就可以对症下药。
在建筑装饰设计的教学中, 先不讲方案设计的技巧与程序, 首先用课件展示几套案例作品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 让学生自行观察, 进行归纳总结, 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草图进行修改, 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 而老师则发挥主导作用, 对学生的制作过程进行及时的指导, 退居“幕后”。
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 前期的准备、构思、绘制成果都体现了小组成员智慧的结晶。各小组负责人对设计工作进行分工、组织, 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位组员的积极性, 创意火花不断碰撞, 技能特长完美展示, 并在过程中不断听取教师的建议, 进行改进。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后, 选派一名代表诠释作品的创意, 小组内自评, 小组间互评, 评出最佳作品。
(9) 学习环境与实训基地建设。其核心是建设校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和校外基地的“工学结合学习岗位”。本专业设立有设计工作室提供设计师方案设计之用, 并且设立有施工工地空间, 每组学生都可以真正体验设计方案, 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层面, 而是真正地得以施工, 体验从设计、沟通到施工、验房再到后期软装饰的整体装修流程。
摘要:建筑装饰设计项目化教学要充分体现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理念, 需要系统化地去解决课程领域的诸多问题, 如综合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职业资格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成长规律、课业及课业文本设计、行动导向教学、学习环境与实训基地建设等。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建筑装饰设计
参考文献
[1]孙德明.谈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J].艺术·生活, 2006 (4) .
[2]夏万爽.浅谈“建筑装饰专业”教学改革思路[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 (4) .
中国建筑史学 篇7
化学的应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建筑领域, 基于化学基础上的新型建筑建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及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美观性等, 是现代建筑研究的重要话题。此外, 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紧张, 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 现代建材的研究和应用更为人们所重视, 基于化学分子力学对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途径也日趋广泛。
1 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
1.1 现代建筑建材选择和应用的现状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建筑建材的生产工艺日益改进, 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实现了建筑建材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 各类建筑材料在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不断优化。例如, 混凝土的应用, 它不仅是一种建筑材料, 更具有装饰等作用。如利用混凝土砌块装饰建筑物墙壁, 不但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还具有保温、隔热等效果。在高分子化学建材应用上, 国外的发展要优于国内, 例如塑料地板、高分子防水卷材等高分子化学建材最早出现与国际市场, 被一些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当前, 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趋于高科技、多功能化, 人们对建筑建材的性能、装饰效果、环保作用等有了更高要求。例如, 涂料的选择, 功能多、污染小、性能高、装饰效果强的材料更受欢迎。总之, 人们对建筑建材的选择已由传统的实用性, 转向了性价比高、性能好、低碳环保、功能多等多元方向。
1.2 新型化学建筑材料
