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建设

2024-06-30

强国建设(精选12篇)

强国建设 篇1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人是文化的存在, 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展开方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圆炎黄子孙的中国梦,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匹配的档案强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支撑。

国家档案局在2012年2月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 提出了“建设档案强国”的战略目标。近年来, 建设档案强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纵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 无一例外均是重视档案的档案大国或档案强国。本文试就建设档案强国中的重要环节——扩大档案资源覆盖面, 收集散存散失的档案进行初步探讨, 以抛砖引玉。

一、建立“大档案”机制, 整合多方资源

建设档案强国, 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 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思维。毋庸讳言, 目前, 在我国大部分的国家综合档案馆,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文书档案占有较大比例。绝大部分“红头文件”的第二价值, 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较为有限。

建设档案强国, 必须极大地丰富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馆藏, 扩大档案资源覆盖面。依笔者之见, 就目前而言, 可以整合各地图书馆、博物馆的部分馆藏。这并非“惊世骇俗”和“好高骛远”, 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行性。

1. 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具有相同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章第八条明确指出:“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 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这在国家法律层面上对档案馆性质作出了权威界定。各级各类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部分资源自然可以而且也应当进行整合。

2. 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均保存有大量珍贵档案。如:“商代甲骨文, 是迄今我国大量发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文字和古代档案”。 (1) 甲骨文除部分流失美国、日本等国外, 其余大多藏于山东省、辽宁省博物馆及部分大学的图书馆等处;“著名的东周初年的10块‘石鼓文’, 记载了秦襄公因伐戎救周之功而受封的事迹及当时游猎活动的情景, 是我国现存最早、较有系统内容的石刻档案” (2) , 又称“猎碣”, 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

建设档案强国, 必须摒弃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门户之见, 遵循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将分散各处的珍贵档案予以整合, 统一纳入国家综合档案馆范围。

3. 目前各地已经或正在实施的档案数字化也为这种整合提供了前提和技术条件。即使在整合存在争议的情况下, 也可暂不改变馆藏品的归属, 先将分散的珍贵档案进行逻辑归档, 逐步建立起上述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和目录数据库;或搭建资源共享的“大档案”平台, 实现各方共赢。

建设档案强国, 使我国的档案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式, 决策和行政管理机构不应仅仅停留在树立“大档案”意识上, 而应尽快建立“大档案”机制, 进入实际操作层面。

二、招募档案志愿者, 组建编外收集大军

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 各种可作为档案的材料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形成内容和数量浩繁的珍贵档案, 但由于各种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影响, 绝大部分档案已经散失或损毁。收集这些散存散失在境内和海外的档案是一项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 同样必须创新。

目前, 我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档案机构的专、兼职档案员, 主要职责是对本单位现有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建设档案强国, 极大地收集散存散失的各类档案, 整合我国社会资源甚至海内外资源, 成立档案志愿者队伍, 组建编外收集大军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

“要按照《决定》关于‘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精神, 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把可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承担的一些具体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或志愿者承担, 并加强监督指导检查, 以缓解档案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 (3)

近几年, 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中的牛首、猴首、虎首以及鼠首、兔首的陆续回归祖国, 为收集散失海外的珍贵文物提供了借鉴, 也为收集流失海外的珍贵档案提供了路径和参考。

“志愿者”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译法, 也被译做“义工”。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 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多年。其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据初步统计, 目前, (我国) 全国已建立超过43万个志愿者组织、19万个志愿者服务站, 常年开展活动的志愿者超过5000万人。” (4)

依笔者之间, 可通过以下渠道招募档案志愿者:

1. 通过中国档案学会、各地档案学会、协会牵头成立档案收集志愿者组织。

2. 由著名档案学专家和学者发起成立档案收集志愿者组织, 招募志愿者。

3. 由有志于档案收集、整理的社会有识之士、档案爱好者、收藏家自发成立档案收集志愿者组织, 组建编外档案收集大军。

档案志愿者组织以收集散存散失档案为宗旨, 制定章程、明确职责, 充分发挥档案志愿者个体的影响和作用, 搜寻、发掘散存于海外和境内民间的档案资料, 专家、学者和档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逐步建立档案志愿组织档案收集目录数据库, 为后续的移交、捐赠、寄存、征集等做好基础性工作。

三、鼓励设立私人档案馆, 拓展档案馆结构体系

如同收藏热的持续升温导致私人博物馆的涌现, 私人档案、私有档案的重视和收集必然导致私人档案馆的兴起。

据国家文物局负责人介绍, 截至到2012年底, 我国统计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400多家, 加上未正式注册的, 数量已近千家。

建设档案强国, 我国的档案馆也应改变国有或公有档案馆一统江山的局面, 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发达国家的私人档案和私人档案馆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据相关资料介绍, “英国的私人档案有28万立方英尺;法国国家档案馆, 其中巴黎馆存有私人档案100公里、枫丹白露馆的私人档案有150公里长;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的私人档案有200万立方英尺, 排架长度为520英里。”

拓展档案馆结构, 依笔者之间, 可采取如下措施:

1. 在有条件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开辟私人档案区或分馆。

对拥有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价值的私人档案、私有档案依法进行登记、监管、公布, 保障所有者、利用者合法权利等。

