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思想

2024-08-15

生态哲学思想(共12篇)

生态哲学思想 篇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在经济发展背后, 环境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 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 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规制, 而且必须进行有效的伦理导向, 从价值观的高度提升人们的环境伦理意识, 把保护环境作为道德问题的构成部分, 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论方面的意蕴。

一、岩佐茂生态思想

(一) 岩佐茂生态思想的核心

为了确立生态伦理学的核心, 岩佐茂抛开过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分法”, 把“人”与“自然”二者择一的主体观, 转换为人类“和谐共处”下的“人与自然”的互生互动[1]。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人类关系之中, 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并以此重新定位生态伦理学的核心, 正是认识到人类对“利益”的无尽争夺而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 实际上也是对“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批判认识的结果。

(二) 岩佐茂生态思想的制度设想

岩佐茂在构建自己的生态伦理学时, 也把组织生产的社会制度问题放在重要环节上。岩佐茂认为, 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根本解决生态问题。但是, 他所要的社会主义是生态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应该是生态社会主义”。但是, 社会制度的选择与发展不仅关注环境问题, 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2]。他没有看到我国当前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他的理论目的是想以生态为轴心的社会主义博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认可, 而纯粹生态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形式是不可能出现的。

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一)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观

“道法自然”是整个道家、道教思想体系的核心。“道”就是宇宙万物的根本, 是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老子看来。“道”是产生万物的过程, 是一个由于自身的内在矛盾而进行的自然而然的过程;既然人产生于这一过程, 人的一切行为当然应以这一过程为范本, 将“自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老子的“道法自然”正式将自然作为一种思想的价值观念提出来。“自然”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在世的状态与过程, 体现了一切存在者的当下生存状态和现实生存境遇的关注。

(二) 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智慧

儒家对自然的关切是一种推己及人, 由人及物的扩展。把人类的仁爱主张推行于自然界, 儒家的人际道德是基本道德。自然道德是次要的, 二者的关系是以人的血缘亲疏联系的逐步向外扩张。儒家对非人类以外的自然万物的爱, 在伦理学上是从仁的人际道德向生态道德的扩展。

在自然观上, 儒家的基本思想是“三才”——天、地、人的协调一致。儒家孔子对“天”是抱着一种阙疑的态度的, 他不明确表明自己的看法, 而是自然主义地对待“天”的运行, 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将“天”确立为“天命”;而荀子则明确为“天道”。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有机自然观体系。荀子进一步肯定了天道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在荀子看来, 宇宙是由天、地、人三要素构成的, 它们应分施不同的职能。正是这三种职能的匹配, 才构成了宇宙整体的运行。荀子赋予中国古代“三才”学说以新的意义。用“三才”的思想表达出了自然观上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三) 佛学“尊重生命”的博爱意识

佛教不是生态学, 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保思想, 具有独特的生态观。佛教认为, 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 生命不只是存在于生命之中.而且以潜伏的状态存在于无生物中, 宇宙的变化具有产生生命的力量。清净佛土, 真爱自然就是中国大乘佛教的天然使命。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佛教强调“依正不二”, 即生命主体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从佛教思想来看, 虽然佛教的信仰并不能解决人类对生物的保护问题, 但佛教的道德信条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 对于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却无疑是有价值的。

三、二者的比较以及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和岩佐茂生态思想都是从整体论的哲学基础出发, 把自然和人作为一体的观点来看待二者的关系, 反对单纯强调其一而忽略其二的重要性。这种整体性和统一性对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出发点是道德的角度, 强调“君子有好生之德”。岩佐茂则是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出发, 强调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途径上, 要注重人的自省与内敛, 通过个人修养来实现和谐。在最终实现的和谐状态上,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要实现的是回归原始的和谐, 是一种没有充分发挥人的特有品质的低层次的和谐, 岩佐茂要实现的则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一种高层次的和谐。

岩佐茂对生态伦理核心内容的新定位, 启发人们思考构建生态文明的有益方略。他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 鼓舞我们利用社会主义特有的制度优势,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我国虽然经济一时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的迅速枯竭却会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危机, 如何处理好生产力的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 将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在这种意义上说, 岩佐茂环境问题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 开发与保护环境并重,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 但资源的人均占有率非常低, 加上过去长期实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消耗、能源消耗浪费很大, 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和严峻。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 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 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建设生态文明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 其目标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 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 注重保护自然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我们, 开发自然资源时,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更应优先考虑生态效应, 要知道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增长, 还应包括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及提高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因此,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 既不能单纯的强调开发, 也不能单纯的强调发展, 而应把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协调起来,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相一致。

(二)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中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4]。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废弃物的回收重复利用, 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方面能够缓解我国资源、能源紧张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达到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的。

(三) 正确消费,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岩佐茂的生态哲学思想含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思想。他倡导的生态消费观, 对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分析当代社会出现的非理性的消费现象提供了理论指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 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出现了大众消费很不理性的现象, 过度消费、盲目攀比等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出现。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对资源的大量浪费, 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 要缓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就要求我们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进行合理、适度消费, 同时还要进行绿色消费。

小结

当然, 岩佐茂的生态思想是从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为背景来研究的, 其理论不乏会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约束性, 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也并不尽完善。而我国传统的生态思想由于以当时特定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 加上研究者认识的局限性, 使得其理论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因此, 我们应当结合我国当今的具体国情和实际情况, 批判性的、有选择性的借鉴这些理论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孙玉健.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阐释—从日本学者岩佐茂的环境伦理观谈起[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4) :87.

[2]孙玉健.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岩佐茂的生态伦理观—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现实应用与发展[J].天府新论, 2010 (6) :32.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09 (03) .

[4]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3-05/24/c_124761554.htm.

生态哲学思想 篇2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其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这种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突出表现于生态美学是从一种新的审美高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文化间的审美关系,有助于纠正主体性神话的偏颇,也体现了对人类整体前途的绿色关怀。

瑜伽是古代印度哲学中带到神秘主义成分的派别,而练习瑜伽术的人并不一定信奉宗教教文。简言之,它是一种由姿势、呼吸和冥想三部分组成的健身强体术。到了今天,瑜珈这种追求灵魂与宇宙和谐统一的修行哲学,己经发展成一系列从身体到精神的完善科学的修养方式。它所倡导的健康平和的人生态度,身心和谐的观点,和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正顺应了身处嘈杂纷繁的都市中的人们渴望回归宁静放松的心态m。因而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

从广义上讲,瑜伽是哲学。从狭义上讲瑜伽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的结合。

瑜伽起源于印度,并伴随着古印度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对于瑜伽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各种说法、各种划分。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划分法,是根据瑜伽主要经典的出现及瑜伽体系的建立情况,将瑜伽分为个四个时期:以“韦达经”为标志的“吠陀瑜伽”时期;以“奥义书”出现为标志的“前经典瑜伽”时期;以《瑜伽经》产生为标志的“经典瑜伽”时期,以及近现代的“后经典瑜伽”时期。

1.瑜伽在修持的过程中包括了“与心相应”“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与果相应”“与机相应”五个方面

与心相应是对一切事物本质的体认。与行相应是说通过习禅,入定生慧而得观行一致。与理相应是指禅定和教理的融会贯通;教理是由心安、心非安建立起的真俗二谛理论。与果相应乃是观行者与所证无上菩提道果相应的统一。与机相应则是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赴机应感的相应。在这五类相应中,不论显教密教大多都取“理相应”和“行相应”。理相应,在于法性的应称,是谓“唯识之瑜伽”。行相应着重观行合一,故以禅定为相应。禅定在五相应中位居首要。一心观物心无住相为禅,一境静念无住静念为定。获定境三昧,以习禅为先。习禅之始的静坐,是开启法门的第一步。瑜伽起源于印度,是百代印度哲学六大派别中的一派,至今己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瑜伽是梵文词,意思是自我与原始动因的结合一致。《瑜伽焰口施要集》记载:“……手结密印,口诵真言,意专观想,房与口协,日与意符,意与身会,三业相应,故曰瑜伽。”可见练瑜伽的目的是要达到身、心、灵三者的完美结多。

2.瑜伽以达到三昧境界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

这一境界是一种超越时间,超越死亡,“个我灵魂与宇宙精神浑然无分之境”。它不可言说,不可捉摸,超越了人生在世的有限性,是精神极大自由的无限喜悦的境界。瑜伽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以三昧境界为自己的旨归。尽管它经历了原始瑜伽、前古典瑜伽、古典瑜伽、后古典瑜伽、近现代瑜伽的发展,产生了王瑜伽、诃陀瑜伽、智瑜伽、坦多罗瑜伽、业瑜伽、赖耶瑜伽、军陀利尼瑜伽和奉爱瑜伽等诸多派别,但其对于三昧境界的追求从未改变。其实践方法一一八支行法,更是清晰地体现了达到三昧境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瑜伽这种心灵的自由与解脱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通过与马斯洛高峰体验的印证,指出,瑜伽三昧境界在自我的状态、“我”与客体的关系以及悦乐感上与审美状态具有一致性。在瑜伽三昧境界中,自我通过忘我而达到了更为真实博大的“我”,有着空灵无滞的胸次而与宇宙万有同一,这正是审美状态的特点之一。与此同时,我”与客体融合为一,并在这种一体关系中,获得了对客体的本真认识。这是一种不借助于概念与理智的“全观”与洞察,而这也正是审美状态的特点。此外,在瑜伽的三昧境界中,主体获得了一种平静中的狂喜,这是一种终极的、绝对的快乐,超越了平常的痛苦与快乐的对立,是一种无条件的快乐。这一特点也是与审美状态的一致的。通过与庄子“心斋”、“坐忘”理论的印证,指出瑜伽三昧境界具有空、静、明、喜的审美特点。

