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文化(共10篇)
学校建筑文化 篇1
1 项目概况
1. 1 方案背景
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是位于云南省与贵州省交界地带上的一座小学,与云南省级文化名村可渡村毗邻,同时也是滇黔两省村落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雨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办学特色,素质教育有了新的突破,办学思维有了新的升华。所以,对教育的硬件设施需求也迫不及待( 见图1) 。
资料来源: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 2 方案提出的原因
一是,由于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比重加大。二是,再加上近几年全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山区的经济,当地政府对教育事业也投入许多。三是,现有的教学建筑老旧严重,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了。
1. 3 项目意义及目的
此次项目设计的意义在于探索乡土建筑、环保节能建筑,让在农村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具有当地地方特色,能够体现当地地域文化,能够舒适快乐学习的教学建筑。特别是在当代混凝土,钢架建筑充斥的年代,人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回归,居住生活品质的提高。自然、绿色、环保、宜居的生活主题,已成为当下追求的新潮,当然公共建筑 ( 学校) 亦是如此。
本方案的最终目的是将龙平子村小学建设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小学典范; 让家长放心; 营造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 探究当地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建筑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的设计意义。
2 调查与分析
2. 1 地点分析
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位于龙坪子村的东面,北面与贵州省隔河相望 ( 可渡河) 、南面紧靠自然山地,坐南朝北、东面是逐级下降的耕地,地势较平缓、西面紧邻居民区,交通方便。立体气候突出,大部分属温带气候,海拔1700米以下的河谷区属亚热带气候。早晚温差比较大,特别是冬季气温比较低 ( 见图2) 。
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
龙坪子村小学整个用地地形相对平坦,略似一个水壶形。坐南朝北夹在两山之间,南高北低,最高海拔2470米,最低海拔1480米,高差990米。
2. 2 现状分析
学校规划面积8560m2,学校现在有632名在校学生,1到6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还有3个班的幼儿教学班( 大、中、小) 。在校老师15名,及一些后勤人员 ( 注:在校生包括滇、黔学生) 。
学校现在有2栋老旧教学楼,1栋半新教师住宅楼、1栋半新一层的公共厕所、1栋新建一层的保卫室。一部分住校学生暂住老式的教学楼里,没有食堂,没有大的公共交流的室内空间、室外活动空间。如图3所示,校园环境很简单,主要是要预留建设空地来做绿化,且没有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绿化面积也不够。
资料来源: 作者拍摄。
2. 3 问题分析
学校的建筑老化破旧,且建筑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学校规模; 建筑没有考虑环保节能设计; 学校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校园显得有些杂乱; 校园建筑只是照搬西方的建筑模式,没有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 学生的室内外活动空间不足,没有把学习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所以,在进行校园规划时,我们认真分析当地的地域文化,合理利用地理环境,通过对景观的最大化设计来提升校园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研究项目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对建筑材料 ( 回收砖瓦) 的运用和结构 ( 砖混结构) 以及节能环保方面的设计来达到建筑的最优化。
3 规划方案设计
3. 1 规划目标
建立人文校园: 以龙坪子村小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校园精神的主轴,继往开来,塑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山地园林校园: 节地为主要目标,配合地形,体现山地特点,营造园林校园,使校园环境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为师生提供舒适的校园学习交流场所。培养生态校园: 合理布置功能分区,合理组织建筑布局形态,以优化的设计体现校园功能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运用先进节能技术,使建筑更加环保健康,使校园真正成为开放、包容的校园。学校规划呈现的是对来自不同省份的学生的开放与包容姿态,对具有当地建筑文化特色保留、传承,追溯历史的文脉记忆。
3. 2 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 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相互之间联系方便; 生态化原则: 设计始终坚持节能与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 开放性原则: 以开放的原则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继承与创新: 设计应在继承文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时俱进; 地域性原则: 设计应延续龙坪子村的历史文化,体现龙坪子村的地域特色,营造山地园林景观特征。
3. 3 规划理念
以“脉”相“承”,包容向上,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脉”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字,人类通过血脉繁衍生息,通过建筑,书籍、习俗等传播文化。“脉”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通过当地的文化研究和发掘,我希望以“脉”为载体,以“承”为目标。达到包容向上的规划愿景和独具特点的建筑设计,也是对处于滇、黔交会处的龙坪子小学的一次全方位解读 ( 见图4、图5) 。
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
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
3. 4 规划结构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以及用地结构,形成“单环,两轴、九片区、一核心”。“单环”单环主要是指整个校区的消防通道。“两轴”,一轴是以从入口到校区尽头的文脉轴线,体现当地地方特色,另一轴是以南北的空中廊道为包容连接轴线,暗喻滇黔两省通过可渡河聚集在此共同学习交流。“九片区”: 是把各种不同功能区很明确的划分开来。“一核心”是以空中廊道的读书亭为核心,把整个校区分为内院和外院,同时也把幼儿教学区和小学教学区划分开来,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 ( 见图6) 。
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
3. 5 规划功能分析
根据学校的功能构成的特点,结合用地形态,把次要功能区布置于整个校区的西侧,主要功能区基本上和原来的位置不变。空间形态上采用连廊的方式把各主要功能区联系在一起,方便教学管理。在校区的各个节点中插入公共交流空间,这也符合当代以及未来学校对学生教育教学( 与人交流) 方面的要求。学校功能分区清晰,交通组织便利,合理利用地形高差组织景观及建筑组群形成了较好的校园风貌 ( 见图7) 。
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
3. 6 规划道路分析
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使用要求,沿西侧道路设置礼仪性出入口 ( 主出入口) ,也便于形成完整的文脉轴线,在东侧沿次要道路设置次出入口。方便疏散和来自不同方向的学生上课。同时,校园道路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校园内人流道路流线,以读书亭为核心联系着各个功能分区,方便,明确、流畅。并预留停车场,停车场地分为生活停车场和工作停车场,这样既方便又安全 ( 见图8) 。
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
4 建筑方案设计
4. 1 建筑设计概念
4. 1. 1 概念来源 “索桥”
这座索桥横跨可渡河,连接着贵州省和云南省,当地许多贵州省的孩子们都是通过这座索桥来到云南省的龙坪子小学上课学习。这座索桥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载体,它更多的是承载着滇、黔两省人民的相互包容,团结、友爱的象征。
4. 1. 2 概念抽象 “丝带”
丝带柔顺、细腻,而丝带也是使人联想到纽带,纽带又是“联系”的另一种解读。暗喻着滇、黔两省学子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4. 1. 3 概念的延伸 “团结、友爱、包容”
概念的延伸,绿色的丝带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 绿丝带寓意爱心。在此项目中,丝带又代表滇黔两省人民团结,友爱、包容的寓意。
4. 1. 4 概念的运用 “桥堂”
“桥堂”的概念,是源自对当地地域文化有着特殊含义的索桥和项目的特点———学校项目而来的。用桥抽象而来的丝带串联着几个主要的功能区,既方便而又符合项目特点。在项目中心地带的读书廊就很好地诠释了桥、丝带以及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的关系 ( 见图9) 。
4. 2 建筑空间组合分析
建筑空间组合分析如图10所示。
4. 3 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
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如图11所示。
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
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
5 结 论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呼声日益渐高,乡村学校建设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龙坪子村是一个地处滇黔交界的地方,中间隔着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可渡河,素有“桃花溪水天上来,烟波浩渺可渡关”的美誉。本着以“脉”相“承”,包容向上为校园规划理念,我们对龙坪子小学的规划与建筑进行了方案设计,并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乡土公共教育建筑空间。同时,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的校园建筑规划及设计进行解读和分析,将学校建筑设计与当地文化及建筑的节能环保理念相结合,阐释了当地建筑文化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终我们期望以宣威市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规划建设为例能为我国乡村小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资料来源: 作者自制。
学校建筑文化 篇2
