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女性的生态分析

2024-07-29

都市女性的生态分析(精选7篇)

都市女性的生态分析 篇1

刘呐鸥是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 《都市风景线》是他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集。在小说中, 刘呐鸥以一位敏感的都市人的身份, 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打量上海, 将大都市光怪陆离的风景以及人们躁动不安的情绪描绘得淋漓尽致。值得注意的是, 在每篇作品中作者大力渲染的是那些充满想象的, 有着鲜明异域色彩的摩登女郎形象。她们有姣好的面容, 迷人的身材, 大胆的行为, 这与中国传统的女性相比完全不同, 她们是二三十年代大上海一道亮丽独特的都市风景线。通过描写她们与男性之间的爱情游戏, 展现了现代大都市下情欲的泛滥、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1、占据爱情的上风

通过阅读这八篇小说, 可以发现刘呐鸥描写的是具有相似的迷人的外貌、相似的独特的气质以及相似的人生追求的一类女性形象。她们的特征都很鲜明, 很像是西方电影里的热情奔放的女郎。下面摘录几个刘呐鸥描写女性刚出场时的片段。

《游戏》:“这一对很容易受惊的明眸, 这个理智的前额, 和在它上面随风飘动的短发, 这个瘦小而隆直的希腊式的鼻子, 这个圆形的嘴型和它上下若离若合的丰腻的嘴唇, 这不是近代的产物是什么?他想起她在街上行走时全身的下的敏捷的动作。她那高耸起来的胸脯, 那柔滑的鳗鱼式的下节……”1《风景》:“那个理智的直线的鼻子和那对敏活而不容易受惊的眼睛”, “肢体虽是娇小, 但胸前和腰边处处的丰腻的曲线是会使人想起肌肉的弹力的”, “最有特长的却是那像一颗小小的, 过于成熟而破开了的石榴一样的神经质的嘴唇”, “看了那男孩式的断发和那欧化的痕迹显明的短裾的衣衫, 谁也知道她是都会的所产。”2《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当他回头时眼睛里便映入一位sportive (运动型的) 近代型女性。透亮的法国绸下, 有弹力的肌肉好像跟着轻微运动一块儿颤动着。……小的樱桃儿一绽裂, 微笑便从碧湖里射过来。”3

通过这些描写, 我们可以看出, 刘呐鸥对这些都市女性的外貌做了细致的描写, 她们有希腊式的鼻子, 小小的石榴一样的嘴唇, 高耸的胸脯, 时尚的短发, 容易受惊或者敏活的眼睛, 娇小的肢体以及具有弹力的肌肉, 这样的外形是多么的性感多么的让人着迷。作者甚至形容她们的身体好似鳗鱼那般柔滑, 在作者眼中, 这些女性被物化了, 这恰恰体现出在当时大都市的商品社会下, 人的价值变成了商品价值, 女性也成了都市文明的一种表征。刘呐鸥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强调她们是“近代都市的产物”。她们的出现已经成为追求物质文明和欲望的化身、表征和符号。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中将这群现代都市女性称为“都市摩登女”。这些都市摩登女有些是有家庭有身份的女性, 但是她们不满足于现有的爱情生活, 而是自主地去追求新的爱情, 在享乐中寻求刺激, 并且占有爱情的绝对主动权。无论是《风景》中的机关办事员的太太还是《流》中老主人的姨太太青云, 她们都有着很好的家庭, 以及很有身份地位的丈夫, 但是她们反而颠覆了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 将爱情看做是一种快餐式的消费, 在这个大都市的流光溢彩之下, 尽情享乐, 而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后果。这种新型的情爱模式显然是一种突破, 而作者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描述它, 并没有带有任何的批判色彩。而这种消费式的爱情关系, 男性“总是以失败告终。……小说中的女性不仅是男性欲望和追逐的对象, 而且也是故事的绝对的主体, 因为是她得行动和个性推动着情节的发展”。4这与传统的文学中男性一直都是主动去追求喜欢的异性, 并且能够掌控爱情的发展和结局截然不同。男性不但不占有主动权, 反而处于下风, 当他们每次去追求摩登女郎时, 总是很有自信, 以为自己掌握住了局面, 但是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女性手中的玩物, 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淡化了男权意识。

例如《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 故事以“三角恋”的情节展开, 一位叫H的男性在跑马场赢了钱, 吸引了一位摩登女的注意, 于是他展开了对摩登女的追求。通过H带她去吃冰激凌, 然后带她去商业区散步, 手里有钱身边又有美女, 他尽情地炫耀, 一切都好像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但是这一切被T先生的出现打破了。两个男人由此开始在舞厅里对摩登女进行追逐, 然而摩登女却一点都没有感觉他们有多高大, 反而是越来越玩世不恭的态度。最后摩登女抛弃了他们去跟别人约会了, 她那句“我还未曾跟一个gentleman一块儿过过三个钟头以上呢。这是破例呵”5让H顿时觉得自己原来竟是如此的矮小。这就是摩登女郎行为方式的特点, 在爱情游戏中凌驾于男性之上。

2、理性的性爱观

在纸醉金迷的大上海中, 爱情的崇高地位被消解了, 男女之间情爱关系有很大的随意性, 物欲、情欲不断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女性也不再是被男人支配的感性的形象。在金钱肉欲横流, 价值混乱的社会中, 女性的躯体变成了一种商品, 而这种商品价值恰恰是商品化的都市的产物, 更是金钱主义对人性的异化。女性在奉献自己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懂得如何理性地处理性爱关系, 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有价值的东西。

在《游戏》中, 有身份的太太与一个男子在舞厅邂逅了, 他们热烈的相爱, 但是当女子说要回去找她的丈夫了, 这一切的美好都要幻灭了, 男子好像还没有觉醒过来, 仍然依依不舍沉浸在爱情之中。女子却与男子度过最后一个激情的夜晚之后潇洒的离去了, 还让男子忘了她吧。这是在现实中理性地处理爱情关系的写照。在《热情之骨》中, 这种情爱关系更加现实, 赤裸裸的揭露了金钱利益关系。法国青年比也尔厌倦了西方现代都市的物质化的生活, 来到东方寻找精神的慰藉, 希望能找到理想中的“菊子”。当他与卖花姑娘玲玉相遇时, 他感到眼前的这位东方古典美女就像是一首诗。但是就在这富有田园牧歌情调的爱情即将实现的时候, 玲玉的那句“给我五百元好么”彻底打破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他失望了并且厌恶她。但是玲玉却毫不在乎地告诉他, 向自己喜欢的人提出这个要求很正常, 不能说明什么, 她是要靠自己挣钱来养活孩子的。可见, 金钱对于玲玉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身体。她并不觉得金钱是罪恶的东西, 她认为金钱是有价值的, 甚至是充满诗意的东西。结尾从玲玉的信中表现出的对比也尔的嘲笑, 实际上也是作者对男性的矫情和虚弱的讽刺。“你每开口就像诗人一样地做诗, 但是你所要求的那种诗, 在这个时代是什么地方都找不到的。诗的内容已经变换了。即使有诗在你的眼前, 恐怕你也看不出来吧。”6此时, 宣告了在金钱社会里, 人与人之间的真情都会变质, 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只是一种交易, 一种金钱的关系, 单纯的爱情已经不存在了。玲玉这种理性的性爱观是迎合当时的时代现实需要的, 也是她人生的一部分。而比也尔的精神世界是与这个现代都市生活矛盾的, 他的忧郁和寂寞是无法摆脱的。

