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生存环境

2024-07-30

人居生存环境(精选12篇)

人居生存环境 篇1

城市是人类社会进步发达的象征,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 也是推动精神文明的物质保障, 集中体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实力。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落实和具体化, 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总体部署与安排, 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类开始逐渐重视生存居住环境。基本条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 包括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葱郁的绿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 这是宜居的基本条件;二是完善的物质基础, 包括城市公共设施、交通住房、居民收入、安全、减灾、就业、就医等方面, 这是宜居城市的硬件设施;三是和谐的人文氛围, 包括社会秩序、道德风尚、教育程度、文化底蕴和娱乐功能等, 这是宜居城市的精神体现。科学的城市规划, 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居生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整体布局, 审时度势, 量体裁衣, 系统整合

城市规划必须具有战略眼光, 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要根据城市未来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 对城市的基础设施, 包括海港、空港、公路、铁路、通信、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发展, 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做出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每个城市必须以自己的优势为依托, 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 塑造城市鲜明的个性和形象, 以避免城市之间的重复建设, 减少城市之间的无序竞争。

二、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 实现具有自身个性化的园林城市

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位, 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 挖掘文化内涵, 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承接传统又求新意, 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并驾齐驱;巧用造园造景艺术手法, 以绿为主, 以美取胜。

三、城市绿地的生态化建设

绿化是城市的美容师, 绿地是城市的心脏和动脉。城市绿地要进行生态化建设, 在生态建设中, 对城市绿地系统不能只做绿色空间的组合、景观景致的塑造等形态研究, 而是需要将其作为生态城市的有机整体来研究。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 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 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好城市规划, 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立足当前, 面向未来, 统筹兼顾, 综合布局。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城市规划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特别要听取专家的意见, 多方比较, 反复论证, 经过法定程序审批, 规划一经批准, 就具有法规的权威性, 必须严格执行, 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

18世纪末到19世纪, 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人们要求与大自然融和、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 其基本思想都体现了生态规划的原则, 实现城市的生态良性循环。

生态城市的含义就是指生态上健康的城市。它是技术和自然地充分融合, 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这里的“生态”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 二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

1)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 生态城市的实质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是生态城市的价值取向所在。且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态意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实现;

2)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 生态城市的经济重在质的发展, 而不仅仅是量的增长;

3) 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 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

4) 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 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 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5) 从城市规划学角度看, 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 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

6) 从地理空间角度看, 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 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 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 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

建立生态城市不仅仅涉及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改造和建设, 还涉及到人们的观念、意识、伦理和生活方式, 因此需要各学科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综合分析、系统进行。

在住宅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 房地产开发商及有关部门为了追求经济收益, 忽视了“人居环境”这一重要方面, 不管所处地区如何, 一再提高容积率, 剥夺了居民享受阳光的权力和绿化休息空间, 尤其是建筑风格和形式一旦看好, 不管南方北方一哄而上的效仿。例如:塔式住宅建筑固然能使居住建筑布局灵活丰富, 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提高容积率, 但对于不同地区来说它们有着明显的功能上的差别。而在北方地区, 城市人口密度一般远低于香港, 用地面积却远非香港可比, 气候比较寒冷干燥, 更需要住宅建筑有良好的朝向和保温性能。而塔式住宅外墙面积过多, 不但提高了造价, 也提高了采暖费用, 而且一半以上的住户朝向较差。但近些年来这类塔式住宅在我国北方城市中相继出现, 并仍在继续修建, 这与当前人类所共同呼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住区”是相背弃的。

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 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 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 增强城市的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 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城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挖掘、发现、升华具有民族性、地方性、个性化的城市文化, 进行城市规划与人居生存环境的紧密结合, 就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摘要: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落实和具体化, 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总体部署与安排, 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化建设,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李昌法.关于现代城市规划中绿化·生态·人的几点论述.

[2]劳达安, 李金明.对建设生态城市的认识.

[3]宋万胜.城市居住区的环境绿化与可持续发展.

人居生存环境 篇2

---潍坊市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郭保礼

通讯员 宗加荣 /文 ###/图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被绿色包围的城市,她传承着数千年古老的中华文明,更有着现代化的高精尖产业;她有着北国小城的粗犷,更有着南国小城的风韵;她有着现代化高速发展经济,有着有着勤劳朴实的人民,还有着美妙绝伦的湿地,和传承千年的风筝。她就是——潍坊!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生态立市、经济强市、环境促市、文化名市,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城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生活在潍坊,幸福指数猛升!

坚持生态立市 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名片】

城市绿化覆盖率42.06%; 城市绿地率41.07%;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44平方米;

城市区域噪声平均值为53.2 分贝,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市区内无IV类以下水体。

2010年 空气质量API≤100的天数348天,占全年的95.34%。

绿色是生命的底色,也是潍坊的城市本色。走进潍坊,满目葱绿。无处不在的勃勃生机,就是无所不及的赏心悦目。绿色,不再是这座城市的装点,已然成为潍坊的美丽容颜。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把城市绿化作为生态市建设、提升人居环境的重点抓手,提出“绿色是潍坊的城市本色”,牢固树立“生态、自然、和谐、节约”的绿化理念,突出以绿为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特色。

2004年,潍坊编制完成《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对中心城区各类用地进行了控制性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完善,编制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及城市绿地、水系环境、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科学指导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立城市空间建构“一心、一环、一廊、一轴”的结构模式。投资164亿,启动了中心城市生态圈工程、河流治理工程、大气污染治理等生态市建设十大工程、百个项目。

近几年,潍坊市组织实施了“增绿增色”、“黄土不露天”绿化工程,不断增加城市绿量。自07年起,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增绿增色”、“黄土不露天”春冬季绿化工程,在市区主干街道、公园、广场、景区、河道两岸等公共区域大量加植高大乔木、常绿树、花乔木和花灌木,新增园林绿地1000公顷,新增公共绿地400公顷,仅07年、08年冬春,栽乔木100万株,是前10年的总和,一举实现了绿量翻番、花量翻两番的绿化目标,营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绿化特色。并相继建成了人民公园、植物园、长松城市公园以及北海路、玄武街、潍高路等一大批园林精品项目、林荫景观大道,建成街头游园136处,城市游园绿地基本实现了居民走出家门500米能就享用绿地的服务目标。实现了景观绿化向生态绿化,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春季绿化向四季绿化的转变,营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绿化特色。深入开展 “绿色潍坊-宜居家园”社会绿化活动,连续五年开展“无偿送绿”活动,掀起社会参与绿化的高潮,营造出建设绿色家园、优化居住环境的良好创建氛围。实施

绿化精细化管理,组织开展“零缺陷”集中整治活动,力求市区绿地达到“无缺苗、无死枝、无垃圾、无尘土、无残缺”五无绿化效果,全面提升绿化管理水平。2010年2月,我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对流经市区的张面河、虞河、白浪河、浞河四条河流全线改造和修复,臭水沟变成景观河,形成了20平方公里的水系景观,张面河和人民公园改造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虞河经过整治,形成珍珠项链式城市风景带;浞河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白浪河上游建成的10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成为江北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打造成北方的“烟水江南”,形成了“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独特意境。昔日污水横流,今朝白浪绿洲。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白鹭、喜鹊、啄木鸟等30余种野生鸟类在此繁衍生息。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潍坊已成为“中国最具魅力湿地城市”。

在城市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加强对扬尘、燃煤烟气、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对城区空气质量实行24小时自动监测,促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得以全面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城市名片】 城市基础设施一流,城市公共供水覆盖率达到100%,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城市燃气普及率99.25%。

为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潍坊市制定了打造南部生态经济区、北部海洋化工区、东部高新区、西部鲁东物流区和中心金融、商贸、文化服务区的战略规划,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规划建设了市民文化艺术中心、鲁台会展中心、金融中心、健康中心、奥体公园体育场、风筝广场、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区主要道路、公园、景区、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均设有无

障碍设施。城市主次干道基本完成高标准改造,编制并实施《潍坊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基本实现了人行道、自行车和机动车道路的分离,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5%,市民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安全。

市区体育场、体育馆、健身广场等公共体育设施日益完善,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1.59平方米。加强城市应急系统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完善,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完好率100%,城市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29平方米。