新型化学建筑建材能赋予建筑新功能, 在节约能源、优化环境等方面也有突出表现。例如建筑物墙体, 可选择非粘土砖、建筑墙体板材、钢结构、玻璃结构等, 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墙体。如玻璃结构, 透光性好、装饰性强, 给人以时尚、美观、大气之感。同时, 新型化学建筑建材的多样性, 使其具备更广泛的功能。例如塑料, 新型塑料门窗, 不仅美观、轻便、易安装, 还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耐腐性等;又如新型的塑料管材, 不但克服可传统管材的易腐蚀、易生锈、易老化等缺点, 还具质轻、易安装、无污染等特点, 极适合现代建筑环境;再如塑料地板, 节省原料, 运输、施工方便, 能带给人更好的舒适, 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好, 是现代建筑建材的“新宠”。此外, 混凝土、涂料等, 在化学发展的影响下也具有更多、更广泛的用途, 例如涂料的防水、防火、防毒、杀虫、隔音、保温等作用。
1.3 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原则
建筑建材的选择首先要满足应用需求, 确保建筑建材选择的应用性能, 确保其应用方便、应用安全和应用效果。其次, 考虑建筑建材的美观性, 建筑不是把好的东西堆积起来, 而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与实践。再次, 充分考虑建筑建材的性价比, 确保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在选择建筑建材时, 先对建筑建材的特点、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 结合建筑需求, 科学的选择适当的建筑建材。再对建筑建材的使用环境、使用目标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 确保建筑建材应用的效果和性能, 提高建筑物的功能性、美观性。最后, 要全面认知建筑建材的应用工艺, 确保建筑建材性能的发挥。例如混凝土, 不但要了解各种混凝土的特点、配置比例等, 还要重视其混合工艺, 确保混凝土能到达理想的建筑效果。因此, 建筑建材的选择是需要非常慎重的, 而且需要遵循必要的应用原则。
2 化学分子力学对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的影响
新型建筑建材种类繁多、功能齐全。例如涂料, 有有机水性涂料、溶剂类涂料等, 在应用上也有较大区别。新型涂料应用化学知识, 使涂料具有低污染、高性能、隔热、防火等多种功能, 在材料选择时, 要充分考虑建筑建材的应用目的, 以达到工程施工的最大效益。又如保温隔热材料, 现在常用的有玻璃棉、泡沫塑料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与化学分子力学息息相关。以混凝土为例, 要选择高性能的混凝土, 首先, 要了解混凝土的特点, 它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水、胶凝材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中, 必须认清其复合材料性质和各种混合比例, 同时掌握混凝土的搅拌、成型、养护等等。其次, 在混凝土基本特点基础上, 科学认知混凝土的集中搅拌特点, 科学搭配各种材料比例, 确保建筑建材的工作性、效益性和性价比。再次, 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科学的进行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如通常情况下, 建筑中会使用硅酸盐水泥, 在该类建筑建材的选择上, 不能单方面的考虑某一方面, 要综合考虑, 全面了解、可选选择。例如, 在配置C40以下的流态混泥土时, 选择42.5Mpa普硅水泥就不太合适, 应结合应用需求, 选择32.5Mpa普硅水泥, 避免选择的盲目性带来施工的不便。此外, 混凝土的选择要科学的利用化学知识, 如相同标号的混凝土, 要选择强度系数大, 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相同强度的混凝土, 则要选择需水量小的, 降低水泥用量, 确保水灰比例的科学性。同时, 注重季节、气候等对于建筑建材化学性能的影响, 如在混凝土配置中选择水泥, 如在冬季施工则易采用R型硅酸盐水泥, 搭配合适的掺料、外加剂等, 确保混凝土性能。总之, 化学丰富了现代建筑建材市场, 为建筑提供了更多的选材机遇, 而新型的建筑建材的使用一定要避开盲目性、跟风性, 应在建筑目的的指导下, 结合建筑建材性能, 利用化学分子力学等知识, 科学的、适当的对其进行选择和应用, 以提高建筑建材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化学的分子力学, 在建筑建材中应用非常广泛, 基于建筑建材的化学分子力学应用, 可以将建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做到最佳。总之, 要充分利用化学分子力学的原理, 在建筑建材中实现广泛的推广性使用, 逐步加强对于化学原理的实际应用, 从而达到推动行业发展的目的。
3 结语
高科技带来了建筑建材的高性能、多功能及轻便、美观等等。如玻璃材料钢化、夹丝、夹层等工艺不但提高了玻璃的安全性、抗压性, 还对玻璃的隔音性、保温性等有很大的优化作用。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 越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玻璃墙、塑料地板等, 不断的丰富人类的建筑需求, 提升建筑品味, 使城市建设的风景更加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辉宝琨.压力输送式预拌特种干混砂浆生产工艺选择[J].广东建材, 2013 (9) .
