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

2024-09-28

制造强国(精选12篇)

制造强国 篇1

●当前我国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但面临挑战

●创新、智能、融合, 引领我国工业迈入转型发展新时代

●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需多管齐下, 采取综合性举措

当前我国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工业发展面临的条件和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 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我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做大做强工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保持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

当前工业稳中趋缓、缓中有好

今年以来, 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从工业来看, 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遵循了稳中有进的总基调, 呈现稳中趋缓、缓中有好、好中有忧的主要特点, 可以用“两缓、四稳、三进、三不足”四句话九个字概括。

两缓, 即生产增速放缓、企业盈利放缓。工业增速从二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逐步放缓至2014年的8.3%, 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既符合国际上发达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规律, 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内在需要。工业增速下滑较快与企业盈利放缓同时并存需引起高度关注, 实体经济盈利低等问题亟须加以解决。

四稳, 即经济稳、走势稳、区域和行业稳、工业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稳。一季度, GDP增长7%,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价格指数等指标也保持稳定, 国民经济发展平稳, 为工业提供强有力保障。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释放的红利以及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 一些重要指标趋稳回升。

三进, 即内部结构优化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技术水平持续推进。1~4月, 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电子制造业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8、1.7和0.8个百分点, 工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融合创新, 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增势强劲, 已成为一些地方经济的新生力量。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 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核心技术掌控能力显著增强。

三不足, 即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传统消费增长空间有限, 除汽车、信息消费外, 新的增长点不多, 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这是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的体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 定向降准、降息、降税等政策, 在执行层面存在政策传导不畅和打折扣现象;企业“脱实趋虚”现象突出, 许多企业感到做实体经济不如做虚拟经济, 这表明企业内生动力不足。此外, 我国工业创新能力不足问题进一步凸显。近五年, 我国科技转化率不足10%, 远低于发达国家40%~50%的水平。

危机并存, 工业发展形势复杂

我国工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内涵发生深刻变化, 既面临重大机遇, 也面临严峻挑战, 总体来看, 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这是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从国际环境看, 世界经济由国际金融危机前快速发展期向低速增长期转变, 并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 近期风险因素有所增加。美国经济有所复苏, 但欧洲、日本增速持续低迷, 新兴经济体增长总体放缓。世贸组织预测, 今年全球贸易额增长3.3%, 明显低于近20年来平均增长5.2%的水平。此外,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 全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将下跌30%左右, 增加全球通缩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后, 发达国家经济战略由过分倚重服务业向“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转变。2011年6月, 美国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 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攻领域;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 确立了智能生产和智能工厂两大主题。在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同时, 发展中国家对制造业资源的抢夺也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其他7个国家, 其中印度尼西亚比中国低40%, 孟加拉国仅是中国的1/5。如果我们不加快转型, 将面临两端受挤、不进则退的局面。

从国内来看, 经济由外需拉动向内需主导转变。在全球经济复苏总体低迷的同时, 我国工业品出口传统成本竞争优势也在减弱, 外需对我国工业支撑作用逐步下降, 但我国内需市场空间很大, 这将给我国工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具体来看, 2014年末, 我国城镇化率54.77%, 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潜力巨大。我国有超过13亿人口的消费需求市场, 去年我国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 较20世纪90年代翻了10倍, 这表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较为旺盛。目前, 我国超过一半以上的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依靠网络信息系统, 根据互联网发展趋势, 基础网络建设、宽带下乡、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等领域投资需求巨大, 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潜力巨大。

智能、融合, 工业发展大趋势

最近一个时期, 工业主要承担着三大目标任务:一是加快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从而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是围绕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加快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 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我们深刻认识到, 稳工业就是稳经济、稳就业、稳财税、稳大局。

制造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 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 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关键要认清、找准未来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 真正做到精准发力, 重点突破。我们认为, 工业将逐步由低成本比较优势向智能化、创新化、融合化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创新、智能、融合将引领我国工业迈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

智能制造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智能机器人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已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普遍加大对集成化、精密化、绿色化、无人化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 为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必备基础, 是智能制造生产体系中“系统的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下大力气发展工业互联网, 加紧出台一批相关政策措施, 推动企业从传统的工业基础设施加快向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演变。据国际权威机构估算, 未来20年,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的GDP增量。

制造业服务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着互联网与工业的深度融合, 制造业面向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成为行业发展热点, 在线实时监测、远程故障诊断、工控系统安全监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务将不断涌现。

多措并举, 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工业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和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 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需要多管齐下, 采取综合性举措。