关键词:文化资本;学校文化资本;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2-0058-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资本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兴起,也逐渐引起全世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学校文化资本正是伴随着文化资本理论的深入发展而产生的,并日渐进入学界的视野。陈国民综合各方研究,将学校文化资本定义为:一所学校所拥有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资源的总和(它包含了各种学校文化能力、学校文化产品和学校文化制度等),并且这些文化资源在未来可以为该学校带来价值增值。[1]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正在进入以“文化取向”为主流的特色学校建设新时代。学校文化资本理论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资本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学校文化的价值,而且可以实现学校文化的累积发展。将学校文化资源视为一种资本,通过建设学校文化资本实现学校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并从中不断实现文化资本的增值和文化的多元创生,最终实现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这一本质目标。这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以下,笔者以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为例,作一探讨。
一、凝练精神理念,积淀学校文化资本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建基于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其创办于1956年,先后由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学院和华南农学院联合创办,几经变迁,1985年交回华南理工大学,更名为华南工学院附属小学。2013年,学校整合资源,由华南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改组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分设初中部、小学部。学校位于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拥有优越的文化资源和人文环境。学校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梳理自身的文化脉络,回应时代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整合与利用文化资源,形成了自身的学校文化资本,并在积淀中不断发展。
作为组织体的学校,本身具有有形和无形的两种文化资源。学校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精神理念、学校成员共同的行为方式,以及学校的物化形态,即校园环境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本。其中,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在精神层面体现着学校文化资本变更和流动的过程,也集中反映着学校文化资本积累和发展的方向。多年来,学校秉承“明德远志,乐学勤行”的校训和“笃学、善思、明理、求新”的学风,不断积淀自身文化。
2009年之前,在轰轰烈烈的学校特色建设大潮中,学校将办学重点放在规范化、树品牌上。学校确定了“全力打造省级规范化学校,能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品牌名校”的办学目标,遵循“个性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新视角、大气魄、高品位”的办学方针,全面培养“充满活力,具有强健体魄、健全人格、鲜明个性、艺术修养、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其后,随着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和深刻认识,学校对办学理念和目标作了调整和补充,赋予办学宗旨更加丰富的内涵:“个性教育,和谐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在办学方向上,以“幸福文化教育”为主导,以“共建共享和谐幸福附小,努力打造师生幸福家园”为目标;将“进一步深化幸福教育内涵,完善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具有个性风格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附小人的幸福感,把学校办成“教师幸福、学生快乐、家长满意”的幸福摇篮。由此,学校的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围绕以上办学理念,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的优质资源,逐渐形成了“时代文化育人,信息素养见长”的办学特色。
有了多年的文化资本的积累,2013年,学校改组为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增设初中部。同时,在秉持原有校训和学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办学理念调整为“个性教育,和谐发展,为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奠基”;涵养“文明、和谐、求真、向善”的校风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致力于培养“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基础扎实、富于创造的现代公民”,建设“高质量、有特色、优质化”的现代化学校。
二、创设文化活动,彰显文化资本价值
布迪厄提出,文化资本表现为具体化、客观化和制度化三种形态。其中,文化资本的具体化形态指行动者通过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与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技能、趣味及感性等文化产物,但文化资本的积累需要时间,而且只有亲力亲为才能获得。[2]
基于此,以学校场域为研究前提的学校文化资本同样可以表现为具体化、客观化和制度化三种形态。具体化的学校文化资本即学校的精神理念;客观化的学校文化资本即学校的资源设施和文化产品,表现为校园环境、图书馆、校园网络配置等,文化产品则包括校本课程建设、学生活动和作品等;制度化的学校文化资本主要指学校的制度导向,如规章制度、决策制度、组织结构等。
文化资本的首要层面在于具体化文化资本。布迪厄指出,具体化的文化资本只有通过特定的个人才能得以体现,其积累通常要花费行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3]因此,对于隐藏在学校组织当中的文化资本,只有通过教育者推行教育实践、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成效,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学校要将精神理念传达给每一个成员,使生活于其中的人表现出这一精神理念支配下的行为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文化资本具体化。而活动正是传递学校文化,彰显文化资本价值的重要载体。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形式,让师生感悟学校的价值追求,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激活文化资本价值。例如,学校系统设计学科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结合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开展“每月一主题”系列德育活动。主题涵盖畅想、励志、公益、读书、劳动、环保、孝道、健体、规则、爱国、安全、感恩等。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借由诸多文化活动,这些习惯就会逐渐发展成为布厄迪所说的“惯习”[4],即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学校还开展“我给母校建一言”网络调查活动,票选“我最喜爱的学校活动”“我最喜爱的校园景点”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真情迸发的乐园。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惯习,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健康成长。
nlc202309042143
此外,学校开展了“感动附小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并将“自强、责任、博学、阳光、科技、俭朴、环保、体育、艺术”等元素纳入评价標准,将“明德远志,乐学勤行”的校训和“笃学、善思、明理、求新”的学风融汇其中。让学生自主选出心中的榜样,树立身边的精神楷模,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将榜样人物资料布置在文化走廊上,每天,学生从“榜样”身边经过,都会读到“榜样”在附小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状态,而校训和校风的精神内涵也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并在行动中践行。
学校文化的形成需要沉淀。当学校通过激发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校文化所积淀的知识和修养真正成为行动者精神与身体的组成部分, 进而转换成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时,这种“身体化”文化资本能够投资于各种市场(学校市场、学术市场、社交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并获取相应的回报。[5]对于学校德育而言,这种“身体化”文化资本的回报就表现为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增强。
三、整合多种资源,拓展文化资本价值
社会资本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也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家校协同教育理念的实践表明,学校与社区、家长的有效互动有助于提升学校形象,增进社会认同,进而会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学校整合社区、家长资源的行动,往往伴随着学生的流动而不断更新,由此不断积淀、更新学校文化资本,拓展学校文化资本的价值。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身处高校林立的天河区,拥有众多高校教育资源。学校依托优质的家长和社区资源,探索以“科学家进校园、爸爸妈妈进课堂、大学生志愿者进学校”三条路径,整合资源,拓展学校文化资本。
例如,华工Fresh环保协会每月定期到学校开展公益活动,宣传绿色知识,以贴近社会生活的形式拓展学生视野,提高环保意识。学校定期邀请华工、中大等高校专家和教授开展科普教育,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他们用形象的图片和朴实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近科学,激发科学探究热情。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深入校园生活,让家长近距离了解校园生活,感受学校文化。活动结束后,家长们都会在网上认真填写《家长意见反馈表》,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此外,学校加强网站建设,开始专栏宣传优秀家长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典型事例以及家庭教育理念;开展“百名好家长”评比活动,邀请“好家长”作经验介绍,并将典型的育儿经验挂在学校网站与家长分享。
今天的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正如师生共同创作的校歌《启明星之歌》所唱,是一个“快乐的城堡,智慧的城堡,启明星从这里幸福启航!”每当周一升旗仪式上,师生唱响优美的旋律,幸福就洋溢在每一张脸上。漫步校园,满目皆是赏心悦目的景象:劝学墙、假山石、戏鱼池、名人格言、学生书画等都洋溢着幸福的意蕴。《启明星之歌》不时在校园回荡,置身其间,一种“身在此园幸福生”的感觉油然而生。学校文化资本这一视角的引入,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国民.学校文化资本的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边界[J].上海教育科研,2010(8).
[2][3][5][法]布尔迪厄.当代思想家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193.
