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

2024-06-27

城乡居民收入(精选12篇)

城乡居民收入 篇1

1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现状分析

1.1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都大幅度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很好的改善。

2000年城镇居民收入为6280元, 而截止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就突破了1700元, 2000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将近3倍。对于一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 近十年来也发展迅猛,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逐年稳步增收, 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2000年的时候, 农村人均收入还是2000多元, 到2009年农民的收入突破了5000元, 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倍多。

其中,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14.1%,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4%。2011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17.9%。

近十年来,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农村,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让人可喜可贺的成就,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地增长, 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如今, 农民的收入提高了, 生活水平提升了, 生活质量得到巨大的改善。这将提高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

1.2 城乡医疗合作全面实施, 城乡居民医疗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 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城乡医疗合作全面实施后, “看病难、看病贵”这些困扰农民心头的一大难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同时医疗卫生资源也能实现合理有效地配置。

近两三年, 医疗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截止到2011年, 我国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8亿人, 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 相对2008年来说人数增长了1.54亿人次。这说明我国的医改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与支持, 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大工程。从2011年7月起, 在全国开展城镇居民养老试点工作, 同时也将扩大现在的新农保试点的覆盖面。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试点县分别达到1914个和1902个。试点覆盖面达60%。这两项试点参保的人数到2011年已达到1.71亿, 再加上全国各地自行的试点地区, 保守估计参保人数达到2.3亿人次。农村的新医保参合率超过94%。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12个省市区已经实现了全面覆盖。

截止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 城乡医疗救助为兜底, 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

1.3 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

公积金制度、廉住房与经济适用房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低收入者人群, 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集中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上面。国家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住房问题是相当重视的, 在政策上给予相当大的支持。2004年3月1日, 由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开始实行。2006年,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 提出要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007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 更加明确强调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房制度, 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 力争到“十一五”期末, 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使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统计数字表明, 从1997年至2005年, 经济适用住房的投资额累计达到4390.85亿元, 占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l1.1%;1999年至2005年, 经济适用住房的竣工套数达26.8万套, 占同期住宅竣工套数的22.1%;1998年到2005年, 全国经济适用住房销售面积达到21.8亿平方米, 占同期住宅销售面积的15.9%。如此大规模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对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利益、平抑住价格和推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27个省会以上城市的统计, 2004—2006年, 开工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均套建筑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有13个, 其中超过90平方米的有5个。据统计, 2005年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为55185.07万平方米, 其中, 经济适用房新开工房屋面积为3513.45万平方米, 占总面积的6.37%。

从2007年12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新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管理办法, 即:《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和《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数据显示, 截至2006年底, 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512个城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 占总数的77.9%。全国累计已有54.7万户低收入家庭, 通过廉租住房制度改善了住房条件。仅2006年, 新增的受益家庭就达21.9万户。

2009年1月6日,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 (2008) 131号) , 文中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宅建设试点等政策措施, 以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条件。

2009年国家提出要在三年时间内投资9000亿元人民币, 增加建设200多万套廉租房和400多万套经济适用房, 每年将带动60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投资。

1.4 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 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的收入水平日益增长, 这在前面已经详细论述了, 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参保的意愿增强, 低收入人群虽然收入很低, 但是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各地已在完善, 截止目前为止, 全国在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险上已下了巨大的资金投入,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各地已建立低收入人群救助站, 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助。

除了在医疗保险对低收入人群倾斜以外,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大规模建设也解决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尽管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居住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目前为止, 每年的廉价房扩建缓解了这一难题。

2 城乡居民收入的特点

(1)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居民收入呈现大幅度的增长, 收入逐年在增长, 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 收入水平都是在增长。

(2)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要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速。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2000年时6280元, 农村为2253.4元, 所以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基底也要大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

(3) 但是在看到收入增长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数据显示:城乡差距由2000年的4026.6元上升到2011年的17002元, 并且从表格看出,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年的扩大, 扩大的态势很严重。这就说明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提高, 但是差距也在扩大。收入差距扩大是在收入水平总体提高的基础上的。

