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思想(共12篇)
生态伦理思想 篇1
摘要:阐述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包括其概念、基本原则、研究方法, 并探讨了生态伦理构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
1 引言
近年来, 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同时也是当前学界热议的话题, 尤其是从伦理角度上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更是当前学界的一大热点。为了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危机,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不断从伦理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自然、对待自然, 以期发现克服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2 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形成
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 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日益破坏, 而生态伦理就是在面对这些问题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以及发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工业化在西方的加快和在全球范围的展开, 经济的繁荣满足了人们物质欲望的同时, 也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种恶果到20世纪60年代初便开始悄然萌发、蔓延并显现出了巨大的破坏性。与此同时, 20世纪50年代以后, 美国当代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在当时引起了广大民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一些民间的环境组织也在此时应运而生。与此同时, 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 其中有海德格尔对技术时代的剖析批判和对人类主体地位的反思、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等等。
20世纪60年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环境保护运动。生态伦理以此为契机,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渐渐呈现出繁荣景象。
3 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3.1 生态伦理的概念
“生态” (Eco-) -词是由海克尔创造的, 源自古希腊文, 原意是指家或人所处的环境。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 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惯”。
“伦理”一词, 也源自古希腊文, 原意是指风俗、习俗。在我国最早见于《乐纪》:乐者, 通伦理者也。长期以来, 人们对伦理概念的界定, 主要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社会里人们只重视人类对自然的权利, 却忽略了人类对自然的义务;只重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性, 却忽略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 因此人类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困境。所谓生态伦理, 就是对人类伦理道德思想的重塑, 更加突出人类对自然界的人文关怀和伦理情怀, 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辩证的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坚持人、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
3.2 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3.2.1 生态善恶原则
“善”与“恶”在伦理学的范畴中, 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生态的“善”, 即是指人们在生产, 生活和消费等一切行为中, 不破坏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的“恶”, 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破坏了生态平衡并且损害人类共同利益。生态善恶伦理原则的确立,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并约束了人们行为, 通过激发人们热爱自然, 爱护各种物种的道德情感, 把这种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升华为追求生态真善美的自觉行为和崇高境界。
3.2.2 生态整体和谐原则
在自然的大生态系统里, 丰富的生物种群, 包括人类自己特有的生态位, 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利益共同体。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只要对其中的某一部分破坏达到一定程度, 都会导致整个有机体的失衡, 因此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系统的好坏是戚戚相关的。现在, 虽然人类拥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 但是仍然要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 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整体和谐的新型关系。
3.2.3 尊重自然价值、利用和开发自然的人道主义原则
地球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己经存在, 并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发展着, 形成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自然万物在这一平衡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功能, 任意排挤只会给生态平衡带来损害。生态伦理学揭示出自然具有极其丰富的价值内涵,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物也有它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以及发展权利, 同时要求人们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大自然, 以人道主义的原则对待大自然。
3.2.4 义利相统一原则
义利统一, 即是指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 要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 生态伦理就是调整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它把道德扩展到了自然界中,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目的是实现人类更加长远的利益。因此, 生态伦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利益问题, 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类共同的长远利益, 倡导的是对合理利益的正当追求, 而不仅仅是为了自然利益, 更不是轻视或反对人们对正当利益的追求。
3.3 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研究方法
3.3.1 整体主义方法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 它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所以,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应该遵循整体主义的方法, 把人与自然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站在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 从部分与整体、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关系中, 全面的、综合性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3.3.2 价值分析方法
生态伦理学不是表层地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而是深入研究人对待自然环境的行为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 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哪些是善的、恶的, 哪些是公正的、不公正的, 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所谓价值分析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的态度行为进行价值评判, 价值分析方法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3.3.3 辩证的方法
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生态伦理学是是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的研究, 环境范围内的道德关系一样也要受到辩证法一般规律的支配, 因此,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 也要遵循辩证法的规律, 在积极吸收合理的内容、批判不合理内容的基础上, 建立起更加科学的生态伦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
4 生态伦理构建的现实意义
4.1 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伦理的构建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 自然将给人类带来福祉, 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提供充分条件, 在生理和心理上给人类以满足。以掠夺和征服自然为目的的发展, 历史与事实都已经证明了其必将得到恶劣的后果, 导致沙化、荒漠化、水士流失、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消失等现象频出。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必将严重影响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伦理强调”和谐”,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其核心思想。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生态伦理观念, 转变错误的生态伦理观念, 与人和自然相对立的错误理念划清界限。缺乏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的社会, 根本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2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即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必须同时追求政治、文化和生态的良性、稳定、健康发展, 协调好“五个文明”的关系,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使社会发展在自然环境层面达到和谐,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既关注经济的发展, 也关注人的根本利益, 更关系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强调的是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建设、人口有序增长、自然资源消耗和保持、环境开发等关键性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因此, 生态伦理的构建,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4.3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人类中心主义”、掠夺式发展、枯竭型开发、粗放型发展, 这些落后的思想将人类的生存环境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个别地区甚至已经把自然生态毁灭殆尽。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资源储量受庞大的人口基数约束, 人均资源享有量与国际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现实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当前我们必须转变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生态伦理观。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和支持的前提下, 协调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保持好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在资源节约、环境优越、生态良好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将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发展行为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当今世界,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 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 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带来了环境的持续恶化, 使得能源短缺、物种灭绝等一系列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激增, 人与环境的不和谐发展已经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当今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错路”, 要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前争取最大的平衡, 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禾.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评析[J].绿色科技, 2014 (2) .
[2]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何青.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3.
[4]徐卿.低碳社会的生态伦理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2.
[5]宋佳怡.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2.
[6]邓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观价值向度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5) .
[7]周琦.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的生态伦理与伦理对策[C]//.2013年全国哲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 2013.
[8]陈传宝.生态伦理的困境及规避途径[C]//.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上册) , 北京, 2009.