[4]Bourdieu.P.The Logic of Practice[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90.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广东广州 51064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学校建筑文化 篇3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我们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施展才华,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健康成长。我们的理想是:校园———圣洁、崇高;教师———儒雅、渊博;学生———活泼、好学。为此, 我们在塑造学校文化形象和丰富学校文化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一、塑造学校的文化形象
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环境能够给人以美感, 让人心情舒畅,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能激发学校师生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 同时对学生也起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因此, 我们努力让校园里的一切有形物质尽量赋予文化的内涵, 从而形成龙港二中自身的文化特色。学校抓住申报省示范初中的契机, 积极实施了“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工程”。
一是改建旧校门。破旧、狭窄的老校门, 既不利于学生安全通行, 又影响学校校容校貌。我们聘请专家精心设计, 建成了一个造型别致、意蕴深长的新校门, 美化了学校的外观形象。
二是整修改造教学楼。二中的“勤学楼”, 由于原来设计不合理, 整幢四层楼没有一个厕所, 加上工程质量差, 年久失修, 下雨时严重渗漏, 墙体剥落, 既影响学校外观形象, 又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为此, 我们对该楼进行改造整修, 从外墙涂料的选择到楼体结构的改造, 我们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思考。经过整修改造的“勤学楼”, 面貌焕然一新, 大大方便了师生的学习与生活, 同时也使得改造后的教学楼墙体色彩和学校整体色调浑然一体, 突出了校园的主色调, 增强了校园的和谐美。
三是美化校园。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育人的特殊功效, 于是加大改造力度, 精心设计, 努力构建绿化、美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2005年, 我们学校完成了办学史上的一件大事———顺利通过了浙江省示范初中的创建验收。在创建过程中, 学校在布局调整、建筑设计、小品点缀、绿化配套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构建, 尤其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上, 以“从新”“从特”“从细”来装点布置。学校陆续对校园内的广场以及“博学楼”后面的空地进行绿化、美化, 设置紫藤架、风景文化石等景观, 种植古榕树等名贵花木。现在, 校园内大道曲径、绿地草坪;杨柳依依, 古榕青青;荷塘池沼、锦鳞戏水;处处鸟语花香, 展现一个赏心悦目、充满生机的教育空间。目前, 校园内教室、走廊、活动室都能做到美观洁净;各式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 成为全校师生经常驻足、翘首以待的精神快餐。展现在各区域的宣传标语、名言警句无不体现出师生们的人生信仰或教育理念。教师、学生的优秀书法、美术作品的点缀, 使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而我们的终极目的便是努力让学校的校园环境真正成为无字的诗、无声的歌、立体的画。校园环境改造工程为我校师生创设一个优美、雅致的学习、生活环境, 为学校整体校容校貌的改观平添一份生机与活力。我校被温州市人民政府评为花园式单位, 温州市绿色学校。
二、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一所学校, 物质文化建设固然重要, 但作为学校教育最鲜活的因素———人的发展, 更是学校文化建设最需关注的首要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业进步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 促使教师不断追求自我发展进步, 使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教育胸襟, 让他们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态来服务教育, 服务学生, 让充满人性化的校园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乐园。
因此, 我们面对学校实际情况, 深入调查研究, 广泛接触与征求学校各层面的意见, 经过充分思考与酝酿, 提出了学校近期发展的基本框架与蓝图———“建设三大工程, 实现四大目标”, 将学校教育发展提升到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的高度。
“三大工程”:名师培养工程;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工程;校园信息数字工程。
“四大目标”:一是通过名师培养工程, 造就一批青年骨干教师, 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工程, 美化校园, 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三是通过校园信息数字工程,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与行政管理的整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工作效益;四是力求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创浙江省示范初中, 跻身名牌学校行列。
几年来, 我们以建设“三大工程”、实现“四大目标”为工作核心, 科学规划, 有序安排, 规范管理, 分阶段实施。
现在“三大工程”进展顺利, “四大目标”也已逐步实现。其中绩效最为明显的是“名师培养工程”。
大学者之所以成为大学, 是因为其有大师焉。同样, 学校欲求长足发展, 关键在于师资力量, 我校始终把青年教师的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由此我们制定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提出青年教师“123”发展蓝图, 推出一系列培训计划, 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一是倡导读书学习。我们认为读书学习是教师自主发展、自我进步的最好途径, 让阅读来开阔教师视野, 补充教师知识营养, 净化教师美好心灵, 增强教师文化底蕴。为此, 我们成立了“诤友读书赏艺会”, 修建了一个雅致的教师书吧, 为教师们读书学习、探讨交流创造舒适的环境。利用学校宣传栏, 专门向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特别购置有关书籍, 向教师推荐好书;通过校园博客笔会、读书沙龙论坛等活动, 大力营造读书氛围, 调动教师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二是积极组织教学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载体, 构建务实高效的理想课堂为目标, 鼓励教师扎根校本、立足讲堂, 倡导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此外, 经常性地聘请省内外专家名师来校讲学指导, 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开设精品课、观摩课, 普通教师开设常态化教学研讨课, 新教师开设汇报展示课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教学大练兵活动, 引领广大教师形成一个潜心钻研业务、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我校还主动承担并积极争取省、市、县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学教研活动, 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为他们展现才华提供机会。
我校采用重点培训与分组分科轮训相结合的办法, 分批次组织教师到省内外名校进行参观、学习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活动, 我们不仅与名校名师专家们建立了友谊关系, 而且领略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我校每年组织一次新老教师结对仪式。新教师在拜师学艺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帮助, 快速成长;老教师带徒授技, 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通过“名师培养工程”, 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涌现出一大批省市县级教学骨干。我校教师在构建务实高效理想课堂的实践过程中, 积极地思考课堂、研究课堂、把握课堂,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取得了实效性的成果:近几年来, 教师中有课题及论文200多篇在县、市、省各级评比中获奖, 这也预示着我校教师已从教学实践向理论高度进行有效的探索。
在建设“三大工程”的同时, 我校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定期举办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四节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来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 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培养学生崇尚高雅文化、追求真善美的良好品质。在校园内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室内悬挂名人名言;班班购置图书, 建设书香教室;走廊的墙壁上挂有学生自己的书法及绘画作品;建设校园文化橱窗, 传递校园文化心声。开展征文演讲比赛, 展示学生青春的风采与口才;举行艺术节活动, 增添学生校园人生的精彩;组织校园诗人评选活动, 活跃校园诗歌创作热情;举行“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诗歌朗诵活动, 浓郁的古风诗韵给学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启动新教育实验, 师生共写随笔, 让思考推动成长;启动“二中博客”, 架设沟通心灵的桥梁;举行“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文艺汇演、现场书画大赛、大合唱比赛、学生游园等活动。
成立多个学生社团, 吸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校“晨光”文学社的创作活动, 繁荣了校园文化, 成为全国中学生文学优秀社团。校器乐队、声乐队的出色演出, 多次获市、县级大奖。2005年度, 我校被县政府评为体育运动突出贡献单位;2009年我校学生篮球队获浙江省初中男子篮球锦标赛冠军。科奥队、数奥队成绩喜人, 捷报频传:2006年, 我校吴玉超同学获浙江省自然科学竞赛一等奖 (全县仅2名) , 2007年我校周德森同学获浙江省数学竞赛一等奖 (全县仅2名) ;2006年, 我校被列为温州市数学家摇篮工程教育基地, 2008年, 被列入温州市首批体育特色学校。
我们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 为学生搭建了欣赏美、创造美的广阔舞台, 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氛, 陶冶了学生思想情操, 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学生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幸福。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收获与反思
学校文化建设影响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几年来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表明:重视学校文化建设, 能够促使学校教育不断增值, 从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另外, 建设学校文化必须重视策划与过程管理, 朝着既定目标逐项落实。
(一) 制度文化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当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学校文化的形式呈现时, 它对师生而言, 不仅仅是一种规则、一种约束, 更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我校教师在科学而又具人性化的制度感召下, 寻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现在, 我校教师讲学习、求进步、谋发展已蔚然成风;教师讲正气、争文明、创和谐的人际氛围已经形成。教师将讲台变成展示自身才能的舞台, 传播知识, 传播信念, 传播快乐, 传播爱心。制度文化深入人心, 教师因自觉而发展, 因努力而超越, 因挑战而创新, 因成就而精彩。
