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空间

2024-06-12

武术文化空间(共12篇)

武术文化空间 篇1

北京奥运会开幕了, 比赛紧张而激烈, 虽然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运动会还在酣战之中, 不过我们可以从中国各参赛项目的表现中, 看到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看到了中国队的实力。无论将来金牌数、奖牌数排名如何, 那已经无关紧要, 因为我们已经深刻地体验到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以及高度凝聚的民族力量。

当人们为中国队激动、喜悦、欢呼时, 一定有不少人在为中华民族体育沉思!在为武术深思!因为至今中国武术还没有被奥运会接纳, 在这样一个全球性体育文化舞台上, 具备悠悠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体育没有任何国际空间。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极尽所能地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那仅仅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宏大的太极拳表演, 难以掩饰武术未能进入奥运会的遗憾。过分追忆辉煌过去的开幕式, 忽视今天发展滞后的现状极有可能导致中华民族敝帚自珍, 滋生懒惰与无奈。我们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自然是站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角度来谈地域体育文化所拥有的空间问题, 这是一个立场问题。不过这个立场已经为全球认同, 特别是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之后。这里我们穿插一点关于现代化的知识, 现代化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从农业向工业转化开始的, 根据韦氏辞典, “现代”指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的这段历史时期。有观点认为从人类诞生到公元2000年, 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4个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四个阶段, 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包括4个时代16个阶段。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当今社会正处在第一次现代化阶段,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承认现代化后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成果惊人, 人类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突出表现,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人类的文明得到了高度凝聚, 人类的智慧得到了空前的聚变。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现代化所带给人们的便利和质量。人类就是这样的一群生物, 他们功利性十足, 只要是社会的发展迎合和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那么这种社会现实就被承认, 就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并且慢慢地变为人们的价值观, 进一步引导人们向这个方向挺进。在体育运动中, 西方的竞技体育给人们带来的是在激烈竞争中的竞技, 非常适合于快节奏的社会, 非常适合充满活力的社会主流人群的情趣。西方竞技体育在现代化中得到了现代化的种种恩惠, 它也充分借助现代化所提供的种种便利, 实施了现代化转型, 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广的范围进行着传播, 以至于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短短100余年中成为全球化的体育文化。在社会现实存在中, 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体育文化的唯一衡量标准、唯一国际平台。

而在这个国际平台上, 中华民族体育为什么就不能与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的民族体育相提并论?难道他们的民族体育文化要比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高明?很多人都以此为例, 想从中找出问题的症结。其实, 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中华民族体育与日韩民族体育之间的差异。其中有两个客观因素更加使我们不能心悦诚服地认可这个现实, 一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布局中, 实质上是以西方和非西方的文化加以划分的, 只要是属于西方文化范畴的体育, 它们自然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被接纳为奥运会项目。另一个客观因素是西方的经济和文化全球化, 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战略, 它们让人们充分感受优越的物质生活, 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 让人们离不开优越的物质生活, 然后将西方的文化价值凌驾于非西方社会价值之上, 以达到西方文化侵略的目的。那么, 他们就开始了对非西方国家文化的全面冲击。我们再认真地看看日本的柔道, 韩国的跆拳道, 会惊讶地发现日本的柔道虽然有一定的量化标准, 但是量化程度并不高, 存在着较大的裁判主观评判的成分。最主要的是这个项目严重缺乏必要的美感, 没有什么美学价值。且在某种程度上与摔跤雷同, 属同一项群, 可以说属于项目的重复设置。韩国的跆拳道, 竞技的含义高出柔道, 能够显示人体运动的技巧。但是, 它也和其他搏击类的运动相同, 是以击中有效部位点数决定胜负的, 也有重复设置嫌疑。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两项运动绝对没有中华民族体育高明的结论。至少中国式摔跤是力与巧的完美结合, 散打是人体机能的高度凝结。这两项运动与武术套路的丰富多彩, 神韵幽远, 美学价值、社会贡献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可惜的是, 体育一刻也没有远离政治, 没有远离意识形态的桎梏。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保持着东方文化的鲜明特征, 而未遵循西方文化的生存法则。这是中华武术没有在这个千载难逢时刻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空间的深层原因。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社会发展逐步开始新的里程, 这个历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在奥雷利奥·佩西“新人道主义”理论中, 就人的需要理论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观念, 他认为:“人的需要必须附属于使它合理地得到满足的可能性。”由此提出了把以人的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上来, 对此, 提高人的素质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重点, 构成人类新的需要。虽然奥雷利奥佩西依然以人的需要为基础, 但是这种需要是一种高层次需要, 是克服了低层次生理需要泛滥基础上的, 具备人性的, 以人类整体发展为前提的需要。这一观点的提出十分及时, 人类在走过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后, 自认为可以驾驭地球, 驾驭宇宙, 物欲横流, 甚至物欲肆虐, 最终人类自己开始自食其果。作为体育文化唯一平台的西方体育, 其异化问题早已显露, 异化的积累可能有一天会突变, 威胁每一个生命个体。西方竞技体育本身也开始了避免和修正过激的竞技, 比如竞技体操已经准备出台限制难度动作的新规则, 这个信号告诉人们体育不能太远离人群, 特别是不能远离普通人群。西方竞技体育也进行着分化和回归, 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构建在竞技体育基础上的休闲体育, 这些内容取材于竞技体育, 回归到娱乐游戏之中。这些运动十分亲民, 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世人享用, 并渐成全球趋势。这才是体育的本质, 体育之所以能够永恒地伴随着人类, 正是由于体育是人类不可分离的重要生活内容。看来, 体育文化平台和衡量标准绝非以奥林匹克运动为唯一。

中华民族体育必须另辟蹊径, 绝对不能集于竞技体育一身。因为竞技体育毕竟不是体育的全部。人类社会却渴望着人本化的生活, 在这个方面东方悠雅的生活方式, 丰富的悠闲体育活动内容, 应该属于全人类。在这个领域, 中华民族体育, 武术可以拥有的空间是巨大的。首先我们看到世界各国面临这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那就是人口的老龄化。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2003年全球北方国家65岁以上人口均在11.4%以上, 其中意大利、日本、希腊、比利时和瑞典都在15.0%以上。预计在2025年, 距今不太长的时间内意大利、日本65岁以上的老龄人将占到总人口的1/4。对于这个特殊的人群, 社会如何对待, 社会福利系统、医疗系统能否保证他们的需要, 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所以, 留给体育系统的空间是巨大的, 特别是中华民族体育。武术是一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锻炼、休闲、娱乐的健身运动项目, 其中太极运动、保健养生功法、内家拳拳种最为典型。

不过不能过于激动, 似乎我们的体育拥有了必要的空间。太极运动能够给中老年人群带去生活乐趣, 对于社会主流人群, 也就是中青年人群, 太极运动却明显表现出力不从心。而这个人群是社会中流砥柱, 社会财富的积累, 老年人群的赡养都依托于他们。中华民族体育如何拓展空间就成了十分关键的问题。这需要以武术为龙头的中华民族体育进行城市化改造, 因为世界已经离不开城市, 发端、发展于乡村的中华民族体育, 以及武术必须面对新的形势, 迎合城市人的口味, 进行必要的现代化转型。首先是降低武术惟“打”至上的阈值, 武力难以解决问题, 冷兵器的武术早已失去了武力的基本功效。树立武术健身、健美、娱乐、休闲的发展观, 将武术进行多层次竞技艺术化改造, 使其既有竞技化运动方式, 更有去竞技化运动模式, 使它不仅能够在奥运会这类已被世人充分认同的平台上有展示的可能, 同时又能够适应广泛的社会人群, 特别是满足主流人群的生活需要。其次, 将武术纳入世人的人本生活方式之中, 这是武术发展的文化战略。这就需要充分地利用国内的“文化街”、“民俗村”, 国外的“唐人街”、华人社区和孔子学院, 建立“中华武术民俗文化坊”。在这些地方, 以经过适当改造的, 符合当今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要求的, 高度竞技艺术化的, 人文伦理的中华武术为主, 辅以东方式的生活内容, 营造一种人的自然化的悠闲生活方式, 使经过体验后的人们难以割舍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追求目标。在这种生活方式中, 作为主体的武术文化本身就包含着健身、养生、保健、娱乐、休闲、艺术、竞技、修养、道德等多维并存的生活内容体系, 这还不够, 还必须与生活方式高度融合, 使其更加充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必须通过多层次组织结构, 展现文化功能, 以求产生全方位的吸引力, 感染和引导人们对东方生活方式的向往。在武术文化坊中, 通过太极运动引导中老年人体验养生生活, 使他们成为中华武术的倡导者, 通过中国式摔跤、散打、竞技武术等内容吸引青少年体验竞技, 使他们成为中华武术的传播者。通过传统武术使人们品味东方竞技艺术, 通过武术师徒传承方式使人们感悟中华武德和东方伦理。通过生动、形象的动态肢体符号, 高效地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哲学思想, 通过太极、五行、八卦等特色拳种生动简约地向人们灌输相关的哲理。在生活方式中, 以中华武术的传习为生活主线, 辅以茶艺、中餐、戏曲、垂钓、书画、棋琴、儒学和道家知识讲座等生活内容, 使人们全面体验东方悠闲的生活, 感知中华民族文化, 逐步引导人们接受这种能够有效缓解压力, 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 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也通过这种生活方式使世人逐步认知在现代化历程中, 在城市生活中还有多元的生活模式可供人们选择, 除竞技运动外体育文化的空间还很大。

