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学习内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选11篇)
六月份学习内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篇1
六月份安全理论学习内容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谈2013年重特大事故查处情况 时间:6月9日授课人:张从江
[主持人]首先请您介绍一下2013年重特大事故的查处情况。
[黄毅]对重特大事故的严肃查处是我们去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一大亮点,总理也专门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这项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去年全国一共发生了重特大事故49起,同比减少了10起,下降16.9%。对发生的这些重特大事故,我们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以及依法依规、科学严谨、注重实效、实事求是的总的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查处,厉行问责。所以目前49起重特大事故已经结案了46起,结案率达到94%。
而且去年重特大事故的查处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依法从快。已经结案的46起重特大事故平均每起结案的时间是106天,比过去减少了109天,其中4起特大事故由过去每起查处时间218天下降到77天。所以进度非常快,也正因为速度加快了,所以事故的警示教育作用就更加明显。二是依法从严。已经结案的46起重特大事故,一共追究了事故的责任人995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314人,占到32%。同时对681名其他责任者也都追究了党政纪的处分,其中涉及到省部级的干部6人,厅局级的干部41人,这些力度都很大。三是公开透明。对所有的事故调查报告,我们都坚持全文向社会发布,而且对重大事故实行挂牌督办,对督办的结果我们也都及时向社会发布,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我们对每一起重特大事故查处结束之后,都要下发事故通报,以此 1
来警示全国各地,吸取事故的教训。
[主持人]那么去年的重特大事故都暴露出了哪些问题?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教训?
[黄毅]去年发生的49起重特大事故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很多行业领域,比如有煤矿、道路交通、民爆器材、火灾,还有石油管路的泄漏爆炸等。所以我们分析,这些重特大事故起码存在着“五不”:
一是安全发展的理念不牢靠,没有把保护生命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上,重生产、轻安全,甚至要钱不要命。最典型的是吉林的两起重特大事故,一起是吉林宝元禽类有限公司,一场大火致使121人遇难。
第二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突出的是存在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违章违规冒险作业的行为。这49起重特大事故存在着非法违法行为的就有28起,占到57%。最典型的像四川泸州泸县桃子沟煤矿5月11日发生了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28人遇难。
第三是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所有的事故应该说都是由隐患造成的,看来是没有认真地整治,所以最后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第四是应急处置不得力。有些事故发生之后,如果应急处置得力完全可以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但是在这方面确实存在着应急不力的问题,我们分析这49起重大事故当中,有这种问题的起码占12%以上。比较典型的青岛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11·22”特大事故。
第五是安全监管不到位。这些事故都暴露出在安全监管上存在的一些漏洞,包括有些行业管理部门,包括有些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没有作到位。像济南民爆这起事故。
谈自主管理(张连福)
时间:6月16日授课:张从江
一、强化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是安全体系建设的要求,自主管理是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体系15个构成要素之一,是距离“金字塔”顶端最近的子体系即“安全操作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次,自主管理的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和发展基本规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
自主管理就是要发挥单位里每个个体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逐步消除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消极一面,以此推动矿井的安全高效发展,因此,自主管理对安全生产目标有决定性的作用。另外,自主管理也是个人成才成名的要求,只有通过开展自主管理,不断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才能赢得组织的信任和职工群众的称赞,从而从事更重要的岗位,履行更重要的职责。
二、如何把自主管理做到位
1.要有自主管理的实施环境,这是开展自主管理的外部条件。安全的、生产的、经营的,都需要出众的人才,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无论是从集团公司发展,还是从矿井自身发展层面,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盼望着人才辈出,因此我们为管理者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的平台,希望人人珍惜并利用好这个平台。
2.要有“自主管理”的主动意识,这是开展自主管理的内在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取决于内因即“自己能
变化的可能”,也就是说首先要有想干事的欲望,只有想干事,才能干成事。
3.要用心每一天,干好每件事,贵在用心,这是开展自主管理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在用心方面,古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庄子·人间世》中有句名言:“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意思是说,早上接到一项任务,整个白天都一心一意的去做,内心焦躁担忧,晚上需喝冰水解热;如果白天没有把事情做好,将一夜难以入睡。古人用心已到了如此地步。
4.培育良好心态,这是开展自主管理的心理保障。自主管理对管理者的要求首先是战胜自我,这主要是一个心态问题。要有虚心好学的心态,拜人为师,虚心请教,不要有“人不如我”的傲慢心理。还要有遇挫不馁,遇难不低头的心态。
5.培育创新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这是开展自主管理的前进驱动力。美国最负盛名的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曾经说过:“企业要么创新,要么灭亡”,一语道破创新的重要性。自主管理的目标是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取得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管理效果,而且目标要不断刷新。实现此目标的途径就是要不断创新,注重培养开放性思维,这对管理者而言尤为重要。
总之,自主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思索,需要尝试,需要总结,需要创新,只要大家去认真做了,总会有感悟,有心得,有体会,再难的问题在你面前都不是问题。
六月份学习内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篇2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化学教学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建构主义为课程改革都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思想武器。我国新课程改革吸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倡导“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改变过去强调教师的“教”为中心, 转向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为中心。本文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入手, 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依据, 以“教学案例”为例来说明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当前的基础化学教学提供借鉴, 从而改进化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教学理论, 它强调的不是教学内容或目标, 而是学习过程, 从为“教学而设计”转向“为学习而组织”。教师不再是一个站在讲台上的“圣人”, 而是一个站在一旁的“引导者”。
