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2024-05-11

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精选8篇)

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1

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目前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如何在建设的过程中做好景观规划,如何将这个理念落到实处?针对于目前的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现在的设计趋势,我将就如何建设一个生态、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展开了粗略的研究探讨,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前景提出了美好的瞻望。关键词:现状 趋势 瞻望

一、目前新农村景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任务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他们也迫切希望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于是大规模的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了。因此农村的景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通过对一些建设中和建设完工的农村进行了初步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建设在景观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脱节 一些农村虽然编制了总体规划,但许多项目并不是由景观设计师一开始就参与其中的,而是由其规划师和建筑师独立完成的,造成景观建设的不完善性和被动性,甚至具有应付性。所以农村建设在景观建设方面还处在无序状态。

(二)建筑无法融入周围环境

农村住宅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形式,经过千年的衍变,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新建住宅越来越多。但大多住宅都是由农民自搭自建的,建筑的色彩、格局、样式一味的相互抄袭,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甚至还大大的破坏了周边的环境。这些建筑不但没有继承或发展当地民居的传统与特色,更不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反而会使之将其慢慢遗忘。

(三)景观建设不够全面

在目前的农村建设中,往往忽略了一些残留的景观滞后,如集市、街道、公共绿地等公共空间的死角及宅前屋后的个人空间,景观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

当前的规划者一味的只是把城市模式搬到农村,可是他们也不想想农村是否适应这种模式。其实假如真要这样的话,可以直接把农村变为城市,没必要做这么复杂的建设。这些完全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本意相违背。其真正的本意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是农村城市化。毕竟农村和城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态。

二、现在的农村景观设计趋势 俯瞰整个地产销售市场,“XX花园”、“XX新城”遍地开花,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城市中的住宅都设计成了都市中的田园,而农村中的村落却做成了田园中的都市,广大设计师本着为开发商创造价值的原则,逐渐形成了这股设计之风。但事实上,这样的追求是盲目的,这就好比是中国人抛弃母语学习英文,很容易跟风操作,却很难到位。某景观网站有这样一句留言:“决不要在自然中强调自然,也不要再现代城市环境中去炫耀现代!”看后笔者感触很深,从心底佩服这位网友投机取巧的意识,但是中国的耶路撒冷、美国的故宫只能成为让人们惊讶的怪胎。其实什么设计是经典?自然的,舒适的和适宜人的设计才是经典。

既然是居住环境,那一定是自然舒适的,农村——远离城市的嘈杂喧嚣,远离城市的污染,在这里有轻松的环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居住环境,它本来就具备比城市更为优越的条件,但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气派”,却硬生生的要把它与城市拉回到同一条起跑线,甚至还把它降到更低的位置。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舍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在这里的景色怡人,居民们男耕女织,到处洋溢着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世外桃源——几乎承载了所有人的梦想。麦克哈格也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说:大地是有内在价值的,土地是有生命的,它是个活的系统。也许,天然的一片森林,一弯溪流,一丛野花„„在农民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但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就应该善于去发掘普通人视而不见的“潜力股”,而后去规整,去修饰,从而变成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的美丽。“麦田守望者”——俞孔坚教授,他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的作品。他用最经济的途径,用农业生产来营造景观环境的案例。此案例在中国新景观设计中影响很大,虽然并没有涉及到我们现在讨论的新农村居住环境景观建设的问题,但他的设计思路却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纵横交错的田垄,一望无际的稻田,在从前在常人眼里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东西了。但正是由于他的发掘,我们找到了我们一直渴望的东西。那么农村的居住环境是不是可以不去一味地机械模仿城市的市政建设,而是完全可以结合农村实际特点,让“稻花香”来代替园林的主体绿地呢?

当然,在这里笔者只是阐述了一种观点,并不是去鼓励模仿俞孔坚教授的这种设计理念,再好的创意也抵挡不住克隆的杀伤力,因为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的枯竭,从而忘却设计的原点。何况新农村居住环境形式也是需要多样性的,不能让农村的景观设计模式化,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其具体分析,然后才能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思路。但是,不管是什么理念,都要立足于农民,因为他们才是最终使用者。

尽管每一个开发商都会扯开嗓子向市场叫嚣,重复他们“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但我们却曾不止一次的亲眼看到农村的拆迁住户,会将“花园”里的草坪铲除,种上蔬菜;会在“花园”里的灌木上晾上拖把;会把“花园”围上一圈篱笆,或在里面养殖家禽„„。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习惯的做法就是去谴责农民,因为他们是败坏风貌的肇事者。但是,我却认为广大农民群众是无辜的,他们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有这个需求,而规划师、设计师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他们无视了这种需要,用牺牲功能来满足自己眼中的所谓的“美观”。

所以,当我们着手投入新农村居住环境景观建设的时候,就必须首先去深入了解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需求,了解他们的审美眼光以及他们的愿望。农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生的社会群体,其中有的也拥有自己的副业,也有的是往城市打工促农的,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他们受教育程度也得到了提高,有着自己的追求的眼光。他们大多热爱自己的家乡,对土地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他们渴望过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民同胞虽然温饱有余,却还谈不上富裕,所以在发展新农村环境建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走节约路线。还有大规模的规划拆迁,促使绝大部分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以工代农。一个一辈子都在自己土地上的农民,今后他们靠什么养活自己一家。这些还需当前的规划设计师好好的琢磨琢磨。

农村的乡土树种很多,我们在建设绿化环境时,可以更多的倾向于经济的,符合当地特色的树种进行合理搭配,而不是为了强调所谓的视觉冲击,去修很宏伟的大道,两旁配置名贵的从远方运来的,还可能并不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树种,这样的树种不仅在一开始栽植的时候投资大,而且在以后的维护费用也会远远超过了其它一般乡土树种。事实上,作为居住环境,我们并不需要“震撼力”、不需要“壮观”,我们需要的是舒适与放松,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另外,在这里笔者还想提的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村因为位于高速公路旁或某国道旁,在短短两周内甚至还要更短的时间内,所有的路边的住宅都被齐刷刷的刷成鹅黄色,美其名曰:整顿美化。可当你折进村子的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些被“美容”了的住宅却是一个阴阳脸(在住宅的另一侧并没有涂料),也许这也是一种特色吧。我们并不赞同这种刻意的统一,我们可以看一看澳洲这个农业大国的农村建设,虽然未曾到过,但从友人在当地所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村落毫无规律的延伸到远方,其中,你找不到两所相同的农舍,但所有的住宅都像是风景画的一部分,恰到好处的镶嵌在美丽的大自然之中。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原始的和自然的。

