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2024-06-08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精选12篇)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1

英国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关键词是效用最大化。凡是能将效用最大化的事, 就是正确的、公正的。那效用又是什么呢?效用是在快乐和痛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于教师而言, 这样的表述的确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 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来说, 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 (1) 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它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 (2) 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 (效果) /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3)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如果把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视为课堂教学的痛苦, 把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教育价值的实现视为与之对应的快乐, 那么我们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努力也可以视为一种功利主义的行为。

功利主义倡导追求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那么如何兼顾到极少数人的利益呢?功利主义的一大争议就在于当个体幸福如果与集体幸福相矛盾的时候, 是否可以牺牲个体幸福?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除了定性的要求之外, 目前开始有量化的要求, 那么在两极分化现象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之前, 我们如何在追求有效课堂的过程中兼顾到学困生的教育公平性问题呢?目前,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在考试的前提下, 快乐和痛苦的平衡点在发生着偏移。理论上, 反复地练习和训练的确能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我们所处的教育大环境也证明了这一点, 于是不可避免存在着在追求“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忽视了“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的情况, 以至于仅仅突出的是为考试的简单和实用, 把科学的思想、方法等抛弃了, 只要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们就不再追求过程的合理, 不再追求方法、手段的科学, 甚至使用兽性化的行为主义教学手段, 来组织教学的过程。如果每一节数学课都是习题课, 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未来啊!尽管我们都面对着日益骨感的现实, 但是我们还是要怀着理想主义者的心态, 带着批判的眼光, 努力去追求教育的公平性, 从学生的反应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 从人性的角度来反思我们的教育, 让我们追求课堂高效的过程不至于沦为机械化、程式化的简单实用主义。以下结合三个案例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想法。

案例一:学习事件的可能性, 讨论游戏的公平性

在“事件的可能性”的课堂, 有游戏公平性的知识点。笔者为此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

(1) 有22颗小石子, 游戏双方轮流拿石子。

(2) 各方每次只准拿1颗或2颗。

(3) 规定其中一方先拿, 拿到最后一颗者赢。

请玩一玩, 这个游戏机会均等吗?有没有必胜的策略?

这是一个先手必胜的游戏。笔者先让同学们分组游戏, 然后板演比试。其中一名同学选择了后拿, 他的对手没有走错顺序, 他输了。正当我请获胜方谈谈获胜的诀窍时, 这名同学又举起了手:“老师, 我刚才走错了顺序, 我觉得后拿真的能赢。”好的, 不服气, 那再上来试试。几步之后, 不出意外, 他再次陷入困境, “我能悔一步吗?”“没关系, 你悔吧。”他的对手胜券在握之下倒是显得很宽容。当然, 这名同学最后的挑战还是失败了。下去的时候, 他还是有点茫然, 看样子还是不知道自己输在哪, 直到获胜的同学把获胜的策略解释之后, 他才恍然大悟。

这名同学是班上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 不过他有积极尝试的好习惯, 但是限于表达能力, 每次回答都不是很完美, 包括教师在内, 大家都要听得很认真才能明白他所表达的意思。班上的同学挺宽容, 每次都有耐心听他表述, 他也经常在一次次的错误回答中百折不挠地成长着。错误一点不可怕, 信心必须要有, 成功必须大于挫折, 但挫折不能等于零。

教育的真谛是把所学到的一切知识忘记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 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 更需要在学校学习阶段形成理想的学习思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生活的一种乐观进取、勇于尝试的态度。给学困生机会, 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 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平等的交流机会, 使他们获得成功交流的参与感, 形成积极 (至少不消极) 的人生态度, 我们的课堂是人与人交流的场所, 不能使他们成为追求高效课堂的牺牲品。

案例二: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

实验几何:撕下来, 拼一拼, 折一折, 转移到一个顶点上, 组成一个平角。

演绎几何:添加平行线, 利用平行线性质转化为同旁内角互补、平角的模型。学生在预习后会提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思路: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一个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 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此时追问:“可是为什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生:“因为三角形内角和180°, 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笑声响起来, 学生自己似乎也意识到走入了循环论证的困境。

另一名同学此时举起了手:“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 加起来360°, 搞定!”

教师继续追问:“可长方形只能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这样只能说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怎么办?”

这名同学冲到黑板前, 画下一个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然后分别在它们的内部画出一条高。“两个180°减去两个直角, 结果还是180°!”

原来如此, 其他同学由衷鼓起了掌。

从数学的角度而言, 这个是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呈现知识发生本源的案例。180°可以视为一个平角, 也可以看作一组同旁内角互补, 还可以看作周角减去一个平角, 从最基本的数学常模演变, 有误解的产生, 有迁移的精妙, 有化归的厚实。孙维刚老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八方联系, 浑然一体, 漫江碧透, 鱼翔浅底”这种浑然一体的呈现方式也是一种生态, 也是对数学教学本身的尊重。在追求课堂有效的过程中, 一部分课堂重结果轻过程, 重练习轻理解, 或者试图用大量实践来代替知识的发生过程, 这显然在平衡点上发生了偏差, 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表现。

从教学方式而言, 先学后教是未来课堂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因为这种方式更关注学生的自学, 在一定程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课堂与课前课后有机结合起来, 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 更不如说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接收与吸收, 被动与主动, 后者更代表了一种自由的生态。当然, 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现行的教材对于知识所呈现的演绎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进入到探究未知结论的情境中去, 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方向指导, 不能将课堂上所要解决的内容完全转移到课前, 预习的学案要精练。

案例三:分类讨论的引入

一张桌子锯掉一个角, 还剩几个角?这个问题数学化之后就是将一个n边形截去一个角之后还剩下几个角?

对于这个情境的设置有着双重陷阱, 一般的学生会避开第一个陷阱, 意识到分类讨论后的三种情况, 也就是多一个角、少一个角和角的个数不变三种情况。但是第二个陷阱大多数学生都会上当, 因为之前的结论是针对n≥4的情况下才成立的, 而n=3时显然只有两种情况。这样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体会到分类讨论的必要性。然而小家伙们的反应则是:“这是不是一张圆桌啊?”“怎么会有三角形形状的桌子啊?七边形的桌子不是很怪吗?”他们的警惕性与合理质疑出乎笔者的意料。

当我们想方设法引诱学生往下跳入陷阱, 并以此展现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时, 却恰恰忽视了简洁昭示美, 自然更能流露美。情境不是教学课堂的外衣, 重在促进理解。实际问题经过教学加工才能进入课堂, 处理不当反而冲淡学生学习的主题。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新课程改革, 我们对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 我们重新追求返璞归真的数学。所以, 简约而不简单, 这也是生态的一种呈现吧。

生态课堂, 不是要否定功利, 而是要求教师站在育人的更高的角度, 使两者达到和谐的共生, 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交互的学习模式, 最终使学生获得知识, 也获得能力的发展, 真正体现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主义运动(environmentalism)的兴起和对西方近现代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环境伦理的反思,“生态的印第安人”一说流行于欧美社会,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快乐、无忧无虑、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印第安人形象,与西方社会那种悠意破坏自然、贪婪追求个人财富的白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假说最具代表性的象征莫过于广为流传的西雅图酋长《神圣的大地母亲》(Saint Mother Land)的演说和好莱坞演员克迪(Iron EyesCody)所扮演的“哭泣的印第安人”形象:前者堪称一部令人震撼的生态保护宣言,后者则成了倡导环境保护的标志性图片。

学界对“生态的印第安人”是否属实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以文化人类学解释印第安人环境伦理的学者大多持肯定意见,如著名环境史学家唐纳德·休斯、卡罗琳·默乾特和印第安史专家威尔伯·雅各布斯等。①从考古学入手探讨印第安人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的学者则持否定意见。如戈登·戴伊、奥摩尔·斯图尔特、罗伯特·黑泽、保罗·马丁等学者指出:在白人到来前,印第安人对北美洲自然环境的变化施加了重要影响。

一、环境伦理视野下的“生态的印第安人”

与当前社会所流行的以满足个人贪欲为目的、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不同,“生态的印第安人”假说所寓意的是一种全新的环境伦理和生态智慧。但是否为当时印第安人所秉持,尚需仔细辨析。北美印第安人对于他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以及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深入的了解,这是他们对环境进行观察和利用的结果,也是“生态的印第安人”假说能够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文化基础。

印第安人在朴素的万物有灵论基础上发展出了万物平等的观念。万物有灵论是人类历史早期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雷德菲尔德的研究,所有的原始民族都倾向于与自然相融合而不是分离,人与其他万物保持着“参与性维持”( participant maintenance)关系,即与身边的世界存在着伦理关系。①在许多印第安部落中都流传着伟大神灵与动物合作创造世界、人与动物交合或人与动物相互转化的故事。②印第安人并不把自己视为优越于其他事物的一个特殊物种,在他们看来,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员,动物是带着皮毛的人类亲戚。③这一点可以从18世纪60年代著名的毛皮商人亚历山大·亨利(A. Henry)的记述中得到印证:当奥吉布瓦人杀死一只熊以后,“把它的头拿到手中,抚摸和亲吻数次,因拿走了它的生命而数以千次地乞求原谅,称其是亲人和祖母。”

印第安人眼中的大地是神圣的,他们对大地及其上而的万物怀着深深的崇敬和感激,这一点与白人的财产观念截然不同。19世纪后期著名的纳兹皮尔斯印第安人(Nez Perce)的首领约瑟夫酋长说:“我们满足于让事物保持圣灵创造时的样子,而他们(指白人)则不,如果大山、河流不适合他们,就改变它。”③ 许多印第安部落在从事捕猎和采集活动时都有一些特殊的仪式,并流传着关于节制捕杀和采集以及不准浪费食物的禁忌。早期的耶稣会士们留下了很多关于印第安人处理猎物仪式方而的记载。