生态伦理思想 篇2
一、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智慧
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他吸取了《周易》智慧,最早阐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在《论语》中,主要体现为敬畏生命、融入自然和节用资源。
1.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敬畏天命。孔子谈论天命,在《论语》中仅见于以下两句。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子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在这里,孔子两次提到“天命”,即“知天命”和“畏天命”。湖南师范大学任俊华博士在其博士毕业论文《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研究》中指出:孔子使用的“天命”概念,主要吸取了周文化的敬畏天命和重德修德思想,亦即“天命”是自然规律,如四季更替、万物自身生长的规律性等。故“知天命”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和掌握。人们只有掌握这种客观规律,春天耕耘播种,秋天才有良好收成;人们只有适应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才可热天避开酷暑,冬天抵御严寒,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如果违背天命,背离了自然客观规律,既不能搞好粮食生产,也难以保证人自身的健康成长,这无异于自取灭亡。故而,君子不但要知天命,更要“畏天命”。孔子敬畏天命的伦理意识,除了要求人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外,还将“畏天命”与“君子”的品质结合起来,从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南京林业大学唐琰硕士在其硕士毕业论文《先秦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指出:孔子衡量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取决于他是否„畏天命”。孔子认为:作为君子,要谦逊行事,不与人为敌,不做过头事,不讲过头话,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世界的安宁、和平;作为小人,则身无“畏天命”之心,行为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仅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损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另外,孔子还认为“天”具有完美的道德和人格,它生育万物,也给人以美德,人与天地相参,人讲究伦理道德,万事万物自然会相安其位,从而形成一种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由此可见,敬畏天命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2.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想境界——融人自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是孔子对„知者”和“仁者”的赞美。在孔子看来,“知者”和„仁者”都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而且„知者”和“仁者”既快乐又长寿,这正是人生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所以,孔子才会有“吾与点也!”的感慨!在《论语·先进第十一》中记载:一次,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路、曾皙(点)、冉有、公西华一起谈论人生志向和理想时,曾皙的观点得到了孑L子的高度认同。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在曾皙看来,暮春时节,穿着春装,与几个朋友,到沂水去沐浴阳光,到舞雩
去吹吹风,尽兴唱着歌而归,这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志向。这种人生志向一方面反映了曾皙博大的胸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与山水同乐和融入自然的生态伦理情怀。这正孔子主张培养“乐山乐水”的仁人志士的高尚理想情怀是一致的。孔子要培养的是既有仁者胸怀又能治世的理想君子人才,这种人才不仅会治世,还必须有“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这样才能实现儒家“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会理想。
3.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社会实践——节用资源。孔子认为节用思想是君子应当具备的一种美德。“以约失之者鲜矣”。即很少看到有人因为节约而犯错误。在《论语》里,还可以找到同样的观点,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当然,孔子在对待人的生活态度上,并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应该遵从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孔子认为奢侈则会导致不谦逊,而节俭能使人朴素。在《论语》里,记载的“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和„礼,与其奢也,宁俭。是对孔子节用资源最好的表征。所以,孔子赞扬颜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不仅主张他人节用俭朴,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做表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孔子对其生态伦理思想的践行,也体现了孔子主张生活俭朴、节用资源、讲究内在的道德修养和不追求外在奢华生活的君子品格。
二、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遵循自然,敬畏自然。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须应该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有着自身客观规律的有机整体,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为前提。如果忽视或失去这个前提,那么,必将动摇人类自身生存的基础,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以自然界的存在为生存基础,一旦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了,受害的决不仅仅是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种。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给人类生存所带来的灾难就是最好的注释。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倡人类要敬畏天命、树立君子人格、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当今社会我们更应效法孔子敬畏天命的君子人格,培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和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意识。当然孔子的“畏天命”是认为天命决定一切,这与其生活的时代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密切相关。
今天,人类对自然有了较为全面和科学的认识,但是绝不意味着,人类可以肆意妄为、凌驾于自然之上。其实,在上世纪中期,阿尔贝特·史怀泽就提出了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当然,他作为生物中心主义的早期代表,把自然界提高到神圣的地位,忽视了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应有的作用,有一些偏激。但是,孔子和史怀泽的„敬畏生命”的理论智慧,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途径和思考。当下水土严重流失、臭氧出现空洞、温室效应加剧、酸雨频频降落、水质下降、水源枯竭等等,使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不得不面临疾病与死亡的威胁。面对严酷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以孔子遵循自然和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智慧指导人们的行为,解决现代生态困境。
2.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由于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休养生息之场所,提供了丰
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应当热爱大自然。孔子十分热爱自然,对于谷物瓜果之类,坚持“不时,不食”。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热爱她,还要保护她。孔子从仁学出发,本着惜生和重生的原则,主张对自然界及自然界之物施以爱心,呼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并带头实践自己的主张。我国有句古训:“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孔子正是依据这一古训,把伦理行为推广到生物,认为不以其时伐树,或不按规定打猎是残害天物,是不孝的行为,应反对这种行为,并提倡“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麂卵”“的生态伦理主张。孔子这种对待生物的态度已融人了浓浓的道德情感,也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悉,表征了博大仁爱的伦理情怀和极致的生态伦理智慧。今天,人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致使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减少、森林面积锐减、土壤沙化、草场严重退化等。所以,人类必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共赢”的发展模式。
试论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篇3
关键词:先秦道家;老子;庄子;生态伦理
一、“道通为一”的整体自然观
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利》中指出,“东方的古老思想与生态学的新观念颇相契合。在这两种思想体系中,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生物学鸿沟和道德鸿沟都荡然无存。正如道家指出的那样,万物与我同一。在道家思想中,万物中的每一物(即大自然中的所有存在物)都拥有某种目的、某种潜能,都对宇宙拥有某种意义。”[1](p13)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生态观念,是道家其他一切思想、观念的基础和出发点。在道家思想体系中,“道”的含义是多重多维的,它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而且也是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和人们的行为准则,因此老子以“道”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认为这种统一是道、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以一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天下正。”(《道德经》第51章)天地万物同出于一。老子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强调道生万物,人天同源,认为社会的应该效法天地之道,人类秩序本身也在天地秩序之中。
庄子则在进一步发挥老子“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秋水》),认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发展、灭亡,都是道运动的结果。天、地、人与万物是统一的。人与万物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人们应顺应自然的规律形式与自然保持协调。万物都有共同的本源,以不同的种类形态互相更替和转化,这是天然的平等。“天地一指也”,“道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就是说不管你喜欢与否,万物都是齐一的,人要因顺自然,消融于自然才能达到和自然的和谐一致。庄子“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庄子.天下)的理想都是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将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合而为一。庄子看到了强调“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庄子·齐物论》),主张人应当怀抱宇宙,与万物合为一体,与日月并放光明。
二、“知常、知止”的生态准则
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少私寡欲”,以抵制声色、权势、名利、地位的诱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老庄针对人们追求名利财货、过分放纵欲望这一现状,提出了“知止”、“知足”的利用自然资源的态度。老子认为自然作为循环往复的开放系统,和谐乃是维持这个开发系统所应遵循的法则。“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44章)。“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贻”(《道德经》第32章)。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使人的欲望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保持合理的张力。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对人的身心都是有害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12章)“五色”、“五音”、“五味”等物质享乐都足以导致淳朴天性的遗弃,身心失衡,因此老子对物质欲望的不知足持坚决地反对态度。“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46章)。要知足就必须对正常物质生活之外的奢侈享受有所克制,克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物质享受的习惯和行为。老子要求人们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19章),“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29章)去除过分.奢侈和骄纵的行为,节制感官享乐。过度的物质追求不符合自然之道,主张回复自然常态,提倡过简朴的生活。“保此道者不欲盛,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第15章)是说不过分追求满足,顺其自然,适可而止,就能长保活力,生生不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44章)贪得无厌、过分地爱取某种东西必然招致重大的耗费,过多地贮藏也必然招致更多的亡失。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因此人类应该认清事物自身所固有的限度,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知足、知止”,把开发自然资源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庄子·齐物论》)。“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庄子·盗跖》)。庄子认为能够满足生存需要就是有福,除此之外则为有害之物,多余的财货其实是祸不是福。在对待物的态度上,提倡以实际需要利用万物,节制过多的物质欲望。“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也就是说,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没有必要占有整个河流。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过多的消费就是一种奢侈,要“量腹而食,度形而衣”,“食足以接气,衣足以盖形,适情不求余”,“少思寡欲”。在维护天地万物和谐秩序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进行爱护,适度利用。“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以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庄子.达生》)洞悉生命的真正价值,就不会追求对生命无谓的外物;洞悉命运的自然安排,就不会知其不可而为之。由于人类过多的索取,造成了“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盖以荒”(《庄子.在宥》)的反常生态。
