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

2024-07-24

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共12篇)

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 篇1

文化是一国之魂, 质量是一国之体。国家强盛, 强心健体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然而, 无厚德国体何在?厚德方可载物;无体魄国魂何在?质量是德性之德。质量强国和文化强国的治国之策存在伦理之道。

质量强国文化前置

从操作层面讲, 标准是法律的基础, 是治理质量的依据, 标准须当先行。但是, 标准是一种手段, 治表不治里, 治体不治心。质量强国、标准先行, 标准先行之前, 更应文化先行。先治理人的品质, 把人的质量提升起来, 这个社会对标准的态度才能转变过来, 才能从钻空子、找漏洞转变为自觉执行。

文化如何为质量强国的治国之策奠定基础?有三点:首先, “以文化人”转变人的涵养, 形象地称为“提高人的质量”;其次, “以文化器”改变产品质量;第三, “以文化企”转变企业质量。

而文化到底是什么?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 开篇讲的第一类文化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普遍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既普适价值出了问题, 这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就会接近崩溃, 质量将出现全面滑坡。所以, 质量强国治国方略的核心是“人心”, 将文化前置的价值观重构, 就是将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是转变人的品质的重要文化标准, 这是质量强国、标准先行的基础。

当初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身没有错, 但30年来, 我们搞错了“中心位置”和“前后位置”。以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GDP至上, 就是唯利是图。于是, “金钱”成为国民普遍的信仰, 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最显性的动力。由此, 出现了中国当下的诸多问题。这次会议“质量强国标准先行”纠正了经济建设的秩序和位置, 非常重要。

文化强国质量先行

“质量强国标准先行”的会议主题启发了“文化强国”之道。文化如何强国, 我认为, 须当文化质量先行。文化质量的提高, 又当文化标准先行。

不管怎样, 文化强国, 文化的质量必须先行。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质量标准研制虽然很难, 但是, 势在必行。现在, 我们开始制定文化馆服务标准、网吧服务标准、博物馆服务标准、舞台技术服务规范等, 也开始应用“卓越绩效”标准探索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同时, 也在研究电影、电视、出版物、表演等文化产品的质量标准。或许有了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质量标准, 就能通过认证推行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文化的根本标准是真善美, 人类只有追求真善美, 才有可能从金钱的误解中醒悟过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复强调, 人类文明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但是, 今天的中国文化概念正在远离真善美, 她究竟在如何定义中国这个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有待思考。

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 篇2

——文化强国梦心得体会

温建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明确了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

文化强国,何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呢?美国是当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

美国的文化影响是通过“三片”即土豆片(麦当劳等快餐)、影视片(好莱坞等)和电子芯片(网络、手机等)等物质文化表现的。它是美国文化的物质象征。“三片”的影响力主要依赖的是创新力、物质力和无所不在的网络力。

美国的文化影响是通过美国先进的教育体系表现的。美国的大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无论是喜欢美国还是讨厌美国,都不妨碍各国大量的政、经、文、军各界的精英把自己的人才和子女送到美国求学。

美国文化最大的最具影响力的还是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美国在全世界宣扬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民主、人权、自由、基督教精神,把它们作为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加以或软或硬地推销或强制实行。在美国的物质文化文明和美国的教育中,都渗透了美国的民主人权自由的观念。例如在全世界无处不在的的美国大片,大多数都表现了这样的精神;美国哈佛大学听课人数最多的是关于正义公正的课堂。

所以,文化强国首先就是要把文化的相关产业做大做强,要有一流的教育、出版、媒体、电影、动漫、艺术等。其次是借助先进和强大的、能够覆盖全世界的文化艺术的网络,为全世界生产更多更新更为各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产品。当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是以其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而称强的。

那对于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中国梦!文化强国梦!教育强国梦!是啊,通过教育来文化强国,再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正是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吗?

对于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要做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梦,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技工院校是培养千千万万技工人才的地方,是国家各行各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集训地,我们首先要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育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作用。世界银行教育局局长阿克利卢·哈比特曾经说过:“每个国家必须确定优先要办的事情,每个国家必须在资源有限的时候作出艰难的选择。但是,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达到任何一个目的,都取决于本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所以,每一个教育人,从老师到父母,从校长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都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我们是在奠定一个国家的基石,我们是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

其次,我们这些从事技工教育工作的人,要具有奉献的精神。获得中国好教育“烛光奖”的顾明远老师在获奖感言中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的育人在细微处,学生的成长在活动中。”爱与奉献的确是教育的真谛。当然,教育不仅仅是奉献。教学相长,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与学生一起成长,应该能够充分享受日常教育生活带给他的感动与喜悦,应该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

己,通过写作反思自己,通过教学锤炼自己,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家。教师有了专业上的成长和成就,就有职业的尊严,就能在奉献中收获,就能创造动人的教育故事。

另外,我们要重视以人为本,就是更加人性化。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不会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把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人变成了扁平化单向度的人,我们不会用分数、考试,用升学率、就业率等冷冰冰的指标,代替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我们技工院校要让学生从这些框框里跳脱出来,让学生感受不一般的教育,能从实际训练中掌握知识,从生活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能发挥其创造性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是一个国家最独特最重要的财富,是一个民族最稳定最持续的力量。个人或国家的真正强大,是灵魂谦恭而傲然屹立,进退自如且无需设防。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好的教育,必然是同时令世界美好、国家强盛、民族强大、个人幸福的教育。

领会文化强国,认知《大众文化》 篇3

可是,2012年易名为《大众文化》,为什么易“文学”为“文化”呢?我翻阅了该刊的2011年第1期中的“文化气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会重点指出:“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接着于11月22日,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号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由此不难看出:《大众文学》改为《大众文化》是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要求,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

翻开《大众文化》的首页:映入眼帘的是16人组成的顾问团,排在前面的4位是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政委方祖歧、原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解民。其他12位都是江苏文化艺术界的重量级人物。