瑜伽的三昧境界超越了生理与物质的欲望,达到了身心的纯净化,从而获得了一种虚空的心灵,这是无执无我的真我的达成。这一状态与庄子所说的“坐忘”、“心斋”的状态是一致的,而这种虚以特物的态度正是一种超然的审美态度。虚空的心境体现为一种宁静的状态。然而,这种宁静并非死气沉沉的.死寂,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极静,二是专注,三是极动。这种极静是思维与情欲活动的止息,唯此才能谛听宇宙生命无边的妙音。但它同时又是精神的高度集中与专注,表明了意识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使得对事物的深入洞察成为可能。瑜伽三昧境界的静寂,是极静中之极动,是生命的极度活跃与灵动。在这里,“我”获得了无限的生命能量,产生了无限生命力的勃发。它是宇宙生命创化的源泉,是生命创生之极动。在虚空宁静的心灵中,自我与万物都获得了本真的存在,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出来,这是一种“我明”、“物明”的“朝彻”、“大明”的光芒四射的大光明之境。在虚空静明的心境中,“我”体验到一种无上的喜悦感。这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无以言说的喜悦,它即是恬静的,又是狂喜的。它超越了寻常的苦乐对待,是在宁静的生命之本源中体验到的无极而永恒的欢乐。

瑜伽在通往三昧境界的修行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系列道德的规范,这种道德是是自性的最高神圣律则,是宇宙万物之主一一“梵”的律则的显现。只有在三昧境界中,它才会成为个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从而最终带来社会的道德化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的改善。在瑜伽思想中,“梵”是世界万物的本体,“梵”具有精神性,它产生万物又推动着万物向前发展,万物的一切情状都是“梵”的显现。人与世界万物,与自然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在三昧境界中,人达到了与一切其他众生万物为一之同一性,人与自然的对立消除了。

由此,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得以消除,人不再视自然为自己攫取的对象,而是与之同体的一部分。

总之,瑜伽三昧境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它可以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消除现代人莫名的焦虑,烦躁,无聊,郁闷,带来审美化的人生,使我们获得平淡而真实的幸福生活。

3.生态美学意味着尊重人的个体生命精神的发展的“自由性”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生态生产研究 篇3

关键词:生态生产;生态系统;绿色生产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21-02

美国文化史学家托马斯·柏励(Thomas Berry)在其著作《伟大的事业——通向未来之路》一书中首次提到了“生态纪”(Neozoic)这一概念,与“人类纪”概念相对,旨在告诉我们,以人类为主导的“人类纪”正在终结,与此同时,地球生命正在以相互依存增强的方式走向“生态纪”,“生态纪”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三条可行之路:地球中心、自我限制、有机经济[1]。这再次给人类的生产方式运作方式敲响了警钟,人类如不能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那么在生态纪为主导的今天,人们只能走向毁灭。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显然不能够适应“生态纪”的要求,为此,适应三条人类存在之路的基础上,学界对“生态生产”这一概念進行了着重解读,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学者对“生态生产”概念的解读,对生态生产概念进行浅析和梳理。

一、生态生产的结构体系界定

对于“生态生产”的概念体系,学界众说纷纭,综合学者对“生态生产”概念的种种解读,“生态生产”可以分层为以下三种结构界定。

(一)自然的收支平衡:生态生产的微观层次

对于生态生产的理解,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从狭义上来说,有学者认为:“生态生产是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促使其生生不息、不断向前发展演化的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2]生态系统的生产与再生产,即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这种意义上的生态生产将生态生产划分为三个环节:生物生产环节、能量流动和转化环节、物质循环环节。其要旨在于回归自然本身的和谐圆融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内部自身具备着调节机制,生物和环境之间通过这种特殊的机制调节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机制以矛盾运动的状态为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调和和平衡,最终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就是生态平衡。而微观层次上的生态生产,就是讲求这一平衡的过程。

(二)生态与生产之间的平衡:生态生产的中观层次

从生态与生产的本身意义来说,有学者将生态生产界定为“生态型生产力和生态型的生产关系,前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后者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3]

从中观意义上探讨生态生产,就离不开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探讨。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生态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关系过度,正是“人类中心”向“地球中心”的过度。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生产力的定义已经形成了共识。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它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其他一切物质技术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4]。长期以来,在哲学教科书中,生产力一般被这样定义:“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体现着人们在物质生产中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解决社会同自然的矛盾。”[5]在这种生产力概念的引领下,随着科学革命将人推到了万能的普罗米修斯的地位,人们对自然进一步走向了征服、控制和掠夺。以“征服论”为主导的人类群体依靠技术强加改造征服自然,使被人类加以改造的自然变得满目疮痍,人们通过改造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财富远远不能与所损失的相比。

“生态生产力”要把以“征服论”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地球中心”主义,它大大弥补了传统生产力所缺乏的人与自然间的和谐观念,将“生态型”作为生产力的限定范围和基本要求,旨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发展的生产力。现今学界对生产力有了新的认识,认为适应现今大背景下的生产力为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概念被定义为“人类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服务、协调配合所释放出来的物质力。”[6]这一概念的重新定义将原有的单向度的生产力概念补充以双向度,对生态生产的探讨也有了进一步的补充。

从生态生产的中观意义上讲,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把握“生产”的同时把握“生态”,实现物质生产利益与环境再生产利益的双赢。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关系”是发展生态生产的两个必要条件。而这种意义上的发展必须落实到实际的具体的政策措施当中,也要加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实现这种意义的生态生产。

(三)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宏观意义上的生态生产

马克思曾经用“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理论描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一种,“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与此同时,现今自然环境的改变也依托于人,人“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7]

长期以来,社会生产被划分为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两个层面,而生态生产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分为物质生态生产和人口生态生产两个层面[8]。从总体上说,生态生产是物质生态生产、人口生态生产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物质生态生产的产生与人类本身和环境资源的现状是分不开的。物质生态生产本身包含着两个要点:物质与生态,而物质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协调物质与生态之间关系的过程。生态生产视域下的物质生产,要求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生态生产是生态生产在人口发展中得以运作的条件,人口生态生产是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协调运作。人口的无限制增长对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大大加重了环境的承载压力。以King为代表的麦多斯学派提出,只要人口的数量规模在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容量之内,则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9]。人口生态生产作为生态生产的重要一环,使生态生产在人口方面得以实现。

此种意义上的生态生产,就是达到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生产,这种宏观意义上的生产,除了上文中所说的物质生态生产和人口生态生产之外,也包含着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等诸多方面。

二、生态生产研究两个方向的阐述

根据对生态生产这一概念的不同角度的梳理对生态生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向:纵向动态研究和横向平衡态研究,其中,纵向动态研究主要针对于对生态生产的发展前进性做出探讨,而横向平衡态研究致力于对生态生产方法的讨论。

(一)纵向动态研究——生态生产的递进发展角度

国内学者对生态生产概念的研究,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的。而对这一概念的纵向研究,是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生态文明发展等角度来论述的。

1.从生产力发展和文明发展角度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对生态生产意义的建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即白色生产力、灰色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与之相对应的能源方式,从薪柴畜力、到化石燃料到清洁能源的使用。与之相对应的生产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的作用下进行生产发展的过程。而与三种生产力相对应的三种社会形态,分别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生态社会[10]。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生態生产的过程就是生产力不断进步和革新,生产工具不断革新,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互惠双赢的过程,对这一角度的研究着重于对生产力发展过程的研究和生态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的发展表述。生态生产是一个不断自我突破、寻找最优方式的过程,在于在建设生态社会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生产发展,以生态生产力为其主要生存根基。

从文明发展角度看,生态文明不断进行发展的过程也是生态生产进行发展的过程,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几种不同的形态: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种文明不会立即被另一种文明完全取代——取代的过程是渐进式的[11]。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对应着生态生产的发展,生态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文明向上发展的过程。生态生产就是文明不断发展、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过程。

2从技术论角度

从技术论角度来说,生态生产的过程,就是科学技术不断“生态化”的过程。在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技术论经历了三个阶段:(1)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征服性”技术论;(2)后现代主义中的技术批判理论;(3)生态技术论。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传统生产力概念“征服改造自然能力”的基础之上,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或基本职能即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第一力量或最高力量,科学技术的最高价值目标则在于开发自然,驾驭自然,索取自然[12]。这种技术论为代表的传统意义上生产,也只是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在此,技术的优势作用和改变作用远远不能与所受到的破坏相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以扩张和掠夺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所显示出来的一系列后果已经让人类不堪重负,在这一背景下,对技术的批判应运而生,代表人物如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

