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特色

2024-09-23

生态女性主义特色(共12篇)

生态女性主义特色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该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进中央文件。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专题章节详尽阐述, 一语道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不仅明确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任务, 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而且还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一项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战略任务载入新党章。可见,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现实表现, 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和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推进经济、文化、环境等全面建设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集合,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社会文明形态, 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长期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主要内涵可解析为以下三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普世价值观。工业革命后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已使世界各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只是自然的改造者而非创造者, 因此只有尊重自然、呵护自然,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和流动, 进而让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强国梦的道路上必然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识。二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决杜绝一切超越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方式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行动指南, 要求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 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 前者是内化于后者的科学发展观, 后者是涵盖前者的科学发展观。三是实现“美丽中国”未来发展的社会实践观。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观点, 旨在向世人展示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 其实质是通过科学技术、生态产业和资源利用等方式践行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任务。所以,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为和实践尝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1.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污染治理的现实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换来的则是大面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代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出:“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厂排放, 汽车尾气, 农垦烧荒, 森林失火, 炊烟 (包括路边烧烤) , 尘土 (包括建筑工地) 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河流污染、海洋污染等现象十分严重, 已经给社会造成了很多危害。这些环境问题在我国近二十多年来集中出现, 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频繁的环境污染和严重的生态危机, 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而且还使已有的部分成就烟消云散。因此,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 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是当前治理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

2.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是人口大国, 又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眼下资源供求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 人均资源有限, 人均土地面积和矿产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 资源消耗巨大, 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严重的资源紧缺和能源紧张, 不断激化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固有矛盾。因此,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推行循环经济,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走投入少、产出多的现代自然、经济、社会和人之间和谐共进的新型发展道路, 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3.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是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保障。面对层出不穷的生态危机, 人们对生态文明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逐渐意识到要善待自然, 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环境, 在谋取物质利益时必须自我约束、有所控制、行为节俭, 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 并倡导生态伦理道德, 以及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因此,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及其再生能力, 是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历史责任和应尽义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 观念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是科学发展观,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体社会都要自觉树立生态保护的观念。

第二, 理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 并切实地以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第三, 利益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妥善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关系与矛盾。

第四, 法律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障和技术的支撑。建设中遇到的诸如污染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 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规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第一,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第二, 继续推动节能减排:加大环保投入, 发展环保产业, 开发推广清洁能源, 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拒绝白色污染, 对一次性筷子说“不!”

第三, 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强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有限的资源, 无限的循环!

第四, 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亲, 请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

第五, 不断完善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规范公众环保行为——小草有生命, 足下多留“青”!

3.在环保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 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要有自觉明确的环保意识, 首先要从观念上确立生态建设的重要地位, 不能把社会的发展狭隘地理解为经济的发展, 同样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第二,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理论成果需要得到贯彻和落实, 只有在正确的生态环保理论的指导下, 才不会重蹈“先污染后治理, 先破坏后恢复”的覆辙。此外, 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可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诸如发展一批新型的可循环的清洁能源——好好学习, 天天环保!

第三,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生态文明建设是大事情, 可却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个人在每一天的小事情当中——先从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开始吧!

第四, 在周围多提倡宣传:不仅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环保, 而且要努力在自己周围多多提倡和宣传有关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自己来影响周围的人, 进而通过周围的人影响更多的人, 使大家都自觉地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第五, 长期坚持环保行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 因为环境保护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事业, 而非只是偶尔的做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生态建设非一朝之功!

参考文献

[1]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张庆彩、吴椒军、李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未来与发展, 2011 (10)

[3]张云飞.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维[J].理论学刊, 2012 (4)

[4]祝黄河、吴瑾青.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的重要内容[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2 (2)

生态女性主义特色 篇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二、当前生态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

1.概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

2.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境的实践成果。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 “五位一体”建设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1.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而且要实现生态良好。

 2.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统筹好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3.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经济社会发展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 4.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5.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要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意义、途径和要求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 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把文明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生产、生活、生态各个领域,依靠科技进步,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新路子;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等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基本要求:①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②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模式转变;③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④着力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

二是深化节能减排。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四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五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措施之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 措施之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措施之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措施之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当前生态和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一)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我国自然资源严重短缺 1)水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98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2005年有2163万人口、1969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据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16亿的高峰,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我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同时,水污染不断加重的情况又导致我国水资源形势不断恶化。(2)土地资源短缺

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耕地18.2574亿亩。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的耕地面积要以18亿亩为警戒线,16亿亩为生存线,只有保持足够的耕地,才能解决和保证13亿到15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耕地,总有一部分要用于城市建设和非农产业,耕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日益尖锐。3)矿产资源短缺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矿种较全,但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多种重要战略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而且原油、煤炭等能源矿产保有资源探明储量在不同程度地下降,资源探明储量增长赶不上产量增长、产量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的情况日趋明显。

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能够保证2020年供给的只有6种。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现在国内石油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仅在50%左右,到2020年,可能只有42%。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由1990年的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并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经济高增长与资源硬约束的矛盾愈演愈烈,“电荒”、“煤荒”、“水荒”和“油荒”都昭示了中国的资源严重紧缺。

2.我国生态环境和固体废物的污染严重

(1)水污染不断扩散

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半河段存在严重污染问题。污染物排放量大,江河湖海严重污染。劣五类水质占40.9%,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大量受到严重污染的江河水流入大海,又对我国的近海海域造成了污染。

目前,中国每年排放的废水接近500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范围。我国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来自工业生产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累积,加速了水环境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大量减少了生态用水,加剧了水环境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降低了水源涵养功能,使水环境更趋恶化。

2)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据统计,中国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烟尘1000多万吨,工业粉尘1000万吨左右。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为全球三大酸雨区之一。北方地区沙尘暴有愈演愈烈并向南方扩展的趋势。光化学烟雾、细颗粒物已经在城市密集地区构成严重的区域性污染。大气氧化性增强,能见度降低。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国占了7个。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04,094.2万吨,比上年增加7.3%;排放量为710.7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中国的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其中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人均年产废旧物资400公斤,城市人均垃圾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城市有2/3被垃圾环带包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而日本的东京从1989年至今一直是呈现垃圾负增长的状态,欧洲除了希腊和土耳其外全部城市都能做到垃圾负增长。