《大众文化》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的老首长、领导同志重视呢?现在阅读十八大报告就很明白了。党的十八大报告讲了12个问题,其中第6个问题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从《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到《十八大报告》相继推出了文化强国战略,由此不难理解“顾问团”人员组成的层次如此之高,分量如此之厚重,有一定的文化背景。

《大众文学》更名为《大众文化》,虽一字之差,却开拓了更广阔的文化天地,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泰州市罡杨镇关工委常务主任、机关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刘增进、镇关工委副主任纪增强异口同声地称赞:“《大众文化》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了。”

是的,《大众文化》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和文化工作者的喜爱,从栏目设置就可以看出,是贴近现实的一份综合性文化刊物。令人忍俊不禁的“开心一笑”;男女话题类的“大男大女”;健康养生类的“长寿论坛”;奇闻怪事类的“网事剪影”等等,体现了社会文化的新潮流。镇党委、政府的老领导奚宝才热忱地说:“这个刊物不仅适合老同志看,也适合中青年阅读。”

“妙笔生花”体裁多样,可读性强、有品位;“真相大白”揭露假、丑、恶,歌颂真、善、美,有典型的社会意义。原区委办老主任黄武林对这两个栏目和卷首篇高度评价:称之为主题鲜明,内容实在,构思奇妙的精品力作。

老区促进会副会长王贵珠受其文化氛围的影响,写下了歌颂新时代、新生活的韵诗多首。

人们对“文化气象”“党政新风”这两个栏目评价很高。关工委副主任,建国前的老党员祁柬之认为这两个栏目,把握时代脉搏,提供文化信息,为建设政治文明作贡献。

老区促进会常务主任宫怀山和秘书长李广海,一次购买了数十本《大众文化》,分发给镇机关同志阅读。宫怀山、李广海等同志认为《大众文化》具有时代性、科学性、读用性和收藏性。

罡杨镇机关离退休同志对《大众文化》的赞誉颇多,评价很高!同时为《大众文化》改进和再提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有些建议得到了编辑部有关编辑的肯定。

我们相信《大众文化》会越办越好,为大众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感谢《大众文化》所有人员,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贡献。

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 篇4

2012年11月8日,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建设需要加速推进, 这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 这对我国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他还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国家, 给我们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生命源泉, 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而“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弘扬中华文化, 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必须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的内容及基本精神, 正确认识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的价值为前提。

二、“拒父入门”和“孝男背母赏梨花”事件的思考

2013年11月12日, 发生在南京“拒父入门”的亲情伦理断裂的一个场景, 寒了公众的心, 近六旬的张老汉, 从湖北乡下远道而来, 看望大学毕业在南京安家立业的儿子, 竟然吃了“闭门羹”, 流落街头。原因是他觉得儿子是嫌他穷, 怕带回家丢人。农村人的说法, 张老汉算是喂了头“白眼狼”, 举全家之力, 将儿子从泥土里推出来, 上了大学留在城市, 却反过来嫌父亲穷困, 怕其丢人拒之门外。此情此景, 不但让人心酸, 更是心生愤慨。由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案例, 2014年4月9日, 正是梨花盛开的时节, 魏县万亩梨园景区到处都是赏花人群, 有一位男子背着老母亲在梨园徒步赏花, 被人摄入镜头传至网络, “孝男背母赏梨花”随即成了网络热图。如此温暖人心的画面, 引来网友纷纷赞誉。经过多方查寻, 记者了解到, 画面中的男子是邯郸市一名公务员。有曰:“孝, 乃百行之本, 众善之初也”,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孝”自古以来被上至权贵, 下至黎民百姓推崇备至, 按理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 “孝”践行的更好。而事实摆在我们眼前的是“拼爹”之风盛行, 当他们在遭遇人生不顺时, 就会笃信“出身论”, “恨爸不成刚”的过激情绪, 对自身贫寒之家心存芥蒂。

面对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 儿女们都借口工作忙不能时常陪伴在老人身边, 让年逾古稀的老人倍感寂寞、孤独。2014年央视春晚王铮亮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真挚的演绎和平实的歌词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泪点, 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成为春晚舞台的最大亮点, 也在许多人的心里留下了思考的音符。其实老人奢求不多, 只要多陪陪他们, 就很满足了。这位孝男背母赏梨花就是一个孝子对母亲应做的事, 无关身份, 这是一种至纯的孝道。

三、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的的必要性

“孝”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流淌不息, 给中华民族注入生命活力, 根深蒂固, 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细胞的, 国家的和谐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而家庭伦理关系的根本纽带就是“孝”。但现实生活中, 许多老人虽然儿孙满堂, 却依然衣食无着, 更有甚者, 不但不照料年迈的父母, 反而还打父骂。现代社会正面临着家庭失和、老人失养, 重提孝道, 倡导尽孝, 力倡家庭和睦、个人安身立命和道德自律的人文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行列, 我们不仅要构建养老制度, 更要精神养老。未来中国的养老应充分重视“孝”文化的导向作用, 以文化为依托的全面养老制度保障体系。我们国家要生存和发展, 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必须依靠我们民族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来支撑, 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兼容并蓄, 继承创新。习总书记提倡要实现“中国梦”, 这个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其中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离不开中华孝道的复兴。像孝道中的仁爱本性, 责任义务, 感恩道义, 和顺意识和爱国情怀, 就属于我们必须坚持的“文化自信”, 孝作为人伦之本, 百善之先, 对今日之中国要发挥文化担当。孝文化既有民主性的精华, 也有封建性的糟粕, 但不妨碍我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加以批判扬弃, 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 对其进行现代转化。

