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体育高考

2024-10-10

山东省体育高考(共12篇)

山东省体育高考 篇1

电子计时系统首次应用于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田径比赛中, 最初的设备比较复杂, 操作流程繁多, 测量精度仅有1/10s。随着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及网络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时系统也越来越精细化, 表现在设备的精简, 测量方式的简洁, 测量精度的精确 (达到1/1000s) , 以及与外部设备高效快捷的数据联网传送。电子计时系统因其公平、公正、高效快捷、精确, 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比赛、测试中。2001年山东省体育高考引入了电子计时系统, 该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证了体育高考的公平公正。我从电子计时系统引入到设备的安装、调试、应用等都参与了其中, 并且一直担任终点主判读员, 对电子计时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在此, 就把电子计时系统在山东省体育高考中的应用情况加以介绍, 以供读者参考。

1. 体育高考中电子计时系统操作流程及工作原理

电子计时系统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即发令部分、分段计时部分和终点部分。分段计时部分一般应用于大型、正规赛事, 发令部分和终点部分是电子计时的核心部分, 本文重点介绍后两部分。发令部分主要有发令头、发令信号转接盒及起跑装置三部分, 终点部分主要由接收盒、摄像头、计算机、打印机等构成。电缆连接发令部分和终点部分,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

A———计算机, 安装终点计时控制软件, 作为终点计时的主机使用。

B———计算机, 安装终点计时控制软件, 作为终点计时的副 (从) 机使用。

C———计算机, 安装终点计时接收软件, 作为终点计时接收系统的主机使用。

D———计算机, 安装终点计时接收软件, 作为终点计时接收系统的副 (从) 机使用。

发令装置接受发令枪的声音信号, 通过发令信号转接盒转变为电信号, 经过电缆传输到终点信号转接盒, 该装置直接与计算机 (A、B) 连接, 触发同步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当考生接近终点时, 判读员按下记录按钮 (相当于摄像机的快门) , 记录考生通过终点的图像。终点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计时数据都被输入到计算机 (A、B) , 经过计算机的整合, 判定出考生经过终点时的时间和名次, 这些操作都是在终点计时控制软件的支持下进行的。经过处理的数据一方面通过激光打印机输出原始成绩, 以备主裁核查, 另一方面通过串口1 (联网) 发送到已安装终点计时接收系统的计算机 (C、D) 中, 通过该计算机的再次加工, 输出与考生信息相对应的成绩 (三联打印) , 经过主裁和纪检员的核查, 确认无误后, 交考生确认。C、D通过串口2相互连接, 在C机形成总数据库, 报山东省招生考试院备案。

2. 在体育高考中应用电子计时系统的便捷性

通过以上的介绍, 大家不难看出电子计时与传统手工计时相比存在比较大的优势, 具体表现如下。

2.1 节省人力物力

2001年之前, 山东省体育高考主要采用人工计时, 就终点而言, 主要需要以下人员:计时24人, 终点8人, 记录3人, 终点主裁1人, 计时主裁1人。而相对于电子计时系统来说, 则只需要以下人员即可:计时判读2人, 终点2人 (判定名次) , 终点计时主裁1人, 手动计时4人 (以备特殊情况的发生) , 联络协调员1人。显而易见, 这样大大降低了考试成本。

2.2 提高工作效率

山东省体育考试的项目主要由1个专项和3个素质组成, 根据地区的不同划分成三批, 每批测试时间为4天。2001年之前体育高考设两个考点, 山东师范大学负责专项测试, 素质测试全部放到山东体育学院进行。2001年之后, 专项和素质测试都放到了山东师范大学进行。山东省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人数在全国是第一位的, 每年报名人数都有1.4—1.5万, 其中最多的一年报名人数接近2万人。专项测试相对来说压力还不是很大, 但素质测试 (100米) 工作量就非常巨大了, 因为只要是专项过关的 (达到24分) 考生都要进行100米测试, 这个工作在2001年之前是不可能完成的。采用手工计时一般每组最少要耗时2—3分钟, 而采用电子计时编排的时间是每组30—50秒, 也因此创下了一个单元测试220组的记录。正是有了电子计时的高效快捷, 才使得时间短、任务重的测试工作得以保质保量地完成。

2.3 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电子计时系统所体现的公平公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3.1 发令枪响, 声音信号转成电信号, 经电缆传输自动启

动计时 (延时≤1/1000秒) , 考生通过终点线时被专用摄像头摄入, 再经计算机处理组成带有时标的图像, 组成起、终点无人为因素的全自动计时。

2.3.2 采用统一的时标和采样率, 排除了手工计时的误差。

手工计时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个体差异, 表现为反应时 (看烟) 长短不一, 终点冲刺判断躯干部位不同而造成的停表早晚不统一, 这种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考生的成绩。电子计时系统终点的高速摄像头将考生通过终点线的图像定格在带有时标的画面上, 他们的时标和采样率是相同的, 确保了考生成绩的真实性。

2.3.3 电子计时系统的自动存储功能, 为考生成绩的查询提供了保证。

当操作人员按下记录按钮后, 计算机会自动生成文件名并把计时图像数据存入硬盘或光盘, 当考生对自己的成绩有异议时, 可调出图像进行查询, 保证了考生的利益, 避免了手工计时无据可查的尴尬。

3. 在体育高考中应用电子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起点位置避免使用大功率通讯设备 (远离发令头) , 更不能随意敲打发令头, 否则可能会造成电动计时的提前启动。

3.2 使用稳定的电源。尽管电子计时系统都配备了UPS, 但电压不稳或电源接触不良都会造成电动计时的提前启动。

3.3 根据天气、光线的变化及时调整摄像头, 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3.4 考生数据库类型 (包括数据库版本) 必须与电子计时

系统相吻合, 否则会出现成绩与考生名字不相符的情况, 终点计时接收系统甚至无法接收成绩。

3.5 起点与终点要保持联络通畅, 起点必须在终点的指挥下按照秩序册的顺序进行发令。

不得随意合并或加减组数、人数, 如果某组无人 (该组的考生有可能专项都未过关) 必须通知终点。

3.6 注意与判定名次的裁判员做好配合。

分道项目有可能出现乱道情况, 不分道项目有可能出现套圈等特殊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与判定名次的裁判员进行核对, 否则就可能出现张冠李戴的严重错误。

