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伦理观

2024-07-10

人居环境伦理观(精选12篇)

人居环境伦理观 篇1

人居环境伦理观给予人保护和关心人居环境的任务, 人居环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在建筑材料使用的过程中, 大量有害的材料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导致人居环境不断恶化。因此, 减少有害建筑材料的使用, 优化人居环境, 就需要实现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解决人居环境中建筑材料污染的问题,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人居环境伦理观概述

1.1 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主要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受到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它是在环境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的研究人类道德行为的新兴学科。其研究目的在于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正确理解自然价值的含义, 转变人类传统的征服掠夺自然的手段和消耗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 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 解决人类面对的环境危机, 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中, 所有生物都是自在利他的, 且都是环境系统的重要部分, 由于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特点, 作为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对象,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与责任。

1.2 人居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打破了传统伦理观意义上的单一人际关系, 将研究对象扩展到整个自然界, 包含了所有植物、动物、水、空气和阳光等在内的对象,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人居环境伦理观, 它将研究对象在其研究范围内进行细化, 体现了其特殊性。

人居环境指的就是人类进行娱乐、工作和生产生活居住的环境, 包括了室内环境和城市环境。人居环境伦理观是对人居环境的具体描述。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来说人居环境伦理学属于其分支学科, 其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就是研究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人居环境伦理观认为, 人处于主体地位, 具有主动性, 人居环境处于从属被动地位。尽管人居环境处于下属地位, 但是它却对主体起着承载和庇护的作用。由于人与人居环境之间存在的这种特殊关系, 使人具有关心和保护人居环境的责任, 这主要是出于人居环境是人进行活动的承载体的原因。

2 人居环境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人居环境受到空前的压力, 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导致人口居住和土地占有量逐渐减少;城市变化进程的加快, 导致住房短缺, 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恶化;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比较活跃, 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的程度, 导致自然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问题加剧;工业发展迅速, 新技术的应用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现象严重, 使气候异常, 自然灾害频发, 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居住环境。

2.1 城市环境污染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城市环境不断恶化,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工业废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燥光等。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在城市污水处理上容易出现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循环系统中, 导致水体污染、水质下降;生产废水直接排放于地表, 在渗透到地下后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影响到农作物生长和生活用水的使用。

二氧化硫主要是燃煤排放引起的, 排放出的二氧化硫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硫酸盐气溶胶, 且一旦形成降雨就是有腐蚀性的酸雨, 它会对水质造成污染。燥光污染主要指的是人工白昼和白光污染。由于建筑物外墙在装修上采用的是镜面材料如玻璃幕墙。这种建筑材料所反射的光与阳关照射相比更为强烈, 它会导致室内温度上升、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此外, 如果长期处于白光污染环境进行工作生活, 容易使人的视力下降, 出现头晕目眩、食欲下降等问题。

2.2 室内环境受到污染

当前人们对室外环境污染较为关注, 人们认为在污染较重的地方就在室内能够避免, 但是, 近年来室内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也会对人身体造成危害, 会在生活居住的过程中不断释放出有害气体, 引起室内环境污染。影响室内环境污染过的因素主要包括甲醛、重金属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氡气和氨气等。

甲醛主要产生于建筑装饰材料和家具, 挥发到空气中, 产生刺激性气体, 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铅存在于建筑材料中的涂料、油漆和颜料等。铅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会影响到身体机能的发育。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指的是有机化合物蒸汽, 产生于装饰材料、家具和燃烧的燃料。

2.3 建筑材料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不同时期进行的基本设施建造, 其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变现出的特点是不同的。通过利用土、草、木材、石材、砖瓦、石膏和石灰等多种传统建筑材料难以实现建造跨度大、空间大的建筑, 并且其不具有防水、保温隔热的优点, 导致建筑的美观、防水、隔热等条件欠缺。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居环境的质量和水平, 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了居住条件的舒适性、美观性、健康性的统一。

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包括建筑原料采集、原料制造、使用以及废弃物再生等, 其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 排放出不利于人居环境的污染要素, 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热岛效应等。

3 人居环境伦理观与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人居环境面临多重污染问题, 使人们更加渴望一个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从人居环境伦理观上看, 是对人居环境和人类自身的负责。因此, 从人居环境与建筑材料关系的基础上, 寻求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及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这是符合人居环境伦理观需要的。

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另称为生态建筑材料、健康建筑材料和环保建筑材料, 指的是具有节约能源、净化环境、无毒无害、可循环利用的作用, 其内涵在于利用清洁生产技术, 减少使用天然能源和资源, 大量采用无毒无害、无污染、利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材料和传统建筑材料是不同的, 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制造是建立在浪费自然环境资源的基础上的, 同时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制造过程中容易忽略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建筑材料本身的安全性, 因此, 容易对人居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引发人居环境上的危机。通过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可以有效的改善人居环境的恶化情况。

实现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首先要对绿色建筑材料进行研究和推广, 例如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建筑材料、能够吸收氮氧化合物和悬浮颗粒的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中所使用加工的原料应减少使用自然资源, 可以通过大量使用城市垃圾、废渣、矿业尾矿等废弃物进行加工利用;在生产中采用耗能较低的工艺和低污染技术;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重金属铅化合物, 不能使用甲醛等碳氢化合物, 也不能使用含汞的化合物;建筑材料的设计应该坚持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为宗旨, 生产的建筑产品不仅要无害无污染, 还应对人体健康有利;绿色建筑材料应该可以被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绿色化建筑材料应该减少维修成本、提高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周期。

4 总结

从在人居环境伦理观的角度进行考虑, 改善人居环境就是使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化和绿色化, 因此可以说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有效的实现了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充分体现了人居环境伦理观, 满足了人居环境伦理观在道德责任上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居环境和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环境伦理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居环境伦理观的主要研究对象则是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人居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 例如室内污染、环境污染等, 这也使人居环境伦理观受到挑战,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受到建筑材料的影响。因此, 对建筑材料进行绿色化处理, 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 提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即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关键词:人居环境伦理观,建筑材料,绿色化

参考文献

[1]王冲, 王琛.人居环境伦理观与建筑材料的绿色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2, 24 (03) :96-100.

[2]刘海, 贺镇东.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03) :22-25.

[3]汤萱.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 2004.

人居环境伦理观 篇2

一、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主要以保护地球资源和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生产生活中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循环使用资源等环保理念[2]。环境伦理观主张地球的唯一性与资源承载量的有限性;生命的平等性;人类的自然属性;人类自身的公平性;环境问题的世界性等[3]。生态文明是以环境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把环境伦理观作者简介:刘丽华(1983-),女,山西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经济与旅游地理作为学生改造自然意识与行为上的制约机制与理念,树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是推进生态地理教学的哲学之源与理论之基。而地理学科以其时代性、独特性、形象性、统一性的特征,例如人地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又有助于环境伦理观的渗透。二者具有相通之处。

二、生态地理教学构建目标

生态地理教学构建的终极目标在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观能够使学生塑造环境伦理道德,使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以此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1、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宣扬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以此唤起学生的危机和急迫意识。

2、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由于环境资源的有用性有限性与稀缺性等,环境资源也是有价值的。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要求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性,一种生态平衡,并用这种合理性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形成绿色消费观

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学生在消费资源时要适度消费,以求资源的永续利用,例如倡导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等。

三、生态地理教学构建途径

1、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有效空间

教师可采用渗透式讲授法、辩论法、讨论法、演示法、材料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教案,对环境伦理观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与传授。

2、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重要阵地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去考察、调查,让学生写出总结或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使学生直接接触环境,获得正确、鲜明、真实的印象。

3、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对环境伦理意识的培养

乡土地理教学是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人手进行教学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比较熟悉。

四、生态地理教学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可通过撰写环境伦理调查报告或环境伦理小论文等进行量化的评价。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环境伦理教育的特点是否在完成地理教学目标的同时,强调学生对环境伦理的理解,培养正确的对待环境的态度,并鼓励学生的参与是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评价教学内容是否将本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当地的和日常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与环境伦理问题联系起来;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调查不同的环境伦理问题,并把这些环境伦理问题与全球的环境伦理问题联系起来。3)教学方法评价教师是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是否采用了相应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措施,建立了相应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学生档案教师是否将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是否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感知、体验和思考。生态地理教学的构建,以环境伦理观的形成为主要线索,从构建目标、途径以及到生态地理教学的评价都以环境伦理观教育为主,以此来实现地理教学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出版社,1995.

[2]包庆德.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伦理”[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

[3]姚宏宇.环境伦理观的渗透———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J].教学研究,2006(2).

[4]李伟华,魏智勇.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伦理道德教育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

[5]韩梅.中学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目标与内容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

人居环境伦理观 篇3

谈“科学环境伦理观”,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环境伦理学?二战后,欧美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工业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水污染与资源危机等等,尤其是环境灾难的频繁发生,环境问题开始由局部地区蔓延到全球,使人们深感环境危机日益严重。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各国政府、国际环境组织和有些学者开始思考和探索人类与环境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在此背景下,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因此说,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它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在90年代中期正式建立了中国的环境伦理学。

那么,环境伦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环境伦理学是环境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一样,它不解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它在环境的框架下,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学思维与伦理学思维的契合。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人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它的理论要求是:确认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它的实践要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

二、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对学生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1)大气污染严重,我国南方地区的酸雨区,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北方城市普遍存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象。(2)水体污染加剧,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即使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城市也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38%。另外,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学校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相应的价值观与技能的培养,在培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尤为薄弱。

正确的环境伦理思想,可以改变我们原有的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运用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既可以保持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同时又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进而达到人地协调,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三、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

1.充分运用地理课本,联系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正确行之有效的课堂环境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首先就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因此,环境教育一直贯穿于高中地理现行教材,我们可以运用课本中的具体环境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课堂环境教学。这样对他们科学环境伦理观的培养,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必修2第五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教材用了“玛雅文明消失”的案例。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玛雅文明”的资料,了解当时玛雅社会的环境。在课堂中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最后由他们自己总结出“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开始紧张一生态破坏”的结论。这节课后,学生感受非常深刻,认识到玛雅文明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的人们总是把环境作为人类的对立面存在,人类对其所处的热带雨林进行了砍伐,造成了当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进而使得整个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最后古老的玛雅文明不复存在。通过这节课,他们开始对“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意识到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重新确立新的人地协调的环境伦理观。