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面临的挑战

1.面临工业化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现代理念崇尚创新, 小农经济让位于社会化大生产, 这使得“孝”文化本身相对的同一性与稳定性受到了巨大冲击。2.面临着城市化的冲击。在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 人口流动与迁移加剧, 大量农民从本土、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社会的急剧转型, 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使得前辈人曾拥有的经验, 曾经的“安土重迁”, 故土难离的观念, 以及包括“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 失却了现时的依据。并且在农村固守的, 大多是年迈的老人。3.面临信息化的冲击。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年轻人接受新信息快捷, 这使得以往那种依赖上辈经验, 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的现象极大改观, 老一辈的权威价值下降, 由此, 隔阂出现, “代沟”形成, 有了上、下两代人互相学习或者老一代向年轻一代的学习, 这意味着传统孝文化正发生转变。

五、总结与未来展望

文化自信圆文化强国梦 篇5

2014年04月09日 08:50:04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19 文化自信圆文化强国梦

——从习近平主席“熊猫外交”说起

3月30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共同出席比利时天堂公园大熊猫园开园仪式。习近平表示,大熊猫是友谊的使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比利时人民的深情厚谊,希望比利时小朋友们喜爱“星徽”和“好好”,也喜爱上中国和中国文化。(据新华网2014年3月31日)

大熊猫一向被西方媒体认为是中国的象征,而中国人自己也把熊猫和这种隐喻当成了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输出。习主席此番“熊猫外交”,是显示中国软实力的一种方式,更是中国文化在面向世界时自信的表现。有媒体评价称“外交之重结合文化之巧,使‘中国梦’这一概念,再次备受瞩目”。这是中国文化逐步走向自信和成熟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也将是中国走向实现文化强国梦想之路的重要标志。

不单是熊猫这样的常见“符号”,中国还有好多蕴含深厚底蕴的文化在过去和现在影响着世界。辉煌的艺术成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引人称叹,也为周边地区带来过长期的和平与繁荣;包容和谐仁爱坚韧的精神广播四方,礼乐文明至今还影响着东亚人民的思想和生活。这些都是今天的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也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源泉。

如今,伴随经济技术等领域的飞跃,文化强国已被提升到了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文化自信更使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高速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目前,全球已有435所旨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语言魅力的孔子学院,每年有大量承载中国精神的戏曲、话剧等各类文艺演出在海外备受热捧,国产大片以及国际电影节越来越为世人关注,卷轴式的奥运盛典至今令全球称道„„尽管突破文化壁垒、穿越文化隔阂,向世界挺进的突围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但中国人在语言、影视、文艺等文化事业上已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同。在不断深化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文化在吸引外国人眼球的同时,也培养了非常深刻的“中国情节”。这种情节增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吸引着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了解中国,与中国展开各领域合作,也在事实上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十八大以来,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发展上的自信,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打开一扇扇窗,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价值观。如今的中国应该,也可以拥有和展示这种文化上的自信;正是这种自信,将为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提供不竭动力。

接受良好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从彭丽媛在德国中学讲述“中国梦”说起

谈建设文化强国 篇6

【关键词】改革素质教育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希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办出高校的特色,培养出大师级人才。两位领袖为教育谋划、为民生焦虑之心令人感佩。创新教育体系,保障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关乎国家发展,关乎民族复兴,关乎改革发展成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者,顶尖的大师级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领军人才,更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领袖作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改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足够的高素质人才;就在于我们教育改革的成败,素质教育的落实,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出大师级人才。教育改革十多年来,无数人才殚精竭虑,设计了许许多多的方案,创造了许多天才般的模式,进行了许多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譬如:我国高校在校生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多,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为培养杰出人才创造了基础,也为后人进行彻底的素质教育改革打下坚实基础。这是被无数人所诟病的应试教育取得的成就,我们变革应试教育体制,建立真正的素质教育体系,离不开这一基础和前提。则我们要创新教育体制,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应试”,但改变应试并不是不考试,而是要充分的分析研究应试教育存在的社会根源,然后加以改变。

有人说创立考试制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截止到目前考试仍然是最公平的选贤任能的方式。在古代中国自有科举考试以来,参加科举考试从而出人头地,虽然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却是无数底层人民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时至今日,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仍是比较短缺的,则人民为了接受教育、改变生活,就不得不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由此,创新教育体系,必须深刻研究应试教育的这一社会基础,从而做出改变。无论是建立素质教育体系,或者其他什么教育体系。关键在于:改变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局面,甚至应该造成高等教育资源过剩局面;改革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全面考察求学者素质,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直接贯通;发展十二年义务教育,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改革用人制度,适当恢复“包分配”制度,使精英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引领形成良好社会人文环境,使杰出人才不断涌现,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发展受制于人局面,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各项指标放在国际上比较也很是可以骄傲的。但是,做为一个正在急速发展的国家,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是远远不足够的。尤其是在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目标面前,高等教育资源远远不能够满足人民学习的需要。高等教育资源不仅要满足基础教育提供的求学者的需求,还要能够满足社会所有要求学习的人民的需求。要做到学有所教,还要做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面临的任务很重、很急迫。须知,作为我国教育的龙头之所在,只有提供足够的高等教育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才能建立起素质教育体系,才能真正为国家发展提供足够多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全社会付出艰苦努力,其关键之处在于:大学把用于建校门的钱拿来,各级政府把招待费降下来,在财政预算中把教育拨款份额提高到国际平均水平,则钱有了;把各地烂尾楼、空置房产集中起来,把一些开发区的荒地利用起来,则校舍宿舍有了;把一部分高校师资稀释一下,把各高校编造的就业率水分甩干,师资力量有了;剩下的就看我们是否愿意去做了。