乔治·加侬和米歇尔·柯蕾根据多年的实践成就和研究成果, 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如何在课堂中利用建构主义理论, 围绕学生的学习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的设计模板——建构主义学习设计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Design, 简称CLD) 。CLD包含六要素, 即设计情境 (Designing Situations) 、组织小组 (Organizing Groupings) 、搭建桥梁 (Building Bridges) 、策划任务 (Crafting Tasks) 、安排展示 (Arranging Exhibits) 、引导反思 (Leading Reflections) , 图1给出了这六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
1. 设计情境
从图1可以看出, 情境直接制约着其他五个元素, 设计情境元素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的, 第二个任务是确定学习主题, 第三个任务是选择相应的评估体系。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情境在学习中的作用, 皮亚杰 (Piaget) 认为:人是知识的积极探索者和建构者, 知识的建构是通过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进行的。[3]CLD开始于某种情境, 一个好的学习情境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并且和现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时, 创设情境时可以介绍铝及其化合物在材料、净水、医药中的重要作用, 则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有意注意。
2. 组织小组
Schmucks指出,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分组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4]小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把个人意义发展为分享意义的公开讨论的机会, 学生通过建构对话、真诚地鼓励和现实地评估他人的工作来支持彼此的学习, 学生相互影响, 一起思考如何完成一项任务, 以及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思维活动, 若把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组成一个整体会激发出更有创造力、更具有发散性的思维活动——因为他们能接触到统一看法、策略和观点的不同细节。我国传统教室是为了监控学生的行为和确保其位置只能听教师讲课而安排的, 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相互沟通和合作, 很少能给学生提供彼此开放、交流思想所必需的安全感和互动机会。在化学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争。”[5]和多元智能理论, 让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有发挥自己智能强项的机会, 例如在制取Al (OH) 3时安排思维逻辑性较强的同学进行实验设计, 以身体运动为智能强项的同学进行操作, 空间智能较强的同学画装置图, 语言智能较强的同学进行描述和解释, 当然每个组员在各负其责的同时也要经过大家的监督同时吸纳其他成员提出的合理建议, 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 搭建桥梁
任何新的学习都建立在学生当前持有什么, 理解或相信什么的基础上。桥梁元素是课堂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关键, 构思有效途径, 解释学生已有概念, 这些概念被描述为“前概念 (perconceptions) 、误概念 (misconceptions) 、直觉 (intuitions) ”等[6], 这些概念与所教的科学概念有很大的差异, 研究表明“尽管有正规的教育, 但这些前概念可能一直持续到成年”。[7]维果斯基提出的支持学生在旧有知识基础上发展新的学习的“支架”概念, 以及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理念则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对旧知识影响新知识学习的经典解释, 都是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挖掘和澄清, 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往往存在鸿沟, 教师如果不在新旧知识间建立链接桥梁, 则无法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难以为学生提供“脚手架”, 想提出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或想评估新的学习就比较困难。例如, 在学生的前概念中碱与碱是不发生反应的, 所以在制备Al (OH) 3时, 很容易采用Al2 (SO4) 3+Na OH这个实验方案, 实验失败引起认知矛盾, 引出Al (OH) 3+Na OH发生反应, 通过体验失败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很自然地把Al (OH) 3的两性性质纳入知识结构中, 认知结构发生“顺应”转变。
4. 策划任务
从CLD示意图可以看出任务是整个拱门的中心环节或拱心石, 是内容的核心, 而问题又是任务的核心。任务的本质应当是学习者迫切需要的, 或具有足够大的挑战性,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其能专注于问题的解决。精心设置一项任务, 让学生在参与任务的同时, 解决他们自己预先提出的疑问, 并仔细考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确保他们会持续思考, 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时候就是其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任务应体现开放性, 当问题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时候, 是最有用、最有说服力的。“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 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性任务情境挂钩, 提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性任务, 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来解决情境性问题, 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经验。”[8]例如在学习Al (OH) 3的性质时, 提出Al (OH) 3可用作胃药这个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寻找其原理。
5. 安排展示
展示是一种成果与思想分享的过程, 正如黛博拉.梅尔所说:“知识的社会化建构需要向其他人说明您知道了什么, 也需要与人分享您正在思考什么。”[9]作品是多元化的开放式的, 不局限于一份试卷, 可以是Na与Cl原子展开争夺电子的表演, 可以是一首“氢的自述”[10]的诗歌, 可以是一份有关周边空气CO2含量的调查报告。作品应该记录或评述学生对他们将要完成的一项任务的思维活动, 展示的本质就是学生对自我建构意义的表达, 其主要目的是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视觉化, 即除了展示作品外还要描述其思考过程、怎样创建意义及理解材料, 这是通向有效展示的关键, 这样教师才可以评估他们是怎么学习的, 以及他们现在知道了什么。另外, 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应伴随着自我、教师和同伴的评价, 包含正式和非正式评估, 有利于带来进一步的反思、交流与合作。例如, 在制取Al (OH) 3时, 学生一边展示成果一边进行解释, 自我、教师和同伴进行反馈性评价。
6. 引导反思
因为紧张的课堂教学和学习使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忽视和怠慢了反思这一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特别强调学生在创建意义的思维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活动和元认知的投入。反思是一个整合新知识的过程, 正如舍恩所说“设计者经由反思与情境进行对话”[11], 当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设计者时, 他们的知识是流动的, 及时地来回流动, 在建构、反思、应用间流动。反思包括学生从对自己灵魂深处的感受、对自己想象中的映像和对自己内部对话的语言思考中记住了什么。反思包含了两种不同的评估, 第一种是公开的反思或者小组反思, 第二种是对个人思维活动的分析, 通过评估学生的反思可以确定学生已经建构了什么样的知识和观点, 把学习与教育标准链接起来。例如, 在制备Al (OH) 3时有的同学总是不能成功制取, 这是值得学生分析和反思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案例
标题:铝的重要化合物三
注:本案例只是抽取了整个教案中涉及六要素的一部分。
三、小结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通过引入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 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探究与反思能力得到了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 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 符合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育理念。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与建构主义学习观存在着极大的吻合性, 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乔治.加侬, 米歇尔.柯蕾著.宋玲译.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标准化教学的关键问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6.