2.走出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许多环境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单靠一个学校、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对学生来说,更需要的还是关注身边可解决的环境问题。环境教育是行动的教育,不只是概念的认知,需要学生走出教室、亲身经历与体验,因此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户外教育。户外教育是一种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自然及了解现实社会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有目标导向、有系统、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在教室、学校、家庭和当地社区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比如城市的河流污染、噪声污染、居民区的垃圾污染等等。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把这些问题作为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起点,并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探究和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我们的环境,又应该如何去保护我们的环境,这对他们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通过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帮助科学环境伦理观的树立

追求经济发展是我们的一项权利,而保护环境也是我们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科学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护人类的环境权。那么什么是环境权呢?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是享有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主要包括环境资源的利用权、环境状况的知情权和环境侵害的请求权。当我们身边的环境遭到破坏时,我们有向相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权利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形成科学环境伦理观,进而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居环境伦理观 篇4

伦理是用习俗、舆论等形式来规范和调节社会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之维持人们正常生活的稳定秩序。环境伦理是调节人类与各种生命形式及其存在的环境之间的价值秩序的形式。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 (自然) 关系的道德学说, 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

1 环境伦理观与自然价值观

20世纪中叶以后, 环境伦理问题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其中具有重大贡献的思想家包括M a r t i n Heiadgger, Albert Schweitzer, Rechel Casson, Aldo Leopold等, 20世纪80年代后期, 环境伦理学理论呈现出多学派的发展趋势, 其中代表人物有Holmes Rolston, Paul Taylor, Bryan G.Norton等。目前主要的环境伦理观分为三种:人类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 后两者称为非人类中心论, 本文重点讨论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观点及其对生态环境评价的机制。

2 伦理观对生态环境评价影响的机制

2.1 生态环境评价的根基——伦理观模型

目前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但没有追溯到其评价客观性与不确定性的测度研究。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是基于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体系构建, 而生态环境评价理论的逻辑基础是建立在人们对自然价值的认识上, 而自然价值观来自于环境伦理观。

生态环境评价伦理模型中, 从根到树叶是环境价值体系的实现和实践应用。对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来说, 是其构建的中心线索。根据这个模型, 可以从根到枝叶进行讨论, 同样也可以从枝叶到根进行寻索追踪。无论如何, 这是一个评价开始之前思考的框架和线索。

2.2 生态环境评价过程影响——评价主体与客体关系

生态环境评价就是评价者在一定的环境伦理思想指导下对自然实体 (评价客体) 生态环境状况作出的一种评价或认识, 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过程, 主观的价值观或评价立足点对于评价结果至关重要。

2.3 伦理观与生态环境评价思路

传统的生态环境评价被认为是生物评价, 生物作为环境因子的要素之一进行单独评价, 生物量作为直接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容易获取的定量指标而作为评价的中心原则, 例如工程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以生物量损失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硬指标, 目前随着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 生态系统类型的识别和生态功能的划分和类型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基于上面对环境伦理观如何影响生态环境评价过程的分析, 辨析不同伦理观在生态环境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思路、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相互比较, 更合理地在伦理观的指导前提下进行生态环境评价工作, 并实现评价的最终目标——保护自然、肩负对自然的道德关怀义务, 使大地共同体能保持其健康和美丽, 实现超越人类自身的整体系统性和谐发展。

3 生态环境评价的伦理维

如前面分析, 生态环境评价本身包含两个实体即评价对象和评价者, 评价过程就是后者对前者的认识过程。若以维度来描述生态环境评价, 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时间维、空间维和伦理维, 这三个维可以描述生态环境评价的深度和广度。时间维和空间维是评价实体所固有的属性, 伦理是评价者所具有的特性, 在评价者认识或评价客体对象的过程中, 这种认识就具有了时间、空间和伦理属性, 以此三种属性为维度可以划分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类别和工作深度。

4 结论

4.1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是一种价值参考系的转变, 人类中心论只承认自然的工具价值;生态中心论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系统价值和工具价值。

4.2伦理观对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体现在四个方面:评价根基—评价过程—评价思路—评价实例。

4.3本文提出生态环境评价的伦理观模型即:环境伦理观——环境价值观——生态环境评价理论思想——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构建的树枝状结构, 系统误差从根到叶不断累积。

4.4本文提出生态环境评价的时间维、空间维和伦理维, 以此三维为基点可以将生态环境评价实践类型划分为18个类型。

参考文献

[1]卢风, 刘湘溶, 主编.现代发展观与环境伦理[M].河北大学出版社.134~135

[2]余谋昌.科学进步与生态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增刊

[3]叶平.回归自然——新世纪的生态伦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32~143查年份

环境伦理论文 篇5

摘要:综览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 大致可以归纳为3 个不同的层面: 一是技术层面;二是经济层面;三是意识层面。人类的长期实践证明, 环境保护, 需要技术、经济和意识的协调展, 才有望获得新的突破。在这3 个层面中, 我认为, 作为环境保护和建设者的主体!!人, 他们对待环境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成败。为此,倡导人类对待环境的伦理责任, 把伦理道德规范引入到环境保护系统工程之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伦理、随着经济人口的迅速增长,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的同时,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我们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协调。

一、环境问题呼唤环境伦理

按照生态科学的理论, 整个地球上的生命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生态网络, 这个网络中的成员荣辱与共。而造成今天这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原因正是人类过分强调自己的需求, 而忽视了大自然和其他生命体的权利。傲慢的人类一直将自己凌架于整个自然界之上, 战天斗地, 违背自然规律, 以损害自然的形式发展经济, 创造人类文明, 然而这种文明是悲剧性的, 大自然对人类的每一个胜利进行着无声的抗议和报复。而人类却依然在沾沾自喜, 仗着自己科技发达, 认为物种灭绝之后可以创造物种,生态破坏之后可以创造生态, 这种愚蠢的思想使人类在一系列无法预料的事变中陷入尴尬的境地。

当人类不得不正视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时候, 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与大自然的关系, 认识到要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必须在价值观上摆正大自然的位置, 确立人从属于自然, “道法自然”的思想, 在人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伦理情谊关系, 尊重大自然和其他物种的权利, 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人对自然界进行保持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环境伦理学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显露之时产生, 它把传统道德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关系, 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 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重视道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功能, 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 帮助人类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使人类在征服自然的活动中走向理性阶段, 受到理性的约束和道德的约束, 人类只有与天下万物和睦共处才是最大的幸福。

大地是一个共同体, 这是生态学的基本观念, 但是, 大地是可爱的且应受到尊重, 这是伦理学的一种扩展。人类只有在意识上真正承认自然界的价值, 尊重自然界的价值, 才能在保护环境的行动上有质的飞跃。自然界的价值是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自然界的外在价值表现在它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多方面需求即其“有用性”,自然生态不但给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的需要, 还可以使人类获得精神与文化上的享受, 同时他作为一座丰富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记录了人类久远的历史,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源泉之一, 这些都是人在与自然的交往中能够体验到的价值。大自然的价值更为可贵的是其内在价值, 大自然创造了地球上的人类和成千上万的生物物种, 并提供了适宜生命生存与繁衍的生态环境, 这正是人类应对自然界表示尊重与敬意的原因之一。大自然创造、哺育了人类,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人类应该用爱待母亲的心理关心地球。人类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 善待地球, 使人和自然共同迈向未来。首先, 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物种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任何物种都和人类有同等的生存权利,人类应该像尊重自己生命一样尊重其他生命物种。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 维持整个自然界的稳定性, 整合性和平衡性, 保存生物群落的丰富性。更重要的一点是人类应该过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生活, 将人类的生存利益与生态利益协调起来。从保护生态价值与生态资源出发, 在人类利益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 采取对自然生态的伤害减至最低限度的做法, 即人类在利用和享用资源时, 尽量避免对自然界造成过度的伤害;在改变自然生态环境时, 要慎重行事, 避免不可扭转的恶果。当人类的基本生存利益得到满足后, 人类不应为了追求消费性的利益而损害自然生态的利益。即人类的非基本利益应该让于其他物种的基本利益。当然也存在着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基本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 即冲突双方都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基本生存需要, 那么双方应对资源实行共享, 公正分配有限的生存环境;在资源利用上实行功能替代, 即用一种资源代替另一种更为宝贵和稀缺的资源。在人类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活动中, 不可避免地要对自然环境和其他物种造成伤害, 应根据公正补偿原则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进行补偿, 对濒危物种加以保护, 给它们创造出适宜于生存和繁衍的有利环境。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晚出现的生命体, 应该从理性的角度思索大自然的价值, 把人类的生产方式规范在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在热爱自然,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人类只有帮助地球恢复了生机, 才有光明的前途。

二、我国目前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

环境伦理道德成为一种新型的道德关系, 标志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是新时代人类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 是人类道德的的新境界。建构生态环境伦理是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 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包括水资源污染与短缺、空气污染、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危机、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我们应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1、水资源污染与短缺

中国水利部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是全球最缺水的20个国家之一。全国约半数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中国七大水系约有三成的淡水资源已经失去使用功能,甚至无法用来灌溉农田。中国85%的湖泊已出现富营养化现象。中国一半的污染事故为水污染事故,而水污染的来源有一半都是工业污染。因为污染,中国有9000多万人饮用水得不到保障,超过40%的农村饮用水尚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标准。另外,由于气候变化的严峻威胁,中国淡水资源的未来更令人担忧,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在过去的40年里已经大幅后退。这些水资源污染与短缺的现象都威胁着我们的生存。2.2、空气污染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中国每年将一半的煤炭用于发电,这些煤炭为中国提供了70%的能源。燃煤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大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更多的人开始购买私人汽车,而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的飞速增多已经导致中国近40%的城市空气质量遭受污染,对居民的健康形成巨大的威胁。这也同时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的趋势。2.3、森林和生物多样性危机

地球上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只占了不到10%的陆地面积,而中国未受侵扰的森林仅占国内森林总面积的2%。中国国务院的数据更表明:四分之一的国土已经呈现严重的荒漠化。野生动物的最重要栖息地之一是原始森林。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在近一百年来,中国已经陆续灭绝了很多物种,其中包括野马、新疆虎等。栖息地的破坏,包括开垦森林、草原过度放牧以及气候变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同时,中国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对整个世界的森林同样带来巨大的压力。2.4、气候变化危机

近年来,暴雪、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对中国的侵袭几乎没有中断过。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更是遭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另外,气候变化也加剧了中国的荒漠化。气候变化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环境问题,也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伦理学分析