二、白人到来前北美印第安人对环境的影响

殖民地时期的众多记载和传说把白人刚刚到来时的美洲描述为一个人类未曾破坏的处女地和伊甸园,而近些年来伴随着环境主义的兴起,欧美社会对荒野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贬低和恐惧变成了推崇和赞扬,人们越来越愿意把白人到来前的.美洲看作是一片人类未曾开拓的荒野。①如果说保护主义的环境伦理是“生态的印第安人”假说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那么处女地理论就是支撑这一假说的实践基础。根据“生态的印第安人”假说,在白人到达以前,印第安人所居住的北美洲是一片没有被破坏的处女地和伊甸园;而白人到来后,征服印第安人,破坏美洲的环境,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印第安人社会活动家德洛利亚就曾断言:“印第安人与其土地一起生活,而白人破坏土地,他们破坏地球。”

任何物种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对其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人类更是如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其居住周期、人口密度、技术水平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紧密相关。根据德尔科特的研究,当人类某一群体在一个地区定居时间达到两个世纪、人口密度超过50人/平方公里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环境退化。③而墨西哥以北地区在白人到来前,土著人口最保守的估计也有100万以上。①数百万人口上千年来在北美大地上繁衍生息,对这里的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印第安人通过用火,大大改变了北美洲的生态和地貌。印第安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使它成为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北美早期文献中,关于印第安人用火的记载不胜枚举。1632年,托马斯·莫顿在《新英格兰的迎南》一书中就有关于土著人用火的描述。③1656年,一位丹麦人唐克(Adriaen Van de Donck)也曾经写道:“印第安人具有每年焚烧丛林、平原和草地的传统。”

三、从“高贵的野蛮人”到“生态的印第安人”

无论是从印第安人的环境伦理,还是从他们对北美环境的影响来看,“生态的印第安人”假说都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它为什么会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后受到社会舆论的青睐而风靡全球呢?其实,这一神话与其说是印第安人的生态伦理及其与自然关系的反映,还不如说是白人社会对北美土著人的传统偏见与当代环境危机相结合的产物。

欧美白人主流文化长期形成的对印第安社会的片而化和刻板化的认识偏见,是“生态的印第安人”形象产生的文化和历史基础。白人社会在认识和考察美洲土著人时充满基督教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和简单化、定型化的倾向,虽然几经历史变迁,这种倾向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众所周知,美洲土著人至少可以分成上千种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群体,各种文化与社群之间的差异很大。早在白人与土著人接触不久,欧洲人就认识到了各个部落之间的差别,但他们宁愿使用哥伦布所发明的“印第安人”这一错误的词汇来称呼他们。其实,欧洲人所注重的是异己的土著文化与自己的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差别,至于北美土著部落之间的差别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无论是以野蛮人、异教徒,还是以印第安人来称呼,都仅仅是与欧洲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个抽象符号。小罗伯特·伯克胡佛在研究了白人社会对印第安人认识观念的演变后指出:“白人主要根据那个时代他们自己所推崇的一些信仰、价值和体制而把印第安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类别。

四、土著民族权力运动与“生态的印第安人”形象的重构

“生态的印第安人”形象虽然是白人文化强加给北美土著社会的不正确观念,但与北美边疆开发时期广泛流传的嗜血的、令人恐怖的野蛮人形象相比,它毕竟树立了一种正而形象,有利于扭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印第安人的否定认识,提高印第安文化在北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于北美土著部落及其争取民族权力的斗争来说,这一形象既是一个机会,也意味着挑战。一方而,一些印第安部落把这一形象当作了争取民族权力的工具,他们通过宣传与大自然和谐的环境伦理、塑造大地守护者的形象来谋求对本民族自然资源的控制权,从而促进了这一形象在现代社会的传播。而另一方而,在争取民族权力的斗争中,北美印第安人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开发活动又不可避免地与“生态的印第安人”形象产生冲突,这削弱了“生态的印第安人”形象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自19世纪末期以来,随着印第安人被赶入保留地和美国、加拿大政府文化同化政策的推行,许多印第安领袖就开始有意识地宣传不同于基督教文化的环境伦理和大地崇拜观念,以此来维护本民族的文化生存,激发印第安人的民族自豪感。随着武装抵抗的失败和主流社会的歧视与偏见,北美印第安人而临着既丧失土地、又丧失本族文化的双重风险,重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成为土著领袖们而临的当务之急。目睹北美现代化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许多印第安人把弘扬与白人不同的环境伦理和大地崇拜观念当作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手段。通过倡导大地母亲崇拜,不仅使印第安各部落找到了对抗白人文化的共同点,更可以使他们在而对白人文化的压迫和排斥时“保持其独特性、骄傲和尊严”。

余论

印第安人是北美洲最早的居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缤纷各异的文化,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变着周围的世界。长期以来,他们的文化遭到白人种族主义的歧视和低毁,他们的权利不断被剥夺。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的印第安人”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其在当今环境主义时代对过去不公正现象的反击。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3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苔丝 女性本质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德伯家的苔丝》是20世纪初英国现实批判主义作家、诗人托马斯·哈代著称于世的“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力作,一直被公认是他最优秀的作品。在这这部小说中,哈代描述了一个不屈服于世俗偏见的压力,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苔丝。哈代通过对女主人公苔丝形象的塑造、生活艰辛的遭遇及悲剧性命运的阐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伦理道德,谴责了社会邪恶势力对女性的压迫与摧残,严厉地质问了男权统治下的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和不公的社会制度。小说注重自然环境与女性的关系,在情节冲突的处理中突出了苔丝处理周围关系时表现出的女性所特有的美德和自然的品质特征属性,与她命运中虚伪、懦弱、残暴的各种人物和遭遇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小说的主旨充分表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故事展现了男权社会如何摧毁了主人公苔丝和她所熟悉并追求的自然本真的生活环境;同时,生态女性主义所赞美的女性本质特征,即苔丝所具有的纯洁、无私、勤劳、坚强、热爱自然、追求平等和勇于抗争的性格特质恰好与哈代对自然和女性内在的联系的认同以及对夫权制文化的质疑,和生态女性主义所极力倡导的建立平等的两性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观念有着相通相同之处。哈代借苔丝的形象,表达了他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表达了他与女性生态主义的观点吻合:即女性更能从情感上和自然界形成共鸣,同时也将生命的各种形式视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实际上这都是由于女性与自然是生命的赋予者,女性所持有的本能、宽容和怜悯的特点,使其更容易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一 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特征及理念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流派又称女性主义的生态学(the ecology of feminism)。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和男性中心论(androcentrism)。生态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在女权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而成的、完全能顺应社会进步需求的一种文化思潮,重视女性与自然的对应关系,重视女性和自然的顺应关系,其主旨是揭示在人类思想范围和社会结构中普遍存在的贬低女人与贬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压迫,把女性追求平等和推翻一切压迫和剥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女性和时代发展及大自然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出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新型关系。(王颖、孔文生,2011)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人与自然有极大的亲近性,女人天生和自然有着亲近感,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就传统思想而言,生态女性主义来源于文化派激进女性主义,承认被男权贬低的女性价值,生态女性主义关注的焦点除了妇女解放的主题以外,还关注生态和环境危机。就理念而言,它有着一种深深根植于西方的父权制文化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女性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阻止对生命做无意义的等级划分。由于这种认识把女性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束缚在一起,生态女性主义者珍视尊重自然的前现代(pre-modern)世界观中的古老智慧为宝贵的理论来源。前现代的世界观把自然视为完整的(holistic)有机体(organism),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immanence value),相信人与其他物种、大地的价值是平等的,从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 优秀女性本质在生态女性主义中的体现

苔丝是一位聪明秀丽、善良淳朴、勤劳勇敢的姑娘,虽有着贵族血统却仍生活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之中,但她坦然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心灵的煎熬,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由于家境贫困、弟妹众多,而且父亲嗜酒,十七岁苔丝就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为了家庭,她不得不到那个德伯本家中作帮佣,却被德伯家主人亚雷诱骗失身,怀孕生子,受到了周边封建势力的蔑视与侧目。她忍受着道德偏见的折磨与压力,背井离乡,到牧场当挤奶工。然而,不幸与贫穷再次降临到苔丝头上,父亲死后,苔丝全家面临着饥饿,为家庭生计,为摆脱困境,她又一次无奈地选择了牺牲自己,回到亚雷身边,恰恰与后面当她的丈夫从国外一回来,她就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亚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毫无疑问,她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忠贞的爱。这样的选择透射出她不愿也不会被富足的物质生活污染和腐蚀所侵蚀,勇敢追求真爱和尊严的优秀女性本质。小说中对这段情节的叙述,采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平铺直叙不作渲染,让事实说话,对苔丝性格特征中吃苦耐劳和善良无私的女性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在这个结局中,看似她已经屈服于世俗的枷锁,屈身于生活的牢笼,其实这些都是表象,在苔丝的心灵深处,她有着更坚定的人生信仰,有着强烈的自尊,渴望自由,追求幸福,她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阳光,那样的丰富多彩。不幸的是:苔丝性格中对爱情真诚和坚贞不渝的女性本质和她的特殊遭遇不被当時英国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理念所接纳。牧师克莱对苔丝倾慕,经一段时间交往后以致修成正果,在新婚之夜,当苔丝敞开心扉向所爱的人坦白她那受伤的过去时,那个口口声声爱她的克莱竟然不为她的坦诚而感动,不为她的不幸鸣不平,不为她的义举而珍惜,反而缄默不语,对苔丝愤愤然,离家出走,以极端蔑视的态度到巴西逃避现实,这无疑对苔丝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她的世界彻底坍塌了。