3.我国生态环境退化严重(1)草原和森林退化严重

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超载放牧、乱采滥挖严重,鼠虫灾害频繁,状况堪忧。

根据2009年全国第七次森林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才勉强达到20%。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资源的短缺显而易见。2)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中国历来是水土流失大国,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就是因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呈黄色而得名,而长江也有变为“第二黄河“的迹象。2009年,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1.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6.8%;风力侵蚀195.7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0.4%。沙化土地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并且有扩展之势。黄河现在被称呼为:“天上河”。

我国自然和生态环境可归纳为十大问题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

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

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 

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 

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 

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 

到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二)当前我国资源环境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如果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就会保证和推动经济发展。如果资源匮乏,环境恶劣就会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甚至会损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按目前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230年、45年和61年。铁矿石进口量增长了3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国内电解铝生产所需原料50%以上依赖进口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社

会的发展

(二)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的基本国策

(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1.资源节约型社会 2.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依据: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人

均占有量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的要求不断提高。

★由于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

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

益突出。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推动节能减排 3.发展循环经济 4.加强宣传教育 5.完善体制机制。

(四)相关法律和政策

1.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 2.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

(五)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1.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制度 2.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3.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4.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责

任制和问责制。

5.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

五、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一)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概述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二)在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上的两种认识

(三)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 的共识

生态女性主义特色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

“世界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源库,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个有待照料、关心、收获并爱护的大花园。”[1]世界的非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既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又节约自然资源,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发展观,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环保的发展之路。

一、低碳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低碳经济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模式

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人如果要生存就不能脫离自然而存在,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在积极的改造自然,由于不尊重自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导致了生态的失衡。因而,我们必须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在攫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又要保持生态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主席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尊重自然规律,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低碳经济要求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尽最大的可能性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较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的新能源(风能、生物质能等)取代煤炭等旧能源。低碳经济不仅能保护自然而且能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说明,低碳经济是一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经济模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则符合其要求

工业革命之后,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采取的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出资源消耗型的生产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过程,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未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破坏生态的平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要求我们转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采用绿色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全方位、系统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建设生态文明。在生产发展环节,实行低碳经济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在资源的消耗环节,实行低碳经济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废渣的排放,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这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

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能源的消耗和废气的排放微乎其微,但一旦乘以13亿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倡导全国人民实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个公民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绿色生活。低碳经济顺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提倡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社会成员在生活中使用低碳产品,过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既要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上具有低碳意识,又要从实际生活中绿色消费,降低碳排量。

二、低碳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的路径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则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固发展。低碳经济提倡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经济发展模式,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为基础,以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为目标,在根本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低碳经济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经济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从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短期来看,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绿色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有效地减少了非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从长期来看,生活中绿色消费的低碳经济能促进社会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有效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能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低碳经济促使社会成员增强低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低碳经济让低碳意识融入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中,促使社会成员认识到自然资源的短缺,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为后代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低碳经济还积极要求技术创新,不断培育企业的低碳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绿色生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积极引导人们向可持续消费方式转变,改变以往的高消费、高浪费的不良生活方式,适度消费,营造低碳生活的氛围。低碳经济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着手,积极引导人们使用节能环保的产品,低碳环保,绿色出行。

参考文献:

[1] 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2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

生态女性主义特色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并以独立篇章系统的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 又进一步的提醒我们要关注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1.1 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其基本含义是: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 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1.2 马克思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他们共同的辩证自然观。辩证自然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承认自然的客观优先性;自然规律体现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在自然生活中认识理解改造自然价值;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而人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所以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马克思强调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调控力量, 肯定了只有发展生产力, 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蕴含着人与自然内在有机统一的生态思想。他提出需要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合理调节”, 原则是“消耗最小化”, “合乎本性”, 这是一种认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的思维模式。劳动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 通过劳动, 人和自然达到了统一。“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即对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实现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改变事物的现状, 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下, 生产的目的不是使用价值, 人类为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发展, 无休止地扩大再生产, 资本在运作中不断加大负面作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键是明确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建立合理化的社会制度。马克思认为, 共产主义必须取代资本主义,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也就是才能展现出“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

综上,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见解对于当代社会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状况具有很强的预见性, 他的观点对我们缓解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2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

由于人们热衷于追逐经济效益和对金钱的盲目崇拜, 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依次被打破, 以破坏环境来换取所谓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处处可见。在中国, 这一现象更加突出。我国的环境形势并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虽然土地广袤、幅员辽阔, 国土总面积达到约960万平方千米, 但是可耕地资源却十分有限。当前,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虽然自从实施《土地管理法》以来, 耕地减少速度趋缓, 但总体上仍然表现为减少趋势。

有多种原因导致了耕地面积减少, 其中尤以建筑占地最为严重, 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 由于整村迁移导致出现了荒村现象, 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中荒”现象, 看似村子面积扩大了, 但村中间的老宅都荒置了。以上这些现象也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与不合理。其次基础建设占地, 如铁路、高速公路等。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 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2.2 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 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 占国土面积的5.9%。尤为严重的是, 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 虽然政府积极实施了相关政策, 但实际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在我国西北地区, 土地沙漠化现象甚为突出, 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 自然环境的恶劣, 如缺水, 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同时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 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继而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 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过度的人类活动时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之一。

2.3 森林资源不仅缺乏而且急剧减少

据统计, 我国森林覆盖率在全世界位居第120位, 同时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由此可见, 我国森林资源是极度缺乏的, 这种极度缺乏森林资源的给我们的生产生活一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 另一方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与此同时, 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2.4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淡水资源稀缺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大量的物种面临灭绝, 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

我国是不仅是一个淡水资源稀缺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淡水资源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 若按人均计, 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造成以上问题突出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主要是自然的原因与人为的原因, 从地理分布来讲, 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 东部南部占有面积大, 而西部北部占有面积少, 由此导致有些地区洪灾严重, 有些地区干旱半干旱。从人为的原因来看, 我国人民的自我珍惜用水, 借阅用水意识不强, 水资源浪费问题突出。而与此同时造成大量物种灭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自然方面是生存环境的恶化, 而人为方面却是人类的过度的开发与非法捕杀等。