(二) 学校文化的策划与执行是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
建设学校文化, 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 从现实的人文环境出发;建设学校文化必须要有科学的组织策划, 必须要有有效的管理与有力的执行;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全体成员的积极投入, 有效配合下变为集体的行为。在建设学校文化过程中, 要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 通过“三大工程”的建设与“四大目标”的实现, 不断塑造与培养学校的文化形象, 充实与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让高雅文化滋养师生的精神发育, 用优美的环境熏陶师生的心灵世界, 学校由内而外发生了质的变化, 校园处处弥漫着文化的气息。
(三) 校长应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头人
管理文化催生学校文化 篇4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个好学校。为什么有此之说?其原因是一个校长对待工作的方法、态度与价值观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为什么有如此深的影响?因为校长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方法和价值观下产生相应的管理观念、制度、行为等,这便形成了学校的管理文化。管理文化在学校工作中处于引领和决策的位置,自上而下地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久而久之在教师、学生中催生出相应的价值观、制度、行为等。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对校园文化的界定:校园文化就是以学校价值观为核心的各种观念、制度、行为等要素的集合体。不难推测出:一所学校的管理文化催生出相应的校园文化。这也诠释了“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个好学校”的说法。
我校是一所具有82年建校历史,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学校,在学校建设中,历届校长都注重管理文化的建设,因而催生出了推进学校有序发展的校园文化,营造出了“道德、品位、智能”的精神文化气质。我校的管理文化是“尊重、沟通、激励”,现就我校管理文化催生校园文化做如下阐述:
一、“尊重”是态度,更是工作过程,催生道德
现代管理非常关注人的因素,“以人为本”是管理中非常时髦的话题。的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校管理文化之一便是“尊重”,这要求学校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第一要求便是具有尊重的意识和态度。要求每一位管理者都要有足够敏锐的观察能力,发现教师或合作者的所思、所想,在决策、建议、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体谅并关照到这一点。无论最终的结论是否与教师们的初衷保持一致,但这个体谅和关照的过程让教师获得被尊重、被重视的满足,消除学校管理中的不良人际关系,这种工作的态度让整个校园和谐。尊重成为学校工作的一种态度,更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现摘录我的一篇管理日记与大家共享。
新上任的辅导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工作积极性高,整天大着嗓门,风风火火在校园内巡查和指挥,一段时间下来学校的少先队常规工作变得有序、高效。今天,辅导员来诉苦了:“校长,这工作真难做呀!我们方阵队训练(参加市体育节160人的方阵表演训练)时,我觉得学生的动作不到位,主要原因是纪律不够严肃,找体育老师说,没说上几句,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无法交流……”。我笑笑说:“这是好事,说明你们的工作责任心强呀!这才会为工作争论呢?你是怕取不到好成绩吧?”辅导员老师激动了:“是啊是啊!校长,动作不整齐,难看死了,马上要比赛了,急死了!”辅导员的几句难看死了、急死了,让我感觉到了他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效果的期望。我真诚地说:“你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我想问两个问题:1.你当时是在什么场景下采用什么方式和体育老师沟通的呢?”辅导员迟疑了一下:“在训练场,直接和体育老师说的。”“学生在场吗?”“在”。辅导员的迟疑便是一个反思的信息。我更轻松地问第二个问题:“当时你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你希望对方怎样做?”“我懂了,校长。”辅导员急急地打断我的话,这个急性子、脑子也活,多次的管理交流会已让“尊重”的概念植入辅导员和教师们的心中,但怎样让“尊重”的概念变成现实却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我语重心长地对辅导员说:“尊重不仅是一种态度,对管理者来说是一种素养和行动力,落实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之中,建议你们开个研讨会:①找出训练中的亮点,表扬一下自己;②研讨不足,提出整改方案。你的任务是用教师们自已制定的整改方案阶段性督查训练过程,确保效果。”辅导员带着工作任务,迈着坚定的步子快速离去,我知道他去“备会”了。
是啊!尊重是做文明人的态度,更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在尊重的态度下,体现尊重的工作过程之中,教师参与学校工作的热情高了,主人翁意识复苏了,这种态度、这种工作过程会复制到教师们日常的教学之中,催生出工作、学习的优良道德。
二、“沟通”是能力,更是工作氛围,催生品位
沟通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有效的沟通需要智慧和艺术。沟通能力是指通过有效的听、说、读、写、获得并传达信息的能力。“沟通”是我校管理文化,要求管理者具备较强沟通能力,为了具备沟通能力,听、说、读、写、传递信息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必修课,在必修课的学习过程中,传递的是积极、竞争、向上的信息:教师们都在暗较劲:谁会听?谁会说?谁会读?谁会写?谁会准确又艺术性传达信息?这种氛围是“沟通”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成为学校的一笔无形财富,看不见,摸不着,却可感知,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的一种状态。正如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史密斯所说:“一所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有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走向成功的教育途径。”正是管理文化“沟通”在提高师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营造出健康向上的工作、学习氛围,这种能力的提升与氛围的营造,孕育出学校文化的高品位。我校有一位年轻教师,从一所乡镇学校通过招聘进入我校工作,三年来,在学校“沟通”氛围的督导下,围绕沟通能力不断学习,上出了多堂教学比武课,参加了各层次演讲,成绩是节节攀升。她在我们自己的网站上这样留言:到二小工作,不仅仅是
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感受到工作、学习氛围带来的压力与享受压力伴随的成长。
三、“激励”是手段,也是工作目标,催生智能
在我们学校,有各种评优、比赛积分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激励的手段。在采用这些激励手段的时候,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因为结果多体现为一种导向,而过程本身就是激励,激励师生向目标进军。激励的过程是我们工作重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因而激励的相关制度必须是规范的、可操作的、有序的,这些激励手段体现的是高品位规划、科学性操作。这体现在学校各项奖项的设立都必须得到教师的认可、接纳,成为他们内心的渴求。在设立奖项的时候都经历了一个协商对话的过程,提出设奖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交给大家来讨论,这一协商对话的过程是尊重,是沟通,又是办学理念深入人心的过程,更是大家学习、研讨的过程,在各种激励措施还没有实施的时候,其所需达到的目标已开始深入人心,这种激励的氛围和文化,自上而下的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催生的是竞争又合作氛围,孕育出的是朝目标不断努力的工作势头,因激励的措施多指向教师专业成长,在这些措施实施的过程中,提高的是教师的业务素养,教师的精业最终培育出学生的优良智能。
从城市文化论建筑文化 篇5
关键词:城市文化,建筑文化,民族传统
1 城市文化孕育着建筑文化
长期以来,文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提出从1988年~1997年开展“世界文化发展十年”活动,研究世界文化的发展问题。1988年国际建协响应号召,确定1989年7月1日“世界建筑节”的主题是“建筑与文化”。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的彰显和载体。我们城市的文物建筑、历史街区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和地域特色,是传统文化沉淀的片段,是记载历史信息的真实的物质载体。它们与所处的周边环境,附属的生活设施,与人们在其中亲切、朴实、聚合的生活情态一起彰显出明确的传统文化特征。例如,20世纪80年代茫茫的西北高原上,回荡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壮丽乐章。“唐乐舞”“黄土地”“红高梁”,这些扎根民族文化、打向世界艺坛的作品使中外为之瞩目。由此,西安的环城建设古今兼顾、综合治理,保持盛唐文化的延续性,地方特色突出,强调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功能、技术相结合,着眼于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的结合、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其具有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的文化旅游建筑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城市风貌、文化环境和市民心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城市建筑所具有的一些共通的设计、构造、材料及建筑组织方法,代表着某一时期和某一地区的历史风貌特色,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风俗特征,展示着某个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特色,反映着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城市的个性特征。它们是历史信息的真实反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已成为生活场景中不可中断的环节并从物质层面上延续我们的文化甚至生活本身。我们所尊重的、我们所敬仰的,不仅仅是城市和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2 我国建筑文化的民族传统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国建筑文化具有悠久的民族传统,遗产极为丰富。老一辈建筑师在现代中国建筑创作中从基础资料研究开始,率领一两代人经营多年,艰苦探索,披荆斩棘,积极研究中国建筑文化,使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较为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30年代以梁思成先生为首的老一辈建筑师成立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典建筑。建筑师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建筑师在现代建筑中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早期探索。50年代梁思成先生的论述已经涉及到设计空间的探讨。他指出“工程结构和建筑丰富的美感有机地统一着,是我们祖国建筑的优良传统”。他还强调:“我们必须先研究我国的建筑遗产,掌握了它的规律,熟识了它的许多特征,在创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60年代由刘敦帧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作了更为系统的概括,对中国古典园林、民居、城市以及工宫制度都作了论述,并开始从设计理论上进行分析,指出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之一。
80年代,我国建筑工作者运用现代的建筑观点和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典建筑设计问题,特别是运用中外建筑对比的方法阐述其异同,进一步认识到强调中轴线的思想来自很深的民族意念,中国古典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 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
