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2024-06-30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精选7篇)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篇1

【授课人】

【时间】

【地点】 七年级(3)班

【课题】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程标准对本课要求】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及其影响。

2、通过讨论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本课内容。通过对比现实考试制度,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教育现状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巨大进步,是隋唐兴盛的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2、通过了解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也是中国对世界人才选拔制度的突出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难点:科举制的影响

【教具】 小黑板(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

【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思考:

1、为什么唐玄宗统治前期称为“开元盛世”?P132、为什么会出现盛世景象?P10

导入新课:

除了唐玄宗积极进取治理国家之外,还有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改革用人制度,善于用人。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是怎样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在此之前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呢?请看P15,请一个同学来说说。

大家想一想: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好吗?

老师:隋文帝统治时他也和你们认为一样,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巩固他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他决定进行改革。他是不是一下就想出了科举制度这个办法?

(老师解说)科举制度的“雏形”到“创立”和“完善”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

一、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

(老师出示概括制表并解释)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分科考

正式设置进士科

扩充国学的规模

殿试/武举的开始

多次亲自面试

雏形

创立

完 善

(老师简介)

1、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2、进士科主要考核内容的变化:时事策论/隋炀帝、加试经史/唐太宗、加试杂文/唐高宗、诗赋/唐玄宗

思考下列古文的含义:

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思考 P16“动脑筋”:

(有,填空题。)

思考 P18“活动与探究1”: 如何看待李德裕的观点?

(不妥,熟悉朝廷礼仪只是有利于从形式上办好朝廷的事,但不是当官的必要条件。)

二、科举制的影响:

小组讨论:科举制的影响

老师: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角度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作官的途径,政治上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唐诗的繁荣。)

思考P19“活动与探究2”:中国选官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的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的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的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科举制与当今的考试制度有何异同(小组讨论)。能结合科举制度的历史提出建议的成长记录袋加1-2分。

【结合板书小结】

【板书设计】

一、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分科考

正式设置进士科

扩充国学的规模

殿试/武举的开始

多次亲自面试

雏形

创立

完 善

二、科举制的影响:

【作业布置】《新学案》的练习

【教学反思】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篇2

一、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进程

1.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是夏、商、周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官员和将领世代相袭,晚辈继承祖辈的公爵职位,这是以亲缘和家族关系为纽带的。 夏朝实行世袭制,子承父业;商代实行分封制,统治者子孙被封的诸侯,贵族的官职都是世代相袭;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更加形成体系,分封的诸侯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区分,父子、兄弟世代享受职位和俸禄。 这种世卿世禄的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适合现实需要,选拔的人才和官员也不能满足国家治理的需要, 同时也是毫无公平性的,最终被取代。

2.军功封爵制。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战争不断,武力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军功封爵制应运而生,军功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这种制度在秦朝的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军功封爵制重武轻文性质明显,缺陷太大,最终被淘汰,并没有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

3.察举制。 两汉时期,选拔人才和官员的主要制度是察举制。 察举制主要通过推荐的方式选拔人才,即中央官员和地方郡守、刺史等官员根据选拔标准,如品德、才干等,将符合标准的人才进行推荐,政府根据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推荐进行任命和提拔官员。 察举制在西汉至东汉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选拔了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随着察举制被地方宗族控制,推荐之人皆不能满足要求,违背了察举制的初衷,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最终被取代。

4.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察举制被世家大族控制,难以选拔到可用之才,统治者推行了新的选拔人才和官员的制度,即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和官员的方式为:各地大、小中正官根据人才选拔标准如品德、才能对士人进行品评,将士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并将品评结果上报朝廷,朝廷根据品评结果并考察家世,综合授予官职。 九品中正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选拔可用人才和促进中央集权的作用, 但随着该制度的执行不断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品评的标准变成了家世和出身,成为世家大族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丧失了原有的作用,最终走向衰落和废除[2]。