随着生态哲学的范围扩大化,“生态技术论”应运而生,将技术生态化,其实质在于提出传统科学技术之中的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成分,推广技术中的有力部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有生态主义色彩的科学技术要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以保护自然平衡为基础,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技术作用。

(二)横向平衡态研究——生态生产的内容研究

对于生态生产的平衡态研究,主要是针对生态生产自身的概念意蕴的探究,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以下将做出简单探讨。

1.生态生产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社会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生态生产的方式在于不超出生态限制的情况下,维持自然的自净能力、再生能力。人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违背自然本身的自净能力和再生能力,依照这种说法,首先,可以提出,生态生产的过程,只有人类向生态系索取小于其生产量,才能使生态系统不断补偿和维持再生产的能力。否则,生态系统被破坏,人类只能自食恶果[13]。

生态生产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生态化和专业生态生产[14]。物质生产生态化的过程是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态原则,遵循生态规律,采用生态的方法,通过清洁高效能源的利用进行循环利用,降耗减排,最终实现资源的最充分利用和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的最大化[15]。产业生态化的设想思路正在逐渐上升到所有领域的应用。

专业生态生产是人类自觉遵循生态规律,调动社会物质资源,协助、推动生态系统恢复和增强生态生产能力,增加生态产品产出,以促进生态恢复、增殖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专业性社会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方式的运作既能产生出充足的经济利益,又能带来副产品。随着生态文明逐渐代替工业文明,这种生态生产方式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2.生态生产的生活方式

生态生产的生活方式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生态、绿色,节俭。从生活方式上,我们倡导以生态为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首要要求,保护环境基础上实现发展;在生产方面,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改变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原料的循环充分利用;在消费上,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3.生态生产的价值理念

而对于生态生产的理念讨论,主要从环境伦理学角度出发,环境伦理学不同于以往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的传统伦理学,其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16]。基于这个目标,国内学者将生态生产的理念总结为如下几个要点:(1)保护环境,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生态公正,可持续发展,不仅实现代内公平,也要实现代际公平;(3)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崇尚节俭,反对浪费。

三、结束语

对于生态生产的研究和讨论,随着时间和人們认识层次的发展还会继续,而通过对生态生产的研究,会对今后环境保护、生态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通过对理论问题的正确梳理探讨,会达成对我们世界和生活的积极改观。

参考文献:

[1][美]赫尔曼F·格林(Herman F·Greene).托马斯·伯励和他的“生态纪”[J].王治河,译.求是学刊2005(3):5-13

[2]邱耕田.生态生产初论[J].求索,1995(2):84-87.

[3]张术环.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生态生产方式[J].经济纵横,2007(3):38-41

[4]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第2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784.

[5]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20.

[6]柯宗瑞.生态生产力论[J].新华文摘,1991(6):178-18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7.

[8]孙丽,孙大为.论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12-16.

[9]包庆德,董华.生态哲学维度:人口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4):9-12

[10]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2):138-140.

[11]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31-37.

[12]吴晓江.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第一生产力”[J].哲学研究,1991(12):12-16

[13]孙丽,孙大为.论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12-16.

[14]丁宪浩.论生态生产的效益和组织及其生态产品的价值和交换[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

[15]周文宗,刘金娥,左平.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9.

中国传统哲学中生态伦理思想浅析 篇4

1 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中国哲学在自然万物面前, 始终具有一种博大的胸怀, 具有一种宽容仁厚之心。始终认为自然万物和我们人类一样, 也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因此, 它们的存在和个性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自然万物乃是平等的伙伴。《论语》说孔子:“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意思是说, 孔子钓鱼, 不用大网;打猎, 不射还巢和栖息在树上的鸟。这体现了孔子对弱小动物的一种尊重和仁爱。在儒家传统中, 始终是以孔子所代表的这种仁爱之心去对待万物。宋代的张载说:“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即, 他人都是我的亲兄弟, 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同类、同伴。北宋的程颢说:“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可见, 中国传统哲学始终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万物, 人类是自然万物中的普通一分子, 而不是雄踞大自然之上的主宰者。尤其是《庄子》一书, 这种对自然万物的平等意识不仅十分明确, 而且十分丰富。《庄子》指出:万物在本质是一样的、平等的, 没有差别的, 大小、彼此、美丑、是非、生死等等莫不如此。“以道观之, 何足贵贱” (《庄子秋水》) , 以大来说, 大海不可谓不大也, 但在天地之间, 它又难以称之为大了;中国不可谓不大也, 但在海内, 就好象“梯米之在大仓”一样, 难以称之为大了。庄子说:“因其所大而大之, 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 则万物莫不小。”每一个东西都比它小的东西大, 也都比它大的东西小。所以一切东西都是大的, 也都是小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大山为小;莫寿于子, 而彭祖为夭。”从上述可看出, 庄子的相对论中蕴含着极为可贵的万物平等意识。庄子这样尊重万物的存在和个性的平等思想在后世也有很强烈的回响。明代吕坤说:“山峙川流, 鸟啼花落, 风清月白, 自是各造其天, 各得其分。我亦然, 彼此无干涉也” (吕坤《呻吟语》) 。自然万物不仅是我们的同类, 而且是我们的朋友与知己, 因为在本质上与我们是同等的, 我们必须尊重其天性。翘首云天, 俯瞰山川, 时而星垂云阔, 月涌江流, 时而鱼出燕斜, 鬼啸猿啼。整个自然界就这样展现在人类的眼前, 或壮采伟丽, 眩人心目, 或幽美奇致, 动人情性。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而且对于培养我们的审美心胸, 对于培养我们的高尚情怀, 对于铸造我们健康人格, 都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这种强烈的生态意识, 这种浓郁的自然情怀,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价值的精神资源。我们相信, 这种宝贵的精神资源, 不仅将继续嘉惠中华民族, 而且必将融入世界文明潮流, 成为整个人类谋求进步、和平、发展的不朽智慧。

2 惜生、爱生的生态伦理准则

中国古代对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认同。儒、道、佛都有惜生、爱生的慈善情怀。仁爱万物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重要准则。儒家思想不仅提倡“仁者爱人”, 而且认为对待天地万物也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孔子认为, “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 表达了他对万物所持的善待态度。孟子对仁爱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 他说:“质于爱民, 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 奚足矣谓仁?” (《春秋繁露·仁义》) 儒家伦理从爱人到爱物, 天不违人, 人不违天,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张, 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爱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道家虽然没有提出专门的保护动物的伦理思想, 但它也反对“动物的存在是为了给人提供肉食与方便”的自然目的论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 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 (《列子·说符》)

3 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

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关系, 而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所谓合一即指对立的统一, 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道各家所共有之, 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 ,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 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行为的基本依归。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 也以“仁”待物, 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礼记·中庸》说:“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这都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代董仲舒讲天人合一, 宣扬“人副天数”陷于牵强附会。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 在其所著的《西铭》中, 他以形象的语言宣示天人合一的原则:“乾称父, 坤称母, 予兹藐焉, 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这是说, 天地犹如父母, 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 都是由气所构成的, 气的本性也就是人与万物的本性, 人民都是我的兄弟, 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可见, “天人合一”在中国由来己久, 并主要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即人可以认识自然, 合理地利用自然, 但不应该破坏自然, 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与自然友好相处, 反对“物畜而制之”, 征服自然, 以免失去大自然这个朋友, 正如我国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人合一”, “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 是一个非常伟大的, 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这是东西方文化最显著的区别之一。”[1]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仅关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而且也关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因如此,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无论是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还是对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然而, 一个时期以来, 我们许多人却忘记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以征服自然为目的, 以科学技术为手段, 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 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使我国的资源浪费、生态失衡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如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测算: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 G D P增长了十多倍, 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五十多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没有在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也就是说, 我们的经济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而取得的。另外, 还有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环境污染、物种减少、城市缺水等一系列问题。用恩格斯所告诫的话讲:“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2]可喜的是, 党和国家领导人已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并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明确地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 搞好资源, 能源节约, 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伟大思想的回归和生命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人生絮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114, 147.[1]季羡林.人生絮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114, 147.

