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

2024-09-24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精选12篇)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 篇1

摘要: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古已有之, 并且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对于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自提出以来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以及它的评价标准。这样我们才能明确目标, 制定合理的方案。

一、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造成损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既要求经济上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又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既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又强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发展的概念:首先, 发展是核心。无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如何丰富, 它都始终是一个关于发展的概念。虽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在追求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要注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利用, 但是其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实现循环有序的发展。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仍然是发展。其次, 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以人类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 所以它不能脱离人这个主体。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是建立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但是没有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毫无意义的空话。换句话说,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是要将人置于整个系统之中的。第三,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类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并不是某一个体或者某个小群体的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具有空间性更具有时间性。

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从对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的分析, 可以发现其不仅仅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发展观的新的发展观, 并且在对发展的价值取向、发展的主体的范围与结构等问题上蕴涵着一系列的伦理学主张。

第一,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首先是一种人类总体的标准。在可持续发展的所有定义当中, 既提倡代内公正更注重代际公正的伦理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同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

第二, 可持续发展由人类向整个生态系统扩展表现出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如何不能离开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最终还是要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

二、传统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 其中不乏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不谋而合之处。

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早已认识到, 以天地为代表的自然界是世间万物和人的生成者与养育者, 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那时候在人们看来, 自然资源是人的养育者, 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的著述中都有关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主流的观点都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且要依赖自然界而生存。这虽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较低, 人们改造自然能力较低在思想领域的一种反映, 但是却和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的要求不谋而合。

2、对人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

首先, 在自然资源的开采方面, 古人就开始注意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中国古代认识到, 如果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做到取予有度。一方面, 对任何生态资源的开采利用都要注意时节。中国古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万物都有其生长的规律, 只有依其规律对其合理的利用才能保证资源的再生能力, 达到永续利用。另一方面,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要把握“度”的原则。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在开采利用的时候是不能采取灭绝性的行为的。如果开采无度就会破坏动植物资源的繁衍生息, 永续利用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 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方面, 古人就已经开始有节约的观念。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 要珍惜节约为人类提供衣食之源的自然资源, 在消费时不浪费。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在中国古已有之。

3、对控制人口数量的认识

古代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的必要性, 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口的承载有一定的限度, 如果人口增长过速, 人类会不择手段地索取自然资源, 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只不过由于古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战乱的原因人口形势并不严峻, 甚至是人口数量不足。尽管如此统治阶级也都采取了相应的人口政策或鼓励生育增加人口数量, 或抑制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三、传统生态伦理的现实意义

对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是近代以来才凸显的一个全球问题,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的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对于资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加上人们没有及早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才导致了现在很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 许多传统的生态伦理对于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1、对人口数量的控制

可持续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的, 而人口的增长必然使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进一步减少, 平均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因此, 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的制约作用。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 中国就开始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到目前为止, 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例如:人口老龄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一部分人主张放开对生育政策的严格控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 在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成就的同时是我国庞大的人口增长绝对值, 并且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人口政策只是使其提前到来。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我国的资源环境总量不多, 人均更少的事实, 继续严格的控制人口数量, 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以发展为核心的, 因此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利用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如何利用, 对不可再生的资源要注意保护, 尽可能节约使用, 对可再生的资源要注意其再生的周期, 其目的就是让它们都可以永续利用。在这一点上传统的生态伦理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古代的人并没有对资源进行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的划分, 但是他们已经十分注重勤俭节约和用物以时, 遵循生物的生长规律以达到让它们繁衍生息的目的。

3、严格立法,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也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只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资源环境的立法工作, 树立并依靠法律权威, 才能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这些观点都可以为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因此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飞.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蕴涵[J].前沿, 2008 (5) :162.

[2]曲爱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 2008 (5) :12-14.

[3]彭岳鹏.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J].法制与社会, 2008 (09) :269.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 篇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之探究

生态伦理学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探究生态伦理发展轨迹,其价值维度经历了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审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其实质是建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生态伦理观.这种生态伦理观的建立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尤其具有现实性,它既是当今时代的.生态要求,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作 者:夏承伯 XIA Chengbo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包头医学院,研究生处,内蒙古,包头,014010刊 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年,卷(期):36(4)分类号:N031关键词:生态伦理 人类中心 非人类中心 和谐发展

图腾信仰的生态伦理观探析 篇3

关键词:图腾信仰;生态;伦理观;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61-0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学者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大自然这个“衣食仓库”中获取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它是人类的衣食父母。然而,“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尤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强力推进,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失控和无序行为,致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1]在工业社会发达的今天,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却依然保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模式。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人们的宗教信仰,而图腾信仰则是他们信仰的原生形态。

一、图腾及图腾信仰

在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是这样定义图腾的,“用来命名氏族集体的物种被称为图腾。氏族的图腾也即是每一个氏族成员的图腾。”[2]11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独有的图腾,不同的氏族拥有不同的图腾。“图腾一词,本为阿尔冈昆部落的奥杰布韦人所使用,来指称该氏族用来作为名字的那种事物。斯库克拉夫特最早引申了该词的含义,并提出了‘图腾体系的概念。”[2]133后来,民族志学者广泛使用了该词。

通常情况下,作为图腾的对象大部分是动物或植物,并且以动物居多;非生命体则十分罕见。图腾通常不是指一个个体,而是指一个物种或这种物种的变种。例如,一个氏族的图腾是蛇,它不是特指这条蛇,而是把所有的蛇都作为这个氏族的图腾。图腾分为氏族图腾、个体图腾和性别图腾三类。图腾是维系一个部族成员之间的纽带,是一个部族感情认同与精神信仰的对象,成为该部族心目中最神圣和最美好的象征,部族成员对图腾充满了尊重与敬畏。

二、图腾信仰的生态保护功能

(一)氏族图腾的生态保护功能

图腾信仰中最重要的就是氏族图腾,即整个氏族成员所共同拥有的图腾。被认为是氏族图腾的动植物就具有了神圣性,人们对它产生图腾禁忌,从而对它产生敬畏和崇敬之情。通常,人们不能把图腾动物用作日常食品,不能对它进行捕杀;对于图腾植物则不能砍伐和采集。谁要是触犯这一规定,谁就会受到严重的惩罚,将招来灾难。这不是说部族总是要人为地惩罚这种犯禁行为,而是人们从灵魂深处相信亵渎图腾动植物会自动招来死亡。图腾信仰具有道德力量的制约,图腾信仰的生态功能也正是由于图腾禁忌而完成的。

鄂伦春族的熊崇拜。鄂伦春人认为熊是他们的祖先,熊与自己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和血缘关系。“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称公熊为‘祖父(‘雅父),称母熊为‘祖母(‘太帖)。”[3]他们对熊极其尊重,对它不直呼其名。他们把熊看作自己的祖先,把熊看作本氏族的图腾,所以,鄂伦春族对熊加倍保护,规定不准猎杀熊。

(二)个体图腾的生态保护功能

“除了占据首要地位的非人格的和集体的图腾以外,还有专门属于每个个体的图腾,这个图腾表达了他的人格,他完全以私人的方式对其进行膜拜。”[2]138在某些部落中,每个个体都和某个特定的事物保持着一种关系,就像每个氏族与他的图腾所保持的那种关系一样。这个个体将拥有这个动物的本性,既拥有他的长处,也拥有他的缺陷。“例如,一个以鹰为标记的人会具有高瞻远瞩的天赋;要是以熊来命名的话,据说就很容易在战斗中受伤,因为熊举止笨重迟缓,很容易被捕捉;如果作为标记的动物受到了藐视,那么这个人也就成了被轻视的对象。”[2]209他们认为,要是动物死了,人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所以禁杀和禁食同名的动物就成了一个普遍的法则。他们不仅仅是禁止杀害和食用图腾动物,而且还必须保护好个人的同名动物,防止他人对其进行杀害。

(三)性别图腾的生态保护功能

“在集体图腾制度和个体图腾制度之间,兼具这二者特色的是性别图腾制度在具有这一制度的各个民族中,部落中的所有男人属于一方,所有女人属于另一方,而不管他们属于哪一个氏族。”[2]210在这两个性别团体中,每一个团体都相信他们(她们)与某种特定的动植物具有神秘的关系。例如,“在库尔奈,所有男人都认为他们是鸸鹋——鹪鹩的兄弟,而所有女人则认为她们是朱顶雀的姐妹;所有男人都是鸸鹋——鹪鹩,而所有女人都是朱顶雀。”[2]216每一性别都把与他们(她们)有密切关系的这种动植物看为他们的保护神,不仅要禁止捕杀和食用,而且要加倍小心的对待、保护它们。