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生存的重要因素。从伦理学角度分析,有学者提出,由于人们对人类自己和自然界及其相互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使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环境危机的出现使人们透过其表层,看到了隐藏在其深处的问题,即环境伦理问题。环境伦理的缺失,是引发我国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

3.1、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

一般说来,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依次经历了“依赖自然——初步对抗——大规模地征服与反抗”三个阶段。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就愈发地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巨大作用,也就愈发地掠夺自然。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体现,把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存在,仅仅看做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那么人类就会无所顾忌地去掠夺它们,就不会考虑到它们自身存在的价值,就谈不上对它们的尊重与关心。

3.2、人们对自身实践后果的伦理影响缺乏充分认识。对于人类来说,在20世纪,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但是,这个胜利并没有把人类引向伊甸园,而是把人类拖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都使得地球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危机。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加上环境影响的非及时性,人类对自身行为的长远影响缺乏科学的分析和预见,或者预定的目的与结果之间存在很大偏差,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界以及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后果,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它们给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所造成的严重而又长期的危害。这样的后果不仅危及到现代人的利益,而且危及到后代人的利益。环境伦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环境公正原则,不仅要实现代内公平、公正,而且要实现代际公平、公正。3.2.1、代内平等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上的空间, 资源, 能源和环境都是有限的, 伦理学强调代内平等原则, 即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资源, 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 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为代价。但是现在代内不平等的现象相当严重,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 一些国家和地区, 先享用了地球,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任何个人对待环境的行为其后果不仅限于个人, 而会对周围乃至整个人类造成影响。因此对于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需要全人类的努力与合作。这就要求人类在共享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的同时, 必须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

(1).任何不顾及环境后果, 仅仅追求生产率增长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不正义的, 直接侵犯了其他人平等地享用自然环境的权利, 因此每个人不仅不能污染环境, 而且要采取各种措施, 有效地治理环境, 遏制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全人类行动起来谴责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以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的非正义行为, 褒扬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生态价值的维护的正义行为。

(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属于全人类, 任何人对它的使用和消耗均要兼顾全人类的利益才是公正的。人类的经济活动中破坏和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这就要求人类在处理环境纠纷时要维持公道, 由造成环境问题的个人, 地区和国家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3).资源的有限性要求人类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消耗上要讲究权利平等。权利平等的原则适用于人与个人之间, 企业与企业之间, 地区与地区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应该限制其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 节制其奢侈和浪费的行为, 给不发达的国家以利用资源, 发展经济的平等权利。不发达国家也要结束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 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4).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是没有国界的, 在环境问题上, 全球是一个休戚与共的整体。单独采取行动效果甚微, 甚至是无能为力的。保护环境, 治理污染要求全人类的积极合作与配合, 在消极意义上, 要防止“污染”输出, 不要“以邻为壑”,而从积极意义上要开展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全球合作。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当代人的努力, 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每个国家都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于保护我们这个“唯一的地球”,因为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渺小的“地球村”中, 为他人敲响丧钟, 同时也是为自己敲响了丧钟, 人类应该选择一种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 这是对自己负责, 对他人负责, 对人类负责, 对地球负责的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实现可持续发展, 求得社会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命运, 更关系到千秋万代的生存与发展。3.2.2、代际平等

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人类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 其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活质量, 还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但由于人类能够体验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至于遥远的后代人怎样对待生活, 怎样理解幸福, 同现实的利益相比是很抽象的, 要人类牺牲诱人的经济利益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比较困难的。虽然未来生活在地球上的个体是不特定的, 但总会有人生活在地球上, 他们同样需要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伦理学强调代际平等原则, 即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在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时权利均等。人类今天的行为必将在地球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给后代人留下一个怎样的家园是当代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这关系到人类及人类文明能否在地球上持久地延续下去。(1).人类不仅对自然界有责任, 对当代人有责任,而且对后代人也有不容忽视的责任。“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球, 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这表明地球不是属于过去的人类, 而是属于未来的人类, 当代人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不适当使用和开发, 是侵占了未来世代人的利益。把完好的地球传给子孙后代, 确保子孙后代有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和空间是当代人责无 旁贷的义务。

(2).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当代人不仅要保持与维持现有的自然生态平衡, 而且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要奉行节约的原则。节约的生产方式要求人类改进生产工艺, 采取节省能源和资源的生产方法, 尽可能采取循环再利用的生产工艺, 开展回收再利用工程。节约的生活方式提倡人类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防止铺张浪费, 尽可能地使用环保产品而避免使用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的物品。这是从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供长期利用和享用的自然界考虑的。(3).人类的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刃对着自然,一刃对着自己, 某些技术的采用造成的后果对子孙后代来说是不可扭转的恶果, 这就提醒人类在采取一项改变和改造自然的计划时, 一定要顾及长远的生态后果, 不仅要给后代人留下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 还要给他们留下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4.1、加快我国环境伦理学的建设,加强对我国人民环境伦理学的教育

目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背景原因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一种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主宰着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只有正确认识的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加深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整体认识和明晰其背后蕴藏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是提高国民环境伦理水平的必经途径。4.2、加强法制力度,强化环境管理

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加快配套的环境法规的制定进程,加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环境管理部门也要履行职责,理直气壮的依法进行监督。如果各项法规和计划得到落实,许多环境问题是可以避免的,环境状况会好得多,强化环境法律观念,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伦理是重要保障。

4.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加强国际环境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承担我国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国家和政府形象。通过履约和国际合作,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然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复杂的过程和多方面的原因。解决环境问题,也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多种方法的结合,同样也要有较为曲折的过程。我们应在学习环境伦理知识,提高环境伦理意识的同时,不断地加强改善环境的力度,真正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收获。

参考文献:

[1]胡云江.《论环境伦理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支撑》.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2]梅广欣.杜宝玉.《环境问题、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探析》.黑龙江环境报.2008 [3]刘 莉.《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探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 [4]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5]林 志.《建构生态环境伦理》[N].辽宁日报, 2000-01-13.[6]王敬国.《资源与环境概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7]胡云江.张敏生.《环境保护的伦理思考》.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0.[8]张燕.陈劲.《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四川大学法学院.2006.[9]张大红.《环境保护中的伦理问题及启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0]李培超.《环境的伦理》[M].作家出版社,1998,18 [11]何志伟.《环境伦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社会功能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 [12]郑兰兰.《可持续发展之环境伦理分析》.社会探索.2007 [13]林雁鸣.《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国信息报.2002 [14]胡云江.《论环境伦理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支撑》.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 [15] 杨通进.《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N].科技日报, 2001

环境伦理学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环境问题与环境伦理 学 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专 业:环境科学 年 级:2009级 学 号:00914028 姓 名:其其格

人居环境伦理观 篇6

关键词:环境刑法;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60-03

回首过去的几十年,纷繁复杂的环境保护运动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一直带有讽刺意味地共存着。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一个甚为残酷的现实:环境问题必然伴随工业文明而生,这是由工业文明的运行机制和内在结构所决定的。假如坚持工业文明的路线,人类所有的成就终会因为人类与自然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成为虚幻。因此,唯有生态文明才是人类继续发展的目标,促进人类与自然的永久共存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作为新兴学科的环境伦理学已经作出了不少崭新的研究。那么,作为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环境刑法又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呢?本文试图从环境伦理学出发,浅析环境刑法的发展之路。

一、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的契合

(一)研究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的现实要求。

一般来说,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1]。20世纪中期以后,工业文明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早已让人尝尽苦楚:土地破坏、淡水短缺、气候异常、森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危机,等等。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两大主要方面构成的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地限制了人类日常的实践活动,阻碍了人类正常地从自然获取资源,对个体乃至全社会的健康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地球是我们知道的宇宙中能维持人类生命的唯一星球,但人类的活动却逐步使得地球很难适合人类继续生活下去[2]。可以说,环境危机直接导致的必然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环境的崩溃会切断人类继续存在的道路,地球已经到了必须拯救的时刻。如果承认,现在的生态危机是人类盲目开发、过度索取的惩罚,那么,要想改善当前的局面,人类自然责无旁贷,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

(二)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的内在联系。

法律是一种高度规范性的行为指引方式,其起源却是伦理关系中对道德的公平、正义、利益、秩序、自由、平等等价值的昭示和人类理性的追求。调整社会之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法律和道德的历史使命,继而两者必然有着某些相同的价值追求,都对人类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从最初的形态来看,伦理与法律的关系是同体共生——所有的规范都要先寻求伦理的认可,任何的法律都要先找到伦理的支点[3]。法律与道德这种主题会引起人们注意以下问题:道德观念影响法律制度和受法律制度影响的途径和方法;道德概念和原则是否应进入一个适当的法律定义中;法律的道德强制;批判法律制度的道德理性原则和我们默许法律制度的道德基础[4]。

可见,环境伦理学对环境刑法的制定有指导性的意义,后者的价值标准有赖于前者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环境刑法亦反作用于环境伦理的前进。当然,仅依靠伦理的内心约束是无法把环境伦理的理念彻底呈现,故我们学习研究环境伦理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把学说理论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转化为生活的信念和行动的准则。

(三)探寻环境刑法伦理基础的意义。

和众多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硕果累累的国家一样,我国刑法逐步融入到环境保护的历史经历了三个演进时期,即民、刑法沿用时期,环境行政立法主导时期,和多元治理时期。比较不同时期之中刑法所发挥的作用,不仅可以发现刑法的威慑力远超其他法规,而且还能体会出其在环境保护之中展现的无可取代的作用[5]。随着环境法律理论体系的完善,我国的环境法治状况得到明显的好转。但是,这依然无法掩盖环境问题仍旧严峻的事实。如何让刑法在环境保护和转变社会经济增长方式中真正地发挥功效,已经成为了学术界急需思考解决的命题。

研读中国刑法中有关环境犯罪的条款,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拘泥于传统刑法的总体框架,环境法益极少被环境刑法直接保护,其保护的法益往往限于人身、财产等,这明显不能满足环境刑法真正的立法目的;在具体的规定方面,模糊的规定给予法官过多的自由裁量空间,技术上的缺失使得不少规定过于空洞。因为环境法益和环境犯罪的特殊性,环境刑法在实践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不少学者试图为以上困境寻觅理由: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犯罪成本低等等,但究其实质,环境伦理的缺失才是最需要解决的前提。环境刑法要想被遵守,人们内心对法律的确认与坚定的信仰非常重要。正如《增长的极限》所述,任何有成效的变革,最终都必须以个人、国家和世界的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变革为基础[6]。

