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2024-10-03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用12篇)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篇1

1. 引言

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葛德温·雪莱(1797—1851)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也是浪漫派大诗人珀西·雪莱的第二任妻子。她在19岁时就创作出第一部作品《弗兰肯斯坦》,并且仅凭此部作品就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弗兰肯斯坦》是哥特小说的杰作,同时也被誉为“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小说《弗兰肯斯坦》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颠覆了传统的叙述手法,最早表现造物主和创造物之间矛盾冲突的主题,奠定了后世科幻小说的基调,表达了对他者如何介入主流社会、科技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等(霍晓珊,2006, 3)。这部小说的多重价值,值得学术界去发掘,但是在国内却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国内出版的许多介绍英国文学史的书籍中,对于玛丽·雪莱及其《弗兰肯斯坦》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只字未提。在国内的学术研究领域,作家玛丽·雪莱和她的作品《弗兰肯斯坦》几乎一直被“边缘化”。

《弗兰肯斯坦》的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年轻科学家。他热衷于生命起源,试图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在实验室里,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用死尸制造出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怪物,即使木乃伊转世也不如他那么吓人。在惊恐与厌恶之下,弗兰肯斯坦丢下刚刚获得意识和生命的怪物仓皇离去,随后大病一场。被弗兰肯斯坦抛弃的怪物从实验室逃出,独自流浪于人间。起初,怪物心地善良,对人类充满善意和好奇,并努力接近和帮助他们,希望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关爱。但是人们却因为他那丑陋的外表歧视、害怕、厌恶他,甚至殴打和攻击他。最终,怪物绝望地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不能被人类接受,永远也不会成为人类的一员,由此决定报复弗兰肯斯坦。他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并嫁祸于仆人贾斯汀,然后谋杀了弗兰肯斯坦的朋友克莱瓦尔和弗兰肯斯坦的新婚妻子伊丽莎白。出于愤恨,弗兰肯斯坦开始追杀怪物。最后,在追杀怪物的途中,弗兰肯斯坦在极度的痛苦和懊悔中死去。怪物来到弗兰肯斯坦的尸体前宣告他将自焚,结束这所有的罪恶。

自1818年问世以来,《弗兰肯斯坦》一直受到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之后,《弗兰肯斯坦》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批评家进行文学批评的对象,因此相关研究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主要可分成两个方面:文本研究和作家生平研究。但在中国《弗兰肯斯坦》长期以来并未受到重视。学术界对于《弗兰肯斯坦》进行的专题研究也相对较少。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确切时间是2003年以来,中国对《弗兰肯斯坦》的研究热度急速上升。我于2011年3月14日在中国知网的学术文献总库进行检索,结果显示:自2003年以来已有25篇硕士论文和80余篇期刊学术论文专题研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这些论文主要从与英国浪漫主义的关系、叙事策略、宗教、伦理道德、生态批评、女性主义角度研究这部作品。

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和批评家已经从多个角度对《弗兰肯斯坦》进行了专题研究,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弗兰肯斯坦》的理解,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尽管学者和批评家们已经从多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剖析和解读,而且近年来,随着生态主义批评理论的不断发展,一部分学者开始将其评论焦点转向对小说的生态批评,但是多数评论仅集中在生态主义或女性主义等较为单一的视角上,几乎没有评论运用一种相对综合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对该小说进行解读。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弗兰肯斯坦》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或专著,我尚未发现。有鉴于此,我尝试从这一角度解读文本,期望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丰富和拓展对《弗兰肯斯坦》的研究。我认为《弗兰肯斯坦》体现了玛丽·雪莱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在此把文本研究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研究相结合,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作品中体现的玛丽·雪莱的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问题。

2.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生态女性主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态女性主义”一词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奥波尼(Francoise d’Eaubonne)于1974年在其著作《女权主义或死亡》(Le Feminism ou La Mort)中首次提出。(Deborah L.Madsen, 122)她首次在女性和自然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把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相结合,形成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它既是一种女性主义理论,又是一种生态主义理论,还超越了这两者。一方面,生态女性主义者看到了父权制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与共性,对以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的二元对立思想为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与男权中心主义进行批判,并且指出生物圈中人类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人类只是生物圈的一部分,人处于自然之中,离不开自然。并提出了两性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生态女性主义又吸取了生态学的精髓,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联系。自然循环往复生产物产,孕育和滋养万物,养育众生。女性用自己的身躯生儿育女,以其乳汁哺育子女。自然与女性都担负着孕育、滋养和关爱生命的责任。她们之间的这种明显的联系,使得女性天然地与自然接近,比男性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女性在潜意识中有着一种与自然的亲近感,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决定了她们具有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关爱人类未来的天性。“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是由大地构成的,大地本身也是由我们的身体构成的,因为我们了解自己。我们就是自然。我们是了解自然的自然。我们是有着自然观的自然。自然在哭泣,自然对自然言说自己”。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家苏珊·格里芬如是说。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女性和自然遭遇着相同的命运,都是被压迫的对象、被边缘化的他者。生态女性主义者呼吁终结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男女两性的和谐。

如果以上述理论作为切入点对《弗兰肯斯坦》进行解读,不难发现,玛丽·雪莱在书写弗兰肯斯坦制造怪物,怪物的命运和小说中其他女性的命运过程中,巧妙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女性与自然的联系,通过刻画父权制社会对自然和女性的压迫,强有力地讽刺和鞭挞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表达出玛丽·雪莱对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相互依存、相互关爱、和谐平等的美好愿望。

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无视自然规律,逆自然规律而行,由死到生,用死尸造人。并且在造人的实验过程中,一些有生命的小动物也成了他的试验品。这种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行为。同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身上集中体现出父权制社会男性中心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篡夺了女性的孕育生命的生物角色和他对小说中其他女性的态度。而弗兰肯斯坦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导致的结局是被自己的创造物———“怪物”———毁灭。我认为,怪物有另一层隐喻,即女性。怪物是被边缘化的女性的代言人。小说中充斥着造物主和创造物之间的紧张冲突。与这种冲突相对应的是大自然的静谧安详。在小说中,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穿插于令人紧张的故事情节之中。迷人的海上风光,醉人的日内瓦山水风景,探险者对奇幻航程的痴迷,大自然是那么雄奇,是那么壮丽。是自然使得弗兰肯斯坦的紧张的情绪得以释放,得以舒缓,是自然疏导了他的焦虑和痛苦,是自然哺育、拥抱了怪物。只有在自然的怀抱中,怪物才可以享受到些许从容与安宁。自然总能给人以力量与安宁。对大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女作家的精神向往。

3. 男人与自然

弗兰肯斯坦对自然科学有着几近变态的痴迷与癫狂,热衷于生命起源,试图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他试图改写自然,逆自然规律而行,赋予无生命的物质以生命,使人起死回生。他“被自我思维天性驱使着去窥视自然的法则”,而他就是“那个法则的中心”。他渴望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秩序:“将有新的物种把我奉为它们的造物主,无数幸福、完美的生命将因我应运而生,我将……更有权力获得我创造的生命的感恩之情。”他创造的新的物种将以他为中心,完全听命于他,为他服务,根本没有考虑过新物种自己的未来,这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更何况在造人的实验过程中,一些有生命的小动物也成了他的试验品。在他的眼里,这些小生命只是为他所用的工具。弗兰肯斯坦创造出有生命的巨人之后,却把他称为“怪物”,将其遗弃,后来还追杀他。这样,弗兰肯斯坦又一次违背了自然法则。自然使生命诞生后,还要哺育和滋养他们,女人诞下婴孩后,还要以其乳汁哺育、关爱他们。这是因循自然规律。弗兰肯斯坦却不负责任地、毫无爱心地将创造物弃之于人世,制造了生命,却不懂得付出“责任”与“关爱”,结果是招致创造物的毁灭。

弗兰肯斯坦遗弃怪物的原因貌似是怪物的丑陋外表,实则是怪物过于强大,使他恐惧,超出了他的驾驭范围。怪物就是自然(至少是自然的一部分)。由于滥用科学知识,弗兰肯斯坦不但没有能够掌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反而受到自然的报复。