三、图腾信仰的生态伦理观

(一)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

“在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大自然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能给他们带来吉凶祸福。”[4]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不仅仅是资源索取关系,更是根源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孕育了人类,养育了人类,自然界中的其他的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的兄弟、伙伴和朋友,它们与人类存在着亲属关系和朋友关系。

在许多神话故事里面可以看出人是由动物逐步的演变过来的。例如,在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里面就有说到,“一些澳洲社会则认为,在人类之初有某些奇异的动物,人类就是以某种不可知的方式从它们衍生而来的,或者是半人半兽的混合物,或者是某种尚未成形的生物。”[2]216虽然神话里面包含着许多想象和夸张的部分,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产生和进化的过程。他们认为自己是由动物演化过来的,动物与人类具有亲属关系,是自己的祖先。在氏族图腾制度中,人和图腾动物之间建立了谱系关系,使一方成为另一方的亲属,人和动物之间存在着亲情。图腾是氏族的庇护者、保护神。所以,对待动物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

在个体图腾制度中,人们把图腾动物看作自己的至交、同伴和朋友,人和动物之间存在着友情,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对待图腾动物要想对待自己一样,因为图腾动物和自己是紧密相连的。

(二)对大自然的敬畏意识

“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在生产和生活中,人类一方面在努力摆脱大自然的压迫和束缚,另一方面却由于自身力量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又不得不依靠大自然的恩赐。这种两难的境地使早期人类对大自然产生一种敬畏和恐惧。”[5]他们认为如果破坏了自然,那么自己是会遭到惩罚的。例如,如果图腾氏族中的某一成员捕杀和砍伐了他们的图腾动植物,那么他将会大难临头,甚至有生命危险。正是由于他们对大自然的这种敬畏心理,使得很多动植物才得以繁衍。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他们不再对大自然敬畏和恐惧,他们认为自己才是宇宙的主宰,自己可以征服自然。他们对大自然失去了敬畏心理,却换来了无穷的自然灾害,这就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人类尝到了苦果,于是开始提出生态环境保护。

(三)对大自然的知恩图报意识

许多少数民族是非常注重知恩图报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对自然给予的恩惠、帮助,他们不是抱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无所谓的甚至是不知足的心态,而是怀着感恩、敬畏的情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例如,在莫斯写的《礼物》一书中,部落首领会举行夸富宴,把各种值钱的东西抛向大海,举行这一仪式,看似荒谬,但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部落首领取得地位、等级的象征,而且也包含了对大自然知恩图报的思想。他们认为人类向大海索取了各种海产品,而且在大海上航行,大海为他们提供了各种食物,那么他们也必须回报大海,让大海能够一如既往地为人们提供各种食物和服务。这一简单的仪式,可以表明古代部落对大自然的知恩图报思想。现代的人们,总是把原始部落的人看作是愚昧、落后的,但你是否想过,那些被称为“愚昧的”人能认识到自然界的重要,懂得知恩图报,而我们作为“文明人”就只知道向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而后是遭到大自然的残酷惩罚。那么真正愚昧的是哪些人呢?

四、结语

不同的民族、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我们不能带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思想去看待他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合理先进之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潜在价值。”[6]我们不能拥有歧视的眼光,而是要具备虚心学习的态度。

图腾信仰是宗教的基本信仰,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少数民族还存在着图腾信仰。虽然图腾信仰属于宗教范畴,但是它其中蕴含的生态伦理观对我们现代工业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种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作用,”[7]如果每个人能够像具有图腾信仰的民族一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把大自然看作是自己的祖先、兄弟姐妹,自己的至交朋友,懂得知恩图报,那么我们的生存环境将大大改变。我们也才能够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家鲜,张朝举.当代云南白族作家文学中的生态意识勘探[J].大理学院学报,2012,(8):5.

[2]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何星亮.图腾的起源[J].中国社会科学,19891,(5).

[4]刘玉鲜,唐文.图腾崇拜对生态保护的意义[J].艺术探索,2009.8.23卷(4).

[5]李金玉.初民的“生态保护”——万物有灵观和图腾崇拜所蕴涵的天人观念[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6]何志魁.试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的理论依据[J].青海社会科学,2004,(1).

[7]陈旭.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文化所体现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J].宗教学研究,2007,(2).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 篇4

1 土地生态伦理概述

人类对土地生态系统的掠夺违背了客观规律,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严峻的现实要求人们寻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即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由此, 产生了生态伦理学。

伦理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应当遵守的规则和应尽到的职责, 其本义是指的社会关系。随着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 伦理关系也逐渐扩大到包括非社会关系, 即人与自然关系在内的更广义的关系, 这在伦理学意义上即生态伦理。

土地生态伦理观的主要特征, 是把研究人与人关系的领域扩大到人与土地生态系统关系的领域。土地生态伦理以“人—土地生态系统”作为道德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包括了人、生物、自然界的其他实体和过程。当前道德对象的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到动植物及土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于生态伦理概念, 西方国家认为生态伦理的基础是生态环境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而在中国, 生态伦理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的, 宇宙万物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中都具有道德位置。人们基于此种道德观尊重自然并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土地生态伦理是生态伦理观在土地学科中的应用, 可以将其定义为:土地生态伦理将伦理道德的对象、主体扩展至土地, 赋予土地以伦理价值, 提出人与土地关系的世界观。它要求人们从生态伦理的角度, 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2 土地生态伦理学的缘起与发展

土地生态伦理的观念, 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这一思想在孔子、孟子、老子以及儒家经典《周易》中都有明确的表述。

上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系统表述了土地生态伦理观。他第一次系统地从伦理学的高度讨论自然保护问题, 所提出的土地群落方法及批评人类用功利的眼光来判断自然和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观点, 在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的著作《沙乡年鉴》的开头, 他发出了十分著名的警言:停止思考合适的土地利用作为唯一的经济问题。

上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人口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 生态保护呼声日益强烈, 土地生态伦理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994年, 泰莫西出版了《土地利用伦理学》, 较系统的讨论了土地伦理问题。他认为, 人们应该从伦理的角度关心和尊重土地, 并使土地尽可能得到必要的休养。[1]

总之, 土地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充满了学术性和感情色彩。它要求人们不要仅仅从经济方面考虑土地利用问题, 而要综合考察其在伦理、美学、经济上是否和谐。

3 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中指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主要包括:保护和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力;降低土地生成风险;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经济上的可行性;社会的可接受性。[2]

根据土地生态伦理观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涵义, 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

二者目的不同。土地生态伦理提出了为什么要保护土地生态系统和保护自然这个问题, 主张应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尊重土地系统的内在价值, 建立新的人地价值观和道德观。土地可持续利用, 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指导土地利用, 以保持土地的永续利用。所以二者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系。

二者协调人地关系的方式不同。土地生态伦理建立在感性基础上, 它用道德的手段强调自律, 它依赖于人类美好而善良的情感, 主张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 否则在伦理上就是错误和不道德的。而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果, 它引入了法治文明的手段强调他律, 自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来, 众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战略措施, 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二者的作用范围和效果程度不同。土地生态伦理作为人类的一种道德伦理观, 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起作用。土地可持续利用, 虽已是多数国家的共识, 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同, 造成了在发展中国家更强调利用, 而发达国家则更强调可持续。同时各国的法律法规只在本国适用, 所以其适用范围不如土地生态伦理广泛, 但由于其采用了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调控, 因而更加有效。

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有许多不同点, 但二者的目标都是要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 这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土地生态伦理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之一,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人类对土地伦理利用的目标。

4 土地生态伦理的利用原则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 从某种角度就是人类逐步征服大自然的过程, 这一过程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令人痛心的破坏, 这种破坏危害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土地, 而且也危害了其它生命, 历史证明, “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是错误的, 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随着土地生态伦理观念的发展, 人类应有自己的土地生态文明主张。人类已经进入理性的责任时代, 道德情感是人类的内在文明, 在维持土地生态平衡的实践中, 必须遵循以下土地生态伦理原则:

平等互爱与分配公正原则。

平等是伦理道德强调的重点之一, 要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生存, 在不违反土地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让所有生物都享有不受污染的生存环境, 保证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权利。同时, 还要注重分配公正原则, 这一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 当人与生物在资源配置发生冲突时, 冲突各方应尽可能平等分配共享自然资源。其二, 由于土地利用决策影响社会资源在人类自身内部的分配和享有程度, 因而土地资源分配要求确保每个人至少达到最低需求水平。

互利与公正补偿原则。

由于土地生态系统各个单元是相互依存, 只有相互维护才能共同发展。人类与其它生物共存于土地生态环境之中, 都需要一个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当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时, 对生态系统不可避免的造成破坏, 因此应该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行补偿。