[3]Piaget, J.To Understand is to Invent:The Future of Education[M].New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66.
[4]Schmuck, Richard & Schmuck, Patricia.Group Processes-the Classroom[M].Madison, WI:Brown & Benchmark, 1997.
[5]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2, (2) :68-72.
[6]莱斯利.P.斯特佛等.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95.
[7]Vinnot, L.Spontaneous reasoning in elementary dynamics.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979, 1, (2) , 205-222.
[8]郭建鹏.如何准确理解建构主义教学思想[J].教育学报, 2005, (12) :52-56.
[9]Meier, D.The power of their ideas:Lessons for Americanfrom a small school in Harlem.Boston:Beacon, 1995.
[10]韩庆奎, 张雨强.多元智能——化学教与学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29.
六月份学习内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篇3
【关键词】构建注意 学习设计六要素 英语教学
一、引言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心理学也出现了很多的理论成果,其中建构主义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科学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综合性人才。而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我们的英语学习和英语教育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实现英语教育模式的创新式发展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们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进行简单的介绍,再结合我们目前英语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具体分析一下学习设计的六要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理论的发展历史不是很长,于上个世纪60年代被提出,准确地来说它属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发展分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认为教师才是教育的主力军,学生只要在课堂上充当好配角即可,由此而引发的一些教育问题不在少数,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很大程度的发展。这种现象在我们更加普遍。但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人们长久以往对于教育的传统观念,它提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情境,这同样也意味着学习情境对教学的独特作用。除了上面我们所说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以及构建学习情境的重要性之外,还突出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高校的学习效率。虽然说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老师,同学之间互助学习、合作学习。另外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尽自身之所长,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一切正当合理需求,为学生提供充分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探索式的学习。
三、六要素的科学内涵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创设属于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新方法,其应用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我们所说的情境创设实际上是创设与我们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模拟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凡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情境创设方法都可以不断地去尝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原声英文广播、英文电影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去说、去表达自己,英语的环境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
2.问题的提出。热衷于提问题的学生应该是喜欢思考的学生,这样的学习更容易掌握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把握主动权。由于各种情境的创设,学生提问题的机会大大增加,逻辑思维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了解句型句义,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继而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3.桥梁的搭建。“温故而知新”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我们及时对旧知识进行巩固,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对旧知识及时温习,搭建好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桥梁。教师不要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新的知识,就拿英语教学来说,教师不能单单要求学生背单词,每天背多少,而是要求学生及时对旧单词进行复习,只有基础够扎实在今后的学习中紧跟老师的步伐,学习生活有条不紊。桥梁不仅要搭建好,更要稳固平衡好。
4.組织协调。组织协调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六要素之一。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做好一件事,这种观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同样适用。组织协调能力是作为人才应该有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可将学生分组,安排任务进行分工合作,按团队划分任务,团队内成员做好内部的沟通协调。其实班级也是一个小社会,内部团结合作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更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5.成果展示。班级每一个团队、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探索成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对自己的团队成果进行展示。这一点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就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幻灯片的制作,用英文进行描述并给予英文讲解,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又对学生的探讨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
6.及时反思。反思也是这六要素的一部分,既然新的教育理念下提倡学生的自由和全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和综合素质,反思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寻找经验,减少下次犯错误的概率。在英语教学中反思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只有进行深刻的反思,才能找到不足,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四、结束语
通过综上的描述,我们对建构主义学习新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六要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结合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今后伴随着这种理论应用的不断深入,我国英语教育的前景必定更加开阔。
参考文献:
[1]范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210-211.
