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共12篇)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1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创立
我国的养老保险事业, 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 便和新中国相伴相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劳动保险条例。这个条例受到当时经济条件限制, 适用范围比较小。1953年, 国家开始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政务院对195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进行了修改, 修定后的《保险条例》扩大了实施范围, 降低了退休条件, 提高了退休待遇, 增设了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的退休待遇。两次立法, 基本上形成了我国企业职工退休制度。1958年2月6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这个规定主要体现了:一是放宽了对那些身体衰弱者的限制, 他们只要达到一定的工龄就可以提前退休。同时那些身体衰弱的职业革命者, 国家允许他们在达到一定工龄时自愿退休, 不受年龄限制, 照顾了那些身体衰弱的职业革命者;二是退休费做了适当调整, 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照顾了参加革命工作较早的老同志;四是对有特殊贡献的退休金发放进行了明确。这个规定比以往实行的退休制度更加全面, 也比较符合当时的国情。
二、著名的国发[1978]104号文件
之所以说著名, 是由于国发[1978]104号文件是一部重要历史文件, 是我国正式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离退休和退职制度的重要标志, 其贯彻实施长达三十年之久。
1976年10月, 长达10年的文革结束。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78年, 国务院以国发[1978]104号文件发布实施《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对国有企业职工、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条件、待遇水平作了统一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 女干部55周岁, 女工人50周岁;特殊工种可提前5年退休。二是连续工龄满10年即可享受退休待遇。三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 按本人标准工资的90%发给退休费;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 按本人标准工资的80%发给退休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革命工作, 连续工龄满20年的, 按本人标准工资的75%发给退休费;连续工龄满l5年不满20年的, 按本人标准工资的70%发给退休费;连续工龄满l0年不满l5年的, 按本人标准工资的60%发给退休费退休费低于25元的, 按25元发给;对其他有特殊贡献的群体另行规定了不同的优惠待遇和扶助政策。四是退休费从企业成本中列支, 由企业支付给退休人员, 并由企业承担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三、实行养老保险费三方负担与社会统筹
改革开放以后, 原来由企业负担的“企业保险”已不能适应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1991年6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1991]33号) , 实行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改革, 改变养老保险费由国家、企业负担, 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提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1993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1995年3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 (国发[1995]6号) , 确定了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对建立个人账户、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等重大问题作了重大改革。
四、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997年7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 提出在1998年底前,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统一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规定企业的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0%, 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不低于本人工资的4%, 以后逐步提高到8%。 (2) 统一个人账户的规模。规定按职工缴费工资的l l%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 不足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 (3) 统一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按当地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 个人账户养老金按其个人账户积累的本息和的l/120计发。
五、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
1998年, 国务院出台《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发[1998]28号) , 要求1998年底以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以下简称省、区、市) 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机制, 调剂金的比例以保证省、区、市范围内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为原则。到2000年, 在省、区、市范围内基本实现统一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 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省级垂直管理。
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总结过去20多年养老保险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对养老保险制度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文件从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 扩大覆盖范围;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 合理确定基本养老金水平;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划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及个人的责任;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 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进一步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重要阐述。
摘要: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在不同时期发布的养老保险文件为脉络, 简要论述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创立、改革和逐步完善的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创立,改革,完善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2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型保险计划,由此初步构建了我国现代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框架。
第一个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占了主要地位。我国对城镇企业职工强制实行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保障水平较低,覆盖面较广。到XX年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为14736万人,其中职工11128万人,离退休人员3608万人。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我国政府鼓励当地政府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的探索和试点。
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个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它由政府政策鼓励,企业自愿建立,企业或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费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通过商业机构运营,给付水平由缴费和投资收益率决定。目前我国只有极少数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为职工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险,尚处于零星发展的状态。XX年补充养老保险覆盖职工人数是560万,不到全部企业职工的5%。XX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出台为企业年金的发展搭建了制度平台,无疑将对这一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是个人储蓄型保险计划,由劳动者个人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产品等方式实现。目前,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和附属地位,水平很低,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XX年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保费收入为420亿元,人均保费支出不足40元,而XX年全国人均退休金为8777元。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公共选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在提高制度效率和促进公平、保障社会平稳运行与防范老年贫穷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创新思维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改革道路,初步形成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多层次体系框架,与国际上流行的“三支柱”保障理论相契合;二是通过全面和渐进的改革实现了由传统保障制度向社会化的责任分担制度转变,改变了依靠政府和单位的传统保障观念,适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为一定数量的居民提供了养老保障,并开始形成了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使离、退休人员能够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四是有效改善了公众的消费心理预期,促进了即期消费,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养老保障二元结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缺失。在传统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下,我国养老保障也呈现出二元结构。农村养老保障还是以家庭保障与土地保障为主,没有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保护其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这无疑是制度最大的不公平。
在部分地区试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实际模式与商业养老保险无异,没有任何财政支持和补助,经办机构还从保费中提取3%的管理费。因此受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上缺乏统一管理和规范运营,投资渠道狭窄,原有制度出现经营困难,并呈收缩的趋势,参保人数由1998年的8025万人下降到XX 年的5428万人,参保率由1998年的%下降到XX年的%,保险基金出现严重的缺口。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有限。制度的不公平也体现在城镇地区,基本养老保险主要覆盖了国有企业。虽然非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在许多地区占一半以上,但其覆盖范围参差不齐(20%—90%),这类人群就业较不稳定,更需要参保。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职工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例在12%左右,参保职工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例在40%左右,参保职工占城镇在岗职工的比例在80%左右。
现行制度参保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制度不完善,部分城镇人群未纳入保障范围,如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二是缴费率太高,待遇不稳定,受到大多数非国有企业的抵制,扩大覆盖面进展艰难,三是国有企业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有限的覆盖面会加剧缴费负担,限制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进而容易形成覆盖面下降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下,不同人群所享受到的养老政策是不同的,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别比较大。如公务员依然享受计划经济时代的退休养老政策,而自由职业者的养老政策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而被人为地排除在现有制度之外,部分企业因经营困难无法按时缴纳保险费,其职工的养老保障也无从得到保证。对于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养老保险方案,体现了制度的多元化和不同人群的特点,本无可厚非,但应保证纵向和横向的相对公平性。在我国条块分割,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行业人群养老政策的区别太大,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与拒缴率居高不下,费用分担苦乐不均。由于转轨成本没有得到合理的分担而沉淀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因此在制度设计及其运行中,由在职人员承担了转轨成本,他们同时为自己和已退休人员的养老付费,面临双重负担,使企业面临着缴费和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部分地区,企业的福利负担甚至超过职工工资的40%,以致部分效益不好的企业拖欠缴费现象突出。
目前,企业、事业单位仍是社会保障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我们现行的养老体制虽然说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但绝大多数仍是以企业为载体,缺乏整个社会共济的保障机制。有些效益不好,特别是严重亏损的特困企业,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就更谈不上“养老保险”,养老金的拖欠非常突出。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需要继续健全和完善。
根据测算,我国的现实是:在职人员的实际缴费率高于理论缴费率五个百分点以上;养老金替代率在不同年份之间波动和差别比较大;在大部分年份,理论缴费收入大于当年实际缴费收入,差额有增长的趋势,而理论支出均小于实际支出。这反映了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调整机制的不完善,难以有效激励劳动者参保,也难以有效约束其不当利用制度的行为。
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目的之一是保证劳动者的有效供应,但也会提高劳动力使用的成本,可能会抑制对劳动力的需求。高效率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在成本与保障之间达成一种平衡。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98年的%逐渐上升到XX年的%,这主要是由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的,是否存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负面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但在一定程度上,这可能说明了该制度在保障劳动力方面的不足与低效率。
第二、第三层次发展滞后,多层次体系成为形式。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可以减轻公共养老保险的财政压力,促进经济增长,体现出效率与公平的动态统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但目前第二层次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依然停留在争论中,企业年金业务在行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相关立法、监管、风险控制机制尚不完善,市场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启动和发展。作为第三层次的商业养老保险,受国民保险意识和税收政策的限制,覆盖的人群也非常有限。第二、第三层次规模较小,发展滞后,多层次体系成为名义和形式上的,加之制度的不完善,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影响。
社会统筹基金隐性债务巨大。社会统筹基金除支付基础养老金外,还要支付“老人”的全部养老金和“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然而,改革前积累的资产远远低于应支付的当前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之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规模巨大,各方研究结果均在3万亿元左右。为弥补这笔债务,要求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高于当前待遇成本。尽管国家规定了很高的企业缴费率(工资总额的20%左右),并且还有增长的趋势,但是除非有其他的资金来源,否则国有企业和国家财政均无力负担这笔债务。