2.5 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人口素质低, 同时各种污染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估计, 截止2013年底, 中国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亿6000万, 并且每年人口净增长达730多万。中国人口素质相对较低, 2010年, 文盲率 (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4.08%, 2011年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6.5%,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种污染层出不穷, 其中, 尤以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 为了追求经济增长, 大肆发展第二产业, 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 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不仅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之一。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由于国土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同时在我国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 更要珍惜每一寸国土。同时如何合理安排有限的国土空间布局, 也关系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包括:积极打造国家级重点经济带:首先促进国家级重点经济带均衡发展;其次加快多式多通道联动建设;第三, 积极培育经济带上新的增长点;第四, 强化国家级经地带与区域性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城市群:首先, 积极开展城市群发展规划试点;其次,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第三, 努力推进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建设;第四, 支持和鼓励城市群内部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着力构建有影响力的经济区:首先, 构建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其次, 加强经济区发展规划;第三, 把经济区作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第四,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努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首先, 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其次,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第三, 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文化品位;第四, 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有重点、有选择的培育增长极:首先, 释放边境城市发展潜力;其次, 培育中西部地区增长极;第三, 鼓励陆海统筹。

第二,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节约资源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同时也是关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一要牢固树立全民节约资源理念。二是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同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三是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仅是人类同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不仅要加大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综合治理, 政府更应该加快水利建设, 不断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比如地震、火灾。坚持以预防为主同时综合治理。强化群众的健康环保意识。良好的制度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 同时也要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 同时预设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 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保护制度。更要加强生态文明方面的宣传教育, 以增强全民节约、环保以及生态意识, 营造和谐的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桂海论丛, 2013, (01) .

[3]邓春芝, 仲晓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J].理论与当代, 2013, (01) .

[4]刘克稳, 刘峰江.深刻解读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构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1) .

[5]邓玲, 严明金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选登[N].光明日报, 2013-01-2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本文结合十八大报告,分析并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途径及其意义,明确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报告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的提出,为努力建设国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需要和自然相协调,需要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我们得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地降低在发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以此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建设。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也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执政纲领之一。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重点在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根据以上战略目标,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优化GDP核算体系

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更多地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纳入GDP的核算中,如果是环境污染,其所造成的损失要从GDP总量中扣除,从而纠正旧GDP核算方式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以及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国外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曾提出过国民收入核算的新指标,如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W,Net Economic Welfare)。该指标以是否改善了社会福利为出发点对现存GDP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对环境负外部性所造成损失的扣除。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具体运作中需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如定性指标的量化与数据来源等。

(2)加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媒体宣传

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因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因为他们只有具备这一理念才能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3)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快推进从原来的数量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向效益型的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一个低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缓和资源的供需矛盾,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能源、农业、林业和环保产品生产体系。扶持和发展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加快产业升级进程,实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提高自身绿色竞争力。

(4)加强大众生态道德教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此,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5)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

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领导力。应考虑改革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任用制度,如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者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同时,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法律及政策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民未来的长远打击,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确立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执政纲领之一,充分彰显我们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攀升、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不懈的努力有目共睹。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这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2)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

生态文明观将指导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同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从而变被动的生态欠账补救建设为主动、有规划、大规模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有效地促进城镇经济的高速、健康地发展。

(3)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浮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有由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盲目发展而犯的错误引起的。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范围的扩大,生态文明地提出必然能使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缓解现有的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四、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我们应当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发达国家利用气候问题来干涉我们的工业化,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强制性地规范人们的生产、消费行为,并利用适当的经济手段、合理的激励机制推进环境资源保护。此外,鼓励环境保护的公众公益活动,对人们进行长期的引导、教育并制定必要的道德标准加以规范。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起善待生命、关爱生物的道德良知,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植物的基本生存权。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党的执政纲领的高度,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少污染,将成为一项全国上下都行动起来的事业。

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 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理论自信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5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的伟大创举,必须体现自己的理论特色,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不是言必称外国人怎么想,动不动西方人怎么说。所谓理论特色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理论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大跃进”、“十年文革”等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如何摆脱现状,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设道路,开辟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形成了系统的邓小平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等,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特别是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很大冲击。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要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第一次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把发展单纯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较少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过于关注怎么把蛋糕做大,较少关心如何公平分配蛋糕等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重新审视传统的发展观,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创立了科学发展观。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升华,上升为理论,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发展中大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崭新的高度,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出了具有中国实践性的理论特色。

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警惕“西化”中国。当前,有些人热衷于按照西方流行的学术思想、观点和话语体系来分析研究中国问题,并以此为时尚。这种“西化”教条主义是荒谬的。他们鼓吹私有化,鼓吹走西方国家所谓的自由民主之路,本质上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企图是“和平演变”中国。这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的“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要警惕“僵化”中国。目前,有些人习惯于把书本凝固化、绝对化,甚至还拿书本抵制思想解放。这种“僵化”教条主义是荒唐的。他们针对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张回到改革开放前的道路,回到计划经济的封闭僵化时代,这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的“封闭僵化的老路”。

三要警惕“儒化”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上各种思潮蜂起,其中之一便是“儒学热”。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继承和发扬。然而,近年来,在“儒学热”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人公开打出了“儒化中国”的旗号,甚至企图用儒家学说来改造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他们把儒学说成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指导人类未来发展的“圣道”,也是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唯一良药。他们提出,中国“当前的现实是有效率的,但又是不公正的,而且缺乏合法性”,出路只有一个,便是“儒化中国”,把中国建成“儒教国”。他们还设计了一套把中国变为“儒教国”的具体方案,提出总的原则是“和平演变”,具体策略是“上行路线”与“下行路线”“双管齐下”。所谓“上行路线”,就是“儒化共产党”,把共产党变为“儒士共同体”。所谓“下行路线”,就是把儒教确立为国教,“儒化社会”。很显然“儒化中国”论者的思想、主张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儒学热”的范围。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历史的意义,是中国隗宝,然而他们不是从思想文化上研究、弘扬儒家文化,所提出的也不是弘扬儒家文化的学术研究计划,而是要把“儒学热”从思想文化研究活动、从学术活动引向政治活动,实现其改变现行政治制度、独掌国家大权的政治主张,实现其“和平演变”中国的险恶用心。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儒化”教条主义是荒诞的。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轮回交替,近代中国百余年的积贫积弱,表明儒家学说不可能承担起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崇高使命。能够担当这个使命的,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莫属。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指针,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推出适合现实需要的理论创新成果来。

