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2024-08-22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通用8篇)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1

2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面落实创卫工作责任制

为确保卫生工作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镇环境卫生综合建设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村、各部门的一把手作为卫生综合整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同时相应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或部门一把手任组长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环境卫生规章制度,配备卫生专干,在镇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实行地域目标“谁管辖,谁负责”的工作机制,做到每项工作有目标、有措施、有时限、有专人抓,有效推动了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落实经费,不断加强环卫工作队伍建设

镇每年拨出专款,专门成立环卫小组,负责镇区主要道路的清洁工作。各村也专门成立了环卫工作队伍,负责做好所在村的垃圾清运和巷道的保洁工作。同时,镇每年组织一次环卫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环卫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宣教,扎实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今年来,我镇一如既往地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征订《人之初》杂志以及《除四害基本知识小册子》等,通过各种形式发放至村、卫生院、防疫站、村卫生室、中小学校和群众手中,同时结合灾后的除四害工作,在镇有线电视台播放除四害宣传片,出版健康知识宣传栏,通过一系列的宣传,让群众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卫生基本常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树立

“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

四、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卫生基础设施

组织水尾溪沿途各村对水尾溪进行清淤、竣深,有效解决了水尾溪雨季积水严重、污水四溢的问题,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四是积极推进镇通村供水工程建设,目前,全镇各村全部实现通水到村,群众饮水脏、饮水不卫生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五、加强管理,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卫生管理规定

一是采取日常性管理与突击性行动相结合的形式,对区域内的沿街铺户和市场商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室内达标”的规范管理,杜绝“六乱”现象。二是清除卫生院门口的垃圾点,镇区及周边地区实行生活垃圾上门收集,确保镇区环境卫生的整洁;三是以村为单位,划分地域,做好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工作,并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垃圾袋装化。四是镇主要马路及人行步道、巷道坚持“一清扫二保洁”制度,定人、定岗、定路段清扫,确保辖区巷道有一卫生死角,即刻清除、清理。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为重点,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工作,通过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黄渠桥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按照安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队队长具体抓。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号召群众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发动、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深入村组,利用村民大会、村干部会议等有利时机,制作横幅、印刷标语、以及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意义。村干部深入一线,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宣传的同时,特别仔细地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从而营造人人动手,户户整治,村村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统一广大干群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3、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村先后开展三次集中的大规模整顿,清理道路两侧、排水沟卫生死角,对各条通村道路及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理,并采取有力的奖惩制度,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

4、加强考核,确保实效

二、工作成效

1、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清扫,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3、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4、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5、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有近9亿人住在农村, 农村的环境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安全与健康。近年来, 由于我们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农村的环境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呈现出恶化的趋势, 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存, 也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目前农村的环境恶化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分的重视, 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由于基数较大, 再加上地方政府将GDP作为政绩主抓, 所以在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上还有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 这将会阻碍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因此对农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刻不容缓。

2 农村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生活垃圾随意排放

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往往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由于在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机制, 也没有市政通道, 所以在农村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 路边的粪便随处可见。沿路边、河边、街道边乱倒、乱扔、乱放垃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2.2 部分村镇公路道路环境差

在我国农村部分村镇道路比较差, 人们出行环境恶劣。由于大多数没有保护环境意识, 部分村民在公路上乱堆乱放东西, 有的甚至路边取土。而公路两边的建筑物,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 也显得参差不齐。

2.3 村镇污水处理问题

由于没有市政通道, 农村的生活用水大多是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倒在地面上, 特别是下雨天, 可以看到污水横流, 极易传播传染性疾病。

2.4 杂物乱放造成环境差

由于农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户家里大都有一些杂物, 所以有不少家庭在院子里随意搭建, 用来堆放杂物, 墙面也存在着乱贴乱画的现象。部分家庭由于院子空间较小, 将杂物堆积在路边的比比皆是, 造成本来就没有规划且狭窄的村路显得更加凌乱。

针对以上农村环境的现状, 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所在政府, 都已经将农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处理, 但是由于我国农业人口重多, 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针对农村环境的现状, 要讲策略, 有步骤的进行整治工作。

3 农村环境整治对策

针对农村环境的现状, 各地政府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3.1 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1) 加大宣传力度, 在各村设置多个垃圾箱, 并定期进行清理, 在各村设置多个垃圾处理人员, 对村内的暴露垃圾进行收集清理, 做到无死角, 无乱放乱扔垃圾现象。在河道做到无垃圾积淀物, 道路两边无杂草杂物等现象。

(2) 在各村设置固定的垃圾收理站点, 每一级政府部门都要组织专门的垃圾清理队伍, 对垃圾做到统一处理, 定点收集, 集中清理。对于有条件的地方要做到对垃圾无害处理或是将垃圾进行再次利用, 对暂时不具备处理条件的地方, 要对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 比如填埋等, 并对填埋垃圾覆土绿化。

(3) 对各村进行积极引导, 在镇村之间举行卫生文明创建活动, 并进行评比, 对广大村镇的人员进行教育引导,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及时清查家用生活垃圾, 不随地倾倒垃圾, 对家庭杂物进行合理的安置等。

3.2 整治农村道路环境

村镇公路道路环境差, 人们出行不方便的问题, 各地政府也都采取相同的对策。目前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 加大农村建设力度, 对农村的建设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在这一方面全国除少数部分偏远农村外都得到比较大的改善, 对村村通公路的提法现在大多数乡镇级政府也在大力落实。对农村在公路上晒东西, 占据公共资源的现象, 要利用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进行引导, 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3 处理农村水污染

近年来在农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再加上部分企业在村镇级别的村落落地, 农村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一些污水也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 部分地方还比较严重, 有些已经影响到地下水, 造成人们饮水的安全。对这种情况, 地方政府一是加大企业落地审查力度, 另外就是要建立市政通道, 将污水进行处理。

4 结论

总的来说当前对策就是政府做主导, 引导农民对环境的重视。结合农村环境现状, 进行责任制, 并争取相关部分的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事关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 涉及到很多个方面, 要求多个部分之间进行配合协作, 统一行动。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工作, 要责任到人, 提出目标, 并在规定时间进行考核, 对农村垃圾要进行试点清理, 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收集、管理制度, 能在村镇一级处理的就在村镇一级进行处理, 不能在村镇一级处理的要经过镇转运到县一级进行处理。