三、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的前景

“绿色住宅”作为一种新起的生态人居建筑理念已深入人心。注重居住环境的生态循环,节能环保成为了“绿色住宅”的首要条件。其实绿色住宅不单指个体的住宅,而是包括整个体系。在新农村规划中,我们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植物学等的基本原理,处理好住宅建筑与整个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以本地植物为基体,共同组成一个适合人居住又生态循环的系统。以达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具体设计上,注重本地植物的运用和不同植物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补充融合,不加修饰。目的使整个系统更趋向于原始状态与自然状态,最大限度地回归自然。中国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发展成今天的局面也牵扯着方方面面的因素。上述笔者的观点也许是琐碎的、不成熟的,也许是片面的,但也代表着某个角落一部分人的呼声。笔者衷心的祝愿我国新农村建设能够真正的立足于农民,能够更好更快健康蓬勃的发展。同时,农村的人居环境景观建设也能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立足于当代当地农业的特色,愿广大设计师能够集思广益,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不断开辟出具中国特色的景观之路。

参考文献:

[1]谢振宇、杨光穗.绿色住宅——一种新的建筑景观.热带农业科学.2002(8).[2]唐兰、鲁长亮.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模式初探——以仙桃市郑场镇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为例.现代企业教育.2006(9).[3]强健.村镇景观当风流——北京郊区村镇景观规划建设之我见.城乡建设.2004(6)

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主要的目标之一, 对我国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中西部、少数民族、革命老区等生活贫困、经济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 更要努力完成这一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同时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 而环境艺术设计是促使农村容整洁、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农村环境艺术的设计。

一、农村环境艺术的概念

环境艺术, 简而言之, 是人们为了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行为。它包括规划设计、建筑园林设计、公共空间设施设计等众多内容, 是一门内涵广泛的学科。在生存环境日益遭受破坏的今天, 人类寄希望于环境艺术, 希望通过这种设计改善生存状况, 追求更加理想的生活境界。近年来, 农村环境设计逐渐多了起来, 亦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各种文化休闲街、寨、村、镇, 一些具有景观价值、历史遗存或自然遗存的物品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当然, 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解决这些问题也越来越迫切性, 并具有现实性。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农村居民身心健康与否与农村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相关。自古以来, 无论是世代书香的老地主们, 还是物质匮乏的穷苦农民,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只要有机会, 都会想法抽空去庙院看一看夜戏, 说明农村人对于艺术的追求是自古而然的, 同时这种需求也是普遍性的。现如今, 农民有了土地, 不仅能长庄稼, 而且还能长艺术。因为物质食粮得到了丰富以后精神食粮就必然要更加提高一步。

伴随经济的发展, 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有的甚至超越了城市居民, 他们在主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同时, 其对自身所处生活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环境艺术。环境艺术作为影响农村面貌的重要因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从三农的角度审视它, 既要综合考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又要着眼于历史传统、自然民俗等多种因素, 突出农村特色, 充分体现地方特点、要立足传统, 充分尊重东西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进行文化的整合。要勇于设计创新, 打造融集田园风光, 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新型的现代社区环境[1]。

三、情与景的交融的艺术设计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相当广泛, 不仅包括由建筑物、构筑

[5]尚刚.《元代的织金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1995年.第6期.第63页.[7]王栐 (宋) :《燕翼诒谋录》, 北京:中华书局, 2007年, 卷二, 第十八页.

[8][11][1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6年, 卷四, 第78页, 卷七, 第139页, 第145页.

[9]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26册, 1995年, 第17044页.[10][13]唐圭璋:《全宋词》, 北京:中华书局, 1999年, 第4034页,

物、道路、绿化、开放性空间等物质载体构成的空间环境, 而且还包括农村的景观环境, 精神艺术环境。与城市环境艺术相比, 农村环境艺术虽然地域、规模各不相同, 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改造得好会创造出优美的景观, 改造得不好就会产生“视觉垃圾”的相反效果。传统观念认为农村建筑形式受经济承载力的影响, 同时要考虑使用功能的需要, 其次才考虑审美的需要。对于这种观点, 我们认为, 搞请情与景的艺术涉及并不是要让农民花太多的钱, 而是在简洁实惠的条件下利用农村现有的物质基础, 通过艺术、设计大师的参与来提高农村的审美度, 让农村的整体环境更能给人和谐的美感[2]。当然并非美的环境构建就比不美环境构建的成本高。“环境艺术”并不仅是建筑、壁画、雕塑、园林艺术等的简单相加, 而是从整体社会系统出发结合社会与技术的一种形式, 因此, 必须注意农村归属感设计和农村生态建设设计, 做到情与景有机的相互依存。

新时期的农村环境建设, 如何适应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笔者认为, 拷贝现代城市发展模式并不值得提倡[3], 它只会使新建村落千村一色、平庸无味。农村的环境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协调, 还表现为文化精神上的协调一致。在现代文明强烈冲击下, 很多农村模仿城市的环境艺术带有盲目性, 如拆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 这样使传统村落的建筑形式受到很大影响, 最终千村一面。这种用生搬硬套的方式来营造农村居住区环境艺术的情形, 必然造成传统的视觉意蕴的丧失, 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也被完全丢弃了。因此, 营造出一个具有村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的艺术造型形态, 必须对农村居民的社会行为心理等多层次的需求有足够的认识。正如梁思成先生在所指出的:“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因此, 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是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 魄力极为雄厚, 造诣极高, 不是我们所能望其项背的。”

四、结语

由于农村的环境艺术具有朴素的自然美, 同时因地域的不同又有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因此,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必须与人们平凡的生活密切关联, 注意情与景的交融。新农村建设要创造能表达时代精神的农村环境艺术, 必须留意于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培育, 免让“自然之美”免遭破坏。在农村环境建设中, 无论我们坚持着何种崇高的美学思想, 也必须服从农村的环境涉及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持农村地域特色的的同时, 引导农民改变审美观念, 积极创造新的形式。

参考文献

[1]王惠荣子.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探索与实践, 2011, (3) :87-88.

[2]凤璟.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布局——以宁国市村庄布点规划为例[J].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1, (6) :54-55.

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3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党在农村工作的成败。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步入了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多发多样,在农村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入手,为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时期 农村 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不分。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要战略举措的实施,广大农村正发生着翻天地覆的新变化,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探讨新形勢下如何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有关概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观点,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时刻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人的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人的发展。从一般意义上说,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由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环境要素所构成的。所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手段,充分发挥其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优化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只有齐抓共管,使各种环境协调一致,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效应”,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2010年1月31日,新华社授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的连续第七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些年来,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已经成了一个公认的政策风向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位置的坚定决心。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对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都将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不同于以往的影响,表现出很多新的特点。

二、新时期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极为广泛而且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具体的、特定的概念,是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各种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我们党要能够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必须要摆在突出位置上的。而党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先,是凝聚人心、强基固本的需要。我国农村社会生活目前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变革,农民日益受到各种思想观念影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逐步增强。在一些农村地区,“钱袋满了、精神空了、人心散了”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整合变化多样的农村社会意识,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强基固本,是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任务。

其次,是协调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稳定的需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难度日益加大。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导致很多地方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在农村社会内部也发生了重大的分化,原来单一、均衡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农民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基于不同利益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广大农民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合法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和解决利益冲突,自觉维护农村来之不易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也是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出发点。

