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乡居民(共12篇)
山东省城乡居民 篇1
1指标体系的构建
要对各地区居民消费整体状况进行总体分析、评价, 找出其中的规律性, 必须首先构建能够反映居民消费情况的指标体系。在各个指标的设计上,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8]:
(1) 标的全面性:指标体系要能综合反映各个地区居民消费的状况及水平。
(2) 指标的代表性:指标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并且与居民的消费有较强的联系, 能够直接反映居民的消费情况。
(3) 指标的简洁性。所选指标要尽量精炼实用。
根据以上原则、兼顾与统计年鉴的一致性, 在综合评价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的实证分析中选取了以下几个指标:X1 食品支出;X2 衣着支出;X3 居住支出;X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X5 医疗保健支出;X6 交通和通讯支出;X7 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X8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2城乡居民消费与储蓄的回归分析
为了对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与储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对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观念进行分析, 特选取城乡居民1990至2002年年收入与储蓄的数据, 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9]。建立了城乡居民储蓄 (y) 和收入 (x) 的线性回归模型如表1所示:
从上述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城镇居民线性回归模型
农村居民线性回归模型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 城乡居民收入与储蓄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在α=0.05的检验水平下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因而可以用来解释实际问题。
(2) 农村居民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别系数为0.876, 远远大于城镇居民回归模型的判别系数0.335。这说明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储蓄存在着较大的线性关系, 而城镇居民收入与储蓄的线性关系不如前者。
(3) 进一步分析, 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24, 这表示农村居民增加1元钱的收入, 将会增加0.24元钱的储蓄;城镇居民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043 51, 大大小于0.24, 说明城镇居民收入中绝大部分用于了消费和其他支出, 而较少地用于储蓄。这也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主要差异所在。
(4) 通过上述的比较, 可以看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 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 而农村居民在消费方面还缺乏积极性、“预防性储蓄”较多。收入增长是制约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刺激消费, 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 对于山东省未来经济的增长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城乡居民消费情况的因子分析
3.1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用数量较少的几个不可观测的隐变量 (公因子) 来解释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原始变量。
根据上述8项消费性指标, 特选取了山东省各地区2002年的相应数据, 并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性支出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了分析。采用SPSS11.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可以得到以下资料:统计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略) 、特征值、贡献率以及因子载荷矩阵 (表2, 因子载荷矩阵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得到) 、各正交因子得分 (略) 。
(1) 从累计贡献率的大小来看, 在这8项指标中, 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情况分别提取了4个公因子, 已经足以解释城乡居民消费共性的91.78%和94.22%的信息, 公因子的提取符合要求 (按照说明问题的需要, 一般要求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即可) 。
(2) 城镇居民消费的四个公因子分别为:f1主要集中在衣着支出、文教娱乐及其他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三个方面;f2主要集中在食品、医疗保健、居住三个方面;f3集中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方面;f4集中在交通和通信支出方面。从因子的贡献性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衣着、文教娱乐等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 其次他们也注重生活质量、条件的提高 (由f2可以看出) , 但是家庭设备等耐用品和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支出较少, 需要进一步挖掘这方面消费潜力。
(3) 农村居民消费的四个公因子分别为:f1集中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居住等方面;f2主要集中在文教娱乐和其他服务支出方面;f3集中在医疗保健方面;f4集中在其他商品和服务方面。从因子的贡献性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还是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需要方面, 如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居住等, 而对于文化、教育、娱乐等还没有引起农村居民的足够重视, 对于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还较少, 这可以归结为农村的医疗条件远远不如城镇等原因, 这些方面需要各地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改善, 这是国家当前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当务之急。
(注:下划线表示各公因子主要代表了哪些指标)
(4) 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 可以发现和更明确地了解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完全开发、还有许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消费领域, 这对于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需要、提高全省的经济实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2各地区总体消费水平的比较
首先建立居民总体消费水平比较的模型:各市综合因子得分=方差贡献率×各城市相应的因子得分。例如济南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四个因子得分分别为:0.466 58、1.056 61、2.469 80、1.020 35;方差贡献率分别为:0.317 66、0.281 71、0.164 38、0.154 03;所以济南市的居民消费情况的综合得分为:0.466 58×0.317 66+1.056 61×0.281 71+2.46 980×0.164 38+1.020 35×0.154 03=1.009 022以此类推可以分别计算出其他各城市的综合得分, 得分情况如表3。
(1) 从表中各城市农村和城镇综合得分的情况, 可以看出:淄博、威海、烟台、莱芜、青岛和济南等城市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较高;在城镇方面, 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东营等城市排在前面, 说明该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较高、消费比较合理。
(2) 德州、菏泽、枣庄等城市在城镇和农村消费两方面都排在了后面, 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居民的预防意识比较强烈, “预防性储蓄”较多、消费支出较少;二是这些地区稍有落后, 需进一步提高经济实力和居民收入, 这两方面都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
(3) 从表中看到有些地区综合因子得分为正数, 而有些地区综合因子得分为负数, 这并不是说综合因子得分为负数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成负增长, 只是这些地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低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
4总结以及政策性建议[10,12]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表明, 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主要差异在于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较多, 其它消费支出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 居民出于子女教育、失业、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考虑, 会将收入转化为足够的预防性储蓄, 以应付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针对这种有效需求不足, 预防性储蓄较多, 城乡居民消费观念不同, 消费倾向的差异等现象,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以更好的解决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问题。
(1)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大力提升宏观经济效益,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凯恩斯理论认为, 在影响消费的诸多因素中,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协整理论认为居民收入与消费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这说明长期收入增长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收入和消费存在长期共同增长的协整关系。因此, 要刺激城乡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建议政府部门首先应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保证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相协调, 适当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缩小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 促进城乡居民整体平均消费倾向的提高, 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和就业指导, 鼓励二次创业, 切实解决下岗和失业问题。最后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二要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及支持乡镇企业发展;三要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消费积累;四要为农民提供各种致富信息, 广开就业门路, 组织农民发展外向型经济。
(2) 针对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较多的现象, 建议政府部门致力于降低居民的不确定性感受和预防性储蓄的各种制度建设上, 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重点在于医疗保健和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 使居民减少诸多考虑地去消费, 变远期的储蓄倾向为即期的消费热情, 从深层次上扩大内需。居民在良好预期的基础上将收入增长的大部分用于消费的增加, 得到的收入增长刺激消费增加, 消费增加反过来进一步带动收入增长, 促进收入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3) 妥善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把扩大消费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消费是最终需求, 投资增长虽在短期内可以拉动经济的较快增长, 但如果没有最终消费的配合增长, 投资的高速增长不会长期持续下去。因为投资增长一方面增加需求,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供给能力, 如果投资增长不能带动最终消费需求增长, 必然会进一步加剧社会供大于求, 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增长也就难以实现。因此要积极营造新的消费热点, 引导居民的合理消费, 实现消费由量向质的转变, 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性的转变, 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层次的升级, 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进而带动山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 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山东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
摘要: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消费和收入的关系, 分析了城乡消费观念的差异;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各城市的消费情况, 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居民消费误区, 对于引导居民更好地消费, 促进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消费需求,回归分析,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28—47
[2]王建琼, 肖怀谷.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1;20 (2) :21—26
[3]李庆东.聚类分析在股票分析中的应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5;25 (3) :94—96
[4]路宏, 佟毅.添加剂对石蜡物理改性的分类研究.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5;18 (1) :83—86
[5]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67—181
[6]余建英, 何旭红.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291—310
[7]唐林俊, 杨虎.因子分析在区县经济综合指标评价中的应用.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3;22 (5) :24—29
[8]陈钰芬.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潜力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1; (5) :14—18
[9]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10]三大需求合力拉动国民经济持续走高.山东统计信息网, 2003
[112002]年山东农村经济形势综述.山东统计信息网, 2003
[12]张继海, 臧旭恒.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协整分析.消费经济, 2005;21 (2) :16—19
山东省城乡居民 篇2
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重要论断为解决新阶段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农民增收困难,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增收难度更大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一个低谷期。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3.97%,比改革开放以来24年平均值(7.33%)低3.36个百分点。
具体到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是停滞甚至是下降的。
2000~2002年,全国减收农户占42%。城
