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共12篇)
城乡居民养老 篇1
引言
2013年11月, 国际和社会保障协会 (ISSA) 秘书长:汉斯·霍斯特·康克勒伍斯基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社会保障论坛中指出“当前扩大覆盖面, 仍然是社会保障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 (ISSA) 会上也做了题为“中国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增加公平性, 适应流动性, 保持可持续性”的演讲, 他提到社会保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并强调中国把不断增强公平性作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理念和工作重点, 努力实现对各类人群的全覆盖。
1 养老保险的分类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最重要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 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的界限, 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而建立的一种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目前, 我国的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1.1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是社会保险中的一个险种, 基本养老金主要用于保障广大退休职工的晚年基本生活, 在我国实行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以前, 基本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 是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1991】33号) 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 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养老保险包括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缴费比例为20%, 其中, 8%计入个人账户。达到退休年龄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待遇。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 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的。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 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强制的储蓄模式, 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 有三条筹资渠道。“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部按时确保支付, 个人账户养老金充分体现个人缴费积累的程度 (也就是多缴多得) 。这意味着中国广大农村居民在年龄达到60周岁后都将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1.3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2011年7月1日, 我国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是覆盖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保障城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逐步解决城镇无养老保障居民的老有所养问题, 其实施的操作规程、缴费档次与新农保一致。至此, 我国实现了各类人群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然而, 我国目前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是一个呈自我封闭并缺乏协调性的残缺体系。这样城乡断裂的保障状况, 一方面损害了城乡居民的利益, 侵蚀了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权益,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影响了城乡居民缴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特别是跨区域的灵活就业群体的流动, 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因此, 寻求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各险种之间关系转移、接续的模式和途径,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
2 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体险系接续的障碍因素
利益冲突是影响社会养老保障关系转移、衔接的重要矛盾。现行的制度之下, 缺乏一个统一的利益协调机制, 从而导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使各地市财政“分灶吃饭”, 独立核算基本养老保险的发放数额, 并由各地方政府最终承担养老金的发放义务。一方面, 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 以及统筹账户的基金不能“自由流动”, 导致各地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入设置户籍等种种门槛, 并引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的问题;另一方面,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所需支付的养老保险金额相对要高, 为了避免支付较高水平的养老金, 部分地方出于“地方利益保护”动机, 设置了种种限制以减少甚至禁止养老保险关系的转入。如此种种, 急需决策层设计出最佳的可行方案。
3 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方案及路径的探寻
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业内专家指出:三大养老保险相互转移符合目前人口流动的社会趋势, 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提出了不少见解。
1) 复旦大学保险系教授认为, 我国未来人口流动是双向的, 如农民进入城镇打工, 城镇居民到乡下养老等等, 养老保险制度双向衔接是对应社会发展趋势的, 当然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被保险人的信息要全国互通, 换算指标也要科学。2)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寅苏说, 让人口自由流动起来是重大的社会进步, 三大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 可使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养老的后顾之忧得到缓解, 对于打破城乡社会福利壁垒, 促进劳动力资源整合有很大意义。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陆铭教授认为, 养老保险城乡转移使得保障能够异地携带, 对促进人口跨地区流动, 提高劳动力水平和推进城镇化进程都有促进作用。4) 平安养老保险董事长杜永茂表示, 国家各项养老保险制度互不打通, 是一种碎片化的状态, 实施三大保险制度之间的顺畅流通, 无疑能够打通各项制度之间的壁垒, 堵塞部分人群同时参加各种保险, 多领国家养老补助的漏洞。
2014年2月21日,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和2月24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暂行办法》, 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 新办法表明我国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 政策在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它将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架起桥梁, 让更多的参保人能够便捷流动。
《暂行办法》规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即可自由衔接转换, 且无论如何转换, 都将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 累计计算权益。两个文件的出台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的重要措施, 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社会保障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的实际行动, 也是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的重要任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衔接转换的实施, 必将使养老保险相关制度内的融合度更高, 制度之间的衔接性更好, 使亿万参保群众从制度体系的优化、完善中获益更多。
4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主体及实施办法
4.1 设计理念
主体是指在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间流动的农民工, 以及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当一个人参加了多种养老保险制度时, 尽可能引导到能够领取到较高待遇的制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都参加, 尽可能引导其向职工养老保险转接) 。
4.2 何时办理接续
由于就业不稳定, 大量农民工经历“进城—返乡—再进城”, 有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经历“就业—失业—再就业”, 如果没有政策安排, 养老保险的累积就会有问题, 权益会受到很大的损害。《暂行办法》规定在参保者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 办理接续, 以避免频繁接续带来的成本。
4.3 具体实施办法
累加起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时间超过15年的可以在职工养老保险领取相应的待遇。同时, 把新农保或是城居保的权益累加过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不满15年的,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里结算。同时, 把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里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及利息全部转移进来, 合并计算个人账户权益。
4.4 归集关系
首先, 参保人员必须达到现有的法定退休年龄 (例如:男, 现在退休年龄为60周岁) ;其次, 由参保人自己确定。1) 是领取城镇职工的待遇, 还是城乡居民的待遇, 并且确定领取地社保机构。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职工养老保险, 参保者要向领取地的社会保险机构提出申请, 并填写《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 然后出示社保卡和居民身份证, 按规定办理。3) 职工养老保险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同样要填写《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 出示社保卡和居民身份证, 同时还要出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参保缴费凭证。
4.5 待遇的领取
参保者在办理待遇领取时, 社保机构除了结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本身应该领取的待遇外, 还要凭灵活就业人员开具的参保凭证把职工养老保险的权益加进去, 待遇领取地的社保机构应与凭证对应的社保机构进行联系, 获得参保者更加具体的参保资料, 把所有的权益累加起来, 进行退休待遇的测算。
4.6 重复缴费要清退, 重复领取待遇要归还
对重复参保缴费时段, 保留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因为重复缴费信息只有在办理制度衔接手续时才能发现, 所以要先转后清, 由转入地社保机构清退, 无论哪个制度领取待遇, 只退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缴费时段相应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本金, 政府补贴、利息部分和个人账户金额合并计算待遇。核定重复领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金额, 通知参保人退还, 参保人退还后, 再将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 (扣除政府补贴) 退还本人。
5 结语
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解决了养老保险制度过去条块分割、城乡断裂、碎片化的状况, 确保了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权益, 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制度, 但是, 仍有为数不少的人游离在这个保障体系之外,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相互转换的政策出台, 对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增强各类人群的参保积极性必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为最终实现全国统筹扫清障碍。
关键词:职工保,城乡保,可相互换
城乡居民养老 篇2
来源:山东省财政厅发布时间:2014-01-17
一、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二、基金筹集:
(一)个人缴费。缴费标准全省统一设为每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个档次。100元档次,只适用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的最低选择。除100元档次外,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多缴多得。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居)应当对本村(居)居民参保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居)委员会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的资助额之和不得超过最高缴费档次。
(三)政府补贴。政府补贴包括基础养老金、缴费补贴、特殊困难群体的补贴三部分。
