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的以貌取人

2024-07-10

古代科举的以貌取人(共6篇)

古代科举的以貌取人 篇1

提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人们自然会想到其中被刻画得入木三分的“范进”这一代表性人物形象。而那极富戏剧性的情节安排, 更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思考的空间。

范进是一个科举考试的热衷者。他考了20余次, 到54岁还是童生。进考场时“面黄肌瘦, 花白胡须, 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 “还穿着麻布直裰, 冻得乞乞缩缩”。可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范进在考取了秀才并中了举人之后, 脆弱的神经经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强烈刺激, 竟然发了疯, 半天才清醒过来。他的丈人胡屠户、乡绅张静斋及邻里对他的态度, 也立刻从先前的鄙薄变为谄谀。之前被胡屠户骂为“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范进, 此刻在其丈人的眼里变得“才学又高, 品貌又好”, 更成了“天上的星宿”。“一向有失亲近”的张静斋也连忙送银子、赠房产。只两三个月, “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 钱米是不消说了”。好一幅“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图。更有甚者, 范进的母亲为这瞬间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惊讶、困惑、狂喜, 以至于“大笑一声, 往后便跌倒”, “归天去了”。是喜是悲, 个中滋味, 想必只有“范进们”晓知一二了。造成这人间悲喜剧的根本原因, 其实是把人弄得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做科举。曾经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有效机制的科举, 滥觞于隋开皇七年 (587) , 那年诏令:“诸州岁贡, 三人。”此后历经唐、五代、两宋、金、元、明、清诸朝, 科举制度不断演进。科举考试废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 在此前1300多年间, 科举是中国旧式教育的缩影。1905年9月2日, 清政府颁布诏令:“自丙午 (1906) 科为始, 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科试亦即停止。”———这是中国科举考试的“休止符”。于是, 光绪三十年 (1904) 的甲辰科会试实际上就成了最后一次科举大考了。

科举制度的形成, 有其历史渊源。两汉时代经百余年的努力, 完备了选拔人才的制度。“察举”制度到汉武帝时才臻于完善。这种察举制度在汉初曾取得一些成效, 确实选拔了一些优秀人才, 如晁错、董仲舒等。但到后期, 这种制度则流于形式, 察举者行贿受贿, 被选拔的人才有很多名不副实。晋武帝时还保留着察举制度, 但主要的选官制度已是“九品中正”制了。

三国时期士族制度就已经形成, 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都需要取得士族的支持, 所以就必须对士族采取一些笼络的政策, 这就是产生“九品中正”制的社会因素。因为九品中的前三品亦即上三品, 只限于士族, 而寒门之士德才再高也不能升入上品;后六品亦即中下各三品, 由寒门寻常子弟中选出, 所以有“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之说。这种制度是按门第高低取士, 是保证士族政治特权的产物。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 统一了全国。这时, 士族失去了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庶族地主的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他们要求参政。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 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 加强中央集权, 于是皇帝便把选官的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在这种形势下, “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合时代的要求, “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隋炀帝大业二年 (606) 开设进士科, 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这种分科取士, 以试策取士的办法, 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 并不形成制度, 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科举考试的特点是专以考试来选拔人才, 而不借助地方荐举, 隋唐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社会选士制度上一大分界线。

科举制度从隋到清, 经历1300余年,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 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 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 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是帝王随己意而设的一个科目, 为选拔特殊人才所用。唐代最吸引人也最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就是考查熟悉经典的程度, 全凭死记硬背;进士科注重诗赋。有的人明经科没发挥好, 但诗赋好也可录取。这对于唐诗的兴盛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要想步入仕途, 考中进士, 必须熟谙诗赋格律, 这不能不促进立志求功名的人去努力学习掌握它。由于明经科较容易, 进士科较难, 习俗便重视进士而轻明经, 故有“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之说。

唐代科举到中晚期后, 便发生了请托、通关节、私荐、考前内定等弊病, 再加之考试制度不完善, 极易作弊。晚唐的考试则更流于形式, 并不能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