六月份学习内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篇4
我潜心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手不释卷,细细品味,深刻体会,受益匪浅。党的十九大内容不愧为通关宝典,教科书,字里行间能真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对大政方针政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刻阐述和美好规划,字字句句深入人心,国人无不欢欣鼓舞,感慨万千。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由衷的称赞:厉害了,我的国!
十九大报告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提出“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倡导 “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等。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航者,人民的领路人。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戮力同心,只争朝夕,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更为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这时候就更需要自觉地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等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要把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必须做到:
带着信仰勤学好,
遇到问题善思考。
肩负责任踏实践,
不忘初心悟性高。
内化于心驻灵魂,
外化于行奋力拼。
学思践悟落实处,
知行合一硕果成。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时刻牢记使命,自己在基层管理岗位上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求真务实,做好表率。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我必须勤奋学习,积极作为,知行合一,做出新的成绩。
统一思想,锐意进取。时时刻刻保持清晰头脑,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平时多读党刊党报,收看新闻联播,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为“作为”班组建设多贡献力量,积极推进中队“师带徒”,工作的落实,把基层队伍管理好,抓好各方面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实现新的目标。
提升创新能力,工作增实效。多读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从中寻求好的工作方法,在各项工作中找指引,找遵循。在实践中体会,启发思维,大胆尝试,力求做到善学善思,积极践行,活学善用,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成果。
积极作为,实干成就梦想。以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发力,努力开创美好未来,实现伟大梦想。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不我待,奋发图强,勇做弄潮儿。努力把自己建设好,为企业多出力、多献智慧,为国家争光添彩。
团结一心、矢志奋斗。首先建立大局观,强烈的事业心和集体荣誉感,立志向,定目标,践行动,加强学习,严格自律,脚踏实地干工作,创事业,在前进的征途上,披荆斩棘,不惧艰难险阻,砥砺奋进。相信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没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不忘初心启征程,
牢记使命疾步行,
重任在肩勇担当。
砥砺奋进消防人。
熊熊烈火浑不怕,
水龙战车甘露洒。
消防事业讲奉献,
助推企业品质化。
新时代,是一个值得你我期待的时代,今天的你我正开启新征程,负重前行,用奋斗见证人生的精彩,用奋斗见证时代伟大。奋斗是艰辛的,长期的,曲折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人生才是无悔人生。
六月份学习内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篇5
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中以较大篇幅对文化发展建设进行了论述,把文化放在重要地位。报告指出,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内容详实、观点鲜明、措施具体,让人很受鼓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为此,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纵向比发展很快,基本上能够适应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但是横向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还是有很大差距,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强自身的创造创新活力,使文化产业有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以满足国人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5月份政治学习内容 篇6
“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社会都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的讲话,在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中引起强烈反响。
广开进贤之路:营造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氛围
“总书记的讲话令人振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姚爱兴4日下午在联组会议上第一个发言。让他特别感动的是,总书记对现场9位委员的发言逐一回应。“这本身就说明了总书记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姚爱兴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凝聚强大的力量。在场的委员们纷纷表示,总书记系统阐述了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并对广大知识分子提出殷切期待,一定会进一步激发蕴藏在广大知识分子中的潜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总书记强调了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要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让大家备受鼓舞。
人才是我们的最大优势,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姚爱兴委员说:“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众多,每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拥有庞大的技术人才队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有效扩大和发挥这个优势。”“作为一个归国学者,我很荣幸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国服务。”全国政协委员、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说,总书记讲话推心置腹,我们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说,总书记的讲话是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极大鼓舞,有利于加快形成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让知识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主动担当作为: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古以来,振兴国家、为民谋福,都是广大知识分子的情怀抱负。
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总书记对知识分子的期望和重托。广大知识分子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当代,知识就是生产力,就是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赵海英说。
关键时期,需要关键担当。赵海英委员说:“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需要知识分子担负重任,积极作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发展就会失去动力。“总书记说,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加把劲,筑牢文化自信。”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4日下午作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发言。
谈起总书记对他发言的回应,赵丽宏格外兴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广大知识分子的责任。”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鲜明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要有中国精神,要有文化自信。”赵丽宏委员说,“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自信要和经济强国的地位相匹配,要两条腿走路。”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基础和前提,也是知识分子所遵循的最基本规矩。作为知识分子,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赵海英委员说。
