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设计

2024-06-04

造林设计(精选12篇)

造林设计 篇1

随着林木的大量砍伐,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的情况不断加剧, 森林覆盖面积缩减。对此, 林业工作人员要运用合理的技术, 增加林木的覆盖面积, 合理规划林木的种植区域, 增加营林生产产生的经济效益, 让生态趋于平衡, 使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

1 营林生产的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有繁琐的工作内容, 营林生产人员需要根据林区规划的范围,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合理规划。其分为两部分, 一是造林设计, 二是造林规划。

1.1 造林设计

造林设计有助于帮助林农实现营林生产。其设计内容会综合多种因素, 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充分挖掘土壤的潜力。

造林规划设计前期, 会考虑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给出设计方案, 然后根据方案提出大纲和工作步骤, 并全面落实, 要求明确不同工作岗位人员的分工, 计算花费的成本, 合理选择树种, 并详细记录各项数据, 保持数据的准确性, 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1.2 造林规划

造林规划的工作内容是, 根据工作的整体安排, 给出科学的规划, 如布局、进度等。这些工作中, 选择优良的树种, 运用技术设计是工作中的重点。

因为造林规划是由数个工作内容组成的一个整体, 设计工作经常用计算机操作, 建立初步的模型。因此,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方便性, 使用计算机软件设计, 是为了让客户了解规划的整体内容, 所以计算机设计要简单化, 方便客户使用;二是共享性, 造林规划设计包含数个部门,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容, 需要及时沟通, 为了便于各部门的交流, 要求信息具有共享特点, 实时传递, 便于管理;三是秘密性, 每个部门进入系统后, 需要得到授权, 浏览属于自己工作内容的信息, 保证信息的安全;四是拓展性, 系统设计要保有一定的拓展性, 开发出拓展功能, 便于技术人员定期维护与补充[1]。

2 营林生产的造林技术

2.1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是指, 利用原有种植树木的枝杈, 培育树苗。因为树木的根部与枝干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在合适的环境中可以成活, 有较高的成活率。并且, 分殖造林和其他技术相比, 能够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不会受到地区的限制, 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同时又保留了原有树木的优良特性, 可以大范围种植。

2.2 播种造林

这一技术可以在种植区域较大的地区使用, 直接把树种种植到土壤中并进行管理, 让其自然生长。播种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 操作简单, 只需用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种植。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比如会受到生长区域土壤的影响, 需要人们实时管理, 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

2.3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技术虽然不限制种植的土壤, 但对树苗有较高的要求。其是通过人工培育树苗, 再完成造林工作。通过人工前期的培育, 可以保证树木根部的完整, 让其有较强的生长能力, 不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 出现缺水、失水。当前这种方法已成为营林生产常用的方法。

2.4 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预防

防治病虫害是营林生产重要的一环, 及时防治病虫害, 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让其顺利生长。首先, 林农选择树种时, 除了保证树木的美观外, 也要确保其可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其次, 要加大管理力度, 及时修剪树枝, 发现病虫害并进行防治。

除了病虫害外, 如果出现自然灾害, 也会影响林木的顺利生长, 如干旱、暴雨等, 需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增加浇水量或及时排水, 提高树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 结语

目前, 我国营林生产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但林业部门依然要不断完善造林规划设计, 善于运用造林技术, 做好林木的管理, 及时养护, 加大管理力度, 让树苗大面积成活, 保持生态平衡, 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大量森林资源被消耗, 呈现出逐年减少的特点。因此, 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已成为林业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而增加覆盖面积, 需要林业工作人员合理规划, 并运用造林技术, 让树苗大面积成活, 保持生态平衡,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林生产,规划设计,造林技术

参考文献

[1]陈加红.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 2016 (4) :216-217.

造林设计 篇2

经局领导和业务技术人员认真筛选,决定把××镇××山及与之毗邻的胡崖山、档子沟山确定为我县2010年度林业生态示范工程基地。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提出如下工程规划设计。

一、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工程规划设计总面积1751亩,全部为人工

造林。根据××镇××山一带的立地条件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造林树种为大叶女贞、黄连木、五角枫、核桃和塔柏五种,其中女贞与黄连木混交林410亩,女贞与五角枫混交林1107亩,核桃纯林243亩,塔柏1071株。

二、工程建设地点与树种选择

工程位于××镇××山、档子沟和上胡崖山一带共3个山头8面坡,涉及苏庄、金竹河、杜岗、小草峪、葛家沟五个行政村。其中档子沟东至胡崖山上半部即1小班营造大叶女贞与黄连木混交林,面积410亩;上胡崖山下半部即3小班栽植核桃纯林,面积243亩;××山东坡、南坡上半部和西坡(即2、4、5小班)营造大叶女贞与五角枫混交林,面积1107亩。

三、工程建设时间与验收

工程自2009年10月中旬正式开工,11月中旬完成整地,11月底完成造林等所有工程。根据工程进展,进行三次验收,分别是整地验收(11月10日前),栽植验收(11月30日前)和综合验收(2010年8月)。

四、技术规程

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造林,高标准完成工程建设,具体技术标准为:

1、树种选择:工程区多为石灰岩,土层薄,肥力差。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在立地条件较差的荒山荒坡栽植大叶女贞、黄连木和五角枫,在土层深厚的坡耕地栽植核桃,在××山上山路两侧和观摩台周围点缀栽植塔柏。

2、造林密度:大叶女贞与黄连木混交林、大叶女贞与五角枫混交林密度设计均为每亩56株(株行距3米×4米),核桃密度设计为每亩34株(株行距4米×5米),塔柏3米一株,路两侧各栽一行。

3、整地规格:在尽量减少原生植被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大叶女贞、黄连木、五角枫、核桃、塔柏均采用鱼鳞坑整地,其中大叶女贞、核桃、塔柏整地规格为60cm×60cm×60cm,五角枫、黄连木整地规格为30cm×30cm×30cm(后附各树种造林模式)。

⒋ 苗木质量要求:优质壮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造林苗木全部使用二级以上苗木,大叶女贞根径、高为3cm/1.5m;五角枫根径、高为2cm/0.8m;黄连木根径、高为0.5cm/0.6 m;核桃,优质薄壳核桃,根径、高为1cm/0.8m,塔柏根径、高为5cm/1.8m-2m。

5、幼林抚育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补植补造、松土等确保苗木成活率,达到验收标准。

五、附属配套设施

1、道路:在××山沿山脊线自南向北修3.5米宽二级沙石路1400米,并在道路两侧各栽植一行塔柏,株距3米。

2.护林房:在××山南坡下半部建护林房一座,面积60平方,一室一厅、砖混结构。

3.宣传标牌:修标牌五个,其中上胡崖山西半坡四个,××山上部一个。标准3米*4米,砖混结构。

4、停车场和观摩台:××山上部修简易停车场及观摩台,停车场面积500平方米(10米×50米),要求铲平,垫碎石子,东边垒高50cm石挡。在观摩台周围栽植一行塔柏。

5、垒石圈与刷白:在观摩台视力范围内沿穴外围垒石圈及刷白,石圈规格为:半圆形,长1.2m,宽30cm,中间高30cm。

六、需苗量

1小班设计大叶女贞与黄连木混交,面积410亩,并考虑10%的苗木损耗,大叶女贞和黄连木各需苗木12628株;2、4、5小班设计大叶女贞与五角枫混交,总面积1107亩,考虑10%的苗木损耗,大叶女贞和五角枫各需苗木34095株;3小班设计核桃纯林,面积234亩,考虑10%的苗木损耗,共需核桃苗8752株;路两侧与观摩台周围需塔柏苗1071株,合计共需苗木103269株。

七、投资概算

工程共需投资137.71936万元,其中种苗费33.77425万元,整地费34.1982万元,栽植、浇水、刷白28.1646万元,标牌费1万元,道路维修费5.6万元,护林房3万元,观摩台修建需投资1万元,垒石圈与刷白30.98106万元。(详见造林单价与投资预算表)

附图:

1、××县2009年××镇××山基地施工设计图

2、各树种造林图式

附表:

1、××镇××山基地需苗量表

2、××镇××山基地造林单价及投资预算表

××县林业局

绿色通道工程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 篇3

关键词:通道工程;造林技术

本技术适用于国、省级公路和县级公路两侧绿化。通过在道路两侧营造宽带防护林,并与视野内的农田防护林、村屯绿化和荒山、荒坡、荒地绿化结合,把国、省级公路和县级公路建成绿化线、风景线、致富线。