代内、代际平等原则。

地球不仅属于我们, 而且属于子孙后代, 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与未来, 我们要坚持代内、代际在土地开发利用问题上的平等权利。土地生态伦理学认为土地利用对子孙后代承担有重要的义务。所有的土地利用必须综合考虑它们的长期积累结果, 还要求我们摒弃一切可能导致逐渐削弱下一代利益的土地利用模式。

人类发展生态化及土地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化原则。

要综合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生态环境利益, 并以此规范经济活动, 选择符合生态道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模式。人类在进行土地利用决策时, 有义务为了自身和其它生命的延续而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的伦理责任表明土地利用政策应该倾向于减少人为干预自然环境的范围。必须明确, 没有土地生态系统提供的基本功能, 人类则难以生存。土地所有者不存在基本权利去破坏土地的自然结构和特性。在土地利用中, 必须采用对环境产生最小不利影响的方案。

土地利用过程中涉及诸多伦理的问题, 土地生态伦理利用, 就是要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采取土地生态伦理的观点, 实现人地和谐的土地利用, 保证人地协调发展, 它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相同, 其包括公平、和谐、节约, 这三点是土地伦理利用的核心思想, 大力宣传土地生态伦理的观点, 在土地利用政策措施中贯彻这些原则, 可以从伦理道德上规范和约束人的土地利用行为, 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2005.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 篇5

【摘 要】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规划水平的高低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城市经济规划设计中,仍旧存在了很多的不足之处,并没有着重体现生态伦理的观念,大大降低了城市规划的设计质量。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城市规划应体现生态伦理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伦理观;核心内涵;特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规划与开发都是围绕经济而发展的。但是,由于之前我国经济体制并不完善,再加之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体系,导致很多个人或企业盲目的发展经济,甚至因为自身的经济利益,大肆的破坏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城市环境的严重污染。并且,根据近几年的数据调查报告表明,这一问题正在呈现加重的状态,如果再不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必然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就以生态理论观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一些自身的观点与建议。

1.我国城市规划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虽然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提升,但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城市在规划工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弊端,而这些问题正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结合了我国目前城市规划设计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总结了城市规划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城市进行设计时,都会着重考虑到人文主义问题,其最根本的规划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让城市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真正将人们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浪费与消耗,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得人文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在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城市经济建设与环境效益相互矛盾的局面,而在以往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里,大部分规划设计人员都是采用了实用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主要以技术为基本条件,常常忽略了价值判断的必要性。而这种城市规划理念最大的弊端是让一些原本环保的规划转变成了反面的规划。

(3)效率优先。众多城市规划以发展为要务,以城市建设的快速开展为目标,将效率作为城市规划的价值准则,于是城市建设出现了无序蔓延,城市外围空间迅速被占领。资源利用低效率,城市规划作为社会理性的代表所应承担的兼顾效率与公平。

2.生态伦理观的概述

所谓的生态伦理是一门实践性较浅的伦理学科,其实生态危机情况下所诞生的产物,简单来说,其具备缓解生态危机的重要作用。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人们对于伦生态伦理观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2.1生态价值观

在生态伦理观念中,生态价值观主要体现的理念是,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表现,真正意识到大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是人类谋得利益的工具,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简单来说,是否在承认人类尺度的同时,又可以承认物的尺度,并且,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来看待价值的问题。

2.2生态道义观

生态道义观认为,传统伦理学仅承诺对人而言的善,而不承认人之外的生命或非生命形态的善,这种关于“善”的观念并不充分。敬畏生命的原则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亦即只有确认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才是合乎伦理的。生态道义观大抵寄希望于一种道德感悟,通过类宗教的“敬畏”体验,促进人承担对自然生命的责任和义务。

3.引进生态伦理观对规划思维拓宽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我国部分城市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理论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纷纷将引用到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与水平,更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并且,生态伦理观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城市发展秩序,充分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3.1更加融会贯通的学科建设要求

在城市规划主要思潮的.演进过程中,规划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的交叉越来越活跃,城市规划的核心理论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也日益丰富,这些学科包括建筑学、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生态学、文化学、美学、经济学、技术与科学等。

3.2对城乡均视的空间范畴的要求

其实,就城市与乡村之间相比而言,城市通常都是担任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所以,在一般的城市规划中,大多数是围绕城市而开展的,往往忽视了乡村、村镇的必要性,这也导致城乡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进一步加重了生态危机状况。

从某个角度看,规划中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的对策,可以概念化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决。原因是城市是人的实践作用于环境的产物,城市无论从空间集聚程度还是影响力度上来说,都远远高于乡村。因此规划中的城市中心主义思想实际上是人本中心思想,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构建城乡均视的规划空间范畴显得非常必要。

3.3城市发展不应忽视弱势群体的需求

城市规划对资源的配置必然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尤其是现阶段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认识利益主体的构成,并在规划实践和管理决策中反映、协调,整合各利益主体相关利益,是城市规划所要解决的难题。作为一门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学科,对弱势群体的利益申诉也是基于人内部的,自然这个人外的弱势群体一直被忽视。我们应积极扭转这―不合理的现象。

4.生态伦理观指引下的城市规划特征

在当前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人们都是以人本主义为主要的理论基础,采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设施进行处理,从而使得人类生活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活与生产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经济。不过,我们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时常会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这就是人类生活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导致人文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并不适用。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的过程就要将自然环境当中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而让城市规划的利益和价值发挥到最大化。面对目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难点,在城市规划中需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入手分析和总结,同时采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和相关理论为基础,实现了方法与利益的结合与完善,进而体现了其生存价值和相关意义。面对着这种实际情况,在城市规划与发展环境中必然会出现利益冲突与价值冲突,进而造成规划的实用价值不符现象

4.1规划思维

城市规划中借鉴与吸收其他学科相关研究成果时应该讲究全面客观。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拓展了原来学科交叉的视野,使学科交叉更广泛,增强了精神层面学科的道德属性,使规划理论更加多元化。

4.2规划方法

生态伦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引人将会改变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对自然的处理方式,使自然得到妥善安置,加强了规划方法的严谨性,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城乡环境更加友好,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也使规划实施和管理更具有可操作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生态伦理观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因此,在进行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伦理观问题,并加大对生态伦理观的推广和应用,并对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详细的调查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充分发挥生态伦理观的核心作用,结合城市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从而促进生态伦理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2]丁兆运,彭远新.城市生态化过程中的环境伦理建设[J].枣庄学院学报,(02).

刍议地理教学中生态伦理观的建立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态伦理;自然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国家发展的障碍,在此背景下,生态伦理这种绿色哲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类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各种东西,如今已经遭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对于人类来说,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才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可以说,生态伦理既是当代文明的产物,又是人类在遭到大自然报复以后进行的反思行为。在学校教育中,关于生态伦理观的培养已经逐渐成为了学生道德素质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众多的学科中,地理学科在帮助学生建立生态伦理观上拥有很多明显的学科优势,因此,对于广大地理教师而言,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生态伦理观也就成为了地理学科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伦理的涵义

所谓生态伦理是指,人类在处理自身与周围的动物、植物、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时所形成的一系列道德规范,是一种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伦理关系。生态伦理的存在可以有效约束人们的行为,对人类的行为活动进行适当的调节。在如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以及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生态伦理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观教育的途径

地理学科是一门向学生介绍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地理学科中,包含着大量人类对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生态环保理念日益受重视的今天,针对人与自然关系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几乎贯穿了整个地理学科。因此,地理学科的存在对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伦理观教育逐渐成为了新课改赋予地理学科的新的目标。那么,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伦理观呢?

1.从教材入手来开展生态伦理观教育

教材是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依据,在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生态伦理的观念基本上贯彻了教材的始终,像是人口问题、区域规划、旅游发展等都会涉及到生态伦理问题。作为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态伦理教学资源,以教材知识为中心,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生态伦理观教育。

2.从日常生活入手来开展生态伦理教育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其内容更加偏重于一些理论化的知识,虽然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生动的案例,但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毕竟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学生无法获得直观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入手,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反过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到《人口与环境》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一些当地的人口基本状况,让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来阐述一下人口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在讲到区域产业活动时,同样也可以从本地的一些工业、农业布局特点入手来进行讲解等等,有了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对于学生来说就更具说服力。因此,在此过程中,生态伦理教育也会显得更加实用有效。

3.通过课外活动来开展生态伦理教育

我们常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任何生动的口头语言描述都无法与亲身经历相比,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所接受的知识都是整理加工后的理性经验,而学生要想获得感性经验,必须要走出课堂,真正地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这样才能够从中获得最为直观的感受。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努力推进地理课外活动,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通过课外活动的所见所闻来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生态伦理的感性认知,有利于学生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有关环境污染的课题时,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活动,活动课题是了解当地农村地区的污染状况,活动的地点是当地的城郊地区。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比起城市,农村地区人口相对较少,工业污染、废气排放等也较少,因此,环境也应该会更好。然而,当笔者带领学生来到了城郊以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景象令学生感到非常吃惊。事实上,类似这种农村地区污染严重的问题并不在少数。如今各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不惜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在城区无法落户的情况下纷纷朝着农村地区转移,从而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再加上当地一些污染治理的落后,从而使得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郊区污染反而比城区更加严重。这次的课外活动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回来以后,学生围绕着农村地区的污染问题开展了主题班会,大家在班会上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了很多的看法,学习的积极性表现的异常高涨,从而给学生生态伦理观的建立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把生态伦理观融入到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透过地理教学建立起一定生态伦理观,这不仅是地理学科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邓小红.利用地理课堂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教育[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年 第4期.