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修编完成《潍坊市中心城市排水专项规划》,下大力对城区道路进行了缺陷整治和改造提升,城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公用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制定了排水规划,大力推行雨污分流,城区环卫实现一体化全覆盖,建成了污水处理厂6家,污水处理率达到92.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施了供热分户计量改造,供热质量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广风电、光伏电,强制推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新技术,等等。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我市的许多经验做法得到有关专家、领导的好评和肯定,深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共享道路监控设施、GIS地图等资源,在全国率先将公用事业和市政设施管理全部纳入数字化监管,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网格化、精细化和全覆盖,城市管理高效有序。

坚持经济强市 促进可持续发展

【城市名片】

1.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8%;城市再生水利用率32.7%;单位地方生产总值(GDP)取水量49.9立方米/万元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万元,恩格尔系数28.8%。单位GDP能耗1.46吨标准煤/万元。

十一五期间,潍坊全市生产总值由1461亿元增加到3091亿元,年均

增长14.2%。七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有30家企业34只股票上市,涌现出潍柴动力、海化集团、歌尔声学、雷沃重工等一批知名企业。2008年入选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50强,2009年跃居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十强行列。

潍坊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加快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步伐,社会事业和节能减排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比重占7.8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5%。大力发展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广风电、光伏电。提倡建设低碳示范社区,节能建筑比例40.4%。率先在省内实施供热分户计量、强制推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新技术等为内容的“6+X”建设模式,首批规划建设了19个低碳示范社区,天同•双羊新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成为山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康居示范工程”,低碳社区建设在全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编制完成了城市节水及再生水利用规划,推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公众节水意识普遍提高,城区拥有省级节水型企业33家,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达3亿多立方,节水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

实行供热计量收费改革,加快推进供热设施节能改造和分户计量工作,2010-2011年采暖季,城区具备计量收费条件的566万平方米住宅全部实行了供热计量收费,计量收费比例为30.6%,提高了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率。

另一方面,大力推广绿色公交和绿色光源照明。从2008年起,潍坊先后更换天然气公交车251辆,占城区公交车总数的21%,绿色交通理念已深入人心。

潍坊作为山东省唯一 一家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和推广绿色光源照明应用,节能环保新光源大面积推广,目前半导体光源使用在全国21个示范城市中居于首位,综合节电率达到40%。

注重民生为本 营造幸福家园

【城市名片】

1.至2010年年底,潍坊市区已累计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1806户,实际提供1806户,住房保障率100%。

2.2010年,市区计划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000套,实际开工2639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132%。

3.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92.6%,互联网用户普及率:21.3户/百人。4. 万人拥有卫生服务中心数量:0.44个/万人;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56.5张/万人;老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 2.9张/百人。

社会和谐,民生先行。潍坊把保障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总抓手,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出台《潍坊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全面建立起以廉租房、货币补贴为主导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实现了对低保家庭的全覆盖。扎实做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三年投资7亿元,完成73个旧小区改造,31万居民直接受益,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提升。

潍坊市政府连续四年承诺每年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为解决广大市民入厕难的问题,今年我市在东风街、胜利街、健康街、北海路等城市主干道中心城区高标准新建改造城市公厕20个;为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扩大全民健身的社会影响,解决市民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带来的城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今年重点对城区绿化景点进行改造,新增设了一大批预埋式篮球架、乒乓球台、双人秋千、平行天梯、双人漫步机、三人站式扭腰器、三联压腿训练器等体育设施;为解决市容环境卫生影响居民出行和生活的问题,对去年评出的最差十条街巷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和综合治理,目前有的已取得明显成效;新建和改扩建500处普惠性标

准化幼儿园,实现全市残疾儿童、低保家庭子女免费入园,等等。

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社保、维权等服务,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7%。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低保平均标准为每月311元。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贫困学生资助救助体系和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小学布局合理,规模适度。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被确定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十分钟就医圈。出台了优待老年人规定,对老年人乘坐公交车、就医和低保等多个方面予以优惠。

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审批集中受理、限时办结,并定期向社会公示,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平安潍坊”建设成效显著,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弘扬和谐文化 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名片】

图书馆图书数量:2.1万册/万人。

文化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一座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一座幸福的城市。潍坊文化底蕴丰厚,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潍坊市把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作为打造文化强市的落脚点,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人均拥有公益性文化娱乐设施用地:1.35平方米/人,万人拥有公共 7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培植了新闻传媒、古玩字画、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一批骨干文化企业,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节庆文化、风筝文化蓬勃发展。成功举办28届国际风筝会,风筝文化品牌享誉四海。成功举办了四届文展会,打造了独具潍坊特色的文化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成为山东省文化旅游品牌。“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跻身全国十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列。

历史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市政府投资10亿元,建设十笏园文化街区,对十笏园古建筑群进行修复。潍县集中营旧址是二战期间亚洲最大的外侨集中营,如今已成为增进潍坊与国际友谊的桥梁和纽带。郭味蕖美术馆、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也以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展示潍坊城市文化品牌的窗口。

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精心打造“魅力潍坊·浓情四季”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社区文化节、文明之夏演出一千多场,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潍坊,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地更绿了,城市更美了,幸福的笑脸更多了!

城市绿地与人居环境 篇3

[关键词]城市绿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21世纪城市绿地进入区域生态绿地及城市大园林绿地阶段,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使人们安居乐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城市绿地的重要性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之肺”,一直受到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着的关注。所以,对城市绿地的认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直观上的山水城市、花园城市。它是基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建、维护与发展之上,更多的更重要的是体现人类的真、善、美的绿色理念;体现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在城市这个“第二自然界”中的协调发展;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城市绿地,已成为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

2城市人居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行,产生了一系列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有由于自然力作用带来的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原生环境问题,由于人为力作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毁林开荒、沙尘暴等次生环境问题。要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必须采取科学的有效措施,其中城市绿地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3城市绿地的多重功能是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前提和保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绿地的作用与功能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单一的供少数人享用的游憩设施变成了人人能享用的多功能的设施。正是城市绿地的多功能性,为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也可缓解和减少由于自然力或人为力作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3.1城市绿地具有生态功能,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

3.1.1保护和改善空气环境

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人离开空气5分钟就要死亡,—个成年人每天平均吸入空气10~12m3,约合13Kg,同时释放出0.912Kg二氧化碳,每公顷绿地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9000Kg,放出氧气600Kg,则城市每人必须有30~40m2,的绿地面积,同时还可以减少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

②吸收有害气体。植物被称为“生物过滤器”,很多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氢、氯化氢、一氧化碳、臭氧、汞及铅等有害气体具有吸收和净化作用。如松林每天可从1m3的空气中吸收20mg二氧化硫。

③阻挡、过滤和吸收尘。植物构成的绿色空间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国外的研究报道,公园能过滤掉大气中80%的污染物:林荫道的树木能过滤掉70%的污染物,树木的叶面、枝干能拦截空中的微粒,即使在冬天落叶树也仍然保持60%的过滤效果。

④杀菌作用。许多植物的芽、叶和花粉分泌一种挥发性物质(称为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散布的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原体等微生物,保护人体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中绿化区域与没有绿化的街道相比,1m3空气中的含菌量要减少85%以上。

3.1.2净化水体。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城市污水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如在种有芦苇的水池中,其水的悬浮物减少30%,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减少66%。另外,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3.1.3净化土壤。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因此,即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草坪是城市土壤净化的重要地被物,城市中一切裸露的土地,种植草坪后,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3.1.4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地为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条件,它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在各种类型的高大树木、灌木和草,树丛掩映中有彩蝶翩翩起舞,常见鸟类有了觅食的场所,给予与人类友好相处的动物出没的空间,土层中多样性的微生物,又使植物长得更浓密。

3.2城市绿地具有物理功能,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

3.2.1调节城市小气候

①降温增湿。城市绿地具有良好的降低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其原因在于植物特别是树木有遮阳蔽荫、减小风速和蒸腾作用。综合国内外研究情况,绿地能使局地气温降低3—5℃,最大可降低12℃,增加相对湿度3—12%,最大可增加33%。同时顺应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②影响气流。城市中的带状绿地,如道路和滨水绿地,常常是城市的绿色通风渠道,由道路组成的“通风管道”,使空气流动增加,可使城市郊区的气流引入城市中心。特别是在带状绿地的走向与该地的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下,可为炎夏的城市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而在冬季主导风向一带,大片防风林又可以减低风速,减少风沙,改善气候。

3.2.2降低噪声。由于投射到树叶上的噪声被反射到各个方面,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使城市绿地特别是林带对噪声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噪声的减弱程度与林带的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以及树种有密切关系。40m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dB,30m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6~8dB;快车道的汽车噪声,穿过12m的悬铃木树冠,达到树冠后面的三层楼窗户时,与同距离空地相比降低3~5dB。另外草坪靠近地表的植被层、根系与地表组成的疏松土壤,能吸收和减弱125~800Hz的噪声。

