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发展论文

2024-10-28

科举制度的发展论文(精选8篇)

科举制度的发展论文 篇1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标要求: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创建及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理解科举制的创立产生的巨大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2)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助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科举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列为一个专题学习,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如果单凭教师讲述,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

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层层深入去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一)、科举制的诞生

(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讨论: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两分钟讨论。。。

请魏晋时期小组的读书人回答一下,其他同学补充。(学生回答)

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

1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

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而是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不利于皇权的统治。

这就是科举制诞生的背景,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朝皇帝采取了新的措施。2那么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3.科举制的诞生的作用。课文第二段很容易总结。

教师总结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过渡):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那么,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完善的?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

多媒体出示: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如:

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

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

明法科: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以书法为主。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

(学生)归纳出“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过渡):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科举制在隋唐的创立和完善,请大家阅读p19的内容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的隋唐社会、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科举制的影响

1、对当时的隋唐社会以及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联系前两目所学的内容,便能很快得出结论)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有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皇权的集中;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对外国的影响:

(1)引导学生阅读p20页的有关小字内容和阅读p21页英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相关内容和孙中山说的话。并让学生讨论分析。

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日本和新罗在历史上曾引入中国的科举制度。”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总结补充:科举制度不仅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范进中举》里的范进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上极端,其僵化严重束缚了思想,摧残了人才。

(四)小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的学习写一篇小论文,既可以是对科举制内容的介绍,也可以对当今的考试制度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篇二:6.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下)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法讲解、讨论、归纳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 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篇三:《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设计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古代的几副对联:①“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②“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③“要好儿孙须积德,欲高门第快读书”

提问:这些对联说明了什么问题?⑴激励人们要用功读书。⑵通过读书以做官。

引导:古人“读书-做官”中间还要有一个环节,就是 “应考”,也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今天我们就来一块探索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情况。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于是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不同点:(板书)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科举制度的发展论文 篇2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 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 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 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 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 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 秀才一科, 在唐初要求很高, 后来渐废。所以, 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生徒, 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 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 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 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 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 故又称春闱, 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 最初都只是试策, 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 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 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 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 将左右两边蒙上, 中间只开一行, 再用纸帖盖三字, 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 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 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及第很难, 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 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 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 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 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 叫探花宴。宴会以后, 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 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 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 还要经吏部考试, 叫选试。合格者, 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 以博学宏词, 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 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 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 三次选试都未通过, 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 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 不仅看考试成绩, 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 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 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 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 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 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 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科举制度的演变 篇3

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封建主义制度的形成。需要选举人才来巩固政权,使科举制初见雏形。夏商周时期,统治者采取分封制这种制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令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才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了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期,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才,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隋朝开始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唐朝得以完备。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开始改革。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等多数可做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中,也涉及到了科举制度。由于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明朝时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达到鼎盛。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所以在小说中:“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也禁锢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它贯彻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篇4

1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朝初是以秀才、明经等科选拔官吏,到隋炀帝统治时期设置进士科,宣告了旧的以门第为 主要依据的选官体制的结束及新的以进士科为代表的科举制的诞生。唐代科举考试分制科和 常科。制科主要应试对策,也就是对时政的看法和建议。唐代常科的科名有秀才、明经、进 士、明法、明算等五十多种。进士科以考时务策为主,后来也考帖经和杂文。唐代参加科举 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个来源:一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 的学生,称为生徒。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 职。选试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

2科举制度的发展

宋代在革除了唐代科举制弊病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严密的科举制度,成为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科举实行三级考试,解试(州试)、省试(礼部试)、殿试。解试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举人参加解试合格 的,由州或转运司、国子监等按照一定的名额送礼部,参加省试。省试合格者由礼部奏名朝 廷,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凡登科进士,一律由吏部立即授官。宋代科举考试向 士大夫广泛开放,对于各科举人,不重门第,只要文章合格,就可以录取。辽金、元朝时期 基本上沿用宋朝科举制度。