姚爱兴委员表示:“知识分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身体力行,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而引领整个社会风尚。”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单英骥认真阅读总书记的相关讲话后深有感触地表示,“对青年知识分子来说,要实现自身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的同频共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不可忽视。”
投身创新实践:为民族复兴不断攀登创新高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攀登创新高峰。
来自农工党的全国政协委员王启仪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总书记给广大知识分子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责无旁贷,接下来就看我们如何加油干了。”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表示,总书记的讲话对科研人员来说既是要求,也是重大机遇。“高校也好,科研人员也好,我们都应当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奋发向上,主动作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王雨认为,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总书记此前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论述,为科研人员指明了奋斗方向,激发了创新热情;总书记今天的讲话,又发出了新的动员令。
殷殷嘱托,使命光荣。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张广利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当前就是要积极为落实“十三五”规划各项具体措施展开学术研究,为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更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和工作思路。
在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郑福田表示,总书记的讲话让大家感到和煦春风扑面而来。当前,知识分子要展开广泛的创新实践,让中国经济的发展引擎更加强劲。“总书记讲话就是动员令!”赵海英委员说,无论在何地,无论在哪个行业,广大知识分子都要奋发图强,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基于建构主义的微课内容设计策略 篇7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主动地授课, 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被动地听课, 将知识记下消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长时期内都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输过程, 教师在其中充当的只是媒介, 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并不明显。而区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 往往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程度, 每个学生学习的背景不同, 知识理解能力不同, 记忆能力不同, 沟通交流能力不同, 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成果。但总的来说, 如何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 始终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 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 学习不再是一个传递知识的过程, 而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 对新知识的一个选择的过程, 这个选择建立在对所有知识的掌握基础上, 并形成新旧知识的交融。同时, 在这个理论中, 传统主动的施教者和被动的学习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更多的是提倡学习者的主动学习, 在将其它外界信息进行整合的同时, 把所有与自己学习有关的信息集中起来, 为最终的学习成果提供支持。而教师也由主动的施教者变成辅助教学的引导者, 在帮助学生学习, 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以辅助、引导的形式, 使其完成教学目标。
在此基础上, 微课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目前, 不同的学者对微课有不同的理解, 仍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界定。笔者认为, 微课在内容上以传统教学为基础, 通过知识地图等分析工具对知识点进行拆分、重组、聚类, 从而形成短小精悍而又相互联系的内容结构体系, 内容中涵盖了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点讲授等;在形式上依靠视频录制、课件录屏等技术制作出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视频课。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微课内容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 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在微课的设计和实施中, 主要的核心内容就是引导学生自学完成知识的学习, 特别是在微课资源的提供选择上, 学习者可以从自己的选择出发, 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 选择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微课的设计者所提供的资源, 一方面在于传递重要的知识点, 另一方面在于帮助学习者顺利完成知识的学习, 而这些都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知识传递与接受的原理, 因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为微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微课的设计中, 制定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分析、选择教学方法、总结教学评估是其核心的四个基本要素。与传统的教学相比, 微课更重视一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只是传统教学系统中的一个点或一个环节, 但经过微课的设计和教学, 这些包含在大系统中的知识点被凸显出来, 这种碎片化、非常规化的教学模式集中针对的是某一点而非全局, 并且拥有短平快的优势。图1具体表现了微课整个课程设计的体系。
(一)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微课的服务对象, 因此, 在设计课程之前要搜集足够的信息, 包括: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年龄、知识构成以及心理认知, 在结合学习者已有的学习经验情况下, 根据不同的学习者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安排, 通过这种因人而异的教学安排, 提高授课的效率, 最大程度地使每个学习者都能取得最大程度的收获。
(二) 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是整个微课设计构成中的引导者, 整个微课的设计都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因此,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 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要根据对学习者的综合分析, 就制定教学计划, 包括知识点的选取以及课程内容的安排。此外, 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 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 要明确学习者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专业从属、知识点的归纳以及最终的学习目标。在明确以上目标之后, 对知识点进行合理安排, 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在通常的课程设计中, 依托几个短时间可完成的知识点, 来充实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基于以上分析为微课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做了模板, 如表1、表2所示。
(三) 知知识识点点的的选选取取与与拆拆分分、重组
微课知识点的选择多是建立在课程总体内容的安排以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之上, 并根据微课自身的安排呈现出来。这些知识点的选定需要学习者进行独立的思考, 并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此外,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于应用到微课中, 如一些显而易见的、通俗易懂的知识点, 就无需设计成微课, 以保证微课资源的适切性与高效性。
关于知识的拆分、重组, 在微课教学中, 许多知识点并不适合微课的设计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 要遵从知识构建的原则, 对一些大的知识点进行拆分, 对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进行重组, 使拆分、重组之后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微课教学呈现在学习者面前。