坚持创新驱动, 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 又要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遇到的“玻璃门”和“弹簧门”问题, 更要通过标准体系的构建、知识产权战略储备等手段, 为创新保驾护航。

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要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大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坚持质量为先, 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我们将继续组织实施强基工程, 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产品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备水平。大力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提高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行业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继续在民生消费品领域提高重点产品的标准技术水平, 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

坚持绿色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重点支持高耗能行业和传统制造业推广应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装备, 逐步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例, 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式。通过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到2025年, 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坚持结构优化, 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出重点。未来五到十年, 我们将选择与工业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比较接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装备、电力装备等产业,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制定实施计划和对策, 力争率先实现突破;对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战略必争产业, 加大支持力度, 促其优先发展。

此外, 要做好政策衔接, 体制机制方面, 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金融政策方面, 支持重点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 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人才政策方面, 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 着力为制造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制造强国 篇2

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描绘了未来三十年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百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复苏缓慢,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酝酿新突破,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突破,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强化制造业创新,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谋求新一轮竞争的有利位置。面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新调整和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前瞻布局、主动应对,在新一轮全球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权。

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跨越发展,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要。“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向往和追求,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制造业做支撑,这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提出了迫切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契合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根本要求,通过持续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35》、《中国制造2045》,到建国一百年时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强国,以制造业的繁荣和强大,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是实现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的客观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40%左右,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量的90%以上,是拉动投资、带动消费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制造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换挡但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制定《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就是为了应对这一系列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瞄准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等关键环节,推动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以十年为一个阶段,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建设,并对第一个十年的战略任务和重点进行了具体部署。总体看,《中国制造2025》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而是兼顾当前和长远、兼顾战略和战术的一个行动计划。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描绘了未来三十年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

力推中国迈向制造强国 篇3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中高速增长的目标。在我看来,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按照三次产业研究规律,我们可以把以能源为主导的增长阶段称之为能源社会,把以工业为主导的增长阶段称之为工业社会,把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称之为服务业社会。我国以能源为主的社会延续了三千年之久,以能源为主体的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非常高。直到197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才达到40.5%,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进入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社会。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1%,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国际经验表明,从工业社会转向服务业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的见顶。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我国从1978年到2011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3年中,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8%,但是,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从工业社会转向服务业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仅仅为7.5%的中高速增长。

工业劳动生产显著高于服务业劳动生产,关于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共识。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在我国以工业为主导的增长阶段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节点上,经济增速会明显见底,而且会有逐渐递减的趋势。其原因就在于经济技术的不断扩大。

我曾参与过一个国家重大经济项目,这个项目预测了21世纪前半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得出的结论是,1996—2000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3%,而2006—2010年为8.3%,2011—2020年为6.4%,2021—2030年为5.4%,2031—2046年为4.9%,2041—2050年为4.3%。现在看来这项研究成果对五年发展规划的增长速度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众所周知,在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后,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这种下降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从此就会走向衰落。这里有一个相对量变化与绝对量变化的区别问题,相对量的见底并不意味着绝对量的缩小。根据三次产业研究的规律,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后,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趋于下降。

曾有学者把这一比重的下降看作是装备制造业走向衰落的表现,其实,装备制造业是否走向衰落,不能依据这种相对量的变化来判断,而应该依据绝对量的变化来兑现。数据显示,1977—2007年,在这30年中,美国制造业产出的绝对量增加值上升了128.72%,年平均增长率为2.99%。1979—2006年,日本制造业产出的绝对量增加值上升了226.33%,年平均增长率为3.6%,1970—1990年,德国制造业产出的绝对量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量为1.76%。由此可见,美、日、德这三个国家在工业化完成后,制造业不但没有衰落,反而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对大国强国来说,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都具有新兴的强大的装备制造业。美国正在逐类进行工业升级,德国也在实行制造业4.0。

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还比较落后,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这与大国、强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资本投入和政策支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产业链的中低端跃升到中高端的水平,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弘扬工匠精神建设制造强国 篇4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高技能人才座谈会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马凯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和优秀代表, 是创新技术技能、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 在推动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凯强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落实中国制造2025,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 必须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要完善制度保障, 落实和健全政策措施, 创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开发培养、选拔使用、引进聚集的体制机制。要加大培养力度, 创新“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营造良好氛围, 引导全社会尊重、重视、关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广大高技能人才要将大国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优秀品格,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制造强国 篇5

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新建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正式下线。这意味着我国在航空制造领域迈出重要步伐、取得重要成果,正式跻身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大型客机研制能力国家的先进行列。