之后,我国建筑师看到了像群体组合、内外空间结合、建筑与环境结合、建筑与室内陈设诗画雕塑的结合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正是西方现代建筑家所刻意探索的领域。同时,他们在系统地研究现代建筑中也找到了和正在寻找着它与民族传统的交汇点和结合点,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挖掘和开拓。
3 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民族传统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再加上各地气候、地理、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建筑创作,对民族传统的运用必然是各取所需、各用所长。
上海大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发挥了信息灵敏、工艺精巧的特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把建筑空间、装修、家具、陈设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构成了中而新的室内环境。北京的历史传统、首都的中心位置使它强调城市的中轴线和向心性,讲究建筑的对称和均衡。在紫禁城黄瓦红墙的映衬下,它又注重色彩的运用和主次呼应。由于保持古都风貌和强调民族传统,北京的重大建筑普遍以造型民族化见长。广州比之北京别有异趣。它充分利用河港城市的自由布局,岭南四季如春的环境条件,取法于我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使建筑内外空间流舒豁达。
的确,中国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风景园林建设都有独到之处。如何使建筑文化发扬光大地域文化和华夏文化,最为关键的就是:第一,保护历史遗迹。肯尼斯·鲍威尔说“建筑保护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却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地区、城市中的历史地段、优秀建筑群落,不仅城市建筑物本身的“实”体要保存,“虚”的外在空间、环境特色也要善为保护,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时间的标记”“古老的装饰”。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集中的地段,它既是历史的陈迹,又是当前人民生活的所在地。修复、维护及建设中需要设计者具备较深厚的中西文化的修养基础,并能创造性地进行规划设计,使它们适于当今的生活需要,即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上,要充满时代的新气息。第二,发掘传统的文脉。建筑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努力发掘传统的文脉,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对中国古代城市设计遗产和优秀的元素部分加以保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谈尊重文脉以促进建筑设计的多样化,不能只是在形式上从古建筑中提炼一些东西作为符号或母题加以引申、重复,作为新与旧的联系,还应从地域、城市或城市中心地区的某一部分加以深刻研究开始,因为地域和城市的条件包括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城市模式、建筑材料、技术与艺术形式等。
4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道路延长宽阔,促进了楼群诞生与楼房长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特有的文化建设与保护,造成城市失去特色,建筑文化缺位我们的城市应该具有民族文化特点,我们国家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纽带。城市建设和建筑文化的民族性是我们的城市和建筑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
参考文献
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篇6
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岭南常年高温、多雨湿润、夏季炎热且常伴有台风的独特气候相适应,同时也十分重视境内河流纵横的自然环境。因此,岭南传统建筑不仅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独具特色,而且还与岭南园林的结合相得益彰,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流派。思想的开放势必带来文化的兼容,岭南建筑虽然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传承了自古以来岭南人所特有的敏捷开朗、讲究实际的性格特征,但是开放、通融这种重要的文化机制,使它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可谓渗透到岭南建筑发展的全过程中。无论技术还是艺术,也不论设计理念或是设计创新,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改变着岭南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功能结构、立面造型等,而且对于建筑师的固有观念及岭南近现代建筑的影响更为显著和深远。
纵观岭南建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明清的书院、祠堂建筑时期,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筒屋和商业骑楼建筑时期,民国西方建筑正式传入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岭南新建筑时期。除明清的书院和祠堂建筑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较少,颇为完整地保持了本土原汁原味、风格独具的地方特色外,其余3个阶段的岭南建筑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只是强弱和深浅不同。
先以第二阶段的竹筒屋和骑楼建筑为例。竹筒屋是19世纪产生于广州的一种民居,是广州工商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用地紧张特定时代的产物。因其门面窄、纵深长、形似竹筒而得名。早期竹筒屋一般为独家独户使用,由于进深常超过12 m,故户内的采光通风、排水交通等都主要依靠天井来解决;建筑从外表看似乎为单层,实则内部高达4 m~5 m,常设夹层和楼梯以增大使用面积;墙基以麻石砌筑,墙身多用青砖,是典型的墙承重体系,木构瓦顶更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色。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和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特别是当混凝土的应用逐渐普及时,传统的竹筒屋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由原来的单层独户变成了多层分户式住宅;用坚实的混凝土材料代替了以砖木为主的承重结构,使房屋的总体高度增加了,因此2层,3层甚至4层的竹筒屋开始出现;梁与门窗过梁也已逐渐使用钢筋、水泥等新材料来建造。尽管竹筒屋依然采用联排式的总体布局,户内的功能平面也变化不大,但在建筑立面造型上,由于小阳台和平屋顶的出现,且在装饰风格上吸收了西洋建筑的手法,从观感上完全摆脱了旧的模式和印象,令人耳目一新。
岭南地区最富盛名的骑楼建筑,无论其原型是否为古希腊的“敞廊式商业建筑”,它都是西方建筑风格与岭南传统文化在不断碰撞交融中形成的。鸦片战争后,随着广州、厦门等沿海口岸的陆续开放,许多广东人从南洋归来后建商铺经商,外国商人也在广州十三行一带卖洋货,他们带来的不只是空前活跃的商贸活动,还带来了先进的西方建筑文化。当传统店铺的形式已不再适应日益扩大的商贸活动的需要时,一种新型的岭南商铺型建筑——骑楼建筑便诞生了。骑楼建筑与我国传统的前店后宅的经商方式稍有差异,为楼上住人、楼下经商的模式,骑楼部分跨人行道修建,在街道一侧相互连接形成步行长廊,从而将商住两用的建筑功能较完美地结合。这种长达几百乃至上千米的半封闭走廊,由于底层架空,不但可以减少当地梅雨天气带来的湿热气流,还可以增强楼上住宅的采光通风。因兼具遮阳、挡风、避雨的作用,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一个舒适安宁的通道和购物环境。在建造工艺上,它借鉴了西方建筑中“洋楼”的形式和构造,对哥特式、南洋式、巴罗克装饰风格进行模仿和再创造。在南方沿海地区,骑楼建筑基本划分为闽、粤两派,闽派骑楼,立面上布满了精致的浮雕,而粤派骑楼以岭南风格为主,兼有满州和欧式风格。
第三阶段是西方建筑在岭南大地的正式登陆时期。随着钢材等现代建筑材料的逐步使用和近代建筑技术的进一步拓展,本土的建筑师也开始自发地将中西方建筑的形式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处理。期间,岭南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的西式建筑。此后,在广州于1922年和1937年先后建成的大新公司和爱群大厦,分别标志着岭南地区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问世,一时间令无数岭南人奔走相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批代表着那个时代建筑成就的范例,不仅表明在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影响和推动下,岭南建筑发展出现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也为我国现代所进行的大规模建筑活动的繁荣与兴旺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第四阶段,是岭南建筑发展最为迅速和蓬勃的时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西方建筑思潮一波又一波地猛烈冲击着国内建筑界,岭南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首当其冲。曾几何时,西方建筑的形式与制度、风格与流派、样式与做法通过各种渠道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本地建筑市场,当然不乏全新的设计理念和独具匠心的思维方式。面对这种五花八门、目不暇接的局面,岭南的建筑师们并没有方寸大乱,去一概接受或反对这些舶来品,而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出回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建筑文化此时进一步交融,也使岭南建筑渐入佳境,形成了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风格,并涌现出以莫伯治、佘南为代表的一大批岭南派设计大师。老牌的建筑大师用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自由平面、明快开朗的立面、清新洗练的形体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的园林绿化不拘一格、挥洒自如地玩味着建筑,令岭南建筑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文化底蕴,典范作品层出不穷。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岭南建筑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尤其是广州,昂首挺胸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国际超强结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和设备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在世界性高科技元素的不断推动下,一栋栋摩天大楼和超大型、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到广州新电视塔,从中信广场到珠江新城西塔,随时都能深刻感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对岭南传统文化的冲击;从安德鲁到哈迪德,从矶崎新到国际设计联合体,也可欣喜地看到西方建筑师的
积极参与给岭南建筑的开拓创新注入了许多鲜活的元素和动感,也更具有国际性。
尽管开放和转型是岭南传统建筑与远隔重洋的西方建筑文化在规模空前的冲撞和交流后产生的必然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心痛地发现许多往日深藏于心的记忆、根植于脑海的画面和传统的经典正在逐步地淡化和消逝。两种异质建筑文化是否能真正融合,是否能排除实际存在的诸多客观困难,怎样有效地继承与创新、吸收与转化、探索与超越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也许只有在很好地驾驭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走上有中国特色与地方特色的建筑发展的新路,才能更完善地营造适应环境、注重文脉、多姿多彩的现代岭南建筑,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时期的岭南建筑来一次更大地飞跃。
参考文献
[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邓炳权.多姿多彩的岭南建筑[J].中国古建筑学会,2007(24):67-68.
[3]南方网新闻中心.广州骑楼中西合壁以传统审美观融入西方建筑文化[EB/OL].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yda/1199.htm,2002-07-09.