中华民族体育, 中华武术的生存空间将会是巨大的, 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应该以承办本届奥运会的民族精神、民族热情、民族力量, 为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加油!中华民族体育加油!武术加油!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 从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结论认为:作为一种文化, 应将武术纳入人们的人本生活方式之中;以中华武术的传习为生活主线, 辅以茶艺、中餐、戏曲、垂钓、书画、棋琴、儒学和道家知识讲座等中华民族文化内容, 使人们全面体验东方悠闲的生活, 感知武术文化。通过这种生活方式可使世人逐步认知武术文化的生存空间还很大, 从而拓宽武术文化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武术,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法].杜兰等.全球化地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武术文化空间 篇2

1文化展示空间特点分析

展示设计是一个具有设计广泛领域、丰富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充实自身内涵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设计,商品便是它的主体部分。展示空间是由经济的阶段性发展和人类社会政治逐渐形成的。在xx世纪,形成了现代展示设计的理念;在中世纪时期,商品交易的集市贸易形势出现;到了后期,最初的展销会和商品展示的雏形逐步形成;封建社会时期的展示形式突显在教化活动和商业活动两大方面;最初的简陋形式已经不再是现在的展示活动了,现代展示的全部由展示策划、组织、设计等各个环节构成。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之内,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运用艺术设计的语言,来解释宣传展品的目的,使观众参与其中,来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一般方之为展示空间;而对于展示空间创作的过程,称之为是展示设计。之所以展示空间具有灵活多变的组合方式,是因为展示的多元化及展出形式的多样化。不管是文化展示空间也好,还是其他功能空间也好,其主要表现形式都是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观展有序、线路流畅的参观线路会使得观众在安静舒适的心理状态下,细细品味、渐渐感受展品的味道。而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不能陈列的像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的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尤其是对体量较大的艺术品和文物,更应多留些空间给观众充分的观赏时间,甚至在展品前有可共休息的座椅,让人静心体验、品味。在文化展示的空间里,由于其展品多数是珍贵的艺术品或文物、标本等有保留价值的东西,所以在光照方面有这极为苛刻的要求,柔和自然的照明设计才是最为稳妥的照明配置。从形式美的眼光看,“统一”并不单指“一致”它包含的形式也会有所差别。在“统一”中,存在着重复、渐变、变异等形式上的变化。只要这些变化还归属于一个形态之下,即达到“和”的境界。这样,方称得上和谐统一的空间设计。

“帘”的空间文化意义 篇3

關键词:帘 空间 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帘”作为一个空间审美符号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文化心理积淀,象征分隔、封闭、含蓄、沟通等等,有着独特丰富的文化意蕴,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这是由于“帘”的空间功能特征和人的感情有许多微妙的相通之处,即格式塔心理学所认为的“异质同构”。

一 “帘”的空间功能特征

关于帘的初始含义,《说文·竹部》释:“帘,堂帘也。”清段玉裁注,“帘,施于堂之前,以隔风日而通明;帘,析竹缕为之,故其字从竹。”从中可确知“帘”之本意,是居室用以阻隔视线,障蔽户牖,分别内外的织品,和人们日常起居息息相关。

帘始于何时,史料并无确切记载。《庄子·达生》:“有张毅者,高门县(悬)薄,无不走也。”薄即帘。“高门县薄”可知,帘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出现。在民间日常生活里,帘子作为门的附设物,室内悬垂式陈设物,首要功能特征是空间遮蔽性。帘可以调节温度,挡风寒;遮蚊蝇,透风凉;调节光线。《天隐子》说:“阖(关闭),风息即 (开)。吾所居室,前帘后屏,太明即下帘和其内暗,太暗则卷帘以通其外曜”。清代李渔《闲情偶寄》写养兰赏兰,反映布帘能护持香气,区别于门扇帘的作用,是门所不能替代的:“门上布帘,必不可少,护持香气,全赖乎此,若止靠门扇关闭,则门开尽泄,无复一线之留矣。”

其次,帘有很强的空间再造特征。

中国居室建筑以土木为材,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是敞开式的结构。墙只成为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段,一般不用于承重,故可以根据室内外空间或隔或通的需要,很方便地在墙的任何部位开门、开窗,室内外空间之间相互分隔渗透,转换关系非常密切。中国古代梁柱框架体系的特性,也决定了其内部空间分隔处理的高度自由和灵活,非常注重二次空间再造。到唐宋,古人尤其重视依附于大木结构的非结构性室内装修,用屏风、织物分隔、限定和装饰室内空间,因此“画屏深”、“帘幕重重”成为居室生活的一大特色。帘幔和屏风分隔、限定和组织空间,使狭小的居室空间形式、尺度、层次变化丰富,形成平衡匀称、错落有致的空间美。

再次,帘有丰富的空间装饰性。

帘、帐是室内的软隔断,可卷可垂,可收可放,“隔而不断”,又是门、窗、床、阁等出入行止必配的设置,往往加以精工制作,极富装饰性,美不胜收。至唐宋时期,帘幔的装饰形式已经极为丰富多样。帘的品类众多,有织帘、画帘、漆帘、湘帘等等。钟鸣鼎食之家,多以珍珠、琉璃、水晶、鸟羽、虾须制帘。而押帘钩等皆以金、银、玳瑁所制,色彩鲜艳。又以各种附缀为饰,帐帘缀饰相融互映,或紊雅或华丽,极尽变化,和室内其他家具陈设配合在一起装饰室内环境,使居室环境氛围显得温馨绮旎。

可见,帘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遮蔽、分隔、装饰等等。是兼有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室内陈设物。同时,由于帘幔织物在质感、色彩上的特点,有软玉温香的效果。珠帘、水晶帘等往往晶莹剔透,给人冰凉清爽之感。总之,帘贴近起居,如衣在身,给人以舒适亲近感,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之感。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对帘的认识渐渐融入自己的各种情感和思考,赋予帘丰富的精神寓意内涵。纷繁曼妙的帘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如同其它器物一样,由粗渐工,由简淡到华美,同时也由实用性转向审美性发展,给人虚实相间、动静相宜、温婉华丽的独特空间美感。

二 “帘”的空间文化意义

文化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在漫长的历史中积淀而成的。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必然蕴含着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帘作为居室生活常见的极为重要的用品,带有居住文化的烙印。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由于深受道家“天人合一,融合自然”的精神和儒家伦理道德理性精神的影响,形成 “沟通”与“封闭”的矛盾统一体。

(一)清雅:“天人合一”的道家精神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道”的最高范畴是先天地而出现的一个混成之物,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受此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在形式与空间关系问题上,以空间为主,以形式为辅。物质材料围合成的建筑空间是一定时期人使用的空间。而人是社会的人,它使用空间的方式和审美观念受社会支配,因此这种空间又可叫做“相位”,使用空间的人必须领会它,以使自己和空间融为一体,并对它进行艺术再创作,使空间激发出人的创造力。

老子的这种精神贯穿于中国居住文化的始终。首先是在中华主体居屋的形式中表现出来,每一幢住屋,都有院落,或天井。房屋为了适应主人活动方式和心理安全、自在感的需要,多不直接对外开门窗。它的面貌不容易为外人看清,需要深入里面才能了解其大概。它们把人的活动限于家庭、家族里。家与家之间,是互相隔绝的,但每个家都有自己的一块小天地,直接把自己的活动和“天”联系起来,达到“天人合一”。

帘的可卷性和空间再造功能,正是天人相“通”的精神契合点。卷帘,室内与外界畅通;垂帘,因其透光、透气,室内空间亦并非完全封闭,仍和外界保持一定程度的“通”。所以,“通”成了帘的品格。帘在建筑美学中秉承道家的要义,即“隔”中有“通”,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其意韵蕴藉、幽远,产生空灵之美。

帘质地较软下垂,安静的帘内空间,和道家主张“静”方能“观万物,得神妙”有相通之处,亦是逃离世界回归内心的一种暗示。人们在实践帘的功能属性中,逐渐超越了功利目的,产生了丰富的审美心理体验。对帘的欣赏是中华民族平和不争、内敛委婉性格及崇尚含蓄阴柔、平和自然审美心理的一种显现,因而帘带上了清雅的意蕴。

当文人士大夫出世失意时,常回归内心寻找安宁以达到心理平衡。《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在此幽雅的环境中,严氏可遂心传授《老子》,可见垂帘能使居者的心境平和而宁静。据《南史》载:“顾觊之,字伟仁,吴郡吴人也……后为山阴令。山阴剧邑三万户,前后官长昼夜不得休,事犹不举。觊之御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自宋世为山阴,务简而事理,莫能尚也。”垂帘之下,“务简而事理”,顾氏方可行政有成。