生态建设思想宣传 篇5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苏木镇都要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农建指挥部,并要建立强有力的办公室,抓好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制定方案,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检查指导,亲自深入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分管领导要主动承担重任,抓好具体工作。农口部门班子成员都要深入基层亲自指导,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第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争取大干30天,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各级都要层层落实领导包工程、包项目责任制,要把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真正落实到领导头上,责任到人,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健康开展。

(二)宣传发动,竞争激励。宣传发动,竞争激励是推动和促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宣传和文化广播电视部门要切实加强全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宣传力度,要设立专栏,进行专程跟踪报道,突出宣传会战中的典型,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为激发各苏木镇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全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今年政府要继续开展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评比活动,以奖代补,年终进行表彰奖励。

(三)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今年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普遍发动与重点建设相结合,要在广泛发动群众普遍开展的基础上抓重点,要采取抓重点带全局的办法,推动农建整体开展。各苏木镇确定的重点工程都要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备案,“两办”要与纪检监察、组织部门配合,加大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对工作完成不利的苏木镇要进行通报,同时追究领导责任。各地要抓重点、树典型、带全局,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一个新典型,乡乡有重点、村村有工程、户户有行动,使全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一个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开展的大好局面。

(四)统筹安排,抓好落实。今年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相对于往年来说非常重,点多了、线长了,要求各地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数质并重,塑造精品。无论是小流域治理、修畦整地、生态与畜牧业建设,还是产业化基地建设,都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争创精品工程。各地要把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秋明春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早认识、早宣传、早安排、早行动,以早争取主动。要认真总结近几年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经验,制订出今秋明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村、组,落实到人头,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大打一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攻坚战。

生态哲学思想 篇6

从生态哲学维度解读生态文明,如果撇开人类发展观及其价值取向,就可能无法有效表征其时代结构特征与现实实践品格。因为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一般而言,从发展的历时性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就是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以往包括工业文明阶段蕴涵的生态文明因素在内的所有的积极成果;从发展的共时性角度讲,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相对并渗透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生态化转向。

从生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视界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地把握,人的观念形态特别是思维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人类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文化多样性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人类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人类的科技体系特别是生产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人的消费模式特别是生活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人的自由生存状态特别是全面发展样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生态文明并不是单纯的或是单一的文明形态,而是具有以生态化主导型为前提基础、兼容并蓄多种文明模式的整合体——从纵向维度上,具有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前后有序传承性的特征;在横向维度上,具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有机交织性的特征;在整体效益上,具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各类资源、提高能源效率的有效统摄性的特征;在技术保障上,具有讲求科技的生态含量、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包括绿色适用技术、现代环保技术和整个科技体系生态化在内的绿色技术的追求,促使一切有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受到严格限制,特别是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而无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得到高度重视直至积极推广,从而加速和谐发展进程的特征;在能源利用上,具有能源结构转变的多样化,当代过渡能源的再生化,理想生态能源的规模化以及力求常规化石能源的清洁化改造、过渡能源的积极开拓和生态能源的规模化提升的特征;在市场经济运行与政府宏观调控上,要有新的制度之创新:“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因此,加大生态文明之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的研究力度,就显得极为必要而迫切。

比如,以现代化理论为例。传统现代化理论由于缺乏生态哲学的理论维度和生态思维的有效规范,将现代化得以有效运作的生态系统前提和自然承载基础统统遮蔽,由此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遭遇来自自然资源体系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严峻挑战。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生态革命,是生态哲学原理和方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广阔领域的全面渗透和广泛辐射而引发的现代化模式的生态化转型。其核心是“超工业化”从而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和“生态的经济化”。生态现代化自觉促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成为和谐互动的有机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值和生态系统的修复改善的有效结合,从而开启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绿色资本与生态文明之路的有序转换。

比如,以生产力理论为例。传统哲学视野中生产力理论的缺陷有三:一是仅仅有征服自然的维度,我们可将其称之为“征服论”。这极易导致“雁过拔毛”“竭泽而渔”甚至“杀鸡取卵”等急功近利甚至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行为,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二是无保护和建设自然维度,我们可将其称之为“半边论”。由此缺乏“生态化”的限制、规范和引领,导致“只知索取,不知给予”“来而不往非礼也”,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持续;三是由于科技本身特别是对科技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第一破坏力。实际上,现代高新技术如果没有有效的生态化约束、规范和引领,比如,原子能的非和平利用,就极有可能导致第一破坏力。

生态哲学视野中生产力理论有如下新意:一是利用自然的合理性和改造自然的科学性,我们可以称之为“约束论”。对再生资源利用应遵循再生时间过程,再生空间范围,再生数量规模,再生质量效果;对非再生资源利用,在目前技术和制度安排下如何使其效益最佳化,开发速率如何不超过寻找替代资源速率;二是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和建设自然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称之为“改善论”。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不是单向度地征服改造而应该积极地体现在使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自觉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方向;三是对科技生态化限制、规范和引领,使其真正发挥绿色生产力之功效!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比如,以风险理论为例。工业社会为人类文明发展带来便捷但也带来巨大风险。自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发生微妙变化,某项决策可能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种种迹象表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研究风险社会生存困境的生态维度成为必然趋势。风险社会理论的兴起和风险观念确立,不仅意味着以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生态灾难风险为代表的越来越多全球性问题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现实,且也标志着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质疑和挑战业已成为一个时代性话题。从风险社会及其多维视角审视、风险社会生存困境的生态维度、风险社会生存困境的生态特征以及风险社会生存困境的出路探析等方面开展论述,风险社会理论的生态维度研究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比如,以安全理论为例。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状态。传统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安全、领土安全、政治稳定等。新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其中生态安全是指国家所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维持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良好自然条件和丰富自然资源,由一系列环境要素综合表现的安全性表示。包括四大生命系统的安全和三大环境系统的安全。四大生命系统的安全性是指: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三大环境系统的安全性是指:大气、水源和其他资源的安全性。生态安全的面临挑战。包括生态安全与传统环境问题:人口膨胀、臭氧层损耗、全球变暖、酸雨危害、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安全与新环境问题: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克隆技术安全、转基因技术安全等。

比如,以消费理论为例。一般而言,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对基本范畴。马克思指出:“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伴随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升。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大量生产,只能通过刺激大众大量消费方式实现。深层逻辑在于,诚如黑格尔指出:“‘舒适的是某种完全无穷无尽的和无限度前进的东西,因为每一次舒适又重新表明它的不舒适,然而这些发现是没有穷尽的。因此,需要并不是直接从具有需要的人那里产生出来的,它倒是那些企图从中获得利润的人所制造出来的。”问题在于,消费者购买商品已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不断地满足被刺激起来的、且不断膨胀的欲望所形成的所谓的“需求”。即一种虚假的、被强迫的、甚至是被组织的“需求”。而这里的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被广告媒介延伸和放大而变得异常复杂;人们把贯注于消费当作满足需要的唯一源泉。这就是所谓的“异化消费”。

工业文明下的消费模式。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乃至巨大功用性激发了人类征服自然的需求欲望和勃勃野心。然而当人类以“先进”科技手段向自然界进行雁过拔毛、竭泽而渔甚至杀鸡取卵式开发而陶醉于“胜利”时,自然界以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态势“报复”与“惩罚”人类。其线性消费模式特点是经济系统致力于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以满足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用过的物品则被当作废弃物被抛弃。显然这是一种资源耗竭型消费和环境污染型消费。

异化消费是当代资本主义最主要也是最具时代特征的异化现象,它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最现实具体的根源;在我看来,对此既不能简单片面地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已经取代了经济危机,也不能不看到在当代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内在深层逻辑关联日趋紧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前者是构成后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并业已成为21世纪以来一个新的时代特征。而异化消费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无限增长具有内在深层逻辑关联,并与地球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有限性构成现实的矛盾冲突,从而必然导致生态危机。而这并非仅仅通过所谓“技术手段”就可以解决的。为适应人们不断扩大的“虚假需要”,必然要与有限地球资源形成矛盾。而完全沉溺于所谓物质性的“炫耀性”消费、“奢华性”消费和“占有性”消费的异化消费使得人们总是用物质需要来理解精神需要,让人们把追求物质享受当作第一需要,把物质利益的满足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异化消费牺牲了人的精神需要,使人成为物的奴隶,丧失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与享受。因此异化消费既在客观上扭曲人的本性,又在现实中破坏生态环境,更在长远和整体维度上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克服异化消费的出路是实行一种适度消费方式。今天的生态危机需要对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特别是消费行为进行生态约束、引领和规范。这就要求在全社会全面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和深度消费。所谓绿色消费也就是“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消费,所谓适度消费也就是“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消费,所谓深度消费也就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消费。一句话,绿色消费既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深层反思与深度批判,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有机环节。