3、男权的附庸

然而, 这些摩登女就真的是完全凌驾于男性之上, 在社会中有着主宰地位吗?在刘呐鸥的小说中还有一些女子尽管有现代性的特征, 但是依然是男人的附庸。例如在《残留》中, 写霞玲在丈夫病逝了成了寡妇, 却不甘寂寞, 内心萌发了投入其他男人怀中的冲动。当她独自散步的时候, 她让自己被一个外国水手勾引了, 她为了房租、车资、饭钱等等很乐意献出自己的身体, 成为男性的一种附属品。在《方程式》中, 密斯脱Y的妻子早亡, 姑母给他介绍了两个女子A和W, 让他选择一个结婚。而密斯脱Y的标准是能够在两天之内跟他结婚的人就娶她。因此, 他最后和昨天还不认识的密斯S睡在了一张婚床上。小说揭示了“高速度快节奏的都市生存, 商业化功利化的人生追逐, 性爱与婚姻都已经人生边缘化, 自然而然形成了密斯脱Y式的方程式的婚配方式”。7这里的女性是没有主动意识的, 小说讽刺的是婚姻游戏本身, 但是“在这样一个男性主宰的理性世界里, 女性只不过是棋盘上的木偶或小卒, 不过, 男主人公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儿去”。8

许多研究者认为, 刘呐鸥表面上写摩登女凌驾于男性之上是为了表达男性主人公对现代都市、现代文明的疏离感。即使这样, 也不能抛开他们对摩登女郎巨大的迷恋, 他们是试图通过与摩登女郎的接触进而形成一种都市的心态, 二者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写这些摩登女仍然是站在男性的角度, 反映男性对都市的欲望和占有欲。

摘要:刘呐鸥在其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实际上是物质文明的一种符号, 是近代都市的产物, 既表现在她们富有异域情调的外貌上, 也表现在她们的行为方式上, 不仅如此, 作家还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揭示了男权思想。

关键词:刘呐鸥,摩登女郎,男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 第5-6页.

[2]、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 第14页.

[3]、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 第54页.

[4]、李欧梵.《上海摩登》, 毛尖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

[5]、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 第62页.

[6]、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 第52页.

[7]、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8]、李欧梵.《上海摩登》, 毛尖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

都市女性的生态分析 篇2

一、渴望拥有“自我”的生活

迈克尔·坎宁安在《时时刻刻》这部作品中巧妙地通过一本书将三个女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这三个看似不同时代、不同生存空间的女人却有着相同的感受与无奈, 那就是她们在不得不努力维护“他我”的过程中不断的牺牲“自我”, 总是在“自我”与“他我”之间痛苦挣扎、纠缠徘徊, 以至于在最终的无奈生活中产生了“自杀”的想法, 这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线。

影片是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自杀开场的, 让整部电影充满了死亡的压抑, 同时也让观众对主人公的焦虑情绪感同身受。生活的焦虑终日围绕着她, 让她无法呼吸, 身心疲惫, 而走向死亡的那一刻她却无比清醒, 她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冰冷的河水让她没有任何时候像此刻一样冷静了, 她没有停止迈向河中心的步伐, 仿佛走出去就可以得到解脱, 她渴望生活, 却又厌倦了生活, 她觉得生活的美好远远比不上生活的焦虑让她痛苦和无奈, 她已经接近于崩溃边缘, 因为那不是她想要的, 那是别人强加于她的, 社会强加于她的, 她想要摆脱束缚却无能为力, 唯有死亡, 此刻她感到那么的无助却又义无反顾。弗吉尼亚·伍尔夫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 她可以用自己的笔描绘出美好的生活, 却无法用笔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接近崩溃边缘的时候, 她打算创作出一部映射自己的作品《达洛维夫人》, 她要把女人所有的挣扎与不幸写在作品中, 仿佛是在祭奠行尸走肉般的生活。里士满乡村平静的生活并没有让她觉得安详, 反而觉得是个巨大的牢笼, 她向往伦敦的繁华, 做梦都想回到喧闹的市中心去, 尽管他的丈夫认为乡村平静的生活对她的病情会有帮助, 并且为她开办了印刷厂, 出版她写的书, 但她的心中却渴望回到都市的刺激与冒险中去, 她喜欢在火车站坐着, 看开往伦敦的火车, 仿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带她走一般。在弗吉尼亚看来, 伦敦代表着自由、随意和无拘无束, 那里似乎永远充满了艺术的幻想和激情, 会成为她创作的源泉。而此刻她却充满了对自己生活的厌倦, 她讨厌生活的琐碎, 讨厌与佣人打交道, 讨厌与人相处, 更讨厌她的丈夫为她所做的一切, 她觉得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在丈夫雷纳德的眼里, 她只是个病人, 需要照顾, 需要过正常的生活, 需要按时吃药, 需要乡村的平静, 可这些恰恰是她所不喜欢的, 是他强加与她的, 是他亲手为她设计的牢笼, 这些都让她想到了死。她要为自己的生活做主, 她不要在别人为她编排的世界里生活, 任何人都不行, 哪怕是他的丈夫。没人知道伍尔夫的兴趣, 他们为她所做的却成了她不得不承受的负担。当她看到侄女为小鸟举行的葬礼时, 那摊开的花圈仿佛是一张死亡之床, 让她不自觉地想躺上去, 在与小鸟眼神对视的那一刻,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 她觉得死亡并不可怕, 那反而是一种平静和安详。她宁可在伦敦疯癫地死去, 也不要在里士满颓废地沉沦。

二、被动影响“他人”的生活

弗吉尼亚选择了自杀, 却没有让她小说的主人公克拉丽莎死去, 因为克拉丽莎也像她一样, 虽然厌倦了生活, 但却也渴望生活, 克拉丽莎就是她, 她虽然已经无力抗拒这糟糕的命运, 却希望她笔下的自己能活出一线生机, 这也是她在寻找自我与无法实现自我时的唯一选择和希望。现实中的克拉丽莎是一位现代女编辑, 她是一位双性恋者, 和她的女友茱莉亚一同居住, 但同时也照看着她年轻时的男友查理。为了掩盖内心的孤独, 她经常开家庭宴会, 并终日忙碌于对查理的关心和照顾, 她就是这样找寻自己生存的价值, 构建自己的生存空间。查理是一位天才诗人却身患绝症。因为查理的诗获奖了, 克拉丽莎打算晚上为他举办一个庆祝宴会, 她对查理无微不至的照顾, 甚至让她显得自己更加的世俗。当查理的病情已经恶化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他活着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克拉丽莎, 痛苦的折磨让他不想参加任何活动, 他不想听从克拉丽莎的安排, 因为他对颁奖晚会毫无兴趣, 只想在自己最后的日子里安安静静地死去。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当他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阳光明媚的世界的时候, 感觉是那么美好, 那么自由, 此刻他似乎明白了当初他的母亲为什么义无反顾地抛弃一切也要选择离开, 轻轻的一跃, 便结束了他痛苦的一生, 他满足了, 解脱了, 却留下了失魂落魄的克拉丽莎。克拉丽莎愤怒了, 她只是想为他开一个派对, 让他开心,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 为什么会让他如此的抗拒, 甚至选择了死亡, 她觉得委屈, 可是她却忽略了一点, 她所认为的付出, 都是建立在查理极不情愿的基础上, 她甚至没有问过他是否愿意这么做就为他安排好了一切, 这是她强加于他的, 也让他不堪重负。查理以死亡的方式结束了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似地生活, 他想让她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不再伪装自己, 不再患得患失, 他不要让自己的存在再去影响她的生活, 那不应该是她生存的中心, 她应该更自我一些, 去寻找内心真正的快乐。查理的死, 让克拉丽莎的生活恢复了原样, 宴会取消了, 女儿也回到了她的身边, 重拾与茱莉亚的爱, 一切的一切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 有的时候你必须选择放手, 因为每个人都有寻找自我的权利, 你不愿意被别人束缚, 同时也不能去束缚别人, 这就是我们生存的平衡意义之所在。