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的合并运行。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的合并运行是制度效率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分别实行基金完全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是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基金模式和再分配模式,应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的混账运行,使得统筹部分透支了个人账户资金,并未形成实际的基金积累,使得改革陷入困境。其一,两个账户的合并运行容易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其中产生的问题最终会落到政府的身上。其二,统筹基金透支了个人账户,使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仅成为一种记账的手段,基金的投资与积累无从实现,目前已有7400亿元的资金缺口。其三,统账结合模式的目的是逐步实现从原有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但由于个人账户成为空账,制度实质上又回到原有的现收现付制。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制度中政府行为与责任的定位与运作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政府与市场角色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规划,缺乏整体的思路和方案;二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对补充养老保险介入过深,限制了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三是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提供与财政支持等方面承担的责任不足,而对其经营却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四是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滞后,缺乏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约束,随意性较大;五是缺乏支持、补充与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相配套的政策,限制了体系的健全。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角色的冲突。制度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管理职责划分不清。尤其在对社保基金缺口的承担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往往形成“人人靠社保,社保靠财政,财政靠中央”的局面。
立法滞后,制度非正规化。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立法不健全、立法层次低、缺乏必要的法律责任制度、法律实施机制较为薄弱等问题。如社会保障监督机构没有与管理机构严格划分开来;缺乏对欠缴社保费的行为和拖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行为的法律制裁措施,非法挪用、挤占社保基金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得不到及时惩处等。
在借鉴国际经验和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们应当从系统思维的角度,理清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思路。
国外的经验表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具有较高的效率,我国国情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应当坚持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的指导思想。我们在稳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应当努力促进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使三者达到合理的养老替代比例。同时还应引导、鼓励商业保险机构运用其精算、管理、服务等技术优势,服务于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基础型、成长型、享受型各层面,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
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其经营管理的期限长达数十年,因此应当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分别完善三个层次的立法,如社会保险(障)法、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等,规范筹资方式,明确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规范资金的运用与投资,加大处理违规行为的力度,统一监管标准,保障资金的安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发展。
由于隐性债务数额巨大,我们只能在较长时期内,积极寻求筹资渠道,逐步偿还。一是可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如发行国债、福利彩票等财政手段筹集养老基金;二是可通过国有资产的合理分割筹集资金;三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逐渐实行分胀管理,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四是可考虑开征养老保险税,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五是稳步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凌乱而不成体系,优惠比例、结构、地区均有限。如企业年金,我国规定工资总额的4%~5%以内从成本列支,国外大都超过10%。而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在发展的初期,迫切需要税收政策的支持,这一点已为国外的发展经验所证明。因此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呼吁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和严格税收监管措施。
保证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的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实现保值增值。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收益稳定、盈利性好的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或进入不动产抵押二级市场等多种方式,拓展适合养老保险基金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特点的投资渠道,科学确定投资组合和策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长效保值增值机制。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3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保险;挑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89-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关系到人民切实利益的社会保障方面。目前,我国的养老制度较之以往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养老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因此在当今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对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更大的挑战,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已产生巨大的威胁。
1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分析
1.1 新中国成立阶段的高出生率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了快速恢复生产力,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并且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出生率十分的高。并且那个时期出生的人生活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步入老年,导致现在的老龄人口急剧增加。
1.2 新生儿的存活率以及人的寿命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医疗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条件都得到极大的改善,为人们的生存创造了有利条件。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婴幼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婴幼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生存到现在已经步入了老年,增大了我国老年人的比例。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是其必然趋势,这也是老龄化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1.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为了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在政策的干预指导下人为的降低人口出生率,出生率的快速下降,这也是我国人口比例失调最主要的原因。由于青少儿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人口比例逐渐上升,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2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保险制度带来的挑战
2.1 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得到延长,我国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并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尤其是“80后”和“90后”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能力逐渐下降,社会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动较大,尤其是农村子女一般都在外打工,空巢老人现象不断增加,子女对于老人的关注比较少,无法及时了解老人的需求,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弱化[1]。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传统的家庭养老思想也发生了转变,造成家庭保障功能不断降低。
2.2 社会养老制度供养人数的增加加重了政府负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并且快速发展的医疗事业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我国的死亡率处于小比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也在不断降低,我国人口结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这也是我国赡养比例增加的根本原因[2]。就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来说,获取养老金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我国保障制度缴费人数基本不变甚至还在不断减少,我国现行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存在较大的风险,政府养老负担较重。我国以往也实施过现收现付模式,目前我国依然存在较大的历史隐性债务,政府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剧。
2.3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给付年限延长,养老保险供给不足
据不完全统计证明我国人口人均寿命以到达72岁,这说明我国人口的退休寿命得到延长,人们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年限不断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需求量不断提高,给我国养老基金的支付带来巨大压力。为了增加社会保障能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也得到不断变革,目前我国推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强了我国社会养老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隐患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历史隐性债务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长久运行的关键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长远发展,我国政府不得不透支个人账户,使我国个人账户一直处于空账运行状态。并且随着养老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个人账户的空账金额也在不断增加,社会养老基金明显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2.4 老龄化形势研究,进一步挑战社会板块化养老保险制度
为了适应我国国情发展需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板块化、碎片化特点,即我国存在多种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另外还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双轨并行,这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最主要的矛盾。这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双规并行特性在统筹方法、支付渠道以及享受标准方面得以充分体现。而且这也是两种保险制度差异性的具体体现,使公职人员与企业普通职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国家现已开始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但并轨的同时也新的问题,例如并轨后短时内的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和待遇差距,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历史欠费处理问题等都亟待解决。
3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所采取的措施
3.1 正确认识城乡差距,保持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性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也应该有所区别。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老年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农村养老问题也已经成为社会民生关注的重点。农村发展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越来越大,应该提升农村人的养老意识,变革传统的养老思想,增加农村人的投保数量,切实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普及度。
3.2 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有利的经济社会环境
为了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长远发展,必须提高保险基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提高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有效防范市场运营风险。同时,还要将保险基金更多的投放到能够获得稳定收益的基础实施方面。其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能力。为了缓解社会养老保险支出负担过重的问题,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节源开支,减少行政费用支出,全力支持养老保险基金。另外,提高工资收入,改进初次分配。通过提高劳动报酬,进而提高养老金水平,可以使我国整个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
3.3 不断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必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的解决养老一发展之间的矛盾,保证我国养老制度能够可持续性发展。就业人口产生的产品和服务是做好养老工作的关键,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将资本投入到人力资源方面,进而提高我国人口的综合素质。
3.4 构建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
上文中已经提到目前我国的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单纯地依靠家庭进行养老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对养老模式进行变革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我国政府逐步加大了对养老基金的投入力度,逐步实现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的新型养老模式,充分展现国家在社会养老中的主体责任。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我国人口比例严重失调,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给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其运行的长远性、稳定性,因此我国需要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社会参保范围,从根本上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长远发展,有效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创造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张世青.人口老龄化的养老保障挑战及政策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4(10):71-77.
