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整理

2024-10-01

中国建筑史整理(共8篇)

中国建筑史整理 篇1

第七课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各位老师、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第二册第七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体是对故宫的欣赏,通过欣赏来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所体现的等级性。在教学中要完成三个部分的教学:

1、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了解;

2、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性体现(以故宫为例);

3、中国古代园林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2、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重点: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等级性体现。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幻灯片和相关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入:展示图片(故宫平面图)

(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同学回答:是故宫。)

(问?)有没有同学去过故宫,给同学们讲一讲你的感受?(同学回答,讲述。)

(教师归纳)引入:刚才这位同学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故宫的形象,描述的很详细,证实他很注重观察生活。但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大内容同学们没有接触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埃及建筑图片、古代西亚建筑图片、古印度建筑图片、中国建筑图片、欧洲建筑图片和伊斯兰教建筑图片。

(通过建筑图片教师讲解):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的建筑。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央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图。

(1)(教师讲解木结构):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从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成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割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板书)之妙。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北京四合院图片

(2)(教师通过北京四合院图讲解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顿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2、中国古代建筑

提示:请同学们注重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故宫的总体规划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故宫录象介绍,故宫图示

(问?)请同学们观察,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

(问?)请思索: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学生回答: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央的思想。)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2)、故宫的屋顶样式的等级区别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

教师活动:欣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午门、太和门、等幻灯片,教师讲解。

(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幻灯片)

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预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幻灯片)

保和殿:清代皇帝举行宴会和进行科举制度中最高一茧辜试“殿试”的地方,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幻灯片)

午门:紫禁城的大门,它是当年封建皇帝颁布诏书和战役后举行“献俘”的地方。所以在整个紫禁城建筑群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幻灯片)

太和门: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中太和殿的大门,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幻灯片))(通过教师讲解和观察图片学生体会建筑的重要性与屋顶样式的关系。)

(教师讲解):同学们可以看到,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此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样的制作方式。(3)、故宫中建筑彩画的等级体现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辞逵哪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在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不多见。当然,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建筑彩画的分类:

A、和玺彩画: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风和玺、龙草和玺等。其中金龙和玺使用大量沥粉(用胶、油、粉调成膏,在彩画上画凸起线,上覆明亮的颜色,以加强彩画立体感、层次感的手法)贴金,最为富丽。(幻灯片)

B、旋子彩画:以旋子花为题材,按照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饰色带的手法)和贴金的多少,分为六个等级,用在不同等级的建筑上。(幻灯片)

C、苏式彩画: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福寿字等为题材,比较灵活,多用在园林建筑中。(幻灯片)欣赏:北京天安门和玺彩画(幻灯片)故宫宁寿宫西庑的旋子彩画(幻灯片)故宫遂初堂厢房的苏式彩画(幻灯片)

3、中国古代园林(教师讲解):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布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板书)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其中,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板书)。

欣赏:(电脑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

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和濯缨水阁:其中,亭中横匾“月到风来”,取自唐代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濯缨水阁”是引用《孟子》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苏州网师园殿春:其得名是由这一景区庭院内种植芍药花而来,因为芍药花开在春末,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云:“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殿春”即春末,“”是与阁相连的小屋。所以,将庭院内留住春天的一角天地,美其名曰“殿春”,是很富于诗情画意的。

(三)、课后回顾(问?):刚才同学们已经欣赏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故宫和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苏州园林,下面,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同学们讨论)(同学们回答)

(四)、小结:(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以木结构为主,平面铺开式的古典式建筑,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影响,在建筑中大量的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思想,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等级制的运用,无论是屋顶的建筑样式还是建筑彩画的图案,都着重体现皇权威严的主题;而中国古代园林由于有文人参予,所以在建筑中追求诗情画意和建筑的结合,这也是中国园林的独特之处。

同学们以后在欣赏中国古代建筑时要有意识的结合本课所学的知识来欣赏,同时也要留意中国古代建筑中是如何体现民族性特征的。

(五)、板书设计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1)木结构(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2、中国古代建筑

(1)、故宫的总体规划

(2)、故宫的屋顶样式的等级区别(3)、故宫中建筑彩画的等级体现

3、中国古代园林

教学设计说明:按高中美术大纲的规定,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对故宫的欣赏,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把故宫欣赏这一节的时间安排为15分钟。先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两大特点:木质结构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然后进入本课的主体:欣赏故宫,欣赏完后让学生总结故宫建筑的特色,体会故宫在总体布局、屋顶样式和装饰彩画中所体现的封建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接着将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简略讲解一下,并欣赏相关的幻灯片,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是诗情画意和建筑的结合。讲述时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在教学中,为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我在教的设计中大量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录象带、幻灯机等;同时穿插传统的教学手法,如板书、出示挂图等,使课堂上的教学形式更多样,更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尽可能说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 以及“为何教”。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建筑史整理 篇2

1 竣工资料质量控制现状

1.1 原件不齐全

施工中部分设计变更单、原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等,因原单位提供即为复印件,或施工单位需整理多份施工资料等原因,资料中经常存在原件不齐全现象。复印件既无原发放单位盖章,也无原件存放处及存放单位盖章,难以满足工程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竣工资料中不允许出现复印件”的要求。

1.2 质量验收签证资料不齐全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必须确保《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工程安全、功能检测资料》和《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这4份资料内容完整、签字齐全。但施工单位为了急于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往往是在各分项、分部现场验收后,没有办理书面签字手续或虽然进行了签字,但签字不齐全、不规范等。

1.3 资料未按单位工程进行组卷

按照施工资料管理规程,一个建设工程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时,施工资料应按单位工程组卷。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个建设工程的多项单位工程有时由一个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许多施工资料为多个工地所共有,资料员更是同时兼多个工地资料的整理工作。为了减少工作量,经常出现建设工程不按单位工程进行组卷的情况。

1.4 施工原始资料书写不规范

在竣工前对施工单位竣工资料的审查中,经常发现一些资料为圆珠笔、铅笔填写和记录,一些试验报告为复写纸书写。施工过程中的原始签证资料更是五花八门,不仅验收项目中常有空白栏出现,而且签字各种笔迹都有,龙飞凤舞、随意涂改。这些都与竣工资料归档要求不符。

2 竣工资料质量失控主要原因

1)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从领导到具体工作人员档案意识薄弱。对竣工资料管理重视不够,缺乏有效地控制竣工资料质量的具体措施。

2)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对竣工资料的整编责任、内容、深度等要求不明确、不具体。

3)施工单位相关人员档案知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素质偏低。

4)监理单位人员大多为聘用制,持监理工程师资质证书人员少。特别是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签证工作把关不严。

3 解决方法与措施

1)从工程项目立项抓起。

为使项目竣工工作与工程建设项目同步进行,应从工程项目立项开工抓起。实行工程竣工资料编制工作的“三同步”管理制度。即工程立项开工与工程竣工资料收集同步,工程施工过程与工程竣工资料积累同步,工程完工验收与工程竣工资料验收同步。

2)建立健全资料管理制度。

工程资料的管理,要求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档案资料都要实行有序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应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规定。只有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档案资料的有序管理,才能保证竣工资料内容的准确、齐全、完备、规范,原始材料的质量真实可靠。

3)运用合同法律手段。

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对竣工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竣工资料副本内容、份数及质量提出明确要求;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职能,把竣工文件编制的监督、审核、验收工作纳入监理工程师的技术管理范围。充分使用合同法律手段确保工程竣工资料的准确、完整和齐全。

4)重视档案知识宣传教育。

在工程项目开工后,工程单位就应高度重视档案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措施地对工程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档案基础知识和施工资料管理及验收规程。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杜绝原始资料中各种不规范现象的出现。