《南史》载:“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祖膺期,晋太中大夫……博通经史,有高尚之心。亲亡,居丧尽礼。服阕,忌日辄流泪弥旬。居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乡里号为织帘先生。尝为人作竹误伤手,便流泪而还。”伤手而悲,发乎情性,任情率意,不失自然之真;虽然因为家贫而以织帘为生计,却不忘读书本事,放达自旷,此真魏晋自然风雅之骨,即“高尚之心”。不妨再看看唐诗文里的“帘”: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唐·岑参《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唐·刘禹锡《伤愚溪·三首其一》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诗文中,帘无疑成为“静”的道具,营建了清雅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帘里,静砚;帘外,青草山花。人与自然在此交感、交融、化一,人因此具有闲适从容的文化心态和清韵人格。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心襟气象,是由闲和、宁静中生发出来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正是人与物象间的心灵感照与默契。这里,美感的生成在于“帘”构建的距离,在于空间间隔。帘在建筑美学中继承了道家的要义,“隔”中有“通”,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意韵幽远,产生空灵之美。

(二)幽闭:“礼”的儒家伦理精神

在中国儒家的传统文化观念中,“礼”是一切行为归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人倫秩序,分尊卑、贵贱、内外、亲疏、男女、长幼,所谓贵贱有等、男女有别、长幼有序。中国传统室内布局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如轴线对称置室内的桌椅、装饰、陈设等,与“礼”中“尊者居”的思想是异曲同工的,构成院落空间的各单体建筑的体量、位置、装修、使用,都和彼此尊卑、贵贱、长幼等“礼制”思想一一对应的。典型的中国住宅由间发展成幢,由幢发展成庭,这就是代表中国居住文化的四合院模式。四合院的平面布局中安排井然,一般分为前院后院。前院又称外院,安排厨房、客房及一些辅助用房,仆役和一般客人居住于此。后院又称内院,是家庭中重要活动的场所和主要成员的卧处。其中堂屋最为尊贵,它处于中轴线上,会客、家庭礼仪在此进行,并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位于厅堂左右的耳房是长辈居室,晚辈住在左右厢房。内外二院由中门相通,司马光《书仪·居家杂仪》:“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古代中国家庭本位的生活方式具有向心性、封闭性。家族的居住有等级之分,一个家族居住的院落里,厅、堂、室非常多,帘当然也纷繁多样了,空间深狭,“庭院深深”、“重门深锁”,便有“帘幕无重数”了,以层层封闭的物质空间取得相对自由的心理空间,获得安全感。

所以,帘代表尊卑贵贱,代表封闭和隔绝。《古今事物考》引《礼记·内则》曰:“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在这里,帘成了等级距离和特权的象征。

儒家伦理文化主要注重帘的伦理防卫功能,“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因为“男女有别”,内外有别,这样可垂可卷的“帘”,便成为内外空间转换的标志,分隔开伦理行为变换的媒介。《汉书·贾谊传》说,贾谊上书陈政事时谈到古时大臣“污秽淫乱、男女亡别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帷是幔,薄是帘,二者作为障隔内外之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旧五代史·罗隐传》记罗隐才高貌丑,宰相郑畋的女儿喜欢他的诗,“讽诵不已。(郑)畋疑其女有慕才之意。一日,(罗)隐至第,郑女垂帘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鉴戒录》卷八“钱唐秀”记载,武则天最初召见张嘉贞时,“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可见帘是妇女会客时的隔障之物。由于封建男权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广大妇女被紧紧束缚于闺阁之中,她们以薄薄的帘作工具,阻隔旁人的视线,以保障帘内人所谓的“隐私权”。帘内世界便是妇女幽闭的生活空间,帘也成为妇女与外界隔绝的界限,成为女性相思等待、张望世界的窗口,也可以说是“一重帘外即天涯”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便是通过秋风卷帘,让人看到了幽闭于帘内憔悴的相思女子的形象。

总之,道家的“通”、“静”和儒家的“封闭”、“隔绝”对立统一,共同构成帘意象的空间文化意义。卷帘,往往喻示着沟通和开放;垂帘,则象征着隔绝和距离。在千万次帘起帘落的重复中,产生了广泛的文化意义,浸蕴着道家和儒家文化,积淀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社会意识,成为反映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特殊语词符号。

参考文献:

[1] (汉)许慎,(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 陆永品:《庄子通释经》,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3] 裘庆元:《珍本医书集成》(第四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版。

[4] (清)李渔,单锦珩校点:《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5年版。

[6]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7] 邓小南:《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0](宋)李 :《太平御览》(卷二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

武术文化空间 篇4

关键词:商业街,外部空间,本土设计,场景化,文化

1. 曲水里选址背景

本次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选址在山东省济南市芙蓉街曲水亭街历史街区。芙蓉街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古代官署、府邸、民居集中的区域,并由此产生了济南古城的中心商业区[1]。在丰厚的历史文化熏陶中,芙蓉街片区成为老济南文化最有力的代表街区之一,不仅是历来商业巨贾的聚集点、城市商业的核心商圈,更是形成了包括泉水文化、街巷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邻里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商业与老济南本土文化相互依存、互促繁荣。

2. 曲水里商业街区设计入手点

在深厚的老济南本土文化背景下,此次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如何入手呢?没有文化底蕴的商业街是不能长久发展的,而只有文化却缺少商业气氛的街区更是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于商业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的多种诉求,因此在商业街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本土文化的设计传承,也要将商业业态分布、人群消费体验等方面因素放在重要位置。凯文·林奇认为“就是一个地方的场所感,能使人区别地方与地方的差异,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2]。让文化在场景中体现,场景在空间中演绎。

2.1 曲水里商业街的整体定位

现代人群希望在商业街区中得到一种场景式消费体验的放松方式,在体验场景的过程中,本土文化也就非常自然地融入到商业街区内,成为街区内一种非物质的商业文化要素。作为设计者,我们应该为场景发生提供一个合理适宜的空间,从而使消费者极为自然地融入进去,体验文化。因此我们将此次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定位于老济南文化场景体验式功能复合商业街,使其成为老济南文化的真实写照,为泉城人打造一片融商业、泉水、体验的综合商业街区(见图1)。

2.2 将老济南多元文化融入商业街外部空间

由于历史的多元性,芙蓉街历史街区内,融合了泉水文化、街巷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邻里文化等多种特色文化,各种文化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老济南文化。

2.2.1 泉水文化

泉水是济南人生活演艺的灵魂,没有泉水,老济南文化便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自从有历史以来,人们的各种生活和商业活动都围绕泉水展开,泉水边商业贩卖、喝茶聊天、听曲说唱成为济南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商业街区引入泉水水流便自然而然了,商业街与泉水文化的结合使商业街外部空间不再单调,更加富有生机活力。

2.2.2 街巷文化

在泉水之外,老济南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元素是街巷文化。在曲水里的设计中,遵循设计地块内南北为街、东西为巷的街巷历史,梳理街巷的发展空间肌理,将肌理与商业街外部空间相结合,以期人们在尺度适宜的街巷空间中有良好的空间体验感,为下一步织补街区街巷肌理做铺垫。

2.2.3 民俗文化与美食文化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为商业街外部空间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活力,舞龙舞狮、商河鼓子秧歌、民间手工艺展示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与体会老济南文化的重要窗口。油璇儿、把子肉等特色美食文化与餐饮相结合满足了人们对于商业综合消费的需求。

3. 空间到场景,场景到文化

一个商业中心从发展、繁荣到衰亡的过程与其周围环境和外部空间设计有很大关系[3]。适宜的空间形态和尺度是场景构建的重要基础,而人们又是从场景中真切体会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文化反作用于场景,有内涵的文化对于场景塑造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而活跃的场景可以改变空间形态过于固定的面貌。

3.1 街区肌理生成

从济南市整体空间肌理格局入手,分析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与街区之间的关系。以城市空间肌理为大背景,梳理芙蓉街历史街区内街道肌理和泉水分布位置,为下一步织补街区肌理提供依据。根据已有街区肌理织补了新的肌理,与原有肌理相呼应,延续南北为街、东西为巷的街巷空间尺度,形成新的城市公共空间。选择有代表性的泉水水流形成主景观轴线和商业街主街,将富有老济南文化的商铺融入街区空间肌理,进一步补充其形态,丰富街巷的空间尺度和体验感。在肌理欠缺的位置加入新形式的通透玻璃体,填补完善肌理形态,形成街区内商业活力点,与青砖灰瓦形成鲜明的虚实对比,成为丰富城市空间生活的事件发生器。强化街、巷和广场的空间尺度关系,使冗长的街巷空间收缩有度,与泉水互动体验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人们在其中的空间体验感更加丰富多样(见图2)。

3.2 多元复合型功能空间及业态

在曲水里的设计中,我们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对功能空间做了以下布置:精品服饰、时尚体验店、概念书店、茶馆、特色旅社、特色餐饮区、泉水互动体验区、民俗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演艺广场、民间手工艺展示空间等有特色的空间性质(见图3)。不仅考虑了老济南文化,还考虑现代人对于快时尚等消费体验的需求,结合大众文化实现本土设计。