[2] 周志凯.试论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月刊,2005(6):143-147.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4
我国农村的所占比例比较大, 集体经济水平比较低, 农村人口复杂没有固定收入, 由于集体和国家的财力有限, 不能给农民养老更多的支持, 农民的养老问题最后归根结底到自己身上, 说明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只能寻求新的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论证, 确定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机构, 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 集体补贴和国家补助为辅的政策, 这种保险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不会增加国家的负担, 完全是个人保障为基础, 资金方面秉持个人缴费为主,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其中, 个人缴费要占60%以上, 然后参保人会得到集体的适当补助, 国家也会进行免收增值税;第二, 资金的关系明确, 实行个人透明的管理模式, 使农民完全理解参加养老保险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避免思想上的顾虑。“个人账户积累, 按总额确定发放标准”, 采取个人账户的办法, 将所有的积累补贴都记在个人名下, 农民能领到多少钱, 取决于账户积累资金;第三, 缴费标准根据个人情况综合选择, 适应农民收入, 可以按年交也可以按季度交;第四, 实行务工、务农的人员养老保险一体化, 实行统一管理, 有利于劳动岗位的自由流动。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农村人口作为我国人口比例大块, 老龄化问题更应该值得关注, 农村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负担,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 要推进农村改革, 维护稳定,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保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全世界范围,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但是在农村养老保险比较落后, 农村比城镇晚的原因是:社会养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农村的生产和经济相对城镇是落后很多的, 因此农村还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度, 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这些都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确定了基础。而且“八五计划”也指出, 在农村采取积极引导, 建立不同的保障制度, 当统一全国养老保险制度后, 农村的养老保险进入整顿规范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一般认为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1980年以后, 我国富裕的农村建立退休养老制度, 并给予一定的补贴。1986年, 我国正式提出在农村实行发展社区养老模式, 到了1988年, 部分农村进入保险制度, 1990年8, 000多个乡村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国务院明确民政部负责养老保险职能。
第二个阶段:试点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务院首先选择合适乡县进行养老保险的试行, 确立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 并由民政部下发保险基本方案, 强调个人为主, 国家支持的政策, 实行个人账户模式, 截至1992年年底, 全国共有6, 000万农村人口参加, 基金达到60亿元。
第三个阶段:发展阶段。到1993年, 民政部门在张家港召开工作会议, 商讨全面推广养老保险工作;同时, 国务院批准建立农村养老机构, 再加上各种政策陆续出台, 引导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不断前进。
第四个阶段:分类管理阶段。工作进行到1995年, 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农村社会养老的工作意见, 文件指出:养老基金不得挪用, 想办法如何增值。同时指出发展期间存在的管理问题, 提出加强管理的方针。要求积极稳定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目前还没有条件达到商业保险, 要逐步过渡。
第五个阶段:整顿阶段。1999年, 国务院发布文件强调, 保险工作的整顿方案, 新业务都被勒令停止。劳动部门决定, 研究适合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直到2005年, 全国的管理体制才基本理顺, 但目前的工作还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农保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方向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从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我国农村占地面积大, 地区差异大, 经济水平又很低, 农民没有固定收入, 政府财力有限, 不能包揽, 主要还得靠农民自己, 农村的养老模式不能参照城市的, 需要新的模式。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速度快, 取得一定成就, 但是受到其他方面原因的影响, 农保举步维艰, 我们今后将重点加强规划, 规范管理制度。同时, 政府部门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提高对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视度, 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摘要: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待遇, 我国政府努力构建一个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保体系。养老保险主要由社会养老保险组成, 而农村养老保险是政府积极奋斗的目标, 现在我们国家农村好多地方还没有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有些比较富裕的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做得比较好, 但还有很多问题。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养老保险研究比较多,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专注不够, 需要重新认识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探讨建设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发展历程,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1]苑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1.
[2]冯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万婕.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5
2010-3-31 13:36 任舸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文章简要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取得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2006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6990万人,其中城市就业人数为28310万人,城市就业人口比例为36.77%.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理论覆盖率从2001年的38.8%增长到2006年的42.8%,覆盖率仍不足50%.显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养老保险基金“所有者缺位”
当前,我国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实质上是缴费人的资本或劳动收入的一部分,所以,从经济学上产权明晰这一原则出发,理应成立一个代表缴费人利益的组织来对这部分基金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由政府代管,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所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就处于“所有者缺位”继而“所有权悬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融资困难和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社会救助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农村才刚刚开始发展,保障制度亟待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政策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口结构逐步老化,农村家庭保障日益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村人口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探讨
(一)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多层次养老制度制度体系,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保险机制的要求,应全面覆盖无力缴费的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社会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寿险、家庭保障等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第一层次: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供款的模式,即企业和个人为主,政府提供补贴,实行现收现付筹资方式。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参保率。由国家行政部门管理,执行保障和再分配功能。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多缴费者可以多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第二层次: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保障。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实行劳动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由企业为主,个人为辅供款,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企业职工,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实行激励机制,保证缴费者退休后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为充分的保障。
第三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寿险保障。采用自愿性,由政府提供政策,个人具有经济能力和偏好选择,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高收入人群,是在具有了基础保障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政府可视经济发展需要,给予政策扶持。
第四层次:传承家庭养老保障。家庭成员对老人的赡养是互惠互利关系的体现。年轻一代对父母提供照顾,也为自己将来获得子女照顾创造了道德基础,这种供养与反哺的循环使家庭养老能够延续。
(二)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
扩大覆盖范围,是基本社会养老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目前扩大覆盖范围的政策是出于制度内的资金不平衡的需求,缺少统筹机制。这种以扩大覆盖面为手段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政策背景,使非国有企业产生了其缴费将被用作于退休人员较多的国有企业,进行实质上是现收现付性质的收入转移支付的预期,而与此同时,国家又没有对非国有企业及其缴费相对应的养老金承诺做出制度化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制度漏洞是造成覆盖率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国有、集体企业使用农村、外来劳动力临时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农民工,大部分没有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因为,其中的很多制度规定是很难执行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国家规定个体户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8%~20%缴费,其中的10%~11%记入个人账户,8%~9%记作社会统筹部分。个体户的雇工也是这个总比例,只是个人缴8%~9%,其余由雇主缴纳。自由职业者按这个总比例,全部由个人缴纳。由于操作很麻烦,而且很难得到这些人的理解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规定中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本来是个人全部缴纳的,但是进入社会统筹部分其所有权则不再属于他们自己的了,如果他们中途出现意外,继承人只能继承记入个人账户的那部分,很难吸引他们入保,这种规定不被理解。这是非国有经济不愿意参加目前的养老金计划的背景原因,也是扩大覆盖面工作难以推进的原因。