庄子不仅主张寡欲,而且主张无欲。在他看来,欲望对人的生命的损害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使人的形体、精神、本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使人性发生异化。反之欲望的克服和消解的过程,他称为“坐忘”。“坐忘”,首先是忘物,其次是忘己,再次是物我两忘。崇俭抑奢、摒弃浮华的修身养性信条今天依然具有时代启示意义。
三、道法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念
人作为万物的一部分,其活动要依据所生存的自然环境。道法自然要求人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25章)这就从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上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统一起来。张岱年解释为“凡物有所动,皆系遵循一规律而不得不动;凡物之生,亦系遵循一规律而不得不生。然各物的规律并不是相离立而不相干的。此等规律实有其统一,为更根本的规律所统一。或者说,一切规律都根据了一个大规律。”[2](p48)认为“道”是统领一切规律的总规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道德经》第51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自然是道、天、地、人应该遵循的法则,自然是指事物的自然本性,“道”遵循的是自然而然的原则,人类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是“人亦大”,但也是其中平等的一员,不可以凌驾于地、天、道之上。因为在人、地、天、道的系统里,自然是它们最终依归的对象,人类不是宇宙万物的尺度,应当维护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治人事天,莫若蔷。”(《道德经》第59章)意思是管理社会和对待自然最好是像种庄稼那样因势利导。王弼《道德经注》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法。”[3](p278)这种自然主义观点是“典型的东方有机论的生成论哲学”[4](p55),蕴含有深厚的生态学意义。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自然本真地存在,“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庄子.天道》)“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可?恶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齐物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庄子认为要尊重自然,在自然中关照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庄子·天道》)。万物之间虽有客观的差异,大道浩浩无已,无能穷尽,精微至极,处处皆有,无处不在,物物皆有道,无物能离开道,大道能根据万物的具体特性来为万物提供装备,以尽到对万物的责任。庄子提倡“以鸟养养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鰌鰷,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庄子·至乐》)即要按照鸟惯常生活的习惯来养鸟。
四、“小国寡民” “至德之世”的理想生态社会构想
“小国寡民”、“至德之世”的理想生态社会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实现。老子和庄子都曾经对理想的生态社会做过描述。“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80章)。老子在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里没有剥削和战争,没有人与人的纷争……人们甘食美服、民风淳朴、安居乐业,和谐相处。老子描绘了一种美好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在老子这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的小天地里,一切依顺自然,文明的污染被隔绝。可见,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们理想的生态社会。
庄子主张人类放弃改造自然的企图和人为的仁义礼智,恢复淳朴的人性真实的自我,保持无拘无束无知无欲的原始生活,建立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庄子·天地》)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庄子·胠箧》)“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齐,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庄子·马蹄》)
庄子的“至德之世”吸收并体现了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构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蓝图,庄子描述理想社会的“至德之世”中,人与人,人与万物平等相处,“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万物群生使人口与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人们“无知无欲”,虚静恬淡,“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庄子·山木》),“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至德之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物我同一”、天人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至德之世”不仅是一幅历史意义上的社会蓝图,而且是一种生态意义上的道德理想。总之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和淤万物。在这个社会里,万物各得其所,自然而然,人与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融洽无间的,人类不是把自然看做征服的对象,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对待自然。
总之,老庄的生态伦理思想,以东方人特有的理性与智慧,用整体的和辨证的思维方式,思考和感悟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关系,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对为我们
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挖掘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伦理价值,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M],杨通进,译,山东:青岛出版社,1999.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篇4
关键词:老子,生态伦理,启示
1“物我为一”与尊重自然
天人合一、万物平等的整体生态观念, 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 道是世界的本源,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第42章) , 万物都是由道所生, 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都只是宇宙整体中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生态整体的一员, 人并不具有比其它事物更优越的地位, 也没有凌驾于其它生命或非生命形态之上的特权。老子的这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是不谋而合的。正如恩格斯所言, “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 (P78) 。另一方面, 人作为万物的一部分, 其活动要依据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25章) 人虽为域中四大之一, 但也由“道”而生, 更需循“道”而行。道法自然要求人顺应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价值, 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此, 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不是“域”中唯一之“大”, 不是自然界的唯一中心, 没有权利做自然界万物的主人。在自然界中, 大道尚且“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何况人要依道行事, 更不应该以主宰者自命。而且人与自然一样, 对于道都是“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 不可得而贱。” (《道德经》第56章) 人没有任何特殊权利以优越者自居。
2“知常知足知止”与可持续发展
老子强调人的自然化, 强调“无为”、“贵柔守静”等思想, 但这并不是忽视人的能动性。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思想, 即人类的行动应遵循自然规律, 以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态平衡, 实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是知常。所谓“常”, 就是永恒、不变的意思。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 知常即认识自然规律。老子说:“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 凶。”[2]P65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万事万物各有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二是人类只有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 顺自然而行止, 才能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核心价值。这体现了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大智慧, 即“知常曰明”。
其次是知足。世界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贪心不知足。老子说:“咎莫大于欲得, 祸莫大于不知足” (《道德经》第46章)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人类需要理性地、有节制地享乐。相对于当今人类为了满足自己不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物质需要, 不断地向自然索取, 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扑朔迷离, 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受到威胁, 老子的“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的小国寡民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环保意识。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们的心灵也愈益无据无依的今天, 老子所构筑的这一质朴温馨、纯真自然、安闲自适的社会生活图景, 正是人们对诗意地栖居、生活的期待”[3]。
最后是知止。和谐是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一大法则, 也是人类行为应当遵循的一大准则, 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上不仅要知常、知足, 更重要的是要知止, 即适可而止。人类在向自然索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时, 要考虑自然的承受限度。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开发利用自然, 则会使人类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但若把持住一个度则可以使人类避免祸患, 诚如老子所言, “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人类需要增强控制自己活动的范围与深度的自觉意识, 这样既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生活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又可以促进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3“贵生尊生”与生态关怀
老子非常重视身心和谐, 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老子说“贵生”、“摄生”、“自爱”、“长生久视”, 提倡清静淡泊的生活方式, 并主张将协调人与人关系的“仁”推及万物, 人类要学习大自然的博大与无私, 拓展心胸, 忘掉耳目感官贪婪的享受, 获得与万物一体的心灵感受与精神愉悦。