(四) 教学内容的设计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先行环节, 整个微课最终取得的效果与教学设计有直接的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还要将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使学习者能够顺利掌握。在加涅的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三大人类学习结果中, 每个人的认知能力的不同又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因此,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 要全方面考虑, 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如表3所示, 合理的教学设计需要具备以下的基本内容。
2.微课脚本设计
在微课的发展过程中, 脚本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脚本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又要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和接受能力, 还要最大程度地考虑到教学素材的使用。因此, 提供适当的脚本是微课发展的重要保障。
如何设计好一个微课脚本, 需遵循表4中所示的设计模板。
(五) 媒体工具的选择与教学内容实现技术
微课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 使用媒体软件以及素材的选择都是影响到微课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 媒体工具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视频本身的播放, 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 因此, 如何选择媒体工具与最终教学内容的实现技术, 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 在实现技术的选择上主要有三种形式。
1.录屏形式
通过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将PPT课件和主讲人的旁白一起录入, 最后保存成视频格式。录屏形式的微课主要适用于知识点难度较低的学习内容, 学习者通过PPT演示课件和旁白录音就能较轻松地理解所学内容。
2.视频录制形式
通过专业摄像机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将主讲人讲授知识点的过程拍摄下来。视频录制形式的微课主要适用于知识点难度较高或需要靠实际的动手操作和模拟演示的学习内容, 学习者可以通过视频中主讲人的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3.综合模式
这种形式的微课主要由对PPT演示课件的录屏和对真人讲授的拍摄组合而成。在呈现形式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类似于视频公开课的形式, 将主讲人在教室中使用演示课件讲授的课堂实录下来;二是主讲人在视频中处于主持状态, 在遇到需要课件演示的时候切换到PPT课件录屏状态, 两者交替进行;三是画中画模式, PPT课件处于录屏状态, 主讲人在录屏的右下角位置进行真人可视化旁白讲解。这种模式的微课呈现形式比较适用于课程内容难度适中, 既有需要主讲人在视频中面对面讲授的较难知识点, 又有需要通过PPT演示课件呈现的相关技术原理和技巧等。
(六) 教学诊断与评价
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及学完微课之后, 应该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教学诊断反馈, 形成总结评价。评估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 判断学习者已有知识技能与目标知识技能之间的差距, 并基于诊断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资源推送。同时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微课的设计策略,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
三、结束语
微课是一种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因此, 在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 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结合建构主义的理论思想, 规范内容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目前, 我国教育正走向教育信息化的时代, 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微型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这种背景下, 微课应运而生, 相信微课的出现并不是短时风暴, 亦不是新瓶装旧酒, 而是给教育改革带来重要机遇, 有力推进教学资源的转移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摘要:近年来, 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开放的教学视频课程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教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讲授式教学, 而是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的辅助下正走向多元、开放、共享、创新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作为视频课程中的特殊角色——微课, 自然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通过笔者的调查和走访, 目前对于微课的制作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的流程。本文在论述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 探讨得出基于建构主义的微课内容设计策略。
关键词:建构主义,微课,内容设计
参考文献
[1]黄瑛.微课—网络时代的一种建构主义新型教学手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3) :47-49.
[2]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 2014, (05) :33-34+70.
[3]相方莉.浅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软件工程师, 2014, (08) :23-24.
[4]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05) :3-8.
[5]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 2013, (12) :64-73+84.
六月份学习内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篇8
概括起来,就是做好“典型倡导”、“服务引导”、“合力主导”三篇文章。
用典型倡导时代精神
这些年,浙江广电集团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通过内容创新和节目拓展,先后创意策划了“风云浙商”、“浙江骄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浙江十大民生工程”四大年度评选活动和“万朵鲜花送雷锋”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浙江之声”广播充分发挥引领主流价值的主体、主导和主力作用,创新推出了“万朵鲜花送雷锋”大型新闻行动,通过报道身边的“活雷锋”典型,展现平凡的感動,掀起“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
浙江之声联合电视媒体创新推出的大型评选类活动“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则以“创业创新”为主题,力求通过人物评选和典型宣传,全面展示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积极贯彻省委“两创”总战略,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省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和新跨越。活动评选出来的典型,都是基层组织带头人、现代农业带头人和农村公共事业带头人,他们是奋战在“三农”工作第一线的先进人物。有扎根山区、积极创业、致富乡民的代表,有投身山区海岛教育、为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代表,更有立足岗位、创新技术、服务基层的代表。如原安吉县梅溪镇党委委员、石龙村党委书记林萍,一心扑在新农村建设,因为过度操劳,永远倒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岗位上;如诸暨市草塔镇上下文村党支部书记杨七明丢下数百万元家产做起穷村支书,身患癌症还坚持为村里发展舍命奔波;如嘉兴市农科院副院长程旺大扎根田野20年,先后参与主持国际合作和国家、省、市科研项目35项,科研成果累计新增经济效益4亿多元等等。通过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努力倡导和大力弘扬了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精神。
用服务引导公益价值
公益,既是一种价值取向,旨在弘扬爱心善举,倡导和谐文化,彰显主流精神价值;又是一种公共行为,重在关爱扶助弱势群体,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践行公益理念,是当代媒体应有的价值追求。这些年,浙江广电集团把公益性作为广播节目生产的价值之魂、立身之本、创新之脉,突出公益的“宗旨不变、主线不变、特色不变”。经过多年的培育打造,“文明出行宣传月”、“3000里路关爱交警送清凉”、“十大公众人物文明倡导”、“文明车队接力宣传”、“广场主题巡演”、“百场电影进社区”等广播公益品牌活动影响日益扩大。在这当中,发挥优势、强化服务、凸显公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播媒体努力创新节目形态,尽量突显服务功能,打造耳目一新的公益类广播节目。