改革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要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动大手术,变满堂灌为主动学习,首先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彻底改变现有教学内容和方式。基础教育重在打牢基础,教学内容设置要偏重于基本、基础、全面和便于掌握贴近生活实际为准,而不是只记取了一肚皮的公式定理,或者是满脑子的外文单词,却既不能用,也不能说,更不能写,动手能力又差,严重脱离实际、实践。在教学方式上,要使学生从要我学的方式中走出来,变“要我学”为“由我学”到“我要学”,在教学方式上坚持以学生自己动手寻找相关资料、自我阅读教材及相关著作、自己总结撰写学习报告、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及课堂讨论为主。以教师课堂讨论总结、课堂指导、个别指导及少量习题训练为辅。做到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促使学生个性成长,引导学生培育自我人格的完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找到学习的乐趣,自我激发学习兴趣,找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之所在,不断在知识和智慧的海洋中自由遨游,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成人成才。以便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形成杰出人才形成的深厚土壤,使天才成为天才人物,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一以贯之,在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深化教育方式的改革,进一步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榜样,从而从根本上形成素质教育的大局。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全面考察求学者素质,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直接贯通。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充足甚至过剩的前提下,变单方面由学校挑选学生为双方相互挑选,变重视学校名气为重视学校实际教育质量,变单纯重视考试分数为更为重视求学者全面素质,变统一招生为自主招生,变统一考试入学为申请面试入学。使学校和学生的相互选择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开始,使求学者能够自由选择求学时间和学校。从而真正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学有所教,有教无类。

发展十二年义务教育,调整现有教育层级架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最大限度盘活、优化教育资源,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使学有所教。改革用人制度,适当恢复“包分配”制度,使优秀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引领形成良好社会人文环境,建立完善杰出人才发现、考察、选拔、任用制度,在保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让那些表现杰出的优秀人才直接进入专业对口部门工作,不是考进去、买进去、靠关系进去,而是请进去、动员进去,不是少部分进去、而是大部分进去,从根本上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和后劲,使杰出人才不断涌现。加强毕业生就业调控,尽最大努力使毕业生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甚至是很严重的错误。因此,我们应该培育良好的社会思想人文环境,宽容、包容人的错误,引领人民自由探索、自由发展,营造人才成长的深厚社会土壤,使杰出的大师级人才不断涌现出来。

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 篇7

一、文化是发展的深层动力

文化不是与经济、政治、科技、自然活动相并列的一个具体的现象, 而是内在于一切社会活动之中, 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深层的、稳定的、无形的东西, 它像血脉一样, 熔铸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 是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

(一) 高职院校应发掘自身文化的潜力

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学校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深层次上都需要依赖于文化的支撑。高职院校在经历了产业化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功利性深层次矛盾之后, 痛定思痛, 开始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种内涵式发展道路改变了以往“重大楼, 轻大师”、“重数量, 轻质量”的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模式, 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但发展并非是一个封闭的圆环, 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当今生源紧缩, 高职院校之间争夺生源的竞争愈演愈烈的趋势下, 不可否认提高教育质量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但从深层次来看, 加强高职院校的文化产业建设, 通过产学研一体化, 科研与教学准确及时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 是学院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深层动力。

(二) 学院校园文化产业的初步实践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作为山东钢铁集团的一所直属高职院校, 肩负着为集团公司输送有文化、懂技术的专业人才, 提供最新的、前沿的文化理念和技术服务的重任。近年来, 学院在走校企融合、订单培养之路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将学院建设成为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努力开发自身的校园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实现学院的深层次、可持续发展。比如, 在为企业提供前沿文化理论和技术支持上, 学院与企业共同组建技术研发中心, 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院与传祥集团联合组建了技术研发中心, 成立了创尔沃研发中心、卓尔电气研究所, 为淄博市环保局设计了“环境监控信息与行政处罚管理系统”等等。同时, 学院教师也发挥专业特长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理论和技术服务, 如, 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参与了莱钢1880m3高炉长期稳定生产的试验研究, 承担了滨州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横向课题“端面齿轮滚压加工技术研究”等,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总体来说, 学院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还在起步阶段, 但我们已看到其强大发展后劲,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形式, 提升层次, 增加实体文化产业。

二、树立“文化是人才灵魂”的培养理念

教育的本质, 关键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培养什么样的人, 核心是文化问题。

(一) 中西方对人才的文化解析

文化在人的众多素质中是一种整体性的东西, 是人才的灵魂。法国现代人文学家卡西尔在他的《人论》中说:“人是文化的人。”人之区别于世界万物的本质, 不在于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或“自在的存在”, 而在于人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支柱, 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对此, 西方众多发达国家不仅在硬件上加大教育投资, 而且观念上要求建构通才教育, 反对科学技术至上、轻视文化的做法, 提出21世纪的人才应具有哲学家的思想与专家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 中西文化是有共识的。如, 孔子曰:“君子不器”。通常的解释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应具备多方面的才能。从“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角度来看, 它还内含着:一个人不能只重视“形而下”的技术的学习, 使自己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器具, 还要追求“形而上”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修养。这正是人才的灵魂所在。

(二) 高职院校不能成为“制器的工厂”

高职教育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和技术操作, 但并不意味着把学生培养成“工作机器”或“生产工具”。发展的核心是人, 而文化是人才的灵魂。培养人的理念应围绕提升文化修养这个终极目标。高职院校并非是制器的工具, 并非是生产职业技术工人的工厂, 需在人才培养理念中注入文化的因素。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校园文化既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 又要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 融进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 要追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融点, 真正做到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 学院人才培养的文化取向

1. 树立以“文化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 学院形成了“修德尽智、适人适事”的人才培养理念。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对人才的看法是, 首先重“形而上”的品德, 对人才要首先培养其道德品质, 有敬业乐群、无私奉献的人格, 在此基础上培养其能力, 并能充分发挥其才智, “尽智”是人尽其才的意思。在用人做事上提倡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而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又有赖于各种人文知识的积累和积淀, 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因此, 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必然要求学院要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建设,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2. 树立“文化是学校名片”的理念