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善,而且在不断恶化。1997~200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7.8%,比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3.8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11:1。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达3.2:1。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但基础并不牢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些根本性的、长期的、深层次的因素并没有克服。现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产品供应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得最大的时期。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发出的第一个专门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性文件。文件科学分析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变化和农民增收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收入,强化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综合性政策措施,特别是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方面制定了更加有力的政策。
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应该说中央的思路越来越明确。1998年中央就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科学判断;1999年中央提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0年又提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中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多予、少取、放活”;2003年中央又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
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三农”问题上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断,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些重要论断为解决新阶段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继续清理各种针对外出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公平环境在降低农民外出就业门槛,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最近两年政策力度很大。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了一个保障外出就业农民权益的政
策文件。今年国务院在最短的时间里出台了废止收容遣返制度的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在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文件。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对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我们的调查表明,已经制定的这些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还有一些针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歧视性的政策需要解决。
尽快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就业民工的就业证、健康证等不合理的证卡,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坚决纠正各种变相收费。1994年,劳动部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暂行规定》,根据这项规定,开始实施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制度。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从实际情况看,这种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就业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大多演变成以管理之名,行收费之实。这种证卡制度对外出就业农民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这种做法损害了进城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农民有序流动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在农民办理各种证卡时,收费过多、过滥。虽然中央出台了清理对进城农民务工乱收费的政策,但有的地区继续变相向民工收费。例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调查,在国务院已明令取消对进城就业农民不合理的收费之后,某个大城市在民工办理就业证和健康证时,又变相乱收费。农民办一个就业证,要交50—60元的“培训费”,办一个健康证,办证费、体检费和培训费加在一起要收114元
。实际上,办证单位并没有向民工提
供真正的培训服务,完全是“搭车”乱收费,这种做法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再如,南方某个城市,过去办理暂住证340多万个,每年收费金额约10亿元。
2002年中央要求取消对进城农民务工不
合理收费的政策后,为解决承担外来人口管理功能的户管员的工资来源问题,又决定对出租
屋开征治安管理费。治安管理费的征收,很可能会转嫁为外来工的打工成本。最近几年,要求取消就业证和健康证的呼声很高,建议:2004年下决心取消这些不合理的证卡;严厉查处强迫农民接受培训,以培训之名,向农民乱收费的行为;明确要求输入地政府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费用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绝不能变相向企业或个人转嫁负担。
抓紧研究取消暂住证的问题。199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决定实行统一的流动人口就业证和暂住证制度,以提高流动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从这些年实际执行的情况看,目前实行的以暂住证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已经在暂住地扎下根来,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常住居民,但仍不能享受本地居民的权利。现在,有的城市(如沈阳等)提出要对外来人口实行“人性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并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
暂住证制度对外出就业农民来讲,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某种程度讲,甚至是一种带有歧视性的政策。新的居民身份证管理条例已经颁布,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精神,建议适时取消对外来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实行暂住申报制度。
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大幅度增加各级政府用于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而言,人们对开发自然和生态资源,对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等都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对于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见得都认识到位了。据了解,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
进城务工的农民中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任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农村大部分没有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就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9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批的专门人才,才能把沉重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可以说,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中央的角度讲,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也越来越重视。今年国务院六个部委专门制定了农民工培训计划,国务
院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今后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对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要把握四个政策要点:一是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二是
把满足市场需求和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根本出发点,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等等。特别是要防止以培训之名,对农民乱收费;三是建议推广“劳务培训券”制度;四是加强对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与农村发展需求严重脱节。由于经费短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萎缩,人员大量流失。建议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把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可以通过高职在农村扩招,每年从800万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中逐步转出300万—400万农村青年,其余400万人经过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可以回到农村创业或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这对减少农村中、小学大量辍学,发展效益农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意义重大,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实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助生活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而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是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解决农村与城市之间基础教育的不平衡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不断增加的,从1994年的485.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919.97亿元,其中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从1994年的286.8亿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597.66亿元。但是,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00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间教育投入的大致格局是:中央和省级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较少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投入的职责基本上由基层政府承担,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只承担补助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责任。应该看到,过去随着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在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的同时,在客观上也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
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要求教师工资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
2002年4月中央又强调指出,农村义务
教育要实现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两个重大转变。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和投入体制的确立,对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应看到,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财力薄弱,基本上是“吃饭”财政,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应看到,由于过去欠账多,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如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问题、大量危房问题。据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状况不是改善了,而是进一步恶化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矛盾不是缓和了,而是加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估计。即使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已占了大头,也应该清楚,这种投入还是低水平的,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11年,只相当于美国上世纪初的水平、日本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在教育投入中,投入小学的社会收益率是最高的。而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将钱投在补贴学生的学费和课本费上,效果会更好。1907年日本就实行了6年的强制免费义务教育,1947年又实行了9年强制免费义务教育。最近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文件提出争取2007年农村困难家庭享受“两免一补”。
据有关资料,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贫困学生约1500万人,如果按每个学生平均每年减免学杂费、课本费300元计算,每年需要45亿元。就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财力来讲,应该有能力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方面走得更快些。
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既要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更要着眼于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用不同方式剥夺农民的土地,已成为新形势下侵犯农民利益的主要形式。
山东省城乡居民 篇3
此前新农保和城居保作为两个险种,缴费档次和标准不一,两保合并后,缴费档次全省统一为100元至5000元十二个缴费档次,今后再增设个人缴费档次、调整基础养老金待遇、缴费补贴等政策,须经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审核,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此外,两保合并实施后,新农保将借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一些有效做法。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丧葬补助政策,补助标准为1000元,而新农保和城居保中并无这一规定,这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立了丧葬补助政策,将标准定为500元至1000元。
中国500强山东企业共占23席 位次变化较大
7月16日,2013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此次山东共有23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排名最靠前,名列第60位,较2012年上升2个位次。
此次上榜的山东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器、冶金、机械、能源、纺织、化工、造纸、电子信息等行业,其中机械、冶金行业分别有4家企业上榜,造纸行业有3家企业上榜。2013年山东入选企业排名变化较大,有8家企业名次上升、11家企业位次下降,其中山东钢铁以上升71个位次居山东企业名次上升的榜首。歌尔声学首次上榜,以72.53亿元的收入名列第500位。此次有10家山东民营企业上榜。