中国建筑史学 篇8
随着近十年来中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居住品质要求的不断完美,促进了建筑装饰行业的繁荣发展。据数据统计在短短十年里装
饰行业的产值总额以每年约16%的速度增长。
1、建筑装饰行业毕业生的收入趋势统计及就业情况分析
我们根据每年毕业学生的回访,统计出下列数据
首先根据此数据分析说明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很好的,社会上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另外就业后的收入也呈现一种上涨的趋势。但为什么半年后的专业对口率会急剧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学不能完全致用或者学后未能深入。
2、专业课程的建设模式缺乏实践联系性
纵观现在的三年制高职院校在短短的两年半的大专课程的学习中,第一年的学习基本是被英语、高数等基础课程所占据,则学生真正学习能“学以致用”的专业课程只排到一年半的时间。这种短时间的专业皮毛学习导致了装饰行业的大量人才缺口和毕业生找不到对岗工作的这种矛盾现象。另外,由于建筑装饰专业是归属于土建大类的一个子学科,所以,在学校课程设置时一般是遵循理工课程的设置模式。即一周同样的课程只能设置四课时,而每次只能设置两课时连上,这时就出现了实践与理论课时脱轨,联系性被打断的情况。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就为教学质量大大打了折扣。
3、专业教师的匮乏与实践的脱轨现状
随着现在高校教师的入职门槛越设越高,基本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从学校毕业到学校教书,优点是理论知识非常的扎实,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缺乏足够的一线工程实践经验。而实践较强的建筑装饰人才又因为理论知识不足不能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理论老师教不出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生,而实践性很强的老师又对教学理论匮乏,这种现状比比皆是。如何让二者更好的结合,各尽所长?必须从创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入手。
二、创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具体做法
1、深化校企合作,导向课程体系与项目教学内容
首先了解建筑装饰行业在实际施工中的流程有哪些,针对这些流程来拟定详细的施工工序,在专业课程内容建设中我们就围绕这些工序来构建学生所学的课程体系。并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工种需求做深入调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整合出了装饰设计、装饰施工、装饰报价预算这三个不同的专业工种。根据这三个专业工种制定出和学生就业相关的施工员、设计员、材料员、造价员、质检员、资料员等6种职业岗位。
在进行这些相关岗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从三个“三”入手。第一个“三”:抓紧“三”大职业岗位能力即建筑装饰设计与绘图能力、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装饰工程造价能力;第二个“三”:实现三线并进模式即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素质教育为核心;第三个“三”:实现三线不断模式即艺术训练不断线、计算机训练不断线、技能训练不断线。
2、建成“教.学.做”一体化建筑装饰课程建设模式
培养高职型人才的首要任务是既能“学”又能“做”。根据装饰行业的工程特点和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实施“5+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这里的“5”指的是5学期的校内教学环节,在校内教学环节里,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课内实践+课程设计的组合模式进行教学。这里的“3”指的是第一学年寒暑假中安排的识岗实习(认识实习)、第二学年寒暑假中安排的跟岗实习、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寒假和第二学期的顶岗实习。通过这种既学又做的方式让同学能“学”以致“用”、及时在“用”中查找“学”的不足、通过学生在“用”时所表现不足的知识点在“教”中得到改进和补充。利用学校的资源建设专业实训室,让同学们在学校里就能得到“学”完就“做”的锻炼。
3、形成校企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真正毕业即上岗的目标,可以由学校与当地的装饰企业进行合作,聘请大量企业员工共同,授课弥补专任教师学历较高而实践脱轨的情况。在企业劳动力缺乏的时候也可以让有意愿且能力较强的学生先行到企业进行定岗。将企业员工与学校教师、学生与企业员工的角色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灵活的转变。达到有效运行项目教学,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的目标。
三、小结
为了能尽快的让学生学以致用,就业时迅速顶岗,缓解市场需求较大而学生就业尴尬的现状。就需要适时的调整教学模式,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希望本文提出的课程设置理念能够为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提供一个较好的调整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婷.以就业为导向的建筑装饰专业建设初探[J].现代装饰(理论),2014