但是,在弗兰肯斯坦造出怪物之后,在怪物杀害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之后,弗兰肯斯坦都选择躲避于自然,寻求自然的庇护。自然使得弗兰肯斯坦的紧张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得以舒缓,是自然疏导了他的焦虑和痛苦,使他体验到短暂的“一丝愉悦”。

4. 女人与自然

怪物,指与正常的、被社会认同的行为或性格相背离的事物(见《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在当时的社会里,那些违背了正常的、被社会认同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习俗的女人会被妖魔化,被称之为“妖女”或者“怪物”。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就曾说:“女人,在某种意义上,是畸形的。”“妖女”本质是那些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妇女,她们拒绝扮演父权制为他们规定好的第二性角色;不仅如此,她们勇敢地反抗并试图取得男人们也享有的稳定,传统的位置。(李维屏,154)(这可以说是父权文化惧怕并制约妇女的真正原因)。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欧洲,人们认为:“一个有思想有思维能力的女性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因此,在当时,具有独立思想、举止行为不合既定的社会习俗的女性被称为“怪物”并且遭到社会排斥和压迫。

《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刚一出生就被赋予了“怪物”的称呼,他没有名字。名字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没有名字,意味着身份、地位的丧失。因此,怪物注定了一生都要为身份、地位的寻求而奋争。怪物刚刚获得生命就被造物主抛弃,他是在自然的哺育和保护下生存和成长的。他渴望人类的认同、尊重和关爱,但是,每当他试图接近人类,出现在人类社会时,遭到的却是人们的恐惧、歧视、厌恶、殴打和攻击。怪物寻求的只是一个生命体的基本权利,对他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事物。最终,怪物选择了反抗和报复。他的报复欲源自对正常人性生活的爱,是爱导致疯狂杀戮。

在《弗兰肯斯坦》中,通过怪物自己的叙述,玛丽让怪物开口说话,怪物表达了对自己的悲惨命运的愤怒,并且为自己的“罪行”辩护。通过怪物之口,玛丽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感慨,对女性身份地位的痛苦和寻求。透过怪物,玛丽展现出对女性命运及其前景的关切与思索。怪物变成了被歧视和压迫的女性的代言人。

怪物一生都依偎在自然的怀抱中。他被遗弃于人世,却被庇护于自然;他是人类的弃儿,却是自然的孩子。自然拥抱了他,给予他抚慰、力量和生存的勇气与心灵的安宁。自然为怪物提供物质资料和精神养料。

怪物刚刚出生就被造物主弗兰肯斯坦遗弃,是自然———森林———“收养”了他,为他提供了食物、水和庇护之所,满足了他的生理需求。当怪物走出森林受到人们的厌弃和攻击后躲避在“小棚”,在某种意义上,他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从自然中获得食物和心灵的抚慰。当被世上“最善良”的人抛弃后,他选择了反抗。这时,他流浪于人间,藏身于自然。最后,怪物在北极找到了回归———自然。北极是一片尚未被人类“开发”“践踏”的自由乐土,一片自然自在之地。怪物最终向北极进发,揭示出他完全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渴望。

5. 结语

《弗兰肯斯坦》是对人类未来的预言,是玛丽·雪莱对人类未来的预见性的思考,并通过《弗兰肯斯坦》展现出她对女性命运及其前景的关切和思考。玛丽·雪莱以其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人们在以人类为中心、物为我用的思想的怂恿下,盲目地无限制地追求科学知识去征服自然,对人类未来可能导致的后果———为自己所毁灭;父权制社会在男性中心的思维模式下,对女性获得认可与关爱的渴望淡漠和压迫,使女性被边缘化,最终会迫使女性选择反抗之路,貌似可能性的结局———同男性一起毁灭。人类,特别是女性,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

玛丽·雪莱的作品是否穷尽了科学造人的困境和女性的困境并且给出了确切的回答了呢?人类的结局和女性的结局只能是毁灭吗?我认为,玛丽暗示出一条回归和谐之路:沃尔顿的“回归”预示着人类未来和女性未来的希望。

在弗兰肯斯坦的故事的震慑下,在弗兰肯斯坦的劝谕下“你要在平静的生活中寻求幸福,尽量避免野心的诱惑”,沃尔顿开始重新思考他的北极探险之旅,最终他节制了征服自然的欲望,选择了回归。回归故里,回归自然,回到他亲爱的姐姐玛格丽特的身边,回到他怀有千种柔情、万般挚爱的女性身边。玛格丽特,这部小说的隐形人,一直被边缘化的他者,一直是沃尔顿孤寂旅程的倾诉的对象,心灵停靠的港湾,给他以勇气和安慰。“我亲爱的姐姐,既然我们的船正朝英格兰,朝着你的方向进发,那我也没什么好沮丧的。”沃尔顿归来了,回到与自然自由自在的状态,回到了玛格丽特的身边,由此,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实现了和谐。

摘要:玛丽.雪莱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年仅19岁的玛丽.雪莱创作出她的第一部作品《弗兰肯斯坦》, 并一举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者认为《弗兰肯斯坦》体现了玛丽.雪莱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并将文本研究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研究相结合,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 探讨作品中体现的玛丽.雪莱的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问题。

关键词:玛丽·雪莱,小说《弗兰肯斯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玛丽.雪莱著.丁超译.弗兰肯斯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霍晓珊.弗兰肯斯坦对身份的寻求与认同.硕士论文期刊网, 硕士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

[3]李维屏.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154.

[4]Deborah L.Madsen, Feminist 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 122.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篇2

道家、道教自然主义哲学及生态伦理思想

本文论证了道家、道教是以自然为本、崇尚自然无为的自然主义哲学,认为道家、道教自然主义哲学不仅体现了道教宇宙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而且还贯穿于人和社会,并由此揭示出道家、道教哲学的`独特社会作用和政治功效.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阐述了道家、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特别的现实意义.

作 者:秦永红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四川,成都刊 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16(4)分类号:B22关键词:自然无为 生态伦理 自然主义哲学 自然生态

试论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篇3

关键词:生态女权主义;女性;自然;失衡

爱丽丝·门罗,加拿大女作家,20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少女时代就已经开始写作,讲述小地方平常人特别是女性悲剧的平凡生活,以细腻的笔尖描写了人性最卑微的地方。这其实与门罗自身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大学四年时间期间,门罗应聘过女服务员,烟草采购员和图书管理员等等卑微的工作。1951年,为了结婚,她在大二时辍学,这在当时的加拿大社会是不足为奇的。因此,婚姻,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成为门罗写作中最经常涉及到的话题。在刚开始的写作中,刚刚步入婚姻殿堂走进家庭生活的女孩子是她不惜笔墨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她们都为种种问题感到苦恼,到后期的创作,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则多是在重重困难中挣扎的女性,但她们都有着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是门罗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由八个看似相互连贯的故事组成,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中期加拿大某个偏远的乡村小镇,生动描写了众多女性的成长过程。

“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结合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把女性和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也正因为如此,当大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广大平凡女性的生活也受到了重创。”[1]鉴于爱丽丝·门罗对女性与自然的独特书写,本文利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结合生态女权主义原则来解读爱丽丝·门罗的《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通过解释女性命运以及自然与文明社会的矛盾关系,使我们警惕文明进程中所存在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的问题。

一、爱丽丝·门罗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表现

爱丽丝·门在作品刻画女性形象的同时也有着大量的生态环境描写。《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是她1971年的作品,门罗在这部短片小说集中不仅刻画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下受到压迫的种种现象,并且描写了自然生态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下遭到的破坏。持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的学者主张非二元论, 即人类和世界上的物种都是独立的个体,是相辅相成的。“在文明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里,女性就是大自然,意味着软弱处在被动的地位,是十分原始的。她们离不开男性,因为男性象征着理性,强壮,他们对女性有着支配性的统治地位。正因为这样,男性建立了一套规范并统治着女性的自然法则。[2]”“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把对男权中心主义的批判列为认识生态问题的关键,重新定位女性和自然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追溯对自然和女性压迫的根源,揭露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压迫本质,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为伴,诗意共栖的可能。[3]”女性从属于男性和自然,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她们与自然水乳交融。