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 加大宣传力度, 争取更多的群众的支持。目前农村的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 部分农村甚至成了空村, 大分村落老人和儿童较多, 要发动对他们的宣传。以各种媒体形式, 电视、报纸、广播等形式进行广而告之, 同时要派人进村, 面对面的和他进行交流沟通, 对他们做正确的引导工作, 让他们明白环境是大家自己的事情。只要每个人做好身边的环境工作, 才能有一个好的大环境, 才能对子孙后代造福。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征就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乡镇工作人员应该以这个为目标积极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对环境优美、没有污染、街道整洁的村落要进行有效的奖励, 并提出表扬, 从而可以调动其它村落的创建生态村的积极性。

目前, 农村的建设正在以飞快速度进行, 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的环境问题受到较大的影响。如何对农村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是各级政府都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农村的环境整治应该在政府部门的带领下, 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 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环境优化带来的好处, 只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环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生贤.在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李克强副总理讲话精神[J].环境教育, 2008.

[2]孙学兰, 夏荣早.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建议[J].江苏环境与科技.2010, 12 (17) .

[3]谢冬明, 王科, 王绍先, 等.我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 :786~788

[4]李君, 吕火明, 梁康康, 等.基于乡镇管理者视角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政策实践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1:75~82.

[5]侯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 2013 (11) .

[6]沙茜, 汪海涛, 黄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与思考——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污染防治技术, 2012 (2) .

[7]裴丽君, 戚春伟, 李婧.目前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分析[J].现代园艺, 2015 (20) .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疏于管理,大部分村庄都存在垃圾围村现象,形成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情况。在“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群众对环保工作的“不满意”超过半数集中在垃圾管理方面。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如何破解垃圾围村之困?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充分认识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性

首先,农村环境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外谈到环境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五年时间使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收集处理,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村决不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故乡,无处寄放的乡愁。

其次,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农民的热切盼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百逐渐意识到人居环境对心情的陶冶与净化、身体状况的改善的重要性,打造清洁、优雅的居住环境,既是老百姓感受到政府利群利民的大好事,也是群众真正得实惠的大实事。归根结底,环境整治工作是关系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利好大事,一举多得。

再次,整治农村环境是提升城市形象的现实需要。城市形象,直观地讲,就是城市给人的印象有没有亲和力、吸引力。农村的环境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一些边缘老少地区农村的环境整治,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一是受多方因素影响,多年堆积的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整治,村边、路边、沟渠边存量垃圾仍然较多;二是生活垃圾随处乱丢。虽然各个村庄都配备了垃圾箱等环卫设施,但一些村民存在乱倒垃圾的不良习惯,垃圾不入箱、不入池等问题突出,村民为方便、图省事,鱼塘边、路边,就是丢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过去许多空草坪,现在居然成了倒垃圾的场所。三是住宅与禽畜混杂。不少农户的猪舍、鸡舍、牛栏、羊圈等都建在屋前房后,或在村庄周围,粪便,污水,流到露天排水沟渠,繁殖细菌、苍蝇乱飞、臭气冲天。

(二)现代工业、生活垃圾正日益增多。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塑料制品、一次性农品等大量进入农民群众的生活中,在物质消费丰富的同时,各类废弃物循环利用率逐渐下降,垃圾产量不断增加,据了解,现在农村人均日产垃圾已达到了0.8kg到1.3kg,如果这些垃圾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直接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另外,农村新建住房产生的垃圾没有做到及时清理,乱堆乱放也影响到农村环境卫生。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影响环境整治效果。一是村級公共卫生管理机构不完善,长期管理不到位、处于半放任自流状态。近年来,虽然大家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少的村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指定专门的人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管理不到位,许多时候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才临时抓这项工作。二是保洁队伍运转不规范,市委市府已要求每村按100户配备一名保洁人员标准配备保洁人员,但有很多村至今仍未安排落实到位,并发挥保洁作用。

(四)资金投入短缺成为影响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近些年不少农村为了解决发展“瓶颈”,村民“行路难”的问题,集中了所有的人力、物理、财力,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村民出行环境大大改善,但却忽视了对村内环境卫生工作资金投入,“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措施

(一)制定治理规划,强化带动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离不开党支部领导、规划及村委会带动。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村庄的环境卫生搞得好不好,关键的因素是村干部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有些村庄总是窗明洁净,道路干净整洁,谁家不讲卫生就会被别人看不起。要按照市、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发动党员、村民搞好搞好全村的环境卫生。

(二)注重资金保障,发挥整体优势。作为村主要负责人,要想方设法为村庄环境整治争取资金。一是向上级争取资金,例如我市现在正开展美丽村庄乡村建设市政府有专项资金补贴,同时我们都要向美丽乡村建设方向努力,列入年度美丽乡村的就会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二是号召本村在外知名人士和村民集资。三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根据本村特色,利用各自优势,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三)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村级保洁队伍。1、“门前三包”制度,促使村民人人参与,清扫好房前屋后的公共卫生;2、垃圾转运制度,及时清理、运走垃圾池的垃圾;3、家禽、猪牛圈养制度,有效避免村里鸡鸭屎尿遍地、臭气熏天的情况;4、卫生奖励制度,村委会每年拿出一定经费对本村环境卫生搞得好的村民,通过评选洁净人家、卫生家庭、卫生标兵等称号给予一定精神与物质奖励;5、保洁制度,对村内保洁员日常工作进行规范,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保洁工作,达到村内垃圾日产、日清。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4

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打造优美、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20__年4月30日,兴东街道邕武东社区联合街道市政办、兴宁区交通运输局对东沟岭安置二区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当天出动垃圾清运车3辆,人员15余人,对小区内路边、绿化带、菜地、屋前宅后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不留死角,做到无成堆暴露垃圾。同时,对小区内乱堆废弃物、暴露垃圾进行了清理;对大树外延树枝进行了锯断、修整和清理,及时排除了过往车辆和居民的`安全隐患。