3.2.3预防放射性污染。植物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降低光辐射和冲击波的杀伤力。当空气中带有放射性微粒时,被调查的树木叶片迎风面放射性物质的总量高达背风面的4倍,森林背风面地区的作物,其放射性污染量只有迎风面的1/5,在个别情况下,含量可低至1/20,即使在绿地很少的城区,其放射尘量也只为没有植物生长地区测量值的60~70%。因此,在森林的庇护下,减少降落放射性物质的30~60%是完全可能的。

3.2.4廊道效应。城市廊道作为沟通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郊区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就城市廊道的结构、原理、方法和生态评价方法做了积极的探索。

3.3城市绿地具有安全防护功能,保障人居环境的安全

3.3.1防灾减灾

①防洪、抗旱、保持水土。绿地通过截留降水、土壤吸收等途径对径流速度和流量具有明显调控功能。树林的林冠可以截留一部分降水,有关资料显示,东北的红松林冠可截留降水量的3%~73.3%,福建

的杉木林可截留降水量7%~24%,陕西的油松林可截留降水量37.1%~100%。

②避震。城市绿地可以作为震后的避难场所。一般地震发生后,部分树木不致倒伏,可以利用树木搭建帐篷,创造避震的临时生活环境。1976年7月,在唐山地震波及影响中,北京市区的各公园绿地立即成为避灾、救灾的中心基地,15处公园绿地总面积400多hm2,疏散居民20多万人。

③防火。许多绿化植物枝叶中含有大量水分,一旦发生火灾,可以防火及阻止火势蔓延扩大,如珊瑚树,即使叶片全部烤焦,也不会出现火焰;银杏在夏天,即使叶片全部燃尽,仍可萌芽再生;其它如槐树、白杨、樱花等都是很好的防火树种,在地震产生的次生火灾中能起到阻燃作用。

④防风防沙。北方城市的风沙、沙尘暴,沿海城市的海潮风、风暴等灾害常常给城市带来巨大损失。城市的防护林带可以有效地阻止大风的袭击。研究表明,位于城市冬季盛行风上风向的林带,可以降低风速,一般由森林边缘深入林内30~50m处,风速可减低30%~40%。

3.3.2战备防空。茂密的树木在战争时对人、建筑物、军事设备、保密设备等可起隐蔽作用,并能阻挡弹片的飞散,减少或避免伤亡。

3.3.3监测环境污染。有些植物对特定的气体反应敏感,如果环境中的特定气体的浓度超出一定的指标,往往人当还没有感觉到时,植物则出现伤害的病征,传递出环境污染的信息,因此可以做监测环境污染的指标植物。如向日葵、芝麻等对二氧化硫特别敏感,受污染时,叶脉之间出现点状或块状的伤斑,色泽多为腿色发黄或失绿漂白;胡萝卜、白菜等对氯气敏感,受污染时,叶片上的叶绿素被破坏,叶片腿色,产生伤斑,甚至全叶漂白脱落,而且所产生的伤斑与叶片健康组织之间,常常没有明显的界限。

3.4城市绿地具有景观美化功能,满足人精神文明环境的需求

3.4.1景观功能。绿地植物既是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主体,又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植物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物固有色彩、姿态、风韵等个性特色和群体景观效应所体现出来的。一条街道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装饰,无论两侧的建筑多么的新颖,也会显得缺乏生气。同样一座设施豪华的居住小区,要有绿地和树木的衬托才能显得生机盎然。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雄伟的建筑群体,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4.2美化功能。在每个地方,总有一些物体需要加以遮蔽,如不美观的棚舍或仓库工厂等地。为取得协调的效果,并避免景色的破坏,首先要合理解决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建造布局问题,同时,树木可以很好地把建筑物和四周的风景协调起来。为此,从现实的生态条件观点来看,种植速生的本地高大落叶乔木和大灌木是适宜的。树冠的复杂造型可以“软化”建筑物的垂直和水平线条,即使树木不能将建筑物完全遮蔽,也可以将其轮廓作为背景,这样,可以使人们较少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3.5城市绿地具有心理健康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植物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心理功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深化对这一功能的认识。在德国公园绿地被称为“绿色医生”。在城市中使人镇静的绿色和蓝色较少,而使人兴奋和活跃的红色、黄色在增多。因此,在绿地的光线则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如果在室内外有花草树木繁茂的绿空间,就可使眼睛减轻和消除疲劳。

3.6使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科学文化、经济生活和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日常游息娱乐活动;②文化宣传、科普教育;③为旅游服务;④休疗养的基地。

3.7结合生产、增加经济收益的功能,为人居环境建设积累资金。城市绿地的经济效益有两方面:①生产苗木,可以带来经济效益;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人居生存环境 篇4

在我们的身边, 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是不行的, 一个好的环境可以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也可以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加和谐的面貌, 创造城市发展条件, 提高城市效益和竞争力, 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也是城市规划高标准、严要求的新课题, “天人合一”之一脉, 强调人与天调, 天人共荣, 也是在说我们的城市规划一定要与生存环境相结合, 二者缺一不可, 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 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保护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人类必须解答的历史课题。

城市规划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有人认为城市景观完全靠华贵雍肿、装扮靓丽的人工垒砌而成的城市就是生态城市是过时的观点, 可是现今“大建设、大破坏”改为“大建设、少破坏”是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 民居或山或水, 之所以令人赏心悦目, 就在于顺应自然地形, 先难而后得的因山就势, 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并驾齐驱;巧用造园造景艺术手法, 以绿为主, 以美取胜, 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 统一规划, 加强法制管理, 严格监管力度, 实现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 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这种城市规划还涉及到人们的观念、意识、伦理和生活方式, 因此需要各学科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综合分析、系统进行, 城市它具有人口密集, 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性大的特点, 城市生态平衡易破坏而难以恢复, 城市环境的破坏又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发展绿地, 广植树木是改善人们生存环境, 提高环境质量的最积极, 最稳定、最长效、最经济的手段。

2 我们怎样进行城市规划

作为专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必须建立在综合性总规的前提下, 深入贯彻总规的专项要求, 必须尊重现状和资金限制等客观规律, 正确认识地区差异, 充分利用当地的特点与优势, 扬长避短, 留有余地, 分期实施, 然而“沧海桑田”说明水陆之变迁, 既在滨水之处建城市, 就要以人工疏浚淤积的泥沙, 保证城市永不被水淹,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在某些城市保留的外国租界区或一些展览性场所可以造外国风光供参观, 但作为城市和农村的总体建设, 不宜提出“异国风光”的口号, 城市和农村从外观到内涵都要强调中国特色, 我们总的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循时代而进, 在继往开来方面有创造性地发展。

城市的自然山水形胜与文脉的融会便构成城市特色之根基, 要根据城市定位定性而制定相应的绿地指标, “一池两岸两湖三山两条风光带”的城市格局, 源渊流长的鹅羊池座落城区, 独特的资江横穿城市中心, 秀美的湖泊点缀城市亮丽, 天然的三山为生态城市建设留下独有的天然屏障, 因此必须保护与规划其原有生态植被与水源, 绿化设计既要有地方特色, 又要体现时代风貌, 简洁新颖, 格调明快, 绿化设计者应根据小区内不同的设施, 将绿地自然贯穿、配置在其中, 使绿化配置的更自然、协调一些, 居住区的绿化要巧于借景, 以自然为主, 人工为辅, 合理利用其自然资源来形成小区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 生态城市的经济重在质的发展, 而不仅仅是量的增长。

3 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这类塔式住宅在我国北方城市中相继出现, 并仍在继续修建, 这与当前人类所共同呼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住区”是相背弃的, 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 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 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小城镇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要从居住文化中借景, 而不宜沽名钓誉、轴线纵横、有节点必有盛景, 要“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指因借地宜、人宜;必须根据用地的定性、定位, 并结合自然、人文因素造景, 达到“借景无由, 触情俱是”的艺术效果, 城市文化与形象竞争已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方面;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 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 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 增强城市的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 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城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绿化植物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 减低光辐射的传播和冲击波的杀伤力, 阻挡弹片的飞散, 并对重要建筑、军事设备、保密设施等起到隐蔽作用, 我们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中应把握的基本因素, 是创造城市特色的参照系, 因为它们好比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生长出的不同植物, 与自然条件是那么融洽和谐, 完全适合那里的生态环境。