在最赚钱的40家公司中,山东无一家企业上榜。2013年中国500强中共有46家公司亏损,山东钢铁以亏损38.37亿元名列其中。位居2012年榜单第492位的青岛双星落榜2013年中国500强。
济南:
5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可申请延期两年内缴足注册资本
为降低小微企业创业门槛,济南市工商局近日出台《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规定50万元(含)以下的内资公司(一人有限公司除外),可以申请免缴首期注册资本,两年内缴足。
济南市工商局此次制订10项新举措,明确除国家明令禁止以外,所有领域一律对小微企业开放,并实行小微企业登记注册、年检一人审核制。凡企业不涉及复杂、疑难登记事项的,材料齐全,即时受理审批。
青岛汽车总站推出7—12岁儿童“邮寄”服务
今年暑假,青岛汽车总站在16条省内线路上推出了“邮寄儿童”服务。家长如需“邮寄儿童”可提前来到车站服务台进行登记申请,并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联系方式以及接站人的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
目前青岛汽车总站在即墨、莱西、胶州、平度、胶南、烟台、日照、威海、济南、临沂、滨州、东营、潍坊、淄博、荣成等16条省内线路的部分班次上开通了7至12岁儿童的邮寄业务,对省内其他线路有需求的家长可在申请后由车站统一协调安排。
山东移动建120信息化辅助系统
山东移动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了120紧急救援信息化辅助系统,助建“智慧医疗”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大便利。目前,紧急救援业务已经在山东德州、淄博、威海、泰安四地市所有120开展。
据了解,该系统通过120车载调度系统和基站定位技术结合,能够快速定位报警人位置,根据报警电话号码即时调取报警人健康信息,辨认求救人身份,将120平均接警时间缩短了10秒。系统还设有120短信通知功能,凡是定制短信的用户,在拨打120报警时对其亲友发送短信。该系统还可实现聋哑人无声报警,为不能自理的重病患、野外救援、高速公路等交通事故救援提供信息化服务。
山东移动与德州120急救中心合作推出了“紧急救援辅助系统”,将德州全市二甲级以上医院的急救专网进行整合,实现了三大功能:一是可以对求救手机号码进行LBS定位,对于无声报警、位置不清晰的无效报警进行有效判断,提高野外搜救的精确率;二是为120创建“急救档案数据库系统”,实现用户拨打120时根据手机号迅速调阅健康信息;三是当市民拨打120电话时,“紧急救援辅助系统”将能够2秒钟调阅健康档案、7秒钟手机定位,并能向亲友发送短信通知,实现紧急救援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接警和出警效率。
德州市七旬老人王先生在上楼时突然胸痛瘫坐在楼梯上,他立即用手机拨打了120。但是,当120电话接通时,老人痛苦得连话都说不清楚。这时,120调度员面前的屏幕上及时弹出了求救者的健康档案、家庭住址等信息。调度员根据求救者健康档案判断可能是心脏病复发,立即将患者住址、病史等信息发送给急救站,并及时告知老人的亲友。5分钟后,救护车顺利地找到了老人。由于事先知道了老人的病史,救护者做了针对性的准备,经过简单问诊核实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处理,很快缓解了症状。
在威海、东营、潍坊等地,山东移动将这一功能与社区服务相结合,推出了专门针对老人的“社区通”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居家老人的社区服务和紧急救援一体化信息服务,在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保证紧急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山东省城乡居民 篇4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的试点城市淄博市高青县作为本次调查的项目县。共有396户家庭,1399名居民纳入调研。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选择倾向。问卷回收率为100% 。
1.2背景介绍
课题组于2014年6月对高青县进行调研。调查期间,淄博市执行的是基于2013年10月份下发的《淄博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3]的规定,淄博市将城乡居民个人缴费标准分为三类: 第一类标准为每人每年200元,二类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学生和儿童每人每年80元。城镇居民执行一类标准; 农村居民可在一类、二类标准中自愿选择。一类标准与三类标准享受同等医疗待遇,二类标准适当降低相关类别的报销比例,但不低于原有的待遇水平。医疗保险由县级统筹改为市级统筹。
1.3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背景学资料、社会网络、就业情况及收入、医疗保险及负担、健康状况、四周患病及就诊情况、风险意识和风险偏好等内容。本研究中居民医疗保险分为两档: 居民医保100元档和200元档。 调查采用面对面调查的形式,由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的填写,专门的筛查员进行问卷的核查。
1.4统计分析
利用Epi Data 3. 0建立数据库,SPSS 17. 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的变量筛选出来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城乡居民1399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 剔除学生和儿童) 的农村居民共719人( 51. 4% ) ,其中男性358 ( 49. 8% ) ,女性人361( 50. 2% ) ,居住在农村的489人( 68% ) , 居住在城镇的230人 ( 32% ) ; 从事非农工作的的有244人 ( 33. 9% ) ,无工作或务农的有475人( 66. 1% ) 。
2.2参保情况
参加居民医保100元档的农村居民有494人( 62. 4% ) ,参加居民医保200元档的有225人( 37. 6% ) ; 96. 2% 的被调查者认为参加医疗保险比较重要; 92. 2% 的居民会因为社区干部 / 村干部的宣传而参加医疗保险。
2.3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城乡居民参保选择行为的单因素分析按 α = 0. 05的检验水准进行检验。从调查表内所涉及的12项可能影响城乡居民参保行为中筛选出7项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人均纯收入、居住地、受教育年限、身体健康状况、是否从事非农工作、最近十年家中是否有人发生过大额医疗费用和风险偏好( 见表1) 。
2.4参保行为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因变量中的多分类变量以第一个水平为参照水平设置哑变量。按 α = 0. 05的检验水准,设置筛选出与城乡居民参保行为相关因素有3个,分别是居住地、是否从事非农工作和身体健康状况。
* P<0. 05
2.5农村居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居住在农村的居民中参加居民医保一档的比例仅5. 9% ,因此我们专门对居住地为农村的居民的参保行为进行研究。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家中有无村干部,是否有家人或亲戚从事医药行人、是否从事非农工作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他们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分析结果见表3
3讨论与建议
3.1农村居民参保行为与居住地挂钩,与制度设计初衷背离,相关政策须进一步调整
建立公平、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整合新农合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保险并轨运行的初衷除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重复参保、打破城乡界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便是体现社会公平: 使过去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现在可以像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居民一样享受到相同的报销补偿,成为医保并轨后最大受益者[5]。政策规定农村居民可根据收入水平在不同缴费水平上自由选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居民的参保行为没有因为家庭纯收入的差别体现出不同( P>0. 05) ,反而是不同居住地的居民参保行为有较大差异,居住在城镇的农村居民有85. 2% 的居民选择了一档,而居住在农村的这比例仅为5. 2%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与居民参保行为有关( P<0. 01) 。这与制度设计的初衷背离。使医保与户籍和居住地脱钩,农村人口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的目标还需要政策的不断引导,由目前“一制多档”向“一制一档”过渡。[6]
居民是否从事非农工作也与参保行为相关,主要原因除了与从事非农工作的收入较务农或无工作的多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从事非农工作的居民大都城镇工作,相关政策及周围人参加居民医保一档的较多,对这部分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3.2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居住在农村的居民根据自身实际做出合理选择
通过对居住在农村的居民进行分析发现,家中有无村干部及家人或亲戚是否从事医药行业与居民参保行为相关。原因主要与农村信息闭塞,相关医保政策宣传不到位有关。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村干部和医生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要远大于普通居民的了解程度。实际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村居民对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运行的政策不知情,通过询问他们大多以为自己交纳的是新农合的固定费用,对医保三档运行的方案也不甚了解,村里来征收多少钱就上交多少钱,这就会造成一部分有经济能力享受医保的居民一档报销的居民因为政策不到位而被动选择居民医保二档,使得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运行的目的没有得到落实。
居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政策的参与度。 社保经办机构以及与人民群众最贴近的村干部和村医一定要重视宣传,引导居民合理选择缴费档次、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进行选择,使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调查中发现有92. 2% 的居民会因为社区干部/村医的宣传而参加涨价后的医疗保险。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城乡居民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如农村可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乡村干部动员会和,利用广播、宣传单和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医保政策以及个人缴费标准[7]。村干部积极主动发挥作用,主动走进农户家,解答群众的疑难问题。使居民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医疗保障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档次参保缴费[8]。
3.3居民医保分档运行,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倾向于选择报销比例较高的一档,出现“逆向选择”
淄博市城乡居民医保采用一制多档的缴费模式,考虑的是城乡居民收入不同。为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由参保人根据自身经济条件自主选择缴费档次。然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身体健康状况好的人相比,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居民更容易选择报销比例较高的200元档( P = 0. 003)[9],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加之自愿选择的原则,长此以往,疾病低风险者( 年轻和健康人群) 会选择退保,城乡居民医保就会成为疾病高风险者互保。建议条件成熟时向一制一档过渡,适度强制参保[10], 同时增加政府补助力度,使农村居民和特殊困难居民真正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样医保待遇,破除城乡“二元”模式。
摘要: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农村居民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城乡居民医保试点城市淄博市高青县为本次调研县,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369户家庭共计1399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对参保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参加居民医保的农村居民共有791人,其中参加居民医保100元档的有494人(62.4%),参加居民医保200元档的有225人(37.6%);二分类logistc回归分析发现,居住地、身体健康状况及是否从事非农工作与居民参保行为有关;家中有无村干部或医务人员、是否从事非农工作及身体健康状况与居住地在农村的居民参保行为有关。结论:农村居民参保行为与居住地挂钩,与制度设计初衷背离;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居民倾向于选择报销比例较高的缴费档次,出现“逆向选择”。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农村居民根据自身实际作出合理选择;并由目前“一制多档”向“一制一档”过渡。
城乡居民收入调查 篇5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焦点访谈):每到过年,大家都会把过去一年的生活盘点一下,那么2010年全国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国家也做了盘点,国家统计局随机抽选6.8万个农村住户和6.5万个城镇住户,直接入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其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那么对于收入的变化普通人有什么亲身感受呢?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家庭消费逐渐多样化
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一条胡同里,住着傅民一家。傅民是小学老师,丈夫王盛辉是一家企业的员工,他们11岁的女儿正在上小学。自从2008年,傅民家被国家统计局抽中做住户调查后,傅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对家里的收支做详细的记录。大到工资收入,小到买的零食都在记账之列。在傅民的账本上,记录了她这几年工资的变化:2008年12月的工资2700多元,到了2009年12月份是2900多元,2010年12月份3400多元。
傅民告诉记者,2010年9月,北京市给她补发了一笔11700元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按照政策,从09年1月开始给教师职工发放义务教育绩效工资,这是傅民以前没有的一块收入。
傅民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夫妻二人的工资,妻子傅民的工资每年都在涨,而且增幅有逐年扩大的趋势。那么在企业工作的丈夫王盛辉呢?王盛辉说,2009年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2010年月收入提高到5000元,今年随着公司效益的增加,也会有20%左右的提高。
记收入也要记消费支出,只有计算了消费支出,才知道自己收入的增长有没有跑过消费的增长?那么支出又如何能做到笔笔不落呢?傅民说,比方去超市买东西,回家后就照着购物小票一项一项来记,像去市场买菜等花销,回家后都会及时记上。
像这样的收支账本,傅民家每月都有一本。调查员每月20号来收账本。以09和10两年为例,09年傅民全家可支配收入是89568元,10年是104824元,增长了17%。他们一家的收入是增长了,那么消费支出呢?据了解,傅民家09年总支出57062元,10年是68688元,增加了11626元。王盛辉告诉记者,这多支出的1万多块钱主要用于小孩儿利用假期去韩国、云南大理旅游。他认为,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跟家庭收入的增长密不可分。
同住在北京市西城区的杨谦家,也是被随机抽中的调查户。家里只有杨谦和老伴儿罗小芳两个人,他们都是企业退休员工。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妻子退休后被返聘的工资和房屋的租金。2009年,剔除集中提取住房公积金75000元的影响,杨家正常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是104626元,2010年是126504元,同比增长20.9%,也就是增加了2万多元的收入。
杨家收入的主要增长点是国家对离退休金的调整,这也是促进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而杨家消费性支出从09年的6万多涨到了10年7万多,增长了11.1%。这和收入增长的20.9%相比,杨谦感到很满意。他说,收入增加了就有钱在体育健身和其它娱乐活动方面进行消费了。
杨谦家和傅民家增收的主要原因,分别来源于养老金、离退休金等转移性收入的上涨和
工资性收入的上涨。他们两家消费支出的增长具有共同点,都花在了健身、旅游等改善生活质量的方面。这两户是城镇居民生活的缩影,那么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整体状况如何?呈现怎样的趋势呢?