比如,位居全国交通广播前三强的广播交通之声,创新推出“文明出行宣传月”品牌活动。该活动以服务交通安全、维护百姓权益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己任,扬广播之长,强化现场直播、强化即时互动、强化连续播出,体验绿色出行,宣传低碳理念,凸现人文关怀。特别是强化节目和活动的互动、场内和场外的互联、在线服务和线下服务的互通,架起了一座连接主流媒体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实现了创新理念与公益价值的有机结合、节目传播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比如,每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广播媒体迅速行动,创新策划大型慈善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电话捐款和现场捐助,将爱心传递到四面八方。无论是“情系汶川”大型新闻行动、“情系西南灾区”慈善公益活动,还是“援助青海玉树灾区”爱心救助行动,都充分发挥了广播媒介的传播优势,营造热点,扩大声势,形成高潮,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奉献爱心、服务他人的行动中,从而把积极健康的文明新风和公益理念传递给广大受众。
再如,1045女主播电台创新服务载体,与各行各业开展合作,让十二星座女主播担任杭州消防宣传的形象大使、浙江旅游宣传的形象大使和浙江无偿献血的形象大使,倡导社会责任,体现公益价值,弘扬文明新风,履行媒体使命。
用合力主导社会舆论
当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社会舆论实际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一是由传统媒体组成的主流舆论场,一个是由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形成的民间舆论场”。
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必须要在全媒体传播的新格局中,敢于担当,提高自身传播的权威性、引导力和影响力,用强大的主流舆论占领主流阵地,用先进的媒体文化实现主流价值。关键要善于创新组织形态,充分统筹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实施上下、左右、内外全方位的联动,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形成主流社会舆论的整体合力和集聚效应,这是主流媒体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这几年,除了《浙广早新闻》《阳光行动》《浙江第一线》《无线监督哨》等广播新闻栏目强化主流宣传、拓展舆论阵地外,民生资讯广播的“2010温暖走走路”,广播城市之声的“文明我先行助残日”,广播音乐调频的“做受人欢迎的人”等大型广播品牌活动,都十分注重构建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和互联网络“三位一体”的宣传合力,开展全方位的推广营销,努力扩大传播影响力,尽最大限度主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
在把广播媒体全力打造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平台、主阵地的同时,浙江广电集团本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主流价值和传播效果相结合的原则,同样把《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我爱记歌词》等电视品牌节目打造成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全新传播平台。
《中国梦想秀》以“梦想”为载体,以“圆梦”为手段,在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中高举“主流价值观”大旗,为至情至爱歌唱,为立志励志喝彩,为大善大美畅想,努力使之成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崭新传播平台。
在打造大型公益类节目《我爱记歌词》时,浙江广电集团努力坚持以公益理念引导观众,全面引导观众树立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和美好的艺术情趣,在为广大百姓群众提供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积极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先进文化思想。
在打造大型励志类节目《中国好声音》时,浙江广电集团以服务基层普通群众为宗旨,为人民群众搭建了一个实现音乐梦想和人生理想的舞台,从而有效提升了节目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首先,《中国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大力倡导精神富有,屏幕上呈现的是一群有目标、有理想、有力量的梦想者。其次,《中国好声音》挖掘好声音,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艺术文化,使观众“在歌声中听到了灵魂”,感受到“源自灵魂的善良之光”。再次,《中国好声音》彰显真情感,营造了真诚平等、相互鼓励、和谐相助的温馨气氛,从而“润物无声”地把节目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传递给了广大观众。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篇9
三生
生命——要珍惜生命,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要正确认识生存的意义,了解生存知识,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能力,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
生活——要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培养积极乐观、自强自立、永不放弃、懂得感恩等生活态度和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改善自身的生活品质,为创造今后的更加
健康、文明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四爱
爱祖国——要以“我是中国人”而感到光荣,要有社会责任感。爱家乡——要保护、爱护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爱学校——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回报培育自己的母校。爱师长——做一个尊敬师长、有礼貌、有修养的人。
五心
忠心献给祖国——即以爱国爱家情感凝聚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克己奉公,把忠于祖国、忠于党和人民统一起来,把爱国精神化作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实际行动。
孝心献给父母——即以敬老爱亲美德熏陶人。以尊老爱幼为核心,弘扬雷锋身体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尚情操,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让每一个家庭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爱心献给社会——即以助人为乐风尚激励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不断培育包容胸怀和互助精神,努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诚心献给他人——即以诚信道德意识塑造人。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努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和个人诚信建设,增强诚实守信意识,做到遵守诺言、恪守信用,构建公平、公正、诚信的社会关系。
信心留给自己——即以奋发向上的信念引导人。以自信自强为核心,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努力形成全民创新、全民创业、勇于创造的良好氛围。
五好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内容 篇10
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历史唯物主义为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俄国哲学家列宁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
二.历史观定义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虚的“自我意识”。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
三.特征
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 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能准确的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四.其他主要方面的内容
一.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七.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八.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九.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十.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
十一.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
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
十三.在客观历史进程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十四.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五.意义
六月份学习内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篇11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公民道德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80-02
“就结构而言,价值观念包括价值目标、评价标准、价值规范等要素”[1],党的十八大从三个维度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由价值目标、评价标准、价值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国家层面侧重于昭示社会主义国家的应然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侧重于阐扬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个人层面侧重于界定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价值准则。并且每一层面内部的诸价值理念之间都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之内容结构析解