“一些学校‘千校一面’, 没有个性, 没有特色, 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说到底就是没有从本校的传统和地域文化出发去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因而没有形成学校自身的文化。”因此, 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 办出个性, 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上不断改革和创新, 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同时, 还要在发展理念中注入文化的因素, 不断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 突出文化的基因。如, 学院承担着为冶金及其他行业输送技术上过硬, 同时品德上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人才培养任务, 为此, 学院将“钢、铁、火”的冶金企业的文化精髓融合到校园文化之中, 培养学生对工作要有“钢的意志、铁的纪律、火的热情”, 成为学院的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2010年9月山东钢铁集团唯一的人才培养基地在学院挂牌, 使学院成为融钢铁冶金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企业员工和职教师资培训、生产和新技术应用推广等多功能于一体, 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职院校。

三、营造隐性校园文化氛围

蔡元培先生说过, “欲知明日之社会, 且看今日之校园”。从狭义上来看, 校园建设的文化氛围展现着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从广义上来看, 校园文化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支系, 对未来社会的精神风貌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其中特别指出, 要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一) 校园建设应营造隐性文化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学校的校容校貌, 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 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建设主要包括物质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在校园建设中注入文化的因素, 形成隐性校园文化氛围, 是一种间接的、渗透的教育方法, 它不同于显性的教学活动, 更多的是彰显于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承载并物化于校园的道路、广场、雕塑等每一个角落。学校的传统、风气、舆论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各种交往活动中的态度, 行为举止等, 都在传达着学校的文化气息。“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在校园建设中营造的隐形文化氛围, 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每个人, 使受教者“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与之俱化矣”。

(二) 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院的校园物态文化建设大到建筑场馆、广场景观, 小到班级、道路命名, 都经过认真论证, 精心设计, 使其富有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教育含义。如“明德路”取义于“四书五经”中的《大学》,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寓意德在人先, 利居人后;“天地广场”取义于我国文化典籍《周易》, 寓意“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下沉广场”取义《道德经》,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寓意像水一样, “处众人之所恶”沉下心来, 伏下身去, 养成踏踏实实、无私奉献的教风、学风;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惜园,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的淡泊湖、致远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勤径路、苦舟石等, 无不蕴含和传承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使这所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处处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总之, 在社会发展的全球化使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联的时代, 对文化的高度关注意味着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高职院校要认识自身的文化责任, 深入发掘文化资源, 在发展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因素, 在整个社会文化转型的今天, 完成自身的文化转型, 实现学校的深层次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2) .

[2]陈长喜.论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7) .

[3]刘炜.当代教育的文化责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4]艺衡.文化主权学说与当前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理论构建[J].南方论丛, 2009 (6) .

[5]张洁云.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J].江海纵横, 2008 (1) .

[6]王长青.社会变革中大学人文精神的回归[J].江苏高教, 1999 (6) .

美术理论与文化强国(一) 篇8

美术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征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美术基础理论的完善、美术评判体系的建构成为具有前瞻性及核心意义的工作。从本期开始,[热点述评]栏目将连续两期集中探讨:在塑造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当代美术理论应有何作为和如何作为的问题。大家就当代中国美术理论的时代精神、民族根脉、开放性、包容性等理论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和思考。这种汇集了众多学者的智慧,凝聚了当代美术理论家的期盼的学术探讨,不是一种政策性指导,而是当代美术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前沿报道]

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 篇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宏大的工程, 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在进行这项事业时, 需要对文化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何谓“文化”?或者更具体地说, 我们所提到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这应该是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 因为如果对“文化”理解不够全面,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 就容易出现以偏概全、顾此失彼的做法。因此, 全面、正确地理解文化的概念是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本文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 (下文简称《决定》) , 谈谈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 如何全面地理解文化的概念。

《决定》提到的文化, 涉及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些处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几组相对应的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文化概念。

一、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

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 文化是分层次的, 大都有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美国人类学家芮斐德将文化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两部分, 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 而“小传统”则是一般社会大众, 特别是乡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2]我国人类学家李亦园认为, “这两个传统是互动互补的, 大传统引导文化的方向, 小传统却提供真实文化的素材, 两者都是构成整个文明的重要部分, 如果只注意到其中一部分, 而忽略另一部分, 总是偏颇而不能综观全局的”。[3]

《决定》提出“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号召, 说到“中华文化”, 我们应该认识到, 中华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它存在不同的构成元素, 也有上述所说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中华文化的“大传统”部分, 诸如儒家思想、唐诗宋词、书法绘画、古典小说等, 属于精英文化、经典文化、正统文化。而“小传统”部分, 诸如民歌、岁时节日、民俗曲艺、民间工艺等, 属于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过去, 一提到中华文化,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诸子百家、古典诗词、书画艺术等这些以精英文化、经典文化为代表的“大传统”文化, 而对以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视的。不少人认为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不能登大雅之堂, 上不了台面, 有些人甚至不将其视为文化。可喜的是, 新世纪以来,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 国家越来越重视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社会呼声也日益高涨。《决定》对民间文化给予了较高的重视, 例如, 《决定》要求“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等。

因此,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兼顾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 不仅要重视那些作家、文艺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演员、学者等名流学士创造的优秀文化作品, 而且也要关注民间艺人、乡土文化能人和一般群众创造、传承的优秀民间文化作品。

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决定》提出, “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这里就涉及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区别, 处理好这两种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 对于全面理解文化的涵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通常和文化遗产概念联系起来, 赋予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意义, 与之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便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的两个概念是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概念做了界定: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 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4]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区分, 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那些看得见的、有形的文化实物、文化作品, 而且要注重保护和传承那些留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口头文学、民众知识和民间技艺以及文化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决定》多处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见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必将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