总之,实践昭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这个根本方向,必须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出适合现实需要的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国防大学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

[3]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作者简介:

生态女性主义特色 篇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在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1) 坚持和谐原则, 和谐原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

(2) 秉持循环原则,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人口, 资源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要解决此类矛盾, 必须追根溯源才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3) 秉持适度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把握其度, 不能超过其度的数量限制, 应当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留存足够的空间。

2. 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 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在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中,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是三种关系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一对关系, 并且是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 生态文明对象的全面性。它的研究对象较为广泛, 包括整个物质世界的所有生物。第二, 生态文明生产的全面性。当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的新阶段时, 在生产满足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前提下, 人类还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保护好生态环境。

再次, 平等性具体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方面, 人类自身的平等性。另一方面, 人类与自然界的平等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哲学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究, 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具体又包括唯物论基础, 辩证法基础和认识论基础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唯物论基础

(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先在性,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性, 也就是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它们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一方面,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也是构成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另一方面, 自然界也离不开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可以反作用于自然界

2. 辩证法基础

(1) 自然界存在着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即规律性, 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提到人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 也就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即作为主体的人必然受到客体自然界的制约。

(2) 在物质世界中,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 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 具体表现为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3) 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因此,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不能只片面的看到人与自然的斗争性也就是对立性, 而应该在承认人与自然存在斗争性也就是对立性的前提下, 看到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也就是统一性,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认识论基础

(1)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在实践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而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性关系从本质上说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对象性关系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因此,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对象性的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2) 生产劳动实践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形式和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人类在对待生产实践时, 不能只关注生产实践带来的收效, 而要着重考虑这种生产实践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是否符合生产力的客观状况, 能否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并且具体包含唯物论基础, 辩证法基础和认识论基础三个方面内容。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即关注物质世界的各种关系, 有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哲学思想。这显示出了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具体包括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和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基本理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儒学中是一以贯之的。他还认为“天人相类”, 天人之间具有微妙的相互感应关系。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张载讲的“民胞物与”——即不仅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兄弟, 而且天下的物也都是我的同类, 这就决定了个人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的态度。“民胞物与”是“天人合一”观念在伦理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积极进步的因素, 另一方面也克服和批判了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消极保守的因素。

第二,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就是说自然界是由“道”化生的, 并且道的运行不受人为控制, 属于天地之间至高的, 形而上学的自然而然。道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 实现人道契合, 人道为一。老子还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因此, 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人类的创造活动不应忽视自然之理, 更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 而要顺应自然, 遵守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吸收和继承了道家道法自然生态观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又克服和批判了道家道法自然生态观的唯心主义思想。

第三, 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它阐发了一种尊重生命的理论, 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佛教认为, 生命对于所有生物都是珍贵的, 人类凭借其卓越的认识和思维能力成为物质世界的主人, 但绝对不能因此而伤害其他生物。同时, 佛教也认为, 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皆有佛性, 也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吸收和继承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慈悲高尚的因素, 而且克服和批判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消极保守的因素。

总之,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经典理论, 是在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以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为哲学基础, 分别表现在儒家天人合一, 道家道法自然以及佛教众生平等的生态理论之中, 它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所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中共中央十八大政治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于丹, 于丹论语心得[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18

[5]王国轩, 大学中庸[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22

[6]方丽平, 孟子[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32

[7]王国, 大学中庸[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22

[8]马勇, 董仲舒评传[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 2010:18

[9]何安峰, 论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0]饶尚宽, 老子第五章[M],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经济特色 篇8

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之日起, 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但他们并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并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坚持了这一“生产力标准”原则, 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 邓小平发现虽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改善劳动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有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答案就是只有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分配方式使之符合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从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所以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要解放生产力, 而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去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影响劳动者积极性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

他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不适应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开始产生各种疑问的严峻局面, 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之路, 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使中国在三十年内取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上升, 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等, 都证明了这一伟大决策的正确性。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所有制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 他们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 并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就是要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代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以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是越“公”越“纯”越好呢?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定的经济制度, 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体系构成的。所谓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也就是说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但是,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首先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 是所谓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制度, 而我国非但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时期, 甚至没有经历过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越到了社会主义, 生产力十分落后、积贫积弱,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多, 底子薄。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实行“一公二纯”的完全的公有制, 在建国初期, 我们曾经试图实行完全的公有制, 但事实证明, 要想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尽快地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只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 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与生产制度相适应的特定的分配制度。而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 首先,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消除了个人凭借生产资料获取收入乃至剥削他人的分配关系, 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不能再像私有制社会那样, 凭借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参与分配。他们能向社会提供的只是自己的劳动, 只能凭劳动获取收入。其次, 由于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 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着智力和体力, 先天与后天的差别, 而且劳动还仅仅是或主要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这就要求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别。再次,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决定了它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原始氏族社会, 不能再实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不得不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在现阶段还没有达到可以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发达阶段。马克思在晚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第一次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全面阐述, 并指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建立的基本理论前提之一。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加以阐发。

我国现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上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主要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决定了多种分配制度并存。另外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的分配制度中还规定,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如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是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

四、通过一部分人的先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 “生产将以所有的人的富裕为目的”。所以说, 全体劳动群众的共同富裕, 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 是社会主义的旗帜、灯塔, 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同时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

可是, 我们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 更不是说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马上达到共同富裕。再加上中国地广人多, 生产力发展落后, 所以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同时富裕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让那些地理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或者说有条件致富的地方和个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 实现共同富裕, 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和结果。为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 必须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的相互关系, 把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三者统一起来。