三、时代背景下的女性生存问题

影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劳拉, 出身中产阶级, 生活在二战不久的50年代, 受过良好的教育。那个时候, 女权主义斗争已经开始显露端倪, 由于受到女权主义的影响, 很多女性已经厌倦了她们被那个时代所赋予的、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 她们想得到和男性同等的待遇与权利, 并为此而努力奋斗着。劳拉就是这些女性中的一位, 她爱读书, 爱家庭, 爱幻想, 但是生活的琐碎让她时时刻刻不为之烦恼。她有一个三岁的儿子, 肚子里也正在孕育一个宝宝, 怀孕让她对身边一切事物都感到厌烦和不满, 她讨厌丈夫, 不喜欢儿子, 却还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多爱他们;她厌恶家中的琐碎家事, 但她不得不因为她是一个家庭主妇而必须承担起这些。为了丈夫的生日, 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做一个蛋糕为他庆祝, 当她和儿子百无聊赖地做好了蛋糕, 却发现这不是她想要的, 这让她的情绪变的更加糟糕, 她有努力过让自己积极起来, 却发现她根本做不到, 她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读弗吉尼亚的《达洛维夫人》, 她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并影响着, 她觉得男人和女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有同等享受自由的权利, 她不应该被束缚在那个社会所赋予她的东西里面, 让她失去自我, 无限迷茫, 痛苦不堪, 最终她选择了离开, 离开丈夫, 抛弃儿子, 在异国他乡成为了一名图书管理员, 她宁可舍弃一切也要勇敢地寻找自己的自由, 她要摆脱那个时代强加给她的一切, 体现了那个时代下女性的痛苦和无奈。

四、都市女性生存空间构建分析

电影《时时刻刻》引发出一个这样的现实主义话题, 那就是都市女性的生存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该如何平衡, 如何去构建一个健康的女性生存空间。弗吉尼亚一生追寻自我, 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 却被他的丈夫束缚在她认为的牢笼中, 痛苦不堪, 最终走向了死亡, 那是她无法承受之重, 也是她无声的抗议。克拉丽莎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做主, 却迷失在查理的世界里失去了自我, 她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查理身上, 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 却不想这已经成为查理的负担, 而查理的死最终让她彻底解脱了对别人的依赖, 找回了自己。劳拉的悲哀却来自于那个时代所带给她的压抑和束缚, 尽管她最后找到了自己的路, 却也为此付出了抛弃丈夫抛弃儿子的沉痛代价。三位女主人公都有着相似的情感世界, 她们都努力地构建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想摆脱他人的禁锢、社会的束缚, 而在无奈与绝望之际都试图想用自杀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的实现了, 有的解脱了。

坎宁安在结尾设置了三代女性的团圆聚会, 也暗示着尽管她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生存背景不同, 但是女性争取自由、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却不会因此而消失。

摘要:《时时刻刻》通过描述三位女主人公的一天, 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在追求自我、摆脱生存束缚的过程中, 与命运苦苦纠缠, 最终挣脱枷锁, 找到各自生命归宿的旅程, 诠释了现代都市女性生存空间的自我构建, 同时改造并影响着生活世界。

关键词:时时刻刻,女性生存,空间构建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坎宁安.时时刻刻[M].刘新民,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2]甘丽.《时时刻刻》里的生存焦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

都市女性的生态分析 篇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对当今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日益降低, 环境超负荷严重。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以环境的损耗为代价, 而应该进行可持续发展, 要考虑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效益等。

2 我国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现状

从1998 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都市农业研讨会之后, 社会各界的目光更多地倾向农业发展上。虽然对农业有了更多的投入, 但是关于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方面, 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首先, 我国生态农业在城市的发展中, 自发性建设较多, 缺乏统一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大多数城市在引进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其经济效益, 忽略了生态农业的生态作用和社会作用。其次, 在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布局, 使得农业用地远离都市, 而其基础设施不完善, 功能不健全, 即生态农业没有很好地与现代都市相融。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农业用地, 而现代都市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住宅和商业用地。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点。在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时, 由于前期规划中, 出让或计划出让过多的商业和住宅用地, 仅有的少部分公园性质的地块管理不善, 甚至荒废, 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1]。最后一个问题是, 我国在开发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的过程中, 过于注重生态农业的娱乐性和观光性, 而没有注重居住环境周边的改造与建设, 所设计的生活空间并不贴近公众。这使得公众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改造关注度不高, 参与度不大。这将直接造成生态农业发展的停滞。如果可以将社区周边的土地可以改造成小块的耕地, 将这些小块耕地分发给家庭或个人, 带动各种人群的参与, 这将提高公众对生态农业产生直接的兴趣, 有利于其融入现代都市。

3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生态农业在美国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慢, 但是其中不乏优秀的项目值得借鉴。比如Troy Gardens项目。Troy Gardens项目的目的是增加市民户外锻炼与接触自然的机会, 培养他们种植水果和蔬菜的兴趣, 并提高他们对健康食物的信任。该项目是一块31 公顷的独特居住区, 包括混合型居住区、有机菜园、儿童乐园、林地恢复区和有机农场等。从中可以看出生态农业在该居住区得以很好的实现和融合。在该项目中, 市民可以种植属于自己的菜园, 儿童乐园的产品也可以用于儿童的烹饪课、美术课等,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Troy Gardens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 它既保障了市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缓解了农耕用地的压力, 使市民的生活得到丰富和提高, 也保证了社区环境的多样性。最重要的一点是, 它还使该居住地的居民们产生了对社区的归属感、依赖感, 将整个社区团结在一起。总的看来, 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居住社区,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空间。

4 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建议

4.1 改变密集型住宅的大都市格局

由于我国的人口压力和土地压力, 加之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国际化大都市, 目前我国的一些城市的发展格局是密集型的住宅区, 这不仅不利于生态农业的融入, 从长远看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发展。在未来城镇规划方向上的建议:将一个大都市分解为几个联系紧密的小城镇, 在每个镇内尽量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如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 在每个镇里都设有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农业用地等。这样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 可以将一个功能也许不能全面覆盖的大城市变成几个功能更为齐全的小城镇。在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土地还可以被有效利用, 种植一些经济作物等, 在美化了环境的同时缓解了公共压力和交通压力, 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对现已存在的密集型大都市的状态, 其改进方法是:对于让出来的土地, 可以将它进行改造和利用, 将商业用地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 空出来的土地可以对其进行绿化, 绿化带可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等, 在增加绿地的同时促进生态农业与城市的结合。利用城市楼房的天台屋顶, 对于即将拆建的地块, 重新考虑其用地性质, 可否改为绿地等;对于已经出让而暂时空置的地块, 可短期出租用于耕种或向周边居民开放有偿耕种, 种植短期农作物。