1、基础养老金。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60周岁以上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我省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省财政按照统一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对我省东、中、西部地区分别给予40%、60%、80%的补助,剩余部分由市、县(市、区)政府承担。有条件的市、县(市、区)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需要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备案。
2、缴费补贴。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适当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缴费即补。对选择300元以上缴费档次的,可以提高相应的补贴标准,具体标准由市、县(市、区)政府确定。
3、特殊困难群体的补贴。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市、县(市、区)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三、养老保险待遇:
(一)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条件。年满60周岁、按规定参保、未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居民,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不用缴费,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45周岁(不含)以上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实际年龄到60周岁的剩余年数,允许补缴,但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45周岁(含)以下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补缴部分政府不给予缴费补贴。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支付终身。
(二)养老金待遇。基础养老金按照不低于省政府规定的60元基础养老金的标准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资金积累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依法继承。待遇领取人死亡后30日内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注销登记的,一次性发给丧葬补助费,标准为500-1000元。具体数额和所需资金由市、县(市、区)政府确定、承担,这一点,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咨询。
四、办理程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符合要求的城乡参保居民,可到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或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
五、转移接续:参保人缴费期间跨地区转移,可将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资金随户籍转入新参保地,按新参保地有关标准核算,并享受相应待遇;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年龄的,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在原参保地领取养老待遇。
六、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有关政策的衔接:
(一)与计划生育政策衔接。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衔接的通知》(国人口发〔2009〕101号)明确,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及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奖励扶助金、特别扶助金,不能抵顶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参加新农保的政府补贴。
(二)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衔接。现阶段,按照各项制度待遇只叠加、不扣减、不冲销并兼顾现行政策的原则,确保现有待遇水平不降低。16—59岁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低保、五保对象,应按规定参保缴费,享受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低保、五保对象的缴费提供资助。已经自愿参保且年满60周岁符合领取待遇条件的低保、五保对象,可按月领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在审批或复核低保、五保资格时,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十二五”时期暂不计入家庭收入。
(三)与优抚制度衔接。16—59岁符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条件、有缴费能力的优抚对象,应按规定参保缴费,享受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对于缴费困难的优抚对象,按规定享受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已自愿参保且年满60周岁并符合规定条件的优抚对象,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其优抚待遇标准不变。
七、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被征地农民保障政策的衔接
2012年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2〕62号),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利用同一制度平台,建立同一个人账户。
(一)新征土地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办法
在新征土地过程中,被征地的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符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都应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通过参保得到相应保障。实行调地安置的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其拥有土地承包权并被调整土地、符合以上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应被列为保险对象。
(二)保险金筹集
1、政府补贴。按照省政府公布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所对应的政府补贴资金标准,在拟征收土地报批前一次性将此次征地的政府补贴资金存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经财政部门批准开设的社保专户,开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山东省社会保险基金收款专用票据》。政府补贴在征地被批准后3个月内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保险方案落实到个人账户中。政府补贴资金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列支,单独选址项目由用地单位承担。
2、个人和集体缴费。按照权利义务相对应原则,每次征地时,个人和集体应缴纳一定数量的养老保险费,以弥补因为失去土地对基本生活的影响,体现个人和集体的养老保险责任。个人和集体缴纳养老保险费之和原则上不低于政府出资部分的20%,不高于此次征地得到的土地补偿安置费,可以从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费中列支或抵缴。鼓励个人和集体积极缴费,多缴多得。
(三)个人账户管理。土地被依法批准征收后,被征地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将政府批复文件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土地批准征收之日起3个月内,组织完成养老保险参保工作。个人和集体缴纳的保险费记入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没有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城乡居民要为其建立个人账户);政府出资部分对应保险方案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中将资金的80%记入个人缴纳栏目,20%记入政府缴费补贴栏目。记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完全按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因新征土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参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数的计算。
(四)待遇支付。参保时60周岁以上的按对应年龄的支付系数即缴即领(执行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70岁以上的执行70岁的支付系数),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合并领取。未满60周岁的在年满60周岁时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合并领取。
(五)做好制度衔接,确保被征地农民利益。原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中的缴费、补贴等基本政策可以继续实施,但要逐步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操作系统中,有个人账户的,要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数据信息和资金合并,按城乡居民个人账户标准计息和支付。对鲁政办发〔2012〕62号文件发布前被征地政府补贴资金已存入社保专户但还没有落实到被征地农民个人账户的,各地参照鲁政办发〔2012〕6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保险方案并将资金全部落实到个人账户。各地对原来发放的被征地农民的各项生活补贴应予以保留。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补贴政策
为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使广大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9〕131号),我省从2009年起试点新农保制度,并于2011年底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参保居民可享受基础养老金补贴、缴费补贴等。
(一)补贴范围。一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二是参保人员年满60周岁(重度残疾人可适当提前领取年龄)可领取基础养老金。
(二)补贴标准
1、基础养老金。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60周岁以上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我省基础养老金标准自2013年10月1日起提高到每人每月65元。省财政按照统一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对我省东、中、西部地区分别给予40%、60%、80%的补助,剩余部分由市、县(市、区)政府承担。有条件的市、县(市、区)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同时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备案。
2、缴费补贴。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适当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缴费即补。对选择300元以上缴费档次的,可以提高相应的补贴标准,具体标准由市、县(市、区)政府确定。
3、特殊困难群体的补贴。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市、县(市、区)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三)申请程序。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携带户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证等材料,到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村(居)委会审核后上报乡镇事务所。经乡镇事务所审核、县级社保机构复核,从参保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的次月起发放养老金。缴费补贴实行即缴即补,不需要单独申请。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需要持《残疾人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到村(居)委会办理参保手续,申请市、县(市、区)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参保人在缴费或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如何处理?
参保人在缴费期间死亡的,个人缴费全部本息可由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继承,一次性退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参保人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个人账户的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全部退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如何计算参保人的养老金待遇?
新农保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新农保的缴费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新农保实施时,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以年满60周岁为界限,60周岁以上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45周岁以上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应不少于实际年龄到60周岁的剩余年数,也可以补缴,但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45周岁(含)以下的,应当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
请问一次性交费的个人账户金额有利息吗,是多少?