经过当天的全面卫生整治,共清运东沟岭安置二区垃圾杂物150余立方米,清理卫生死角60余处,整治工作成效初显,为文明城市、卫生创城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总结 篇5

20XX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键一年,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XX〕5号)和《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XX镇立足实际,紧紧围绕集中整治的总体目标,认真对照整治要求、细化整治内容、明确整治范围、严格整治标准、跟踪督查考核、走实步骤节点,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了领导带头、干部驻村、人人参与、村村争先的良好氛围,权利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整治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和生态质量。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市西南方向,距XX市城区约18公里,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6个村(居),总人口1.09万人,是我市枇杷产业经济发展重镇,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棉花、桑、桐、果,养殖蚕、猪。

二、取得成效

我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重点,动员全镇广大人民群众,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全方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使老百姓房前屋后干干净净,农民群众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主要做法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处理资源化的要求,建立全域保洁长效体系。

1.完善基础设施。每户配备垃圾桶,修建有机物堆沤发酵池。每个社配备必要数量的垃圾转运箱,建立一个可回收垃圾回收点,安排专人开展日常保洁和分类回收工作,以村配备一台垃圾转运和回收车辆以及相关工具。

2.健全环卫协会。建立健全村级环卫协会运行管理机制,每个村(居)成立一个环境卫生协会,承担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日常工作,推广农村环境保洁农户付费制度,落实农村环境卫生“月评季奖”制度。村级环卫协会按月评选十佳、十差农户,一佳、一差社及清洁户、较清洁户和不清洁户,评选结果张贴公开到户、公示到社,广播通报。

3.规范收运处置。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模式,以户为单位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抓好房屋周边50米、到户路100米及耕地周边环境卫生,及时清理耕地周边农药化肥等农用废弃包装物。各村(居)配备足额保洁员,落实保洁员责任,确保主干公路、村组道路、塘、库、堰、河道等公共区域卫生保洁。

4.推进“三包”管理。建立各驻村工作组对所联系的村级环境治理负总责,村三委干部对负责片区进行巡查和监督,两委成员、各社社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包农户的三包责任制体系;组织发放农户三包责任书、村规民约告知书、开展群众月轮流评比活动。

5.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典型示范、入户宣讲、广播宣传、视频公开等形式,加强对垃圾分类意义、分类标准、处理途径的宣传,提升农民垃圾分类的认识,引导农户自觉参与“山水田园˙水墨阆苑”宜居乡村建设中来,确保农户垃圾分类认知率达到100%。

6.落实保障经费。实行村集体主导、群众参与、政府奖补的投入机制,建立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付费制度,由村环卫协会向农户每户收取1元/人/月垃圾处理费;镇财政按各村收取垃圾处理费情况在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经费中考核奖补。

(二)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1.推广卫生厕所。推广以“三格式”净化池为主的农村卫生厕所,农村新建住房同步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20XX年完成桥亭村、XX村三格式户用无害化厕所建设和改造。

2.建设公共厕所。各村(居)在村委会、人口聚集地附近配备无害化公共厕所,做好必要的配套设施。

(三)全面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1.延伸集镇污水管网。推动场镇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全域统筹治理,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处置。20XX年完成场镇居民户生活污水治理,游客接待中心周边及民宿区基本全覆盖。

2.清淤疏浚堰塘沟渠。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清淤疏浚、截污活水,恢复水生态。完成场镇段1km清淤疏浚,每个村完成堰塘清淤1口。推行河长制,全面完成河道乱堆、乱占治理任务,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防止反弹。

(四)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1.开展村(居)、集镇集中治理。以治理“牛皮广告”为重点,将农户房屋和村公共场所墙体上的“牛皮广告”全部清理掉,并进行底色处理;以“治乱”为重点,集中清理公共空间和庭院私搭乱建、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拆除废弃濒临坍塌杂物房、牛栏圈舍及残墙断壁等,柴草堆放整齐;以清杂除草为重点,清除农业产业园和农户房前屋后的杂草,清收和处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村生产废弃物,规范农户畜禽散养行为。实施亮丽工程,逐步实现农村公共空间和道路明亮化。抓好“三清一改”(清垃圾、清沟塘、清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确保集镇、村貌做到“扫干净、摆整齐、讲秩序”。

2.实施宜绿补绿工程。选用适宜本地乡土树种,在村(居)主干道、庭院周边、村内道路河渠两侧栽植树木。全镇完成庭院绿化500户以上,道路增绿补绿30公里。农村道路沟渠绿化率达90%以上。

3.开展美丽庭园、支部书记示范点建设。开展危旧房屋整治,加大改造土坯房和危房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任用,大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从清扫庭院做起,把村内环境搞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做到“家园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受益”,提高改善农民清洁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引导动员农户清理整治院落和公共场地,适度开展围墙整修、大门砌护、院落铺装、庭院绿化等工作,做到庭院布局合理干净整洁;每个村今年完成20户目标任务,各村(居)支部书记定点选择一个庭园按标准建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4.培育乡风文明。各村(居)建立健全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建房,完善村庄规划,建立公共基础设施维管机制,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等。开展“最美农家”、“星级农户”、“党员示范户”等评比活动,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积极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

(五)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

2.持续开展畜禽粪污处理。切实维护好当前畜禽粪污管理工作成果,对出现反弹的,严格处罚问责;完成全镇规模养殖场改造提升,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100%以上。

3.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和原料化利用,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

四、存在问题

一是各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制度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各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环境卫生整治配套资金严重短缺;三是村民环保意识亟待加强。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强化教育、宣传和引导,努力提升村民素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生活品味,引导广大群众改变落后、陈旧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

二是继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要坚持把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完善各项整治规划,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奖惩措施,执行落实好已经建立的卫生打扫、垃圾清运、全天保洁、门前三包等机制,决不能“一阵风”,让制度成为摆设。

三是继续强化工作措施。继续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分步实施;同脱贫攻坚相结合,做好帮扶对接,提升贫困户家庭环境;同河长制相结合,要加大巡查力度,解决沿河垃圾、河道垃圾乱到垃圾现象,规范河道治理,不断推进全镇的面貌更上一个新台阶。