宋朝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对科举进行了改革。在内容方面, 宋朝的改革主要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时所实行的取消诗赋、帖经、墨义, 专以经义、论、策取士的政策, 放宽了录取和任用的范围, 大大地增加了录取名额。但这种改革并未维持长久, 变法失败即告终止。唐代每榜进士少则几人, 多则几十人;但宋朝每次录取的名额常在二三百人左右, 多时可达五六百人, 是唐代的十多倍。宋代考试层次较唐代也简化了。宋太祖为了直接控制科举大权, 于开宝六年 (973) 举行殿试, 以后便正式确定了州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 一直延续到清末。殿试的用意在于切断考生与考官之间容易形成的帮派关系, 能使考生忠实地为皇帝服务。这种内容到形式的改革, 对后世的科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后世的科举中, 殿试一直被延续下去。

元代科举在其内容与程序上, 对宋代有所沿袭。只是因考生人种的差异, 按蒙古人与色目人、汉人与南人分别划组, 进行分组考试, 出题范围、考试的难易程度、录取的标准各有不同。

元朝灭亡后, 明王朝建立, 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 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 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 进学校却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明成祖以后, 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 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 通过科举做官。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中榜者称进士,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 二名榜眼, 三名探花, 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 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 故叫黄甲, 也称金榜, 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明清科举的主要形式是八股文。八股文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而能否考中, 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 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 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 禁止发表一己之见, 也不准联系现实的政治时事, 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僵化呆板, 结构程式化, 限制字数, 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的危害极大, 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对此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 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 甚于焚书。”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 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 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 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待, 只考翻译一篇, 称翻译科。以后, 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 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随着科举考试内容的僵化, 范墨、程文、殿试策论答卷大量刊刻流布, 再加上应试人数越来越多, 考官们面对堆积如山水平不相上下的答卷, 往往难下取舍, 于是从书法上找毛病的便越来越多。此事来得简易, 一时专尚楷法, “馆阁体”大行其道, 终于成了难以改易的惯例, 并由此带来许多弊病。清朝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嘉庆二十三年 (1818) 27岁时中举人, 道光九年 (1829) 38岁第五次应会试时才得以考中, 皆为“楷法取士”之累。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 日趋没落, 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 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 舞弊越演越烈, 科举制终于消亡。

科举制度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究其原因, 发人深省。其中, 不乏人本身的因素。毕竟, 在历史的舞台上, 人才是真正的主角, 任何一种制度的演进都是为人本身服务的。而各个时期的服务对象, 脱离不开社会。解决社会问题, 推动社会发展, 立足现实, 才是各种制度存在的使命。

古代科举的以貌取人 篇2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及作用 篇3

一、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演变

中国古代较完备的选官体制有察兴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以举荐为核心, 通过举荐、考试进行一些官职的竞任。此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模式, 是以考试为核心的科举制度的萌芽。

1. 科举制度的创立。

科举制度创立期, 始于隋朝。598年, 隋文帝诏令:诏京五品官以上, 总管与刺史, 以清平干济、志行修谨的二科分科科举制, 取替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607年, 隋炀帝又将科举扩大为十科分科科举制:文武执事者, 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者为十科举人。609年, 复诏令四科举人制。尽管二科举人、十科举人、四科举人偶尔为之, 尚未形成制度, 然科举之名则由此而起。606年, 隋炀帝设置的明经、进士二科, 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以文学、儒学为主, 成为唐、宋、明、清科举的重点主考科目。

2. 科举制度的完善。

科举制度完善于唐朝。以常科、制科两种模式划分的唐代科举, 每年举行的考试称作常科;皇帝临时举办的考试称作制科。在唐代, 朝廷与地方政府皆设办学校, 朝廷设办国子监与弘文馆及崇文馆;地方设办州学与县学。常科科目依序为: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一史、三史、道举、童子等。官学的生徒及来自私学的乡贡为常科考生生源。689年, 武则天举行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殿试。在唐朝, 当时殿试还没有形成制度, 此时期的制科名目繁多, 由皇帝特召名士举行的殿试。