3.3 建筑体量及街巷立面的处理

为了适宜商业街所处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在商铺的处理上,建筑高度均在1-3层,一方面满足了历史街区高度控制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一尺度与人较为亲近,有利于各种人群活动和事件的发生。在立面设计上,大面积玻璃与敦厚的石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玻璃的透明效果起到了招揽生意的作用,敦厚的石材恰好与老济南民居的风格相似,新型青色面砖、白色檐口、山墙的封火檐等元素的运用,塑造出了具有时尚感的历史商业休闲街区(见图4),形成连续的商业界面,有利于商业氛围的塑造和场景化的实现。

3.4 塑造活力空间节点,将文化根植于商业街区外部空间

3.4.1 营造广场文化氛围,促进自发性活动

民俗是通过形象化场景的展演进行的,不同场景的链接和组合完成了民俗活动[5]。广场是人群聚集的主要活动场所,同时也是民俗文化活动展开的重要空间,在商业街中这一空间节点更是显得尤为重要,为动态的民俗文化表演提供合适的场地。在这一节点中,文化氛围的蔓延、空间尺度的适宜将会为人们的自发性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而大量自发性活动的出现会令整个街道显得生机勃勃。济南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商河鼓子秧歌、舞狮舞龙等皆可在不同的主题广场上同时演艺。

3.4.2 泉水互动体验区体验泉水文化

街区内非常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之一即为泉水互动体验区,结合人们对于泉水独特的喜爱和泉水可观、可品、可戏的特点,在贯穿商业主街的不同区域内设置了不同的泉水主题。北向主入口的泉水广场为孩子们提供了嬉戏玩耍和泉水亲密接触的场所,中部阶梯状的亲水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一边近距离触摸泉水一边观赏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的机会,继续向南走则可以品尝到甘甜的泉水,最后在泉水博物馆中细细体味泉水的魅力。泉水场景的再现与商业街流线相结合,在购物中体验,在体验中购物。

3.4.3 赋予玻璃体重要功能空间

玻璃体空间作为历史街区内一种对比强烈的建筑形态,承载着重要的功能。首先,它的出现是为了织补街区内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街巷之间的肌理关系,完善街区内完整的图底关系;其次,它的位置生长在建筑中间,周围被特色商铺建筑围合,形成了一个封闭围合的外部空间,因此承担着人群交流与汇集的重要功能,是实现邻里文化和本土设计革新的重要功能空间(见图5)。围合式空间具有明晰的层次性,面向街道的界面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共性;内部界面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和向心性,围合空间具有较强的场所感,是城市居民社会交往的平台[6]。

我们赋予玻璃体一个新的功能含义:商业街区中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不同位置的玻璃体有不同功能,但都是人群活动的公共场所,人们可以在此喝茶聊天,也可以通过这里的公共服务功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人人共享、人人平等的社会共享空间。

4. 结语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场景化的实现,场景化的建构需要空间的衬托。在商业街的本土设计中融入空间、场景与文化,既达到使消费者有良好的购物互动体验感,又在无形中对老济南文化进行了传承。只有民俗气氛、没有商业气氛的商业街不能满足消费者新型消费需求,没有文化底蕴的商业街不能永葆活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侯易.济南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芙蓉街—曲水亭街区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黄艳,译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杨静霄,黎强.承载日常生活休闲活动的商业空间——城市中心商业区内公共空间作用[J].四川建筑,2015,35(2):22-24.

[4].李蕾.现代商业休闲街区的设计解读——场景·文化·城市[J].建筑学报,2009,(1).

[5].马惠玲.试论民俗空间的基本特征[J].中州学刊,2011(5):200-203.

四川欢乐空间装饰公司企业文化 篇5

发展目标:通过强有力的市场动作,使欢乐空间成为引领翻新、改造、维修发展的领跑者。领域观念:从房屋维修开始,逐步向旧房装修进行发展,将涉及到的业务面有:房屋维修、房屋翻新、房屋改造、老房装修、二手房装修、商业空间、办公室等。

发展观念:从用户和市场需求入手,逐步认识、掌握及运用行业发展规律。

经营策略:通过用户评判、以提高用户为主导来树立企业品牌;通过对外拓展,全国连锁、特许经营等标准化运营模式,大幅度扩展、巩固旧房装修市场份额;通过开放式、多方位的合作形式,建立、丰富公司的人力资源队伍;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引进投资、风险投资,及早步入金融证券市场。

行为准则:“完美源自细节”是欢乐空间的行为准则;细节是手段,完美是结果;细节是过程,完美是结局。如果细节是随意、漫不经心的,其结果无疑是有缺陷和遗憾的;如果细节是反复推敲、滴水不漏的,其结果肯定逼近完美。

工作作风:宽厚、专业、创新、高效、诚实、发奋、平等、协作。员工誓言:我们做到团结奋进、真诚友善、互助互勉、高效卓越。

团体精神:我们在翻新、改造、维修领域要做成都的第一,还要做中国的第一,要成为中国的驰名企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域,我们决不满足于第二,一定要做第一。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

【服务理念】值得信赖的托付 令人感动的服务

【企业目标】扎根河南 打造百年诚信家装

【企业使命】领导行业一流品质 创造家装完美境地

【企业精神】诚心以待 同心拼搏 高效务实 铸造非凡

【企业准则】真诚 友好 负责 学习创新 超凡

新的文化空间的展开 篇6

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面临挑战的时候当然会受到影响和冲击,如在艺术品领域中,由于经济繁荣时期价格上涨很快而会回调;一些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的文化项目,如大型的文化和节庆活动等由于经济情况偏紧和政府财政在新的条件下更加集中于解决民生问题和拉动经济而会受到冲击。同时一些企业的广告和公关费用的缩减或者经营困难也会影响其对文化产业和事业的投入等等。

但问题也有另外一面,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经济遇到问题也是机遇和新的可能性的展开。从历史上看,如被视为美国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的三十年代,正好是美国经历经济大萧条的时期,经济面临严重危机,但电影业却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当时经济萧条对于电影也构成冲击,也有许多电影院倒闭,但像汽车电影院这样的新事物也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产生了,新电影技术的革新也不断出现,电影业仍然有自己的生机和活力。而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韩国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但韩国电影却在此时奋发图强,精心制作了许多风格类型不同的电影,在国际和国内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在经济遇到挑战的时候,文化创意产业往往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另辟蹊径,既拉动消费形成消费的热点,又扩大生产让一些投资和人才被吸纳进来。一方面是在更加激烈竞争的状态下,人的才能有机会更好地发挥,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文化产品也会更加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公众也会希望在经济面临挑战的状况下,从文化产品中获得激励和放松,获得更多的梦想和寄托。

由此看来,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性。我以为,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会“一枝独秀”,延续最近出现的良好的势头,在已经逐渐成熟的文化市场中展现新的活力和生机。如电影业通过这些年“大片”对于观众的培育已经到了结出果实的时期,中等收入者观众回到电影院已经成为新的观影习惯。他们的支持已经让“大片”脱胎换骨,无论题材的多样性还是表现生活的深度,都已经有了新的境界。

而在文化产业的内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峰并峙”共同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网络等新媒体中,文化创意的新亮点和新的人才越来越多,青少年为中心的网络文化虽然还存在着不够成熟和低俗化等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更加有效的管理,但其所展现的新的吸引力和创造性不可低估,网络文学已经相当活跃,像盛大文学这样新的网络文化的载体既吸引了许多年轻的网络作家和读者,也对传统的作家产生了吸引力。同时,在青年就业面临许多压力的状况下,网络文化的灵活性和弹性也会吸引许多文化创意人才进入其间,一显身手。

酒店文化空间的营造 篇7

1 酒店的文化定位

1.1 文化的定位使酒店获取不同的文化主题

酒店文化是指酒店自成体系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价值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和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每一个成功的酒店,都具备有反映自己特色、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酒店文化。酒店的文化定位基于酒店本身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渊源、人文环境、时代特征、政治和经济背景、艺术色彩、经营特色等。了解酒店各因素背后的文化背景,才能决定酒店的主题。

自然环境由酒店所处的城市或地区决定,酒店的内涵将随着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修改它的设计主题,让酒店融入周围环境,让客人从酒店的氛围到建筑的视觉都感受到地理环境给人的启迪,文化艺术元素的加入,可增加其地区性的个性特征。

民族文化反映不同的国度,不同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是旅游观光者渴望获得知识的旅游目的之一。以民族文化确定酒店的主题,不仅可以吸引宾客,同时也使传统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保持纯真的本土民族文化。

历史文化亦为人文景观,名人文史,是贯穿一个国家数百年、数千年的文化或探访经济、政治、哲学、艺术等发展的线索。多少外国游客到某处旅游,大都是为了追寻文明史,名胜古迹。如果下榻的酒店能让宾客感受到这种文化遗产的氛围,必将留下深刻的印象,酒店也将由于主题的鲜明而扬名于世。