3 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原因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长的同时,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很多。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 我国都受“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观念的影响, 农业服务于工业, 牺牲农民的利益发展工业。在资源配置上, 农业农民处于不利地位。农民居民收入低, 有很大因素是受长期以来的制度约束, “效率优先”以牺牲农业农民的利益的制度没有根本转变, 农民居民的收入必然会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由于我们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体制内部存在很多不协调不完善之处, 法制不健全, 这些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这样一部分人, 他们投机取巧、非法途径和不正当手段攫取社会财富, 侵害人们的正当利益。他们的非法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3) 产业结构调整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其主要载体是农民。工商业、服务业的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组成。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兴起, 第二产业趋于稳定, 这样的产业格局也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4) 城乡居民的教育水平差距过大,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扩大。

劳动者的素质决定于受教育水平, 劳动者的素质又决定其收入。在我国, 农村的教育水平远不及城镇, 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均不及城镇。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素质不同, 人力资本禀赋必然不同, 收入水平也就不同。在市场就业中, 农民所获得的工作报酬比城镇居民收获的报酬低很多, 这也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萍, 陈志舟, 李秋实.统筹城乡发展与效率公平权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卢嘉瑞.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刘扬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5]王小鲁, 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 2005, (10) :24-36.

城乡居民收入 篇2

摘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是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在论述阐述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意义后,着重从纵向差距,横向差距和基尼系数等方 面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社会公平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收入渠道的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虽经多次曲折但总体态势是不断扩大的。

1、纵向差距

纵向差距包括绝对收人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可以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

教据来潭:《中国统计年鉴2007》...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1980年一2006年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收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l980年的47...6元上升到2006年的11759.5元,绝对额增长11281.9元,增长了大约24.6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l91.3元上升到2006年的3587.0元,绝对额增长3395.7元,增长了大约l8.75倍,相对于城镇

来说,增长明显缓慢得多。再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数据来看,我们发现,从1980年到2006年这27年问。绝对差距从1980年的286.3元上升到2006年的8172元,增长了大约28.54 倍;相对差距从1980年的2.5O倍上升到205年的3.28 倍,虽然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有所降低,在1985年达到最小值1.86,但进入2O世纪9O年代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近年来更是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到2006年更是达到了3.28,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的水平。

2、横 向差距

数据来源:根括《中国境计年鉴 2007》数据 整理计算 .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各地区间城乡差距最大的是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59,城乡差距最小的是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两个省(市)份的城乡差距值的比为2.O3。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包括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海南、河北十省市,其城乡收入差距比相对较小,平均为2.63;而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宁夏、西藏、陕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四JIl、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十二个省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为3。77;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六省,收入比为3.03,介于东西部之间。

3、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1980-2 004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教据库’.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由1980 年的0.1813增加到20 06年的0.321,4扩大了77.96%,农村从1978年的0.2124增加到2006年的0.3561,扩大了67.66%,..而全国的基尼系数则从0.298增加到了0.47,也扩大了57.72%。从数值上看,我国早在1987年就突破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及农村的收入差距必将进一步的扩大。[1]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原因探究

1、不统一的户籍制度和不平等的就业政策。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分割体制,中国人从一出生起就注定了今后的人生中将有不同的福利待遇,出生在城市的人生来就比出生在农村的人条件优越,这种差异和不平等导致种种特权愈演愈烈。众多的分析都认为,正是由于户籍制度等体制性障碍,造成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大中城市直接动用行政手段来限制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或从事较好行业、工种的工作,人为地阻碍了人口和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使得城乡之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两种不同的工资率、两种不同的福利性收入、两种不同的就业政策。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由于户口性质不同,许多市民能享受的待遇农民都无法享受,即使长期在城里生活、务工的农民,也难以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这种由户口的不平等性所带来的待遇上的不平等,特别是由农村户口所受到的限制性规定,严重