四是继续强化督查问责,巩固成果。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要增加检查次数,扩大检查覆盖面。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进行典型宣传,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公开曝光,同时要将督查结果、工作成效与干部考核紧密挂钩,真正通过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动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成效,达到预期目的。

XX镇人民政府

20XX年10月22日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总结

为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配合国家园林城市迎检和全省城管检查评比,我社区按照街办的统一部署,密切围绕我市打造“畅通、靓丽、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城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社区基础设施,通过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对于社区市容环境的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落实创卫责任制

我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稠密、环境复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量大、工作标准高、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社区高度重视,迎难而上,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程来抓,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构建和谐的工作目标,在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我社区成立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传达了市级相关文件,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将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将居委会工作人员分组,为具体整治工作明确了具体负责人。

二、加强宣传,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氛围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整治工作的知晓率我社区积极配合新闻媒体的宣传工作;广泛发动社区志愿者、公益岗位人员、低保人员做好社区宣传。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向群众介绍、讲解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开辟社区环境整治活动园地,主要向辖区居民宣传相关环境卫生知识,提倡文明新风,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在整个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过程中,积极宣传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充分发挥榜样和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保证此项活动深入开展。

(二)政策普及,激发群众的参与创卫热情

社区工作人员及党员志愿者,通过模范带头、入户走访等形式,将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宣传到家庭,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使“环境卫生,全民参与”的主题深入人心,发放宣传资料,着力营造人人理解、人人参与的社区氛围,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的保护上来,自觉爱护小区内的绿化、公共实施,并对小区内牛皮癣、乱张贴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制止和清除。

三、突出重点,狠抓创卫工作落实

我社区以打造优美人居环境为主题,对居住环境进行重点综合整治。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公益岗位人员、低保户、社区志愿者们加班加点的辛勤劳动,共清理卫生死角200多处,清理乱张贴以及牛皮癣300处,清除道路和居民区内杂草、生活垃圾车,清理平方绿化带内的暴露垃圾以及建筑垃圾,更换路板、井盖2块,对小区内的栏杆、路灯、健身器材等进行维护。

(一)重点问题重点整治抓创卫

位于XX渠与XX路之间的私房区,建筑物杂乱,空地杂草丛生、生活垃圾曝露,拆违后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部分居民在道路两侧开田种菜,造成小区卫生死角以及路面上的垃圾遗留,影响小区容貌。我社区专门组织人员,加班加点除草、清运生活垃圾,清理卫生死角;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对乱丢乱堆建筑垃圾的住户进行环境卫生宣传,协助住户清运建筑垃圾;通过政策宣传、说服教育,社区组织人员开展了大范围灭蚊灭鼠行动。在社区的大力整治下,私房区面貌焕然一新。

长岗东路南侧的老居民楼区,拆违后空地杂草丛生,部分宿舍楼年久失修,下水道堵塞,污水漫上道路,社区工作人员和低保户,顶着烈日,连续奋战四天,拔除杂草、清扫生活垃圾、清洁绿化带、铲除牛皮癣、疏通下水道,为居民创造出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位于市中医院东侧,连通江津路和长港路的一条通道,集中了四家废品收购站和一家浴室,路边堆放了大量收购来的废品,浴室门口堆满了木柴,既影响市容又侵占了人行通道。以前的治理只是清扫路面,治标不治本,借此次环境整治行动,社区下定决心解决根本问题。社区主任几次上门,与废品站负责人沟通,最终达成一致,废品站老板将占道的建筑被拆除,人行道的废品全部被收入到院内,并保证再不将废品堆放路边。社区几经周折找到了浴室的主人,通过做其思想工作,帮助其将两大堆木柴移到了房内。经过三天的努力,最终换来了整洁的社区环境。

(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抓创卫

社区大,环境复杂,需要治理的地方多,单凭社区干部和低保户,很难在短期完成整治任务。从主任到工作人员,均认识到光自己埋头苦干是不够的,需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辖区内已有的资源。社区积极和共建单位联系,通过协商。轻工技校组织人员对学校和周边环境进行了认真整治;荣鑫物业也组织了员工对小区周围的绿化带和道路进行了清扫;社区还联系了皇城相府负责人,抽调出一辆挖掘机,清理了通往居委会的道路上丛生的杂草和垃圾,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开发区经发局和安监局的干部职工也积极联系社区,每周到社区开展义务劳动。这些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极大的促进了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开展。

四、建立抓创卫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环境卫生整治不是一时一事就可以做好的,需要长期持续的进行。我社区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整合资源,建立符合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成立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小组,社区主任任组长,抽调一名社区干部任副组长,组长对本辖区环境卫生工作负总责,副组长负责环境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定期向组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加强居民社会公德的宣传,促进居民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聘用固定的保洁人员,负责责任区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小组副组长要对保洁人员的到岗、保洁等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督促清扫保洁人员开展工作。

此次社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我社区动用一切力量,不顾炎炎烈日,加班加点,连续奋战两周,现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社区干部的辛勤付出和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居民的一致称赞和肯定。当然,社区环境不可能通过一次整治就取得永远的胜利,我们还面临着很多难题,例如如何解决聘用保洁人员的资金、如何提高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等问题,我们周梁玉桥社区会积极克服困难,继续认真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动社区管理和社区环境卫生再上一个新台阶。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总结

实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是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项惠民生、顺民意的民生工程。自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交通公路等部门的支持下,我镇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分解任务、扎实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整治成效

截至到20XX年4月,我镇共拆除公路沿线两侧违法建筑15处,整治砂石堆放场6个,整治废品收购站3个,处理违法案件7宗,清理生活垃圾1500余方、建筑垃圾900余方,拆除广告牌37块,清除户外乱挂横幅420多条,牛皮癣1100多处;修剪公路两侧占用公路空间或遮挡视线树枝4600多株。域区内临水临崖、急转弯等生命防护工程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责任,严格落实考核。将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镇村干部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明确辖区3条主干道路(省道S280线16公里、县道X616线7公里、县道X629线2公里)路域整治推进计划和整治标准,落实整治主要负责人职责,并把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重点,狠抓圩街整治。XX镇是北部山区的重要交通枢纽,XX、大仁庙两圩正处在省道S280线上,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两圩成为我镇路域整治的重点。我镇落实专项整治工作经费,聘请4名社会人员,充实圩街整治力量。规范沿线停车区域和经营红线,清理违章帐篷、广告牌等,圩街“六乱”现象明显减少,过境省道道路通畅。

