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共10篇)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篇1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我市出台了《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8个方面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实施意见》自1月1日实施,由于政策出台时间原因,当年度部分享受人员的待遇将作重新计算核定。
记者了解到,此次调整完善是在保持我市原有制度政策框架体系不变的基础上,对制度名称、缴费补贴标准、待遇领取条件、丧葬补助、个人账户继承、享受补贴的补缴时间、被征地参保人员不能直接叠加享受基础养老金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使其与国家、省、宁波市政策相衔接。
变更了制度名称。《实施意见》将原来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更名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国家、省、宁波市政策相一致。
缴费补贴实行分段模式。《实施意见》规定参保人员按规定缴费后,政府给予缴费补贴,缴费标准为100元或300元的,每人每年补贴60元;缴费标准为500元、800元或1100元的,每人每年补贴200元;缴费标准为1400元、1700元或元的,每人每年补贴300元。重度残疾人和低保户家庭人员按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补助。中轻度残疾人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补助。
扩大了丧葬补助费享受范围。
只要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死亡时可享受一次性丧葬补助费。一次性丧葬补助费标准为参保人死亡当月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的20个月金额。如同时符合享受其他丧葬待遇条件的,其丧葬待遇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不重复享受。
调整了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政策。《实施意见》规定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调整了待遇享受的缴费年限要求。《实施意见》规定,从今年起,新参保人员到达待遇享受年龄时,缴费年限需要满。
调整了享受政府补贴的补缴时间。为妥善处理新老政策的平稳衔接,对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未逐年缴费的人员以及预计到达60周岁缴费不足15年的人员,在今年年底前办理补缴的,仍可按原规定的标准给予政府补贴(补缴人员政府补贴为每人每年50元)。从明年起,补缴部分政府不再给予缴费补贴。
调整了缴费方式。《实施意见》规定首次参保人员须凭本人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村、社区(居委)提出参保申请,自主选择缴费档次。经初审、登记录入后缴纳保险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由银行代收,参保人员凭本人身份证到本市所辖范围内的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网点缴纳保险费,以后每年缴费一次。需要变更档次的,在当年度的缴费前到所在地的村、社区(居委)办理变更档次手续,经确认后方可到银行缴费。
被征地参保人员不能直接叠加享受基础养老金。《实施意见》规定,从今年起,被征地参保人员只有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符合缴费年限满15年,才能享受叠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篇2
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现状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 养老保险的财政责任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如:财政在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方面, 主要倾向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显得相对较小。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障的财政政策也是如此, 地区差异化明显。
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总体状况
据统计, 2014年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4232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2263万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620亿元, 比上年增长11.7%。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326亿元, 比上年增长17.7%。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5310亿元, 比上年增长11.6%。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1800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107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357万人, 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4313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10亿元, 比上年增长12.6%。基金支出1571亿元, 比上年增长16.5%。结合以上统计数据和表1、图1可知:在财政支持上主要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 在基金收入与支出、财政的补助方面,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远低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受益程度比较低, 这是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
1.2 财政支持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由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地区对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的差异, 因此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养老保障的财政支持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各省 (区、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在缴费档次、财政补贴标准、基础养老金等方面的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3—2012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情况》;2013、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统计公报。
定都不尽相同,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中有16个省份在国家设立档次基础上向上增设缴费档次、19个省份在国家补贴标准上增加缴费补贴、20个省份结合实际建立可操作的长缴多得机制、28个省份在国家70元标准上适当提高, 而这些省份大都位于东部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究其原因, 主要从以下三点具体说明:第一,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而各地区的财政收支存在差异, 这就使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缺乏经济支撑, 最终将会导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存在地区差异;第二, 由于各地区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的差异以及政府在对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规模上存差异, 从而使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的财政支持也存在明显的不同;第三, 由于财政补贴的激励措施规定的不同, 使得在选择相同缴费档次的情况下, 财政补贴的多少也存在着地区差异。
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 财政政策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在国家财政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财政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如:财政支持力度相对较小、支出结构不合理、中央与地方财政责任划分不合理等问题。
2.1 财政支持的力度相对较小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 虽然国家在财政方面给与了大力的支持, 但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能相适应, 仍然较低。从表2中可以清楚看到:在2011-2014年城镇企业职工参保人数多于城乡居民参保人数的情况下, 城镇企业职工的财政补助仍然多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而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补助占财政总支出也处于一个较低比重。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这一判断:财政在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15)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3—2012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情况》;2013、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统计公报。
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由于二元城乡结构的存在, 而且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险支出项目上财权与事权划分不明确, 从而导致国家在养老保障财政支出结构上并不合理。国家的社保资金主要投向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事业中, 而在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总量远低于城市。据统计, 2013-2015年,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分别为18416.7、21752.4、25798.6亿元, 而同期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分别为1453.7、1656.7、2230.4亿元, 二者相差甚远。所以说财政在社会保障支出的结构上还存在缺陷。
2.3 中央与地方财政责任划分不合理
中央与地方财政支持责任不合理。从结构上来看, 中央财政卫生事业费支出比重过低, 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支出比重有所提高, 但是与中央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应承担的职能尚不相符, 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从具体支出科目来看, 就业与社会保障本应属于中央财政的职责, 却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但在建立全面覆盖的养老保障制度过程中, 仅仅依靠地方财政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别较大, 从而各地补助差别也较大, 这无疑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3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关乎国计民生, 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 建成完全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改革的过程中应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3.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应当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增加资金的投入, 加大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持力度, 不断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确保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能够达到25%左右的目标, 同时, 还应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确定合理的财政社会保障的比例。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助, 从而使得财政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持力度得以提高, 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而言之, 财政支持力度应当根据当前经济的水平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予以适度增加。
3.2 优化财政的支出结构
对于农村养老保障的水平严重滞后于城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 应当合理调整现行的财政支持政策,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不断缩小城乡社会保险的差距, 明确各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责任, 合理调整城乡之间的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 改变社保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 提高农村社会保险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在保证城镇企业职工享有合理的养老保障水平的前提下, 还应加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这样一来, 可以更好地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也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3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持责任
由于各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央与地方应当明确各自的财政支持责任。从财政支出上来看, 中央财政相对于地方财政较宽裕, 应当承担较大的比重, 地方财政起辅助作用。对于欠发达地区, 应当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比如: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并取消或放宽对落后地区提供配套资金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政策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促进养老保险区域化的公平, 中央财政也要承担相应的财政责任。
摘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对保障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养老保障权益有着重要作用。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及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 通过对财政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支出结构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责任划分等不足之处进行研究, 提出相关建议, 以便不断完善, 更好的发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关键词:养老保险,财政对策,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人社部, 2015-5-18.