再次,是培养农村良好的社会风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但从我国农村社会的现实来看,农村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蔓延滋长,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迷信思想死灰复燃等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思考如何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而为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培养和谐的社会风尚、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提供良好的氛围。

三、新时期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途径

第一,运用大众传播载体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末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应及时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以其形式精彩多样、不断出新而有效地吸引了广大群众。近几年,以农村为题材的电视剧很受欢迎,如《喜耕田的故事》、《乡村爱情》、《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等,这种电视剧大部分是以农村创业、农民致富为主要题材,反映了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这表明大众传播可以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载体向农民灌输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成为农民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重要平台。因此,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应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宣传教育作用。

第二,营造良好氛围,创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一经渗透、融汇到村民日常生活中,寓于服务、娱乐、管理、参与之中,就可以在通过为群众办更多实事,方便群众生活过程中引导群众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社会公德,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改变过去单纯开会学习的状况,多在实践中对农民进行教育,同时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以有效地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任务。

第三,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工作。而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物质环境建设滞后。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物质环境建设是基础,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争取社会闲散资金,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美化环境,改善设施,合理布局。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场所建设,建设必要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推进农村广播站的创办,可设置专栏、设立专题电视节目来开展相关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娱乐之中,通过开办居民素质教育课堂,积极开展农民变市民的相关工作,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结语

农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我国最大也是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凝聚人心、巩固政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背景下,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研究各类环境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赵玲,朱贤论.运用大众传播载体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保定学院学报.2010.1.

[3]胡孝红.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初探.兰州学刊.2006.8.

[4]袁力,高杰.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5.

论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 篇4

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可能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一条崭新的道路,至少可以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固的农村基础。然而,当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有着颇为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甚至处于完全不同的方向。如何从中国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一

个紧迫的任务。本文中,我试图从中国发展道路的角度来谈一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

一、城市化的路径

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显然是基于对我国城市化艰难的认识。依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3,有近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如果今后每年城市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30年后,我国的城市化率可以达到73,相应的农村人口约为4亿。也就是说,按乐观的估计,30年后我国有约4亿人生活在农村。由8亿人减少到4亿人,是一个巨大的变动,农村人口减少的过程,也是人财物流出农村的过程。数亿人大规模流出农村,农村会日渐衰败,对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会造成严重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通过国家投入来缓解农村衰败所造成的严重问题,从而使农村人口也可以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好处。

问题不止如此。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化率数据,是按居住地来统计的,即将那些务工经商的进城农民工算作城镇人口。而事实上,虽然有一部分进城农民工已经在城市购房并在城市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从而可以在城市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但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却不能在城市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而不得不在城乡之间流动:他们年轻时进城务工经商,年老时回到农村;自己在城市务工经商,却依托农村的土地赡养父母、养育子女。这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不能真正地算作城市人口,而只是城市中的过客,他们必须依托农村来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来建立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系。如果将无法在城市完成劳动力再生产的农民工排除,则中国的城市化率仅略略超过30,农村人口(或依托农村生活的人口)约为9亿。

而且,在未来30年,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不太可能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建国以来,前33年(1949—1982),城市化率每年增加0.32个百分点,后17年(1982—1999),城市化率每年增加0.57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中国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加入了WTO组织。但事实上,加入WTO并没有使得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更容易到城市定居,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因为进城农民工固然在增加,而农民工成为市民的难度却也在加大。即使不考虑发生世界性的经济萧条或其他意外事件,在未来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几乎不可能持续地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

也就是说,30年以后,依托农村生活的人口可能还要占到中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30年后中国还有约7亿人口需要依托农村生活,需要在农村完成劳动力再生产。

如果不考虑居民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风险防范,中国未来30年,也可能通过政策和制度调整来加快城市化速度。具体来说,正如一些学者建言的,可以通过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取消户籍制度,降低了农民进城的制度成本;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使农民可以将承包地置换为进城准备金。

但是,进城农民工不可能因进城居住就自然可以获得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机会,不稳定的就业和很低的收入,无法支撑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体面生活,大量进城农民工将不得不住进城市贫民窟中。

农民工住进贫民窟中,的确可以提高城市化率,却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当今世界,除中国以外,所有发展中大国都有巨大规模的贫民窟,所有贫民窟的生活都极其糟糕,没有希望。贫民窟的生活是远离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的。贫民窟中的贫民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不仅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联系,而且无法形成对未来的有效预期。而当前村庄中的农民,却不仅温饱有余,而且由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之上,子子孙孙也许还会继续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的生活有根,也有预期,生活是有价值的。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人们,因为祖祖辈辈的共同生活而建立了稳定的人际关系,这赋予了他们生活的意义,也使他们有了共同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依托不多的土地,不仅可以衣食无忧,而且居住十分宽敞;因为有预期、有稳定的人际关系,而在村庄中生产出各种价值与意义。一句话,同样的收入水平,在农村可以过得舒适,可以过得体面而有尊严,在贫民窟中,却变得毫无希望。

如果选择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中国城市人口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但这种的城市化不仅不人性化,而且很危险。如果中国的城市化要避免所有其他发展中大国的贫民窟式城市化,则国家几乎必然要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

二、城乡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如果中国不选择贫民窟式的城市

化发展路径,则依托于农村生活的人口将长期保持一个很大的规模,农民工流动和往返于城乡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也将长期存在。

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分析中国发展道路的起点。城乡二元结构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中之一是,因为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同样的经济收入,在城市生活十分艰难,而在农村却可能过得舒适。

城市是市场化的,农村却有相当部分非市场因素存在,比如自给自足农业经济的存在(如粮食、蔬菜的自给等)。总体来讲,中国进城农民工之所以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劳动而接受很低的报酬,就是因为农村生产劳动力的成本比城市要低。何新早就指出,农村低成本生产廉价劳动力的机制,正是中国可以从全球化中获得好处的秘密。

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村非市场因素的存在,还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社会主义一词,显然不是虚词,而是大有妙处的。通过调动村庄中的非市场因素,进行农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组织建设,可能为农民增进大量非经济的福利,从而使农民在经济收入以外,获得文化性和社会性的好处,即获得体面和尊严上的好处。

只需要较少的经济收入,村庄中的人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较高质量包括经济上解决了温饱,人际联系稳定,生活意义明确)。村庄可以低成本地获得高质量生活,构成了村庄与城市二元对立的一个根本点。因为可以低成本地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就使只能获得很低收入的农民工也可以完成高质量的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这种再生产机制,使中国经济具有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现代化也因此有了希望。

也因为农村生活具有意义,当城市就业机会较多,劳动力报酬较高时,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当进城农民工过多,就业竞争激烈,劳动力报酬太低时,农民工可以返回村庄依靠一亩三分地生活。中国加入WTO,出口扩大,大量农村劳动力便流入城市生产出口产品,发生世界性经济萧条,出口减少,进城务工劳动力可以返回农村。农民工自由往返城乡,就使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因为劳动力灵活供给的优势,而占据有利位置。

