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2024-09-28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共10篇)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篇1

摘要: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对于提升和优化北京郊区产业结构,富民增收关系重大。北京市张坊镇以其自然和人文资源为基础,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以开拓文化创意产业为契机,积极探索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的机制和途径。

发展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美学价值,或是生态价值意义都十分重大。正因如此,积极探索北京市都市农业、都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之途径,以提升和优化镇域产业结构,是北京市郊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比较优势

张坊镇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南的拒马河畔,距京城75公里,总面积1524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全镇有15个行政村,11172户,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6万,非农业人口0.5万。200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1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20%;人均纯收入完成7880元,同比增长5%;税收完成3412万元,同比增长12.9%。开发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北京市张坊镇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区位和基础比较优势。

(一)在都市旅游业发展方面,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优越

张坊镇地处十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1—4渡,是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节点,生态环境怡人,实属“自然氧吧,生态家园”。以山水文化为依托,山水游系列活动被广大游客所喜爱,而且随着《三国》等影视剧在这里选取外景,罗威等大品牌婚纱摄影公司来这里组织拍摄,使影视外景拍摄、婚纱摄影等附着产业在这里生根发芽。此外,来这里作画写生的画家也呈逐渐增多趋势。这里的山水文化正以其特有的魅力被更多人所认识和接受,口益成为首都市民短期假日旅游的首选和山水文化附着产业的创作基地。同时,张坊镇境内的仙栖洞和龙乡宫融汇了北方溶洞自然景观,是较为典型的喀斯特溶洞自然历史形成的代表,岩溶景观千姿百态,五种沉积类型景致形成于30万年一70万年之间,有滴水沉积、流水沉积、停滞水沉积、飞溅水沉积、水雾沉积,分别以石钟乳、石幔、石塔、石瀑、石镜、石鼓、晶花、盖板等方式存在,而且还有五星峡等地质奇观,具有较高的科普研究和推广价值。近年来,张坊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毗邻中国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区位优势,强化农游结合,依托金秋采摘节,加快以民俗采摘为主体的休闲农业发展步伐,有效整合了农、游资源,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到目前为止,全镇12个村具备旅游接待能力,民俗户挂牌102家。

(二)在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磨盘柿生产专业镇已初具规模

张坊磨盘柿以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佳而享誉全国。目前,张坊镇磨盘柿基地面积已达1.9万亩,柿树总株数达到37万株,每年平均产量达到500-600万公斤。被国家命名为大磨盘柿生产基地、北京市磨盘柿专业镇、房山区农业标准化基地先进单位,通过有关部门验收,被命名为全国磨盘柿标准化生产基地。这里盛产的磨盘柿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评为绿色食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为“中华名果”,并先后注册了“京峪、御贡、张坊”牌商标。2007年,张坊磨盘柿取得了“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被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底蕴深厚的宋辽文化突出

张坊宋辽古城历史文化遗留再现了宋辽时期特有的历史文化。而且,作为华北地区唯一的古代军事设施,张坊古战道在古代军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研究宋辽历史文化和古代军事提供了实物和佐证,可以用于历史文化辅助教学,继而以博物馆的形式,将张坊古城打造为历史教学的第二课堂。

(四)在环境建设方面,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明显

一是区位优势突出。由于地处山区、平原结合部,张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周张路、房易路、涞保路的翻修绿化,使交通更加便利,环境大为改善,过境车辆和人员数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特别是随着京石第二高速、北京郊区环线的投资投建,将对张坊镇旅游节点建设和吸引客流、引导消费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张坊镇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进而形成人员的集聚优势,为文化创意产品提供消费市场。

二是环境优势得以彰显。为进一步打造发展环境,形成产业优势,张坊镇政府积极争取投资近2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发展环境,加快了发展步伐。08年镇域总体规划修编得到批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心区详细控制性规划修编进展顺利,主导产业“211”调整布局更加明确。综合整治绿化美化效果明显,以三条线为重点治理内容,房易路一期综合整治绿化工程沿线清理砂石场7个,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周张路绿化带加厚补植、密植苗木0.5万株,涞保路两侧公路绿化栽植绿化苗木9.5万株,围绕“三条线”的绿化、美化,加紧沿线村的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完成村庄绿化2.5万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41.7万株,增加绿地11.5万平方米,全镇绿化工程总投入达到850万元。

二、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的比较劣势

围绕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该镇把“两带一区一沟”作为重点,两带即从蔡家口至四渡为龙头的一、二、三产相融合的黄金产业带和沿房易路两侧发展商贸服务产业带。一区即以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建设城镇中心发展区。一沟即以仙栖洞景区建设为龙头沿千河口至东关上村一条沟。在产业发展方面,以旅游、林果两大发展优势为基础,着力推进都市农业、都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立体结构。拟对周张路沿线1—4渡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基地、大峪沟乡村度假区、十里采摘观光带、农耕文化展示区,以及一渡、二渡、三渡、四渡景点及服务区,建设一条旅游黄金线。2008年成功引进磨盘柿冷藏加工项目,两家企业开始试生产脱涩柿和柿子醋,年加工能力可消纳全镇磨盘柿总产量的60%以上,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开发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北京市张坊镇具有着良好的自然、人文、区位和基础优势。但存在的问题和劣势也不容忽视,这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文化创意产业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远远大于文化建设本身。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不少,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投入不足,特别是还没有产业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

(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和规则不熟悉。

主要表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不清楚,把文化发展等同于文化创意,对上级政策掌握不清楚,争取和利用政策支持的方向出现偏差,努力不小,收获不大。

(三)人才和技术的制约。

缺乏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人才,对文化创意的前期挖掘和发展的方向研究力度不够,整体发展处于低级水平,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模糊意识,但缺乏必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四)政策和资金的制约。

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单凭本镇经济实力缺口仍然较大。需要争取和赢得优惠的政策支持,需要不断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和发展模式。

以上因素制约了张坊镇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发展上“有资源没优势”的问题较为突出,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的战略措施

张坊镇文化资源丰富,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思路是:以科学规划为导向,以资源聚合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产业实体为重点,加紧制定张坊镇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加快现有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战略,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通过实施领军人才模式、促进多元融资模式、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产业基地模式,加快建设与“中国磨盘柿之乡”品牌相协调的文化创意产业架构。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抓紧制定发展规划。

按四大文化创意产业区划分,对不同区域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张坊镇文化创意产业五年发展规划。一是宋辽古城风貌区,二是自然山水体验区,三是地质科普推广区,四是现代农耕示范区。

(二)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利用政府北侧建设用地,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坚持用规划后的蓝图和向社会公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项目,吸引一批民营企业入镇经营,引进影视后期制作、特色旅游纪念品研发、规划包装设计等经济实体,发展影视编辑、动漫制作、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基地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建造张坊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孵化器”。

(三)营造文化创意产业环境。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建设,营造“引的来,留的住”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和市场消费环境。抓好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将服务作为产业载体、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其他环节链接的中心市场,增强文化创意的生命力,以完善周到的服务争取落地生根型企业,打造产业经济实体。

(四)实施领军人才战略。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为集

聚产业精英创造更多的条件。结合《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房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的落实,加紧研究张坊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土地使用、项目立项、政策争取、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最优服务和最大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继续巩固与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基础,积极引进本土高等学府的学子回乡创业,在小额贷款、政策帮扶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聚集优势。

(五)加强现代科技支持力度。

加快“数字张坊”建设和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网络营销和对外链接,扩大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通过信息流吸引创意流、资本流、人才流、消费流,引导文化创意产业趋向,为产业实体的文化创意、文化投资、文化置业、文化经营及文化消费的决策行为架设桥梁。

(六)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以磨盘柿产业文化创意为题材,研发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提高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营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以旅游产业为载体,进一步改善文化旅游消费环境,使文化创意产品直接转化为商品,在旅游主服务区和众多景点设立连锁销售网点,建立文化创意产品快速入市的绿色通道。

(七)建立多元投资融资模式。

引入民营资本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按照“集体引导、农民自愿、企业参与”的原则,建立利益导向和调节机制,采取农民出让土地经营权和“企业+基地股份制合作”、“股权保底+股份分红+劳务收入”等多种利益分配形式,进一步加大土地等生产资料的集中流转力度,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