5)把竣工文件整编列入进度计划。

施工管理单位在制订工程进度计划时,应将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竣工资料整理工作列入到该项工程进度计划中,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网络节点来完成。对在整编资料中发现的原件不齐全、签证资料不齐全、不规范等问题,及时研究给予解决。

6)严把竣工验收关。

进行竣工验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竣工资料必须符合要求。因此在竣工验收阶段,监理部门要严格把好审查验收关,对各承包商单位编制的竣工资料要进行认真审查,着重检查质量控制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各类验收资料是否齐全、规范,签证是否完备等。

7)竣工资料要做到边施工、边收集、边整理。

施工中原始资料的整理完善过程也是项目施工、监理程序的执行过程。因此竣工资料要做到边施工、边收集、边整理。每完成一个分项工程,都应及时进行评定,在此基础上逐级进行相应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建设项目的评定。

总之,竣工资料整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各个专业技术部门的一项复合型工作,要保证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齐全,真实地记录和反映施工及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就必须不断加强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从而保证高质量竣工资料档案的形成。

摘要:就目前竣工资料整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竣工资料质量控制的现状,分析了竣工资料质量失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从而保证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

关键词:竣工资料,质量控制,管理,档案

参考文献

中国土地整理事业综述 篇3

关键词:土地整理;耕地保护;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32-01

一、引言

土地整理是贯彻新《土地管理法》的关键措施,是解决中国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绿箱政策”措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又对土地整理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規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提出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指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搞好土地整理。

二、“十五”期间中国土地整理事业的成就

“十五”期间是中国土地整理由起步到较快发展的阶段,土地整理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显著成效,土地整理基本实现了由自发、无序、无稳定投入到有组织、有规范、有比较稳定投入的转变,几年来,逐步明确了土地整理的基本政策和目标任务,以建设促保护;开展了资源调查,基本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体系,组织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确立了政府投资主渠道,社会投入机制开始形成;建立了以项目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土地整理的专业机构和队伍。

“十五”期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中国补充耕地142.67万公顷,同期建设占用与灾害损毁耕地的面积为134.8万公顷,补充大于占毁31个省份全部实现占补平衡。

自2001年开始,国土资源部下达了首批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截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安排8批国家投资项目,共计2259个,总投资近290亿元,累计已下达资金250亿元,通过项目对约158万h㎡的土地进行了开发整理,预计新增耕地37万公顷,基本实现了田、

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改善了土地利用结构,提高了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了土地可持续利用。

在补充耕地数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动态平衡”的同时,土地整理逐步跨越“重数量、轻质量和生态”的阶段,越来越重视提高耕地质量,《农用地定级规程》颁布以来,中国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近一半省份初步建立起耕地质量体系,为土地整理增加耕地的质量评定奠定了基础。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质量,土地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真正达到了“土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起了一定作用。

三、“十五”期间国家投资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分析与评价

(一)投资方向更加合理。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粮食主产区省份支持力度逐年加大,2001年在粮食主产区省份(自治区)安排项目160个,开发整理面积15.8万公顷,总投资11亿元,占当年全国项目预算总额的54%;2002年安排项目52个,开发整理面积1.8万公顷,总投资3亿元,占当年全国项目预算总额的75%;2003年安排项目275个,开发整理面积15.3万公顷,总投资32亿元,占当年全国项目预算总额的65%;;2004年安排项目达510个,开发整理面积33.1万公顷,总投资69亿元,占当年全国项目预算总额的68%。2005年安排项目494个,开发整理面积45 5万公顷总投资83亿元,占当年全国项目预算总额的72%。

(二)发展土地整理和复垦,严格限制土地开发。

《土地管理法》对开垦未利用地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 2001] 316号)中也明确了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为主,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的项目确定原则,《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要求以土地整理和复垦为重点从已

安排的国家投资项目来看,几年来,开发面积占总规模的比例总体逐年下降趋势,2001年为29% , 2002年为18% , 2003年为22%, 2004年为6% , 2005年仅为1%。

(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十五”期间,国土资源部先后出台了30多个政策性文件,从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到竣工验收办法、实施管理办法,从规范项目报件、做好权属管理工作,到廉政建设规定,基本形成了项目管理的制度框架,规范了项目管理工作程序,明确了管理要求同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先后颁布实施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验收规程预算定额标准等多项标准、规程,并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工程建设标准、预算标准等其他相关标准。

2004年下发的《关于改进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入库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4] 115号)标志着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程序的改革,《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 29号)要求“进一步下发项目管理权限,促进合理确定项目管理权责,改进项目管理方式,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正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当前中国耕地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格。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中国耕地面积一直呈减少趋势。耕地总量由1996年的13007万公顷减少到2005年的12207万公顷,人均耕地仅有0.0931公顷,同时,耕地质量总体上也呈现下降趋势。新形势下的耕地保护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经济建设的必需用地,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定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狠抓有关制度和政策的落实;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立足改革创新,抓紧研究耕地保护治本之策,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十一五”时期,耕地面临建设占用的压力不断增大,补充难度越来越大,保护压力急剧凸显。在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12000万公顷的耕地保有量作为“十一五”的约束性指标之一,该指标具有法律效力,分解到各省(区、市),并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

建筑工程规范书籍整理目录 篇4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的通知 建标[2002]219号,简介:建设部关于发布2002年版本,《强制性条文》是国务院《建设工程质

量管理条例》的一个配套文件,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依据,违

反本《强制性条文》将按照建设部令81号《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

定》进行处罚。对不按照现行工程建设标准执行,造成工程事故和隐患的,应以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为依据按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罚。主要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 建筑设计;第二章 建筑防火;第三章 建筑设备;

第四章 勘察和地基基础;第五章 结构设计;第六章 房屋抗震设计;

第七章 结构鉴定和加固;第八章 施工质量;第九章 施工安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局部修订版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术语;第三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第四章 总帄面布局和帄面布置;第五章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第六章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第七章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

第八章 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第九章 电 气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2001年修订版)

5、上海市《大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的通知

6、《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09年4月30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

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共分为5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室内环境节能设

计计算参数,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等

中国梦整理的资料 篇5

李君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就是赶上世界现代化的步伐,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体现着中华民族高度的历史自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是在中国遭受世界列强侵略而不能自保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开始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喊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值得注意的是,在喊出这一悲壮口号的时候,中国人不是单纯地抵抗来自国外列强的威胁和侵略,而是同时反思自己的落后和积弊,表达了两层似乎背反而又互相联系的思想:一是要反对来自外国列强的挑衅、威胁和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二是要向西方列强学习,变革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腐朽的制度,争取人民解放和人民民主,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政治条件。也就是说,中国人不仅认识到来自外部的侵略是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险的主要原因,而且认识到中国自己的落后是导致我们在列强面前每战即败、割地赔款的根本原因。经历了鸦片战争失败的中国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工业化知识的救亡主张。可以说,这是中国工业化之梦的最初表达形式。但是,要救亡图存必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悲惨结局,使得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要效法西方推进工业化,必须先进行社会变革,改变社会制度。于是,先有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变法运动,后又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试图建立多党竞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来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及其建立的中华民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多党竞选的民主也蜕变为军阀混战和军阀统治。

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中国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各族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对于中国来讲,是人民的胜利,为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国梦”的实现带来了希望:一是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梦想,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就是当年毛泽东自豪地宣布的: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二是中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取得的胜利,为动员全国人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步一步地实现工业化,赶上世界现代化的进步潮流,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条件。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启动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车轮。

杨宜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曾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一是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二是发展经济,使国家富强起来,实现复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科学地规划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蓝图。江泽民同志所作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论述,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变得更加具体了。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进一步强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刘昀献: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这个历史伟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标志,已经完成了。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党领导全