城乡二元结构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因为农村社会不仅是农民的生产场所,而且是农民的生活和娱乐场所,不仅是物质生产的场所,而且是意义和价值的生产场所,就为低成本的劳动力再生产提供了绝好的空间,从而为中国赶超型现代化提供了机会。

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基本出发点是中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而农民转移进入城市需要相当长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必须站在农民主体的角度考察他们从现代化中的获益状况。不过,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流思路,却与此有些差异。

当前新农村建设主流思路的两个代表人物是林毅夫和温铁军。林毅夫一直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以拉动农村的内需。中国是一个巨型国家,没有内需支持的经济发展,终究不可持续。林毅夫的思路是有价值的,这一思路似乎也已成为当前中央政策的主导思路。林毅夫认为,中国农村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而城市化的基本办法是发挥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扩大低端产品的出口。林毅夫的思路是矛盾的,因为正是中国缺少战略产业,低端制造业无利可图,而使进城农民工报酬很少,不能真正在城市安居。如果中国一定要在发挥所谓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就只能是贫民窟式的城市化。

温铁军建设新农村的思路与林毅夫有很大差异。温铁军关注的是农民能否组织起来应对市场风险和外在强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以土地均分为基础的2亿多户小农的经济规模太小,无法应对市场风险,也不能有效抗御外来强力。曹锦清也非常认同温铁军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意见,认为只有将农民组织起来,才是唯一出路。此外,潘维也认为,当前中国农民之所以穷,是因为没有组织起来,从而不能“劳动创造财富”,他甚至设想将农民组织起来造大城。

温铁军、曹锦清和潘维显然都是希望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让他们获得经济上的好处。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农民增收越来越难。在农民人口极其庞大的前提下,国家不可能通过财政补贴给农民以持续的收入增长,唯有将农民组织起来,才能抵消中间环节的剥削,才能抗御外来强力,才能“劳动创造财富”。这种组织起来思路的典型是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社。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民数量极其庞大的情况下,即使农民组织起来,也缺少与其他阶层谈判能力。而农民能否组织起来,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合作社只能在高度竞争的市场末端组织起来获取不多的利润,却不得不支付高昂的组织成本。低组织收益和高组织成本,使农民合作社很难生存下来。农民数量庞大,也决定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很少。农民收入增长较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要慢,似乎是一个无法愈越的难题。发展合作社以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将发展合作社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的思路,似乎有些一厢情愿。

更重要的是,在上述两种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中,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难以体现出来。林毅夫试图在不对市场经济作任何反思的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温铁军建设农民合作社的思路虽然需要国家对农民合作社的财政和制度支持,其框架却仍然是市场经济的。这两种思路都难以解决9亿农民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出路问题,也缺少农民本位的关照。在当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是得到了好处还是利益受损,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补偿农民利益的受损,缓解农民在现代化过程中可能的不满,从而为中国现代化打造牢固的农村基础,才应是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所在。

四、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建设

在中国农民数量极其庞大的背景下,无论是务农还是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可能性都几乎不存在。也因此,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而以拉动农民需求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则近乎于农村破坏了。

站在农民本位的角度,当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处于“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态。当前农民的困境,不只是或不主要是收入增长缓慢,而是支出增长太快。农民支出太快的原因有二,一是农民合作机制的解体导致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农民应对生产生活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举例来说,在我们的乡村建设实验区,因为乡村组织退出农村生产领域的事务,农民又不能自下而上地组织起来,人民公社时期修建的大中型水利设施无法使用,农户不得不打井灌溉水稻。打井灌溉不只是成本高,而且不能有效应对旱灾,从而使农业生产的风险急剧增加。

农民支出太快的另一个原因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的现金收入有限;另一方面,农民又与所有人一样承受着同样的消费主义理念的广告和时尚的狂轰滥炸。消费主义是市场逻辑的必然产物。问题是消费主义调动起了农民的消费欲望,很少的现金收入却无法让这种欲望得到满足。消费主义一再向人们暗示节俭是不对的,花钱是体面的,无钱是可耻的,农民却没有金钱过这种体面的生活。他们羞愧于自己的贫穷。而他们努力赚钱的机会,却因农民数量过于庞大而缺少结构性的空间。

农民增支压力的另一个原因是,虽然农民增收不多,他们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却过快地市场化了。

也就是说,当前农村的根本问题不是农民的收入没有增长,而是支出增长的速度比收入增长的速度快得多;不是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而是消费主义文化告诉他们无钱消费是可耻的事情;不只是农民被市场化了的社会边缘化,而且是农民自己瞧不起自己;不仅是公共品供给机制在解体,而且是人与人的之间的联系在减弱,人际价值生产能力在降低。外在于农民的消费主义文化时时刻刻在向农民说他们的地方性知识是错误的,信仰是愚昧的,人生目标是无趣的、可笑的。消费主义文化却不能为收入很少的农民提供正确的生活方式。

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必然带来的消费主义文化,与农民这个被卷进市场经济却又无法被市场经济完全容纳的庞大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利益冲突。消费主义文化使农民这个庞大的却收入增长缓慢的群体的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农民群体天然具有反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动力。

站在农民主体的立场,一方面,农民经济收入在缓慢增长,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已大大下降,温饱问题早已解决,闲暇时间很多,农民的物质福利在不断地增加,另一方面,因为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农民的主体地位在逐步丧失,人际联系解体,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福利迅速减少。因此,当前农民的苦,不苦于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苦于正在丧失生活的意义;不苦于现实的物质生活匮乏,而苦于未来生活预期的不确定;不苦于消费水平没有提高,而苦于人与人的信任正在减少;不苦于生产劳动强度太高,而苦于生活方式变化太快;不苦于经济收入没有增加,而苦于整体福利正在减少。总之,不是苦于纯粹物质的方面,而更苦于精神和社会的方面。当前的农民问题,不纯粹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更是一个文化问题,不纯粹是生产方式的问题,而更是生活方式的问题。

因此,在农民事实上不可能快速转移进入城市,农民收入不可能得到迅速提高的情况下,站在农民主体立场的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农民的生活意义提供说法;是从社会和文化方面,为农民提供福利的增进;是要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不同于消费主义文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要建设一种不用金钱作为生活价值主要衡量标准,却可以提高农民满意度的生活方式。举例来说,我们在湖北洪湖和湖北荆门四村建立老年人协会,只投入很少的钱,就极大地增进了农村老年人之间的交往,提高了农村老年人闲暇生活的质量,使农村老年人感到“心情愉快了”,“时间过得快了”,“身体好了”。农村老年人在老年人协会交往和相互诉说,老年人协会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空间,从而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使中青人看得见未来的希望,从而降低了生活的贴现率,提高了合作的可能性。

老年人协会只是新农村建设可以着手建设的一个很小的项目,在我们实验区,中老年妇女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组织,如腰鼓队、健美操,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生活的情趣,而且使农村妇女有了生活的主体性,增加了村庄的社会资本。温铁军总结他所主持的乡村建设经验时,也认为“文化建设,收效最高”。