1 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标准

(1)国家级公路、省级公路、县级公路根据实际情况和立地条件,做到宜宽则宽,宜窄则窄,针阔结合,乔灌结合。(2)结合国、省级公路和县级公路两侧绿化,要做到视野内农防林、护村林、荒坡、荒地绿化同步建设,一次绿化到位。

2 绿色通道工程造林树种选择及苗木标准

2.1 树种选择 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立地条件,确定不同造林树种。乔木树种主要选择小黑杨、银中杨、樟子松、水曲柳、柳树等,花灌木树种主要选择丁香、玫瑰、偃伏来木、杞柳、小叶锦鸡儿等。栽植果树主要选择绥李、K9、龙冠等优良品种。

2.2 造林苗木标准 小黑杨和银中杨苗木要达到三根二干,柳树、水曲柳苗木胸径要达到2.5公斤以上,樟子松苗木为4年生以上容器苗,花灌木树种高度要达到80厘米以上。

3 绿色通道工程規划设计

3.1 国道造林规划设计 国家级公路营造的50米宽防护林带,根据不同立地条件进行规划设计。两侧是耕地的,以设计营造小黑杨、银中杨为主,适当栽植果树;两侧是宜林荒地的以设计营造小黑杨为主,并配置樟子松、花灌木;两侧是低洼地的以营造柳树、水曲柳为主,并配置杞柳。栽植小黑杨、樟子松的配置方式:从里向外1行灌木+2行樟子松+13行杨树+2行樟子松。杨树株行距为2×3或3×3米,樟子松株行距为3×3米,花灌木株行距为2×2米;栽植果树的配置方式:从里向外1行灌木+17行果树,果树株行距为3×3米,灌木株行距为2×2米。柳树栽植配置方式:从里向外2行杞柳+24行柳树,柳树的株行距为2×2米或3×2米,杞柳的株行距为2×2米。两侧是宜林荒坡的以营造樟子松容器苗为主,株行距为3×3米或3×4米。

3.2 省道造林规划设计 省级公路营造的30米防护林带,也要根据不同地段的立地条件进行规划设计。两侧是耕地的,以营造小黑杨、银中杨为主,适当栽植果树;两侧是宜林荒地的,以营造小黑杨为主,并配置樟子松、花灌木;两侧是低洼湿地的以营造柳树、水曲柳为主。栽植小黑杨和银中杨的配置方式:从里向外2行樟子松+7行杨树+2行樟子松,杨树株行距为2×3米或3×3米,樟子松株行距为3×3米;栽植果树的配置方式:从里向外1行樟子松+10行果树,株行距为3×3米。栽植柳树(或水曲柳)的造林株行距为2×2米或3×2米。两侧是宜林荒坡的以营造樟子松容器苗为主,株行距为3×3米或3×4米。

3.3 县道造林规划设计 县级公路以营造小黑杨、银中杨、樟子松、柳树为主。杨树株行距为2×2米或3×2米,樟子松株行距为3×3米,柳树株行距为2×2米。

4 绿色通道工程造林整地时间及方法

造林前一年伏季或秋季进行整地。耕地、宜林荒地、低洼地采取全面整地,宜林荒地采取穴状整地。宜林荒地造林整地要做到适当深翻,其它地块造林整地要做到整平耙细,按造林株行距定点挖好植树坑。果树、樟子松容器苗、花灌木的植树坑要达到深30厘米、上口和下底直径30厘米。

5 绿色通道工程造林时间及方法

春季4月上、中旬开始造林。造林要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造林。长途运输的苗木要严格筛选,造林前,阔叶树苗木和花灌木要用水浸根12—24小时。栽植时,最好先浇透底墒水,待水渗净后把苗木放在坑中,栽植樟子松容器苗去掉容器袋,一手托住土坨一侧,一手托底部放入坑中。苗木放入坑中先填半坑土,然后踏实浇满水,待水渗净后填满土,再浇一遍水,然后在最上面覆一些虚土。果树苗、樟子松苗栽植深度要适当。

6 绿色通道工程造林抚育管理措施

造林后要做好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主要是及时做好铲趟、除草、修枝、浇水等工作。

6.1 及时浇水 造林后视天气情况及时补水,天气干旱要一周浇一次水。苗木放叶后要视天气定期浇保活水。

6.2 修枝方法 杨树大苗造林后要及时修枝,留出树冠。柳树大苗要在1.8米处截头定干,果树苗要及时截头,并用油漆封顶。

6.3 抚育管理 及时对新植林铲趟、除草、扶正、踏实。一般抚育年限为3年。第一年3次,分别在6月、7月、8月份进行;第二年2次,分别在7月、8月份进行;第三年1次,在7月下旬进行。

作者简介:孙臣朋(197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

如何搞好造林施工设计 篇4

造林施工设计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制定计划,明确要求,安排时间,步骤和方法,培训人员,备妥需要的仪器备品,收集作业地有关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资料及可参考利用的规划资料和图表。

造林施工设计必须按重点生态林,一般生态林和商品林分别设计,以当地的造林绿化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中的造林规划为设计依据。

造林施工设计具体如下:

1 外业调查

1.1 要想搞好造林施工设计,必须要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既懂生

态学,森林雷土壤学,植物学、造林学、育种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踏查小组进行调查作业,落实地块、划定小班依据。

1.1.1 地点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疏林地、灌林地等区分。

1.1.2 造林方法。

1.1.3 坡向坡度。

1.1.4 造林树种。

1.1.5 土壤类别。

1.1.6 培育目的。

1.2 外业调查。

对所区划造林地,要认真细致调查,要用GPS测量小班的面积,并逐记载下列因子:

1.2.1 造林地类型。

1.2.2 地形地势坡向坡位。

1.2.3 土壤种类,土地质地、土壤湿度、土层厚度、地下水位、酸碱度。

1.2.4 植被类型、林木组成、郁闭度、林龄、生长及幼苗树状况,灌木种类、盖度、草本种类、多度。

1.2.5 病虫、鼠害情况。具体如下:(1)苗木要求

质量要求主干明显顶芽饱满根须发达,无病虫害的一二的苗木。

根据立地条件,林分因子,土壤条件,选择适合林地生长的树种,阴性树种云杉、冷杉,应选择阴坡造林、红松应适当选择半阴半阳坡造林,落叶松应选择阳坡造林等。

(2)造林密度

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培育目的,经营集约度,经济情况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选择合理的造林密度。可以参考《规程》表。

(3)造林整地

a.山区造林地清理。

在疏林地、灌木和杂草丛生的地段造林,造林前要进行造林地清理。即通称割带,割带宽度设计,行距1.5m,带宽0.5~4m;行距

2 m,带宽1~5m。

b.整地方法及规格。

方法:全面整地、穴状整地、带状整地、高台整地、双层土整地。时间:设计为前一年的秋季。

规格:针叶树种50*50*30cm,大苗选择根据苗龄和不同根须情况确定,一般穴面直径80*80*60cm。

(4)造林方式方法

有植苗造林、播种造林、插穗造林。

原则:植苗造林坚持五不离水,即圃地假植不离水、包装不离水、运苗不离水、林地假植不离水、植苗罐不离水。

植苗质量要求:

栽正踏实、不露根、不下窖,深度一般不超过地径一公分左右,大苗造林可适当加深。

(5)幼林抚育

三分造七分管,是造林设计的关键一环。一般落叶松、樟子松,抚育次数三年五次,红松、云杉、冷杉等造林抚育确定五年七次。具体为:第一年第一次抚育扩穴、培土、踏实、扶正;第一年第二次抚育割除穴周围影响幼树生长的杂草、灌木和侧方非目的树种的萌条,第二年第一次抚育,距离幼树五至十公分,进行除草、松木,由里向外,里浅外深,第二年第二次抚育与第一年第二次抚育操作相同,以后各年各次抚育需根据幼树生长和林地情况而定。

(6)幼林保护

人工看护,防治病虫鼠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大力加强病虫鼠害的防治,同时也可预防自然灾害,如冻拨害、生理干旱和预防火灾就需要设计隔离带和防火林带,宽度一般三十至五十米。

2 内业设计

根据外业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和设计,设计各项作业的技术措施,计算作业面积,劳力、畜力、机械用工等有关物资需要量,成本概算,绘制作业图表,编写作业设计说明书,造林设计施工图(设计图比例尺1:25000),附造林施工设计附表(有造林地现状调查表、造林施工设计表、造林成本预算表)