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城镇住户调查处工作人员杨守国介绍,总的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低收入群体增幅要快于平均水平。统计图表显示,低收入群体2010年的可支配收入是13692元,比09年增了13.2%,这个增幅比平均水平要高出4.5个百分点。
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幅比较大,不仅是北京市,也是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的特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
那么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居民收入怎么样呢?记者走访了以农业收入为主的黑龙江省。张亚文家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前进村的普通农户,一家三口还有位90岁的老母亲。她告诉记者,2009年她的家庭总收入是27260元,2010年45560元,增长了6成多。其中粮食收入增加了近2000元,增加原因是产量和收购价格的提高;牛具费增加了近5000元,增加原因是家里马匹出租率的提高;另外就是她和丈夫赵海农闲时打短工的收入也增加了2000多,增加原因是打工工资的提高。
扣除生产经营成本后,张亚文家2010年人均纯收入是7934.76元,比09年上涨46.7%。
同村的沈继辉家以种粮和养殖蛋鸡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253.6元,比09年上涨42.7%。
除了调查户之外,为了看看农户们的普遍生活水平,记者又随机走访了几家农户。发现不少家都有电脑、大屏幕液晶电视和汽车,有的甚至一家就有三台车。相比之下,两个调查户的收入在这个村里也就是个中等水平。
村民们告诉记者,现在种地不花钱,政府还给补贴钱。另外现在还有医疗保险,这跟收入都有直接关系。这几年农村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
国家统计局住户办主任王萍萍说,总的来看10年城乡居民收入是稳定增长,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其中一个特点是农民的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这是1998年以来第一次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城镇居民。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教授认为,2010年农民收入增长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这意味着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缩小这样一个迹象。特别在农村内部,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增长,超过了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这意味着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出现一个缩小这样一个现象。城市内部也出现了这样一些同样的现象。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低收入人群能够分享到一个增长的成果。
解读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篇6
制度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统筹安排的原则从目标定位入手,重在强调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的协同互补作用,明确“意见”的设计目标。
政府主导、专业运作的原则基于政府与社会和市场关系的角度,强调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制定政策、组织协调、筹资管理和监管指导等作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明确了“意见”的运作模式。
责任共担、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重在强调大病保险保障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消费水平及承受能力相适应,通过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的机制,强化社会互助共济的意识和作用。
因地制宜、机制创新的原则基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重在强调遵循国家确定的总体原则框架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开展大病保险的具体方案和创新措施,同时完善大病保险承办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建立大病保险长期稳健运行的长效机制,明确了“意见”的实施方法。
适应经济水平的筹资机制
“意见”确立了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之上的大病保险筹资机制。对于涉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资金来源、统筹来源和范围,做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和现实条件的指导性意见。
对于筹资标准,“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保险筹资能力、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水平,以及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测算和确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即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尚不具备全国统一筹资的条件,只能由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筹资标准。
对于资金来源,“意见”提出要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有结余的地区,利用结余筹集大病保险资金;结余不足或没有结余的地区,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年度提高筹资时统筹解决资金来源,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多渠道筹资机制。
对于统筹层次和范围,“意见”认为开展大病保险可以在市(地)级行政区域进行统筹,也可以探索全省(区、市)统一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覆盖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
保障内容
“意见”确立了我国城乡居民现阶段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之上的大病保险的保障内容。对于保障对象,“意见”明确规定,现阶段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仅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不包括实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企事业职工和享受公务员及军人医疗保障制度的人员。
对于保障范围,意见要求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要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相衔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应按政策规定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在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对于参保(合)人患大病发生的超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之上的合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保障;高额医疗费用的判定标准,可以根据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作为地方政府确定的基础,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医疗费用(可规定不予支付的事项)项目,可以由地方政府做出具体规定,各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个人负担较重的疾病病种起步开展大病保险。
对于保障水平,“意见”明确规定要以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的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同时,随着筹资、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大病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承办方式
“意见”明确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承办方式。对于政府向商业保险机构采购大病保险,“意见”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共同制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报销范围、最低补偿比例,以及就医、结算管理等基本要求;通过政府招标选定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
对于大病保险招投标及其合同的管理办法,“意见”明确规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建立健全招标机制,规范招标程序;商业保险机构要依法投标,招标人应与中标商业保险机构签署保险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合作期限原则不低于3年。
对于提高大病保险服务与管理水平,“意见”明确要求不断提升大病保险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规范资金管理,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获得的保费实行单独核算,确保资金安全,保证偿付能力;加强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经办服务的衔接,提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确保群众方便、及时享受大病保险待遇。
山东省城乡居民 篇7
一、相关文献梳理
(一)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
目前,国内对影响中国居民消费的因素的研究思路大多借鉴国外理论并结合国内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共识。孙国锋研究认为[1]:1993年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全国居民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城镇居民持久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相反,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农村居民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全国居民消费的持久收入弹性大于暂时收入弹性。城镇居民的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消费收入弹性都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弹性。王靖(1998)根据中国20世纪90年代食品消费的特点,分析认为中国城市化与人口变化、居民收入增长、市场化和商品化及食品产业结构链内在的变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食品消费有影响[2]。余永定等(2000)则认为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收入、前期储蓄以及“大事”的储蓄目标[3]。杭斌、申春兰(2004)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制度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消费—收入关系的影响[4]。马蔚云(2005)研究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但并非全部原因。除了收入,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行为,其中重要的有利率、价格水平和收入分配等[5]。田晖(2007)结合我国国情,从收入、利率、股价指数、消费倾向、人口结构和消费信贷六个方面,以统计学的岭回归法构建模型,分别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6]。结果表明,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是不同的。当前收入、人口结构和消费倾向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原因,而股价指数、利率和消费信贷则是影响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张旭梅等(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7]:消费者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程度,对寿险基本功能的认知程度,参加极限运动的频率和经济状况会影响到其寿险购买意向;经济状况和身体健康情况会影响到保费支付意向;购买意向对支付意向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地区的消费差异分析
二元经济结构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城乡二元消费结构也是中国居民消费最重要的特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历史上就存在,建国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发展战略,使得城乡居民间在许多方面形成了较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虽然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农业长期受自然因素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城市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从而使得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上都存在差异而且还有扩大之势[8](程华、雷鸣凤,2006)。
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已经成为中国扩大居民消费,提高消费倾向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住房制度的货币化改革对居民消费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过程主要反映在消费结构上,而消费结构主要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力水平相对稳定,而居民收入在不同阶层之间有较大差距,则消费结构差异明显。孙国锋的研究认为[1],地区间城镇居民拥有耐用品数量差距不断增大,消费品档次越高差距越大。东部和西部消费支出差距先增大后缩小,而西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逐渐超过了中部。城镇居民内部消费差距增大,而农村居民内部消费差距是先增大后缩小。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地区差距逐渐增大,并且东西差距大于东中差距,大于中西差距。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来看,东西、中西差距先增大后缩小,特别是中西差距明显缩小,而东中差距一直增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总的是先缩小后增大。易丹辉、孙凤(2000)分析了地区因素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城市间居民在总消费支出和各项消费支出的差异很大[9]。李海涛文章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针对各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31个省市划分为6类地区,并对各类地区消费结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0]。
(三)消费结构变化研究
消费结构是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的人们的消费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部分。消费结构同社会的人口结构和消费需求构成相适应,使消费需求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是消费结构合理化的重要特征。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正从简单地满足生理需求转向同时满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消费内容已经从物质消费品为主转向物质消费品和精神消费品并重[11](何问陶等,2007)。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城乡生产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导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消费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结构变动趋势[12](胡延平等,2009)。孙国锋研究认为,各类消费品的消费支出稳定增加,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变动速度逐渐加快。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品的消费比重呈增加趋势[1]。阎志强(2001)依据广州市1 400名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考察了老年人消费结构的总体特征,分析了影响老年人消费结构的若干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13]。李俊英(2003)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入手,从静态的角度对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14]。于桂荣(2005)研究表明,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不同收入组的居民消费行为差异很大[15]。胡愈、王雄(2006)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湖南省1995—2005年期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16]。吴斌和孙建波(2004)用因子分析揭示了地区之间消费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发现中国地区间消费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家庭设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二变量高度相关的因子上,与食品、衣着、医疗保健三指标高度相关的因子则次之。从共性估计值来看,食品支出比例的地区共性最大[17]。陈迅和袁海蔚(2008)研究认为,在中国生活能源同样属于生活必需品,而且实际消费支出因素在影响生活能源需求的因素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强度将会持续提高[18]。城市化的进程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对生活能源消费影响较小。刘灵芝(2006)以湖北省为例,研究发现湖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波动中不断提高,由于城乡分隔,湖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19],在1998年以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彭振江(2006)研究结果表明[20],中国农村居民近年来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但消费仍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以物质消费为主,精神文化消费偏低;生活水平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