因此,对于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来说,真正紧缺的是以环境伦理为基础而展开的立法行动,缺少的是以环境伦理为指导思想的执法者。如何突破现有的理论框架,拓宽研究的视野,寻觅环境刑法在环境伦理中的契合点,这一条道路注定充满坎坷,但它却也是我国环境刑法在发展的进程之中必须经历的路途。

二、浅析传统环境伦理学影响环境刑法所面临的困境

1824年.世界上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在英国诞生。以边沁为代表的反对虐待动物、主张动物拥有权利的思想,给当时的环境保护运动提供了伦理基础和精神动力:皮肤的黑色不是一个人遭受暴君任意折磨的理由;同样,腿的数量、皮肤上的绒毛脊骨终点的位置也不是使有感觉的存在物遭受同样折磨的理由[7]。作为英国近代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较早地把道德思维扩展到人以外的自然存在物。

在19世纪末的美国,经济迅猛地发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严峻的挑战。一些受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和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影响的学者们开始对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关注大自然在迅速拓展的工业社会的命运。那时,美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路线:一个是以平肖为代表的官僚主义资源管理方式,另一个是缪尔提出的超越功利主义的资源保护方式;两者的争论成为了日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辩论的直接根源。

(一)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作为环境伦理学中始终占有相当分量的一大学派,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坚持认为,人只对自身负有道德义务,唯有人才具有成为道德客体的资格,其他非人类存在的义务都是对人的间接义务。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人因为具有理性,因而自在的就是一种目的;非人类存在物的价值是人的主观情感的投射,人是所有价值的源泉;道德规范只是调节人与人之间行为的准则,它所关心的只是人的福利[8]。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动物解放/权利论的主要思想是,人不仅是对人,还对动物(至少是高等哺乳动物)具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因为动物(只是高等哺乳动物)也具有成为道德顾客的资格。

生物中心主义认为人的道德义务范围并不能只限于人类和动物,还应该包括所有的生命。道义论的代表泰勒在《尊重自然》中提出,在环境伦理领域中,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尊重自然,而不是尊重人类[9]。他从论证所有生命的物体都有自身的善出发,证明所有有生命的物体都具有“固有价值”,故它们都应该受到道德关怀,得到道德上的尊重。与泰勒强调生命固有价值的天赋不同,后果主义代表的阿提费尔德把生命的成长和繁荣本身看作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状态和目的。

生态中心主义则是把人的直接道德义务范围,从所有的生命扩大到了作为整体的自然。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和自然价值论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地伦理学是典型的整体主义伦理学认为,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是最高的善;深层生态学涵盖了生物圈平等主义和自我实现轮,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各种生物之间的互依关系,人类只是自然的一份子;自然价值论的代表人物罗尔斯顿指出,人类走向派生意义上的环境伦理还可以由于是对他们周期这个世界的恐惧,而他们走向根本意义上的环境伦理只能是他们对自然的爱[10]。

(三)传统环境伦理学制度化的局限性。

如果把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思想延伸到法学领域,就是人是法律权利的唯一主体,不管是在理论抑或是实践上,唯独人才拥有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即使是公司、企业等拥有一定权利的实体,也仅仅是作为法律上拟制的人加以保护。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只会认可人类的自身价值和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所展现的工具价值,而完全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因为人类的利益具有无法辩驳的优先性,所以不管人类怎样使用自然这个工具都是可以接受的,只有人才是目的。正是由于这种狭隘的伦理观的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许多被冠以“环境保护法”一类的法律,其立法终极目的与保护环境无关,现代环境立法只不过是以环境保护为借口来保护人类既得权利与利益[11]。

当人们用人类利益的名义为破坏环境提供了伦理依据的时候,却忘记了所有人对于个人利己主义的坚决否定,必将无法合理化全人类共同的利己行为,这也便是一直以来引发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人类作为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完全地被人类中心主义无视了,它只注重当代人类的利益,完全忽略了物种间甚至代际间的平等。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要求人类要对自然承担道德上的义务,继而确证人类与自然同属于一个伦理体系,这是其区别于传统伦理学的一大特征。主张自然体主体化,这是不少秉持这种学说的学者所坚持的。诚然,和道德顾客随着伦理学的发展而扩张一样,法律主体也处在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从白人到非白人,从男人到女人,从自然人到社会团体。但这种发展必然不会无限下去:如果连池塘、岩石、原始森林等都成为法律主体,拥有法定权利,那么如何行使或者落实权利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再者,现代社会的法律处罚的对象都需要具备行为能力,即使是人,如果不拥有基本的认知和控制的能力,法律亦不会对其施以惩戒,那么对于那些完全无法理解人类社会规范的非人类存在物呢?即使参照已有的规则设立代理人或者监护人制度,其中的巨大社会成本显然值得商榷。环境伦理的价值在于实践,如果以上的制度化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其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对环境刑法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伦理研究的深入,两大传统环境伦理观的局限性逐步显现。此时,折中主义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出现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一)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提出及其对环境刑法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承认非人类存在物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并且,它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决策都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造成后代人维持和改善其生活标准能力上的损害。换言之,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追求的是一种环境与人类社会的长久共存,和谐共生的美好局面。和两大对峙的传统学说不同,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带有浓重的折中主义理性,其存在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又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扬弃。

人类所具有的价值尺度是任何非人类存在物所不能比拟的,任何一部现行的法律都不可能纯粹地为自然立法,即环境刑法也必定体现着法律制定主体的能动性,完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作为其基础是不合适的。但是,自然的内在价值又是所有人生存发展无法缺少的存在,与人类的文明进程息息相关、水乳交融。纵观现今传统刑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大多都体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理念,注重行为体现的经济利益和传统意义上的私人利益,不重视乃至无视对自然本身价值的减损,而这引发的就是环境问题始终难以得到实质上的解决,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此可见,作为环境刑法伦理支撑的不可能是以上两大主义之中的单纯一种,唯独闪现着折中主义理性光芒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才有可能。

(二)新型环境伦理学对环境刑法的影响与启迪。

环境伦理道德影响刑事立法是20世纪初的事情。此时,人类伦理道德观念已经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公正、平等、公平、宽容、人道等逐渐成为近现代刑法的伦理观念[12]。环境伦理观的变化必然会带来环境刑法的更迭,当我们运用更为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审视目前的环境刑法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应有的特征和发展的方向。

1.环境犯罪由法定犯到自然犯的渐变。

根据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加罗法洛的定义,自然犯指的是行为内容不包含怜悯之情和诚实——人类与生俱来的最本质的爱他情感的犯罪,而所谓法定犯,则只是由立法所规定的犯罪[13]。据此可知,我国规定的环境犯罪一般都被认为是典型的法定犯。和传统的杀人、放火等犯罪所具有的极强的伦理违反性不同,环境犯罪的行为并不具有天生的恶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更显尖锐,唯有当人们意识到自身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并非必然产生的时候,环境犯罪才会被立法者在刑事立法中予以考虑。

在现行的刑法中,行为一般要在危害自然的同时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利益时,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其实,在确定环境犯罪行为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如果行为仅仅侵害到自然环境,而对人类利益并未产生实质上的严重影响,该行为往往会被刑法所宽恕,被社会所容忍。然而。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以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为伦理基础的刑法无法满足我们治理生态危机的需求,无法弥补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永久性创伤。至于其后产生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过于超前的理论难以符合现今社会的法律实践,在操作上存在不少困难,难担环境刑法基础伦理的重任。故,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为环境犯罪向自然犯的变迁提供了伦理上的可能。

以这种伦理观的视角,即使只是单纯地损害自然本身而不侵害人类利益的行为,也是违反了伦理观的行为,也应该受到环境刑法的惩罚。此时,环境犯罪已经悄然完成了从法定犯到自然犯的转变。这种理论上的改变,不单会影响环境犯罪的认定,它最终决定的是环境刑法在环境保护上所具有功效。传统的刑法规定,环境犯罪必须达到严重的标准才会被认定,但环境标准的设定总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人类认知能力、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不能全面地保护环境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此时,环境犯罪如被认定为自然犯,就可解决因为法定犯而限制环境刑法调整对象的问题,也可以摆脱因为案件涉及诸多敏感因素而用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现状。

2.环境刑法保护法益的扩张。

深受传统刑法原则的限制,环境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一般都只限于人身和财产这些人类的利益,而鲜有涉及自然的利益。但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引入,人们慢慢意识到传统刑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受其保护的法益有了扩张的趋势。

法律的运动是伴随着人类不断挣脱各种束缚的斗争,在进化的同时亦不断地巩固人类的主体性意识。所以,即使是历史尚不算悠久的环境刑法,还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立法者首要考量的一大标准,这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人类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么所谓的人类社会就无法继续存在,法律的实现空间不再,再多的完美理论哲学都毫无意义。因此,人类的利益构成了环境法益的一部分无需过多的论证。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除了保障公民的人权和维护社会的秩序这些作用,环境刑法还能否对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有所作为。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直接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大到了生物与自然,这也就是要求环境刑法要把人类利益和环境利益放到“人—自然”这一道德共同体的系统中平等相待。人类的基本生存利益和自然的基本生存利益要拥有法律的平等保护,没有前后之分。某一些危害环境的行为,即使不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现实的伤害,但是其实质危害并不亚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甚至更大,它很可能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绵延。

综上所述,环境刑法需要重新审视自然的利益,不能把自然对于人类的价值作为目的才给予保护,要将两者同时给予直接的保护,追求自然的整体价值。

3.环境刑法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何处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与“环境是发展第一基础”的关系问题,不仅对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全球的环境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4]。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全人类的命运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个认识可以给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指导下的环境刑法提供新的发展视角。

事实上,国际之间的环境法规在体现相关环境伦理观思想的时间方面有着一定的先进性,数量上也是最可观的,加快环境刑法国际间的合作是切实有效的方法。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例,积极有效地应对环境犯罪全球化的挑战,寻找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符合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的环境保护的道路。

生存于文明社会的人是幸福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必要尽其所能地学会诗意地生活。通过做出对其栖息地有益的行为,智人将能使他们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诗意地栖居是精神的产物;它要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环境中[15]。透过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视野,我国环境刑法将可以更好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为有效地遏制甚至解决全人类的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德培、陈汉光,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4.

[2]罗伯特·艾伦:如何拯救世界[M],北京:科普出版社,1986;1.

[3]侯艳芳: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及其对环境刑法新发展的影响[J],现代法学,2011,(4).