(八)提供优质高效政府服务。

以服务型机关创建为载体,加大机关管理制度和机制创新,塑造“制度管理、机制激励、事业凝聚”的良好行政环境。强化法律法规教育,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规范政府从政行为,落实个人绩效考核与科室评比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促进机关干部切实履行职责,实现依法高效行政。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篇2

(一)都市农业定义及功能

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而提出来的。但迄今为止,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仍无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从而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体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

通常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三生功能”,即生产性功能、生活性功能、生态性功能。将这三项基本功能表述为:a、经济功能即生产性功能,主要指产品上满足都市市民的消费需求,通过为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优化城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收入。b、社会功能即生活性功能,主要指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以及观光、休闲等场所的机会,并有利于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c、生态功能,主要指其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和生活环境,并有利于防止城市过度扩张。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概念、与旅游农业的关系及作用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在都市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开发都市农业的各种功能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不仅使都市旅游的开发趋向丰富与新颖,而且通过旅游开发为农业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空间,从而日益成为旅游业与农业不可缺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也构成了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市农业在国外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渐趋成熟。而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的中国,都市农业在我国的兴起不过短短10多年的时间,但随着经济的进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近几年也在我国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等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海市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在观光农业、市民农业、庄园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北京明确要把京郊农业建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其中体闲观光为一大功能;深圳适应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观光农业旅游已初步建立规模市场;广州已经出现了许多观光农庄,庄园经济正在兴起。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能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是由于它有以下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都市农业高产高效的目标

开发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农业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城郊型农业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一直被认为是个弱质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就要求农业改变面貌,实现转轨变型,向二、三产业延伸,扩大经营范围,提高附加值。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旅游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又可以以旅游农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2、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伴随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已成为“柏油沙漠”、“水泥丛林”的所在,城市生活空间越变越狭窄,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气质量越来越差,各种污染使得城市居民更加向往乡村恬静悠闲的自然环境,则旅游农业的出现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

3、有利于城乡相融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趋势。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是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城乡的差异,而产生乡村向城市、城市向农村互动的文化交流特征。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主要内动力。这种城乡间文化、环境的强烈反差,使得旅游业向郊区农村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一)缺乏有序管理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集都市农业与旅游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性、开放性的产业,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农业和旅游业。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处于兴起阶段,从管理法规到开发管理者、游客素质均未真正到位,特别是小型的农园情况比较突出,经营效果还不理想,例如市民农园管理法规还不健全,盈余分配、权力义务分担等问题尚未理顺。而且管理者缺乏专业训练,往往懂农业的不热悉旅游业,反之亦然。在全局上由于缺乏对这类项目的发展给予科学引导和严格的控制,使得区域资源缺乏整合、产业同构竞争、布局无序混乱,这不仅影响项目本身开发的经济效益,也未能充分发挥此类旅游项目应有的综合功能和效应,不利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和环境,隐藏并极易引发城市资源和环境危机,危及城市化向现代化、高层次健康持续发展。

(二)特色不浓,品牌不强

现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品位不高,特色不浓,品牌项目不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项目内涵浅薄,缺乏个性和深度,缺乏科学的策划和创意。②项目规模偏小,产业链短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生产,而且各区域间旅游资源缺乏整合,未有形成更大品牌和规模效应。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往往是当地的农民,当他们意识到身边的环境资源可以作为“摇钱树”时,便按自己的理解或者干脆照搬别人的模式,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管理模式的情况下便仓促上阵,这些投资者目光短浅,品牌意识弱,不重视品牌建设的长线投入,导致项目形象模糊,品牌不强,可持续发展乏力。此外,各项目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和整合,未有从形成区域整体形象和旅游网络建设的高度上提升吸引力和扩大辐射范围,实施品牌营销,因而项目也就失去竞争优势,难于持续发展。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主要内动力,但目前大部分农家乐、田间采摘和田间美食等项目,未能充分发掘当地的农业历史、农业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并使之有机融入产品之中,很多项目没有鲜明的文化主题,立意和层次都不高。此外,由于开发速度过快,一些经营者过于偏向观光游乐项目的开发,把市民农业园搞得与人造乐园雷同,有的项目甚至搞成“小而全”的大杂烩。在城乡融和,文化碰撞中,农村文化受城市文化影响更大,城市化倾向明显。

(四)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雷同,近距离重复布局,低水平盲目扩张现象普遍,以观光农园、森林公园、旅游农庄这三种类型为主,其中,许多旅游项目未充分利用都市农业高科技、现代化等多种功能资源和优势条件开发旅游产品,项目的科技含量低,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农业旅游水平,农业旅游季节性瓶顶也未能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初衷。

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建议

(一)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1、观光型农业旅游

观光型农业旅游是目前发展较成熟的旅游方式,它是发展精耕细作、集约经营、高产新奇的现代农业旅游形式,具有观光、食用、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在发展传统型农业旅游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高科技园区及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增加观光型农业旅游的新品种。

2、参与型农业旅游

参与型农业旅游可重点发展市民农庄。这种方式在国内已经开始流行,它是以开发商集中开发,经营管理为主。游客可购买庄园内相应果林、园地或某种作物,自己耕作。最大特点是可以实行社会多渠道、小规模融资,将旅游者纳入旅游投资开发和管理的责任人范围,从而吸引投资,并有利于提高游客重游率。

3、体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从观光向体闲度假转换的阶段,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4、设施农业旅游

设施农业旅游是指工厂化的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像工业在车间生产那样,以现代农业科技和设施为保障,避开气候、季节的影响,能够稳产高产。这类旅游项目既符合城市用地紧张、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实际,又可做到常年开放,户内户外旅游项目有机互补。可主要开展观光、科普、购物等旅游活动。

5、青少年农学游

城市青少年缺乏农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这已引起家长和教育界的重视。农业旅游是寓教于乐的较好方式。青少年农学游可以使青少年在感受田园风光的基础上,通过亲自耕作的方式,增加他们相应的农业知识,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珍惜粮食、尊重农民、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6、农业博物馆旅游

农业博物馆旅游是指选择和集中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生活、典故、古村落等农业文化、农业科技和农业景观材料,采用现代手法加以集中展示,供游客参观、考察、学习、研究,可集中办一个大型综合性农业博物馆,也可以依托相关特色农园或典型古村落配套专项农业旅游博物馆。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建议

1、以农为本,树立大旅游观念

农业旅游涉及农民扶贫和增收问题,因此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必须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观光农业已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实践证明,以农为本是投入少、回收快、返贫率低的旅游扶贫和增收之路。此外,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将都市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新型旅游方式,加之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需要各行业的合作与协调,所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首先要树立大旅游意识,加强行业合作。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在旅游中,要加强对都市农业用地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城市的污染直接破坏了都市农业的生态环境;城市的无序扩张,更是占用了城区和郊区宝贵的农业用地,而这恰恰又是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因此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首先必须针对都市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树立生态观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好其中的水源、土壤、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防止城市建设对耕地的无序占用,建立良性循环的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顺利进行与健康发展。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

规划是指导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明确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绝对不能削弱政府的主导地位,搞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还是要靠政府的规划和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力量,尽快做好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划,摸清资源家底,结合城市发展,合理交排布局,划定保护和开发区域,明确开发的重点和主题,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实践,改变盲目开发、随意布局、竞争无序的混乱状况,树立把农业旅游新兴产业变成新型产业的观念,科学运用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一体化理念,使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地衔接。

4、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不同于城市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淳朴的乡情民俗。所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要重点突出文化的乡土性和景观的乡野化。在进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贵的地方性特色农业文化内涵,突出农业高科技,将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农业高科技、户外农业生态风景与室内农业博览园、农业生产与深加工、农业生态文明与城市工业文明在城市独特地域上有机地融合,要充分依托城市的各种优势,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开发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实现综合效益。

5、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特色和品牌是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在充分挖掘本区域独特的有形、无形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深化、活化等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活动,打造成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品牌产品。开发中要注意突出专业化、个性化、精品化,不要搞小而全的“大杂烩”,要形成区域内部项目优势互补的产品结构,从地域上、主题上、文化上整合景观群组,打造更大品牌,实施品牌营销,以整体优势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培养复合型人才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篇3