二、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
(一)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偏低
1983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近三十年的最大值(124.4%);而在1988年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则降至历年来的最低值-2.8%(见图1)。从历年贡献率的波动幅度来看,1979—1990年这改革开放的头十年间,广东省城乡居民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的波动性较大,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局面。这说明了在率先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的广东省,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进入21世纪,广东省居民的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呈现出“波动幅度减少、量值偏低”的特点,二十年来居民消费贡献率平均约为47.7%。这反映了广东省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尚不能充分发挥拉动经济的作用。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9》。
(二)居民消费增长率普遍低于GDP增长率
由图2可知,无论从趋势和波动范围来看,广东省GDP增长率曲线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曲线都十分相似。从总体增长率来说,广东省GDP增长率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而就城乡居民之间消费增长率比较而言,在刚开始的几年,两者区别并不大,但1989年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的差距开始拉大,1991年达到20%的差距,1994年后,由于广东省GDP基数较大,增长适度放缓,广东省近十年的消费转型也逐渐被居民所消化,城乡居民的消费增长率呈现出彼此交错的现象,但仍滞后于GDP增长。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9》。
(三)消费增长率低于收入增长率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有力推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分配政策虽然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但也使得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见图3、图4)。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9》。
通过比较图3和图4,我们发现:(1)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比较相近,但居民消费的增长率仍略低于收入的增长率。而且,在1995年前,两者的波动性都很大,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当时广东经济受到一定打击,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也从17%跌至个位数,居民的消费需求大大减少。经过两年调整期,广东省城镇居民的收入才重新缓慢上升。这也说明了居民消费对经济波动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其收入对经济的敏感度。(2)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相关性比较大,且消费的增长率明显要滞后于收入的增长率。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和守旧的消费观念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其消费行为。由于与广东省的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远低于城镇居民。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生活水平的低下,也使农村居民不敢大胆消费。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明显受前期的收入拉动,而非受本期收入影响。
三、广东省居民消费结构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寻找隐藏在可测变量中,不能或不易直接观测到,但却影响或者支配可测变量的潜在因子,并估计潜在因子对可测变量的影响程度及潜在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作用是分析可观测到的原始变量,找出数目相对较少的,对原始变量有潜在支配作用的因子,以便达到合理地解释存在于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和降低变量维数的目的。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就是要试图找出影响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变的潜在因素。
(一)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转变的潜在因素分析
从表1中可知,在城镇居民各项消费项目中存在着很多Sig<0.05的值,这说明了原始的各消费项目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所以其具有进行因子分析的必要性。而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超过85%,说明所提取的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效果理想。
主成分的统计信息(见表2),包括初始特征值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第一主成分的初始特征值为5.294,它解释了总变异的66.17%;第二主成分的初始特征值为1.94,它解释了总变异的24.255%。前两个初始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90.425%。
由表3可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模型为:
各因子的载荷矩阵反映的是因子对原始变量的关系及解释能力。其中,由表3可知:
F1在食品、衣着、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杂项商品和服务六方面有较大载荷,该因子综合反映了这六项消费的结构变动。因为F1涉及了城镇居民的“衣、吃、住、行”各个基本消费项目,是构成城镇居民消费的基本要素,因此定义F1为基本消费因子。而在F1的载荷系数中表明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变动最大的是食品消费(从1995年的48%降至2008年的37.8%,降幅达10.2个百分点),这也同时说明了虽然食品作为日常基本的消费资料,但广东省城镇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消费已从量向质转变。
F2在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上有较大载荷,主要反映了这两方面的变动。在广东省,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近年房价不断飚涨,已产生较为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因此,对于大多的广东省城镇居民来说,购房消费的负担尤其沉重。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城镇居民的居住需求还是属于刚性,市场的观望情绪仍然十分浓厚。因此,近年广东省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结构趋于下降。而家庭设备用品是属于耐用性消费品,短期内消费结构变动并不会太大,而且耐用性消费品的支出也与居民的居住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将F2定义为居住性消费因子。
(二)影响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转变的潜在因素分析
由于农村居民的因子分析法计算过程与城镇居民的一致,在此详细计算过程从略。在农村居民的因子分析的过程中,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超过87%,因子提取效果理想。而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9.337%。
由表4可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模型为:
其中,由表4可知:
F1在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五个方面有较大载荷,表明F1综合反映了这五个方面的变动。它主要涉及了广东农村居民的吃、行两方面,反映农村居民基本的消费构成要素,因此定义F1为基本消费因子。另外,由F1载荷系数的绝对值大小表明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最大的是交通和通讯的消费比重(从1995年的3.64%上升到2006年的11.41%),其次分别为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农村居民在这几方面的消费转变,一方面是源于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医疗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结果。
F2则在居住和杂项商品和服务上有较大载荷,这主要反映了广东省农村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消费变化。由于广东省农村居民利用自有用地筹建私宅的意愿十分强烈,而且所占的消费比重也很大,有别于其他消费支出,因此将F2定义为居住因子。
F3只在衣着方面有较大载荷,由于衣着对于现时的广东省农村居民来说仍然是比较奢侈的消费,他们在衣着消费方面并不会提出太高的要求。因此,其消费支出的变化与其他消费支出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在这里,将F3定义为衣着消费因子。
四、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比较分析
(一)食品消费比较
从图5中的比较可知:广东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对于食品的消费支出比例相差很大。虽然,城乡居民的食品比例均以不同的边际速度下降,但总的来说,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还是保持在50%左右。这是因为一旦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他们就会首先考虑要满足其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但同时说明了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还是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但近年,农村居民也开始注重调整和改善饮食结构,主食的消费数量下降,消费质量有所提高,饮食也逐渐朝保健营养、科学膳食方向发展。而对于广东省城镇居民来说,随着其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种优质农副食品消费量逐步增加,他们则会更注重食品的消费质量和消费安全,从而调整食品消费结构和膳食结构,追求食品的营养性、均衡性和多样性。其中,保健、环保的绿色食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
1.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见图6)
(1)交通和通讯。在7项消费构成中,交通和通讯的增长幅度是最大的(2007年的最大值达到了20.7%),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趋势上看,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这是因为随着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和创造了条件,极大地刺激了居民交通和通讯的消费需求,使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交通和通讯已成为广东省近年来新的消费热点,并更大地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和信息观念,逐渐改变着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2)娱乐教育文化。在1995—2000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一直保持在11%左右,接下来的几年还一度上升至15.4%,但到了2007年和2008年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跌回到12.5%。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广东省城镇居民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不断加强,近年来人们开始加大知识投资和技能投资。另一方面,随着城镇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居民开始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日常娱乐及服务支出也得到了较大的增长。而黄金周的实施,广东省旅游热潮更是一浪接一浪,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使城镇居民用于旅游的花费大幅增长。
(3)居住。随着广东省住房改革的全面推进,在1995—2001年期间,人们用于日常居住消费支出增加,住房配套设施、使用面积和住宅式样均发生了质的飞跃。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居住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近几年,由于房价的不合理飙升,居民的观望情绪开始产生,消费比例逐年下降,更跌至1995年的水平。
(4)医疗保健。对于一个社会保障体制完善的社会,医疗保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1995-2008年期间,广东省城镇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消费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仍然很小,只有2.1%。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迫在眉睫,这就导致了人们用于医疗的支出增加。再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身体的保健更加重视,致使各类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器具和保健品等消费成倍增长。
(5)衣着。广东省城镇居民对衣着消费的满足程度不再局限于基本需求,而是更加讲究衣着穿戴的款式、质地和品牌,更加追求衣着的品牌化、时装化、个性化。虽然在各项消费中,其比重的变化并不大,大致保持在5.7%左右。但种种迹象表明,广东省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在绝对数不断上升的同时,实质上其衣着消费改变的主要表现在质量上与品牌上。
(6)家庭设备用品。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呈现支出总量上保持平稳,比重上呈现下降趋势(至2008年降为6.1%)。广东省城镇居民的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主要以更新换代为主,各年份基本上保持平稳发展,中低档的家庭消费品对广东省的城镇居民而言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但是在对设备用品的时代性和品位性上,城镇居民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见图7)
(1)居住。广东省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比重是除了食品消费外最大的,而且在1995—2005年间,波动性很大,到了2005年后期更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这说明,由于农村居民的购房能力低,一般他们都利用自有用地筹建私宅。住房的修建支出、水电费和生活材料支出等占总支出比重很大。另外,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仍处于较低级的阶段,生活材料更依赖于原始的能源消耗。
(2)娱乐教育文化。图7反映了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比重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的,并降到2008年的最低点(5.6%)。这是由于广东省农村居民对娱乐教育文化的支出只能满足其基本的教育消费,而对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则不高。但是教育费用所占比重的下降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教育需求尚未被有效激发。
(3)交通和通讯。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上升的幅度不少,达到6.29%。这是由于就业问题或改善生活环境等各种原因,农村居民逐渐向广东省的发达城市迁移,使其在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要远超出其他的生活需求。
(4)衣着。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比重表现得十分稳定,一直保持着3.85%左右的水平。这是由于农村居民对于衣着的需求比较刚性,消费欲望和要求都不同,还是停留于满足基本需求的阶段。而且农村居民对于衣着的消费观念也都制约了其消费比重的有效增加。