4. 对基层引进和使用电子计时系统的建议

4.1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 采购相应的电子计时设备。

一套完整的电子计时系统包括很多设备, 价格不菲。因此基层体育场馆在引进该系统时, 要考虑自己的场地设施, 所承办的比赛、测试的规模及要求等, 做到有的放矢。

4.2 预留铺设电缆及电源的管道。

电缆及电线的破损有可能造成短路, 从而导致电动计时早启动或不启动。

4.3 有条件的话尽可能设置两个对角的终点以避免风向对测试的影响。

4.4 配备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富有责任心的、反应灵活的终点计时裁判员。

4.5 器材设备定期维护保养, 做到专人专管。

电子计时系统凭借其高效快捷的特性越来越被人们认可, 通过以上的描述, 我们都能清楚地认识到电子计时系统与手动计时存在的差别, 电子计时在降低经费的同时,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排除了人为的干扰, 保证了比赛、测试的公平公正。因此, 电子计时系统的推广和使用必将会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1—2007年电子计时系统在山东省体育高考中的应用研究, 简要介绍了电子计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使广大考生及家长、教练员等清楚电子计时系统的操作流程, 增加体育高考的透明度, 为基层及其他体育场馆引进和使用电子计时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计时系统,山东省体育高考,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国田径协会.2002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5.

[2]李兆森.全自动电子计时、终点摄影裁判法的实践和探讨[A].第一届全国田径裁判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1995.

山东省体育高考 篇2

水母网12月12日讯,山东省将体育考试引入普通高考。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考试细则。烟台体育师资力量能满足体育进高考吗?记者昨天进行了调查。

老师学生比例为1:280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目前高中在校学生104994名,全市高中体育老师378名。也就是说,平均1名高中体育老师为约280名学生上课。其中,芝罘区高中在校生人数为9640人,体育老师为30人,1名体育老师负责321人。

记者从烟台一中了解到,目前该校高中部有3000多名学生,体育教师11人,平均1个教师要负责300多名学生;而烟台四中约有高中生2200人,6名体育老师,平均1个老师要负责约360名学生的体育课。这两所学校的体育老师教学任务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市高中英语(论坛)老师为1127人,平均1名英语老师负责约90个孩子。对比不难看出,我市体育师资力量相对于重点学科要薄弱很多。

有时连上6节外堂课

目前高考体育测试内容已经确定,男生必考科目为1000米,女生必考科目为800米,而掷实心球和立定跳远为男女生共同的二选一科目。自从体育进高考政策确定后,高中纷纷加大体育课力度和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以烟台一中为例,目前该校每天安排两个大课间,时间为30分钟,要求学生跑操或做眼保健操,由于场地受限,这两个内容在各个班级中间轮转实行。除此之外,每天下午第四节为体育活动课,每周还有两节体育课。这些环节均要求体育老师临场指导。烟台一中王耀秦老师告诉记者,有时候,一名体育老师不得不连续上6节外堂课,“光站着都累,更别说上课了。”

“目前高中体育老师十分累。”市教育局孙立斌科长告诉记者,随着体育进高考政策的推进和完善,加强高中体育师资力量的.具体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配备,一个是培训。

场地有限学生轮着跑操

“改善青少年体质,不仅仅是高中的事儿,应该从小学抓起。这是个社会问题。”王耀秦老师说。

此外,学校体育设施不足也是制约体育教育的一大因素,几千名学生共用一个操场的情况不少。由于人多地方少,很多学校不得不安排学生轮着跑操或者上课,体育设施也是体育教育发展的一大限制。

同时,家长对体育的重视也至关重要。“英语考不好,家长会着急。啥时候体育考不好,家长着急了?只有家长真正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改善和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才能落到实处。”王耀秦老师说。

(水母网)

山东省体育高考 篇3

1知识点的考纲要求水平统计

根据国家考试大纲、新课标、山东省2007年高考数学考试说明和三年来数学试题的实际呈现结果,我们析出了两大类共13个知识点作为本次研究的知识因素.两大类分别是概率和统计,其中概率包括一般随机事件、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独立重复试验、条件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等8个知识点;统计包括抽样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正态分布、线性回归、频率分布直方图等5个知识点.其中“条件概率”是2007年新增知识点,国家考纲中有明确阐述;隶属于分布列的“超几何分布”是由山东省选修2-3模块产生的新增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属于2007年实际考查但还没有列入国家考纲的知识点.具体要求水平如下表:

其中,考纲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

从表中可见,三年来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水平没有变化.估计2008年的要求水平在字面上也不会有变化.

2知识点的考查次数统计

本统计的目的在于描述命题组对知识点是否有偏好.在研究中,我们约定:同一知识点在同一小题中多次重复出现不进行累加;同一知识点在同一大题的不同小题或不同大题之间重复出现,其次数进行累加.“大题”指编号为1,2,…的题目;“小题”指在一个大题中编号为(Ⅰ),(Ⅱ),…(如2006第20题)或者①,②,…(如2006第16题)的题目.下面是知识点所属题号统计:

不难发现,命题组对“概率”在考查次数上的偏重是明显的,因为除了“独立重复试验”外,其余知识点都已被测试过(尤其是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几乎每年必考);“统计”只在2007年测试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余的都没有被涉及,呈现出明显的“一边倒”情形.

2008关于知识点的备考观点:

1.重复独立试验及其对应的二项分布,等可能事件的超几何分布都是明确列入新课标选修2-3模块的重要内容,而且重复独立试验早就是考纲中的一员.如果山东省继续选修2-3模块,2008年命题组不大可能再舍弃他们去考查“一般分布”(2006年、2007年)和目前还不在课标和考纲范围内的“几何分布”(2005年).二者均值得特别关注.

2.渗透在上述常考知识点里面的是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分类计数和分步计数原理,他们是提高“概率与统计”试题难度的关键因素.

3.尽管出区分度稍高的试题比较难,但鉴于“统计”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增加对它的考查是必然的.比如将“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正态分布图”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对分布函数(试题中不会出现这个概念)的初步了解不失为一个好的想法.

3 被考查过的知识点的期望难度水平与实际难度水平的差异比较

虽然理论上存在考查水平A(了解)的情形,但实际三年来所有试题均至少是在B(理解和掌握)水平上展开的(当然它包括了A水平).但即使如此,确定一道数学试题的实际难度水平仍然是困难的.为此,我们以新课标中的“行为动词表1”为研究工具分析并描述试题的实际难度水平.也就是说,我们用一道试题中知识点对应的“行为动词”所属的难度水平刻画该知识点的难度水平.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新课标中“掌握”是排在第三水平——掌握/应用/迁移中,考纲中“掌握”是排在第二水平——理解和掌握中.我们不纠缠于文字的表面差异,而是根据“行为动词”的实质内容将新课标中的“掌握”在难度水平上等同于考纲中的“灵活和综合应用”,其相应的“行为动词”用来刻画考纲中的“灵活和综合应用”而不是“掌握”.考纲中的“掌握”是用课标中“理解/独立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刻画.