[2].张玉荣如何通过高中地理教学建立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年第01期.

[3]岳兆明,陈恩爱,付兆敏.关于地理生态伦理道德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第03期.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 篇7

一、生态文明简介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发展随着各种全球性环境污染的加剧,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之形成。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由此可知,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二)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更高一层的文明形态。有学者从狭义的角度这样分析,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安全。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1]。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研究范畴要广于之前的文明形态,其涉及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重复杂的关系。可见,生态文明的全新理念与价值取向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对我国环境资源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环境资源法学基础研究中的环境价值观

环境资源法学简称环境法学,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保护活动的日益加强以及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法学界对环境资源法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相当活跃。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把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进行研究。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进展较大,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成就也较多[2]。广大环境资源法学工作者紧密联系我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本学科发展的实际,同时在环境资源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制建设实践两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在环境资源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研究的内容或问题主要有:生态区(包括生态省、市、县、园区和社区)建设法学理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范畴;环境资源法法典化研究;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理念和价值;环境资源法学的哲学分析和伦理思

考;环境资源法学与生态伦理的关系;生态法学理论和生态法的调整机制;环境法的治理机制;环境法的调整机制;环境权的性质、特点和实施;自然资源权与物权的关系;环境民主原则和公众参与;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立法等等。这是笔者就环境资源法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环境价值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环境价值观的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能动性。人既依赖自然而生存,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类要改造自然又受自然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存、适应、冲突与和谐。

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狩猎和采集时期,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为依赖和适应;人类是自然的奴隶,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农业人类生产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客体,它的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融合的非对立关系。在工业化后期,全球环境问题逐渐开始增多,20世纪初人们还未能普遍认识和关注这些问题。到20世纪下半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严重影响生态安全,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酷的现实要求人们冷静地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教训,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因此,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减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荒漠化等问题,世界各国开始普遍关注,制订了有关国际公约并开展国际合作。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生产力提高而发生了质的改变。人类以自然的主人自居,“人定胜天”以及“人类中心论”的思潮开始占主导地位。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改造自然,为了自身的需求去掠夺资源,最终酿成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苦果。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不断得到大自然的回应和报复。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如荒漠化的面积越来越多,耕地减少,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城市缺水、空气污染严重等等。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为基础,而丰富的资源储备和良好的环境又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人类中心论和生物中心论一是人类中心论。全球性环境问题在21世纪中叶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主要是由于人类中心论坚持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自身需要而不计生态成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毫不负责,肆无忌惮地掠夺和破环自然环境造成的。我国著名生态哲学家余谋昌把人类中心论的核心思想概括为:一切以人为中心,人类行为一切以人的利益作为唯一尺度,并以自身的利益去对待其他事物。因此人类中心论被视为环境问题的罪恶之源,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尖锐批评。早在1946年,海德格尔在《论人类中心论的信》中就提出要反对迄今为止的一切人类中心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从存在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从进化论的角度对人类中心论实施了彻底的颠覆。1967年,美国史学家林恩·怀特在他那篇誉为“生态批评的里程碑”的名篇《我们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里指出:人类中心论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它构成了我们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鼓励着人们以统治者的态度对待自然。人类以统治者的身份去征服大自然而不是以大自然朋友的身份去善待大自然,这必然会给人类的发展埋下了罪恶的祸根。二是生态中心论。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危机,首要的是要调整人类的发展理念,选择正确的哲学范式转变。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到20世纪70年代,环境哲学的范式是人类中心论[3]。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并爆发了关于保护自然的生态运动,从此生态中心论开始引起了环境价值观的范式革命。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科学被一种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世界观统治着;而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元论的世界中[4]。生态中心论的彻底抛弃把人类看作事物中心的理念,它打破了人类中心论把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一切仅以人的利益为中心的观点,它强调人类应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保护自然的价值。

(三)两种价值观的对比我国内著名学者蔡守秋指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认为良好的环境和生态应该是符合人的利益的环境和生态,应从这一立场出发来解决环境问题。而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应该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尊重自然界的权利,意识到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把伦理考虑扩大到生物系统,抛弃单纯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为唯一尺度和唯一衡量标准的思想[5]。由此可见,人类中心论忽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及其对人类的长远价值,漠视自然,过分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思想;而生物中心论淡化人类的主体地位,过于激进,难以让人接受。总体来说,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自然息息相关,因此以保护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构建文明发展模式,扬长避短地构建适合当今时代的环境伦理体系是很必要的。

三、可持续环境伦理观,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

(一)可持续环境伦理观20世纪40年代有关学者提出环境伦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其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如今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学科,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其中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还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观与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存在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别。它是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环境观,是对这两种理论的整合和选择。一方面它承认人类中心主义所推崇的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也承认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在共同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6]。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强调公平、正义、平等理念,这种理念和观点已经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

(二)可持续环境伦理观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环境法学界关于环境法基本问题的观点来看,我国环境法学界环境伦理价值取向经历了狭隘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正处在温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阶段,呈现出向可持续发展观价值取向转变[7]。总体说来,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观,它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又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才有资格获得法律保护,而其它存在物在其之下,只具有利用价值;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都应得到满足。非人类中心主义则主张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把人类由自然的主人变为自然的普通成员和普通公民。可持续发展吸收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积极的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而完整的文化价值理念。

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宇宙观和生存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以掠夺大自然来满足人类的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生态资源环境的破坏,最终危及人类自身。坚持生态文明的观点就是坚持生态环境、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统一和谐的新发展观。由此可见,可持续环境伦理观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语境下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需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为指导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爱军.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完善[J].法学论坛,2007,(1).

[2]蔡守秋.当代中国的环境资源法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3]张军宝,王慕镇.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一场环境价值观上的范式转变[J].法制与社会,2008,(16).

[4][比利时]普里戈金,[法]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蔡守秋.从独语到对话——由《自然的权利》一书看环境伦理的新视角[J].河北法学,2008,(4).

[6]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01-22.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 篇8

在我国, 由于生态经济建设还不发达, 区域经济形态进化不平衡, 大多数地区的产业结构还处于粗放型增长的阶段。在那些地区, 环境破坏型的粗放生产企业形成了聚集的规模效应, 一些外来的有良好企业生态责任信誉的企业甚至遭遇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学现象。而生态经济伦理对整个产业体系生态化转型的作用是先作用于市场和政策制定层面, 再通过市场等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倒逼企业组织参与生态经济建设的活动中来的这么一种作用顺序实现的。所以, 区域宏观环境中的生态经济伦理建设水平会对区域内的企业产业进化和业绩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意识形态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也是宏观环境对产业体系乃至企业内部发展的调节。

因此, 从生态经济伦理的视角出发, 探讨这种意识形态以何种方式对于我国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产生影响, 对我国企业在企业伦理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采取管理学环境分析法中适于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的PETS分析法, 从生态经济伦理的意识、关系和实践入手对生态经济伦理影响企业产业生态化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所谓PEST即political (政策) 、Economic (经济) 、Sociocultural (社会文化) 以及Technological (科技) 分别描述性分析这四种隶属于外部环境的因素, 是本文PEST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见表一)

一、政治环境分析

目前, 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现在已经成为了关系我国执政党发展前景的重要方面。在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中, 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些, 都是生态经济伦理意识作用于宏观经济环境政治层面的直接表现。

从生态经济伦理的关系角度来看, 我国政府也改变了过去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的关系模式, 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

另外, 我国自1989年颁布《环境保护法》以来, 又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和补充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近年来环保部门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 体现了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意图改变部分企业污染成本低于治理成本的现状, 引导非生态经济企业退出市场的趋势。

二、经济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总额、占GDP的比例、占固定资产投比例、弹性系数等方面均呈上升趋势, 在“十二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节能环保项目重点投入就有3.6万亿元。另外, 对消费税等税收制度改革的也增强了税收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控作用;另外通过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开征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多项收费项目, 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与治污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 鼓励节能环保。