国人民已经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

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说的更准确些,中国梦就是中国理想。从狭义上讲,它包含了两

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广义上讲,她是中华民族5000年来生生不息的不懈追求和美好向往。纵观世界文

明史,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印度、古希腊、古巴比伦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割断或被湮灭,只有中华文

明一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中华民族不仅是勤劳、朴实、智慧、勇敢的民族,而且也是为人类的福祉善于追梦的民族。从史前神

话中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理想的民族。《周易》

就是一部追求美好、感知未来的神奇著作,《周易》第64卦(也是最后一卦)是“未及卦”,“未及卦”告

诉我们:追求无止境,成功无止境,奋斗无止境。《周易》还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

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则以诗言志,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

中华一个梦,追求无止境。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梦与5000年来的中国梦有所不同,今天的中国梦又被

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个内涵就是:中国梦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三化”即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因此,我们所说的中国梦一定不能离开中国道路,离开中国道路,中国梦就成了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离开中国道路,中国梦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要深刻理解中国梦,我们必须把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当今时代结合起来。5000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贯穿其中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为了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着我们不停地在寻梦、追梦。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

和民族英雄夙夜在公、前赴后继,他们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一腔情怀,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青云之志,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与豪迈,以“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使命与责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灿若星辰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中,我们不妨举出四位“中国梦”的杰出引领者,他们分别是——孔仲尼、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邓小平,我们可以理出一条从原始的中国梦到

今天的中国梦的路线图,追寻着这个路线图,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梦,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3中国梦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它以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背景,以深厚的中华文明为底

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在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它

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它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根基,它使中华儿女具有共同的归属感、认同感,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不竭源泉。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传承中华

文明,肩负起继往开来的文明创造重任,再创文明辉煌。回望历史,找到这条正确道路,极为艰辛、来之

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

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

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这样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使中国道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极

大地增强了13亿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梦承载着中国人民曲折的探索和奋斗历程。在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将中国推向苦难的深渊。中

国人民奋起反抗,但因缺乏同西方相抗衡的实力,以致陷入丧权辱国、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西方虽然率

先发展起了工业文明,但它却是带有野蛮本性的资产阶级文明。如果说在西方本土,资产阶级文明还用体

面的伪装加以掩饰,那么,它在东方国家却暴露出赤裸裸的野蛮性。马克思曾经以世界历史的广阔视野斥

责西方列强在东方的暴力征服和掠夺行径,他将当时的世界格局概括为“东方从属于西方”、农业的民族

从属于工业的民族。他满怀信心地预言,东方国家将来会复兴起来。就中国而言,究竟走什么道路才能摆

脱受欺凌、遭磨难的境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迫切的时代课题。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斗

争,但最初的救国方案均以失败告终,它们提供的经验教训促使国人另辟蹊径。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

打开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视域,中国共产党几经挫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经过

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获得了政治独立。新中国成立

后,我国坚持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大力进行工业化建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

是,由于一段时期内我国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资本、限制商品经济,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坚

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从而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国通过深刻剖析

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中国在历经多年持续健康发展后,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历史昭示我们,只要我们坚持这条道路不动摇,就会使中国蓬勃发展,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4——中国梦的自信在历史血脉里

中国梦是我们的历史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之路。全面系统地认

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的历史,是我们憧憬中国梦、恢宏自信心的重要源泉。

不尽江河滚滚流,历史之光照未来。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梦,中国梦承载着几代中国先进分子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当代中国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巨大精神力量。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

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从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从对中华民

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是当代中华儿女走向民族复兴的正确选择和荣耀。作为党和人民为中国梦圆长期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

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近30年建设的基础上

开创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歌猛进,是对前一历史时期的坚持、扬弃和超越,没有这30多年的决然改革、全面开放,就没有今天社会主义中国风景独好的新局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成败经验借鉴,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和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

史正励志兴邦,史乱灰心误国。有人打着所谓“反思历史”的旗号,或者用改革开放后的30年否定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或者用改革开放前的30年否定改革开放后的30年,居心不良。在如何看待党和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问题上,我们要牢记革命先驱者的遗训:“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坚决反对任何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坚持实事求是,分清主流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坚信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坚信党和人民能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5现实意义:一个人有自己的梦,一个国家也有自己的梦。十八大报告中号召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走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着“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指引当代中国正向着 “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以实干兴邦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为让“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的基础再美好的梦想在没有变成现实之前也只是梦想,而梦想的实现不是谈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邓小平曾讲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同样道理,不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能停留在梦中。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我们要以实干兴邦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为让“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干首先是求真务实地干。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作为根本出发点,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既不谨小慎微,也不头脑发热,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像总书记所要求的“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坚决制止各种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坚决杜绝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实干还要勇于攻坚克难。“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用十八大报告的话讲,甚至还 “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需要趟过深水区,踏过地雷阵,甚至还可能革命“革”到我们自己的头上,让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不再管用、不再能用,让我们把已经装到口袋了的利益再掏了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感情,打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不合理利益格局,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为“中国梦”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实干更要善于创新发展。具体来说,“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乃至更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为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崛起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的事情、全新的探索、全新的实践。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梦”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梦。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寻常的做法,更不能因循守旧,要以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用创新走出新路,用创新实现新梦。

转型创新要与国际互动专家们讨论的议题涉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而无论是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或是民主与法制,以及社会结构与公共服务,中国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转型创新都离不开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创立“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书面发言中分析,纵观人类历史,新型的通讯技术与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中国人需要关心的是,20年后,中国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身陷日薄西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继续依赖化石能源与技术;还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科技?”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认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大优势在于拥有制度释放的空间。不断推进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道路成功的秘诀所在。中国的发展有其独特性,未来应在国际舞台上更多更广泛地寻求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构建与世界“利益汇合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副院长凯瑟琳·莫顿在题为《中国与国际规范的倡导》的演讲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规范中变得更灵活、更积极,不再是国际规范的旁观者,而是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中国正在改变西方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规范。中共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郑必坚认为,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需全方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逐步构建“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这符合中国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大势,也符合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世界发展大势。他表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俨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合作中求发展,又在竞争中谋优势。“控制竞争、发展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为续接文化传承的血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随着中共中央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神州大地确是吹起了一阵最令人期待的“科学发展民族风”。从关注空气质量的PM2.5到雾霾天,从抵制公款过度消费、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光盘行动”到国家领导人以身作则的“中国式马路”,从保卫钓鱼岛到设立三沙地级市。这是民心所向,是百姓的心声——愿望自己的祖国,内稳定外发展,改革都有劲;软科技硬经济,实力都给力。近来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变得比以前更为客观真实,感动人心的事迹在报道,丑恶不公的现象也有曝光。这确是令人欣喜的变化。媒体在引导公众了解社会方面起着不小的作用,而我们透过媒体这只眼,看到的应当是一个“被平衡后的真实世界”。且不可一味报道正能量,让我们人性里的懒惰滋生,以为天下太平得可以歌舞升平;亦不可一味曝光阴暗面,让我们对明天的生活心生厌倦,想以轻生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唯有“平

中国建筑史整理 篇6

目前我国在城市化发展的脚步下,每年的新建筑面积超过 20 亿平方米,比许多国家的面积还要大,全球大约有 40%以上的水泥和钢材都流入到了中国的建筑工地上。我国目前占全世界整体建设量的 50%的左右,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基本设施建设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成为世界上建筑垃圾最大的国家。我国建筑垃圾在 1991 年到 2005年期间,每产量从 6600 万吨上升到 6 亿吨,增长了近10 倍的量。由于加速发展的城镇化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全国每年产生15.5亿吨建筑垃圾,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增排放建筑垃圾将超过10亿吨。