3.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中落期。

于公元960年, 赵匡胤推翻后周, 建立北宋。为防止武将拥兵自重, 宋太祖赵匡胤以文官主管军务。宋朝“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科举制度, 宋初承唐制, 分为常科、制科与武举。常科科目与唐朝相比要少, 进士科则最受重视, 宰相者多为一等进士, 在宋朝的进士科乃为宰相科。宋代科举, 无论于模式还是内容上皆发生巨大变化。983年, 宋把进士划分为三甲;1007年, 把进士划分五等, 及第为一、二等, 出身为三等, 同出身为四、五等。于进士录取人数上, 宋亦比唐代要高得多。唐代进士的录取, 每次几人或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 宋朝每次录取二三百人, 多则五六百人。录用者依排名顺序, 获任不同官职, 排名前者得高官[2]。

主体为蒙古贵族的统治政权元朝, 与宋朝科举制度发展相反, 元将国人划分为四等, 一等为蒙人、二等为色目人、三等为汉人、四等为南人。据史料记载, 整个元代政权科举考试共举行十六次, 仅录用进士一千一百三十五人。科举入仕之难, 令广大知识分子被迫弃学, 至使元代产生“习儒者少”的现象, 科举制度处于衰落。

4. 科举制度鼎盛及终结期。

科举制度鼎盛期的明代, 以乡试、会试及殿试三级展开。每三年一次的乡试, 又称为乡闱, 由南、北直隶与各布政使司举办。会试, 又称为礼闱, 于乡试的次年, 在京城展开, 为国家一级考试, 由礼部主持, 会试参与者务必是乡试中举的举人。殿试, 于会试之后当年进行, 前来参加考试之人皆为贡士, 贡士于殿试中皆不落榜, 由皇帝重排名次, 为明代科举的最高考试级别。因自身存在的弊病, 令科举制度营私舞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3]。

科举制度的终结期———清朝。科举仅为汉人所铺设的参与时政的阶梯, 满人则无须通过科举考试, 享有诸多特权, 其施行民族歧视政策。科考内容, 以八股文为主, 实现对士大夫思想禁锢的用意, 尽管清政府对科场舞弊处罚严厉, 其弊端愈演愈烈, 成为历史发展的阻碍, 最终科举制度消亡于清朝。

二、科举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作用

科举制度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以统治需求出发、实行的分科考试选拔各级官吏制度。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 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教育皆产生了巨大影响,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不仅仅对中国社会发展、对国际社会也形成了一定影响。科举制度于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上取得的成绩, 吸引日本、朝鲜及越南等国前来学习, 且仿效我国创建适于自身的科举制度。西方的英、法、美、德等国将科举制度与西方文明相结合, 逐步形成了文官科考制。西方人称其为“最奇特、最令人赞叹的选拔公仆的模式。”当下, 尽管科举制度已然消逝。可其公开、平等的主张, 仍旧发挥其作用。

1. 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的政治作用。

科举制度的推行, 由根本推翻了两晋南北朝时豪门世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 科举制度极大限度地网罗全国优秀人才, 扩大了统治政权基础。科举考试初期汲取了前世诸多选拔人才的经验与教训, 分科分类的进行人才的选拔模式, 更加利于统治者对各类人才的选拔, 令出身寒门的庶族能够依此阶梯获得参政的机会, 令怀才者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同时, 制约了豪门世族对科举的垄断。

2. 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经济的影响。

经济为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普遍而言, 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好坏, 经济发展好, 教育发展就高。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呈正比。如此, 教育的发展, 可推动经济发展。科举制度将读书、考试及做官融为一体, 极大地鼓舞了考生学习的积极性。书院等教育模式的发展, 带动了老师职业及书馆与印刷等事业的发展。学生去书院学习, 需买教材、交学费、还要买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具, 此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教界的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为社会生产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力量。科举制度的完善,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亦包含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极大地提高了国家收入及人民收入, 推动了国家经济增长。科举制度于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同时, 唐宋时, 文化的繁盛, 吸引周边及西方国家远道求学, 带动了外贸交易的发展。