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已经转移到城里的农民工也只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存在,这一切都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2]

2、城乡改革不平衡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拉大了城乡的发展差距。众多研究都指出,我国2O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曾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8O年代中期由农村转向城市,农村改革从1984年起就明显不再有强力推进,并逐渐滞后于城市改革,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城市发展获得了优于农村的政策支持平台,也为主要基于城市利益的权衡来取舍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提供了便利。随着国家政策对城市改革的倾斜和集中,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农村发展相形见细,城乡收入差距日渐扩大。尤其是农村土地产权不完善,限制了农民手中土地的补偿、就业、社会保障的完善,甚至导致城市政府可以按照机会主义的原则,灵活取舍对计划和市场手段的运用,.为资源加快向城市集中增开了~道闸门。使得农民成为了城市改革的廉价成本承担者和利益受损者,造成了不仅仅是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于是部分农民的生存危机。

二、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政策建议

1、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农业向现代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市场农业和二三产业转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传授科学技术和增产门路,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此外,还要加大对农业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

2、统一城乡财税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政策和现代税收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一城乡税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统一城乡财政加大农业投入,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逐步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支持的力度,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并逐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3]

3、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非均衡发展,使得社会保障待遇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因此,应通过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把农民纳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范

围,特别是在农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排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种分配制度

通过政府的强制性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改变不合理的制度设置,体现社会公正的原则。继续深化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具体而言,对于农村来说,应该缩减基层组织的冗员,规范农村税费,减轻农民负担;对于企业来说,要探索职工绩效和劳动分红等模式,积极试行企业领导人、科技骨干年薪制和股权分配制度。同时,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过程[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国家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个社会问题不可能一时半刻,一两年就可以解决。但是只要我们国家在方向上把握住了这个问题,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献言建策,人民的奋发向上的努力,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水平一定可以实现。

城乡居民收入 篇3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居民收入统计;问题;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统计所存在的问题

1.居民收入定义不够完善

笔者根据对《城镇居民家庭统计报表制度》的分析与探究,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定义比较模糊,并且很多定义仅仅是解释城镇与农村的各项收入,这种解释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居民收入呈现出不合理的发展局势。甚至很多学者在对该数据进行运用的时候需要自己定义居民收入定义,导致理解比较片面。此外,有很多人认为现金收入才是真的收入,这种思想对补贴以及实务性收入有所忽略,无法针对性的对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行对比与分析。

2.社会收入缺乏统计

从整体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时期内居民收入呈现出多样化,甚至很多居民的消费某一项产品的时候,会借助其它机构进行付费,比如公费医疗、养老保障等,这部分收入需要计入到居民收入之中。另外这部分收入主要是(不全是)由社会保障体系所构成,可认定为社会收入。而社会保障主要是指国家或者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失去收入来源的群众所采取的经济福利性措施,与社会收入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从当前发展模式分析,社会收入比较缺乏,换而言之便是对部分收入内容有所涉及,但是却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导致城乡居民收入会比较偏低。

3.农村与城镇统计口径不一致

(1)非现金收入处理上不一致。根据《城镇居民家庭统计表制度》,工资收入中不包括单位所发放的各种物品或者票证,单位所报销的医疗费用往往需要计入非现金收入中。另外根据《农村居民家庭统计表制度》,城镇居民收入中不包含非现金收入,但是在农村居民收入中却包含了先进收入、实物收入等。从形态构成角度探析,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仅有一种,便是价值形态,主要反映城镇居民的先进收入现状,但是在农村居民收入中却包含两种形态,分别是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不仅可以将农民现金收入情况进行反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农民实物收入现状进行体现。这种发展模式下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偏低。

(2)赠送支出处理方式不同。一般而言,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主要包括了家庭之外的赠送收入,在对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进行计算的时候,则需要从总收入中扣除赠送收入。但是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不用扣除任何赠送收入,这种赠送处理方式不一致且不对等,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比偏高。