关键词 农业;互联网+;休闲;产业转型升级;地方特色文化;生态;APP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47

1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视阈下漳州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意义

漳州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素有“花果鱼米之乡”“天然大温室”的美誉,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产丰饶,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具有观光、休闲价值的农业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遍布全市。2015年,《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七条措施的通知》(漳政综〔2015〕18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支持休闲农业用地、基础设施和设施建设,对农业休闲项目给予税费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休闲农业项目的支持,加大财政对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扶持力度,部门协作共同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加强组织领导等具体措施。有力推进漳州市形成农业休闲典范城市,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打下坚实基础。

2 漳州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具体做法

2.1 完善和创新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

提炼典型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加以完善和创新,采取复制推广的形式加快发展步伐。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程中,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各地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推手。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区建设思路是:结合地方特色和“农业+”的理念,注重创新经营模式、拓展农业功能、引领新常态、延伸产业、进行深加工,推动基地农户共同发展。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真抓实干,在全市形成了五大休闲农业产业带和10条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并凭借农家乐、农事体验、休闲农庄、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农事节庆)、休闲农业园区和古民居七种休闲农业模式,建立一批极具代表性的综合性休闲农业项目。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依据《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七条措施的通知》(漳政综〔2015〕182号)精神和市休闲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关于组织开展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评选的通知》(漳休农〔2016〕1号)要求,提炼典型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对于已建成的单位,加以完善和创新,采取复制推广的形式加快其他示范区的建设发展步伐。

2.2 开展休闲农业多元化发展格局

生态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的模式,具有创意性、独特性、差异性等特征。如今随着城市进程加快,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向往农村休闲路线,走进农家,亲近自然,为休闲农业带来无限商机。休闲农业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科技(科普)农园等形式。为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作為典型生态休闲城市漳州,固然要在建设休闲农业城市的基础上,通过复制、孵化等途径,大胆探索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扎根特色,做出特色,推出品牌,走向全国。

2.3 开展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形象研究

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总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总体形象。漳州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形象方面一直注重不断创新,漳州市的历史底蕴、文化积淀、人文特色、历史遗存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与吸引力。随着农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漳州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就要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品牌形象塑造。建立漳州农业生态休闲产业形象识别(MI)。企业理念识别即CIS中的MI。依据MI原理,城市作为休闲目的地,其理念识别是在对经营者的意向、休闲农业的各种资源和当地内外部环境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反映出具有个性的生态休闲农业精神,确立出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和哲学,提出体现生态休闲农业地价值追求的形象口号。理念识别是城市生态休闲农业形象设计核心,是协调整个城市内外关系及发展的灵魂,它由城市整体价值(城市精神)、各种观念、意识及价值取向等组成。

2.4 形成“互联网+”休闲农业化

2.4.1 大力推进农业电商平台,将漳州味推向全球

我国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服务或产品生产商网站,是典型的农业B2C平台;二是第三方平台网站,如携程网等;三是其他专业的休闲农业信息网站,一般由各级政府部门主办;四是自建门户网站,如漳州网上商城,以O2O的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营销相结合。截至目前,漳州味网站已成功上线,主要提供老字号、食品饮料、美妆洗护、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和钟表首饰六大栏目,针对漳州的特色商品片仔癀、花卉等进行推广。同时上线京东商城、一号店等第三方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助力漳州特色农业发展。

2.4.2 开发漳州生态休闲农业掌上APP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媒体30年也随之变迁,从期刊到广播、到电视、到互联网,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移动终端APP成为了当今无数人每天必玩的应用,轻触屏幕,快速了解新闻动态;手指一按,即可语音聊天;单指滑动屏幕,轻松成就一笔生意,而这些,都是从定制企业APP开始的。为了加快推广休闲农业的发展,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工具、原有的推广途径已不能满足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当今发展的需要,移动营销市场成为眼下最看好、最潮的市场,移动营销已不可否认地成为流行的趋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也不例外,研发并利用移动终端APP,该APP主要提供手机移动终端信息检索的功能,第一时间推送优质信息,成为集旅游、住房、餐饮、交通、小额支付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篇4

关键词:都市田园,构建,生态,休闲农业,对策

都市田园这种创新性的休闲农业模式十分适合在大城市周边推广, 因其在拓展城市功能的同时, 保留了农业景观, 既可满足现代都市人亲近自然的需求, 也能带动乡镇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同时因其明显的区位优势, 便于实现短期旅游和缓解工作压力的需求, 是发展休闲旅游度假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1 都市田园生态模式发展现状与意义

建设“都市田园”是顺应城市发展趋势和休闲人群需要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都市田园的构建主要侧重于对城市周边乡镇的改造, 可有效统筹城乡发展, 既可辐射带动周边地块土地开发, 为城乡发展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又可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 带动城市休闲化开发与升级, 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 改善人居环境。都市田园的构建, 主张依照自然规律进行,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 减少破坏, 打造优美和谐的生存环境。以绿色、环保生态为主题, 打造一个天然氧吧, 为人们追寻自然生态, 提供名山大川旅游的一个补充[1]。

2 都市田园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都市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了很快的发展, 取得一些经验,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开拓休闲农业新天地, 缺乏认识和行动, 经营者忽视或脱离农业生产经营, 缺乏整体规划, 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二是项目建设重复, 功能雷同, 互相竞争, 效益低下。三是休闲农业尚未深入挖掘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 休闲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 仅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 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四是基础设施不完善, 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科技含量低, 效益低下,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资金支持少。

3 构建都市田园模式的载体

都市田园位于大中城市周边, 具有区域优势, 选择农业基础好、城镇化水平高, 具有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生态环保功能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完善三产服务功能, 进行规划设计[2,3]。

3.1 开发独有的自然资源

园区建设要因地制宜, 以突出自然生态, 利用其独有的水文资源、光热资源, 开发滩、泉、湖、涧休闲项目;利用光热和降水, 开展日光浴、冬猎、滑雪、滑冰等休闲活动;以云、雨、雪、雾等自然景观, 开展原生态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活动。

3.2 丰富传承的人文内涵

传承的农业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灵魂, 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 就地取材, 谈农具、话农活, 挖掘劳作的田园文化, 去伪存真提炼浓缩民俗文化, 尊重地方的吃、住、行等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礼仪, 推崇享受花、鸟、虫、鱼被赋予的特定人文品格气质, 从艺术方面挖掘开发。

3.3 打造独特的农业景观

依照园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 与基本农田种植园、人工林地、牧场、鱼塘、村庄等生态类型结合, 以农业活动为基础, 进行嫁接、扦插、组织培养、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活动, 打造现代生态种植的自然景观, 开展观赏、采摘、种养的亲身体验活动。

3.4 设计多彩的DIY活动

开发丰富的求知、求真、求趣的DIY活动, 利用园区的农业环境与农业生产, 赋予其教学讲解、农事体验的功能, 体验耕种、采摘、垂钓、烹饪、表演等活动, 参与工艺品制作和趣味竞赛项目, 展示胸怀, 追忆田园乐趣, 以享受淳朴的民风与自然的和谐。

3.5 创造特色的物质产品

农田以标准化生产措施, 以清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生产特色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利用棚室生产错季果菜, 达到周年生产、四季保鲜, 以朴素的农家风味和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让顾客流连忘返。

4 都市田园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只有把农业、农民、农村有机结合, 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城市品位, 让人们更好地贴近自然、享受自然, 才能真正实现都市园区的休闲功能。

4.1 科学规划, 正确引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结合现有条件, 延伸现有游览观光景点发展休闲农业, 结合龙头企业区域环境美化, 增加休闲农业内容, 结合农业科技园区, 拓展园区功能布局, 发展成为科普基地和观光休闲景点, 结合农村城镇化发展, 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重点进行示范引导, 逐步推进[4]。

4.2 完善基础设施, 强化扶持

以民间现有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为基础和民间投资为主体, 重点支持公共设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产品品牌的宣传, 支持开展休闲农业的综合系统研究, 探索都市园区发展的模式和发展的政策目标, 摸索建立休闲农业品牌和围绕园区基地建设的系列产品开发与服务, 逐步带动城乡的全面发展, 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

4.3 保护环境, 注重生态

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 积极弘扬“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 发展农业清洁能源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 把特色、绿色农业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 融合农业、生态、休闲、教育、运动、商务等综合功能, 形成一产与三产的有机结合, 营造都市田园的生态之肺, 发展低能耗、少污染的休闲旅游产业。

4.4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

着力发展景观农业, 形成“一景一品”、连线成片的发展格局。依托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园, 开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自选自做等项目, 让游客尽情享受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享农家乐的情趣, 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核心, 发展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庄,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4.5 宣传推介, 创建品牌

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人文等内部要素, 通过开展以全国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推介、全国休闲农业星级评定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品牌培育工程, 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庆活动, 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 引领休闲园区消费热点的形成, 提高都市园区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明伟, 任国柱, 郭焕成.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何平.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分析[J].社会科学家, 2002, 17 (1) :5-10.