首先, 老子认为“上德若谷”, 人类至上的道德就是要有“若谷”的胸怀, 包容万物。“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常善救物, 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道德经》第27章) “善者, 吾善之;不善者, 吾亦善之, 德善。” (《道德经》第49章) 对人对物皆要“救”, 在生态系统中, “谁也不能获救, 除非全部获救”, 只有“无弃”, 才能人尽其情, 物尽其性;对善对恶皆“善之”, 浑然一心, 包容天下, 这才是真正的“慈”。正如深层生态学主张“欣赏所有的生命, 而非仅仅美丽和有用的生命”。“慈”的本质就是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 善待生命。老子的“慈”超越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注, 进一步扩展到其它物种, 甚至包括无生命的物, 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的多样性、丰富性。最大可能地认同其它生命, 认同万物, 才能缩小人与自然的疏离感, “慈”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另外, 老子还认为“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第51章) 生畜长养是“天之道, 利而不害”;“不有”“不恃”“不宰”是“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81章) 。所谓“玄德”正是圣人得道之后“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的最高德行。在生态系统中, 每一物种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 人没有特殊权利占有更多, 不应该与万物有争竞, 而应尽量做有利万物的事情。老子最推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德, 认为人也应当像水一样“善利万物”, 其实, 人与万物不争, 才能“莫能与之争”。人如果能执道待物, 对自己不无好处。老子主张的“利物”, 目的虽不在于利己, 但结果却必然利己。
4“少私寡欲”与理性消费
老子认为过度的物质追求不符合自然之道, 而且并不会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12章) 人类追求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无可厚非, 但为了感观的肤浅享受而进行的种种消费则会使人丧失本性。因为人一旦身心役于外物, 就会背离自然本性, “行妨”且“发狂”, 失去了人自身的和谐愉悦。老子还强烈反对在“田甚芜, 仓甚虚”的情况下仍然“服文彩,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 认为这是“盗夸”的行为, “非道也哉。”
老子的思想告诉我们:贪婪奢侈的消费方式只会使人被物役化。人类追求幸福的消费方式应当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绿色消费方式, 以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所说:“在所谓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中, 贪欲是作为美德受到赞美的。但是我认为, 在允许贪婪肆虐的社会里, 前途是没希望的。没有自制的贪婪将导致自灭”[4]P57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无节制的消费欲望, 必然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最终将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 人类应该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提倡节俭, 实施绿色消费。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知足知止, 少私寡欲, 改变生活方式, 转变消费观念, 实施健康, 环保的绿色消费, 才能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S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兰喜并.老子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刘庆华, 陈方.老子·庄子[M].广州:广东出版社, 2004:161.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篇5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人类在与自然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凝聚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高超智慧.它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提倡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 者:李晓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法政系,青海,西宁,810008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分类号:B222关键词:儒家 天人合一 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思想 篇6
摘 要 道家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哲学思想之一,对两千多年封建体制下的古代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其影响着社会元素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文化等。其中,道教的生态理论思想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慧。本文主要从一种理论体系解决一项社会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阐述中国古代文人在古典园林设计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 道法自然 达意意境 虚空间
在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的本原有着许多种解释,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它一直影响到了整个远东地区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认为,道是万物之本,不可以常言道之;并且永远处于运动之中,是世界万物永恒的真谛,宇宙运动的根本法则,而其自身始终保持着独立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尽管“道常无名”,它还是在沉默中创造了复杂的物质世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另外一种含蓄的说法是:“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的概念看似神秘,但它对于设计哲学来讲非常重要。老子的这一重要思想引發了后人无穷的思考。
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前 221),研究“五行”理论的哲学家将“五行”与“阴阳”结合了起来,认为:五行在阴阳系统的支配下构成了物质世界及其变化的真正基础。他们还将这一观点扩展到对人生的认识,相信自然现象和超验现象是互相影响的。因此,在人天互相作用的意义上,哲学与现实人生之间产生了直接的联系。在许多个世纪以来的强大的传统影响之下,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清晰的脉络:尊重体验,研究过去从而把握真理,介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立场,伦理结合美学。
道家哲学的方法论是道家思想中对实践最有价值的部分。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通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期望中的发展得以实现。这些规律不仅是关于生活本身的规律,而且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例如,在山水画中,山的形象作为阳刚的象征不能孤立于水的形象而独立存在。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平静的生活也有赖于这种平衡。正因为如此,山和水的主题才在中国画和造园艺术中经久不衰。
在传统的中国园林中,几个重要的构成因素是:山、水、植物和建筑。人类的存在渗透到山、水、树、石的存在之中,并且通过对环境的优化,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在山水画理论中,石(或山)被认为是云的根脉所在,维系天与地。无论是放置在厅堂之前,还是窗下水边,它的作用是在自然与人工因素之间构成空间上的联系。
园林景观的“意境”则来自对风景的观察。在古人的心目中,不包含情感的风景几乎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意境”的产生由对风景的观赏和自我情感的体验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相似地,园林的设计也不仅仅是叠梁架屋、栽花种树、堆山凿石,而是运用心灵的智慧与情感,通过展示风景,体现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但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要创造一个满足人们观赏需要、容纳一定的行为功能以及符合具体物质条件限制的空间场所、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者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使观赏者产生美的联想。由此而产生出了一系列帮助设计师在园林中获得景观的丰富性等优秀品质的极有价值的设计观念,例如“意在言外”、“境生象外”、“以少胜多”等等。
另外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要做的是创造出一系列看上去“虚”的空间,而不是将空间填满。其强调的正是所谓的空间意境的表达过程:“虚”的空间是产生想象力的源泉,是情感的栖身之地。我们不仅将此看作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途径,还把它用作衡量设计师水准的重要美学标准。在有限的空间内,某些传统的设计手法如“借镜”,在园林的空间布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样重要的还有一些微妙的不可见因素,如鸟语、花香、流水或落泉的声音等等,它们对空间所产生的暗示作用使得狭小的园林空间获得了无限的延伸。这使我们领悟了老子对“空”的认识:“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在中国古代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心目中,理想的艺术形象总是微妙地置身于似与不似之间。例如,在山水画或是园林中,一块奇石可以代表一座山峰,一条小溪可以代表一条湍急的江河,一方池沼可以代表汹涌的海洋,一截树干可以代表繁荫茂盛的密林,一片枯黄的树叶可以代表秋天或者悲凉。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艺术领域,最为突出的重要性就是借助作品所使用的客观材料表达和唤起情感的共鸣与联想。
中国艺术不是对客观世界简单的描摹,也不是臆想式的拼贴。艺术,作为观察的结果,对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分析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对自然本质的表达。经由这样一种艺术观念,自然在艺术家的眼中表现为变化多姿而又浑然一体的世界。另外,正如前面所讲到的,中国艺术既非概念化的艺术、也不是自然主义式的。艺术家心中的自然之美体现在各种矛盾因素(阴-阳)的微妙关系和总体的气韵之中。自然地,这样的艺术就能为景观设计提供系统化的参考和指引。
总之,“道法自然”——理解了景观艺术与设计的基本途径;意境之说提出了情感与景物之间的和谐问题并引出了“情感的归宿”;“天性”指出了朴素纯洁的观察方法。所有这些美学观念都来自道家哲学的核心,明确了设计方法同道家哲学之间的关系,它们作为前提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园林的设计手法。
参考文献:
[1]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周苏宁.园趣.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篇7
一、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背景
儒家提倡仁学,朱熹是第一位将仁学从道德伦理转变为生态伦理的思想家。在了解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内容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其思想的形成背景。
1.经济繁荣的社会条件。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得到长足进步。在经济上,南宋推行“农商并重”的政策,小商品经济发展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海外贸易和全国各大商品城,遍地开花。南宋时期的海外贸易相当发达,对外贸易港口高达20多个。对外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60个。全国范围内形成相当规模的商业网络,冲破唐朝以来的“市坊”分离的商业格局。商业的繁荣,也为南宋政府带来大量税收。根据现有资料证明,南宋时期, 商业税收比重超过农业税收。这是前朝历朝历代没有过的状况。 同时,繁荣的经济背景,也导致工商制造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朱熹面对这种场景,思考如何面对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从而推动朱熹构建生态伦理思想[2]03。
2.频发的自然灾害。1127年南宋建立到1279年南宋灭亡。南宋共经历152年,其中自然灾害共计378次。资料中显示,南宋时期,这些自然灾害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长江以南地区的自然灾害资料要比其他地区详实,富裕地区的相关记载要比贫困地区的详实。根据中国气候史的研究发现,南宋时期气候偏冷,沙漠化严重。气候的转变,导致旱灾频发。另外,南宋时期商业发达,森林资源遭到大面积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与此同时,南宋时期人口大量增加。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人们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总而言之,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 让朱熹开始关注自然,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构建生态伦理思想。
二、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内容