4.2 增加城市绿地率

生态化农业的增加城市绿地率不是一味地增加绿化面积, 而是要将城市绿地变为农田, 让城市重新回归农村, 甚至每个人都有一亩三分地, 可以集中耕种。在城市楼房的天台等开阔地带也可以进行培土种菜或者种植其他经济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增加城市绿地的同时也发展了农业。正如美国的Troy Gardens项目, 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农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每个人都参与到生态农业的建设中来。同时, 将绿地变为农田的好处是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保持城市空气清新, 还可以缓解我国的耕地压力。众所周知, 我国是人口大国, 耕地资源本就紧缺, 在城市种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将大大缓解我国粮食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很多退休老人无事可做, 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将绿地变为农田, 可以让退休老人们有事可做, 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参与感, 这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发展以及维持社会稳定也起着重要作用。

4.3 将城镇公园的景观进行改造

目前我国公园的趋势是以观赏性植物为主, 经济作物在公园里出现的频率少之又少, 即使出现也只起着观赏性作用。生态农业要求改变这种趋势, 要将小区内或公园内的景观进行改变, 以果树、农田等为主, 以纯粹的观赏性植物为辅, 改变大家盲目种植各类花草树木的习惯, 减少绿地资源的浪费而农田资源紧缺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相关政策, 将即将拆建的地块的改造进行合理改造, 让其变成集观赏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优良城市公园景观。

5 结束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发展尚不成熟,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农业的介绍以及对外国优秀项目的研究, 为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提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生态农业为城市景观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通过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的融合, 规划者们可以将城市发展与生态发展、粮食生产系统等进行有机结合, 为城市农业景观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摘要:本文从生态农业的现状入手, 接着研究了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所面临的问题, 然后借鉴其他国家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优势, 从而提出我国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的可行性建议, 为其更好地融入城市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都市,居住社区,可行性,农业景观

参考文献

都市女性的生态分析 篇4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也是一种哲学,一种看待世界和他人的视角。学术界普遍认为,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索瓦·德奥博纳是第一个使用“生态女性主义”这个术语的人,这个术语是用以意指女性问题与生态问题的内在关联,并促使人们关注妇女发起生态革命的潜力。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和激进生态运动相互结合的产物,它被视为一种“生态的女性主义运动”或者“女性主义的生态运动”,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环境问题”,或者“用生态学的观点补充完善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流派众多,观点各异,但是不同流派的生态女性主义者都认为压迫女性和掠夺自然以及种族歧视、阶级压迫、异性恋主义等各种压迫形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它涵盖的问题从妇女和环境的健康,到科学、发展和技术,从如何对待动物到和平、反核、反军国主义的行动主义。[1]它是对严重的环境危机和受压迫的人类的行动主义的回应。

生态女性主义在结构上是多元主义的。它承认并容纳差异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人与非人类自然的差异。虽然生态女性主义否认自然与文化的分离,但是它认为人类是生态群体中的成员,同时又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有所区别。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的核心问题。资本主义的强调自我利益的文化是单一基因的文化,它通过破坏生物系统的平衡来简化地球上的生命,它赋予人类主宰自然界的权力,使非人类自然被简化,这种单一基因的文化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大工厂,并促进了寡头政治。因此,女性主义者必须为建立一个多样的、复杂的生态系统而努力。生态女性主义重视关系与整体,它不是要抹煞差异性,而是尊重和承认差异性。

生态女性主义是包容主义的。生态女性主义构建了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空间——各种女性的声音,各种统治的经验,各种文化视野都被纳入生态女性主义的对话之中,并充分地表达它们自身。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包容性和差异性,它提供了一个框架使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对待人类和非人类自然的适宜的行为。[2] (207)

生态女性主义积极倡导关怀、爱、友谊、正义和关系中的互惠等伦理价值观念。在这里,相互依赖的关系模式取代了以往的等级制、种族主义、性别歧视、阶级压迫和人类中心的假设,以及男人优于女人,白人优于黑人的假设。生态女性主义坚信自然界中的生命是通过合作、相互照料和爱来维持的,它认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尊重和保护生命形式的多样性。

生态女性主义乐于对人类做出新的构想:把人类想象为依赖环境的创造者,人类的本质既是精神的和超俗的,也是物质的和世俗的。生态女性主义拒绝抽象的个人主义。人类总是处在历史和社会语境之中,也处在人与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关系”不是我们自身外在的事物,也不是另外给人类本性添加的特征。它在塑造人之为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与非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构成了人之为人的一部分。

生态女性主义者指出,在西方文化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被看作是一种二元对立模式,这种观点导致西方社会在对待自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并由此造成了环境危机,也致使人类将自身看作是外在于自然。虽然对二元论的起源以及产生的历史时期存在不同的看法,但生态女性主义都认为自然界遭受破坏的根源在于西方社会中的二元论等级制。

生态女性主义意图消除西方二元论等级制和压迫性的逻辑结构,确立非二元的思维方式和非等级制的价值观念,以激励和弘扬女性独特的天性为基础,重新评价和捍卫被父权制文化贬低的女性和自然的价值。它承认事物自身的价值,尊重和同情自然以及所有的生命,以更广泛的生物中心论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价值观,用互惠的伦理观取代基于权力关系和等级结构的传统伦理观。[3] (135)

它的理论特色既是女性主义的,又是生态学的。一方面它表现出女性主义的伦理观念,尊重差异,倡导多样性,解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它提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主张解放生命,反对压迫,追求整体性。

二、美国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

美国的生态女性主义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 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化与文学。 (2) 生态女性主义的渊源。 (3) 生态女性主义政治运动。 (4) 生态女性主义伦理。 (5) 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趋势等等。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力图让学生熟悉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和主要观点,了解生态女性主义的政治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辨析生态女性主义的渊源和理论语境,让学生掌握各种分析和解读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小说、诗歌、散文等)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上,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及其价值和意义。生态女性主义课程的重点在于讲述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包括借助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阅读文学文本,并思考以下问题: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文本,能够看到哪些以前未曾注意到的文学作品中的因素?这个视角能否使文学批评家对文本的传统要素如风格、结构、修辞和叙述、形式和内容有所新发现?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如何强化我们探讨文本中不同角色的联系与差别——人类与自然之间,文化与自然之间,不同种族、阶级、性别、性特征的人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它如何影响人类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之间关系的差异与联系?如果不借助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生态批评这种文学批评的最新范式能否继续发展?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其做出的重要贡献是什么?等等。其中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分析和解读文本。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课程还要探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以及实践运动中与当下社会息息相关的各种话题。此外,反思人类对自身的定位以及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身的定位将会影响人类对周遭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也是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这门课程还会提供一些生态女性主义的经典文本让学生们阅读。通过阅读文本,加上每节课的讨论,学生们会认识到她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对她们的生活以及思维习惯的重要影响。

美国的生态女性主义课程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包括写研究报告、开展课堂讨论以及设计一个用于研究和促进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发展的项目。事实上,生态女性主义理论除了是一种批评理论,也是一种认知方式,一种解读文本的视角和一种分析社会问题的方法。对于老师而言,开设生态女性主义课程是一个新的挑战,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因为生态女性主义课程并非仅仅只是一门文学课程,它还涉及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是女性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支,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所以仅凭一位老师,难以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运动进行全面和深入地讲评,为了力求准确地讲述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运动,这门课程采用了几位教师集体授课的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她们意识到她(他)们与周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着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而也意识到,诸多的社会问题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的,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们的文化、哲学、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深层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4] (136-138) 她们了解了生态女性主义者是如何通过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政治运动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的。与之相关,她们还认识到无论是当下还是今后,她(他)们都有机会和可能让自己的理念付诸于现实。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女性主义是一个意义涵盖广泛的概念,具有多重文化视角,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其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研究者们使用的术语也各不相同,这无形中增加了教授和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