造林施工设计要提前一年完成,逐级上报,施工设计一经批准,施工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对造林质量检查验收很严格,但是成活率还是很低,分析原因主要是造林设计不够细,不够合理,加上近些年来,采育比例失调,水资源匮泛,造成森林小气候也随着改变,春季干旱时间长,山区腐质层又容易不旱,造林苗木质量及运输过程管理不当,各种原因,造成成活率下降,因此搞好造林施工设计是最关键的一环,随着国家林业生态六大重点工程实施,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跨越式转变,标志我国林业明晰思路指导下,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摘要:主要从外业调查和内业设计两方面分析如何搞好造林施工设计。

造林设计 篇5

临政办发[2017]15 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单位:

《临县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项目议标办法(试行)》已经 2017 年 3 月 22 日临县十六届人民政府党组暨第七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 年 3 月 24 日

临县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项目 议标办法(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嬴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把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创新脱贫方式,走生态脱贫新路,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脱贫致富的过程,根据晋林改发[2016]25 号文件,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扶贫攻坚期间本县所有的造林绿化项目,本县造林绿化项目全部由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

二、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县级重点示范工程原则上由造林绿化公司法人领办或者造林绿化公司参股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一个绿化公司只能推荐一个参股的合作社)承担。

三、造林任务落实到乡镇的工程(不包括县级重点示范工程)原则上由本乡镇注册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列入乡镇的重点示范工程可邀请本县注册的造林绿化公司法人领办或者本县注册的造林绿化公司参股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一个绿化公司只能推荐一个参股的合作社)报名投标。本乡镇造林专业合作社不足以完成任务量时,可邀请其他乡镇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报名投标。

四、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的工程量原则上以合

作社每个成员造 20 亩左面积为宜。对任务大,合作社数量少的乡镇每个合作社成员实施的造林面积最高不超过 34 亩。

五、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的造林任务量原则不超过 2000 亩。

六、针对造林绿化工程投资分三年到位的实际,工程招标须选择综合实力强,有资金垫付能力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社。

七、项目议标由县林业局会同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级重点示范工程议标以县林业局为主体,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与;各乡镇工程(不包括县级重点示范工程)议标以乡镇人民政为主体,林业局参与。

八、议标程序 1.发布招标公告。由县林业局或乡镇人民政府在县政府门网发布招标信息,发布时间 3 天。

2.报名及资格审查 3.划分标段 4.选标及投标 5.议标及定标 九、报名 1.在本县范围内注册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

2.报名时必须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造林资质、开户许可法人身份证、合作社社员名单(与工商部门注册一致)原

件和复件。

3.造林绿化公司法人领办或者公司参股的扶贫攻坚造林专合作社需提供绿化公司有效的营业执照、造林资质、开户许可证法人身份证和参股的相关手续。

4.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必须有三年以上工程资金垫付能力。

十、选标及投标 1.选择标段。每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可选择三个标段。

2.投标。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制作并按时递交标书。

十一、议标及定标 (一)议标要坚持依法、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议标必须在 3 家以上(含 3 家)具备承担议标项目能力的投标人范围内进行。

(三)议标委员会:县林业局代表 1 人、项目实施乡镇代表 1 人、林业专业技术(工程师以上)人员 3 人组成。

(四)议标监督:审计、财政部门监督。

(五)定标 1.采用综合因素议标法进行议标。

综合因素议标中的各类因素分值按下列比例确定,共计100 分:

(1)投标报价为 50 分

议标设最高限价,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竞争性报价,但不得高于最高限价,否则将按废标处理。

议标基准价:议标基准价为投标人有效报价范围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议标基准价。

投标报价在等于议标基准价以内得满分;投标报价每高于议标基准价 1%扣 1 分;每低于议标基准价 1%扣 0.5 分。

(2)合作社贫困成员 15 分 对投标的合作社吸收全县、造林地所在乡镇、所在村的贫困成员分别进行排序,全县、所在乡镇、所在村的贫困成员数量各占 5 分。第一名得 5 分,第二名得 4 分,以后依次递减。

(3)投标人业绩和综合实力 15 分 投标人业绩 8 分,法人领办或参股的绿化公司、造林合作社或法人在近五年内每承担过一项造林绿化工程计 2 分,最高分为 8 分。以投标人在开标现场出示的有关原始证件为计分依据。包括“绿化工程验收证明”、“中标通知书”或“施工合同”中二个证件相互佐证,缺一不可。

合作社综合实力 7 分。

(4)施工组织设计 15 分 包括开工准备工作、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机械配备、施工组织设计、进度安排、质量保证措施(三年的管理养护)、安全保证措施、苗木规格来源、质量承诺、工期承

诺以及本项目的其他相关说明等内容。

(5)标书质量为 5 分 1.评委在给“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和“标书质量”两项计分时,每项得分不得低于该项满分的 60%,否则视为废票。计算评委计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按算术平均法计算得分。

2.中标候选人的排序。当有效投标人在七家以上的按综合因素得分高低顺序推荐 3 名中标候选人,三家(含三家)以上不足七家的推荐 2 名中标候选人。按总分值由高到低依次排序确定中标侯选人,排名第一的为第一中标侯选人,排名第二的为第二中标侯选人,以此类推。

3.中标人的确定。招标人根据议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议标报告,在推荐的合格中标候选人中确定第一名为中标人。第一中标侯选人放弃中标、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时,招标人可确定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以此类推;每一投标人只能在本项目工程中中标一个标段,如果第一候选人已经中标一个标段,第二候选人顺次变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以此类推;投标人在多个标段为第一中标人时,选择工程量大的标段中标。当有效投标人都不能满足议标要求时,重新组织议标。

4.中标价的确定。中标人的投标报价即为中标价。

(六)一年内一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原则上只能

中标一个标段。

(七)投标人在招标过程中被发现有腐败或欺诈行为,其投标将被拒绝。

十二、公示 确定中标候选单位后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示三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由招标单位向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如第一中标候选单位有异议则依次递补。

十三、签订合同 公示无异议后,三日内由招标单位和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十四、中标后,中标单位没有按合同要求按时开工或不能达到进度要求,不接受监督管理的,或者将工程转包的,发包单位可取消其中标资格另行发包。

十五、档案管理 县级重点示范工程议标档案由县林业局保存,其余议标档案原件由造林地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保存,复印一份送县林业局存档。所有议标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保证档案齐全完备,并有专人管理,专柜保存,保存期参照有关档案管理规定执行。

十六、监督 议标项目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县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监 督。

十七、其他 本办法由县林业局负责解释。

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浅析 篇6

【关键词】造林;整地;方法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1.造林地的清理与整地方法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人工播种方法

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

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

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

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

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到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

适用条件: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

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3.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3.1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3.2植苗造林法

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3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4其他方法

3.4.1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春季应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选择1.5-2.0cm粗,1-2年生的枝条,剪去侧枝,剪成长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实。插深为使插条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较旱,应该用细土覆盖;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垄作,可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具体工序为,先整好地,作垄,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然后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子后,即可撤掉薄膜;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蜡速蘸插条的上切口,即蜡封,以防止插条水分过度散失,然后插入垄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头向下小头向上。

3.4.2插根造林

这种造林方法和插条造林方法差不多,在春秋季均可进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长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径20cm,深30cm的坑,将根按45度角倾斜埋入,要注意,插穗的方向是大头向上,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入土下2-3cm。

3.4.3分蘖造林

浅谈造林树种选择设计 篇7

1 选择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原则和依据

1.1 根据不同林种目的要求, 结合立地条件, 设计适宜的树种。

不同的林种对树种有不同的要求, 防护林要求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寿命长、树冠枝叶茂盛、根系发达、能固土保水或防风固沙的乔木和灌木树种;经济林要求生长迅速、结实性能好、丰产、稳产、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各种经济树木;薪炭林要选用适应性和萌芽力强、速生、丰产、热值高的乔木和灌木树种;风景林选用树姿优美的常绿或落叶乔木和花色鲜艳的灌木等。

1.2 掌握地适树原则, 即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 设计当地能很好生长的造林目的树种。

一般要注重选用乡土优良树种, 也可采用引种后表现良好的树种。

1.3 在适应立地条件和符合造林目的的前提下, 尽量选用经济价值和生态、社会效益较高, 又容易营造的树种。

同时, 注意选用种苗来源充足、抗病虫害性能强的树种。

1.4 有条件的地方, 可适当设计针阔叶树混交林, 以达到改良土壤、

提高林地肥力、防止病虫害和山火蔓延, 建立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目的。为便于施工, 相邻小班可设计不同树种, 形成自然块状混交或带状泥交。如有成功经验, 也可设计行间泥交.主要是乔灌木混交。