根据资料显示,拆除 1m2砖混结构建筑约产生 1t建筑垃圾,拆除 1m2框架、框剪结构建筑约产生 1.2t的建筑垃圾。借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出 2001~2014年中国建筑垃圾总产量见下表。

2.2建筑垃圾政策现状

1995 年 5 月颁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城市的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应当堆放整齐,渣土应当及时清运;临街工地应当设置护栏或者围布遮拦;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1995 年 10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 41 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处置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1995 年 11 月通过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要求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

1996 年 2 月由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是第一部有关建筑垃圾管理方面的专门性规章。该规定指出了建筑垃圾以及建筑垃圾管理的定义、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归属部门、管理的方式、排污申报、排污收费、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罚等。

2003 年 6 月,建设部出台的《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修订稿),较之老规定,新规定不仅规定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归属部门,而且较详细地给出了具体管理部门的职责,增加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等方面的内容,加强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给出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处罚规定。

2004 年 12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 46 条规定:“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2005 年 4 月修订、2006 年 6 月开始执行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指出,“施工单位未经核准擅自处理建筑垃圾最高将被处以 10 万元罚款”。该文件同时还规定了建筑垃圾处置要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但是如何执行却没有涉及。

2008 年 8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应当委托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这是首次强调对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进行处理,是一个原则上的描述,但没有提出具体惩罚措施。

各个地方城市也逐渐提出建筑垃圾的相关管理条例,例如《广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置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虽未正式施行,但在内容上已经接近完整,条例明确提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依法享受税收减免、信贷、供电价格等方面的优惠”的支持政策,并提出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进行长远规划的建议。

政策现状评价:综合比较国内外建筑垃圾立法内容,可见我国开展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虽然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主要还是针对建筑垃圾运输、倾倒和填埋过程中进行控制,对建筑垃圾产生的源头管理只是做了原则上的说明,对建筑垃圾综合回收利用没有强制性措施,难以贯彻执行。

当前我国关于建筑垃圾的管理不仅施行地域很少,而且已有的政策、法规、法律和相应管理制度还不太完善,很多地区的政府和建筑承包商对建筑垃圾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建筑垃圾乱堆乱弃的现象日益严重。关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国内一些大城市确实在尝试着制定相关规范,但是关于建筑垃圾的减排(减量化)却鲜有发展,并且全国没有一个城市制定了关于从源头控制建筑垃圾的相关法规,开发商、设计院和施工单位也并不重视,这也是导致国内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利用的发展缓慢。

2.3管理及处置现状

相比较日本和欧美等工业化国家,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率不高,处理技术也不高。目前在国内关于建筑垃圾处理比较成功的是邯郸模式,具体表现在五化管理模式——管理源头化、措施制度化、市场准入化、车辆封闭化、处置资源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全过程管理。

虽然近些年来也有用作再生砌块和道路垫层等,但是还是很少有科研单位进行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和全过程处理的研究。目前绝大多数建筑垃圾是采用的回填利用、暂存堆放和填埋处置三种处理方式。如上海 2003 年~2005 年,以标高回填、工程回填、绿化用土等方式处理的建筑垃圾约占年产量的 60%;以围海造田方式处理的建筑垃圾占年产量的 30%;其余 10%以临时堆放、弃置等方式处理。而深圳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填埋,约占 98%;经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约占 2%。

这是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的现状,而那些相对来说的小城市就直接将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运至郊外或者农村进行露天堆放,这样不仅侵占了土地,还耗用了大量的运输费用、征地费用,而且还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这样是不符合现在所提倡的建立节约化社会、资源化社会以及低碳化社会的理念。

我国现有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系统可以示意性地表示为图 2.6。一个完整的建筑垃圾处理过程包括产生、排放、运输、资源化和填埋消纳几个步骤。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一部分在现场回收利用,另一部分向外排放。排放的建筑垃圾可分为余土和非余土两大类。从重庆、北京等市的管理实践看,建筑余土占统计建筑垃圾排放量的 80%以上[36]。这些余土在有填方需求的工地上可直接再利用,因此严格意义上讲不算垃圾。非余土建筑垃圾成分较复杂,除有碎砖石、混凝土、玻璃等惰性材料外,还有废木材、塑料、纸板,有时甚至还有旧地毯、破家俱等。这些混合建筑垃圾,若直接填埋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但在管理粗放的地方如重庆市,非余土建筑垃圾也混入建筑余土直接填埋了。而在建筑垃圾管理较先进的深圳市,非余土建筑垃圾会被运输到综合处置中心,经垃圾分拣和惰性材料资源化再生,制造成再生砖等建筑产品。如图 2.6 所示,若以 A、B 代表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排放量,C、D 代表非余土建筑垃圾量和非余土建筑垃圾填埋消纳量,E、F 代表余土排放量和余土填埋消纳量,则建设部 2005 年《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提出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原则可诠释为:

【减量化】——是减少建筑垃圾源头产生量 A,减少离开工地的建筑垃圾排放量 B,减少填埋消纳的余土和非余土建筑垃圾量 D、F。因此考察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政策对 A、B、D、F 几个量的管控水平,即能判断其“减量化”管理能力。

【资源化】——是对非余土建筑垃圾 C 进行综合处置,使部分建筑垃圾(C-D)得以再生利用,或通过对余土 E 的再利用提供信息支持,从而在提高资源效率的同时减少填埋消纳量 D、F。广义上讲,资源化也包括加大工地回收利用(A-B)来减少建筑垃圾排放 B。从根本上看,资源化是实现填埋消纳减量化的一个手段。考察各政策对提高(A-B)、(C-D)和(E-F)的影响水平,即能判断其“资源化”促进能力。【无害化】——是避免成分复杂的非余土建筑垃圾 C 混入余土 E 直接填埋而危害土壤和地下水水质。在建筑垃圾综合处置中心建立以前,非余土建筑垃圾无处可去,只能当化建筑余土处置。因此考察各政策对非余土建筑垃圾 C 的管控水平,即能判断其“无害化”管理能力。

2.4规划现状

就目前而言,建筑垃圾的总量不断增长,标高回填、工程回填、绿化用土三种处理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严重的建筑垃圾问题。因此,在大多是城市开始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来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以下是我国目前部分省份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发展情况或规划概要表。

2.5存在问题

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特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都是采用传统方式施工的,采用纯手工操作,必然造成材料的损坏和浪费;另外,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技术的落后也是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我国在对建筑垃圾的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建筑垃圾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现象仍时有发生,还未对建筑垃圾进行动态监测,导致对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处理处置、回填利用等情况缺乏宏观把控;(2)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处理方式简单粗放,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就被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进行露天堆放或简单填埋,既浪费资源,又增加后期处理成本;(3)垃圾在运输和填埋过程中遗撒的粉尘、沙土飞扬等问题又给环境带来了污染;(4)建筑垃圾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尚无法律禁止填埋可再次利用的建筑垃圾,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2.6案例城市研究

2.6.1 邯郸——以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带动建筑垃圾实现资源化

邯郸市城区面积达 100 多平方公里。随着城区拆迁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近40 万吨。为了解决好建筑垃圾这一城市管理的难题,邯郸市探索出了一条值得国内众多城市学习借鉴的以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带动建筑垃圾实现资源化的新路子。

一是管理源头化。一方面采取建设、城管部门联合把关的方式,把住了建设、拆迁项目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清运手续的审批源头。另一方面,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对建设、拆迁工地实行 24 小时监控。