2. 鼓励设立私人档案馆。

尽管私人博物馆与私人档案馆从基本建设、保管设施到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不可同日而语, 但随着我国档案强国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 全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利用率的普遍提高, 私人档案馆也将实现突破。

四、开办档案征集网站, 发挥互联网优势

互联网可以说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网络将人们组织起来, 创造了没有‘出身, 种族, 性别, 年龄和资历’的世界。以能力为标准, 我们可以轻易在这个‘世界’找到一群聪明的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 同时聚集大批的高水平业余爱好者。”

档案征集网站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互动、信息量大和信息传输迅速的优势, 搭建起收集散存散失档案的重要平台。

1. 依托档案部门自有网站, 从中开辟专门收集频道或专题, 收集线索, 接受寄存、捐赠。据统计, 目前“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一级) 档案网站, 共33个, 未包括台湾省。”“档案征集与机构简介、业务动态、政策法规标准、网上办公等作为档案网站的主要业务职能, 信息传递表达形式单一、业务功能薄弱、没有充分体现出网站作为对外办公平台的作用与价值。”“各网站的档案征集平均得分率仅为57.67%。” (5) 由此可见, 我国档案网上收集、征集工作仍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

2. 由专业人士、有志于档案收集、整理的组织或个人开办征集网站。上述网站可征集、整理、抢救各种珍贵档案;发起从民间发掘各种重要事由、来源、全宗、专题档案的策划、活动;组织一定规模、题材、载体的档案普查、搜集工作;开展名人档案、口述档案、影像资料、志书、家谱的征集活动;有计划地注重对与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档案的征集;将本区域城市变迁、风土人情及重大活动有关的档案纳入征集范围等。总而言之, 凡是有利于建设档案强国、有利于档案事业、有利于档案收集、保存、利用的举措均可尝试。

建设档案强国, 千载难逢、时不我待, 谨以此句结束本篇:“‘网络的光芒’已烛照寰宇, 引导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伦等各个方面, 向着新的历史方向快速发展。”

注释

1冯惠玲, 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4) .

2安徽省档案局.档案学原理[M].黄山书社, 2007 (4) .

3国家档案局局长, 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档案报 (第一版) , 2014, 1, 6.

4中国新闻网,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赵津芳在2013中国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大会上发言[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2-06/5589995.shtml, 2013, 12, 06.

5张宁.2011年我国省级档案网站综合测评与分析[J].档案学研究, 2011, 5.

强国建设 篇2

李 萌

《 人民日报 》(2016年08月10日 07 版)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决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高度契合,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世界科技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主要标志。科技创新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既是支撑当前市场竞争的“近实力”,又是增强国家长远发展能力的“远实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很大程度上要看科技是否强大,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充分演绎了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国家强的基本路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和政治格局,一些欧美国家抓住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

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使科技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相连。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谋划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主要考量因素,成为区域、行业、企业发展评价的关键衡量标准,成为参与全球范围竞争合作的关键内容。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随着我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跟踪仿制的路越走越窄,利用后发优势的空间日益缩小,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先发优势。我国的经济体量到了现在这个块头,科技创新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外。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核心,制度创新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求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既要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又要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强化科技创新重大部署的落实

优化重大科技布局,加快培育重要战略能力。培育战略能力,关键要有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要有一批功能强大的创新基地,抢占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一方面,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面向长远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使两者形成相互衔接、梯次接续的格局。另一方面,优化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在重大创新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形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力量。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基础前沿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前沿研究,力争在更多重要领域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开辟新的发展方向。要在我国具备优势的领域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建立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全面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拥有先进适用、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是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表现。要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强化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等重点领域研发部署,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统筹推进科技领域和其他领域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例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企业,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网络;健全高效的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多元投入的创新格局;等等。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加快培育集聚创新人才队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是要有强大的人才队伍。要培育一批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成绩和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战略转型 建设纺织强国 篇3

中国纺织峰会于6月13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为主旨,紧紧围绕“战略转型?建设纺织强国”这一主题,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和纺织行业现状的深入分析,总结、探讨企业战略转型的共性规律,为正在实施战略转型、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纺织企业提供借鉴。

本届峰会定位为“十二五”中国纺织战略转型,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总裁朱勇从不同层面解读国家和纺织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改造提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潘建成用最新经济数据分析和描绘了今后五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走势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对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带来的新机遇,使与会代表深受启发。高勇对“十二五”期间建设纺织强国的任务目标进行了解读,着重论述了装备制造业在建设纺织强国目标实现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推进高新技术纤维和新一代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产业化及应用;加快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推动高端纺机和配件自主化;支持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推进装备制造由生產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进产品数控化、生产绿色化和企业信息化;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装备。发展目标是: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自主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低碳、绿色和再生循环再上新台阶。高勇指出,先进纺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导向是加快高性能纤维成套技术工艺装备、产业用纺织品装备、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技术装备、高性能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和新型纺织检测检验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传统纺织机械的生产效率和自动控制水平,增强产品可靠性,加强纺织机械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两化”融合水平,促进纺织机械企业的工艺技术进步和提高机床数控化率。“十二五”期间国产纺织机械产品市场份额要达到85%,比“十一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朱勇介绍了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实施战略转型的思路和经验。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坚持“科技与时尚”,走高端纺织发展之路的理念,立志成为中国现代纺织产业的领航者和全球客户信赖的服务商。集团通过升级制造业,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新型化纤和发展服务业实现转型,效益增加,经济增长,产业优化,人员精简,资产夯实。他的体会是:定位要准确,战略要明确;体制要改革、机制要搞活;调整要迅速,产业要升级总部要加强,管理要创新。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的成功实践为面临转型升级重任的纺织企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参考。