3科举制度的鼎盛和僵化

明代至清代中叶前这一时期,科举制度走向鼎盛阶段。科举制度各方面的规定已经成熟,建 立了系统的法令法规,社会各阶层从上到下无不重视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成为了国家政治生 活中影响最大、最基本的制度之一。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科举制度与教育 制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校教育成为应对科举考试的重要工具;考试内容与规则格式化,并与宋明理学相结合,严格限定出题、答题范围和格式,从而形成“八股文”;考试科目 也趋向于单一化,主要有进士一科;考试程序更加严密,实行四级制考试体制,即童试、乡 试、会试和殿试;科举考试与明清时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完全融为一体,其 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还播及海外。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的到来,科举制度渐渐趋于僵化,各种弊端日益突出,最终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到1905年8月晚清政府废止了这一制度。

二、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一)积极影响

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全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 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 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使中国封建 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 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2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

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宋代的 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明清的张居正、林则徐等等。在这些人才中,大多都意气风发,抱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 批较有才能的人士,尤其是将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充实到统治队伍中,它不仅提 高了封建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还为封建统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封建管理阶层的 新陈代谢,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弥补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

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传统人事选拔方式上的不足,彻底 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选官的垄断,通过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 的原则,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途径,在社会上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 观念。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封建国家官吏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中许多人能 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吏治状况的改善。唐宋明 清各个朝代,凡国事隆盛、吏治比较清平的时期,都是科举考试制度与官吏队伍建设结合得 比较好的时期。

4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由于科举考试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获取功名的机会,一方面大大激发了中下层阶级的 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后,随着时势的不断发展,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学校,而学校主 要为培养应试士子而设立,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的人才。“为应科 举而兴学重教”,在当时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如北宋时期就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即: 公元1044年范仲淹普建州县学;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公元1102-1106年 蔡京增加太学名额,实行毕业授官。

5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据记载,早在唐中宗时期,日本建立了模仿唐代制度的考试选官制度。16世纪以后,我 国的考试制度愈来愈受到世界的瞩目。孙中山先生在考察欧美各国考试制度后指出:“现在 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 学过去的”。胡适说:“我在国外的时候,时常感觉到,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公开的客观的文官考试制度。没有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能够像我们这样久远,严密 与公开。”“反观西洋国家实行文官考试制度,至多不上二三百年,而且都是受了中国的影 响的。”到1 9世纪中叶,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已为欧洲知识界普遍知晓,朝鲜和越南也曾长 期实行过科举制。毋庸置疑,科举制度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 献。

(二)消极影响

科举制度在其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内容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文化知识,尤其是 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这对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不能不产 生消极的影响。

2考试形式

科举考试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考试形式也日益走向僵化,因循守旧,漏洞百出,特 别是明清以后实行的八股文制度,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士子们的实际能力,反而强 化了人们投机取巧的考试心理,败坏了学风,腐蚀了心灵。3科举制度的价值导向

科举制度虽然达到了选贤任能的目的,但它也把人的思想束缚、禁锢于一定范式中,民 主意识被无情地扼杀了。同时,科举制度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贵族观念,引 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造成中华民族 在表面的文化繁荣下日益空洞衰弱的颓唐之势。

三、科举制度对行政人才选拔的启示

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历史发展表明,重视官吏培养有助于提 高统治阶级、国家政府的行政能力从而提高国力。在当前条件下,如何为国家不断选拔、培 养有执政能力的行政人才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之一。只有把优秀的人才汇集到各级行 政部门,充实到各项行政管理事务中,才能保证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我们大胆引 进、吸收和效仿西方人事管理思想、制度和技术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曾经 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一千多年并对世界做出贡献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1考试选人是行政人才选拔的一种有效方式。

官员的考核和选拔自古就是一个难题,历代王朝都不遗余力地在探求一种最能体现“公正、公平”、最能有效为国家选到真正有“德才”的管理人员的选人方式。回顾科举制度的发展 历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考试选人是最接近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人才选拔方式。中国封 建社会的几个主要的朝代,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来发现、选拔和任用人才的。尽管这种选人用 人的制度像古今中外任何一项制度那样,都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以前一度受到 了来自于各方面的非议和批判,但是我们更应看到这一制度其实有着非常合理和较为科学的 内核。首先,通过考试选人可以为社会各阶层的有志之士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使他们有机会脱颖而出,为国效力。其次,通过考试选人将大大扩大行政人才的选拔范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行政人才“入口小”的问题,弥补传统“委任制”的不足。最后,“考”而优则士符合“任人唯贤”原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任人唯亲,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环境。