2 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在规划林种的基础上, 充分研究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根据上述选择造林树种的原则和依据, 规划造林地区适于各林种的造林树种。

首先, 结合立地条件调查, 查清当地已有造林树种、天然林树种及其生长状况;其次, 研究引进后生长良好的造林树种。然后将这些树种综合分析, 选出适宜本地区的造林树种, 并按自然条件和各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最后规划出造林树种和总体造林树种及其所占比重。

小班造林树种的设计。是在总体造林方向和林种、树种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小班所在地区规划的林种, 按小班立地类型规划小班林种, 并据此选用适生树种。如果适生树种不止一个, 可以从中选择更合适的树种。

3 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在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中, 设计造林技术措施时, 主要是针对造林地区自然特点和以往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能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性措施即可。而林业生态工程设计要按山头、地块设计造林技术措施, 即把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小班。

通常多按立地类型设计造林技术措施, 井编制造林类型表, 以便在造林中或造林施工设计中套用。为了直接服务于生产, 可在总结以往造林经验的基础上, 对总体造林技术措施提出规划。另外, 也可根据需要, 和林种、树种规划一起, 把造林技术措施落实到小班。即按立地类型, 参照造林技术规程、造林典型设计或造林类型表进行小班造林技术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造林整地、造林方式方法、混交树种组成及混交方式、造林密度、造林季节和幼林抚育管理等。

在设计林业生态工程技术措施时, 不仅要按自然特点 (立地类型) 和造林树种特性进行, 还要考虑按不同的林种、不同的施工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因为合理的造林技术既要符合自然规律, 也要有施工条件, 包括造林的技术水平及投资情况。否则, 技术设计就不能很好地执行。

3.1 整地设计

整地设计要根据林种、树种不同, 及造林地立地条件差异程度, 因地制宜地设计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和密度等。除南方山地和北方少数农林间作造林用全面整地外, 多为局部整地。在水土流失地区, 还要结合水土保持工程进行整地。在干旱地区, 一般应在造林前一年雨季初期整地。通过整地保持水土, 为幼树蓄水保墒, 提高造林成活率。整地规格应根据苗木规格、造林方法、地形条件、植被和土壤等状况, 结合水土流失情形等综合决定, 以求满足造林需要而又不浪费劳力为原则。

3.2 造林方式、方法设计

设计造林方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设计内容。一般根据确定的林种和设计的造林树种, 结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而定。目前, 我国已大体取得了各主要造林树种的经验。例如, 一般针叶树以植苗造林为主, 杉木可以插条;一些小粒种子的针叶树如油松等树种, 有时采用飞播造林或直播造林。在设计中可充分应用已有的特别是当地取得的成功经验, 切不可千篇一律。

在设计中, 对南方雨水充沛的山地造林、北方干旱山地造林和黄土丘陵区、沙荒、盐碱地以及平原区造林等, 均要根据适用造林树种区别对待。此外, 有机械造林或飞播造林条件的地方, 可设计机械造林或飞播造林。

3.3 造林密度设计

造林密度应依据林种、树种和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合理设计。一般防护林密度应大于用材林, 速生树种密度应小于慢生树种, 干旱地区密度可较小一些。密度过大固然会造成林木个体养分、水分不足而降低生长速度, 但密度过小又会造成土地浪费, 单位收获量下降。

3.4 幼林管理设计

幼林管理设计主要包括幼林抚育、造林灌溉、防止鸟兽害、补植补种等, 其中主要是幼林抚育。在设计时可根据造林地区实际情况, 有所侧重和突出, 比如灌溉, 如无条件可不设计。

3.4.1 幼林抚育设计

根据树种特性及气候、土壤肥力等情况拟定具体措施, 如除草方法、松土深度、连续抚育年限、每年抚育次数与时间、施肥种类、施肥量等。

3.4.2 造林灌溉设计

对营造经济林或经济价值高的树种以及在干旱地区造林, 需要采取灌溉措施的, 可根据水泥条件进行开渠、打井、引水灌溉或当年担水浇苗等, 进行造林灌溉设计。

3.4.3 森林保护设计

造林后, 幼苗、幼树常因鸟兽害而失败。因此, 除直播造林应设计管护的方法及时间外, 有昆虫、兔及袍子危害地区造林.应设计捕打野兽的措施。

3.4.4 补植设计

由于种种原因, 造林后往往会造成幼树死亡块苗, 达不到造林成活率标准。为保证成活成林, 凡成活率41%以上而又不足85%的造林地, 均应设计补植。对补植的树种、苗木规格、栽植季节、补植工作量和苗木需要量也要做出安排。

摘要:造林树种选择适当如否, 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造林树种选择得当, 成活率高, 生长快, 郁闭早, 产量高。反之, 造林树种选择不当, 成活率低, 生长慢, 郁闭晚, 产量低。也即徒劳费工, 浪费种苗和资金, 即使能成活, 林木也可能长期生长不良, 难于成材, 林地潜力长时间内不能充分发挥, 也起不到森林的防护及美化作用。

关键词:造林,树种选择,设计

参考文献

基于PDA造林作业设计的探讨 篇8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 PDA已经在一些行业得到了应用与发展, PDA在林业行业应用研究起步较晚, 近几年深入应用到森林资源管理的各类业务中, 减轻了野外调查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提高了森林资源调查的工作效率。这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的数据采集。

随着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工作的内容愈加丰富, 调查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野外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 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分析, 大多数调查因子按要求必须以代码填写, 因此要熟练记住类型繁杂、数量众多的各种代码对于绝大多数采集人员来说无疑非常困难。PDA的应用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为后期数据处理节省了大量时间,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林业移动计算及调查资料的电子化存储。

通过PDA对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斜距改平等处理, 可以在移动环境下得到结果, 提供了方位角、距离换算成纵横坐标进行现地自动标注和绘制样木位置图后自动生成样木坐标两种方法, 有效地解决了样木定位问题。全面实现了外业调查资料的电子化。主要调查结果采取了数字化存储, 对地点位置图、样木位置图、造林作业区图等存储难度较大的图片资料也提供了图形化存储方式, 电子化采集与存储既解决了纸质卡片容易丢失、字迹难以辨认、携带不方便等问题, 缩短了工作时间, 提高了调查的精度, 也减轻了调查人员的工作强度。

3、大容量数据存储、数据转换及传输, 较为完备的数据逻辑校验。

在PDA上可以存储大量数据, PDA提供了USB接口和蓝牙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方便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在软件设计上除具备对缺漏项因子和因子取值范围检查功能外, 还注重各因子间逻辑关系的校验, 在野外数据录入时, 实时提示各类错误, 方便调查人员在现地进行补充和修正, 保证了调查的有效性。因此, PDA应用于林业野外调查与数据采集工作, 大大提高林业数据野外采集的效率。

二、基于PDA的造林作业设计系统

1、造林业务关键概念

造林。造林是通过人工方法营造森林的简称, 造林是林业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是实现林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括造林规划和设计等一系列工作。

区划小班与造林小班。区划小班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而造林小班是指在可造林地范围内按照小班区划原则, 勾绘造林作业区边界, 造林小班是造林作业设计的基本单位, 其生存周期为造林初期至成林, 在成林后根据区划小班划分原则, 划归为区划小班。

造林作业设计。造林作业设计是指为完成造林任务预先编制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其成果是作业设计说明书, 其基本空间单位和基本对象是造林小班。

宜林地。宜林地是指林业用地中的原无林土地和林地被采伐、火烧后的迹地及原非林业用地中划为造林的土地。

混交林及混交方式。混交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 在较长的时间内同时生长在同一林地上而形成的结构比较紧密的林分。

造林密度、株行距与种植点配置方式。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通以每亩 (或每公顷) 若干株来表示。株行距是株距和行距的简称。株距指同一行内相邻两株的距离;行距指相邻两的距离。种植点配置方式是种植点或播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排列方式。

立地类型。立地类型是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中的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是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类似地区的总称。按照不同的立地类型, 设计造林树种、营林抚育措施。

造林技术模式与造林决策。造林技术模式是根据造林调查设计地区既定的经营方向, 造林技术模式是造林前的准备, 用于指导造林作业设计的具体设计, 是计算投资和计效益的依据, 是针对某一个地区的造林决策过程。