强国建设 篇4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 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明确了今后5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突出了6 个方面。其中第二个方面是“强化创新引领作用, 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包括“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

据悉, 《规划纲要》分为20 篇80 章, 其中第5 篇为“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包括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3 章。第22 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出, 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 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 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 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具体来说, 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方面, 《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包括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 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解决一批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 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机制, 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

建设文化强国 篇5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体质改革放在第一,因为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市场经营性,而且还应该有导向性。既要有市场,还要有导向,于是必须有体制改革。全会《公报》中称“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就说明以前已经在推进了,现在要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

共产党员要主动作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共产党员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不管是在地震救灾现场,还是抗洪救灾的现场,总能见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足以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每一名党员都应注重加强学习,将《决定》的内容全面掌握,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实现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并非几个领导干部开开会,读读文件,讲几句话就能实现,如果没有领导决策者率先垂范,没有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所谓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将不可能实现。因此,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全民总动员。

建设文化强国,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因为我们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血液是要更新的,否则就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

反思历史教训,建设海洋强国 篇6

在全中国都在隆重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摄制,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和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联合承制的六集历史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就将这样一场改变了两个国家命运、改变了亚洲命运、改变了世界命运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以全新的视角,站在国家海洋战略的高度上,进行了深入地解读。

从中国近代历史的角度来看,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在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生死较量。在这场对决中,中日两个国家刚刚建立的两支海军,在战场上的直接交手则是两国近代化成果一次最直接、最残酷的比较。而在这较量之中,结局早就因为清政府在海洋意识上的严重缺陷而注定。

将历史的时钟拨回到两个甲子之前的1894年,那个时候,统治着广袤的华夏大地的清王朝,手中拥有一支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强大舰队——北洋海军。然而,历史的走向却和炎黄子孙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样一支强大到令西方震惊的舰队,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被新兴崛起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彻底击溃。

丁汝昌殉国、邓世昌殉国、刘步蟾殉国、林泰曾殉国、林永升殉国……一个个鲜活的名字,永远留在了那片他们魂牵梦萦、为之奋斗一生的蔚蓝色的大海中。

甲午一役,已经远远和世界脱节的清帝国,无论是在陆战场上,还是在海战场上,其失败早已成定局。中日正式开战前,在有关朝鲜的问题上,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就利用《国际法》的相关准则,彻底断绝了清政府出兵援助朝鲜的希望。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在此后的正式交手中,日本就彻底展现出了他们在历经了西化过程之后的蜕变,用西方最先进的“海权”意识,让自己的炮弹,肆无忌惮地落在中国人的心尖。

其实,这不是北洋海军仅凭一己之力便能力挽狂澜的颓势。让我们再将历史的时钟回拨一些。

公元1870年,大清王朝的“洋务运动”,已经进行到了第10个年头。而此时的日本,刚刚完成了“明治维新”,暂时结束了动荡的社会局面。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政权,就是这样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日本明治政府,就在东京的筑地开设了海军军官学院——“海军操练所”。而这里,就是著名的江田岛海军学校的前身。在这里,日本聘请了以后来成为北美舰队上将司令官的道格拉斯少校为首的34名英国教官来校任教。任教期间,道格拉斯给这些后来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作为骨干的军官建立起的最重要的信条就是“大英帝国的辉煌是以英国海军力量基础建立的”。作为和英国同样是海洋国家的日本,海洋是其最根本的生命线所在。因此,英国人对于“海权”的理解,在被传入日本之后,很快便成为这个岛国的社会基本信条之一,也成为日本海军、乃至整个日本军队建军的根本思想。而这个时候,影响后来世界最伟大的学说之一的“海权论”,却依旧还在其理论创造者——阿尔弗雷德·马汉尚不清晰的思路中。直到几年之后,马汉才在他正式出版的《海权论》一书中,将这样的思想整理成为完整的体系理论。在“海权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把海军建设的目标定位在争夺制海权上,因此将“联合舰队”建成了一支快速机动的进攻型舰队。

与此同时,泱泱华夏大国,虽然同日本一样被西洋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国门,但是这样一个传统的陆地农业大国,却浑然不知何为“海洋”,何谓“海权”。尽管有识之士提出了各种富国强兵的道路和方式,但是在近代海洋意识上,我们却集体迷失在了对“坚船利炮”的盲目迷信上。这种“迷信”,导致北洋海军在创建之后,虽然购进了重型铁甲舰,但是却丧失了在近代制海权争夺中极为重要的机动作战的能力,从而为甲午海战的失利埋下了祸根。

基于不同的根本性理念,中日双方在后来的战争中所采取的决策也大相径庭。

甲午战事尚未发端,日本就已经将制海权的争夺,定为其后对清王朝作战的根本要素。在日本御前会议的办公桌上,基于对制海权争夺的三种对清作战策略,成为了明治天皇念念不忘的事情:

如果日本在海战中能够大胜于清军,那么在黄海制海权被日本牢牢掌控的情况下,日本陆军就会长驱直入,进抵清王朝的统治中枢——北京城;

如果在海战之中,日本与清王朝胜未决负,则日本陆军将固守平壤一线,海军联合舰队将紧紧围绕保障日本对朝鲜海峡的制海权为首要任务,从事对陆军增援部队的运输工作;

如果在即将展开的海军大对决中,日本联合舰队被清朝的北洋海军击败,日本海军则基本丧失制海权,日本陆军则全部撤离朝鲜,海军守卫沿海。

而在这三项预案中,无论身居何职,日本政府、军队中的全体成员,全都在以争取实现第一项为基本战略方针。

在这样的方针政策指导之下,日本人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拼尽全国之力,在其后的甲午海战中,将清王朝手中那支强劲的北洋海军一举击败。而日本陆军也按照第一预定计划,从陆路进逼清王朝的京畿之地,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回到中国国内,我们却惊讶地发现,当时清政府对海洋的关注仍停留在海防上,也就是只把海洋作为威胁的来源,而没有认识到掌握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只重海防、不思进取的清政府的眼光被局限在了自己的海岸线上。于是,作为岸防基础的则是炮台而不是舰队,就连海防派的首领李鸿章也没有突破这一观念上的限制,他把大量军费用在了筑造炮台和购买克虏伯大炮上。然而,当甲午战争的硝烟弥散在华夏大地上的时候,这些炮台在灵活机动的日本海陆军面前几乎毫无作用,最终被各个击破。正是观念上的陈旧造成大清王朝徒有“亚洲第一舰队”,却无法赢得制海权,从而在战争中被动挨打。

历史走过了两个甲子,甲午战争的风云硝烟也已在黄海的上空散尽。然而,因为北洋海军的溃败和甲午战争的失利,而留给中华民族的伤痛,却永远被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而更应该值得我们这个传统的内陆农业大国警醒和铭记的,则是带来这一沉重苦难的历史教训的根源所在——海洋意识的淡薄,海权意识的匮乏。

120年,又逢甲午。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国已经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海洋战略。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民族中建立强劲的海权意识,将海洋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根本,将海洋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大型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的推出,不仅仅是在纪念一次中华民族不应忘却的失败的战争,更是为中国走向海洋、走向深蓝,从历史的角度,做了一次全新的注脚。

120年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的海洋意识,则还亟需进一步提升。只有全民族都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海洋问题的重要性,才能让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强国建设 篇7

2 0 1 5年末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 明确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工作任务与思路。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工作报告中指出, 工信部将加快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贯彻落实创新、协^1、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统筹推进制造强国, 实施“中国制造2015”, 力[I快构建产业新体系。

会上提出2 0 1 6年主要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能耗降低4%,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电信业、互联网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人分别增长3%、2 5%和14%左右。

调结构、转方式,建设纯碱强国 篇8

“十一五”期间是纯碱工业高速发展的时期, 纯碱产量大幅提高。“十五”末, 据中国纯碱协会统计, 全行业纯碱产量1410万吨, “十一五”末, 预计全行业纯碱产量将达2000万吨左右, 比“十五”末增加590万吨左右, 增长40%以上。

集中度也有所提高, “十五”期间, 全行业只有两个企业产能突破100万吨/年, “十一五”末, 已有九个企业产能突破100万吨/年, 其中最大的已达300万吨/年。

技术装备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化集团、天津碱厂在搬迁中, 从国外引进了带式滤碱机, 既提高了产品质量, 又降低了水耗, 大型外冷碳化塔、煅烧炉、滤碱机实现了国产化, 中国成达工程公司已拥有大型外冷碳化塔的发明专利。然而, 同质化重复建设使能力增长过快导致的产能过剩, 是“十二五”全行业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 做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十二五”期间, 纯碱行业要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手段, 以建设纯碱强国为总目标, 切实做好控制总量、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提高自动化水平、扩大纯碱、氯化铵出口、推动同行业兼并重组等方面的工作, 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

为实现纯碱强国目标, 目前行业的基本思路是:

贯彻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纯碱行业准入条件》, 通过控制新增产能以控制产品总量, 通过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 “十二五”末总产能力争不突破3000万吨。

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是重质纯碱占纯碱总产量的比例和干氯化铵占氯化铵总产量的比例, 目前重质纯碱占纯碱总产量的比例仅为40%左右, 到“十二五末”这个比例力争提高到80%。目前干氯化铵占氯化铵总产量的比例只有一半左右, 到“十二五”末, 也要力争上升到80%;

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资源节约和节能降耗的精神, 力争使氨碱法纯碱的氨耗达到3千克/吨, 联碱法纯碱的氨耗达330千克/双吨;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手段, 改进工艺、设备、实行精料政策, 逐步做到少排和不排。

“十二五”期间要认真总结目前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的经验, 大力推广生产过程DCS集散控制, 提高劳动产率。