[4]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95—396.

[5]王秀梅:环境刑法价值理念的重构——兼论西部开发中的环境刑法思想[M],法学评论,2001,(5).

[6]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M],李宝恒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226—228.

[7]边沁:道德与立法原则[M],时殷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9.

[8]王晖龙、于始:生态伦理常识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7—28.

[9]保罗·泰勒,尊重自然: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M],雷毅、李小重等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10]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35.

[11]汪劲: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以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的环境法律观为中心[J],现代法学,2002,(2).

[12]陈于后,论刑法的道德理念[M],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3.

[13]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73.

[14]曾建平: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56.

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环境伦理思考 篇7

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 分析和探讨旅游环境问题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加拿大学者Geoffery Wall和Alister Mathieson[1]分析了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和冲突关系, 冲突关系主要指旅游活动对植被、土壤、水质、野生生命、地质等干扰和破坏, 对海岸线、海洋生态系统、山区、极地环境、热带雨林等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汤春琳和唐翀[2]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土壤板结五个方面分析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汪朝辉[3]认为目前旅游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承载力超载、政府管理不到位、环境监测系统有待完善等方面。陈国生[4]认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利益驱使的短期行为已严重危及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缺乏合理规模和有效规划, 近年来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破坏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由于超容量接待游人, 也造成了严重的旅游环境问题等。孟永琴[5]认为造成旅游资源破坏和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因素主要来自片面强调生产造成旅游环境破坏和旅游活动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总的看来, 旅游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1. 旅游企业的忽视。

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景区之前缺乏详细周密的规划, 对景区定位不明确, 目标市场不清晰, 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对景区特色的削弱。可能出现由于开发者的无知, 导致濒危物种的灭绝。例如张家界核心风景区内有两条高空游览索道和近四百公里的高标准游道不仅破坏了森林植被, 将区域生态环境弄得支离破碎, 而且压缩了珍稀动物的生存空间, 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有些企业一味地追求景区的经济效益, 不考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景区环境承载力的阀值, 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导致了景区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板结, 特别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如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故宫的门槛都被踏平。

2. 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到位。

自改革开放旅游业加速发展以来, 中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的出台, 虽有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法规。其次, 相关政府部门对旅游法律法规的实施管理不到位, 虽然有法可依, 但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再次, 没有权威的旅游环境管理部门, 一个景区往往由几个部门领导, 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混乱, 这些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黄山风景区的多头管理现象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的不便。

3. 来自旅游者的破坏。

由于大众旅游的兴起, 特别是旅游旺季, 大量游客同时涌入景区, 由于游客人数超出了景区接待能力, 使得一些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受到严重破坏。如长城上的台阶已磨得高低不平, 越来越薄。再者, 由于旅游者个人原因的限制, 没有意识到个人对环境小小破坏的严重性。如有些人随手摘下一朵花、随手扔一个塑料袋等等。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

面对以上分析的众多旅游环境破坏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等意识到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并且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林越英[6]着重从经济方面考虑, 提出十种旅游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如旅游税、旅游发展基金、旅游风景区资源税、信贷、保证金与押金、排污收费制度、保险、环境污染和破坏罚款赔款和物质奖励。张国勇等[7]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与行政管理工作, 搞好对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和控制景区的环境容量等三个方面提出保护措施。汤春琳和唐翀[2]提出完善现有的相关旅游法律法规;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旅游企业和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宣传和教育, 提高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导游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王木树[8]强调旅游环境的科学保护、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和审美保护等。肖红根[9]提出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 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相对应, 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即根据景区发展的每个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 各个击破。笔者认为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 其内在原因是人们缺乏环境伦理意识, 以人为中心, 其他非人类存在物 (诸如树木、花草、动物、生态环境等) 都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而存在的。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 旅游环境保护只得依靠经济手段、政策手段等外部措施来制约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 本文将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三、旅游环境保护的环境伦理思考

中国古代的游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比如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楚地时看到“自州至永明, 松之夹道者七十里”, 不禁由衷地赞叹“栽者之功, 亦不啻甘棠矣”[10]。这流露出人应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思想。然而, 大自然的经济价值可以换算成金钱, 审美价值则根本不能换算成金钱。任何自然的经济价值是有限的, 而自然的审美价值是无限的。特别是,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是不可再生的, 已经破坏, 任多少金钱的投入也无法恢复[11]。然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 大多数开发者只注重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或优先考虑经济价值, 而忽视旅游资源审美价值及其他价值的开发和保护。1999年10月,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3次大会获得107个与会成员的“一致通过”, 并于2001年12月21日得到联合国大会决议 (A/RES/56/212) 的核准[12]。这标志着伦理思想在旅游业中的逐步受到重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 应把环境伦理思想的贯彻放在重要位置, 这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旅游环境的破坏。只有人人都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性, 才能人人做到自觉地保护旅游环境。具体看来,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伦理教育。旅游从业人员是旅

游环境保护的主打力量, 环境伦理思想应成为其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景区景点的开发规划人员、导游人员和景区的管理人员, 环境伦理思想应成为其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人们把环境伦理当成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后, 在具体的实际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才有望从根本上消除。

2. 对政府主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环境伦理教育。

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能否避免只看重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经济价值的缺憾, 能否平衡资源和环境的众多价值, 能否做到善待自然和生态系统, 都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从业人员丰富的环境伦理知识。因此, 政府主管部门从人员的环境伦理认识水平的提升, 也将促进旅游环境保护和避免不必要的破坏。

3. 在大学开设环境伦理的相关课程。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国内外许多大学都设立了旅游学院 (系) 。在学校课程的设置方面, 应把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使其成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环境伦理方面的研究, 丰富环境伦理思想。而旅游伦理思想的研究则更加迫切。

4. 在景区景点设置小标语, 随时提醒游客。

在景区景点游览的时候,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路标指示牌, 提醒游客各个景点的具体位置。那么我们也可以在景区景点设置许多小标语, 随时提醒游客善待花丛树木, 善待大自然, 善待生命。比如, 在坦桑尼亚门雅拉湖国家公园有这样一则告示:“我们不想提醒您, 那样会使您羞愧;在你来到这里之前, 这里的一切都很完美。”当然, 这些标语告示的设计和在景区的具体位置需要景区开发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理论知识的积累。

5. 在导游的讲解过程中, 注重环境伦理思想的讲解。

导游人员对景点的讲解过程中, 除了注重讲解景点的特色和与之相关的典故等内容之外, 还要注重讲解过程环境伦理思想的应用, 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动植物园等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 善待生命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自然保护区讲解的重点内容。对游客的环境伦理思想的灌输除了游客自觉学习以外, 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标语的提示等间接手段来实现。

摘要: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 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 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许多学者从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等方面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问题。旅游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源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不具有环境伦理思想, 未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思考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问题。

关键词:旅游环境,保护,环境伦理

参考文献

[1][加]Geoffery Wall, Alister Mathieson.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M].肖贵蓉,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43-178.

[2]汤春琳, 唐翀.中国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8, (7) .

[3]汪朝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

[4]陈国生.旅游环境保护与政府干预[J].旅游科学, 2004, (9) .

[5]孟永琴.浅谈旅游环境保护[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8) .

[6]林越英.论旅游环境保护的十大经济手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6) .

[7]张国勇, 张建立, 燕浩鹏.浅析旅游环境保护[J].商场现代化, 2006, (10) .

[8]王木树.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

[9]肖红根.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2) .

[10]徐弘祖.徐霞客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55-1262.

[11][加]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M].陈李波, 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6.

从环境伦理看适度的环境艺术设计 篇8

1、什么是环境艺术设计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称呼始于上世纪8 0年代, 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 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 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 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参照日本的学科设立, 将“室内设计”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 进而全国高校也纷纷仿效。从名称上看, 环境艺术外延广泛, 在侧重室内设计同时, 还包括室外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等相关领域, 涉及到构建人们生活空间的方方面面, 也通过各种体验方式极大地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状态。由此, 作为对社会、对自然的终极关怀, 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师应该意识到, 设计关乎伦理, 反映着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 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

3、环境伦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

如果我们把环境艺术设计理解为是有关于人们使用室内外空间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们的生活空间使与建筑、城市以及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环境艺术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人的生活空间的生态设计,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 环境艺术设计是服务于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

我们不应孤立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以人为本”这宗旨, 视其为仅仅以人为前提的人类中心主义, 而要将“人”与“自然权利”、“深度生态”联系起来。环境伦理要求环境艺术设计成为这样的一种设计, 即在设计、实施及使用直至废弃的过程中, 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 如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 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 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 保证其应有的功能、寿命和质量等。环境艺术设计必须着眼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关系, 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二、中国人的环境伦理

老子认为, 人类对待万物,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2”。所以说,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3。”人类只有能以珍重自身生命和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去爱护天下的生命万物, 才能真正担当起自然界的监护者的神圣职责, 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儒家注重“仁”、“仁义”和“仁爱”, 倡导“益于生灵”, “利于庶物”。荀子认为,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隆君师是道德之本根, 教导人们因循自然规律来行事, 尊重和保护自然万物, 做大自然的忠实守护者。荀子把“上事天下事地”纳人伦理道德的约束框架之中, 把保护自然看作是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 这与当代生态伦理思想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观西方环境伦理学, 西方文化传统中更多地突出人与自然、科学与价值的分离和对立, 从而造成了在事实和价值之间难以改变的尴尬关系。与之相反,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用之以时”以及“天地万物, 一本之仁”等宝贵的生态伦理思想精华, 体现尊重、热爱自然, 遵奉、敬畏生命的实践取向, 为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导。由于东方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 完全不同于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相分离”的传统观念, 所以许多现代环境伦理学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东方文化, 并从中找到了能够有效地颠覆现代西方工业社会的价值模式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如是说:如果要使被西方所搅乱的人类生活重新稳定下来, 如果要使西方的活力变得柔和一些, 成为人类生活中依然活跃但不具有破坏性的力量, 我们就必须在西方以外寻找这种新运动的发起者。如果将来在中国产生出这些发起者, 并不出乎意料4。

三、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1、“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度”

商业运作下的环境艺术设计, 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 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 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质。不断升温收藏热使得环境布置中, 那些成材率很低的不可再生材料炙手可热, 需求与自然的有限供给, 直接导致资源的枯竭。