3. 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等, 多数皆经科举跻身上层社会, 获取其施展才能的基础。知识分子为社会的代表、民族的精神面貌,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 皆由科举制度塑造。有着悠久历史的科举制度形成后, 其又再生了文化制度。平民化的科举制度,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明的进程。科举所倡导的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理念, 令广大下层百姓有了入仕机会, 历史上北宋的欧阳修、范仲淹等皆出身贫寒。明代有徐光启、清代孙嘉淦等亦皆寒贫。若无科举, 恐诸人永无出头之日。科举制度的公正、平等, 催生了文官政治在封建社会的成熟。科举制度, 西方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不仅令中国古代产生诸多善于治国的名相、名臣及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最主要的一点是令中国文官政治日趋成熟, 涌现大批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学者、教育家与科学家以及诗人等, 对促进中国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文官政治的影响, 形成了中国重教育、刻苦读书的传统品质。科举制度具有文化思想凝聚整合及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作用。

4. 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纵观当下中国教育, 诸多稍具规模的选拔考试, 皆与古代科举考试有相似之处。一些考试手段与预防作弊措施由科举而来。古代科举存在的弊病, 于当下的考试或依然存在。尤其严重的是“升学主义”盛行。很多学校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 教师为考试而教学, 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学生德育智的全面发展, 学生为了招架频繁考试, 而陷于题海, 养成仅重知识的记忆, 而忽视实践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因此, 出现一些呼吁素质教育、放弃应试教育的呼声。而我们不能把学校存在的个别学生问题皆归罪于应试教育, 呼吁废除考试的观点亦是不成熟的。考试依然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 是顺应我国国情与文化发展的选拔模式,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皆然对立, 不经考试的教育机制会造成素质低下。凭推荐方法升学, 结果多为权力, 关系及金钱的竞争, 非学生文化素养的竞争, 转为家长之间的竞争[4]。此点, 建国停止高考的深刻教训得以验证。仅凭推荐的免试学生不一定品学兼优。家长们为争有限名额, 托关系走后门、大展拳脚, 学生凭权势而弃学, 此风之下, 何来高素质人才?只有与时俱进、深入改革, 伴随历史推陈出新, 考试方可焕发活力。中国为考试古国, 对学校教育影响极其深远。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 方可创造出符合国情的教育模式。科举考试所带来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为公平竞争的方法。

从历史档案中我们发现古代科举制度, 对我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皆具有深远影响。其推翻了以推荐为主的豪门世族垄断的仕途模式, 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策略, 令出身寒门者也可经个人努力金榜题名。富贵子弟不通过考试亦无法走上仕途。古代科举制度实现了平等、公正的同时巩固了封建政权对经济、文化及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希望通过此论题的研究, 可为我国未来的教育, 寻找出更加符合国情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2]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3]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古代经典科举考试故事 篇4

宋人陈正敏的《遁斋闲览》里记载着一位82岁的状元——梁灏,他于宋太宗雍熙二年考中进士科第一名,后来官至翰林学士兼开封知府,死时九十多岁,文集里说他比秦末汉初精通《尚书》的伏生仅小八岁,比姜太公大两岁,他的专研精神成为当时考生的典范,也成为几千年来激励莘莘学子的榜样,

《三字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说的就是这个梁灏。但据洪迈考证,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可是梁灏勤奋好学聪明敏捷并考中头名状元却是史实,而且他的儿子梁固也高中了进士甲科。梁灏的故事不在于真假,在于他这种渴求知识矢志不渝的精神,在于他有一个极其明晰的人生坐标!