[3]雷凌华.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21) :6524-6527.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篇5

示范区情况的报告

--2011年3月15日在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简要汇报创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南通市提出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目标,并制定出台了规划,随后又将我区11个镇纳入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范畴。我区结合实际,按照“三宜”原则,将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作为构建现代农业的主方向,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加快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高效农业规模化。突出设施农业、农业园区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发展,大力建设规模农业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高效农业的总量,全区高效农业面积达到49.8万亩。设施农业项目明显增多,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13万亩。农业园 区得到快速发展,全区建有各类农业园区52个,其中种植和畜禽养殖园区40个,水产养殖园区5个,休闲观光园区7个,总面积3.23万亩,辐射带动高效种养面积11.5万亩,联系农户近18万户。省级农业园区通州景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5万亩,已建规模达到5000亩,其中设施面积3000亩。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水芹菜、设施蔬菜、中药材种植、出口蔬菜生产、鲜食果品生产、沿江千亩河虾围网养殖、沿海滩涂贝类养殖、休闲观光等优势产业面积达16万亩,其中出口蔬菜年创汇1000万美元,实现休闲观光农业收入2400万元。

二是生产经营产业化。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作重点,带动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的发展,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增强了农业综合竞争力。目前,全区已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10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总资产达21.6亿元,年产值73亿元。近两年,新建了长丰禽蛋加工、玉品斋食品、滑嘟嘟食品、景瑞蔬菜加工等一批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富豪啤酒、嘉安食品、一德实业、新中乳腐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连年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嘉安食品拥有荷兰豆、青花菜等种植基地1.5万亩,新中乳腐拥有优质稻米基地1万亩,银河面粉拥有优 质小麦基地15万亩。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产、运、销等环节中获得收益,增加收入。据统计,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16万户左右,占全区农户数的40%,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全年使用农民工1万多人,农民获得工资性收入超过1亿元。

三是产品建设品牌化。质量建设明显提升,通过“三品”认证农产品6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9个,绿色食品17个,全区累计认证“三品”159个,面积达80万亩,占食用农产品面积的80%。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农产品名品名牌3个,省市级名品名牌 7 个。在农业企业中加强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中90%以上通过了ISO9000系列和HACCP质量认证。

二、主要做法

1、科学规划,促进高效农业集聚发展。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专家起草编制了《南通市通州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去年4月28日,组织召开了《南通市通州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论证会,得到了盖钧镒院士领衔的专家组的认可。规划充分体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三宜”原则,以建立具有通州特色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体系为战略目标,确立一产主动“接二连三”的发展理念,建立现代农贸物流区、生态种养区、精品果蔬区和结构优化区四大战略板块,规划沿海高速现代农业示范带、如 通线现代农业示范带、海通线现代农业示范带和沿江公路现代农业示范带,做优景瑞和嘉安两个产业化核心龙头企业,做强果蔬、畜禽、水产、粮食和休闲五大产业,做大扣蟹、梨、苗木、水芹、西瓜、葡萄、香芋、菱角、菌菇、休闲十大基地。各镇也相应规划了现代农业园区,加快了农业项目进区入园步伐,实现了集聚集约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2、狠抓项目,引领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按照“做强特色、做大规模、做响品牌”的理念,加大项目农业投入,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建设。继续把农业招商作为项目农业、设施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农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小分队到山东开展招商引智活动,在杭州召开通州农业招商洽谈会,37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9个项目现场签约。2010年,全区农业招商引资 6.4亿元,引进规模农业项目42 个。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安排2200万元用于支持项目农业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各类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全区新建扩建规模以上农业项目145个,其中种养项目95个,加工项目20个,休闲项目22个,农产品市场项目8个。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3万亩,新增高效农业面积9.2万亩,被评为全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区。

3、规范运营,加强合作组织建设。我们把加强合作组织建设作为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努力 提升合作组织的经营质态。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69家、社区股份合作社18家。全区累计建成农村三大合作组织576家,入社农户总数15.83万户,其中去年新增入社农户数3.98万户,覆盖率达40.6%,较上年增长10.2%。按照“四有”标准,健全完善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合作组织规范运作。合作组织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在项目农业、设施农业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促进了项目落户,较好地发挥了桥梁作用,农民与基地、企业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全区新增入股土地面积2万亩,为各类高效农业项目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4、狠抓配套,优化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环境。区政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扎实推进河道整治工作,全年疏浚县乡级河道89条段430公里,疏浚整治村庄河塘477条段土方845万方。河道长效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农村水环境进一步改善。大力推进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拆建、新建泵站64座,新建防渗渠道173公里。推广农机具1100多台套,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区建设,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40万亩,顺利通过了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区)的验收。实施高标准农田工程,新增面积1万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面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省、南通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三宜”原则,加快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1、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一是大力推进规模农业项目建设。继续把项目农业建设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把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种养基地作为重点,推动现有项目提档升级,整合资源新办一批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市场竞争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化。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项目农业扶持力度,重点用于支持项目农业建设。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农业项目推介招商活动。全年力争新建扩建农业项目120个以上,新增投资10亿元以上。二是着力扩大设施农业规模。设施农业具有可控、高效的特点,是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重要途径。引导各镇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推进土地流转,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大力新建扩建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尤其是连片设施农业项目,力争全区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新建扩建连片500亩以上钢架大棚项目10个。以设施农业为依托,培育推广高 效栽培模式和高产优质品种,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5万亩以上。三是努力拓展延伸农业功能。推动农业由传统的种养向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转变,加快一产接二连三步伐。注重专业市场建设,培育农业流通企业,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加快农产品销售流通。发展壮大农业休闲产业,提高休闲项目经营管理水平,丰富服务内容,扩大影响力,提高经营效益。

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准确把握农业经济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过程中彰显通州农业生态、高效的特点。

一是发展品牌农业。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扩大优质安全农产品覆盖面,大力创树国家名牌和省市名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溯源体系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监测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促进农业生产标准的推广应用。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亿元产业和十亿元特色产业建设,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规模,扩大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特色镇村建设,扩大产业规模、做强特色。三是发展园区农业。以南通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通州高效农业核心区建设为引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农业项目集聚集 约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高效农业核心区发展规划,制订相关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引导各镇区因地制宜,大力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村。

3、强化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前一年完成2011~2012 年农村河道疏浚任务,疏浚河道119条(段),完成土方240万方。继续推进农村桥梁改造,实施中央财政小农水工程、农田灌排系统改造工程、高标准农田工程,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广新机械、新技术,确保农机装备总动力增长1万千瓦以上,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区、镇、村农技队伍建设,形成服务靠前、全面覆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继续组织开展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南昌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南昌市

“都市农业”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已出现于日本的有关文献中,其后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的学者相继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都市农业是一个广义的地域经济的概念,它包括镶嵌在都市内的插花状小块农田和庭院绿化与城市美化的绿地,也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还包括远郊甚至大都市经济圈内适应大都市市场需求的农业。都市农业集中反映了发达形态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其本质是生产性的农业,不是单纯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经济性是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可见,都市农业是高层次、多形态的绿色产业,它依托于城市、服务于城市,进一步将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融合起来,同时又是一种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娱乐、文化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系统。