大型客机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几十年来,我们因种种原因错失研制自己的大飞机的机遇,一直处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时代。“10亿双袜子换一架飞机”的说法,反映的正是我国在航空制造等高技术方面技不如人的尴尬,让多少中华儿女难以释怀。

从C919中所用的航空新材料可以看出,航空新材料的重点领域包括航空铝材、航空钛材、航空钢材和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由于中国航空装备早期以引进机种为主,因此材料的选用主要沿用国外材料体系,对外依赖性较强。近几年来,在自主创新思想的指引下,国内新型机种不断推出,对新材料的自主供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中国航空新材料的发展。但是目前航空新材料产业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应用基础薄弱、品种规格不全、性能不够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材料在航空装备上的推广和应用。航空新材料——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大、模量高、比重小、质量轻,具有耐高温、耐疲劳、耐腐蚀、耐高导和耐稳定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可以减轻航空器的质量,节省油耗,提高航速,因此在航空飞行器领域的应用非常迅捷,甚至出现取代一部分铝合金材料的趋势。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天中主要被用作结构材料,如主翼、尾翼和机体、方向舵、起落架、副翼、扰流板、发动机舱、整流罩及座板等,此外还有C/C刹车片等。

中国航空用高性能碳纤维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日美等国对碳纤维原丝技术实施技术禁运和封锁,目前中国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合成材料与终端应用环节,生产技术和设备规模与国外相比均有较大差距,成本差异很大,导致中国碳纤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碳纤维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吉林和长三角沿海地区。吉林依托化工资源,在军工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突破,重点企业为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东方神州碳纤维公司,该公司为目前高端军品用碳纤维的惟一供货商。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能力较强,借助于区位优势和政策扶持孕育了包括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简称“中复神鹰”)等一系列碳纤维生产、研发的龙头企业,海峡两岸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ACFA)也帮助台塑的碳纤维以较低关税进入大陆,加速我国碳纤维产业优胜劣汰的进程。

复合材料的应用将使飞机结构减重10%~40%、结构设计成本降低15%~30%,在未来10年期间,在商业飞机、支线飞机、军用飞机、民用飞机、直升机和其他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较大,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新型高复合材料飞机的引进和维修需求的增长,将使航空复合材料市场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碳纤维企业分布航空新材料——航空铝材

航空铝材是一种超高强度变形铝合金,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其具有较好的力学和加工性能,固溶处理后塑性好,热处理强化效果好,一般在150℃(甚至更高)以下有高的强度,韧性好,是理想的结构材料。此外航空铝材质量轻,轻量化效果显著,已经取代钢材并占据当前航空材料的主导地位。航空装备对铝材的要求较高,是铝材的重要高端应用市场。虽然航空用铝材受到来自复合材料与钛材等的替代竞争,但在可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特别是在支线飞机制造中,铝材用量将占其用材总量的80%以上。

在中国,航空铝合金的研制和应用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最初是为了配合飞机维修和仿制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7075、2024、7475等合金的研究工作,但材料的规格远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90年代以后,国内开展了对7A55、6A60、高阻尼铝合金、耐热铝合金以及铝锂合金的研究,但研究水平还不成熟,价格居高不下,与国外先进技术具有较大的差距,飞机用厚板基本上依赖进口。

为替代进口并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国内至少有10家铝板生产企业均着力研究航空用铝厚板的生产技术,包括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南铝业”)、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南铝业”)、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山铝业”)等铝企均致力于到2015年为国产大飞机开发和制造航空用厚板。项目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长三角等地。其中,东北地区以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北轻合金”)、辽阳忠旺铝型材有限公司(简称“忠旺铝材”)为龙头;长三角地带吸引外资能力较强,也具有较强的生产研发实力;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重庆和南宁。

飞机制造业对铝材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铝合金厚板上,特别是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厚板。航空级铝合金厚板大部分都是用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轧制的,而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厚板是一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由于装备和技术上的原因,中国的航空级铝厚板预计要到2015年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求。目前航空级铝厚板在国内市场上还是一种比较紧俏的产品,发展航空铝合金在厚大截面材料整体化制造、铝合金整体构件低成本制造等方面有很高的产业投资前景。中国航空用铝企业分布航空新材料——航空钛材