5.科举制。 科举制起源于隋朝,隋文帝、隋炀帝期间先后设立了“ 二科”、“ 十科”、“ 四科”作为选拔人才的科目,这是分科取士的雏形。 隋炀帝期间,建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随着隋朝的灭亡,科举制在隋朝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唐代承继了隋朝的科举制,并进行了发展,主要包括:第一,考试内容和科目更加全面、具体。 考试科目分为常科、特科,区别在于前者是一年举行一次,后者为不定期举行,这种模式既能保证人才选拔的及时性,同时又能满足特殊时期的人才选拔,如水患灾害时期。 第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在考试科目、程序上保证科举制管理的有序、正常。 第三,设立了监督机制。 唐代设立了与科举制相配套的法令和监督机制,使得科举制能够发挥选拔人才的作用。

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改革,使科举制更加完善。 第一,宋代开创了殿试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第二,废除了推荐制度, 人才和官员的选拔和录取全部依据科举考试成绩。 自此,察举制在科举制的残余彻底清除。 第三,创新方法。 宋代在科举制实行过程中发明了锁院、弥封、誊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保障了科举制的公平性和人才选拔的择优性。

元明清三代期间,科举制走向衰落。 元代减少了考试科目,缩小了考试范围,即“ 四书五经”;明代对科举考试中的文章形式和机构进行了严格规定;清代进一步规定了文章的字数,俗称“ 八股取士”。 这样的变化严重削弱了科举制的选拔人才和官员的作用,使文人的思想禁锢,即使选拔出了人才,也是不为当时所用之才,因此,清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被废除[3]44。

二、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1.政治方面。( 1) 加强了中央集权。 纵观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和官员任命制度,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曾加强了中央集权,但由于体制自身限制,起到的作用有限。 随着科举制的诞生和不断发展完善,使得中国古代在选拔人才和官员任命方面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家大族的控制,使得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利收回到中央和官府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 2) 选拔了治国之才。 科举制作为人才选拔和官员任命的主要方式,使得考试取代了考察、推荐的官员任命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才能,而通过科举制的方式选拔出的人才和官员则大部分是具备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人才。 换言之,科举制虽不能把所有具备才能的人才选拔出来,但是却可以淘汰一批无能但有势之人。( 3) 防止阶级固化。 参加科举制的门槛不高,使得很多寒门子弟也能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才学取得功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阶级的上下流动,防止阶级固化。 同时,科举制成为常规的全国的大事,很多参加考试的人员通过科举结识,相互探讨学识,促进了人才交流和进步,并且选拔出来的人才和官员将根据朝廷的安排确定做官地点,而不是在一个地方,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腐败和被世家大族操控现象的发生。 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稳定[4]。

2.经济方面。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重农轻商,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依次下降。 由于士的社会地位和受认可程度, 使得科举制成为很多非世家大族子弟改变社会地位、入仕途的重要手段,因此科举制受到高度重视,激励文人努力学习知识,修炼品德和才能,能够通过科举制的成为治理国家的人才。 即使没有通过科举制,但是也积累了相应的知识、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在从事其他行业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3.教育文化方面。( 1) 儒家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科举制在考试内容上多是以儒学为主,督促广大文人学习、研究儒家文化,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得儒家文化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得以发扬光大,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4]47。( 2) 营造重视文化的社会氛围。 重视文化和文人是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准,科举制的实行激起了社会各阶层对文化和学习的重视,激励文人通过学习改变自身阶级阶层,实现自身理想。 而科举制已经成为常规化的受社会高度认可的制度,这就促进了社会对文化和文人的重视,营造了重视文化的社会氛围。( 3)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科举考试需要学习,而学习需要教育,科举制的开展使得社会对官方和民间的书苑、私塾等教育机构重视起来,文人可以通过教育机构进行学习和相互交流,提升科举考试成功的几率。 而一些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员则可以通过举办私塾等谋生和传播文化,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当然,科举制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第一,科举制明确把读书和做官相联系,使得读书的唯一目标就是做官,这种官本位的思想至今仍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可见影响之深远,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对官场腐败现象有推进作用。 第二,科举制发展到后期,考试内容形成固定的模式,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使得选拔出来的人才不适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原因并不在于科举制本身,而在于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和方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三、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现实借鉴

1.制度初衷。 任何一种制度的实行效果如何,均可从制度实施过程中与初衷的相符程度得出总结,科举制的初衷是为古代中国朝廷选拔人才和官员,打破选拔官员为世家大族所掌控的局面,为朝廷选拔出可用之才,巩固中央集权。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科举制在历史长河中曾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的变化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能选拔出可用的人才,使得科举制的存在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或者说背离了初衷。