[2]邓大松, 丁怡.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视域下的财政支出结构研究[J].理论与改革, 2014, (03) :72-76.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篇3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总额也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尤为重要。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系统的管理,有助于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养老保险基金的效用。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不足
1.基金投资方式保守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是居民的生活希望,关系到每个人的晚年生活,其效用的发挥首先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无非是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但是,这两种投资渠道的收益太少,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就连最基本的收益都无法保证。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国的物价水平波动较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很多风险,投资渠道单一会导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效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无法实现保值增值。
2.基金运营层次低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基金的管理机构主要是县级机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收取的保费每月月底上缴财政专户,每月月初向财政申请拨付当月需使用的资金。这种收支两线的资金管理方式虽然有利于基金的安全监督,但对于基金的保值增值却显得很无力。由于县级经办机构管理层次较低,投资管理的模式尚不成熟,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有效控制风险的体系,县级机构不得不选择单一的投资渠道,来减小风险,这就影响了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事业的发展。
3.基金账户运行不良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账户运行不良的情况主要表现有三:(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普遍很低,很多地区每年的最低缴费标准只有300元,而且没有按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每年适当提高最低缴费标准,导致基金规模很难增大。(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缺乏像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样的增长机制,导致参保人员参保和续保的积极性不高,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前景不乐观。(3)国家每年单纯地增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而没有考虑对是否应对选择较高缴费标准的参保人员按一定的方式和比例提高基础养老金增发额度,不能调动参保人员选择高缴费档次的积极性。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完善策略
1.拓宽投资渠道,组合投资方式
要采用多元化组合投资方法,尽量分散投资减小投资风险,增加基金收益。多元化投资的各种渠道如下:首先是投资风险与收益都较低的渠道,比如传统的国债、银行定期存款等。其次是投资风险与收益都居中的渠道,比如债券、基金等。再次是投资风险与收益都比较高的渠道,比如期货、股票等等。拓宽投资渠道要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综合考虑市场情况,尽量在避免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最大收益。
2.提高管理层次,降低投资风险
由县级基金管理向省级基金管理发展,并且逐步实现全国统筹式发展,尽量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更加专业和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部门接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化。
3.加强制度建设,优化资金运营
一是要按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每年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扩大基金规模,同时参保人员退休后也能领到更高的养老金。二是借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增长机制,建立城乡居民个人账户养老金增长机制,以提高居民参保和续保的积极性,促进基金增长。三是国家每年增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时,可考虑对选择较高缴费标准的参保人员进行奖励性增发,从而调动参保人员选择高缴费档次的积极性,加速基金增长速度。
4.强化基金监管,保障基金安全
政府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凝聚社会各界的监督力量,强化对基金管理的监督。一旦发现基金管理中出现弊端和问题,政府要及时作出调整,从根源上遏制违规行为,从而保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政府应对传统的基金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使其更加适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中,要明确监管主体,将国家权力机关主体、政府部门主体、社会公众主体、法律法规主体等四大监管主体融为一体,采用创新型的监督办法,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监督。
三、结语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关乎每个人的利益,所以亟需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不足进行改善,拓宽投资渠道、提高管理层次、强化基金监管,几种措施并行,将风险收益比降到最小,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佳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运作问题研究[J].才智,2014(45)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篇4
1991年国家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组成,并规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用,该制度的颁布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09年国家开始在农村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国家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13年底已达到全覆盖。2014年,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在总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作出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之前,已有10个省份建立起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14年5月,伴随着政策的顺利实施,山东、天津等15个省份完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合并。
一、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养老保险关乎居民基本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城居保和新农合的合并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的重要体现。
(一)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改善民生
国人有一种养老观念即自己攒钱留着以后养老,他们认为自己老了、不能干活后要么靠子女养活,要么靠自己年轻时积累的钱来养老,这种观念使的没有职工退休金的人在年轻时不敢消费,他们更倾向于把钱攒下来,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进行自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居文章写作加卫星LunwenFz民年老以后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促进当前的消费,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预期来增加当前的消费,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我国的流动人口在享受到新政策的优惠后,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办理自己的养老保险,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参保的积极性,也为他们老有所依提供了保障。
(二)促进社会的流动性,提高社会安全感
2013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亿以上,城居保和新农保的合并将会使全国1亿多的老年人收益,这其中新农保就占90%以上的比例。新制度出台后,每个参保人员都拥有了自己的个人账户,此账户跟随个人终生,并有详细的信息记录,所有的资金明细都可在此账户中查询到。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如果遇到工作变动或是其他原因,需要离开原居住地的,可以直接在转入地办理养老保险,并且可以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迁入地的规定继续缴纳保险。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存在双轨制,这种双轨制造成了养老保险的差距不断扩大,国家虽然连续多次对此制度进行了调整,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两者的差距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很好的解决了不同部门之间,城乡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等存在的碎片化局面,减少了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公平性。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双轨制有重要的意义,更好地实现社会保障的目标,从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喜事。俗话说,好事多磨,因而在政策实施的初期阶段,必然不可或缺的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部门间业务信息不畅通
制度出台以后,虽然国家对相关问题做出了规定,但地方政策还未详细的规定。我国地域范围广阔,各地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地域特色,因而制度运行的时会存在着地方差异。两项制度合并的同时,是两项制度相关的经办机构、信息系统以及服务设施的合并,这些合并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一并轨的过程,同时需要配套制度作为指导,在实践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养老保险资金的管理、运作存在问题
人社部统计资料表明,到2012年底我国各项保险基金的资产总额达39835亿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专户存款占养老保险资金总额的80%以上。如此庞大的养老保险资金,对其的投资运营,国家并未出台整体、完善的办法。多年来,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的管理者是地方的社会保障部,这些部门既承担着资金运用的工作,又承担着行政管理的工作,这就很容易导致资金的挪用、违规占用及资金去向不明等违法现象。
(三)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渠道窄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的缴费标准时100―1000、1500以及2000等共12个档次,费用的构成部分是个人缴纳、政府补贴、集体补助,资金来源渠道相对来说过于狭窄。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断增加,养老保险金的支付也不断增加,养老金的缺口不断扩大。中央财政给予固定的补助,然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有待于提到,相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地方政府,他们更乐意将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的产业中去,庞大的养老保险金给地方的财政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推动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入发展的建议
我国是一个是一个人口大国,当今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因而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一步。
(一)完善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完善业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提高办理养老保险机构的能力,在综合考察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整合公共资源和养老保险经办的资源3,真正的提高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层机构的能力,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地方政府引进设备服务的投资,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人员之间直接的交接,降低服务成本。整合形成全国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信息管理系统,所有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的详细信息都录入其中,实现资源共享,居民可随时查看,各级地方机构从内部系统可以快速查询到参保人员的信息。