钛合金是航空工业中使用的一种新的重要结构材料,比重、强度和使用温度介于铝和钢之间,但比强度高并具有优异的抗海水腐蚀性能和超低温性能。钛合金能够进行各种方式的零件成形、焊接和机械加工,加上近10年的使用经验,钛合金铸件在飞机结构件的使用安全可靠性已为设计人员普遍接受,目前主要应用在飞机襟翼滑轨、受力不太大的中小型结构件、轴承壳体、支架、接头、转接圈、压气机机匣、钛合金精铸整体叶轮、发动机转子空心叶片钛合金精铸件等部位。钛合金在国外民用飞机上的用量也随飞机设计和性能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其用量占飞机结构质量的百分比已成为衡量飞机用材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中国,由于航空制造业起步较晚,钛及钛合金在航空领域用量不大,但近几年,随着钛合金加工行业的迅速发展,钛及钛合金板材的应用有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在航空领域,大规格钛板主要应用于超塑成形飞机的腹鳍、壁板和板筋等零部件。机身上常用到的钛板材主要是蒙皮,厚度在1mm左右,用于飞机机身蒙皮的钛板材比飞机发动机的用量更大。

中国的海绵钛产业集中在辽宁省和贵州省。其中,贵州遵义钛厂已经获得了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的航空级海绵钛认证。中国钛材以板材为主,其次为管材,航空用钛约占钛材产量的10.1%。航空用钛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陕西和辽宁。其中,辽宁钛产业集群借助资源优势在发展钛下游产业的同时也着力进行航空级钛的研发工作;宝钛集团作为世界知名的钛材企业,在航空用钛方面也有一定的拓展。中国航空用钛企业分布航空新材料——航空钢材

尽管在飞机制造中钢的应用比重不断下降,但由于钢具备高强度、高韧性、高耐应力以及良好的抗冲击性能,飞机的一些关键承力结构件如起落架、大梁、大应力接头、高应力紧固件等仍在继续使用钢材。无论是在半成品生产中,还是在复杂结构件的制造中,尤其是在以焊接作为最终工序的焊接结构件生产中,钢材都是难以替代的材料。在现代飞机结构中,钢材用量大约在5%~10%的水平。长期以来,飞机制造业使用最多的是高强度钢材。通常把抗拉强度高于800MPa,屈服强度高于500MPa的不锈钢称为高强度不锈钢,把屈服强度高于1 380MPa的不锈钢称为超高强度不锈钢。

按照生产工艺的不同,高强度不锈钢可以分为沉淀硬化不锈钢和时效不锈钢2大类。沉淀硬化不锈钢可以分为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和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主要用于航空工业中在400℃以下工作的耐蚀承力结构件,如各种管道、管接头、弹簧、紧固件等;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主要用于发动机承力件、紧固件等。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主要用于制造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机身、紧固件、高强弹簧等。时效不锈钢可以分为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和铁素体时效不锈钢。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可用于制造航空工业中的弹簧、紧固件、承力结构件等。铁素体时效不锈钢中含有足够高的铬、钼、铜和镍,使该钢耐海洋气候腐蚀的能力大大提高。

虽然中国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也是不锈钢生产大国,但受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中国高级特殊钢产量和质量均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作为特殊钢种的高强度钢材,国内产品性能还不稳定,品种规格也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求。国内能够生产高强度钢材的厂家不多,重点企业有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抚顺特钢”)、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冶特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简称“宝钢特钢”)等。中国航空钢材企业分布

让自己制造的大飞机飞上中国的蓝天,成为无数中国人的梦想。从2008年开始研制以来,C919共规划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全国20多万人参与其中。从飞机设计研发到适航取证,从项目制改革、供应商管理,到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从坚持“主制造商-供应商”发展模式,到“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诸多“零的开始”,终于锻造了C919今天的下线,多少人为之奋斗的“飞天梦”正在逐步实现。

弘扬工业文化 建设制造强国 篇6

工业既是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也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文化自信在工业领域的落脚点,也必然是推动其改革发展的支撑和动能,并进一步揭示了工业文化是工业发展的灵魂,在我国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由大变强过程中不可或缺;同时也必然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制造强国建设的中心任务,弘扬发挥好先进工业文化的支撑作用,塑造提升中国制造的新形象、新内涵。基于这些体会和认识,我想重点与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工业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自然产物,工业文化作为文化的子集,既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又根植于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具有反映工业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属性。从人类发展历程看,工业文化是继原始文化、农业文化之后的文化形态,它的产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在工业时代,工业文化代表着工业的“软实力”,显然应该成为主流文化。