五、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个伟大创举就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期以来, 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 强调它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 与社会主义是相对立的, 并且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 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两个平行的市场来对待。

我国在建国初期的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就是在斯大林时期, 形成的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苏联的经济体制。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 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不可否认,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能够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 对于快速恢复国民经济, 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 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凸现, 并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这就使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八大以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但最终没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大胆设想, 突破理论的束缚, 提出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最终认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 实现效率和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 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基础上, 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 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与邓小平时代相比, 现在的国际和国内情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却益发鲜红, 2010年世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上新台阶。

摘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参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有关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难以千字一一论述, 因此, 本文仅就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特色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经济

参考文献

[1]叶庆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深度分析》, 人民出版社。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建设 篇9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 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程度。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 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永续发展, 关注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从本质上说, 生态文明是一个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模式, 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享受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美好生活境界, 是一个多维的、开放的范畴, 其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萌芽和成熟的, 是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生态问题严峻的状况,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科学总结中国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来的, 是一个从不重视生态问题, 到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 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再到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

中国工业文明发展比西方国家晚, 但工业文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却超过西方发达国家, 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进入资源消耗较高的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以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为改变这种恶性局面, 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央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一件关系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子孙万代福祉的大事来抓, 把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列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继续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二) 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加快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 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三) 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

资源环境问题, 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的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中, 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 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 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要推动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形成节约环保的技术和生产体系, 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自党的十六大以后, 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为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安妮.马克苏拉克.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友好社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王宏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4]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素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形成初探 篇10

关键词:素食主义,环境危机,动物解放,怜悯之心

1. 素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产生背景

1.1 全球野生动物危机是素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十世纪以来, 生态危机逐渐开始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 人类活动对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中包括不可持续和违规利用野生动物, 狩猎和贸易野生动物对非目标物种造成的危害等。目前, 热带森林动物区系的丧失已经到了危机的程度。栖息地退化, 加上对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过度捕杀已经引起森林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 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我国某些地区, 各种珍稀野生动物在餐桌上屡禁不止, 野生动物的商业化养殖和医学实验不断泛滥, 动物解放和保护再度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谈论及国际性生态会议的高度重视。

1.2 女性主义的包容性是素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理论背景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女性主义发展的第二次浪潮, 自诞生以来就与动物解放密不可分。其对动物所持的态度也大相径庭, 一部分生态女性主义者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认为人类的活动必然会造成对动物的压迫, 且认为物种歧视离不开种族主义、性别歧视、阶级歧视、异性恋主义及自然主义;另一部分生态女性主义者却决而不谈人类之外的动物, 甚至部分女性主义学者坚决维护人类中心主义。素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后两种观点违背了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正如素食主义生态主义学者琳达·波克所说, “生态女性主义之所以十分具有说服力就在于它有极强的包容性, 它从来不只谈‘女性’, 而是可以对任何不合理的事物提出质疑。”素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借鉴了女性主义中“个体即为政治”的学说并将之运用到实践当中, 从科学和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饮食选择的政治背景。素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正是在这样一个兼容并包的温床上才能够形成且不断发展。

2. 素食主义女性主义形成的根源

素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最初在一些行动主义者如卡罗尔·亚当斯、琳达·波克、格蕊塔·高德等的学说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 然而其根源要追溯到行动主义和女性主义中关于动物怜悯之心学说、解放理论以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的反文化运动了。

2.1 怜悯之心

今天, 许多人选择成为素食主义者并非由于传统, 而是出于对动物残酷遭遇的一种怜悯之心。迄今为止, 动物经受的苦难人尽皆知。在美国, 每年用于各种实验的动物数量高达一千七百万到七千万之间;在农场, 每天有六十亿动物被屠宰, 这相当于全球的人口数量;乳制品工业使很多小牛刚生下来四个月就要被屠宰, 与母亲分离, 毫无自由;鸡鸭被成群的关在笼子里, 其自然的生命周期也由十五到二十年缩短至两年, 有的由于被注射激素缩短至几个月。母猪被关在铁笼里, 在经历人工授精、怀孕、生育等过程后, 还来不及哺育, 它们的幼崽就已经被强行带走了。动物实验的残忍程度更是难以想象, 试验者通过捕杀、注射、焚烧、断尾等一些列残忍的手段将其应用于现代工业, 这无异于一场打着拯救人类的旗号而进行的冠冕堂皇的大屠杀。

素食主义者正是出于对动物的同情选择素食的。然而, 既然人类拥有怜悯之心, 又是如何导致如此局面的。因为人类的怜悯之心已经慢慢被一些利益的追逐者控制, 渐渐麻木, 他们宣扬人权至上, 却忽视动物权利;他们一味夸大动物产业链带来的眼前利益, 却忽视生态遭到破坏后的无穷贻害;他们坚持人类是地球的主宰, 宣扬人类要征服自然, 成为强者, 却破坏了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因此, 素质主义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这种怜悯之心是很脆弱的, 这种怜悯之心是经过思考和判断之后理性的怜悯之心, 而非人类的本能;是对动物的怜悯之心, 而非对其他人的怜悯之心。只有怜悯之心成为人类的信念, 动物才能免于这种残忍的遭遇, 人类才能免遭身处地球之上的孤独和孤立。

2.2 动物解放

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 (1975) 和汤姆·里根的《论动物权利》 (1983) 中均提到, 对动物的保卫应当是理性的, 而非感性。现在有关动物解放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建立在辛格的功利主义和里根的动物权利理论的基础上。二者都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辛格认为, 人类遭受疾苦若得不到关怀是不道德的, 同样, 如果一种生物有感知快乐和痛苦的能力, 那它也应当享有同其他有感知能力物种同等的权利。里根的去本体论思想则是基于人的理性和智慧而非人类的感知能力。他提到, 若将人类看做自身的目的而非他人的手段这一点在道德上是合情合理的, 那么将非人类动物看做是人类的手段就势必导致物种歧视, 有失公正。然而, 格鲁恩就里根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给出了答案, “如果人类的行为只有理性作为驱动力的话, 那么一些人知道这些理论, 为什么还要去捕杀动物呢?当然纯粹依靠感性做决定是站不住脚的, 同样纯粹依靠理性所做的决定亦有不可靠。”素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者也对此进行了总结, 即只有将怜悯之心和基于文化和政治背景所做的理性分析才能给予人类最值得信赖的伦理和行为导向。