(一)塑造在大自然熏陶中成长的女性

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主要是从事与自然相关的工作,这样就使得女性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自然,女性本质上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的。本书第一章《弗莱兹路》有这样一个细节,“我总是坐在松垮的门廊边上阅读这些东西,我的脚扫着美洲石竹,那一定是班尼叔叔的母亲种的。”[4]广大平凡女性和大自然生态环境二者有着共同相似的命运—那便是处在边缘化的位置,甚至到了被否定的地步,女性的日常工作多为带孩子,围着厨房等传统劳动,完全不能够引起重视。而大自然生态环境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也多被破坏得淋漓尽致,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女性一直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女性所具有的传宗接代代的能力使她们和哺育万物的大自然十分相似,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的契合点之一便是来自世界范围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资源的滥用所产生的生态危机。

爱丽丝·门罗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将女性与自然结合起来。文章通过第一人称的形式“我”来进行叙述,这是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通过这种叙述方式,塑造了“我”的母亲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从懵懂青涩成为一个睿智,聪颖的生活观察者的历程,“我”与母亲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经历了女性所要面对的光明和黑暗面。不仅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门罗的景物描写也独具特色,景与人化,情景交融,可以说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安大略省的乡间小镇,《弗莱兹路》这一篇中对于班尼叔叔的住处瓦瓦那什河边的景物描写是这样的:“泥泞的河岸,在柳树下,在充满圆锥花序植物和剑状叶草的沼泽洞穴,浅而呈棕色的的河水那边,鹅卵石和沙子覆盖了多泥的河底……”“我”与母亲以及众多的女性都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作品的女性形象已化解在自然中,由内而外的散发出自然美,淳朴,温柔,美丽,外表和心灵无不真正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俨然是一个大自然的女儿。

(二)揭露工业革命对自然和女性的毁灭

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蒸汽时代的带来对人的压迫特别是对广大女性的欺压与凌辱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正因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自然受到工业文明的无情侵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打破,《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的女性是大自然的女儿,任何破坏自然秩序的力量都可以造成她们的悲惨境遇。”[3]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只能在传统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夹缝中求生存。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门罗的许多笔墨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变化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法律的虚伪性。爱丽丝·门罗借助相关的事物加以暗示,流露出了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满,正因为有它们的介入,才使得城市与乡村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伊达公主》中比尔舅舅和舅妈就是城市化的典型代表,“我”认为尼罗舅妈达到了女性装饰的极致,“我甚至不知道有这么完美的造物存在,看着她,我明白我永远不可能这么漂亮。”母亲劝舅舅要靠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舅舅的回答却是:“大自然没有任何用处,是相互间的一种掠夺罢了。也许从自然的角度不是,但是,从人类的角度就是这样,残酷是自然的法则。”[4]人类一直在压迫着自然,而自然也会反抗,那便是对女性的压迫。

二、门罗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

门罗在其作品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主张尊重自然,她心中认可的自然不再是人类言志的背景,或是人类表现其英雄主义的舞台,或是人类的陪衬,更不是置身边缘地带备受人类剥削的他者。她将自然看作是一个生物圈的共同体,自然的一切事物包括山川河流以及人这个成员,自然是具有内在生命律动的主体,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大自然可以说是门罗创作的象征性背景,同时女性又是她创作灵感的不断涌现之处,她注意到女性与自然的相融相通,于是在创作中,自然与女性紧密相连,自然不断反映着女性的心理变化,烘托着女性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她用女性悲剧传达出对自然逝去的悲痛。相对于父权体制下森严的等级制度,女性更加看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构成的平等网络。

(一)对男权统治下女性悲剧的深切体认

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男性对于女性的绝对统治与与男性把自然视为可掠夺,可破坏的对象其实是相似的。”[5]“父权主义认为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广大女性处在被动的地位,甚至否定了他们两者的一切活动”。[6]男性与女性,文明与自然的对立,这便是生态女权主义思想所要消解的对象。生态女权主义认为:“女性就是自然,男性就是文明。”[6]从古至今,重男轻女的现象一直存在着, 男性作为社会主体一直处在统治的地位,而女性却一直处在被统治的地位,女性一直在被边缘化和否定化。

文学评论家白烨谈起对门罗的印象,称“女性主义”的特点比较明显。“门罗的短篇小说大部分描写农村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广大女性的悲惨遭遇,门罗自己曾经表示:“作品最想吸引读者的地方不是是什么,而是怎么样。”[7]这个原则是针对我们这样的乡村,而不是城里人。我想过的生活:其实和普通人一样,拥有自己的隐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我认识的女孩几乎没有上过大学,我认识的上过大学的男孩也很少,上大学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想与我结婚男孩,结婚以后,我就一直写作了。说实话,我的一生离不开做家务,所以这并不是让我彻底崩溃的原因。真正让我困惑的是对女性的歧视与否定。不过我也交了一些女性朋友,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开玩笑,一起偷偷读书,一起生活得 很愉快。”[8]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与男性统治女性的行为一样是处在二元对立的逻辑关系中。

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广大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统治下,不得不被排挤到了边缘化的位置。生态批评提出在生态语境下关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学,在强调女性与自然之间内在关系的同时,也把争取男女地位平等与保护生态环境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目的是改善两性关系。

(二)对被扭曲的现代社会制度和生态危机的反思

蒸汽时代的带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但是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技术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变化,人性扭曲,人与人的关系疏远话以及人与社会的全面异化等等。

爱丽丝·门罗将自己的亲身体验融入到作品中,前面已经提到,门罗的生活经历。大自然的描写成了《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象征背景,同时女性又是她写作中最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她认识到两者之间密切关系,用自身作为女性的悲惨境遇传达出对生态危机,自然逝去的悲痛。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门罗揭示工业革命渗透到农村,大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精神生态遭到破坏的实际问题,人类成了基督教中的上帝一样,统治着一切。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门罗对自然生态的反思很明显的体现出来。

门罗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也体现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众多问题,其中包括人异化的问题。门罗真正感到困惑的是一些对于女性的歧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遭到破坏的愤恨之情和对女性遭到凌辱欺压的同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浓浓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从《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对社会制度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异化,对人心灵的毒害更是强烈,人类没有一点社会责任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不存在宽容与怜悯,取而代之的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这归根结底还是异化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对被异化的现代社会制度和自然生态的反思,正是门罗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形成的另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 胡志红.生态主义批评[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3—147.

[2] 斯普瑞特奈克.《生态女性主义》建设的重大贡献[J].秦喜清译.国外社会科学,1997,10.

[3] 南宫梅芳,朱红梅,武田田,吕丽塔.生态女性主义[A].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

[4] 罗斯玛丽.女性主义思潮导论[A].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5] 罗斯玛丽.女性主义思潮导论[A].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6] 胡志红.生态主义批评[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7.