应该说,通过考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与思想素质。因为通过考 试起码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这个人平时是否注重“讲学习”,是否注重对实践的观察与思 考。同时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关于这个人的修养、知识结构、性格气质以及看问题的视角、处理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历史也证明,通过科举考试所遴选出来的并不像人们 以前所想象的大多都是些高分低能、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而事实是在一次又一次 的科举考试中,一批又一批有识、有志、有才、有为之士,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 石、范仲淹、寇准、包拯、张居正等许多后来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纷纷脱颖而出,走上了仕 途,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当然,在肯定考试选人的合理性、科学性的同 时,我们更要吸取科举制的经验教训,在现行的行政人才选拔考试中,要用科学的方式全面 地考评每个人,一定要警惕出现类似“八股文”那种脱离实际、扼杀创造力、培养考生循规 蹈矩能力的考试形式。 2完善的教育体制是行政人才选拔的基础。

今天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心平气和地打量我国从唐朝到清朝所实行的、牵动天下读书人的科 举制度,我们可以看到,科举考试是社会成员获取功名、地位与权利的重要途径,社会成员 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学校读书,学习文化知识,不经过“十年寒窗”,没有较深的 学识,是不敢问津的。朝廷通过一次次科举考试使大批有学识、有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为 国效力。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次人才选拔的成功,但如果没有背后长期、有效的教育、学习过程作支撑,人才选拔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集团能够认识到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教育密切相关,而身处科学技术 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人,我们就更应该把这极有价值的理念发扬光大。对于担负 着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而言,行政人才资源能否得到科学的利用和开发,直 接影响着未来行政人员的总体素质和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目前我国行政人员中,通过正规 教育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并不算多,而且由于自身素质原 因而不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或不能领会、执行上级政策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我们衡量行政人 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方法和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 成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关注行政人才选拔的方法、程序和结果的 同时,更应该对行政人才成长的过程给予重视。也就是说,在关注“考试择人”的同时,也 要把目光放到“考前育人”上来。没有专门、系统的教育过程是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结果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要想从质和量上获得所需的行政人才,仅为备选人员构建一个 竞争平台是不够的,还应该把眼光放到行政人才的“预备队伍”或者是“准”行政人才队伍 的培养上来。政府应在现有的人才培养基础上,制定长远规划,把行政人才的培养从“小” 抓起,从“学校”抓起,应确保在选拔行政人才之前使候选人员得到必要的正规学校教育,为将来脱颖而出、为国效力奠定充分的智力基础,使行政人才的发现、培养以及选拔形成一 个良性循环的系统工程。既然谈的是选拔,就得有被选对象,如果我们不能致力于培养相当 规模的备选对象,不能夯实行政人才选拔的基础,那么选拔的结果肯定难能如愿。

3“德”、“才”是行政人才选拔的主要标准。

“德才兼备”几乎是从古至今所有国家选拔人才的统一标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现实 中评判和操作。和“才”的考核相比,对“德”的考核是最难把握的。现在的行政人才选拔 也非常注重“德”的考查,但主要是通过背书答题的方式考查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时事政治等的掌握和熟悉程度。这与科举制度的区别只在于“背”和“答”的内 容不同。对一名行政人才而言,除了政治品德,还应包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只注重政治品德而忽略其他三个方面起码是不完善、不科学的,是不能保证所选出的人才具 有用好权力所需的全面的“德”。因此,在对“德”的考核上,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方式、方法和手段,加大量化比例及可操作性,使“德”的考核更加公正、更 加科学化。在选拔行政人才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对“德”、“才”要求 有所侧重。

4科学、民主、严格的监督机制是行政人才选拔的保障。

回顾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的种种积极作用,结合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我们仍 然可以看到,通过考核和竞争来选拔人才,毫无疑问是一种较为科学和合理的模式,但如果 没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它也只能是一种空的摆设,甚至有可能为“合法”滥用权力创造 条件和依据。所以,尽管科举制度具有较为完善的考场规则和防弊措施,但还是出现了相当 多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贪污贿赂等现象,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严格的 监督机制。因此,在进行行政人才选拔的时候,如果只强调有完善的考试方法、考试规则,而没有后续的管理措施,没有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实行法治,同样有权力被滥用的危险,还是可能选出“庸才”或者“准贪官”来。因此,要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合理,就一 定要建立起科学、民主、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