(二)规范管理,完善社会养老部门的政策、法规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需要借助相关的制度来保驾护航,在投资运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资金的安全,要专款专用,在此基础上再争取收益,对存款、债券等所得收益、进出帐时间地点准确的做好统计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对运营的行为要进行严格规范、进行有效的监管,在充分利用市场的同时,也需要政府的调控,政府采取措施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防止出现以权谋私,资金滥用的现象。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者的培训。养老保险资金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资金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经办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资金运营的效益,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增强责任意识,净化工作环境。
(三)加快经济发展,合理利用资源
政府需要对农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对地方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增加对加当地特色产业的支持,引导农民发家致富。发展多种力量深入到基本养老金里,可以有效的拓展资金来源。养老部门需要对养老保险金的待遇进行调整,创建一个激励机制,基层政府出台配套措施,对定期缴纳养老金、连续缴纳养老金、缴费高的参保人员每年多补助多少,或是给予其他的政策扶持,形成养老保险金的持续健康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借助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借用市场化的筹资方式,引进市场化的经营模式。
(四)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感想 篇5
从2016年到居保中心以来,我干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已经两年半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的钱虽然不多,基础养老金每人只有90元,但是涉及的人口非常多,工作量其实并不小。现在,缴费人口有91000人,待遇领取人员有43000人,共计13万多人。
做好城乡居保工作,首先要熟练掌握各项政策规定,学会在系统上进行各项业务操作。从刚开始的只知道大概,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城乡居保的政策,制度规定。从在系统上查询数字,处理业务常常找不到具体的操作模块在什么地方,到现在常用的业务模块都能熟练操作。
其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还要灵活运用相关的政策规定,才能处理好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既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满意,又不违反政策规定。城乡居保各项政策制度不算很多,但许多具体规定还是挺复杂的,需要不断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例如在重复领取待遇清退中,清退的是重复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不包括个人账户部分,死亡冒领人员冒领养老金追回中,需要追回的也是基础养老金与高龄补贴。基础养老金的数字,2010年至2012年为55元,2013年为60元,2014年为65元,2015年开始为90元。2015年3月,又补发了2014年7-12月的中央基础养老金增长部分每月15 元。计算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按重复领取的月份所属的不同年份分别计算。
全县的城乡居民,60岁以上的人员已经享受的养老金待遇,年轻人基本通过上学,务工,留在了外地,享受待遇人员每年死亡人员有大约2000人,新参保人数越来越少,参保人数逐年下降严重。市上下达的参保人数目标任务却维持以前的数字,完成参保人数的任务将会越来越困难。
基础养老自从2015年上涨到90元以来,一直没有增长,数额偏低,对广大居民的保障作用有限,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其实保障作用是不断减小的。应该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这样才能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基本利益。基础养老金水平低,也是部分年轻人不愿意参保,导致续保率低的主要原因。因为基础养老金低,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参保,部分参保人员不愿意继续缴费。
城乡居保系统运行速度在逐渐变慢,与2016年刚干城乡居保的时候相比,系统运行速度至少慢了一倍。输入帐号,打开程序的速度,输入身份证号,查询信息的速度,特别是进行终止操作的时候,运行速度与以前相比,慢了不少。
居保中心的办公电脑,基本是2010年,2011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启动的时候配置的,到现在已经有7,8年的时间了,配置,配备已经落伍,运行速度慢,在打开几个程序,进行数量较大的数据处理时,要耐心等待,还时常发生死机现象,需要进行更新了。因特公司的处理器每年更新一代,到现在酷睿处理器已经发展到了 第八代,我们的办公电脑只有一台是用了因特第1代的酷睿I3处理器,其他电脑的处理器性能都要更低。
回顾两年半来的工作,给我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大部分时间总是忙,总有这样那样的工作,总要提供这样那样的数字,还要随时接待前来办事,询问政策的各种各样的群众。常常会感觉心里特别烦,特别急躁。在这次的困难群体参保核查中,要对建档立卡未脱贫户615人,脱贫不稳定户679人,农村一、二类低保户7455人,重残疾2564人,五保户883人,计生两户9985人,共计22181人,进行参保情况核查。首先要按年龄情况进行分类筛选汇总,然后对各个年龄段的人员逐一进行核对,查明具体情况,挑出参保范围以内人员,按乡镇打出花名册交给农员动员参保。另外还有建档立卡疑似未参保人员16472人也要进行筛选汇总,分类调查,动员参保,完成100%的参保目标。工作量巨大,完成任务其实也不容易。
心态决定状态,社保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每一个人,工作量大,工作复杂是必然的,为了进一步干好工作,我们只有在思想上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肩负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逐步掉自己的急性格,急脾气。培养一个宽广的,知足常乐的胸怀,才能适应工作需要,干好每一项工作。
城乡居保中心
李斌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篇6
一、填空
1、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2、201171合并2012全覆盖3、10自主选择多多
4、全额50%30105、60不用月15补缴年
二、简答题
1、凡具有我省城乡居民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本人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2、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3、启动实施时距领取待遇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在规定的期限内(即制度实施的当年)补缴的,其补缴年限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
参保后因各种原因中断缴费或隔年补缴的,中断期间及补缴年限不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两者的区别是前者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后者不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篇7
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
1 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整合的必要性
1.1 完善管理体制, 减少运行成本的要求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制度分别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卫生部门负责管理与实施。保险费用的缴纳、保险基金的管理、费用的补偿支出等环节若要顺利完成, 都需要完善统一的管理体制作为保障。各级政府的劳保部门和卫生部门各自为政, 相互之间信息交流不畅通, 衔接机制不成熟, 使得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 不仅增加了管理费用, 也容易导致各个部门在工作中各行其是, 难以相互协调, 提高了制度运行的成本。
1.2 破除城乡壁垒, 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政策针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这两种身份设置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这种差别对待的医疗保障制度, 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为了缩小城乡差距, 势必要对城乡居民这种不平等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实现再分配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收入分配转移,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对特定群体造成的损失。
1.3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规避道德风险的需要
在这两项制度的运行过程中, 就医者在所规定的医疗机构所花费的费用, 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照一定比例代为支付, 对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缺乏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在患者就医看病的过程中, 医生与患者了解交易信息的多少是存在差异的。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动机, 一旦医生的个人经济利益取决于其销售药品或者医疗服务的数量多少、价格高低, 医生就可能发生“诱导需求”、“开大处方”等牺牲患者利益, 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不足之处
目前, 没有统一的文件对两项制度加以规定, 参保与否全凭居民自愿, 使得这两项制度的执行缺乏强制力, 相互之间转换、整合的具体办法, 也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各地主要根据中央政府的医疗卫生政策进行统筹城乡医保的实践探索, 或为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重点与关注点集中于当时的突出问题, 这样制定出台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 长远的制度建设与改革目标并不明确, 在无形中增加了制度运行成本, 也不利于进一步整体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工作。其次, 部门间对城乡医疗保险管理权限没有明确的划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实施, 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与国家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宏观背景不协调。这两种制度的区分固化了市民与农民的身份, 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3 关于青岛市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3.1 覆盖范围方面的整合
要在覆盖人群的范围方面实现整合, 首先就要打破城乡之间所存在的界限, 破除城镇、乡村户籍之间的壁垒, 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纳入统一的政策范围内。目前很多地区对此进行了改革, 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参保人在户籍界限方面的限制, 允许参保人员依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做出选择, 但在覆盖范围方面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重叠、疏漏现象。由此可见, 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改革逐步打破二元制的户籍制度。在整合制度的过程中要特别考虑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等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群体的参保问题, 确保这部分人群的医疗保障权益不在制度调整过程中受到损害。并通过持续增加财政补贴力度, 改善他们的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3.2 缴费标准与待遇标准方面的整合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应当执行统一的缴费标准与待遇标准, 在制定政策时可以考虑设立多个缴费层次, 由参保者自行选择, 每一缴费层次对应相应的待遇标准。在结合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以及原缴纳费用情况的基础上,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情况, 可以采取分层的原则, 制定不同的缴费档次以满足不同经济实力人群的需要。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一个制度, 分档筹资”的方法, 把原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覆盖的人群都纳入到新设立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中。
3.3 管理机构方面的整合
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是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明确医疗保险管理责任的归属问题即由哪个部门来主管整合后的城乡一体医疗保障制度则是需要优先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 在长期工作中社会保障部门具备了丰富管理经验, 锻炼出一支高水平、高效的工作队伍, 对提高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 社会保障部门与医疗机构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 可以更好地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独立监管。
参考文献
[1]申曙光, 侯小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J].湖湘论坛, 2012, (4) :5.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篇8
问:为什么要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整合?