毛泽东时代有人民体育、人民教育、大众文化和大众医疗的说法,如果国家在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过程中,注重农村人民体育和大众文化的建设,虽然不能改变消费主义文化对农民福利的负面影响,却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这种负面影响,从而可以减少农民福利的损失,增加农民整体的福利水平。

有了农民对人民体育和大众文艺的内在需要,有了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中的大量资金及人力投入,虽然市场经济及其背后的消费主义文化依然会对农民福利造成负面影响,这些活动却可以大大降低这种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在缓慢增加,一方面,农民的主体性依然存在,社会联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依然存在。农民虽然消费的物质财富不多,却因有较多的文化活动而福利水平较高。

较高的福利水平增加了农民对现代化的满意度,并为流动于城乡的农民工提供了可以回得去的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意义的“家”,中国九亿农民有了牢固的“根”,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农村是可以回去的“家乡”,是廉价再生产劳动力的场所,又是调节劳动力供求的蓄水池。因为进城农民工可以回到家乡过上高福利的生活,他们不会接受无限低的打工报酬,从而可以造成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情况下的城市“民工荒”状态,这无疑可以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进城农民工回得去家乡的农村,是他们的基本人权。必须让农民工可以回得去,而不是被迫生活在无根的苦难的贫民窟中,从而不得不接受无限低的劳动报酬。

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

以上展示出来的新农村建设思路,是一种以社会和文化建设为主体,以建设“低消费、高福利”生活方式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思路,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新农村建设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大建设并举中的两大建设的强调,是试图通过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及必然同时进行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但这是次一级的),来抵消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文化对农民福利的负面影响,使农民可以得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好处,从而使农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思路。也就是说,侧重社会和文化建设的新农村建设,是要通过建设适应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生活方式,使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从而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农村基础。

这只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重目标。新农村建设也许还可以做到更多。具体地说,当前中国现代化的预设中,是要建设一种美国式的“高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美国式生活方式是以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料及严重污染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因此是一种“高消费、高污染、高能耗”基础上的高福利生活方式。美国式生活方式事实上不可能被全世界复制,尤其不可能为有13亿人口的中国所复制。

中国以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侧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是在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相一致情况下,因此是在有9亿农民内在动力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低消费(因此可以是低污染、低能耗)、高福利”生活方式建设,就可能不只是要为收入增长不快的农民增加福利提供一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因为有庞大群众的实践,而具有相当的正当性,这种正当性不是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和污染环境来证明人的价值,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和谐相处,来证明人的价值。这种正当性,就与中国传统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智慧,与东方文明中“知足常乐”的智慧,与环保主义中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的主张合拍起来,从而可能在地球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人类以高消费为基础的掠夺式文明不可持续时,为人类社会提供一种可能的文明选择。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将农村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从而为中国现代化打造牢固的农村基础,只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重意义。在此基础上,9亿农民实践着的“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可能使新农村建设战略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即转换为对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的寻找,转换为对中国传统文明伟大复兴的寻求。

论新时期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篇5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党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政权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的最基本单位,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村安定和谐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开拓进取,创新工作,加大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政治保证。

一、准确认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促使农村干部队伍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还群众以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从而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在农村基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促使党的基层政权清正廉洁,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先进性决定了它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深入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特别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使得农村干群关系矛盾突出。因此,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打造廉洁清明的干部队伍,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和谐。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决策部署关键在于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党风和政风作保证。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社会稳则事业兴。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强基固本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促进农村安定和谐、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正视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依然存在损害农民切身利益、财务管理混乱、农民民主权利难以落实、政务党务公开形式化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程度不高,缺乏责任感和急迫感。在当前以GDP论英雄的官员评价体系中,不少基层领导干部只注重抓经济、抓发展,而往往忽略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没有真正将“一岗双责”落到实处。这样,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就容易形式化、表面化。具体表现在: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以及廉政宣传形式化,纪检干部边缘化等等。

(2)民主意识薄弱,民主政治有待加强。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是由于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民主意识不强,缺乏独立行使民主权力的自觉性。另外,少出地方农村宗派家族势力严重,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随意践踏,严重阻碍了农村民主政治的进程。

(3)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一是以权谋私,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征兵、土地转让、出租和工程发包工作中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有的在宅基地

划分、救灾救济物品发放、农用物资供应等工作中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二是行贿受贿,贪污腐化。少数党员干部把权力当作捞取个人私利的资本,想尽办法侵占集体利益,存在行贿受贿、贪污挪用公款违法行为。三是作风不实,方法粗暴。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作风不正,对群众利益关心得不够,严重脱离了群众,背离了党的宗旨;有的干部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作风简单粗暴。

(4)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近几年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财务管理的不民主,不公开,不透明,一些党员干部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现象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伤害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党的形象。一些地方农村财务支出全凭一人说了算,私自以低价处理集体财产,捞取好处的现象依然存在,缺乏民主理财,民主监督,为诱发贪污腐败提供了方便。

(5)基层党务政务公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农村基层党务政务公开一直是密切基层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农村基层党务政务公开还存在种种问题。一是公开内容上不彻底。公开往往容易流于形式,选择性公开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公开形式单一化。农村基层的党务、政务公开形式往往还停留在在公示栏张贴,公开信息传播面不广,群众知晓率低。三是缺乏畅通的反馈机制。一些群众对公开的内容存在疑问,往往没有畅通反馈问题的渠道,结果容易造成对党员干部和政策的误解,产生矛盾。

三、把握正确方向力促党风廉政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永褒活力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以改革的精神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坚持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相结合,构筑党风廉政宣传阵地

1、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要树立党员干部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要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切实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性。

2、加强农村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要结合农村基层的实际和特点,以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完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宣教格局。充分利用基层文化站、学校、文化活动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3、完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行为规范。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具体行为规范,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倡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新风尚。

(二)、坚决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1、开展专项检查工作,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贯彻执行。一是要围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围绕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和征地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围绕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乡镇机构改革中违反规定设置机构,超职数、超编制配备人员以及弄虚作假“吃空饷”等问题。

2、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乱法案件。重点查处截留、挪用、侵占、贪污强农惠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案件,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案件,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案件,涉及随意增加农民负担恶性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案件,选举中拉票、贿选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借婚丧喜庆收钱敛财等案件。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抓好严禁农村基层干部参与赌博问题,净化社会风气。

3、畅通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要建立健全接待群众来信

来访制度,坚持主要领导定期接访制度,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制度,畅通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认真解决好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坚决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完善监督管理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民主政治。

1、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大胆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事前共决策、事中听意见、事后有监督的管理决策机制。严格执行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群众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公告、结果公示6道程序,逐步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化程度。

2、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务政务公开。要加强党务政务“公开”。凡是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事项,都要进行公开,坚决纠正不公开、假公开、不及时公开等问题。同时,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反馈机制,认真接待解答群众的质疑询问。

3、完善健全农村基层监督形式。要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落实党员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逐步推行村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询问质询和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以群众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在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健全的工作机制。