生态伦理学主要是从伦理学的视角,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强调,人类不仅仅要关怀人类本身,也要注重关怀自然。朱熹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精辟论述。下面的内容,我们将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顺应自然的价值观和万物一理的认识观三方面介绍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理念。它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统一。作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朱熹,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进行大量论述。他认为:论万物之一源,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也。”这句话是说,万物之间,同出一源,最大的差别还是因为气的不同。 朱熹还认为“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若不异;以理言之,则仁义礼智之禀岂物之所得而全哉”,这就指出虽然万物同出一源, 但是因为在阴阳五行之间的差异,导致人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差异。朱熹也认同,“人乃万物之灵”,但这不能构成人伤害万物的理由。“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才是我们人类应该对待万物的态度。为了能够让人认识到天人合一的道理,朱熹讨论很多具体事物中蕴含的理。人兽草木之间各有各的理。比如说,草木的理就是依时而生,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爱护草木,就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而不是滥砍滥伐,只掠夺不种植。尊重自然,就是要尊重万物的生长规律,心存敬畏,不仅仅对人友善,对自然万物也是如此。这种思想对于当前面对严重生态危机的我们,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顺应自然的价值观。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要求我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我们顺应自然。选择住址有讲究,要“审慎考察天地山川等自然环境”。朱熹认为,一个良好的住址,一定要背山面水。住宅前面有水流,树木茂密,交通便利,面南朝北,东西有环山围绕。这样的环境才是居住的风水宝地。除了活人住的地方有讲究,死人住的地方也有讲究。这话虽然玩世不恭,形容朱熹在住址方面上的观点倒也恰如其分。朱熹认为,人要选好墓穴,以“土地肥沃、植物茂盛、气候温和、水量充足”之地最佳。同时,他还认为,墓地的好坏,和后世的运命有直接关系。这种观念在今天依旧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个人飞黄腾达,就会有人说“祖坟冒青烟”了。 无论怎样,我们从朱熹对住址的选择方面,就可以感受到他对天地人自然关系的认同,人活着还是死去,都应该顺应自然。
3.生生之德的认识观。在儒家学说中,仁学是最重要的观念之一。经过宋明理学的发展,他们将仁学从人类伦理道德转变为生态伦理道德,从而构建了生生之德的认识观。朱熹认为,生生之德体现着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也包含着天人合一的伦理学意境。 宇宙万物之间的生死轮回,都是生生之德的具体表现。人有生老病死,树有落叶归根,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人都不能漠视它,应该主动接受它。朱熹说:“天地以此心普及万物,人得知遂为人之心, 物得治遂为物之心,草木禽兽得之遂为草木禽兽之心,只是一个天地之心尔。”在这句话中,朱熹将自然中的生于文化伦理中的仁结合在一起,尊重生命,也是对人自身的尊重,更是在尊重自然界。朱熹将生的观念与传统儒学融为一体,以“天地之心”说明生生之德,仁就是爱人和爱物,一个人要有天地良心。用朱熹的话说就是“此心何心也?在天地则块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暖爱人利物之心”。这从根本上表明了人与自然万物要互相尊重[3]10。
三、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当代价值
朱熹是儒家学说继孔子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儒家的仁学的基础上,强调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完成了道德伦理思想向生态伦理思想的转化。由于时代限制,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还有一些糟粕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将具体讲解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首先,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学,通过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让我们加深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注重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朱熹认为,天人之间,同质同源,人应该具有仁爱之心。朱熹生态伦理思想提倡,树立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而不是一味索取,这和现在提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谋而合。党十八大对生态文明这一课题非常重视,将其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级社会形态。它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人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要为后代的生存发展着想。
其次,尊重生命,就是爱护我们自身。朱熹生态伦理思想提倡生生之德,并将仁从道德伦理向生态伦理转化。生生之德是自然法则,天地良心,更是道德至善。换而言之,朱熹提倡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这也是对人自身的尊重。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表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这种做法就是朱熹所提倡生生之德在当代社会的回响。构建当代生态伦理文明,就是要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不能因为自身利益,而忽略自然利益。另外,朱熹提倡生态伦理思想,并非一个夸夸其谈的人,他身体力行,将思想方针落实到实处。朱熹在湖南任职期间,就积极推动绿化活动,明文规定,不得滥砍滥伐,推动植树造林活动———朱熹超越了那个时代,敢于和当时盛行的滥砍滥伐的行为做斗争,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4]06。
最后,以德服人,树立生态伦理意识。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的索取已经超过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态危机就是生态伦理意识的危机,人类已经不再相信自然的权威,践踏自然环境。用朱熹的话说,这些人就没有生生之德,没有树立生态伦理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推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也表示我国政府对生态伦理意识的重视,就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变成行动的决心。
当然,这条路我们还要走很远。把口号落实到行动当中,政府方面,应该注重政策宣传,制度建设,为普及生态伦理思想创造可操作的环境。公民从宣传教育中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提高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己之力。相信积少成多,最终海纳百川,我们才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要:朱熹生活的年代,商业活动发展迅速,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我们研究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真正目的,就是能够古为今用,结合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宝贵之处,结合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现状,构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
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启示 篇8
一、老子的生态伦理基本思想
1.“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的众物平等观
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以“道”为出发点, 将道抽象为万物的本源, 认为道是一个先天地万物而存在的永恒不变的实体, 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道推动的, 强调了人与天地、自然以及宇宙万物的统一性, 从而把思考的范围从天道和人道进一步延伸到了宇宙范围。
老子认为“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2], 万物都是由“道”抽象产生出来的, 人类也不例外。人类只是整体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人和万物由“道”产生, 人和自然万物处于平等地位。作为万物本质的“道”不偏不私, 万物有各自存在的价值, 无论贵贱。
2.“天人合一”的万物相系观
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从抽象的“道”出发, 阐述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天人合一”的万物相系观。认为自然和谐是万物生存本质, 人类应从“道”的高度思考万物,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万物皆平等, 断不可“我”察物, 贵己而贱物, 更不可违背自然之道, 而使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为使天地万物平衡地发展, 老子秉持的观点是树立人与自然互相依存的和谐的“天人合一”关系。
3.“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
“道法自然”是老子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标准, 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内在规律, “道”是宇宙最普遍规律,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3]。人源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 应遵循自然规律, 将自己置于与他物平等相处的条件下, 按自然法则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非按人类自己意愿肆意破坏环境, 即“辅万物之自然, 而弗敢为”[4]。万物与人类构成一个有机系统, 要维系整个系统, 老子提出“道法自然”思想;一是人与万物均源于自然, 人类不应撇开自然而谋私利破坏自然环境;二是应不断顺应自然规律, 按万物自然属性进行实践活动;三是追求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自觉顺应自然并亲近自然,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5]
4.“自然无为, 无为而治”是保持生态平衡应遵循的必要原则
老子认为要顺应自然, 因为人类本身也是道的产物。人类要效法道, 面对一切事物采取“无为”的态度, 遵循万物本性及其自然规律, 而非盲目干预自然。
5.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观
老子认为, “多藏必厚亡, 知止不殆, 才可以长久”, [6]强调人应该少私寡欲, 知足知止。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首先要节制人类自身无限的欲望, 做到“知止不殆”必须从抑制贪欲出发, 达到“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7]。一味追求物质满足, 既会损害身心健康, 又将引起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老子从“物无贵贱”的生态观出发认为, 人与万物是平等的, 在生态伦理的实践中提出了“知止”“知足”的合理思想, 人类与自然要共存共进, 就要把握好“度”, 对自然界的索取要适可而止, 要从长远目标出发。
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独特价值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有其独特的价值:首先, 老子提倡用朴素的系统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张天人合一、众物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把人类与万物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认为人与万物是合二为一的, 在生态系统中人与万物是平等的。
其次, 老子认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境界是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所提出的“上善若水”的生态道德观的基本出发点便是与世无争, 认为人类和天地万物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都需要依循道的本性, 依据事物的本性发展, 不能相互加以干预;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度”, 对万物要充分高效地利用, 做到“知止不殆”,
最后, 老子把生态伦理思想从自然界延伸到社会。认为要从“道法自然”和“物无贵贱”的生态伦理思想出发, 这样有利于形成“无为而治”的基本价值形态。
三、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及其借鉴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出现了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生物物种的加速灭绝等问题,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从未像现在如此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老子的思想中囊括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对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老子的生态价值观“不仅是对人类中心论的挑战, 而且是对物类中心论的重大跨越, 从而刷新了宇宙生态中心论的新高度。”[8]重新充分认识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借鉴其优秀的成果, 可以为生态危机提供有益的思想路径。
1.借鉴老子生态伦理观, 有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及建立和谐的自然观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首先, 有利于克服不正确的发展观。由于人类长期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从自然界脱离出来后, 是世界的中心, 自然界是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无限需要的附属, 人们盲目地置身于征服自然的实践活动之中。而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则认为, 人是自然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然界与人类平等地拥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权。这种生态伦理思想把自然纳入到人类应有的伦理关系之中, 有利于确立人与自然健康互利的关系, 有利于人类自觉担负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职责。