实施不断扩大纯碱、氯化铵出口战略, 目前纯碱、氯化铵都已产大于销, 出口己成为平衡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可或缺因素, 因此, 出口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 要把出口当事业做, 建立和充实专业出口机构, 配备和培到专业出口人员, 要不断提高出口水平, 不断增加出口量, “十二五”末, 纯碱年出口量要达到250万吨, 氯化铵年出口量要突破100万吨。

“十二五”期间, 要积极推动同行业的兼并重组, 新建不如兼并重组, 一方面, 能控制产量的过快增长, 又能通过强企对弱企的整合, 提升后者的科技和装备水平, 进而提升产业水平。同时, 兼并重组会使企业数量减少, 竞争对手减少, 既可减少恶性竟争, 又能促使行业、市场的稳定, 实现企业的由大转强。我们会为有重组意向的企业牵线搭桥, 促进、推动, 希望有出成效。

浅析民航强国建设的科技对策 篇9

关键词:民航强国,强国战略,科技支撑,科技引领

2005年10月, 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1,2]。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 是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形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1建设新局面的战略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国家战略, 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1]。民航强国战略就是在民航统筹部署和整体规划建设创新型民航, 促进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1 民航强国战略的内涵

民航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 国民经济发展与航空运输需求之间具有良性循环的关系。我国正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的新形势新任务, 对民航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来说, 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正确把握民用航空发展趋势和规律, 立足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 实现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3]。

民航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任务策略下的全民航共同奋斗的战略目标。民航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民航业发展问题, 更是促进经济繁荣、实现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和提升国际地位的工具和载体。大力发展民航业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航的发展从实质上看是国家发展战略问题[3]。民航强国的推动和实现能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催生科技创新, 引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谋划民航发展, 同时以民航又好又快发展为国家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6]。

综合分析世界民航强国, 民航发展的科技综合实力都比较强, 民航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科技对民航发展的贡献率大和对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强”的核心是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发展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强大。

2 民航强国战略下的科技挑战

由于我国民航事业起步较晚, 民航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较低, 目前民航科技对民航运输持续安全、民航跨越式发展和民航强国战略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民航局李家祥局长在民航科教大会上指出, 我们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更长远的角度, 从民航科学发展和民航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出发, 看待科教和人才工作, 把科教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作为一个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 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6]。

从运输总周转量看, 中国民航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我国民航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航线网络不断完善;充满活力的多元竞争格局业已呈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运输能力和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向外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宽;航空安全管理不断创新, 航空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我国民航独特的政府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6]。

我国民航业在面临难得机遇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的同时, 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严峻挑战。国际竞争力不足, 难以应对航空自由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基础性资源 (如空域资源、专业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等) 供给不足, 成为制约民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6]。

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实质上是国家目标。要建设和实现民航强国建设目标科技是支撑。就科技本身而言, 正如胡锦涛在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 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科学研究实力不强, 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 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特别是科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匮乏、成果转化不力和科技投入不足等, 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1]。

(1) 科研队伍规模偏小, 民航科技力量偏弱, 科技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有待改善, 科技人才创新研究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还很少。

如果不包括相关院校, 中国民航专业的科研机构仅有航空安全技术中心 (以下简称:安技中心) 和民航第二研究所两家, 科研人员不超过500人, 而美国FAA的技术中心 (TC) 和航空中心 (MMAC) 共有研究人员7400多人[7], 中美民航科研人员总量相差很大。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与FAA技术中心的工作性质相似, 但规模相差很远, 技术水平也不在一个层面上, 尤其在航空器、关键设备、运营核心技术和实验验证等方面存在许多空白。

科研力量分散, 缺乏有机整合。民航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知名 (权威) 专家太少, 不利于民航科技发展和重大项目的争取、重大科研成果和规模效应很难聚集。在国际国内科技成果, 专利数量统计, 著名学术期刊论文数量少、影响小、学术水平较低, 基础研究薄弱, 更缺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2) 民航科技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导致民航科研体系很不完善,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管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尚未有效形成, 有利于民航自主创新的科技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2004—2008年中国民航科研经费投入情况如表一和图一所示, 每年科研专项经费投入1500万元左右 (其中包括工作经费) , 行业每年的科研投入总体上在5000万左右。可以看出, 民航科技的投入与近年中国民航运输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持续增长的情况 (如表二所示)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家对科技的财政支持一直持续增加, 近几年一直保持4%左右, 2006年、2007年达到和超过4.2%[5]。2008年民航局总支出116.2亿元, 财政总支出14.4亿元, 2008年民航科研专项经费投入1500万元, 仅占总支出的0.13%, 财政总支出的1.04%[8]。这些情况, 与国外航空发达国家的民航科研投入相差深远, 以FAA为例, 2008年其财政预算中仅“研究、工程和开发”的经费就有1.47亿美元[1]。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8民航局相关文件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5整理。

(3) 民航全行业科技意识和基础薄弱, 科技资源和成果不能有效共享, 民航科研基础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求。

民航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活力不足, 技术人员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高, 创新意识较低, 人才发展需求未得到满足, 出尖子人才和重大成果的一流环境还没有形成。创新团队建设比较薄弱, 缺乏领军人才, 没有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学术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近年来, 我国每年取得3万多项科技成果, 50000—60000项国家专利, 其中只有20%的成果转化并批量生产, 取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只有6%的成果形成产业化。据统计, 我国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很低, 只有30%左右, 劳动生产率低下。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贡献率高达60—80%, 新兴国家也在50%以上[9]。民航在这方面的情况大致一样, 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已阻碍了民航强国战略的进程, 影响到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目前, 民航还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十五”期间依托民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的十二个行业实验室 (科研基地) 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支撑发展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方面与民航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尚有诸多不适应不协调。科研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还跟不上民航科技创新的需要。