古代经典科举考试故事篇4:李时珍三考科举后学医

从6岁开始读书后,李时珍显露出聪明才智,1532年刚刚14岁的李时珍中了秀才,这给父亲李言闻带来了莫大的期盼。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举人何等之难,李时珍连续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第二次还由于过度的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连续高烧不退,险些丢了性命。

两次落榜后,李时珍依然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集中一切精力希望能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23岁的李时珍第三次落榜,李时珍的举人梦和李家的举人梦彻底破碎。科举考试三度落榜以后,李时珍父子都对科举制度心灰意冷,李时珍无奈抛下了八股文,转而学医。

经过不到4年的时间,李时珍已经成为一名有独立行医能力的医生,而且名声越来越大,成为名声传遍全国的名医了。1556年,湖北楚王的世子突然得了暴厥症,俗称抽风,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李时珍,谁料一付药后,竟神奇般地药到病除。为了报答李时珍,楚王委任李时珍主管王府里的祭祖,官居七品。3年后,皇帝突然招揽天下名医,楚王应招,将李时珍推荐入太医院。

公元1552年,李时珍断然决定不再以开业行医为主,而要集中主要精力,完成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李时珍用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愿。

古代经典科举考试故事篇5:韩愈的科考之路

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韩愈,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当他那字字珠玑的答卷到了考官手里,却如同废纸一张。

公元787年,韩愈在取得乡贡资格后,再次前往长安,应礼部进士试,但这次考试失败了。接着,他又考了两次,均名落孙山,这对韩愈打击很大,他感到愧对祖先、愧对家人。韩愈把前人写的文章都吃透了,但他的写作方法不讨主考官的喜欢,譬如第三次考进士,出的试题为“不迁怒不贰过”,大意是“若自己不高兴,不要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韩愈看后,立即有了主题,他没有用骈体,而是用古文体挥笔而就,写得很顺利,但主考官看了以后,却把试卷放在一边。

公元792年,韩愈再次来到长安,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这一次,主考官是宰相陆贽,试题和上年的差不多,韩愈没有犹豫,一字不改地把去年的旧作写在卷面上,很快交卷了。陆贽看后,感到此卷似曾相识,反复看了几遍,自语道:“好文章!完全是古文风格,没有半点骈体文的味道,去年怎么没有录取?差点埋没人才了!”就这样,韩愈考中了进士。

其实,韩愈这次考上进士,也与其他考官梁肃、王础有关,梁、王这次辅助主考官陆贽,两人都爱好古文,都欣赏韩愈,都有提携韩愈之意。所以,韩愈25岁考上进士,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考取进士并不等于有官可做,这只是入途的第一步。礼部只管进士,派官还要经过吏部的“守选”考试,其考试名目多,普通的是“书判拔萃”,入高官的是“博学宏辞”.韩愈心想自己满腹经纶,考“博学宏辞”不会有什么问题。谁知,与当年考进士的命运一样,连续三年,均一败涂地。

无奈,他只得另辟蹊径。两个月内给当朝宰相写出三封情真意切、辞藻华丽的陈述书。他陈述自己“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请求垂怜一官半职。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于是,他不得已而求其次,投奔地方军阀。可只干了两年多,幕主便死了;之后又投奔了一个军阀,可还没上任,幕主又死去了。韩愈真是霉运多多,可谓“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幸而后来《进学解》被当时的宰相看到,惊叹不已,很同情他的遭遇,也欣赏他的才干。于是任命韩愈为五品刑部比部郎中兼任史馆修撰,从此韩愈进入高官阶层。

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制度 篇5

科举制度就是指以考试的方式, 将读书人分为不同的等级, 选拔为各级政府的官员。其本质在于“考试”这种制度模式, 其目的是以客观的方式来选拔任用人才。这种制度被近代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孙中山先生也曾说:“中国的考试制度, 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在科举制产生之前, 统治者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走过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 经历了西周的世袭世禄制、秦朝的军功封爵制、两汉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无疑可以为统治者选拔一些人才, 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利于平民百姓中的优秀人才入仕, 也不利于统治者挑选真正的人才。时代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它通过考试的方式, 使人才选拔有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也使选官有了制度性保障, 因此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高考, 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 是国家考试之一。“文革”十年, 废除了高考制度, 大多数青年中学毕业后就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那时也有读大学的, 就是被推荐上的“工农兵大学生”, 这就和汉代的举荐差不多, 推荐很难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 更何况, 当时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状态中, 所以那些推荐人难免有“任人唯亲”之嫌。“文革”终于结束了, 1977年10月12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教育部意见, 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自此, 我们迎来了新时代的高考。