作为在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市农业旅游,其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在都市农业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了都市农业旅游产品。所谓都市农业旅游是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发展的旅游农业模式,在都市景观生态资源的基础上,以都市农业的特点为要求发展农业,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旅游行为。

1 南昌市都市农业旅游现状

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都市农业的发展也由单纯满足都市菜篮子的需求转为了多功能、复合型方向。

南昌都市农业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南昌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加快缩短与国内外旅游发达城市的差距。如省旅游局开展的“美丽江西、和谐城乡”互动游活动。鼓励城市社区组织居民深入农村,了解古村文化、新村新貌、乡风民俗,体验农村生活;鼓励乡镇社区组织农民进城观光游览,感受城市风貌,使城乡居民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理解和情谊。出台的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政策,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拓展规模,提升运行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就业和农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南昌有各类乡村休闲景点130多个,休闲农庄30多个,规模较大的观光农园年接待量多达6万人次,具体景点如表一所示。

2 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发展优势

2.1 区位优势

南昌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国内唯一一个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节点城市,京九、浙赣、皖赣等铁路穿城而过,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独特的区位优势促进了南昌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快捷畅通、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作为中国的江南水乡,南昌有着沿江交通便利、粮食生产丰富和商贸流通发达的优势,为农业观光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和相当丰富的客源市场。

2.2 环境优势

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韵,山脉、水脉、文脉相融的南昌市拥有旅游业发展的绝对环境优势。南昌的自然环境优美,山环水绕,风光绮丽,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而过,“城在湖中,湖在城中”,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英雄城。多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南昌还有众多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是一座滨江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有着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具备建设现代花园城市的良好环境。

2.3 农业优势

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穿城而过,鄱阳湖之滨,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多样,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水系、土壤等自然条件都十分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下,南昌农业形成了优质大米、优质果品、瘦肉型猪、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正努力建成都市型农业、绿色环保食品的生产基地。

2.4 休闲氛围浓厚

休闲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为南昌市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产业基础。

3 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2009年南昌市的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远远落后于长沙、郑州、太原,仅略高于合肥,这说明虽然南昌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有上述优势,并且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但南昌都市农业旅游甚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还较低。由于南昌都市农业旅游经济条件、旅游市场规模、旅游硬件设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南昌的区位、环境及农业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南昌都市农业旅游还存在很多不足。笔者在分析比较了南昌都市农业旅游与国内都市农业旅游发达城市的异同后,认为南昌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可遵循如下模式。

3.1 确立“以客源市场为依托,以亲近自然和农村体验为主题”的开发理念

重视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根据旅游客源地选择的地域近似、资源相异、交通便利等原则以及旅游地的客源流向,当前南昌都市带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可细分成四个层次:(1)一级市场:南昌市市民;(2)二级市场:江西省内居民;(3)三级市场:鄂、湘及全国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旅游者;(4)四级市场:热衷于异域风情、农业观光、购物、品尝、参观等国内、外游客。目前应以南昌市市民及江西省内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据相关调查,这些游客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把南昌都市农业旅游景区作为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和体验农村生活的首选地。根据游客的需求特点,亲近自然和农村体验应成为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开发的主题。

3.2 打造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品牌特色

都市农业旅游的开发宜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努力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园区。挖掘地方性农村文化内涵是打造农业旅游品牌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围绕各地区农村特色,提供蕴含特色农村文化内涵的具有观赏性、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农事活动和农村风俗活动,如安义千年古村群,它是古代赣文化和赣商文化的完美结合,是都市市民追溯历史、感受自然、体验农家生活的绝好去处,它最有神秘风采,最有古郡风韵,最有田园风光,最有乡村风貌。另一方面,将农、林、牧、副、渔、粮、果、蔬、草、花等各种农业资源要素相结合,将耕作、采摘、养殖等活动作为农业旅游的“核心产品”开发,培育能展示地区性农村文化、风情特色的精品品牌,打造具有地方化、现代化、个性化的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品牌。

3.3 提升档次,打造旅游度假胜地

按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要求,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大力推动相关部门提升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景区交通设施水平,完善旅游目的地交通网络,增强通达性。引导推动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服务接待功能。严格执行环境优先的原则,强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卫生设施、医疗设施、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更加完善。兴建休闲度假村和景区农家旅馆,适应团队游、自驾游、散客游等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同时加强对度假村的管理,规范秩序,完善硬件设施,使其成为南昌对外宣传和旅游服务的重要窗口,并要加强服务人员旅游形象宣传,建立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脱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整体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改善其服务态度,营造一个安全、顺畅、舒心的旅游环境。

3.4 创新理念,打造新型都市农业旅游模式

1927年8月1日,“八一”起义在南昌打响。自此,南昌有了英雄城的称号,也有了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新四军旧址、朱德旧居、贺龙指挥部等等。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与红色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体验了充满历史沧桑及战争硝烟的革命历程后,马上又能享受到田园农庄的宁静恬然,体会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更能起到教育警示作用,更加充分的满足游客红色旅游精神需求。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都市农业旅游模式。

4 结束语

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是现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重新认识和拓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领域,也是高效和深层次开发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农村文化景观和农村田园景观的重大举措。因此,开发都市农业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南昌都市农业旅游,潜力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蔡庆丽.都市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66-68.

[2]关俊利.浅析我国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J].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7-29.

[3]郭春华.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景观建设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20(4);67-79.

[4]田逢军.城乡交错带农业旅游发展战略—以上海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6):1054-1057.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篇7

20世纪4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粗放发展、城镇化盲目扩张,引发的清洁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催生了都市农业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后,在“绿色产业回归城市”、“城市与自然共存”、建设“田园城市”的呼唤和实践探索中,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多功能的都市生态农业,逐步成为城市化国家和地区统筹解决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有效手段和模式。

新世纪以来,随着快速城镇化对市民“菜篮子”、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友好等要求的提高,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农家乐等新型农业形态在河南省都市区蓬勃兴起。

2002年,郑州市率先提出《河南省郑州市环城“都市型”现代化农业规划》,之后洛阳、开封、许昌、焦作等市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都市型农业探索与实践。以河南丰乐园实业有限公司、郑州毛庄绿园实业有限公司(原郑州毛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一些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乃至旅游服务企业,开始在市区和郊区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特色畜禽养殖基地和客户餐饮、休闲、观光功能区。

2004年后,在“国家森林城市”、“林业生态省”等战略指导下,河南各地纷纷开展创建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市、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活动,不断探索都市农业的实现方式。2012年按照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部署,河南各地进一步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按照“基地园区化、园区景观化、田园生态化”的建设理念,围绕优质粮种、绿色蔬菜、现代渔业牧业、花卉苗木、生态果园、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林等产业,涌现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园、标准化农业基地等多种形式的都市生态农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穿国家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总体布局后,河南省各市纷纷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产业支撑载体,着手打造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辐射城市郊区及周边部分县(市)的“半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规划建设一批以特色种植业、设施园艺业、生态休闲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生态走廊等为主题的都市生态农业园区。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并将之视为深化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抓手。这标志着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自觉和理性发展的新阶段。

关于都市生态农业的内涵,学术界尚无一致观点,但对都市生态农业所遵循的“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的本质[1],则是广泛认可和肯定的。根据对国内外实践的调查研究显示,都市生态农业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装备和经营模式,系统开发都市内部及其周边城市化区域的农业资源,创造都市需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农业形态。

根据河南省正在推进的“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部署,都市生态农业是河南都市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系统梳理河南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现实需求,为加快推进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 河南实施都市生态农业的宏观需求

2014年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启动了大中小城市相结合、产业圈层分布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2]。这不仅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而且是河南省抢抓城市化提档升级的历史机遇寻求破解“三农”问题之策的重大战略,是河南省实施三大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探索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的“四化”协调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1 河南走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都市生态农业探路