2.3 文化解构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越南战争之后, 许多反文化的行动主义者也开始崇尚素食主义, 并将这种较为温和的饮食习惯作为非暴力的一种支持。许多反文化的行动主义者认为, 非暴力的原则不仅应当运用到国际政治、种族关系、人际关系中, 同样也应当运用到人与动物及人类的饮食习惯中去, 因为动物和人类一样同样能够感受到死亡的痛苦。

结语

如今, 素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已臻于成熟, 其包容性更为生态女性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并预示着未来的方向。同时在国际上, 也为物种歧视与生态主义相关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进一步推动着环境正义的进程。

参考文献

坚持生态领先 推进特色发展 篇11

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坚持实施“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积极实践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之路,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从镇江发展的纵向视角看,生态文明的镇江实践和探索,是一次对过往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总结,贯穿于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谱写着镇江奋进的生态文明之歌。作为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从国家层面看,生态文明的镇江实践和探索,是新常态下的一种发展路径探寻,承担着为全省乃至全国作示范、探路子的历史使命。

一、转变观念,树立生态领先发展理念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镇江的最大优势。从实施“绿色镇江”战略到提出“生态立市”方针,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到获授牌全国第5个国家生态市,从被列入江苏省首批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到成为江苏省首个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从被批准为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到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无论是在发展战略上,还是在建设成效上,镇江生态文明建设都在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突破,生态已经成为镇江最具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发展优势。

去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江苏镇江,对镇江提出了殷切希望,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希望镇江“继续努力,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全国作出更大贡献”。这为镇江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当月召开的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上,镇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战略定位,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更趋清晰、举措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明显。在发展理念上,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自觉地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在工作布局上,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坚持优先推进,以生态彰显城市魅力,以生态吸引人气和资源,以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目标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当示范,体现领先水平,把镇江打造成生态标杆型城市,建成经济发达与生态宜居协调融合、山水花园与都市风貌相映生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二、转型提升,着力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一) 坚持规划先行

编制了《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镇江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全市划定省、市级生态红线区域71个、总面积近860平方公里,形成刚性约束。在全省率先编制了《镇江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市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生态平衡四大区域,明确2020年将全市建设空间控制在30%以内、生态和农业空间不低于70%的国土空间管制目标。出台了《主体功能区实施意见》,从产业准入、环境准入、规划引导、财政支持、土地管理、分类考核6个方面明确了配套政策。

(二)推进低碳发展

在全国首创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对全市重点企业碳排放实施监控。在充分研究和路径分析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提出碳排放达峰,力争2020年左右镇江城市碳排放实现峰值。在全国率先推行项目碳评估,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的准入;评估结论分别用红、黄、绿灯标识,对红灯项目不予通过;对黄灯项目,强制要求采取低碳减碳技术和措施进行碳补偿,达到准入标准后方可通过;对绿灯项目,提出进一步减碳低碳的优化建议后直接通过。自2013年以来,每年都持续实施发展低碳产业、构建低碳生产模式、低碳能源等低碳“九大行动”,并将其细化分解为120多项工作。

(三)加快产业转型

大力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既为环境减负,也为生态增值。一是建设优质园区,变“散”为“聚”。在全市规划建设了20个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3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30个现代农业园区,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高端集聚。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变“低”为“高”。加快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2015年1—9月,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3%,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46.1%,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48.6%,保持全省第一。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其中,镇江新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16个重点项目已建成10个;丹阳、句容、丹徒经济开发区被列为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均完成了80%以上的建设任务。

三、全面改善,探索综合治理方式创新

(一)工业综合整治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先后对29台发电机组(锅炉)新建脱硝工程。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省第十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顺利开展。与2010年相比,全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19.08%、能耗累计下降19.8%,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15.8%、20%、34.1%和18.8%,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减排任务。

(二)水环境综合治理

扎实做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列入国家《“十二五”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8项工程提前完成,长江断面水质保持在II类标准;太湖水治理6大类169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7个国控断面达标率从2009年的不足15%提升至2014年的71.4%,省政府考评得分位列流域五市第一。组织开展市区“一湖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河道清淤180万方、引换水近1亿方,2015年底实现“水清岸绿、鱼虾洄游、环境优美”的目标。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征润洲取水口一级保护区实行全封闭管理,水质达标率100%。建成污水处理厂34座,城市污水处理率上升到93%。

(三)大气综合防治

突出工业污染治理、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尾气防治和扬尘控制4个重点,全面实施268项治理工程以及燃煤锅炉、老旧车辆淘汰2个专项工程。截止到2015年9月底,全市PM2.5年均浓度较2014年同期下降22.1%。自2014年起,针对群众关切问题,集中财力物力,开展东部谏壁、西南韦岗“两个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目前,谏壁地区完成重点整治项目93项,对部分居民实施了搬迁;西南片区关闭企业141家、治理污染企业32家,生态修复等工作扎实开展。同时,对境内235座山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关闭矿山企业257家、露天采石宕口431个,“矿山复绿”走在全国前列。

(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组织开展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目标的村庄环境整治,全市3975个自然村全部整治到位,5个国家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顺利完成,创成65个省级“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45处、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39处,连片农田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得到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的充分肯定。

四、制度创新,强化机制体制建设保障

(一) 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镇江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四套班子共同抓”的生态保护领导机制。市委常委会多次研究生态工作;近两年,市人大、市政协提出涉及生态环保方面的建议和提案共50多件,市人大2015年还对全市新《环保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以及法治保障、工作纪律保障、问责办法等系列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变革政府绩效考评指标,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2011年涉及环境保护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GDP综合能耗下降、二氧化碳排放消减、主要污染物排放。到2015年,生态文明类指标成为指标体系五大类中的单独一类,指标数量也大幅增加到10项。二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整合各种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比重,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作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地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一票否决”指标,年底依据考核结果对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三是建立社会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及各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定期向人大、政协和公众通报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接受监督;扩大群众对领导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规划项目和重大决策,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和社会公示等形式,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同时努力探索借助第三方评价机构、专家专业人士等专业力量,进行专业考评,作为党委政府内部考核评价的必要补充。