绿地要以乔木为骨架, 灌木即使株数超过乔木也无可形成植被的骨架, 两者相结合所产生的, 我们的目的是持续发展的天人共荣、兴世利民, 使城市展现出“襟江带水、山环水抱”的无穷魅力, 因此提炼这些生态环境特色, 装入城市生态空间, 塑造亲切和谐的生态景观, 建设宜人的城市生态空间, 无疑将极大地提升益阳市的城市文化和人居环境的价值, 一个理想的现代化城市需要有一定的绿地面积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空气中水蒸汽增多, 气温就会下降, 植物有吸附空气悬浮尘粒子的作用灰尘也就少, 这些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世上既没有非生态城市和园林, 那就也没有生态城市及园林, 人不满足于自然恩赐的树木, 而要在需要的土地上人工植树, 这是恩格斯所谓“第二自然”的雏形和划时代的标志。

总结:

在这充满活力的世界里, 人们需要绿色, 需要自然, 一个好的环境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并且城镇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不会失衡, 我们的21世纪需要在这种环境里竞争, 生活和发展, 所以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绿色植物存在着强大的净化功能, 千百年来自然净化作用一直在为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庆康编.建筑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徐思淑, 周文华编.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潍坊人居环境 篇5

据潍坊新闻网报道 绿色是潍坊的城市本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把城市绿化作为生态市建设、提升人居环境的重点抓手,牢固树立“生态、自然、和谐、节约”的绿化理念,突出以绿为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

2004年,我市编制完成《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对中心城区各类用地进行了控制性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完善,编制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及城市绿地、水系环境、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科学指导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立城市空间建构“一心、一环、一廊、一轴”的结构模式。投资164亿元,启动了中心城市生态圈工程、河流治理工程、大气污染治理等生态市建设十大工程、百个项目。

近几年,我市组织实施了“增绿增色”、“黄土不露天”绿化工程,不断增加城市绿量。自2007年起,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增绿增色”、“黄土不露天”春冬季绿化工程,在市区主干街道、公园、广场、景区、河道两岸等公共区域大量加植高大乔木、常绿树、花乔木和花灌木,新增园林绿地1000公顷,新增公共绿地400公顷,营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绿化特色。并相继建成了人民公园、植物园、长松城市公园以及北海路、玄武街、潍高路等一批园林精品项目,建成街头游园136处,基本实现了居民走出家门500米就能享用绿地的目标。深入开展“绿色潍坊-宜居家园”社会绿化活动,连续五年开展“无偿送绿”活动,掀起社会参与绿化的高潮。实施绿化精细化管理,组织开展“零缺陷”集中整治活动,力求市区绿地达到“无缺苗、无死枝、无垃圾、无尘土、无残缺”绿化效果,全面提升绿化管理水平。2010年2月,我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对流经市区的张面河、虞河、白浪河、浞河四条河流全线改造和修复,形成了20平方公里的水系景观,张面河和人民公园改造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虞河经过整治,形成珍珠项链式城市风景带;浞河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白浪河上游建成的湿地公园,成为江北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潍坊已成为“中国最具魅力湿地城市”。

在城市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我市加强对扬尘、燃煤烟气、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对城区空气质量实行24小时自动监测,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人居生存环境 篇6

——题记

除了金融商务、人才资源、政策环境等等之外,一个城市的交通环境、市政环境、邮政通讯环境、物业环境、能源环境、人身财产安全环境等这些创业的外在“人居”环境影响着创业的成本及其成败,在选择具体的创业城市时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必须考察的要素。

比如,就交通环境而言,城市交通问题几乎是所有大城市都面临的难点问题,其中,城市的商业中心地区的交通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因而在考察交通问题时要分析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状况以及对外货运和客运能力。

案例:“我找到了创业的热土”

案例说明

杭州康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2年9月,是经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内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还是国家火炬计划和获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的新型科技企业。

为规范产品的生产和检测,向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经浙江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批准,康尔医药特别建立了企业执行标准及产品标准,产品定期送浙江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评测。

案例分析

2002年的新年,张功弼认识了一位在深圳办厂的萧山籍商人楼中平。楼中平的诚信和诚心使他们很快就成为了合作伙伴。当年3月,他们在深圳为新公司的成立奔忙了起来。2002年4月,他们与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正式签约成为进驻企业。可房子的事似乎成了空中楼阁。5月推6月,6月延8月,8月又说大约在冬季。尽管房子不见踪影,可管理费却一文不少收。

张功弼意识到,创业选择城市至关重要。后来他们到了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看,齐全的设施、漂亮的办公室、宽阔的大道和优美的环境使张功弼大吃一惊,这和他想象中的萧山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而创业中心坐落在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北区,水陆空交通非常便捷,对外货运和客运能力,而且没有大城市交通堵塞的情形,公交车路径设计合理,司机素质比较高、行车规则。

张功弼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随后他介绍了自己的项目,开发区的领导则明确表示欢迎这样的高科技项目落户萧山,并马上开出了条件:一、入驻萧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中心,办公室及厂房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免费使用一年,第二年减半;二、税收享受3年补贴的优惠;三、以优惠价出让15亩工业用地给我公司兴建厂房;四、开发区会派人协助我们办理医疗器械企业两证一照的工作。

随后的一年里,产品于2003年5月被列入了国家级火炬计划,并于2003年10月正式上市了。张功弼感慨地说:“这里就是我的创业热土!”

案例启示

张功弼的创业历程告知我们选择创业城市的重要,其中需要考察关乎创业成败的部分要素有:交通环境、市政环境、邮政通讯环境、物业环境、能源环境、人身财产安全环境等等。

交通环境包括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前者是指区域内的道路及交通状况,后者是指对外货运和客运能力。交通环境属于很多城市典型的亟待改进的因素。创业者对交通环境评价低的原因就在于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拥挤是国内城市均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特别是京、沪、深等中心城市尤为突出。

市政环境是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决定生活品质的公共设施与场所,主要包括市政建设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环保设施三个方面。创业者对“文化娱乐设施”的评价普遍偏低,对“环保设施”和“市政建设设施”的评价则相对较高。仅深圳为例,其文化娱乐设施以影剧院、夜总会、歌舞厅、保龄球馆、健身俱乐部为主,话剧、歌剧、音乐会等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比较匮乏,构成不合理。

邮政通讯环境:就整个城市的邮电通讯状况而言,深圳、北京、上海的信息化程度相近,远高于成都、苏州。因人口规模的原因,在邮电业务总量、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用户数量上,北京、上海超过深圳,但深圳国际互联网用户数量要高于上海,主要原因在于深圳的宽带普及率较高。

物业环境主要从工业与生活用地的价格和物业管理两方面来考察。创业者创业需要大面积的试验场所,用地的价格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物业环境最不为创业者重视,其原因是:绝大部分创业者都选择入驻各创业服务中心以及创业园区创业。目前,在各创业园房租均是市价的一半。

能源环境主要是指水、电、煤气等的供应状况。为了保证企业研发、生产及经营的正常进行,目前南山、龙岗及其他创业园的水、电、气的供应均有优先保障。

略谈和谐人居环境 篇7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给人类带来的是认识、利用和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 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间原有的关系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开始出现了不和谐。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已经导致其本身所依赖的整个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和不稳定。随着科技发明的进一步增多, 数千物种随之灭绝了, 天气变暖, 环境恶化, 各种危及人类的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十九世纪英国人首先为大工业化产生的后果买单, 然后是高山荒芜, 水土流失, 空气污染, 随后的一、二次世界大战, 使得数千万人死在自己的文明手中。如今的人类俨然已是地球的主宰者, 似乎无所不能。但是, 当我们从征服自然的斗争激发了自然界多次惩罚人类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中, 人们终于痛苦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系统, 它理应成为真正和谐统一的自然社会综合体。一方面, 自然作为先于人类的客观存在, 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方式以及深度和广度, 另一方面, 人类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不断地改变、影响着自然, 以获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使自然打上了人类的烙印。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及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 人工自然不断得到扩展, 规模越来越大的城市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证。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从古代“人顺天”时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到近代的“人制天”、人是万物的中心, 为了创造现实的乐园, 人们正在毁坏养育着自己的自然环境。

工业社会以来, 人类对生态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其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要摆脱这一危机, 人类必须树立生态自然观, 遵循生态系统规律,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