(三)整合资源,助推路域整治。动员组织全镇机关单位、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镇开展清理牛皮癣、圩街卫生大扫除志愿服务等活动600多人次,联合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发动群众2000多人次参与路域整治,努力构建政府、社会协同的路域整治工作格局。

(四)加强巡查,实现立行立改。结合当前城乡清洁工程,由1名村建办干部带队,专门抽调3名候任村干部成立路域整治巡查工作组,对全路域实行不定时巡查、走访,发现问题立即以电话、督办函等方式通知相关责任单位限时整改,并实行回访督办制度,防止整治效果反弹。目前,共整改各类问题167个,发放督办函22份,限期整改22个。

三、下一步做法

我镇把境内三大道路的路域整治列为20XX年镇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下一步我镇将继续认真贯彻今次会议精神,年内实现S280线XX村至大仁庙路段6公里的亮化工程,积极配合上级公路部门争取省道S280线XX危桥改建工程年底动工,进一步提升路域净化美化水平,多措并举,确保路域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助力乡村振兴。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总结

20XX年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具体指导下,和镇属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民共创,村级联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干克难,狠抓落实,成立机构、健全机制、分解任务,强化舆论宣传,加强综合整治、卫生先进单位创建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效的促进了XX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成立机构,建章立制,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根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一是我镇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全镇重点工作,成立XX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总体负责,分管领导专项负责开展工作,抽调安排人员具体办公开展工作,建立健全XX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组织领导。二是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三是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镇级工作考核目标,定期对各村开展工作进行督导考核,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常抓不懈的有效开展。

二、结合双创工作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宣传,营造氛围。

以开展双创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村组、进家庭等活动和组织召开商户“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宣传会、志愿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培训会、悬挂标语、增设大量“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公益广告等形式,坚持把宣传发动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在各级领导带动下,掀起我镇创建工作的高潮。截至目前,共集中举办各种宣传动员会5场次,共发放各类双创知识宣传资料5000份,悬挂标语、设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公益广告30余处,利用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开展宣传活动文艺汇演5场,群众知晓率达98%。

三、夯实责任,强化管理,狠抓“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

结合我镇实际,一是联合城管执法大队、市场监管局、派出所、卫健局等对我镇主次道路及场镇商住户发放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以挂牌的形式装订在各单位(门店)内,同时签一份责任书,进一步做到责任再明确,任务再夯实,宣传再深入。二是组织200余户商户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动员会、推进会,宣传督促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三是制作了20余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温馨提示牌,确保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层层有人管,具体有人抓。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基本上已实现了上下互动,横向联动的,截至目前,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230余份。

四、突出重点,加强组织协调,大力开展“五乱”整治。

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上级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今年6月以来,我镇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20余次。投入资金50余万元,参与人次1000余次开展日常保持和整治清理,确保了该项工作的持续性、延续性。一是针对场镇及“移民小区”开展了集中整治,清理杂物、垃圾100余车,出动人员500人次;二是配合交警对辖区主次道路、场镇、小区周围进行集中整治,规范车辆停放,增设停车提示标识标牌30个、停车线2000米。三是对我镇顺路、穆家两个安置小区进行集中整治,针对比较突出的流浪狗、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等问题展开专项整治,督促小区物业公司做好小区环境卫生处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宣传氛围营造,对前期两个安置小区发现的各种问题,组织村组、物业公司共同开展整改行动,截至10月底安置小区及周边环境秩序得到有效提升;四是组织我镇工地、企业负责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宣传动员会,落实责任,加强联动。

五、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见实效。

在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我镇始终以有效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见实效。特别是对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迅速予以落实。一是对排查通报的问题及时整改,对发现的卫生死角和不规范点位立即组织人员、机具进行整改,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整改一次到位不反弹、反复。二是积极组织开展除“四害”工作,严格按照市、区两级级卫生防疫部门的时限要求,增设毒饵盒100余个,按要求设置警示标语和固定。对容易滋生“四害”的场所(公共厕所、垃圾池等)进行了专项整治,进一步促进了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五是开展了对辖区“五小”行业的摸底工作和前期宣传工作。六是成立了双创巡查组,做到了每天有巡查记录,有处理结果,实行周小结,月汇总,进一步加大了督查工作力度。同时,采取定期抽查和自查的办法对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的基础上,督查的重点转向具体单位、具体包抓人,重点路段和关键部位,确保了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六、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总之,自今年以来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干部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双创是政府行为,是双创办的事情,等待观望思想比较严重,市民群众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依法经营意识不强,五乱问题时有发生。二是集镇无农贸市场,新的农贸市场尚未完善启用,一些商贩只能临街叫卖,大多存在占道经营,个别商户为了一己之利,独占多个摊位,加之临时市场路段本来狭窄,一些周边来的商贩大量涌入市场,造成市场堵塞,路边摆摊时有发生,脏乱差的现象仍然未得到根治,给场镇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三是我镇目前有大量在建区域和拆迁区域,污水管道、排洪沟渠等大量基础设施还未完善,长期出现淤堵情况,给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难度,且政府组织打疏通和清理,需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临时突击整治效果并不明显,易反复。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篇6

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人居环境工作较滞后,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是影响全局工作的突出短板。为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建设“美丽、干净、整洁、宜居”农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为主方向,以“补短板、建长效”为主要目标,最终打造“干净美丽、村民满意”的农村环境。

二、基本原则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把握五点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考虑到村子的地理、民俗、经济水平、村民期盼,做到“量力”又“尽力”。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找准方向,全力实施。

2、循序渐进,注意方法。要把握“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工作原则。主动积极探索,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变“完成任务”的心态,要防止“照搬照抄、一哄而上”、不加吸收的学习。

3、注重本色,留住“乡愁”。要保留“土”的“味道”,留住村子的“记忆”,特别是项目建设上要慎用钢筋、水泥,保留乡土的“原生态”。

4、村民参与,发挥作用。改变政府、村集体“大包大揽”、唱“独角戏”状况,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村民的动力,谱写人居环境建设的“大合唱”。