以时代为定位的酒店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时代特点或某一重大事件确立主题的,具有深刻意义,对人们影响最深。活动对酒店的形象宣传及内涵精神,具有决定意义,它更具有一份怀旧的情感,让人重温旧地,缅怀历史。

文学艺术有非常丰富的典故、语句、词汇,它们蕴涵深刻的寓意,赋予酒店所期望的意愿,对社会表达一定的概念。这类酒店易于被人们接受,也反映了酒店本身的精神面貌。如世界著名的香格里拉酒店,意为世外桃源,充满着诗情画意,让人向往。

1.2 酒店空间的文化艺术气氛通过运用不同材质、灯光及艺术摆设来完成

将文化艺术融入到酒店空间中去,主题立意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多样,通过酒店的名字、主题景点、摆设、设计元素,均能让人体会到文化艺术的魅力。

确定酒店的文化主题后,接着由不同的装饰材质、灯光营造、家具布置、艺术摆设的点缀,共同完成对主题的演绎。如确定某酒店为东方风情的假日情调,必定以东方文化作为主题,以绚丽的色彩,金属光泽质感的材料,传统图案中提取的元素,通过灯光的明照暗射,营造出神秘、独特的东方神韵。带着浪漫、经典的文化韵味去创造酒店的空间。

2 酒店空间的文化营造

2.1 以酒店自然环境定位的文化意念空间

埃及开罗尼罗希尔顿酒店,从建设环境和建筑风格来看,它属于格调高尚的度假酒店。度假酒店的整体风格必然是轻松、跳跃、亮丽、休闲的。度假酒店能带来城市酒店无法比拟的愉悦和畅怀。该酒店位于埃及尼罗河畔,面向金字塔,其庭院设计紧密地结合这一环境特点,在绿化丛中布置游泳池、空廊、水池以及网球场地,使室外空间显得轻松活泼,并带有浓郁的非洲热带气氛和色彩。

2.2 民族化的酒店空间更具国际化

中国首家藏文化主题博物馆式超豪华酒店——雅鲁藏布大酒店,坐落于圣地拉萨著名的阳城广场。独具藏民族文化特色的装饰艺术同现代建筑装饰风格的完美结合是酒店全新的策划设计理念。

雅鲁藏布大酒店地理位置优越,紧靠美丽的拉萨河畔和桑烟袅绕的贡巴日财神山旁,伫立在酒店窗旁可眺望雄伟的布达拉宫,观赏阳光灿烂的拉萨全景。

雅鲁藏布大酒店是世界上唯一能住的博物馆式超豪华酒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贵典雅的品位,人性化和民族化的管理理念,严谨高效、宾至如归的真诚服务将把国内外宾客带进温馨神奇的雪域天堂。迎宾歌舞中,远道而来的游客,就这样被深深吸引,进入金碧辉煌的酒店大堂,也住进这温馨神奇的藏文化博物馆。酒店各空间艺术气氛浓郁,处处体现民族文化的意韵。全新的设计理念,富含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也使酒店空间的主题得以拓宽,正应了“越民族,越国际”的口号。

2.3 时代气息的公寓酒店空间诠释现代文化

晶仕国际公寓酒店位于深圳市深南大道上,交通便利,著名的深南大道绿化风景带为这酒店带来优雅的环境。深圳是国际闻名的城市,集经济、旅游为一体的发达现代化城市,商务活动频繁,酒店业发达。公寓式酒店是本行业新兴起的模式,其适应了时代主流市场的大趋势,以适合居住、休闲、商业洽谈的寓所,大块面的微差的浅色乳胶漆,构成素净、整洁的酒店空间。卫生间的墙体部分饰以喷漆玻璃代替,玻璃平滑细腻、光洁通透的质感与墙面厚实浑重形成对话,素淡高雅的家具与地毯,营造一个恬静舒适的空间,结合电视柜及写字台功能的长桌,带来了人文主义的气息。室内以暗藏的二次照明为主,营造柔和而抒情的气氛,在适当的墙体转折处藏光,不仅使空间通灵透气、减小隔阻感,也使室内光线充足。

3结语

设计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创作活动,它会对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酒店设计亦是如此。我们一直在提倡“绿色设计”“环保设计”“节能设计”“人性化设计”,作为专业化的酒店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它们渗透到酒店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对一些细节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这些感受都融于酒店各个空间的细节设计中去。

摘要:结合酒店业的发展,分析了酒店的文化定位,探讨了酒店空间的文化营造,指出专业的酒店设计师就是要把一直在提倡的绿色设计、环保设计、节能设计、人性化设计渗透到酒店设计中,从而使其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酒店,文化定位,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67.

[2]洪忠轩.酒店文化与设计营销[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27.

[3]敬威.浅谈商务酒店室内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24):83-84.

武术文化空间 篇8

《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一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21世纪的前二十年, 是湖南实现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湖南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文化“湘军”异军突起, 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空间优化指标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高位水准, 而当前的湖南所面临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及其背后的环境危机, 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且已经造成湖南文化产业增速放缓, 这就使目前正在推进的文化产业升级和文化要素空间结构优化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 从理论上厘清文化产业的内涵, 系统地梳理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继而明确了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以及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影响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在文化资源和市场潜力等方面湖南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找出了形成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明显的主要制约因素, 分析认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必然性, 湖南只有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把握长株潭两型实验区、大湘南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对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所带来了众多优惠政策和发展机遇, 实现湖南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并重点提出了提升湖南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对策。

第三部分对比分析了湖南14市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在分析衡阳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尚未形成支柱产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分散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衡阳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及地域差异, 进而建议衡阳市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引导、推进法规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等举措, 将衡阳打造成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

第四部分对耒阳和常宁两个县级市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发展进行了剖析和预测, 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规划的引领, 要因地制宜, 高标准地进行文化产业规划。要大力延伸文化产业,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同时, 也要注重引导文化消费, 针对市场需求、群众消费需要, 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培育文化消费热点, 拓展文化消费领域, 刺激文化消费的增长。

显然, 《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一书抓住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研究热点, 展示了六位学者的理论造诣, 并特别关注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壮大问题, 专著《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针对湖南不同区域文化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和不协调, 认为整个湖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一个“瘦马拉大车” (长沙的文化产值几乎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的不利局面。提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不能重复西方或者国内其他腹地地区的路, 而是一方面‘养壮瘦马’, 大力推进基于大都市文化产业, 另一方面‘锻造快车’, 培育根值于乡土文化资源的农村文化产业, 从而在整个湖南地区形成一种有如‘壮马加快车’的区域协同共进型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这是根据面向21世纪的新形势, 凸现出湖南特殊省情下的艰难选择, 沉落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历史和民族心理的比较中, 把“壮马加快车”统筹发展湖南文化产业这篇大文章做得充实而深刻, 因而在与理论界同仁的对话中《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无处不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富于说服力。

桃坪羌寨文化空间纹路初探 篇9

桃坪羌寨位于岷江上游杂古脑河畔的阿坝州理县桃坪乡,距离成都163 km,距离县城41 km,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其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是羌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工整,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

2 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是关注于一个特定的场所如何获得和实现文化意义的。实际上是对人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的关注,文化空间的真正载体是生活本身。

社区营造的对象为当地居民。因此,了解当地居民真实生活状态对灾后社区营造至关重要。景观不能仅仅界定为地貌,生态,气候等,还包括人们在空间中的生存状态。在规划的过程中,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旨在通过多种调查方法,发现并研究桃坪羌寨文化空间纹路,为桃坪以后的发展和规划提供翔实的文脉资料,为实现文化的延续提供一定的参考。

3 研究的目的

1)促进社会的发展。

桃坪的居民在怀念农耕生活的同时经受着旅游业经济利益的诱惑。虽然大多数居民不希望再回到完全传统的生活状态,但在某些方面保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习俗。在研究中,可以了解到哪些是传统的生活形态以及经历的改变,也可看到在哪些方面传统方式与旅游业形成了冲突以及冲突如何加剧。笔者希望社会的发展是在认识和尊重传统的土地利用以及生存方式的情况下,再进行的经济的发展。

2)对灾害的缓解。

桃坪羌寨处于较为频繁出现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文化空间的营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民众的影响。

3)遗产的保护。

这对文化的传承来说至关重要。在研究文化空间时,关注的不仅是物理的空间形态,还有文化活动与土地的结合关系以及文化的生长脉络。文化活动揭示着羌族人民的本质以及这个民族的成长历程。在对桃坪羌寨的再次规划过程中,既要关注文化空间的保护,也要关注那些已经被改变的传统空间的历史。要尊重羌族这个族群特殊的生活方式,保护它不受到旅游业所带来的破坏,并使其可以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4 调查发现与分析