(4) 科技产业发展缓慢, 成果转化率低, 科技综合实力不强, 研究后劲不足, 自主创新和解决民航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 制约民航的跨越式发展和影响民航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依然存在。

科研单位的定位和分工不明确, 各家研究单位在科研工作中的角色不明确, 导致研究方向重叠, 无序科技竞争, 既不利于行业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也不利于科研单位自身科研能力的积累和发展。长期的无序竞争无法形成合力, 难以在关键领域开展持续的、深入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民航科技缺乏进行战略性、系统性的科研规划和科学多元的科研项目立项机制, 导致大量的项目与民航的实际需求和状况相脱节, 影响了科研的效能。我国民航一直以来, 在重大项目的研究上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策略, 导致持续性科研项目的投入渠道不畅, 造成持续性项目无法开展。例如:对民航强国战略其重大支撑作用的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宏大工程, 只进行了一些前期的初步研究, 未进行长期或整体规划。还有对保障和促进民航运输持续安全的CFIT、跑道安全、鸟击防范、人为因素及风切变等重大问题, 都未建立系统的研究规划。

整个民航行业科技支撑体系基础十分薄弱, 大型实用技术系统研究的能力, 很多研究停留在模仿修补、跟踪引进的层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前瞻性、系统性的科研工作较少, 重大的、持续性研究的工作更少。具有市场化前景的科技成果也不能很好地推广应用。

从表3和表4的国家统计的部门成果和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比较看, 2004—2008年民航系统的科技成果一直总量偏少。铁道部和民航局部门科技成果登记总量相当, 但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情况相差较大。铁道部获得国家奖励的成果中, 大都是以铁路生产建设和运营管理重大项目为依托, 以面向行业生产运营一线, 解决生产运营重大问题的研究任务为背景。这些情况说明, 铁道部科技管理在政府引导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层面, 在解决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问题方面, 值得我们民航借鉴和学习。2004至2008年民航系统像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这样的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均没得到很好的技术总结和理论提升。

3 科技对民航强国战略的支撑与引领

为了推动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必须为民航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引领。

(1) 制定民航科技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与美国和欧洲相比, 中国的民航科技基础相对较弱[10]。中国的民航强国目标需要有强大的科技能力的支撑, 因此需要制定国家层面的民航科技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加强对民航科技系统规划和统筹协调。明确未来10年至20年民航科技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重点领域、保障措施等。把握行业的科技需求和重大问题, 做好预见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发展部署和实施方案[10,11]。抓住民航科技发展的重大基础与前沿问题, 突出重点, 优先部署, 集中力量, 重点突破。认真落实民航科教大会精神, 继续实施民航科教振兴行动计划, 全面推进科技兴安战略, 加快推行民航科技创新的“1516”工程建设。

(2) 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和实施重点突破战略

统筹配置科技资源, 采用灵活多样、互利互惠的共享模式, 打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 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 构建技术研发协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等科技条件平台[10,11]。

建立和健全合理的统筹机制, 建设统筹协调的科技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健全重大科技项目生成和监督监察程序, 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整合民航科技资源, 筹建民航科学研究院。引导科研选题应面向行业生产运营, 针对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重点安全问题和民航重大战略问题组织科技攻关。

数据来源:根据参考文献9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参考文献9国家科技奖励相关文件整理。

加快航空安全实验基地、民航科研基地与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提高科研手段和研发能力, 推进民航科技创新, 加快行业科技进步。争取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推进、取得实效。围绕民航持续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 结合民航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 攻克一批制约民航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的关键瓶颈问题。

支持对行业发展和持续安全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长远性意义, 虽暂时还薄弱, 但对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 能有力带动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结合, 重点突破高新技术在民航航空安全、适航维修、航行新技术、空管气象和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民航系统核心设备、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的运营程序在立足消化创新的基础上迅速积累经验, 尽快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 实现核心设备和技术国产化。

(3) 营造积极科研氛围和培育科研队伍

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改善优化尖子人才培养和科技领军人物成长的“土壤”环境, 弘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营造宽容失败、摒弃浮躁、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我们全部科技政策的着眼点, 就是要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此, 要创造良好的环境, 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研究、更加自主地探索” [4] 。

加大优势科技资源有效整合的力度, 积极推进善于攻坚、能够解决民航重大战略问题的创新团队建设, 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科技领军人物和国际级科学大师。抓紧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和卓越组织才能的战略科技专家和中青年高级专家梯队, 拓展国内外人才和智力引进通道, 建立新型的多层次选贤用才体系, 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不断增加在国际民航业的话语权, 为民航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外部环境。完善并加大民航特聘专家和中青年技术带头人选拔和培养力度, 建立民航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制度, 提高民航科研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和研发攻关能力。