5、久久为功,长效运行。人居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就到位,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要把握工作的可持续性,“机制先、工程后”,要推动长效机制先建立,再上马相关项目。

三、工作内容

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垃圾治理

垃圾整治是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明确责任、加强服务、开展督促、强化引导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整治。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1、明确责任。村集体负责公共区域的垃圾卫生治理,包括公共道路、公共场所、河道等区域。农户要负责生产经营场所及居住区域的卫生治理,包括门前屋后及庭院的治理。全面推广“门前三包”及“美丽庭院”制度。全面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巷道、河塘沟渠和卫生死角的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等。农村重大民俗活动、婚丧喜庆和节庆,产生的垃圾姚及时清理。

2、强化垃圾收集及转运工作。各村集体要加强垃圾的收集和转运工作监督,垃圾要做到“日清”,每天至少转运一次,特殊时期可增加转运次数,并建立日常清运制度。为了保障此项工作,要加强对保洁员的选聘和把关工作,开展保洁员竞价和比选,有条件的村可以开展保洁外包工作。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分别处理有效机制,逐步推广垃圾全分类。

3、开展垃圾经费收缴工作。要主动推动农户垃圾经费收缴工作。收集到的垃圾经费用于开展垃圾治理评比等活动的工作经费,或用于保洁费用补贴。

(二)村容村貌提升

1、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进村道路及背街里弄小道破损要及时修复,避免出现泥泞不堪的状况。有条件的村可结合地形和村民期盼,建设小型精品农民公园、停车场等设施。对闲置公共区域进行设计,开展修整和美化,发挥休闲、教育和举办公共活动的作用。

2、大力开展清理乱搭建和消除无序堆放。强力推进乱搭建整治,对新建违建要立即制止,“露头就打”,绝不手软。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引导村民清除房前杂物,提升居住环境。对长期无人居住的闲置危旧农房,且有其他居住保障的农户,引导鼓励其自愿拆除旧房。规范设置村庄主要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不协调的空调外机、水箱、排烟管道,加固改造零乱的敞开式阳台、破旧门窗。清理规整可视范围内一店多招、破损店招和遮阳(雨)蓬、乱搭晾(晒)衣架等,规范设置,做到简洁有序。

3、开展村庄绿化。引导村民利用闲置区域,布局“微花园”、“微田园”、“美丽庭院”;依照村庄地理区位,从全村环境着眼,构建多树种、多层次的村庄绿化格局。着力打造“绿盈乡村”,按照宜林则林、宜绿则绿、宜花则花原则,通过新建绿地、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等途径,扩大绿地面积,提升绿化品味。一是拆除村庄内杂乱搭盖、简破厂棚、废弃建筑、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等,有条件的应

种菜、种树、种花,建设房前屋后“微菜园”、“微花园”。二是实施重要道路沿线两侧绿化和“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绿化美化,多种阔叶树、乡土树、花化树、彩叶树,打造有古田地域特色的村庄景观。三是进一步挖掘、梳理与提升村庄原生态的梯田、湿地、村落等地景观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山水、农田、村庄等原生风景亮点。

4、推行立面改造和“网线入地”。对外墙进行外改造,对具备条件的平屋顶进行“平改坡”,以点带面引导村民自愿开展“裸房整治”和“立面改造”。墙体改造可采用涂料、水泥砂浆等进行基本装修,屋顶改造禁止使用彩钢瓦,墙裙使用板材或仿石瓷砖。同时避免千篇一律,确保村庄建筑立面整洁、风格协调、特色鲜明。

清理规整凌乱缆线、废弃杆塔,整治违法交越、搭挂,引导合理共杆统一规范新设线路,让出“干净天际线”。引导村民对自有菇棚“拆旧建新”。严禁菇房顶棚用废旧边角料按压。

(三)厕所和污水治理

1、公厕建设。从思想上重视公厕的建设,行政村都要有一座水冲式公厕,样式美观、大方、实用。选址和建设要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要选在村部、市场、老人活动场所等人口集中的地方,禁止将公厕建在自然水体周边。要建立维护和管理的长效运营,采取公益岗位等多种办法,落实定期清扫、专人监督、结果公示、奖惩推动等机制。

2、统筹生活污水治理。严禁生活污水直接倾倒门前屋后,对污水沟渠进行整治,引导村民种植绿植或开展“微花园”和“微田园”创建。

强化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及时进行修复。落实河道专管员职责,保护河道绿水长流。

(四)乡风文明建设

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做表率,先行先试,打造“法治、德治、自治”有效结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人居环境建设。

1、制定切合可行的村规民约。避免“大而全”,推行“小而行”,可就一事进行专项约定。事前要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实施后要及时开展广泛的宣传和学习,确保村规民约不会成为一纸空文。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2、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倡导“三方”(政府、村集体、村民)“五共”(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通过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开展监督、进行评议等多种方式,提倡环境治理新风气,摒弃旧习惯。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见,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参与环境整治工作。

3、积极开展教育引导。倡导“三不乱、五干净”:不乱吐、乱扔、乱贴,爱干净:“灶台干净、床铺干净、屋子干净、门前干净、身体衣着干净”,引导村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环境卫生知识教育,提升村民维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自觉性。推动垃圾废物利用宣传,引导推广垃圾“酵素”利用。

四、工作要求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事关全体村民利益,要把美好人居环境作为为村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

1、扭转思路,勇于履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意义重大,相关责任人特别是村主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束缚。一是要改变角色定位,要引导、推动村民走上台前,献言献策、积极投身参与,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真正主体。二是要改变首手畏尾的思想,“前怕狼后怕虎”,怕得罪人,不敢迈开步子大胆去推动工作的落实。三是要改变不作为的思想。总把这项工作当做任务看待,没有真正从全村长远发展和村民福祉角度看待,存在应付、敷衍的行为,导致成效不明显。

2、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统筹兼顾。要把握“适度”原则,工作推进不宜操之过急,但也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把握好力度、速度和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情况,不人为拔高村民期望值,不超越阶段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梳理和分析,按照轻重缓解和时间来制定具体、详细的措施,并征得村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一些工作创新的工作,村民暂时不理解、不支持,但是确实有必要实施的或实施后可以带来明显效益的,要大胆去推动,先行先试。