2.取才原则。 科举制、高考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都需要遵循一个公平原则,即为社会上有能力、有理想、道德高尚、勤奋努力的人提供一个机会和途径,天赋、能力、品德、勤奋应该成为社会中人才的重要组成因素。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在一定时期确实起到淘汰一批无能但有势之人、选拔了可用之才的作用。 不论是科举制还是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都要坚持自身的取才原则,并围绕原则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3.内容和形式。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内容和形式随着制度发展不断变化:有些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如唐朝武则天时期增设武试;有些方面则起到消极作用,如“ 八股取士”。因此,制度的发展变化是否适用于时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从制度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制度的内容和形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制度本身则会与时代的发展更加契合。 科举制的最终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所试之科目不足致用也”[5]181。 反思当代的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同样需要理清所试科目是否足以致用,这是一个长期存在并不断变化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海峰.“科举”含义与科举制的起始年份[J].厦门大学学报,2008(5).

[2]路莉莉.隋代科举制度考论[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3]黎昌文.浅析科举制的影响及启示[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3(3).

[4]王金炳.科举制的利弊和借鉴[J].南方论刊,2007(4).

论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篇3

那么科举制度究竟起源于何时呢?首先应该了解一下科举制的定义问题。近人对科举制度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看法。按照庄昭先生的说法,科举制度,是一种朝廷开设不同的科目,应试者于一定时间内投碟自进于州郡(或学馆)按所试才学之优劣,择其优者贡于朝廷,朝廷复又公开考试,并按才学之优劣,而决定选取或黜落的选用人才的制度。这种说法有较多的支持者也较为全面,本文很认同这种说法。那么,根据科举制度的定义和史书记载,起源于汉代的说法是很难成立的。因为科举制是按照考试成绩作为取舍用士的标准,汉代虽然实行对策一类的考试,但考试成绩只决定高下,不决定取舍。而在唐代已经实行科举制度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科举制度起源与唐代的说法值得商榷。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七月,皇帝诏令“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标志着隋王朝设科选举的开始。隋文帝在这里提出了“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虽然是临时性选拔人才的考试方式,但他又亲自任命吏部尚书主持其事,在选拔人才时注重被选者“德行”的同时,对被选者"文才"作进一步的强调,这无疑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九品中正制重门第而轻才能的否定,对科举制的设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避免了地方官员任意选拔官员的弊病,将官员的任命权全部收归于中央。隋文帝末年,又下令各州县举荐人才,《册府元龟》卷645《贡举部》云:

仁寿三年七月,诏令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举。

以此可知,隋文帝末年对通过州县官员的举荐来选拔人才是非常重视的。在这个诏令中,他提出了人才选拔的条件是“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这也是重才能而要求被选者具有一定的品德。

隋炀帝即位后,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这被认为是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下诏曰:

“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或节仪可称,或操屡清洁,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采秀美,并为廊庙之用,实乃瑚琏之资。才勘将略,则拔之以衔侮,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爰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必举,与时无弃。……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其见任九品以上官者,不在举送之限。”

从炀帝的诏书中我们可以看出,隋炀帝即位之初对从根本上剔除九品中正制的影响,确立新的选拔制度的决心,该诏书已明确提出十科举人的项目和标准,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屡清洁,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采秀美,才勘将略,膂力骁壮。选士的项目和标准皆较明确、具体。

其后,在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六月,再次下诏曰:

“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抑,四科举人。”

该诏书把过去的十科举人改为四科举人,其分科举人的标准较前者更明确、更具体了,为唐代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虽然说隋炀帝在即位之初所创立的几个科目具有不固定的形态,但是,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基本上确定了科举制的雏形,通过举荐人才参加考试是这一时期选拔人才的重大变化。

科举制的创立的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⑷了解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⑵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或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⑶ 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⑷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科举制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举制的诞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是隋唐社会繁荣和文化绚丽的因素之一,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二、教学思路

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处理方法:通过层层设疑、讨论、归纳,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思路:即隋朝的历史任务主要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突破了门第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唐朝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扩大国学规模,扩大生源,增加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

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处理方法: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隋唐扩展到后世,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从而能够全面辨证的分析和评价科举制。

三、教学方法

1.层层设疑,分组讨论。

2.精讲精练要体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课前导学

1.查找相关资料,如明经、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等内容。

2、查找一些历史知名人物如姚崇、李白、李昂、杜甫等人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是否中过进士?