另外,在下面的研究中,我们约定:如果同一道试题多次涉及某一个知识点,那么我们将以难度水平最高的那次(水平)刻画该知识点在本道题中的实际难度;如果在一套试卷中有多道题目涉及同一知识点,那么将以难度水平最高的那道试题难度水平刻画本套试卷中该知识点的实际难度;如果同一道试题用相同知识点来解有不同的解法,而各解法的难度水平又不一致,那么我们将用各难度水平的均值刻画该知识点的实际难度.为便于计算,水平A、B、C分别用1、2、3代替.统计结果如下:

其中,表中的第5列的2.5是由于2005年第9和第18两道题都涉及“等可能事件”这一知识点,取其难度水平的均值得到.

运用非参数(nonparametric tests)的双样本t检验(two-independent-samples tests)分析表明,被考查过的知识点(共8个)难度的期望水平与实际水平总体上无显著差异(Z=1.250,P=0.088﹥0.05);但对存在于教材已久的“传统概率模型”(包括一般随机事件、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和条件概率)而言,在0.05显著水平上,期望与实际两个难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Z=1.581,P=0.013﹤0.05).

结论:命题组对“早已入纲的概率模型”在难度上的偏重是明显的,其实际难度水平高于期望难度水平;对“新进入纲的模型”——“分布列和期望值”以及“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难度上没有偏重,其实际难度水平与期望水平一致;总体上,被考查的8个知识点的实际难度水平与期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此外,从解决问题的“行为动词”上还可以看出:知识点有“越考越难一点儿”的趋势.

2008关于难度的备考观点:

1.考纲中为“掌握”(处于第二水平)的知识点在实际训练中宜按第三难度水平进行操作,不宜按字面意思直接对号入座,因为考纲和课标对“掌握”意义的界定并不对等.

2.“一般随机事件”的考纲要求是第一水平A(了解),但对试题解决过程中的实际“行为动词”的研究表明,2006和2007两次考查均是在第三水平(“灵活和综合应用”)并结合分布列展开的(2007,18题;2006,20题),对其他省份(如2007,全国Ⅰ,18题)试题的考察也有类似的结论.所以,实际训练中不宜按“了解”对待,最好达到“分析”层次.

4 增加试题知识点难度的因素的分析

总的来讲,现在真正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是基于对大量随机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数理统计”,不是“概率”.而且,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数据分析过程对“概率的计算技巧”要求也并不高,甚至只是“算法”的.这一点在课标中已得到明确阐述.

在上述认识下,我们析出了以下五个难度因素,供复习参考.

4.1 “量”性难度因素:

在同一道试题中增加知识点的个数.比如,2005年第18题涉及四个知识点;2006年第20题涉及六个知识点;2007年第18题涉及七个知识点.

4.2 “质”性难度因素:

1. 对同一知识点,提高其“行为动词”的难度水平.比如2007和2006对“一般随机

事件”实际要求就略高于考纲期望要求.

2.设置比较生疏的情景或背景[2]使“分类”和“分步”两个计数原理的应用变得很不

顺畅.这几乎已成为增加“概率”试题难度的主要手段,其中涉及的“分析”或“讨论”两个动作基本是在新课标关于“知识与技能”的第三水平展开的.这很可能是“考纲”和“课标”对“掌握”一词的不同界定造成的.

3.同一知识点,改变考查视角

例如:分布列的“反向考查”——给出随机变量全部分布列的一部分,然后求它取某一具体值或取值范围的概率.比如下表,给出ξ全部分布列的一部分,求1)随机变量ξ取3的概率.

这种手法在2005年的第18题(Ⅰ)考查“等可能事件“中已经使用过了,不过对分布列还没有使用过.

4.3 本部分的特殊难度因素:

整理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学习做一些渗透或铺垫

例如:还是上题(表5)的条件,求2)ξ取值在区间[2,4]上的概率;3)ξ在区间[2,4]上的期望值.当然,试题很可能会赋予分布列以实际意义.

为什么会有上述想法呢?首先,从大学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设置看,今后学生(无论是纯数学还是与数学有关的计量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都要接触“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概念.但求连续型随机变量在某个“点”上的概率是没有意义的——都是零,因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都是在区间而非“点”上讨论的.为了让学生有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为学习连续型随机变量增加一点必要的过渡,命题人有理由设计上述考法.其次,从测试的角度来讲,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个“小范围”内的概率或数学期望比在“整个范围”内更经济,因为它在效度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减少了运算量,符合命题的经济性原则.

尽管如此,通过人为设计情景的复杂性再增加“概率”试题难度的可能性仍然很小.说

的直接一点,将概率作为最后的“把关题”可能性不大.

参考文献

[1] 严士健,张奠宙,王尚志. 普通高中数学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03. p.374.

[2]鲍建生.中英两国初中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研究[D];[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2005—2007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

[4] 史宁中,孔凡哲,李叔文. 课程难度模型: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成难度的对比[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5] 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作者简介

鲁庆云,1974年生,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学、应用统计学.2007年主要论作:列联表卡方检验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使用方法;成绩评价模式的改进及其实证等.

山东省体育高考 篇4

近些年通过我国高中生体质健康监测显示, 高中生的身体形态、营养状况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但是身体素质、机能和健康水平则出现持续下滑;另外高中生面临高考, 无论是学生, 还是学校和家庭都把高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高中生把时间都用在文化课方面, 学校不重视体育课, 甚至取消高三年级的体育课, 这都导致了高中生体质的下降;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山东省率先把体育考试纳入高考, 在2012年2月正式出台了《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体育测试实施办法》。现在体育高考已在山东省实施两年, 通过对相关人员的调查研究, 分析体育高考存在的问题, 为今后体育高考的完善以及其他省份的体育高考实施提供借鉴。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山东省部分高中学生、体育教师、学校及教育体育局。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考试纳入高考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体育考试项目的不认同。

“体育测试男子项目包括1000米、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 女子项目包括800米、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 考生选择其中2项进行测试。”有些学生对测试项目不认同, 有些学生认为体育项目很多, 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没有考, 而恰恰考到了自己不擅长的体育项目。体育高考测试的是学生的体质水平, 而仅仅选择两个测试项目, 则有可能不能客观正确的反映学生的体质水平。