二是措施制度化。邯郸市先后颁布实施了《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主城区垃圾源头管理的通告》、《邯郸市建设局、邯郸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加强主城区建筑垃圾源头管理的暂行规定》和《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从事建筑垃圾、渣土和工程砂石运输车辆安装密闭式加盖装置的通告》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明晰管理职责。同时,城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监管力度,制定并实施了《建筑垃圾路段信息网络化管理责任制》,明确监管人员、监管责任、考评和奖罚办法,实现了对建筑工地和运输市场的全天候监控,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是市场准入化。为规范建筑垃圾清运市场,2003 年下半年,邯郸市在主城区范围内实行了建筑垃圾清运市场准入制。市城管部门在建立月例会制度的同时,还出台了“百分制”考核办法,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违规清运的,根据扣分多少给予责令整改、暂扣资质、甚至吊销资质处理,从而有效的规范了建筑垃圾清运市场[39]。

四是处置资源化。邯郸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于 2004 年 12 月底正式投入生产,生产环保型免烧承重墙体标准砖。该项目总投资 1000 余万元,年处理建筑垃圾 40 余万吨,设计年产量 1.5 亿块标准砖。据测算,同样生产 1.5 亿块标准砖,建筑垃圾制砖与以往生产粘土砖相比,每年可以节省取土约 24 万立方米(深 2 米),节约占用耕地约 180 亩,节约建筑垃圾堆放占地 160 亩(深 4 米),消纳粉煤灰约4 万吨,节约标准煤约 1.5 万吨,减少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约 360 吨[40],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垃圾综合利用意义深远。

2.6.2 许昌——特许经营、全面监督、积极扶持

近年来,随着许昌市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进程的推进,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许昌面积大约在 5000平方公里,几乎全部是平原,如此巨量的建筑垃圾只能在平地建设垃圾消纳场,进行填埋或者堆砌,每年都需要几十亩土地。

面对大量的建筑垃圾,许昌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许昌市颁布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规定,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或个人应与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的特许经营单位签订运输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并按许昌市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向协议单位交纳垃圾清运费。该管理办法还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鼓励对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许昌市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第一,特许经营管理模式。许昌市城管局成立了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对建筑垃圾管理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审批、统一清运、统一收费、统一处置、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模式。政府向社会公开招标,实行建筑垃圾清运处置特许经营,中标单位承担全市建筑垃圾的清运、处置任务,义务清运市区居民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杜绝运输途中二次污染[41]。

第二,全面监督管理。设立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坚持实行 24 小时值班,白天排查与晚上监控相结合、设点举报与夜巡检查相结合、执法人员管理与承包单位自查相结合的多项管理措施。加强协调与沟通,组织城管、城建、公安交警、交通公路等部门定期开展防治车辆抛洒、车轮带泥、污染路面专项整治活动,从源头上治理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现象,并将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纳入许昌市数字城管监督范围。

第三,合理处置规范经营。许昌市积极扶持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引进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在资源化利用生产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关键技术和经验:首先确保再生产品加工质量,从源头控制建筑垃圾质量,房屋拆迁之前,派人进入拆迁现场进行清理、打扫、分类,分步装运,减少和避免杂质混入,确保产品质量;其次,因地制宜正确选择生产设备。结合平原地区特点,选择了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由于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有限,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不存在固定的资金回报率等原因,大型企业和投资者不会轻易选择进入该行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2008 年许昌市政府根据《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对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向社会公开进行公开招投标,并对中标单位赋予“特许经营权”。经过公开竞争和优胜劣汰选择,许昌金科建筑清运有限公司中标,并与许昌市城管局签订 20年特许经营协议。

为了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许昌市政府在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和增强公众意识、实行特许经营的同时,出台法律法规进行立法管制;如《许昌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细则》和《许昌市施工工地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根据“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消纳和再利用等环节作出详细规定;并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

许昌金科建筑清运有限公司把废弃混凝土、碎砖加工成粗(细)骨料,生产混凝土或生产墙体材料等。据了解处理 1 吨建筑垃圾企业可获得一定的补贴(如15 元运输费用和 3 元处置费等),再加上每年的产品销售额,资源化企业年收入可达亿元以上,许昌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系统得到正常运行的同时,资源化处理率也达到 90%以上,该项目也得到住建部、工信部等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也成功入选“2012 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58]。

建筑垃圾处理是很多城市面临的一个共性难题,许昌市从最初的垃圾围城、无序化管理到实行特许经营,探索了一种特许经营、市场运作、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的新型发展模式,尤其是通过特许经营把建筑垃圾清运、处置市场化,这些成功经验能给更多的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启示。

2.6.3 深圳

目前深圳市已有 4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量 430万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 35%;虽居全国城市领先水平,但仍不能处理 1000万吨左右的建筑垃圾年产量。为了更好的解决建筑垃圾问题,“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将新建 4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到 2015年,全市年处理建筑废弃物量超过 600万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达 60%,综合处理利用率 98%。为了更好的促进了建筑废弃物规模化处理和产业化发展,深圳出台相应的激励和补贴政策,对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收取每年 1 元的土地租用费,并对其减排和回收利用给予资金扶持。除了政策激励之外,深圳市还在工程实际应用层面推广建筑垃圾“零排放”,如在南科大校园建设中,积极推行建筑废弃物现场资源化、再生利用工作,100多万吨建筑废弃物实现就地处理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率达到 90%以上,节省建筑废弃物外运及填埋处置费用 4000多万元[57]。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营业收入是该产业持续运营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现状下,为了引导资源化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将率先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并且政府政策规定:从 2012 年起,深圳所有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保障性住房新建工程在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同时,应该全面采购再生建材产品。目前已初步确定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大运场馆及其改造工程、滨海医院等 14个工程作为首批试点项目。

2.6.4 总结

总之①简易填埋不是社会期望的、符合可持续的处理方式,资源化是有利可图的、也是未来解决垃圾问题的发展趋势;②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科学的资源化产品质量标准是建筑垃圾资源化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③较高的填埋收费可以有效遏制建筑垃圾建议处置,引导资源化,但不是可持续的措施;④单一的政府管制不是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有效措施,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构建政府推动、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垃圾资源化机制,这才是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⑤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成功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存在诸多影响因素。

3、重庆市建筑垃圾及其管理现状 3.1重庆市建筑垃圾现状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宜居重庆”建设的积极开展,重庆建筑垃圾产量逐年递增,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与当前倡导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相悖。现如今,城市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严重阻碍重庆社会主义建设、影响环境卫生质量和危害市民身体健康的累赘。① 建筑施工垃圾产量

经粗略统计,在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全现浇结构中,在 1×104m2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废渣的产量为 500~600t。另根据 2002~2006 年中国建筑业竣工面积测算,现阶段每建筑 1×104m2,废弃砖和水泥块等建筑垃圾的产量为 550t。按1×104m2建筑施工面积产量为 550t 建筑废渣计算,重庆市目前年房屋建筑竣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约 145 万 t,详见下表 3.1。

② 房屋拆毁垃圾产量

有资料显示,拆除每平方米建筑约产生 0.7t 建筑垃圾;另据赵巍等人的研究,拆除每平方米建筑将产生 1.01 吨建筑垃圾[44]。2010 年,重庆市完成城市房屋拆迁5.46 万户、445.77 万平方米,以拆除每平方米建筑产生 1.01t 的建筑垃圾计,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年产生拆除的建筑垃圾约 450 万 t。③ 建筑装饰装修垃圾产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于房屋的装修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伴的建筑装修垃圾也不断增加。据北京工业大学崔素萍在《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的报告中显示,因意外原因造成建筑坍塌以及建筑装潢产生的建筑垃圾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 20%[45]。以建筑施工垃圾年总产量的 20%计,重庆市都市区建筑装潢垃圾的年产量约为 29 万 t。