5主动“猎才”是行政人才选拔方式的补充。

古代科举制度和现行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即通过考 试,实行公平竞争,按“竞争择优”原则,力图从社会各部分的广泛来源中获取人才。纵观 古今中外的人才选拔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确实比其他传统方式具有更为科学、合理 的内核。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不管是科举考试制度还是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他们往往都是 通过发布考试信息、规定考试内容、制定录用标准等方式“静候”考生“主动”前来报名考 试,然后再在众多候选人中进行人才遴选,中国传统的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意识仍可从中 略见一二。毋庸置疑,通过这种选拔方式,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纷纷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国 家栋梁。尽管如此,部分“贤能”还是会因信息流通不畅、选拔层级过多、世俗偏见、自身 清高等原因而未能主动“抛头露面”,最终被排除在人才选拔范围之外。而在这部分人才中 往往藏有“兼济天下”、“扶社稷、安苍生”的优秀人士,如古代的姜子牙、诸葛亮就是例 证。因此,在普遍采用考任制、委任制和聘用制等方式进行行政选人、用人的同时,政府有 必要建立相应的“猎才”机制,“主动出击”,“有的放矢”,在最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选 拔有用的行政人才。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开发是第一开发”等观念已形成共 识的今天,我们应该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用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去寻求在行政 人才选拔上的突破,在这一点上,已经颇受企业界重视的“猎才”制度是值得借鉴的。

清朝科举制度 篇5

来源《中国预测网》

科举资格考试

童试:又称县试、小考,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雅称入泮。这是“功名”的起点。生员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是一较长的时间段,期间有多次考试。

生员分三类:刚考上的,为附生。再进一步是增生。最高级别是禀生,禀即米粮,由政府提供伙食。禀生有一定名额,只有空缺出来,成绩优者才可增补,故称补禀。

岁试、科试:正式科举资格考试。成绩分六等,一等二等与三等前十名,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因故未参考者,或未录取者,还可以再参加“录科”和“遗录”考试,成绩优者,亦有资格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称考遗才。

正式科举考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为大比之年。秋季八月在各省省府举行,所以又称秋闱或府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便有了当官的资格。

会试:亦三年一次,逢丑、未、辰、戌年即乡试后的第二年为会试之年。春季二月在京师礼部举行,所以又称礼闱,或春闱。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前十名称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称会魁。贡士再经太和殿复试,优者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在会试之年四月二十二日举办。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以上为清朝科举简介。

一、对我们研读《增》书中求名章各节,应有所帮助。

求名章各节分别为童子试、岁考科考、占禀、考遗才、发榜挂榜、殿试、乡试会试,都不出上述范围。

二、对我们理解《增》书中考试占的卦例,应有所帮助。

1、进退神章

申月癸卯日,占乡试,得雷风恒变泽天大过。

申月癸卯日(旬空:辰巳)

震宫:雷风恒震宫:泽风大过(游魂)

六神伏神【本 卦】【变 卦】

白虎妻财戌土、、应妻财未土、、螣蛇官鬼申金×官鬼酉金、勾陈子孙午火、父母亥水、世

朱雀官鬼酉金、世官鬼酉金、青龙兄弟寅木父母亥水、父母亥水、玄武妻财丑土、、妻财丑土、、应

断曰:酉金官星持世,旺相当时,卯日冲之而暗动,又九五爻申官化进神,得其拱扶帮助,不独今秋折桂,来春定占鳌头。后果得联捷。

案:这是乡试前占的一卦,乡试在秋八月,明年会试在春二月,故有“不独今秋折桂,来春定占鳌头”之语。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增删卜易》中的考试占 1

2、、随鬼入墓章

戌月甲寅日,占会试能联捷否?得雷山小过变艮

戌月甲寅日(旬空:子丑)

兑宫:雷山小过(游魂)艮宫:艮为山(六冲)