在建筑历史上, 罗伯特·文丘里和丹尼斯·司各特·布朗曾提出“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口号。时至今日, 却有“向迪拜学习”的趋势。以哈里发塔为象征的内心欲望膨胀, 对激情的追求使得生活成本提高和对自然的无节制索取。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 也充斥着过度投资, 过快更新的情况。由于环境装饰形式与材料的“时效性”被鼓吹浮华、新奇的导向而人为缩短, 环境装饰处在不断地被更新、被拆除境地, 废弃的建筑装饰材料, 由于不能再生循环利用而被丢弃成为建筑垃圾、装修垃圾, 进而形成环境的污染源。

2、应对措施

原建设部长叶如棠2 0 0 1年提出“建筑师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己任”5。最近, 胡锦涛主席提出建设节能省地住宅。国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建设部提出建设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住宅, 并出台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系列的政策导向, 必将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但客观地讲,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体系, 环境伦理学步入中国的时间还是比较短, 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本土化的环境伦理学和环境道德规范建立也还需时日。如何把中国具体的国情和环境伦理学的价值理念结合起来, 实现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 应该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目前我们还正在路上。也就是说, 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绝非单纯地模仿和照搬外来的研究成果, 而是将关注的视角投向自身, 强调学术研究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自主创新精神。

四、适度的环境艺术设计

1、重新审视现代主义风格

伟大的意大利画家安吉利科曾说过:“真正的财富包括怎样用很少的东西来获得快乐。”众所周知, 包豪斯是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开端, 拒绝装饰, 以玻璃、钢铁和水泥等实用廉价的现代材料, 接受工业制作的大批量生产的工艺、功用性成为现代主义的标榜对象。显然, 现代主义风格主张实用较少的物质资源创造建筑和室内空间, 追求的是美学的法则, 更是一种道德, 是珍视简朴、崇尚节制的美学价值。通过最简约的表达手段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一直是各个不同领域的创造者的目的。这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 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老子所言的“少则得, 多则惑”, 就是要把事物的本质加以提炼和归纳,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现代主义建筑师密斯范德罗主张“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与上述老子提倡的这种少胜于多的思想是殊途同归。

2、“适度设计”、“资源再生设计”符合国情

适度的设计并不否定形式的多样性, 但要突出实用、保障性和可再生, 经济适用原则环境生态设计的本质就是经济设计, 两者之所以会有某些现实的矛盾, 原因在于我们对经济的理解的不完全性和衡量经济的以当代人和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偏差。室内生态设计则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适度的环境艺术设计则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 更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特点手札中写道:建筑设计师的区别在于, 不好的建筑师总是屈服于各种诱惑, 而那些好的则会拒绝6。发端于上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设计, 其实质就是围绕相关功能展开的“经济设计”、“务实设计”、“适度设计”, 重新审视现代主义设计名言“装饰即是罪恶”、“少即是多”, 这些主张不仅仅反映出一种设计风格和审美标准, 而且恰恰揭示了室内设计的本质, 从应用角度来看, 符合中国国情。

为了应对当前社会突出矛盾, 我国政府开始积极推行经济适用房制度, 一方面要做到居者有其屋、另外还要倡导生活环境节能低碳, 合理配置。那么, 在设计中也应有相应的“经济适用设计”与之相匹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室内生态设计、经济设计被提到日程上, 并且将会逐渐发展成室内设计的主流, 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维克多.巴巴纳克《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第十章芝加哥学院出版社出版, 1984.

[2]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6P102

[3]李耳 (著) 邱岳 (注评) 《道德经》第13章、第34章金盾出版社2009.1P15

[4]阿诺德.汤因比 (著) 刘北成郭小俊 (译) 《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P421

[5]叶如棠《建筑师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己任——在国际建筑节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建筑学报》2001年第12期

[6]李秀艳《论西方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转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

[7]韩立新《环境伦理对自由主义的挑战清华哲学年鉴》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会计诚信的伦理环境分析 篇9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

会计诚信是会计伦理道德规范的最基本的要求。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即客观、公正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笔者认为会计诚信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 会计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

诚信是一个表述人的基本德行和精神状态的道德规范。“诚信作为道德规范的本质, 在于道德主体的心善, 品德正。”诚信既可以看做是一个完整的德行和德目, 也可以看做是两种德行辩证统一。

1. 真心诚意。

“诚”在我国先秦时代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和伦理学范畴。作为哲学本体论的概念, “诚”是世界的本原。“诚者, 天之道也”, “诚者, 物之始也”, 不诚无物。朱熹注曰:“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 天理之本然也。”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也认为:“诚者, 实也。实有之, 固有之。”“诚”就是实际有、实际存在的、真实无妄的意思, 是天、自然固有的状态和规律。作为道德规范的“诚”, 表述的是人的基本德行和精神状态, 是诚心、诚言、诚行的统一, 强调俨如所思、行如所言, 既不欺人, 也不自欺。“诚意, 指表里如一, 若外面白, 里面黑, 便非诚意也。”总之, 诚是个体德行和精神的内在实有。

2. 信守承诺。

“信”在古代最初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指人们在神灵面前祈祷和盟誓是诚实的、不欺之语, 后经春秋时期的儒家文化的洗礼和提倡, 逐步摆脱了宗教色彩, 并演绎成为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孔子在论语中将仁体现为恭、宽、信、敏、惠五种重要道德品行。孟子提出朋友有信, 将其规范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标准之一。西汉董仲舒则在总结孔孟思想的基础上, 将信与仁义礼智齐名, 成为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道德规范之一, 这标志着信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作为道德规范的信, 主要体现在其基本要求上有内在根据与外在的表现两个重要方面。从信的内在要求和它的价值本源意义上来讲, 是对某种信念、原则和语言出自内心的忠诚。因此, 为了守信不食言, 老子告诫我们不要轻许诺言, 轻诺必寡。

3. 诚信至一。

诚信有三个不同的含义: (1) 内诚于心, 即诚实信仰、忠诚信奉, 这是诚信道德的最高境界。从内在要求上来看, 应当有一种恭敬、尊重、诚实信仰、忠诚信奉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2) 外化与人, 诚实信用, 真诚守诺是诚信道德的基本要求, 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 更是一种道德能力, 要求内在的要外化为对人的行为。 (3) 忠诚信义, 真诚负责, 这是诚信道德的最终归结。诚信作为一种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统一, 必须与道义和信义相结合, 才能真正体现为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和义务心。诚信与德, 善与义紧密相连, 并受制于主体, 这既注重诚信的实质内容, 又避免了仅仅注重于诚信的外在形式而导致道德的缺失。综上所述, 会计诚信是会计伦理道德规范的最基本的要求, 是会计伦理的核心, 杨雄胜指出,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承诺, 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并忠实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们服务。会计诚信是会计的本质属性, 是企业管理层、会计行为主体在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中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其他间接利用相关者的一种承诺和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会计诚信的最直接表现是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二) 会计诚信是会计活动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关系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 会计诚信是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活动时的一种交往方式和交往的关系。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为对承诺合理期待为核心的契约形式, 但契约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而且, 会计主体与相关者利益的置换与获得是预期的、非现实的。为了保证双方利益的实现, 必须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 并且以诚实合作的态度来履约。尤其在当前, 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会计关系变得错综复杂, 传统的道德对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约束暴露出很大局限性, 法律条款和契约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出于恶意的立约者, 想尽一切办法获得自身的利益的最大实现, 破坏契约信用。这时会计主体诚实守信的主观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 会计诚信是实现会计目标的前提

会计目标是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当前关于会计目标的主流观点是决策有用论, 即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有三个层次:国家及有关的政府机构, 如财政、税收、审计等部门, 利用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宏观调控和管理。第二层次是投资者, 贷款人, 员工等, 他们通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火力能力, 偿债能力, 支付能力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从而作出投资、贷款、合作等相应的决策。第三层次是企业管理层, 他们在进行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是需要根据会计信息作为支持系统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前提条件是真实性, 决策有用性是建立在真实会计信息基础上的, 如果会计信息不真实, 也就没有所谓的决策有用性。因此会计诚信是实现会计目标的前提。会计没有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即会计诚信是会计立业之灵魂。

二、目前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一方面取决于具有科学性、真实性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另一方面取决于那些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从业人员的诚信度, 即他们能否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可靠。从我们当前会计信息供应情况来看, 社会广泛关注会计诚信的缺失问题, 真实、可靠地披露会计信息这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成为会计职业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会计失真现象严重。会计诚信的缺失直接表现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客观、真实地得以体现, 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在财会领域里主要表现为:虚构账目、不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账务处理来操纵利润;管理层在财务计量、报告中, 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采用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者构建不具有实质性交易的事项来改变财务报告, 以误导某些利益相关者关于公司财务状况的现状。其次, 会计失真造成极大危害。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直接通过会计信息得以体现。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目的是决策有用性, 因而, 投资者、债权人、监督部门等所有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依赖于真实与否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的失真, 使得企业的财务报告不能正确反映现实的经济活动, 使得会计报告的数据缺乏真实性、可靠性和有用性。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导致决策失误, 而且还会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作, 损害国家宏观经济的决策和调控, 严重时将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三、会计诚信的伦理环境分析

任何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融入社会环境之中的, 社会环境会影响企业及其管理者的行为, 影响与会计信息生成与监管相关人员的行为。因此, 会计诚信的实现需要会计人员本身的道德素质、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结合。

会计诚信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伦理关系为基础。市场自发演进的那种秩序为会计伦理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伦理关系资源。但现代人生活意义的丧失与价值多元化, 道德归属于主观的良知判断。中国人过去倾向于强调个人德行和自我超越伦理观, 把信用作为美德并要求人们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境界, 而长期不愿意承认工具理性的积极意义和实践价值。而在现在社会里人们崇尚个人利益至上的原则, 工具理性主导了现在经济市场, 最终使现在的经济市场变成了个人追求物质利益、金钱的竞技场。由于对工具理性的认识不足, 导致市场经济主体以经济增长为价值取向, 以经济利益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 这种商品化的趋势造成了人们之间交往的虚伪和情感的伪善, 使真诚和信用成为可期不可求的东西。

会计主体的自身伦理冲突。会计主体所代表人群是参与社会经济交往活动的现实个体。在他们处理利益关系时, 既可能协调一致也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会计主体坚持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动立场, 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一旦如此, 会计主体期待的利益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更为严重的是对经济秩序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由利益矛盾带来的会计主体间的社会伦理关系, 也会因此而变得紧张。具有自利特性的会计主体在短期内看起来很合理的策略却可能带来长期的不利的影响, 陷入了他们都不希望看到的困境, 个人看起来的最佳选择并非是团体的最佳选择。会计主体在价值和利益何者具有优先性的价值判断上陷入道德困境, 追求自利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之间的冲突造成会计诚信的难以实现。