试想,当今社会,有哪位女性会向心爱的人坦诚自己以前的不幸和所遭受到的屈辱,特别是发生在两性之间的事情?作者这样的大胆描述,实质上是对男权思想、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传统的女性贞洁观的挑战,并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了苔丝的真诚与善良美德,这一笔触恰恰说明作者的用心良苦,更能折射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借苔丝备受煎熬、备受责难、备受凌辱的女子形象,对英国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耻、男盗女娼进行猛烈地抨击。这部小说之所以深受世界文坛的推崇,深受文学爱好者的膜拜,除了作者浑厚的文学功底、广泛的社会阅历、认真的社会实践以外,新婚之夜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叙述与描写,也是一个重要元素,可以这么说:哈代依靠苔丝的形象享誉世界文坛。

在默默忍受不公待遇的抑郁痛苦中,苔丝的心都碎了,但为了全家的生活,她只好忍受屈辱和苦难。同时,她还抱着一线希望,盼着丈夫回心转意,回到自己身边。为了克莱的尊严和荣誉,苔丝仍然对外隐瞒真情。苔丝正是千万个为爱所动、为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的女性的缩影,苔丝把身体交给了自己不爱的亚雷,却把自己对幸福的憧憬建立在对克莱的爱情上。在爱与情、性与爱面前,苔丝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更有甚者,当她在绝望中杀死亚雷后,仍嘱咐克莱在她死后娶她的妹妹。这一嘱咐,既是苔丝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表现,又是苔丝自始至终逃脱不了宿命论的窠臼。虽然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苔丝的命运以悲剧收场,但是苔丝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富于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女性对待爱情和对待亲人持之以恒的真诚感情,正是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源泉,也让世人反省男权社会的罪孽、荒谬和残忍。在小说作品中,哈代还提到了苔丝同克莱在流亡途中,苔丝依旧对克莱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爱,苔丝的忠贞、乐观、善良等本质随着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如克莱因奔波而睡着时,正值警察围追堵截逼近,苔丝冷静沉着地对警察轻轻地说:“先生,对不起,轻一点,他(克莱)刚刚睡着。”面对死亡,苔丝这样的举止是一般常人无法做到的,而这就是她与众不同的的特质所在。

三 热爱自然和追求平等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大网,没有上下高低、贵贱贫富之分,反对任何等级划分。(罗婷、谢鹏;2004)世人普遍接受甚至推崇这样的世界观,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是分等级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代笔下的苔丝表现出来的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识,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向往自由、勤奋勤勉的特征却与之背道而驰。

苔丝的出身是名门贵族德伯家的末代子孙。当时正处于19世纪末期,资产阶级已经在英国全面统治,这些过去曾辉煌一时的贵族世家都纷纷破落。小说中苔丝的父亲已经沦落到一个乡村小贩的身份,只有家中的一把古调羹和一方着花的古印还能暗示他们曾经有过显赫的祖先。从社会等级角度来说,苔丝一家是靠辛勤劳动谋生的下层劳动人民,而且事实上曾经作为剥削者的祖先也并没有影响他们勤劳的本性。苔丝的父亲德伯,他从牧师的考证中获悉自己家庭的历史和谱系之后,就一直为自己处在这个虚无飘渺的高贵家族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足以表现出当时男权社会等级制度的对他的影响以及他个人极度的虚荣心。这一点反映了世人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看重并张扬富贵与荣华,鄙视贫贱与贫困,对于阶级等级制度盲目的推崇。而他们的女儿苔丝,虽然出生并成长在这充满庸俗气氛的家庭里,但她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美德,厌恶父母的贪婪虚伪,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依靠劳动谋生农民的女儿。她曾经说:“I have as much of mother as father in me!All my prettiness comes from her and she was only a dairymaid.”(Hardy,2004:104)這分明是她独立人格、独立意识的反映,是她对自己身份的坦诚和肯定。苔丝从不向克莱夸耀自己显赫的贵族祖先,坚持用父亲德北的姓。当克莱以为了让他的母亲更看得起这个儿媳妇为由,提出要苔丝换姓为她祖宗的姓“德伯”时,苔丝断然用短短一句话回绝:“I like the other way rather best(Hardy,2004:194)。”苔丝用这样的言语折射出了她鄙视血统门第观念的想法,冲破等级制度的禁锢,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要求破除男权思想,也充分体现了苔丝的反抗精神,体现了苔丝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在哈代的笔下,克莱简直是鲁迅笔下阿Q的翻版,当有人问起阿Q的身世时,阿Q理直气壮地说:“我也姓赵,我以前比你们阔多了……”,真乃异国风情之别、异工同曲之妙。实质上,英国社会的这种等级制度堪比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三重四德”,等级森严,没有人越雷池一步。

四 反抗世俗偏见、反对统治和压迫的生态女性主义精神

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下,苔丝是一个具有叛逆精神的人物形象。她不仅具有优秀的女性本质特征,而且也有女性主义的反抗精神,在几经波折的命运中,她无时不刻地与男权社会中的封建主义残余和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宗教以及社会环境激烈地斗争着。作为受到统治与压迫的女性,苔丝不愿做亚雷的玩物,不愿做亚雷的附庸,相反,她与亚雷作殊死的较量,与他作坚决的斗争。她怒不可遏地揭穿了亚雷皈依宗教的虚伪面目,当险恶的亚雷企图对她纠缠不放时,苔丝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义无反顾地趁其不备将他置于死地,使这个无恶不作的淫棍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她以死抗争的一生向世人痛诉当时社会违背人性人理、残害妇女的不公法律、道德和价值观。

苔丝的反抗精神还体现在她对于压迫和摧残女性的宗教的蔑视和否定。她置宗教的清规戒律于不顾,出于母性对亲子的本能,自行代牧师为她所生的私生子进行洗礼。她甚至无视19世纪后期英国教堂和法律中禁止男子与死去的妻子的妹妹结婚的明文规定,希望克莱能在她死后娶她的妹妹,她的这些所作所为都直接体现了她意识中不向那些违背自然意愿的宗教思想妥协的反抗精神。

苔丝性格中的女性主义精神在她与其生活环境所作的斗争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她偏远封闭的老家马勒村,当苔丝的失身成为当地封建习惯势力的指责和攻讦的对象时,苔丝不甘心被生活打败、被舆论左右。她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到塔本篱牛奶场做工,过自给自足,自爱自重的生活。在尚未开化的19世纪,一个乡村姑娘能以如此决然的否定态度和反抗精神面对传统的贞洁观,折射出苔丝身上强烈的反传统反男权的女性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特质特征,帮助她抵挡住了牛奶场中人们的歧视、讥讽和耻笑。虽然在精神上饱受压抑,在身体上倍受摧残,但她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勇敢正视现实,向往明天,向往未来。苔丝对当时的社会道德偏见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一个孤立无援却不甘屈服的叛逆者的形象跃然纸上。最后,当克莱带着忏悔之心突然从巴西回来,与苔丝重归于好,但亚雷仍对苔丝纠缠不放,得寸进尺,无奈中,苔丝悲愤地动了杀机,用自己的生命控诉社会的不允不公不平,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苔丝的这种反抗精神,在叙事过程中也得到了延伸。当她在棱窟槐农村劳作时,凶狠的富农有意非礼、欺负她,派她干力不胜任的男工活,但是苔丝并没有屈服,而是不畏艰苦地工作,据理力争,用“I thought it made no difference to you as it is task work,and we are only paid for what we do”(Hardy,2004:301)这样精辟的话语,来反驳富农的刁难,足见苔丝的不屈不挠的聪明睿智。

五 透析传统男性中心观下的女性生态主义自然属性

虽然苔丝的一生充满了反抗和斗争,但是由于所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苔丝性格中却始终受到传统的男性中心观念的影响。生态女性主义认为,传统的二元等级观念是以男性为中心,而男性则把整个社会当成狩猎场,男性始终是猎手,女性一直被视为猎物。实质上,要摈弃传统男性中心观,就是要克服二元思维,让所有存在都有其生存的合理性与权利,有生存的理由与自由,在一种生态性的关系中求得平衡而健康地成长。

在苔丝命运中,她将自己的失身看成是一种罪孽。从肉体上,亚雷才是她的真正丈夫,自己是礼法的罪人,不配做克莱的妻子,这种对丈夫的负罪感一直萦绕在苔丝的脑海中,使她倍受折磨。就实质而言,也是一种宿命论的思想在作祟,也正是这种自我价值的缺失,对自己行为的忏悔,才使得苔丝放弃了自己的权利,放弃了自由,听天有命,对丈夫唯命是从。所以当克莱无情地抛弃苔丝,从精神上把苔丝推入绝境,苔丝竟然会逆来顺受,自愿放弃和克莱平等做人的权利,还低三下四地向克莱表示:“I will obey you like your wretched slave,even if it is to lie down and die”(Hardy,2004:237)。苔丝的言行不但没有博得丈夫的怜悯,反而助长了他的冷酷无情,加重了自己命运的悲剧性。在苔丝被抛弃后,她仍旧恪守克莱的要求,将自己封闭起来。由此可见,她的痛苦不是来自于天生的本能,而是深受当时男性中心理念的压迫和残害,她的性格特征受到自身和时代的局限,受到社会与道德的制约,受到法律与宗教的影响。苔丝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维多利亚时代,在苔丝同巨大的社会力量做斗争的同时,还要在一个世俗法则的社会里生存,她的遭遇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社会道德法则。