六神伏神【本 卦】【变 卦】

玄武父母戌土×妻财寅木、世

白虎兄弟申金、、子孙子水、、螣蛇子孙亥水官鬼午火○世父母戌土、、勾陈兄弟申金、兄弟申金、应

朱雀妻财卯木官鬼午火、、官鬼午火、、青龙父母辰土、、应父母辰土、、断曰:世爻随官入三墓,动墓,化墓,又入月德之墓,明岁辰年冲开墓库,发榜之期,又遇辰月冲开三墓,不独连登,定中状元。日月与世爻合成官局,旺相当时,卦之全美,如玉无暇。果然传胪三唱。

案:四土之年为会试之年,二月考试,三月发榜,故有“明岁辰年冲开墓库,发榜之期,又遇辰月冲开三墓”之语。

又案:乡试秋八月,会试春二月,殿试四月二十二日,指的是阴历日期,与我们用的寅月,卯月等不尽一致,但差不了几天。说阴历三月为辰月,大体不差。

三、对我们现实的考试占,应有所帮助。

正式的科举考试与现在的高考很相似,历年的考试时间是定的,成绩公布、录取时间也一样。所以考试占,多为吉凶卦,即不必考虑应期。

清代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后,便有了当官的资格,所以乡试会试以官爻为用神,而秀才们的各类考试以父爻为用神。现在的大学生至少名义上是国家干部,高考亦以官爻为用神,考初中、高中皆以父爻为用神。而研究生有一定的补贴,以官爻为用,兼看财爻。

四、最后,再看一下朱先生所解的第十九卦例。

1、举人、进士,虽有了当官的资格,和现在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样,仅具学位上的意义,至于能不能当官,当多大的官是两码事。、此卦官爻为用神,日建作官星生世,是此卦的要点。

3、辰月己巳日,占会试。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此卦是会试考后,成绩未公布前占的一卦,作为吉凶卦,应验的只是考上考不上。因接着就是殿试,不会等太久。

朱辰彬答复:

可以肯定的是,童试、岁试、科试、乡试等均属于资格性质考试,并不与官位授予直接挂钩,并不是靠上了就一定能当官,应以父母爻为用神考取了就可以直接授予官职的,才以官鬼爻为用神是否殿试录取者,即进士者,都要授予官职呢?若是,考殿试应以官鬼爻为用神。

网友答复:

官鬼既有官职之意,也有名声,名望之意,所以参加科举考试也称考功名。在古代,乡试中举是很荣耀的一件事。况成为举人后,便有了当官的资格。用神以官爻为妥。其实这一点,看《增》书卦例就可知。

这和现在的高考相似,高考便用官爻。歌手参加大奖赛类,想亦应以官爻为用,因能一举成名。

科举制度始于 篇6

答案:隋朝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能够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能够“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能够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构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及作用 篇7

一、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演变

中国古代较完备的选官体制有察兴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以举荐为核心, 通过举荐、考试进行一些官职的竞任。此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模式, 是以考试为核心的科举制度的萌芽。

1. 科举制度的创立。

科举制度创立期, 始于隋朝。598年, 隋文帝诏令:诏京五品官以上, 总管与刺史, 以清平干济、志行修谨的二科分科科举制, 取替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607年, 隋炀帝又将科举扩大为十科分科科举制:文武执事者, 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者为十科举人。609年, 复诏令四科举人制。尽管二科举人、十科举人、四科举人偶尔为之, 尚未形成制度, 然科举之名则由此而起。606年, 隋炀帝设置的明经、进士二科, 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以文学、儒学为主, 成为唐、宋、明、清科举的重点主考科目。

2. 科举制度的完善。

科举制度完善于唐朝。以常科、制科两种模式划分的唐代科举, 每年举行的考试称作常科;皇帝临时举办的考试称作制科。在唐代, 朝廷与地方政府皆设办学校, 朝廷设办国子监与弘文馆及崇文馆;地方设办州学与县学。常科科目依序为: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一史、三史、道举、童子等。官学的生徒及来自私学的乡贡为常科考生生源。689年, 武则天举行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殿试。在唐朝, 当时殿试还没有形成制度, 此时期的制科名目繁多, 由皇帝特召名士举行的殿试。