(2) 学生对体育考试不重视。

“体育测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 , 分A (优秀) 、B (良好 ) 、C (及格) 、D (不及格) 四档计入考生电子档案, 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有关高校的特定专业在录取时可以对考生的体育测试成绩提出要求。”体育测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 这在以分数决定成败的应试体系中, 体育测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3.2、体育考试纳入高考在体育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考试纳入高考的初衷是为了促进高中生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 提高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 并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通过调查, 有些体育教师把体育作为另外一项高考科目, 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 在体育课堂上反复讲解练习体育考试项目, 导致体育课内容单一枯燥, 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体育教师教学目的的改变可能会把体育测试演变为“应试体育”。

3.3、体育考试纳入高考在学校中存在的问题

(1) 学校对体育考试不重视。

体育测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 在应试教育体系下, 高考分数仍然是决定考生命运的唯一因素, 而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率, 体育测试理所当然的引不起重视, 一些高中的高三仍然不开设体育课, 学校对体育测试不重视, 体育测试成了形式主义。

(2) 考试组织实施的差异与不足。

通过访谈调查, 山东省高考体育测试由各高中自行组织测试, 测试中, 天气、体育活动经费、老师的性格、对测试评判标准的把握程度以及测试水平的差异都会导致学生测试成绩有所误差。

(3) 体育测试的公平性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第一, 在体育测试中, 有极个别的学生因为身体素质太差, 考试不合格, 通过“特殊关系”修改自己的测试成绩, 虽然只是个例, 但是如果体育测试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这个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这有损于测试的公平性;第二, 体育测试是各高中自行组织测试, 有的地区高中为了顾及学校“脸面问题”, 在测试时, 提高自己学校的测试成绩, 暴露出地区之间的体育测试的公平性问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 山东省体育测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导致学生、教师和学校都不重视体育测试, 体育测试成了形式主义。

(2) 体育测试是为了加强学生体育锻炼,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但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目的改变, 导致体育测试成了应试体育。

(3) 体育测试在组织实施中, 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存在着差异, 对学生的测试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4) 体育测试由各高中自行组织, 监管不足, 存在公平性问题。

4.2、建议

(1) 建议体育测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使体育测试引起重视, 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2) 提高学生对体育测试的认识, 加强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 促进体育教师对体育测试的了解, 让教师明确教学目的, 加强体育课堂教学。

(3) 设立主管体育测试的行政部门, 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体育测试的统一管理, 减少测试差异。

山东省体育高考 篇5

首次进行的高考体育测试一直备受关注。28日,在山东省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高考生确定参加体育测试,但测试成绩是否计入总分等细则,将于29日向社会公布。

高考将考体育的消息去年传出后,在全省不少高中,体育课训练强度、内容都做了相应调整。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位高二学生表示,这个春季新学期,明显感觉到体育老师的要求比以前严格,运动强度也明显加大。济南一中体育教研组组长岳野说,由于之前学校一直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开设体育课,即使高三学生也不例外,但是听说高考将测试体育的消息后,他发现,课下主动跑步、练习引体向上等的.学生增多了。

前不久听闻体育测试成绩不再计入高考总分的传闻后,省城某高中体育老师说,感觉学生锻炼明显不如前一段时间专注。

体育高考考不考、怎么考、是否计入总分,一系列问题成为高中生们关注的焦点。据了解,29日省教育厅将召开新闻通气会,届时,这一系列问题将有明确答案。(记者:徐洁/实习生:吉 翟楠楠)

2016山东高考部分新政 篇6

根据《意见》,高考政策主要将发生五项变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使用全国卷;启动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启动地方免费教育师范生招生录取;调整艺术类提前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艺术类提前批增设一次征集志愿,为取得两个以上专业合格证的考生增加录取机会;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

启动本科高校

综合评价招生试点

今年我省将在6所高校进行试点,目前已知将参与试点的高校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青岛大学。

文理综合首用全国卷

今年文史类考生和理工类考生的数学科目将继续使用不同试卷。除语文、数学由山东省自行命题外,文理综合也将继英语之后,首次使用全国卷。艺术、体育等专业今年继续不实行平行志愿,但艺术类提前批今年将增设一次征集志愿。

艺术提前批增征集志愿

今年我省再次调整艺术类提前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艺术类提前批除第一次填报志愿外,增设一次征集志愿,为取得两个以上专业合格证的考生增加录取机会。

高职单设贫困生计划

我省今年将有三项举措做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

首先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组织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继续在我省的省级财政困难县及中西部地区和沂蒙革命老区的62个县(市、区)开展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

二是继续实施我省的地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在具有本科一批招生任务的部分省属本科院校安排3%的招生计划面向52个省级财政困难县实行定向招生;

三是启动实施高职院校招收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在我省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安排2%的招生计划,选择适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单列计划、单独录取,招收我省纳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

三项农村考生优惠政策中,青岛考生能享受的只有第三项。

今年分五个批次录取,烈士子女等6类考生继续享受加分政策, 退役士兵最高可加20分。

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 篇7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 虽石烂海枯, 而此身尚存, 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 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 猛力向前, 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 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 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 (1) 选准角度, 自定立意 (2) 自拟题目 (3)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4) 文体特征鲜明。

【解题】

1913年辛亥革命处于低潮期, 孙中山为了激励朋友说了这段话。这段材料所蕴含的内容与当今时代对年轻人提出的要求相契合。就社会发展、历史变革来说, 我们需要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肩负起社会的重任, 赤胆忠心, 矢志不移。就生命个体、人生之路来说, 人生向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需要有明确的目标, 执着的信念, 持恒的毅力。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将个人的学习生活与社会、时代结合起来,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关注现实, 志存高远, 为了实现理想而心无旁骛,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中包含三个要素:

1.要有担当。担当, 具体指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对世界有所承担, 有所贡献。

2.要有奋力拼搏。只要有了担当的精神, 就会充满必胜的信念, 不因失败、困难而灰心缩步, 不畏艰难、猛力向前。

3.要含有坚信未来, 争取成功的一面。

符合题意是指有担当、有拼搏, 但是无成功与未来也可, 最好的立意就是三要素缺一不可。

【范文】

莫隐逸勇担当

山东考生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自隐于青山绿水, 固然可以获得精神的超脱自在, 但这世界需要的, 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与担当。