《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悲剧作品。在苔丝身上我们自始至终看到的是她纯洁的本性,看到她在深渊中苦苦挣扎,最终她被逼得上了绞刑架,作了祭坛上的牺牲品,而街头巷尾却还在冷漠地议论着她的贞操,这是何等麻木的世情!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法律制度都是以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承认剥削阶级压迫人民的权利为前提,是为有钱人服务的。亚历克本是一个乡村恶霸,为非作歹却丝毫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苔丝却沦为杀人犯,被判绞刑。苔丝是一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现代文明进程的社会悲剧。对苔丝这个人物形象,读者同情大于谴责,认可多于否定。对于她的自我价值的缺失,对于她的罪孽感,我们只能请鲁迅先生代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尽管苔丝摆脱不了男性中心观念思想的束缚,逃脱不了宿命论的桎梏,但她一直在为反对传统的男性中心观而努力,再次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精神。

结语

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美得清纯,美得自然,她有着每个女人所羡慕的东西——迷人的外表,漂亮的脸蛋,优雅的身材。如此绝色的女子,却受到社会家庭乃至人性的重重逼迫,在家庭窘境和社会习俗的双重压迫下,最终一步步走向毁灭。苔丝是哈代笔下一位淳朴善良却屡遭厄运打击的女性形象。苔丝的悲剧有其社会文化因素,也有其自身性格的因素,此外,苔丝的悲剧也是作者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哈代以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态度描写了苔丝这样一位女性形象,为我们展示了在当时男权文化中妇女的生存状况,展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及作者女权主义的思想,对后来的女权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哈代之所以会在现代文坛上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原因在于他的创作不仅具有时代感,带着深深的历史烙印,而且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哈代的作品试图超越男权文化,批判男性中心论,重塑女性形象,彰显女性意识,正是这样才使哈代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苔丝命运以悲剧结束,但并不能遏止她性格中纯洁、无私、热爱自然、追求真爱、要求平等、反抗压迫等这些生态女性主义精神品质的光辉。苔丝身上的多重性格及美德、人格魅力在哈代的笔下栩栩如生,使苔丝的艺术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时代感,更有真实性和警示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德伯家的苔丝》中所体现的女性生态主义思想,反映出哈代对女性和自然关系的深遂理解和思考,即使对当今的社会问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而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苔丝形象正启示着创建创立一个两性和谐、生态和谐、人类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社会平等、物种平等的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Hardy Th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New York;Bantam Dell,2004.

[2] 金莉:《生态女性主义》,《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

[3] 鲁晓霞:《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觉解析〈德伯家的苔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 罗婷、谢鹏:《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求索》,2004年第4期。

[5] 王諾:《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金颖颖,女,1971—,上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语言文学、翻译,工作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毛梅兰,女,1956—,上海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英美语言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4

一、现代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含义

现代景观生态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部分, 现代景观生态设计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生态”的理念。生态的现代景观是一种口号与目标, 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提高生态景观设计水平, 就是解决自然与人工景观之间的关系, 使之完美的结合, 以此来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城市的环境。使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同时景观生态设计并不是只满足于人们的精神需求, 而是从生态出发, 达到自然物质的能量循环。这种景观设计通过对土地的利用及能量的流动等各因素, 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生态的效益。所以, 下文把景观生态设计分为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来进行探讨。

二、现代生态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要素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要合理选择植物。同时合理的配置植物, 植物的合理选择配置能够使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设计和谐统一。

植物的选择是景观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做好植物的选择工作意义重大。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 注意尽量选择乡土树种, 同时兼顾一定的景观效果与观赏性。在种植配置方面, 尽量考虑同种生态群落, 以满足其生长特性, 其次再追求所谓的“四季有花”、“三季观果”等景观效果。在群落搭配时, 依然要重视其生态性。生长状态要兼容, 乔灌草的搭配需要科学性, 从而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植物生态群落。使不同的群落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协调, 达到共同生长的状态。

良好的植物生态群落的建成, 也会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 如小动物、微生物的成长, 这样就能营造更加多样性的生物环境。只有自然界协调发展了, 人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因为两者是共荣的。所以在建设生物环境的同时, 我们也要加强对原有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样才能走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现代生态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要素动物、微生物要素

在景观设计中, 除了要坚持植物配置的相关原则外, 还要充分考虑动物, 微生物的相关要素也是现代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动物、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作用。人类对野生动物是有干扰的, 人们既可以保护野生动物, 又可以控制一定数量的有害野生动物。人们把野生动物带入人居环境, 又将家养动物带入人类生活圈, 城市里的动物又形成了新的生物链。例如城市中的鸟类, 我们要通过生态景观设计加强对其的保护, 营造更多更好的适合鸟类栖息的生活环境。只有动物活动的环境, 才是更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考虑到动物的迁移, 高速路上往往会架设一定数量的天桥, 以供周边两片绿地中的小动物交流活动, 起到“绿廊”的作用。

微生物也是生态景观设计中药考虑的重要因素。它们不仅是将垃圾处理的可利用资源, 也是很多流行病传染的元凶。绿地中集中了多种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微生物的活动对植物的生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经常清扫落叶, 就是阻碍微生物的繁殖, 切断了植物自然条件下的养料, 从而植物不能很好的生长。

四、现代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地形要素

在地形因素中, 为了更好的体现生态主义, 要充分发挥地形优势, 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 为城市设计出更先进的景观。地形的设计可以为植物与动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小空间, 同时还有一定的隔音降噪的作用。其中, 湿地景观是较为典型的生态景观, 它是具有较高价值的生态景观类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它正在逐年减少, 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很多水流被截止;二是很多滨水结合处被破坏;三是人类对湿地动物的扑杀;四是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水体, 这些都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生态景观设计可以说拯救环境的设计, 为人类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现代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其他要素

现代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其他要素包括的内容很多, 这里就以人工建材为例进行简要的说明。人工建材是我们常见的人造垃圾, 它不可能被微生物消化, 只有依靠人类的合理处理来解决其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何较好的处理人工建材业, 是我们生态景观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实践, 我们发现可以充分利用其补偿价值, 可以堆成坡, 上面铺上草坪。若需大树, 可以经行局部人工换土, 使景观与废弃物利用合理结合, 造就人工地形, 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这就是在生态景观设计中, 对不可回收资源再利用的良好实践。

六、结语

本文分别叙述了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性, 从植物、动物、微生物、地形等方面逐一阐述了其与景观生态设计的关系。以便其能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 做好景观设计工作要坚持生态设计理念, 促进景观设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推动城市尽管设计的现代化, 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跃中, 王小爽.回归大自然, 呼唤城市绿色空间——红太阳生态园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 2005 (01) .

[2]付中美.低碳和生态视野下城市住区雨水花园与生态水池设计思考[J].室内设计, 2011 (03) .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5

[ 摘 要 ]本文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建构主义思想下,进行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①教学目标的分析;②情景创设的方法;③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④学习效果评价设计;⑤强化练习设计。

[ 关键词 ]基础教育建构主义情景创设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基于建构主义思想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顺利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所提出的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在一定情境下,学习者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笔者根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与实践,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平面镜》一节为例,浅谈一下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进行物理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它不仅是教学内容和其安排次序确定的根本,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这种情况下的教学目标比较注重结果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常常用一些外显的行为动词标志要求达到的结果。如《平面镜》一节的教学目标一般设计为: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基础教育新课程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包含结果性目标(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模仿、独立操作、迁移),还要有体验性目标(感受或体验、反映或认同、领悟或内化)。如《平面镜》一节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创设情景,让学生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讨论分析得出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要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如《平面镜》一节,包括两个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的应用,其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主题,教师要围绕这个主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二、情景创设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平常的,习惯的,随时随地可见的东西中看出不寻常的东西来。对于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物理课程来说,教师要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在情景创设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上课前或课堂一开始首先要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情景。

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这一环节,殊不知这一环节正是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在讲授《平面镜》一节时,由于是借班上课,第一次和学生接触,我采取的方式是这样的:先作自我介绍,然后说:“物理学的研究,讲究语言简洁明了。你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的特长爱好吗?”学生兴趣很高,对教师消除了几分陌生感。几个学生介绍完后,由于没有说爱好物理的,我于是因势利导:“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感到既高兴又伤心,高兴的是你们爱好广泛,伤心的是怎麽就没有人爱好物理呢(师生笑)?其实,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学科,只要你认真学,你就会深深地喜欢上这一门学科。不信,你就来研究一下今天我们将要接触的内容。”简短的几句话既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创设了一种宽松和谐的习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给熟悉的学生上课时,也不要忽视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

(二)教师所创设的情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要做到主动参与,兴趣是最主要的,要在课的一开始就置学生于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愤”“诽”状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整节课都保持在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挖掘教材,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清新旧知识,找出那些初看起来不易察觉而又恰能激起学生疑惑的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如《平面镜》一节,本节重点知识是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但是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对成像特点的有关知识已经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兴趣并不是很大。而学生由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射到平面镜上时被反射回来,并没有光线穿过平面镜,那么为什么像会在平面镜的后面呢?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找到了!于是我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取一长方形玻璃板竖