3、联系现实深入思考为今天的考试制度献计献策。

五、教学渗透点

1、通过科举制学习,知道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如状元、榜眼、探花等是如何排名的,以增加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唐诗繁荣、唐文化的绚丽、古文运动推动、传奇小说的发展都与科举制有密可不分的关系。正是科举制使唐文学水平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层次。

3、科举制度也有弊端。它使大批知识分子热忠于功名,不愿从事学术研究和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愿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进行潜心钻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极其长远。

六、教学资料

1、书籍《中国上下五千年》。

2、各种相关历史网站。

七、板书设计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反思 篇5

第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把科举制和今天的人事制度加以比较,使学生能够从现实中反思历史,加深理解了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历史上的科举考试试题 篇6

转自铁血社区ttp://bbs.tiexue.net/ ] 正主考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道光庚子科进士吴保泰

副主考官:工部铅子库主事、则例馆提调、道光乙未科进士乔松年

第一场试题

1、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2、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宗

4、赋得“湖光尽处天容阔”,得“天”字,五言八韵。

第二场试题

1、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易经》)

2、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书经》)

3、自今以始,岁其有。(《诗经》)

4、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春秋·僖公十九年》)

社区http://bbs.tiexue.net/

5、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礼记》)

第三场试题

1、问:郑康成尝注《易》,其说散见于何书?亦有辑录之者否?其有与经不同者,盖略举之。《说苑》、《盐铁论》、《说文》有引《易》,而今无其文者,何故?《尚书》有古文、今文之别,又有谓之中文者,何人所传?《尧典》所言“九族”、“百姓”,解不同,盖为析之。《禹谟》所言“九歌”,其篇目尚有可考者欤?《诗》以风、雅、颂为三体,或谓宜以南、雅、颂为三体者,其说奚若?《鼓钟》之篇曰:“以雅以南”,《文王世子》曰:“胥鼓南”。皆谓二《南》欤?否欤?三传优劣,汉儒论者不同,宜以何人为允?刘知己推左氏而排公、谷,盖举其论、《礼运》谓:“禹、汤、文、武为小康”,信为孔子之欤?蔡邕谓“五更”之“更”当作“叟””,王劭谓古本《曲礼》无“稷曰明粢”一句,其说奚据?《仪礼》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者,名为何经?《考工记》或以为本先秦书,或以为汉博士作,何者为是?诸生幸际右文之世,治经有素,其胪所闻以对。

2、问:《史记》所缺,褚少孙补之,然子长原本,已间有后人附入之语,可切指欤?诸侯列为世家,宜矣,而孔子亦次其间,其义安在?《汉书·古今人表》或谓其非礼,信否?范蔚宗撰《后汉书》以《志》属谢瞻,今刘昭注《八志》,何人所著?陈寿《三国志》尊魏抑蜀,而晋人也有谓蜀为正者,试举其人。《晋书》为房乔等人所修,《新唐书》为欧阳修等人所修,皆宜可观。而人或议之,其故何也?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乃有志及符瑞灵征者,其亦有当否?礼乐之合为一,儒林、道学之分为二,体例果无乖欤?郑樵以史志不备,乃作《通志》二十略,可详言其得失?司马君实作《通鉴》,与何人共为之?《通鉴》之视朱子《纲目》,其旨趣为同为异?后之作者有《纪事本末》、有《长编》、有《外纪》、有《前编》、有《宋元通鉴》,可枚举其人?正史之外,代有杂史,其著于世者,可悉数欤?学者将备朝廷著作之选,旁稽博综,讲习已深,其以所知者著于篇。