2、造林业务流程

造林业务流程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规划阶段。根据森林资源档案、可造林地分布图和造林指标, 进行可造林地分析初步确定造林小班的位置和范围。

作业设计阶段。根据造林规划图表进行造林小班的区划, 根据区划到现地对造林小班进行范围的修改和补充调查, 对造林小班进行详细的作业设计。并完成作业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实施验收阶段。根据造林作业设计成果, 进行造林作业的施工和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等, 并进行造林质量验收、对造林效益进行评估。

三、PDA造林作业设计

PDA在造林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1、造林小班导航定位与基础数据采集。利用PDA可以实现道路轨迹数据的自采集, 找出林区特有的明显地物地标。用户可以结合轨迹数据和相关信息, 使用PDA将操作的地图移到以当前造林小班为中心的范围内, 减少在地图中查找造林小班的过程。利用PDA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 包括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和属性数据。

2、造林作业调查和设计。基于PDA的造林作业设计主要是指造林小班的勾绘和具体调查因子的填写。需要调查的数据首先在PC机上整理好, 导入到PDA中进行调查设计, 再合并到PC机的数据中。另外, PDA可以实现数据选择录入, 减少手写录入, 并充分设计各调查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自动选择或筛选其他相关因子并填写内容, 提高数据采集的有效性。

3、在造林作业设计过程中, 利用PDA的移动计算能力, 辅助用户制定科学的造林决策。将专家知识直接放入PDA中, 实现随时随地的查询, 根据立地类型等条件来筛选造林技术模式, 将相关的设计因子自动填写, 实现直接将专家知识应用于作业设计。在野外可以利用PDA的移动计算功能, 在作业设计完成后, 随时以数据和图式的方式展现设计结果, 真正做到科学决策。

4、远程通信能力, 可以与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互。PDA具备了远程通信能力, 实现了与中心数据服务器数据和信息的实时交互增强了造林作业设计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汤荣明:《基于PDA造林作业设计系统的研建》, 北京林业大学, 2009年6月。

[2]王九龄:《中国北方林业技术大全》,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年。

丘陵山区火烧迹地营造林设计探讨 篇9

1 区域概况

车路头村火烧迹地位于双庙溪东侧与西坑的西南侧间, 最高海拔377 m, 是典型的丘陵山地, 原森林植被为马尾松纯林。林下植被以芒萁为主, 伴以少量的白栎、檵木、映山红等。土壤瘠薄, 岩石裸露, 肥力水平低下。日照时间较长, 相对湿度较低。多年平均气温17.2℃, 年无霜期246 d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1 444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年平均日照时数1 786 h, 5—6月的梅雨季和7—9月的台汛期, 这2个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1.9%, 年平均风速1.5 m/s。

2 火烧迹地营造林设计理念

2.1 与立地环境紧密结合

车路头村的火烧迹地近于乡村旁, 人为活动频繁, 原马尾松纯林物种单一。设计选用适生性强、耐干燥瘠薄、生长快、材质优、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乡土树种, 如枫香、木荷、柏木、黄檀、湿地松等, 推广应用配苗法散生混交栽植, 阔叶树造林比重达40%以上, 促成针阔混交林或相对阔叶纯林, 形成符合当地立地环境条件下的多物种组成稳定性较高的针阔混交林。

2.2 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火烧迹地内保留阔叶乔木树种的伐桩、萌蘖丛, 它们是当地最适生的树种, 具有完善发达的根系, 萌生能力强, 生长快, 必须予以保留。对阔叶树的萌蘖丛做好定株抚育, 促其快速生长, 既保留了原生物种, 又促成高层林冠的形成, 为构建异龄复层林奠定基础。造林设计采用4种以上树种, 实现乔木层物种多样性, 形成高效空间配置和稳定林分结构。

2.3 营造多功能森林

车路头村火烧迹地近于村庄、县乡公路旁, 设计集用材林、景观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固土防风林于一体。采用景观树种枫香、木荷等, 用材树种湿地松、枫香、柏木等, 珍贵用材树种柏木、木荷等。设计选用的树种均具有能适生于土壤瘠薄干燥、肥力水平低下的立地环境。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混交加速植被演替进程, 达到春花烂漫、夏萌浓郁、秋色鲜明、冬景苍翠的四季美景, 使同一空间森林同时实现较好的经济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 营造林设计

3.1 村旁、山麓地带造林

村旁、山麓地带的火烧迹地或多或少常分布着苦槠、青冈、枫香、木荷、樟树、黄檀、山合欢等阔叶乔木树种。火烧迹地经清理火烧致死木后, 伐除已枯死的阔叶树主干和萌蘖条促使重新萌芽更新, 对基本完好的阔叶树主干和萌蘖条予以保留, 并做好选育定株工作[2]。火烧迹地作全面清理后, 进行块状整地造林, 块状整地规格为60 cm×60 cm×20 cm, 遇到已有阔叶树处, 不再开挖造林穴, 造林穴规格为40 cm×40 cm×25 cm, 捡除石块、草根。造林配置规格为2.0 m×2.5m, 初植密度为1 950株/hm2。选用枫香、木荷、湿地松、柏木、黄檀等树种, 阔叶树比重达60%左右。苗木规格为Ⅱ级苗级上。造林时间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常绿阔叶树栽植时摘除85%以上的叶片, 每个小枝条留1~2片叶即可, 但不截干和截顶。晴天栽植采用磷肥拌泥浆蘸根。应用配苗法散生混交栽植, 即把每个树种的苗木按比例分发给每个栽植人员进行随机栽植, 使每个树种在林地分布较均匀[2], 形成高效空间配置和稳定林分结构。做到苗正、根舒, 适当敲实, 壅土至幼树根际部。

3.2 山体中上部造林

火烧迹地中上部山体, 土壤肥力水平较山麓地带差, 土层也较浅薄。阔叶乔木树种自然分布的树种及数量较稀少, 同样应予以保留, 其继续培育措施同上。选用枫香、木荷、湿地松、柏木为主要造林树种。阔叶树比重占40%以上, 上部或山顶选用容器苗造林。对其余火烧迹地进行火烧致死木清理、块状整地、开挖造林穴、造林配置、苗木规格、苗木处理、栽植等, 相关技术同上。

3.3 山间撂荒农耕地 (田) 造林

在火烧迹地中间亦有山间冷水田和农耕地均已撂荒。山间冷水田设计选用池杉、水杉、落羽杉、桤木等树种, 撂荒旱地选用枫香、木荷、泡桐、毛竹、湿地松、柏木等树种。山间冷水田造林, 选用高100 cm以上、地径粗1.2 cm以上、根系发达且无严重机械损伤的苗木。冷水田排水后再定植, 不能排水的堆土定植。撂荒旱地造林设计同火烧迹地。田埂和地埂间的阔叶乔木树种予以保留, 其萌蘖丛的定株选育同上。

3.4 岩石裸露地段

火烧迹地中或多或少分布着裸岩, 裸岩间隙中自然分布着灌木树种。保留岩石裸露较多地段的原生植被, 在岩石缝隙间且土壤条件较好处, 采用不规则造林配置。进行块状整地, 规格为40 cm×40 cm×20 cm。选用枫香、木荷、湿地松等树种, 采用容器苗栽植, 栽植时间、栽植技术、苗木规格、苗木处理等同上。

4 抚育与择伐利用

4.1 抚育

造林后2年内每年在9月上中旬进行块状刈草抚育1次, 刈除影响幼树生长的杂草灌木, 给幼树提供较适的生长空间, 促使其正常稳定生长。造林成活率不足85%的在翌年春进行补植, 保证林分有合理的立木数。

当林分郁闭度达0.8以上, 即自然稀疏开始形成时, 及时进行间伐抚育。伐除林内的细弱木、劣等木, 伐除过密处部分中等木。保留林分中优良林木个体和优势木群落, 适当伐除优势木群落外围部分中等木, 给保留木提供较适的生长空间, 提高森林质量和立木材积生长量。间伐后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6左右。做到留大砍小, 保优去劣, 适当照顾各树种的比例, 不能把混交林变成纯林、把复层林变成单层林。同时做好保留木的修枝工作, 阔叶树修枝高度占全树高1/2, 针叶树修枝高度占全树高1/3。当林分再次出现自然稀疏时按上述方法进行间伐抚育, 促成中、大径材的育成。