市场信用体制的缺乏。从本质上讲,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广泛而复杂的信用关系是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之上的, 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德性伦理信用与传统社会人格信用存在原则区别。我国目前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 传统信用观念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与现在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观念还处于初级状态, 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所以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信用制度, 培育市场经济信用伦理精神迫在眉睫。其次, 政府过多的干预、极大地限制市场主体的自由和自由精神, 许多结果并不是自主选择, 并不代表个体自由意志,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关系的发展和信用意识的生成。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陈旧。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这种管理体制陈旧, 缺乏独立性, 会计人员合法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且这种旧的体制致使会计人员的伦理敏感性不高。会计人员的身份具有多重性:代表国家反映经济活动的运作, 监督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经营, 代表所有者和债权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等。这种多重身份要求会计人员在同一事务中履行多种不同责任, 同时担任经济活动主体和客体致使会计人员的自由意志受到极大的限制, 各关系人对会计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使会计容易丧失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 最终失去独立性。会计存在的形式独立, 会计人员人格的独立, 才能保障会计诚信的实现, 否则只能是唯上性的虚假。

摘要:会计领域中的信用缺失不仅仅是会计职业诚信度问题, 也是一个值得严肃对待的社会问题。会计诚信的培育和实现需要良好的道德伦理环境, 对会计诚信的内外部环境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分析, 优化会计诚信的环境, 是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会计诚信,伦理环境,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万俊人.信用伦理的现代阐释.孔子研究, 2002年, 第05期.

[2]杨胜雄.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会计研究, 2002年, 第03期.

[3]张学平, 章成蓉.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初探.四川大学学报, 2003年, 第04期.

[4]黄文鳞.塑造企业诚信文化.经济管理, 2002年, 第17期.

环境伦理学发展理路探析 篇10

一、生物中心主义

生物中心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把人所具有的感受,权利赋予到动物身上。通过论证动物具有感觉和权利来论证动物与人一样应当享有平等对待和保护的权利。

首先,辛格的“动物解放论”和雷根的“动物权利论”都是主张人应该将道德关怀的资格扩大到动物身上,因为动物具有感觉和天赋价值,因此应该具有平等对待和享有权利的资格。辛格依据边沁的功利主义,边沁的功利主义是指:“当一个人能够感受到痛苦和快乐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他有利益,而他的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就意味着幸福,所以功利原理把追求最大幸福作为所追求的目标时,实际上也就是在求得最大的利益满足。”[1],辛格认为,动物由于具有感觉,因此有感受痛苦和快乐的能力,而快乐就是最大的善,痛苦就是最大的恶。凡带来快乐的就是道德的,凡带来痛苦的就是不道德的。而动物作为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到苦乐,因此就能够获得利益。动物具有感觉是其享有权利的根本原因。他认为人类的解放是逐步进行的,他从当代妇女和黑人以及同性恋者这类少数群体的权利的解放运动中看到了希望。他认为人类道德进化最终应当实现对拥有利益的非人类存在物的关怀。同时根据平等主义原则,他指出由于动物与人类一样具有感觉能力,因此都有获得道德关怀和道德主体的资格,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辛格的这两个原则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雷根看到了功利主义和平等原则对论证动物的道德地位是不充分的。他不同意以感觉作为动物具有道德地位的依据和标准,而是在西方自由主义和目的论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动物权利”这一基本概念。在他看来只有“动物的权利”被认可和尊重了,道德扩展的任务就能够完成。他依据康德的道义论指出由于人是生活的主体,人的价值是由自身确立的,人自身就是目的,人的价值意味着他们享有不能以否定这种价值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道德权利。由此雷根指出,具有这种固有价值的并不仅限于人类,动物由于是生活的主体,也同样具有道德权利。这样,他就树立起了动物权利论的旗帜。

生物中心主义隶属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个体主义派别。其关心的范围仅限于动物个体,忽视了对生态共同体和物种的关心,这种理论在具体的保护环境运动的实践中缺乏可行性。首先,辛格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功利主义和平等原则的基础上。把道德关怀扩展到动物个体,雷根则更为具体到一年以上心智正常的哺乳动物,这一方面与当时的现实状况,即动物活体实验和虐待小动物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西方注重个体利益传统的延续。

二、生物平等主义

生物平等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从“生命“这一最具有神圣特征的价值出发,将道德扩展到所有具有生命的生物身上。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尔贝特·史怀泽的生命平等论和泰勒的“尊重自然”的伦理思想。史怀泽从生命存在的意义角度,泰勒从生命以自身为目的、自然存在物具有内在价值的角度,扩大了人们道德指向的对象,将道德关心拓展到整个自然界。

首先,史怀泽的生命平等论从“生命意志”这一人人敬畏的价值出发,指出生命是一种内在价值,生命自身就是善的。“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生命原理。”[2]既然自然生物都具有生命,人类就不能随便残害生命,这体现出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可见这里已经不再诉诸一种外在制度的约束,而是寻求内心道德情感的提升,即个体德性的培养,与从人类利己主义观点出发的理论相比具有进步意义。

史怀泽虽然提出了生命平等论但并没有详细地论证,这一工作是由泰勒完成的。泰勒的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生命实体的利益,第二是生命实体具有内在价值。首先,他认为人与自然存在物都是生命体,生命以自身为目的,每一个存在物都是自己生命的目的中心,人没有资格让其他生物的生命让位于自身的利益和要求。第二,只要是地球上的生命体就应当被承认具有价值。这一方面以前一方面为前提。在生命体的发展过程中,生命体以自身为目的,实现最高价值即“善”。正是由于生命体具有内在价值,人类就有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伤害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一义务的实现有赖于人类的理性,即人类对生命体的认识和感知。而由于人具有自律精神,这一转化是能够实现的。这样,泰勒就由人类中心论跨越到生命平等论,使其理论与人类利己主义区别开来。

生物平等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物中心主义视野上的狭隘,把理论视角扩大到整个地球上的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其理论支撑点:生命的目的中心,内在价值范畴是针对个体生命的,因此其理论指向仍然是个体主义的。同时对生命的过分推崇不符合自然界生存进化规律,因为有时保全生命反而破坏了生命目的的实现和价值追求。同时将人的道德关怀仅仅局限于对个体生命内在价值的体认上,而与人本身的情感爱好无关,也是没有说服力的。这样其理论上的不足就被另一派别———生态整体主义所克服并完善。

三、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出发点来改造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因此其带有生态学的深刻烙印。与个体主义环境伦理学不同,他不在拘泥于对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扩展,或者说他要根本背离传统伦理学的理论框架,而力图创建一套新的生态伦理学。因此很难把它归入到传统伦理学体系之内。在西方生态伦理思潮中坚持这种生态整体主义立场和价值导向的代表人物有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和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等。

首先,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一反西方个人主义的传统从整体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共同体。这里山川、河流、植物等无机物都被包括到共同体之中,这里的人已经不是凌架于共同体之上的主宰者而是融于其中的一员,这样人就没有权利随便处置共同体中的任何成员,人应当维护共同体的和谐与稳定。他认为人对共同体本身负有道德义务。这种义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保护生物共同体在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支撑这种复杂性的生物多样性。第二,生物共同体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人不应过多干预。他指出确立生态伦理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和伦理原则是:“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3]利奥波德还认为共同体的利益大于其中组成成员个体的利益,为了共同体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体利益。正是由于利奥波德对个体利益的忽视和抹杀,他被称为“环境法西斯主义”。克利考特主要从两方面对利奥波德进行了辩护。第一,他从情感主义角度对大地伦理遭遇“自然主义谬误”的批评进行了辩护,他指出情感是道德的源泉,利奥波德正是诉诸于情感才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包括土地和生活于其上的动物和植物的范围。通过情感就可以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第二,通过生态学相关知识为大地伦理的整体主义价值观提拱支持。指出共同体中的每一个自然实体与整体之间都具有一种关系,他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性存在。每一个部分都要依赖于这个整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

其次,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从自然价值论契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强调自然价值是内在的,客观的。第二,强调人的参与性,即人要体验自然价值,分享自然价值,领悟自然价值。首先,罗尔斯顿依据生态学相关知识指出自然的价值是生态系统本身赋予的,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价值就已经存在了,人类正是在自然这个价值源泉中才创造出价值。因此自然界具有崇高的道德意义。他还具体指出了大自然所创造出来的十四种价值,通过对这十四种价值的分析,他彻底颠覆了人本主义价值观,确立了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其次,他在自然价值的产生上表现出一种客观论立场。他反对从人的利益角度出发来评价自然的价值,认为自然的价值是一种与人无涉的、客观的、由自然物自身的属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性结构生成的。人对价值的感受是只能通过体验或评价来获得的。而且这种体验或评价也不能独立存在,他必须附着在自然价值之上。这样,人对自然的评价和体验只是一种标识自然价值的方式,没有人的体验活动,自然价值只是一种潜在的价值,通过人的评价和体验,价值才显现出来。“价值评价过程如同燃烧过程一样,是以自然本身的性能为基础的,而且要与客体的价值潜能保持一致。”[4]这样,罗尔斯顿就通过对自然价值客观性的论证推导出人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

最后,奈斯的深层生态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对生态危机的实质进行深层的追问和反思。其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他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在纯粹的道德领域中寻求答案,而应该从人所生活的现实基础上即人所生活的自然世界、文化世界中认识人的存在问题。深层生态学提出了最高准则“自我实现”和“生物圈平等主义”以及八条基本纲领。其中最高准则是深层结构,基本纲领是表层结构。

首先,自我实现准则里的“自我”不是狭隘的“自我”,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大我。自我实现的过程也就是逐渐扩展自我认同的对象范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缩小自我与其他存在物的疏离感,把其他存在物的利益看成是自我的利益的过程。

其次,生物圈平等主义是指“在深层生态学看来,生物圈中的所有存在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其他存在物拥有这种权利的根据,是由于它们和我们具有同一性,它们是我们认同的对象;既然我们认为我们拥有内在价值,那么,作为我们认同对象的其他存在物也拥有内在价值。”[5]同时深层生态学还主张从实践层面来实现对价值观的根本变革。