其次, 从老子的万物平等观出发, 把人与自然看作为和谐的有机整体, 而不是主奴关系。人是整个自然界链条中的一部分, 人与万物为一个有机整体, 因而不能把人类自己摆在自然万物之上, 人与自然之间应是平等的, 是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既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 更要在发展中进一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不断实现人与自然的进一步地和谐发展。
最后, 有利于避免生态异化, 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老子以整体的眼光看待世界, 认为人只不过是整个世界的一小部分, 人与万物均处于平等地位,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因而人类的行为不应违背自然规律, 更不能脱离整个生态系统而自成一体。
老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要求达到人与自然的本身的合一。我们必须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尊重自然, 认识自然的价值, 认识万物的平等, 并承担对自然整体的责任, 从而以一种全新、和谐、正确的自然观指导我们的实践。
2.对老子生态伦理基本原则的借鉴, 需要我们更新发展观念
老子的“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的生态伦理原则既是一种尊重自然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种方法论, 是对当今人类过分干预自然、肆意破坏自然规律的行为的指示, 告诉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 反对简单粗暴地干预甚至破坏自然。要充分考虑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对人的反馈作用的结果, 提倡人们在充分利用自认资源, 能动地开发大自然的同时, 尤其要注重对原生态大自然的保护, 进一步不断将人类引向生态自觉的新高度。
万物都是源于道而产生的, 人类也不例外, 切忌违背事物的本性而恣意放纵, 而应该效法自然, 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 不应对自然肆意干涉。需要从整体出发, 结合整个自然界, 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发展理念, 跟着时代发展的节奏, 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3.老子生态伦理观要求我们改变生活方式, 秉持绿色消费观
老子“少私寡欲”“去骄, 去奢”“知足, 知止不殆”的生态伦理价值观, 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绿色, 环保”的消费观念不谋而合, 对于指导当今人们树立一种健康的消费观具有重要意义。老子认为, 人类的无限的物质欲望是灾难产生的罪魁祸首, 若要避免破坏环境带来的灾祸, 需要“知足知止, 少私寡欲”。当今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利用, 除了人类忽视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性外, 还因为人们把追求无限的消费欲望变成为生活的唯一目的。
社会的文明程度与人们的生态伦理思想成正比关系。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重要的制度保障和坚实的精神动力。因此, 当今人类应借鉴老子优秀的生态伦理思想, 将其在生态领域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成果的元素, 吸纳和融入现代环境保护理念中, 逐渐形成科学的发展观,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的局面。
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就是要引导人类把尊重自然与爱护自然落到实处, 遵循自然规律, 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全人类的生态意识觉醒了, 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自觉意识都有所提高, 才可能从根本上缓解生态危机,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朱晓鹏.道家哲学精神及其价值境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270.
[2][3][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 2003:232, 163, 309.
[5]张长虹.《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J].道德与文明, 2004 (4) .
[6][7]卢育三.老子释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188, 98.
中国传统哲学中生态伦理思想浅析 篇9
1 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中国哲学在自然万物面前, 始终具有一种博大的胸怀, 具有一种宽容仁厚之心。始终认为自然万物和我们人类一样, 也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因此, 它们的存在和个性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自然万物乃是平等的伙伴。《论语》说孔子:“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意思是说, 孔子钓鱼, 不用大网;打猎, 不射还巢和栖息在树上的鸟。这体现了孔子对弱小动物的一种尊重和仁爱。在儒家传统中, 始终是以孔子所代表的这种仁爱之心去对待万物。宋代的张载说:“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即, 他人都是我的亲兄弟, 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同类、同伴。北宋的程颢说:“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可见, 中国传统哲学始终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万物, 人类是自然万物中的普通一分子, 而不是雄踞大自然之上的主宰者。尤其是《庄子》一书, 这种对自然万物的平等意识不仅十分明确, 而且十分丰富。《庄子》指出:万物在本质是一样的、平等的, 没有差别的, 大小、彼此、美丑、是非、生死等等莫不如此。“以道观之, 何足贵贱” (《庄子秋水》) , 以大来说, 大海不可谓不大也, 但在天地之间, 它又难以称之为大了;中国不可谓不大也, 但在海内, 就好象“梯米之在大仓”一样, 难以称之为大了。庄子说:“因其所大而大之, 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 则万物莫不小。”每一个东西都比它小的东西大, 也都比它大的东西小。所以一切东西都是大的, 也都是小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大山为小;莫寿于子, 而彭祖为夭。”从上述可看出, 庄子的相对论中蕴含着极为可贵的万物平等意识。庄子这样尊重万物的存在和个性的平等思想在后世也有很强烈的回响。明代吕坤说:“山峙川流, 鸟啼花落, 风清月白, 自是各造其天, 各得其分。我亦然, 彼此无干涉也” (吕坤《呻吟语》) 。自然万物不仅是我们的同类, 而且是我们的朋友与知己, 因为在本质上与我们是同等的, 我们必须尊重其天性。翘首云天, 俯瞰山川, 时而星垂云阔, 月涌江流, 时而鱼出燕斜, 鬼啸猿啼。整个自然界就这样展现在人类的眼前, 或壮采伟丽, 眩人心目, 或幽美奇致, 动人情性。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而且对于培养我们的审美心胸, 对于培养我们的高尚情怀, 对于铸造我们健康人格, 都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这种强烈的生态意识, 这种浓郁的自然情怀,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价值的精神资源。我们相信, 这种宝贵的精神资源, 不仅将继续嘉惠中华民族, 而且必将融入世界文明潮流, 成为整个人类谋求进步、和平、发展的不朽智慧。
2 惜生、爱生的生态伦理准则
中国古代对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认同。儒、道、佛都有惜生、爱生的慈善情怀。仁爱万物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重要准则。儒家思想不仅提倡“仁者爱人”, 而且认为对待天地万物也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孔子认为, “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 表达了他对万物所持的善待态度。孟子对仁爱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 他说:“质于爱民, 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 奚足矣谓仁?” (《春秋繁露·仁义》) 儒家伦理从爱人到爱物, 天不违人, 人不违天,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张, 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爱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道家虽然没有提出专门的保护动物的伦理思想, 但它也反对“动物的存在是为了给人提供肉食与方便”的自然目的论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 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 (《列子·说符》)
3 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
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关系, 而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所谓合一即指对立的统一, 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道各家所共有之, 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 ,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 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行为的基本依归。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 也以“仁”待物, 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礼记·中庸》说:“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这都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代董仲舒讲天人合一, 宣扬“人副天数”陷于牵强附会。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 在其所著的《西铭》中, 他以形象的语言宣示天人合一的原则:“乾称父, 坤称母, 予兹藐焉, 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这是说, 天地犹如父母, 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 都是由气所构成的, 气的本性也就是人与万物的本性, 人民都是我的兄弟, 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可见, “天人合一”在中国由来己久, 并主要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即人可以认识自然, 合理地利用自然, 但不应该破坏自然, 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与自然友好相处, 反对“物畜而制之”, 征服自然, 以免失去大自然这个朋友, 正如我国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人合一”, “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 是一个非常伟大的, 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这是东西方文化最显著的区别之一。”[1]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仅关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而且也关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因如此,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无论是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还是对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然而, 一个时期以来, 我们许多人却忘记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以征服自然为目的, 以科学技术为手段, 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 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使我国的资源浪费、生态失衡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如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测算: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 G D P增长了十多倍, 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五十多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没有在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也就是说, 我们的经济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而取得的。另外, 还有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环境污染、物种减少、城市缺水等一系列问题。用恩格斯所告诫的话讲:“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2]可喜的是, 党和国家领导人已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并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明确地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 搞好资源, 能源节约, 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伟大思想的回归和生命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人生絮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114, 147.[1]季羡林.人生絮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114, 147.