答:2003年与2007年,我国针对农村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分别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制度建立以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制度运行持续平稳,对于健全全民基本医保体系、满足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两项制度城乡分割的弊端逐步显现,重复参保、重复投入、待遇不够公平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总结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运行情况以及地方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问:目前地方探索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工作进展如何?实施效果如何?
答:目前,全国已有天津、上海、浙江、山东、广东、重庆、青海、宁夏8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部分市、县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整合。各地一般按照“先归口、后整合”的路径,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筹资就低不就高、待遇就高不就低、目录就宽不就窄”统一政策,采取“一制多档、筹资与待遇相衔接”的方式逐步过渡,建立起统一城乡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经办管理资源,实行一体化经办服务;通过完善医保信息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妥善处理特殊问题,做好制度衔接和实现平稳过渡。
这些地方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制度更加公平,基金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城乡居民医保管理服务一体化,让城乡居民得到了实惠,也避免了重复参保、重复补贴、重复建设。同时,也为全国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
问:当前。中央决定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保障更加公平,有利于实现管理服务更加规范,有利于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将促进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奠定坚实基础。
问:全面推进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如何把握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答: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总体思路,是从政策入手,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统一制度、整合政策、均衡水平、完善机制、提升服务”。突出整合制度政策,实行“六统一”;突出理顺管理体制,整合经办机构,提供城乡一体化经办服务;突出提升服务效能,实现逐步过渡和平衡转轨,建立统一城乡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工作目标是: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推动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医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促进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基本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把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纳入全民医保体系发展和深化医改全局,突出三医联动,加强制度衔接。二是立足基本、保障公平。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负担和基金承受能力,充分考虑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异,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保待遇。三是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加强整合前后的衔接,确保工作顺畅接续、有序过渡,确保群众基本医保待遇不受影响,确保基金安全和制度运行平稳。四是创新机制、提升效能。坚持管办分开,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医保经办服务。
问:如何突出整合制度政策。实行“六统一”,对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作出设计?
答:从政策人手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重点是要整合其筹资和待遇保障政策。在研究比对原有两项制度差异并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统一”的政策整合要求。
一要统一覆盖范围。城乡居民医保覆盖除城镇就业人口以外的其他城乡居民,允许参加职工医保有困难的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选择参加。二要统一筹资政策。坚持多渠道筹资,合理确定城乡统一的筹资标准,完善筹资动态调整机制,改善筹资分担结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差距较大地区可采取差别缴费的办法逐步过渡。逐步建立个人缴费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衔接的机制。三要统一保障待遇。逐步统一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妥善处理整合前后特殊保障政策的衔接,逐步缩小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与实际支付比例间的差距。四要统一医保目录。各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遵循』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技术适宜、基金可承受的原则,在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目录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参保人员需求变化,制定统一的医保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五要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定点机构管理办法,强化定点服务协议管理,健全考评机制,实行动态准入退出。对社会办医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六要统一基金管理。执行统一的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基金预决算管理制度,强化内控管理、外部监督制度,推进付费总额控制,健全基金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合理控制基金结余,防范基金风险,提高使用效率。
问:如何突出理顺管理体制。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体化经办服务?
nlc202309030802
答:理顺管理体制,实现一体化经办服务,有利于解决不同部门管理不协调、难衔接等问题,有利于提高经办管理服务效率,增强基金的安全性和管理的规范性,避免重复建设、重复补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经办服务。《意见》对理顺管理体制,提供城乡一体化医保经办服务提出了要求:一是整合经办机构。鼓励有条件地区理顺管理体制,统一行政管理职能。充分利用现有经办资源,对经办机构、人员、信息系统等各类经办力量进行整合,规范经办服务流程,补足经办服务短板,提供城乡一体化经办服务。二是创新经办管理。通过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提升服务手段,改进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新经办服务模式,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基本医保经办服务。
问:如何突出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基金效率和优化医保服务?
答:提升服务效能,对推进制度整合实现整合目标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基金效率和优化医保服务,实现制度的平稳可持续发展。《意见》对此提出了四方面要求。一是提高统筹层次。原则上实行市(地)级统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省级统筹。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基金分级管理,充分调动县级政府、经办管理机构基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整合完善信息系统,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运行和功能拓展提供支撑,推进信息交换与数据共享,强化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三是完善付费方式。系统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形成合理的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医疗机构规范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建立合理有序的就医秩序。四要加强医疗服务监控。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强化对医疗服务的监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问:整合制度对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和保障待遇等会有什么影响?
答:通过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制度政策“六统一”,整合经办管理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城乡居民将获得更多实惠。一是制度更加公平。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后,城乡居民不再受城乡身份的限制,参加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按照统一的政策参保缴费和享受待遇,城乡居民能够更加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益。二是保障待遇更加均衡。按照立足基本、保障公平的原则,充分考虑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异,统一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和就医管理,同时适度提升了群众保障待遇,城乡间、地区间居民医保待遇更加均衡。三是服务更加规范。通过统一定点管理、整合医保基金、整合经办资源、提高统筹层次等措施,参保群众可以享受到城乡一体化的经办服务。同时,制度整合后,实行一体化的经办服务管理,消除了城乡制度分设、管理分割、资源分散等障碍,城乡居民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更加方便。同时,因制度整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在推进相关工作时,也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制度顺畅衔接、平稳过渡,避免因个别特殊保障政策的调整而导致参保人员待遇的暂时l生下降。
问:整合制度工作如何组织实施。确保平稳顺利推进?