1、构建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全面领导责任。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协调,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方案,加强监督检查。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本部门的整体工作。

2、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领导组织建设。要完善党风廉政建设

组织机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工作,坚持“一岗双责”。同时,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配齐纪检委员,聘任党风廉政监督员。达到“七有”、“五落实”要求,将纪检监察组织向村级延伸,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3、切实加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责力度。要制订规范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追究的具体实施办法,增强责任追究的威慑力。通过建立定期分期排摸制度,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起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及时掌握情况。同时必须及时、严肃地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尤其要查处那些严重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6

□ 杨传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财政金融责任编辑:姚开建

摘要:销售协议模式在很长时间内仍将是中国银行保险的主要模式;交叉持股模式正在试点,将会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合资公司难以发展为主流模式;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日益成熟,是未来金融一体化的较好选择。关键词:银行 保险 模式 发展

从1999 年开始,我国寿险业掀起了银保合作的浪潮,合作日趋频繁,合作规模逐步扩大,合作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其近几年,银保业务异军突起,已成为继个险营销后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重要支柱。2008 年银保业务更是呈现“井喷”现象,银保渠道保费收入3,590 亿元,同比增幅达111%,占总保费收入的近50%,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主力军。但是,综观国内银行保险业务的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手续费支付不规范、成本恶意竞争、市场误导、合作短期行为等。

依据国际经验判断,我国快速发展的银行保险业务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属于低水平扩张过程,而且积存了不少行业层面和公司层面的问题。在目前全球金融业发生一系列变革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金融业并购浪潮,如何为我国银保业务发展寻求出路,探索我国银保业务的未来发展模式,既是解决目前诸多问题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银保业务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从系统、理性的角度探索适合我国银保业务发展的现实模式。

一、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模式及其国际借鉴

从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看,按照银行和保险业融合程度的不同,银保业务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销售协议、战略联盟、资本渗透和金融控股集团四种。销售协议模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公司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合作关系,是一种松散的、以手续费为基础的经营模式,银行介入保险的程度不深,只扮演保险销售渠道的角色,该模式最简单易行,成本相对较低。战略联盟模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实现战略合作,业务范围由“销售协议”阶段的网点销售扩展到联合开发产品、建立统一的平台等,实现双方业务渗透、互惠互利,该模式是银保双方进一步合作的过渡模式。资本渗透模式是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交叉持股、资本互换、建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建立资本纽带关系,强化业务融合的深度,实现更大程度的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按照资本渗透的方式不同,又包括交叉持股和建立合资公司等。

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是一种银行和保险全面融合的经营模式,是指成立金融控股集团,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此种模式下的银保业务从集团战略的高度充分展开,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增强了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受各国金融环境、政策法规、开放程度及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影响,银行保险业务在西方各国的发展程度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欧洲,由于金融业一直允许混业经营,银行和保险业的资本渗透得到允许,因此欧洲的银行保险业务比其他国家发展早、规模大,但具体模式仍有差异,如在保险市场竞争程度不高的法国,银行和保险主要通过新建企业的形式达到合作;而在保险业发达的英国,银行更倾向于通过与保险公司合并或合资方式进入保险领域;德国是实行混业经营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制,金融业务多样化。而在美国,1933 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严格禁止金融业混业经营,1956 年联邦立法通过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更是明令禁止银行从事保险业务。随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1999 年11 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终于清除了银保融通的法律障碍,从此美国国内的金融业合并开始大规模展开,银保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选择

应该说,一个国家的银保业务并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既要考虑国家的金融体制、法律环境、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等诸多因素,又要考虑单个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市场趋向和市场判断。当前,受我国长期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限制,我国银保业务最主要的发展模式仍以销售协议为主。这种模式下双方的合作关系比较松散,融合度有限,合作双方主要把注意力放在产品销售量与手续费上,常会造成以哄抬手续费为核心的恶性竞争,且合作协议多采取一年一签的方式,银行会根据保险公司的产品、费率政策以及以往销量等因素决定网点资源的分配,这种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也是制约当前银保业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随着销售协议模式的深入,我国有些保险公司也在寻求与银行的战略联盟式合作,在产品研发、系统开发、投融资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且除柜面代理以外,逐步开拓理财中心、网上银行、信用卡等其他销售渠道,以扩大资源的整合范围,如近年很多寿险公司开展的IC 计划(InsuranceConsultant,保险理财顾问)就是战略联盟的发展模式,且效果得到初步显现(据统计,IC 经理的人均件数和人均保费一般可达到普通代理人的3 倍和7 倍)。

在银保股权合作方面,一些金融企业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金融控股模式和间接参股模式已经出现,如中国邮政集团旗下既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又成立了中邮人寿保险公司;中信集团下设中信实业银行和信诚人寿公司;光大集团旗下的光大银行和光大永明人寿等;

中国人寿提出了“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战略布局;中国平安也已形成以保险为主,集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紧密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

笔者认为,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综合经营的推进以及监管环境的发展变化,未来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会呈现以下趋势:

(一)销售协议模式仍会在很长时间内作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主要模式。

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下,虽然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综合经营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从试点到经验总结,再到一定范围内推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一体化程度高的发展模式虽会呈现较高的成长速度,但市场份额方面仍无法动摇销售协议模式的主导地位。

(二)交叉持股会在试点中推进,在银行保险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目前,保险公司和银行互相参股已没有法律障碍,从实践来看,中国人寿已在银行领域配置了大量资产,已先后投资了9 家未上市和已上市银行,但主要以财务投资为主;平安则通过收购深圳商业银行组建平安银行。在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方面,交通银行收购中保康联寿险公司51% 的股份,北京银行接盘首创安泰,抢得了商业银行入主保险公司的头班车。从实践中看,交叉持股方式有利于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理念和发展规划,促进银行与保险业的深度合作,未来将在银保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合资公司模式在我国很难发展成为主流模式。

虽然合资公司模式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在我国当前的监管环境和文化环境看,合资公司难以在中国银行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壮大:首先,我国监管环境下短期内不会解禁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组建专业的银行保险公司,这从制度层面对合资公司模式产生限制;其次,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在我国普遍发展缓慢,2008 年底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仅占比不到5%。

(四)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将逐渐成熟,成为未来金融一体化的较好选择。

银行保险的核心要素在于“融合”,银行保险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在于融合,从国际经验看,金融一体化和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到我国实践,成立以保险公司为主载体的金融控股集团,将是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顺应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应对国际巨型金融控股集团竞争的有效方式。

首先,金融控股集团各子公司间投资主体明确,产权制度清晰,混业中有分业,既方便发挥整体优势,又便于分类指导、个别发展;其次,通过资本融合的方式,可有效形成同一集团在品牌、经营战略、营销网络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同优势,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并从多元化经营中获取更大收益;第三,采取金融控股集团的形式,既可以保持原有产、寿险及相关业务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在集团不同金融业务之间形成良好的“防火墙”,防止风险在各子公司间传递。