三、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

生态女性主义课程采用的是几位老师集体授课和课堂对话的教学方式。授课的老师是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有着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这种授课的方式让学生们认识到不同的研究视野和角度能够得到不同的研究结论。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在课堂讨论的环节中,老师们的学术背景、对课程的设计和理解上的区别明显地显现出来,学生们发现不同的老师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会做出不同的分析和解释。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都感到有些不安和困惑,因为她们听到老师的回答竟然是:“我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观点。”事实上,老师们是在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学生,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课堂里,没有惟一的或是绝对正确的答案。

此外,在进行这种激进的批评理论课程的教学时,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还要在理论观点与实践行为之间找到一种关联,因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运用的方法和技能,帮助她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做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而众所周知,大学期间是形成特定的思维习惯、思维框架的重要时期。事实上,在学习了生态女性主义课程后,学生们开始尝试运用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她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对改变世界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5] (46) 通过每一次讨论和评述,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在逐步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后形成的思维框架和习惯将会构筑她们今后的人生经历,改变之前她们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让世界在学生们的眼里变得更加真实。

生态女性主义课程开始时,老师首先介绍生态女性主义的渊源,并要求学生阅读生态女性主义的代表性文本,这些文本涵括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生态女性主义政治运动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些文本,学生们开始熟悉许多生态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例如,美国的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卡伦·沃伦、卡洛琳·麦茜特、帕特里克·墨菲,澳大利亚的薇尔·普鲁姆德、阿里埃尔·萨勒,印度的范达娜·席瓦等。在生态女性主义这门课上,老师并非是课堂讨论的惟一点评人。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是一种多元的文化理论,有着众多的流派和理论观点,在课堂讨论时,常常出现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因为对于同一个事物,学生们往往持有不同的观点。所以每一次上课之前,老师们都无法预知学生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某个观点和理论会有什么样的评论以及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种不可预见性暗含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很多时候,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这种经历对学生而言是有益处的,因为她们藉此能了解到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形是如何应对的,更重要的是,她们由此意识到知识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即便是老师,也会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研读资料获取和消化新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并且坚持不懈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阅读。

四、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课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影响了学生,也影响了老师们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在教授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老师们鼓励学生挑战自己,质疑权威,开展批判性地阅读和写作。此外,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实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或者不同观点持有者之间能够以一种平等的地位相互对话和交流。

生态女性主义课程将影响和改变学生获取知识和看待知识的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跨学科的学习、研究方法及视野。这种跨学科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阔的视野对于学生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6] (71) 当学生们走出传统的学科界限的藩篱,她们发现学习过程事实上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层面的经历,通过不断地阅读和讨论、质疑和反思,意义被我们建构起来并且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生态女性主义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学生们能够反观自己参与其他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经历,通过比照,意识到貌似客观的学科建构背后具有的政治性,意识到知识是建构的,不是纯粹客观的——是为某一特定的政治目标服务的。

生态女性主义课程促使学生们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社会和环境问题。这种改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她们和社会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学生们意识到,如果想要创造一种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她们不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别人和周遭的自然环境负责。

在参与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课堂讨论之后,学生们开始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她们把周遭的自然环境看作是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们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她们的行为能够影响他人和社会,她们也意识到自然、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哲学、一种社会实践,而且她们还有意识地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和价值观运用于生活实践中。生态女性主义倡导的对二元论等级制的批判是认识论上的一个巨大转变,它使学生们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和定位观察并分析事物,得到的结论也会不同。非二元论等级制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获得了一种自主建构自身的认知的意识。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认知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产生的,通过一些实际的具体的认知者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学生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这一观点出发,学会了形成自己的观点、相信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促使她们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更加密切地交往和沟通。

学习生态女性主义课程的学生们在谈到自己的收获时,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她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以及政治运动的分析和讨论中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人类与非人类自然是平等的;第二,她们喜欢这种不做评价,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上课模式;第三,她们学会了从其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中学习和进步。尽管生态女性主义的课堂教学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但是不可否认,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当前以及未来的生活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观美国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课程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生态女性主义课程不仅让学生拓展了文本解读的视野(这是仅仅只关注女性问题或生态问题的学生所缺少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引导学生对当下人类的过于积极进取的认知方式进行批判性地反思,比之积极进取的认知和生活方式,她们更愿意去倾听非人类的他者的声音。此外,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也促使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加频繁和密切地展开对话,这种教学方式使老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位授课者,她们同时也是学习者,老师们不仅仅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时候,老师是在和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和对话,通过对话,老师们了解学生和她们的观点。但是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由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本身的庞杂性,以及授课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和老师难以对某些问题展开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为了尽可能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我们认为,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的社会实践中,都需要密切关注各种社会的和生态的危机,坚持开展大量批判性地阅读、写作和讨论,在对话的基础上,共同构建出相互尊重、关爱、和谐、平等的新语境、新文化。

摘要:起源于二十世纪70年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已成为当下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思潮和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近年来, 美国一些高校开始在课堂上讲授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实践运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特色既是女性主义的, 又是生态学的。一方面它表现出女性主义的伦理观念, 尊重差异, 倡导多样性, 解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 它提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主张解放生命, 反对压迫, 追求整体性。美国的生态女性主义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①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化与文学。②生态女性主义的渊源。③生态女性主义政治运动。④生态女性主义伦理。⑤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趋势等。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课的意义在于, 它不仅影响了学生, 也影响了老师们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老师之间或者不同观点持有者之间能够以一种平等的地位相互对话和交流。生态女性主义课程将影响和改变学生获取知识和看待知识的方式, 促使学生养成跨学科的学习、研究方法及视野。生态女性主义课程促使学生们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 同时, 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社会和环境问题。这种改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也使她们和社会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生态女性主义倡导的对二元论等级制的批判是认识论上的一个巨大转变, 它使学生们意识到, 从不同的角度和定位观察并分析事物, 得到的结论也会不同。非二元论等级制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获得了一种自主建构自身的认知的意识。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定位

参考文献

[1]Buckingham, Susan.Ecofeminism in the21st Century[J].The Geographic Journal, 2004, 170, (2) :146-154.

[2]Gaard, Greta, Patrick D.Murphy.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 Interpretation, Pedagogy[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8.

[3]Kingsolver, Barbara.Small Wonder[M].New York:HarperColllins, 2002.