综上所述,目前重庆年建筑垃圾总量约为 624 万 t。

3.2重庆市建筑垃圾相关法规发展历程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重庆市的自身努力发展,作为重庆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主城 9 区的建设规模必将在未来进一步得到快速增长,而城市建筑垃圾也必然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近些年来,重庆主城区每年在建的施工现场都超过 400 个,建筑垃圾年产量也早就突破千万吨的规模,且增长趋势相当明显。由此可见,颁布和出台一部较完整、全面和具体的建筑垃圾处理法规从行政立法的角度来有效遏制城市建筑垃圾的四处蔓延,就显得尤为关键和势在必行。

其实早在 1998 年 3 月,重庆市就通过了《重庆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该法虽然并未针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提出具体的实施规则,但是却为之后一系列与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法律基础和理论依据;

2000 年 6 月 30 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 93 号令发布了《重庆市城区建筑渣土 清运管理办法》;

2002 年 6 月 7 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城市容貌管理条例》,它是实施固体废物管理最为广泛的规范依据;

2005 年 3 月 25 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并于 2010 年 7 月 23 日在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进行了修正;

2005 年 8 月 4 日,重庆市市政委员会颁布了《重庆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条件和程序规定》;

2010 年 4 月 7 日,由重庆市规划局和市政委共同编制的《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正式出台,该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0 年主城区将建成 7个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和 14 个建筑垃圾余泥土方填埋场,除余泥土石方外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85%,形成集建筑垃圾管理、处理、利用为一体的综合利用环保产业”。种种迹象都表明,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城市建筑垃圾已经成为重庆亟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然而,目前重庆的建筑垃圾管理条款仅涉及到了建筑垃圾的运输管理和消纳处置,在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化控制和中间过程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却缺乏更加具体和详实的指导措施。

基于此,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于 2011 年 8月 2 日制定了《重庆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处于修改整理过程中。该规定较之前的相关规定更加丰富和详实,而且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明显加强,相信正式版本的该办法很快就将出台和实施。

2012 年 5 月 24 日重庆市颁布了《重庆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建筑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规定了详细的政策措施,填补了重庆市此前没有建筑垃圾相关管理办法的空白,是一个阶段性的突破。

3.3 重庆市建筑垃圾管理及处置现状

重庆市建筑垃圾的监督管理和处置核定许可由重庆市环境卫生管理局负责,市建设、公安、规划、环保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在建筑垃圾的产生处、运输过程、末端环卫处置设施规划、环境污染程度等方面协助管理。但涉及部门繁多,没有形成全过程的一体化监管体系,目前的监管重点仍是在严禁建筑垃圾非法处置的同时引导建筑垃圾进入合法填埋场,忽视了源头控制。

2009 年末,重庆建筑垃圾处置行政许可审批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实现建筑垃圾处置、运输、和消纳网上申报和审批,并随时记录建筑垃圾运输的违章信息。重庆市 2008 年提出了建筑垃圾运输定位导航(使运输车辆密闭且全部安装 GPS导航),但由于实际操作繁琐及成本过高等原因,没有严格实施。

重庆市建筑垃圾在施工或拆除现场不经过任何处置直接装车外运,运输途中无防护措施、渣土飞扬,并且终端处置为近距离倾倒,场所多是非法露天堆场、沟槽等,不仅影响周边土壤、大气、水体环境而且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合法消纳场也只是简易填埋,没有“无害化”控制或卫生处置措施。

基于经济、政策和管理监督等原因,目前重庆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拆除现场不经过任何处置直接装车外运,超载运输,运输过程渣土飞扬,终端选择近距离非法倾倒,非法倾倒场所采用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对周边土壤、大气、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缺少防渗等环保措施。只有当合法的消纳场距垃圾源较近,且入场费较低时,建筑垃圾才会送到该合法消纳场,但现有的合法消纳场也只是简易填埋,没有“无害化”控制措施,资源化利用率几乎为零。

工地建筑垃圾中的废钢、旧门窗等一些利用价值较大的废料,在施工或拆除过程中大部分被拆迁或拾荒人员收集处理;大部分的惰性材料(如废混凝土、碎砖等)需要外运处理。但是以利润为中心的承包商没有看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效益,再加上管理部门执法不严和再生产品市场前景渺茫等原因,重庆市建筑垃圾中惰性材料的资源化水平几乎为零。

3.4重庆市建筑垃圾规划现状

重庆市现有的建筑垃圾消纳场缺乏统一规划,无序化管理;29处建筑垃圾倾倒点中只有4处备案,其余都是违法场所。这些倾倒场大都由个体经营者和附近农民负责管理,采用一两台推土机或装卸机等简单机械违规作业,更无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简单、粗放,经常由于利益冲突,引发矛盾与纠纷,严重妨碍了建筑垃圾的处理处置。

作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重要举措,促进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重庆规划在重庆市设置 7 个非余土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和 14 个余泥渣土填埋场,到 2020 年,建成科学合理的建筑垃圾消纳处理体系,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形成集建筑垃圾管理、处理、利用为一体的综合利用环保产业。与此配套的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促进政策正在制定之中。

3.5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重庆市政建设和房产开发项目明显增多,许多建筑垃圾在堆放、清理和倾倒等环节中存在严重不规范而导致的脏、乱、差等问题。据笔者调查和重庆市环保部门人员介绍,重庆市主城区绝大多数建筑垃圾都被施工单位以随意倾倒、露天堆放或者简单填埋等粗放式的方式处置,不仅侵占大量土地面积、浪费包含垃圾清洁费在内的许多建设经费,而且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粉尘飞扬、遗撒等问题又会对市区环境造成很严重的二次污染。建筑垃圾的利用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要能真正达到有效利用的程度,还会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是个不折不扣的系统工程。具体地讲,现阶段重庆市在建筑垃圾治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建筑垃圾数量大,且增长速度较快 根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年)》,2020 年重庆主城都市圈面积将达到 5473平方公里。如此规模庞大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项目开发必将使建筑垃圾的产量持续增加;再加之,这些年重庆市每年 1000 多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拆除改造工程也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据专家粗略测算,每拆除 1平方米混凝土建筑,就会产生约 1 吨的建筑垃圾。而最新资料显示,2010 年重庆主城区建筑垃圾已经超过 1500 万吨。随着大重庆建设进程的提速,预计到 2015 年重庆建筑垃圾年产量将会逼近4000 万吨,几乎为现在产量的 2 倍还多。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严重地影响到了山城的市容市貌、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

(2)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偏低

目前整个中国大陆都对建筑垃圾的处置管理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措施,重庆也不例外,在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管理上存在着许多细节性的空白。重庆市建筑垃圾大多采用自然堆放,且平均资源化利用率不足 5%。目前,重庆市区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回收方式主要是在建筑工地、道路和低洼地的回填;回收利用对象也主要集中在钢筋、铝合金等旧金属,而对含量最大的废弃混凝土块则很少进行回收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低会造成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大量可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极大地浪费了许多的稀缺资源;另一方面,建筑垃圾也侵占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耗用大量征地费和垃圾清运费。

(3)相关性政策法规不完善,且力度不够

我国至今尚无一部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国家法律文件,虽然这些年有关部门和重庆地方政府在该领域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法规规章,以期填补我国在建筑垃圾的法律空白,但是普遍都存在内容不完善、惩罚力度不够的问题,从而给具体的管理工作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如我国规定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但是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的运输及填埋收费,物价部门目前依然未制定专门的计价标准,而是由建设单位与运输公司或填埋场业主议价确定。由于收费普遍偏低,导致建设单位和承包商都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意识薄弱,导致大部分建筑废料被当作建筑垃圾遗弃;再者,目前重庆市的建筑垃圾管理仅仅是从市容环境卫生的角度出发的,距离真正实现城市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远远不够。