城乡居民养老 篇3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有效衔接
前言:我国现在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在政府的统一规定下实施和运作的,国家对劳动者退休年龄有明确规定,在劳动者达到该年龄界限后就可以从政府或社会得到一定经济补偿、物质帮助以及得到相应的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我国所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元化的,它主要由两大体系构成:其一是商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各类险种;其二是政府统一下运行的社会养老保险。根据保障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社会养老保险归纳为两类,分为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两种保险制度。此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也是相互独立的制度。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成
养老保险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商业性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人们平时所熟知的制度,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人们平时所谓的基本养老保险仅仅是我国标准称谓“养老保险”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即使如此,它也是“养老保险”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可以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或因年老使得劳动能力丧失时必然要离开工作了几十年的岗位,而他们在离开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如何保障?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它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相对稳定的基本生活需求物质来源,致力于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基本养老保险”的构成部分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比较而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早,已经建立并且发展了很多年, 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成体系的相互转接制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步相较前两者来说则较晚,它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参照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险的制度模式相对一致有利于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城乡制度的有效衔接。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就是各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切入点。
二、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必要性
简单说来,必要性有两点:首先是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必然要求;其次是解决城乡经济结构和社会保障的二元化的需要。农民已经逐渐成为专业的工人甚至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拥有两重身份,既是农民又是工人,与其他非农业高素质职工几乎没有差别。农村人口在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过程中已经基本实现城镇化。因此,在制度上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已经势在必行。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镇企业的经济部门中时,以前的城乡经济二元经济结构将会逐步消失。如果能够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良好衔接,将对这种经济结构的二元化性予以减弱,也有助于减除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二元性。
三、 养老保险衔接的举措建议
(一)消除体制障碍
保险制度的衔接不可避免的会涉及许多其他相关制度, 比如户籍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等,他们各自的开放程度有所差异,而这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进程有直接的影响,甚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要着力加大相关制度改革,为社会保险制度衔接创造良好的运行体制环境。农村要强化家庭养老保障,城市要强化社会养老保障,各有所重。
(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
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在成熟并走向完善之时,也表现出了很多问题,应予重视。首先从操作层面上看,很多企业往往不愿意为自己的职工缴纳保险费,这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的的直接负面产物。也会出现迟缴及拒缴保险费的情况。企业职工自身也有着复杂的心态,很多企业职工愿意参加保险,但是由于工资收入本身比较低,出于经济收支方面的考虑而不愿意从工资中直接扣除应当缴纳的保险费。一些保险意识差的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也不愿意参加保险。从技术层面上看,根据保险法律规定,参加缴费满15年就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看起来时间似乎很长,但从社会保险理论及参照国外相关规定看,这缴费时间仍然比较短暂,该过程中的资金累计尚且不够。这种现象会造成我国的养老金支付出现很大的缺口。鉴于此,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才有可能实现。在不同地域、制度间建立可以相互转换的衔接点,将会给人员的自由流动扫清障碍,改善目前人才流动单向性的状况。
(三)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的统一和协调
要注重做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各种资源。社会上不同群体之间基本养老金待遇有着明显的差别,对于这种差别要遏制其扩大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缩小。在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上出现的问题是机构比较分散并且职责划分模糊不清,导致各个机构联系匮乏、合作能力薄弱,统一和协调社会保险各机构实属必要也势在必行。还要着重建立两种制度衔接点,是的不同参保人员能够在不同地域轻松转换养老保险关系,方便快捷也易于管理。即使参保人员的工作或者生活地点发生改变时,他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和相应地养老关系能够随之改变,不受不利影响。我国各地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上的生活消费水平差异很大,不能忽视的是,参保人员的工作生活地域在差异较大的地区间转变时时常发生的。参保人员从缴费水平相对较低的地方移向缴费水平较高的地方, 其应当享受的老年养老金也会得到相应提高,其中的差額要根据新地域养老金标准予以补足。尽快提高统筹层次。统筹层次提高了,相互之间不频繁发生转移,才能解决统筹地区的博弈。而户籍承担的各种功能如果能够打破,转移也就不存在更多难题。
结束语:养老保险制度与人民生活幸福指标和社会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要大力完善并不断创新和改革。笔者试就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阐明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该制度的完善作出一定有益贡献。(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罗羚. 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2]张坤.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 2012
城乡居民养老 篇4
与邵武市及平镇的有关领导座谈, 了解全民参保登记试点、续保等情况。
察看光泽县劳动保障所, 了解其便民服务措施。
与顺昌县人社局、城乡居民保中心座谈
1. 今年初国家部署调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请问我省怎么调?
答:2015年1月, 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5〕5号) , 决定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 并从2014年7月1日起补发。
根据国家部署和要求, 经请示省政府同意, 3月13日, 省人社厅、财政厅印发了《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 (闽人社文〔2015〕81号) , 将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 并从2014年7月1日起补发。同时要求, 除2014年7月1日之后已自行提高基础养老金且标准高于每人每月85元的市、县 (区) 外, 其他市、县 (区) 对本次增加的15元基础养老金, 不得冲抵或替代之前已自行提高的基础养老金。如福安市2014年7月1日前已自行将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85元, 此次调待必须再提高15元, 达到每人每月100元。福州市由于是2014年7月1日之后刚调整完待遇 (2015年1月1日将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00元) , 因此, 允许福州市此次不再提高标准, 但2014年7月至12月必须每月补发15元基础养老金。这样做, 一是为鼓励地方先行调待的积极性;二是考虑当地财政承受能力, 避免盲目调整待遇。
2. 此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待后, 全省基础养老金平均水平达到多少?
答:此次调待后, 全省所有县 (市、区) 基础养老金至少达到每人每月85元, 有50个县 (市、区) 基础养老金标准超过每人每月85元, 如厦门市达到245元, 石狮市达到140元, 晋江市达到135元, 平潭综合实验区达到125元, 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平均水平达到每人每月94元。
3. 请问哪些人享受此次调待优惠政策?
答:根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待规定, 2014年7月1日之前已年满60周岁的参保人员, 从2014年7月开始调整提高待遇;2014年7月1日之后达到60周岁的参保人员, 从其达龄的次月起调整提高待遇。
4. 此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待补发的养老金是不是一次性打到领取人员的卡 (折) 里?
答:是的。此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待补发的养老金全部通过当地合作金融机构一次性划入每个符合条件的领取人员卡 (折) 中。
5. 我是周宁县的, 我父亲之前参加了新农保 (现在叫“城乡居民保”) , 4月份卡里打了220块钱, 他有点不明白, 原来一个月只有7 0 块, 为什么这个月增加这么多, 怎么算?
答:目前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核定均已实现信息化, 您父亲所领取的养老金一般是不会算错的。据我所知, 周宁县从2015年4月起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根据此次调待规定, 从去年7月起补发。4月份卡里打的220元应该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4月份的基础养老金 (85元/月) ;另一部分是补发去年7月到今年3月调整提高部分的基础养老金 (15元/月×9个月=135元) , 两块加在一起正好是220元。
6. 新农保又提高养老金了, 但是4月份发的养老金怎么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比如我就比我老婆多了30元, 这是为什么?
答:此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待, 同一个县 (市、区) 基础养老金月领标准增加额是一样的 (即增加15元) , 但补发金额有所不同、因人而异。2014年7月1日之前已经达到60周岁的, 补发金额一样, 都从2014年7月补发;2014年7月1日之后年满60周岁的, 是从其达龄的次月起开始补发。因此, 参保人员达龄月份不同, 补发的金额就不一样。您比您爱人多领30元, 说明您爱人的年龄应该比您小2个月, 您大2个月多补30元基础养老金 (每月补15元×2=30元) 。
7. 听说此次城乡居民保调待是从去年7月份补发, 请问去年已经去世的有没有补发待遇?
答:调待原则上针对的是健在的待遇领取人员, 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 对其适当调整提高养老金, 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因此, 此次调待, 2014年7月1日之前已去世的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不补发待遇。2014年7月1日之后去世的, 要看县 (市、区) 怎么规定, 如果当地政府明确可以补发的, 则对2014年7月至其死亡当月补发每月15元的基础养老金。如果当地政府没有规定或明确已死亡人员不补发, 则按照惯例不予补发。
8. 职工社保那边年年提高养老金, 我们领新农保待遇的是不是以后也要每年调?
答:目前, 国家及我省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调整还没建立常态化的调整机制, 2014年、2015年先后两次调待, 分别是贯彻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以及国家的部署, 还算不上常态化调整。从人社部门的角度, 我们期待、也在积极争取尽快建立正常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 使广大城乡老年居民能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老年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
9. 请问新农保养老金提高了, 是不是我们交的钱也就领得越来越快了, 以后可以退的钱也就越来越少了?
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合并计发。基础养老金是由各级财政全额提供;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从个人账户中支出的, 月领取标准为满60周岁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 (包括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总额及其利息) 除以139。基础养老金调整提高部分的支出是由财政承担的, 并不占用个人账户资金。因此, 调整提高待遇并不会使您缴交的保费越快领完, 影响将来个人账户余额继承, 而且政府会确保养老金发放终身, 即使个人账户资金领完, 政府也会继续发放, 直至身故。
1 0. 听说职工社保调待有跟年限挂钩,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待是否跟年限挂钩?有没有缴得越长调得越多一说?