[4]Murphy, Patrick D.Literature, Nature, and Other:Ecofeminist Critiques[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5]Philips, Dana.The Truth of Ecology:Natur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America[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都市女性的生态分析 篇5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 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中, 女性和自然往往处于劣势和边缘化的地位。所以, 生态女性主义经常从环境、性别等多重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剖析, 反对各种歧视, 谴责男权制度下对女性的冷漠和摧残, 唤醒人们的生态整体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 创建一个两性平等, 和谐美好的人类生存空间和社会环境。

在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 苔丝出生于乡下, 与大自然的亲近不言而喻。她单纯、质朴、温柔、美丽, 从外在和内心无不体现与大自然的交融, 是作者笔下的大自然的化身。同时, 对于各种生活经历的描写都紧紧与自然环境相关联, 人物的遭遇和心境都是以自然为依托的。首先, 苔丝的命运随着季节的交替, 环境的变换而改变。在父母的认亲要求下, 春季里她去了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 夏天不幸遭到少爷亚雷的侮辱; 无奈, 十月份她重又回到依然贫穷的父母身边, 并且孩子出生就夭折了, 身心备受煎熬。待到春天再次来临, 万物开始复苏之际, 她的精神也逐渐振作起来。看到阳光明媚的大自然美景, 作者这样描述“几乎可以听得见万物萌芽、蠢蠢欲动的声音了。这一情形感动了她, 正如感动了野兽一样, 使她急于远走高飞了”。她来到了陶勃赛乳奶场, 那里草木繁茂、环境优美, 苔丝似乎从心灵到肉体都发生了巨变。到了夏季她幸福地与牧师的儿子克莱相恋, 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 命运的不幸在十月份再次降临, 苔丝在新婚之夜坦诚自己曾经的不堪回首的过去而被丈夫无情遗弃, 近在咫尺的幸福再次与之失之交臂。随之而来的冬季, 她独自忍受着天气的凄凉和被遗弃的痛苦。她的命运似乎一直遵循着自然环境的变换规律, 冷暖交替。

同时, 对于小说中棱窟槐的描写, 作者用到冷酷, 贫瘠, 如灰烬般干燥以及并不友善的人们。劳动环境的描写, 一方面体现了环境的凄凉,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大自然面前, 人的弱小和无助。而作者在描绘陶勃赛乳牛奶场时这样写到“这是一个花草葱翠, 茂盛的园子。在那里苔丝与安吉尔相遇, 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享受着和安吉尔的新恋情。苔丝虽然年龄不大, 但作为一个乡下女孩, 能胜任各种农活: 收货庄稼, 挤奶, 制作黄油……这一切也恰能充分体现她与大自然的亲和力, 同时, 也间接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对于当时已经逐步膨胀起来的工业文明社会的不适。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 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 必然会影响, 侵蚀甚至危害自然的和谐。苔丝作为作者笔下大自然的化身, 这种生活背景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她的命运, 也是她悲剧产生的根源。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 苔丝的家乡也不再是往日的宁静的乡村景象, 收割机, 打麦机等现代化机械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农业模式, 失业和贫困成为困扰农民的最大问题。苔丝一家, 作为社会最低层的农民家庭, 自然也在其中。当家中的唯一老马死去, 生活的窘迫和内心的愧疚使苔丝不得不与所谓的贵族远房亲戚亚雷攀亲, 致使她遭受亚雷的奸污; 贫穷使苔丝在四处谋生飘荡的艰难处境中又遭亚雷的纠缠; 同样是因为贫穷, 苔丝最终放弃了女性的尊严和爱情, 在新婚被抛弃后重投亚雷的怀抱, 而这忍辱负重违背自己的意愿举动, 使其最终走上不归路。苔丝的毁灭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对农业造成冲击和破坏, 由此引发的生态的退化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带来更多的不幸和苦难。

苔丝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 她无法摆脱男权社会制度的统治和思想禁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男性被视作思想、文化、精神和神的化身, 而女性则与身体、自然、物质和地球相关。在小说中, 苔丝的生活主要与两名男性紧密相关—深恶痛绝的亚雷和她所深爱的克莱。虽然二人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但都难逃当时社会的阶级偏见, 为着各自的私利, 从身体和精神上摧残着苔丝。虽然克莱最终肯原谅苔丝的过往, 但这迟来的谅解只能将她进一步推向死亡的深渊。

《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伟大的作品之一, 作者不遗余力地描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扩张掠夺了宁静的乡村生活。苔丝这个纯洁的乡村女孩, 作者笔下的大自然的化身, 内心也曾有着不甘遭受凌辱和压迫, 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梦想, 然而在男权主宰的社会, 她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退化一样, 仍然难逃生活的困境, 社会的压迫和双重道德标准的不公平待遇。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抨击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诸多不利, 但却在整个小说中体现了期待建立两性平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的愿望。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 堪称英国及全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大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苔丝, 一生虽饱受欺凌, 但最终所体现的渴望男女平等, 不受压迫的女性自我觉醒, 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从苔丝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入手, 从女性生态主义的角度来重新赏析这部小说。作者借助描述女性和大自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巧妙地以自然环境的变化展现了苔丝情感和命运的变化。同时, 分析了生态女性意识和思想观在作品中体现, 揭示了哈代对于所谓的工业文明的发展对大自然的破坏和男权统治下女性受到各种摧残的谴责, 进而唤醒人们对创建一个两性平等, 和谐美好的人与自然关系社会的憧憬。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和谐,工业化,父权制

参考文献

[1]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若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9.

[2]葛铭宇.哈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探析.人民论坛, 2010, (06) .

[3]姚佩芝, 董俊峰.《德伯家的苔丝》——哈代综合悲剧观的完美体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4]张群芳.哈代的自然观与游苔莎、苔丝的悲剧.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 (10) .

都市女性的生态分析 篇6

一、引言

都市职业女性, 是指在经济繁华、文化和生活水准较高的地域工作于工厂、服务业场所以外的职场女性, 她们通常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收入比较稳定。着装行为即穿什么、怎么穿。现代女性对于自我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 都市职业女性在女性群体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本文试图通过对都市职业女性着装行为变化的特征来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以便为以后都市职业女性这一群体的特殊着装需求做出有实际意义的设计导向, 以达到市场供需平衡的目的。

二、都市职业女性着装行为的变化

都市职业女性的着装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分析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女性着装行为, 可以看出都市职业女性着装行为的变化基本呈现四个特征, 即时尚化、个性化、品牌化、国际化。

(一) 时尚化

都市职业女性是现代女性的标杆, 不仅因为她们从容淡定、游刃有余地穿梭于职场, 更因为她们能掌握更多的潮流资讯, 走在时尚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 职业女性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而避免过多地展示女性特征, 这使得她们的穿着以舒适、中规中矩、具有中性风格的服装为主, 如中山装外套、白色的翻领衬衣和男士西裤, 色彩的选择相对单一和保守, 以藏蓝色、墨绿色、灰色、黑色居多;穿着方式也缺少变化, 衬衫下摆藏在裤子里, 外套扣子系得整整齐齐。随着时间的推移, 现今女性的思想得到解放, 可选择的职业越来越多, 行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也愈发频繁。这对于都市中的职业女性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她们要在工作中兼顾生活。为了能使自己展示最好的状态建立足够的自信, 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她们着装时不仅要求服装实用舒适, 更要求时尚美观, 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女性线条, 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于是, 她们开始注重选择能修饰身材的潮流款式并且加入时尚流行的穿着方法, 如在紧身的衬衫与高腰一步裙的组合中搭配一双精致的细高跟鞋, 在衬托肤色的连衣裙上面加一条与鞋子颜色一样的腰带, 在出入正式场合时穿着做工精湛、造型华美的礼服。其实, 时尚的着装行为同时也体现着一种积极美好的生活态度。

(二) 个性化

可可·香奈儿说过:“流行易逝, 风格永存。”要做到不可替代, 就要与众不同。在强调追求个性、彰显自我风范的今天, 都市职业女性对服饰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服装的流行也是追求个性的结果。时尚产业的蓬勃发展使我们经常可以在都市中见到穿着新颖奇特的职业女性, 她们打破常规, 拒绝平庸和雷同, 用自己的着装打扮先声夺人, 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从着装款式的选择到服饰之间的搭配, 她们都能表现出极强的个人风格, 如极富设计感的轮廓外套搭配造型夸张的首饰, 休闲的棒球夹克与蓬蓬裙的混搭, 超宽的反光太阳镜搭配镶嵌金属铆钉的机车皮衣……不管是何种风格、怎样的穿戴方式, 个性化的着装行为是现代都市职业女性让人过目不忘的一记妙招。