[7] 白烨.门罗的女性主义[C].北京:凤凰出版社,2013,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 篇4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 我们同我们的肉血及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否认人类对自然的这种改造及改变作用, 但是同时也指出人类向自然索取、改造自然时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否则自然界一定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马克思强调人类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和自然的一体性, 只有这样才可以正确地改造自然界, 并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 才能够使人类社会得以存在, 实现持续的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

自从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之后,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就结成了人和人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我们不仅是生活在自然界中, 也生活在社会中, 对于自然的改造都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人和人间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会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发生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当人类的生活活动适应自然界发展时, 就会促进自然界的发展变化, 反过来也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并不单单发生在人和自然间, 其中比较尖锐的冲突也会发生在人群利益集团之间, 这也是人们所涉及的自然利益之争。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的各种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上, 努力发掘马克思理论中包含的生态思想理论, 以发掘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益的方面。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深入地研究马恩理论的基础上, 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比如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的社会主义等等。国外的学者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 这些都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

恩格斯曾教导我们:“人类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次选择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我们。”工业化时代,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 使得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然而, 在这些巨大的成就背后, 却是严峻的生态危机, 这正是自然对人类错误行为的报复, 人类没能够处理好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国内外学者们纷纷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良策, 虽然马克思没对生态环境这个问题做出专门而系统的研究, 但是, 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有很多先进的生态思想, 这种思想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 揭示出人和自然的不可分割性, 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很注重人和自然关系的社会影响, 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发展, 没有自然界, 就没有现实的外部世界, 人们就不能创造。人和人之间组成的社会关系, 必然对自然界的发展起制约作用, 要使人和自然的关系获得更加辩证的解决, 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二) 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进行正确的实践话动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认为, 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社会为中介, 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只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这种关系, 它总是表现为一种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实践, 而自然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 是人类实践活动能够进行的前提, 也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前提, 离开了自然, 人类就会失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及人与自然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可能。人类的主体性, 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实践性, 人类在实践中展现其主体性特征。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从实践出发, 指导人类进行正确的实践:人类要正确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 并按自然规律来办事, 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就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三)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认为, 人类起源于自然界, 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类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中, 对自然界有依赖性。人类是利用一定的生产方式改造自然, 这必然会影响和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发展。自然的价值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及发展本质上其实是有机统一的, 这就为正确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保护自然界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而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 不仅危及人类的生存, 而且影响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 各国都在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良策, 国内外生态学的学者们更是尝试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与生态问题相结合, 试图找到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理论上的支持点。本文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切入点, 通过介绍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现状, 进而提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对解决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环境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95.

[2]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大学, 2003.

[3]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J].中国人民大学, 1991 (11) .

国内生态女性主义研讨 篇5

1.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

我国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接受最早是从对生态女性主义作品的译介开始的。《寂静的春天》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与生态女性主义有关的译著,该书被视为是生态女性主义的奠基之作。书中描写了滥用农药、杀虫剂给生物及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唤起人们对忽略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也在一份报告中支持了卡森的见解。该书出版后,在美国和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拉开了美国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序幕。尽管该书并不是真正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身份在中国登台亮相的,但它在客观上为国内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之后,国内虽然陆续译介了《自然女性》、《自然之死》、《真实之复兴》、《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等一些与生态女性主义相关的著作,但总体而言,我国在对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相关论著的译介方面成果较少。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中国学界开始集中关注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拉开了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序幕。1996 年,《国外社会科学》刊登了关春玲写的《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这是国内最早的一篇关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综述性文章。该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出现的新特点,论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及其观

点(关春玲 1996:25-30)。之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探讨妇女和环境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对生态女性主义进行介绍与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近十五年来国内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生态女性主义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后,笔者发现我国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是从哲学、伦理学、宗教等方面开始的,前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1996 年,曹南燕和刘兵二人合作发表了《生态女性主义及其意义》,论述了女性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原因,较为详细地评述了生态女性主义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以及生态女性主义提出的新的价值观和伦理学,并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意义做出分析和总结(曹南燕、刘兵 1996:54-60)。之后,陈喜荣(2002:525)在《生态女性主义述评》中,把生态女性主义归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指出生态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反对传统哲学中的二元论方面具有共性,又有区别。该文还详细陈述了生态女性主义本体论的建设性贡献,指出“非二元论是生态女性主义认识论根据”。台湾的李慧利(2004:93)在《儒学与生态女性主义》中指出,儒学“天人一体”的概念“并不制止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行为”,“承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等于支持了某一种环境伦理。”二元论究竟是不是对妇女和自然双重压迫的根源?这个问题仍将继续探讨下去。李建珊和赵媛媛(2008:1-6)在《生态女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提出,生态女性主义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机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仁爱观念,这有助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2000 年,肖巍在《妇女研究论丛》上发表了《生态女性主义及其伦理文化》一文,这是典型的从伦理学角度研究生态女性主义的论文(肖巍 2000:37-41)。2007 年,香港树仁大学王建元发表了《生态伦理与中国神话》一文,该文尝试从中国古代神话(特别是有关女神的)中发掘生态女性主义的论点,以期提炼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王建元 2007:35-43)。

此外,四川大学陈霞(2000:37-40)的《道教贵柔守雌女性观与生态女权思想》一文是国内第一篇将生态女性主义与宗教研究结合起来的学术论文,该文以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参照,探讨了中国道教独特的女性观念及其对妇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义。作者指出,柔弱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策略,这是雌性反应的方式。如果我们尊重理解这种方式,在对待自然和社会时,不要盲目进取、以强力征服自然,也不要用暴力不公压制女性,反而能保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2010年,李瑞虹的《绿色神学:女性主义神学家鲁塞尔的生态思想探究》对美国女神学家鲁赛尔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述(李瑞虹 2010:93-100)。

近些年来,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概念已经正式进入文学研究领域。中国期刊网上的数据表明,从文学视角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呈现多维度的局面,涉及批评理论研究、文本研究以及对生态女性

主义文学研究的研究等。2002 年韦清琦在《外国文学》上发表的《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一文中提出,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批评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产物,研究的前景相当乐观”(韦清琦2002:35-36)。同年,陈晓兰(2002:42-48)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上发表的《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一文中把生态女性主义看作“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最激进的非马克思主义批评,同时也是最具潜力的批评。从 2004 年开始,一批运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作品加以阐析的论文涌现出来,例如左金梅的论文《〈千亩农庄〉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戴桂玉的论文《从〈丧钟为谁而鸣〉管窥海明威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王文惠的论文《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解》,张燕的论文《寻归自然,呼唤和谐人性———艾丽斯•沃克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刍议》,吴琳的论文《解读“海洋三部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单乳女性家族回忆录———〈避风港〉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读》等。笔者近些年来一直从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批评理论的研究,力图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研究相结合。2008 年,笔者完成了以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美国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研究》,论文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和批判理论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着重探讨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生态女性主义代表作家的作品进行阐析和解读,试图为国内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为国内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45—02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回避的理论课题。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全面暴露,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现象已被马克思恩格斯所觉察。虽然他们没有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但只要认真梳理其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即人、自然及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资本主義制度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变革现存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指导意义。

一、人、自然及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成就、批判地吸收前人特别是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哲学的历史性变革,在自然观领域突出表现为:突破了把人与自然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并把自然观念从狭义发展成为广义,即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

首先,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2]。因此,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其次,自然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从自然中产生之后,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便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产生人类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开头,马克思恩格斯就写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的科学。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3]“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3]

最后,自然因人类的社会活动而改变,但人类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已经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指出他没有认识到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亘古不变、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世世代代的社会活动的结果。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来理解环境和自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越来越表现出“人化自然”的特征。人类的社会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界,但是这必须以承认自然的先在性、客观性和制约性为前提。恩格斯曾深刻地研究了人支配自然和服从自然的关系,他指出:“人高于或优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能够通过认识和改变自然而支配自然,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而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 但由于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对自然界的支配决不能超越自然规律所许可的限度、决不能割裂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之间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否则必将损害人类的长远利益、受到自然的无情报复。正因如此,恩格斯向人们发出了那段广为流传的忠告:“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

总之,人、自然及社会是辩证统一的,自然先于人类及人类社会存在,后两者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必须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因此,只有正确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才能正确改造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健康存在和持续发展。

二、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西方生态中心主义者把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往往归结为在观念上不把生态至于中心的位置,认为只要切实做到以生态为中心、实施生态中心主义,就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以上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劳动的异化,既造成自然界正常循环被扰乱,也造成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扭曲,最终导致生态环境异化。