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计划中提出了建立全国性质的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四大类生态产权交易市场的规划, 地方政府和一些经济组织在生态产权交易市场的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碳排放交易为例:目前, 我国在包括北京和广东在内的7个试点省市都已经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市场, 截止到2014年10月, 这些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金额突破了5亿元人民币。另外, 近年来各地政府和企业还以项目合作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包括排污权转让、水权转让、生态林建设等生态产权交易。比较典型的有由安利集团投资于2010年开始建设的内蒙古阿拉善盟碳汇林建设项目, 以及2011年完成的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内部大气排污交易项目。这些生态产权交易实现了将企业环境责任外部性的内部化, 刺激企业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为传统经济伦理中企业“经济人”角色的盈利需求与“社会人”角色的环境保护需求提供了协调的新方案。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随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出现, 人类社会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各经济区域内的生态运动也开始崛起。

生态经济伦理一般通过影响消费者或其它市场经济参与者的消费和投资倾向来实现其对于产业系统中企业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力。具体的表现是一种流行于消费者群体之中的“绿色消费观念”。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为了实现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而提出的、以遵循生态规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下的一种消费模式。它有三层含义:一是消费者在消费时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对垃圾的处置, 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 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以实现消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消费观念的流行促使企业建立循环生产模式、改进生产工艺、采用环保材料和包装等;并且在促销的过程中强调产品和服务的生态属性, 树立企业环保和节能的形象。家乐福自2008年起在中国市场采取500g以上的打包商品才向消费者提供环保包装的做法反而广受消费者群体的欢迎就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 在生态经济伦理影响下, 包括媒体、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非政府组织) 等社会舆论广泛参与对相关产业中企业生产项目的监督。构建了社会与企业新型的环境责任互动机制, 不但使银行等其它经济单位在向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关注生态环境领域, 也使企业在对外公关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生态文明形象。如果企业忽视生态经济伦理对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如在2012年宁波市镇海发生的“PX项目事件”就导致该市化工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个案例就是企业在公关过程中忽视了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导致的。

四、技术环境分析

作为一个跨学科概念, 生态经济伦理在我国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相关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发展。在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管理等学科领域都产生了基于生态经济伦理角度的新的研究成果。这不仅说明生态经济伦理研究在方法论方面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而且反映了生态经济伦理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转化为了诸如生态工业园、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等一系列新的生态经济形式:比如我国两广地区的基塘循环农业模式和全国各省涌现的生态工业园区。并为我国企业乃至产业实现生态化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这属于生态经济伦理实践的范畴。

此外, 政府部门也加大了对生态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 制定《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等政府采购办法, 从政策层面引导“绿色”技术研发, 客观上推动了生态技术的进步。

五、启示

在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 生态经济伦理对于我国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针对影响因素, 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该首先从企业伦理角度, 摒弃传统的将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业绩增长对立的“经济人”角色, 主动承担企业生态责任, 参与到整个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伦理实践活动中去。具体的做法是:明确自身的企业转型定位, 配合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 适应产业转型的经济形式;积极参与区域产业整合的过程, 抓住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机遇以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并且, 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一方面向外部社会宣扬自己的生态理念, 推广企业的生态企业形象;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倡导资源节约、绿色生产的组织文化等。

参考文献

[1]诸大建, 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02:207-218.

[2]史巧玉.产业生态化研究进展及其引申[J].经济问题, 2013, 10:9-14.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 篇9

关键词:生态伦理观,科技异化,负效应

蕾切尔 ·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 一本引发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 其贡献在于迫使政府部门将解决生态危机作为首要任务, 并促使了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成立;使人类认清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重新审视科技的价值, 重建现代生态文化价值观, 重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一、杀虫剂的滥用——科技生态伦理观下科技的异化

《寂静的春天》所获得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卡逊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向人类揭示了杀虫剂对整个生物圈包括人类的危害, 更主要是因为卡逊质疑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待自然的态度, 帮助人类树立了科技生态伦理观。科技是人类智慧的果实, 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类狂妄自大, 助长了人类妄想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野心, 以盲目依赖科技来发展经济的野蛮行为, 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杀虫剂无疑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人类生态伦理观的缺失造成了杀虫剂的滥用, 使杀虫剂成为科技的异化物。“这是一个专家的时代, 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的问题, 而意识不到或不愿接受更广泛的层面。”在人类利用科技和医疗手段苦寻治疗癌症的同时, 科技的滥用却使致癌物质通过水资源潜入人的身体之中。“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已经受到杀虫剂和其他化学品的污染, 不仅有毒而且致癌的物质正进入公共水资源, 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危险。”, 卡逊在书中转述休伯博士的警告:“在不久的将来, 饮水污染引发的癌症危险将大大增加。”卡逊是以生命在谱写篇章, 她忍受着切除乳房的痛苦完成了旷世之作《寂静的春天》。最终, 乳腺癌夺走了她的生命, 正如卡逊在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一样, 新的研究有力证明了癌症与接触有毒化学品有关。

自然界仿佛存在一面隐形的镜子, 人类手持充满有毒化学品的喷枪, 自以为将枪口对准了所不喜欢或认为无价值的生物, 事实上, 这把科技异化物的枪口不偏不倚地指向了人类自身。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毋庸置疑, 卡逊倡导科学技术应绿色化, 警示人类, 若狂妄地利用科学破坏自然就等于破坏人类自己。人类应该正视科学技术为我们生活所带来的负效应, 坚决反对科学技术对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破坏, 树立合理的科技生态伦理观, 以科技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 帮助人类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二、人类道德文化的缺失——科技生态伦理观下精神的异化

一些商人和大型的化工公司曾大力抵制《寂静的春天》的出版, 或许他们已经预知《寂静的春天》会促使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最终会减少他们从环境污染中获得的不道德利益, 他们诋毁卡逊是歇斯底里的、极端的女人, 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正是高度发展的西方工业文明造就了人类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从而导致了人类精神的异化。“这也是一个受工业主宰的时代, 不惜代价赚钱是不容批评的首要原则。当人们知道一些使用杀虫剂造成破坏的明显证据而进行抗议时, 含着半真半假事实的镇定药片就会给他们服下。我们迫切地需要结束这种虚假的安慰, 停止为丑恶事实裹上糖衣的行为。”民众面对动物不明原因地突然死去、果树再也不能开花结果的奇异现象, 曾经对杀虫剂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提出质疑, 而美国农业、商业, 甚至政府部门为了掩饰事实, 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独断专行, 对民众的呼声不予理会, 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权。“然而, 那些本应该懂得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价值所在的人们又去哪里了呢?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在替除草剂作‘无害’辩护, 因为他们认为除草剂的毒性弱于杀虫剂,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除草剂无害。”水资源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地位举足轻重, 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资源, 然而人类却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在水资源中投放化学药物, 目的仅仅是为了娱乐提供便利条件。“一个地方的渔猎爱好者们希望在水库‘发展’渔业, 他们说服政府在水里实施药物, 以杀死不想要的鱼类, 为他们喜欢的鱼类创造温床。”《寂静的春天》促使人类反思, 如何解决人类的生态危机, 首先要从人类的精神意识入手, 摒弃工业时代造就的异化产物——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同时政府也应该起到监管作用, 还公民一个真正的知情权, 共筑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

结语:

“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卡逊将《寂静的春天》的最后一章命名为“另一条路”, 希望人类在发展道路上能够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途中也许充满荆棘, 但“另一条我们很少走的岔路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一个机会。”卡逊在书中严厉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 打击了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助长的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嚣张气焰, 戳穿了商家唯利是图的真正面目, 毫不避讳地严厉抨击了当时美国政府的不作为态度, 倡导人类在科技生态伦理观的指引下, 正视科技的发展, 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许亮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

[2]陈小红.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展示设计中的生态伦理观 篇10

关键词:展示设计,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

一、展示设计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1. 展示设计的定义

展示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一种人类综合性交流信息的方式,以高效、快捷地传达信息为目的,在一定的空间或地域内,通过一系列诸如空间处理、气氛营造、道具设计、灯光设计、色彩处理等手法,并动用一切可能的媒体技术,创造最适合于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人为环境。

2. 展示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导作用

展示设计从诞生发展到现在,一直具有经济功能和文化先导的双重属性。不论是设计潮流的变迁还是结构技术的革新,乃至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我们总能从展示的内容与设计的实践中看到其中的影子。展示设计以其资讯传播的直接性和对于社会文化的敏感性,使展示设计和展览活动成为各种先锋思潮的试验场。不管是1851年英国万国博览会的水晶宫,还是密斯·凡·德罗1929年在巴塞罗那建造的德国馆,亦或是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以“人类、自然、科技”为主题的世博会,这些足以构成一部现代设计运动发展变迁的启示录了。