(三) 品牌化

品牌对于一个都市职业女性来说就像第二张身份证, 无时无刻地不在证明着自己的消费能力和审美品位, 一定程度上也是女性职场地位的表现。在服饰的品牌意识没有深入人心以前, 大多数女性在选择服装的时候偏向于那些舒适、美观的服装, 品牌因素几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而现在却是大相径庭, 品牌无时无刻地不在渗入到我们生活中任何一个角落, 而品牌服装已经有了符号化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件单纯的服装, 它代表着穿着者的生活品质和消费观念, 为其服装的质量和服务提供保障。试想, 一个穿上Elie Saab晚礼服的女性, 连她自身的言行举止都会变得端庄优雅。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身为头号时尚杂志女主编的米兰达每天穿着华丽的奢侈品牌服饰游走于时尚界, 这样一个角色和形象不仅在电影中受到众人的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也成为众多都市职业女性的目标和榜样, 以此来激励自己向着目标不断努力。

(四) 国际化

20世纪90年代末许多日本、韩国的电视剧被引入我国, 掀起了一股哈韩哈日狂潮;近几年来随着美剧在国内的盛行也刮起了一股欧美风。由于受到这些流行风尚的影响, 我国女性的着装行为也日益趋向国际化, 从以前不成派系或杭派、广派的着装风格变为了现在的日韩风、欧美风, 款式的选择也从娇俏婉约变换到大气随性, 以至于不管是实体服装店还是网店到处都是韩版、欧版的服饰, 一些专门给都市职业女性提供穿衣建议的杂志、网站也纷纷推出日韩专栏、欧美专栏, 真正顺应了“时尚无国界”的潮流。国际化是一种趋势, 都市职业女性的着装国际化也势在必行。

三、都市职业女性着装行为变化的成因

(一) 都市职业女性着装行为变化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1. 时间的推移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女性服饰的变化让我们眼花缭乱, 但不管如何变换, 穿着者都要选择合乎时宜的服饰, 否则会让人感觉落伍或者不合群。从宏观看来, 古今中外人们所穿着的服饰都一直跟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大体顺应当时所处时代的主流风尚。比如近两年流行复古风, 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穿着布洛克皮鞋和高腰线连衣裙的女性, 而2013年秋冬女装时装周的发布会上又大肆盛行帅气凌人的朋克风潮, 于是众多品牌的服饰都加入了硬朗的金属铆钉和皮革的元素。俗话说,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以前人们往往会根据天气和季节的变化来着装, 但是在当今社会, 很多人会反季着装, 比如冬季穿超短裙夏季穿皮靴等, 这些现象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若是身处都市的职业女性穿着脱离当代流行的服饰, 并且选择已经过时的着装法则, 也就背离了大众审美, 给周边的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2. 地域经济的发展

不可否认, 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物资短缺的过去, 职业女性大多只能穿着乏味单一的服装出现在各种场合, 而现在, 经济的繁荣可以提供给她们更多的着装选择, 时而展现温婉可人的形象, 时而展现成熟妩媚的形象,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都市职业女性一般身处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 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她们有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 这种自我和社会的价值促使她们通过着装来证明自己被认同, 变得趋向时尚化、个性化、品牌化、国际化, 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职业女性对于自己着装的要求更为挑剔, 因此许多国际高端品牌也纷纷在这些地方聚集。

3. 主流文化的促进

服饰不能脱离那些购买它们的人而独立存在, 所以服饰设计始终是“以人为本”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受教育程度造就了不同的穿衣打扮。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大量具有独立意识的职业女性, 激烈的竞争促进了女强人形象的诞生, 所以那个年代流行表现女强人个性的中性打扮, 代表着女权意识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极简主义当道, 主流文化是用简练的内容展现社会的本质, 所以服装设计师从当时的绘画、建筑中摄取灵感, 把服饰的极简主义发挥到极致, 简单中见丰富, 纯粹中见典雅, 因此当时的职业女性着装推崇简约并且干练。到了21世纪, 现代都市充斥着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享受, 都市职业女性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在工作之余要懂得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对生活情调的创造、对工作压力的纾解, 所以她们大胆尝试各种风格, 复古风、淑女风、摩登风等风格此消彼长, 因此她们着装的行为必然有所改变。

(二) 都市职业女性着装行为变化受内部因素制约

1. 年龄

不同年龄的女性会有不同的着装喜好, 20岁的年轻女性因为自己欠缺经验, 在初入社会时多会选择一些色彩厚重的服饰来使自己显得成熟稳重。30-40岁的女性因为生理和心理都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 通常选择展现自己女人味的服饰。等女性到了50岁, 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健康方面来, 所以这时她们往往都会选择以健康舒适为第一的服饰。即使这样, 因为女性是感性的动物, 所以总有一些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仍然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看起来更年轻更有活力, 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顾自己年龄追求青春时尚打扮的女性, 虽然看上去与年龄和气质不吻合, 但是这种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值得尊重。

2. 心理

有一句话形容女人最恰当不过, 那就是“女人心海底针”。再坚强的女性也可能会被当时的心情或感受左右自己的行为, 所以女性的消费大多是情感消费, 都市职业女性也不例外。她们更可能因为一件精致的首饰、一条做工细腻的花边、一颗特别的纽扣进行冲动消费, 改变自己的着装意象和行为, 来满足或弥补自己心理上的不平衡感、不安全感等。现代女性越来越具有话语权, 她们从内心已经断定自己是社会的半边天, 有更多的责任, 想要超越男性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基于这种渴望成功的心理, 从着装来改变自己的形象让自己神采奕奕就变得尤为重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都市职业女性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因素的制约, 着装行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从被动变为主动, 从接受变为索取, 通过穿衣打扮来展示她们独特的品味和生活方式, 寻找着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认同感。由此看来研究都市职业女性的着装行为有助于我们对于女性着装的行为和趋势进行预测, 对女装产品的开发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美]Susan B.Kaiser.服装社会心理学[M].李宏伟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2]郑彦离.礼仪与形象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都市女性的生态分析 篇7