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包括调待部分) 由公共财政支付, 因此, 注重体现公平性, 目标是非特殊群体人人一致、平等享有。目前国家和省里调待均一视同仁, 定额增加, 并没有因为缴费时间长短而有不同。因此, 没有缴得越长调得越多一说。但是, 我省已有68个县 (市、区) 建立了长缴多得激励机制, 即对缴费时间较长的参保人员适当加发缴费年限养老金, 如福州市对缴费超过15年的, 每多缴一年基础养老金加发5元。鉴于此, 我们鼓励参保人员多缴费、连续缴费、长期缴费, 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政府缴费补贴, 增加个人账户积累, 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 而且还可能享受到缴费年限养老金, 可谓是“一举多得”。
1 1. 去年6月份年满60周岁的, 但是因为中断缴费到了去年1 0 月才补缴足, 11月才领到城乡居民保养老金, 请问这次调待从哪个月开始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篇5
取养老金
一、什么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的一种普惠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参保对象
具有我县户口(不分农业、非农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和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四、基金筹集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或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省政府依据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县财政按确定的标准给予补助。省、市两级财政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省财政每人每年补贴20元,市财政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10元。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县为其代缴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各级财政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不能冲抵个人缴费。
(三)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
(四)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五、建立个人账户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个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提供的资助,各级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完全积累,一步做实到位。个人账户储存额参考中国人民银行每年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六、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
础养老金标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部分+国家补贴)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一次性支付给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无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的,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七、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城乡居民养老 篇6
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整合;财政补贴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3-0110-07
一、引言
養老保险的城乡整合和地区整合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题。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于2009年9月和2011年6月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以县市为单位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以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然而,上述文件仅规定了中央政府对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具体补贴数额,地方政府补贴标准则可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自行确定。实践中,即使经济社会条件相似的邻近县市,地方政府对新农保和城居保的补贴也存在显著差异,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2013年9月,广东省人社厅出台《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粤府〔2013〕92号)通过详细界定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财政补贴责任,将新农保和城居保进行整合,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并全面上调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然而,广东省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是否都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补贴责任?
《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3期
黄丽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补贴问题研究
近年来研究新农保政府补贴问题的文献大量涌现。例如,邓大松等人区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探讨新农保的政府补贴问题,得出中央财政有能力承担新农保财政补助,但中西部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筹资困难的结论[1]。薛惠元等人探讨了新农保财政补助的地方公平性问题[2]。杨翠迎等人基于养老金替代率的视角对各地新农保养老金及补贴标准合意增长水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3]。但上述文献并未涉及新农保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并轨和地区整合问题。部分文献虽然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整合和衔接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探索,但对于其中的财政补贴问题分析并不深入。例如,邓大松等人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对新农保未来发展和整合方向进行了分析[4];黄丽等人通过广东中山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的难点问题等[5]。鉴于此,本文基于广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1年财政数据,对省级政府和市县两级政府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整合中的筹资能力进行测算和分析,探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整合过程中的各级政府的财政关系。
二、 广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补贴的基本方式
1.各级财政对基础养老金的补贴标准
2013年《实施办法》中将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提高至不低于每人每月65元(780元/年),中央财政按中央确定的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55元)的50%给予补助(即每人每月补助275元)。其余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市、县(市、区)财政负担;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3)》,广东经济区划包括四个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肇庆、江门);东翼地区(珠三角以东,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西翼地区(珠三角以西,包括湛江、茂名、阳江);粤北地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由省财政补助(每人每月1875元),中央和省补助以外部分由市、县(市、区)财政各负担一半。
2.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
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于所需资金,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市、县(市、区)财政负担,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含江门的恩平市、开平市和台山市,其中省财政对开平市和台山市按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补助标准的70%给予补助,下同)由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负担,其中省财政负担部分按各级政府对参保人员缴费补贴的最低标准(每人每年30元)的1/3安排,其余部分由市、县(市、区)财政各负担一半。
3. 对农民的缴费激励办法
为鼓励参保农村居民多缴费,2013年《实施办法》中规定,对缴费期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参保缴费每超过1年地方财政每月加发3元基础养老金。对于所需资金,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市、县(市、区)财政负担,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由省财政负担50%。
4. 对缴费困难群体的补充规定
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等特困群体,试点文件规定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者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具体办法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自行制定,所需资金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自行负担。具体情况详见表1。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障的发展路径 篇7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2009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指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指导意见》取代了1992年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试行) 》 (简称《基本方案》) , 指导并推进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0年又将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居民, 正是在这一纲领性文件指导下, 全国各省市如火如荼地开展此项工作。截至2011年8月底, 国家新农保、城镇居民试点已经覆盖1900多个县 (市、区、旗) , 覆盖面达到60%;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7多亿人, 其中领取养老待遇人数4600多万人。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呈现出推进速度快、发展势头强劲等特点, 但新农保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向纵深推进中面临的问题
(一) 保障水平仍然较低
长期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 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从无到有, 不仅使“老有所养”这一古老有之的平民梦想在上千万农民身上变为现实, 改变了养儿防老的历史传统, 而且涉农类、社会救助类信访量下降了很多, 老年人赡养纠纷等得到有效缓和, 促进了社会和谐, 实现了缩小城乡差距的第一步, 但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都比较困难。
(二) 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滞后
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 还停留在“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阶段, 部分中青年人员存在等待观望思想, 影响中青年人员参保率提高。
(三) 信息化程度不高
由于新农保暂实现的是县级统筹, 有条件的地方实现了省级统筹, 国家新农保在各省推进时的一些制度安排 (各省、市、县财政的进口补贴差异性较大) 不尽相同, 人社部配发的新农保业务管理软件尚不能直接加以使用, 有些地方至今未能依托信息系统进行个人账户的建账、记账和查询, 仍以手工操作的方式记录个人账户,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个人账户的规范管理。部分地区的养老金发放和个人缴费信息管理仍采用电子表格的方式进行, 造成了数据采集效果不佳、校对时间较长、数据出现反复修改等情况。部分地区新农保所有缴费与待遇发放业务均无信息系统进行支持, 对于参保人员个人缴费信息仅以电子表格的形式记录了本金部分, 信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四) 经办能力建设是块“短板”
在有些县级经办机构, 特别是乡、村一级经办平台, 基础非常薄弱, 部分地区新农保经办机构没有正式编制, 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也没有专职工作人员, 一人往往是身兼多职, 因工作辛苦, 待遇又低, 社保出现了“招不进, 留不住”的现象, 致使工作人员缺乏的情况更为严重。目前, 工作基础薄弱、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仍然是影响经办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障碍, 经办机构建设问题已成为制约新农保工作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的路径
作为一项致力于增进农民福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社会公平的政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广及后期的管理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需要积极地探索解决对策, 将这一重大惠民工程抓好, 抓实。
(一) 建立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