(4)建筑垃圾再利用缺乏成熟的技术研究作为质量保障 绝大多数建筑垃圾废料只有经过加工利用处理才能产生新的价值。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基础,没有较成熟的技术保证,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就无从谈起。由于建筑垃圾在强度、力学、化学等许多性能方面都较原始材料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或者降低,因此需要相关研究机构按照“收集、加工和实验”的程序进行质量检测之后,给定具体的适用范围和标准,才可以放心地再次投入使用;此外,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品质提升技术,被普遍认为是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基础和关键。然而重庆在此方面目前并无相应的技术标准、施工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出台,辖区内也没有较大规模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且多数垃圾消纳场所是由个体经营者和附近农民负责管理,不仅管理水平简单、粗放,而且经常引发利益矛盾与民事纠纷,严重妨碍了建筑垃圾的及时处置。

中国建筑史整理 篇7

一、施工过程中试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 水泥。

按规定, 水泥的有效期 (一般为3个月, 快硬硅酸盐水泥为1个月) 超过3个月必须复试, 水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与实际使用的水泥批次必须相符合, 并与其他施工技术资料对应一致, 交圈符合。实际施工过程中, 由于这种资料数目繁多, 资料员对水泥出厂合格证收集若不及时, 往往会出现有复试报告无出厂合格证或有3天、7天水泥出厂合格证无28天水泥出厂合格证, 以及水泥不按规定的批量 (代表批量100T) 复试等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资料员在工程开工后应及时与送样员沟通, 分配好送样的时间和批量。

2. 钢筋。

钢筋的材质证明应“双控”, 同时, 材质证明与实物应物证应相符, 批量、部位应符合规范要求。收集钢筋试验资料时, 钢筋出厂证明的内容应有厂名、出厂日期、合格证编号、用户单位、炉种、钢号、规格、批量、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的数据及结论, 并应与复试报告一致。有的材质中的批量明显低于复试报告中的批量, 发现这种情况时, 资料员应及时与钢筋供应商联系, 督促其提供符合的材质证明, 以免产生扯皮现象。

3. 砖。

砖的有关资料是十分繁琐的, 资料员要认真检查砖出厂质量合格证有没有生产厂家质检部门的合格章, 砖的试验报告单有没有试验编号、是否有明确结论并签章齐全。在工程开工之初, 资料员应对整个工程的用砖量有个初步的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 并且及时督促送样员合理分配送样的时间和批量。这部分资料与其他资料收集与整理的最大不同在于很多工程在工程交工前才对砖的出厂合格证进行收集, 这样很容易出现出厂合格证与复试报告中的时间不符, 或者与砖的生产厂家不符的情况。不过, 只要资料员加强责任心, 工程施工中的上述情况完全可以避免。

4. 砂、石。

砂、石试验资料是判定一批砂石材质是否合格的依据。在收集砂石试验资料时, 应检验试验项目是否齐全, 其中必试项目应有实验室的明确结论和试验编号, 签章齐全。一般来说, 在工程开工之初, 由于砂、石、水泥的复试是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 一般这部分资料不会出现太大的误差, 送样也及时。而在工程施工的中期和后期, 特别是在工程的装饰阶段, 这些试验资料的收集就容易被忽略。这样做的后果是给与下一道工序的衔接及其他技术资料的同步进行和交圈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5. 砂浆、混凝土。

(1) 砂浆、混凝土配合比。工程从开工到交工的整个施工过程往往会出现砂、石、水泥材料厂家牌号批次的变化。对这种情况, 施工规范要求重新做配合比。但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施工单位往往是一份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贯穿施工过程的始终, 目的是节省资金。工程交工时则用假出厂证明, 或事后补资料的方法来应对, 这给以后工程的交工和结构质量的保证埋下隐患。

(2) 混凝土试块。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及实际用料要物证吻合, 报告单与施工日志中日期、代表数量一致交圈。作为评定砂浆、混凝土的试件, 必须是标准养护28天的试件, 现场标养试件要有测温、温度记录,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有测温记录, 试件的取样要有代表性。

6. 钢筋焊接。

钢筋焊接资料应有钢筋焊接试验报告、钢结构焊接焊缝超声波X射线探伤检验报告。重点是钢筋是否按同品种、同规格和同批量做了可焊性试验。

二、施工过程中试验资料的收集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 试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 试验资料归档不及时, 即使归档的资料, 也普遍存在资料填写不规范或不全等现象。

这是由多方原因所致, 但主要还是因为资料员没有意识到资料收集整理的重要性。

2. 部分试验项目监理抽检频率不足。

这是项目监理的工作不负责所致。

3. 原始文件遗失。

由于个别施工单位管理不严格, 或者因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调动, 移交手续时把关不严, 造成原始文件遗失。

三、施工过程中试验资料收集整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 选择一名有经验、有责任心、能力强的资料员是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前提条件之一。资料员要熟悉图纸, 弄清工程特点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事先做好记录, 要保证试验资料的完整、真实、清晰和及时, 要做到试验资料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满足可追溯的原则。

2. 按照《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规定, 保证质量控制资料的完整性。试验资料作为质量控制资料的一部分, 对其的及时、真实、准确、完整整理为整个交工资料的整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为隐蔽工程资料的完整性提供了可靠依据, 又为工程结构验收及质量的评定创造了条件。

在试验资料的整理过程中, 水泥、钢筋、砖、砂、石、混凝土试验报告资料应归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 (试) 验报告, 按照各验收批次的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按批组合, 并按时间顺序排列编号, 不能遗漏;砂浆、混凝土试块、钢筋焊接资料应归入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 并按时间顺序排列编号, 不能遗漏。

3. 试验资料的收集整理要与工程施工进度同步。从工程签订开始, 就应开始试验资料的收集、整理、核查工作。工程竣工验收时, 应完成工程资料的编制、归档。

4. 提供资料的部门及责任人必须按施工程序及时间向项目资料员提供工程一切资料。质检人员平时应按分项工程及时检查试验资料, 每分项工程 (或逐层) 完成后, 月底将分项工程所有资料收集整理齐全, 移交给项目资料员, 办理交接签字手续。同时, 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凡是要求部门及责任人提供的资料, 部门及责任人应按要求填写, 若存在手续不齐全等问题项目资料员有权拒收, 有关部门和人员不得推诿, 不得刁难;凡提供的资料有缺、漏项和不符合要求的, 资料员有权通知部门及责任人限期整改。

5. 认真履行见证取样制度, 杜绝无证上岗、委托他人见证、借用他人证书等现象。

6. 建立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台账。工作台账不仅能反映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测情况, 也便于质量监督的日常检查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台账上应注明项目名称、见证人名称、见证材料、试块数量、使用部位、见证日期、见证人签字、检测结果、不合格材料处理情况等。监理人员发现有作假资料、出具假试验报告、不履行监督职责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可以采取通报批评、降低资质等级、停业整顿等处罚措施, 以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7. 资料的填写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规定, 反映工程质量情况, 做到内容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字迹清晰、签字手续完备、废除非法定计量单位。