都市生态农业以资源集约、技术集约和劳动集约为特征,注重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园、农技研发服务体系、农产品供应链等载体,都市生态农业在新产品研发、新服务开发、资本运作、市场拓展等方面拥有较强的优势和能力,必将在绿色、环保、优质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系列化休闲服务开发与提供等方面竖起良好品质和品牌形象,并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这对于理清新型农业现代化内涵、要素条件、组织模式、发展机制、保障措施等关键问题,以及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试点探索和示范带动效应。

2.2 提升河南综合竞争力需要都市生态农业支撑

当前,国家强力推进的跨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河南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都市生态农业作为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不仅具有全方位、宽领域的产业发展空间,而且具有高科技、高品质、高投资、高回报的盈利空间,使其有能力成为河南最具吸引力和投资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在资源紧缺、环境脆弱、生态恶化的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河南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迫切需要都市生态农业以其强大的城乡资源集聚力、全产业链发展力、生态环境修复力,创造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优质的生态。

2.3 加快城乡一体化需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

都市生态农业能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新的产业支撑和产业联动平台。都市生态农业与城市工商业结合,形成“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或“劳作、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一体化的休闲农业产业链,不仅可以促进城乡资源、技术、资本、信息、人才、文化交汇融合,推动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合作联动,且可以发挥城乡比较优势兼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丰富城市产业形态,促进推动城乡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些既是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互动的过程,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追求。

2.4 城市空间拓展需要都市生态农业开创

都市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地采取“点缀、板块、圈层”的网络化空间布局,既可满足城市间隙绿化、功能区独立、绿色空间交相辉映的需求,解决“灰色城市”问题,又可为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展销”提供多样化空间,为国内外投资与项目合作提供巨大空间。

在河南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背景下,依托大农业、大市场、大贸易,都市生态农业凭借其优质农副产品、休闲服务、生态景观,不仅可以吸引国内客商,而且可以招揽国外客户,在拓宽城市国内市场的同时开辟国外市场出口创汇,实现都市区发展空间的全方位提升。

3 河南加快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微观需求

3.1 城市生态系统重建需要都市生态农业滋润

近年来,一些城市出现的“雾霾满城、暴雨淹城、污水绕城、垃圾围城”问题,表明这些城市生态自我调节系统已经紊乱甚至瘫痪。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城市绿地、排水管网、垃圾处理、生态走廊等人工调节设施的系统规划建设,更需要都市生态农业修复生态、循环利用资源、调节小气候、提供生物栖息地[3]等方面的自然调节功能。同时,从机制扭转城市产业膨胀引发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需要将都市生态农业以自然绿化带和生态功能区方式嵌入城市空间,增强城市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3.2 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需要都市生态农业引领

目前都市农业主要停留在生产主导、服务低档、经营粗放的城郊型农业阶段,产品加工度低、产品标准化率低、科技含量低、价值增值不高、市场渠道建设滞后等问题急需破解。都市生态农业靠近技术源头、市场主体、内贸枢纽、外贸港口,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先进、功能多元等优势,借助其科技服务链、产品供应链、营销渠道,不仅可以用现代科技与装备提升传统农业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用都市文明改造郊区农业的产品结构、服务品质和文化承载,全方位提高农业的多元价值创造能力,重塑城郊农业的产业内涵和服务功能。

3.3 保障都市区“菜篮子”需要都市生态农业

都市生态农业不仅有遍布郊区的规模农业,还有散布于都市内功能区隔离带农业、生态廊道式农业、屋缘(屋顶、阳台、宅院)式农业等形式,它们能以其自主性、灵活性保障“菜篮子”供应总量平衡。例如,都市内的开心农场、生态农庄,可以为那些想吃到自己亲手种植的新鲜果蔬却没有条件的人们提供实现愿望的机会;屋缘农业、市民农园可帮助市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节省食物开支[4];温室大棚、无水栽培、立体种植等设施农业,可以应用现代科技和先进农艺设施,常年生产供应洁净、时令、新鲜、优质、无公害的果蔬、肉、蛋、奶等,可以有效平滑菜品供给的季节性波动,平抑物价。

3.4 装扮都市区“花园子”需要市区屋缘和近郊生态农业

农地生态价值的提高,有助于从机制上扭转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边缘区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分布于屋缘(屋顶、阳台、宅院)的观赏性园艺、温室蔬菜和花卉可以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处于城市近郊的都市生态果园,可以充当城市的藩篱和绿化隔离带,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和摊大饼式地连成一片;生态果园作为“都市之肺”,能有效防治城市环境污染,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河南实施都市生态农业有利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变河南省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为河南人民提供宜业、宜居、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的指引下,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将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样板和重要引擎,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摘要:都市生态农业是以同步推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提升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为目标,集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形态。河南实施都市生态农业,既是都市区做好“菜篮子”、做大“花园子”、同步充实农民“钱袋子”的有效路径,更是河南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强化都市生态农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对于增强河南都市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篇8

一、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都市型生态农业是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发展状态的描述,是都市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有机组合体;是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将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合理轨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体系。都市型生态农业体现了两层内涵:“都市型”,是针对区位特点的,包括城区和郊区在内的整个大都市所辖地区,强调农业的职能地位;“生态”,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城市建设要求,强调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二、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关注都市型农业,认为都市型农业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发展较快。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简单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对生存环境的需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对农业在提供绿色屏障、调节城乡生态平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努力缩小我国大城市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差距,成了政府及各方专家所考虑的问题。因而在我国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应侧重强调都市型农业的生态功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在有限的空间上发展集生产、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新的飞跃。

比如上海,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尤其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发展较快,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其他大城市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比如“设施化+生态技术”、“集约化+生态技术”、“科技化+生态技术”、“市场化+生态技术”、“加工产业化+生态技术”、“观光休闲+生态技术”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发展着,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较普遍的有: (1) 从政府到农户、从上到下缺乏对农业的认识和热情,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及生态效益,表现出不重视甚至排挤生态农业; (2)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业的经济功能开发力度不够,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开发比较滞后,造成生态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 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缺乏优化、配套的农业技术体系、服务体系; (4) 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下,缺乏高素质农业人才; (5) 农业科技技术含量偏低等。

现就以上海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崇明县(包括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为例作具体分析。

三、“崇明生态岛”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崇明位于上海市最远郊,是上海农业土地资源最多、分布最集中、农业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随着沪崇苏越江大通道的破土动工,“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上海21世纪初期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崇明农业肩负着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守望者和维护者的责任。依据《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年)》及《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崇明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生态型现代农业,其农业功能定位是“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即大力推进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生态农业的新突破。

(一) 崇明农业发展现状

崇明是上海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集中区和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至2007年末,崇明农用地总面积约143.9万亩,约占全市的22.9%;优质稻米、水产品、生猪、大宗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在沪郊农业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2007年崇明农业总产值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占全市的20.4%,崇明农业经济总量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特色渐趋鲜明。

(二) 崇明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崇明努力培育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绿色为主的生态农业,实现生产和消费环节“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在农业种资资源创新、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评价、新型生物农药的筛选与研制、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加工[5]等方面已卓有成效,为促进崇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与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生态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有机产品市场体制不健全

由于崇明地处上海市最远郊,开放程度较低,因而经济水平和生活饮食观念受到大大限制,同普通产品相比,价格较高的有机农产品市场份额十分有限,生态标志型农产品的总商品率较低,销售情况不佳,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仍不够健全。

2.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无法突显生态品牌效益

近几年具有崇明特色的优质大米、花菜、黄金瓜、绿芦笋等近百个农产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也正快速发展,具有海岛独特风味的系列鸭制品、甜包瓜等被评为国家和市级优质产品,但在品牌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中,仍大大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特色品牌,无法打出品牌策略、突显品牌效益。

3.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不到位

随着新经营新种植理念的深入发展,崇明农业开始向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然而,很多农业经营组织仍摆脱不了传统农业的枷锁,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在农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中,简单地追寻利用低技术产生的单纯高产量,缺乏对高技术高效产品的追求,农业技术不到位。

4.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少,新生代劳动力奇缺,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沪郊区域经济和非农产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崇明农业劳动力总量也逐年减少,有知识技能的人尤其是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深造,人才流失严重,因而崇明新生代农业劳动力的补充相当有限,劳动力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现有农业劳动力群体中真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户寥寥可数,极大地阻碍了崇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农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技培训开展不够广泛