答: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涉及10亿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做好制度整合工作组织实施,确保平稳顺利推进,《意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要求,充分认识制度整合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周密安排,抓好落实。各省级医改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整合过程中的问题。二是抓紧制订实施方案,各省(区、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对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工作做出规划和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统筹地区于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深化医改综合试点省要将整合城乡居民医保作为重点改革内容,加强与医改其他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快推进。三是加强部门分工协作,细化政策措施,各地人社、卫计、财政、保监、发改、编制和医改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制度衔接,做好监管和跟踪评估,做好协调,确保制度整合工作平稳推进。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及时准确解读政策,宣传各地经验亮点,妥善回应公众关切,合理引导群众预期。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篇9
一、基本情况
我县总人口7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3万人,应参保对象34万人(含待遇领取人员)。自20xx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城镇居民和第三批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了城乡居保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县参保人数达310162人(其中待遇领取人员61399人),而截止5月31日,20xx年续保缴费人数达241667人,待遇领取人员61399人,参保覆盖率达86%,收取保费3145余万元;领取养老金人数达61399人,其中2147名领取人员因未参加资格生存认证而处于暂停发放状态,待确认后恢复或终止发放;发放养老金1735.67万元(其中基础养老金1725.8万元,个人账户9.87万元),做到了按月尽发,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二、基金管理情况
(一)基金及个人账户管理情况
1、基金筹集与管理:
我县严格按照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在县农信社开设了城乡居保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财政局开设了基金财政专户。收缴的保费每月月底及时由收入户划入财政专户。按月编制养老金发放申请计划送达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按期将申请金额从基金专户划入基金支出户,中央下拨的基础养老金,省级配套的个人缴费补助资金,县财政配套的补助资金皆直接划入财政专户。截止5月31日,中央配套资金2203万元(其中新农保2200万元,城居保3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8.3万元,个人缴费收入3145万元。利息收入38.2万元,合计收入5404.5万元。基础养老金支出1725v8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9.87万元,合计支出1735.67万元。本期结余3668.83万元,上年结余9874.4万元,基金结余13543.23万元,其中定期存款8150万元,六月份在保证发放的基础上将增加3000万元定期存款。
对养老金的发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所与县信用合作联社签订委托协议,做到了按月按时社会化发放。截止4月底已累计发放养老金7935万元(其中1908万元,20xx年4292万元)。
2、个人账户管理
(1)个人账户的建立。根据《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试行)》(信府发〔〕13号)文件规定,县农保局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此,我县要求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将参保人员的基础信息和参保材料统一报县农保局。县农保局安排专人对所有参保人员的信息及参保材料进行了认真核对,并按缴费凭证的缴费时间及金额,准确无误地为每位参保人员建立了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县农信社开户账号、个人缴费金额、县财政代缴金额、省财政参保缴补贴、县财政参保缴费补贴,家庭住址等。截止205月底,已为全县310162参保人员建立了个人账户,有效保障了参保群众的权益。
(2)个人账户的管理。
一是建立个人账户对账制度。为确保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安全高效,我县实施了县农保局与县财政、县农信社定期对账制度。每月月初,由县农保局根据县财政提供的对账凭据,与县农信社对城乡居保的计息、收入、支出等项目进行逐项核对。个人账户由我局专业工作人员专管,不经规定程序审批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个人账户金额;个人账户对账单经稽核人员核对后,需要修改有关信息的,在履行相关手续后进行复核调整。
二是建立个人账户的实账管理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和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定期结息。同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变其性质和用途。因此,我县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要求,对所有参保人员缴纳的保费均按到账的次月开始计息。同时,县财政每年将参保缴费补贴所需资金全部纳入预算,并及时记入个人账户,同步计息。
(三)信息化与数据安全管理情况
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下,县乡(镇)两级经办机构都统一配置了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以及都接入了业务专网,建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能够做到安全管理、权限分配合理、口令控制并且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极大地提升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经办效果,有效地保障了统筹基金的安全,并为城乡广大居民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养老保险服务。
(四)待遇领取人员生存认证工作开展情况
为加强城乡居保基金管理,杜绝冒领养老金情况发生,促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健康发展,我局在借鉴了宁都县的生存状况认证做法下,开展了由经办机构统一照相进行的待遇领取人员生存状况认证工作。主要对全县首次领取城乡居保人员的电子文档相片进行了一一对应的编码,并以村(居)委会为单位制成了年度生存认证照相登记表下发到乡镇劳保所,委托乡镇劳保所为辖区内的待遇领取人员提供生存状况认证照相服务,对于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特殊老年人,要求基层工作人员主动开展上门服务。20xx年12月31日完成生存认证工作后,共发现2100名死亡领取人员并终止发放该部分人员养老金,截止目前仍有2147余名领取人员未参加资格生存认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保费收取方式单一,目前仍主要采取村协办员上门收取保费后存入银行的方式,存在着基金安全隐患。
2、部分参保人员信息,如外出务工、转入或转出本地户口,身份证号码被其他县市占用者和预缴保费无法录入城乡居保信息系统,致使部分人员个人账户无法建立。
3、转移接续工作业务无法开展。地域之间发生的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险种之种的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采取暂时封存个人账户“拖”的办法。建议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衔接和配套政策,为深入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政策依据。
4、少数群体参加新农保积极性不高。特别是30岁以下的青年人群认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缴费低,保障待遇也低,参保缴费时间过长,与当前的直接利益没有多少联系,参保积极性不高,影响着进一步扩面。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篇10
第一篇 综合篇
一、《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省政策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总要求,确定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5月22日,中央政治局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2009年8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规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省政府召开了专门会议,下发了贯彻实施意见。我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更应该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㈡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规划的需要。第十三届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范围,五年内扩展到所有村庄”的明确目标。市委市政府将“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列入了2010年市办实事之一,要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目标,就必须在政策上取得突破。
㈢响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和群众呼声的需要。近年来,通过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来信来访等途径反映要求解决城镇无保老人养老保障问题、解决农村老年居民养老保障问题和解决地方新农保市级财政补贴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2009年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五件代表建议中,有三件是关于城镇无保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建议。统筹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障问题既顺代表之意,又合群众呼声,符合中央保民生的要求。
㈣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一是完善升级地方新农保政策的需要。2003年以来,我市推行了地方新农保工作,截止2009年末,地方新农保参保人数73.5万人,16.7万人领取养老金,地方新农保月平均养老金达到了223元。地方新农保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缺乏市级财政支持、采取“进口补”方式区市难以承受等原因,当前推进难度大,参保率较低,对比先进地区差距较大,且政策依据已废止,迫切需要出台新制度。二是解决城镇无保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需要。全市4.5万城镇无保老人养老保障缺乏制度安排,迫切需要出台新制度。三是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近年来我市推行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在医疗保险上已经实现了覆盖城乡居民,但在养老保险方面还需要总体的制度安排。
二、《意见》出台的目的是什么?
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居民养老保险”),目的是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使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养老保障。
三、《意见》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为贯彻十七大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和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9〕13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实施居民养老保险的意见。
四、《意见》出台的意义是什么?
实施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㈠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可以促进缩小城乡差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真正让城乡居民老有所养。㈡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又一个重要工程,标志着我市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目标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步。㈢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的重大政策。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将发挥巨大作用。㈣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解除居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居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促进扩大即期消费需求。
五、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保基本”,就是要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出发,与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子女养老等传统形式相结合,保障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广覆盖”,就是要靠制度和政策的吸引力,逐步把城乡居民纳入到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中。“有弹性”,就是要适合城镇未参保居民、农民的特点,适应地区发展差异,参保政策、缴费标准、待遇层次和水平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可持续”,就是筹资和待遇水平广大居民能接受、各级财政能承受,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实现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六、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地方特色是什么? 主要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政府对基础养老金全额补贴;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市、区(市)政府对参保居民缴费给予补贴。
地方特色有五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覆盖范围。在人员方面,从农村居民扩大到了城镇未参保居民;在地域方面,从两个国家新农保试点区市--城阳区、即墨市扩大到了市内四区。二是允许60周岁及以上人员补缴。允许60周岁及以上人员一次性自愿补缴15年的保费,同时享受政府缴费补贴。三是对重度残疾人的政策倾斜。对重度残疾人按照国家规定的个人缴费标准最高档次500元给予15年的代缴保费,同时享受每人每年30元的政府缴费补贴。四是实行了长缴多得的缴费激励机制。个人缴费超过15年的,每超过1年加发1%的基础养老金。五是对已参加“老农保”、60周岁以下且开始领取养老金人员实行“两可”政策:可继续领取原待遇,达到60周岁时直接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也可停止领取原待遇,按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缴费和计发待遇,个人账户合并。不做强制性停止领取待遇的规定。
七、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一是坚持保障水平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是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机制。三是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和城乡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城乡居民普遍参保。
八、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从何时开始实施?
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从市政府意见下发之日(2010年1月 日)实施。
九、居民养老保险具体实施步骤是怎样的?