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水平的增长, 应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的长效机制, 参照城镇职工标准, 适当提高待遇。当前, 国家确定的55元基础养老金的标准老百姓是比较接受的, 也能对农村老年居民的生活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 随着物价水平的持续攀升, 建议基础养老金标准原则上不得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今后, 随着农民收入增加, 当基础养老金标准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时, 则适时进行基础养老金标准的调整。
(二) 进一步优化缴费档次设置
根据国发[2009]32号文件, 新农保缴费标准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 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缴费档次, 从选择五个档次人员分布来看, 最多的是一档, 其次就是五档, 证明农村居民中对高档次缴费是有需求的, 同时中间档次吸引力不足。因此建议, 建立起缴费档次标准调整的长效机制, 根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实际, 每个五年规划期内做出一次适当的调整。缴费越多, 今后养老待遇就越多, 逐步缩小不同养老制度之间的差异。
(三) 建立财政补贴与缴费档次挂钩的制度, 增强制度吸引力, 稳步提升中青年养老保险参保率
按照国务院32号文件规定, 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各地在执行这一政策时, 有不同情况, 但很多地方采取的是不管选择何种缴费档次, 统一按3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参保人员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更愿意选择低档次来缴纳, 选择100元档次缴费人数占绝大多数, 因此, 应建立财政补贴与缴费档次挂钩制度, 引导更多的中青年人员参保, 鼓励有条件的人选择更高档次缴费;同时加强宣传, 让广大中青年人全面了解和熟悉养老保险政策, 增强参保意识, 激发参保热情, 稳步提升中青年养老保险参保率。
(四) 不断提高社保部门服务管理水平
随着新农保在我国试点的扩大与普及, 如何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这一公共服务的经办能力和绩效, 使农民能够安全、准确、便捷、优质和持续地获得新农保服务。
1. 加大经费投入, 改善工作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服务”的工作理念, 推进社保文化体系建设, 提高各地经办队伍人员素质, 我们要顺应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这一惠民安国之策的大势, 立足实际, 怀着对广大城乡居民的深厚感情, 充分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性、创造性, 发挥现有优势, 挖掘潜在优势, 克服困难, 创造条件, 把新农保的经办管理服务工作做到位。
2. 继续完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 提升管理服务手段
简化和规范业务流程, 提高业务经办效率;优化业务经办模式, 经办业务逐步向基层乡镇 (街道) 、社区社保服务平台延伸;推进经办业务内控制度建设, 使国家新农保在各地的试点尽快步入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轨道。
(五) 提高统筹层次, 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新农保实行个人账户的完全积累制, 因此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尤为重要。因此建议, 在国家政策的允许范围内, 拓宽投资渠道, 委托专业机构运作;适时提高统筹层次, 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同时, 逐步建立国家新农保风险准备金, 确保未来个人账户基金及时足额拨付。
(六)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统筹提高城乡养老保险水平
相对于城镇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保险水平还比较低。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养老保险水平, 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
总之, 由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乃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全国各省市地区均处在一个不断摸索完善的过程中, 圆满完成这次制度变迁将任重而道远。
摘要:新形势下, 如何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贯彻好, 引导农民持续参保、长期参保, 以确保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当前全国正在稳步推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从制度概述、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路径等三个方面做了诠释, 力求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健康、有序的发展。
城乡居民养老 篇8
一、概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为了确保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老龄化人群能够在生活上得到基本的保障, 确立了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的养老保险主要包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商业性养老保险等。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又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 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而现阶段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 缩短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 推动社会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 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 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即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是城镇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结果。
由于参照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所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起步相对较晚, 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并不紧密, 尤其是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使得城乡经济结构和社会保障的二元化并未得到切实的解决。所以,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养老保险的衔接是城乡养老保险发展的必然需求, 影响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进而影响养老压力的缓解。而本文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有效衔接为例, 切实探讨有效衔接二者的相关措施, 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相关介绍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 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 加之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不断的增大, 养老问题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难题。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为城乡老龄化人群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除此之外, 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还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调节功能。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被纳入到制度化的保障体系中, 减少了由于对未来经济保障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压力, 有利于稳定其消费预期, 促进储蓄向投资和消费转变, 从而改善低收入群众的生活质量, 对整体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形成强大而持久的拉动作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提供了制度保证, 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养老压力。所以, 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缓解社会的养老压力, 为已退休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帮助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困难问题。故而, 二者的有效衔接显得更为重要。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有效衔接的一般措施
前文已述,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着社会的养老压力, 且有着衔接的必要性。然而, 二者的衔接需要切实实行相关措施, 以下是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有效衔接的一般措施的具体分析。
(一) 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以及推行使用, 在减缓养老压力的同时, 也逐渐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应用范围较小, 很多符合参保条件的并且十分需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并未得到切实的保障;基本养老保险金发放并不合理, 甚至出现有失公平的现象。除此之外, 制度调整机制也不完善、缺乏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不仅影响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更影响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有效衔接。所以, 要切实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从设立参保缴费约束机制开始, 严格要求企业职工缴纳保险, 提高职工的参保意识。严格要求企业为职工缴纳保险费, 对于迟缴或拒缴保险费的企业, 要严肃处理。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 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推进养老保险金足额发放, 切实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在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方面, 要全面实现改革, 将发放金额与缴费时间、缴费数额挂钩, 力求公平发放。除此之外, 还要加大保障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 确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减少衔接阻碍
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 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相关制度的影响例如社会福利制度、户籍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各自针对的对象有所不同, 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彼此之间联系并不密切, 所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会受到一些阻碍, 一些相关制度如果协调衔接不到位, 就会影响二者的衔接, 甚至无法衔接。所以, 要加强改革, 使得制度与制度之间联系更为密切, 减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衔接阻碍。
(三) 加大养老保险系统管理协调力度
现阶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养老保险系统, 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隶属于养老保险系统, 若要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 就要加大系统管理力度, 不断的协调二者的发展与衔接。而加大系统管理力度就需要各管理机构之间, 加强联系与合作, 统一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二者之间的自由转接。
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储存额, 按照相应的规定标准转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从参保人参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月份起向前折算, 折算精确到月。折算的缴费年限起始时间不得早于本人年满16周岁的时间。如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不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个月折算标准的, 或折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期满的居保个人账户剩余资金, 由区农保中心一次性退还本人, 终止居保关系。反之同理。
在转接流程方面, 也需要进行完善。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为例, 转接时, 参保人需要凭借本人身份证件以及户口簿等有效证件进行申请转接登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构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 随后与申请人签订两分协议, 一份城乡机构盖章留底。另一份由申请人转交给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构进行审核。在转接结算方面,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要定期折算保险金, 并将审核确定的折算金额划至社会保险征缴经办机构的指定账户。如此一来, 流程明确, 使得二者的转接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推动了二者的衔接。
(四) 完善衔接细则