比如,以技术与能源维度审视生态文明。生态技术的实质就是发展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促使人类逐步转向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满足社会需求、优质高效的完美的生产体系。包括:一是绿色适用技术:生态技术的微观层次。20世纪70年代,舒马赫提出“具有人性的技术”,也就是“大众生产的技术”或“中间技术”。舒尔曼提出“替代技术”即小技术。二是环境保护技术:生态技术的中观层次。环保技术是专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研制和设置的现代技术体系。随着人类对生存发展的高质量环境需求,这一层面的技术呈现出体系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科技体系绿化:生态技术的宏观层次。实现整个科技体系的绿色化,是从根本上防治和根源上防止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性举措。这是一次群体技术或者说是一次整个科技体系的大转变,而并非单项技术或个别技术的转变。它将为生态文明提供全面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传统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期既不能割断历史经脉又应有所突破,是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移递进甚至转换替代的过程。首先,能源结构转变及其多样化。世界能源协会估计,到2050年全球主导能源将至少包括7种:煤炭、天然气、石油、核能、水电、太阳能、风能,而且没有任何一种能源所占份额会超过总量的30%。世界能源经历由低效、高污染能源向高效、清洁能源发展的转变过程。反映世界能源结构由石油时代向石油、天然气时代转变的发展趋势。其次,当代过渡能源及其再生化。能源是技术的动力支持,技术为新能源开发开辟道路。核能的和平利用是人类摆脱能源危机的出路之一,生物能源的低污染可再生是其最大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再次,理想生态能源及其规模化。太阳能与风能、生物质能并称世界三大再生洁净能源。仅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例,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一年获得的太阳能相当于16000多亿吨标准煤,若有十分之一的土地上装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装置,即使按10%的转换率一年也可获得165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现代风能工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的加里福尼亚诞生。全世界利用风能在1995~2000年间增长近3倍。中国的风力利用潜力巨大,单靠风力这种潜力如能挖掘就足可使全国的发电量增加一倍。

总之,现代社会特别需要从生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视野看问题,为此有必要自觉培育生态思维与生态实践方式。

生态思维是从生态哲学思维的维度,自觉审视和积极思考人与自身生存发展其中的自然界特别是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以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绿色思维方式。与传统思维相比较,生态思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整体性与协同进化的协调性;人与万物存在关系的多元性和价值联系的多样性;自然界自组织的开放性与物质能量转换的循环性;地球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认识过程的无限性。生态思维的重要功能有三:第一,生态思维协调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第二,生态思维渗透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的双向性;第三,生态思维辐射人的环境保护与发展能量的双效性。生态思维审视当代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可观,人均水平低,资源消耗高,浪费现象严重;二是节能技术滞后,管理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粗放;三是思维方式陈旧,制度水平低,奢侈而铺张,往往好大喜功;四是立足基本国情,应该而且必须厉行节约,节俭而创新,消费而不浪费。

生态实践是从生态哲学维度,在生态思维引领下合理改造人与自身生存发展其中的自然界,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并以其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现代实践方式。包括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生态化两个有机构成。与传统实践方式相比较,生态实践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生态实践讲求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第二,生态实践追求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第三,生态实践力求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第四,生态实践寻求工具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生态实践的重要功能有三:首先,生态实践能够有序处理好人际之间的人态平衡;其次,生态实践能够有效协调好人地之间的生态平衡;再次,生态实践能够有机调整好人己之间的心态平衡。生态实践的绿色作为。生态实践反对传统单向度的掠夺式、粗放型和外延式的实践方式,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由于:第一,生态实践是崇尚生态与资源系统的持续发展;第二,生态实践是追逐经济与社会系统的科学发展;第三,生态实践是追求人类与生存系统的和谐发展;第四,生态实践是力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篇7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

1 引言

近年来, 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同时也是当前学界热议的话题, 尤其是从伦理角度上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更是当前学界的一大热点。为了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危机,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不断从伦理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自然、对待自然, 以期发现克服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2 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形成

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 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日益破坏, 而生态伦理就是在面对这些问题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以及发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工业化在西方的加快和在全球范围的展开, 经济的繁荣满足了人们物质欲望的同时, 也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种恶果到20世纪60年代初便开始悄然萌发、蔓延并显现出了巨大的破坏性。与此同时, 20世纪50年代以后, 美国当代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在当时引起了广大民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一些民间的环境组织也在此时应运而生。与此同时, 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 其中有海德格尔对技术时代的剖析批判和对人类主体地位的反思、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等等。

20世纪60年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环境保护运动。生态伦理以此为契机,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渐渐呈现出繁荣景象。

3 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3.1 生态伦理的概念

“生态” (Eco-) -词是由海克尔创造的, 源自古希腊文, 原意是指家或人所处的环境。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 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惯”。

“伦理”一词, 也源自古希腊文, 原意是指风俗、习俗。在我国最早见于《乐纪》:乐者, 通伦理者也。长期以来, 人们对伦理概念的界定, 主要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社会里人们只重视人类对自然的权利, 却忽略了人类对自然的义务;只重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性, 却忽略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 因此人类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困境。所谓生态伦理, 就是对人类伦理道德思想的重塑, 更加突出人类对自然界的人文关怀和伦理情怀, 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辩证的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坚持人、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

3.2 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3.2.1 生态善恶原则

“善”与“恶”在伦理学的范畴中, 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生态的“善”, 即是指人们在生产, 生活和消费等一切行为中, 不破坏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的“恶”, 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破坏了生态平衡并且损害人类共同利益。生态善恶伦理原则的确立,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并约束了人们行为, 通过激发人们热爱自然, 爱护各种物种的道德情感, 把这种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升华为追求生态真善美的自觉行为和崇高境界。

3.2.2 生态整体和谐原则

在自然的大生态系统里, 丰富的生物种群, 包括人类自己特有的生态位, 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利益共同体。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只要对其中的某一部分破坏达到一定程度, 都会导致整个有机体的失衡, 因此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系统的好坏是戚戚相关的。现在, 虽然人类拥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 但是仍然要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 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整体和谐的新型关系。

3.2.3 尊重自然价值、利用和开发自然的人道主义原则

地球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己经存在, 并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发展着, 形成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自然万物在这一平衡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功能, 任意排挤只会给生态平衡带来损害。生态伦理学揭示出自然具有极其丰富的价值内涵,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物也有它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以及发展权利, 同时要求人们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大自然, 以人道主义的原则对待大自然。

3.2.4 义利相统一原则

义利统一, 即是指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 要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 生态伦理就是调整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它把道德扩展到了自然界中,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目的是实现人类更加长远的利益。因此, 生态伦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利益问题, 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类共同的长远利益, 倡导的是对合理利益的正当追求, 而不仅仅是为了自然利益, 更不是轻视或反对人们对正当利益的追求。

3.3 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研究方法

3.3.1 整体主义方法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 它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所以,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应该遵循整体主义的方法, 把人与自然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站在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 从部分与整体、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关系中, 全面的、综合性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3.3.2 价值分析方法

生态伦理学不是表层地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而是深入研究人对待自然环境的行为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 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哪些是善的、恶的, 哪些是公正的、不公正的, 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所谓价值分析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的态度行为进行价值评判, 价值分析方法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3.3.3 辩证的方法

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生态伦理学是是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的研究, 环境范围内的道德关系一样也要受到辩证法一般规律的支配, 因此,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 也要遵循辩证法的规律, 在积极吸收合理的内容、批判不合理内容的基础上, 建立起更加科学的生态伦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

4 生态伦理构建的现实意义

4.1 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伦理的构建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 自然将给人类带来福祉, 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提供充分条件, 在生理和心理上给人类以满足。以掠夺和征服自然为目的的发展, 历史与事实都已经证明了其必将得到恶劣的后果, 导致沙化、荒漠化、水士流失、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消失等现象频出。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必将严重影响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伦理强调”和谐”,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其核心思想。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生态伦理观念, 转变错误的生态伦理观念, 与人和自然相对立的错误理念划清界限。缺乏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的社会, 根本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2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即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必须同时追求政治、文化和生态的良性、稳定、健康发展, 协调好“五个文明”的关系,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使社会发展在自然环境层面达到和谐,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既关注经济的发展, 也关注人的根本利益, 更关系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强调的是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建设、人口有序增长、自然资源消耗和保持、环境开发等关键性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因此, 生态伦理的构建,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4.3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人类中心主义”、掠夺式发展、枯竭型开发、粗放型发展, 这些落后的思想将人类的生存环境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个别地区甚至已经把自然生态毁灭殆尽。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资源储量受庞大的人口基数约束, 人均资源享有量与国际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现实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当前我们必须转变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生态伦理观。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和支持的前提下, 协调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保持好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在资源节约、环境优越、生态良好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将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发展行为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当今世界,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 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 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带来了环境的持续恶化, 使得能源短缺、物种灭绝等一系列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激增, 人与环境的不和谐发展已经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当今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错路”, 要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前争取最大的平衡, 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禾.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评析[J].绿色科技, 2014 (2) .

[2]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何青.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3.

[4]徐卿.低碳社会的生态伦理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2.

[5]宋佳怡.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2.

[6]邓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观价值向度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5) .

[7]周琦.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的生态伦理与伦理对策[C]//.2013年全国哲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 2013.