今天的展示设计不仅仅作为一种设计的形式,更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及城市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日显其重要性。展会给人们提供了信息交换、商品购销、情感交流、文化娱乐等方式的一个重要平台。但是各种展会、博览会、博物馆在为人类的经济利益,文化传播,知识普及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由于各种不可回收的展示材料的利用,为展会的制作而带来的资源的消耗,展会完成之后各种废弃物的无序排放,也加重了本来就不堪重负的自然环境的负担。

二、自然环境的现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研究

随着工业化以来人类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遭受“环境综合症”的煎熬。据联合国环境署提供的材料,目前十大环境因素困扰着地球:由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导致的全球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减少,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酸雨快速蔓延;全球森林面积锐减;滥垦滥伐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空气中的有害排放物有增无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使得江河湖泊污浊不堪;由城市垃圾造成的固体废物污染令人触目惊心。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三、展示设计中引入生态伦理观的重要意义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以“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很早就认识到,以天地为代表的自然界是世界万物和人的生成者与养育者,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扬雄《太玄》曰:“周爱天下之物,勿有偏私,故谓之仁”。这种对自然万物的博爱情怀,使人类在利用与自身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时,能对它施以伦理关怀,将人类的道德情感和规范引入自然资源利用的行为过程中,爱护它,保护它,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与道德责任,这就是生态伦理观。

2. 生态伦理观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展示设计的生态伦理观是人类在反思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它在展示设计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在世界范围的推广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思想,以“人类、自然、科技”为主题,首次在世博会中纳入了近十万平方米的主题公园,在主题公园中穿插各种现实或虚拟的展示案例,感性化地表达主题,展望人类的未来。规划者郑重声明“不建造任何在世博会后无用的东西”,由此,汉诺威世博会塑造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会形象。

以“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为主题的2005年爱知世博会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设计观。在爱知世博会的园区内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无二氧化碳排放的电瓶车;爱知世博会结束以后,所有场馆将全部拆除,恢复为原来的公园,他们在规划建设的同时,制定了博览会后拆除工作的详细计划。

从以上两届世博会的主题我们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生态伦理观在西方的展示设计理念中,已经成为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已经深入人心。

(2)生态伦理观在展示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体现

与展示相关的元素主要有展示空间、展示设备、展品和参观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融合到展示设计中,必须从展示空间和展示设备出发。

展示空间:展示空间是整个展示活动的载体,它为展示活动提供了建筑主体结构、水、电、暖通等设施,在整个展示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也是实现展示设计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出发点。所以我们必须从节能的角度来设计展示空间,首先从建筑结构的选材出发,必须使用节能环保,可回收利用、低能耗的材料;其次对于建筑的供电、取暖等,可以考虑使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发电、取暖、加热)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

展示设备:展示设备主要是指承载展品的设备,如展台、展墙、展架、展柜、展板、橱窗等等。一般来说,展示设备的标准化、组合化、可重复利用等三个基本特点。标准化是指各种展示设备之间具有通用性,尤其是构件可以互相替换,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同样的展示设备可以在多次展览中使用,体现的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组合化是各种展示设备可以根据展示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合性的组接。它既可以横向组接,又可以纵向组接。可重复利用是指展示完成之后,展示设备可以重新再利用,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人类社会资源逐渐匮乏的今天,展示设计中引入生态伦理观已经成为目前以及未来设计发展的一个主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高能耗低产出为主体的经济模式,都给环境带来的极大的破坏,随着人们对人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深刻思考、反省,将会对环境倾注更多超越人际利益的道德关怀,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峥.展示设计概述-定义-功能-分[EB].Shanghai,(2008-2-20).http://www. fotoav.com/read-article-99.html.

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 篇11

【关键词】迪士尼;动画电影;生态叙事;生态伦理

【作者单位】刘新元,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

生态叙事是指创作叙述者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创作基础,使作品的内容与生态意识相互交融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主旨是通过演绎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及解析生态问题的原因所在,从而唤起人类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

20世纪以来,欧美国家的生态观不断成熟,欧美动画电影中的生态叙事也得到不断发展。施韦泽与保尔·泰勒的敬畏生命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克里希那穆提和叔本华的哲理、罗尔斯顿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等都对欧美动画电影中的生态叙事产生深远的影响。

1942年,欧美第一部生态叙事动画电影诞生,即迪士尼推出的《小鹿斑比》。小鹿斑比以充满尊严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之中,为观众展现了非人类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有力地批判了人类对非人类所造成的伤害和不公的行为。这部动画电影一上映就得到了20世纪60年代环保主义者的响应,也就是从这一部动画电影开始,欧美动画电影开始走上了生态叙事影片的发展道路。

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18世纪60年代,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和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各种问题也相继涌现,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森林过度砍伐等。面对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工业文明背后隐藏的后果,这种反思同样也体现在迪士尼动画电影的生态叙事中。

工业文明時代是一个崇尚科学的时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渐渐变淡,取而代之的是对自身的盲目崇拜,并视自然为征服对象。工业文明的弊端在于人类与自然的失衡、物质与精神的失衡。人类一味追求工业的发展,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失衡。如电影《机器总动员》中,人类把地球环境弄得一团糟,往日的花园草地、小河鸟虫等不见踪影,垃圾如山、臭气熏天,人类不得不搬离地球寻找其他生存空间。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念和实践途径上的错误是造成生态系统紊乱的一个重要原因,近代生态失衡的问题严重警示着我们重新去思考和认知工业文明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的到来渐渐隔断了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同时也使人类走向功利和实用的极端。《机器总动员》以独特的美式幽默和讽刺的叙述方式向观众演绎了2805年人类的世界。影片中,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一方面,工业文明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导致人类物质需求的欲望不断膨胀,当人们陶醉于科技所带来的快感而迷失自我时,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科技所包围和统治。

二、对人类欲望的批判

人类的欲望是本性自然产生的要求,它没有善恶之分,重点是如何对其把握和控制。无论是人界还是动物界,欲望都是一种最基本、最原始的自然本能,是人类行为发展的依据和条件。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类通过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探索和创造,在获得自身满足的情况下,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研究发现,欲望是一种本能的结构,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能超越这个结构,它会随着历史变迁而变化。因此,欲望的满足性和有效性是有限度的,而不是绝对的,旧的欲望消灭后新的欲望就会产生。由于欲望具有不可限制的特性,过度地释放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人类就沉浸在工业文明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中不可自拔,从而导致欲望扭曲,失去理性去寻找其并非真正需要的东西。人类肆意地掠夺自然,开发资源,以致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失衡。除此之外,人类对物质的需求远远大于对精神的追求,这也导致人类的精神世界麻木空虚,使得现代人之间的感情变得疏远而淡漠。

在动画影片《海底总动员》中,因为儿子尼莫被人类抓走,父亲马林踏上了寻子的惊险之路,人类使它们骨肉分离造成的伤害无法估量。在影片中,人类化成了丑陋贪婪的形象,而动物则成为善良和正义的象征。人类的欲望导致人性的扭曲,人类肆无忌惮地犯下种种恶性,正是这种欲望造成了生态危机爆发,这也是人性危机产生的主要缘由。正如卢梭主张的,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调节和把握欲望,至少将这种欲望控制在自然界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世界的需求更应该得到丰富和提高。

三、对待生命的敬畏

在生态伦理学中,研究者对动物解放论、敬畏生命理论以及敬畏自然的思想研究重点放在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施韦泽将敬畏生命理论扩展到整个生物界,在理论中他认为,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秘密,与身在自然中的我们息息相关。敬畏生命理论提倡保护生命、善待生命,发挥每个生命的最高价值。保尔·泰勒对敬畏生命理论进行了丰富和补充,他强调生命的平等。由此以生命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正式建立,它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施韦泽和保尔·泰勒的思想在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得到充分诠释和强烈呼应。

在迪士尼动画电影的生态叙事中,除人类外,动物和植物等不再是象征隐喻的侧托物体和渲染气氛的道具,而是被赋予了与人类同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片《料理鼠王》中,主角小米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哥哥与之不离不弃的亲情体现了动物之间感情的神圣和伟大,捍卫了动物的生命和尊严。影片《风中奇缘》中,善良漂亮印第安公主救助男主角之后陷入爱河,并因为爱情成功地化解了异族之间的纠纷和战争。除了亲情和爱情,影片《海底总动员》中,玛琳寻找儿子的路上,多莉的陪伴与帮助向我们表现了动物之间纯真的友情。迪士尼动画电影通过动物之间的感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我们感受到动物其实和人类一样存在着丰富的感情,甚至有些情感更加伟大和真挚。生态平衡中虽然是弱肉强食,但是不同的物种在竞争和淘汰中发展,对生存的希望是动物界乃至人类所追求的主题。