生态中心主义隶属环境伦理学中的整体主义派别。其在理论进路上吸取了以上两种派别的不足,借助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另辟蹊径创建了生态伦理学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对人的情感的扩展和移植,架起一座事实与价值的桥梁,将生态学事实直接等同于人们的行为价值观取向,从而完成从“是”到“应该”的转化。这一理论架构同样在实践上遭遇困境。首先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开启了整体主义的转向。他在理论诉求上把生态共同体的整体利益看作高于共同体成员的个体利益。这一转向由于与传统个体主义相悖并且在实践中无法实行被称为“环境法西斯主义”。其次,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为了摆脱主观主义的纠缠,刻意强调自然价值的客观性,认为主体人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只是通过评价和体验活动感受价值,甚至把人的评价和体验活动看成是标识自然价值的方式,导致主体人的缺失,因为没有人就没有伦理学,伦理学归根到底是由人来完成的。最后深层生态学提出了最高准则和八条纲领,并向实践提出了要求,但由于这种理论是在西方国家产生的,没有也不可能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其在实践中也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应现实的要求应运而生,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类型。这两种形态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仅表现出独特性,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互补。首先个体主义对自然界生命个体的理解往往是把人际领域的原理和规范移植与扩展到动物个体身上,强调他们的生命是自身目的的结果,从而抹杀和混淆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由于其激进的立场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实行。而整体主义借助当代生态科学的发展,力图把伦理学改造建基于生态学之上。把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看作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作为道德代理人只具有看管和保护道德顾客的权利。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学更注重挖掘人内心的道德情感,重视对人贪欲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十分重要的。但仅仅从道德上要求人类对地球的生命作出让步,而在实践上人类是否会因为其它物种的存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整体主义生态伦理学同样表现得十分尴尬。尽管环境伦理学在其发展中受到理论和实践上的各种指责,但其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上所作出的努力是不容忽视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放在人所生活的社会中才能得到妥善处理,深层生态学看到了这一点,但由于其观点和立场是建立在发达国家之上,对发展中国家的困难估计不够,因此在实践中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批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既要抵制发达国家借于环境保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同时又要积极吸取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相关理论来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生态伦理学,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从表面上看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而凸显出来的, 但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它同时又是西方道德危机的反映。环境伦理学试图通过规范主体人的行为来规定人对自然的道德关系。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 其所建立的一整套体系必然有别于传统伦理学。现代环境伦理学更多地与系统论, 有机论, 生态论联合起来作为其理论基础, 因此其发展是沿着一条反传统的思维路向, 但同时又是在借用传统的框架和运作模式。因此其发展从一开始就遭遇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的困扰。尽管其在理论与实践上处于尴尬地位, 但它的进步意义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是不容忽视和不可阻止的。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有机论,生态论,道德进化

参考文献

[1]李培超.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2.

[2][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9.

[3][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候文蕙,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213.

[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286.

人居环境伦理观 篇11

[关键词] 美国生态文学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生态经济

一、美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述

“生态文学”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文学类别。是以生态环境为题材,具有鲜明的优患意识和现实的批判性。生态文学产生的背景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在全球的兴盛与发展。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瑞秋·卡森发表了长篇文学性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生态文学的正式诞生。自此以后,以环境生态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兴旺发达起来。

18世纪~19世纪,伴随着倡导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潮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西方文明史的第一个生态思想繁荣时期到来了。回归自然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甚至一度成为主流思想。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堪称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文学家。在梭罗看来,人的发展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和谐。这种发展观影响了美国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梭罗启蒙了美国人感知大地的思想。美国生态批评家哈罗德·弗罗姆在《从超越到退化》一文中,从工业革命与技术的角度历史性地追溯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工业革命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自然观,影响了人们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设想。在他看来,技术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幻觉,即人类在控制着地球。这让人类忽略这样一种事实:“人类不可战胜的头脑必须依靠自然的供养系统”。

二、 美国生态文学表现出了强烈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在美国生态文学史上,居功至伟的人物首推约翰·缪尔和阿尔多·利奥波德。1894 年,《加利福尼亚的山》问世,1902 年,《我们的国家公园》出版发行。缪尔文笔优美、博闻强记,吸引了现代读者的视线。利奥波德是一位林业生态学家。1949 年,《沙乡年鉴》面世,作者在书中用尚且不为人熟知的生态视角,展现荒野之美。利奥波德强调,“土地伦理学仅仅把社区的疆界扩大,旨在囊括土壤、河流、植物,还有动物,或者说,全部的土地”,绝非是要制止利用或改造自然,其对自然的利用是建立在肯定“其生存权”的基础之上。因此,该书堪称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作者通过反思人文主义的狭隘视野,批判了自然保护运动中的功利思想,主张迥异于美国传统的征服精神的土地伦理意识。《沙乡年鉴》意识超前,思想深刻,不愧为绿色圣经。

三、环境伦理学的内涵

环境伦理学,又称生态伦理学,是从20世纪中后期逐步兴起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是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哲学、伦理学相互交融、相互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发展很快的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伦理学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探索,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生态环境领域,从而为人类保护地球家园,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价值导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经过半个世纪左右的发展,环境伦理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百家争鸣,其中有四个主要流派影响最大,分别是强调动物解放和权利的动物福利论、以所有生命为尊重对象的生物中心主义、将道德范围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做出改良、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终极利益的弱人类中心主义,其中的前三种观点被统称为非人类中心主义。

四、生态文学、环境伦理与生态经济

1.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的经济功能

生态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由原有的人类的范围扩大到非人类生命或整个自然界,是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的宗旨是调节生态系统中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但最终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人们的福利,实现人类的发展。因此,生态伦理与经济发展在维护人类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是统一的。因此,生态伦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生态文学、生态伦理促进了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伦理倡导与资源环境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从而将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从美国生态文学、环境伦理到生态经济,反映了人类生态伦理观念和经济观念的巨大变革。从人与自然的视角,会发现人类在面对自然时处于尴尬的境地。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热爱自然,希望能与自然长久地和谐相处下去,但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时候却由于可能是人类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属于人类精神世界或纯粹是出于占有欲而做出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而最终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上处于最关键的地位,人类应建立起一套符合生态伦理学要求的人地关系道德准则和完善的环境法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以及正确的经济行为方式,使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生态困惑得到最终的解决。也使人类能够在这美丽的自然界中与自然永久地和谐相处下去。

参考文献:

[1]刘玉: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2]邓世彬: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悖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3)

[3]侯斌:人类的窘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刘限王春年:环境伦理学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人居环境伦理观 篇12

有鉴于此,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正在悄然兴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 生态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天壤之别。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于当代人, 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则在于当代人和后代人, 人与自然。随着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崛起, 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就法学而言, 对传统的法律的调整的呼声已经对主流法理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尤其对主流法律伦理冲击最大、影响最广。近现代科学、近现代工业社会的研究范式是以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 在法学上的反映就是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心灵与身体、人与人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的二元对立和分割。“主、客二分法”和民法的基本方法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很多法学家认为其缺陷和弊病也日益明显。

但如今讨论已经不是在对错中选择, 而是在实际的, 现实可行的, 可操作的对于以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的调整问题。所以, 现在争论的焦点是法律主体的扩张的问题。在环境问题中, 最鲜活的, 也是最容易引起人类关注的便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瑰宝, 但现在野生动物的数量却在迅速的减少, 有些已经灭绝。所以, 现在有很多环保人士, 正积极的参与野生动物的保护之中, 呼吁全人类共同的保护野生动物。就保护野生动物而言, 能够有效地限制人的行为是重中之重, 而法律在这方面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环境伦理首当其冲, 很多法学家认为现阶段法律主体应该扩张, 一共有三种思想:1.坚持原有的“主、客二分法”不改变。坚持对原有的方法论不改变, 笔者认为就是坚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2.法律物格制度的基本思想。认为动物还是属于物即客体, 但是认为对于物的类型应当有所区分。对物进一步加以类型化, 从而使得人对物行使所有权的时候能够有所区别, 从而把需要特殊保护的物做出特殊保护的规定, 对一般的物则以一般的规则来处理。3.法律主体扩张 (野生动物) 《德国民法典》第90a条明确宣布或告诉人们的结论是:“动物不是物”, 动物也不是人, 动物既不是民法中的人, 也不是民法中的物, 动物就是动物。“动物不是物”是对传统民法理论中“人、物二分法”的突破, 是对传统民法学中“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创新, 即新修订的《德国民法典》承认世界除了民法中的人与民法中的物之外, 还存在着既不属于民法中的人也不属于民法中的物的其他东西, 例如动物。

主张“动物人格权论”的学者认为, 动物不是物, 那么动物就是“人”, 动物也拥有“人格权”, 因此对动物不但要对它加以一般的保护, 而且更要赋予它主体的地位, 赋予它“人格”, 使动物享有“人格权”, 具有生存权、生命权、健康权等权利;甚至还有学者提出, 动物应享有人格尊严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在这里姑且不说动物不是物, 动物就是人了?这的确对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造成冲击, 但是思维却又被禁锢在“主、客二分法”的不是物就是人的范围中。但是把野生动物划出物这本身就有点不现实。在环境的日益恶劣下, 野生动物大量灭绝, 更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已经濒临灭绝。基于野生动物灭绝的快速和它的不可恢复性, 对人类和大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所以, 非法捕猎野生动物能引起人们的愤慨。但是, 如果就基于以上原因或者其它的理由就把动物“特殊对待”并不适宜。在这里, 应当理智地保护动物: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而不是超越现阶段的能力, 盲目地保护动物。虽然, 人们都希望我们能够不伤害任何生物, 包括植物。但这只是一个好的愿望, 就现实而言, 要做到非常困难。因为我们人类势必会不断地发展, 发展权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 这不仅仅是在发展中国家。而且, 现在主张把动物划出物, 那么把动物放在什么地位笔者认为这也是个难题。若把动物放在人类之下, 那其实和特殊的物就没有本质的区别。现在坚持把动物和物区分开, 就人类的愿望而言是希望把动物的地位放在和人类相同的地位上, 但这根本就是理想国。

所以, 弱势人类中心主义或者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更适宜现在的形势。弱势中心主义修正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某些做法, 不仅仅着眼于当前的利益, 还把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在内, 确立了一种全新的主体观念。弱势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的是一种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增加了许多环境保护的内容, 这种思想如果身体力行, 真正地落实, 完全可以满足保护环境的需要,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泉生.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M].法律出版社, 2008.

[2]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古代科举的以貌取人下一篇:村级集体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