一、新中产阶层的乐与忧

在新自由主义在统治性意识形态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格局之下,在中国的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在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进行资本转移的进程中,在城市的林林总总的写字楼里诞生了大量的“中产”“白领”。新中产阶层伴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外表光鲜亮丽,对自己的白领身份有很高的期待和想象。合租在欢乐颂22楼的樊胜美、邱莹莹和关雎儿三人,可以算是现实社会新中产的代表人物,她们带着家人的期望和对自身的期许挤进一线大城市,梦想着能在繁华大都市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这三人来自草根阶层,肯吃苦能拼搏,相对于同辈人她们都可以说是学院培育出来的佼佼者,大学毕业获得一份在大城市体面的工作是她们梦寐以求的荣光,她们渴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事业和婚姻上的圆满。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显得有些残酷。按国家统计局2014年调查报告,以平均三口一家计算,家庭年收入6~50万元,成为中国新一代“中产”。[1]“中产”涵盖范围较宽,绝大多数的中产日益建构起中国当下庞大的“新穷人”阶层。“新穷人”是资本主义经济从工业经济向金融经济、从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中的产物,[2]他们并不掌握任何生产资料,承受着上升通道狭窄的“断裂”社会语境和不断被奢华消费品购物欲望挑逗的消费社会语境的双重压力。樊胜美可以说是“新穷人”的代表型人物,毕业后努力挤进一线城市到大公司工作,好不容易从底层混到了中层主管职位,但她每月所拿到的薪水除了租房生活,还得受原生家庭所累长年贴补家用,人过三十没车没房没户口,也寻觅不到理想的幸福婚姻。樊胜美的“穷困”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阶层的日渐固化,个人能力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冲破阶级壁垒,上流社会和底层世界越来越近似于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工资”本身就有着根深蒂固的阶级统治内涵,樊胜美的美貌和自立并不能成为踏入社会高层的资本,而她的原生家庭如巨大的脚镣,每次总会将初浮云端的她重新拉回阴暗潮湿的井底。二是社会人口比例较重的中产阶级日益成为消费社会追逐锁定的猎物,城市白领从身心上逐渐被消费社会所锻造的牢笼囚禁。“贫困”更多来源于寻求群体圈子身份认同和自身精神抚慰时,被奢靡的物质世界所重挫的无力感和失败感。身份认同的差序错位在樊胜美身上凸显得淋漓尽致,除了原生家庭和阶层固化的负累,樊胜美也是消费社会最忠实的奴仆。如齐格蒙·鲍曼所言,“消费社会里的穷人,重要的就是有欠缺、不完美和先天不足的消费者的相对剥夺感和相对贫穷感”。[3]消费社会打造环环相扣的物化符码,形成白领女性群体潜在认同遵守的意义规范,从心智和行为上逐渐对人进行召唤和驯化。樊胜美生活窘迫,但还是花钱买仿造奢侈品。“物”的消费已经变成一套社会的“意义符码”,追求名牌并不主要追求其使用价值,而是在购买名牌商品时体会到出人头地的满足感和心理幻想,是一种社会权力方式对人与自我、人与世界关系进行的重新编码。[4]学者刘昕亭指出,消费社会的可怕陷阱在于,它是一个大批量生产穷人的社会,也是一个将中等收入群体拖入消费之泥沼,将其“下流化”的社会。[5]“新穷人”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穷困,长期的心理重压和焦虑也相应地带来了身份认同恍惚错位的困扰。

二、“富二代”角色的先赋与自致

“富二代”是我国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必然产物,“富二代”掌握着中国民间一半以上的资本,对中国经济和民生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6]这一特殊的青年群体在承受社会舆论争议的同时,也在自我认同和社会期待冲突的漩涡中困顿挣扎,在享受得天独厚的财富时肩负着社会责任,在事业得以安稳之时可能又会遭遇阶级门阀和文化资本分野的情感纠葛。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角色可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前者指个人与生俱来自然获得的角色,后者主要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角色。[7]如果说樊胜美是《红与黑》中的于连,那曲筱绡就好比童话故事中的公主,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带着统治权贵阶级的烙印,这是她二人天壤之别的社会先赋角色的贴切比喻。富二代理所应当地继承创业父辈的财富资本和社会资源,无需像同辈一样参与劳动力市场中激烈的拼杀竞争,但他们也在父母的期望和培养下承受着自我角色打磨的压力和冲突。曲筱绡并没有在先赋角色中沉溺堕落,反而通过战略性的企业项目参与虏获了附有男权意识家族管理者父亲的青睐,使其自致角色得到近似完美的逆袭,使自我价值认同得到彰显。

此外,很多富二代在承担企业重责的同时,也承受着个人情感生活中涌现的忧虑和尴尬。如今,当大批中产阶级崛起且多数人都能吃饱穿暖之时,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更注重精神家园的浇灌和呵护,赵医生的物质财富不比小曲丰裕,但也算是中产上游,当经济资本需求没有那么焦灼的时候,文化资本[8]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当多数人都可承付起神户牛肉和LV皮包时,人际交往的精神匹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门楣更为重要。富家女曲筱绡虽然在经济收入上不遑多让,但却不学无术、作风浮夸,她不知王小波,更无法欣赏莎士比亚、东野圭吾和德沃夏克。正如布尔迪厄在《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中揭示,趣味是一种对人的阶级分类,任何趣味都是习性、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9]小曲和赵医生之间与日俱增的文化隔阂,可以说是二人阶级身份场域习得的长久区隔,小曲可能永远无法理解赵医生作为一个文艺“低碳男”的小资情调和文化审美。可见,身为“富二代”的职业女性也无时无刻不在先赋和自致角色的冲突漩涡中缠绕斗争,能否突出重围找到两种角色的平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价值理想和人生态度的顿悟和理解。

三、“女强人”“强女人”的交织缠绕

不同的人对“女强人”“女精英”有不同的看法。新时代的“女强人”可归为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女性,大都来自现代白领阶层,她们更注重自我独立发展,不再依附男性生活。[10]“女强人”与“富二代”的差别在于前者大多并非先天就赋予财富权贵,多数靠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获得公众期待和社会认可,“女强人”更多介于上流社会和新中产阶层的界线之上。安迪应算是“女强人”中的佼佼者,她天赋异禀且有良好的海外留学教育背景,年纪轻轻就驰骋于海内外金融商界,是美国的帕特里夏-A-麦克布鲁在《第三性》一书中勾勒的典型人物。但女中豪杰也同样地承受着工作和生活中身份建构的焦虑和烦恼。

“女强人”一词本身就蕴含着女性在男权文化下陷入性别角色认同的困境。[11]困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女强人”善于向男性学习,传统男性价值如“独立意识”“责任感”“事业成功”等同样成为其追求的目标。“女强人”作为女性温柔感性的一面常被男性所具有的刚强坚毅所取代,而这种角色特征在很多时候是不被社会传统观念文化所认可的。当员工加班病倒之时,安迪却被公众冠以“女魔头”的污名,能力才华被公众眼中的性别特性所遮掩。二是“女强人”的“强”始终与男权社会的权力控制交互缠绕,不是被掌控就是得到相应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实现绝对的性别独立与男性世界绝缘分隔。安迪虽然在大公司身居要职,但显然金融商业巨头谭宗明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上都给了她莫大的帮助和支持。职业女性的“强”是否等同于绝对的“独立”是有待商榷的。

此外,“女强人”常被认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懂得运筹帷幄,有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认知障碍的人群。[12]而现代社会日渐对女性提出事业和家庭兼备近似完美的要求,同时也夹杂着从“女强人”到“强女人”转变的召唤,安迪对于恋爱和婚姻思想行动上的变化深深回应了这样一种社会号召。安迪由于家庭历史原因长期封闭包裹自己,把所有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社会性程度极度弱化匮乏。但住在欢乐颂与其他几个女孩有喜有忧的日子,也潜在地让安迪作为女性天然具备的温柔感性慢慢得以释放,最终她放弃了理性畅谈人生的奇点,选择了玩世不恭、风趣幽默本与她性格南辕北辙的小包总,从对婚姻伴侣的选择上也直接地体现了安迪从“女强人”到“强女人”的转变过程。可见,职业女性有冲突男权社会带来的束缚的价值理想,也有沿袭传统社会赋予女性自然使命的渴望,“女强人”肯定了女性作为“人”的权益和社会地位,而“强女人”在此基础上又递增且重新诠释了“女人”的天然特性和时代追求。

四、结语

上一篇:构建新型网络安全模型下一篇:交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