3.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中落期。

于公元960年, 赵匡胤推翻后周, 建立北宋。为防止武将拥兵自重, 宋太祖赵匡胤以文官主管军务。宋朝“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科举制度, 宋初承唐制, 分为常科、制科与武举。常科科目与唐朝相比要少, 进士科则最受重视, 宰相者多为一等进士, 在宋朝的进士科乃为宰相科。宋代科举, 无论于模式还是内容上皆发生巨大变化。983年, 宋把进士划分为三甲;1007年, 把进士划分五等, 及第为一、二等, 出身为三等, 同出身为四、五等。于进士录取人数上, 宋亦比唐代要高得多。唐代进士的录取, 每次几人或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 宋朝每次录取二三百人, 多则五六百人。录用者依排名顺序, 获任不同官职, 排名前者得高官[2]。

主体为蒙古贵族的统治政权元朝, 与宋朝科举制度发展相反, 元将国人划分为四等, 一等为蒙人、二等为色目人、三等为汉人、四等为南人。据史料记载, 整个元代政权科举考试共举行十六次, 仅录用进士一千一百三十五人。科举入仕之难, 令广大知识分子被迫弃学, 至使元代产生“习儒者少”的现象, 科举制度处于衰落。

4. 科举制度鼎盛及终结期。

科举制度鼎盛期的明代, 以乡试、会试及殿试三级展开。每三年一次的乡试, 又称为乡闱, 由南、北直隶与各布政使司举办。会试, 又称为礼闱, 于乡试的次年, 在京城展开, 为国家一级考试, 由礼部主持, 会试参与者务必是乡试中举的举人。殿试, 于会试之后当年进行, 前来参加考试之人皆为贡士, 贡士于殿试中皆不落榜, 由皇帝重排名次, 为明代科举的最高考试级别。因自身存在的弊病, 令科举制度营私舞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3]。

科举制度的终结期———清朝。科举仅为汉人所铺设的参与时政的阶梯, 满人则无须通过科举考试, 享有诸多特权, 其施行民族歧视政策。科考内容, 以八股文为主, 实现对士大夫思想禁锢的用意, 尽管清政府对科场舞弊处罚严厉, 其弊端愈演愈烈, 成为历史发展的阻碍, 最终科举制度消亡于清朝。

二、科举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作用

科举制度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以统治需求出发、实行的分科考试选拔各级官吏制度。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 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教育皆产生了巨大影响,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不仅仅对中国社会发展、对国际社会也形成了一定影响。科举制度于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上取得的成绩, 吸引日本、朝鲜及越南等国前来学习, 且仿效我国创建适于自身的科举制度。西方的英、法、美、德等国将科举制度与西方文明相结合, 逐步形成了文官科考制。西方人称其为“最奇特、最令人赞叹的选拔公仆的模式。”当下, 尽管科举制度已然消逝。可其公开、平等的主张, 仍旧发挥其作用。

1. 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的政治作用。

科举制度的推行, 由根本推翻了两晋南北朝时豪门世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 科举制度极大限度地网罗全国优秀人才, 扩大了统治政权基础。科举考试初期汲取了前世诸多选拔人才的经验与教训, 分科分类的进行人才的选拔模式, 更加利于统治者对各类人才的选拔, 令出身寒门的庶族能够依此阶梯获得参政的机会, 令怀才者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同时, 制约了豪门世族对科举的垄断。

2. 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经济的影响。

经济为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普遍而言, 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好坏, 经济发展好, 教育发展就高。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呈正比。如此, 教育的发展, 可推动经济发展。科举制度将读书、考试及做官融为一体, 极大地鼓舞了考生学习的积极性。书院等教育模式的发展, 带动了老师职业及书馆与印刷等事业的发展。学生去书院学习, 需买教材、交学费、还要买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具, 此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教界的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为社会生产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力量。科举制度的完善,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亦包含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极大地提高了国家收入及人民收入, 推动了国家经济增长。科举制度于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同时, 唐宋时, 文化的繁盛, 吸引周边及西方国家远道求学, 带动了外贸交易的发展。