这是从空间上对文化做的区分, 这种区分承认了都市和农村的差别。《决定》要求, “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 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 城乡差距在缩小。但就目前情况来说, 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虽有不少联系, 但依然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差别:其一, 从发展方面看, 它们之间存在差距。如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文艺室等公共文化设施方面, 农村远落后于城市。因此, 《决定》要求加强“农村书屋”“三下乡”“村文化室建设”等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工程, 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其二, 从文化属性上看, 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类型, 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这个层面上, 不适合用“好坏”“优劣”或“差距”来评价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都市文化建立在现代化分工基础上, 由此形成的是社区文化、公寓文化、企业文化、时尚文化等文化形式, 而农村文化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 形成的是乡土文化、村落文化、民间文化等文化形式, 其传统元素、民俗元素更加突出。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差别, 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 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不能盲目地急于将农村文化改造成都市文化, 而是应该看到农村文化也有很多优秀的部分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 要充分挖掘农村富有乡土特色的文化资源, 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民间文化。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占多数, 因此, 农村文化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和关键。而农村文化的建设, 不能搞一刀切, 不是简单地改善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 也不是将农村改造成城市, 而是尊重农村的实际, 挖掘农村的优势, 将其打造成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既提到了当代文化, 如网络文化、数字传媒、动漫游戏等, 又特别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如《决定》提出,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是截然对立、不相容的关系, 它们可以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一方面, 我们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新趋势, 引导推动当代新型文化的发展, 并善于利用新的数字技术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认识到,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 是中华文化的魂, 越是发展现代化, 越要弘扬传统文化, 除保护、传承外, 还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使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生活。如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 可将其与现代动漫技术结合, 创造出新型的动画片, 使我国的儿童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总之,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需要全面认识文化的概念, 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 统筹兼顾, 综观全局, 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

摘要: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对于“文化强国”中文化的概念需要我们全面、正确的理解, 这是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本文结合《决定》对四组类型的文化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 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文化关系, 全面繁荣和发展中华文化。

关键词:文化,文化强国,文化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11年.

[2][3]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第143页, 第144页.

文化强国与美术馆建设 篇10

就文化百花园而言,其中最鲜艳夺目的花朵就是美术作品,美术作品中最弥足珍贵的就是绘画。这也就是为什么蒙娜丽莎的魅力在世人心目中竟然如此地无以伦比了。因而在世人的心目中,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国家是法国,法国最有魅力的城市是巴黎,巴黎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卢浮宫,卢浮宫最有魅力的是其中的美术作品,美术作品中最有魅力的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试想有哪一件文化产品能够像《蒙娜丽莎》那样足以牵动全世界的眼球呢?而像《蒙娜丽莎》这样的美丽花朵不仅开放在法国的卢浮宫,并且还开放在意大利的梵蒂冈、美国的大都会、英国的大不列颠、俄罗斯的埃尔米塔什、西班牙的普拉多等等国外大大小小的美术博物馆里。这些璀璨夺目的艺术珍品给其所在的城市、国家与民族带来了无以伦比的荣耀与自豪,令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魂牵梦绕、心向往之、趋之若鹜。不但把崇拜、羡慕带到了这里,还把大把、大把的金钱留给了这些国度、这些城市和这里的人们。这就是美术馆之所以在世界旅游名城中比比皆是的真正原因。

早在罗马共和末期,一些贵族私邸就设置了展示美术作品的厅室,18世纪,梵蒂冈、英国和法国开始创建公共美术博物馆,如今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美术博物馆早已遍布全球,且许多已成为所在城市的名片与象征,吸引着全世界人们的目光。像这样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的国际成功经验,我们为什么至今都没有学习呢?是我国没有可以展示的美术作品吗?显然不是。仅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就高达180万件,其中多数是美术作品。而至今还沉睡在全国大大小小博物馆库房里的美术珍品又何止数百万。是我们的美术作品不值得展示吗?也不是。因为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就珍藏和展示着大量的中国美术作品。那么是我们的民众对这样的展品不感兴趣吗?更不是。去年我到法国卢浮宫参观,令我感到吃惊的是馆内涌动的人流中,我感觉具有东方面孔和中国乡音的观众大约占了三分之一。还有200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在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千年遗珍国宝展”,共展出72件国宝级的晋唐宋元书画珍品,热情高涨的观众甚至不惜排长达8小时的队一饱眼福。再有,近年台湾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陈列有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迁出古代美术珍品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又是必选的景点。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个怪现象,那就是中国人要想看到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在国内远不如到欧洲、到美国、到我们美丽的宝岛台湾去更容易实现。因为要想在中国大陆看到这样的作品,那就只能碰运气,看你是否能够凑巧撞上什么晾画的“天赐”良机了。有一点中国与外国是没有区别的,这就是中国的皇家、贵族与他们的外国同类一样,都喜欢收藏艺术作品,所不同的是对方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把此类藏品公之于众了,而我们至今还把这些本属于全民的艺术珍品,依旧藏在深宫中、锁在仓库里,使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绝大多数民众难得一睹其真容。绝大多数国民至今还只能借助印刷品糊弄一下自己的眼睛,这样的状况还要我们等待到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呢?

是我们没钱吗?不是,因为我们可以斥巨资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还可以在酒桌上一掷数千亿;是我们没有科技实力建造展示这些作品的场馆吗?不是,因为仅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在五十年前可以发展出两弹一星,三年前我们还可以借助国际的力量建成水立方、鸟巢和国家大剧院。就是综合实力远不如我们的台湾地区,早在1965年就建成了用于展示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迁出文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如果我们想做,以我们现有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应该不难做到。如果不做,就如孟子所言:“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如果想做,套用一句领袖的名言:“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关键在于我们想做还是不想做,该做还是不该做。我以为作为美术学科的理论家们,如果能够运用自己的地位、学识和影响力说动国家做出这样一番事业,岂不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功德,一篇振兴中华、造福世界的大文章!