4.居民收入水平指标单一

现阶段,我国统计局所公布的居民收入水平主要是指人均收入,该收入属于数值平均数,这种数值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尤其在伴随着高收入家庭数量的逐渐增多,会导致平均数有所拉动,平均数也会逐渐偏离一般的水平。从统计学的整体角度分析,在存在极端值的基本情况下,如果统计数据仅仅采取单一指标进行反映是不够全面、系统的。

5.医疗基金与单位报销医疗费存在问题

当前,个人所缴纳的医疗基金需要计入到总数之中,但是却无法计入到可支配收入中,并且单位所缴纳的医疗基金不会计入到总收入,也无法计入到可支配收入中。另外,单位所报销的医疗费用会计入到非现金收入之中,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并表现为三点:第一,个人或者单位所缴纳的医疗基金需要按月汇到医疗卡之中,理应记录到可支配收入中;第二,利用医疗卡进行支付能够减少现金的使用,所以医疗基金可以看做现金的替代物;第三,相对于职工而言,已经报销的医疗费用属于现金收入,需要记录到现金收入之中。

二、从城乡差异角度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统计问题的对策

1.积极统一居民收入的定义

相关部门需要对居民收入的定义进行统一,笔者认为可以定义为:所谓居民收入主要是指居民在特定的时期内通过劳动付出等方式所获得的收益,其中包括现金性进账、实物进账等,此外还包括居民实际消费某一项产品的时候由政府或者机构支付费用所形成的一种间接进账。为避免城镇与农村的差异,可以都采取这一定义。

2.积极增加居民收入的分类统计

(1)经济收入与社会收入。社会收入主要是指居民在消费某一项产品的时候由政府机构支付消费费用所形成的收入,比如像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这部分收入由社会保障机构所形成的,被称为社会收入。而经济收入则是居民获得社会收入之外的收入。所以需要对经济收入以及社会收入进行分类统计,对收入差异的来源、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及时作出正确的策略与对策。

(2)非现金收入与先进收入。所谓现金收入主要是指货币性收入,非先进收入主要是指居民从单位、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免费或者低价所获得的商品与服务。

3.积极统一居民的各项收入数据

由于居民收入呈现出复杂性,所以需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整,并且保证资金流量表之中居民可收入数据与调查资料中居民支配收入数据的统一性与真实性。

4.积极统一城乡居民收入的统计口径

(1)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都包含各种形态的收入,不仅包括经济收入,还包括社会收入,实现二次分配收入。

(2)对农村、城镇赠送支出的处理方式进行统一,需要扣除的则进行扣除,不需要扣除的便进行保留。在本文中笔者倾向于扣除的方式,将农村居民总收入中扣除赠送费用,城镇居民总收入也扣除赠送费用。

5.从多个角度反映居民收入水平

在上文中所提高的算术平均值属于数值平均数,会受到极端值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对算术平均数计算的同时,还要对中位数、众数进行计算,从多个角度、多个指标将居民收入水平进行反映。

6.改进对住房公积金、医疗基金、单位报销医疗费用的处理

首先,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需要计入到总收入以及可支配收入之中。其次,个人或单位所缴纳的医疗基金也需要计入到总收入或者可支配收入之中。最后们单位所报销的医疗费用以及医疗卡所支付的药费需要计入到现金收入与可支配收入之中。

参考文献:

[1]黄应绘.从城乡收入差距看居民收入统计的问题及改进[J].生产力研究,2011,06:39-40+66.

[2]冯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构成及对策——对2010《杭州统计年鉴》有关居民收入数据的解读[J].浙江学刊,2011,05:47-51.

[3]徐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源的统计剖析[J].统计与决策,2011,21:113-116.

[4]李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3,24:40-50.