在迪士尼动画电影里,生态叙事除了表达对动物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也将道德扩展到其他的生命。如《美女与野兽》中贝尔冲破了种族的隔阂并忽略了外貌的巨大差异,爱上了善良的怪兽。迪士尼动画电影对生命的关怀和敬畏不仅表现在要求人类对生命珍惜珍重,而且也要求人类在生态循环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生态的多样性日渐减少,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这一切后果都是人类酿成的。因此,人类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责和反省,担起生态重建的重任。

四、对回归自然的呐喊

21世纪,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精神压力日益增大,欲望的无止境增长给人们的生活筑起了一道精神围墙,将人类困在围城之内。因此,回归自然的呐喊成为迪士尼动画电影追求的主題思想。

迪士尼动画电影通过镜头让我们体验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圣。《狮子王》以非洲大草原为背景,演绎了动物世界的故事,超越了文化与国家的界线。原始森林中的繁衍生息,体现了自然的和谐共处。影片向我们展示了非洲当地原始地貌、茂盛的丛林、清澈的河流以及和谐美好的动物生活等。在影片中,狮王穆法沙为王时,深林茂然,生机盎然;而刀疤统治之时,场景颜色暗淡,草木枯萎,最后辛巴夺回王位,草原又恢复了原本的生机。影片《人猿泰山》则以森林为故事背景,带我们回归自然的原本模样,感受到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与生态之美。

在动画电影《虫虫特工队》《花木兰》《风中奇缘》等影片中,都有纯美诗意的田园风情场景。如嫩绿的小草、绚丽的晚霞、斑驳的树影、安静祥和的大地等,这些都与嘈杂、喧嚣的都市形成鲜明对比,使观众内心的烦躁在观看影片中得到释放。动画创作者将自然中的一花一木、一山一石还原到银幕上,唤起观众对乡村田园自然风情的怀念和向往,从而唤起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此外,影片《海底总动员》还将我们的视线从陆地带到深海世界:色彩斑斓的海底生物、青绿的海草、奇异的贝类、绚丽的珊瑚丛以及涌动的波浪。观看迪士尼动画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以生态为主题的动画电影都会通过自然的神秘和优美去创作表达,以增加影片的审美价值。

如果说动画创作者对自然优美风景的描绘是为了唤醒观众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那么人类回归自然的旅程则向我们展现了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在动画电影中,动物能将人类视为朋友,而人类的行为严重地危害了它们的生存——虐待动物、砍林伐树、围湖造田等现象屡见不鲜。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最好的选择,不要让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物质蒙蔽了心灵。回归自然的呼喊,不是抛弃现代文明回归原始状态,而是寻找一条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绿色生态道路。

五、对生态整体主义理论的构建

生态整体主义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和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等,都是站在生态学原理的角度去改造传统伦理学。这些理论的提出丰富了生态整体主义理论,在生态思想发展史上可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都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平衡的整体利益为最高目的。

利奥波德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理论的创始人。利奥波德思想中的价值评判标准以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生态利益为基本目的和前提,这个评判标准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理论质的飞跃,它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人类中心思想,以生态整体思想为评判标准,正确解释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整体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罗尔斯顿继承了利奥波德的思想,他以价值观为基础导出道德,将道德与自然联系在一起,提出了系统价值的观念,对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进行肯定,认为这种行为的出发点不再是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而是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的一种补充。

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强调“问题的深度”,关心整个自然的利益。他认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整体利益之上,唯有生态可持续发展,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在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生态叙事无论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对生命的敬畏关爱,都是建立在生态整体主义理论之上。如影片《小鹿斑比》《海底总动员》《机器总动员》《熊的传说》等,都向我们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强调在人与自然共同发展进步的同时,应该站在生态的角度去关爱其他物种,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人类之外生物的重要性,而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牺牲了生态整体的稳定和完整。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几千年人类的行为,认清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应该积极关注和采取行动消除生态危机,还原生态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在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生态叙事的观念以随意性和自由性表现出实拍电影难以达到的效果,在广度上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深度上探索了人类的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态。相对而言,我国动画电影在生态叙事方面还比较薄弱,面对全球的竞争和冲击,国内动画电影在生态叙事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除总结和学习迪士尼动画电影的经验外,我们应该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将民族特色融入动画电影生态之中。国内的动画制作者要增强生态意识,关注生态问题,坚持民族风格和特色,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本土动画电影。

[1]李玫. 迪士尼动画片中的生态叙事—从《小鹿斑比》到《海底总动员》再到《熊 的传说》[J]. 电影文学.2005(4).

[2]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陶瓷产业4R原则下的生态伦理观 篇12

1.1“Reduce”减少

“Reduce”指减少,在陶瓷生产过程中消耗陶瓷原料和能源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如何在现有的科技支持下提高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 减少陶瓷烧制煤、气、电等能源的消耗,并做到物尽其用。 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生产带来的废气(SO2、CO、CO2、 NOx及烟尘等)、废料、废水的排放,以及消减产品中的铅、 镉、汞等污染元素的含量,做到对人类身体不利的放射性物质不存在,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尽量要少,提倡生产自洁、抗菌、杀菌等保健功能的陶瓷,噪音、热散失尽量要少,使生产和工作环境要清洁、干净、舒适。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做到陶瓷的绿色生产, 提高国际陶瓷市场的竞争力与准入率,这就要求相关陶瓷产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经营部门,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进行有计划的改造与调整。

国内许多陶瓷产业表面上改变了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的传统生产模式,实际上在陶瓷生产和管理的过程中, 上述的问题仍很严重,和国际绿色陶瓷生产的要求尚远, 尤其是乡镇日用陶瓷、建材陶瓷的中小型企业,除了资金薄弱、工艺落后、科技条件支持不足以外,最致命的原因是企业自身环保意识淡薄和观念滞后,管理方面的觉悟低下造成的。

1.2“Reuse”再利用

“再利用”的原则要求陶瓷产业重新树立材料回收利用的理念。一方面,要求企业考虑利用基地原有材料与设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求生产选择能够在日后被再利用的材料和设备。对于陶瓷生产而言,“Reuse”这一原则是指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原有的材料及生产废料进行重复使用或再利用,这样不仅延续了陶瓷生产生态链, 而且节约了资源。利用废弃的原有材料,包括高岭石、石英矿等硅酸盐原材料开采加工的利用率、废旧陶泥瓷泥回收与重新加工。早期的矿石开采、加工由于科技条件的制约,出现乱采乱伐的现象,浪费了很多资源,主要利用高品位的富矿,随着科技的发展那些废弃的、品位含量低的矿产,仍可以深加工、新提炼。再者是废旧原料的回收与再用,由于前些年原材料价格便宜,生产中出现过乱丢乱弃的浪费现象,目前在许多陶瓷产区,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完善原材料废弃物的回收与加工程序,成为再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另外,陶瓷生产废弃物成为环境污染的一大源泉,回收的烧成废品虽然不能继续用作陶瓷原材料, 但经过粉碎处理可以做水泥、建材和保温材料,例如广东省建材研究院利用陶瓷废料作为水泥的生产原料,工艺为掺1 3 %的陶瓷和2 %的天然火山灰作为混合材,配制普通42 .5R水泥,可以生产合格的高强度水泥[1]。

1.3“Renewable”可再生、更新、替代

随着陶瓷产业的发展,部分陶瓷产区的原料开始走向枯竭,很难保持持续开发的优势。例如,景德镇制备高白泥主要原料的高岭石,面临当地资源枯竭的处境,多种原料依赖从外地调入,虽然资源枯竭但并不尴尬,凭借着传统的陶瓷经济文化、市场品牌优势,新科技主导下新材料、 新瓷种的研究开发、推广,使产区陶瓷经济依然保持着繁荣的趋势。例如淄博陶瓷产区除了传统生产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还转向骨质瓷、纳米陶瓷、精细纳米陶瓷的研究与生产。譬如鲁阳公司自主研发的陶瓷纤维技术和陶瓷纤维双面针刺毯属世界首创,该公司生产的晶莹剔透的“棉花”、薄如蝉翼的“纸制品”和柔软如丝的“纺织品”, 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纤维类节能产品,它能耐1000℃ 以上高温,具有隔热绝缘的功能,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 消防、航天航空等领域。然而,谁又能猜出这样高科技产品的主要原料是被人们视为废弃物的煤矸石。