当我们即将面临煤炭石油的枯竭, 新能源的开发应用迫在眉睫, 水能、风能、太阳能、空气能等的使用技术相继问世并推广, 在某些程度上缓解了世界能源危机。然而这些尚且远远解决不了目前的人类文明对能源的需求。核电的使用推广大大缓解了本国的电力能源供应, 据有关专家预计, 在不久的将来, 核能将取代石油和煤炭, 成为我们人类的主要能源, 核能的巨大价值正令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巨资潜心研发, 一座座核电站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投产, 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便利的同时, 也在我们的生活区域埋下了一颗颗炸弹。危害面广、破坏性强、持续时间久是核事故的特点, 一旦发生意外核泄漏, 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将是普遍性和永久性的。众所周知, 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9级强震, 如此强震致使万余人死亡的后果似乎并不让人意外, 可是, 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令整个世界都不安了, 包括我这个向来对日本人没什么好感的中国人也不希望事故再继续扩大, 否则受殃及的恐怕不仅仅是日本人了, 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前车之辄, 后车之鉴, 核能虽然好, 但是我们更要谨慎开发利用, 使其造福于人类, 而非危及人类的生存。

生产力的提高, 科技的进步, 带来了经济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持续的城市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建立城市的初衷本来是好的, 巨大的购物市场方便了各人所需, 但是如果偏离了正轨, 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如何实现利于环境、可持续的城市增长和发展?在此背景下, 一些各行业的仁人志士们开始积极探索未来的道路。人居环境的意识在全球觉醒, “环境危机”已为学术界、全社会、决策者所共识, 并努力以赴, 谋取改善。但作为人居环境的问题所在皆是:城镇发展集中的地区大都是优质农田集中所在;为了争取较快的发展, 往往违背了科学的客观规律, 以巨额的土地投放, 争取轰轰烈烈的GDP的增长。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是越来越密集的交通网络的形成, 越来越宽的公路、铁路吞噬着大片大片的良田, 每当我们在享受交通的便利而感到欣慰时, 有谁计算过为了修这条路, 一年要少收多少粮食, 压缩了我们后代多少生存空间了吗?“要想富, 先修路”这句话本身没问题, 可是世界的人口正不断增多, 而我们的耕地却在逐渐减少, 这就是个大问题了。怎么办?路不能不修, 城市化也不能停顿, 如何节能省地, 实质性解决城市圈地与土地浪费并存的现象;如何正确地面向土地开发问题, 加大社会保障性住房比例, 减少商品房比例……这些都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但是因为在缺失公共精神, “利润最大化”, 扭曲了科学技术, 致使真正的技术创造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这些棘手的问题只有从科学与人文问题携手解决, 改进环境与缔造“政治文明”共同着手,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从源头规划抓起, 把好“立项和审批”关, 一改以往毁田地城市化的传统做法, 尽可能把国道级以上的公路和所有高速公路都采取高架形式, 禁止圈地占田搞城市开发, 否则不予立项和审批, 为了我们及子孙后代, 从现在做起,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不记成本, 不畏艰难, 只有这样, 也许能让我们即将面临的矛盾得以化解, 才有望使我们的地球村生活更加美好。

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万千, 人类社会何去何从, 建筑师与专业工作者无能为力。人居环境问题, 只有面对难题, 解决难题才能科学发展。例如, 因此, 我们对人居环境的探索, 已从仅着眼于建筑空间概念为主的环境问题, 扩展到多层次的“空间模式”、“空间战略规划”, 并进一步拓展到社会文化的领域与文化城市的建设。有些关系到国家重大政策的影响所及, 都与人居环境问题有关。国家与地方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需要落实到空间上协调发展, 形成“空间发展战略”, 才能使人居环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中国城乡发展模式转型的思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

规划引领改善镇村人居环境 篇8

今年5月,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 农村建房要实行“八不准”, 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规定, 并对加大违规建房处理力度提出了要求。

为此, 江西省坚持以规划为龙头, 继续完善村镇规划编制。截至今年7月中旬, 全省累计编制乡镇总体规划1215个, 占镇 (乡) 总数的93.3%。全省有建设规划的行政村达14814个, 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88%;全省有建设规划的自然村94482个, 占全部自然村总数的57.7%;集镇和村庄规划的编制率居全国前列。

自去年出台《关于加快百强中心镇建设推进镇村联动发展的意见》以来, 江西省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加大了对百强中心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截至今年6月底, 百强中心镇政策措施基本落实, 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 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产城融合发展有力推动, 镇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闯出了一条“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子, 为镇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转移打下了坚实基础。全省120个中心镇常住人口达236万人, 同比增加24万人, 平均镇区常住人口达两万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53亿元, 有53个镇同比增长15%。

在国家尚未下达2014年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任务的情况下, 江西省住建厅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提前谋划, 年初已将7.5亿元财政资金拨付至各市、县, 作为危房改造启动资金。今年6月, 在国家正式下达给江西省2014年农村危房改造15.8万户任务和12.43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后, 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又及时制订了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和任务分配方案, 为江西省政府完成今年建设任务作好充足准备。今年5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通报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绩效评价情况, 江西省名列全国第二。

今年以来, 全省12个镇村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全省经批准命名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达到85个 (其中包括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3个) 。在国家公布的1561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 江西省有89个村落入选。

据介绍, 目前, 全省8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有76个完成了保护规划编制, 编制率达89.4%;89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已有56个完成了保护规划编制, 编制率达63%。

浅析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篇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城乡规划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公共政策, 是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蓝图, 是管理城市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必须加强和改革创新城乡规划。“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明确要求。

2 目前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差, 这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 主要是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村庄规划和管理缺位等原因造成。中央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检验标准提了出来, 这对促进城乡统筹, 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规划是龙头。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 既要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意愿, 从保护农民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 正确进行乡村生产、生活的空间布局, 重点配套建设好基础设施如道路、公共村场、文体活动、给水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 家禽集中圈养等, 还要注意保护好村内的古树名木、名人故居、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古村落, 并注意挖掘和传承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民俗民风。当前的规划者一味的只是把城市模式搬到农村, 这些完全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本意相违背。

3 农村人居环境规划体系

3.1 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农村人居环境是由农村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 农村的环境是由农村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 是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 是城乡人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 其规划对于指导农村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农村人居环境体系构成

从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行政等级和作用的层次来划分, 可以分为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村庄的等级层次、人口、经济及发展条件等要素。其中集镇主要是指乡镇地域内除乡镇驻地外的经济中心、服务中心, 比一般的中心村具备更为丰富的公共服务功能, 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带动乡镇地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心村是行政村村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居住中心, 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 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益性基础设施配置比较齐全, 村庄生产生活功能相对完善的人居环境。基层村是指村域内除中心村以外保留的居民点, 主要为居住, 仅配套为村民服务的简单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4 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内容

1) 村庄道路硬化。村庄之间、村庄内部的道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是方便农民生活、提升居住质量、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硬件条件。2) 村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近年来, 还有不少地方, 村庄垃圾和污水不处理, 随意堆弃、肆意排放, 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各地要将创建公共卫生放在重要地位, 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可结合各地实际, 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就地回收利用, 坚持减量化、无害化, 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3) 加强农居安全。各地在村庄整治中, 引导农房建设逐渐从单纯追求面积向不断完善功能转变, 从单纯注重住房建设向注重改善居住环境转变, 从简单模仿建筑和装修形式向更加注重安全和乡土特色转变, 既满足抗震、通风、采光、保暖、消防、安全等建筑结构要求, 也要适应现代农村发展, 妥善考虑储藏、晾晒、团聚等方面的需要。4)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村庄原有的设施、原有的条件、原有的基础, 按照公益性、急需性和可承受性的原则, 改善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 重点解决农村喝干净水、用卫生厕、走平坦路、住安全房的问题。加大村庄整治力度, 要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 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分类指导、务求实效的原则, 充分依托县域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 推动村庄整治由点向片区、面上和县域扩展。5) 优先发展重点镇。重点镇对于带动现代农业、为农村特色产业服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用明显。必须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 优先支持重点镇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重点小城镇建设,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增强集聚产业和吸纳人口、繁荣县域经济的能力;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现有规模较大的重点小城镇适度扩展行政权能, 增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改善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就业创业条件, 探索建设返乡创业园区, 研究解决转移进城进镇农民的住房问题, 推进农民带资进镇, 引导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农村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手段, 其内容主要涵盖农村日常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公用设施、环境质量保障和安全保障设施, 以及村容村貌的整治整修等, 包括村庄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性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设施、防灾减灾设施和村庄环境面貌等的整治。农村区域村庄布点规划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