纵观古代文学史, 恬然隐退的思想家的思想贯穿始终, 沉醉于湖光山色令人向往, 却缺少了心怀天下的担当。

“式微, 式微, 胡不归?”历代文人骚客每逢官场受挫便小舟轻摇, 自隐于山色湖光, 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他们在繁花丛中流连忘返, 在朗月清风中吟诗作对。“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他们在自然之中陶冶性情, 逍遥自得。

然而剖析他们的心路历程便不难发现“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的气节背后, 是怀才不遇的悲伤。他们不能在社会中一展才略, 便躲进自然天地中自娱自耗, 他们有着十年寒窗、博览文史的学识与才情, 有着超乎常人的天下意识与宇宙感悟, 却因一时的怀才见弃便忘却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绝尘远去, 将才华埋没进一座座孤山。

历代隐逸之风, 与其说是安贫乐道的高风亮节, 不如说是消极避世的狡黠与懦弱。黄钟毁弃, 瓦釜雷鸣都不是逃避的理由, “事修而谤兴, 德高而毁来”自是人生常态, 但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敢于以担当的精神力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以将倾。

蔡元培面对乌烟瘴气的北大, 以担当之精神引进德国的办学理念, 在北大提倡学术民主、思想自由。蔡元培用单纯的理想、坚贞的信念驱散了密布的乌云, 赋予了北大一个兼容并包的全新灵魂。崔永元面对电视界的商业化、庸俗化, 孑然一身、矢志不渝, 以一己之力对抗浅薄和浮躁, 呼唤道德与良知, 尽管饱受抑郁、失眠的折磨, 他却以担当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坚守良知, 为世界带来一丝曙光。蔡元培和崔永元, 他们心怀天下之兴衰, 不计一己之得失, 终会因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而被历史铭记。

宋儒张载有云———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与孙中山“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不谋而合。在社会的发展浪潮中, 梅妻鹤子固然清高, 却缺少了指点江山的豪情与担当。

山东省体育高考 篇8

本次变化给考生带来的最大弊端有两点。第一, 由于起跳点和落地区完全水平, 迫使部分腹肌差的考生成绩不理想;第二, 由于落地区较硬, 缺少必要的缓冲, 其安全性能大大降低, 给考生的心理造成一定压力, 使考生产生畏惧心理, 不利于成绩的发挥, 测试成绩大大降低。

针对这一变化, 我们在平时的立定跳远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强化落地缓冲动作要领

立定跳远的落地缓冲动作要领:收腹举腿, 小腿往前伸, 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 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 屈腿前伸臂后摆, 落地后往前不往后。可以通过多做徒手模仿、向前下方的跳深练习等方式进行加强。

二、多练习上坡式立定跳远

在训练中多采用一定高度的跳跃有利于学生强迫性地收腿, 克服因收腿不及时造成的成绩不理想。一般采用三级、五级上坡的蛙跳, 25~30米左右的单脚跳的方法进行练习。

三、加强腹肌力量练习, 尤其是下腹肌力量练习

1. 悬垂抬腿法。

动作要领是双手紧抓单杠, 用力屈收双膝, 臀部上抬, 大腿尽量并拢且向上尽可能靠近胸部, 下背部团起, 然后放下双腿, 循环练习该动作。

2. 仰卧抬腿。

动作要领是人仰卧在场地上, 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的背部紧紧贴近地面, 人的身体完全伸展开, 抬起双腿高于臀部, 双膝稍弯曲, 用3~5秒的时间开始放低腿部直到最低处, 然后再开始高抬起腿部直到胸部。

四、克服心理障碍, 做到全力拼搏

1. 做好保护, 避免受伤。

学生不敢跳或不能尽全力跳, 往往是以前受过伤或怕受伤, 因此应做好保护工作。在训练时让学生穿着软厚跟运动鞋, 避免脚后跟受伤;科学合理安排强度和运动量, 避免小腿胫腓骨骨膜炎发生。

2. 培养学生勇往直前、敢拼敢干的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并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个性心理特征。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多培养学生具有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协同配合等良好的作风和心理素质, 常参加体育运动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学生可克服其性格弱点, 使之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

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篇9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其重要作用,重视市场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它同时还具备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重功能,能够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丰富业余生活,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扩宽就业渠道,增加体育人口,提升体育影响力。

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6月正式颁布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将体育及相关产业划分为3个层次,8个大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又分为24个中类、57个小类。8个大类包括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其他体育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体育场馆建筑活动。其中,其他体育活动包括体育培训服务、体育科研服务、体育彩票服务、体育传媒服务、体育展览服务、体育市场管理服务、体育场馆设计服务、体育场所保洁服务和体育文物及文化保护服务。

2山东省体育产业现状

我省有九千多万人口的大省,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资料显示我省城乡居民对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都明显增长,人们消费需求的增长迅速显示出体育产业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竞赛表演业方面,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领域产业化运作较早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三大职业体育超级联赛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相对稳定的观众和球迷群体。健身娱乐业方面,山东省的健身俱乐部总体规模和数量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但也拥有像英派斯、银座健身、益高等知名俱乐部,并呈上升发展趋势,但在科学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另外,高尔夫、保龄球、台球、钓鱼等休闲项目进一步增多,但是数量少,规模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广场、公园、社区都有一定数量的健身设施,但是利用率相对不高,设施缺乏管理和维护,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健身指导。很多场馆设施都逐步对外开放,但是在管理细则上有待进一步规划和实施。群众体育服务职能没有完全发挥,人们的健身意识和热情也没有被激发。体育用品业方面,山东省目前有近百家体育用品生产厂家,并且拥有部分知名品牌,如:双星、英派斯、英克莱等,但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体育广告与赞助方面,山东省所属职业俱乐部收入、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收入等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体育彩票方面,销售渠道主要通过实体店来完成,目前也有手机投注和网上投注,最近新开了即开彩票,通过自助售卖机自助购票并自助兑奖。体育彩票发行是体育经费来源的重要方式之一,2005年体育彩票全年销量3亿多,实现了销量历史性的突破,2011年销量达到95.23亿元,首次超过广东,位居全国第二位,2012年首次突破销量百亿元,全年销量105.98亿元,2013年全年销量超过120亿元。

另外,体育院校、科研部门在开展体育咨询、康复、培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团体用体育的魅力和影响力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相比之下,体育金融保险业、体育旅游业等产业发展还比较薄弱,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体育信息等工作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

3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3 . 1提高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 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