假如有这样一天,我们可以建一座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分馆,专门用于永久陈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美术作品,就像法国的卢浮宫,将其打造成一个以晋唐宋元为主的中国古代美术博物馆。将南京博物院建成一座系统陈列明清美术作品的美术馆,把分散在江浙一带博物馆里的明清时期画家的代表作品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展示,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美术馆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古代美术史图系,其功能就如同巴黎的卢浮宫和奥赛。再以现在的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为主,建立一个类似法国蓬比杜那样用于展示中国现当代美术作品的美术馆。这样一来,当观众看完这3个馆以后,就基本上对中国美术有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认知。这既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也是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全国不同地方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一些专馆,譬如杭州可以建立一座“黄宾虹美术馆”,北京可以建立一座“齐白石美术馆”,上海可以建立一座“吴昌硕美术馆”、一座“任伯年美术馆”,苏州可以建立一座“吴门画派美术馆”,广州可以建立一座“岭南画派美术馆”,西安可以建立一座“长安画派美术馆”,南京可以建立一座“金陵画派美术馆”等等。但是,我这里说的美术馆绝不是当下那些表面上打着美术馆的旗号,实际上只是靠出租场地赚钱的展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期固定陈列相关代表画家、代表作品的美术博物馆。那种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搞假博物馆的做法非常令人反感,这种行为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对历史的蔑视与狂妄无知的浅薄心态,让人感到既可悲又可怜。这与我们一贯标榜的尊重传统的口号,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反差!可惜时下偌大的一个中国,也只有一个上海博物馆才勉强算得上是一座美术博物馆。以中国之大,历史之长,古代美术珍品之多,当前经济实力之强,至少可以建造出上百座货真价实的美术馆来。那时候,包括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地游客在中国不仅可以看到古都的城墙、皇家的殿堂、帝王的陵墓、水乡的砖瓦这些建筑遗址,还可以玩味填充在其间的王羲之的神来之笔、顾恺之的行云流水、李思训的金碧辉煌、倪云林的超凡脱俗、唐伯虎的风流倜傥以及八大山人的愤世嫉俗、扬州八怪的痛快淋漓、白石老人的恬淡清新等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试想一下,假如敦煌莫高窟里没有了彩绘、巴黎卢浮宫中撤走了画作,这两个景点在世人心目中还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吗?

如果有这样一天,也一定会有这样一天,围绕那些挂满墙壁的精品力作,将会需要多少美术史学家,将会产生出多少新理论与名学者,还要带动多少相关产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真是难以估量。而且我们的悠久历史,我们的古老文明,我们的哲学思想,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审美习惯,我们的精神品格,我们的民族尊严,也都会间接地伴随着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悄无声息地扩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植根于人类的灵魂深处,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给世界带去开心与美好,给国人带来自豪与光荣。由于不是我们强行送去,而是他们慕名而来,所以还不必担心人家怀疑我们搞什么文化侵略。因为人类的心灵是相通的,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坚信面对这些艺术珍品,世人都会感受得到,我们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是赏心悦目的真善美,还有浓浓的友情与爱意。

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 篇11

【关键词】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文化强国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和经营理念的综合体。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管理的灵魂,搞好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战略中来显得十分重要。也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将企业文化融入文化强国战略里的必要性。

一、将企业文化融入文化强国国策中的必要性

1、符合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

将企业文化融入文化强国国策中是企业宣传貫彻文化强国国策的重要表现,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处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2、能够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声誉

一个企业也许会偶尔承担慈善方面的责任,比如地震捐款等,这些慈善行为会使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有所改善,但这不是持久的。然而,企业承担落实文化强国国策的行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文化的走向,这对人民的影响是深远切不可被磨灭的。同时,因为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员工影响深远,它能够使员工主动的,持续的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声誉。

3、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准确预警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文化强国的国策在实施中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完善。企业通过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的国策里可以预测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能遇到的问题,进而完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国策中的方法

1、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重要作用

以人为本是文化强国国策的基本要求,是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核心理念。企业竞争,不仅仅是市场和产品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完善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之一。能否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管理的成败。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思想,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视员工的作用,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把人的价值放在首要的地位。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价值,引导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完善制度,保障和健全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内部法规深刻影响并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和经营状况。文化强国的重要国策要求企业保障和健全企业内部法规,使企业文化得到完善。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真正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差异。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集中的体现。员工的言行都应该在被企业的法规和制度制约和规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企业制度落实和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在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企业文化的精神,健全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真正意义上实现制度和文化的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统一,从而使员工既受价值化的导向,又有较为制度化的规范。

3、突出个性,增强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个性特色是由不同企业的不同文化价值的内涵和基本类型不同所造成的。文化强国国策也要求在实施文化强国国策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走有特色的文化道路。因此,企业文化管理也应该表现出企业所具有的个性文化色彩,体现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只有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将企业文化与文化强国的国策相结合。

三、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政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国策中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不是急于一时就能够实现的,在实行的过程中,企业会出现很多难以避免的问题:

部分企业盲目效仿其他成功企业,没有企业文化的个性。形式主义严重,浪费金钱,浪费精力。犯经验主义错误,忽视企业现状。将企业文化与实际生产相脱离,文化建设成效不大。片面的将企业文化当作“老板文化”而不是把它作为发展战略。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约束、调节、凝聚和激励的功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成功的企业都有着其成功的企业文化,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让企业文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企业家们新的课题。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文化强国国策里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含义,将企业文化上升到时代的高度,让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文化带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兴.论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企业技术开发,2009

[2]张凤.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09

[3]黄敬华.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J]科技经济市场,2009

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 篇12

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和教师的独特作用

(一) “国民之魂, 文以化之;国家之神, 文以铸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文化实力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来看, 一个民族的兴盛, 往往是从文化的繁荣开始, 而一个民族的衰退, 也经常伴随着文化的衰落而式微。汉、唐在我国历史上曾是两个取得了辉煌成就的王朝, 其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先进文化的繁荣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也曾描述说:“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统治的疆域远未及汉唐, 军事上长期处于劣势, 从未实现大一统疆域, 但文化却高度发达, 使赵宋在中古之后的各朝代中享国最久, 东京汴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 在新千年来临之际, 纽约时报还特意撰文《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五千年来, 中华民族虽屡经磨难却一直发展沿袭至今, 在人类的历史上成为唯一能够延续传承古老文明的民族,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当今世界处于高度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日益加深, 文化不仅具有极强的经济功能, 而且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 只是经济发达和军事强盛, 而文化实力不够, 就算不上世界强国,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复兴。建设文化强国, 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 中华民族只有不断高扬先进的文化旗帜, 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 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 教师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及作用