谈学校规划建筑设计 篇7
1.1 建设背景
太原市为平衡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区域受教育人口求学需要,拟在太原市小枣沟新建中学。
1.2 建设地点
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项目地点在杏花岭区小枣沟,东邻规划路;南邻民居;西邻规划路;北邻杏花岭区实验中学。南北长约330 m,东西宽约223 m,校园总占地面积约90亩。杏花岭区实验中学:建设项目地点在杏花岭区小枣沟,校址东邻规划路;南邻小枣沟新建高中;西邻规划路;北邻胜利东街。南北长约90 m,东西宽约210 m,校园占地面积约30亩。该地段呈梯形,南北高差起伏较大。
1.3 建设规模
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为一所48班高级中学,在校学生人数2 400余名。该校按新建设考虑,总建筑面积约为4.0万m2。杏花岭区实验中学为一所30班初级中学,在校学生人数1 500余名。该校按新校建设考虑,总建筑面积约为2.0万m2。
2 规划理念
1)锚固:布局形态契合地形特征,营造台地形校园空间。为了使校园用地与小枣沟地形最佳结合,对地形进行了整合,形成错落的台地。在功能组织上利用台地,自然而然把学校分为教学区、教学辅助区、生活区、体育场所等。景观上利用台地,形成大量的草坡,不仅绿化了校园,还创造了特色校园环境。
2)统筹:功能与空间的有机统一。本次校园的规划是站在城市的角度上,是整体性、协调性的规划校园。杏花岭区实验中学,在学校用地紧张情况下,以三面围合的建筑,把所有的功能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建筑单体上利用台地的高差,形成地上为建筑、地下为停车的有机统一。在教学楼的功能设计上,没有功能单一的教室,而是把教研室穿插进来。
3)激发:以校园活动特性为导向的景观与空间组织模式。小枣沟的特有地形激发了我们的设计灵感。校园的设计也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本次以校园活动(教学、活动、生活)为主来组织校园的空间和景观。在学校生活中,学生的晨读是学校的特色,通过教学楼形成的院落空间来满足学生的晨读空间。
4)便捷:立体而层次丰富的连续交通体系。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有一条城市规划路,为了保护学生安全和方便快捷的穿越教学区和生活区,设计了连廊,连接两个区域。在教学区内也有连廊,把教学区、图书信息区、实验楼和行政楼也连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各个楼之间行走。
3 功能分区
3.1 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功能分区
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功能区分为:教学区、图书信息区、教学辅助区(实验综合楼)、行政音乐区、体育活动及生活区。20 m的规划路把学校分为动静两大块(前四项与最后一项)。
1)图书信息楼作为校园标志性建筑,位于礼仪广场的北侧,正对于小枣沟新建高中的大门。图书信息楼呈“一”字形,1层主要为借书处、书库和期刊阅览室。3层为教师阅览、学校档案室、展览区和办公室。此外,2层的露台可以作为主席台,面对礼仪广场和国旗成为集会的场所。
2)教学区位于礼仪广场的西侧,分为教学楼1号,2号和阶梯教室。教学楼的1层~4层为48个班的普通教室、教研室和教师休息室。5层为满足高中课时分班上课的15间分班教室。两栋教学楼下部为机动车停车库。200(300)人阶梯教室有机的组织在教学楼的西侧,又可以作为两栋教学楼之间的联系。在阶梯教室下部为变配电室、水泵房。
3)教学辅助区(实验综合楼)位于图书信息楼的东侧。在实验室与辅助用房功能布置上主要采取夹心式,两个实验室中间加一个辅助用房,这样的平面布置不仅满足功能需求,也丰富了立面。1层~3层主要是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4层,5层为计算机实验室、语音实验室、通用技术实践室和美术书法教室,6层为科技活动室。
4)行政音乐区与实验楼相对,并通过走廊相连接。行政音乐楼分为5层楼的行政办公和3层楼的音乐、舞蹈、琴房。
5)生活区和体育活动区位于规划路南侧并与北侧的教学区用连廊连接。生活区包括餐厅、超市和学生公寓,满足1 000名学生和50名教师的住宿就餐要求。体育活动区包括体育馆,一个标准400 m的运动场(看台)和若干个篮球场及排球场。
3.2 杏花岭区实验中学功能分区
杏花岭区实验中学功能区分为:教学楼区、实验楼区、教师进修学校及学生宿舍、食堂区。各分区与规划用地的高差关系形成一个“回”字形半封闭院落,使该项目与南面的高中部形成一种既相互联系又各为一体的协调关系。
1)北部建筑层数为6层,底层为学生食堂,2层,3层为教师进修学校,4层~6层为学生宿舍,使得三种不同的人流相互独立,互不干扰。2)南部为学生教学区,层数为5层,30个普通教室,其中20间南向,10间北向。集中分布在1层~4层,各层设有教研室,顶层南向为普通教室,北向则为校医室、校史展览等配套设施。根据场地的高差关系,在东部2层设有面向操场的出口,既分散了人流又为学生的运动提供了便利条件。3)西部为实验区,1层,2层主要为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3层为计算机、语言、音乐、美术教室等,4层主要为图书阅览。顶层则集中为行政区,实验部分与教学部分组成的“L”形使教学与教学辅助联系方便但又不相互影响。4)900 m2的礼堂位于教室进修学校的东部,依地形而建,其室内地坪标高与教师培训学校2层地坪标高相同。外部人流可通过教师培训楼北部的室外台阶进入,内部人流可通过通往体育操场的室外台阶进入,对外对内交通方便,外部造型简约明了。在礼堂下方设有50辆机动车停车场地,出入口设在学校外部,与其他各种人流互不交叉。整个初中部依地形而建,使其与高中部等各方面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4 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的原则:创造步行的校园环境。
本次设计考虑创造静谧的校园氛围,不让机动车进入校园内部(除消防车外),充分利用地形的高差,机动车直接驶入车库,不干扰人流,实行人车分流。由于规划路把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分成两块,为了减少规划路大量车流对学生的干扰,设计了连廊把两区联系起来,学生可以通过连廊直接从生活运动区到达教学区,形成立体的交通体系。
5 建筑造型色彩
建筑力求新颖、简洁、活泼、大方的校园建筑特点。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高中和杏花岭区实验中学总体突出了晋中建筑文化的特点,以灰色石材饰面,白色涂料与其呼应,再配以金属板活跃立面,整个初中部与高中部规划建筑风格统一,功能合理,各流线明确互不干扰。这样的处理使外立面体现了现代、简洁的风格。
6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原则:以庭院为主的景观设计。
每个学校都会有些特色的景观融入到校园的文化和学生的生活中,即使毕业的学子们心中依然会想起这美好的校园景观。太原市教育局小枣沟新建中学依地形而错落形成了院落,院落以庭院的方式布置,浅浅的水池,小厅,石条座椅,营造出静谧的校园氛围,是学生晨读、嬉戏、组织活动的最佳场所。
7 结语
本方案以宏观整体的规划与现状地形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塑造出分区合理、功能完备、造型简洁活泼、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高标准的校园形象,建成后必将成为该地区学子成长的摇篮。
摘要:以太原市小枣沟新建中学学校教学为出发点,结合整体性与地区性的指导思想,阐述了学校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法,以期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对整个校区进行总体规划,为该地区学子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总体规划,学校,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Z].
[2]GB500XX报批稿,中小学校设计规范[S].
谈学校建筑照明节能设计 篇8
近年来, 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日趋严重, 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师生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学生的视力健康更为全社会关注, 而照明设计是保护视力的基础,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学校照明的设计中, 通过对照明器具核心元件的综合性能比较, 选用合理的照明方案, 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光环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节能问题成为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 在学校的节能设计中, 照明设计的节能极为重要。本文从设计原则、照明质量、照度标准、照明灯具选择、照明方式、照明控制等方面分析, 结合设计实例浅析学校照明设计的合理性, 并提出新型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的应用, 为学校照明节能设计做参考意见。
1 学校照明设计原则
学校建筑为人员密集场所, 照明设计力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实用、节约能源、易于维护, 达到保护环境和提高照明环境质量的目的。
2 照明质量
良好的照明环境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 从照度均匀度、抑制眩光、合理的照度标准及功率密度值等方面采取措施。下面结合工程实例照度计算分析照明设计技术措施。
例:某小学教学楼普通教室, 长9 m, 宽6.6 m, 层高3.6 m, 照度标准要求300 lx, 功率密度值不大于9 W/m2。在计算密度100等分的情况下:房间最大照度值为593.57 lx;房间最小照度值为94.82 lx;房间平均照度值为328.82 lx;房间工作区均匀度为0.26;房间功率密度为8.12 W/m2。
分析1:该小学教室以白天上课为主, 其照明设计以自然采光为主, 为了补充教室内由于外界因素造成的照度不足, 在教室学生座位通道上方设6套2×36 W T8细管径三基色双管荧光灯照明灯具, 灯具安装高度为2.8 m, 距高比为0.4, 采用均匀布灯方式, 灯具长轴平行于学生的主视线, 与黑板垂直, 使学生课桌面采用侧面和双侧采光, 照度均匀, 避免眩光。教室黑板照明设计在教室照明设计中非常重要, 平均照度应达到500 lx, 同时, 要避免光线给老师和学生的视线造成眩光影响, 选用2套1×36 W T8细管径三基色单管荧光灯, 灯具采用斜照式专用黑板照明灯具, 距地2.6 m, 距黑板0.6 m安装, 保证了黑板照明的质量。
分析2:选择高效节能的光源、灯具, 确定合理的照明方案, 使平均照度标准值不超过±10%的偏差范围;实例中, 功率密度值根据实际照明方案计算, 按照符合教室配光曲线的灯具及与教室相适应的、效率高、利用系数高的灯具及房间顶棚、墙壁的反射比进行计算, 折算实际功率密度值得出结果, 满足节能要求。
分析3:学校照明设计中, 光源选择的合理性是照明质量和节能的条件, 是照明设计的关键。设计中选用的照明光源、灯具及附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选择光源时, 应满足高寿命、高显色性、高发光效率、启动时间短等要求, 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教室照明设计实例中, 选用了T8细管径三基色荧光灯, 光通量为3 350 lm, 显色指数不小于80, 具有光效高、显色性高、寿命长等优点, 采用电子镇流器, 具有噪声低、自身损耗小、产生的电磁干扰小、减轻灯具灯光的频闪等优点, 给学生创造了舒适节能的光环境, 老师和学生的视力健康得到了保证, 是比较合理的照明设计方案。
3 照明方式
照明方式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值班照明和警卫照明。一般照明为照亮整个场所而设置的均匀照明;局部照明是特定视觉工作用的, 为照亮某个局部区域而设置的照明;值班照明和警卫照明都是为了保障人财物的安全, 值班照明为非工作时间, 为值班所设置的照明;警卫照明是用于警戒而安装的照明。针对学校建筑的使用性质, 实例中的教室设置了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 在教室学生座位通道上方设6套2×36 W T8细管径三基色双管荧光灯照明灯具为一般照明, 采用均匀布灯方式;2套1×36 W T8细管径三基色单管荧光灯黑板为局部照明。教师办公室等无特殊要求的场所设一般照明, 采用房间均匀布灯的方式, 办公区域可考虑墙面插座, 方便老师办公桌补充局部照明;实验室的实验桌、阅览室的阅览桌、盲校弱低视力生教室课桌等照度要求较高的场所, 设局部照明;大型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设置值班照明;设有珍善本书库的图书馆、学校财务室、档案室和危险品库房等重要建筑宜设置警卫照明。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 满足学校的使用要求。
4 照明控制
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合理地选用光源、灯具及性能优越的照明控制系统, 都能提高照明质量。对于学校建筑, 控制方式分集中控制、分散控制、智能控制。
普通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小开间房间采用分散控制, 除只设置单个灯具的房间外, 每个房间灯的开关不宜少于2个, 所控灯列与外窗平行, 这样能充分的利用自然光;教室黑板照明是针对老师讲课时为了让学生能看清黑板内容而设置的, 同教室一般照明使用时间不同, 应单独设置开关, 便于适时开关, 达到节能的目的;书库按书架或走道分组, 阅览室按阅览桌分组;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报告厅等大空间场所, 由于参加人员的数量不固定, 按靠近或远离屏幕及讲台分组控制, 这样可以根据人员数量开启所需要的照明灯具;走道、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 按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用分区、分组控制, 便于管理;对于多功能厅、会议室及展示厅等场所, 灯光形式多样化, 宜采用智能控制, 对各照明回路进行调光控制, 实现预先精心设计的多种灯光场景, 在不同的使用场合都有不同的、合适的灯光效果。
对于教学楼、实验楼的教室用电, 使用时间是统一的, 可按楼层集中控制, 统一管理, 实现人走灯灭, 节约能源。
5 采用新技术新产品