老庄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篇10
一、老庄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1、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思想。
老庄哲学是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在老子看来,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和“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归根结底, 人应当法地效天, 师法自然。老子关于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思想是中国最早的“天人合一”论。关于这一点, 庄子更是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庄子强调“与天为一”, 认为人与天地和谐并育,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一指也, 万物一马也”, 天下万物本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是万物之一, “号物之数谓之万, 人处一焉”, 人并不是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抽象存在物。因此, 老庄哲学要求人们放弃人类作为自然界立法者、主宰者的观念, 将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学习大自然的纯朴和谐, 这样就可以达到庄子所向往的“同与禽兽居, 族与万物并”的人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至德之世”。
2、适度发展思想。
凡事都有一个限度, 只有学会满足, 才能真正永远得到满足。而世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自我满足, 诚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老庄哲学认为, 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不仅要做到“知足”, 而且还要做到“知止”, 即向自然界索取必须适可而止。只有知道适可而止, 才能远离危险, 避免祸患, 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老庄哲学中“知足”和“知止”是密切相关的, 既然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 所以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节制;同时, 老子所谓的“知足”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 不要一味追求贪欲, 为所欲为, 而应讲究实际、讲究限度。庄子继承老子这一思想, 强调适可而止, “达生之情者, 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 不务知之所无奈何。”洞悉生命真义的人, 不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洞悉命运真谛的人, 不追求命运所无法改变的事情。因此, 庄子强调开发利用自然必须顺其自然, 懂得适可而止, “无迁令, 无劝成, 过度益也。迁令改成殆事, 美成在久, 恶成不及改, 可不慎与!”凡是过分过度的, 都必然带来祸患。在庄子看来, “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 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 是以大乱。”天下每每大乱, 危机四伏, 罪因皆在于人们不知足不知止。
3、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老庄哲学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人类要“知常”——认识自然规律 (“道”) , “道”是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制约其盛衰消长的规律。“道”的规律是自然无为。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自然”是自然而然, 本来如此的意思, 天、地、人、道都是遵照本身的自然规律而发展变化。“自然”是老子最为崇尚的价值, 在他看来, 自然的程度越高, 就越有发展的前途, 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 因而人类应当取法于宇宙的自然和谐, 并以此为原则来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老子所谓的“道法自然”。又“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即顺自然而不妄为, 这还是老子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故“是以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因此“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 凶”。庄子发展这一思想认为“物固有所然, 物固有所可。”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灭变化都有其自然的理由和规律, 其规律便是自然而然, 本来如此。又“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万物之本也。”天地万物在本性上都是无为的, 作为万物之一的人, 应顺万物之理而不妄为。庄子要求人应“顺之以天理, 应之以自然。”而反对“以人灭天”。在此, 庄子强调要顺自然之道, 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倘若刻意用外力改变自然, “乱天之经, 逆物之情, 玄天弗成”, 就必然造成“云气不待族而雨, 草本不待黄而落, 日月之光盖以荒”的灾难性后果和生态危机。
二、老庄哲学的现代意义
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要把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制订出使双方都受益的政策。庄子曾告诫世人:“圣人处物而不伤物, 不伤物者, 物亦不能伤。”人类无情地破坏自然, 自然也会反过来报复人类, 使人类惶惶终日而无栖身之所。老庄的适度发展思想, 使人认识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知常曰明”提醒世人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使人懂得在充分利用科技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 还更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保护大自然。老庄的生态伦理思想使人意识到和谐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 人类只有保持生物多样性, 其生命才能同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人的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同时, 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也在不断地印证“物极必反”的极限意识, 它不断告诫人们:自然界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只把大自然当成大索取、高消耗和大排泄、大破坏的对象, 人类最终将走向自我毁灭之路。因此越是经济高速发展, 则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 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 人类才能获得长远持久的支撑能力。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自然界是一个系统整体, 人对自然界的任何局部破坏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地球环境的恶化, 从而使人类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 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 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全面和谐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思想, 打破了人类是自然界立法者、主宰者的观念, 改变了人与自然界的传统制度, 认为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只有保持生态平衡, 人的生命才能延续;老庄哲学要求人类社会发展时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强调“适度发展”而又不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现代人只有不断发扬老庄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并赋予其现代意义, 从而使具有东方生态智慧的中国早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危机的加剧, 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部署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老庄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子,庄子,生态伦理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生态伦理思想 篇11
关键词:生态伦理 劳动 私有财产 共产主义
一、《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产成的背景
(一)人的本质和劳动
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认为它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劳动又是人的自愿的行为,是劳动需要的满足,是属于人自己的。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出发,阐述了劳动的伦理本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1]。在人与动物的生活习性比较中,他指出,有思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与动物的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出外界对象,即“人的无机的身体”,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的尺度是人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特性,这些深深揭示了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基本特征。因此,劳动在人的活动中真正发挥了内在的促进作用,动物则没有如此鲜明的特点和手段。马克思还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人不仅象在意识.....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人与动物的区别真正在劳动、实践这一现实活动中得到突出的辨别和区分。人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的尺度是人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特性,这些深深揭示了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异化劳动是《手稿》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分析劳动异化,揭示异化劳动使人本身、自然界、同人相异化,把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变成了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他指出,人的本质的体现是劳动,人进行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就是人的价值的表现。但是,异化劳动却使人丧失了劳动本身,肉体和精神的感觉为简单的异化的即拥有感所代替。他还阐述:“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关系这个方面,考察了工人的异化、外化。但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2]。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的关系的产物。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即异化劳动的消除,“他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地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他指出:“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
二、《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倍受关注的话题,人对自然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从自然支配人、人是自然的奴隶的采集渔猎时代,到原始农业的产生,人从自然的奴隶逐渐成为自然的主人,进而,出现产业革命即创造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文明和创造工业生态系统的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与自然抗争,并逐步取得对自然的支配地位。现代生产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引起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此时,人类才认识到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共生共荣的和谐关系。美国生物学家利奥波德认为以生态伦理来考量事物对错的标尺:“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道德标准,从而规定了人类生态活动的限度。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二)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共产主义作了这样的界定:“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3]。马克思主要论述了共产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即异化劳动的消除。这一扬弃过程又是人的异化的扬弃过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解决。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因此,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