工业文化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广义的工业文化是指工业社会的文化,是工业发展的倍增剂、润滑剂和灵魂,具有工业化时代的典型特征。狭义的工业文化是指工业与文化相融合而产生的文化,它的特征是与工业生产和活动紧密联系。它包括两类:一类是工业与文化自然融合,如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另一类最先是工业科技与产品,但随着应用的普及,逐渐融入了文化元素,如影视文化、网络文化等。没有现代工业,就不可能产生这些文化形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演进,工业与文化的结合必然会越来越紧密,并可能形成新的工业文化业态。如娱乐机器人、虚拟现实(VR)、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智能汽车……

当然,不同的人对工业文化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给出了定义,即工业文化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工业物质文化是基础和前提,工业制度文化是协调和保障,工业精神文化是灵魂和根本。按纵向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类,工业文化则包括了国家工业文化、工业文化产业、工业领域文化、工业行业文化和企业工业文化。

工业文化有什么用

工业文化是保证工业社会正常运行的“润滑剂”,具有传播、认知、规范、凝聚、调控和创新六大功能,其主要作用有:

工业文化是生产力。一方面,工业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是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工业文化生产力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物质性,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为物品,工业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

保障工业社会协调发展。工业文化是驱动工业社会协调发展的润滑剂,影响着其所在的工业系统整体发展,发挥着协调工业社会正常运转的作用。

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工业精神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为工业生产活动提供深层次动力和支持的一种社会主导取向和共同价值观,包括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协作精神、契约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等。近期,总书记、总理多次强调了工匠精神,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们认为,工业精神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在培育工匠精神的同时,也应与其他工业精神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中国工业精神。

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工业软实力。工业文化规范了工业社会的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价值体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哲学等。建设制造强国只有软硬实力兼备,才能掌握制定规则的权力,才能赢得优良的发展环境,才能传播自己的价值观,打破西方国家主导的局面。

推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随着新工业革命的来临,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并将推动技术体系、生产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发生变化,这些行为形成新的社会价值观,产生新的文化并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提升中国工业产品品质及附加值。文化影响产品,加强设计和融入人文气息可以直接提升产品的品质及附加值。

工业文化往哪里去

前面跟大家介绍了工业文化是什么、有什么用,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工业文化往哪里去,即工业文化未来发展的重点。基于对工业文化的研究分析,我个人认为工业文化未来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以工业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的新阶段。

决定制造业强盛的基本因素包括资源、技术和文化“三原色”。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各国工业发展的路径大同小异;到了工业化的后期,各国工业化表现各异,几乎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就是文化差异,即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工业化的多元化。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制造强国,其文化特质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西方工业强国都是经过了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才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业文化。

目前,中国还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工业文明。深受延绵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的影响,我国工业领域的从业人员普遍具有封闭保守、自给自足、追求快速盈利、做事不精细等显著特征。近几十年工业化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等浮躁之风,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过去,我们对工业文化和工业软实力的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和改造,这些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工业生产力。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首次提出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我们认为“中国制造2025”应该是“刚柔并济”的中国版“工业4.0”。循着国家层面的文化强国战略思路,在全面建设制造强国的背景下,就制造业本身而言,必须是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与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并驾齐驱,不仅要提高产业规模、技术水平、材料装备、制造能力等“硬实力”指标,更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工业文化等“软实力”建设。

塑造国家工业新形象

国家工业形象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工业本身、国家工业行为、国家工业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稳定性和可塑性四大形象特性。塑造我国国家工业新形象,可以通过增强工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品牌建设,改变“代工厂”的形象;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广告传播、事件营销、口碑营销、公共外交、公共关系等主要策略进行立体传播。

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产业

工业文化产业是工业技术、产品与文化深度融合后所形成的产业,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遗产和工业旅游、数字游戏、数字媒体、数字内容以及其他工业创意产业等。工业文化产业大多采用柔性生产模式,既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又能维持较低的成本,紧跟中国向消费社会转型的速度。可以说,发展工业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消费结构升级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树立工业价值观,提高工业文化素养

一是建立完善中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围绕制造强国建设战略需求,探索开展高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工业文化普及、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结合试点,广泛开展工业文化教育等,培养出高质量的工程类人才,培养出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创新型人才。

二是注重工业文化环境建设。提高全社会对工业立国、工业强国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企业强化企业文化工作,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理念根植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并成为其固有的文化基因;提升新时期技能工人的社会地位,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心专注钻研技能,努力使我国成为技能人才强国。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不仅要有经济硬实力,还要有文化软实力。在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进程中,同样需要有强有力的工业文化做后盾。企业是工业经济的细胞,工业文化事业建设离不开广大企业的支持和宣贯,在此希望与大家共同努力,为弘扬工业文化,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罗志荣)