(三)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
造成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出现“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直接管理过度的结果。当前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完全是由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管理的,政府既是监管者,同时又是帐户的直接管理者。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帐户中积累的基金难以得到有效地运作。因此,应当将政府的管理职能限制在社会统筹这一大块,即现收现付部分;而个人帐户中的基金部分,则可考虑借鉴国外管理养老基金的成功经验,成立养老基金会组织来管理个人帐户中的基金,基金会组织应当是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并且,为了保证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这样的基金会应当是竞争性的,即成立多个基金会组织,职工可自主地选择决定加入哪一个基金会,也可自由地退出。政府间接作用的增强则表现在加强监管职能方面。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定期考核其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由非缴费普惠性养老模式、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年金及个人寿险储蓄性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等多层次构成。其中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产品的目标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员,是养老保障是发展的主体。企业和个人寿险储蓄安排的养老保障将成为城镇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补充性质资金来源,也是提高退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非缴费普惠性养老保障目标是贫困老人,利于消除贫困。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主体。同时,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均是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发展社区养老。
中国当前实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基本上是符合现实国情的。由于改革方案很难尽善尽美,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改革进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才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刘子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2]李连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作用[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3]郭崇德。社会保障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钟仁耀,查建华。上海社会保障和谐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何平。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现状与评价[J].社会保障制度,2002,(12)。
[7]张松,王怡。论我国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J].人口学刊,2004,(3)。
浅谈汽车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篇6
【关键词】汽车;保险;改革;发展
1.我国汽车保险的改革
德国新手的保险费按260%计算,然后逐年递减,最低可减至35%,但是前提是不出事故。一旦出了事故,第二年的保费率会提高大约50%左右。这样的政策一举两得:鼓励了驾驶员安全驾驶,驾驶员少出事故,又有利于保险公司的赢利。借鉴国外汽车保险制度的经验,得出许多启示,找出中外车险水平的差距,有利于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车险市场的初步调整
车险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与德国相似,我国车险改革初期仍以较低层次的费率竞争为主要营销手段。因此,在改革启动之初的2003 年前半年,车险费率一路走低,同时,赔付率则逐步攀升。与德国不同的是,仅半年多时间,我国车险市场的平均费率就开始呈上扬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多年的市场经济进程已经为车险改革打下了较好的制度基础。车险改革之前,财产险市场除人保和中华联合外都是股份制公司,有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人保虽然由于体制等诸方面原因转型较慢,但股改后公司经营理念调整得也很迅速,局部地区人保费率开始上调。另一方面,传统财产险领域竞争亦很激烈,不存在较高的利润空间,保险公司只有通过主动的战略调整、产品创新及内部架构重组,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德国的激进式改革花了近五年时间才走向规范,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未及一年,市场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对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国外经验告诉我们,作为财产险的重中之重,车险改革不会一蹴而就,对改革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前瞻性的准备,车险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3.我国车险存在问题概述
3.1现场勘查难。保险公司有关理赔的规章制度要求第一现场勘查率力争达100%,而实际工作中却达不到70%。虽然,保险条款和索赔须知明确要求,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可实际上,由于缺乏法律层面的理赔规定,加之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事故当事人的不良动机,使保险理赔的责任判定和实际损失的认定,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3.2调查取证难。为了准确认定责任损失,防止骗保现象的发生,保险公司一般都会制定严谨的理赔程序,依据气象、水文、公检法等代表国家权威部门或关联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作为理赔处理的重要或唯一证据。但从目前来看不尽如人意,取得证明文件的手续过于繁琐,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索赔带来了较多的麻烦。更甚者,一些部门为了营利目的,不负责任的乱出证明。对权力部门的过分依赖,使得保险公司理赔工作效率大幅降低,支出了许多本不该支付的赔款。
3.3理赔控制难。一是保险理赔的专业技术咨询鉴定系统缺失,常常引发理赔争议。二是业内信息披露系统缺失,业内外的黑名单制度尚未推行,不法之徒逍遥法外,使保险公司防不胜防。三是询报价系统失真,市场信息的权威性及传递损耗,极易增加赔付成本。四是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里外勾结,共同谋利的现象不断发生,利用了保险公司自身管理的缺陷,使管理者防不胜防。
4.社会环境影响理赔效率
4.1法制环境不健全。当前,保险业所运用的法律、法规或条例,有些条款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尽管有些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正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但立法建设滞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由于新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出台,旧法规是理赔的根据,出现了大量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赔付率上升,赔款增加。此外,各法规之间磨合性差,存在明显的衔接“缺口”,相关法规的相应条款之间存在冲突,语言不规范,表述不清晰,使得保险理赔人员在处理赔偿实务时,无所适从。保险公司法制观念薄弱,对采取法律方式处理索赔存在后顾之忧,担心会由此影响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的印象,往往采取“内部消化”、“私了”,从而埋下了理赔风险的祸根。
4.2诚信环境不理想。我国保险业诚信环境不甚理想是造成我国保险理赔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保险公司信用度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投保容易,索赔难;收费迅速,赔款拖拉”现象已成为广大投保人的共识。第二,不论索赔金额大小,情况是否清楚,都要经过复杂的甚至是不必要的程序。第三,保险公司不严格履行赔款时限义务,许多赔款的时限都超出了法律的规定。另一方面投保人也存在信用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险欺诈。保险欺诈并非新鲜事物,从保险业诞生之日起,欺诈事件就如影随形。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国际上某些险种因被欺诈而导致的赔款支出最高可达保险费收入的50%,平均保险业务的欺诈损失在10%—30%左右。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保险欺诈活动也日益频繁。
4.3人才环境不适应。我国保险理赔纠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展业人员在展业时没有履行应尽的解释说明义务,存在误导投保人的现象。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关于保险公司责任免除条款,《保险法》特别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但是在理赔实际工作中,部分业务员在展业时只说明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会得到多少赔偿,而对一些限制性条款及责任免除条款则讲解很少,甚至不提。一旦发生事故,被保险人、受益人对保险赔偿金额希望值高,而实际赔付往往达不到投保时的要求,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保险理赔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保险标的涉及面很广,而且标的风险的成因也十分复杂。这就要求保险理赔人员,特别是估损、定损、审核方面的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理赔经验,较强的辨伪能力。而现有的理赔人员大多数并不具有这种知识和能力,致使在理赔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办事效率低下。每当出现复杂赔案时,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5.结语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7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1. 农村老龄化、家庭养老的方式变化加重了社会养老保险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据大幅比例。从年龄分层角度讲, 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的基数不断增大。从1990年到2000年, 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从768万增加到了1199万, 增加速度远远超过老年人口和总人口。预计到2020年, 我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超过2700万。81%的高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病, 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理, 16.7%的人或多或少需要帮助, 5.1%完全依赖他人。并且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 愈来愈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 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 年龄结构发生变化, 老龄化趋势严重, “两头大, 中间小”的局面更加突出, 这便使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赡养老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 父母养育子女, 子女赡养父母是义务、是责任, 这一传统代代相传。家庭养老方式一直都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调查资料显示, 在我国生活上需要照料的老人95%以上靠家庭养老, 他们主要靠配偶和子女照料。而改革开放后, 经济快速发展, 生活方式、养老方式发生变化, 农村城市化向家庭养老提出挑战:第一, 独生子女构成的家庭结构成为我国农村的主要家庭模式, 其赡养压力增大。目前的青年一代担负着四个老人的赡养义务。第二, 农村劳动力的流出给家庭赡养带来了一定困难。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内地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向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城镇流动, 这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 难以尽到供养老人的义务。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范围不全面。