生态哲学思想 篇8

一、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

1.人是自然的存在物

马克思认为,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 人是依靠自然生活, 自然界与人之间, 是一种持续不断的交互过程, 人类的头脑和血肉都存在于自然界。马克思紧密联系了人类和自然的活动, 指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还对劳动力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的自然条件;二是日益改进的劳动社会力量。正是因为自然条件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自然条件的研究, 在很大程度上对劳动生产率产生了影响。

2.人的存在是能动和受动

近代以后, 伴随着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人和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研制了机器, 发现了新大陆, 而这些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重大成果。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 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过程, 人对自己的主体功能进行着强化。并不断的取得了征服自我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 自然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先天性, 是根本无法取消自然规律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这些自然规律也要发生变化。人的能动行为要受制于自然界的本性和固有的规律, 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先决条件, 就是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

3.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相互制约

马克思和恩格思通过对将人与人的关系紧密结合, 进一步剖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指出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以劳动为中介的社会关系中, 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张只有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的范围内, 才会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 才会有生产产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 会同时发生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两种关系又是互相制约、互为中介的。因此, 只有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准确把握, 才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进行正确的说明和解释。在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同时, 对劳动和人的异化以及自然界也带来了破坏。马克思和恩格斯尖锐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环境带来的破坏和污染, 同时对资本主义生态异化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并进一步指出, 只有将人对自然的统治清除, 才能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才能使人获得社会的解放。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1.树立和谐共存的新型自然观,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界的主人是人类, 自然界不具备自身的内在价值, 而仅仅是拥有对人的工具性价值。从伦理观的视角出发, 道德的主体是人, 伦理道德范畴不包括其他生物。对于其他生物, 人无需担负道德上的责任。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非常严重, 究其原因, 传统的人类中心论,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 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及迅速发展的科技下, 一味的向自然去索取, 而对自然规律无视。而一旦这种索取超出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供给能力。并且超出了自然界的自净能力, 给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那么就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在爱护自然的过程中, 对自然进行改造。将人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对人的主体性原则进行检查,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进行改善和优化, 担当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的重任。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将传统发展模式摒弃

正是由于人类的自然活动, 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马克思对人类生产活动的描述。“物质变换”的合理程度, 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合理程度的体现。恩格斯指出:“如果人类不遵循伟大的自然规律, 则必然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而人类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危机, 正好印证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循环模式, 是产生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和冲突的实质。随着人类不断扩张的生产系统, 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有限性和人类经济增长无限性间的矛盾,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裂缝”。这样会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削弱, 使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要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解决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是最佳选择, 就是利用循环经济组成一个反馈式的闭路循环流程, 即“资源—产品—再资源”, 其原则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在这个经济循环中, 能够长久和合理的利用所有物质和能源的不断循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通过其“物质变换”走向良性循环, 并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耦合, 保证自然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 将生态危机摆脱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立足于历史观的视角进行分析, 它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想使人和自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得到彻底的消除, 就必须要对自然规律自觉尊重, 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消除。从生产方式分析, 既可以宏观调控, 节约能源、规避盲目生产, 同时又可将环境污染和企业外化成本弱化, 进而将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降到最低。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就是生态文明, 从“人统治自然”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渡, 是其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国家所倡导的建立区际间的生态利益补偿机制, 一方面通过结合地方性思考和全球性行动, 使建设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成为“既是全球性又是地方性的思考和行动”。另一方面, 通过相应的费用支付, 更好的保护生态成果, 补偿那些负外部或者是正外部减少者, 真正实现生态风险共担和生态利益共享。总之, 社会主义制度的日臻完善, 吸引更多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在谋取自身经济发展过程中, 有机的统一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全世界理论界都在探求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 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时,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 对于真正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并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崭新的理论选择。

摘要:随着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 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因为自身在实践过程中社会行为和生产行为的不合理,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严重后果。目前, 生态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全球化生态危机开始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对生态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本文重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精辟见解、观点和基本理论, 对当代社会生态文明的构建, 以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童志锋.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基于环境抗争的研究[J].理论月刊, 2013 (03) .

[2]崔建霞.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致思路径[J].教学与研究, 2012 (05) .

[3]郦建强, 王建生, 颜勇.我国水资源安全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水利, 2011 (23) .

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篇9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前提和财富源泉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 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方能进行。”因此, “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即是说, 任何生产力都是以一定的自然条件即环境为前提的, 离开了自然环境, 社会生产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可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里,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前提的思想是清晰明确的。

与此同时, 通过劳动过程的精准描述,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自然界和劳动一起构成财富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表现”恩格斯更加明确地指出:“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 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

(二) 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能够发生变化的, 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 人类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只有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才可以减少和避免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指出:“从理论领域来说, 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 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 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耗的精神食粮;同样, 从实践领域来说, 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 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 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 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 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 (材料) 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 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马克思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在于说明自然界同人本身的联系, 在于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不能否定自然界更不能独立于自然而存在。因此, 马克思把自然界当作是人的身体的延伸, 这是极富有见地的理论, 在价值取向上就是说自然界对人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的结构的一部分, 不容忽视, 不容损害。人类保护自然界和顺应自然规律正确利用自然界, 就是保障人的生存, 就是在积极生产人自己的活动的机能。显然, 马克思关于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观点, 包含了生态学的哲学思考, 极具意义。

(三)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思想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质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实现了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人道主义”。由于“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要将自己的实践活动根植于自然系统中。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那种将自然界看作敌人, 而采取一味斗争的态度, 与自然界“和解”的态度, 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从而使各种环境问题就能得以缓解。

二、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误区

生态经济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益, 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 又是生产要素, 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并重, 在利用时抓环境保护, 力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在发展中动态平衡。总之, 生态经济是生态和经济并重、双赢的经济形式, 而不仅仅以其中之一为目标。我国一些地方却不是这样来看待生态经济的, 归纳起来有两类错误的行为, 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

一类是许多地方本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山清水秀, 空气清洁, 树木繁茂, 资源丰富, 但是在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的政策下, 资源被过度开发, 空气和水被污染, 人为的痕迹破坏了自然的风光。

另一类则是该地方本来没有可以作为旅游的生态环境, 但是地方出于某种考虑, 而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生态旅游景点。对这类行为, 我们应该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如果发展生态旅游的投入能够以收益的形式回收, 那么我们不妨将这种行为看作一种投资, 该投资以产业的形式存在, 并且是盈利的, 那么我们可以支持这种投资。如果非但没有盈利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则应该寻找更好的经济、环境双赢的经济活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点, 并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综合考虑, 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全民生态经济教育, 更好为和谐社会服务

生态经济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环境系统 (包括森林生态系统) 和经济系统的性质及规律, 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关系, 认识生态环境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 克服对生态环境冷漠无知的态度, 确认与自然协调发展新观念的教育活动。

1.协调的自然观。全球都市化正在改变人类的物质和社会生活环境, 加快全球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诸如, 人均耕地面积的锐减, 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等问题使人们感到了资源所带来的压力。人类应确认生物和环境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权利和地位, 从而自觉地善待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最主要的是改变自己的主体性立场。必须把人类自身的利益看作是与自然密切相关的, 放弃孤立地、主观地对待人类权利的态度。

2.适度的消费观。在当今, 一些人把所消费掉的东西多少, 消费水平的高低, 看成是事业成败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志, 人变成了消费机器。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极其不正确的。人类应该树立“全面的需求”与“适可而止的消费”的观念, 在维持和延续环境资源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消费。在生活方式方面要走生态道路;树立生态消费的新思路;包括在能源消耗、交通方式的选择、日常生活消费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要避免浪费。

3.持续的发展观。20世纪中后期, 出现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浪潮。但在后期, 这种发展观及其实践模式受到来自经济发展自身的严峻挑战。从70年代起, 社会发展的概念进入一个新阶段, “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深刻, 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整体发展, 即把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矛盾或利益加以整合, 使之协调发展;二是持续发展, 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以确保子孙后代的发展;三是公平发展, 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公平。

4.综合的效益观。以森林为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而且利用自身的群体效应, 对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具有三大效益, 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三大效益中, 生态效益越来越重要, 经济效益在林业中一般而言已不再占优势地位。人们必须深刻领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涵, 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林业持续发展。

《葬书》的生态美学思想 篇10

《葬书》[1]是一本论述如何选择阴宅 (葬地) 的风水学著作, 它认为人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与其祖先阴宅的风水好坏有关。阴宅风水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生气”。“生气”又必须根据地之“势”、“行”去寻找。虽然, 该书中含有大量的迷信成分, 但它指导堪舆家们根据地之“形”、“势”寻找“全气之地”的过程中, 无不含有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欣赏、审美意识等。所以, 本文将对《葬书》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进行发掘、论述。

《葬书》旧题晋代的郭璞撰, 但经学术界考证, 实为后人假托[2]。其作者应是宋代的堪舆家, 成书也应在宋代[3]。

一、“风水”的生态美学内涵

“风水”又称“堪舆”, 此可视为其雅称, 又有“形法”、“青囊”、“青乌”、“相地”、“相宅”、“地理”等异名。“堪舆”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日者列传》。汉武帝时, 堪舆是方术的一个流派, 受到统治者的重视[4]。许慎将《淮南子·天文训》中的“堪舆”解释为:“堪, 天道也。舆, 地道也。”[5]《杨雄传》注引张晏曰:“堪舆, 天地之总名也。”[6]所以, 堪舆学为天地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天地”并不单指天和地, “天地”是一体的, 是造化、是万物。天地人“三才”, 人居于天地之中。所以, 作为天地之学的堪舆学是对包括人自身在内的自然 (生态环境) 万物进行研究与实践的学问。