文化强国, 人才为本;人才培养, 教育为本;教育发展, 教师为本。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主要途径, 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标志。高校是传播、弘扬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 是培养文化人才的重要摇篮,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 传承创新文化的神圣使命, 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程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纵观历史, 在五四运动时期,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等, 就开始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传播先进文化思想, 为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启蒙。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 闻一多、朱自清等知识分子追求真理, 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通过著书立说、兴学办报、巡回演讲等手段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和民主、爱国思想,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广大高校教师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通过多种方式来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 为繁荣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文化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许多教师迅速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 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做出了贡献, 涌现出许多师德典范。今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们必须努力发挥教师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建设文化强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优秀的人才, 是时代赋予每一位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 建设文化强国, 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 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教师是关键。高校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能够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和世界科学文化的制高点, 传承人类文明, 创造出既表现时代精神, 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 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 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 就难以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教书育人水平的重任。

(二) 建设文化强国要求高校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文化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 是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的培育者, 肩负着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推动先进生产力、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崇高使命, 教师的价值导向、一言一行、事事处处都在点点滴滴塑造着学生的心灵,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个性发展, 决定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以, 高校教师的师德素质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 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 关系到我国能不能培养出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三) 建设文化强国要求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创新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只有文化创新才有文化兴盛, 民族振兴。高校是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发源地, 高校教师肩负以文化人, 以人化文的使命, 不仅要传播先进文化, 更重要的是创造发展新文化, 为文化事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纵观历史, 代表中华民族创新的四大发明曾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时至今日, 创新素质在我们高校教师身上却明显不足, 主要表现在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有调查表明, 目前95%以上的大学生的创新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提高创新素质,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文化知识, 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成为创造性人才。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探究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论述, 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一) 培养高校教师高度的“文化自觉”, 坚定教育理想和信念

“文化自觉, 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 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 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对教师而言, “文化自觉”就是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爱岗敬业, 坚定职业理想和信念。

教育事业既是伟大崇高的事业, 也是平凡的事业, 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把献身教育当作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时, 才能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对教师职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呕心沥血、忠于职守、积极进取、勇于探索, 以不断创新和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 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自觉做到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默默奉献, 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 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建设文化强国, 教师必须要有高度自觉的职业责任感, 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 站在时代的前列, 自觉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以辛勤的劳动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二) 培养高校教师高度的“文化自信”, 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

“文化自信,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教师而言, 知识就是力量, “文化自信”, 就是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 还要有优良的教育素养、教育智慧和娴熟的教学技艺, 能够得心应手成功驾驭课堂教学, 上好每一节课, 成为教育大师。

教育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高校教师, 学问越多, 知识越丰富, 就越自信, 教育教学技能越强, 就越自信。高校教师不仅要有丰富专业知识, 还必须懂得教学规律, 追求高超的教育技巧, 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升华为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 以自己教学的魅力使师生知、情、意、行沟通在一起, 形成一种心灵的交融。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 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 一方面, 高校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其学会学习, 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另一方面, 高校教师应长期不懈地研究教学理论, 掌握扎实的教学技能, 在教育过程中, 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创新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把每一节课上成优质课, 做一名敢于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教育大师。

(三) 培养高校教师高度的“文化自强”, 提升知识素养

“文化自强, ‘自’, 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 依靠自己的力量, 突出自己的特色, 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 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 建设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对教师而言, “文化自强”, 就是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 具备以文化人、以人化文的自强之本。

高校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要通过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达到培养一代新人的目的,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责任心, 二是有资本。这“资本”就是指教师要有知识储备, 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首先, 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专家”。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不仅要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知识, 同时在自己的专业方向或领域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要努力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和优化专业知识结构,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 充实自己, 才能透彻的理解教材, 灵活处理教材, 才能在讲课中做到旁征博引, 深入浅出, 引人入胜,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教师要努力争取成为“杂家”。要有广泛的基础知识, 涉猎多门学科, 特别是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要及时了解, 争取做到文理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为讲解理论知识和指导学生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使教学内容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能够感染和说服学生,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能力,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

(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树立立德树人的良好形象

“文化化人, 必先化已”。“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大学时期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发展, 形成思想品德、性格与世界观的关键期, 教师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 对学生影响极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具备了立德树人的文化觉醒, 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才能成为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先进的社会思想体系, 具有高度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是兴国之魂。因此,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师德建设之中, 有利于培养教师树立以身立教、立德树人的良好形象。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炼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 代表中国精神,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首先, 要在高校教师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凝聚教师队伍, 使广大教师紧紧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 要在高校教师中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坚定广大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再次, 要在高校教师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 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 成为言行一致、治学严谨、行为世范的合格人民教师。

(五) 培养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 提升创新能力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教师要积极投身教育创新实践,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实现教育观念创新, 勇于破除旧观念和旧思想的束缚, 培养自己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的勇气, 做一名富有创造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 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 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结合起来,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 从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 汲取营养和力量, 在文化形式、体裁和内容上积极创新,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真正落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使中华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大力造就一支热爱教育、崇尚师德、精通业务、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文化人才, 是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作为高校教师, 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自觉自信为开创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的新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社, 2011-10-25.

[2]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单行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陈寅恪,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先生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245.

[4]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 2007-8-31.

[5]启瑄.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求是杂志——红旗文稿[J].2012, (5) .

上一篇:可持续性社会下一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