(三)完善市场运作机制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环境成本合理负担机制和污染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辖市区、乡镇(街道)作为补偿对象,实行“重点性补偿”、“基础性补偿”和“激励性补偿”三种补偿方式。专门设立生态补偿资金池,集中用于保障主体功能区建设,其中85%用于适度开发和生态平衡区域。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财政资金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在生态建设领域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项目PPP模式被列入财政部试点示范项目。

五、共建共享,形成全民参与风尚机制

(一)积极培育生态文化

制定《镇江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培训工程实施意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加强对党政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在中国镇江和金山网等主流门户网站设置生态文明建设专栏,建立“美丽镇江·低碳城市”新浪机构微博,每周发送低碳手机报,每期平均覆盖和影响的受众数约8.6万人。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组织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营造积极的舆论导向。

(二)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公交票价全省最低,投放1万多辆公共自行车,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公众选购有绿色标志的无公害食品,践行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实现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与低碳生活现代追求相结合,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

(三)大力促进公众参与

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有关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有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六、提升水平,不断完善合作交流机制

(一) “请进来”

和美国加州、德国GIZ、英国领事馆、瑞士环境发展合作署、清华大学、国家应对气候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研究所、南京擎天科技等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聘请行业专家指导市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和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委员康妮·赫泽高一行专程来镇江调研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情况,对镇江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赫泽高女士表示:“会把镇江的低碳发展探索和对镇江的良好印象带回欧洲,与大家分享”。同年4月,“低碳中国院士专家行”走进镇江,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等院士专家团与镇江各界代表举行高峰对话,共商低碳发展大计。

(二)“走出去”

参加2014年全国低碳日“低碳中国行”主题活动暨第二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两岸应对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企业温室气体数据管理能力建设中美联合研讨会等活动,并做主旨演讲,全面介绍了镇江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和做法,获得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高度评价。作为全国第二批低碳城市建设试点的代表,2014年被国家推荐到联合国介绍低碳城市建设做法;2015年9月,应邀参加了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推介镇江经验并与加利福尼亚州签订了有关合作协议。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黑猫》 篇12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女性,自然

1 生态女性主义概述

生态女性主义 (Ecofeminism) 是女权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它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 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F奥波尼 (Francois d.Eaubonne) 提出, 又以美国的研究为最前沿, 旨在解放妇女与自然, 并围绕自然、女性、发展等主题批判了父权制的统治和压迫, 进而高扬女性文化、女性原则对解决生态问题的作用。它从性别的角度切入生态问题, 令人耳目一新。

埃德加·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 (1809~1849) , 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 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爱伦·坡在西方世界是个尽人皆知的名字, 其作品在中国影响也很大但对坡的研究大多数聚焦在坡的创作理念核心—“统一效果说”的研究, 对坡笔下的女性角色研究少之又少, 特别是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这位世界级文学大师的研究更是一个空白。本文将以女性形象为切入点将坡的短篇小说置于西方父权文化的大背景中, 便可以发现其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鲜明地表现了一种趋势和事实:女权主义萌动和兴起下仍然强势的父权制文化。坡的作品往往给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其作品似乎在刻意张扬女性的死亡和疯狂, 而我们又不难在文中找出女性角色的无声反抗。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坡的短篇小说重新进行阐释, 揭示出蕴含于小说中的生态意识, 女性主义意识以及作者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之间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思考, 从而对坡小说中体现的女性意识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解读。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对自然的掠夺和对于妇女的统治与压迫在思想文化背景上是同源的, 这就揭示了女性与自然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天然的同一性。瓦伦 (K.J.Warren) 明确指出控制自然与控制女性都是在同一种体制下运作的, 这个体制就是父权中心体制, 推翻这个父权体制是女性运动与环保运动的基本工作。因此, 生态女性主义者把自然与女性受压迫的遭遇相提并论, 把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反对压迫一并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女性与自然的角度来重新解读传统的文学作品, 无疑具有一种全新的革命意义, 而我们将坡的作品置于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无疑可以挖掘出新的内涵, 它的伦理色彩体现在自然和社会两个领域。一方面它承认非人类存在物 (如动植物、河流、山川等自然资源) 拥有与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 另一方面它反对各种社会统治形式 (种族歧视主义、阶级歧视主义、年龄歧视主义、帝国主义等) , 声援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 (女性、黑色人种等) , 代表底层的利益。而《黑猫》作为坡其代表性短篇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父权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迫直至造成她们的悲惨命运。本文将从《黑猫》中作者对女性角色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界动物黑猫的描写来发现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共性从而揭示出蕴含于小说中的生态意识、女性主义意识以及作者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之间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思考。

2 男权制度下的女性与大自然

19世纪正是女性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 女性们渴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自由, 而坡作为19 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中无疑会体现当时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的变化,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主义的影子。坡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受到其生活的影响所以坡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在其作品中都有一定的共性:无论是作为坡小说的主角还是配角, 坡通常所树立的女性形象大多数为柔弱、虚弱形象, 但往往在小说的最后通常又会发生一些逆转例如死而复活等, 实际上这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出坡小说中女性主义的影子。另外在坡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关于自然存在物的描写, 而这又正是坡作品中生态主义的彰显。在小说《黑猫》中坡对文中角色的描写大致分为两条写作线索:对女性角色---妻子的描写和对自然角色——黑猫的描写, 这无疑是对生态女性主义最好的诠释——将女性与自然紧密相连。下面我们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重新审读《黑猫》从而发现其中带给我们对女性、自然界的一个全新思考。