三、《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把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正确运用于当代社会,就必须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地位。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要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着手,转变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分配、交換和消费等关系以及生产方式的合理利用。制度转变是人类缓和并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之道,这也是当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主张。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生态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因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生态伦理思想建设,这是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篇12
(一) “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的哲学思维
整体和谐的生态观有着古老的渊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 哲人就强调要谋求天地人和谐的这种整体的哲学思维。儒家生态观念的基本出发点是“天人合一”。孔子《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 道并齐而不相悖”, 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化看作是相互相成的和谐、平衡运动。孟子把“诚”作为一道德概念, “诚身道, 不明乎善, 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 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汉代董仲舒也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合而为一”的, “事各顺於名, 名各顺於。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名号》) , 并提出“三者相为手足, 不可一也。” (《春秋繁露·立之神》) 儒学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同时, 承认自然界有其自身独立的运行规律。道家思想以“道”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 认为这种统一是道、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在道家思想体系中, “道”有多重含义, 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也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和人们的行为准则, 因此老子以“道”的概念讲天、地、人组成一个整体,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体,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 , 强调道生万物人天同源。庄子, 则在进一步发挥老子“道”的基础上, 提出了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 即:“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认为人不是自然的主人, 和其他事物一样, 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 古代哲人强调世界整体有机和谐的目的在于刻意追求和谐的人生之道。但不管怎么说, 他们所创造的这种整体和谐思想价值理念, 对于重新审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 对当前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全球性生态恶化现象, 是有导向意义的。
(二) 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准则。
中国古代对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认同。儒、道、佛都有惜生、爱生的慈善情怀。仁爱万物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重要准则。儒家思想不仅提倡“仁者爱人”, 而且认为对待天地万物也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孔子认为, “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 表达了他对万物所持的善待态度。孟子对仁爱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 他说“质于爱民, 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 奚足矣谓仁?” (《春秋繁露·仁义》) 儒家伦理从爱人到爱物, 天不违人, 人不违天,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张, 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爱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道家虽然没有提出专门的保护动物的伦理思想, 但它也反对“动物的存在是为了给人提供肉食与方便”的自然目的论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 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 (《列子·说符》)
(三) 天道与人道的一致、“道法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古代的持续发展思想以朴素生态学说为基础, 从国计民生及后代人的需要出发, 把发展生产同生物资源保护结合起来。庄子提倡“以鸟养鸟” (《庄子·至乐》) , 是要人们遵循自然法则。其次是恪守生态季节规律, 强调“顺时繁育”和山林川泽“以时禁发”。管子也说:“敬山泽林薮积草, 夫天财之所出, 以时禁发焉” (《管子·立政》) 。在《吕氏春秋·上农》中,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 称为“四时之禁”, 在规定的季节中, 禁止随便进山砍树, 禁止割水草烧灰, 禁止打鸟猎兽, 禁止捕捞鱼鳖。《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载古代制订的一年四季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守则。另外,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与保护环境, 不能采用灭绝动物物种的工具和行为。古人历来提倡“仁爱克已”、“勤俭节约”、反对“暴殄天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就属于以神话传说形式流传下来的这一类活动。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保护环境者当数黄帝, 据《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卷一记载, 黄帝“时搏百谷草木, 淳化鸟兽虫蛾, 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 劳勤心力耳目, 节用水火材物”。“俭”是老子推崇的一项重要品德, “俭”就是将人的欲望控制在“自然”范围之内, 以维持生态持续性和自然保护。
(四) 互惠共生, 利用自然
虽然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 人作用于自然的力量仍然是有限的, 但顺应自然、尊崇自然的同时也在注意利用自然。古代人很注重总结土地的自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改造土地、更好地利用土地。所以在实际生产中, 就用耕耨、施肥、保墒等方法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吕氏春秋》说:“地可使肥耨, 又可使棘。人肥必以泽, 使苗坚而地隙;人耨此以旱, 使地肥而土缓。”人与土地形成了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这是一种生态农业, 它与现代机械化的石油农业、滥施化肥农药、破环土壤结构和自然生态平衡是很不同的。《荀子.富国》篇说:“多粪肥田, 农夫众庶之事。”《周礼.草人》对什么样的土壤该施什么样的粪肥, 也有明确的记载。“自然农法”的不施药、不除草, 采用的是以虫治虫、以草除草的古代方法。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就生动地记录了以步行虫治理粘虫的方法。 (《梦溪笔谈》第四三三条) 。中国古代早就种植绿肥的习惯, 绿肥不但是一种有机肥料, 而且是一种有效的除草剂。野草总是与农作物共生的, 但野草腐朽又可以改善土壤, 这在《祀胜之书》里已有明确的阐述。这是真正的利用生态规律———“道法自然”。
然而, 在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中, 人顺应自然、尊崇自然要远远大于改造自然的强度。现代工业文明兴起以来, 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和信心都迅速增加, “人定胜天”成为一个时代的口号。然而人类终究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在自己制造的技术圈中, 自然仍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道法自然”的原则不可违背。中国古代的生态农业观及其生态文化意识是现代的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智慧源泉。
(五) 渗透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
法制理念—————圣王之制
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仅停留在伦理道德领域, 而且向法制领域延伸和扩展, 形成了渗透生态伦理思想的法制理念, 从而使生态伦理思想深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 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在《六韬·虎韬》中记载中华民族最早的环境立法, 炎帝 (神农氏) 就颁布了保护生态的禁令“春夏之所生, 不伤不害, 谨修地利, 以成万物, 无夺民之所利, 则民顺其时矣”, 此即“神农之禁”。秦简《田律》规定:“春二月, 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 毋毒鱼鳖, 置阱罔, 到七月而纵之。百姓犬入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 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 杀之”。《礼记·王制》“五谷不时, 果实未熟, 不粥于市;木不中伐, 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 不粥于市”, 这种将市场的间接管理运用于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 在农业文明时代具有比较切实的效果, 在今天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孔子在论述他的治国纲领时出于保护自然资源的考虑, 强调说:“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这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被认为是贤明君主的基本国策。董仲舒将自然现象与君王的德行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国君作为一国之主, 对破坏天、地、人这个生态系统负有最大的责任, 并在他所著《春秋繁露·五行五事》中还列举了做君王的五大过错和“自然之罚”的种种迹象。而且保护自然资源的制度和法令也并没有因朝代的反复更替而废止。作为一个基本上是礼制的国家, 制定自然保护的法令并要求人们遵守, 那么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完善和遵守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
(六) 艺术生态观---田园诗的意境
提倡生态伦理的米克尔在他的《生命的喜剧》一书中认为:文学以人与自然的不同关系氛围三种传统:悲剧、田园诗和喜剧。悲剧英雄处在与自然力的冲突中, 如西西弗、普罗米修斯。西方文明是以悲剧发展起来的, 最终发展为掠夺自然环境辩护的“人类中心”论。对自然界的胜利是这种文化的目标。而中国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则与西方文学恰好相反, 田园诗精神是它的主流, 在田园诗精神的基础上展开其人文道德理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 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它的第一篇《关雎》“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以河滩上的鸳鸯作起兴来歌唱男女爱情, 整个是个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从庄子开始, 道家的艺术观把自然之美作为美的最高境界, 这种审美观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影响更为深远。东晋陶渊明是最杰出的代表。“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诗》第五) ,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在山月、清江的描写中抒发出对友人的想念。陆游的诗:“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夜半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唤起蛙声一片。”大自然的蝉鸣、蛙鸣、鸟叫与人类丰收的喜悦心情相映成趣, 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幸福是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学艺术总的田园诗精神, 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方面。它可以进到青少年去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热爱生活, 从而热爱自己的生存环境, 这些都是现代生态文化建设应该努力发掘的。
虽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生态伦理思想, 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时, 也要让他们搞清楚:第一, 对于其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既要有宏观眼光从整体上准确地把握其精义, 又要对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复杂内容进行具体的科学分析。第二, 对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有机整体思维方式, 要作一分为二的评价:一方面要肯定它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某种真实的反映, 同时也要指出缺乏分析思维的笼统和模糊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 要正确地认识和宣传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不要把它与分析思维、现代科技发展绝对对立起来, 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以发展现代科技为手段, 创造更美好的“人化自然”, 争取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高级境界, 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思维, 树立生态文明观, 从而较好地理解和践行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