据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其中农村老年人群的庞大队伍又占到75%, 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中, 能最终享用到社会保险金的人数只占投保总人数的0.5%左右, 实际投保人群中, 20~60岁的投保人数占理论上投保人数的比重甚小, 还不足1%, 所以, 未来一段时期内能通过社会养老保险拿到社会保险金的人数并不多。目前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还不够完善, 其他的社会养老保险, 如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就少之又少了, 大部分农村老人没有任何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另外, 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务工劳动力从不到200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14亿人, 所以外出务工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养老问题成为农村另一个养老瓶颈。而现在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中没有提农民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 比如, 外出务工农民区别于留守农村的农民等状况都没有得到明确说明, 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有享受到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惠, 又没有享受到农村养老保险的便捷, 也没有享受到法律对他们切身利益的保护。
3.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管理水平较低。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一直都是一项高标准的工作, 在服务和管理水平方面要求也较高, 既有服务民众的难度, 又存在合理提高管理水平的困难。同时对监管工作的要求也很严格, 按照保障制度的做法要求, 管理、缴费和监管三方要实现三权分离, 互相监督, 这样才能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真正用在参保农民身上, 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 使保障基金能够快速合理地保值增值, 使基金能够畅通无阻地运营。但目前我国农村保障基金没有实现有效的管理, 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缺乏统一的管理。
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途径
1. 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提高保障水平。
面对日趋庞大的老龄化队伍, 农村养老从社会保险出发, 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按照相关制度规定, 对一些日常生活消费不能自我满足的贫困老年人, 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将这一部分特殊群体纳入特殊照顾范畴, 让他们享受特殊的待遇, 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护下享受到与当地经济水平相当的待遇, 从而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正常运转;对有一些经济生活水平高的家庭, 应该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养老保险, 适时适度地调整农民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对于独生子女家庭, 应倡导他们及时参保, 以减轻家庭负担, 使他们能分享到经济发展成果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带来的效益。
2. 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紧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加快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 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给予农民更多的照顾, 改善农民的养老机制, 让他们了解到社会养老保险是对他们老年生活的重大保障,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农民能真正认识社会养老保险, 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民, 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参加养老保险, 有效增加参保人数, 规范合理的缴费标准, 有效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 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3. 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8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探讨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然而, 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起步较晚, 加之我国正处于所有制结构和就业形式变化较快的年代, 因此原有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已与经济的发展不尽协调。
一、目前河北省执行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梗概
目前河北省执行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26号) 精神, 并根据该省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1、基本养老金的组成。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其中, 基础养老金为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以下简称个人缴费) 的比例为本人工资收入的8%。个人缴费部分划入个人账户, 其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 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跨统筹范围流动时, 个人帐户储存额全部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 个人帐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
2、缴费年限的确定。
由于历史的原因,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制度起始时间不同, 存有缴费起点不一致的问题。河北省原省级统筹范围内单位, 职工建立个人帐户的时间, 一律从1996年1月开始, 而原行业统筹单位, 最早建立个人帐户的时间是1993年1月。
⑴建立个人帐户后参加工作的职工。
建立个人帐户后参加工作的职工, 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 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⑵建立个人帐户以前参加工作。
对于建立个人帐户以前参加工作, 建立个人帐户以前的工龄按视同缴费年限处理, 个人缴费年限 (含视同缴费年限) 累计满15年的人员,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 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二、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目前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已经能够全部享受养老保险制度, 但大量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参保, 或从事个体劳动和灵活就业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断缴费。造成大量的人员游离于养老保险体系之外。
2、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
⑴隐性债务是造成养老保险金收支缺口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 初期筹资模式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 没有实际的基金积累, 尽管目前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的转变, 引入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但是已形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的隐性债务。为了确保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各地基本都采用了社会统筹基金向个人账户基金透支的办法, 形成了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转, 而且有逐年持续扩大的趋势。
⑵个人账户养老金设计计发年限与实际支付年限差距大。
我国最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年限是按照职工退休后的平均余命为10年设计的, 与退休后实际平均余命差距较大, 造成个人账户储存额领取10年后就空了, 剩余年限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不得不动用社会统筹基金, 进一步增加了当期养老金支付压力。
3、缴费制度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按前面所述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缴费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 无论其缴费年限多长、缴费多少, 基础养老金都一样, 造成很多职工缴费年限满15年后就不愿再缴费, 不愿多缴费, 严重地影响了职工缴费的积极性。
4、政策不统一, 统筹层次低。
由于地区间养老保险制度的多样性及差异性, 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另外统筹层次过低, 养老保险基金调节能力弱, 不利于形成整体效益。
三、解决办法探讨
1、加强监管措施, 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保障劳动者退出工作岗位后能够老有所养。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进步的成果, 既有利于社会稳定, 同时还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由于目前国有和集体企业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比较健全, 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主要侧重于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参保缴费。
2、广开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渠道
⑴适当提高部分人群的退休年龄。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0或55岁, 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平均寿命相比, 退休年龄明显偏低。提高退休年龄, 可以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增加保险基金的收入, 同时还可以减少基金的支出。但考虑到提高退休年龄会带来年轻人就业的负面影响, 因此初期可以采取适当提高部分人群的退休年龄。
⑵适当增大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的计算年数。
由于普遍提高退休年龄会带来年轻人就业更加困难的负面影响, 若将目前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改为除以180, 也可以有利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
⑶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的目的是广覆盖、低保障, 主要是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可以发展企业年金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辅助性养老保险, 不但可以提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同时还可以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
3、提高统筹层次, 尽快实现省级统筹。
就河北省为例, 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县级统筹, 统筹层次比较低。若按照国家的要求实行省级统筹, 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统一养老保险制度, 统一缴费政策, 统一养老保险待遇政策, 统一管理和使用基金, 统一业务规程和信息系统, 实行省级预算管理, 必将为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