(4) 完善民航科技创新体系

理清政府和企业的职责与分工,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引导, 充分利用行业内外国内国际优势资源, 鼓励组成联合攻关团队, 突破制约民航发展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 针对民航生产运营一线迫切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和关乎民航发展全局的前瞻性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协同攻关, 统筹安排代表民航学科发展方向, 体现民航科技前瞻布局科研任务, 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 增强研究解决民航重大问题的能力。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管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民航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适用高效的科技评价体系[10,11]。

(5)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制

创新投入机制, 整合政府资金, 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强化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的保障机制。财政预算内, 建立稳定的科技资金, 科技投入要坚持“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 即统一协调政策、统筹配置资源、归口管理预算等。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制定在民航收益中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等办法保证资金支持。政府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要引导和支持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竞争前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调控的作用, 鼓励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结合, 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事业。

(6) 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并合理定位

加强民航科研机构建设, 加大对科研单位的投入。我国民航的科研机构基本为国家或政府建立和管理的, 企业几乎没有独立的、成规模的研究机构。与欧美等民航强国的民航研究机构及人员差距巨大, 令人震惊。因此, 我国民航迫切需要建立高水平的航空安全综合研究机构, 并加大对现有科研机构的投入。

明确不同科研组成部分, 如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培训机构及其他行业研究院所在民航科研工作中的角色, 根据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分工, 防止无序竞争, 实现科研的集聚效应, 保障科研工作实现自上而下的合理的规划和分配。

(7) 建立民航科技产业示范性工程, 筹建民航科技创新与产业联盟

建立民航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民航科技产业示范性工程, 鼓励引导民航企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民航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 重点支持民航企业面向生产运行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的开发创新[12]。积极支持民航企业参与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 提高民航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升科技对民航发展的贡献率, 为民航强国实现和建设创新性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筹建民航科技创新与产业联盟, 促进民航科技优势互补, 广泛合作, 搭建平台, 取得实效。联盟集成优势资源,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推进产学研用有效结合, 支撑和引领民航产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 提升民航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推动民航科技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和民航产业发展的大循环。

民航科技创新与产业联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为原则, 以民航产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 以研究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为纽带, 通过契约关系, 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广应用, 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内外竞争力、并能够引领民航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协作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4011536.html., 2009-09-11.

[2]温家宝.认真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开创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局面[EB/O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4023719.ht-ml., 2009-09-11.

[3]李家祥.世界民用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EB/OL].ht-tp://caac.people.com.cn/GB/114130/9508235.html., 2009-07-21.

[4]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1/23/content_12526569.html., 2009-11-26.

[5]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EB/OL].http://www.sts.org.cn/zlhb/.2009-09-17.

[6]民航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航科教工作的意见.2009.

[7]美国联邦航空局官方网站[EB/OL].http://www.faa.org/index.php., 2009-09-22.

[8]中国民航科技信息网[EB/OL].http://www.castc.org.cn/keji/.2009-09-23.

[9]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官方网站[EB/OL].http://www.nos-ta.gov.cn/web/index.aspx., 2009-09-20.

[10]吴波.英国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7) :139-144.

[11]曹勇, 赵莉.日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机制及其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7) :129-138.

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优势分析 篇10

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发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在此背景下,体育界开始讨论如何理解并实现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强国”的讨论既是实现一个世纪夙愿的努力,也是考量各现实因素后提出的阶段目标。通过对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优势的客观分析,有利于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明确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尽早实现体育强国的伟大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1 竞技体育领域已经取得的重大成就

体育强国是以竞技体育为先导,竞技体育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的主要方面。国际上历来也都把竞技体育的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的主要方面。例如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国际上公认美国、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为世界三大体育强国。而这三个体育强国在大众体育方面却都不是一流的国家,他们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三大体育强国,主要是取决于在竞技体育上的强大实力,因为这三个国家在奥运会上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处于世界前三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为世界所瞩目,而且已成为公认的奥运会“三强”之一。对近3届奥运会的奖牌统计发现,中国在金牌总数名列第一,并与排名在前三名以后的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在奖牌总数上我国与美国和俄罗斯有一定差距,但已远远的超过了排名第四的澳大利亚,“三强”的地位依然比较稳固。中国在竞技体育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需要,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体育发展水平。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保持年均9.8%快速增长,这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3%的速度,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已排世界第3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也在不断的攀升。1997至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与各地共投资建设全民健身工程13919个,总投资达22.7亿元。自从1994年发行体育彩票以来,体育彩票公益金成为群众体育的主要来源。截至2008年底,仅国家体育总局利用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就建设了全民健身路径8727个,雪碳工程258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32个,全民健身活动基地22个,优秀体育公园12个,体育彩票公益金中用于全民健身的资金达140.2亿元。全国共有各种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其中,标准场地占64.4%,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m2,人均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48.1元。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都有较大的提高,这就给体育事业由“大”变“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3 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规模、数量在扩大,质量在不断提高。教育部对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8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高中学生入学率已分别达到99.5%、98.5%和74%。全国高等教育1999年的扩大招生,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的教育经费统计公告显示,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为3349.04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8%。随着“十五”和“十一五”计划的实施,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有了显著的提高,2004年达到19%,2008年达到23.3%。综上所述,我国国民受教育的程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巨大改观,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种变化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发展提供了文化素质保证。