(5)家庭设备用品。这一消费比重表现出缓慢下降的迹象。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目前在家庭设备用品上的消费水平就主要停留在日常用品上,而收入较高的农村居民则对该项消费的需求则主要表现在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上,他们对较高档次的耐用消费品有更大的需求。
(6)医疗保健。医疗保健对于本来医疗环境并不好的农村来说,已经是十分重要。但从图7的医疗保健消费比重曲线可知,这一本应占重要地位的比重很低。这说明了广东省的农村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虽然,医疗保健的消费比重是保持增长的,但增长速度相对其他消费项目来说表现得十分缓慢,农村居民的保健意识还有待加强。
五、结论和启示
本文通过数据论证分析了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发现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偏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省居民的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呈现出“波动幅度减少、量值偏低”的特点。居民消费增长率普遍低于GDP增长率;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率明显要滞后于收入的增长率。
文章还对广东省居民消费结构转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两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和居住性消费因子;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三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居住因子和衣着消费因子。从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来看,广东省居民的消费需求已随着经济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已基本得到满足。传统的“衣、食、住、行”的消费格局已被打破,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更转为以“交通通讯、休闲娱乐、改善居住条件”为主的享受型消费;而广东省的农村居民则开始追求更高素质的消费,呈现出“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享受资料比重稳步上升”的特点。
摘要:通过经验数据对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偏低,居民消费增长率普遍低于GDP增长率;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率明显要滞后于收入的增长率。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两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和居住性消费因子;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三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居住因子和衣着消费因子。从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来看,传统的“衣、食、住、行”的消费格局已被打破,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更转为以“交通通讯、休闲娱乐、改善居住条件”为主的享受型消费;而广东的农村居民则开始追求更高素质的消费,呈现出“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享受资料比重稳步上升”的特点。
山东省城乡居民 篇8
1.1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都大幅度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很好的改善。
2000年城镇居民收入为6280元, 而截止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就突破了1700元, 2000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将近3倍。对于一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 近十年来也发展迅猛,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逐年稳步增收, 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2000年的时候, 农村人均收入还是2000多元, 到2009年农民的收入突破了5000元, 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倍多。
其中,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14.1%,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4%。2011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17.9%。
近十年来,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农村,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让人可喜可贺的成就,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地增长, 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如今, 农民的收入提高了, 生活水平提升了, 生活质量得到巨大的改善。这将提高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
1.2 城乡医疗合作全面实施, 城乡居民医疗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 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城乡医疗合作全面实施后, “看病难、看病贵”这些困扰农民心头的一大难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同时医疗卫生资源也能实现合理有效地配置。
近两三年, 医疗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截止到2011年, 我国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8亿人, 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 相对2008年来说人数增长了1.54亿人次。这说明我国的医改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与支持, 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大工程。从2011年7月起, 在全国开展城镇居民养老试点工作, 同时也将扩大现在的新农保试点的覆盖面。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试点县分别达到1914个和1902个。试点覆盖面达60%。这两项试点参保的人数到2011年已达到1.71亿, 再加上全国各地自行的试点地区, 保守估计参保人数达到2.3亿人次。农村的新医保参合率超过94%。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12个省市区已经实现了全面覆盖。
截止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 城乡医疗救助为兜底, 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
1.3 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
公积金制度、廉住房与经济适用房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低收入者人群, 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集中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上面。国家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住房问题是相当重视的, 在政策上给予相当大的支持。2004年3月1日, 由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开始实行。2006年,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 提出要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007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 更加明确强调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房制度, 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 力争到“十一五”期末, 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使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统计数字表明, 从1997年至2005年, 经济适用住房的投资额累计达到4390.85亿元, 占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l1.1%;1999年至2005年, 经济适用住房的竣工套数达26.8万套, 占同期住宅竣工套数的22.1%;1998年到2005年, 全国经济适用住房销售面积达到21.8亿平方米, 占同期住宅销售面积的15.9%。如此大规模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对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利益、平抑住价格和推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27个省会以上城市的统计, 2004—2006年, 开工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均套建筑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有13个, 其中超过90平方米的有5个。据统计, 2005年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为55185.07万平方米, 其中, 经济适用房新开工房屋面积为3513.45万平方米, 占总面积的6.37%。
从2007年12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新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管理办法, 即:《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和《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数据显示, 截至2006年底, 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512个城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 占总数的77.9%。全国累计已有54.7万户低收入家庭, 通过廉租住房制度改善了住房条件。仅2006年, 新增的受益家庭就达21.9万户。
2009年1月6日,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 (2008) 131号) , 文中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宅建设试点等政策措施, 以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条件。
2009年国家提出要在三年时间内投资9000亿元人民币, 增加建设200多万套廉租房和400多万套经济适用房, 每年将带动60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投资。
1.4 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 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的收入水平日益增长, 这在前面已经详细论述了, 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参保的意愿增强, 低收入人群虽然收入很低, 但是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各地已在完善, 截止目前为止, 全国在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险上已下了巨大的资金投入,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各地已建立低收入人群救助站, 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助。
除了在医疗保险对低收入人群倾斜以外,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大规模建设也解决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尽管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居住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目前为止, 每年的廉价房扩建缓解了这一难题。
2 城乡居民收入的特点
(1)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居民收入呈现大幅度的增长, 收入逐年在增长, 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 收入水平都是在增长。
(2)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要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速。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2000年时6280元, 农村为2253.4元, 所以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基底也要大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
(3) 但是在看到收入增长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数据显示:城乡差距由2000年的4026.6元上升到2011年的17002元, 并且从表格看出,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年的扩大, 扩大的态势很严重。这就说明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提高, 但是差距也在扩大。收入差距扩大是在收入水平总体提高的基础上的。
3 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原因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长的同时,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很多。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 我国都受“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观念的影响, 农业服务于工业, 牺牲农民的利益发展工业。在资源配置上, 农业农民处于不利地位。农民居民收入低, 有很大因素是受长期以来的制度约束, “效率优先”以牺牲农业农民的利益的制度没有根本转变, 农民居民的收入必然会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由于我们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体制内部存在很多不协调不完善之处, 法制不健全, 这些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这样一部分人, 他们投机取巧、非法途径和不正当手段攫取社会财富, 侵害人们的正当利益。他们的非法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3) 产业结构调整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其主要载体是农民。工商业、服务业的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组成。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兴起, 第二产业趋于稳定, 这样的产业格局也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4) 城乡居民的教育水平差距过大,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扩大。