3、问:《论语》言性相近,《中庸》言天命之谓性,《孟子》言性善,其旨同否?《孟子》又谓:“性也,有命焉。命也,有性焉。”所指各异,何以区之?周子《太极图说》言“五性感动而善恶分”,《通书》言“诚无为,几善恶”其义奚若?明道程子言“生之谓性”,何以与告子不同?又谓“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亦有合于孟子否?伊川程子论敬,既曰“有主则实”,又曰“有主则虚”,先后何以互异?喜怒哀乐之未发,程子以为中者,在“中”之义非《中庸》之“中”,试为析之。张子谓“心统性情”,而程子曰“心一也”,有指体指用之别,其意同欤?异欤?邵子论心性之言,朱子称其著实,可举其语?《中庸》言率性,《大学》言正心,似性为体,而心为用。朱子论心性,谓“当先说心”,何欤?朱子又谓“以天命谓性观之,天是心,命是性”,又谓“性,天理也”,能闻其义欤?圣代敦崇实学,诸生研究切劘,必有所得,其陈之以觇蕴蓄。

4、问:《周礼》大司徒比闾族党,即后世保甲所由昉,说者谓管子善师其意,其制若何?汉承秦旧,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主之者何职?亦有名臣起自乡官者,试举其人。东汉尝优乡官而赐之爵,试举其事。魏太和中,李冲请准古制,立邻、里、党三长,其效可见欤?周苏绰作六条诏书曰:“非直州县之官,皆须善人。爰至党、族、闾、里、正长之职,皆当审择。”然其治终未近古。隋苏威奏置五百家乡正,事终不行,其故何也?唐有里正、坊正、村正,宋有里长、户长、蓍长,厥制孰善?王安石行保甲法,其意亦上拟周官,而民以为扰。明王守仁行之于南赣而民以为便,其不同者何由?徐幹《中论》致意于六乡、六遂,以为庶事所从出;马端临《通考》又深言:“后世乡职之日贱,欲慎其选而收其功”,厥道何从?方今雅化旁流,民俗日上,相友相助之风,习熟已久,尚酌古今之所宜而约言之。

转自铁血社区ttp://bbs.tiexue.net/ ]

5、问:湖南石刻莫古于《禹碑》,韩退之一诗,昭著于世。此外,唐人尚有题咏及之者,能举其篇欤?前人载籍亦有先言之者欤?明代释其文者,凡几人?杨慎所释,世以为博洽,其果可信欤?《汉蒋君碑》或云蒋琬,或云蒋嵩,二者孰是?九疑山有蔡邕铭辞,何人所书?《谷朗碑》文内“非子”作“扉子”,“浏阳”作“刘阳”,征于他书可证否?《唐麓山寺碑》世称三绝,而王元美讥之,何故?颜鲁公书《中兴颂》,为元次山撰,有曰“复复指期”,“复复”二字作何解?《浯溪铭》,书者或以为李康,或以为季康,可为决之?《峿台》、《□(广+吾)亭》二铭定为谁书?盖为辨之。“□(广+吾)亭”之“亭”或作□(厂+亻+页),于义何居?宋大儒周茂叔、朱子、张敬夫亦有釮石之文欤?此外,唐宋名流于皇甫湜、柳子厚、刘梦得、米元章、黄鲁直,皆有翰墨留于斯土,可条举欤?士生是邦,稽古有年,盖钩贯而详述焉。

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试试题

第一场(史论5篇)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藩镇)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平戎)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变法)

转自铁血社区ttp://bbs.tiexue.net/ ]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举贤)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以夷制夷)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转自铁血社区tp://bbs.tiexue.net/ ]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教案 篇7

【课题】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 【教材版本】

中华书局版 【课型】

常规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挖掘历史信息的能力。(2)、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合同为一家”的含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3)、了解隋唐科举制的诞生、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及意义,从而认识到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表格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探寻我国唐朝主要少数民族及分布慨况民族以及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2)、通过唐朝民族关系图的展示,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唐朝与各少数民族间交往的概况。(3)、通过问题思考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和完善,阅读材料让学生探究、归纳、概括科举制创立的重要性。(4)、通过随堂能力检测,反馈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本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间应该友好互助,尊重平等。

(2)、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3)、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巨大进步,是隋唐兴盛的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及难点】

2、难点:唐朝的民族政策

1、重点:科举制度的确立 【教学方法】 【教具】

常规教具:板书 辅助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法 师:(播放布达拉宫图片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图片)