4 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以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均有了显著的增长,人均GDP在2008年已经突破1500美元,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7%和45.5%。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1000~3000美元之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40%是消费快速增长期,同时也是人们为了健康,体育消费快速增长的时期,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也会产生很大的改观。国内的经济学家也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成熟阶段”向“高额消费阶段”过渡的阶段。从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过程看,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大众体育发展的黄金年代均出现在“高额消费阶段”。因此,2008年奥运会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是中国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将为体育强国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5 结语

体育强国建设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也是体育战线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又一个新起点。建设体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大国家的需要,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伟大使命。我们要把握好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进一步明确体育事业新阶段、新起点的改革与发展思路、目标、路径和对策。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和要求,科学制定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精心谋划中国体育的未来,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

摘要:建设现代化的体育强国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宏伟目标。通过对体育强国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中国在政治体制、竞技体育、国民经济、国民素质和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意识方面已经具备建设体育强国的优势。

关键词: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优势

参考文献

[1]林立,李付伟,吴丽晶.试论体育强国与体育本质的契合[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45-46.

[2]胡锦涛.在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阮永福,李峰.对中国是“体育强国”提法的质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5):170-174.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贡献 篇11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留下大量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这其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精华,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了解其内容,吸收其精华,然后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发展,使之成为我们新的精神营养。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我们要认真继承和发展,绝不能有丝毫的轻慢。

积极传承革命文化。我们党在领导广大人民从事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漫长过程中,孕育出了一种改天换地、不畏艰险、勇于牺牲、敢于担当的革命文化,包括我们经常讲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也包括铁军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是我们继续前行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是我们攻坚克难的精神武器。坚守和弘扬这些伟大精神,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赋予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是我们判断是非、明确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行为准则。没有了核心价值观,就等于失去了国魂和民魂,失去了共同的精神纽带,失去了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要按照党和国家的部署要求积极践行,努力培育。

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振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必备条件。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旺。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再是昔日物质生活上的贫乏,而是精神和文化上的不足。没有人民精神的极大丰富,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在充分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积极吸纳世界各国先进文化营养,创新发展形式内容,使社会主义文艺真正发展繁荣起来,使人们真正享受到文化快乐和精神力量。

坚守和捍卫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织部分。敌对势力想搞垮一个国家,往往是从文化这一根基部分着手的。我们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然会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借助思想文化渗透西化或分化中国,而国内那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也妄图通过宣传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来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社会主义文化既要有吸纳百川的胸怀,同时也要有必要的警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强国建设 篇12

1 海洋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随着“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 国内对有关生态文明研究可谓风生水起、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其中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发展海洋经济,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 深刻总结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和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历程, 统筹谋划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而作出的战略抉择, 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八大报告宣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列并举。这不仅是一种新的提法、一种新的表述, 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成熟与完善。这种成熟、完善的治国理念, 必将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走向和谐幸福,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可谓“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2 深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2.1 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深入实施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 大力推进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 加快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文化产业, 积极培育涉海金融服务业、海洋公共服务业。进一步推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提升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重, 加速海洋高技术产业集聚、辐射和扩散。

2.2 构建海洋生态环境屏障, 开展示范区建设

深入开展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探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在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积极探索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 科学制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 保障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尽快制定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 加强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科学引领和规范实施。

2.3 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加强海洋综合管控

开展重点沿海地区海域排污总量控制, 削减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大力推进各类海洋保护区选划、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严格保护典型性海洋生态系统。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 提高滨海湿地、海岛植被覆盖率。加强海洋行政监察执法工作, 坚决打击各类海洋违法违规开发活动。

2.4 增强海洋生态文明意识, 倡导和谐海洋理念

继承和发展传统海洋文化精华, 发展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现代海洋文化, 谋求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的海洋文化观。深入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 重点建设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等海洋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提高公众投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努力形成关心、珍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海洋生态文明理念。

3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重大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必须紧紧抓住海洋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 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实现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海洋产业合理布局、海洋生态和谐美好注入强劲动力。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务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海洋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然要求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充分尊重海洋的自然规律, 以海洋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不断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和综合利用效率, 促进人与海洋的长期和谐共处, 最终实现海洋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但随着海洋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 海洋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 抓紧调整海洋经济结构, 优化海洋产业布局, 形成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和有效保护海洋环境的发展方式, 就成为实现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期盼的客观需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 目前, 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人民群众对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美化生活环境有了新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必须切实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尽快扭转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努力构建和谐的人海关系, 使海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蓝色家园。

4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升海洋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主要目标, 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海洋环境质量为主攻方向, 推动形成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和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海洋生态文明意识, 力争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在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一是要坚持陆海统筹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提出了陆海统筹的海洋发展战略。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陆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 陆域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海洋经济的拓展和提升, 两者之间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陆海统筹, 努力在海域与陆域开发上做到定位、规划、布局、资源、环境、防灾等六个方面相互衔接。坚决防止人为割裂陆海间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和功能定位的内在联系, 不计代价地盲目开发海洋。

二是要坚持“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用海, 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 全面提升海洋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坚持集约用海、坚持生态用海、坚持科技用海、坚持依法用海, 进一步完善海洋开发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审批用海, 坚决查处违法用海、违规批海。

上一篇:高压异步电机下一篇:电力施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