价值目标,即价值观念所指向的理想状态下的应然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立足于国家层面,侧重于昭示了社会主义的应然价值目标。
所谓“富强”,即富足而强盛,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经济价值目标或物质价值目标。物质需要是人的诸多需要中第一的和最基本的需要,无论是生存、享受抑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富足而强盛是社会主义国家物质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富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将会失去物质基石。直言之,“富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性和优先性的价值目标。
所谓“民主”,本质即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政治价值目标。手段性民主与目的性民主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征。作为目的性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摆脱奴役、压迫、统治的状态,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支配自己的命运,成为自主、独立的自由人。作为手段性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经济自由,提高经济增长率;能够促进思想解放,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创造生气勃勃的良好环境;能够为不同利益群体提供协商沟通的平台,有利于疏导和化解矛盾。
所谓“文明”,即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文化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在经济上富强、在政治上民主,更要在文化上进步。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诸价值目标中处于灵魂地位,对其他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的作用。社会主义文明能够巩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成果;能够为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提供源源不断的理念支撑;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和谐[2]。
所谓“和谐”,即相互包容、协调运作的平衡状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是涵盖社会各子系统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的内在精神的全面的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只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3],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序运行,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思想混乱,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总之,富强是基础,民主是保证,文明是灵魂,和谐是本质。它们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构成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之内容结构析缕
价值取向,即价值观念所具有的价值评判和选择的倾向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立足于社会层面,侧重于阐扬了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
所谓“自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要充分尊重社会主体的独立人格,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按照自己所固有的内在本性去支配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社会主义自由是形式自由与内容自由的统一,不仅包含形式上的意志自由,更包含使这种意志指向真正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内容自由。
所谓“平等”,是指社会主义社会要使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给每个社会成员都提供同等程度的追求各自利益和幸福的权利和机会,同时也有义务为这些权利和机会的创造与维持做出自己的贡献。就自由和平等二者的关系来看,自由是平等的前提,只有社会充分肯定和尊重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人格和自主权利,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平等则是自由的限定和约束,自由的发展所带来的现实的差别、对立和冲突客观上要求平等进行调节。
所谓“公正”,是指社会主义社会要合理设置社会角色及其权利和义务,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使每个社会成员得其所应得。就自由、平等与公正的关系来看,自由和平等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只有在自由平等的社会才会提出社会公正问题;公正则是自由和平等的合题,当自由和平等出现冲突时,需要公正为了平等而适当地限制自由,防止不平等超过合理的限度,同时也需要公正为了自由而反对平均主义式的平等,使自由和平等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和微妙的平衡。
所谓“法治”,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法律规范,切实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制尊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以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就法治与自由、平等、公正的关系来看,法治是保障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性约束力量,它使自由在合理的制度阈限内释放,使平等变得更加规范真实,使公正真正得到彰显。
总之,自由是前提,平等是约束,公正是平衡,法治是保障,各价值理念之间相互关联、彼此牵制,构成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之内容结构剖微
价值准则,即价值观念所包含的对人的活动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立足于个人层面,侧重于界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规范。
所谓“爱国”,就是社会主义公民对自己的祖国要忠诚热爱,对其前途命运应深度关切,并在这种感情支配下形成相应的思想观念体系和社会实践行为。所谓“敬业”,就是社会主义公民秉持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恪守职业操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所谓“诚信”,就是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有的诚实无欺,讲求信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所谓“友善”,就是社会主义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要以友好和善良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彼此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与人为善、关爱他人。
就个人层面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体现了公民个人对待祖国、对待职业、对待社会、对待他人等方面应当树立的基本道德规范,容涵了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各个方面,与2001年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相贯通,体现着一定的承继性。
总之,爱国是公民道德规范的灵魂,统领着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敬业是公民道德规范在职业行为中的表现;诚信,既是做人之本,也是职业道德的支柱;友善则是公民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542.
[2]徐娇.浅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逻辑结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06-308.
[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10-25(1).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西方道德教育与我国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结合研究”(〔2014〕第373号)。
【六月份学习内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荐阅读:
5月份业务学习内容11-11
经贸系学习部六月份工作计划08-18
六月份班组安全活动内容08-1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汇报材料(3-4月份05-13
11月份党员学习心得08-16
三月份学习心得10-02
学习部4月份工作总结和5月份工作计划12-18
电仪中心十月份个人学习总结10-20
学习部10月份工作总结10-23
7月份党员干部员工政治学习计划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