参保人员达到城乡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后, 可以申请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 只要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十五年的, 就可以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 如果不满十五年, 可以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参保人员无论是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还是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都将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随同转移, 累计计算权益。
按照优先保留待遇较高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原则, 明确了对参保人员重复缴费和重复领取待遇情况的处理意见。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之外, 还需要稳步推进二者的发展, 在发展中增强二者联系的紧密型, 提高衔接意识, 完善细节问题的处理, 力求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有效衔接。
四、结束语
综上浅述,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均保障着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老龄化人群正常生活, 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所以, 为了减弱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发展, 为了切实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要将二者有机衔接起来, 共同服务于养老事业。一般来讲, 可以通过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减少二者衔接之间的有关制度的阻碍, 加大养老保险系统管理协调力度, 加强二者之间的转接, 完善转接流程与转接细则, 切实确保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 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摘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有效衔接影响着城乡经济结构和社会保障的二元化问题的解决。本文着重探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有效衔接的一般措施。
城乡居民养老 篇9
一、养老金待遇不公现象及其原因
《意见》第六条明确指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由中央确定最低标准, 并根据物价变动和经济发展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对长期缴费的, 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原先的城居保和新农保均规定基础养老金为每月55元, 新的城乡居保出台后, 基础养老金调整为每月7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缴费、地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投资收益等组成, 个人缴费又分为12个档次, 供个人自由选择, 地方政府对选择500元以下缴费档次的个人给予不低于每年30元的补助, 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的个人给予不低于每年60元的补助。个人账户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存储额除以139。现假设参保人连续15年以同一档次缴费, 并以3%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个人账户计息, 经测算可得各缴费档次的月待遇水平, 若选择每年100元的缴费档次则到60岁后每月可领约92.71元, 就算选择2 000元的最高缴费档次, 养老金待遇水平仍只有每月约358.91元, 养老金待遇水平甚至不如低保水平。由此可见,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是比较低的, 而就在这一低水平待遇的背景下, 还存在经济待遇的不公平现象。
(一) 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之间养老待遇的不公平
新农保和城居保虽因《意见》的出台而走向合并,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推进, 是对传统户籍制度的有力冲击, 但现行制度改革并不彻底, 仍存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双轨运行的状况, 据人社部发言人李忠称, 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 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达到2 200多元。而同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则要低得多, 就算选择最高缴费档次, 城居保的参保人员也只能领取每月约358.91元的养老金, 经统计得知大多数人仅以最低档次入保, 其养老金则更少了, 每月不足一百元, 可想而知, 养老保险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目标成为了一句空话, 居民的养老金大约只占同期职工的六分之一, 显得极不公平。而造成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何在?从基金来源看, 职工的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缴纳, 而居民养老保险方面则少了企业这一重要的缴费主体, 《意见》中虽有提及集体补助, 但由于并无强制细则以及当前我国集体经济现状, 这句话往往流于形式, 使得城居保的基金积累紧靠个人缴费和少量的政府补贴, 加之城居保这一政策实施时间尚短, 个人账户积累必然不足, 这些均导致了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养老待遇的巨大差距。
(二) 不同地域间的不公平
以基础养老金为例, 《意见》中只规定了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为70元, 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但又并未对调整细则作出详细规定, 这就导致了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差别巨大, 据人社部对2015年各地城居保实施情况的统计得知, 上海的基础养老金位居全国首位, 达到每月660元, 北京天津紧随其后, 分别为每月470元和245元。而其他省份基础养老金则比较低, 例如黑龙江、湖北、贵州等地仅达到了最低标准每月70元, 可看出, 基础养老金的地区差异最高达到了九倍多, 虽然说各地确实存在经济差异, 生活消费水平确实不同, 但经济水平的差距显然没有基础养老金差异之大, 这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 不利于人口全国范围流动和人才的合理配置, 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 加大了社会不公平, 可以说这一状况是由顶层制度设计不够合理造成的, 即制度没有根据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给出相应的补缺措施, 导致经济落后地区被经济发达地区甩在了大后方。
(三) 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间的不公平
《意见》的出台, 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险与农村居民实现统一, 两者养老金待遇实行一致标准, 表面上看来, 这是公平的体现, 消除了对农民身份的歧视, 但仔细想来会发现仍有不妥, 综合考虑城市与农村物价差异、需求差别、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保障等因素, 可以发现在城市生活的成本要高于在农村生活的成本, 也就是说在给予二者相同养老金的情况下, 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会不如农村居民, 这就造成了二者隐性的不公平, 所以说实现城乡公平不是简单地给予其相等的物质待遇, 而是在消除户籍歧视的前提下, 保障其享受权利的同等性, 赋予相同的养老权利, 而在物质待遇上仍要考虑到城乡经济差异。
二、对提升经济待遇公平性的建议
(一) 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
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不合理, 造成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诸多不公平现象,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 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要统筹全局、着眼未来, 充分考虑政策实施的连锁效果, 推进养老保险改革的同时要注意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 以期制定出合乎国情、利于民生的政策, 切实保证社会公平性, 例如加大农民种粮补贴力度, 确保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以保障其有足够能力参保。
(二)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城乡居保待遇水平
城乡居保与职工保差异的存在势必要求提高城乡居保的待遇水平, 而城乡居保中缺乏单位这一重要缴费主体, 这时国家必然要承担起保障责任, 目前每月70元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显然过低, 国家财政应加大投入力度, 切实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并增加对居民的缴费补贴。例如建立国有资产划拨为养老金的固定机制, 加大福利彩票基金的划转力度, 形成养老金的多方来源渠道。
(三) 扩大制度覆盖率, 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保
首先, 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让广大城乡居民弄清政策实质;其次, 加强对城居保经办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培训, 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这些都有利增强政策的公信力与吸引力, 激发参保热情, 以扩大城乡居保的覆盖面最终达到增加基金积累、提升保障水平的目的。
(四) 大力发展经济,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东中西部地区养老待遇水平的差距, 很大方面是由于地区经济水平不一, 各地财政实力不同造成的, 要想消除这一不公, 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快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样这些地区的政府才有足够资金提供补助, 居民个人也才有足够能力参保缴费, 而这一过程自然要求中央政府给予落后地区更多的财政倾斜。
(五) 城居保和新农保合并的背景下, 物质待遇方面适度向城市居民倾斜
城乡居保的合并本来是一种进步, 但这一进步是表现在养老权的同一性上, 即不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有权享有国家提供的养老待遇, 并有权要求相关部门提供同样的服务。而城市与农村经济水平差异的客观存在, 则要求我们在具体的经济物质给付方面采取灵活性原则, 向城市居民适度倾斜以消除隐性不公, 例如可以在实行相同待遇标准的前提下, 根据城乡经济差异大小对城市居民提供一定的物质扶持, 譬如提供食品券, 当然扶持力度要适中, 具体应根据城乡具体经济差异确定, 不可使城乡居民经济待遇差距过大, 以补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生活物价之差为限。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EB/OL], 2014 (5) .
[2]人民网.人社部:企退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水平超2 200元[EB/OL], 2015-10-27.
[3]薛惠元, 仙蜜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地区差异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14 (1) .
城乡居民养老 篇10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采用自愿参保的形式, 因此, 对制度是否知晓以及对制度了解程度居民是否愿意参保的前提, 也是制度实施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为了解泸州市居民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知晓现状, 分析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 对泸州市两个区县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调查地区完善该制度确保其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年满16周岁、非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入户调查问卷,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逐一入户询问收集资料。调查对象的选取, 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 本研究共调查了泸州市2个区6个乡镇18个行政村中的703名城乡居民, 调查时间为2015年6~7月。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对象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知晓现状、知晓途径、宣传满意度等情况。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调查问卷统一收回, 经质量核查, 剔除无效问卷后采用Epdi Data3.0双人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资料的录入,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卡方检验、趋势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703名调查对象中, 男性295人, 占调查对象的42.0%;女性408人, 占调查对象的58.0%。城镇户籍173人, 占调查对象的24.6%;农村户籍的530人, 占调查对象的75.4%。调查者平均年龄为52.0岁, 其中以45~60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为主, 分别占调查对象的39.1%和32.3%, 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年龄构成有差异, 其中男性主要集中于60岁及以上, 女性集中于45~60岁, 具体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703名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 分别占调查对象的40.8%和27.5%, 文化程度为文盲占22.8%, 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占9.0%。调查对象中, 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 占调查对象的85.9%, 未婚占4.1%, 离婚占1.6%, 丧偶占8.4%。