正确认识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建立完善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相配套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保证体育市场规范、有序的进行。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扶持,并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体育资源的市场开发。构建承上启下的社会中间组织,承担社会事物管理的职能,重视体育市场的管理工作。鼓励支持企业、个人依法兴办从事体育健身娱乐、技术培训等经营活动的体育经营实体。另外,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维护相关的政策建立,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把体育健身场所设施纳入城市社区配套的基础设施中,为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提供相应的场地和器械,增强文化氛围和体育环境。

3 . 2积极申办各类比赛, 促进竞赛表演业的长效发展

积极申办大型国际国内体育比赛,活跃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积极探索“球迷经济”,加大以球迷为主体的产业化开发,探索以球迷为依托的服饰、纪念品、服务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理念,发展球迷经济。除了传统的球类项目外,开展更多大众体育项目,比如:柔力球、空竹、风筝、健身操等项目,可以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s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可以举办更多民俗项目,在举办形式和比赛内容规则上进行创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观看。

3 . 3重视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和群众体育的发展, 进行多渠道开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和自身的健康,继而,新兴的体育休闲娱乐项目成为人们选择度过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同时也逐渐成为人际交往的方式之一。可以建立体育休闲娱乐化的主题公园,比如在现有的公园或广场上增加一些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当下人们参与较多的一些项目比如钓鱼、台球、高尔夫、保龄球等,应该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建立更多的设施和更加完善的场地、俱乐部,满足人们不同阶层的需求。另外,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山区可以开展更多的拓展训练基地,增加一些攀岩、漂流、野营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项目。注重创新,整合一些新颖的游戏益智项目,转换为与健身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发山东的体育旅游业。

3 . 4加强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建立专业的体育产业人才队伍

体育产业存在着诸多管理等问题,究其原因还是专业人才的缺失,应该通过专业培养、岗位培训、在职进修、招聘引进等多渠道来培养体育产业的专业性人才。对现有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掌握更多科学的专业技术技能,引进国内外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的专家学者,加大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另外,在高等体育院校中开设体育产业专业课,加大体育院校培养体育产业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力度和规模,充实到体育产业的管理队伍中。在中小学的体育课中,也可以加入休闲、民俗体育项目,既可以丰富学校体育,也可以挖掘培养人才。

3 . 5发展体育中介服务机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服务体系

目前,体育中介服务机构匮乏,发展滞后,而中介服务机构是体育市场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促进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应积极发展体育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服务咨询公司、经纪或代理公司,积极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体育中介服务体系。

3 . 6多渠道发展体育彩票业, 开发无形资产

当前彩票种类、玩法、经营方式都过于单调,法令、法规不够完善。应大力丰富体育彩票的发行渠道,创新营销模式,完善体育彩票的网络销售,充分结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扩大公益宣传,积极冠名和举办各类体育活动。

山东省体育高考 篇1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东省十七地市农村 (乡级和乡级以下) 的普通初中和小学为研究对象, 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市的农村中小学作为调查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充分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 获取大量有关信息。

1.2.2 访谈法

对各地方的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 本课题设计了多个调查问卷, 包括《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调查问卷》、《农村中小学学生调查问卷》、《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情况调查表》和《农村学校体育器材情况调查表》, 对山东省17地市农村中、小学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体育教师调查问卷》135份, 回收到135份;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350份, 回收问卷1262份, 有效问卷1205份, 有效回收率为89%。

1.2.4 数理统计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2.1.1 体育课的开课情况

体育课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每个学校体育功能作用的直接承担者, 依照我国的课程标准, 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 而3至6年级, 每周为3学时, 中学为每周3学时。从表2-1中可以看出,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山东省十七地市的农村学校中, 都已开设了体育课, 所有地市的开课率都是100%。体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开课率皆为100%说明山东省农村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实施体育教育在时间上都有了的保证。但100%的中学每周只开2学时的体育课;小学情况也不容乐观, 45.5%的小学是每周开3课时的体育课, 没有一所学校在1、2年级保证开足4学时的体育课程, 3至6年级一般只开2课时的体育课程, 达到每周开3时的学校仅占调查学校总数的32.6%。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绝大多数农村学校不能按照政策规定保证足够的体育教学授课时间。

2.1.2 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情况

从表2-2中可以看到, 在实施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中, 能够完全贯彻落实体育教学大纲的学校达到25%以上, 65%以上的学校基本上能够按照教学大纲实施体育教学, 这表明山东省乡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状况还是良好的, 大多数学校能够按大纲进行正规教学, 从而能够保证多数学生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在此项调查中, 农村小学在体育教学大纲贯彻上较中学较差, 这与农村小学绝大多数位于村落中, 对体育课的疏于管理、认识不足和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2.1.3 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

从表2-3中看出, 在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中、小学学生中, 小学生评价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有点丰富的人数所占比率仅为46.95%, 中学学生评价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有点丰富的人数所占比率为63.06%, 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 尤其是小学学生, 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非常不丰富的比率高达50%以上。

从上分析看出, 尽管农村中、小学的开课率较高, 能较好地贯彻落实体育教学大纲, 但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 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开课质量较差。

2.1.4 影响体育课开设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 在农村中、小学中, 影响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偏低及体育器材匮乏是制约体育课开课率的关键因素。此外, 重视其它学科教学而忽视体育课教学的传统观念也是其原因之一。有些地区政府和领导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致使体育师资不足, 进而影响到体育课的正常开设和质量。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学校休育的重要性,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管部门应按有关政策要求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 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省体育教学现状, 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使其向规范性、科学性方向发展, 形成一流的体育教学体系。

2.2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情况

2.2.1 体育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比

表2-4显示, 山东省农村小学体育专业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比为1:210, 即210名学生只配有一名体育教师, 农村中学体育专业教师数与在校生数比为1:213, 即213名学生只配有一名体育教师。师生数比例失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具有重要影响, 也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 地方政府为减少财政开支而控制教师编制数量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此外, 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因素导致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面向城镇学校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2.2.2 体育教师教师学历结构

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文化素养、知识、智能结构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表2-5显示, 按照农村中、小学50%的教师分别达到本科和专科的要求, 山东省农村中学体育专业教师学历能够基本达标, 但中专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依旧还占较大比例。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比率远低于达标要求。调查中还发现, 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因地区不同而存在着差异, 经济不发达地区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发达地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 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生活环境差且待遇低, 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二是地方政府为减轻财政压力, 减少事业编制, 进而控制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量, 导致那些有意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大学体育专业毕业生不能如愿。