“风水”又是什么呢?《葬书》中有详细的解释:

气乘风则散, 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 故称之风水。 (《葬书·内篇》)

(生) 气随着风的吹动就会四散, 遇到水的阻隔就会停止下来。古人把生气聚集起来使其不流散, 同时让生气行进而又能停止。这种可以让生气流动又可以停止的学问, 就叫风水。“ (生) 气”作为《葬书》堪舆理论的核心范畴, 是要靠风和水去控制的, 风和水也就是堪舆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 风水也叫堪舆。同时, 作为空气流动现象的风和水又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 这必然使堪舆家进行堪舆活动时重视自然生态环境问题。《葬书》曰:

夫土者, 气之体, 有土斯有气;气者, 水之母, 有气斯有水。 (《葬书·内篇》)

土地是生气的载体, 有了土地才会有生气;生气是水的本体, 有了生气才会有水。我们知道, 水是生命之源, 有了水才会有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的存在。气、土、水、人是一个具有密切联系的生态系统, 其中任何一元素出现了问题, 其他三者都将受到危害。生气是宇宙的本源, 它化生万物。但是, 生气又不能离开它所化生出来的土地, 因为, “气行乎地中”, 生气是藏在土地里面的。离开土地的生气, 就无“生”可言了。有了土地作为载体, 气才会有“生”, 成为“生气”;有了生气才会有水, 有了水才会有人。正如《葬书》所言:“土形气行, 物因以生”。但是,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 肆意破坏生态环境, 污染水资源, 肆意开采矿产, 这将直接导致了“水”、“土”的破坏, “生气”运行的受阻。最终, 整个生态环境遭将受到严重的破坏, 承受灾难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所以, 《葬书》在指导堪舆家进行堪舆实践活动的同时, 引导他们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另外, 《葬书》中对自然山水的描写已经含有审美的意味了, 如:“土高水深, 郁草茂林”,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 形如负有垅中峙”, “玄武垂头, 朱雀翔舞, 青龙蜿蜒, 白虎驯”等。所以, 从《葬书》对“风水”的论述中可见出, 堪舆家不仅要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而且还要有一双发现生态环境之美的眼睛。这也符合了现代生态美学的基本指向, 不仅要引导人们保护生态、贴近自然, 还要引导人们去体悟生态之美、欣赏自然之美。

二、“生气”——《葬书》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

“葬者, 乘生气也” (《葬书·内篇》) 。这是《葬书》风水学理论的总纲, 葬死者必须要葬在有生气的地方。“气”是中国哲学重要范畴之一, 也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早在汉代, 就有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如王充在《论衡》中言:“天地, 含气之自然也” (《谈天篇》) , “天地合气, 万物自生” (《自然篇》) , “人生于天地也, 犹鱼之于渊, 虮虱之于人也, 因气而生, 种类相产” (《物势篇》) [7]。这说明“气”是宇宙的本体, 是生命的本源。在《葬书》中, “气”与“生”相合为“生气”, 说明其作者不仅重视“气”作为宇宙本体的地位, 还更加重视了“气”之“生”的意味。《周易》讲“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生之谓易”。“生”为我国古代哲学家所重视。“生气”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 “气”本身就具有生命力;其二, “气”具有化生出新生命的力量。所以, “生气”即“生生”之气, 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活气, 是自然万物生长发育之气, “五气行乎地中, 发而生乎万物” (《葬书·内篇》) 。

古代堪舆家认为, 人的死亡只是肉体 (“形”) 的消亡, 其灵魂 (“神”) 依然存在。所以, 当父母去世以后, 要将他们安葬在具有生气的地方, 让他们的灵魂安逸舒适, 同时也能保佑其后代。因为, “人受体于父母, 本骸得气, 遗体首荫” (《葬书·内篇》) 。人的身体是受之于父母的, 如果在父母逝世后, 他们的灵魂得到“生乎万物”之气的滋润, 那么, 其后代就会得到荫护。正如《葬书》所言:“气感而应, 鬼福及人”。因此, 如果堪舆家想通过风水术择葬地, 使死者的后代趋利避害, 就必须要寻找到一块儿含有“生气”的土地, 找到以后, 不仅不能肆意破坏它, 还要善待它, 使其造福于人。

堪舆家善待“生气”之地, 其实就是善待生态环境, 因为, “夫阴阳之气, 噫而为风, 升而为云, 降而为雨, 行乎地中, 而为生气” (《葬书·内篇》) 。阴阳二气为生气的具体形态, 生气为体, 阴阳二气为用。阴阳二气呼出则成为风, 升到天上变为云, 从天上降下来就成为雨了。这其实就是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土 (生气行乎地中) →风 (空气) →云→雨→水→土。

堪舆家们需要“生气”, 而生气又是“行乎地中”的, 要以土地为载体, 所以他们必须要爱护土地, 有了好土地才可能使“生气”勃发, 有了勃发“生气”才能形成控制气的风。风其实是空气流动的现象, 风就是空气;空气上升到天上形成了云;云又变成雨, 雨又降到地上, 滋润土地, 土地再使“生气”勃发……这样也就达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生态的良性循环下, 大地、天空、山水都将会无比美丽, 人在生态环境之中, 能体会到它所带来的亲切, 生态环境拥抱着人, 人就在生态环境之中。人们重“生气”才能真正走出“战胜”自然观念的禁锢, 达到风水学与生态美学共同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状态与境界。所以, “生气”为《葬书》生态美学思想的核心。

三、“势来形止”——《葬书》整体和谐的生态审美观

《葬书》指导堪舆家择地的总纲就是“葬者, 乘生气也”, 选择一块儿有生气的地方, 亦称“全气之地”, “势来形止, 是谓全气。全气之地, 当葬则止” (《葬书·内篇》) 。全气之地就是“势来形止”的地方。那什么是“势来形止”呢?《葬书》云:“千尺为势, 百尺为形” (《葬书·内篇》) , 远来之山称为势, 近处之山称为形。明代郑谧注释为:“原其远势之来, 察其近形之止, 形势既顺, 山水翕合”[8]。也就是说, “势来形止”就是一块儿既有千尺之远山而来, 又有百尺之近山与之相连, 并且远山与近山没有明显的冲突、断裂, 同时此处山环水抱, 树木葱郁。这种地为“势来形止”的“全气之地”。堪舆家寻找“全气之地”, 既要考察远山之势, 又要明究近山之形。当认识了山之形势, 才能掌握“来龙去脉”、找到生气的踪迹。因为, “气行乎地中, 其行也, 因地之势, 其聚也, 因势之止” (《葬书·内篇》) , 生气是因地势而行进的。

堪舆家表面上是为死者而相地, 而实际上是为活人而择。人死以后, 葬于何地, 死者是无所知的。选择什么样的地葬死者, 其实是为了满足死者子女的愿望与追求, 其中包含道德追求、功利追求、审美追求等。堪舆家观远山、究近山、看土垅、察峰岭的过程中无不含有审美的成分, 而且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审美。对生态环境的审美又是生态美学的重要内容。

《葬书》曰:“势如万马自天而下, 形如负有垅中峙”。“势”展现了如万马从天边奔驰而来的动态之美。《葬书》中类似的描绘还有: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 其葬王者。势如巨浪, 重岭叠嶂, 千乘之葬。势如降龙, 水绕云从, 爵禄三公。势如重屋, 茂草乔木, 开庭建国。势如惊蛇, 屈曲徐斜, 灭国亡家。势如戈矛, 兵死形 (刑) 囚。势如流水, 生人皆鬼。 (《葬书·杂篇》)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巨浪、降龙、重屋——就是一种力量与气势之美——壮美;如惊蛇、戈矛以及流水, 在比喻中也透露出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察与认识。

“如负”之“形”则给人一种背负着屏风安静地耸立在垅中的静态之美。《葬书》中对“形”的描绘还有:

形如负, 有陇中峙, 法葬其止, 王侯崛起。形如燕巢, 法葬其凹, 胙土分茅。形如侧, 后冈远来, 前应曲回, 九棘三槐。形如覆釜, 其巅可富。形如植冠, 永昌且欢。形如投算, 百事昏乱。形如乱衣, 妒女淫妻。形如灰囊, 灾舍焚仓。形如覆舟, 女病男囚。形如横几, 子灭孙死。形如卧剑, 诛夷逼僭。形如仰刀, 凶祸伏逃。 (《葬书·杂篇》)

“形”如负、燕巢、侧、覆釜、植冠, 一种静态的形式之美;而投算、乱衣、灰囊、覆舟、横几、卧剑以及仰刀, 同样包含着人的静观默察和品味。

“势”为动, “形”为静, 但两者在风水学理论中不是水火不容、相互分割的一对范畴, 偏执任何一方都不能找到全气之地。如《葬书》曰:“夫势与形, 顺者吉。势与形, 逆者凶。势凶形吉, 百福希一。势吉形凶, 祸不旋日”。这要求堪舆家既要重视势又要重视形, 做到势与形顺。这也体现了《葬书》作者对生态环境的审美观。追求“势”与“形”的和谐统一, 就是要求高与低、小与大的结合, 就是一种动态之美与静态之美、远景与近景相融合的审美追求, 将生态环境中的高、低、远、近、动、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审美观照。所以, 《葬书》以“势来形止”的标准进行堪舆实践活动, 也体现了其整体和谐的生态审美观。