首先,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只要是资本主义就必然实行利润挂帅,这也就决定了它要不断地去掠夺自然、把自然作为获取利润的对象。资本主义还存在着一种“成本外在化”的趋势,不愿意把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而是千方百计地转嫁给社会。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1]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引起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恶化,而且还破坏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著作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早在1839年初,恩格斯在其《伍珀河谷来信》一文中就揭露了伍珀河流域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报告中,恩格斯不仅揭露了工人的住处、工作场地的环境卫生的恶劣,而且还揭露了由于高速的经济增长所引起的产品公害,如河流、大气污染问题。恩格斯指出,工业、矿业、农业无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城市与自然环境导致自身生活错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描述了工厂中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在他看来,工厂中的工人无时无刻不受到高温、浑浊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噪音的伤害,其人身安全等不到保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利润驱动下进行的,在资本家看来,只要生产能为自己带来剩余价值,一切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工人的持续健康、环境的持续清洁、资源的永久存在等问题都不在其考虑范围,单纯的经济效益足以抹煞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变革现存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变革现存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即实现共产主义的构想。

要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这种调节的影响,恩格斯曾明确地指出:“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2]

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关系、生态环境的异化等现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对共产主义做了设想,他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这种理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 显然,马克思为人类描绘了一幅理想生态社会的图景。众所周知,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共处、和谐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极度丰富,社会产品按需分配,阶级对立消失及国家消亡,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综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自其初步萌芽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一方面,在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种生态思想向人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从而为当今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摆脱危机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种生态思想既为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条正确的实践路径。因此,我们应该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与我国现阶段发展理念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承担应尽的责任和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6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7-386.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385.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篇7

1 多样性

“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义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设计”, 而多样性、多选择性、复杂性正是后现代思想的典型特征。后现代思想推崇平面, 反对深度。它认为人们要寻找的不是单一的本质 (深度) , 需要抛开惟一的范式规律, 通过表面多现象 (平面) 的堆积, 寻找事物的多样', 哇, 体现事物的多选择性、复杂性。它认为事物是复杂的, 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表现所有的事物。现代主义提倡“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 , 而后现代思想则认为“少则乏味” (Less is a Bore) 。

大自然是广阔的, 它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要尊重和维护其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就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多类型的复合生境是生态设计的基本条件, 挖掘和发挥原有生境生态潜力, 利用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异质性, 构建多样的生境类型或创造全新的动植物环境, 给野生生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环境。

城市生态设计应该以植物种类丰富的草地代替单一的草坪, 建造带自然边缘的水体和湿地系统, 构建水生和湿生群落。改变传统园林以视觉观赏为主的环境修饰和美化景观的方法, 采取多样性和多元化方式, 构筑多功能和多用途的绿色空间。除了特殊地段外, 道路绿化可通过改变树种单一、排列整齐的群落结构, 追求绿色空间的自然性, 形成具有生态演替过程、层次分明的复层群落, 增加绿色空间和营养空间的多样性, 为生物多样性创造适宜的生境和通道。

2 不确定性

后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确定性, 表现为事物的模糊性、自由形式、弹性变化。同样,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并有人参与的开放系统。其目标是多维的, 而不是一维的;其环境是多变的, 而不是确定的;其参数是不确定、不完全的, 而不是可辨识、可预测的。这也就是后现代思想的体现。

城市生态设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设计, 城市需要的不再是独立的一块块草坪、一排排行道树、一个个公园、一片片农田。生活及工作方式在改变, 城市形态也将改变, 城乡差别将缩小, 城市在“溶解”。绿色基质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 渗透到城市各个机体之中。公园不再是公园, 农田不再是农田, 绿地不再是绿地, 它们都将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份子, 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生境;它们的界限逐渐模糊;它们已经不是确定意义上的城市绿化, 已经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的每一部分都能给人以多样化的生态体验, 都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都能成为动植物栖息、繁衍的庇护空间, 都是弥漫在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

3 场所性

后现代思想中的场所性具体表现为领域性与环境认同。后现代思想重视当地的自然历史特征, 着力表现与众不同的特色, 即场所性。它反对现代主义的标准化设计、单一的尺度、趋同的文化、地方特征的丧失。

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不与当地区域特性发生联系。数千年来, 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无不打上了当地地理、气候、地貌、生物的烙印。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与其所在地区的环境特性密切相关。从生态位原理的角度看, 每个城市所在地域都有不同于其它地域的生态因子组合和生态条件, 这就造成各个地域生态位的差异, 形成了纷繁多元的大干世界。

然而, 现代主义的规范化模式在全球重复使用, 已经很少考虑地方文化和场所特征, 使得从纽约到上海的摩天大楼如出一辙。城市生态设计应该强调、利用城市所在地域区域环境特性, 保持和维护特定区域环境及生态位的独特性, 因势利导地造就各个不同生态位的城市人居环境;应该根据不同的生物区域而有所变化, 设计应遵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文化、气候、地形等条件。

虽然中国各地气候差异明显, 乡土植物种类多样, 但人们在城市大街上可以见到的绿化植物品种单调, 且往往多源于异地。城市不顾当地实际的生态情况, 过分注重奇花异草, 结果得不偿失。从生态学上看, 奇花异草并没有特殊价值, 只是一种病态审美观的体现而已。自然是各种因素平衡的结果, 合理的设计应与自然相结合而不是相抗衡。

4 拼合性

拼合实质上就是要用一种全新的态度去重新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后现代思想要把碎片多要素拼合在一起, 就是为了显露碎片的各个特性, 来真正认识整体。这一思想应用在城市生态设计中则可表现为:显露自然元素与自然过程, 让人们来体验自然, 唤醒人们对自然的关怀。

现代人的生活离自然越来越远, 自然元素与自然过程日趋隐形。人们无从触摸到自然, 也就无从关心生态环境, 节制日常行为。因此, 每一个碎片的显露、每一个自然元素的呈现, 都能让人们感受到花开花落、冬去春回, 都能让人们真实地理解自然、体会自然、感受自然, 从而自觉地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关怀自然。

5 边缘性

后现代思想认为, 边缘本与中心相连, 在边缘的模糊上做足文章, 很快就暴露了中心的人为性和构建性, 同时也就敞开了它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可解构性。后现代思想偏爱边缘, 反对现代主义那种只顾中心不顾边缘的思想, 认为边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就与城市生态设计中的边缘效应思想不谋而合。

由于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 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 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 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这一现象被称为“边缘效应” (Edgeeffect) 。边缘区在相邻地区间物能流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媒介和半透膜作用”, 决定了它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从区域范围的流域沿边地带、国家的沿海与沿边地区、城镇间的分隔带、自然生态单元与城市建设用地间的绿色交接带, 到联结城市中各功能单元的街道、广场、建筑檐廊……, 在地理区位上都属于边缘区。边缘为相邻地域所共有的属性赋予其地域间的关联纽带作用, 区位优势显著, 资源组成更为丰富, 加之生境的多样, , 哇 (包括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 的复合、延展, 其所蕴藏的生态位数量与质量都远高于地域腹心区 (中心) , 进而使个人及团体社会、经济活动的选择机会增多。这也是沿海城市发展快于内陆的原因之一。

然而, 常规设计往往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 或者把边缘区置于“三不管”地带, 或者只注意了中心区的生态效应而忽略了边缘效应。

城市的绿地水系, 本来应该建立在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水陆过渡带上, 现在却建立在了生硬的水泥护衬或冰冷的石块铺装上。在公园里丛林的边缘, 自然的生态效应本应产生一个丰富多样的林缘带, 但人们通常看到的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在建筑物的基础四周, 本应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 而通常所看到的却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皮。

6 自然性

现代主义遵循机械的原则, 因此毫无生机。它认为可以利用一切科技手段去征服、利用、改造自然, 漠视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后现代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性,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 激进的后现代思想强调“否定一切、摧毁一切”的同时, 也就暗含着“保留一切、建设一切”的意思。所以, 它要构建一个“有机整体”, 即一个生态的世界。

应该认识到技术圈是依附于生物圈之上的, 不管人类的智慧如何发达, 技术圈都应在生物圈许可的范围内发生作用。人类不应奢望用自己创造的技术圈来代替生物圈, 而应以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来协调两者的关系。

城市生态设计主张的是自然而非机械的深层生态学思想, 城市应该是一个自然的生态城市, 如作为绿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河流, 不应将其以水泥衬砌或将其截弯取直, 应还其自然状态, 形成水生到陆生的生物系列, 使水流和岸边生态系统和谐统一。另外, 通过建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形成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的新途径。