3. 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等, 多数皆经科举跻身上层社会, 获取其施展才能的基础。知识分子为社会的代表、民族的精神面貌,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 皆由科举制度塑造。有着悠久历史的科举制度形成后, 其又再生了文化制度。平民化的科举制度,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明的进程。科举所倡导的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理念, 令广大下层百姓有了入仕机会, 历史上北宋的欧阳修、范仲淹等皆出身贫寒。明代有徐光启、清代孙嘉淦等亦皆寒贫。若无科举, 恐诸人永无出头之日。科举制度的公正、平等, 催生了文官政治在封建社会的成熟。科举制度, 西方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不仅令中国古代产生诸多善于治国的名相、名臣及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最主要的一点是令中国文官政治日趋成熟, 涌现大批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学者、教育家与科学家以及诗人等, 对促进中国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文官政治的影响, 形成了中国重教育、刻苦读书的传统品质。科举制度具有文化思想凝聚整合及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作用。

4. 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纵观当下中国教育, 诸多稍具规模的选拔考试, 皆与古代科举考试有相似之处。一些考试手段与预防作弊措施由科举而来。古代科举存在的弊病, 于当下的考试或依然存在。尤其严重的是“升学主义”盛行。很多学校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 教师为考试而教学, 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学生德育智的全面发展, 学生为了招架频繁考试, 而陷于题海, 养成仅重知识的记忆, 而忽视实践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因此, 出现一些呼吁素质教育、放弃应试教育的呼声。而我们不能把学校存在的个别学生问题皆归罪于应试教育, 呼吁废除考试的观点亦是不成熟的。考试依然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 是顺应我国国情与文化发展的选拔模式,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皆然对立, 不经考试的教育机制会造成素质低下。凭推荐方法升学, 结果多为权力, 关系及金钱的竞争, 非学生文化素养的竞争, 转为家长之间的竞争[4]。此点, 建国停止高考的深刻教训得以验证。仅凭推荐的免试学生不一定品学兼优。家长们为争有限名额, 托关系走后门、大展拳脚, 学生凭权势而弃学, 此风之下, 何来高素质人才?只有与时俱进、深入改革, 伴随历史推陈出新, 考试方可焕发活力。中国为考试古国, 对学校教育影响极其深远。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 方可创造出符合国情的教育模式。科举考试所带来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为公平竞争的方法。

从历史档案中我们发现古代科举制度, 对我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皆具有深远影响。其推翻了以推荐为主的豪门世族垄断的仕途模式, 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策略, 令出身寒门者也可经个人努力金榜题名。富贵子弟不通过考试亦无法走上仕途。古代科举制度实现了平等、公正的同时巩固了封建政权对经济、文化及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希望通过此论题的研究, 可为我国未来的教育, 寻找出更加符合国情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2]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3]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浅谈封建科举制度的衰亡 篇8

一、生活时代不同

范进和孔乙己是生活在两个不同时代大背景中的人物。《范进中举》创作于18世纪中叶,正值清王朝的康乾盛世,科举制度如日中天,八股习尚弥漫社会,范进便是这样的时代里一个热衷举业的读书人。当时统治者用科举的办法,用官爵俸禄笼络、收买一批为他们效力的文人。只要登科中举,就能从一介书生摇身一变为官老爷,不但显身扬名,光宗耀祖,而且土地、房屋、金银财宝应有尽有。这对于读书人来说,的确是一种莫大的诱惑,所以范进从20岁开始应考,到54岁共考过二十余次,仍不甘心放弃机会。

孔乙己所处的时代就与范进不同了。《孔乙己》写于1919年,而孔乙己应是生活在19世纪90年代的人物。那时已是清王朝崩溃的前夕,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的震撼下,维新变法正在积极酝酿,八股取土制度受到了批判和否定,面临着最后的灭亡,孔乙己便属于最后一批不觉醒的受害者。范进和孔乙己都是生活在清王朝的读书人,但最后的归宿并不相同,一个飞黄腾达,一个潦倒而死。尽管结局不同,他们的遭遇却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他们周围的人们所筑成的人文环境也真实地反映了科举制度走向灭亡的进程。