5 城乡统筹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城乡统筹是在我国特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 统一规划城市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针对城乡关系失调的领域, 通过制度创新和一系列的政策, 理顺城乡融通的渠道, 填补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城乡统筹发展的直接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农村地区而言, 统筹城乡发展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1) 城市与乡村无障碍的经济社会联系;2) 农村地区本身的发展。

从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发展和与城镇关系来划分, 依据村庄的地理位置、人口、经济特征、村庄特色, 以及未来村庄发展前景等因素, 可将农村人居环境的策略划分为并入城镇村庄、城镇周边村庄、集聚发展村庄、控制发展村和撤并发展村庄等不同类型。

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下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是属于引导性的发展策略, 其实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该策略的核心作用是引导政府公共财政资源在农村建设中的投入方向, 即依据规划所确定的村庄类型, 确定政府投入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内容与强度。同时, 通过策略实施的引导和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 逐步引导村民向重点村庄聚集, 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6 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前景

“绿色住宅”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生态人居建筑理念已深入人心。注重居住环境的生态循环, 节能环保成为了“绿色住宅”的首要条件。其实绿色住宅不单指个体的住宅, 也包括整个体系。在新农村规划中, 我们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植物学等的基本原理, 处理好住宅建筑与整个周边环境的关系, 使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以本地植物为基体, 共同组成一个既适合人居住又生态循环的系统, 以达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具体设计上, 注重本地植物的运用和不同植物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补充融合。

摘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发展战略, 联系目前农村规划的背景, 探讨了目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阐述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的内容, 分析了城乡统筹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关键词: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城乡统筹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强健.村镇景观当风流——北京郊区村镇景观规划建设之我见[J].城乡建设, 2004 (6) :89-92.

[3]方明, 刘军.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版社, 2006.

人居环境与园林设计 篇10

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 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 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 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 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 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 低层住宅布置在边部位, 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 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 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 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 从远处看, 轮廊参差错落, 高低起伏具有韵味。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 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 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 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 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 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 绿地相连, 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 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 各具特色, 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人类初始, 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 随社会进步, 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 却又需求自然的时候就逐渐产生了园林古写的“艺”字是人跪地举苗植树的象形反映。人不满足于自然恩赐的树木, 而要在需要的土地上人工植树, 这是恩格斯所谓“第二自然”的雏形和划时代的标志。在园圃等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囿、苑和园, 在西晋就出现了“园林”的专用名词。现代的中国园林概念是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综合要求, 将生态、景观、休闲游览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 为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谋福利。园林学从城市园林扩展到园林城市、风景名胜区和大地园林景观, 园林是最佳的人居环境, 园林不仅要为人居环境创造自然的条件和气氛, 期中也渗透以人文;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物质享受, 也从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精神, 获得身心健康。

2 综合性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创造人居环境方面主导作用

作为专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必须建立在综合性总规的前提下, 深入贯彻总规的专项要求。指导的理念就宇宙观而言是人与自然协调, 就社会观而言是以人为本, 城市绿地系统包涵园林, 园林是综合的, 绿地系统也应包涵人文的特色。“千城一面”之弊只有通过创造城市的特色以求缓解。城市的自然山水形胜与文脉的触会便构成城市特色之根基。要根据城市定位定性而制定相应的绿地指标。基本指标是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主要用于森林, 亦可作城市绿地参考指标, 但不能只言覆盖率而不讲绿地率, 因为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土地利用规划, 惟据绿地率才能落实绿线和绿地面积, 要从现状绿地、空地、拆迁等调查中落实绿地, 古树生动地说明了历史文化, 要切实保护古树名木。

我国有3000余年的银杏及周柏、唐槐、宋樟, 这种资源是拿钱也造不出来的, 绿地布局的原则是均衡、合理。城市中历史传留下来宜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园林的大型绿地不要划为一般城市用地, 否则会破坏优美的自然风景资源。在道路规划方面, 要为独立的大型公共绿地创造条件而不要横穿竖剖地把整块用地分割成碎块。生态学家认为从城市中心为大气环流带, 城市中心最宜规划作水面和绿地。城市除大型绿地外, 还要有为数更多, 分布合理的中小型绿地, 有的城市提出500m见绿。各类型绿地从原有的点、线、面逐渐织成绿网。不仅城市外围有环城绿地, 而且与线状、楔型绿地结为一体。在城市内以隔离绿地分割建筑和街道, 防止因城市扩大形成“摊大饼”的不利环境。无论从生态或景观而言, 绿地都是分隔建筑和街道的优选方式, 惟具有生命的绿色植物能有效地隔离混凝土铠甲的建筑。

3 人文环境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建设

无论城市环境和景观、园林环境和景观都要强调综合性的功能。生态是环境效益之根基, 与人之健康密切相关, 但也不宜以某单项功能凌驾于综合功能之上。生态园林是指历史上一种以保护自然风貌为主的学派。其实生态学家铨释生态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是既无裹义也无贬义的一种名词。世上既没有非生态城市和园林, 那就也没有生态城市及园林。我们要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城市和生态良好、密切结合现代社会生活, 便于休闲游览、景观优美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新型园林。作为人居环境, 特别是居住小区, 主要要求安全、生态良好、宁静优美、方便舒适、保障隐私、称意可心。要从居住文化中借景, 而不宜沽名钓誉、轴线纵横、有节点必有盛景。“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指因借地宜、人宜。必须很据用地的定性、定位, 并结合自然、人文因素造景, 达到“借景无由, 触情俱是”的艺术效果。

4 植物造景的依托

从现状看, 作为人居环境主要部分的城市环境人工化、商业化太强而自然化不足。总的讲, 绿地要以乔木为骨架, 灌木即使株数超过乔木也无可形成植被的骨架, 灌木可分布林间、林缘或作灌木丛独立布置。特别是草花在人居环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草地要因地制宜和相对集中, 草本花卉总宜少而精, 花造景和其他植物景观设计一样, 必须做到“景观与生态并生, 美化与文化兼容”, 展现草花的美丽形态和丰富内涵, 使人们在欣赏时产生意境之美。因此, 草花造景必须符合统一、谐调、均衡和韵律的构图原则。

谐调、统一是指在草花造景时, 在草花种类的选择上, 既要在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 显示多样性, 又要使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 保持统一。统一不仅包含内部的统一, 而且包含外部的统一, 艺术风格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如在杭州太子湾公园每年都要举行郁金香花展, 成片的郁金香种植在缓坡、湖岸, 加上周围幽雅的自然环境, 充满浓郁的异国风情, 吸引了大量游客。而在苏州虎丘, 同样举办这样的郁金香展览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谐调就是在草花造景时, 利用不同草花的近似性和一致性, 表达出谐调的柔美之感。而利用草花的差异和变化, 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 烘托出欢快、热烈的氛围。如在花坛周围配置香雪球、银叶菊、彩叶草等品种, 不仅可增加花坛层次感, 还突出了花坛的美感。

均衡和韵律是草花造景要遵循的艺术规则。数量繁多的草花会给人浓重的感觉;体量小、数量少的草花组合会给人轻盈的感觉。在较自然的环境中, 采用自然均衡布局;在广场、大门前摆放, 就要采用规整布局, 像花柱、花球、花钵的摆放一般要求规整布局。在配置中, 有意识地将草花进行一些有规律的变化, 会就产生韵律感。

人居生存环境 篇11

关键词:水环境;人居环境;塘石村;生态文明

1.引言:由于乡村的快速发展,密集的人类活动对乡村自然水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加剧,导致乡村水环境的恶化,如水体污染、水资源(无污染水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等。而乡村水环境问题也将成为影响乡村良好人居环境构建的重要因素;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也是影响乡村原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子。因此,如何更高效的利用乡村水资源,更积极的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成为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向。

从人居环境理论的形成发展历程来看,国内外人居环境的研究普遍倾向于城市区域,对乡村区域的关注有限。而在这些有限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从建筑学、规划学、风水伦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宏观领域对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为普遍,而从影响人居环境的某单一因素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的较少。伴随着乡村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人居环境问题的出现,加强从微观的视角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研究也显得尤为迫切。

2.相关理论研究

2.1.乡村人居环境与水环境的相关概念

2.1.1.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乡村人居环境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景观环境、人文环境特色、传统空间结构形态等方面,与城市人居环境完全不同。在人居环境研究传统的认知中,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一直被认为是模式低级、情况简单的研究。但随着乡村的快速发展,更多复杂的元素注入乡村,乡村人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元。因此,加紧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丰富和发展人居环境学科的必然趋势[1- 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以满足乡村居民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为主要目的,具有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动态复合系统[1]。