浅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篇4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目前,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的趋势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农村,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786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 140元,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9, 64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可支配收入15, 78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 761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11, 020元, 差额扩大了1, 374元,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3.315∶1。此外, 2007年、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 也体现出一增一减的剪刀差。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7.2%,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2.2%, 加快1.8个百分点, 2008年比上年增长14.5%, 实际增长8.4%;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5.4%,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9.5%, 加快2.1个百分点, 2008年比上年增长15%。2009年上半年,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 667元。其中, 人均可支配收入8, 856元, 同比增长9.8%,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1.2%。相比之下, 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 733元, 增长8.1%,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1%, 相比城镇落后了3.1个百分点。对比2007年、2008年的数据,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城乡的收入差距有多大。 (图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 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 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 (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 , 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 为1.86∶1, 1994年达到顶峰, 为2.86∶1, 超过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 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 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 2002年达到3.11∶1, 2003年扩大到3.23∶1, 而200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比继续扩大为3.315∶1。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1978~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上升到15, 781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4元上升到4, 761元, 很明显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幅, 并且差距逐年拉大。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总体趋势是在不断地扩大。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存在,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 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是不太可能的。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表面上看, 是由于农民收入增长低于城镇居民, 实际上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是与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政府政策等因素分不开的。

(一) 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是引起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现代经济学中,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首先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1955年他在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分配“倒U假设”: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收入分配差别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我国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阶段, 处在倒U曲线的前阶段, 收入差距不可避免的扩大。

(二)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也是引起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为了实现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然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这种分配制度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 允许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样, 由于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和竞争环境以及个人天赋的差异, 就不可避免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个人之间存在收入差距。

(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十年代后, 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城镇主要从事二三产业, 农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几十年来逐渐固化为“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两个经济单元, 两种发展水平”的格局。作为二元经济结构象征的二元户籍制, 是维护城乡利益格局的一项基本制度, 它使城乡居民在身份待遇上存在一系列严重差别, 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

(四)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社会保障的不完善造成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几个方面, 旨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 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能够享受, 而私有企业、乡镇企业的员工却很少享受。这不利于缩小现存的居民收入差距, 反而拉大了收入差距。

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应该承认, 近年来, 为缓解城乡收入差距, 政府已做了很多努力, 如农业税的取消、各种农副产品补贴的发放以及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等, 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仍然快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一) 采取举措提高低收入户的收入。

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是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各级党和政府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户的收入, 缩小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

(二) 继续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资本,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强化促进就业的职能, 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和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再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上, 确保就业和再就业目标的实现。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鼓励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就业, 从而使更多人民群众通过创业提高收入水平。

(三) 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和谐之基, 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必须增强广大群众社会保障意识,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户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关注民生。

着力解决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 更加关注弱势群体, 体现民意, 强化有关扩大就业、增加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制定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 使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

四、小结

目前,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情况下, 不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民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其中的主力军和最大的受益群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这毫无疑问会损害广大农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 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 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本身就违背了和谐社会的目的。近几年来, 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以提高农民收入, 如减免农业税, 直接发放农业补贴和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但是, 到目前为止,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转变。所以, 继续研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并探索解决途径, 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必然导致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本文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加以分析, 并提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姚先国, 高怿.中国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约束[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2.

浅析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篇5

一、中国收入差距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收入渠道的多元化均促进了收入格局的多样化,带来了经济利益在不同群体间的重新分配和社会收入分层的加剧。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行业、所有制、地区、城乡之间存在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

(一)行业收入差距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不大,高工资行业多为采矿、地质勘探、建筑等高危险且条件艰苦的行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传统的工资格局产生了很大变化,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

1978年至2010年32年间各行业中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相比,改革开放之后行业间的职工平均工资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发展过程,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先从1978年的1.81降至1988年的1.57倍,但1988年后行业差距迅速扩大从1.57倍增至1994年的2.38倍;随后两年收入差距比下降,1996年比例降至2.08,接下来又迅速增长,特别是2003年达到4.63倍,并逐渐扩大2005的4.88,2010年收入比又略有下降,降为4.65倍。