深层生态学 (DeepEcology) 与浅层生态学 (Shallow Ecology) 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态思想。例如在解决污染问题上, 浅层生态学通常利用技术来净化空气和水, 缓和污染程度, 或通过法律把污染限制在许可范围内。但与此相反, 深层生态学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评价污染, 它关注的是每个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条件, 提倡的是系统范围内的“自净”, 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方面。

深层生态学认为, 经济的目的应该是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幸福。其并不追求技术的复杂化、大型化, 且对高技术的未来前景持审慎态度。它主张走中间道路, 更倾向于人性化的、对环境有利的技术。适宜技术、软能源道路是深层生态学的主要目标。深层生态学的技术主张并不意味着要回复到过去, 恰恰相反, 它要求发展的是那些更具人性的和独创性的新技术。

7 参与性

理性是现代主义的核心。它试图依赖科学方法与人类智慧来寻求自然和社会的真理, 它认为任何事物都能找到一个规律模式, 把一种理性的逻辑强加到其它被整合的文明之上, 是不符合全球时代的现实发展的。而后现代思想则认为世界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 是无数意愿的集合。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强调个性与可识别性。

城市生态设计既是人与自然的合作, 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生态设计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 人人都应参与设计过程。城市生态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生活之中, 生态设计必须走向公众, 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城市是人性的而非理性的, 城市设计是为公众的设计而不是为设计师自己的设计, 城市生态设计不仅仅为公众的需求服务, 更重要的是让公众参与。市民大众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宗旨。

8 延续性

现代主义强调与古典主义不同的表现手法与理念, 致力于表现现代的手法 (如简单、机械、异化) 。而后现代思想用历史思维来思考当代世界, 提倡保持历史文脉, 主要通过隐喻、联想等手法来表达并融合各种历史符号来体现现代技术是对世界破坏的一种思想。

城市生态设计思想也认为, 城市是文化的博物馆, 要把各种文化沉淀汇合, 利用各种传统符号的拷贝, 隐射历史机理。要尊重城市过去发展与建设的历史, 保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R”, 即减少资源消耗 (Reduce) 、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 (Reuse) 、资源的循环再生 (Recycle) 是进行城市生态设计的3个重要的方法。而在“3R”中正深刻体现着后现代思想。在城市更新过程中, 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 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与能源, 还可以恢复历史片段, 延续城市文脉。如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 (Peter Latz) 设计的 (Landscape Park Duisburg-Nord) 杜伊斯堡北景观公园, 就充分利用了原有工厂设施, 在生态恢复后, 生锈的灶台、斑驳的断墙, 在“绿色”的包围中讲述着一个辉煌工厂帝国的过去。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也是这样一个充分体现着后现代思想的例子。那里的古树讲述了这场地的历史, 厂房和机器加深了人们对城市的记忆。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 吉庆萍,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 2001, 6

[2]沈基清.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J].城市规划汇刊, 2000, (6)

[3]雷毅, 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满族,生态文化

满族生态文化是蕴藏在我国满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各个部分的,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对其进行指导才能提炼与发挥出其中蕴含的意义深远的生态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与基本国情的,更是正确地分析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换的过渡时代,生态文明日益成为制约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亦是如此。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整体的、宏观的策略局面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另外一方面,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它可以从具体的、微观的角度助力于国民生态意识的培养与生态行动的有效施行。 隶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蕴含在其中的生态文化思想更具有民族认同感与亲和力,对于指导与提升国民的生态意识与培养国民的生态行动颇具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满族生态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丰富的生态思想,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架构于对具体社会实践的考察之上,其生态思想闪耀着科学性与持久性的光芒。这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科学实践不谋而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创建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种理念、每一次实践、每一次革命都是基于深刻的社会实践与具体的社会考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具有相同的根基依托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能够用来指导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国情、具体的社会实践相契合,对于指导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满族社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闪烁着生态文化的智慧光芒。我国满族人口分布的范围非常广阔,几乎遍布了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辽宁的满族人口数量居于首位,其他的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以及北京、天津等地区,这对于满族生态文化思想的传播与发扬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满族生态文化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与传播满族生态文化对于增强国民的生态意识并将这种环保理念落于实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体构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本体、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于自然本体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在其自然辨证法中进行了阐释与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综合研究了与自然界产生、发展相关的各类科学,详实地论述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的产生过程等等,认为自然界在变化与演变的过程中,产生了其最高产物———人类,并且其变化与发展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亿万年的演进史推动自然界形成了自己内在的运行规律,任何逆规律而行的实践都是错误的、愚蠢的,只有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行为才能达成人类与自然共生双赢的圆满局面。关于人与自然的部分,其理论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与美好的,人应该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产生于自然,依存于自然,到最后归属于自然,任何活动与实践都离不开自然的供给与支撑。自然世界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类的一切活动应该依顺自然、有利于自然,损害自然的利益便是人类自我毁灭的开始。马克思曾这样强调过劳动的重要性:“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固然重要,它是满足人类需求的必经途径, 然而,过度的物质生产实践便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氛围,把握住基于自然界劳动的尺度至关重要。关于社会与自然,人类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一项,决定了其他的社会关系。因此,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共产党宣言》中论述道:“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仁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厉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本主义社会被金钱与利益蒙蔽了双眼,其肆意掠夺自然资源的野蛮行为破坏了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认清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高高抬起,忽略了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正如《共产党宣言》写道:“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本主义社会早已承担不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担,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世界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赢局面。正如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言:“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战略高度充分说明了我国早已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重要性。中国是可以承担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发展的重担的。在具体的理论制定与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大架构为指导,使其具有理论依托性与实践科学性。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的我国满族生态文化思想

(一)我国满族社会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第一部分内容揭示了尊重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自然世界的发展尤其内在的规律性与客观性,任何打破其发展规律的行为都是荒谬的与错误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等发展规律是自然自身的节奏,自然世界就像是一个有机体一样,以自己固有的规律和态度淘汰糟粕事物,迎接新生事物。

我国满族先民的生产方式中蕴含了丰富的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态观。从远古时期到肃慎时期,满族先民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射猎和采集为主,这是因为处于这段时期的满族先民主要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这里群山密布,资源丰饶,满族先民顺自然而生,享受着自然赐予的丰富物产,逐步形成了以射猎和采集为主的生产方式。到了女真时期,农耕生产方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辅之以射猎和采集。农耕的生产方式具有稳定性,满族先民不再“逐水草而居”,而是选择固定的土地定居下来。满族入关后,其农耕技术更是受到了汉族农耕的深刻影响。但是, 满族先祖并没有全盘照搬汉族的生产技术,而是总结了自己民族的气候特点,在汉族农耕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变化。女真人生活在长白山地区,这里纬度较高,气候极其寒冷,农作物所受的光照量严重不足,根据这一具体情况,满族先祖逐渐形成了一年一熟的耕作规律,大大不同于关内汉族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的耕作规律。此外,在选种与耕作方法上,也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适合本民族自然气候的耕作方式。满族先民的经济生活中饱含了顺应自然世界发展规律的生态思想,只有顺应自然的发展才能延续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满族先民正是顺应了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才得流传至今,历经时光的磨砺仍旧未衰退。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达成人类与自然发展的最佳局面。

(二)我国满族社会和谐平等的生态文化思想与感恩回馈的生态文化意蕴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第二部分内容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坚持认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部分,人类依存于自然世界而存在,自然世界补给人类生存必需品,以支撑人类的生息与繁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做了充分而科学的阐述。人类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自然进行着直接接触,由此产生了劳动实践的基本过程。在此书中,“异化劳动”的观点格外鲜明,并且,异化的本质问题也浮出了水面。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利益与物质的过度追求,使人类迷失了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瓶颈。马克思提出的“人化自然思想”揭示了人类的自然属性,人类的一切活动以及由此成就的一切科学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然的力量。人类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平等互惠的关系,而不应该是指挥与控制的主客体关系。当代社会,人类错误地定位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荒谬的以“自然的主人”自居,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地位与疯狂的掠夺行为,人类自身只能自食劳动异化带来的恶果。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写道:“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这段话的阐述中揭示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密切的联系,自然界是人类的无机身体,对自然界的摧残便是对人类身体的自我毁灭。