二、考试的程序

科举考试在程序上有一定的合理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平、公开、公正精神的追求。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 统一考试, 平等竞争, 择优录取, 公开张榜”的原则, 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 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 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科举制度基本上防止了官吏滥用职权。这主要体现在从试题的命制到批阅都很难做手脚。比如:宋代科考中的“锁院”、“糊名法”、“誊录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以权谋私。

科举制度在一定层面上提高了公众的文化素质。“十年窗前勤苦读, 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素子弟也能通过考试入仕为官。而且一个人中举会影响到周围的许多人, 这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现代的高考制度在程序上也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 具体有:现代高考制度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试面向全国公民, 不论出身、社会地位、没有民族、性别区分, 只要能达到全国统一考试的要求, 就可以进入高校学习。

从试题的的选择到试卷的批阅都遵循一定的程序。例如, 参与试题命制的人是不能与外界有任何联系的, 这就保证了试题的绝密, 对考生身份的仔细判别, 对试卷实行“密封制”等, 避免了高考作弊.

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在当今中国普通老百姓也认识到了高考的重要性、读书的重要性, 这就普及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素养, 这也会感染社会, 我们的社会才会出现“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三、从科举制度的弊端看现代高考制度的弊端

(一) 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 科举的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因此,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 思想逐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在清代科举最致命的弱点是, 在后期它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当时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例如, 清后期实行洋务运动, 创办了一批新式企业, 这些企业需要运用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管理, 而出身科举的人对这些是非常的陌生的, 无法胜任工作。这时, 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兴学堂”, 1905年, 随着一纸诏令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 高考制度的弊端

我们现代的高考制度到底有没有弊端呢?第一、“让学生不堪重负”是社会对高考谴责最多的。第二、高考对素质教育的影响:高考片面追求升学率, 所以各学校基本上就是应试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搞不好根源在于考试制度。第三、“同一张考卷不同录取分数线”, 统一高考分数线不统一。比如上北京的大学, 北京当地学生的分数就要比其他地方学生低许多, 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对高考不公平的谴责, 但却无能为力。第四、“高分低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第五、在高考改革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腐败现象。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预防职权的滥用, 尽量避免这些弊端, 而不是因噎废食般取消考试制度。

四、结语

我们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我们要继承科举制度中好的东西: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 有利于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联系现实: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反思科举考试留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的现代高考制度将会变得更完善, 我们的高考改革也会顺利进行下去了。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 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关的考试制度。1905年9月2日, 随着光绪帝的一纸诏令, 绵延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高考, 指的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 三十多年以来, 经历了多次改革, 发展到当今, 我国高考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然而任何一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都符合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需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它必然会出现不能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因此, 在科举被废除一百多年之际, 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 纵观科举制度的兴衰历史, 探究其与当今的高考制度有没有关系, 有什么样的关系, 做到以史为鉴。

关键词:科举,科举考试,现代高考制度

参考文献

[1]古代文化常识[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2]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3]宋小梦.理性对待高考改革[M].

古代科举的以貌取人 篇6

关键词:科举文化,当代文化教育,建构

一、科举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初创

在科举制度推行之前,中国古代的选官制以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为主,这样的选官文化强调的是家族地位。汉代的察举制没有严格的选举标准和考察方式,因此难免会造成选拔人才时的不公平现象,小地主阶级和贫寒人士很难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人才容易被埋没。隋炀帝大业二年,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科举考试取制度开始实行,由于相对公平,科举考试取制度受到士大夫的欢迎。科举制度在创立之初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治文化的特征,把管理国家的权利下放到平民阶层,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二)发展