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的布达拉宫,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宫殿依山垒砌,高13层,气势宏伟。建筑风格体现了汉藏文化的融合。宫内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你知道这是为什?文成公主入藏是怎么回事?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带着这些问题,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

二、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朝主要的少数民族以及分布概况

师:唐朝时期,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青藏高原一带生活着藏族的祖先吐蕃人;色楞格河流域有维吾尔族的祖先回纥人;云南苍山洱海一带有彝族和白族祖先建立的南诏政权;在东北地区则有靺鞨等族。(幻灯片给同学们展示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使学生更详细具体的了解唐朝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

师:为了让大家了解得更直观一些,我们就来看一下我给大家画的这个表格,然后回忆一下刚刚我们讲过的内容一起来填空。

师:唐朝边疆分布着那么多的少数名族,唐朝时期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巩固统治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2、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师: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在各民族地区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用当地民族首领做长官,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比如说册封、和亲、设立机构等等,贞观年间(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初(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9世纪中期(唐穆宗),唐蕃会盟 ;唐太宗时期,在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区域。

唐朝时期,边疆各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友好的,其中吐蕃更是与唐“和同为一家”。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唐朝与各民族交往的史实,来看看“合同为一家”究竟是什么样的。

3、唐朝与各民族交往慨况

(给学生展示唐朝与各民族间的关系图)

(补充:①文成公主入藏,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西藏也派人到长安留学,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聘请汉人到西藏掌握文书,传授知识。文成公主进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献。藏族人民至今在布达拉宫里还安置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还保留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婚时的洞房遗址,西藏民间还广泛流传歌颂文成公主的民歌,歌颂她给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②继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嫁入吐蕃,以敦睦蕃、唐关系,为中华民族关系的发展树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在蕃、唐战火纷飞的年代,使双方的和平友好不断增进。金城公主入蕃30年,力促唐蕃和盟。此间,唐、蕃虽曾进行过多的次战争,但由于金城公主的努力,双方使臣往来频繁,双方终于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唐、蕃在赤岭(今青海湟源西日月山)定界刻碑,约以互不相侵,并于甘松岭互市。

③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即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称唐蕃会盟碑或长庆会盟碑。它是汉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唐蕃会盟以后,双方友好往来更为密切,经济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就为十三世纪西藏正式划入祖国版图打下了基础)

师:这个关系图呢大家只要了解一下就行了,好的,系统的学习了唐朝的民族政策后我们来一起做点小练习:

1、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吐蕃首领阐述唐与吐蕃关系时说出“和同为一家”?(唐玄宗)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a、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b、体现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师: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是为了巩固期统治,但是巩固统治还需要选取一批有能力的人才来为国家效力才行,那么唐朝时期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科举制度。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隋朝以前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发展到了后期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解决选拔官员存在的各种问题)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荐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由此,科举制度诞生了。

师:科举制度诞生后,还要接着进一步发展。

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课本19页第三段然后思考这个问题: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生:

师:(1):唐太宗重视科举。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者多达千人,而录取者,仅百分之一二。(2):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她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从而开创了殿试制度。她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

(图片给学生展示科举考试的一些情况)

3、科举制度的意义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两则材料,并请大家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生: 师: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文官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科举制度的意义

1、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仕途。

2、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3、进士科注重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4、科举制也隐含弊端,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于功名,集中精力应付考试忽略了学问的实用性。

三、重点提问:在主要的教学内容中已有体现。

四、板书设计: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朝主要少数民族及分布慨况(吐蕃、回纥、南诏、靺鞨)

2、唐朝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亲、册封、设立管辖机构)

3、唐朝与各民族交往慨况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隋炀帝)

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唐太宗、武则天)

3、科举制度的意义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朝主要少数民族及分布慨况

2、唐朝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3、唐朝与各民族交往慨况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科举制的诞生

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3、科举制度的意义

【巩固练习】

1、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应生活在(B)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2、“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是哪个皇帝说的(D)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太宗

3、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是由武举进入仕途。武举制创立于(D)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武则天时

4、隋唐实行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包括(B)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改变了传统的用人制度

5、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B)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作业布置】

1、唐朝边疆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分布在哪里?

2、唐朝和各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人物,事件等)

3、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上一篇:关于秋天的小学一年级作文100字下一篇:韩红地膜种粮大户典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