1.4“Recycle”再循环

“Recycle”指再循环,多次循环利用。循环使用主要是根据生态系统中物质不断循环使用的原理,尽量节约利用稀有物资和紧缺资源。利用回收材料和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使资源循环使用。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实现“再生态”的始终。实现“Recycle”原则,就要求陶瓷企业尽最大可能地循环使用资源。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是对废物的回用与综合利用,减少废物的排放。 以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为例:陶瓷生产废水污染程度差别较大, 可根据清污分流的原则, 将色釉料工段的废水与坯料和其它工段产生的废水分开处理,分别进行沉降处理,部分沉降物经压滤可回收利用,抛光冷加工的废渣另行填埋处理,废水通过絮凝剂处理后,清水循环利用。坯料制备和成型工艺过程废气除尘可采用袋式除尘器或高效旋风除尘器,不仅设备的效率很高,并且除下来的物料也可就地回收利用,避免了湿法除尘废水的二次污染[2]。

2陶瓷产业4R原则下生态伦理观念

4R陶瓷生产的目的是构建绿色陶瓷生产体系,走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怎样使产业符合国际绿色陶瓷发展的标准,既是陶瓷产业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国际陶瓷产业、陶瓷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除了在陶瓷生产中给以法律的约束,陶瓷产区深入人心的生态伦理观念培养已刻不容缓。

2.1陶瓷产业生态伦理培养的综合特点

生态伦理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它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现代人文环境科学进步的结晶和反省。在国际环保日趋成熟走向良性发展的环境下,国内企业想在竞争和压力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必然要更新观念,有所举措,例如目前国际社会把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作为通往国际市场的“绿卡”[3],没有得到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产品行将被国际市场淘汰出局。国家的环保法制与政策,面对普遍生产设备落后、理念陈旧、急功近利陶瓷企业的约束收效甚微,尤其对于那些地方基层企业。环保伦理的宣传与普及是法制以外与法制紧密联系的重要构成,对于提高环保认识、廓清形势、加强责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陶瓷产业伦理观念的培养具有弥散性的、渐进性的特点,是个长期宣传、推广与教育的建设过程,是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加强国内外竞争的重要条件。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建立合理的排污、回收、循环和更替更生系统,使环保思想不流于形式,是现代陶瓷产业规范生产的必由之路。

2.2陶瓷产业4R原则下生态伦理发展的必要性

陶瓷生产是一个高耗材、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国内的许多陶瓷企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生产的一个过渡期、 转型期,当国际社会正向绿色生产、绿色设计发展的时候,国内许多陶瓷企业还处于粗放、低效的生产阶段,企业普遍存在着发展中急功近利与国家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企业振兴与环境污染、国家环保管理与行业违规生产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作为企业落后的管理与生产理念,不再适应现代科技生产发展的要求,企业生产将面临被国际市场淘汰出局的危险。企管环保法制观念的淡漠显然使环保法制的实施常常表现为一种形式,生态伦理观念深入人心的养成是一个过程性的建设与培养过程。当工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给工业区的居民带来直接的污染与影响, 而且经常造成附近成为严重污染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结果不仅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直接危及到人们的健康。例如据国土资源部网站资料,由于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淄博日供水量51万立方米的大型水源地面临报废。 即使是北京,浅层地下水中也普遍检测出了三致( 致癌、 致畸、致突变) 物质。地下水污染隐蔽难以监测,发现时往往已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2000年-2002年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 97% 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 的城市污染趋势加重。环境是公共共享共生的环境,公共环境的恶化与改良应该与每个公民休戚相关,应该树立为公共生活环境负责的理念,对公共环境的责任正是对个体健康安全的负责与尊重。

2.3 4R原则下的科技是解决环保、推动生态伦理发展的动力因素

以4R为主体的绿色生产,4R原则是绿色陶瓷生产的具体形式,首先在生产中企业要树立资源、能源的忧患意识,其次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去解决。

现代科技是解决环保问题的主要支撑。例如蜂窝陶瓷在解决汽车尾气发挥着重要作用,NOX的排放量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汽车尾气污染,其余的还有发电厂及工业窑炉排放的烟气。减少这类因燃烧而产生的NOX,最经济且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助热燃烧技术。蜂窝陶瓷在助热燃烧方面亦发挥出重要的促进作用。它的防治作用是通过NH3将NO还原N2,实现催化还原。近年来,V2O5/TIO2为载体的新型净化器装置已开始研制出来,由于具有更小的体积、更长期使用的寿命,将大大降低去除废烟气中NOX的净化费用。再如广东佛山市先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以陶瓷废渣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环保型建筑用砖具有硬度高、承载力强、自身重量轻等特点。目前已建成2条生产线,每天可处理陶瓷废渣510t[4]。另外,可以制备高性能轻质玻化陶瓷、多孔陶瓷、高强轻质陶粒、轻质陶瓷材料。例如河南兴盛陶瓷有限公司的韩复兴利用陶瓷厂废弃的原料制备多孔陶瓷,其中以土粉作填充料,瓷粉作骨料,粉煤灰和釉粉作发泡基础料,另有发泡剂煤粉和助泡剂硼酸、硝酸钠等制得的多孔陶瓷性能优良[5]。另外,陶瓷企业产生的废瓷土部分由瓷土加工企业重新加工,产生的废石膏由石膏厂回收重新翻新,产生的废陶瓷由陶瓷再生企业回收重新加工利用,陶瓷企业工业固体废物再生率达90% 以上。 在福建德化,全县30多家再生石膏加工厂于2005年成立了德化县石膏行业科学技术协会,加强废石膏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年回收废石膏模约18万吨,为全县陶瓷产业节省了大约4800万元成本。德化县宁昌陶瓷有限公司通过几年技术开发,研制出“废瓷再生陶瓷”的环保型工艺, 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成为国内第一家研发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的企业,年增加产值1000多万元,而且与传统陶瓷工艺相比能耗降低50%,成品率也大幅提高。

甘肃平川陶瓷产区,在首届中国西部陶瓷峰会后,平川区依托境内约40亿吨的陶土资源,引进资金和技术, 建成中国西部第一条抛光砖生产线、第一条全自动环保墙地砖生产线,在技术方面重要的一点就是陶土向瓷土转化制备的问题,解决陶器的釉面问题。在墙地砖、卫浴等生产以陶代瓷,大大降低了瓷土原料的使用,节约了瓷土资源。在能源方面,许多以木材、煤炭为燃料的窑炉被改造成气窑和电窑,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污染。在建材方面, 香港湿地公园中对再生材料的使用也独具匠心,如将研成粉末的硅酸盐煤灰代替了一部分水泥掺入到混凝土中增加其防水性,并将广州某传统中式建筑拆下来的砖重新做成入口坡道和中庭的墙,节省了原材料和生产。

另外,在环保中要保持整体观念与全局意识,不仅仅是对生产管理者的要求,也是每个生产者基本素质的要求。 由于受到国际陶瓷环保生产管理的影响和来自国际社会陶瓷市场的竞争,国内陶瓷产业的环保理念觉悟程度慢慢有所好转,但杀鸡取卵式的生产方式仍普遍存在。在环保政策约束、环保宣传引导下,从广东佛山产区的企业外迁, 到各省市出台多项约束性、限制性的节能减排政策。如广东佛山等地区的政府制定了具体的排放标准,山东淄博市政府出台了淘汰落后产能、整顿治理环境的措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 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将取得明显进展,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7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陶卫行业的环保问题和节能减排压力可想而知,作为一直以来被政府乃至国家环保部门所公认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陶瓷行业在这样的政策方向下, 必然再次感受到更强的环保政策压力。

3结语

《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汉郑玄笺:“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伦理是一种道德行为,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的,但是一定的法制和政策的正确引导与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环保理念的培养是公民环保道德建设与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加强健全的环保政策建设,使环保措施能够得以有效实施,并加强宣传力度,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社会环保舆论与法制的约束与管理下使陶瓷产区法制与环保宣传完美结合,在科技引导下构建人文环保环境,才能建设安全、健康、和谐的生产环境,做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种和谐、平衡关系,才能达到自然与人类发展中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摘要:4R原则是环保科技发展的产物,针对国际绿色陶瓷竞争日趋急剧的现实和国内陶瓷产业存在的环保问题,本文将4R原则引入陶瓷产业进行阐述,目的借助于4R理论加强陶瓷产业的环保观念,在环保法制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环保认识水平与意识。

关键词:陶瓷产业,4R原则,生态伦理

参考文献

[1]于利刚,刘岚,吴锦锋等.废陶瓷在水泥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J].水泥技术﹒2006,(1)﹒35-37

[2]张萍,陈霞.陶瓷工业污染及防治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09,(31)﹒319-320

[3]邓昆﹒中国绿色陶瓷的发展现状及其分析[J]﹒中国陶瓷﹒2006,(10)﹒10-12

[4]王继杰,李旭.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发展[J].中国陶瓷﹒2006,(10)﹒3-6

上一篇:水盐环境下一篇: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