[2]张春华.建筑装饰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J].高等建筑教育,2004
中国建筑史学 篇9
在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中,第一章为总论,综述了中国建筑的位置、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建筑、研究方法、历史地理、分类和特性;第二章为前期,介绍了中国史前、周、秦、汉时期的各类建筑;第三章为后期,介绍了中国三国至隋时期的建筑,建筑种类涉及都城、宫室、佛寺、道观等。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一书在绪论部分首先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继而提出建筑史分期,主要以朝代更替的时间节点为断代,对各个时代的建筑进行分析。
从两书所设计的研究年代而言,伊东只选择研究到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为止,而梁先生则一直叙述到清末及民国以后的建筑。同时,两书的重点亦截然不同。伊东的书中,对于石窟寺的描述和探讨在全文占了绝对的份量;而纵观梁先生全文,则对各个时期的阐释都较平分秋色,只对于《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有强调的意味。试探讨造成二者差异性的因素,并试图从这些因素的角度来解读两书。
1.1 伊东忠太对于中国建筑史的定位和研究的出发点
建筑进化论是伊东忠太建筑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共有七项内容:1)建筑由材料(肉体)和意匠(精神)共同组成;2)材料和意匠的相符性;3)宗教对于意匠的重大影响;4)样式的延续性;5)样式变化的要素;6)样式变化的状态(器械的混合及化学的融合);7)尽管材料发生了变化,旧的形式却会暂时残存,然后才被替代的现象。在建筑进化论中所提及的关于样式的延续性和变化要素的内容来看,可见伊东忠太对于建筑样式的源流关系颇为关注。
伊东忠太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进行考察和研究的动机,即为追溯日本建筑的起源,这与其一直以来所研究的课题有极大的相关性。1902年,伊东忠太对中国进行首次考察,经过了中国建筑全域性的普查之后,完成了中国建筑通史《中国建筑史》。其后,伊东忠太还去了印度、土耳其以及欧美各国,进行了深入的建筑旅行。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考察只是在这条寻找起源的旅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为何全书到南北朝便戛然而止,徐苏斌认为,伊东忠太研究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法隆寺是如何受西方影响的,即从东西文化交流的角度考察中国建筑。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建筑和国外交流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对法隆寺(607年)影响最大的时期,且有很多遗迹如云冈石窟等保存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完成了南北朝的研究便达到了伊东忠太最初既定之目的。
1.2 梁思成对于中国建筑史的定位和研究出发点
当时复杂历史环境背景,以及对此书的迫切需求在此略去不谈。从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的行文中可以看出全书洋溢着强烈的民族情怀,中国传统建筑的正面价值得到十分强烈的肯定。同时本书主要是以实录的方式,从文献和实物等方面来讨论各个时代的建筑特征。强调的主要是历史史实,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史料的记载和收集,而对于作者的史观则表达的较少。这与梁先生对于建筑史学的理解有直接关系。
因而,梁思成的实物和文献考察注重的是其本身,而伊东忠太的考察则是考察其源流,两者的中心有着很大的偏差。由此导致考察内容材料上的差异,以及在看待问题上的不同视角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
1.3 伊东忠太与东方主义
在此,必须提及影响西方甚深的东方主义。20世纪的东方主义事实上是在西方现代性的视野下,对于西方中心文化的自我确认和对东方文明的否定。西方指现代启蒙的西方,以西欧北美为中心,奥斯曼土耳其以东的广大地区;而东方则一直从埃及到日本,或者说是整个非西方世界。西方东方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概念,同时是一种文化结构地理的产物,如东方史野蛮、愚昧和落后的时代。
这种东方主义表现在建筑史学领域则是一种欧美中心论。如英国学者弗莱彻在《比较建筑史》中就把中国及日本建筑、伊斯兰建筑和印度建筑列入非历史性建筑的范畴,并认为中国建筑是“千篇一律,自太古以至今日,毫无进步,只为一种工业,不能认为艺术”。在弗莱彻看来,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所属为同一类建筑,是一种没有发展的源与流的停滞的建筑,并且与现代主流建筑无甚关联的建筑类型。而伊东忠太在书中对诸如此类的论断提出了坚决的否定:“中国之建筑,自数千年前已大发达,直至今日,仍为雄飞于世界一方之五亿国民所有,以与古代秘鲁、墨西哥同日而语,岂非偏见?”伊东忠太研究中国建筑史,似乎试图创立一种与以西方中心为审美内核的东方主义相抗衡的史学观念,并试图解释何为中国与日本的建筑是有发展的建筑。
1.4 梁思成与西方的建筑学教育
梁思成于1920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学习,受西方古典建筑学和建筑史学研究的熏陶。曾有学者认为是梁思成将当时流行于西方艺术史界的风格史研究方法引入中国,成为汇总过建筑史学研究开风气之先河的一代宗师。在《中国建筑史》中,这一点并未有很好的体现,而在《图像的中国建筑史》中应该有更好的阐释。然而由于受到西方古典建筑学的教育,以理性为基础的西方审美原则对梁思成必然有一定的影响。以结构理性原则来说,理想的建筑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应该是并且最终也是为了经济的达成结构和空间目标而同时具有美学价值的元素。那么,力学和结构的合理性、有效性就成为判断标准。梁思成在接受斗拱的起源与变化时,便运用了这样的理性分析。