中国建筑史整理 篇8

中国汉文苗学文献历史悠久,成果丰富,汗牛充栋,国内基本情况较易了解,但国外苗学文献的情况,却较少为国人所知。为此,在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海外苗学文献分布、搜集、整理与研究情况。海外苗学文献是国际学界对苗族研究长期累积的结果,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778年到19世纪末,可称之为海外苗族研究史上以“粗描”为特征的“开创期”。1778年,法国汉学家钱德明(Joseph Amiot)用法文写就一篇专门讨论苗族的文章,在西方学界开启了海外苗学研究的先河。自此以后,英、法、美、日、俄等国陆续出现了关于苗族的记录和研究,尤其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列强加大对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侵略和渗透,西方国家关于苗族的文献资料在数量上明显增长。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等院校图书馆苗学文献专家的不完全统计和估计,这一期间论及苗族的西文文献估计至少在300种以上。在这些早期的苗族研究文献中,主要是西方的传教士、军人、探险家、学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并辅之以他人的文字记录来描述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苗族的“奇风异俗”和生活状态,其代表人物有英国传教士洛克哈特(w.Lockhart)、艾德肯斯(J.Edkins)、美国传教士兼外交官裨治文(E.C.Bridgeman)、传教士暨语言学家卫三畏(S.W.Williams)等人。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初到1975年东南亚部分苗族开始移居西方国家为止,是海外苗族研究史上以“详记”为主要特点的“发展期”。此一阶段,海外传教士、旅行家和学者们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风俗描述,而是对苗族的仪式、物质文化、心理意识和民间文艺等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和分析,其成果不仅在数量上达到千种以上,而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譬如,无论是英国传教士伯格理(s.Pollard)和克拉克(s.R.Clarke)关于云贵苗族的记述或者法国传教士萨维纳(F.Savina)对东南亚苗族的考察,还是美国学者葛维汉(David C.Graham)等人对川苗的考察,都较有深度;日本学者鸟居龙藏的苗族研究更注重细节的描述,而且善于比较分析。法国学术界在老挝和越南开展了大量的民族志调查,出版了一系列的田野研究报告,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苗学专家,在越战结束前的很长一个时期里一直在海外苗学研究中独领风骚。第三个时期为海外苗族研究的“拓展期”。随着1975年越战结束后,大批老挝苗族作为战争难民移居欧美,使苗族研究成为海外民族学研究的热点,成为国际上的显学。迄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有关苗族研究的英文学术文献中,仅硕博士论文达3000多篇,著作至少千部,期刊论文上万篇。这种状况也刺激了东南亚的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苗族研究的发展,近30年来出现了大批泰文、越南文和老挝文出版的苗学论著。此外,随着RPA国际苗文书写系统在海外苗族中的传播流行,东南亚和西方国家在最近三四十年里印刷出版的苗文著作和文章数量已成千上万。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更好地研究苗学,就必须对上述已有200多年积累的丰富的多语种文献资料具有全面而透彻的了解,否则我国民族学界的苗学研究将会陷入无法与国际苗学界进行学术对话、与国际学术主流无法接轨、只能“自说白话”“闭门造车”的尴尬局面,很难在学术水平上取得显著提升。因此,对200多年来海内外苗族文献资料开展系统的收集整理、述评和批判性研究,已是摆在我们学者眼前的一项势在必行的重大任务。深入了解海外苗学文献资源的分布,开展世界苗学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研究,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苗学界,这项工作对于山地民族学乃至整个中国民族学的发展也必将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特别是对于我们反思学术史和寻求具有中国主体性的学术发展道路,具有重要参考借鉴。对海外苗学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可为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走向世界,参与国际人类学的学术对话与交流架设了一条便捷之道。为了大力提升中国的国际文化软实力,国家制定了“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苗族分布于世界各地,苗学人类学天然具有世界性、开放性,使其不仅成为国际学术对话和交流的最佳切入点之一,还可以成为中国民族学走出去、走向世界学术主流的前沿阵线之一。因此,系统地对西方苗学研究文献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批判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知西方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的学术话语体系及其在苗学民族志领域的具体呈现。苗学文献作为人类学学科发展史一种镜像,不仅可以使我们沿着这条主线勾勒出古典人类学、现代人类学、后现代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史的历史轨迹与脉络,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中西方民族学人类学者研究实践的关键场域之一,中国苗学和海外苗学透过各自以文献为载体的历史镜像,还折射出东西方民族学人类学者在研究范式和理论话语方面的异同、交锋与对话,为中国本土人类学家快速、准确、全面地了解世界苗学人类学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方法、学术倾向与政治立场,打开了一条捷径。对世界苗学文献资源开展集成式的收集整理和知识考古学式的批判性研究,显然有助于我们找出这“两个世界的最佳”结合点(即西人常说的“the best of the two worlds”),在继承中国本土苗学研究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既可以避免“东方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陷阱,又可以摆脱民族主义的囿范,在世界人类学学科体系中正确定位,推动中国的山地民族学和山地人类学积极平等地参与到国际学术主流中去,使中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nlc202309051135

众所周知,贵州是中国苗族分布最为集中的省份,从人口上看也是世界苗族的中心。基于我们对于与苗族和瑶族这两大世界性山地民族相关学术文献资源所具重要意义的认识,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自从创院伊始,就成立了“海外苗瑶族群研究中心”,组织人员专门从事海外苗瑶研究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为了更有效地整合相关的学术翻译力量,研究院还协助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立了“海外苗瑶学术文献翻译研究中心”,选定了10多本西文苗学名著作为首批“海外苗学名著译丛”,目前大半都已完成了翻译,进入了译校阶段,预计不久就可交送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海外苗瑶族群研究中心”和“海外苗瑶学术文献翻译研究中心”组织人员广泛收集了200多年来苗族研究方面的以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撰写或出版的文献资料,编写了“世界苗学文献资源丛书”,包括了《二十世纪海外苗学英语文献综录》《中国苗学文献资料题录》《百年来日本对苗族的研究》《俄语学界苗族研究文献题录与述评》《二百年来法语苗学文献题录与述评》《德语学界苗族研究文献题录与述评》等等,也写出了一批很有学术新意的文献述评和批判论文。本期栏目特地从中筛选了4篇论文来公开发表,分别是蒙昌配、龙宇晓的《海外苗族研究文献中的文字学圭臬——阎幽罄的中国苗族文字史研究》,王薇的《美国苗族英语文学研究文献述评》,何源远、龙宇晓、李国栋《日本苗学文献史略》,龙正荣、石锋、潘运、胡展耀的《文献计量学视角下的海外苗族文献资料研究构想》。

蒙昌配等人的《海外苗族研究文献中的文字学圭臬》一文是其系统收集整理海外苗文研究文献资料过程中形成的系列成果之一,对瑞典学者阎幽罄(J.Enwall)以英文撰写出版的关于中国苗族文字发展史的鸿篇巨著《神话成现实:中国苗族文字史》(上、下册)进行了深度解读,不仅分析了该著的主要观点,阐述了它的重要学术贡献,点评了缺陷与不足,而且还着重指出了它对于中国苗族文字研究及发展的启示意义。王薇的论文是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外苗族英语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国内外范围内首次对近年来海外学术界在美国苗族英语文学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学术史的考察,对我们深入了解海外苗族英语文学研究在苗学中的地位、海外苗学发展走向,特别是对于我们开展海外苗族文学的文学人类学研究,颇有裨益。何源远等人的《日本苗学文献史略》对百余年来日本学术界研究苗族而形成的文献资料展开了梳理和述评。基于其所搜集整理的学术文献资料数据,作者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百年来日本苗学的学术发展史,揭示了日本苗学研究文献在主题选择、理论架构、研究方法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基本特点。这项工作在国内外都属首次,具有很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龙正荣等人的《文献计量学视角下的海外苗族文献资料研究构想》,试图在苗学文献资料研究领域探索新的方法,明确提出:对于200年来海外苗族研究形成的大量文献资料,应采取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从海外苗族文献的数量、内容、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深入挖掘海外苗族研究文献中的知识结构、特征、规律,把握其知识发展趋势;这样的研究对于加深对海外苗族文献的认识,促进中国苗学研究国际化和强化苗族的国际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这4篇论文的作者们对200年来海外苗族文献资料中的一些重要进行了搜集整理与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述评,相信他们的论文能够加深我们对海外苗学文献资源的了解,有助于推动山地民族研究领域的海内外学术交流和对话,为中国山地民族学与国际学术主流的接轨和同步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责任编辑:曾祥慧]

上一篇:舍生取义的名言欣赏阅读下一篇: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