在唐代,科举考试范围开始扩大,不仅有明经科考试儒家经典,还有进士科考试时务诗赋等等,此外还出现了武举,这对唐代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宋代,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确立三级考试的制度,府试、省试、殿试,并且严格管理考试,锁院、糊名、誊录,使考试更加规范、公平。在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和汉文化实现极大融合。元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由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元代统治者大量吸收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成就,科举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使北方的游牧民族感染了读书向学的风气。北方游牧民族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使元代科举文化极具民俗色彩,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民族狭隘心理。

(三)从兴盛到衰败

在明代,科举考试达到兴盛阶段,科举考试和官办教育体系相结合,防范和惩治作弊的制度高度规范化,并形成了完备的功名体系。明代科举考试和宋元一样,只设进士科,考试科目单一,忽略了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科举内容的僵化和考试的程式化终于使科举制度走向了衰落。明中后期世界正在进行着伟大的变革,西方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众追求功名而不务实的价值观念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清代,读书人只读圣贤书和写作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因而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废除科举制,存在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虽然科举制度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失去了依托的载体,但是某些价值观念和物质遗产却留存了下来。

二、科举中的文化因素

(一)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

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居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核心地位,科举文化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并通过儒家思想强化了自身的功能。儒家文化强调“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学生不分高低贵贱,这对于科举文化公平公正的录用原则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奴隶主贵族控制着文化和政治,而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有习俗,给予平民学习的权利。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而许多贫寒之士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己“布衣卿相”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很多文人埋头苦读,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谋取功名,这与儒家“学优则仕”的思想不谋而合。

(二)科举制度文化

科举制度从隋唐一直延续到清代光绪年间,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即科举制度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便于君主的专制统治。科举制度的建立,打破了魏晋南北朝门阀贵族控制政权的局面,科举考试的标准和制度由中央来定,人才的选用也由中央来决定,这就为统治者广泛吸收人才为中央效力打下了政治基础。从经济层面来考虑,在“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商人的地位是低下的,大批的读书人把时间耗费在科举考试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抑制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进程。从教育的层面来考虑,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使教育具有导致一种功利性,并且受科举考试内容和评定方法的制约,人们读书的内容和做学问的方法也受到了限制。

(三)科举物质文化

科举制度在1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科举文物和科举建筑上。如敦煌科举文书中就存有不少关于科举制度和科举习俗等方面的记载,这是后人认识和研究科举文化的重要资料。在科举建筑方面,贡院作为科举考试的地点,是科举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贡院产生于唐代,是科举文化兴盛的产物,在南宋时期被大量兴建并普及,这与参加科考人数的增长有很大关系。如南京江南贡院曾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馆内的碑刻、书画、建筑,都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

三、当代教育体系的建构

科举制度虽然已经废除,但是科举文化却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对当代的文化教育产生影响。科举制度有一定的弊端,某些方面与现代教育注重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但科举制度也有许多值得现(下接第209页)代教育借鉴的地方。

(一)政府主导下,加强学校教育的体系化建设

科举制度是为了便于中央集权,其选拔人才是为统治者服务,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上层统治者手中;现代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服务的,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要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同时教育的发展是以人为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隋朝以后,科举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在唐代开始分科办学,学校教育和各种制度也比较完善。明清时期,考试等级明确,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这种考试文化对现代教育的考核方式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学校教育应平衡好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综合性院校与艺术类、师范类、高职院校等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采取的不同发展措施。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要有机结合

在封建专制政体的父权社会下,除部分宫官外,在中国的官僚体系中是不设女性官员的,这就使参加科考的读书人只限于男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女子读书持一种淡漠态度。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需要尊重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当然科举文化中也包含一些可取之处,贫寒之士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采用糊名法、誊录法等措施杜绝作弊等。而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考场作弊和靠关系的现象,与教育公平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因此,现代教育体系应有严密的监督机制,赏罚分明,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质量。科举制度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知识面过窄。现代教育体系要吸取应试教育的教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素质教育,并加强教育质量的评估。

(三)教育制度改革与整个社会相关领域协调发展

上一篇:化学基础教育下一篇:人居环境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