3、整合力量,形成合力。要改变政府、村集体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要广泛发挥多种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人居环境建设中去。要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村主干做给村两委看,村两委做给生产队长和其他村干部看,一般干部做给群众看,带好头,摸准脉,“一级做给一级看”。要发挥妇女力量。积极发挥“热心大妈”、“家务能手”的作用,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鼓励成立妇女卫生互助组织,形成一

支热心公益、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队伍,赋予监督考核、巡查、评比的权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寒地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研究 篇7

关键词: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2010 年9 月, 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布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10—2020) 》, 它是第一个将城市的空间模式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发展与变革的试行规范, 促使城镇建设用地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过渡[1]。但是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城市蓝皮书: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 8》内容中写道, 截止到2014 年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 8% ; 预计到2020 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0% ; 远景2030 年将达到70% 左右的城市现代化目标[2]。那么也就是说至少在未来的20 年内,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现阶段中国人口低出生率和低增长率导致人口老龄化, 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 各地随即推出多项政策鼓励生“二胎”, 这将造成城镇的总人口不断上升。纯粹的“存量优化”满足不了这种形势下的城镇发展建设, 因此,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 我们更需要将“空间增量扩张”与“土地存量优化”相结合进行寒地新农村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

1 寒地新农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我国是农业人口众多的大国, “三农”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其中农村建设一直是规划和管理的棘手问题, 例如由于农民自身素质还不是很高, 使得农民认为宅基地是私有的, 可以随意拆建且乱占耕地和林地, 甚至破坏原有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址; 村庄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 各级道路狭窄、商业配套不完善、市政公用工程还未普及化、照明亮化不够等, 影响着村民的日常行为活动和村庄的人居环境质量; 由于寒地村庄在气候、日照、风向、降雪方面的显著特征, 导致极度缺乏休闲娱乐的公共绿色空间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往市中心进行迁移, 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孤独的老人和小孩。从村庄建设的角度来看, 这种行为虽然一方面对城镇化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但同时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废弃房、危房、闲置房, 也就是所谓的“空心村”和“睡村”村庄空间形态 ( 见图1) 。

2 “扩张”与“优化”协同发展下的村庄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2. 1 “扩张”与“优化”协同发展理念

所谓“扩张”是指“外生型”的增量扩张。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上升和“二胎”政策的放行, 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新农村建设规模必然会呈现出不断向外延生的趋势。因此, 我们需要明确新农村的发展方向来科学地制定整治计划, 这也是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 即寻找高效益的土地来进行村庄的规模扩张, 运用现代化的城市设计方法来突出寒地村庄的自身特色。但是单方向的增量扩张新农村整治道路是行不通的, 它还需要另一只“无形手”———“内生型”的存量优化来协同整治。

这里的“内生型”存量优化, 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在土地集约更新与利用的规划理念上, 与国家新型城镇化提出的“多规合一”“规土融合”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为了满足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以土地集约更新与利用理念为基础, 结合土地集约综合评估体系 ( 见图2) , 实现空间形态优化, 控制村庄用地性质的随意变更, 从而提高整个寒地村庄的人居环境质量。

2. 2 循序渐进的“针灸疗法”

在中国传统的医学观念里, 如果某个器官过度消耗或者逐渐减弱, 能量循环系统就会变得不正常。因为经脉中某处产生了堵塞, 必须借助外界来进行打通, 而通过“针灸法”可以使其恢复正常[3]。这个原理在寒地新农村的整治规划中亦适用, 这些脉络可以比喻成道路系统、工程管线系统、配套设施系统、绿地系统, 并且也有主次“脉络之分”。不过在进行针灸疗法之前, 笔者认为前期还需要进行“放血疗法”———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血管, 使其流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法[4]。该疗法主要针对于“睡村”, 首先, 我们需要对该村进行彻底的调查研究, 充分利用相关调研数据来分析现状土地的利用情况。其次, 对于那些闲置了很久的房屋以及破败的房屋进行拆除, 一定的放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即铲除废弃房、危房及闲置房, 腾出更多的空间进行土地集约化利用。

2. 2. 1 村庄道路系统适当优化升级或路面拓宽

村庄的道路多为2 m ~ 3 m的村道, 勉强满足两辆车的通行能力, 所以对村庄道路系统的“存量优化”也是势在必行的。首先对村庄的各级道路进行交通综合效能评估, 针对那些已不能承载现有车流量和满足基本道路服务水平的, 提升其道路等级。考虑到寒地的冰雪特点, 村庄道路宽度应比南方道路宽度增加1 m ~2 m, 以便于冬季积雪的堆积。此外在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的路口, 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交通信号灯进行导流与疏通。

2. 2. 2 废弃房、危房、闲置房的整治改善

由于传统的观念和经济的相对落后, 农宅分布较为分散, 建筑立面也是各有特色, 和谐感较弱。大部分的废弃房、危房、闲置房致使道路不通畅与人居环境恶劣。因此, 我们应逐步进行“针灸疗法”, 先将废弃房和危房进行强制性拆除, 随后对于闲置房进行保留、改建或者拆除。逐步打破现状的村庄格局, 并联系村庄的上层次发展战略规划对土地进行集约更新和利用。例如针对综合效益评价较高的土地可以发展商业或者建设企业; 而综合效益评价一般的土地可用来发展农业或者工业。

2. 2. 3 强化配套基础设施,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燃烧秸秆、大量的牛粪和木柴, 能源利用效率低且对寒地人居环境破坏严重,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集中供暖或者提供一些太阳能蓄能装置。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排水体制, 有些农村的房屋外观虽美丽, 屋后却污水流淌。我们可以根据污水量采取明沟和管线相结合的整治措施或者建设氧化塘和垃圾收集点。

2. 2. 4 疏通村庄的绿地景观天际线, 优化出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

寒地村庄的广场不宜过大, 应以若干小游园连续成群的公共活动空间为主。将现有的自然景观结合当地寒地文化特色形成一个高效益的公共空间, 例如冬季灯盏、小型冰雕展览等, 并促进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此外寒地地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应以转变村民对冬季的寒冷感和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5]。