四、结语

《葬书》所论述的风水理论天然地与生态美学理论相关联, 人们通过风水实践活动所追求的是在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中“诗意的栖居”, 学会用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态环境, 这也是生态美学所追求的。同时, 为了寻找到风水宝地, 堪舆家们必须要对自然生态环境做多角度的观照和身临其境地考察。找到风水宝地后, 要使这块儿地的风水不被破坏、持续久远, 则必须对这块儿地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保护。堪舆家们的堪舆实践活动也就是生态保护活动。因此, 《葬书》中含有质朴的生态美学思想——一方面引导人们爱护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倡导人们贴近自然, 并以之为审美对象。我们不应该因为它是风水理论著作而把它视为迷信、伪科学而全部否定。

注释

1[1]本文所引《葬书》皆转引自《丛书集成新编》第二五册.刘江东家藏善本葬书[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5.226-245页

2[2]参见王玉德.古代风水术注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56-62页

3[4]王玉德.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1页

4[5][6]何宁.淮南子集释 (上) [M].北京:中华书局, 1998.279页

5[7]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论老子的生态思想 篇11

关键词:无为;平等;道;天人合一

一、清心寡欲,恬淡无为

老子崇尚俭朴,主张人生价值观念应该是返朴归真,人们应该做到清心寡欲、恬淡无为、顺其自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应该不断追求清心寡欲、恬淡无为的生活。同时,老子也承认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老子并不是绝对地反对杀害生命与开发自然界。正如:“凡物当生旺之时杀之,方才为杀;至休囚衰弱之时杀之,不足为杀。”(《石音夫功过格》)这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违背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如果违背天道违背自然规律,没有合理适当地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那么这样的发展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发展也不会持续的。正如接下来乞儿所言:“凡事顺乎天理人心而为之,勿逆天理人心而行之,未有不心平意合者也。”道家允许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强调不可竭泽而渔,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老子》第十五章)“不盈”的意思是在对待事情上,控制超过了事物本身的限度,要想做到“不盈”,做事情的时候必须懂得适度,对一些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性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禁止。对此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几千年之前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种不合理的开发不仅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而且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最终使人类自食其果。

二、万物平等,无为而无不为

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的生态思想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如前面所说,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同时,老子也认为万物的发展也遵循道。因此,道家主张人与万物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的。

老子崇尚自然,特别强调“无为”,主张必须顺应自然万物变化发展的本性,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做到因势利导,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的思想既要求人们对待自然应该做到无为,同时也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提倡世间万物一切平等的原则,求得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然而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并不是倡导无所作为,实际上是反对对自然界任意开发的“妄为”,反对那些不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地由主观意志的“有为”。在对待人与生态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老子的无为思想成为了指导人们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在道家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中,无为这一指导思想还可以具体表现为遵循生态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等思想。道家主张不能伤害生命,应该保护动物、植物,道家把这些思想也作为自己修养的主要内容。正如下文所言:“人是无限宝贵的,必须无条件地受到保护。但是同样地,与我们一同生活在这个行星上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命,也应当得到保护、保存和照顾。我们对地球和宇宙,对空气、水和土壤,有一种特别的责任,尤其是考虑到未来的世代时更是如此。在这个宇宙中,我们所有的人都紧密相联,我们所有的人都互相依赖。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依赖于我们全体的福利。因此,绝不应该鼓励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操纵。与此相反,我们应该养成与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

三、道与天人合一

老子对“道”思想的经典论述中包含了许多有关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道”是老子思想的关键性概念。首先,“道”为宇宙本原,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道”是贯穿天地人物的,它既是一,又是一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生一,一也可以代表“道”。

在老子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眼里,“道”是世间万物最初本原的有机统一体,人类也是天地万物的分子。老子的以道为本原、道法自然及天人一体的重要思想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类与自然万物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也就是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存活,同时也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融洽和谐,不能对立。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顺其自然,人类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此科技及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应该关注人类的利益,更应该关注每项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是否有利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也就是说关注的视野一定要广阔,从人类到社会到整个自然界都需要考虑在内,尤其应该强调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保护整个自然界的利益。道家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直以来全人类都在为之奋斗的目标,可是如今为了谋取利益对生态环境不合理开发、不适当保护等现象大量存在,生态问题也接踵而至,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到“天人合一”,怎样做到物我和谐。道家在书中对任意破坏自然环境、随意伤害生命的行为给予了谴责,对我们现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应该取道家思想之精华为我们所用,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M].何光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1.

生态哲学思想 篇12

1.什么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ecology philosophy)就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进行的社会哲学研究的综合。起初,生态哲学以“新唯灵论”为理论根据,它宣扬人和宇宙的精神统一性,确认自然界的和谐性和完整性。人的道德问题在生态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生命哲学”也对生态哲学有很大的影响。生态哲学的拥护者反对不加节制的工业发展、技术统治的理性主义、大都市主义,还形成一个政治团体“绿党”。

2.当代生态哲学的研究情况:现今的生态哲学已从一种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演变成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是生态学世界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并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问题。它首先似乎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以及能源减少、资源匮乏等危机而提出来的对策,但实际上已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问题。很明显,这些危机的出现,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哲学上说,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运用哲学思维必然引起人们思考生态问题方式的转变。

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3.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对生态哲学、生态理论学的研究可以提供文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研究。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作者与作品中其他象征物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的角度研究文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角度研究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大门。

二、《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哲学观

《古舟子咏》的生态伦理内涵: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把自然视为创作的灵魂,其诗歌由自然而生,为自然而存,体现自然本身的价值。诗人于1798年发表的长诗《古舟子咏》是一首富有奇幻色彩的生态寓言诗,诗歌取材于自然却远非对自然景物的直观临摹,体现了诗人对非人类生命实体的关注,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内涵。《古舟子咏》通篇笼罩着一种超自然的神力。诗人以广袤无垠的大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离奇且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航海故事。这似乎是一个因果报应的宗教性说教故事,但事实上诗人感悟到的真理远远超越了宗教教规,他是对宇宙万物和谐相处的憧憬。诗中的老水手无名无姓,他并非只代表着他自己,而是代表着人类。他和同伴们航行在风和日丽、万顷碧波之中,突然狂风大作,云雾弥漫,如墙的冰山从船旁漂过,冰雪怒吼。过了一会,穿过云雾飞来了一只信天翁,于是坚冰迸裂,它带领船只脱离险境,陪伴着船员,使航行顺利进行。信天翁是一只来自于自然的鸟,代表着美丽、高贵、神圣与纯洁。

这篇诗歌中体现了有生命中心论特点的自然世界,透视处于生态伦理关系中的人类,并探讨生态伦理和谐的构建。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古舟子咏》折射出生命平等主义的生态伦理特征,倡导颠覆人类中心主义所坚持的人类优越性,试图唤起人们建立敬重自然的态度,并且为构建生态伦理和谐提供了具体的道德策略和方向。

三、古舟子咏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

1.《古舟子咏》的写作生态背景;《古舟子咏》是柯氏自然观的具体化,它表现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极具启发性,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作品。它赋予人们无限的思考空间去重新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对自然更加敏感,继而产生敬重之情。自然本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中一切因素都是息息相通的,一旦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其他环节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如果某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体平衡就被打破,其他环节就会遭到破坏。《古舟子咏》与现代的生态平衡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的信天翁、水手、船、海水都是自然中的有机环节,也是息息相关的。信天翁被射死后,自然原有的和谐就被打破了,自然中的其他环节就会遭到破坏,于是自然灾害发生了,谋害信天翁的水手们成了自然灾害的受害者。从超自然的角度来看,柯勒律治可以把这场灾难解释为超自然力量对水手们的报复;从现代生态科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这场灾难解读为自然生态失衡后,自然对破坏生态平衡的人类的惩罚。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环节很多。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类像诗中的水手们一样漠视自然,使自身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果人类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不能设法补救,就会像诗中的水手们一样走向末日。人类如果能像杀死信天翁后能够翻然悔悟的老水手那样,也许还有救赎的希望。老水手在灾难中幸存下来,闪为他已经悔悟。他意识到他射死信天翁是犯罪,是一种对自然的亵渎。

2 . 由《古舟子咏》中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演变:从古至今,生态的持续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这就决定了生态建设主体思维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之内,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有规律。

把生态建设上升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高度上去认识。生存环境的恶化不能不使我们省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人是主动的方面,引发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人自身。从本质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看,自然界为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与自然物质交换活动是社会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使用看,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因此,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自身也要在必须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归根结底必须和自然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将“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相和谐,从而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的前提下促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促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上一篇:创新研讨下一篇:国际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