根据《意见》规定和我市实际情况,2010年先将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市纳入居民养老保险。其他区(市)按国家新农保试点步骤同步纳入。
第二篇 制度篇
十、哪些人员可以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年满16周岁及以上(不含在校学生、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具有青岛市户籍,未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未享受相应养老保险待遇的城乡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2010年首批参保人员为具有市内四区、城阳区、即墨市户籍符合上述条件人员。具体包括:①16周岁-59周岁城镇未参保居民,16周岁-59周岁农村居民。曾经正式就业、外出务工、从事个体经营并参加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目前处于失业停止缴费状态的,可以选择参加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也可以选择参加居民养老保险。②60周岁及以上未按月享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的无保老人。
居民养老保险强调以政策的优惠吸引居民自愿参保。居民如果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处于缴费状态,应把握同一时段不重复参保缴费原则;居民已经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又实现就业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停止缴纳居民养老保险费,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居民不同时段参加了多种养老保险制度的,今后可按国家政策衔接,保障居民的养老保险权益。
享受低保待遇、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社会优抚待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待遇、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待遇、遗属补贴、企业精简老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等待遇的人员,符合参保条件的,也可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并享受规定待遇。今后国家、省出台政策衔接办法后,按国家、省规定执行。
十一、具有青岛市户籍的条件是否有户籍年限限制?
参保政策对具有青岛户籍没有年限限制。
十二、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几部分组成? 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部分构成。
十三、参保人员个人缴费标准是多少?
国家规定的缴费档次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这五个档次是国家为农村居民制定的。各区(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设档次。市政府根据国家、省规定和我市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统一调整缴费档次。市内四区统一增设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等四个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
十四、参保人员如何缴费?
市内四区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采取银行代扣代缴的方式。经办机构委托指定金融机构(市内四区为中国农业银行)为参保人员制发《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银行存折》,参保人员应在规定的缴费期前将当年应缴纳的保险费存入银行存折。其他区市自行确定缴费方式。
十五、参保人个人缴费后,可以享受哪些政府缴费补贴?
参保人按规定每年正常缴费的,可以享受市、区(市)财政对参保人员的每人每年30元的缴费补贴,缴费即补。
十六、参保人员一次性补缴是如何规定的?
1、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的参保人员,可自愿补缴不超过15年的养老保险费,同时享受相应补缴年限的一次性政府缴费补贴。
2、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46-59周岁人员,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应不少于实际年龄到60周岁的剩余年数;允许达到60周岁时补缴,但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同时享受相应补缴年限的一次性政府缴费补贴。
3、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45周岁及以下人员,应按年缴费,缴费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达到60周岁时也可补缴,但不享受相应补缴年限一次性政府缴费补贴。
十七、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不缴费,是否可以享受养老待遇?
年满60周岁选择不缴费的,可以直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是家庭养老传统和相关法律规定在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中的体现,子女参保缴费记入本人的个人账户,用于自己未来的养老金支付,而不是用于父母。
十八、政府缴费补贴资金是否计入个人账户?
政府缴费补贴资金计入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
十九、重度残疾人参保的,有何优惠政策?
重度残疾人参保的,由市、区(市)两级财政按《意见》规定第五档500元的标准为其代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重度残疾人在享受政府代缴保险费的同时,享受政府每人每年30元缴费补贴。
其中,《意见》实施时45周岁及以下的重度残疾人,按年给予政府代缴保费和政府缴费补贴;46-59周岁的,按年给予政府代缴保费和政府缴费补贴,达到60周岁时一次性补齐15年;已经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一次性给予15年的政府代缴保费和政府缴费补贴。
二十、重度残疾人在享受政府代缴保险费的同时,是否允许再提高个人缴费档次?
允许。在规定的缴费范围内,重度残疾人可以在财政代缴保险费的基础上提高个人缴费档次,提高个人缴费档次所需资金由本人承担。
二十一、重度残疾人在政府代缴15年保费后,未达到50岁的是否可以继续缴费?
可以。重度残疾人在政府代缴15年保费后,未达到50岁的,可以继续缴费至50周岁,同时享受政府每人每年30元的缴费补贴。
二十二、集体补助如何确定?
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所属成员参保缴费给予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确定。集体补助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二
十三、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如何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助或资助?
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给予补助或资助的,2010年首次补助时间为3月10日-4月10日,应于4月10日前向街道(镇)保障中心提交《青岛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明细表》,并将补助或资助金额存入区(市)社保机构指定账户(补助或资助金额每年最高不超过个人缴费最高档,高于个人缴费最高档的,可一次性收缴、逐年记入个人账户)。
从2011年起,集体补助时间为3月1日-31日,补助截止日为3月31日。
二十四、如何建立个人账户?
经办机构按照参保人员的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每位参保人员建立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二十五、个人账户储存额包括哪些部分?
个人账户储存额包括:个人缴费,集体经济组织补助资金,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或个人资助资金,市、区(市)政府补贴资金,利息。
二十六、个人账户资金如何计息?
个人账户储存额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个人账户每年结转计息一次,时间为每年的12月31日。参保人员办理待遇审批或个人账户一次性结算时,也应先对个人账户资金进行计息。
二十七、个人账户资金的用途是什么?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能用于个人账户养老金支付,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提前支取或挪作它用。
二十八、个人账户资金哪些情况下可以一次性支取?
参保人员发生出国(境)定居、跨区(市)转移或死亡等情况,应终止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并进行注销登记。参保人员发生上述情况或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可一次性领取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
1、出国(境)定居、死亡的,应终止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并进行注销登记,可一次性领取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
2、跨区(市)转移且在缴费期间的,应终止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并进行注销登记。可将个人账户资金转移到新参保地;若新参保地还未启动参保制度的无法转移的,也可一次性领取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已经达到待遇领取年龄需要跨区(市)迁移的,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
3、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可终止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并进行注销登记,一次性领取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也可封存个人账户资金,达到退休年龄时按国家、省规定进行不同养老制度的衔接转换。
二十九、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是什么?
1、年龄条件:年满60周岁。
2、户籍条件:首批为具有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市户籍的城乡居民。
3、缴费年限条件:本意见实施时45周岁及以下参保人员应按年正常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本意见实施时46~59周岁参保人员应按年正常缴费,累计缴费年限应不少于实际年龄到60周岁的剩余年数,允许达到60周岁时一次性补缴,但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
本意见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及以上、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城乡老年居民,可自愿补缴不超过15年的养老保险费,补缴后可享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可不用缴费,按月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均应按规定参保缴费。
三
十、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哪几部分组成?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领取标准为55元,缴费超过15年的每超过1年加发1%的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市、区(市)财政承担。各区(市)政府可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部分由各区(市)自行承担。(加发1%的计算基数含国家规定的55元和区市提高的基础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标准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规定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见表格)。70周岁以上缴费的,计发月数按56执行。个人账户养老金从个人账户中支付,个人账户不足时,由统筹金支付。
待遇计发办法充分体现了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居民应尽早参保,长期缴费,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补贴,个人账户会有更多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举例:①一名60周岁人员若选择按照500元档次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共计7500元,享受政府一次性缴费补贴30元×15年=450元,则月待遇标准为112元(5.6年可领回个人缴费)。②一名70周岁人员若选择按照2500档次一次性补缴15年共37500元,享受政府缴费补贴450元,则月待遇标准为733元(4.3年可领回个人缴费)。
三
十一、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有余额的,如何处理?