满族丰厚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华伦理思想宝库中熠熠发光。满族先民摆正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地位,认为:族民的生息与繁衍全靠自然的补给与恩泽,在自然世界面前,人类应该感恩于自然、回馈于自然。

满族社会对自然界动植物的保护与崇敬,早已超过了动植物本身客观存在的意义,而是将其神化,这归因于满族先民科学技术知识的匮乏与社会生产力低下,可正是在这种古朴、纯粹的民族精神与思想中蕴含着的平等的生态文化思想是我们当今社会极度缺乏的。我们应该向原始、质朴的满族先民学习,摆正自己在自然界面前的地位,向其索取必然感恩。满族先民对待自然界中动植物的态度切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观念,满族先祖依存于自然,从而感恩于自然,而现代社会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不知感恩与风险,这是错误的,更是危险的。

(三) 我国满族社会与自然互相渗透、平衡的生态文化思想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篇9

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命题, 有着现实而又丰富深刻的意蕴, 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样本, 又是对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一个直观、形象的表达, 也是新时期全面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水平必不可少的关键举措,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关注“三农”的同时, 更加关注农村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氛围和生活质量, 这是一种新的理论自觉,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维度的新体现。

一、美丽乡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然而, 目前已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大都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等方面, 很少有人重视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中国化问题。事实上,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与建设“美丽中国”相辅相成, 也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高度的理论契合, 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最新、最全面的中国式表达。

大自然最美的风景在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与自然维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一脉相承。在自然维度上构成的自然生态, 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在物质变换系统中相互生成, 达到平衡状态。马克思在1876年写给恩格斯的信中曾谈到资本主义自然生态失衡引发的自然灾害。马克思说:“我们在卡尔斯巴德 (这里最近六个星期没有下雨) 从各方面听到的和亲身感受的是:热死人!此外还缺水;帕普尔河好像是被谁吸干了。由于两岸树木伐尽, 因而造成了一种美妙的情况:这条河在多雨时期 (如1872年) 就泛滥, 在干旱年头就干涸。”体现出了马克思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忧患。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着生态平衡下的生态美学思想。马克思分析人与动物在作用于大自然所表现出的差别时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由此看出, 马克思认为,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应当按照美的规律, 按照美学的要求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2]。大自然美的体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原生性、自然性, 其中最典型的在乡村, 因为朴素无华、因为远离喧嚣、因为大众情感, 乡村的原始生态风貌成为典型的自然美的象征。

最美的风景需要维系和保持, 美丽乡村建设与马克思的人文生态理念相辅相成。“从理论领域来说, 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 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 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 从实践领域来说, 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 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3]。由此可见, 自然生态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依赖自然界生活, 人与自然相统一。美丽乡村建设必不可少又十分关键, 是需要实现农民群众与乡村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点上, 美丽乡村建设命题的提出与实践正是不谋而合。面对乡村的生态美, 只有人类充分认识它, 并在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去重塑、再造我们的乡村生态环境, 才能继续保持平衡、保持自然、保持大美。

二、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挥作用的现实诉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命题,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都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民主革命时期, 我们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革命实践, 同样,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我们也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导我们建设美丽乡村, 全面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

然而,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在当下面临着全球化的生态环境危机,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乡村原始风貌破坏现象日益突出, 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挥作用的严重障碍。2014年4月, 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曾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指出我国工业企业用地中有高于30%的土壤受到污染;而同年6月4日公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全国2013年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 全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5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30.7%。由此可见, 在城镇化进程中, 过分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忽视环境保护, 就会导致生态变化。例如, 被污染的小溪河流、雾霾蔽日的乡野乡村、日渐荒芜的碧野山川和化肥农药玷污的土壤等等。这些日积月累便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美、自然美, 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便是在生态环境危机全球化背景下, 在承受着在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和乡村环境日趋恶化的巨大威胁下,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 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壮大, 治理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环境,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保护人们最自然的乡村生态显得愈发重要。

三、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进程中实践美丽乡村建设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马克思指出:“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等同于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4]。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 不断实现人与乡村的和谐相处, 实现个体与大自然整体的和谐共存。

马克思说:“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 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5]。建设美丽乡村, 应保护锦绣河山, 保护碧水蓝天, 实现乡村自然“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出发, 细心呵护美丽的大自然, 要尊重自然, 崇尚自然。美丽乡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建设美丽乡村, 要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 尊重包容多样性, 突出地域特色, 不断统筹推进,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可持续成效。

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把实践看成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自己。以满足农民群众的合理需要为限度, 尊重自然规律的美丽乡村建设, 才能让农民群众得到真正正的实惠和福利。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 也不是给领导看的, 而是要让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共享建设成果。因此, 美丽乡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由农民群众参与, 建立农民自始至终的参与机制, 在规划、实施、管理的各个阶段, 充分征求民意。同时, 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民群众以监督权, 监督建设质量和成果, 切实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和质量, 打造广大农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尊重包容, 突出差异特色。生态问题的解决应具有全球性思维, 将“全球性地思考”“地方性地行动”与“全球性地行动”、“地方性地思考”结合, 使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达到“既是全球性的又是地方性的思考和行动”[6]。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首先应具有包容性的思维认识, 在国际生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 我国的乡村风貌与美丽乡村、美好乡村建设走在前列的国家, 譬如英国、韩国等相比, 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需要进一步借鉴汲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在此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与此同时,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需具有中国化的思维观念。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地域广大, 发展不平衡,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因此需要因地制宜、保持特色。在我国乡村特色上做文章, 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要充分秉承弘扬, 特色的地域景观要充分开发利用, 特色的人文资源要充分挖掘传承。切实要把独具特色的古村古落保护好, 把乡村非物质遗产传承好, 把乡村特色文化发扬光大, 而不是简单地用同质化的标准随意裁剪、盲目借鉴。

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统筹兼顾, 立足眼前, 同时着眼长远。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讲求的是长远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自然和人文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在美丽乡村建设这个时代命题上, 要实现与时俱进而又可持续, 应当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开发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 又要顾及其再生能力和承受能力, 按照自然生态规律确保合理利用;既要着眼于构建当下的村容村貌整洁之美、基础设施完备之便, 也要放眼于长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 充分释放乡村发展的活力与潜力;既要立足于打造眼前的公共服务设施, 增强服务功能, 还要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 建立长久的乡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 保持长久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之美, 确保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真正把美丽乡村建成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农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7.

[2]解保军.“努力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维度[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浅析 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内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以全球视野, 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 站在代际公平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其科学内涵可以概括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情出发, 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论述为依据, 正确认识国内外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形成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探索, 发展于邓小平经济优先发展环境观、江泽民可持续发展环境观和胡锦涛的生态文明环境观。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新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为中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开启了新的道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毛泽东就指出, 社会主义建设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 还包括空气、森林等等自然环境的建设。自然资源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所以必须保护自然资源。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正视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对立统一关系。邓小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立足点, 指出经济建设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 指出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基础, 保护环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们要下决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密切关注这一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战略,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思想。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提出了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突出表现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关心人类、着眼当前、思考未来的生态文明新理念。

二、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了重要日程。我们事业的总蓝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个领域的建设协调进行, 其中, 生态领域的建设位于重要地位, 这也是对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我们生活的环境应该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民生活的和谐富裕、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我们要与大自然友好相处, 要把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 努力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也是我们跳出当下瓶颈的必然性选择与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 我们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当代意义

(一) 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 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对自然环境既直接依赖, 又能动地改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人是主体, 自然是客体, 人处于中心位置, 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方面取决于时代背景、生态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的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在新中国初期, 毛泽东针对国内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 走自力更生之路, 不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邓小平认为:把世界看做一个大系统, 对外开放的中国则是个小系统, 中国人应抓住和平机遇, 高举“发展是硬道理”的大旗。江泽民认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科学协调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胡锦涛抓住人类与环境这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科学地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和价值目标, 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学说。习近平进一步深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二) 实践意义