直放置,玻璃板前后的蜡烛都点燃(板后的蜡烛实际上是代替了板前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板后蜡烛放在玻璃杯中,向杯中缓缓倒水,当水完全浸没烛焰时,从板前看起来,浸没在水中的蜡烛好象仍然在燃烧。教师提出疑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借此引入课题,学生的求知欲望强,效果颇佳。但要注意的是,此时所提出的问题要在本节课结束前解决,不要虎头蛇尾,题目难度不要太大,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能做到激疑激趣,又能使学生利用本节所学到的知识顺利的解决它。

三、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物理课程,它的价值之一就表现在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物理教学过程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而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如何设计出适合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自主学习环境设计时,教师要在充分“备”学生的基础上,尽量以学生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提供研究的条件,教师要从“兴奋的说话者”转变为“积极的倾听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场地。如在引导学生围绕“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意义建构时,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分析: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质就是研究像、物、镜之间的关系,怎样确定像的位置,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器材是关键。在给学生提供的实验器材时,要有让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如可提供平面镜,玻璃,长短不一的蜡烛若干(至少三根)等器材。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生在进行意义建构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这种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在评价时主要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教师在设计评价时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如在学生独立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汇报研究结果,讨论选择研究器材的原因,研究实验过程中的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五、强化练习设计

教师要在备课时充分估计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

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如平面镜一节,可以针对“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这一特点,解释“水中倒影”;针对“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设计作图题目等。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6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生态女性主义;父权社会;自然

现代西方世界观反映了价值二元论,即世界被分为了价值不平等的两部分,它们是相互对抗和排斥的。在人类社会与自然间的冲突中,人类被赋予更高的价值;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冲突中,男性有更高的地位。这种价值二元论是男性统治自然和女性的基础(李银河,2005)。

在索福克勒斯的时代,父权制发挥主导作用,提倡民主精神,强调与命运抗争。本文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解读《俄》。“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批评方法,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最先提出了这一术语。生态女性主义结合了生态和女性主义,强调父权社会下女性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倡导社会公正,批判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一、男性与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一)父权制的反映

父权社会的核心是父亲这一角色(高伟光,2007)。父亲身份是文化的产物,父亲地位的构建伴随着权力的构建,因此父亲是权力、权威和尊严的象征,充当儿子的保护者和压迫者。《俄》是讲述“弑父娶母”的故事,体现了父亲的原型,使人类反思父亲这一角色。在《俄》中,父亲的形象是模糊的,但他极大地体现了人们对父亲原型的理解与思考,表现了其文化内涵。父权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父亲从一出现就有巨大的力量,他可以决定儿子的生死。作为父亲和国王,拉伊俄斯为了使自己的权利和权威不受到威胁,他甚至想杀掉自己的儿子。第二,当俄狄浦斯得到他将弑父娶母的神谕时,他很惶恐,为了避免与父亲的冲突,他决定回到科林斯,可见父亲是不可侵犯的。第三,当俄狄浦斯娶了伊俄卡斯特后,他的角色也由儿子转变为父亲和国王,在自己儿子面前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第四,当真相大白之时,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从此被放逐。他的身体和灵魂都受到了惩罚,他将悔恨终生,因此父权是无形的,它可以永远在道德上约束儿子,不可挑战。

由此可见,父亲和儿子间的冲突终究不可避免。神谕实际上暗示儿子敬畏父亲,但内心却想要反抗。父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对抗,但杀害了父亲就意味着父权制的终结吗?当然不是,因为俄狄浦斯受到了严酷的惩罚,另一个“父亲”将占据统治地位。因此,父权制在那个时代是根深蒂固的。

(二)女性“他者”的角色

根据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与男性对自然的剥削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索福克勒斯的时代,自然被严重破坏,社会制度导致了女性地位低下,作为“他者”而存在。她们没有自由和权力,无权继承财产,永远无法去享受,婚前受制于父亲,婚后从属于丈夫,只有依靠男人才可以生存(顾明生,2008)。

《俄》中女性的“他者”角色体现在伊俄卡斯特和斯芬克斯两个人物上,她们被忽视、被排斥、被边缘化、甚至被妖化,然而,她们的死亡可以被看作一种女性的解放,也呼吁人类清醒过来,开始思考伦理原则及自己的存在,尽管她们是社会悲剧的受害者,但她们的死值得高度重视。

二、女性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这部剧中有很多自然意象。第一,“树枝”和“羊毛”都是象征着人类,“树枝”坚硬、强壮、充满力量,象征男性,然而“羊毛”轻柔、软弱,象征女性,女性地位低下,总是被男性压迫。这里的自然意象“羊毛”与女性紧密相连。第二,文中还多次出现了“农夫”、“船长”、“土地”、“海港”等自然意象,前两者象征以俄狄浦斯和拉伊俄斯为代表的男性,而后两者则象征以伊俄卡斯特为代表的所有女性。正如土壤被农夫耕作一样,伊俄卡斯特被男性占有、破坏,在父权社会,女性和自然都被严重压迫,因此,女性与自然之间紧密相连,自然的状态正反映了女性的生存状态——自然被征服,女性被压迫。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上所述,“土地”象征伊俄卡斯特,而她又代表了所有女性。实际上,她是自然的代言人,另外,俄狄浦斯代表全人类。因此,俄狄浦斯对伊俄卡斯特的统治正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

最后当真相大白,俄狄浦斯虽刺瞎了双眼,内心却获得了光明,他有了自己的洞察力和智慧,认识了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他被放逐,回到了大自然中,在上帝和自然面前,他承认了自己的卑微和弱小,谦逊地活着,尊重自然。由此可见,人类一旦试图去征服自然,必然会受到惩罚,只有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才会获得精神的提升;反之,人类只有获得精神的升华,才会与自然和谐共存。

四、结语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俄狄浦斯王》,作品中闪烁着女性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光辉。通过讨论父权社会下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女性与自然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应实现男女地位平等;父权社会下女性与自然间有种神秘的契合;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为建立一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须打破价值二元论和人类中心论,所有物种在自然界应和平、和谐地共存。

参考文献:

[1]高伟光.《俄狄浦斯王》与父权制伦理原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4).

[2]顾明生.被逐的“伊俄卡斯忒” —试论《俄狄浦斯王》中女性话语的消亡[J].外语研究, 2008 (1).

[3]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66643/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满族,生态文化

满族生态文化是蕴藏在我国满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各个部分的,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对其进行指导才能提炼与发挥出其中蕴含的意义深远的生态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与基本国情的,更是正确地分析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换的过渡时代,生态文明日益成为制约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亦是如此。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整体的、宏观的策略局面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另外一方面,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它可以从具体的、微观的角度助力于国民生态意识的培养与生态行动的有效施行。 隶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蕴含在其中的生态文化思想更具有民族认同感与亲和力,对于指导与提升国民的生态意识与培养国民的生态行动颇具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满族生态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丰富的生态思想,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架构于对具体社会实践的考察之上,其生态思想闪耀着科学性与持久性的光芒。这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科学实践不谋而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创建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种理念、每一次实践、每一次革命都是基于深刻的社会实践与具体的社会考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具有相同的根基依托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能够用来指导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国情、具体的社会实践相契合,对于指导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满族社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闪烁着生态文化的智慧光芒。我国满族人口分布的范围非常广阔,几乎遍布了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辽宁的满族人口数量居于首位,其他的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以及北京、天津等地区,这对于满族生态文化思想的传播与发扬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满族生态文化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与传播满族生态文化对于增强国民的生态意识并将这种环保理念落于实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体构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本体、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于自然本体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在其自然辨证法中进行了阐释与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综合研究了与自然界产生、发展相关的各类科学,详实地论述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的产生过程等等,认为自然界在变化与演变的过程中,产生了其最高产物———人类,并且其变化与发展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亿万年的演进史推动自然界形成了自己内在的运行规律,任何逆规律而行的实践都是错误的、愚蠢的,只有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行为才能达成人类与自然共生双赢的圆满局面。关于人与自然的部分,其理论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与美好的,人应该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产生于自然,依存于自然,到最后归属于自然,任何活动与实践都离不开自然的供给与支撑。自然世界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类的一切活动应该依顺自然、有利于自然,损害自然的利益便是人类自我毁灭的开始。马克思曾这样强调过劳动的重要性:“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固然重要,它是满足人类需求的必经途径, 然而,过度的物质生产实践便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氛围,把握住基于自然界劳动的尺度至关重要。关于社会与自然,人类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一项,决定了其他的社会关系。因此,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共产党宣言》中论述道:“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仁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厉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本主义社会被金钱与利益蒙蔽了双眼,其肆意掠夺自然资源的野蛮行为破坏了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认清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高高抬起,忽略了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正如《共产党宣言》写道:“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本主义社会早已承担不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担,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世界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赢局面。正如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言:“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战略高度充分说明了我国早已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重要性。中国是可以承担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发展的重担的。在具体的理论制定与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大架构为指导,使其具有理论依托性与实践科学性。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的我国满族生态文化思想

(一)我国满族社会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第一部分内容揭示了尊重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自然世界的发展尤其内在的规律性与客观性,任何打破其发展规律的行为都是荒谬的与错误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等发展规律是自然自身的节奏,自然世界就像是一个有机体一样,以自己固有的规律和态度淘汰糟粕事物,迎接新生事物。