2.1.2.乡村水环境及其影响因素。乡村水环境是乡村所处地理空间内所有水体及周边环境的统称。按其存在形式有水库、湖泊、河流、池塘与沟渠等;其中河流、池塘和沟渠是最为普遍的存在形式,也是改善乡村水环境的重点。按人类干预程度来划分,包括乡村建设系统水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水环境;由于乡村多元化的发展,加上密集的人类活动,使得纯自然的生态系统水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来越大。影响乡村水环境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增长导致的水资源紧缺加剧了乡村水系统的破坏;水污染加剧破坏了乡村水环境;无序的乡村建設、过度的农业开发改变了乡村水环境的自然状态;废水废物排放污染了乡村地下水;地下水的肆意开采打破了乡村水生态系统的平衡[5- 6]。

2.2.乡村景观与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乡村人居环境是复杂的社会生态、人文地理的综合体现[1]。一方面,作为重要自然资源的水资源,为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撑。另一方面,水环境是构成人居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受人类影响和破坏最严重的部分。水与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良好的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构建美好的人居环境离不开良好的水环境。

下面笔者选取江西省兴国县长岗乡塘石村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人居环境、水环境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原由并提出建议。

3.塘石村的调研情况

3.1.塘石村概况

3.1.1.区位概况。塘石村属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位于兴国县城东北郊区5公里处,潋江河的东北岸,距长冈乡政府4公里。村场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是一个千年古村,自古就是兴国县城北郊重要的水陆商埠。

3.1.2.自然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塘石村东西长约有3.3公里,南北宽约1.6公里。南西面是潋江河,东、北面有条小河,河外是小山丘,西面为河坪村基本农田。村域内地势最低点高程(村落东南面)约109米,最高点高程(村落北面)约152米,中部地形平坦开阔。2、气候。塘石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7.9℃,无霜期达284天;降水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全年降水量约为1600毫米左右。3、水系及水资源。村域中有两条水系,一条是潋江河,它位于村落南西面,是村域农业生产灌溉的主要水源;另一条是小河流(无具体名称),位于村落的北侧,水量较少,是村域农业生产灌溉的补充水源。有数条生产、生活灌排水的水渠,村民生活用水主要由村民自打井解决。

3.2.塘石村水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垃圾收集处理不当,导致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在我们调查走访途发现,短缺的垃圾桶数量及其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公路旁、小溪边、水渠内、农田等地方垃圾随处可见,严重影响村容村貌,进而威胁到村民们的健康安全。那么这些垃圾将带来那些问题呢?首先是造成水体污染;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水源附近有很多自发随意性的垃圾堆放点,甚至还有丢弃的牲畜尸体,这些直接对水源造成污染,容易通过水体引发疾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而堆放在坡地上的垃圾经过雨水冲刷后,形成的垃圾水,随地表径流汇入河流后,会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堆放在农田耕地附近的垃圾,以难降解的塑料、瓶罐等生活垃圾居多,这些垃圾进入土壤中,易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造成土壤污染,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更严重的可能导致农作物产生毒性,危害食品健康安全。

3.2.2.供水体系不完善,排水设施不健全,用水效率底下,导致结构性缺水。调查发现,污水的无组织排放现象严重。首先村内沿主干道路建设有几条排水沟渠,沟渠沿主干道路贯穿部分沿路区域,收集了部分村域居民的生活污水,但常年得不到维护和清淤,使得其排水的效能大打折扣。其次大部分居住在偏离道路的村民,他们的污水则直接排往地表、路面或农田。污水如此的无组织排放,而这些停滞的污水最终大部分下渗地下,汇聚到潜水区,产生严重的地下水污染;而地下潜水又是村民的主要引用水源,这就对村民的饮用水水质造成恶劣的影响,影响村民的引水安全。最后污水无组织排放影响村容村貌的整洁,并导致环境卫生的问题。

nlc202309082131

3.2.3.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对水生态平衡造成威胁。塘石村土地总面积约506.8公顷,现有耕地约220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0.053公顷(0.79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并兼种花生、大豆、蔬菜等。村民已经普遍使用化肥农药来提高粮食单产。调查发现,由于农田的规整性和可机耕性较差;村民无序的建房,侵占了部分耕地,加上村庄人口比较稠密,人均耕地有限,倒逼村民们只能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村内年轻劳动力的外出,饲养成本的增加,使得饲养牛、猪等牲畜的村民越来越少,这也使得村内农家肥的生产源数量直线下降。加上农户农技知识有限,又没有科学的指导。因此,村民们为提高土壤肥力,都大量的施用含硝态氮的复合肥料,为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又大量喷射农药;农户的不善管理,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经过水体,渗透到地下,进而污染地下水,造成水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也严重威胁村民的饮用水安全。

3.2.4.水景观和水文化的建设发展严重滞后。塘石村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是一个千年古村,自古就是兴国县城北郊重要的水陆商埠。堪舆祖师杨救贫为塘石先人择址定居留下钳记:“头顶方山笠,眼望凤凰村,若能石生水,贤才代代兴”。因村口红石码头和村内18口池塘而得名“塘石”。村内还有古井2个,还保留有如原始铁犁、水车等交古老的水利工具。调查发现,由于村民们薄落的文化保护意识,村级领导者的相关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新意识的缺乏;村内如此丰富的水文化资源都没有得到继承、保护和发展,村内水文化及相关的水景观建设发展严重滞后。4.初步解决方案设想

4.1.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场。上文总结得出,村庄垃圾桶数量短缺,设置不当,损坏严重,是导致垃圾随处可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根据村民居住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科学布置公共垃圾桶。假如在上述技术和设施齐全的条件下,为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建设一套完整的垃圾管理体系,即做到户分类,组收集,村运送,集中处理这样一套模式。对利用价值比较高的废物垃圾进行回收,当然也包括少量利用那个价值不高,但危害较大的废旧电池、日光灯管等物品。对那些无法回收利用的垃圾,其终极处理方式无异于焚烧、填埋和堆肥,但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卫生填埋,而且我国农村90%以上的垃圾是通过填埋处理的。因此选择远离居民、水源和耕地的垃圾填埋场的位置就成为了解决垃圾污染问题的关键。

4.2.强化清污清淤工作,加强对污染管控,适时推进公共景观和人文建设。针对上面提到的,坑塘水面缩小,污染严重的问题。首先,要对坑塘及其周围进行清污工作,清除水面和岸边废物垃圾、蓝藻、淤泥等,还坑塘一个整洁干净的水环境。其次,村委会制定相关坑塘的管理細则,设置指示标牌,严禁向坑塘及其周边倾倒垃圾和排污,加强对村民有关环境污染的文化宣传教育和引导,起到对坑塘水环境污染的有效管控。还有,多方筹措资金,适时的加强对坑塘的景观建设、水系建设等,使得坑塘及其周边真正成为村民喜欢休闲娱乐的场所;针对不同的坑塘水域,因地制宜的建设不同功能水景水岸;比如对位置较好较适中、水面水量均较大的坑塘,可结合绿化广场建设成亲水游园;以及对连接坑塘水系的治理和建设,保证坑塘水系水流的畅通,可以极大的改善坑塘的生态水环境和生态自净能力。

4.3.适时推进土地留转,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现代农业。塘石村人多地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产业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有少量烤烟、花生等经济作物。品种单一,分散经营;商品化、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应抓住当前大好的政策机遇,适时推进农村的集体土地流转;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将家庭分散承包的土地经营方式向农业产业化、集约化、高效农业的发展,大大降低土地耕作成本,提高土地生产效益;科学的生产种植可以大大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平衡。

4.4.挖掘水文化,突出水特色,建设水景观。塘石村依水而立,有悠久的历史,因水而繁荣发展,有浓厚的水文化;这里有很深的水环境历史和文化积淀。因此,对河流水系沿线的历史文化古迹、桥梁、码头等要结合水系治理加以发掘和保护恢复,体现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适当对村内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民俗风情进行挖掘整理,并结合水景观建设,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和延续,使人在这里休闲散步之时能感受到浓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其次,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应就地取材,包括本地建筑材料、本土生物,提升景观品味,更自然,更具亲和力。

结语:通过研究发现,乡村的水环境与乡村人居环境关系密切;因此加强乡村水生态文明建设,力求创造出一个与人密切联系的、富有生命力的人居空间环境。本文通过对塘石村大量的实地调研,结合水环境、景观学、人居环境科学等理论,分析了水环境对人居环境的价值,阐述了乡村水环境对乡村人居环境的意义,归纳总结了塘石村的水环境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进而对为什么会产生上诉问题做了一定的思考,分析了其中原由;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水生态环境的意见和措施,旨在为今后塘石村乃至赣南乡村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出些许参考。

最后,要特别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住区容积率的选用方法与参考指标研究”(NO:51378213)对本文的大力资助。

参考文献

[1] 王鹤. 浙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D]. 杭州:浙江农林大学, 2014年.