(1) 妻子——父权制的牺牲品

《黑猫》中对女性角色的描写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贯穿全文也只有一个女性角色——“我”的妻子并且作者只用了极其少量的笔墨来提及“我”的妻子, 坡没有对妻子这个女性角色进行过多的描写, 既没有外貌描写也没有台词对白, 更多的是依靠读者发挥想象, 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仅有的描写当中看到妻子卑微的地位, 而这也正与坡的写作手法不谋而合即用最少的文字渲染最大的效果, 例如:“我很早就结了婚, 并欣喜地发现妻子与我性情相似。”“她见我豢养宠物, 便从不放过能弄到优良品种的任何机会。”“我那位内心充满迷信思想的妻子……”“我居然容忍自己对妻子使用污言秽语, 后来甚至对她拳打脚踢”“我毫无怨言的妻子则是最经常、最宽容的受害者”……。小说从头至尾几处仅有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妻子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一味的附和和容忍丈夫。并且在文中妻子的死更是“随意”——因为妻子的一个阻拦动作让“我”火上浇油, 一斧子砍进了她的脑袋……。“我”对妻子的命运掌控如此的随意, 她就在我的随意中被砍杀。在《黑猫》中, 可以说妻子就是父权制的一个牺牲品:她没有与丈夫平等的地位, 一直深受丈夫的压迫直至最后“随意”地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而父权制正是造成其悲剧的真正原因。而这种女性角色无疑与当时大的社会背景下的女性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小说的最后妻子的尸体与黑猫的共同出现揭露丈夫的罪行无疑又是对父权社会中传统女性的改变。妻子作为当时父权制社会背景下的女性缩影, 其一身命运与文中的自然代表黑猫极其类似——被男权统治和压迫直至最后失去自己的生命让人深思。

(2) 黑猫——女性与自然的无声反抗

与此同时, 《黑猫》中对自然角色的描写分为对黑猫普路托以及一只酷似普路托的黑猫的描写。相比于小说中对女性角色的描写, 坡对黑猫的描写可谓是倾注较多笔墨, 在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坡描述了较多“我”和普路托以及黑猫的日常, 并且对于黑猫也进行了较多外貌上的描写。但无论是普路托还是后面出现的酷似普路托的黑猫, 它们都是命运多舛备受父权制的迫害和压迫。起先, 普路托是我宠爱的动物和朋友, 而后来随着我的性情大变我挖掉了它的一只眼睛直至最后无情的吊死它。随着情节的发展, 出现了一只酷似于普路托的黑猫, 因为普路托的原因我一直厌恶和恐惧着它直至它在我杀死妻子之后无故地消失……而在文章的最后黑猫又报复性的和妻子同时出现揭露“我”的罪行这也正是对父权制的一种批判和反抗。因此通过比照两条写作线索我们可发现女性与自然的命运惊人的相似从而注定了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3) 自然与女性的联系和相似性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 自然和女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源, 女性和大地在创造在生命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 女性孕育生命、哺育后代的性别角色使他们对养育万物的大地产生特殊的亲近。自然与女性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在《黑猫》中我们可以找到多处妻子对黑猫的宠爱和庇护直至最后妻子为了庇护黑猫而殒命, 例如:我举起一把斧子, 对准那只猫就砍……但这一斧被我妻子伸手拦住了…, 而这正是基于女性对自然的特殊性——女性与大自然更加接近, 女性就是大自然的保护者。与此同时, 无论是妻子还是文中出现的两只黑猫她们都是具有一定的共性:她们都生活在父权制的压迫之下, 她们的命运随着“我”的喜怒哀乐跌宕起伏, 自然和女性都被男权统治和压迫。女性被等同于自然, 男性对待环境或自然的方式与其对待女性的方式是相同的, 即把二者皆视为可掠夺、占有的资源, 女性和自然对于男性来说, 都是它者, 这也正是坡的小说中的女性结局都是悲剧的根本原因。自然的悲剧, 正是对父权制对自然破坏的有力声讨。我们对父权制背景下的女性的同情和自然的怜悯, 借助女性和自然的悲剧命运, 说明在男权制的西方工业文明社会中, 自然和女性一样都是作为他者而存在的, 而《黑猫》中的女性和自然正是这最好的体现。

《黑猫》中最后对于黑猫发出的哭声的描写可以说是坡对渴求男女平等的最好的阐释, 而对于这个哭声的描写我们可以看作自然与女性对自由和平等的呼唤。坡对黑猫的哭声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声哭声, 开始低沉压抑且断断续续, 就像一个孩子在抽噎, 随之很快就变成了一声长长的、响亮的而且持续不断的尖叫, 其声之怪异, 非常人所发。那是一种狂笑, 一种悲鸣, 一半透出恐怖, 一半显出得意……在文章的最后壁墓里黑猫发出的哭声以致我的犯罪行径暴露, 与其说是黑猫对“我”的报复, 不如说是自然与女性对父权制的反抗。并且对于哭声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哭声的一些变化:从最初的低沉压抑转至响亮……这实际上也是在描述着女性与自然界在父权制压迫下的一种转变:觉醒——探求——解放。另外, 在文章的一开头, “我”就道出写出此故事的原因:我要在今天卸下我灵魂的重负……正是由于这些琐事, 我一直担惊害怕, 备受折磨, 终至毁了自己……表面上看属于一个将死之人的忏悔, 而这也正间接的表达着男性与女性的平等:即使在父权制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也要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因此从坡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生态女性主义的影子。

3 结语

《黑猫》正是从女性和自然这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使女性和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寻找她们的共同点和相似性从而挖掘出男性对其所造成的双重压迫以及直至造成她们最后悲剧的原因, 这是对生态女性主义最好的阐释。坡的作品可以说是对当时父权文化的一种挑战,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父权制的大背景下, 男性对女性、自然的种种不公和压迫, 但又可以发现他对男性与女性及自然共生的一种期待。因此研究坡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既让我们从全新领域来重新审读坡的作品又有利于建立男性与女性、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爱伦·坡短篇小说《丽姬娅的不可靠叙述》[J].世界文学评论, 2008 (6) .

[2]李昕潮.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女性哥特小说[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3]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集[M].陈良廷, 等,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趣学拼音下一篇:自主合作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