近年来, 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建筑设计中的许多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照明新技术越来越多, 大量的节能灯具和节能控制系统得到了国家相关检测部门的认可, 在工程实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照明灯具厂家也结合国家现行规范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 研发出符合国家规范的高效节能荧光灯。比如:细管径三基色直管形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大功率细管径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发光二极管 (LED) 灯、高压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多种类型的灯具,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 采用细管径三基色直管形荧光灯取代传统的荧光灯, 光效高、寿命高、能耗低, 满足学校使用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照明节能控制逐渐应用到学校建筑中, 设计时通过认真分析新产品的参数指标, 采用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 真正达到节能的意义。比如:在阶梯教室或大型报告厅, 可以在窗户边设照度传感器来控制室内灯光, 或教室讲台及出口设可编程开关, 控制室内灯光;还可以同投影仪联动, 开启投影仪时, 通过编制好的程序, 按顺序关闭窗帘, 关闭讲台部分灯光, 通过智能控制, 不仅为教学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光环境, 还合理的节约了能源。
6 结语
近年来, 节约能源已成为全球范围的热门话题,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国长期的一项方针。在学校建筑的节能设计中, 照明节能设计是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建筑电气设计人员, 要有强烈的节能意识, 把节能设计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的设计中, 合理的选用设备, 合理的采用新产品、新技术, 紧跟时代的脚步, 为师生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光环境, 最大限度的为国家节约能源。
摘要:根据学校照明设计的原则, 从照明质量、照度标准、灯具选择、照明方式等方面, 阐述了学校建筑照明的节能设计方法, 以期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 为师生营造出健康舒适的光环境。
关键词:学校,照明设计,节能,照度
参考文献
[1]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2]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
学校文化——学校发展之不竭动力 篇9
一、提炼精神文化理念,强化共同价值取向
建设学校文化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凝练精神理念,形成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恰当理念。好的理念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不是翻书翻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对学校历史传统的客观总结,来自于对现实现状的全面掌握,来自于对未来发展的正确把握,来自于对教育规律的科学尊重。只有这样的理念才能激励师生、引领师生、发展师生、成就师生。当然,好的理念也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要讲究文字的表达。也正因为如此,学校全体师生才理解、认同学校文化理念的内涵,并激发起他们自觉践行理念的内在动力。
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随着学界、教育界对学校文化建设理论探讨的深入,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在原有校训(笃学、求真、奋进)、校风(勤奋、进取、求实、创新)、教风(敬业垂范、全面育人)、学风(博学、笃志、勤奋、善思)、办学理念(质量立校、教研兴校、教师强校)的基础上,完善和补充了学校文化诸理念,提炼形成了学校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和谐向上的进取精神、开拓致远的创新精神”,提炼概括了班子作风(严谨务实、明辨笃行)。站在新的起点,规划学校发展,确立目标定位,以“制度规范、文化引领、科学发展”为办学思路,以“全面发展、特色显著、名校品牌”为办学目标。至此,形成了相对一致且较完整的学校文化理念表达形式。
二、抓好基本设施建设,打好物质文化基础
近年来,我们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力求让物质设施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教育价值观,使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积极地暗示。校园物质设施以文化的积淀、以无声的熏陶、以心灵的触动形式对生活、工作、学习于其中的全体师生的精神世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这样就具备了物质文化的特质。物质文化是一种外显的直观文化,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场所与设施,又是陶冶师生情操的无言之师。新建的学校大门,给出入的学生以自信、自豪;校门外墙两侧的高考录取榜,吸引学子和路人驻足观看,成为宣传学校的窗口。进入校园,以汉白玉旗台为中心的升旗广场东迎入校学子,南北分别连接教学大楼,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透射出校园和谐之美;校门内侧的教师光荣榜、学校奖牌展示窗口,展示了学校发展和教师荣耀,寓意集体智慧,成就教育大业;刻着学风的天然大石,碧绿的草坪,展示着生命的活力;楼道和楼梯拐角处悬挂的中外名人照片和师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油然感受到精神的交会、哲理的启发、审美的愉悦。蓝天下绿色的足球场、红色的塑胶跑道让学生的体育梦想高高飞翔;标准的实验室、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多功能厅、天文观测台、大型电子显示屏,增加了校园设施中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成为学生快乐的第二课堂。整个校园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培养了师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学校东面、北面的校墙为透绿护栏,把学校与浓郁翠绿的生态植物园、城市景观大道连成一体,拓展了学校空间,开阔了学生视野。
三、不断创新学校管理,强化制度文化内力
一般认为,学校管理有三个渐进的发展阶段:经验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理阶段。其实,三个管理阶段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尤其是到了“文化管理阶段”,它并不拒斥经验和制度而单纯地进行文化管理。况且,从归属上讲,制度也属于文化,在文化的同心圆中,制度文化是文化的中层圈。我校制度文化就是在科学的管理制度上建立起来的。
近年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大局,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以有形的制度作载体,努力形成在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价值观念和风格特色,并上升为全体教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学校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制度,力求让制度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换言之,就是力求使执行制度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方式和基本行为习惯。工作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人本理念,促使学校以发展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活力、成就人的事业作为制度准则、落实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度中处处体现激励、鼓励、引领等人文情怀,刚性的制度充满了柔性的气息。学校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努力使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依法治校管理轨道。
制度文化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在管理中,学校把师生的发展作为目的和价值取向,把激励管理和促进师生成长统一起来,把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在科学管理中体现人文的关怀和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学校在制定各项措施时,反复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让教职工共同参与制定,使制定、修定制度的过程变为教职工参与、熟悉、理解、接受学校管理的过程,变为认同、遵守、维护学校规章制度的过程,增强了制度的生命力和激励效应,从而生成一种高度柔性的、符合生命要求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激励学校全体师生创造性思维与行动的现代学校制度文化,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的自我管理目标迈进。
四、丰富校园活动载体,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行为文化的主体是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载体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管理者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学校行为文化构建的前提。教师教育行为体现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极大,是学校行为文化的基础。学生良好行为的习得也是个人品德社会化的过程,并进一步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性格情操,影响其一生。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正是学生走向社会历练性格的开始,也是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路径。个体行为发展为文化,必须通过常态性的集体实践活动来实现。
“教师强校”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建设一支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学校的重要使命。近几年,是我校教师队伍新老更替的活跃期,为了使中年教师积极引领,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调入教师快速适应,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常态化活动。每学期开展高级教师示范课、中青年教师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探索、实践、创新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每学期举办全校性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青年教师论坛活动,锻炼、发展了青年教师。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每学期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每一次论坛一个主题,将个体班主任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化为全校班主任的共同行动。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教育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交流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扩大范围邀请兄弟学校参加,增进交流和互动。每一次活动,无论是年级备课组的,还是全校性的,直接受益者无疑是全体参与教师。通过活动,矫正、补充、完善参与者的教育教学行为。行为文化的形成,得力于在工作细节上的不断追求。侯课制度是针对个别教师匆匆忙忙进教室的情况制定的,现在侯课已经成为教师的无意识行为,成为一种教学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就是“行为”成为“行为文化”的最好体现。
好的习惯终生受用,好的习惯在活动中形成。学校积极开展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全面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武威六中学生一日常规》;每年举办校园艺术体育节,展示学生才华;每年举办三至四次科普知识讲座,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理想信念;学校组建学生文学社、校园广播站、学生合唱团、学生管弦乐队、体育专项训练队、美术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挖掘学生个性潜能、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活动既增强了学生文明意识,塑造了学生心灵,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文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学校特色需要学校文化浸润 篇10
学校特色是学校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优质而且相对稳定的办学风格。
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念、基本规范及行为方式, 并以体现这种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为载体而客观存在。