崇明农业在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上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且人员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且绝大多数都在45岁以上。第一线技术人员断层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农技培训的开展,造成了农技培训开展范围狭隘,无法调动农户培训的积极性,延误了农户掌握各类先进农业技术的时间,妨碍了生态农业的有序发展。

四、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法制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认识

当前,我国农民和涉农人员普遍环保意识薄弱,对农业发展缺乏热情,对都市型生态农业认识不足,所以应通过完善立法来治民惠民,并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氛围,动员农民真正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中。

(二)政府投入与技术支撑并举,为都市型生态农业装上“科技芯片”

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顺利与否,关键是农业科技的较量。政府部门应增加财政扶持,实行政府投入的重点聚焦,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农技推广力度,不断了解当今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和农业高新技术,努力加强国内外科研、教育、产业界的合作交流,建立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体系,不断探寻推进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三)创新产业效益理念,实现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

在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创新农业产业效益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扩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比重,通过生物技术来大幅度替代或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通过合理控制产量和质量的对应关系、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来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达到单位面积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由产量效益型转换成质量效益型。

(四)创新产业服务理念,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都市型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创新产业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适时设计和调整产品和生产结构,合理组合产业的功能作用,增强产业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切实加强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技术和生产服务的有力支点。

(五)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外来农业劳动力

各地农业部门可借助优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示范基地,建立新生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职业培训体系,努力培育出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生代本地农业生产经营队伍,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同时,各地政府应就如何规范并合理利用外来农业劳动力出台一些政策,使其能融入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中。

(六)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拓宽融投资渠道

为加快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可以从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信贷和融资通道、积极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三资”资本和企业投资地方农业,兴办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和发展产业化经营。

(七)注重生态环境优先,维护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在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应根据生态环境优先的理念与要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平衡和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斌.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 .

[2]李丽雅.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c].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3]俞菊生.上海市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7, (5) .

[4]2007年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IOL].http://www.cmx.gov.cn/cmwebnew/node2/node11/node262/node613/userobject7ai38089.html.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篇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对当今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日益降低, 环境超负荷严重。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以环境的损耗为代价, 而应该进行可持续发展, 要考虑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效益等。

2 我国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现状

从1998 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都市农业研讨会之后, 社会各界的目光更多地倾向农业发展上。虽然对农业有了更多的投入, 但是关于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方面, 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首先, 我国生态农业在城市的发展中, 自发性建设较多, 缺乏统一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大多数城市在引进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其经济效益, 忽略了生态农业的生态作用和社会作用。其次, 在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布局, 使得农业用地远离都市, 而其基础设施不完善, 功能不健全, 即生态农业没有很好地与现代都市相融。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农业用地, 而现代都市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住宅和商业用地。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点。在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时, 由于前期规划中, 出让或计划出让过多的商业和住宅用地, 仅有的少部分公园性质的地块管理不善, 甚至荒废, 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1]。最后一个问题是, 我国在开发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的过程中, 过于注重生态农业的娱乐性和观光性, 而没有注重居住环境周边的改造与建设, 所设计的生活空间并不贴近公众。这使得公众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改造关注度不高, 参与度不大。这将直接造成生态农业发展的停滞。如果可以将社区周边的土地可以改造成小块的耕地, 将这些小块耕地分发给家庭或个人, 带动各种人群的参与, 这将提高公众对生态农业产生直接的兴趣, 有利于其融入现代都市。

3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生态农业在美国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慢, 但是其中不乏优秀的项目值得借鉴。比如Troy Gardens项目。Troy Gardens项目的目的是增加市民户外锻炼与接触自然的机会, 培养他们种植水果和蔬菜的兴趣, 并提高他们对健康食物的信任。该项目是一块31 公顷的独特居住区, 包括混合型居住区、有机菜园、儿童乐园、林地恢复区和有机农场等。从中可以看出生态农业在该居住区得以很好的实现和融合。在该项目中, 市民可以种植属于自己的菜园, 儿童乐园的产品也可以用于儿童的烹饪课、美术课等,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Troy Gardens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 它既保障了市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缓解了农耕用地的压力, 使市民的生活得到丰富和提高, 也保证了社区环境的多样性。最重要的一点是, 它还使该居住地的居民们产生了对社区的归属感、依赖感, 将整个社区团结在一起。总的看来, 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居住社区,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空间。

4 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建议

4.1 改变密集型住宅的大都市格局

由于我国的人口压力和土地压力, 加之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国际化大都市, 目前我国的一些城市的发展格局是密集型的住宅区, 这不仅不利于生态农业的融入, 从长远看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发展。在未来城镇规划方向上的建议:将一个大都市分解为几个联系紧密的小城镇, 在每个镇内尽量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如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 在每个镇里都设有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农业用地等。这样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 可以将一个功能也许不能全面覆盖的大城市变成几个功能更为齐全的小城镇。在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土地还可以被有效利用, 种植一些经济作物等, 在美化了环境的同时缓解了公共压力和交通压力, 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对现已存在的密集型大都市的状态, 其改进方法是:对于让出来的土地, 可以将它进行改造和利用, 将商业用地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 空出来的土地可以对其进行绿化, 绿化带可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等, 在增加绿地的同时促进生态农业与城市的结合。利用城市楼房的天台屋顶, 对于即将拆建的地块, 重新考虑其用地性质, 可否改为绿地等;对于已经出让而暂时空置的地块, 可短期出租用于耕种或向周边居民开放有偿耕种, 种植短期农作物。

4.2 增加城市绿地率

生态化农业的增加城市绿地率不是一味地增加绿化面积, 而是要将城市绿地变为农田, 让城市重新回归农村, 甚至每个人都有一亩三分地, 可以集中耕种。在城市楼房的天台等开阔地带也可以进行培土种菜或者种植其他经济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增加城市绿地的同时也发展了农业。正如美国的Troy Gardens项目, 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农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每个人都参与到生态农业的建设中来。同时, 将绿地变为农田的好处是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保持城市空气清新, 还可以缓解我国的耕地压力。众所周知, 我国是人口大国, 耕地资源本就紧缺, 在城市种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将大大缓解我国粮食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很多退休老人无事可做, 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将绿地变为农田, 可以让退休老人们有事可做, 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参与感, 这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发展以及维持社会稳定也起着重要作用。

4.3 将城镇公园的景观进行改造

目前我国公园的趋势是以观赏性植物为主, 经济作物在公园里出现的频率少之又少, 即使出现也只起着观赏性作用。生态农业要求改变这种趋势, 要将小区内或公园内的景观进行改变, 以果树、农田等为主, 以纯粹的观赏性植物为辅, 改变大家盲目种植各类花草树木的习惯, 减少绿地资源的浪费而农田资源紧缺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相关政策, 将即将拆建的地块的改造进行合理改造, 让其变成集观赏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优良城市公园景观。

5 结束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发展尚不成熟,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农业的介绍以及对外国优秀项目的研究, 为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提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生态农业为城市景观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通过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的融合, 规划者们可以将城市发展与生态发展、粮食生产系统等进行有机结合, 为城市农业景观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摘要:本文从生态农业的现状入手, 接着研究了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所面临的问题, 然后借鉴其他国家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优势, 从而提出我国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的可行性建议, 为其更好地融入城市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都市,居住社区,可行性,农业景观

参考文献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篇10

关键词:成都市,近郊休闲旅游,开发模式

一、近郊休闲旅游资源的两种开发模式

成都市素有“休闲之都”美名, 有着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 成都居民强烈的休闲意识也是闻名遐迩。成都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古为蜀国地, 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 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 故有“锦官城”之称, 五代蜀时遍种芙蓉, 故别称“芙蓉城”。2006年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成都市立足区位优势, 依托人文风情, 发掘旅游资源, “休闲蓉城”近郊休闲旅游资源显现出特征鲜明的两种开发模式。

(一) 、依托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商业街区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成都市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 形成一批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充分展四川民风民俗独特魅力的集观光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古镇、古街道。比如:享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美誉的洛带古镇;集中展示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锦里;展现成都生活精神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宽窄巷子。景区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为满足成都市民对特色休闲生活的追求, 还会在景区内按照中国传统节日举行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主题活动, 重现昔日川西古镇的生活原茂。