劳动者的素质决定于受教育水平, 劳动者的素质又决定其收入。在我国, 农村的教育水平远不及城镇, 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均不及城镇。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素质不同, 人力资本禀赋必然不同, 收入水平也就不同。在市场就业中, 农民所获得的工作报酬比城镇居民收获的报酬低很多, 这也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萍, 陈志舟, 李秋实.统筹城乡发展与效率公平权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卢嘉瑞.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刘扬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浅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篇9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目前,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的趋势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农村,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786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 140元,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9, 64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可支配收入15, 78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 761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11, 020元, 差额扩大了1, 374元,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3.315∶1。此外, 2007年、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 也体现出一增一减的剪刀差。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7.2%,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2.2%, 加快1.8个百分点, 2008年比上年增长14.5%, 实际增长8.4%;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5.4%,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9.5%, 加快2.1个百分点, 2008年比上年增长15%。2009年上半年,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 667元。其中, 人均可支配收入8, 856元, 同比增长9.8%,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1.2%。相比之下, 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 733元, 增长8.1%,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1%, 相比城镇落后了3.1个百分点。对比2007年、2008年的数据,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城乡的收入差距有多大。 (图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 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 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 (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 , 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 为1.86∶1, 1994年达到顶峰, 为2.86∶1, 超过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 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 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 2002年达到3.11∶1, 2003年扩大到3.23∶1, 而200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比继续扩大为3.315∶1。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1978~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上升到15, 781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4元上升到4, 761元, 很明显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幅, 并且差距逐年拉大。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总体趋势是在不断地扩大。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存在,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 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是不太可能的。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表面上看, 是由于农民收入增长低于城镇居民, 实际上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是与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政府政策等因素分不开的。
(一) 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是引起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现代经济学中,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首先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1955年他在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分配“倒U假设”: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收入分配差别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我国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阶段, 处在倒U曲线的前阶段, 收入差距不可避免的扩大。
(二)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也是引起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为了实现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然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这种分配制度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 允许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样, 由于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和竞争环境以及个人天赋的差异, 就不可避免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个人之间存在收入差距。
(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十年代后, 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城镇主要从事二三产业, 农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几十年来逐渐固化为“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两个经济单元, 两种发展水平”的格局。作为二元经济结构象征的二元户籍制, 是维护城乡利益格局的一项基本制度, 它使城乡居民在身份待遇上存在一系列严重差别, 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
(四)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社会保障的不完善造成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几个方面, 旨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 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能够享受, 而私有企业、乡镇企业的员工却很少享受。这不利于缩小现存的居民收入差距, 反而拉大了收入差距。
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应该承认, 近年来, 为缓解城乡收入差距, 政府已做了很多努力, 如农业税的取消、各种农副产品补贴的发放以及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等, 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仍然快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一) 采取举措提高低收入户的收入。
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是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各级党和政府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户的收入, 缩小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
(二) 继续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资本,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强化促进就业的职能, 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和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再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上, 确保就业和再就业目标的实现。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鼓励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就业, 从而使更多人民群众通过创业提高收入水平。
(三) 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和谐之基, 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必须增强广大群众社会保障意识,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户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关注民生。
着力解决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 更加关注弱势群体, 体现民意, 强化有关扩大就业、增加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制定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 使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
四、小结
目前,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情况下, 不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民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其中的主力军和最大的受益群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这毫无疑问会损害广大农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 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 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本身就违背了和谐社会的目的。近几年来, 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以提高农民收入, 如减免农业税, 直接发放农业补贴和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但是, 到目前为止,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转变。所以, 继续研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并探索解决途径, 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必然导致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本文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加以分析, 并提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姚先国, 高怿.中国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约束[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2.
城乡居民收支差距分析 篇10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一直是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但这个差距并没有因此缩小, 而是不断扩大。总体来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但二者的绝对差却不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大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 2009年已经达到17174.65元, 2009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50.01倍;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 2009年达到5153.17元, 200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是1978年的38.57倍;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2000年的2.79开始不断扩大, 到2009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33倍。
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 比上年增长14.86%;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 增长11.26%。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的3.33:1缩小为3.23:1。但是,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仍在以9.7%的速度增长, 达到了13190元, 而2009年的数字为12021.48元。2009年~2010年,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加766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934元, 虽然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小于农民, 可他们的基数远远不在同一个档次。从绝对额来看, 城乡收入的差距仍然是扩大的。
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消费的来源是收入, 收入差距必然带来消费差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走势与收入大体相近, 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这放慢了我国扩大内需的步伐, 也阻碍经济的快速增长。
1.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从宏观的角度考察, 消费水平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平均享用的生活消费的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按农村人口平均计算的农村居民消费额, 称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按城镇人口平均计算的城镇居民消费额, 称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2009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绝对差扩大到11004元, 是1978年267元的41.21倍, 是2000年4990元的2.21倍, 由图1可以看出这个差距在迅速变大。1978~1985年,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不断缩小, 1986~1995年又不断扩大, 达到历史最大值3.8:1, 2000年以后一直在3.7左右波动。
2.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呈现增长态势, 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明显大于农村居民, 而且城乡绝对差逐年增大。数据显示,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264.55元是1985年的18.22倍,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93.45元是1985年的12.58倍, 可见消费支出都有很大提高。但是1985年城乡人均消费绝对差为355.78元, 2009年已经增加到8271.10元, 是1985年的23.25倍。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由1985年的2.12∶1扩大到2009年的3.07∶1, 所以扩大内需首先要打开农村市场, 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
3. 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总体上都有所下降, 但两者的差距还很明显。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较快, 2000年已经降至40%以下, 从小康型过渡到富裕型;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直到2000年才降至50%以下, 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逐渐向小康型过渡。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城镇高出10个百分点, 到了2009年, 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2% (仍为富裕型) , 而农村为40.97% (仍为小康型) , 农村比城市要高出4.5个百分点。
三、缩小城乡居民收支差距的建议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产业特性、工农业产品价格、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各种因素作用下, 城乡居民的收支差距不可能被消除, 但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使其缩小, 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
1. 改革现有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
二元户籍制, 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下有代表性的典型制度, 它使得城乡居民机会资源不等, 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如果能够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没有地位差别, 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 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
2. 政府应该通过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资源的逐利性导致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优惠政策主要就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偏向性。政府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税收、教育、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医疗社保和其他福利待遇等方面支持农村发展, 保障农民利益。改革开放后我国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 现在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 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另一部分人也富起来。
参考文献
[1]杨红梅.浅谈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和原因[J].商场现代化, 2010 (4) :188.
[2]闫真.浅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3) :18-19.