4.1 神圣空间

4.1.1 室内神圣空间

1)火塘空间:

a.组成内容:火塘,火炕,神龛。三者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神龛是羌家屋内最为神圣的地方。火塘居中,其对应上方为火炕,主要作用是调烟和储物。b.空间形态:火塘空间一般为两层高,利用火炕进行压火苗以及对烟雾飘的方向进行调节。利用烟雾对木质的内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c.日常活动:煮饭,供奉神灵,取暖,照明等。在特别的日子,可进行家庭活动,如跳锅庄等。d.方位布置:紧邻神龛的地方为上座,一般为家中长者的座位。加柴火的地方为下位,一般为晚辈或者媳妇坐(见图1)。e.禁忌:火塘内部有火星时,不能将脏东西扔入;不能有水进入;不能将脚伸入。

2)平台空间:

a.形式:羌家碉房不特定平台数量,碉房上的平台具有多种形式。b.功能:刺绣以及玩耍;晒杂物,储物;供奉神灵。c.白石神:一般于最顶层平台供奉白石神。多为三块白石,置于靠山所在的方位。下部为凸起的神龛,于特别时期在此拜祭。在桃坪,人们信奉白石神的位置要和对面佳山上的雪隆包相对应。

3)堂屋空间:

a.堂屋正中为祖先灵位,两侧为上座。b.堂屋的门槛有高低之分,不同阶层的人从不同高度的门槛上进入(见图2)。

4.1.2 寨内神圣空间

1)水源:

主渠入口,圣水。a.来源:主渠入口中的水来自融化的雪水;圣水来自地下的泉水。b.功能:主渠入口作取水之用,后来自来水系统建立,其取水功能逐步削减。圣水作为地下水,以前主要作洗衣之用,后开发旅游,赋予其宗教意义。如今村民所用自来水每逢雨季,泥沙堵塞,会导致每月停水1次~3次,停水期间,均到圣水处打水,正由此特定事件提高了圣水的地位。

2)寺庙:

桃坪有三座寺庙,两座于山上,一座在寨内。其存在表明桃坪村民的信仰从以前的原始拜物教转变为现在的原始拜物教与佛教的结合。川主寺:位于寨内,它的存在表明了佛教在此区域的盛行。过年时,大家到此烧香拜祭。于文革时期变为灶房,佛像被摧毁,只余建筑。5·12地震时,建筑被摧毁。山王庙:供奉山王菩萨。正月间以及农历8月14日,年轻人(男性居多)带馍馍,酒和羊去敬奉山王菩萨。体现了羌族人民对山的崇拜,是原始拜物教的体现。城隍庙:供奉城隍。

3)墓:

桃坪寨内仅两处家族墓群——杨家墓群和余家墓群。分别以矮墙围合。其余在寨内或周围还有些零散的单个墓冢。

4.2 性别空间

4.2.1 女性空间

1)传统:

门前条石,各家院落——绣花,拉家常;家中屋顶——晒谷物,对歌。

2)现在:

明显的女性空间已渐被模糊,通常会选择在住家附近的小型开敞空间刺绣和交谈。调研发现,村寨中有三处比较典型的女性聚集场所。第一处,球坝南侧的小商店门口,为中老年妇女的聚集之处。日间于此刺绣和交谈,夜晚偶尔在此跳舞唱歌。第二处,晒坝北侧碉房附近,白天常有妇女在此刺绣和交谈。第三处,正对龙小琼家的路旁开敞空间,常聚集交谈的妇女。

4.2.2 男性空间

男性空间不如女性空间固定、明确。当地男性部分投入重建工作,多数外出打工。目前桃坪驻留男性多为外地来此参加援建者,他们多活动于新区靠近杂谷脑河的简易住宅区,晚间喜欢在住处附近小型开敞空间聊天。

4.3 年龄空间

1)儿童空间:儿童主要游玩空间为寨内的街道、小型开放空间以及老寨地下通道。夏天则常聚集于曾头沟中嬉戏和游泳。2)中青年:接受高等教育者外出就学。接受一般教育者地震前多以旅游业为生,地震后部分以旅游业和农业共同谋生,部分外出打工。3)老年人:寨内主要人群,女性居多,多与儿孙居住,儿女外出打工。主要以售卖羌绣、旅游纪念品为生。

4.4 公共活动空间

4.4.1 大型集会场所

1)晒坝:早期:依据地势,建有两个平台,晒谷物。人民公社(1958年~1978年):晒谷物,建立仓库储藏粮食,每月分粮,集体会议。20世纪80年代~1996年:晒谷物。1996年~2008年:开发旅游后,改造为具宗教文化展示功能的露天舞场。2008至今:板房区。2)球坝:早期:农田。20世纪50年代:小学建立后,因作为小学操场而得名。人民公社(1958年~1978年):集体就餐,婚葬,集体会议。1979年~1996年:婚葬,集体会议。1996年~2008年:发展旅游,作为烤全羊,跳锅庄的场所。博物馆和纪念品商店建于其周围。此处打造为进行文化展示的节点。2008年至今:板房区,无法进行大型活动。

4.4.2 小型活动点

1)桥头:因有过境车辆经过,人群流动量较大,故小贩在此兜售当地水果、纪念品等。游客于桥头等待来往车辆。地震前,老区桥头的碉楼为桃坪羌寨的售票处。2)商店及网吧:寨内有三家商店,老区两家,新区一家。另有三家网吧,成为产生交流活动的场所。3)道路:东西向的道路连接新旧村寨,其西端连接农田。路边形成居民交谈的开敞空间,常有外寨人员沿路售卖蔬菜、水果等。桃坪居民常去其他村寨或去汶川较大的集市进行交易。可通过寨内靠北的道路到增头寨或者越过西南方的桥去佳山。

5 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桃坪羌寨中作为社会文化专用的特殊空间已经越来越少。尽管根据调研可以得出某些特定的文化空间形式,但它们已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慢慢的模糊化。从调研中可得知一些特定使用空间的存在,但大部分的位置已经越来越不清晰,其特定功能也在逐渐退去。笔者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归纳和提炼,以期寻找到桃坪羌寨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空间纹路的演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毅杰.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李伟.羌族民居文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

武术文化空间 篇10

“文化空间”一方面为华人们营造了文化归属感, 使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保持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这有利于主体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可是另一方面如果人们过于依赖本民族文化, 固守在本民族“文化空间”当中不愿意走出去, 这既不利于客体对主体文化的了解和适应, 也不利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甚至有可能引起“文化中心主义 (ethnocentrism) ”的滋生。

主、客体文化之间存在哪些关系类型?海外华人能否平衡主、客体“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他们应该如何积极有效地适应“主体文化”?这些将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1文化空间的概念、意义及变化

美国是一个充满多元文化的国家, 但时至今日仍然由以白种人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占主导, 所以来此定居、学习、旅游的华人们便在自觉和不自觉的文化适应过程中创立发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空间”, 如:华人教堂、旅行社、超市、餐馆、电台、电视台等。在华人们精心营造的“文化空间”里, 相同的文化身份、 类似的文化经历让他们互诉衷肠、相互提携, 共同的文化习惯令他们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家”的感觉。

从历史上看, 华人“文化空间”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C. N. Le (2006) 在“首批亚裔美国人 (The First Asian Americans) ” 一文中写道:“华人被剥夺了土地所有权、被禁止与白人通婚, 他们无家无业, 只能偏安一隅苟且偷生[2]。”遍布美国各地的 “中国城”最初其实是华人们为了躲避主流社会的排斥和迫害, 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而不得不在异国他乡的角落共同建立的家园。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华人地位的逐步提升“, 中国城” 除了发挥华人聚居的功能之外还为美国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了巨额利润, 因此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形式保留至今[3]。

今天, 受“全球化”“商业化”“资本化”等现代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中国城”, 移民群体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 比如“跨移民 (Transmigrant) ”就是在交通通信手段迅猛发展的今天应运而生的新移民类型。“跨移民受工作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跨越国界, 从一处往返于另一处, 但是与本民族之间依然保持着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联系[4]。”

移民们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但发达的现代科技手段使他们与本国、本民族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穿梭于各种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之间, 他们的“文化空间”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 而是心怀天下, 它代表的是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适应力水平。

2文化适应及其类型

文化适应 (acculturation) 是指“由个体组成的, 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 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5]”。

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John Berry (1997) 把客体文化对主体文化的适应类型分为四种, 分别是同化 (Assimilation) 、分离 (Separation) 、边缘化 (Marginalization) 和融合 (Integration) 。前文所提的海外华人的“文化空间”代表了“客体文化”或“本民族文化”的特点, 而以白人为主导的美国文化则属于“主体文化” 或“移入国文化”的范畴, 因此客体文化和主体文化各有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

如果移民完全放弃本国文化转而信仰移入国文化则属于文化空间上的“同化”现象;移民虽然身处异国, 但始终尊奉本民族文化至上、不接受移入国文化, 或者因为遭受种族偏见而被强行与主体社会割裂开来, 这些情况都属于文化空间之间的 “分离”,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美国早期的“中国城”就是华人被迫与白人阶层分离的典型;如果移民对本民族文化和移入国文化都丧失了认同感, 则处在文化空间的“边缘”地带;而最理想的主客体“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是移民既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又积极地融入主体文化当中, 既保持本国语言、实践本民族的文化习俗, 又与主体社会保持着深入密切的互动和接触, 甚至得到了主体文化的接受和认可, 前文中所提到的“跨移民” 群体就是在“全球化”的形势下能够有效平衡本国文化和移入国文化的典型。

华人们是否能积极有效地平衡主、客体两个“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他们在海外的文化适应力表现如何?