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有余额的,个人账户余额中除政府补贴外,可依法继承。参保人死亡,无论是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还是尚未开始领取养老金,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包括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资金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资助资金,可以依法继承;但政府补贴的资金是从公共财政支出的,而且是用于参保农民个人养老保障的补贴,因此这部分余额不能继承,继续用于其它长寿老年人的养老金支付,体现社会互济原则。
三
十二、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采取什么形式发放?
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区(市)社保机构每月20日前应将待遇支付明细清单、资金转账凭证等提供给指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应于每月20日将支付金额划入待遇领取人员银行存折。
三
十三、待遇领取人员被判刑或劳动教养的其养老待遇如何处理?
待遇领取人员在领取养老金期间被判刑或劳动教养的,村(居)协办员和街道(镇)保障中心应在次月20日前提请区(市)社保机构停止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待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再继续为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停发期间的待遇不予补发。
三
十四、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如何调整?
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从低水平起步,根据国家、省规定和我市经济发展情况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具体调整方案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三
十五、老农保制度如何与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
1、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领取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老农保”)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人员,可继续领取原待遇,并可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也可停止领取原待遇,按规定自愿补缴后重新计发待遇。
2、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参加老农保、60周岁以下、且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可继续领取原待遇,达到60周岁时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也可停止领取养老金,按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缴费和计发待遇,个人账户合并。
3、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参加老农保还未领取养老金人员,应按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缴费和计发待遇,个人账户合并。
三
十六、地方新农保制度如何与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
青岛市地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 “地方新农保”)要按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规定逐步规范。
1、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按月领取地方新农保待遇人员且年满60周岁的,继续享受原待遇,同时加发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今后其待遇水平的调整按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执行。
2、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参加地方新农保、60周岁以下、且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可继续领取原待遇,达到60周岁时加发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达到60周岁后其待遇水平的调整按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执行;也可停止领取养老金,按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缴费和计发待遇,个人账户合并,缴费年限累加计算。
3、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参加地方新农保还未领取养老金人员,应按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缴费和计发待遇,个人账户合并,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三
十七、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保障制度如何衔接? 部分居民既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记录,又有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记录。或享受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最低生活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等待遇,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制定相关政策,在不降低标准、不损害居民既得利益的原则下,妥善做好居民养老保险与这些制度、政策的衔接工作。我市将按照国家、省规定搞好衔接工作。
三
十八、参保人员跨区(市)转移的,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是否可以转移?
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跨区(市)转移的,转出地区(市)社保机构应将其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转入新参保地,由新参保地为其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参保人员转移到尚未开展居民养老保险地区的,其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暂不转移,个人账户做封存处理,储存额按有关规定继续计息;也可一次性领取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
三
十九、参保人员跨区(市)转移有无年龄限制? 有,参保人员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可以办理跨区(市)转移。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并且已开始按月领取待遇,需要跨区(市)迁移的,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
四
十、参保人员跨统筹区域转移时,由地方政府负担的政府缴费补贴是否也同时转移?
是。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转移时,政府缴费补贴一并转移,即个人账户存储金额全部转移。
四
十一、对冒领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如何处理?
属于冒领养老金行为的,区(市)社保机构应封存被冒领人员的个人账户、追回被冒领的养老金,拒不退还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
十二、对失职造成基金流失的如何处理?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或造成基金流失的,由上级行政机关责令限期改正,视情节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
十三、各区(市)实施方案应履行什么报备手续? 各区(市)政府根据青岛市《意见》制定本区市的贯彻实施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篇 经办篇
四
十四、参保时间和待遇发放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1、市内四区首批参保时间和待遇发放时间。市内四区首批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应于2010年3月1日-3月31日内到户籍所在村(居)委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从4月1日开始缴纳保费,缴费截至日为4月15日。首次待遇发放时间为4月20日。《意见》实施前年满60周岁人员的养老金从2010年1月份开始补发,《意见》实施后达到60周岁的人员的养老金从达到60周岁的次月起开始计发。
2、正常参保时间和正常待遇发放时间。从2011年起,正常缴费时间为每年的3月1日-31日,缴费截至日为3月31日。正常待遇发放时间为每月的20日。
四
十五、参保人员如何办理参保手续?
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自愿参保的,需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重度残疾人还需携带《残疾人证》二代证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需两份),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参保申请,选择缴费档次,填写《青岛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参保居民本人也可到街道(镇)保障中心直接办理相关手续。
四
十六、参保人员本人无法填写相关申请表格的,是否可以由他人代填?
居民养老保险的相关申请表格(包括《参保表》、《补缴申请表》、《注销登记表》等)应由本人填写。若本人无法填写的,可由亲属或居委会协办员代填,但须本人签字、签章或留指纹确认。
四
十七、居民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到哪里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居民养老保险实行户籍地管理,参保人员应到户籍所在地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到户籍所在村(居)委会办理。如:张某户籍地在四方区,居住在市南区,张某应在四方区户籍所在居委会办理参保手续。
四
十八、户籍迁入已实施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区市的,是否允许参保?
制度实施后,户籍迁入市内四区、城阳区、即墨市等已实施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区市,符合参保条件的,可在户籍迁入后办理参保手续。四
十九、村(居)委会协办员在收到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和《参保表》后,应当如何处理?
村(居)委会协办员负责应检查参保人员提报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在《参保表》上签字、加盖居委会公章,并将《参保表》、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3个工作日内一并上报街道(镇)保障中心。
五
十、街道(镇)保障中心收到相关材料后,应当如何处理?
街道(镇)保障中心对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进行初审,无误后及时将参保登记信息录入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在《参保表》上加盖公章,并于5个工作日内将《参保表》、户口簿复印件、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一并上报区(市)社保机构。
五
十一、区(市)社保机构收到相关材料后,应当如何处理?
区(市)社保机构对参保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复核,并与公安部门信息库、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信息库进行信息比对,无误后,对登记信息进行确认,同时为其建立个人账户,并及时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
五
十二、居民参保登记信息变更的,应如何处理? 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登记的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出生年月、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户籍性质、户籍所在地址及缴费档次等信息变更的,应当及时到户籍所在村(居)委会办理申请变更登记手续。参保人员应提供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明。
五
十三、参保人员的个人缴费档次如何确定?
参保人员在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时,应当在规定的范围内一次性选择确定缴费档次,并填写在《参保表》中。参保人员根据经济情况可以每年变更缴费档次,参保人员未办理缴费档次变更手续的,视同为选择上缴费档次不变。
五十四、一个缴费内,缴费档次选定后,是否允许再更改?
缴费人员当年缴费档次选定后,应当一次性足额缴纳保险费,当年不允许再更改缴费档次。
五
十五、达到享受待遇年龄的当年是否可以缴费?
到达享受待遇年龄当年可以缴费,缴费标准与普通年份一样都按1整年征收。
五
十六、居民养老保险什么时间缴费?
居民养老保险实行按(自然)缴费,每年的3月1日至31日为缴费期。每年1-3月新增符合参保条件人员可在3月份统一办理。3月31日之前应参未参人员,以及3月31日之后新增符合参保条件人员,可于4-12月每月的10日前按要求办理缴费。五
十七、参保人员的居民养老保险银行存折上预存的资金不足时,是否进行扣款缴费?