中国是人口大国, 处于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有限的现状, 面对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和日益激化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如何避免历史上曾现出的西域楼兰古国和美洲玛雅文化中断的危险, 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重要历史课题, 更是攸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时俱进地回答了在中国的国情下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指导中国创造了自然与发展关系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3]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当代价值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人和自然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下半叶,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提高。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工业文明一些内在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等废品给新兴工业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到:“到处都是弥漫着浓浓煤烟”,“肮脏的大杂院”,“难看的城市”,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重大危害之后,马克思披露: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用生产技术去剥削并向自然无限制的索取,在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危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更加恶化。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的,在他们的思想诞生以来,西方自然哲学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万物有灵”生态观,中世纪神学生态观,近代机械的生态观,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生态观。

通过批判的继承以往的自然哲学以及马克思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与批判,创立了科学的生态主义,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主要内容

1.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自然界具有客观先在性。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靠自然界而生活,自然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深入研究自然界与人的相互关系之后,明确表述了“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的思想,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人与自然实践中介的社会观。马克思把劳动实践作为人同自然联系的中介,将自然作为人的劳动实践的对象来考察,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正确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结果就是产生人化自然界。人类首先在社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自然相对立,并通过社会生产实践从自然界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3.人与自然可持续的发展观。马克思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空气污染,河水污染,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污染的类型、状况和危害,在马克思看来,人们陶醉于对自然界的“巨大能动性”和“伟大胜利”,忽视或忘记了自然界对于人的制约性和可能的报复。由于资产阶级贪婪、唯利是图的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和高额利润,而置社会整体利益于不顾,结果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马克思主张依靠科学技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废物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其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即从单纯“征服自然”的观念转变为“善待自然”的观念。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

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理念,这种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除生态环境危机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生态思想中指出虽然人具有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人却最终不能脱离自然、超出自然,我们不能过度的依赖自然,开发自然,这样会打破自然自身的平衡关系,使自然本身的循环能力丧失,最终会波及到生活在其中的一切物质,包括人类在内。因此,我们是时候应该重新审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重新开创新的生态文明的时代。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过渡。这一历程中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大,进入生态文明时期正是人类对于以往传统文明的深刻反思的结果,人类重新审视传统文明形态中的个体行为,并调整和控制,坚持自然主义和人类主义相结合,以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为基础,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处于自然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合理范围之内,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正的走向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刘增惠北京师范大学2010

[4]浅析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于天虹世纪桥2009

[5]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当代价值尹文娟人民论坛2013

作者简介:郭晓霞,1989年6月24,籍贯:山西省汾阳市。学校:山西财经大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篇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美丽中国

马克思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其中包含众多的内容,而生态思想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我国建设的过程中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保障。所谓的“美丽中国”是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概念的目的是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进行中国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思想中,人属于自然,人类来源于自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的发展必然要依赖于自然;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和自然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自然作为支撑,人类是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的。因为,人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来自自然;另一方面,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之间所有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的。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人和自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对立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重新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生产实践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剖析,认为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力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正面的分析,高度肯定了自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鉴于此,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在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开展生产活动,这样才能推动人类生产持续发展。

在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中也提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在进行物质交换,而这也正是人类劳动和生产的本质。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开发,获取自身所需的物质,这其实也是一种物质交换的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是直接关注剩余劳动价值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人类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时就不会关心自然规律,对自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鉴于此,要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首先要改变社会形态,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类的生产活动才能真正遵循自然规律,解决目前遇到的各种生态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美丽中国的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加强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发展的同时,切实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促进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在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关注生态文明现状,从实际生产和实际问题出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比较严重,还存在较多的生态问题。第一,现有的自然资源比较紧缺;第二,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自身恢复功能逐渐弱化;第三,生态环境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具有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充分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应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它建设之中,采取五位一体的建设模式,真正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因此,为了能够通过合理的政策促进社会发展,建设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自然环境建设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谐生产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肯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全面建设的要求。这些原则和要求表明我们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所谓的“美丽中国”是指在建设中国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认识到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自然对促进中华民族健康长远发展的作用。我们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山清水秀、天蓝、水清的美好家园,要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做好家园建设;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具有保护自然的意识,同时还应采用科学的建设手段和方法,重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此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改变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这将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加强人民生活建设

美丽中国建设是对未来生活的计划和要求,不仅是指山清水秀、碧海蓝天;而且更是要在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关注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就是说,“美丽中国”这一概念的提出其终极目标是要提高我国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通过“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可以看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中国建设美在生活,美在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艺术和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和设计,美丽生活是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步骤,也是基础要求。人类的历史是所有人的智慧结晶,所有的人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都竭尽全力的做好,加强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赋予美的感受,因此,全国人们必须要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将实现“美丽中国”视为奋斗的目标。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的定义不仅是局限于物质追求和物质享受,更加重要的是在追求生态环境美好发展的同时要追求以后精神层面的共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天蓝”、“水绿”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其实是指我们要有美丽的生态环境。但这还不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我们还应大力发展经济。但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个体的努力,也就是说个体的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美丽中国”的建设程度。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物质方面的追求,同时还应具有精神方面的追求,这样才可以支撑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公民个人的素养水平是影响其发展结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软文化实力的一种体现方式。根据十八大相关报告,促进公民道德素养是保障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所有国民的高素质要求,公民的文化素养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促进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下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分析

“美丽中国”是加强我国生态和生产协调发展的重要建设框架,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一种新的梦想和希望,从中国发展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出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提出了众多的发展要求。但是如何更好的发展,怎样的发展更加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十八大的报告可以得出,我们国家要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是要把生态建设融合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推进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发展的同时,积极适应时代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要遵循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二)拓宽了社会和谐理论视野

和谐社会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也是马克思继承者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从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就在人与自然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马克思生态思想观点认为人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奋斗的结果,不是历史作用,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创造历史和改变环境;历史是人类追求过程的总和,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必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社会和谐的重视程度。因为,只有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中,人类的利益才能达到最大。但需要注意一点,即自然资源在破坏之后会反作用于人类,因此,加强社会和谐理论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三)加强生态制度建设

“美丽中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目标,这不是个体可以完成的,是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和治理。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内容就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从制度保障上规范社会行为,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党的相关制度报告和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制度,这样才可以为文明建设提供标准、行为准则和监督制度。在制定生态文明制度时应遵守一定的原则,要确保制度的全面性,其中应包括生态补偿制度、评价制度等等。在这些合理、严格、科学的制度规范下,才能够积极引导、规范相关的行业促进生产合理化,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指导,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美丽中国建设并不是独立的生态文明建设,而是融入到其它各个方面之中的。但美丽中国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程度,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所以,在进行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经济模式转型和路径创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两型社会。

(一)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机制

“美丽中国”是我国的战略性目标之一,这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实现的,这个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党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同时还需要有效的约束机制,即需要有完善的社会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融入其它方面的内容,例如经济、政治等等,这就需要制定更加完整的社会制度体系,把加强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重点关注的层面,特别是对于水资源、林木资源、耕地资源等;与此同时,还应从立法角度对美丽中国建设过程进行分析,要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这样不仅有助于落实相关的政策,同时还可以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约束。

(二)构建生态型政府,突进生态民主建设

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全体成员息息相关。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要从社会成员出发,同时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要改变传统的执政理念,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此外,政府还应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能够从社会和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做好资源和社会的管理工作,实现政府生态功能和社会行政的协调治理。与此同时,还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开性,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实现全民推进生态资源的建设要求;完善行政考核制度,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能够保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在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马克思对于自然和人之前关系的深刻探索,我国加强美丽中国建设,要积极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作用,从政府和社会成员出发,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雷云.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大论断及其当代价值——读《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札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32(1):52-59.

[2]包庆德,王东.中世纪宗教与技术对人类生态思想的影响——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中世纪根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4(1):123-128.

上一篇:口语习得下一篇:精彩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