[3]郭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 2010, 24 (1) :63-65.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惠民生 篇11
广安,这座坐落在四川东北部的城市,因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而声名远播。自撤区建市以来,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切身体会着近几年他的高速发展与变化。2007年,广安城镇居民、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0355元、3710元;2013年,这组数字上升到22210元、8492元,年均分别增长13.6%和14.8%。
在广安标志性建筑思源广场旁边的建安北路上,车流熙攘,星级酒店林立,双向六车道,干净整洁。不止城镇的街道,乡村的道路也十分整洁宽阔。离城区10公里左右,家住广安区方萍乡前进村六组的汤云川深有体会。他家门口这条通往城区的唯一公路,之前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经营的药店与副食品店生意很受影响。而自2004年扩建成水泥道路后,两店的生意均有所改善,每天平均收入有100余元。
道路畅通后,从汤云川家到城区仅需20分钟左右。交通的便利,也为其增加了新的收入。妻子及一双龙凤胎儿女分别在城区工作,每月分别有1000~2000余元的收入。2013年汤云川家人均收入11000元。
广安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汤云川家的生活也发生着大的变化。原先居住的砖瓦房先已是冰箱空调等家电一应俱全的三层楼房。而且,随着工作机会的增加,收入的不断攀升,之前侧重教育文化支出的消费结构逐渐发展为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均衡发展。生活质量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汤云川忙碌照顾小店的生意时,杨学安正辗转在城区楼盘的工地上。1990年就外出昆明务工的杨学安,2009年叶落归根。广安已颠覆他以往环境差、治安差的印象,发展得如火如荼。新开发的楼盘不断,房价从2007年1000多元一平涨到现在5000多元一平。
在杨学安眼里,广安的发展与自己的生活有着最质朴的联系,那就是收入的提高。在未到昆明务工前,杨学安及家人在广安乡下以种地为生,收入微薄。为日渐繁重的教育支出,不得已外出。当时家庭支出主要有三部分:儿女的学费及生活费、家里老人的赡养费及夫妻两人的日常开销。至于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花费,如杨学安所说“暂时没那个闲钱”。
现在,随着广安发展的一日千里,家人的收入与前些年相比有着质的变化。儿子大学毕业后从事外贸运输工作月收入近万元,自己在工地上做自由工业将近有3000元的月收入。2013年,杨学安家人均收入达30000元。日常的消费支出中,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占的份額不断增加。杨学安近期在筹划全家外出旅游的事情,“等女儿录取后吧,去哪娃娃们说了算。”杨学安笑道。
从农村至城镇,自汤云川家到杨学安家,尽管居民收入及支出明细不尽相同,但变化类似。投入到医疗保健与文化娱乐等享受、发展型消费项目支出比重不断提高,教育及基本生活消费项目支出比重下降。在谈及对以后的生活及对广安发展的期望时,汤云川与杨学安都露出了质朴的笑容,在不善言谈的他们的眼里,已领会到这座城市的发展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
收入提升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3年末,广安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210元,比2007年增加了11855元,增长114.5%,年均递增13.6%。增速高于全国、全省0.5和1.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492元,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4782元,增长128.9%,年均递增14.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1.2和0.8个百分点。
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从城镇居民总收入结构看,2007~2013年间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4~66%之间,占居城镇居民收入的主导地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07年的0.8%和19.5%分别上升到2013年的1.4%和19.8%。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看,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资性收入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41.7%提高到2013年的48.1%;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使以种养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52.6%下降到2013年的43.5%;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则由2007年的0.8%和4.89%上升到2013年的1.3%和7.1%。
广安与毗邻地区比较:总量居前列
广安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毗邻南充市、达州市、遂宁市和巴中市相比,总量均居前列。
2013年,广安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为22210元,分别高于南充市、达州市、遂宁市和巴中市3004元、3294.9元、1472.6元和3273.1元。2013年,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492元,分别高于南充市、达州市、巴中市842元、491元、2355元。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广安城乡居民对物质、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生活消费支出呈现全面迅速增长的态势。
从城镇居民家庭来看,2013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678元,比2007年增长98.2%,年均递增12.1%;从农村居民家庭来看,2013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20元,比2007年增长55.2%,年均递增11.6%。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和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广安市城镇、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07年的48.9%、60.5%下降到2013年的44.1%、52.4%,六年间分别下降了4.8、8.1个百分点。广安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态势。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从八大类的消费结构看,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表现为基本生活消费项目,如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等比重下降,享受型、发展型消费项目,如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交通和通讯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比重不断提高。
山东省城乡居民 篇12
关键词:城乡居民,现状,原因,路径选择,平等保障
城乡居民差别即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平等, 是指我国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所享有的待遇和权益是不对等的。要缩小我国城乡差别, 保障城乡平等就应在深入分析城乡居民差别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一、我国城乡居民差别的现状
( 一) 收入分配差别
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城乡居民的收入均得到了提高, 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在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 城乡发展 出现脱节, 不利于社 会的稳定。
( 二) 教育机会差别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农村的发展问题与农民受教育的问题是重要的制约因素。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以及部分人为因素, 我们制定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时, 往往以城市为中心, 比较重视城市居民的教育问题, 而忽视了农民的教育处境和教育诉求。
( 三) 就业方面差别
在就业方面, 城乡差别也较大, 许多农民并没有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 尤其是进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中的差别最为明显, 许多企业在招录人员时都偏向于城镇户口的居民, 许多岗位和职业限制非城镇户口的农民就业, 致使城乡之间就业率差距不断扩大。
( 四) 医疗保障差别
城乡居民在享有医疗保障有关权利时并不平等, 主要表现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与医疗保险标准不一致两方面。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导致了农村医疗水平低下, 医疗卫生事业较弱的普遍情况, 广大农民不能公平、公正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同时, 在我国部分地区, 城乡居民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不同的, 城镇、农村居民缴费和报销比例都不一致, 这使得广大居民只能根据所属户籍被动加入相应的保障制度, 强化了城乡户籍观念, 固化了二元社会差距。
二、我国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原因
( 一) 城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长期以来, 城乡之间各自的经济系统的发展方向不同, 一是在运作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别, 这就导致了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的发展结果, 二是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差异巨大, 收入差距也逐渐变大。三是城市与农村的生产力发展不一致、不平衡, 城市的生产力发展相对较快, 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较缓慢。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我国城乡发展差别日渐显著。
( 二) 二元化制度的影响
首先是户籍制度。很长时间以来, 在我国实行的是二元户籍制度, 这使得城乡之间的鸿沟更加难以逾越。其次, 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前提下, 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相对应的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劳动者被分成两大群体: 农村就业者和城市就业者, 这两大群体也相对孤立。再次, 在户籍、就业二元化的同时,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也是二元的, 城市职工的收入大多来源于工资, 而农民收入则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
( 三) 法律制度的制约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村居民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此法的宗旨在于对消费者的保护, 然而, 这部法律并没有体现出城乡平等, 反而有“城市化”的倾向。农民消费者的权益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充分保障。
三、缩小我国城乡差别, 保障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路径选择
( 一) 对于城乡不平等问题政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树立起城乡平等的观念。从现状来看,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 城乡不平等问题已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与政府缺乏重视度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 政府确立起城乡平等的观念至关重要。
( 二) 力争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差别是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大的重要因素, 所以, 缩小城乡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别首要的就是提高生产力水平。这里提到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不仅是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同时还要不重蹈过去割裂城乡发展的覆辙, 城乡收入差距即会日趋缩小。
( 三) 通过制度改革保障城乡居民平等。首先, 应该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实行以有固定居所和稳定收入的标准划分城镇人口。其次,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政府应把农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为农民构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 要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 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 提高其专业化程度。
( 四) 完善农民法律保障机制。政府可以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农民切身利益的法规来明确农民应有的合法权益及法律保护措施。一方面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并使其制度法律化, 另一方面在兼顾城乡、工农和全体公民共同利益的同时, 对于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应当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总之, 要明确地赋予农民平等的社会地位与平等的社会权利, 同时对于农民享有的权利 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和救 济措施。
参考文献
[1]吕云涛.当代中国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逐步实现[J].未来与发展, 2012.11.
【山东省城乡居民】推荐阅读:
山东城乡养老政策20105-27
山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08-02
山东三箭集团“城乡牵手 文明共建”活动情况自查报告05-26
山东诸城: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员教育推动城乡党员教育一体化07-02
山东省档案08-28
山东省粮食09-01
山东省高校11-10
山东省中医条例07-05
山东省体育高考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