二、生活环境不同

范进周围的人群中,胡屠户被刻画得最为充分,作者层次分明地描写了他对范进态度的前后变化。当落魄的范进考中了秀才时,胡屠户态度稍变,他送来一副猪大肠和一瓶酒相贺,并叮嘱范进要在做田的、扒粪的平头百姓面前“立起个体统来”。但秀才毕竟等级太低,所以胡屠户仍不住地啐骂范进是“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尖嘴猴腮”“不三不四”。当范进果真中了举人时,胡屠户的态度大变,他提着七八斤肉,带了四五千钱前来贺喜。他认定范进是天上的“文曲星”,称之为“贤婿老爷”,连声吹捧他的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连城里头张府、周府的老爷们都没有他女婿这样的“体面的相貌”。胡屠户只是成千上万个市侩中的一个,他们不仅仅庸俗、势利,而且形成了一股庞大的世俗的动力,促使范进热中科举,执意考取举人,进而维持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存在。

还有乡绅张静斋、那群邻居对待范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举在当时下层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众乡邻和胡屠户所巴结、奉迎的不是范进这一个人,而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统治阶层,中科举制度之毒的岂止范进一个人,在他周围还有形形色色、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受害者。

鲁迅在《孔乙己》中细致描绘了格局特殊的鲁镇咸亨酒店,那曲尺形的大柜台和对着柜台的门槛,便是主人公出没的背景。作者又通过众多的做工的人、掌柜、小伙计、孩子们以及丁举人和孔乙己,从各个角度展示了一片纷繁生动的人文环境。

孔乙己的遭遇原本是不幸的,其生活境况也应该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嘲笑、轻蔑他的偷窃行为还情有可原,最让孔乙己难堪的是人们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所以,每当提起这个问题,孔乙己便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眼中,孔乙己无异于一道下酒菜。孔乙己精神上的痛苦、心灵上的创伤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只是要用戳别人的伤疤来找到他们生活中少有的乐趣,并以欺压弱小者来维持心中那份短暂的平衡。当孔乙己用手最后一次“走”到咸亨酒店的门槛前时,面对这个濒死者的“颓唐”的面孔、“恳求”的眼光,掌柜的第一句话便说:“你还欠十九个钱呢”,人们报之的也依旧是嘲讽与讥笑。孔乙己悄无声息地死了,可以说孔乙己不只是被封建科举制度毁灭了,也是被他周围的人吞食了。

三、命运结局不同

范进和孔乙己同样只会读书,热中举业,同样不具备劳动生产的能力。但范进没有堕落成孔乙己那样因为偷窃而受人嘲弄、遭人毒打,他因为无能而经常被丈人训斥、辱骂,其滋味也未必好受。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范进不是依靠“科举取士”这块敲门砖敲开了功名利禄的大门,其生活之困顿决不会亚于孔乙己,其最后结局恐怕同样是挨冻受饿吧。

范进和孔乙己展示给我们的是封建社会众多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的两种命运。孔乙己在精神、肉体的双重折磨下,在旁人的冷笑声中悲惨地死去;范进进学、中举当了官,爬到了统治阶层,他要在做田的、扒粪的平头百姓面前“立起个体统来”,而和那些乡绅、贡生、知县去交往勾结。实际上,他那忠厚老实的灵魂已被腐蚀掉了。孔乙己的死固然是个悲剧,而范进又何尝不是一个比孔乙己更大的悲剧?尽管他的肉体还存在,然而作为人的崇高的品质和精神价值却早已荡然无存了。

孔乙己与范进两者的悲惨命运的制造者恰恰就是那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可以说,这旧的制度不但剥夺了人们起码的物质生活的权利,而且对于人的精神品质,对于人的才能和智慧也予以了无情的毁灭。人是一切财富中最可宝贵的,正是这最宝贵的财富却成了封建礼教、封建制度最不惜力的践踏对象。这正是学生从范进和孔乙己两个人物命运的表面差异中能够挖掘出来的共同认识。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人们对于读书人、对于科举制度的态度变化:从艳羡到轻蔑,从吹捧到嘲笑,这正可以折射出封建科举制度从兴盛走向彻底衰亡的历史变化进程;我们还可以体察到人们对于统治阶层由崇拜、奉迎到畏惧、冷漠的转变,从而审视封建主义统治趋于崩溃的社会基础。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教案小班集合下一篇:七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黑白世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