以海外华人群体当中的中国留学生为例, “我国留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这些青年在心理方面还不成熟, 对学习压力与生活压力承受能力比较弱, 特别是在海外留学生活中, 缺乏熟悉的好友, 难以找到倾诉和感情交流的对象, 这些都增加了留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 感到迷茫与疲惫, 这些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6]”。

有研究显示大量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更愿意和华人交往, 他们表示和华人在一起更容易沟通, 容易找到有共同的消费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朋友。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和欧美人等其他人种交往时”, 有人说:“很难深交。”, 有人说:“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不懂不要乱说, 献丑不如藏拙’, 在人际交往方面和老外交往比较被动。”“留学生喜欢待在自己的群体中, 不喜欢走出群体去接受不同的文化, 甚至是排斥、逃避所有的文化交流[7]。” 因此, 对留学生群体而言, 如果长期禁锢在本民族“文化空间” 当中, 就意味着与主体文化严重“分离”。

3海外文化适应策略

Martin和Nakayama认为人们只有通过心理调试和亲身实践才能走出自己熟悉的文化空间, 这个过程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尤其当人们对某一特定的文化空间认同感越强, 这种调试和改变就越困难。

在美国, 华人学生常常感叹与主流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接触交流的机会少, 因为大部分学生不住校, 而且肩负着大量的社会活动和校外兼职, 学生之间见面交流的机会远远少于在中国的大学生们。同时, 教授们不坐班, 虽然他们每周有固定的办公时间, 但能和每位学生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机会屈指可数。 所以, 对留学生而言, 即使希望接触、了解主体文化, 但最容易接近的还是华人的“文化空间”。

“在文化适应过程中, 面对主流社会的文化冲击, 亚裔青少年赴美留学中面临的跨文化适应困难, 主要集中表现在语言障碍、文化认同危机、心理适应问题和高风险行为等方面。”[8]针对留学生们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文分析的主、 客观原因, 本文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提出以下几点海外文化适应策略。

第一, 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是移民进行文化适应的前提。熟悉和掌握移入国的语言不仅为华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充分的便利,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适应外国文化的自信心。语言能力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还有其他多种能力, 如1善于倾听;2懂得如何运用非言语手段如肢体语言进行沟通;3熟悉和了解不同文化言语交际风格的差异, 如英语国家的人们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 青睐直来直往, 属于“低语境文化”, 而中国人在交谈中由于顾及人际关系、面子等因素, 不善于直抒胸臆, 而是让对方通过字里行间的潜台词揣摩说话人的意图, 这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熟练掌握移入国语言的基本要素, 因地制宜地与主体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 可以极大地提高文化适应的质量、减少文化冲突的发生。

第二, 尊重和适应不同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们是最深层的文化, 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9]。”价值观支配人们的行为, 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比如在鼓励参与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的美国课堂里, 中国留学生感到“很难做到积极而自信地参与课堂活动[10]”。因为美国文化注重“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言论”, 学校教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观点, 发言活跃与否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独立思考的重要标志。而中国学生往往受到“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 更善于倾听而不是演说, 习惯表现谦逊而不是张扬个性。

两种价值观念本无优劣之分, 但生活在美国文化环境当中不了解、不接受这些差异, 甚至一意孤行则会导致心理不适和文化冲突。留学生们可以通过课堂前后的充分准备, 建立起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 以“参与者”的姿态加入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当中。价值观念是认知和信念的结合, 起着组织和引导个体行为的作用, 因此尊重和适应不同的价值观念对适应主体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 与主体文化建立起积极的社会关系。

“与当地居民的人际交往对移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它为他们观察与学习新的交际模式与价值观念、建立新的社会网络, 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创造机遇[11]。”因此, 海外华人与主体文化建立起积极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拓展交际范围、改变局限于“华人空间”的状况。以留学生为例, 既然校园和课堂不能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文化交流的空间, 主动寻找、积极参与主体文化的社会实践是跨越“舒适区”的有效途径。比如参加由主体文化或多元文化组成的学生社团或公益性的社会组织, 如果是教徒可以选择英文而非华语教会。在这些社团当中, 通过形式多样的聚会和活动, 参与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结交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并学会与之沟通和相处。

第四, 开展文化考察。

“文化考察”是在课堂和书本之外深入接触了解某种文化艺术的学习途径, 它可以通过观察、访谈、参与式体验等方式进行。

以美国的洛杉矶为例, 在那儿除了有好莱坞、贝弗利山、迪斯尼这些美国主流文化的代表之外, 还分布着中国城、墨西哥城、韩国城、日本城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实地考察这些社区, 观察体验不同的社区生活, 或与当地的居民交流, 对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大有帮助。此外, 民俗博物馆以及各种民族文化聚会也值得参观学习, 欧美人的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 墨西哥人的“死亡日”印第安人的“Powwow”日 (一种民族聚会) 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开展实地考察和生活体验, 提高自身的文化适应力水平。

4结束语

本民族的“文化空间”在短期内能为移民提供技术、信息、 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帮助他们适应主体文化。但是从长远看, 对本民族文化依赖越重, 与主体文化的交际自然减少, 文化适应因此受到阻碍[12]。所以处理好主、客体“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文化适应力水平的发挥和发展。

在理想的主客体“文化空间”关系当中, 一方面, 通过本民族的“文化空间”, 客体文化在主体文化中保持其独立性, 维护其民族文化身份;另一方面, 客体文化意识到了主体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主动地融入“主体文化空间”当中去, 既不被它“边缘化”, 也不被它“同化”, 而是保持着彼此之间平衡交融的状态。

为了达到理想的“融合”状态, 海外华人们在身体和心理上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主体文化:提高外语交际能力、尊重和适应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主体文化建立起积极的社会关系、开展文化考察等。这些文化适应策略有助于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提高华人们的文化适应力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的情怀和自信成熟的心态。

摘要:文化空间是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的特定场所, 以移民、留学生等为主体的“客体文化”和由移入国社会构成的“主体文化”各自形成自己的“文化空间”。主、客体文化之间存在四种关系, 分别是同化、分离、边缘化和融合, “融合”是最理想的文化适应状态。为了更好地适应主体文化, 文章提出了针对华人尤其是留学生的海外文化适应策略。

关键词:文化空间,文化适应,主体文化,客体文化,策略

参考文献

[1]Martin JN, Nakayama TK.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Contexts[M].New York:The Mc 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10:89.

[2]Le CN.The First Asian Americans[J].Asian-nation:The land-scape of Asian America, 2006, http://www.asian-nation.org/first.shtml.

[3]Sorrells K.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Justice[M].Los Angeles:Sage, 2013:106-111.

[4]Porters A, Guarnizo L&Landolt P.The Study of Transnation-alism:Pitfalls and Promises of an Emerging Research Field[J].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1999, 2 (22) :217-237.

[5]Berry J W.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J].Ap-plied Psychology, 1997 (1) :5-34.

[6]庄若冰.浅议中国留学生海外跨文化适应状况[J].高等教育在线, 2014 (775) , 149.

[7]梁佳玲.跨越文化的障碍, 不仅仅是交流的挑战[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11) :7-8

[8]袁琳.留美亚裔青少年跨文化适应困境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 2014, 20 (5) :141-145.

[9]Prosser M.The Cultural Dialogue: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 1978:174.

[10]王电建.中国留学生跨文化学业适应困难及应对策略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3, 32 (5) :148.

[11]Kim YY.跨文化能力——交际与跨文化适应的综合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4:122-130.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尴尬 篇11

关键词:历史文化空间旧城改造消失变异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发展得如火如荼。虽然我们的城市与若干年前相比已经日新月异,但当我们面对着打着各种幌子对城市进行不负责任、任意妄为的摧残、破坏行为,其所造成的无处不在的城市败笔,不能不令人心痛,这种行为也滋生了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腐败。

一哄而起的旧城改造,其所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修复的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破坏。据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70年代发展的旧区改造过程中所破坏的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而据悉,在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以来,打着建设的名号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据统计,自1982年起,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有99个。但在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被牺牲的往往是后者。厚重的历史文化载体不在于教科书、口耳相传中,而是体现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有痕迹的城市里,只有在古道巷陌、文物中才能使历史文明活色生香。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被破坏、荼毒的旧城改造,一味地抄袭、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无休止地折腾的改造中,宝贵的文明传统被无情隔断,而对于未来,新城市表现得无所适从,一座失去了灵魂的城市,怎能让人安心呢。