4.2 择伐利用

当林分有10%以上林木个体胸径大于35 cm时, 则择伐利用胸径大于35 cm的林木个体。伐后及时清理采伐剩余物, 避免林下幼树、幼苗受压。同时做好幼树、幼苗的抚育工作, 刈除影响幼树、幼苗生长的杂草、灌木, 使之正常稳定生长。对保留木做好修枝工作, 作为下一轮择伐目标树来培育。无幼树、幼苗之处采用枫香、木荷等阔叶树进行林下补植造林[3]。采用择伐利用营林措施, 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的基础上, 投入成本低, 抗灾能力强, 没有生态风险和灾难后果。可节约造林经费40%以上, 提高林分生长量25%以上, 并实现森林的多品种多等级产品生产, 保证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3,4]。

5 结语

火烧迹地营造林设计必须与立地环境紧密结合, 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多功能森林的构建。选用树种必须与立地环境和谐统一, 同时应耐干燥瘠薄、生长快、材质优、用途广、经济价值高。保留火烧迹地内阔叶乔木树种的伐桩、萌蘖丛, 促成异龄复层林,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增强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同一空间森林同时实现较好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营造林设计保留阔叶乔木树种的伐桩、萌蘖丛, 清除已烧死阔叶树的地上部分, 促其萌发新的主干, 保留未枯死阔叶树的萌蘖丛。同时, 做好选育定株, 使之成为高层林冠, 构建异龄复层林。推广配苗法散混交栽植, 使各树种在林地分布较均匀, 形成高效空间配置和稳定林分结构。营造林设计中阔叶树种比重达40%~60%, 促成针阔混交林或相对阔叶纯林, 逐渐改善、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使其处于动态平衡, 达到林地可持续利用。

摘要:根据车路头村火烧迹地的立地环境条件, 提出其营造林突出与立地环境紧密结合、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多功能森林的形成的设计理念, 并总结了各地段造林技术及抚育与择伐利用方法, 以保证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火烧迹地,营造林,设计,丘陵山区

参考文献

[1]吴道圣, 万泽辉, 章爱凤, 等.植被类型、结构与引发森林火灾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 2004 (z1) :495-497.

[2]蒋为民, 吴道圣, 张光星, 等.沿海防护林营造林设计探讨[J].林业实用技术, 2008 (8) :14-15.

[3]陆元昌, 甘敬, 雷相东, 等.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体系及在幼龄林抚育改造中的实践[J].中国造纸学报, 2004 (z1) :285-289.

造林设计 篇10

一、参与式造林设计的概念

参与式设计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的概念和方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 1991年中德合作的中国中西部地区造林项目首次采用参与式林业规划方法 (1) 。此后, 安徽、陕西、四川等地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也应用参与式造林设计方法进行造林设计 (2) (3) (4) 。

参与式造林设计是指土地利用者 (即规划的直接执行者—农民) 在技术人员、规划专家、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乃至外部项目工作人员等鼓励和协助下, 对土地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因子以及土地利用的潜力与制约因子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 确定未来条件下土地利用方案的过程。在规划造林上具体表现为农民在造林设计、树种选择和搭配、森林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参与甚至主导作用, 技术人员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 将决策权赋予社区群众。通过签定造林、苗木供应和护林等合同, 明确项目执行机构和参与群众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保护参与群众的利益。

“参与式设计”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 在本项目中, 所有参加项目的县必须组建参与式造林设计工作组, 所有的项目村都必须实施参与式项目设计, 严格按照所编写的《参与式项目设计指南》进行操作。参与式工作方法具有公平、公正、透明的性质, 其核心是把发言权、分析权和决策权交还给当地社区和农户。而政府部门的职责则转变为协助者和服务者, 为当地社区和农户提供优质的政策、法律和技术服务。

二、参与式造林设计程序和步骤

1. 项目前期调查与项目立项

本项目总体设计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完成, 项目建设按照批准的项目设计文件, 按年度实施计划开展参与式造林项目设计。

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牵头, 广西大学林学院与项目县林业局 (隆林县林业局、田林县林业局和凌云县林业局) 、造林实体共同参与组织开展了历时3个多月的规划造林地的基线调查, 按CDM项目造林地类的合格标准, 最终确定合格项目造林地块和认定项目造林地边界, 然后由造林实体 (隆林各族自治县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与规划造林地所有者签订项目造林意向联营合同书, 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立项。项目经立项后, 再由造林实体、项目县林业局项目办公室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设计文件, 分年度按计划开展参与式造林项目设计工作。

2. 召开项目村民组干部会议

项目立项后, 召开项目村村民组干部会议, 宣传项目基本原则、内容、规定等, 村民自愿决定是否参加项目。如参加, 村民提出项目申请, 并与村民组商定召开村民组会议的时间。在乡 (镇) 政府或相对集中的项目村召开相关行政村民组干部会议, 所有的行政村都应有1~2位村干部参加会议, 如有必要, 一部分村民组组长和村民代表也应参加会议。会议通常在每年冬季召开。有意参加造林项目的村干部和村民可以当场告知参与式项目造林设计组, 以便参与式项目造林设计组根据优先次序安排当年入村召开村民动员大会的时间。参与式项目设计组的安排应当在干部会议后10天内通知村干部。参与式项目造林设计组需准备培训材料、布告、宣传单等。

3. 培训农户和农户申请当年的造林项目设计

每年造林前, 先走访村/村民小组, 介绍项目及项目规划内容和方法, 向村民发放宣传材料, 并与村民交谈, 建议村民与自己邻居和朋友多交流, 了解项目基本情况。然后, 对当年和翌年将要造林的村屯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非技术性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项目内容、条件、规定、造林模式、各造林树种投资计算、与造林实体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木材市场预测等。最后发放申请表, 村民提出申请, 与项目机构或造林实体约定座谈时间。由当年将要开展造林的村民在村民会议后2天内自愿提出申请造林项目设计。参与式项目造林设计组需准备工具是培训材料、布告、传单、参与式申请表等。

4. 评估确定项目实体 (受益农户)

按照项目受益人的选择条件、选择方法, 逐一进行调查、评估, 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和受益农户, 由参与式项目设计组按照项目条件最终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和受益农户。

5. 编制“项目投资供选菜单”

参与式造林设计组在认真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 并结合有关部门提供的市场信息和不同树种财务效益分析结果, 特别是当地的立地、气候和林业生产条件, 以及村民的喜好和兴趣, 为每个项目乡 (镇) 、项目村屯分别编制“项目投资供选菜单”, 使村民参加项目、选择造林树种有依据和参考。最终由自治区项目办公室提供项目基本菜单, 供选菜单内容包括:推荐的造林树种及其适应的立地条件、单位投资标准、效益指标、市场前景、产品风险等。

在村民内部应进行充分酝酿与协商, 完成以下工作: (1) 落实土地使用权, 并在签定造林合同前完善并签定正式的土地承包合同; (2) 确定造林地块及造林类型; (3) 拟议小班划分, 建议树种选择及经营管理方式 (冲突解决办法、村规民约等) , 填写项目造林规划表; (4) 拟议村民小组年度造林任务安排; (5) 确定下次村民与技术员座谈论证和实地规划时间。参与式项目造林设计组需准备工具是“项目投资供选菜单”、地形图、文具等材料。

6. 在项目村开展设计工作

参与式造林项目设计组应当在造林的当年根据造林进度不定期下到村里开展工作。会议介绍项目投资供选菜单、造林模式、经营形式和合同等;听取村民意见和要求, 并现场解答提问;了解村民对树种选择的愿望、对放牧地的需求、宜林荒山的面积、对造林地块划分的建议、林地权属、对护林员的需求、文化保护、对效益分配的建议、对与造林实体 (公司、林场和专业户) 合作的选择;向村干部和村民发放村民组造林申请表、造林实体 (公司、林场和造林专业户) 项目申请表等。参与式项目造林设计组需准备工具是村民会议记录、项目设计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关键信息人访谈提纲和村民喜爱的树种排序表等材料。

7. 讨论合同和签订合同

在村民自己讨论合同的基础上, 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与公司、林场、外来的承包者共同讨论合同的细节。合同内容包括:造林地点、面积、树种、土地经营年限、土地权属明晰 (有林权证) 、受益人的权利和义务、收入分配、风险承担等。然后将签订完成的合同文本发给村民, 并将这些村民的姓名公示。