2.3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经费现状

2.3.1 体育设施现状

国家教育部规定, 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6.8m2, 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调查发现, 山东省农村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高达到9.64m2, 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标准;农村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高到8.93m2, 也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标准。

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和经济条件、土地供应等的关系密切。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所需的土地要远比城市学校体育场地所需的土地宽裕的多, 所以大多数农村学校尽管经济条件不如城市, 但体育场地面积并不比城市差。由于体育场地建设受地方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农村经济又较为落后, 所以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质量偏差。主要表现为场地大多数为土质, 且建设不标准。

体育器材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规定, 体育器材达标率须在80%以上。调查结果显示,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达标的学校仅占23%, 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在50%以下, 属于不合格范围。调查中还发现, 体育器材的配置状况和经济条件关系密切, 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学校体育器材配置情况要明显差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

2.3.2 经费现状

体育教师对体育经费的感受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具有发言权。调查发现, 农村体育教师64%认为没有体育经费, 36%的农村体育教师认为有经费但得不到保证。另外, 从生均体育经费来看,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生均体育经费仅为0.76元。从实际情况来看, 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是严重短缺的, 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 也与全社会及主管教育的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有关, 同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存在挪用学校体育经费的现象。

3 结论

3.1 体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学校还存在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 并且体育课仍有被占或不上的情况发生。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各类体育教学计划工作文件不够齐全, 不按计划文件开展工作或上课, 体育教学工作随意性较强, 计划性不够。被调查农村中、小学校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单调、项目少。部分农村中、小体育教师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戏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的重要性, 没有给与这些项目以足够的地位。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的班额过大, 个别班的班额超大, 给体育课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3.2 体育场地器材经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当大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场地的面积小、数量少、种类少、质量差、标准场地比例低, 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存在安全隐患等, 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机会和兴趣爱好的实现。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器材数量少、质量差、少数学校几乎没有任何体育器材。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都存在器材、经费短缺与浪费、闲置等并存的现象。部分学校配置的某些体育器材根本不是为了让学生使用, 而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部分农村中、小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 影响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和维护、影响了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相当大一部分农村中、小农村学校在缺少经费的情况下却还要买那些价格较贵的标准器材, 而能就地取材来制造的非标准体育器材却很少配置。

3.3 体育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够, 兼职体育教师和代课体育教师仍有存在。体育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还不够理想、达不到规定的要求。这些都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偏低, 部分体育教师生活境遇困难。体育课不受重视、学校放任体育工作、缺乏对体育工作的监督考评等多种因素导致大量的体育教师缺乏认真工作的动力, 工作的热情、积极性和专注程度较低, 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3.4 其它方面的问题

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教育一样, 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不正常状态, 这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根源。要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对“加强学校体育, 明显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并呼吁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体育。

4 建议

4.1 有计划的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问题

有步骤地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 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实行定向培养, 解决分配渠道不合理的状况;号召和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 给予一定的优越政策。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加强农村在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 在地位、待遇上要把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如职称评定、课时计算、工资待遇、晋级评优等。

4.2 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经费的投入要满足于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各项群体活动及组织竞赛的需要;加强农村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工程, 使其能满足学校基本教学和活动的需要。鼓励学校因地制宜、修旧利废, 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开发场地设施以弥补经费的不足。有关部门要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软件及硬件设施进行检查和评估, 对不合格的学校限期整改。

4.3 开展自制器材经验交流会, 鼓励先进, 提高教师积极性

因地制宜, 自力更生, 增加自制器材比例, 提高体育课的开课质量。

4.4 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制定中小学校学生的达标标准, 一方面要定期进行抽查, 杜绝学校的舞弊行为, 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体育教学方面仍存在部分学校不能按照正常要求开足体育课, 并且体育课仍旧有被占或不上的情况存在等问题;大多数学校都还有器材、经费短缺与浪费、闲置等并存的多种现象;体育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还不够理想、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教育一样, 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不正常状态。

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研究 篇11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通过对山东省十所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掌握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旨在进一步推动山东省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山东省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在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当中,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的预期结果,也是实施课程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模式的基础,因此,课程目标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笔者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调查中,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问题是决定体育课程目标能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通过学生对“体育五大发展领域的重要性”和“参与体育课的动因”进行调查,发现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程五大领域目标的认知度中,身体健康排在了首要位置,然后依次是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各个培养目标在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同重要性程度,也是确定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参照指标,为体育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对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课动因的调查中,学生把增进健康和完成考核放在了首选的位置,考试只不过是对教学目标实施情况的一个阶段性检验,而学生比较注重对于终结性的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体育课程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友谊的提升,形体的改善,完美人格的塑造,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因此,对于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来说,需要依据学生现实需求的前提下,把增进健康、掌握知识技能和娱乐身心放在体育课程体系目标设置的首要位置,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

在全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山东省高职院校的体育工作者也从本校的具体实际出发,表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对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实践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项目设置最多的是篮球,其次为武术、田径、健美操、足球、羽毛球和排球,对于塑造学生形体方面的项目体育舞蹈和艺术体操的设置严重不足,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新型运动项目轮滑和自行车的开设尚未展开。因此,山东省高职院校有必要加大对新兴运动项目专业教师的引进工作,或者是加大对本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近年来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变化不明显。在调查学生对开设项目是否感兴趣时,有64%的学生表示一般,不感兴趣的占到28%,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人数仅为7%和11%,这也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兴趣和爱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制约着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

体育课程教学倡导和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改变过去传统单一和被动式灌输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其中讲解与示范、完整与分解、游戏与比赛等教学法的运用比较普遍,而对于多媒体和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情况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见,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相对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能够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和陶冶情操的方法的运用较少,其中包括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法。讲解与示范教学往往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上这些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已经得到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并且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造性的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民主氛围,值得进一步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进行推广。

体育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活动有着时间上的流程和空间形态,时间上的流程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顺序上,空间形态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在对山东省高职院校课堂组织形式的调查中,主要存在4种形式:男女分班制、以班为单位制、打破传统的班级、系别,并重新分班建制,另一个则是选项班,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遵循“三自主”的教学原则,来实施选项教学。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男女生之间的身体条件、体育需求的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不一,这样以班为单位的集体授课制度就表现出自身的缺陷,这样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的问题,不断开展男女分班、选项班和重新建制的组织形式,进而推进山东省高职院校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山东省高职院校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讲解与示范、完整与分解、游戏与比赛的形式,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这几种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学生掌握学习技术、运动技能的形成为中心来展开的,那么,在实际操作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的占6%,满意的为15%,一般的45%,不满意的26%,非常不满意的占8%。由此可见,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对当前实施的教学方法主要持一般态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2] 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山东省体育高考 篇12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山东省60所民办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按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研究样本。问卷采用亲自发放和委托发放两种形式, 共发放问卷180份, 收回152份, 其中有效问卷145份, 回收率为84.4%, 有效回收率为95.4%。问卷信度采用再测法检验, 求得相关系数r=0.87, P﹤0.01, 符合体育社会学调查要求。研究数据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体育师资队伍的来源与构成