学校特色会形成文化, 学校文化中包含特色文化。比如, 以科技为特色的学校, 创新精神就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以民乐为特色的学校, 民族精神与审美情趣就成了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以教学科研为特色的学校, 学校文化中充满了探究的精神;以体育运动为特色的学校, 健康向上的精神就纳入了学校文化中。当特色成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时, 特色就有了永久的生命力。要使学校特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必须充分挖掘特色的多元价值内涵。
二、学校特色建设中学校文化的功能定位
学校文化决定着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 因此正确理解和塑造学校文化是学校走向成功的关键。当前, 特色学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特色表面化、特色短暂化等问题正是由于学校特色建设没有涉及到文化内涵, 仅将特色建设局限在硬件建设、项目建设上, 难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学校。
1. 学校文化传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与基础
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的, 创新既意味着对原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改革与突破, 也意味着对新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探索。
建设特色学校, 就是要创办文化上有自身特色的学校, 这种学校在文化的各个层面——物质设备、行为、制度乃至精神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办学历史和学校传统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资源, 不同的社区、环境和背景会提供不同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教学资源, 不同的学风、教风、校风会塑造不同的师生行为和人格。
2. 学校文化建构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 特色学校之所以成为特色学校, 就是因为它创建了一种独特、优质、稳定的学校文化模式。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 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 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的, 不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因此, 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应是文化的、重视品质的, 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三、特色学校建设中学校文化的建构策略
1. 多主体参与建构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 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及间接参与学校建设的专家、家长、社区人员等, 他们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形成了一个建设共同体。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 充当着学校文化领导者的角色, 是学校文化的发展者和创造者。就学校特色建设而言, 校长首先要有强烈的特色意识。所谓特色意识, 就是教育工作者个体对特色教育活动的性质、结构、内容的理论认识水平。中小学创建特色的过程, 是一个由潜在优势向显性优势转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校长的特色意识起着先导作用。其次, 校长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 独特的教育思想是校长在多年办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概括的思想结晶。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主体, 是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他们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传承文化, 实现学校组织文化的保持与改造。在特色学校建设中, 需要增强教师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促进教师在符合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观前提下, 积极发挥个体特长, 努力发展教学特色;在实现教师文化角色转变的过程中, 使教师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主动建构者。
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着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学生虽然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 但也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分析学生发展潜能、个性特长的基础上, 挖掘学生文化创新的潜能, 积极培育学生的文化判断力, 引导学生构建健康向上、体现学校精神面貌的学生文化。
2. 多维度立体建构
学校文化是一个多维、立体的复合体, 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多层面共同构成, 因此, 学校文化的建构必须在多个层面、多个维度上逐步推进, 协同发展。
(1) 挖掘历史内涵, 提炼学校文化。历史是累积而成的实践财富。文化凝缩着历史, 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没有历史, 文化虚浮而缥缈。认识历史, 挖掘并分析其内涵, 就是继承优秀遗产。一所名校更应当审视办学历程, 把握时代节奏, 打造特色文化。
我校生根在唯亭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上, 良渚文化时期草鞋山先民们延续至今六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丰厚人文资源, 已成为学校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使我们在发掘、利用吴文化教育资源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 我校致力于营造以吴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特色建设, 旨在以承载优秀人文风尚的环境感染、熏陶、塑造学生的心灵。
(2) 营造自然环境, 形成文化暗示。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指向的潜在因素。就学校范围来讲, 校园建筑 (布局、造型、颜色) 、设施、花草树木等是学校文化的直观载体, 是营造文化氛围的外在因素。和谐的自然环境能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给师生较强的文化心理暗示。
我校以环境布置为烘托, 实施“吴文化书香校园环境”创设工程, 精心设计了吴文化栏, 豆苑、梅园、桂园等景致, 将吴文化中的教育元素融入学校的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吴文化校园氛围, 陶冶师生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情操, 让师生每天浸润在浓郁书香味的吴文化氛围中。
(3) 发挥管理功能, 引导文化方向。除了外在环境的熏陶暗示, 正面引导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是学校工作不偏离教育方针的有力保障。学校制度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的中间层次, 它包括学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 还包括学校在各项活动中的文化交往方式、礼仪与行为准则等。在学校文化由浅层向深层内化的过程中, 制度文化是一种基本力量。科学完善的管理常规是办好一所学校、形成特色风格的保证。首先, 以可操作性的语言将特色思想、特色内容和特色操作程序规定下来, 形成制度, 以保证特色发展的连续性, 形成特色发展传统, 使特色建设不至于由于人事的变迁而更改。其次, 围绕特色主题制定一系列新的特色制度, 从制度上来规范和保证特色学校的建设。
(4) 打造特色课程, 营造学术氛围。特色课程是形成学校特色文化的支撑。在特色课程的开发、实施及评价等教育教学活动中, 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共同探索、总结, 既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也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载体。
学校将吴文化的精髓艺术桃花坞木刻年画、昆曲、评弹引入日常教学, 每学期安排四分之一的时间集中教授。同时邀请艺术名家每月举办一次艺术讲座。学校以实践活动为平台, 紧密结合“吴文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将育人的视角拓展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中, 丰富学生生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切实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内涵发展的步伐,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和谐发展。
(5) 进行校本教研, 丰富文化内涵。学校特色发展既需要大量的实践探索, 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 更需要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校本教研正好为这种探索、指引和结合提供了条件。事实上, 很多学校的特色发展成果都来自和体现于学校卓有成效的校本研究上。可见, 校本教研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开发利用吴文化教育资源,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以省级课题“开发利用吴文化教育资源,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为主课题引领, 带动市级课题“学校特色建设的个案研究”和“开发地域人文资源, 提高德育实效的研究”, 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 不断提高, 每一个课题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们以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为支撑, 借助苏州吴文化研究所的支持, 开发校本课程教育资源, 大力推进吴文化教育, 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6) 开展特色校队, 丰厚文化底蕴。在“要么不给, 要给就给最好”的思想指导下, 被誉为“百戏之祖”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被称为中国最美声音的苏州评弹、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 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 这些吴文化光彩夺目的硕果相继进入我们的校园、课堂, 而武术则进入了我校青剑湖校区的课堂。学校从江苏昆剧团、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群艺馆、苏州市体育训练基地等单位聘请了著名的专业人士来校执教, 辅助我校开展评弹、昆曲、国画、书法、篆刻、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无线电通讯、武术套路、跆拳道等课外活动, 让孩子们在享受到一流的专业化指导的同时, 接受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熏陶, 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操。
(7) 重视文化交流, 立足国际视野。人类文明总是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前进的。文化不可能孤立起来, 它必须要碰撞、融合、更新。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 推进了人类的团结进步。建设学校文化也不能孤立、封闭, 而必须开阔视野、合理吸收。只有这样, 一个学校才能包容其他不同的文化, 才能具备广博的心胸, 才能泰然自若、和谐发展。
自2006年开始, 学校和新加坡拉丁马士学校成为友好学校, 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前去学习交流, 至今学校共有30位教师赴新加坡取经。2009年学校具备了聘请外籍教师的资质, 通过园区大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聘请了3名外籍教师, 每周给学生上课,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 学生的口语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 在家长中也有了很好的反响。为了让教师能够真正体会到在园区当一位教师的幸福感, 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使命, 2008年学校又与西藏拉萨市达孜县桑竹林村完全小学达成了支援协议, 通过师生捐款为拉萨的学校购置了手提电脑、投影仪、音响;2009年学校6位老师到西藏进行了支援交流活动。
【学校建筑文化】推荐阅读:
学校各个建筑简介12-03
对学校建筑抗震防灾05-19
学校建筑与校园环境10-24
建筑法规学科总结----中职学校教学总结06-10
南阳建筑工程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方案08-31
三年级学生关于学校周边建筑的调查报告范文08-20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09-14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09-30
建筑文化08-28
岭南建筑文化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