[2] 薛力.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发展探讨一一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 2001年.

[3] 刘滨谊,陈威. 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J]. 城市规划汇刊,2000, 06: 66-68+80.

[4] 周直,朱未易. 人居环境研究综述[J]. 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2, 12: 84-88.

[5] 薛晋萍. 太原城市水环境人为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J]. 区域科技与经济, 2006, 3 : 34-36.

[6] 梁 勇,成升魁,闵庆文等. 居民对改善城市水环境支付意愿的研究[J]. 水利学报, 2005, 36(5) : 613-617.

徽州人居环境空间特征分析 篇12

1 徽州人居环境空间特征表现

徽州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空间与我国其他的地区一样,共同表现为总体上能够围合闭塞,同时又有豁口存在与外界相联系的相对封闭的几何空间特征。

区域人居环境背景空间与地形地貌条件、水系排列形成的地表格局密切相关。古徽州地貌属于我国东南丘陵的一部分,这里四周崇山峻岭环绕,中间形成一些山环水绕的盆地、谷地,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由于徽州多山,整体地势呈高台式,境内江河为放射状,构成古徽州人居环境区域空间的整体背景,同时也为早期适合徽州人选择满意的人居环境提供了空间基础。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村落是聚落中的一种类型,在徽州古代由于区域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村落形态很不规则,规模大小不一,考虑到生活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村址选择的标准总是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背山面水这一理想的模式,表现出一种“漏斗状”空间特征。古徽州的村落基本分布在山间或者盆地或谷地。

古徽州人民在住宅环境的空间环境营建方面就更为注重,虽然村落中各单体住宅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像村落那样有着较大空间的选择余地,傍山丘则依山就势,沿溪流则顺河道,有平地则聚之,无平地则散之,因地制宜,但在选择宅基地时仍然要尽可能的体现出那种强烈的埋藏在古徽州人心里深处“负阴抱阳”的理想空间模式,依山傍水,三方围护,一面开敞的“围椅”状结构。

2 形成机制

2.1 地理环境的再现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人居环境在内的许多徽州文化现象以其为参照坐标,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深刻下自然环境的烙印,二者之间维系着一种“斩不断、理还乱”的原生逻辑关系,再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徽州民居四周山墙直立,中间设有天井,整体立面周高中低,这样的设计具有防火、采光、通风及排水的功能和“四水归堂”“淝水不外流”的理念,同时与徽州地形结构的影响不无关系,绝非偶然的巧合。现代建筑学斯伯格·斯尔卡滋在《实存空间建筑》一书中说道:“我们将景观比之住宅,则山丘是墙壁,而山区的最低点则为门”,可以说是这种再现关系的精辟论断,这种人居环境的几何环境空间特征又与我国古人“天人感应”的传统理念是无缝的吻合。人居环境空间是人造空间和自然空间密切结合的产物,是多边的自然空间与因地制宜的人造空间互相和谐的优美结果。

2.2 安全的需要

安全需要就是避免人身和财产受伤害和损失,徽州居民大多是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中原衣冠的南迁,造成迁移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北方的战争,为逃避战乱,被迫离开家园,在向南迁徙的过程中相中了徽州这个“世外桃源”,也正是避乱于此而来到这一陌生的环境,为了增强与当地山越人和其他大族相抗衡的力量,往往聚族而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出于安全的需要。

个人、家庭的私人活动和社会群体的公共活动均发生在各自领域的相对应的物质空间中,人具有一种要求界定自身活动空间范围的本能,称之为领域感,这种个人或特定群体所专有的控制的空间即为领域空间,领域空间可以加强居民的安全感,徽州人的这种人居环境的空间构筑和营建则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深层体现。徽州地域上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空间,四面围合,只有少数的“豁口”构成“关”,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古代有着极为有效的防御功能,由轮廓线界定的内秩序空间使人感到容易控制和拥有,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其中并饱受战争流离之苦的来源于中原地区的“惠州人”来说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庇护感,进入这样的人性化居住空间自然会产生“回归家园”的感觉。

2.3 风水的影响

风水说的最主要目标是为家族的阴阳宅选择一处最佳的环境,强调的是一种基本的环境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种模式的理想状态是背以连绵山脉为屏,前临平原,两侧水绕回环,水质清洌并汇流于前,左右护山环抱,山上林木葱郁,便是大吉大利的“好风水”,这样的环境空间既藏风聚气,豁口的外延又可通气,是一种人民追求的“理想风水环境”模式和“满意生态景观”。除此之外,徽州在对待人居问题上有着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表现在:1)关于水的处理。水是居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必备条件,也是构景的重要内容,在风水中有“蓄财”之意,“水环流则气脉凝聚”“水左右环抱有情,堆金积玉”,所以在具有经商传统习惯的徽州人心目中有着极为高尚的地位,因此一贯是苦心经营,对自然界中的水势和走向不断进行改造和整治。对于水口的营建尤为重视,在徽州水口一般是指村落水流的出口处,为“地户”。其不仅起着村落入口、导向的功能,更是村民命运、前程的象征。2)对于自然形胜不太完整或者风水条件不是特别理想的村落往往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徽州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空间不像现代城市经过严整的规划,其一般以山脉为边沿,以河流为骨架,依据“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呈现出全息的同构的几何环境空间和形象环境空间。徽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决定着构成理想环境的条件相对优越,选择余地大,尤其在村落这一层面上的表现,同时在位置的选择、平面布局以及空间安排上无不遵照某种隐喻性的图案与秩序和游戏规则。以达到物理场和心理场的统一,“天、地、人”的和谐,并求得心理上对自然界的可控制性。

2.4 审美的要求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其所处的人居环境的空间中度过,尤其是在社会活动范围不是很大的古代,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起初人民在选择居住场所时并未将审美的需要作为第一考虑,位置的初次选择更多的是出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目的,但久而久之便在心理上产生了对这种空间环境的认同感,形成全体成员(在徽州表现为整个家族成员)所共有的“空间意识”,并赋予美学意义和美的内涵。理想的人居环境应是一个和谐的、诗意般的并值得寻味的环境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美与功能共有,物质与精神统一的空间体系。

徽州的村落四周的山峦体量适中、起伏和缓,其中各种建筑物与其背景空间组合,这样的空间选择和营造来自我国的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观念。若站在远处眺望,徽州的古建筑群随着坡度、地势的变化显示出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规整简洁,极富韵律感的马头墙丰富了四周流畅的天际轮廓线,再加上空间色彩的组合搭配,一眼望去是那样的自然和谐,犹如一幅天人合一的山水画。徽州许多的古村落在历史上大都曾经有过“十景”“八秀”的记载,从中可以映射出此处环境空间的优美。

3 研究意义

人居环境空间是人类最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空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徽州这一我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地域范围内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1)聚落是物质文化景观研究的核心,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地方文脉。人居环境是文化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其位置的选择、空间的构建、功能的显现等外象可以折射出大量的、深层的文化内涵,反映出生活在其中的惠州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况和行为规则。

2)有利于加强地方文化的保护。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审美情趣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在人居环境的选择、营造实在功能、结构等方面的改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问题是在徽州这些变化与原有的由白粉墙、小青瓦、马头墙组成的清新淡雅的聚落外观形成巨大的反差,取而代之的是不古不今、不洋不土的说不上是何种风格的各种建筑,鱼目混珠。随意拆迁、翻新和无规划建造的情形就连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黟县西递、宏村也经常见到,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如何在新的建筑物中找到既尊重传统又能表达现代价值的平衡和对接以及怎样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有利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徽州山多田少,土地资源有限,但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徽州人对人居环境的善待,有着良好的生态节制和保护意识。注重人类对环境的感应,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引入人居环境,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实现与自然互动和可持续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更为重要。

摘要:论述了徽州人居环境的空间特征表现,分析了徽州人居环境空间特征的形成机制,探讨了研究人居环境空间特征的意义,以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空间特征的认识。

关键词:人居环境,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流量计使用下一篇:投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