参保人员居民养老保险银行存折上的预存资金不足的,不予扣款。经办机构应当反馈未扣款信息,提醒参保人员补存资金。在规定时间内参保人员未予补存的,按当年中断缴费处理。
五十八、一次性补缴的,是否需要补缴利息?
考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自愿参保原则,补缴自愿,因此不补缴利息。
五
十九、如何办理一次性补缴?
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参保人员,应在达到60周岁前三个月内到村(居)委会办理补缴手续,填写《青岛市补缴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表》,由村(居)协办员3个工作日内将《补缴表》上报街道(镇)保障中心,待审核通过后,通知补缴人将需补缴的保险费存入银行存折。
六
十、办理补缴的截止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意见》实施前年满60周岁的人员,自愿补缴的,办理补缴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意见》实施后达到60周岁的,应在达到60周岁前三个月内办理。
六
十一、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不缴费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的,是否需要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不缴费而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同样应先按规定,到户籍所在村(居)委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但在登记时不需要选择缴费档次。
六
十二、政府缴费补贴何时到账、何时计息?
个人缴费到账后,政府缴费补贴同时记入个人账户,并从个人缴费到账的次月开始计息。
六
十三、个人账户结构是怎样的?
个人账户结构包括三部分:参保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作为“个人缴费”记入;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补助或资助作为“集体补助”记入;地方各级财政对个人账户的缴费补贴以“政府补贴”名义记入。
六
十四、参保人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查询个人账户情况?
参保人员可到户籍所在的街道(镇)保障中心、或区(市)社保机构查询个人账户明细。(查询地址和电话见附件3)
六
十五、如何办理一次性支取个人账户资金?
对于发生出国(境)定居、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或死亡等情况,需要一次性领取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的参保人员或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需到村(居)委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填写《注销表》,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村(居)协办员应于3个工作日内将《注销表》及有关资料上报街道(镇)保障中心。街道(镇)保障中心审核无误后,应于5个工作日内将上述资料一并上报区(市)社保机构。区(市)社保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一次性支取个人账户资金手续。
六
十六、参保人员如何办理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手续?
街道(镇)保障中心按月查询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生成下月符合领取养老金待遇条件参保人员名单,制法《青岛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通知表》,交村(居)协办员通知参保人员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
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应主动携带户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证等材料,到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参保人员从到达领取年龄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六
十七、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如何办理参保人员待遇领取手续?
村(居)协办员收到参保人员待遇领取相关材料后,负责检查参保人员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全,并于每月15日前将相关材料一并上报街道(镇)保障中心。街道(镇)保障中心应审核参保人员的年龄、本人及其子女参保缴费情况等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并将符合待遇领取资格人员的相关材料上报区(市)社保机构。
区(市)社保机构应对有关材料进行复核,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待遇领取资格认定,确认未享受其他社会保险待遇后,计算待遇领取人员的养老金领取金额,生成《青岛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核定表》。
六
十八、待遇领取人员对待遇有异议的怎么办?
待遇领取人员对待遇领取额有异议,可以提出重新核定申请,区(市)社保机构应对待遇领取标准重新进行核定,并将核定结果书面反馈待遇领取人员,确需调整的,经待遇领取人员签字、签章或留指纹确认后修改信息系统记录,系统保留处理前的记录。
六
十九、待遇领取人员死亡的如何处理?
待遇领取人员自死亡次月起停止发放养老金,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应在其死亡后次月20号前持相关证明材料,通过村(居)协办员和街道(镇)保障中心,向区(市)社保机构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注销登记和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的一次性领取手续。
七
十、如何进行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
区(市)社保经办机构应按对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定期向享受待遇领取人员发放资格认证通知,规定认证时间和方式,要求提供的相关证明资料。没有通过资格认证的,社保机构应及时停止为其发放养老金,待其补办有关手续后,从停发之日起补发并续发养老保险待遇。
七
十一、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模式和职责分工是如何规定的?
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单独记账、核算,基金结余按国家有关规定保值增值。基金实行市级统筹、区市管理、分级经办,全市实行统一制度和政策、统一信息系统平台和相关业务流程、统一编制和实施预算、统一待遇调整、统一基金管理。
在制度推行之初,各区(市)经办机构负责居民养老保险的经办工作,其中市内四区由市级经办机构统一经办。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暂实行区(市)统筹,其中市内四区为一个统筹单位,条件具备时实行市级统筹。
市社保机构负责组织指导本地区各级社保机构开展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协调财政补贴资金及时划拨;依据本规程制定本地区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经办管理办法;参与制定本地区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细则;制定本地区居民养老保险内控和稽核制度,开展内控和稽核工作;规范保险费的收缴、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和管理工作;编制、汇总、上报本级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和统计报表;组织开展人员培训等工作;参与居民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市级社保机构具体承担市内四区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保险费收缴、基金划拨、基金管理、个人账户建立与管理、待遇核定与支付、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档案管理、制发卡证、统计管理、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等业务经办职能。
区(市)社保机构负责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保险费收缴、基金划拨、基金管理、个人账户建立与管理、待遇核定与支付、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档案管理、制发卡证、统计管理、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等工作,并对街道(镇)保障中心的业务经办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考核。
街道(镇)保障中心负责对参保人员的参保资格、基本信息、缴费信息、待遇领取资格及关系转移资格等进行初审,录入有关信息,并负责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政策宣传、情况公示等工作。
村(居)协办员具体负责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缴费档次选定、待遇领取、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环节所需材料的收集与上报,负责向参保人员发放有关材料,提醒参保人员按时缴费,通知参保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并协助做好政策宣传与解释、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摸底调查、居民基本信息采集、情况公示等工作。
七
十二、参保人员跨区(市)转移的,如何办理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参保人员须持户籍关系转移证明、居民身份证原件等有关材料,到转入地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参保表》和《青岛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申请表》。村(居)协办员负责检查其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全,并按规定时限将《参保表》和《转入表》及有关材料上报街道(镇)保障中心。转入地街道(镇)保障中心审核无误后,应将参保、转移信息及时录入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按规定时限将《参保表》和《转入表》及有关材料上报区(市)社保机构。转入地区(市)社保机构应按规定时限向转出地区(市)社保机构寄送《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接收函》。
转出地区(市)社保机构接到《接收函》后,应对申请转移人员相关信息进行核实,符合转移规定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于次月通过指定金融机构将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划拨至转入地区(市)社保机构指定的银行账户,并注销申请转移人员参保信息。
转入地区(市)社保机构确认转入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足额到账后,应及时告知转入人员,并进行实收处理、为转入人员记录个人账户。
七
十三、参保人员如何进行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咨询?
参保人员可到各级社保机构进行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和业务咨询。各级社保机构和街道(镇)保障中心要积极开展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咨询服务活动。实行首问负责制,及时受理咨询。对无法当场解答的问题,经办人员应将咨询人姓名、咨询内容及咨询人联系方式等内容记录在案,并尽快予以答复。
七
十四、参保公示是如何规定的?
社保机构每年应会同街道(镇)保障中心和村(居)协办员在行政村(居)范围内对参保人员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天。
七
十五、如何进行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推荐阅读: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02
今年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380提高08-01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09-10
城乡居民养老09-1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1-07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情况汇报09-26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08-10
城乡居民养老信息查询08-20
百色城乡居民大病保险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