这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垄断经济造成了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如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等行业,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加实物分配等,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垄断性经营行业(如金融、邮电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业务量突飞猛进,获得了高额利润,并把其中一部分以不同形式分配给职工,职工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一些依靠财政补助的基础性行业(农林牧渔业和地质水利业)和一些充分竞争性行业(如社会服务业、餐饮业和建筑业)由于补助减少,利润下降,从业人员收入减少。

第二个原因是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开始向科学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一些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竞争较充分行业的收入在相对下降;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新兴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增长较快。其他如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普通高校、商业经纪与代理业等行业、部门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都派在前列。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提高。

(二)所有制收入差距

1.所有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在公有制经济内部,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收入高于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收入。1978年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为644元,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为506元。二者的绝对差距为138元,相对差距为1.27:1。而到了2010年,非私营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7147元,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0759元,绝对差距已经扩大到16388元,相对差距也扩大到了1.78:1。从1978年到2010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56.68倍,年均增长率为13.44%;集体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02倍,年均增长了12.22%。可见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也低于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率。

2.所有制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重工业领域,集体企业则大多数集中在轻工业、商业、服务业领域。建国初期,我国致力于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强调发展重工业。在制定工资政策时,重工业的工资定得比轻工业工资高,这是造成国有企业平均工资比集体企业平均工资高的原因之一。另外国有企业的技术装备率普遍高于集体企业。这样国有企业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带来的收益回报率相对也比较高,也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工资高于集体企业平均工资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4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私营单位的活力被激发出来,使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是涉及到民生等行业的单位仍是非私营单位,而且其垄断的行业利润等原因致使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公司仍高于私营单位。

(三)地区收入差距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也就不可避免。

造成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第一,地理位置差异

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设施完备,科技水平较发达。中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也比较好。东北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而西部地区虽有丰富的资源,但地处边区交通信息闭塞。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国家政策影响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鼓励人员向西部流动,西部城镇人口的收入要高于东部地区。80年代,政策开始向东部倾斜,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率开始持续大幅度快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

第三,经济一体化影响

东部地区出口产业比重较高,贸易自由化对东部地区更有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浪潮也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能源密集型产业较多,受经济一体化影响较小。东北地区由于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和重工业基地,并未受到经济一体化多少影响。

(四)城乡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上升

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是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即相对收入差距。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1978年到1985年,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得到迅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57倍缩小到1983年1.82倍,为历史最低点。而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进一步拉大,1994年达到了又一个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升为2.86:1。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1,此后几年持续创出新高,2002年扩大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3:1,直到2006年已经达到了3.28:1。正如有关部门曾经提到的,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各种不可能成为消费基金、三提五统和用于再生产的部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1到6:1。

2.生活水平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的是生活水平的差距。2006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0359元,而农民消费水平只有2848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民消费水平的3.64倍。事实上,近十几年来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与农民消费水平之比为2.19:1成为了历史最低点,1995年扩大到3.76:1,之后有所下降,到1997年降到阶段性最低点3.38:1,接着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所扩大,到2006年已经达到3.64的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城乡居民之间的生活消费水平的差距并没缩小反而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存在的收入差距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行业、地区、所有制、城乡均有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出现。而尤以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最为突出,因此,下面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考虑:

一是农村方面,农村收入起点低,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增加幅度不大,其发展程度不能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进程相协调,造成现在农民收入持续在低位徘徊的尴尬处境。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这个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社会化进程,必须对农村收入过低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此提出四条建议:

第一,继续加大国家财政中支农的比重,重点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及农村教育的比重,重点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及农村教育的投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第二,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建立健全粮食储备调节机制,提高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第三,解除劳动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化保障,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提高农民非农业收入。

第四,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是城镇方面,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因此现阶段城市应尽力去帮助农村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创造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局面,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具体建议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由于我国采取了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的廉价土地征用等手段,农村无偿支持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中,就要相应采取“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建立城乡互动的协调机制。工业应该为农业的发展多做贡献,城市也应该帮助农村快速发展起来。