制造强国 篇7

《中国制造2025》提出, 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 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 基本实现工业化, 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 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两化 (工业化和信息化) 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 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 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 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 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 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等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中国制造2025》提出, 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 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 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 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 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

在智能制造工程方面, 《中国制造2025》要求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 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 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 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 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 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 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 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 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 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 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 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 不良品率降低50%。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到2020年, 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 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 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 (元器件) 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 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 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 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 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绿色制造工程方面, 《中国制造2025》要求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 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 开展绿色评价。

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关键靠人才 篇8

在各行各业提倡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大背景下, 一线生产工人的技术素质, 不仅决定着企业产品优劣, 更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 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5月30日, 以“大省重器, 荆楚有才”为主题, 在襄阳举办“2015 (第二届) 湖北省机械行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对接洽谈会”, 既是响应中央及湖北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政策号召, 又将为襄、十、随地区乃至全省的机械企业、机械院校、政府主管部门搭建机械行业人才平台, 共商机械人才大计, 促进、推动机械行业人才的发展, 更能提升整个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社会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

此次会议由湖北省机械行业联合会、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联合主办, 襄阳市装备制造行业联合会、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机械》杂志联合承办, 湖北省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湖北省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协办。来自东风、武钢、武船、三江、三环集团公司等近百家企业以及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30多家相关大中专院校参加了此次会议。各企业和学校就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对接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多家企业与学校达成了校企合作意向, 并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

制造强国 篇9

2 0 1 5年末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 明确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工作任务与思路。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工作报告中指出, 工信部将加快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贯彻落实创新、协^1、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统筹推进制造强国, 实施“中国制造2015”, 力[I快构建产业新体系。

会上提出2 0 1 6年主要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能耗降低4%,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电信业、互联网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人分别增长3%、2 5%和14%左右。

制造强国 篇10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 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明确了今后5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突出了6 个方面。其中第二个方面是“强化创新引领作用, 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包括“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

据悉, 《规划纲要》分为20 篇80 章, 其中第5 篇为“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包括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3 章。第22 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出, 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 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 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 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具体来说, 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方面, 《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包括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 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解决一批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 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机制, 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

制造强国 篇11

《中国制造2025》是一次机遇,亦是一场挑战。我国如何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的短板究竟在哪?如何做大做强?“中国制造2025”可以照搬德国工业4.0吗?

数据显示,2013年, 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称谓不容质疑。在规模上,我国制造业已居全球第一,但第一的背后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我国制造产业发展了十几年,虽然打造出了“中国制造”的名号,但大部分仍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在自主创新能力上仍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据统计,我国的创新能力指数及全球竞争力指数在世界上仅位于25名到30名之间,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也远不及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致使我国制造企业只能依赖国外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

作为美国创新的代表企业,苹果公司已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2010年亚洲开发银行调查发现,生产一部苹果手机所需的成本为178.96美元,其中超过60美元流向日本,30美元流向德国,23美元流向韩国,我国所得6.5美元,仅占一部苹果手机价值的3.6%。另外据统计显示,我国所需的高端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 80%的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仍依赖进口。

我国制造企业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所遭遇的窘境,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忽视了研发的投入。华为作为国内研发投入最大的科技公司,2011年的该项数据高达24.5亿美元,但仅相当于微软公司的27.1%,诺基亚的32.3%,思科的46.5%。在汽车等其他制造业领域,我国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与跨国公司差距更大。

自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3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的2.2亿美元后,便一直牢牢占据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称号。风光背后,我国制造业却存在品质低下的问题,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甚至成了“价低质次”的代名词。

在我国,制造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为主,而技术型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如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技术是硅含量,国外产品硅的纯度远超我国。同时国外产品能用20年,而我国的产品最多能用10年。

此外,由于我国制造企业核心技术的缺失,产品的附加值往往不高,而国家标准定位过低又导致国内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很多企业只能转而通过恶性价格竞争来获取市场,进而导致我国制造企业普遍利润水平低下的情况。

2013年海关总署统计资料显示,进口机床平均单价为10.73万美元/台,而我国出口机床为262.93美元/台,是我国出口机床的400多倍。深陷价格战泥沼,同时缺乏资金支持的国内企业根本无心无力发展核心技术以改善产品质量,我国企业因此陷入了产品附加值低-恶性价格竞争-忽视产品品质提升的恶性循环。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对工作执着、对事业负责、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无论是瑞士手表得以畅销世界、成为经典,还是德国工业产品广受世界欢迎,都离不开这种专一投入的工匠精神。在这些行业内,技术工人从事的并不是机械重复劳动,而是通过改善工艺使产品品质不断升华。工匠精神的背后,则是从业者对生产研发规律的遵循、对创新的向往、对消费者的尊重。