目前在中国城市景观热和标志性建筑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是要以最高最新最现代化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广州的小蛮腰、上海的东方明珠等,这些建筑不可否认地体现了钢与铁的现代化文明。但个人认为,标志性建筑的内涵理应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淀,应该反应出这座城市独特的固有的个性,能够向外界反应出该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载体和商标,只有这样,城市地标文化才能屹立数百年而不倒,而不至于湮没在城市发展潮流中。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城市与大都市区研究项目部主任,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南·艾琳博士,在她的著作《后现代城市主义》中阐释了“形式追随想象”这一概念,认为后现代城市主义主张对历史的拼贴和戏仿、主张保护地方的、历史的建筑,然而其主张回归到浪漫主义实际上却是对浪漫主义所表现的真实情感和强烈情绪的肤浅、庸俗模仿,人们通过怀旧情绪所构建出的一副虚构的、想象的历史镜像。

就目前而言,中国社会正在上演这样一出闹剧。以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上海“新天地”为例,它满足了无数老外来这里高消费时对中国传统的一种猎奇心理,这里的历史公共空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高消费品,里面充斥着cappuccino的香浓奶香和洋人们好奇的目光,中国人的身影已很少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天地是一座翻新的假古董,是一座批上了歷史外衣的时尚场所。再比较一下宁波老外滩、杭州西湖天地等地,虽然商业形式不同,可目的还是一样。虽然似乎都变成一张张城市名片,却上演着上海新天地这样让人尴尬的演出。西湖天地的商户是开发商斟酌再三之后敲定的,但结果大多是一些意大利的著名名牌,它们符合“国际化、时尚化、杭州西湖化”的高标准。但这里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商业情感,历史和文化内涵早已荡然无存。

形式追随财政——“城市设计屈服于市场的力量,这在现代城市主义中有相当多的表现。”艾琳认为,从政治的探讨中退回到历史的构建中,生产超现实或高度仿真的环境,后现代城市主义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城市发展弊病的产生过程,反而突出了它,它没有解答任何问题却自身成了问题的一部分,当城市设计屈服于市场的力量,他也就沦落为资本主义的附庸品。中国城市化建设在这一领域的失败应该引起我们去思考设计价值、设计目的和为达成这些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在这里,历史文化空间要么消失,要么变异,成为一个炫耀性的消费空间,目的是称颂商品而非历史价值或市民价值,它成为一个观奇地点,人在其中不是占有空间的积极参与者,而是被化为一个被动的观赏者。

如何走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尴尬,真正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我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认识历史文化空间价值

在城市中,要有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崇敬、对先人的感恩、对生态的呵护的意识和情感,将历史文化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来看待。它是城市的品牌价值、城市无形资产,今后会不断升值,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价值、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重要的平台。

2、加强法规政策制定

政策是工作的依据。在国家法律、法规支持的前提下,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在历史建筑整治,历史街区管理中要制定出科学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

3、注重新颖理念

充分利用外国专家,国内专家、本地专家的智力资源,并不断总结,吸收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历史文化空间保护理念并加以应用,推动保护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4、加强规划控制

城市的规划层次,决定其历史文化空间保护水平与风貌恢复情况。城市领导者须根植于城市的文化资源,并渗透到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规划和实践中。

5、调节处理矛盾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各级政府利益,各个部门利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妥善调节、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是保护事业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6、建立多元机制

对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涉及各方面的工作,如原貌修缮、功能完善、街景美化等,均需要充足的改造资金,而产生的是社会效益多,经济效益却相对较少,因此要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机制,以保证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与运作能有充分的经济保障。

在现在这样一个市民为主体的时代,历史文化空间应该是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记载,是激发所有人热爱城市的装置。历史应当是属于整个城市的。

参考文献:

[1]周岚,《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科学出版社,2011

[2]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3]娄承浩,薛顺生,《消逝的上海老建筑——上海老建筑丛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特征研究 篇12

针对历史空间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 需要采用不同的保护更新措施。在保护更新过程中, 要将保护与更新工作协调进行, 才能使城市更加健康地发展, 更加具有文化魅力。本文, 笔者深入研究了城市历史空间文化表象与特征, 为进一步协调更新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一、关于城市历史空间

所谓城市历史空间, 是指经过不断积累而形成的物质环境特色被社会认同的、带有某种精神意义的人类生活空间。城市历史空间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形式, 它是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的载体, 也最能直观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

城市历史空间是以物质环境为基础, 涵盖更高层次精神意义的空间氛围。城市历史空间的形成,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岁月的变迁中, 环境不断变化、发展, 记录和承载着人们生活的各种痕迹。久而久之, 逐渐整合成为人类记忆中的某种特定情感因素, 并对人类群体的行为产生着微妙的影响。从而使整个空间地段具有了鲜明的历史色彩和历史烙印。

二、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表象

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 所以, 城市的历史空间也会显示出强烈的文化特征, 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表象与城市历史文化元素在空间中的反映息息相关。根据不同的历史文化类型, 城市历史空间主要表现为自然文化空间、民俗文化空间、历史街区空间、文物古迹地段空间、特色文化空间、传统商业空间等6种空间形式。

1. 自然文化空间。

自然文化空间是一种与城市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形态。也就是说这种空间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依托于自然环境。如山城重庆市内有长江、嘉陵江奔流而过, 又有大小梁山与真武山纵贯南北, 城市布局结合当地自然地形特点, 依山而建, 傍水而居, 形成滨江山城独特的魅力。

2. 民俗文化空间。

民俗文化空间是指民俗文化的承载空间, 根据不同的民俗文化形式, 民俗文化空间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同时, 这种空间形式具有历史久远性和功能的多重性。如, 城隍庙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既扮演着承载开办庙会的功能, 同时在非庙会期间也承载着参观祭拜的功能。

3. 历史街区空间。

历史街区空间是指保存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善, 目前还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活的片区空间。历史街区空间多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强烈的文化韵味, 并成为世代相传的精神象征, 这类空间依然是重要的生活空间, 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

4. 文物古迹地段空间。

文物古迹地段空间是指由国家或地方的文物保护单位所鉴定的, 确定为文物古迹的建筑物、构筑物及所附属的园林、绿地等周边环境相对集中的地区。文物古迹地段空间包容着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演变, 因此其许多环境地段和建筑类型成为重要的历史遗迹, 并经年累月地迎接着游客对于一种历史情结的拜谒。这类历史空间的重要性更多的显示在其史学上的价值。因此, 常常用作博物馆、旅游景点, 而不作为当代生活的重要场所, 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

5. 特色文化空间。

特色文化空间是指现存于城市中, 反映城市近代或当代文化, 体现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传递地方特色信息, 或者是城市某种产业的遗存, 在城市纹理上具有特征的城市空间。特色文化空间中不一定存在大量的历史建筑, 它的形成也许仅有几十年甚至十几年, 但因其在物质空间上具有特色, 而被生活于其中的这代人和上代人所认同, 空间环境因此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值, 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 成为使用者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便是一种传统和环境的特征, 也是人文价值的重要呈现, 如北京大山子艺术文化区、北京的旧有胡同区、上海老里弄区等。

6. 传统商业空间。

之所以将传统商业空间单列为一种历史空间形式, 是因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悠久历史及重要价值。从总体上讲, 商业文化是伴随着商业产生和发展的。

我国传统商业是一种行为模式, 常常以街道或者街区的形式存在于城市中, 因此形成了中国各个城市的商业名街。如, 北京的王府井、郑州的德化街、南京的夫子庙均是由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街道演变而来的, 至今仍散发着古老的商业气息。作为城市历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商业空间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与经济结构, 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反映了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城市历史空间的特点

1. 具有特色的空间结构。

历史空间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历史风貌, 并且历史文化要素数量较多, 分布较集中, 保存较好,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传统景观风貌区。这些城市结构具有完整性、整体性, 能够体现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有较为明显的城市肌理、轴线文脉等城市空间结构关系。如古城苏州水路平行、河街相邻、前街后河相间的双棋盘城市格局。

2. 具有特色的空间类型。

由于城市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建筑形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历史空间在不同城市往往形成地方特有的空间类型, 成为城市的特色, 具有特色的空间类型会给人以最直接的空间景观意象。如, 提及水乡便想到“水巷空间”这一我国江浙地区特有的空间类型。“水巷空间”是指两侧建筑与水面所围合的城市空间, 因其空间形状、两侧建筑界面及水界面延续状态的不同, 又存在各自的特征。这种特色空间类型是否依然存在, 能否持续使用, 对城市特色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3. 具有特色的城市片段。

历史空间所形成的特色的“城市片断”主要指人们通过一些特殊的、细微的空间细部来体验城市空间特色, 这些“城市片段”不具有空间结构的逻辑性, 也不具有空间类型的直观性, 它通过细部特征的强烈影响来打动空间的体验者。它可以是一幢标志性建筑、一个雕塑、一组建筑细部甚至一个标识性的景观小品。如, 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 故宫之于北京, 二七塔之于郑州。这样的“片断”是通过“点”来标识城市空间的特色, 不同的人对“点”的体验不尽相同, 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与不定性。

四、城市历史空间的保护更新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不断地新陈代谢, 作为城市的主人, 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成熟、更加健康、更加完美。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对城市空间的改造不能只停留在更新层面, 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保护, 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的历史空间进行保护性更新。

上一篇:措施和方案下一篇:半自动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