2 关于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中若干视角及结论的思考
2.1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伊东忠太第一采用了原有的中国学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第二吸收了西方近代以来考古学进行遗迹考察的实测方法,并运用到古代建筑的测绘中,第三运用了文字考证法。这些都对其后中国方面的建筑史学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
2.2 时代的划分
伊东忠太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古典建筑历史进程的判断。他把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分为前期(石器时代至秦汉)与后期(三国至清)两个大的时段,并特别将后期分为:1)西域艺术摄取时代(三国至隋);2)极盛时代(唐);3)衰颓时代(宋元);4)复兴时代(明清)四个阶段。一直试图寻找这种划分方法的依据,未果。直至撰写该篇之时,前文提及关于建筑进化论部分,其中涉及样式的变化,才考虑到是否这样的划分方式与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建筑的影响时期有关,试做如下解释:
日本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四大重要转折时期:飞鸟时代、镰仓时代、桃山时代和明治时代。其中,从飞鸟时代开始,日本主动与隋唐建立密切关系,积极摄取隋唐,特别是唐代文化,并因此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此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建筑式样称为“唐样”(禅宗样);而镰仓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宋代,此时一种具有中国南方建筑特点(与当时中国王朝都城南迁有关)的建筑式样传入日本,并形成固定的式样“天竺样”(大佛样);桃山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明朝,是日本建筑独自发展的时期,但是从各地保存的天守阁来看,依旧不能排除受到明代中国建造城墙及楼阁影响的可能性;明治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清朝,明治时期的建筑主要受到欧洲近代文明的影响,而处于明治时代之前为江户时代,其建筑风格体现为装饰繁复,精雕细镂,呈现出一种巴洛克式的奢华,这与清代建筑风格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
由此推测,这样的历史阶段的划分其研究的目的有可能更多的指向日本建筑的价值,即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建筑影响上的。文中说“谓宋元为衰颓时代,世人当有异议,单独观宋元之艺术,亦决非劣等,且可认为优秀,亦未可知;然比于唐之极盛时代,则确衰退矣。称明清代为复兴时代,恐亦有不同意者;然别无较善之名,姑用之耳”。在此需提及镰仓时代,由于有一部分人坚持日本本土的传统式样“和样”,而对于“天竺样”(大佛样)抱不完全接受态度,故而在河阳的基础上,采用部分天竺样的细部做法,而形成了另一种样式——“新派和样”,而“唐样”依旧盛行。可见,在日本,唐代建筑艺术的认可度要明显高于宋代。而伊东忠太的这种“宋元处于衰退状态”的理论也可视为是一种日本传统审美价值的体现。
2.3 关于文字的研究
在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中,有一小篇幅谈及文字考证法。关于中国的汉字,伊东忠太把其视为理解和推测中国古代建筑样式的重要工具。而无独有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用了不少的篇目来解释汉字系统,以及汉字在中国文化中所表达的特殊含义。可以从文字和纹样上去研究和探索各种已经失去的物体或者行为,是中国汉字所特有的性格。在此想到一个问题:在以往的中国建筑史中,关于文字的研究和考证,往往只注重甲骨文和小篆时期,也即是汉字形成的早期,而很少谈及汉字系统成熟后与建筑的关系。然而,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汉字也在变化。或者说在隶书、楷书、行草之间,也许不只是笔画形状的改变。当然,这只是猜测,但这是由此处的关于文字的研究讨论而产生的一点设想。
3 结语
对于当今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伊东忠太与梁思成二者的《中国建筑史》分别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指导方法。一方面,对于实例的考察调研必不可少,对于实例的记录和分析是对不断完善建筑史料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对于既有实例其源流及发展脉络的思考则关乎建筑学史研究的命运,对于史实的思考过程是整个建筑史研究中的关键所在。
摘要:指出伊东忠太与梁思成两者的《中国建筑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早期国内外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成果。对二者进行比较式阅读,旨在辨析两者所运用的不同研究方法下的不同视角,从而对于当今建筑史研究方向做出探索性思考。
关键词:成书背景,东方主义,时代划分
参考文献
[1]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M].陈清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