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 灰色收入

當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具有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区的基本特点,是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缩影。因此,对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对加快甘肃省统筹城乡步伐,缩小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1.甘肃省城乡收入基本情况

2010年甘肃省GDP为4120.75 亿元,是1978年GDP的63.67倍。全省总人口为2559.9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635.32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3.88%。甘肃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407.53元增长到2010的13189元,增长了32.36倍;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1978年的100.93元增加到2010年的3425元,增长了33.93倍。数据显示,甘肃省经济实力得到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显著,但不容忽视的是,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1.1城市居民家庭投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由图1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较为平缓,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为陡峭,这正应了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比喻:城市现代部门与农村传统的收入差距是“陡峭的海岸”而不是“平缓的海滩”。城市居民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如果再考虑到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现金纯收入,还包括实物折价收入,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全是货币收入,农民收入生产成本高而城镇居民享受医疗、住房、劳动保险等非货币性的福利收入等因素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则更大。而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呈喇叭状扩大。

1.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010年城镇住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89元,而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仅为3425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为9764元,是197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306.60元的31.8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在1983年前变化不是很规律,有增有减,差距也不是很大,在1983年,城乡收入比达到最小值2.30,1983年以后,则以年均14.4%的速度呈梯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不断攀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由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30,扩大到2007年的最大值4.30,其后虽有所回落,但两者人均收入比始终维持在4.00左右,到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85倍。

1.3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全国情况

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全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甘肃省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甘肃人均生产总值16113元,仅为全国水平的29992的53.7%。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5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9%和58%。无论是从绝对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来看,还是从相对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要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2. 甘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甘肃作为我国的西北的大省,有着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同时又存在着广大落后的农村地区。城市以工业、第三产业为主,技术比较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而农村则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率水平较为低下;城市人口相对较少,人均收入较高,农村人口众多,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均收入较低,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相结合的典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甘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甘肃不能回避的障碍。

2.2生产要素累计扩大作用

个体素质的差异和努力程度不同,必然形成一定的收入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会产生和拉大收入差距,绝大多数农村居民仅拥有劳动力要素,而城镇居民却掌握着多数房地产、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凭劳动力获得的工资远小于房地产、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带来的收益。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同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2.3巨额灰色收入不容忽视

2007年,王小鲁发表了《我国的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差距》,指出官方统计数据被低估的客观事实提出了质疑。多数经济学家及群众对于王小鲁的结论持或同意或默认的态度。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认为贫富差距的原因是腐败和垄断,他说:“如果政府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干预企业的权力,就会产生寻租空间,导致腐败和贫富差距愈演愈烈”,“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是原属于他们的土地产权没得到保护”。郑功成在《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里提到“收入分配秩序失去规范,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以及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等形成灰色收入、黑色收入应受到限制和打击”。

3. 缩小甘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我们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本身也说明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具体来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办法不外乎如下几点:

3.1适当扩大城镇内部和乡村内部居民收人分配的差距

在这里要注意,扩大的是城镇内部和乡村内部居民收入的差距,而不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在一潭死水中,引入竞争,造成压力,从而自觉转化为动力。所谓不破不立,只有打破旧有的模式,才能体现出新模式的好处,才会引导人们自觉的走上新的道路。城镇、乡村内部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导致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只有适当扩大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才能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以利益杠杆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2加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瓦解,促进农民增收

为了将农村生产经营组织从分散的农户转移集中,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可以实行国家对土地拥有所有权,公司对土地拥有经营权,农民对土地拥有股权,在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下,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取得经营权后,必然会在公司内部或社会上吸纳懂得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去经营,而作为员工的农民的眼光将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整个公司的利益,这对农民的现代化行为和意识的培养将有很大帮助。

3.3对于过低收入者的适当扶持

加强对过低收入者进行适当扶持是十分必要的。加强社会保障力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合理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线。同时,加快建立健全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要适时调高城镇居民各项最低收入标准(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优抚待遇等),切实保障最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要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并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办法,以保证一般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同时,要拓宽普通劳动者就业门路,通过提高最低收入者的就业能力增加他们的收入,促使其中一部分最低收入者进入到中低收入户群体之中。

参考文献:

[1] 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J].乡镇论坛. 2004年08期.