当然,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在在近期和中远期会有不同的体现。从近期来看,由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尚不完善,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沿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办法,还不宜实行过多的金融控股集团。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改善,有关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和潜力会逐步体现出来,将会在资产规模、范围经济、综合型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与销售、提供符合国际水准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等方面,形成相当的竞争优势。

三、基于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下的制度环境分析

我国自1993 年7 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之间的相互投资和业务合作做出了诸多法律限制。但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为适应金融业内在发展要求及应对国际金融竞争需要,在金融跨业经营,尤其是在银行与保险的股权融合和综合经营方面呈现出逐渐放松管制的趋势。

2006 年6 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国十条”的颁布,为银行与保险业的资本融合提供了政策依据。“国十条”颁布以后,2006年9 月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这使保险公司得以破冰银保之间的资本融合。

在银行投资保险公司方面,中国银监会出于监管风险考虑,对银行入股保险业一直较为谨慎。直到2007 年底,国务院批准了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上报的《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下称“160 号”文件),原则同意了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但仅限三至四家银行试点。2008 年1 月两会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指出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以及有效隔离风险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平等互利的原则,可以开展相互投资的试点”。“160 号”文的获批以及《备忘录》的签署从制度上允许了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

从以上制度变迁路径可以看出,我国虽然没有放弃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但对保险业与银行业的综合经营的方向非常明确,制度法规对于金融跨业经营的限制正在被逐渐打开,金融混业成为可能,这必将大大促进银保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四、加快银保业务发展及促进金融一体化趋势的政策建议

如前所述,虽然我国金融业制度法规对跨业经营的限制有所松动,但就中国目前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政策障碍。为了实现我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银行业和保险业迅速跟上全球发展步伐,建议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对银保业务的发展采取积极态度,从政策上支持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在组织架构上开展创新。

(一)强化监管,立足解决当前银行保险模式下的规范发展问题,引导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发展机制。根据对未来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模式的分析,虽然伴随金融混业的进程,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模式将呈现多样化格局,资本渗透、金融控股等模式均具有巨大潜力,但由于现实条件限制,协议销售和战略联盟模式仍将在短期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因此,应针对当前市 场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制定严格的监管举措,坚决整顿市场非理性竞争行为,并通过政策导向引导银行与 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理念,规划形成长期合作机制。更为重要是,要积极倡导并严肃落实市场诚信建 设,把市场诚信作为银保业务的生命线来维护。

(二)尽快出台保险公司和银行股权投资的实施细则,适当放松股权投资的资格限制,促进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交叉持股。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在很长时间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仍是协议销售和战略联盟方式。而交叉持股能够有效加深这种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建立长期的合作理念和发展规划,促进银行与保险业的深度合作。我国现在虽然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商业银行股权,但对于投资主体的资格要求很高,这些政策限制将很多有意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影响了他们与银行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三)加快推进《金融控股集团法》的酝酿出台。

我国商业银行已获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现又允许对投资保险公司进行试点。随着金融混业的步伐加快,各种金融交叉业务和衍生工具更是层出不穷,但《金融控股集团法》却迟迟没有能够推出,影响了金融混业的规范与效率。因此应加快研究出台《金融控股集团法》,探索保险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深层次合作机制,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状况好的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实行综合经营。

(四)尽快推动金融监管委员会的设立,实现金融联席监管的协调统一,或通过其他方式发挥类似监管功能。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银保业务实行的是双重监管的手段,即代理人主体是一个,但监管的主体却有两个。这种双重监管,由于缺乏统一协调机构,难以形成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在实践中容易导致脱节现象。随着我国银行和保险业综合经营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控股集团的出现,金融联席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急需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推动金融混业经营的相关立法,统一协调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冲突,防止和解决新时期金融监管的越位和缺位问题。

(五)产品开发的费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产品开发有着严格的管制,从产品期限、产品形态到预定费率、预定利率、预定死亡率等精算假设都有严格的限制。严格的利率管制已严重影响了银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无法通过价格策略取得发展优势。去年保监会发布的《2008 年人身保险监管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将进一步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并稳步审慎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个别险种展开试点,推动寿险费率改革和产品创新”,可见费率市场化改革已拉开序幕,预计不久将会破题。

综上所述,银保业务是金融业制度变迁、银行与保险公司间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产物,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相互融合的政策障碍逐渐消除,银保业务必将获得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银行与保险公司在产品研发、技术支持、客户服务等诸方面的融合程度将越来越高,合作地位将更趋平等,未来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篇7

1.1 以经济性为原则

在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中,要以当地农村的具体情况为依据,以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原则,不能照搬城市当中的别墅或者洋房,一味的追求舒适性,而不考虑农村的经济状况。在住宅户型设计上还要考虑农村住宅的特殊性,布置一些生产、忙存空间。由于农村生产规模小,家庭作业等特点,在新农村住宅中需要考虑一定面积的生产用房。在垂直分户的住宅中,生产用房的设置可以结合院子设置,并且可独立对外,利于生产交通。在水平分户的住宅中,生产用房可以独立设置,集中设置于公共交通的位置。使农民在搬进水平分户的住宅之后能仍然可以进行生产活动。这样既达到了节约用地的目的,又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1.2 合理确定农村居民自建房用地面积

对于那些进行第一产业的农户,和那些家庭手工业的农民对住宅、庭院的需求较高,釆用垂直分户的模式,一户两侧,拥有南向或北向的庭院。每户的占地面积应该统一考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做到用地最小。对于水平分户的农户,这种分户方式本身就已经达到了对土体节约使用的目的。比垂直分户节约更多的土地。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使用水平分户,以节约土地资源。

2 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的缺陷

2.1 没有统一规划设计的思想

(1)长期居住风水思想的禁锢。由于农村很多地方都很重视居住风水思想,因此自建房都是各搞各的,虽然看似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没有统一规划和设计,所以自建房横七竖八与贫困人口的旧房屋夹杂而立,失去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规划和设计无法展开。而这种传统的思想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沉重的打击。

(2)房屋设计没有统一的样式。农村很多建房中,都是按照户主的思想和意愿进行房屋设计建造的,导致农村房屋样式千奇百怪,平顶、砖瓦、彩钢、平顶彩钢混合等都有,虽然是按照各自所需建设的,但是不利于房屋样式的规划和设计,这种混合的房屋建造一方面不利于自建房排水功能,采光设计,另一方面也给左右邻居带来了矛盾。

(3)农村下水道建设严重不足。由于习惯了房前屋后或者庭院随处泼污水,所以有了新房但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新农村垃圾污染生活污水污染正日益严重危害着新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路面粪便随处可见,损害了新农村建设的形象。这样生活方式更为严重的是污染地下水源,破环生活环境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很多新农村建设中只顾了房屋道路的规划设计,对给排水管道的规划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3 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的要点