我国满族先民的生产方式中蕴含了丰富的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态观。从远古时期到肃慎时期,满族先民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射猎和采集为主,这是因为处于这段时期的满族先民主要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这里群山密布,资源丰饶,满族先民顺自然而生,享受着自然赐予的丰富物产,逐步形成了以射猎和采集为主的生产方式。到了女真时期,农耕生产方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辅之以射猎和采集。农耕的生产方式具有稳定性,满族先民不再“逐水草而居”,而是选择固定的土地定居下来。满族入关后,其农耕技术更是受到了汉族农耕的深刻影响。但是, 满族先祖并没有全盘照搬汉族的生产技术,而是总结了自己民族的气候特点,在汉族农耕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变化。女真人生活在长白山地区,这里纬度较高,气候极其寒冷,农作物所受的光照量严重不足,根据这一具体情况,满族先祖逐渐形成了一年一熟的耕作规律,大大不同于关内汉族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的耕作规律。此外,在选种与耕作方法上,也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适合本民族自然气候的耕作方式。满族先民的经济生活中饱含了顺应自然世界发展规律的生态思想,只有顺应自然的发展才能延续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满族先民正是顺应了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才得流传至今,历经时光的磨砺仍旧未衰退。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达成人类与自然发展的最佳局面。

(二)我国满族社会和谐平等的生态文化思想与感恩回馈的生态文化意蕴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第二部分内容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坚持认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部分,人类依存于自然世界而存在,自然世界补给人类生存必需品,以支撑人类的生息与繁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做了充分而科学的阐述。人类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自然进行着直接接触,由此产生了劳动实践的基本过程。在此书中,“异化劳动”的观点格外鲜明,并且,异化的本质问题也浮出了水面。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利益与物质的过度追求,使人类迷失了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瓶颈。马克思提出的“人化自然思想”揭示了人类的自然属性,人类的一切活动以及由此成就的一切科学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然的力量。人类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平等互惠的关系,而不应该是指挥与控制的主客体关系。当代社会,人类错误地定位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荒谬的以“自然的主人”自居,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地位与疯狂的掠夺行为,人类自身只能自食劳动异化带来的恶果。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写道:“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这段话的阐述中揭示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密切的联系,自然界是人类的无机身体,对自然界的摧残便是对人类身体的自我毁灭。

满族丰厚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华伦理思想宝库中熠熠发光。满族先民摆正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地位,认为:族民的生息与繁衍全靠自然的补给与恩泽,在自然世界面前,人类应该感恩于自然、回馈于自然。

满族社会对自然界动植物的保护与崇敬,早已超过了动植物本身客观存在的意义,而是将其神化,这归因于满族先民科学技术知识的匮乏与社会生产力低下,可正是在这种古朴、纯粹的民族精神与思想中蕴含着的平等的生态文化思想是我们当今社会极度缺乏的。我们应该向原始、质朴的满族先民学习,摆正自己在自然界面前的地位,向其索取必然感恩。满族先民对待自然界中动植物的态度切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观念,满族先祖依存于自然,从而感恩于自然,而现代社会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不知感恩与风险,这是错误的,更是危险的。

(三) 我国满族社会与自然互相渗透、平衡的生态文化思想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市场经济,生态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重塑生态文明主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重新审视广西经济的发展,创新市场经济生态化发展道路,实现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蕴含了深刻的生态经济理论内容,具有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内涵。现今经济发展必须积极主张和促进经济与人、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生产、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与自然界的最基本关系,这种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关系。它是结成社会的人类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1]可见,人与自然关系是社会进程中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现实写照,人类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将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其深层含义就是社会化中人与人的关系,这里就保护着丰富的经济活动关系内容。在现实世界中,人与自然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相互间的作用生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使得人的存在不断提升发展。但是,人的能动性再大也必须在自然界所容纳的范围内而不能置身于自然界之外,更不能摆脱对自然的依赖和制约。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影响作用必须把握适度原则,使得自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

2 广西市场经济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广西作为西部民族欠发达地区,其市场经济生态发展深层次原因与其结构性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广西是较早提出建设生态区的省份,多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但是市场经济仍然存在许多与生态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首先,市场机制建设不健全,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够规范化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引发不正当竞争,生态环境由于低下的产能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不利环境污染。部分行业的垄断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削弱市场的竞争力,不利于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的发展。同时,产权不清晰的一些国有企业使得生产出现资产、资金的浪费,生产效能过剩,加剧资源的浪费。其次,缺乏市场经济生态发展的制度创新意识,创新发展进展落后。对市场经济的环境法制建设相对水平不高,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效力没能赋予强硬的执行力度,在不同道德素养的公民面前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市场生态经济的有序发展。

影响广西市场经济生态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广西的市场经济对社会资源配置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没能完全实现,资源损耗严重,企业效益低下,环境治理制度不完善,改革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关于生态资源利用成效低,相关资金、技术、人才得不到合理而广泛的使用。其次,经济利益的获取成为了政府对环境生态管理的力度相对薄弱。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地方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地域资源的保护,致使一些具有广西壮族特色的绿色生态遭到破坏。再次,广西对创新市场生态制度的意识和行动力不够。推进相关的低碳环保有机产品都需要政府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核心内容。最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相对落后,制约了市场经济的生态发展进度。生态的立法执法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及完善,确保法律的实施到位,并将环保成果列入实实在在的政绩考核中。否则,就会造成企业经营者对法律的无视和资源过度浪费,市场经济的生态发展仍止步不前。

3 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用,创新广西市场经济生态发展的路径

广西市场经济生态发展中,必须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转向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从环保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向环保与发展经济并行;从主要通过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向综合性地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办法,建立系统完整的市场经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保护环境。”[3]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结合广西实际,创新建设广西市场经济生态发展的有效路径。

3.1 构建符合广西市场经济生态发展的价值观消费理念

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唤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新的生态市场价值取向。首先要求企业在追求高利润成果的同时实现社会生态利益最大化消费观。建立市场经济的新型消费理念,由经营利润最大化转变为生态效益最优化。这一转变的形成需要企业建立新的市场发展价值规范要求,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资源和谐共生为经营之首要,不能仅仅强调市场的利润收益,而应该在市场和生态资源中探寻一种双方共赢共生的发展之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就是要求原有的价值消费理念,要求重视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任何市场经济行为都要以维护整个自然界总体生态平衡的状况。传播生态与实践的环保理念,向企业、向市场经营输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理念,引导全广西人消费思想和道德价值,使得人的价值观由追求金钱富裕转变为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协调共生的新价值观,促进其进行合理消费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观,积极倡导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能源的浪费,进而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使得市场经济向生态化、绿色环保发展方向前行。

3.2 建立有利于推动广西生态发展的基础性市场制度和创新各项市场制度工作

广西具有便利的地理环境,水资源充沛和日照充分,生态环境优美,要推动市场经济的生态发展必须要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建立有效的市场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推动企业建立现代化模式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企业的改革,完善市场的准入和提出机制,有效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对企业进行宏观有效的引导,遏制恶性竞争,打破垄断,开放市场,鼓励企业良性有序竞争,加大使用高新技术提升效率,把低碳经济、绿色节能环保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主流,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创新生态发展的市场制度体系,就是要对自然资源价格体系建设要科学合理,在商品的制造和销售中正确表达对生态能源的消耗。将绿色能源的价值推向市场,实现资源的市场经济化,打造一个将生态环境与市场经济同进步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并且要进一步完善生态产权制度和加大对自然资源监管,巩固生态能源产权的治理,建立资产管理体系和生态化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管理销售模式,健全对生态补偿机制,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融入绿色环保,并对企业的生态经济行为给予适当的补偿和鼓励,大力倡导绿色市场经济、循环经济,追求人与自然的逐步和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美丽广西,实现广西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7.

[3]陶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视域下中国市场经济生态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39.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9

在马克思创始人所处的时代, 虽然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作为威胁到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凸显出来, 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理论将生态问题始终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下考察, 说明了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指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本性, 导致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发生了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扭曲, 人们进行着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非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于是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缓和异化劳动带来的社会矛盾, 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物质需要的满足上, 从而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在过度消费的满足中消磨人们的斗志, 延长资本主义的生命。异化消费, 而不是出于自身真正的需要, 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的幸福标准, 从而刺激“异化劳动”, 因此产生一种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的怪圈。只有消灭“异化消费”才能消灭“异化劳动”, 进而有效的制止生态危机。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

以电气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在它200多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比过去一切世纪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还要多。但200多年来, 工业文明始终在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导向下发展, 这不仅给自然界带来难以承载的负重, 而且也是工业文明的发展陷入误区。面对工业文明的困境, 人类只有应对自然界的挑战而转移文明发展方向, 这种文明必然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就是生态文明。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过,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 是一种社会品质。这句话深刻的揭示了文明的本质特征:文明体现了人的本质, 是一个实践的范畴, 具有鲜明的实践属性, 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一切成果。文明是社会的品质, 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人类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 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就是生态文明, 具体的讲就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马克思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生态文明的概念, 但是具有十分丰富的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心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实践为出发点重视人,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对人的优先性又重视它的属人特性和历史发展, 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 人和自然应该协调一致。

二、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科学概念。如果把人的血肉之躯称之为人的有机身体的话, 那么“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身体。”这就表明马克思把人的自然界的无机身体看作人的血肉之躯的有机自身的基础, 将整个自然界看作人类存在的基础。因此, 人首先必然是以自然为根源和前提的自然存在, 马克思的这一见解还贯穿在他以后的一系列重要著作之中,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到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哥达纲领批判》, 虽然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劳动的能动性创造作用, 但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忘掉自然的根源性, 外在自然的制约性与“优先地位”, “先于人的存在的自然界”始终是马克思学说的理论前提。尤其是马克思始终坚持自然既包括“人本身的自然”, 又包括“人的周围的自然”, 是“主观的自然”与“客观的自然”的内在统一, 是“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双重性质。