2. 3 政策优化设计与建议

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使得城乡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 同时村民对于村庄的建设也是有心无力, 首先, 应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才有足够的资金推行政策。“村民出力, 政府出资”共同把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有秩序地进行。其次, 搞好试点, 逐步推进改造模式, 对于扩张的新增土地, 需进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和管理, 避免乱占用耕地与林地进行大规模房屋建设。同时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也有利于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合作, 秉持“以人为本, 多方协调”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拆迁过程中的整治问题。最后, 当地政府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转变农民“宅基私有化”“墨守成规”等传统观念。

3 结语

新农村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还没有较为完整的政策评估体系, 而且村民的建设意识不强烈, 因此适当的增量扩张和土地存量优化相结合的“针灸法”更符合寒地新农村整治。这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任务, 我们应坚持结合寒地乡土特色文化, 基于土地集约综合评估体系和村民参与提出的宝贵意见, 确定土地是迁并、新建还是在原地进行改建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 也有利于政府与群众更好地协调和平衡公共利益, 从而系统地、科学地、可操作地指导寒地新农村整治规划。

参考文献

[1]周婷婷, 熊茵.基于存量空间优化的城市更新路径研究[J].规划师, 2013 (S2) :36-40.

[2]中国社会科学院http://cass.cssn.cn/yuanlingdao/lingdaohuodong/201510/t20151016_2498170.html.

[3]蔚枫, 睿智.基于针灸学原理的旧城更新规划方法浅析——以宜宾旧城滨江带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J].室内设计, 2011 (1) :37-40, 59-64.

[4]娘毛加.浅述藏医放血疗法理论基础[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 (3) :29-30.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8

1.组织督导,切实发挥各级组织的领导作用

为了切实加强对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16个部门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东辽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乡镇和行政村、职责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在村级还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进而在全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和部门联动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同时,为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东辽县还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导组,建立了“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通报、年终一评比”的督查和考评制度,加强了对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检查指导,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以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步伐,不断探索和积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模式和经验,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典型做法,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2.宣传发动,切实发挥宣传手段的导向作用

坚持群众自主、政府主导,这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必须遵循的工作方法。东辽县把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贯穿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全过程。在促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方面,东辽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提高主体意识。专门抽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业务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宣传组,驻村入户面对面地宣传讲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目的,印发《东辽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宣传手册》,做到每户一份;二是在县电视台开办专栏节目,注重导向宣传,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层层发动,使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活动深入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参观典型,提高参与意识。通过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和典型现身讲解等形式,让参观的群众深受教育,使群众自觉投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之中来;四是强化村规民约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实效性,切实增强村规民约对群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全面提高了村屯的乡风文明程度,推进了民主管理进程。

3.创新机制,切实激励农村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为了调动农村干部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县制定并实施了《东辽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在村屯道路硬化、石砌边沟、卫生厕所、农户院墙改造、固定垃圾点、垃圾填埋场等方面实施以奖代补,县财政每年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以奖代补”政策面向全县所有村屯,从而形成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强大动力。2009年以来,除了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项目以外,还把每年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年,切实开展有声有色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2012年,东辽县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奖代补机制。研究并下发了《东辽县乡镇小街环境卫生整治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将乡镇小街街路硬化、甬路硬覆盖、石砌边沟、固定垃圾点、固定农贸市场、乡镇小街保洁队伍建设纳入以奖代补范畴,更加激励了乡镇小街经商企业和居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东辽县还研究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办法,在着力探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方面做文章,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经常化。一是建立保洁制度。使用省补新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为每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购买了1台垃圾运输车、1台铲车、1台钩机等保洁设施,安装了固定垃圾点,建立了垃圾填埋场,由专(兼)职保洁员进行公共用地的清扫,其费用由受益村民筹资自付;二是建立投入机制。通过交通、住建、卫生、环保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为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整治资金;三是制定有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村规民约,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

4.分步实施,切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乡镇政府、村委会、相关部门按照《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方案》和《全县美化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本部门工作特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在坚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的基础上,既抓镇容村貌环境卫生治理,又抓镇域村屯美化绿化,双管齐下,分线作战。在镇容村貌整治方面,以治“差”为重点,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以治“脏”为重点,在镇村干路整治方面,以治“杂”为重点,在交通秩序整治方面,以治“乱”为重点,在环境污染整治方面,以治“污”为重点,在公用设施整治方面,以治“弱”为重点,在裸露地块整治方面,以治“裸”为重点,在丑陋行为整治方面,以治“丑”为重点,通过净化、美化、绿化、硬化、亮化等综合整治措施,推动了我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活动的扎实开展。我县还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把村屯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六改四普及”(改路、改房、改墙、改水、改厕、改环境,普及清洁能源、普及有线电视、普及太阳能、普及自来水)为抓手,优先解决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并在全县组织开展了绿化美化一条街、绿化美化一条路、绿化美化一个村屯、绿化美化一条河的“四个一”绿化杯竞赛活动,使全县的生态条件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全县共投入整治资金1300万元,出动人员15.6万多人次,出动各种车辆32700多台次,清运生活垃圾13.6万多吨,平整路肩4680多公里,清理边沟7460多公里,清理乱涂乱画广告2800多处,清理不规范广告牌匾1100多个,清理路障680多处,净化街道13条,农村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在美化绿化工作中,全县累计投资2806多万元,共计植树4900多万株,绿化乡镇街道13个,绿化村屯148个,美化绿化了农村环境,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镇域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基本取缔了沿街门面占道经商、占道经营,保证了主街道路的交通畅通,及时清运垃圾和设置固定垃圾点,成立保洁队,确保了街内无卫生死角,栽花植树,美化绿化了环境;村屯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村屯道路干净,两侧无垃圾,边沟排水顺畅,沟内无污水、无污泥,屯内设有固定垃圾点,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四旁有美化绿化的花草树木,畜禽舍饲圈养,无散养散放;人们的卫生习惯正在转变。通过宣传教育,随地吐痰便溺、乱扔乱倒的不良习惯得到有效抑制,文明整洁的卫生习惯正在逐步形成。

上一篇:卫生系统面试---临场答题技巧下一篇:安全与现场管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