2.2 调查居民家庭供养老人基本情况
2.2.1 家庭平均规模和老人数量基本情况。
703名调查对象中, 家庭规模平均为4.43人, 其中478名表示家庭中有60岁及以上老人, 占调查对象的68.0%。在家中有60岁及以上老人的调查对象中, 53.8%的是有1个老人, 42.8%有两个老人, 具体情况见表2。
2.2.2 60岁及以上老人生活来源情况。
在家庭里有60岁及以上老人的调查对象中, 本次发现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由儿女赡养和老人独立工作 (种地) 生活, 占老人总数的49.9%和41.9%。而社会保险养老金或商业保险的仅占10.28%和0.97。
在家庭里有60岁及以上老人的调查对象中, 41.0%的调查对象表示供养困难, 表示一般的占50.4%, 表示没有困难的仅占8.6%。
2.3 调查对象最期望的养老途径
在最期望的养老途径中, 表示通过自我储蓄养老的为246人, 占调查对象的35.0%;表示希望通过子女赡养的方式的为199人, 占28.3%;希望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的为197人, 占28.0%;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和其他方式的分别为20和41人, 分别占2.8%和5.8%。
2.4 调查对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知晓现状
2.4.1 调查对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知晓率。
所谓知晓率是指受调查居民知晓我国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 不包括其本已参保该制度、但是对该制度完全不了解、经由调查员解释后才清楚的人员。
在703名调查对象中, 515名调查对象表示听说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制度的知晓率为73.3%。
2.4.2 调查对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知晓途径。
在515名知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对象中, 知晓的途径主要周围人或邻居交谈、政府部门宣传, 分别占知晓人数的67.4%、65.8%, 具体情况见表4。
2.4.3 知晓人群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了解程度。
在515名知晓的人群中, 40.8%的人群对于该制度的知晓程度是一般, 而非常了解和了解的仅占1.2%和26.6%, 而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占到了28.5%和2.9%。
2.5 调查地区居民是否知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5.1调查地区居民是否知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单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调查地区居民是否知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在文献阅读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 分析了调查区县、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家庭中是否有60岁及以上老人、供养老人是否困难、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自我批评家庭经济状况、最期望的养老途径、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入养老保险养老程度12个因素, 经卡方、趋势卡方或确切概率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年龄 (趋势=5.103, P=0.024) 、文化程度 (=13.777, P=0.001) 、婚姻状况 (确切概率P=0.003) 、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12.927, P=0.012) 、最期望的养老途径 (=32.177, P<0.001) 和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入养老保险养老程度 (趋势=72.750, P<0.001) 。
2.5.2调查地区居民是否知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知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因变量,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和文献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自变量, 拟合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采用forward:conditional法) , 进入模型的变量包括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中是否有60岁及以上老人、最期望的养老途径和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程度, 具体模型见表6。分析发现, 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或中专及以上的知晓率较文化程度为文盲的高, 分别是其的2.083和2.106倍;婚姻状况中已婚的知晓率较未婚的高, 是其的2.241倍;家中有60岁及以上老人的知晓率较没有的高, 是其的1.522倍;最期望的养老途径中, 通过购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知晓率较子女赡养的知晓率高, 是其的4.826倍;认为有必要加入养老保险制度的知晓率较一般和没有的必要的高, 分别是后两者的4.274和3.322倍。
4 讨论
4.1 城乡居民养老途径主要为儿女赡养和自我储蓄养老, 保险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本次调查发现, 在家庭里有60岁及以上老人的调查对象中, 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由儿女赡养和老人独立工作 (种地) 生活, 占老人总数的49.9%和41.9%, 而社会保险养老金或商业保险的仅占10.28%和0.97%, 表明当前调查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仍然是由儿女赡养和依靠自我储蓄的方式进行。这种以家庭保障和自我保障为主的养老形式, 给家庭来带了较为沉重的负担, 在家庭里有60岁及以上老人的调查对象中, 41.0%的调查对象表示供养困难, 表示一般的占50.4%, 表示没有困难的仅占8.6%。在如此沉重的家庭养老负担下, 居民依靠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养老问题的意识仍显不够, 数据显示调查人群最期望养老方式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自我储蓄养老、子女赡养, 希望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的仅占28.0%, 保险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4.2调查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知晓率有待提高, 对制度的了解程度有待加深
本次发现, 调查对象的制度的知晓率仅为73.3%, 距离建立时所提出的“2020年前, 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 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等传统保障方式的积极作用, 更好地保障参保城乡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的目标, 制度的知晓率仍然有待提高。且本次调查还发现, 即使是在知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群中, 对制度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在知晓的人群中, 40.8%的人群对于该制度的知晓程度是一般, 而非常了解和了解的仅占1.2%和26.6%, 而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占到了28.5%和2.9%。上述结果说明知晓人群中, 大部分仅仅是听说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但是对该制度的覆盖人群、基金筹集、基金支付等具体内容了解程度不深。
4.3 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中是否有60岁及以上老人、最期望的养老途径和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是城乡居民是否知晓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后发现, 当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中是否有60岁及以上老人、最期望的养老途径和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居民是否知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发现, 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或中专及以上的知晓率较文化程度为文盲的高, 分别是其的2.083和2.106倍, 其原因是文化程度高的对新鲜事物的感知程度较高, 更愿意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获取新知识, 对制度的知晓率自然也更高。婚姻状况中已婚的知晓率较未婚的高, 其原因可能是婚姻中是已婚的人员年龄普遍比未婚的大, 对自己和家庭中养老问题更为关注, 因此知晓率更高。家中有60岁及以上老人的知晓率较没有的高, 是其的1.522倍, 其原因可能是家中有60岁及以上老人的养老负担更重或者本身该老人已经加入了该制度。最期望的养老途径中, 通过购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知晓率较子女赡养的知晓率高, 是其的4.826倍, 这主要是已经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已经具有较强的保险意识, 也对各类社会养老保险比较关注, 因此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知晓程度更高;认为有必要加入养老保险制度的知晓率较一般和没有必要的高, 分别是后两者的4.274和3.322倍, 这主要是因为认为有必要加入养老保险制度的人群普遍保险意识较高, 在日常生活中, 会去关注有一些什么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具体如何运行、自己可以参加哪些养老保险。
5 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地区城乡居民保险意识不强、制度的知晓率和知晓程度都有待提高, 因此, 应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 以增强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意识、提高制度知晓率和知晓程度, 以促进居民进一步了解、参加养老保险, 实现由“自我+家庭保障”转向“社会+国家保障”。切城乡居民知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途径主要周围人或邻居交谈、政府部门宣传, 因此, 在宣传时, 笔者认为应该以政府为主导, 以点带面进行宣传。
政府为主导, 是指主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作为制度的宣传主体, 集中多方面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宣传。具体而言, 首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方案。在做宣传方案时, 应力求简单明了, 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 具体的细节要简单直观, 以提高宣传效果。同时, 在宣传方案中应详尽考虑采用何种方式、动员哪些人参与宣传, 以提高宣传的效率。其次, 在正式宣传开始前, 可聘请相关专家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负责人对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对政策进行详细的解读, 确保对政策的理解准确无误。第三, 充分发挥各级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力量进行宣传, 一是可发动社区、村级干部, 深入居民家中将政策宣传解读到位, 解释一些居民的疑虑, 尤其是要打消城乡居民因以往社会保障政策的消极影响。二是宣传时应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 如社区和村组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和保险金发放机构之间的衔接, 同时做好宣传, 让居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了解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本知识。三是考虑基层机构人手可能会出现匮乏状况, 可以考虑和高校院校等机构合作, 以学生实习实践的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以点带面宣传, 是指在宣传时可以重点针对部分人群先做宣传, 再由这部分人群向其他人群宣传。本次调查发现, 是否知晓会受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中是否有60岁及以上老人、最期望的养老途径和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的影响, 因此, 宣传时可以首先针对文化程度、已婚、家庭中已经有60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意识比较强的人群先做宣传, 当这部分人群对制度有了解后, 再通过他们对周围邻居和亲朋好友进行宣传, 以克服单纯政府宣传可能引起居民不信任、宣传时部分居民不在现场等影响宣传效果的问题, 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知晓程度, 以增强其保险意识, 提高参保积极性。
摘要:为了解调查地区居民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知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法, 对703位农村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显示, 调查对象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知晓率为73.3%;知晓的途径主要是周围人或邻居交谈、政府部门宣传;在知晓的人群中, 40.8%的人群对于该制度的知晓程度是一般, 而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占到了28.5%和2.9%;影响是否知晓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中是否有60岁及以上老人、最期望的养老途径和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上述结果说明城乡居民养老途径主要为儿女赡养和自我储蓄养老, 保险意识需进一步加强;调查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知晓率有待提高, 对制度的了解程度有待加深。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知晓
参考文献
[1]罗维.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居民养老保险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2.