三、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 人是自然的存在物, 具有自然属性。

人类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存在物, 但人类又不同于其他的存在物, 他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劳动正是人有目的有意识能动的集中表现, 通过劳动为中介, 人的自然就与外部自然联系起来, 在劳动中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 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因此, 人又是一种社会存在者, 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 人的两重属性是统一于社会的, 只有抛弃机械论、二元论的传统观念, 将自然—人—社会看做一个整体, 运用整体论的观点, 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活生生的自然存在”就必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 人们以劳动为中介来“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劳动, 是把自然的材料变换成对人有用的使用价值的价值形成活动, 人以劳动为“中介”、“获得自然”达到社会的同化, 同时也包含着“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的异化过程, 也正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着的物质交换, 自然界才得以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交换”理论, 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的一切矛盾, 都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显现、发展解决的。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种当今的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下, 废弃物被大量地排给了自然界, 远远超出了自然承载力, 就会造成环境问题, 严重制约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 这种生态危机在阶级社会中尤为突出。这种“过度生产与消费”人与自然的不平等的物质交换关系加剧了人的异化, 其实质就是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因此, 我们应该不断地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汲取养分, 树立生态文明观,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只有这样的理念, 才能正确改造自然,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 环境要闻, 2006年7月。[1]潘岳:《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 环境要闻, 2006年7月。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1985年。[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1985年。

[3]《马恩全集》, 人民出版社, 1995年。[3]《马恩全集》,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4]盛世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2008年2月, 第9卷, 第1期。[4]盛世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2008年2月, 第9卷, 第1期。

[5]刘仁忠:《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探源》, 长江论坛, 2008年4月, 第91期。[5]刘仁忠:《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探源》, 长江论坛, 2008年4月, 第91期。

[6]王丹:《马克思多维自然观的生态意蕴》, 甘肃社会科学, 2008年4月。[6]王丹:《马克思多维自然观的生态意蕴》, 甘肃社会科学, 2008年4月。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10

关键词:薇拉·凯瑟,《啊,拓荒者!》,生态女性主义,父权制,大地女神

Ecofeminism,as an integration of feminist and green ecological thoughts,sees the exploitation of nature as lying in the patriarchal system that emphasizes exploitation and oppression of nature;it embraces women's interconnectedness and interdependence with nature.Ecofeminism offers a good vantage point to confronting patriarchal domination of nature by stressing an elemental identification and alliance between women and nature.

O Pioneers!,as one of Willa Cather's representative Nebraska novels,has been approached from various angles.Due to her recurrent depiction and treatment of human-nature,especially woman-nature relations in this novel,the reevaluation of O Pioneers!from ecocriticism and feminism draws increasing critical attention,yet from ecofeminism,the unity of ecocriticism and feminism,to approach it is still rare.The article attempts to reinterpret O Pioneers!from this new angle so as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study in this field.

1 Patriarchal Domination of Nature

Oppressive patriarchal system leads to men's dominance over nature,which is demonstrated best in male patriarchal characters such as John Bergson's attitudes and deeds towards nature

In O Pioneers!,the old patriarch John Bergson,Alexandra's father,is typical of those men who show too much pride in conquering the wildness,"In eleven long years John Bergson had made but little impression upon the wild land he had come to tame"(Cather,OP abridged for O Pioneers!13)[1].John Bergson struggled to subdue the land,whereas he failed finally.John was despaired to assume the land was"still a wild thing that had its ugly moods;and no one knew when they were likely to come,or why.Mischance hung over it.Its Genius was unfriendly to man"(13-4).Feeling no connection with the land,therefore he regards the land as"unfriendly to man."Even he held the"the OldWorld belief"that the land was an"enigma,""this land is an enigma.It was like a horse that no one knows how to break to harness,that runs wild and kicks things to pieces.He had an idea that no one understood how to farm it properly"(14-5).The Genius of the Divide,like a running-wild horse,retains its wildness and autonomy and resists man's sheer willpower to tame it which echoes the ecofeminists'idea that nature must be seen as alive with its own agency.But John doesn't see nature as alive,indifferent to its own agency.Anyway,John Bergson's failure lies in the fact that he lacks"the feminine,the conservation,the ecological principle"(Shiva 4)and"lacks sensitivity to limits and to the ultimate points of earthian existence"(Plumwood 1993:195).

Patriarchal men believe that every life form in nature is under their control and unconditionally at their free disposal.In their mind,other life forms exist for the sake of serving and pleasing men,and men can exert power and mastery over them ruthlessly.Old Bergson's desire to dominate nature reappears in his sons,Lou and Oscar,who hold little respect and reverence for nature.Lou and Oscar regard the land only as a source of profit One day Lou,Oscar and Alexandra went to visit Ivar who loved animals deeply and prevented anyone to take guns to his homestead.Seeing the wild ducks rising with a whirr of wings,Lou said,"I wish I'd brought my gun,anyway,""I'd rather have ducks for supper than Crazy Ivar's tongue"(23),they both even"joked about Ivar and his birds"(30).Self-centered Lou and Oscar,conceited of their mastery over nature,are arrogant to wreak havoc with other life forms.

Through John Bergson's stubborn endeavors to tame the wildness to Lou and Oscar's money-centered attitudes toward the land,Cather intends to criticize"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ale protagonist and a feminine landscape that informs the traditional American pastoral,in which nature is an object—eithe the virgin land to be raped or the bountiful mother to be sought"(Sharon 434).

2 Earth Goddess'Care for Nature

Ecofeminists criticize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that separates man from nature,celebrate the egalitarian,earth-loving culture o the goddess.They provide a female image of a goddess,draw on the idea of goddess as representing female values and feminine principles,and emphasize earth goddess as a reevaluation o women's integration with nature.Starhawk saw the image of the goddess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Earth"[Goddess]is in the world:it's the world,and it is us…Ou deepest experiences are experiences of connection with the Earth and with the world."(Starhawk73)

In O Pioneers!,Alexandra embodies an ideal affinity with nature and is celebrated as"goddess of fertility"who"possesses‘a deep instinct for the land'and a respect for lives lived close to the soil"(Sharon 446).Alexandra,intuitive and faithful to the land,views herself and the land as interdependent on and cooperative with each other.Cather,with an acutely prescient ecofeministic insight,sees the Earth Goddess'care for nature as a way for nature out of patriarchal domination through Alexandra's identification,spiritual communion with the land.

Alexandra respects the land,holds faith in it.The externa beauty and intrinsic value of the land makes her hold a much stronger faith in the land,just like what she told Emil,"we mus have faith in the high land,Emil.I want to hold on harder than ever"(41),and she"had always believed in the land"(152).

Alexandra's spiritual"dialogue"with the wild duck is highlighted further through Emil as an indifferent"stranger"to it Emil's ruthless killing of the duck has been shown in Chapte two,in his eyes,the duck is at free disposal.But for Alexandra it is quite a different thing.To watch a solitary duck taking its pleasure in the pond for Alexandra is the happiest experience in her life,"even years afterward she thought of the duck as stil there,swimming and diving all by herself in the sunlight,a kind of enchanted bird that did not know age or change"(130).She assimilates spiritual nourishment and strength from the duck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sacred thing of earth-goddess and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images of nature(Hively 45).

Alexandra,owing to a long time of co-operating with the land,has fostered an ecological insight into the working of the land and has even developed an earth-based vision about the land for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Firstly,Alexandra thought that the secret of her success in the land was not to interfere with the rules of nature but wait and co-operate with it just as she admitted to Carl,"We hadn't any of us much to do with it,Carl.The land did it.It had its little joke.It pretended to be poor because nobody knew how to work it right,and then,all at once,it worked itself.It woke up out of its sleep and stretched itself,and it was so big,so rich that we suddenly found we were rich,just from sitting still."(74)Secondly,Alexandra has even developed an earth-based vision about the land for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just like what Mies argued:"in defying this patriarchy we[women]are loyal to future generations and to life and this planet itself.We have a deep and particular understanding of this both through our natures and our experiences as women"(1993:14).This point is brought forth knowledgeably at the end of the novel,when Alexandra fully perceives and reveres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land:"The land belongs to the future...I might as well try to will the sunset over there to my brothers'children.We come and go,but the land is always here.And those who love it and understand it are the people who own it—for a little while"(198).Alexandra realizes that people of our generation are only sojourners but the land is eternal,we must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sustain i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Finally Alexandra builds up an interconnected world in which every life form co-exists harmoniously with each other even"The air and the earth are curiously mated and intermingled"(50).The mutual well-being and prosperity of the human world and non-human natural world,which is owing to Alexandra's establishing with the land a"kinship"that sees nature as similar and equal,and not different and inferior,"It is ultimately the affirmation of our[women's]kinship with nature,of our common life with her,which will prove the source of our mutual well-being"(Collard 137).

In conclusion,the reinterpretation of O Pioneers!from an ecofeminist angle can not only provide 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Cather's ecofeminist vision and her works,but also can offer a different way of looking at the problems of both patriarchy and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further opening up the path to attain to co-operative,egalitarian and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Note:

[1]Subsequent quotations from O Pioneers!will be only marked

by page number or numbers within parentheses,if there is no

special note.

参考文献

[1]Cather,Willa.O Pioneers![M].New York:Bantam Books,1989.

[2]Shiva,Vandana.Staying Alive[M].London:Zed Press,1989.

[3]Plumwood,Val.Feminism and The Mastery of Nature[M].Lon-don:Routledge,1993.