由于民办中小学拥有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完全的用人权, 因此体育师资队伍的来源和构成呈现相对复杂的状态。调查发现, 目前山东省民办中小学的在职体育教师54.5%由省内培养, 31.7%由省内聘用, 13.8%由省外引进, 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 被民办学校高薪聘用的公办学校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 (2) 部分大中专院校的应届体育专业毕业生。 (3) 由于某些长期拖欠工资或工资待遇较低的乡 (镇) 、县公办学校体育教师。 (4) 由公办学校来的兼课教师。民办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来源与构成的多元化特点, 克服了近亲繁殖的弊端, 避免了同一地域的单一教师群体, 有利于学术的交融、教学思想的活跃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2. 体育教师的性别、年龄和教龄结构

性别、年龄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不同性别、年龄教师的构成比例, 是师资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的145名体育教师中共有男教师118名, 占81.4%, 女教师27名, 占18.6%, 男教师的比例大大高于女教师, 还有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没有配备女体育教师。从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 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调查总数的60.0%;31~40岁的教师占33.1%;41~50岁的教师仅占6.9%, 50岁以上的体育教师为0。说明民办中小学在聘用体育教师时多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男教师为主, 老教师由于年龄、伤病等原因, 已不是民办学校聘用体育教师的最佳人选;此外民办学校在聘用体育教师时普遍对女教师存有偏见, 认为女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带队训练等方面比不上男教师,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体育师资的不足。

教龄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的指标之一, 工作年限越长, 则教学经验相对较为丰富。调查表明, 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教龄在5年及以内的约占57.2%, 6~10年的占22.8%, 11~20年的占18.6%, 而教龄在20年以上的体育教师仅有2人, 占1.4%。说明山东省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体, 他们能够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 但与教龄较长的老教师相比, 工作能力和教学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

学历代表着一名教师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 是衡量一名教师能力和知识的标准之一。山东省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率较高, 高中体育教师合格率为77.6%, 初中和小学均达到100%, 充分说明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 建立一只强大的师资队伍,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是民办中小学吸引受教育者的主要手段之一。

职称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教师群体素质状况的尺度之一。在调查的145名体育教师中, 具有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中学和小学分别仅占9.7%和12.5%;而二级及以下的体育教师中学和小学则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62.0%和65.6%。显然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高职称教师的比例偏低, 而低职称者比例偏高。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师中近几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占很大比例, 师资队伍年轻化且教龄结构偏短是造成职称结构不尽合理的主要原因;由于受民办性质和传统人事观念的影响, 许多民办学校尽管年薪较高, 还是很难吸引更多有名望的在职教师来校任教;另外有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职称评定、进修学习等方面对民办学校的“另眼相看”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因此, 对民办中小学管理者来说, 中青年体育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 应特别注意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 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 使一部分年轻有为的人才脱颖而出。

4.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情况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特殊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强度大, 除了智能的消耗外, 还要消耗大量的体能。调查结果显示, 每周课时量在12学时以上的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师占到调查总数的77.3%, 说明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师绝大多数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除此以外, 体育教师还要负责学校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运动竞赛等工作, 再者多数民办中小学办学规模不大, 学生人数较少, 一名体育教师往往要担任几个年级的体育课, 编写几个年级的教案。教学工作负担过重, 使体育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实知识、钻研业务和进行科学研究, 不利于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应该引起民办学校管理人员的重视。

5. 体育教师的科研情况

进行科研活动是体育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基本途经, 也是体育科学发展创新的重要手段。调查表明, 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师没有发表科研论文的占到49.7%, 发表1~3篇论文的占32.4%, 只有17.9%的体育教师发表论文在4篇或4篇以上, 且大多数论文都发表在省级及以下期刊上, 这一现象反映出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总体科研能力低下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民办学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 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是导致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再者大部分体育教师自身科研素质比较薄弱, 对相关学科了解较少, 导致研究思路狭窄, 研究结果很难有突破;此外没有科研经费, 领导不重视, 学校缺少期刊等参考资料, 信息相对闭塞,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

6. 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民办中小学一般都是根据本校年级、班级、学科的需求情况招聘体育教师, 与教师之间以合同的形式建立起劳资关系, 双方在合同期满以后, 如果彼此对对方的管理或工作不满意, 就可以解除劳资关系, 另寻学校或另聘教师, 办学者与教师实际上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这种人事管理制度给体育教师的流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也使教师很难真正融入学校集体之中, 大都成为“匆匆过客”。此外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否流失及流失率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所提供的物质待遇。一般上规模的民办学校, 能够兑现招聘教师时的承诺, 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比较高;但大多数民办中小学由于办学资金短缺, 维持办学的经费也不如公办学校稳定, 体育教师在劳动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往往享受不到与公办教师同等的待遇, 这样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师的不满, 进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体育教师的频繁流动, 使体育教师往往以“打工者”的心态进行教学和工作, 对教学工作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 这样既影响了民办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从目前来看, 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制约民办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瓶颈”, 应当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鉴于此, 首先应尽快完善“聘用合同制”和“岗位聘任制”相结合的教师聘任制度, 加强民办学校与社会保障系统各个环节的协调与沟通, 建立与完善社会化的教师住房、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 积极引进各级各类体育专业人才, 改善体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结构。其次要从民办中小学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 放弃短期利益, 把稳定体育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管理目标。在办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和保护体育教师的劳动权益, 减少工作负荷, 提高体育教师地位和工资待遇, 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再次采取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 尽可能为体育教师的业余学习、科研创造条件。具体可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不定期邀请一些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讲座, 组织体育骨干教师出去学习、开会;以及为教研室订阅专业类期刊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科研提供便利, 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尽快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丁连元, 张继忠.山东省中学体育师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 (3) .

[2]汪明.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教育发展研究, 2003.

上一篇:帕金森病的护理分析下一篇:煤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