参与式设计完成后, 对农户自己造林的部分, 农户与县林业局签订项目管护合同。如果农户采取与公司或林场、造林专业户 (项目实体) 联营或租地的, 要按照世界银行在项目评估文件中的有关规定, 与公司或林场、造林专业户 (造林实体) 签订完善的联营或租地合同, 由造林实体与县林业局签订项目施工合同。如需要贷款签订贷款合同;贷款合同应当约定贷款种类、贷款用途、金额、利率、贷款期限、发放方式、还款时间、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 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参与式项目造林设计工作组准备的工具是各种合同。

8. 制订护林公约

在村委会或组长的组织下制订护林公约, 并公示。参与式项目造林设计工作组准备的工具是护林公约。

9. 现地设计

参与式造林项目设计组成员携带1:10000地形图, 按照项目的相关造林技术规程、项目环保规程和村民选择的造林模型, 与村干部或村民代表、项目造林的村民共同进行实地勘查并一起参与设计。参与式项目造林设计工作组准备的工具是1:10000地形图、文具等材料。

三、参与式造林设计在本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是在世界银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的框架下独立实施的CDM项目, 在CDM项目起动前已经起动了世界银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 在世界银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准备阶段, 聘请了国际和国内的社会专家, 在广西林业利用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和广西林业设计院的参与下, 共同编制了《参与式项目设计指南》。“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是按照所编写的《参与式项目设计指南》进行操作并在设计中灵活掌握。

为了使项目县工程技术人员全面掌握参与式造林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广西林业利用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针对CDM项目分别于2007年8月、2008年2月、2008年6月举办了三期参与式造林设计培训班, 培训项目县级技术人员560多人次, 县级受训人员再对乡镇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据不完全统计, 隆林县开展乡级村级44期, 培训乡镇级人员 (含村屯级) 4090多人次, 为项目开展参与式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隆林县参与式设计统计, 参与项目的造林实体与农户情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5年来, 通过参与式造林设计, 全县参加项目的农户总数达3049户, 其中贫困户1808户, 少数民族户3049户, 分别占总数的59.3%和100%。这充分体现了世界银行项目的扶贫性质, 又体现了贫困农户和少数民族有同等条件参加项目的机会, 是进行参与式设计的结果。

四、参与式设计的特点

相比传统式造林设计, 参与式项目设计具有如下特点:⑴“参与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参与式造林设计的工作方法是鼓励和引导当地社区和农户积极参与对他们自家生计和当地社区发展的问题、需求、机遇的造林设计分析, 并参与土地利用规划、项目活动的选择和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监测和评估、项目完成后的后续活动等全部过程。在“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实施全过程全面推行参与式造林设计, 使整个项目公之于众, 宣讲于民, 让项目社区和农户自主选择, 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 其核心是把发言权交还给当地社区和农户。传统式造林设计基本上由设计人员说了算, 没有群众参与;⑵项目设计自主决策权在社区和农户手中, 经营管理主体是社区和农户。参与式项目设计过程中政府官员、技术人员和社区群众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他们相互合作, 共同参与项目设计。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是发展项目的发起者、组织者, 受益群众是发展项目的主体, 是发展项目的建议者、计划者、执行者和管理者。其核心是把分析权、决策权交还给当地社区和农户。传统式造林设计, 社区群众仅仅是劳力上的参与, 基本上没有意识上的参与, 表现为规划设计中没有参与讨论和提出建议的权力, 没有选择确认与否定的权力, 完全处于被动执行状态。⑶项目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都是真实有效的。参与式造林设计是一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林业管理方法, 在项目设计中通过各方面得到的信息是参与式项目设计的前提下得到的。比如由参与式设计工作组提出的造林模式、造林树种等信息是在召开村民组会议时得到社区群众充分协商讨论和修改后最终确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参与者的利益, 使他们真正成为项目的管理主体, 使项目组织者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 保证项目健康顺利实施。

五、讨论

参与式设计在CDM项目中应用是第一次, 由于广西开展造林灭荒以及退耕还林等造林工程, 现存的宜林荒山比较零星分散, 且按CDM项目的土地合格性的要求在过去50年或1989年12月31日为无林地上开展造林。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已经持续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 许多立地条件较好的无林地已被造林。在选择适宜的可供开展CDM造林再造林活动的造林地时, 不但需要考虑被选择的无林地要符合土地合格性的时限要求, 而且还必须考虑被选择的无林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 即树木在这样的无林地上具有较好的生长量。这给开展参与式设计增加较大的难度。同时群众参与面广, 在选择树种时意见较难统一。

CDM项目造林地大部分在较边远的山区, 而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 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儿童, 这给开展参与式造林设计和造林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

同时, 项目树种和造林模式设计也不灵活。由于CDM造林再造林项目需要履行复杂的审批程序, 一旦树种和造林模式被确定, 就必需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实施。因此, 和常规造林作业设计相比, 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设计灵活性较小, 这一点往往不能被项目参与企业和当地社区群众所理解。建议适当提高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实施过程的灵活性。

但是, “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造林应用了参与式造林设计, 使社区居民和农户广泛参与, 能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 造林设计基本能够符合实际, 社区群众是项目的管理主体, 是项目的执行者、管理者。项目受到群众普遍接受和拥护。

摘要:“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是在世界银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的框架下独立实施的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 (CDM) 造林再造林项目, 项目于2008年元月启动, 项目应用参与式造林设计方法开展造林设计。本文介绍了参与式的概念、实施步骤、应用情况等, 并对此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世界银行贷款,CDM项目,参与式造林设计

注释

11白立强, 张伟兵, 吕茵等.参与式林业规划方法浅论[J].林业与社会, 2005, 13 (3) :19-24.

22 郑礼智.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J].林业与社会, 2005, 13 (4) :37-39.

33 郭文荣, 李维长, 王登举.传统方法和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效果浅析——山西省黄土丘陵区的案例调查[J].林业与社会, 2003 (5) :7-12.

造林设计 篇11

《方圆》:提出“植树节”是反生态的帮凶这个命题,你觉得植树造林的问题在哪儿?

于长青:我们要扩大森林覆盖率,有关的规划部门就得去规划,比如公益林,规划部门就带着针对公益林的公益林基金项目到各个省去。而地方政府喜欢拉项目。公益林基金分到各个省厅,比如分到某省,这个省说我这儿有多少面积可以划为公益林,然后报上去。一般会多报,100万亩可能会报到1000万亩,这样能拿到更多的钱。接着,省厅再分到各个地市,这时各个市就直接把草原等的面积就报上来了,都没跟下面的县说,就先规划了。规划完了然后报省批、报国家林业局批。这就变成森林了,在文件上就已经变成森林了。国家的林业面积,“造”林,是人造的,但不是植树造的。

《方圆》:文件上?那把草原划为森林之后没有在上面种树吗?

于长青:没有,用围栏、铁丝网围起来,说是“封山育林”。这哪是森林呢?干旱区的植被一般都是木质化植被,像珍珠和红砂,但我国把这些都划为森林了。木质化就等于森林,不光我费解,我求证过很多外国专家,全球的科学家都费解。而且,围起来了不让牧民在这儿放牧,放牧就把骆驼、羊抓起来。这儿原来都是牧民的草场,牧民原来都有草原证的,但一旦宣布禁牧就禁牧了。很遗憾,我们绝大多数科学家不关心这些事,他只关心自己的研究,没有使命感没有责任感。在牧区,你都不问牧民,最了解草原的是牧民。

《方圆》:除了草原变森林使“森林”多了,还有没有其他途径?

于长青:主要是在荒漠化地区植树造林,这块的面积很大很大,比如我去过内蒙古的一个旗,尽管有70%以上的面积是沙漠,但其中有一半的面积被规划为公益林了,那面积相当于宁夏一个自治区。

还有的就是万亩林,全国有很多万亩林项目。但是很明白的,在荒漠造林,你不浇水,树就会死亡的。像我去的一个万亩林,造林的人撤了,造的林就全部死亡。

《方圆》:存活率低?

于长青:对。林业局官方正式公布的数据是,2008年,人工林保存面积是61.688万平方公里,占实际造林面积的23.5%,这是不是很客观?不知道。但存活率就是这个数字。我们现在说要防治荒漠化,就得植树造林。但依靠森林保水是不可能的,不但不可能,还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这是一个科学问题。每一棵树的蒸腾作用就像是一个水泵,把地下水抽出来,蒸腾到空气中。

我曾有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在温带,在河边种树,有时候甚至会把河流给抽干。我去的万亩林,当地的农民用铁锹比划着,没有这些万亩林的时候,一个铁锹下去,地下水有锹把那么长,但种上树之后,地下水只有锹头的深度了。其实八十年代就不主张在干旱区造林了。所以这个例子是想说,靠森林防治荒漠化,那是神话。只能是破坏作用,只能带来更大面积的荒漠化。

植树造林不减沙尘暴

《方圆》:但是近十几年来,无论在西北地区还是在北京,沙尘暴已经有所改善,这其中有没有植树造林的原因呢?