四、结语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是当前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保障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保险体系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晓郎.最新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问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年7月.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9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走出战乱, 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加上医疗保健的改善, 使得20世纪50年代出生率提高而婴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出现了一个生育高峰, 导致人口爆炸。虽然后来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50年代的人口激增和80年代以来的节制生育必然造成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老龄化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基数大、速度快。据预测, 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到2000年达到9000万, 到2010年约为1.1亿, 到2035年约为2.7亿。而60岁以上人口到2030年约为3.35亿。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预测, 2000~2025年期间世界增长90%, 我国增长111%;另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和预测, 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从7%上升到14%所经历的时间, 法国115年, 瑞典85年, 美国68年, 英国45年, 日本26年, 而我国大约只要27年。二是底子薄、负担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均国民收入较高水平情况下出现的, 而且建立了较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例如, 美国1935年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当时还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1689美元, 有较充裕的财力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的老龄化是在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 2000年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步入老龄化社会, 人均GDP也不过800美元, 这迫使我国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时期解决比发达国家还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赡养比例问题及基金支付压力问题。首先, 由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见表1和表2) , 养老保险的需求量增长很快。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在2005年4月份在北大举办的保险论坛上曾发言道:“1992年, 参保职工为8500万人, 离退休人员为1700万, 赡养比例为5∶1, 2004年底这个比例为3∶1, 预计到2020年, 这个比例将为2.5∶1。”
(表1、2资料来源:中国社会保险年鉴2005年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编制)
这意味着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一是需要供养的老人很多, 担子很重;二是面临着老年人口的赡养比例逐步加大的不利条件, 分摊到每个劳动力身上的养老义务比以往更重;三是养老负担持续快速加大, 这是刚刚起步不久的中国养老体系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其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职工的养老保险、退休是由单位和国家包下来的, 那个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今后大量职工退休可能承担的资金压力, 也没有个人账户的安排, 更没有相应的资金积累。到了上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建设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时, 已经退休的老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 那么他们的“养老钱”从何而来?在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缺乏雄厚的资金积累的情况下, 这个任务“顺理成章”地落到了在职职工肩上。随着我国劳动力大军开始大规模退休, 目前入不敷出的整个养老保险制度, 到那时可能会演化成一场养老金支付危机。
劳动力的市场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激励制度变革带来的技术效率的提高以及由于矫正扭曲产业结构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两个方面的改进都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效应。
在经济利益机制逐渐增强的情况下, 劳动者具有通过流动改变收入状况的强烈愿望, 一旦约束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被拆除, 这种流动就必然发生, 并且不可遏制。另一方面, 随着政府发展经济的动机的增强, 它也感受到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带来的效率改进, 从而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 政府也是乐于创造条件鼓励劳动力流动的。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体制改革在两个道路上进行:第一条道路是在计划体制之外生长出市场化的企业和市场性的配置方式, 比如在公有企业之外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和私有企业, 由这些企业通过市场交易配置劳动力等资源;第二条道路是让计划体制下的公有企业逐步市场化, 包括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
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三结合”就业方针, 使劳动者在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方面, 开始运用劳动力个人所有权自主择业。实行劳动合同制, 劳动者可以与企业签订合同、续订或终止合同, 从而使市场就业有了合法的手段。市场就业也使劳动者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流动率大大提高, 并改变了行政调配办法, 而是经过市场, 以应聘、借调、劳务承包、停薪留职、辞职等多种形式进行流动。同时, 家庭承包制的实行, 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在农业技术效率改进的同时, 释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 从而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的劳动力开始向农村非农产业、小城镇甚至大中城市流动, 也改进了资源配置效率。
现在经过改革, 无论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是部门之间, 劳动力流动都从无到有, 并且大幅度扩大其规模和范围。根据研究, 改革以来在中国的GDP增长率中, 继资本和劳动力数量投入、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之后, 劳动力转移作出了21%的贡献。目前, 7000~8000万农村外出劳动力每年至少带回或汇寄到农村2000亿元人民币, 成为扩大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的重要来源。
通过户籍制度以及一系列其他阻碍人口迁移的制度因素的改革而推动的劳动力流动, 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整个经济体制向市场机制转变的重要进程, 并且以其他领域改革的进展为前提。这个转变或改革的结果便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育, 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多地由市场来配置。
总之, 当前多种经济成分蓬勃兴起, 劳动力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流动愈益频繁且规模愈大。而现收现付的制度模式和主要适用于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计发办法, 显露出流动性差、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要求的缺陷。
资本市场的加速发育趋势
资本市场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并且能提高资金运用效能。从世界范围看, 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相连的。从马克思有关虚拟经济的论述, 到后来产生的各种经济学理论, 都对资本市场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进行过不同角度的阐述。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资本市场不仅提供了企业筹集资本的场所, 也是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工具, 并且还起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一个健康、高效和稳定的资本市场, 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水平和经济的运行效率, 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党中央、国务院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 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 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面对新的形势和历史使命, 如何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的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 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丰富资本市场产品”, 中央“十一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 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 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而资本市场需要庞大的长期稳定资金“压底儿”, 国际上通常由养老保险基金担当此任。在现收现付制度或者是名义账户制度下, 原有的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核心是权益积累而非资金积累, 个人账户只是个虚的账户, 并无实质性的资金积累, 因而无法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这虽然不是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缺陷, 但在改革过程中不能不充分考虑资本市场发展的需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趋势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 今后五至十年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既体现在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速度上, 也体现在政治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上, 更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上。社会保障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一些社会成员的收入较低, 缺乏生活保障, 如一些退休早、养老金水平偏低的退休人员, 过去曾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应当通过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再比如一些下岗职工失业后, 收入比较低, 应当通过实行社会保险补贴、给予他们养老保险缴费绿色通道等办法, 帮助他们参保缴费。这些人的问题解决好了, 才能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10
中国旧的养老保险制度根植于计划经济土壤之上, 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城镇、集体企业或职工中的固定工, 小集体企业、私营、三资企业职工及个体户业主都没有纳入保障范围。二是养老基金来源渠道分两个部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基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企业职工的养老费用来源于企业生产性收益, 并在企业营业外列支。其实质都是来自国家预算。三是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实行代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工作的人供养已退休人员。基金的筹资保持收支平衡的原则, 不留积累, 易于管理。四是以单位为“单位”封闭运行。每个单位只对本单位的退休者负责, 表现出显著的单位化特征。五是管理制度分立的非统一的制度安排。国家机关与企业职工两个系统并行, 分割管理、分割实施, 离休、退休制度并行。