(二) 、依托田园自然风光的乡村休闲旅游

2007年, 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准,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形成一批以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农业景观、乡村民俗文化以及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为主题, 以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休闲农舍等为载体的乡村休闲旅游景区。比如:享有“中国花木之乡”的三圣乡倾力打造的“五朵金花”景区;素以“四时花不断, 八节佳果香”著称于世“中国水蜜桃之乡”龙泉驿区;集山、水、城一体的水乡城镇黄龙溪。以城市居民为主的游客在景区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品尝乡村美食并从中获得愉悦的娱乐和审美活动。[2]游客在乡村旅游可以与传统和自然保持近距离的“亲密接触”, 享受宁静祥和的氛围, 到大自然“氧吧”获得身心的快乐健康。也可以是对都市喧嚣、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的淡薄与疏离的一种暂时的逃避。也可以是到乡下去体验和体会一种“怀旧”的感觉。

二、近郊休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比较。

(一) 、景观特色存在差异。

前者侧重对古建筑维护和开发, 重点展示特色产品, 再现巴蜀民俗风情, 将具有现代化商业气息的娱乐活动穿插于游客观光活动中。后者侧重于生态环境开发, 农事劳作体验, 品茗赏景消遣, 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活动穿插于游客休闲活动中。

(二) 、游客群体存在差异。

前者游客群体集中于外来旅行者和过往人流, 高校学子和时尚青年也是游客的组成部分, 其他城市居民除有特色民俗活动外相对较少进入景区。后者游客群体主要集中于以家庭或者其他团体为单位的城市中产阶级, 也有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外地游客。

(三) 、游客行为存在差异。

前者景区内, 游客漫步古香古色的街区, 欣赏具有民俗风情的特色手工艺品和民间艺术, 参与景区特色民俗活动, 边游边购, 停留时间短, 游客集中、流量大。后者景区游客多采用私人交通工具, 进入景区后分流到功能相近的农家, 采摘、垂钓、品茗、娱乐, 欣赏田园景致, 停留时间长, 客流分散、流动性差。

(四) 、经营方式存在差异。

前者景区商铺以纪念品、特色产品的销售为主, 占地面积小, 同类商品存在部分竞争, 景区店铺总体经营范围差异明显。后者景区商户以餐饮、娱乐为主, 占地面积大, 需要配备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经营范围无明显差异, 为吸引客源逐步改善经营、管理、服务。

三、近郊休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选择

(一) 、根据景区资源禀赋, 选择资源开发模式。

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 必须经过开发才能发挥效益。开发利用是旅游资源实现多功能的前提和条件。我国幅员辽阔, 历史悠久,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 逐渐形成差异鲜明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因此在选择近郊休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时, 根据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 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的地域优势, 按照先环境后产品的思维方式, 将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融入到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中, 打造适合多层次、个性化需求的休闲旅游产品, 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游客的消费心理, 实施多元化的产品开发策略, 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 塑造独一无二的休闲体验。

成都市在锦里、洛带、宽窄巷子等古镇、古街道旅游开发过程中, 尽可能的还原历的真实面貌, 根据不同的历史朝代背景, 确立不同的街区主题, 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仿了古镇、古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由众多商店、餐饮店、服务店共同组成, 按一定结构比例规律排列的功能全、业态多、分工细、环境美、服务优的现代商业街区。

成都市在三圣乡、龙泉驿、黄龙溪等地农村地区打造乡村独有的生态与民俗文化, 突出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 增强景区的天然魅力和吸引力。形成风格独特、整体和谐和富有文化内涵、品位的乡村休闲旅游景区。例如, 幸福梅林以梅花文化为主, 把景观与文化定位融入到景区的布局、资源的整合、服务设施的配套之中。

(二) 、根据景区辐射能力, 选择资源开发模式。

便利的现代交通运输业, 发达的交通网络, 缩短了游客居住地和景区之间的时间距离, 近郊休闲旅游景区成为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理想去处, 同时吸引了中心城市大量的过往人流和外来旅行者。通讯网络、商业网络的覆盖, 方便了游客出行, 增强了景区辐射能力, 扩大了客源范围, 增加了游客对相似景区选择的可能。因此在选择近郊休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时, 根据景区密度和辐射能力, 形成各景区间相互联合, 空间布局合理, 区域内功能协调, 具有一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以少数重点景区为核心, 周边景区分流客源的良性发展。

[5]三圣乡的 (五朵金花) 和龙泉 (含洛带) 以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交通优势, 成为成都乡村旅游的一级发展点 (发展中心) , 辐射并带动成都休闲旅游的整体开发;都江堰青城镇、郫县郫筒镇、邛崃平乐花楸村、崇州街子古镇、蒲江县朝阳湖镇, 号称“大五朵金花”, 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地理位置优越, 两地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较齐全, 为成都休闲旅游的二级发展点 (增长极) ;双流, 新津, 温江, 郫县, 新都, 青白江, 浦江, 彭州, 都江堰, 邛崃处于休闲旅游的起步阶段, 发展潜力大, 为成都休闲旅游的三级发展点 (节点) 。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 对跨区域的旅游资源统一规划, 各级结点协同开发。

(三) 、根据景区承载能力, 选择资源开发模式。

旅游的发展, 在可能的情况下, 以最大限度地招揽游客为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和景区游客数量将会直接影响景区的承载能力和景观恢复能力。由于景区观赏休闲性能存在差异, 游客自主选择出行目的、交通方式、停留时间、休闲景区等旅游行为, 有利于客流量的分流。因此开发休闲旅游资源需要进行可持续发展规划, 根据景区的承载能力, 以游客充分享受景区休闲便利设施为目标, 选择资源开发模式。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转变:

1、细分市场。

[6]根据游客的需求偏好特征将其分为五种类型:表象旅游者, 商务旅游者, 休闲旅游者, 文化旅游者, 深度旅游者。在精准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设定战略目标任务并对市场定位进行校准和修正,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营销合力的中心点。

2、发掘特色。

突出本土文化特色, 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建筑、景观、装饰、艺术、宗教、饮食、民俗和历史文化, 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提高旅游产品含金量。扩大旅游产品的内涵与外延, 提高观赏性、启迪和参与性, 增强旅游产品的厚重感。

3、提升效益。

抓主题, 建精品, 突出重点、亮点和示范点用集体型的精品去适应个性化、高品位的旅游要求, 采用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手法, 通过情境化、体验化、特色化休闲项目和游憩方式设计, 使休闲旅游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多样化产品转变。

(四) 、根据社会收益最大化, 选择资源开发模式。

在选择近郊休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时, 需要考虑社会总体收益, 既包括游客精神愉悦、身心放松的旅游收益, 也包括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改善:

1、政府规划。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法规、环境整治、宣传促销等方面积极引导和扶持。抓住重点, 科学规划, 充分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发展趋势, 结合当地实际, 逐步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2、市场主导。

以游客要求和欲望为导向, 实现资源配置最、功能定位鲜明、空间布局合理和整体市场运作。旅游企业以自愿、平等、互利为前提, 通过契约或资产重组等方式建立战略联盟, 发挥协同效应, 实现共赢。

3、居民参与。

居民参与接待、导游、导购等旅游服务, 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加强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激发了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 使当地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维护和发扬,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全局眼光规划近郊休闲旅游景点, 引导冷热点游客分流, 避免景区间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使社会总体收益最大化。以市场为导向, 满足游客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增加游客旅游体闲的幸福感。形成景区特色鲜明, 兼顾综合性, 配套设施完备, 管理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的高质量近郊休闲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胡英清.中国休闲旅游发展研究新进展[A].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年第30卷, (04) , 139-143。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77。

[3]但新球.森林休闲度假区的规划设计[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8, (04) , 17。

[4]董昭江.休闲旅游的动机分析[A].税务与经济, 2008, (01) , 23-27。

[5]李晓琴, 覃建雄.基于协同论和点—轴系统理论的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A].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1) , 44-49。

上一篇:堵水调剖下一篇: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