于长青:没有。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沙尘暴不是来自沙漠,沙是没法防的。沙漠本来就在那儿了,沙漠有它的生态效益。比如说降雨,干旱区也是有降雨的,要是在戈壁滩上,一场雨下来,太阳一出来,水马上就蒸发了。但要是在沙漠,它渗透性大,雨水流不了,都渗下去了。这沙漠就跟海绵一样。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是蒙古语的译音,就是“有很多湖泊”的意思。那儿沙丘越高,沙的量越多,下面往往有湖泊,因为储的水越多。所以一开始我们说要治沙漠,就要在沙漠造树,实际上现在也是这么说,但在学术界已经不认可了。

《方圆》:沙尘暴不是来自沙漠,那是来自哪儿?

于长青:来自戈壁滩上的土壤扰动。比如开垦,会扰动土壤表层的细土,比如湖泊干涸也会产生细土。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听过居延海吧,弱水流向的就是居延海(居延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弱水”出自《红楼梦》中的美好爱情“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居延海在1992年全干了,1993年成了沙尘暴。也就是说,沙漠的湖一干,里面有大量细的泥土,风一刮就全起来了。其实这个居延海为什么干,还因为上游拦河截坝,处在下游的它就枯竭了。所以沙尘暴不是一个简单的老百姓过牧的问题,是跟我们整个的政策、我们的管理意识有关。我们错了。

《方圆》:那植树造林呢?对缓解沙尘暴有没有作用?

于长青:没有。我到的地方很多都是沙尘暴的源头,阿拉善号称沙尘暴主要的源头,我每年都去好多趟,包括冬天。这个东西很明白。有没有沙尘,不是有没有树。那儿哪有树!草原好的话还行,但草原好不好还不是关键,而是在降雨。这年降雨了,雨量高,就没有沙尘暴,这年没降雨,就有沙尘暴。这是降雨,还有的地方,像新疆阿勒泰,是与降雪有关。假设它春节降了场大雪,这场雪到四月份才完全化开,这个尘土就飞不起来。

《方圆》:既然植树造林存在很多问题,又不能防止沙尘暴,有关部门为什么还大力推广?

于长青:植树造林的问题,相关部门是意识到的,但每做一个项目,就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或者说,就是一笔巨大的收益,这样的收益很难让人停下脚步。而同处管理者与收益者的角色,则是这个问题的体制根源。我国有关资源管理部门的行业垄断现象,比如从决策依据到组织实施再到监测评估往往都是行业内部的“规划院”、“研究院”之类,外界很难参与。这种“行业垄断”比经济垄断危害性更甚,因为森林是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关系到的是当代和子孙后代。

造林设计 篇12

造林绿化作业设计是经过外业现地现场踏查, 根据有关林业技术规程, 结合实地调查编制而成的规范性、技术性、指导性文本;是把总体规划确定的任务、要求、措施具体落实到山头地块的过程, 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 直接关系到实施项目的质量和投资效果[1]。就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而言, 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作业设计是其实现园林式度假区的基础和前提,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 以合理布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为原则, 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作业设计显得至为重要。本造林作业设计利用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来量测造林地周界, 采用“3S”技术建立造林信息数据库, 属精准化造林作业设计[2]。

2 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作业设计

2.1 外业调查

2.1.1 调查范围

根据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实际情况, 及绿化造林项目计划指标, 确定月角、大渔和石城居委会为调查范围。

2.1.2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是月角、大渔和石城居委会境内, 2010年云南省特大旱灾造成的640亩存在不同损失程度的有林地, 其中损毁区109亩, 成灾区531亩。

2.1.3 调查工具及调查用图

调查工具:罗盘仪、皮尺、测绳、围尺、测高仪、花杆、油漆、计算器、手持GPS (卫星定位仪) 等。

调查用图:1∶10 000地形图及高清遥感影像图。

2.1.4 作业小班调查

(1) 位置:

县、乡 (镇) 、居委会、林班、小班;

(2) 立地因子:

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

(3) 植被种类:

主要灌木和草本的数量、高度、总盖度及分布状况;

(4) 散生木因子:

树种、胸径、树高、株数;

(5) 小班因子:

林地及林木权属、林分起源、林种、亚林种、优势树种、面积、蓄积、株数、林木生长状况等;

(6) 面积调查。

按昆明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项目作业设计的要求设计造林的作业小班, 采用1:10000地形图及卫星影像图, 并结合GPS定位, 现地进行小班区划, 使用ArcGIS9.3软件求算作业小班面积。

2.1.5 调查结果

经现地调查, 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作业设计总面积为640亩, 共区划10个小班。调查结果统计详见表1。

2.2 造林布局

2.2.1 总体布局

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规模为640亩, 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09亩, 封山育林面积531亩。其中, 月角居委会封山育林面积168亩;大渔居委会人工造林面积109亩, 封山育林面积16亩;石城居委会封山育林面积347亩。总体布局见表2。

2.2.2 具体布局

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具体布局详见表2和图1。

2.3 人工造林技术设计

2.3.1 造林模式技术设计

造林模式技术设计详见表3。

2.3.2 整地

(1) 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个月为宜。

(2) 整地方法:

采用穴状整地。

(3) 种植穴规格:

种植穴规格长、宽、深为80cm×80cm×80cm。

(4) 整地要求:

将挖出来的表土堆在种植穴的上方, 底土堆在种植穴的下方。

2.3.3 定植

(1) 栽植时间:

一般选择在6~7月雨天或雨后进行。

(2) 造林密度:

株行距2m×2m, 即167株/667m2, 25 055株/hm2。

(3) 栽植步骤和方法:

①裸根苗定植前要将定植穴回填表土至定植穴1/3, 加入适量复合肥, 充分与表土混合, 再回土至穴约2/3高, 把苗木放入定植穴, 扶正、填土压实。②容器苗造林:将容器苗的薄膜袋除去, 注意防止土团松散, 然后将苗放入种植穴内, 覆土踩实, 表面盖一层松土。

2.4 封山育林技术设计

2.4.1 封育措施

在封育小班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林业经营水平设计了两种全封育措施类型, 具体见表4和表5。

2.4.2 补植补造

根据封山育林小班的特点和封育目的, 针对林中幼苗、幼树分布不均、间隙较大的区域, 进行补植补造。补植补造典型设计表详见表6。

3 保障措施

3.1 组织保障

为确保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的顺利实施,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应成立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推进领导小组, 由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任组长, 度假区地方事务管理局局长任副组长,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地方事务管理局, 负责项目组织管理、技术指导、检查、监督、验收等相关工作。

3.2 技术保障

建立造林技术培训体系, 在实施造林的每个工序前, 由项目办技术人员负责培训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包括林地清理、整地打塘、植苗、施肥、松土、除草、管护和苗木验收工作。

3.3 质量保障

(1) 认真做好信息与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技术标准, 专人负责, 分级管理制度, 并结合实际及时修订、补充完善。

(2) 在造林技术模式上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3) 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 坚决实行“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

(4) 确保种苗质量的前提下, 健全种苗保障机制, 尽量选用本地乡土优势种苗。同时, 进一步加强检查监督的力度, 对工程验收不合格者, 坚决不予兑现承包费, 责令其返工后方可兑现。

4 结语

在昆明滇池度假区对因2010年旱灾受损的有林地进行绿化造林, 是昆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昆明滇池度假区创建园林式度假区的需要。科学的、精准的造林作业设计, 对造林工程的有效、快速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 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还必须辅以组织、技术、质量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摘要:提出了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作业设计是将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建成园林式度假区的基础和前提,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重点阐述了滇池度假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造林作业设计中的外业调查、造林布局及技术设计等3个方面的问题, 并给出了确保造林顺利实施的各种保障措施、建议。

关键词:作业设计,造林,生态恢复重建,滇池度假区

参考文献

[1]樊小军.造林绿化作业设计的编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8, 31 (6) :61~63.

上一篇:茶文化生态视角下一篇:所得税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