3.1 做好自建房图纸规划设计

要做到统一规划首先要有施工图纸,农村房屋建设规划图纸包含了以下方面:(1)给排水系统,在进行建设前,必须明确给排水开挖路线、管道大小、进户管道、水井房等,也可是看作是地下工程,给排水系统的完善有利于新农村厕所、生活用水、污水处理等,是建设新农村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厕所干净程度、污水处理程度都是新农村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房屋地基、结构设计,包括自建房的面积、防震程度、采光程度等,一般新农村房屋结构采取二层楼房标准,因为二层楼房有利于节约用地面积,进行太阳能采光设计和安装太阳能集热板,实现农村采暖向清洁能源迈进,大大提高了新农村自建房的干净程度,而且农民可实现天天洗澡的愿望,是新农村进步的又一重要体现。(3)道路建设,自建房屋不能就只搞房屋建设,如果仅仅建造房屋,那么新农村规划设计就没有必要了,所以道路设计规划是新农村自建房的重要环节,而且道路的规划设计厚度和宽度,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邻居矛盾的产生,因此对道路规划设计必须统一进行,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加入太阳能路灯的设计,从而更加完善新农村建设。

3.2 严格控制自建房材料

现代房屋建设中大量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房屋建设的质量,能有效应对地震带来的损坏,因此现在的材料远远超过传统的石头、泥土等材料。但是在建设中我们还要对钢筋水泥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水泥质量,混凝土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发生裂缝和风化,导致房屋建造质量下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其次控制砂石的干净程度,使混凝土搅拌质量更加高效。

3.3 做好房屋结构设计

二层楼房设计一般采取框架结构进行,框架结构有很好的稳定性能,而且建设速度快质量高,只要做好钢筋框架即可,然后浇筑混凝土砌筑成房屋横梁和墙柱,在混凝土框架中嵌入砌砖构成完整的墙体和屋面。若是一层建设则只需砌筑横梁和墙柱,或者用砖混结构进行建设即可。其次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中要分清厕所、厨房、卧室、洗澡间,因为厕所、洗澡间、厨房关系到地下给排水管道的埋设问题,所以既要做到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又要保证厕所、厨房、洗澡间的安全,以免发生断水或者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

3.4 做好建筑节能尤为重要

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和改善,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建筑在使用的过程应尽量减少能耗因此农存建筑节能设计成为了关系重大的问题之一。对农村自建房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开窗面积,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及设备等措施。此外采用节水型洁具、节能灯具、节能电器都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农村需要建设,需要进步,需要改善,需要提高,农村建筑的节能,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4 结束语

新农村房屋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下,新农村建设的好坏主要由高水平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来决定。因此重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生态环境建设,建筑节能,加强管理,提高农村绿色竞争力,打造美丽乡村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葛丹东,华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新方向[J].浙江大学学报,2010,(3):148-155.

[2]张尚武.乡村规划:特点与难点[J].城市规划,2014,(2):17-20.

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 篇8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金融支持 产业结构 投资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现实情况分析,仍存在农村人口比例大、与城镇居民收入扩大,并且农村资金再不断被抽走等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给农村以高效率的金融支持,通过发挥金融的支农作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问题。

一、江苏省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但区域经济水平并不平衡,尤其是苏南苏北的经济状况差异比较大。这种差异不仅反映在工业和服务业上,同时表现在作为经济基础的农业上。至2001年底,第一产业总值苏南为285.35亿元,苏北为552.0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苏南为4990元,苏北为3295元。

从对农业的信贷支持来看,至2006年末,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累计贷款余额为2276.1亿元,其中苏南1312.4亿元,占全省贷款总量的57.7%;苏北488.8亿元,占全省贷款总量的21.5%。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苏南为195.5亿元,占苏南总贷款额的14.9%;苏北为336.3亿元,占苏北总贷款额的68.8%。这种贷款比例的差异和两地的产业结构差异是相对应的,苏北的农民则相对来说资金比较欠缺,因此需要大量的贷款。

二、金融支持深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1.支农金融体系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就当前情况而言,虽然涉农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却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支农体系。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无偿拨款和有偿贷款,然而由于财政收支压力拨补经常难以按时到位,导致银行资金来源缺乏稳定性,难以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责。在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性领导机构的情况下,农业银行又逐渐将资金的投入方向从农村转向城镇,其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已经大大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承担着对基础农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支持的任务,但还不具备领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2.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目前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之间在支农领域上仍存在沟通障碍,原因在于决策层面和地方协商机制的不健全和信息交流机制的缺乏,导致各自出台的政策关联性不强,使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难以融合。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没有建立信息交流平台,财政部门没有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的渠道,金融机构也缺乏获取财政性资金支持项目相关信息的手段,使金融机构无法向财政支农项目提供信贷资金。

3.信用投资体制下的资金供给难以满足农业需要。现行的农业投资体制是以信用制度为主体,财政投入为辅,这就对投资回报提出了严格的有偿要求,使得涉农金融机构都趋向于高获利低风险的行业。由于农业贷款资金额度小,贷款对象分散、数量众多且受教育程度较低,往往成本较高,容易形成不良贷款。获利少导致资金向收益高的行业流动,大量资金被抽走投向工商业。

4.落后的产业结构不适应融资体制的需要。苏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这些企业的分散布局导致产业聚集效应弱化,延缓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这样的产业结构致使融资方式僵硬化和融资困难程度增大,不利于乡镇企业和农户融资,抑制了其发展壮大。

三、“苏南模式”的启迪及对金融支持的改进建议

1.完善金融支农体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使其主要支持农业基础性项目,主要包括国家扶贫专项贴息贷款、重点建设项目贷款和国家财政资金相配套的重点项目贷款等,使其与政策导向相结合,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农村产业格局调整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银行自主地对农村有效益的项目进行支持,对于在农村设有网点的支行,规定其将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业贷款。

2.建立财政与金融协调机制。首先应建立中央级协调机制,研究制定支农政策及措施,编制预算并监督落实。同时要完善地方涉农投资项目协调机制,加强地方政府与支农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做好财政资金与信贷投入的衔接工作。在信贷结构调整中,地方政府应配合金融机构搞好贷款的调查和跟踪,帮助借贷双方分析选择项目。金融机构也应该配合政府,将资金投入方向与政策方向结合起来,提升信贷支持财政项目的实力。

3.改善投融资体制。在努力引导涉农金融机构资金流向的同时,应积极拓宽民营企业和农业公司的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在其营销区域内直接融资,对于效益好、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鼓励其直接上市融资。同时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方面,鼓励民营企业和龙头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涉农金融机构应建立起商业性与政策性互为补助的多元化组织格局,积极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农业贷款风险補偿机制和农业保险体系建设,降低农业信贷的风险。

4.重视小城镇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根本思路应当是加快发展小城镇,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很好的解决农业人口过剩的问题,其聚集效应可以带动资金、技术等要素聚合,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重视小城镇、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三者的协调互动发展,以政策和资金支持使三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健康运行机制,并重点扶持优质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副产品的多重增值。

参考文献:

[1]侯石安:《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妇科病人入院护理评估表下一篇:税务局实习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