[4]Sharon,O'Brien.Willa Cather:The Emerging Voice[M].New 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Starhawk.Power,Authority and Mystery:Ecofeminism and Earth-based Spirituality[M].Reweaving the World.Eds.Irene Diamond and Gloria Feman Orenstein.San Francisco:Sierra Club Books,1990.

[6]Hively,Evelyn H.Sacred Fire:Willa Cather's Novel Cycle[M].Lanham: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4.

[7]Mies.Maria and Vandana Shiva.Ecofeminism[M].London:Zed Press,1993.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11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文化生态学原理,从全新的视角探讨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对策和途径,为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文化生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81-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文化生态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提出来的。

文化生态学是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文化生态学要求重视事物的动态性、整体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等。文化生态学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角[1]。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研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演化规律,有助于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保证。

一、文化生态学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视角

(一)文化生态学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方法

文化生态学是生态学研究领域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渗透。由于其研究视角的独特性,即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强调文化核心和适应性、重视事物的整体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等,文化生态学被作为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建设研究等领域。文化是社会系统中的构成要素,文化也同样可以渗透到教育生态系统当中,并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能够把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放在教育生态系统当中,运用事物普遍联系、整体和互动的观点,分析当前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完善的对策,不仅是一种新的视角,还是一种新的尝试。

(二)文化生态学对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

有利于大学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自身系统及其与周围环境系统是互相关联的,文化与文化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单纯地、孤立地看待一个问题[2]。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去探究的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和大学的文化生态之中,探究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规律,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校园和谐文化氛围稳定并引领社会和谐发展。大学和谐的文化氛围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以把大学文化放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进行研究,包括大学对外宣传的校训、管理体制、办学经验、办学目标等,能够体现大学在社会中的定位和期望;因此,通过文化生态学视角研究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大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引领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水平。当前不少大学生被媒体爆出独立能力不强、自控性弱、心理素质差、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存在问题以及身体素质差等问题。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把大学生放在社会主流文化发展当中,能够激发大学生增强综合素质的动力和激情。

二、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现状

(一)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流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颁发以来,高校组织领导干部和教师积极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兴校之源和育人之本,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确保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且不断创新。与此同时,高校组织各种活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引导学生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学习,拓宽大学文化的研究视角,整合和创新大学文化特色,提高大学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等。

(二)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

民族精神认知及关注欠缺。当前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出现大学生民族精神认知和关注欠缺的消极方面,大学生生活在国内价值观多元化和社会经济结构多样化的背景下,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西方各种思潮对我国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民族精神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民族精神在大学生的脑海里被不断地侵蚀,甚至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民族精神认知。经济全球化的节奏淡化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家意识观念,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混淆了大学生的视觉,对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权高于一切”等言论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对自己国家的民族精神、民族信仰缺乏应有的坚持和定力。

改革创新精神不足。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机构,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传统教育占绝大部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重视不足甚至某些高校对此忽略;大学教学还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方法缺乏与时俱进,大部分教师为了评职称把科研当成主业,把教学慢慢当成副业,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钻研和改进教学方法上,因而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和创造的能力,进而导致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盲目追求高享受、高物质的生活,缺乏刻苦钻研的改革创新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式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4方针”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什么应该坚持和提倡、什么应该抵制和反对,为判断行为得失、价值取向提供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当前高校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表现出形式化,在口头上很重视,但在行动上却给忽略了。高校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没有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没有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到广泛参与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熟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知识,而不积极倡导使之成为大学生高尚的行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缺乏学校、教师和社会的合力,没有形成一个文化生态系统。

三、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策

(一)从文化生态学的“系统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文化生态学的系统观指人类创造出的文化因子相互作用形成文化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个文化系统,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文化因子,而这些文化因子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系统。分别从每个文化因子教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进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了系统论的科学指导,从而获得最优的可行方案。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3]。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科学真理和重大创新,是在全面研究和总结人类积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深刻研究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而揭示出社会制度更替的历史规律,该历史规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系统的大方向。

加强大学生改革创新精神。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中处于一个关键的位置,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有助于维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系统的平衡。培养改革创新精神的关键首先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创新意识的增强。在增强创新意识方面,要着重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4]。大学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有利于丰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整个系统的内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是解决大学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式化问题的有效办法,进而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高校要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齐头并进,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理想、道德、文化和遵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认知。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认知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系统的层次和水平。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作用[5]。

信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决定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系统性的方向性,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其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它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写照[6]。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用文化生态学的“环境观”营造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

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态手段。净化以排除污染是文化生态系统的本能行为,这种本能行为是需要主体的人去实现的,有了净化,文化生态才不会遭到污染和破坏,文化资源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只有掌握了净化这一建设文化的生态手段,才能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另外,制定抑制文化行为污染的措施,提高人民对文化行为污染的自觉,同时制定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规范,通过规范形成一种正确的、健康的、持续的价值观。从而为大学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有效的生态手段,提高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有效性。

协调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态秩序,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相协调,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发展,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得到了重视,却忽视了制度方面的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生态系统来讲,轻视制度文化建设,有悖于文化生态学平衡性的原则。事实上制度文化建设的滞后影响物质文化建设,以至于影响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一定的制度文化以一定的物质文化为基础,并通过物质文化表现出来,同时反映一定的精神文化。加强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生态体系的平衡。

(三)用文化生态学的“资源观”丰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资源

首先,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态资源。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因素都时刻在运动着,意味着文化系统时刻进行信息、能量的交换和更替,文化系统里的文化因子功能退役的时候,就必须更新文化要素,所以创新文化也是文化生态学要坚持的原则之一。文化创新过程中应坚持连续性和客观性,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同时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继承借鉴好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文化创新不能主观臆断创新,那样会导致文化生态系统的失衡。

其次,合理有序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大的文化资源,要使得这个文化资源得到最优最合理的利用,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在不同的领域突出其文化要素的重要性,针对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要适时地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的侧重性,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要增强学生文化生态学“资源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根据当前国家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学以致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反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确实是缺乏生态意识所致,如果能将文化生态学的整体性、系统性、资源观和环境观用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中,更有利于解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问题,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个系统更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朱利安·H·斯图尔特(JulianHSteward).文化生态学[J].潘艳,陈洪波,译.南方文物,2007,(2):107.

[2]朱丽华,徐兴奎.论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3):8.

[3]吕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前言,2009,(10):10.

[4]陈驰.强化对大学生改革创新精神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0,(6):173.

[5]潘先银.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8,(1):32.

[6]冯天瑜.文化生态学论纲[J].知识工程,1990,(4).

[7]刘雪琴.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生态学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07-10-24(1).

[9]韩宙.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D].武汉:武汉工业学院,2010.

功利主义下的生态课堂 篇12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 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 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现代经济, 从其本质上讲, 是生态经济;从其运行的方式上讲, 是市场经济。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律性, 二者既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致性特点;同时又有相互制约的矛盾性特点。因此, 在理论上研究如何利用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致性, 以及如何克服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性, 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经济管理体系,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事业, 将是十分重要的。

二、增强生态经济管理的途径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解决由市场失灵出现的问题, 首要的是政府必须转变其经济职能。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 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应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 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关键是由传统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2) 为了适应生态经济管理需要, 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关键是由传统的单一经济管理向经济与生态两大系统协调管理转变。

(3) 对于市场机制失灵的盲区, 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2. 加强政府的生态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1) 政府要确立起生态经济观念

生态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一种理性认识和一种理想经济模式。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看, 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基础, 经济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主体,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同时又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只有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才能够从经济与生态相协调的高度加强生态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2) 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必须确立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

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包含着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宏观生态总量平衡两大平衡。在生态经济系统中, 一定的经济平衡总是在一定的生态平衡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态平衡这种稳固性和耐受力, 不仅要靠自身的调节, 而且更重要的还要靠经济力量的支持和促进。因此, 确立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 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 不仅应当尊重经济规律, 充分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资源, 增加社会经济财富, 来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同时还一定要注意尊重自然规律, 适应生态平衡的需要, 来保持宏观生态总量平衡。

三、宏观、中观、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1. 宏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这一任务的核心内容是, 根据生态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需要, 确立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制定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产业化为中心的中长期生态经济管理目标, 谋求建立生态 (包括人口、资源、环境) 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模式, 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针对现在的具体情况来看, 我们要抑制对资源环境的过度需求, 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供给能力, 努力调节好有限的日趋减少的生态资源和无限的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好不断增加的排污量和相对缩小的生态环境容量即有限的净化能力之间的矛盾, 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总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 保持生态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2. 中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工业和城市生态经济管理是我国生态经济管理的重点领域。它的主要目标是, 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态经济管理体系, 加强对工业和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减缓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使部分工业部门与行业和重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逐步实现工业和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 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从总的来说, 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任务, 是根据“优质优构低耗高效”这个企业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要求, 及现代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 科学地组织企业生产力, 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 优化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提高资源转化率, 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要着重完成以下具体任务: (1) 按照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市场需要, 制定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 推进企业发展模式的转换; (2)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 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 (3) 加强微观生态经济管理, 必须把生态环境纳入企业管理的轨道, 使企业管理由过去单一管理经济系统转变为对企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整体管理。

参考文献

[1]夏汛鸽:生态社会市场经济释义[J].开放导报, 2003, (08)

[2]邓三龙, 彭福扬: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 2002, (06)

[3]陈宝兰:市场经济下生态经济的构想[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1)

[4]周立华: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J].自然杂志, 2004, (04) .

上一篇:水控制器论文下一篇:预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