我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大量卓越的工匠,典型如善于解牛的庖丁、善于木工的鲁班等。进入工业化时代,一些工业生产领域也涌现出大量劳动模范和技术尖兵,他们爱岗敬业的事迹被广为宣传,对所在企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必须承认的是,也有一些企业经不住外界诱惑,过分追求利润的“短、平、快”,丧失了静下心来打磨产品、追求精致的耐心。这直接导致部分行业虽然规模和生产能力已处世界前沿,但产品质量不高,工艺水平落后,也不利于中国制造的形象和口碑。

所有的创新工作最终需要人来完成,特别是在生产制造领域,一个再高精尖的技术、一项再完美的商业计划、一种再具备卖点的产品,都不会轻易实现市场成果的转化。因此,与技术、创意、资金同样重要的,是提倡埋头实干、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正是这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帮助创新成果顺利转化,并为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涵养。

“我们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从现在开始,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就是我们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工信部部长苗圩如此表示。

目前美国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英法韩处于第三方阵。《中国制造2025》勾勒出未来蓝图,但从第三方阵升级到第一方阵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实现这一步步的跨越?专家认为需从制造强国、中国创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等几方面着手。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中国制造2025》的全部内涵,苗圩的答案是“由大变强”。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具有较高国际分工地位。当今多数制造强国中,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比较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它们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对构成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具体指标进行逐项发展目标预测,将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第二阶段,到2035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第三阶段,到2045年,乃至建国一百周年时,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也是我国首次系统提出制造强国纲领性规划。”苗圩说。

在《中国制造2025》中,一个亟须实现的转变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中国创造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技术创新。我国的研发投入规模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18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但与世界强国相比,产业创新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定位为我国制造的主攻方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群体性技术革命,核心就是智能制造。”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说。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透露,工信部已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实施方案,并计划今年选3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未来将连续三年实施试点示范,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2017年准备全面推广。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开展绿色评价……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散布其间,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色调。

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认为,提出把绿色制造作为主要方向之一,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制造业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能源消耗42.6亿吨标准煤,约70%是工业消耗;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69立方米,远高于日本的88立方米、韩国的55立方米。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介绍,工信部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包括建设绿色工厂、实施绿色制造、加大循环利用、倡导绿色消费等各个方面,并建立严格的标准和评价机制,企业如不符合绿色制造,还将上“黑名单”。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中国制造亟须突破质量瓶颈。在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看来,我国在一些关键材料、零部件和核心系统上,质量和可靠性不高,长期依赖于进口。改变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状况,必须从质量入手。

中国质量协会会长贾福兴说,质量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主题,也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主题,社会各方力量都应参与提升质量工作。

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目标。

目前,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只是一个贴牌大国,不是品牌大国。我国出口的商品中90%以上是贴牌产品。

贴牌和品牌的差别直接体现在利润上。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价格约10美元,在我国离岸价格仅2美元,去掉成本,贴牌生产毛利只剩0.35美元。品牌缺失导致国内企业只能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辛辛苦苦“为人做嫁衣”。

“中国制造”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际名牌。伴随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跃上国际舞台。最新的世界品牌500强中,我国有29个内地品牌上榜。

德国工业4.0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完成的,我国没有完成工业化就直接进入信息化时代,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年才走过的历程。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得不说,我国仍缺乏足够的底蕴来加快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摆在我国制造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德国只身担起欧洲经济稳定的重任,制造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而引领制造业未来的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可以说是世界制造业领域最重要的两个规划。因此,提到“中国制造2025”,总是绕不开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不完全等同于德国工业4.0,德国工业4.0就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中国制造2025》从始至终贯穿着应对新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思想理念和措施,但它不是专门为应对新一轮革命制定的规划,它还要顾及到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顾及到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指出。

从时间维度上,周济表示,德国在工业1.0、2.0、3.0基础上提出工业4.0,我国制造业则要2.0、3.0、4.0同步发展。“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得我国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大大压缩。”

“中国制造2025”战略开始之际,正逢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认为这不是巧合:“一方面,新兴业态、新的增长点正在破茧而出,为我国经济打开敞亮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受困于成本增加和销售困难,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这是一个关键档口。“中国制造2025”遇到的挑战比德国工业革命4.0更为复杂,也更加艰巨。因而,他也认为德国经验不能照搬,技术提供者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创新解决方案。