二、中国现行养老金筹资模式及养老保险的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运动在20世纪70-80年代的逐步蔓延, 尤其是在智利私有化改革所带来的巨大震撼效应所导致的世界各国养老保险体系纷纷开始进行变革趋势的影响下,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也进入了改革的行列。改革开放以后,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991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国发[1995]6号) 的文件确定了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样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体系。1997年2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试点的结晶, 养老保险制度由过去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提出了全国统一的改革方案: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不超过企业总工资的20%, 个人1997年缴纳工资的4%, 从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最终达到8%;另外规定按本人工资的11%建立个人账户, 不足的从企业缴费中划拨。但新的部分积累制的创新模式并不是一帆风顺, 由转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自从70年代初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人口转变的过程, 很快进入老龄社会, 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成为又一次改革的契机。
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 (国发[2000]42号) 规定:个人账户基金不再用于当期养老金的发放, 而是全部用于积累, 存入银行, 购买国债, 以保值增值;同时规定个人账户基金积累由个人缴费构成, 规模由原来的11%减少到8%;确定了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的原则。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路径表明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位保障到国家保障再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的演变。所谓部分积累制的筹资模式, 兼具了现收现付筹资模式和基金积累筹资模式的优点, 同时又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和不足, 这是中国政府为避免老龄化危机到来时所作的政策改革和调整, 是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上的创举, 也是特殊人口政策的必然产物。
第一, 中国现行养老金筹资模式。一般来讲, 养老金的筹资模式有三种:一是现收现付制, 即用年轻在职一代人的收入来支付当代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 其实质是收入在代际之间重新分配。二是完全积累制, 即把当代人收入中的一部分强制储存起来, 放入个人账户, 为将来的养老之需做储备, 当代人供养当代人, 其实质是个人生命周期内资产的时序转移。三是部分积累制, 即将当代人养老费用的一部分由社会统筹即代际转移来支付, 一部分由当代人工资的部分储蓄来支付, 其实质是代际转移的“横向分配”和代内转移的“纵向分配”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有利于调整国家、企业、个人三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形成了三者责任共担的机制。责任主体是国家、企业和个人。由企业和个人分担保险费, 政府承担社保机构的管理和运营费用, 在基金不足的情况下由财政拨款加以补贴, 分散了原来只有企业养老的国家包揽过多, 企业负担过重, 个人自保意识淡薄的现状。另外, 强化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不缴费者不受益, 多缴费者多受益, 增强了人们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促进了公平和效率的共同发展, 以及多层次社保体系的形成。
第二, 养老保险的形式。目前, 中国养老保险的形式主要有:公务员及参公人员 (暂没开始缴费) ;事业单位人员 (含财政全额拨款的、部分拨款的和自收自支的, 简称事业单位) ;企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简称灵活就业人员) ;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简称新农保) , 2009年9月1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 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
三、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 这对即将进入老龄人口增长高峰期, 同时又正值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 必然要求尽快完善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完成由旧制度向新制度转移的过程, 将养老保险推向高效、快速、健康发展的轨迹。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表现如下:
第一, 覆盖面小。与养老保险在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历程相类似, 中国的养老保险也呈现先城镇后农村、先城镇正式单位职工 (职业人群) 后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的推进趋势。目前, 养老保险主要是在城镇, 覆盖2亿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 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广大农民没有被纳入养老保险。即使在城镇, 一部分困难集体企业和多数非公经济、个体灵活就业人员仍游离于养老保险之外,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尚待改革。城乡无收入老年居民老年保障缺乏制度安排。
第二,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尽管中国明确了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 但由于未支付改革成本, 导致统筹基金挪用个人账户, 职工个人的缴费没有实际积累下来, 不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 统筹层次低。由于养老保险改革从县级统筹起步, 加之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统筹层次长期以县 (市) 为主, 各地费率高低不一, 基金难以调剂。目前, 全国各省市已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省级统筹, 但从长远发展方向上看, 应向全国统筹迈进。
第四, 不同类型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不同, 且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养老待遇差距大。以广东省2009年度 (2009年7月-2010年6月) 不同类型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 (以广东2008年度社平工资2759元/月为缴费基数)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一是不同类型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不大及差距之大。二是企业相对于机关和事业单位来说, 负担单位缴费比例之重, 这样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支出, 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三是中国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每年有大批的毕业生难以就业, 再加上城镇待业人员的不断增多,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太高, 不利于大学生创业和自由职业者的发展。
另外, 由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同步, 待遇计发办法和调整办法不同, 导致退休人员待遇差距大, 目前平均相差1倍。以1959年出生的A、B两人分别在企业和事业单位2009年退休为例, A的退休待遇约1600元/月, B的退休待遇约3100元/月。一些具有可比性的人群差距更大一些。
第五, 退休年龄偏低, 且男女性别在退休年龄上差距太大。退休年龄的高低决定着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 退休年龄越高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短, 即用于支付养老金的基金需求就会越少。而退休年龄越低, 则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长, 即用于支付养老金的基金需求就会越多。所以退休年龄这一变量也是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中国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 女性干部为55岁, 女性工人为55岁。偏低的退休年龄是导致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加上生活和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造成中国人口的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另外, 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明显高于男性, 而且在老龄人口中女性占的比例也远远大于男性, 在中国, 女性要比男性起码早5年退休, 这不仅导致中国养老金支付压力加重, 而且也不利于妇女权益的保障。
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目标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实现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方式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和谐稳定的保障网。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人人有保障。劳动年龄段有工作有收入的人, 绝大多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可承受的比例缴费直到退休, 退休后能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没有收入来源或收入过低无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居民, 由政府出资建立养老补贴制度, 按月发放。截至2020年, 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近8亿人, 其中90%以上的从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制度;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34亿人, 老年人口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第二, 待遇适中。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达到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左右, 农村老年居民基本养老金达到当地农民纯收入的50%左右, 城乡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分别为当地城镇家庭人均可分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0%左右, 在农村地区逐步推行社会养老保险, 保障每一个老年人可以维持体面生活。同时,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 使城乡老年居民能得到适当的社会服务。
第三, 加快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与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相适应的管理服务体系,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 落实跨省流动就业的养老保险转续政策, 使得各项养老制度能够有机地衔接, 做到“跟踪一生、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 真正实现参保人员“不论你在哪里干, 养老保险接着算”, 解决参保人员因就业地的变换和间断性就业而丧失养老保险权益的问题, 从根本上维护参保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养老金筹资模式及养老保险的不同类型和其不足的分析, 认识到了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制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1991]33号) [Z].
[2]、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7]26号) [Z].
[3]、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2005]38号) [Z].