[2]张安定, 锁利铭, 刘俊.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及其评价体系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3 (1) :51-54.
城乡居民养老 篇11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 F84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73-2
0 引言
在2014年,我国首次建立起全国性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合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已经达到49750万人,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缴纳保费正在以每年一千多亿的速度不断上涨,在新的历史时期,“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合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也亟待完善和健全[1]。在我国现阶段,现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依然遇到了一些问题,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作用,实现保费基金的增值保值,需要结合现实情况深入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并做出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举措。
1 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困境
在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政策宣传效果不明显、制度保障力度较小、激励性较弱、基金保值增值的空间小、经办水平不高、财政投入过少等,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困境,严重制约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
1.1 基金的管理投资水平过低
在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运作过程中,基金管理层次偏低和投资渠道过窄的问题导致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逐渐变大。目前,参保人员缴纳保费暂由县级管理,但由于县级经办单位缺乏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才、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等,基金的投资方式主要为银行存款和国债。银行存款和国债的信用风险较小,但是收益率偏低,在通货膨胀时代,其中存在的通货膨胀风险和利率风险依然不低,这些单一传统的投资渠道反而不利于基金投资风险的分散。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过低的国债和银行存款收益将导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基金投资渠道单一、运营管理层次偏低、管理和风控体系不健全,这些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新时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的障碍。
1.2 制度的政策宣传效果不明显
随着“新农保”、“城居保”的合并,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规模不断提升,但目前依旧有3亿人尚未自愿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有待继续扩大。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政策中,养老保险补贴和保障的力度仍不高,尚未对部分城乡居民形成足够的吸引力。例如,养老金支付的标准不够高,对一些老年人来说,养老金尚不足够支付其日常开销,另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广度、覆盖面等也有待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优势尚未被广大城乡居民充分了解,导致居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1.3 经办人员能力不足
在参保人员缴纳保费的过程中,由于缴费环节过多,各地经办单位对缴费各个环节的截止日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再加上一些经办人员未及时记录参保人员缴费时间,居民缴纳保费存在时间上的随意性,并导致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的计息起始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经办水平的不足,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健全性。
2 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策略
2.1 拓宽基金投资渠道,提升基金保值增值空间
为了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需要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权衡风险和收益,在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基础上,拓宽基金投资的渠道和方式。通过建立完善的基金风险控制体系和制定科学的投资管理办法,并提高基金管理运作的监管力度,将投资方式多元化,才能更快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结合成熟资本市场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发展形式,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在进行多元化投资时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采用具有低风险、低收益特点的传统投资渠道,例如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等;二是采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点的投资渠道,例如企业债券、股票、期权期货、境外投资等;三是采用风险和收益处于中间水平的投资渠道,例如基金、金融债券等[3]。
2.2 加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
通过加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广大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意识,才能有效提高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模,使更多群众受惠。在具体的宣传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传播工具,或者通过举办宣传讲座、发放宣传单页,向广大城乡居民普及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吸引居民主动参保。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应当及时将当地城乡居民参与养老保险、领取养老保险的动态予以公示,将参保和领取养老保险的执行情况透明化,并欢迎广大群众的咨询、投诉、监督等。
2.3建立健全养老金待遇的长效调整机制
综合城乡居保制度实施目标,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我们认为应将基础养老金与居民人均纯收入挂钩, 通过建立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动态投入机制,使基础养老金水平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虽然国家提出地方政府可以根据物价水平上涨适时调整,但对调整的办法并没有明确。应明确对各级政府的约束力,以企保待遇调整机制为参考,建立根据不同缴费档次予以待遇调整的长效机制,如此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又能极大地增强城乡居保制度的吸引力。
2.4 加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财政投入
为向广大参保居民提供更加方便贴心的服务,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应当适当加大财政投入,以此提高养老保险的经办能力和保障水平[4]。面对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较低的事实,各地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适当提高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并进一步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匹配的科学增长机制,让更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优秀成果。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家庭养老保障等模式的结合,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作用,切实为广大城乡居民带来实惠。
参 考 文 献
[1] 吴丽丽,卢成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整合后的困境与突破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6-19.
[2] 钟玉英,司文晴.善治理念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策略[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1):14-19+24.
[3] 田勇.浅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4(37):174-175.
城乡居民养老 篇12
永城市下辖29个乡镇、732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 总人口约150.6万人。截至2012年年末, 16周岁以上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82.56万人, 全年收取养老保险费7326.30万元, 各级政府补贴14412.05万元, 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待遇人员19.4万人, 全年发放基础养老金18928.5万元, 发放率为100%。
1. 建立经办机构, 搭建服务平台。
永城市成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 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6名。各乡镇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 为永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派出机构, 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名。各经办机构由永城市财政出资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档案柜等设备, 各项规章制度上墙。人社业务专网覆盖全市所有乡 (镇) 。
2. 政府鼓励、政策引导。
一是鼓励多缴多得。二是鼓励长期缴费。三是对特殊人群给予适当补贴。
二、存在问题
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较低, 尚未达到应保尽保。
截至2012年年末, 永城市总人口约150.6万人,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龄段结构比例, 16岁以上人口占82.19%, 永城市16岁以上人口约为123.8万人, 而实际参保人数 (不含在外务工已参保人员和在校学生) 仅为82.56万人, 参保率为66.69%, 未能达到应保尽保。
2. 参保缴费档次过低, 影响资金安全和个人待遇。
个人缴费档次有每年100元至1000元十个缴费档次。但从每年缴费档次和全省城乡居民社保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来看, 按照最低缴费档次100元/年缴纳社保费的占总参保缴费人数的94.3%;缴费档次在200元/年和900元/年之间的占5.1%;缴费档次1000元/年的仅占0.6%。
3. 养老保险待遇偏低, 影响群众参保热情。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60元/月和个人缴费总额加上政府补贴再除以139组成。以现行的缴费档次100元/年缴满15年, 参保人每月领取70多元;缴费档次1000元/年缴满15年的, 参保人每月也只能领取170多元, 根本无法达到以养老保险机制达到养老的目的, 导致大多数的年轻人、城镇居民, 根本不屑于现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4. 基础平台建设滞后, 难以满足业务经办需要。
一是居民养老保险事务多、乡镇工作人员数量少。目前绝大部分乡镇社保站 (所) 只有3名人员, 难以应对数以万计的参保对象和难以统计的海量参保信息。二是窗口建设滞后, 难以满足日常经办服务需要。基础建设没能及时跟进, 没有规范的服务场所, 没有便捷的信息查询系统。三是村级队伍建设滞后, 村级平台作用难以显现。由于没有村级平台建设专项的制度措施、资金安排, 致使村级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无法达到专职办理、日常工作规范化操作的制度要求。
三、对策建议
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提高惠民覆盖面。
要进一步加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改进宣传方式和工作方法, 努力提高参保率和覆盖面。
2.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增强政策吸引力。
实行梯级补贴政策, 提高参保缴费档次。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水平与物价因素联动机制。建立参保人员转移接续机制, 出台丧葬补贴政策。
3. 加强领导, 强化责任, 加大考核力度。
【城乡居民养老】推荐阅读:
城乡居民养老信息查询08-20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1-07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0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情况汇报09-26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标语05-13
汤阴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07-04
余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07-1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职责12-0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办理操作规程07-07
京山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