事实上,量大面广的中国制造业,只有一部分企业能够实现4.0的智能制造,其他几千几万个企业还是2.0或3.0。我国制造业的层次差异很大,发展非常不平衡。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表示,由于发展不均衡,层次结构差异大,总体来说要实行并行战略,即2.0补课、3.0普及、4.0示范。

在过去的国际交易中,经常听到的都是一些大集团公司的名字。而近年来,频频有国内的中小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亮相。

砸了20亿美元收购位于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让国人知道了安邦保险;收购荷甲海牙ADO俱乐部,北京合力万盛开始广为人知;中国金叶公司,为了买下一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公司,花了6.65亿美元的举动,让国人惊讶……国内的中小企业在国际交易中开始崭露头角。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而企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毛伟明说。

目前,我国有50%的税收来源于中小企业,60%的经济总量由中小企业创造,70%的专利由中小企业所提供,尤其是80%的就业主要依靠中小企业解决。从数量方面来看,中小企业占了各类企业的99%。同样,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过程当中,中小企业必将发挥它的潜力和巨大作用。

制造强国 篇12

把创新发展摆在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位置

破解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矛盾, 必须坚持国家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 把增强产业技术实力作为战略支点, 统筹推进科技、管理、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创新, 走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道路。要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载体, 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 构建地方、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整机企业和基础企业协同推进的机制, 打通研发、标准、产业化及应用的整个产业链条, 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基础工艺, 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产品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造水平, 有效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要聚焦国家战略目标, 融合高新技术、高端装备、高级人才和高水平服务, 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组织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加快形成高端引领的发展格局。要把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与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紧密结合起来, 既发挥大部门和产业链优势, 推进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又通过集众智、汇众力, 极大地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加快提质增效升级步伐。

把协调发展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把“中国制造2025”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对外开放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紧密协同, 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 不断营造制造业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发挥好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作用, 强化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的协调安排, 加强战略谋划和跨地区、跨部门协调, 督促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能, 对每项政策进行细化实化、加快落地, 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要完善重大产业工程布局协调机制,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基础大数据平台, 加强部省合作和政策互动, 指导各地围绕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聚焦核心优势, 强化分工协作, 制定差异化推进目标和配套政策体系, 不搞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坚持进退并举、新旧平衡, 既大力发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10大重点领域, 又下大力气抓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 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 使新旧增长动力平顺转换。

把绿色发展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并将之列入九大战略任务、五个重大工程之中。要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 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低碳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改造, 推广循环生产方式, 培育增材制造产业, 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绿色协同发展。要大力推动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重点突破节能关键技术装备、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和资源开发综合利用适用技术装备, 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环保服务, 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要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以企业为主体, 加快建立健全绿色标准, 开发绿色产品, 创建绿色工厂, 建设绿色园区, 打造绿色供应链, 建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 强化绿色监管和示范引导, 推动全面实现制造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

把开放发展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制造业是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 也是我国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力。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分工体系加快重构。与此同时,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 制造业正成为一些世界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 争夺产业链、价值链的角力场。这场历史性变革, 抓住了是机遇, 就能实现跨越发展, 抓不住就是挑战, 就会被长期锁定在产业链低端。在出口增速放缓、传统成本优势削弱等因素影响下, 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思维, 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的机遇, 坚持内外需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 深化产业国际合作交流, 努力形成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要突出落实好“一带一路”战略, 建立“走出去”重点项目库, 通过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强化产融合作, 支持引导钢铁、水泥、电解铝、高铁、通信设备、工程机械等行业企业, 以沿线国家、境外产业园区为重点, 有序参与重点领域投资合作。同时, 充分发挥多边双边交流合作机制作用, 深化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中小企业、核与航天等领域合作, 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 持续提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制度性话语权。

把共享发展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制造业肩负着吸纳就业、满足社会需求和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使命。当前, 制造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 正在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新兴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强劲需求, 也提供了许多新的发展机会。谋划好制造业发展, 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 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制造强国。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关系民生的高端制造业, 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 力争突破一批基础共性技术和重大公益技术, 努力满足国内需求。要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部署, 围绕“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 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 开展国际对标提升, 支持制造企业“双创”, 以更优质的产品、更丰富的业态引领和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要大力深化“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的有机结合, 推动网络提速降费, 强化电信普遍服务, 培育壮大共享经济, 使人民群众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上一篇: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下一篇:供暖系统的修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