[4]、社会保险业务教材[Z].2010.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11
贝弗里奇报告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失业、伤残和职业病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伤赔偿制度在各项制度中,历史最长,且遵循的原则与其他形式收入中断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源于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是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爵士于1942年提交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贝弗里奇报告是一个全方位福利问题的报告,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提出了国家每个公民应当享有的九种社会保险待遇,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并根据个人经济状况提供国民救助。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贝弗里奇报告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但中国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建设为中心仍要贯穿始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初见成效,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贫富的两极分化。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它是对全体人民而言的,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贝弗里奇报告在改革第四点中详细讨论到了失业、伤残和职业病保险,工伤赔偿制度于1897年开始实行,1906年全面推开。在各项制度中,历史最长,且遵循的原则与其他形式收入中断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这项制度要求,对雇员因公和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或职业病造成的收入损失,雇主必须承担法定赔偿义务,不管工伤事故是由于雇主直接或间接的疏忽造成的,还是由于雇员直接或间接的疏忽造成的,雇主都要进行赔偿。与普通法规定的由他方过失所造成伤害的赔偿制度为基础不同,这一制度是基于雇主和雇员共同分担损失的原则。赔偿的金额与雇员的工资密切相关,但不能超过最高限额。只有那些由于雇员本人严重的故意或不当行为造成的伤害,且未造成死亡或永久性伤残后果的情况,雇主才不需支付赔偿金;其他任何情况引起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包括雇主没有能力控制的事故,甚至是由雇员故意不当行为引起的,但造成本人死亡或严重永久性伤残的事故,雇主都必须赔偿。雇主可自主选择保险公司,雇主可以选择最经济的费用履行其赔偿义务,使得赔偿有章可循,雇员和雇主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障。
贝弗里奇报告也指出了当时工伤赔偿制度的缺点,如工伤赔偿制度是以威胁或提起诉讼作为最后的手段来确保执行的;不能完全保证赔偿金的支付等。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赔偿制度的首要目标是尽快让受伤工人最大限度地恢复劳动和谋生能力,但现行制度在这方面建树很小或者可以说毫无建树。出现这样那样令人失望的局面和后果是很自然的,或许也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是该制度遵循了单个雇主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则。受伤工人所需的高于国民健康保险待遇标准的医疗费用和手术费用,均由雇主承担,尽管事故往往不是雇主的过错造成的,甚至雇主没有能力阻止其发生,但却让雇主承担过错方的责任,是考虑到在大多数情况下,雇主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险,但其保障程度却没有健康保险和失业保险那样牢靠。制度规定在所有的索赔案中,雇主和工人都有权用支付一次性赔偿金的办法来解决赔偿问题,这在大多数国家的相关制度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性赔偿金的办法目前还在被广泛应用着,尤其是对那些终身或长期残疾的情况。一次性赔偿金确实可以解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一次性赔偿金无法解决其终生收入来源问题。协商的赔付额不够,或工人将赔偿金肆意挥霍或挪作他用,都是导致一次性赔偿金未能发挥最大效用的原因。
职业病问题在现代社会被日益提上日程,如尘肺病、化学污染等,因为每个人从事的行业不同,有些是具有危险性的行业,对这部分人的社会保障应相应提高,如果一个职业异常危险,就应当支付特殊报酬,即“风险金”,应对那些事故或职业病风险高于一般水平的职业给予特殊的赔偿待遇,而对其他低风险的职业,不管伤残因何发生,统一给付一般水平的伤残待遇。关于工伤保险费用问题,就向伤残者发放的现金形式而言,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将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以往大都采用风险共济的方式,现多用部分风险共济的方式,通过一般的保险缴费解决费用的发生。部分风险由雇主独立承担,以便用经济手段激励雇主防范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为达到这一目的,不必再由雇主承担全部费用,而只需承担其中一部分。为激励雇主预防事故和职业病而征收的特殊缴费,实际只限于那些需要对事故进行特殊预防的行业。职业病造成的伤害很可能是终身的,所以对于职业病的赔偿要在统一的基础上不同问题不同对待,不同的职业可制定不同的赔偿标准。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 篇12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按国际通用标准, 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就属老年型国家, 而我国1999年已经步入了这个行列。中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高于3%的速度增长,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 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世界银行预测, 到2050年, 中国将有3亿退休人员, 如何解决如此众多的人员的养老问题, 是国家和企业以及社会都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
1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概况及存在问题
1.1 概况
养老保险是指由政府立法确定社会劳动者在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工作岗位时享有退休养老的权利, 并依靠政府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现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伴随着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建立的, 1984年到1993年间基本建立起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 1993年开始建立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2004企业年金正式作为我国补充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市场化规范化运作的轨道。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国注重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经验,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案始终与国际主要潮流保持一致。
1.2 存在的问题
(1) 养老保险机制不完善。当前中国养老保险机制的最大问题, 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养老保险机制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 目前运行的单纯依靠社会保险养老和企业保险养老已经不足以保障退休人员能够渡过幸福的晚年。
(2) 养老保险体制存在漏洞。这是指非国有经济尚未建立职工养老保险, 政府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政策收效甚微。对于国有企业而言, 职工养老保险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建立的, 但对非国有经济而言, 政府没有承担其应该承担的责任, 企业承担了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全部成本, 养老保险金只能靠企业和职工个人来积累。在这种条件下, 非国有经济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成本远远高于通过奖金或红利的方式对职工进行补偿所带来的成本, 其建立养老保险体制的动机严重弱化, 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3) 企业没有在养老金运作中充分发挥作用。企业制度不完善会给养老基金运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养老金运营措施不透明, 企业员工无法参与养老金的运营的决策和监督。
(4) 覆盖面太窄, 农村的社会成员不能融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
(5) 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存在漏洞。养老保险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用一部分在劳动者退休期间正在工作的一代人创造的财富来支付养老金, 由此形成现收现付制;一种是劳动者通过在工作期间的收入积累一笔基金, 交由某个机构集中管理, 在其退休后以投资所得向其支付养老金的完全基金制, 还有一种是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的部分基金制, 即当期缴纳的养老保险一部分用于当期养老金的支付, 另一部分划入到缴纳者的个人账户当中去。但是当前实施部分基金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空账问题, 即不光企业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用来支付当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就连个人缴费也被用于发放养老金, 个人帐户有名无实, 是空帐户。我国养老金体制改革实行的是属地所有、属地负责的原则, 即养老保险的责任主体是各地方政府, 这就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分散化和低效率, 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很低甚至为负值。另外, 养老保险基金在筹集上缺乏法律保障, 方式不够规范, 各地区的筹资等级和筹资比例各有不同, 造成了不同地区之间负担水平悬殊, 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由于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在筹资过程中, 拖欠、不缴或少缴统筹金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资金管理上存在着漏洞, 使得养老保险资金不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经常被挪用, 为部分管理者的腐败创造了条件。
(6) 企业统筹和社会统筹占养老保险金的比重低, 财政负担沉重。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主要方式是财政筹集、企业筹集和社会筹集各占1/3, 企业筹集和社会筹集不足部分由财政弥补的筹资方式。但目前因企业养老保险金遵缴率较低 (约90%) , 企业筹集只占全部养老金的20%~25%, 养老保险金欠缴严重。
(7) 人口老龄化和赡养率提高。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 我国将面临劳动力供给进一步增加和退休人口进一步增长的双重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就业问题将使政府不能够采取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来减小养老保险金支付规模。
2 我国当前企业年金[1]
企业年金与政府管理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同, 企业年金是由企业发起成立并进行管理, 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其直接的目的是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 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减轻政府的社会养老压力, 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我国企业年金的建立在规范之初就采用了国际主流的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实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 规定了我国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制, 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资金进入个人账户, 账户基金按照国家规定投资运营并积累投资收益, 退休时职工可从本人所在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或定期领取企业年金。另外为了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水平相适应, 同时也是充分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的现实, 我国企业年金的管理在风险控制上更为严格, 不仅采用了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分开管理的形式, 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领域、品种和比例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3 发展企业年金的紧迫性及其对完善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发展企业年金的紧迫性更加突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全国平均养老金替代率在2007年为83%, 部分省市甚至超过100%, 也就是说养老金高于在职职工工资, 这种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险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将会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严重, 预计到2030年将会由不到3个在职职工来养活1个退休员工, 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比例可能超过30%。如果继续使用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 维持现有的养老金替代率, 届时在职员工的缴费率将超过60%, 这是不可能实行的。大幅增加财政预算以保证养老金的发放将导致高额的政府赤字, 无法持续。如果不增加财政预算, 将来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必定会大幅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迫切需要企业年金发挥补充养老金的作用。
对企业来说, 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一环, 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不仅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也是提高职工凝聚力, 提升企业文化的很好机会。相信随着对企业年金的了解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 会有更多企业加入建立和管理企业年金计划的行列中来。养老保险的不断完善涉及到国家、企业和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成败, 关系到财政的稳固和财政的可持续性, 必须采取措施, 尽快改革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制, 而其中大力发展企业年金, 会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养老保险体制的不足, 国家应充分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参考文献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论文】推荐阅读:
养老保险制度论文08-15
城乡养老保险论文关于城镇的养老保险的论文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综述06-01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08-25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05-30
英国养老保险制度06-02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06-12
养老保险制度完善07-25
新型养老保险制度10-2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06-11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走向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