[2] 李文杰.甘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布与优化[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年03期.

[3] 张凤芹.缩小甘肃城乡收入差距的经济路径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2009.

[4] 刘文平.对江西省城乡收入差距原因的实证分析[J].华南金融电脑.2010年01期.

作者简介:张霞,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贾金荣,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收入渠道的不断拓宽,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虽经多次曲折但总体态势是不断扩大的。

1.1 纵向差距

纵向差距包括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都可以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1980年—2006年间, 随着经济的增长,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0年的477.6元上升到2006年的11759.5元, 绝对额增长11281.9元, 增长了大约24.6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191.3元上升到2006年的3587.0元, 绝对额增长3395.7元, 增长了大约18.75倍, 相对于城镇来说, 增长明显缓慢得多。

再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数据来看, 我们发现, 从1980年到2006年这27年间, 绝对差距从1980年的286.3元上升到2006年的8172元, 增长了大约28.54倍;相对差距从1980年的2.50倍上升到2005年的3.28倍, 虽然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有所降低, 在1985年达到最小值1.86,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 近年来更是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 到2006年更是达到了3.28, 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的水平。

1.2 横向差距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数据整理计算。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 2006年我国各地区间城乡差距最大的是贵州省, 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59, 城乡差距最小的是上海,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 两个省 (市) 份的城乡差距值的比为2.03。同时, 我们可以发现, 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包括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海南、河北十省市, 其城乡收入差距比相对较小, 平均为2.63;而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 包括新疆、宁夏、西藏、陕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十二个省市,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为3.77;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六省, 收入比为3.03, 介于东西部之间。

1.3 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1980—2004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2005、2006年数据是笔者根据2006、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提供的数据, 使用常用的收入分配五分法分别计算得出。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806增加到2006年的0.3214, 扩大了77.96%, 农村从1978年的0.2124增加到2006年的0.3561, 扩大了67.66%, 而全国的基尼系数则从0.298增加到了0.47, 也扩大了57.72%。从数值上看, 我国早在1987年就突破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我国城镇及农村的收入差距必将进一步的扩大。

2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政策建议

2.1 发展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使农业向现代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市场农业和二三产业转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传授科学技术和增产门路, 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 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此外, 还要加大对农业资金和科技的投入,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

2.2 统一城乡财税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政策和现代税收政策, 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一城乡税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统一城乡财政加大农业投入, 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 逐步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支持的力度, 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并逐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2.3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非均衡发展, 使得社会保障待遇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因此, 应通过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把农民纳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范围, 特别是在农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方面, 要积极探索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以排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2.4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各种分配制度

通过政府的强制性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 改变不合理的制度设置, 体现社会公正的原则。继续深化改革,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具体而言, 对于农村来说, 应该缩减基层组织的冗员, 规范农村税费, 减轻农民负担;对于企业来说, 要探索职工绩效和劳动分红等模式, 积极试行企业领导人、科技骨干年薪制和股权分配制度。同时, 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 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 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过程。

摘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是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也是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在论述阐述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意义后, 着重从纵向差距, 横向差距和基尼系数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并提出了相关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李锦.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制度解析与矫正[J].知识经济2008, (9) .

[2]陈云.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演变及“十一五”趋势分析[J].经济经纬, 2008, (3) .

[3]张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8, (9) .

[4]王敏玉.缩小收入差距, 构建和谐社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5]牛苏林.和谐发展要重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J].学习论坛, 2007, (10)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篇8

本文选取1978年至2009年城乡人均收入比来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从图1可以明显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存在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1978年的2.57上升到现在的3.33,从恩格尔系数来看,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近4%。这些数据都超过了国际标准,表明现阶段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2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成因剖析

2.1 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本质因素。建国初期,我国即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长期从本来就落后的农业生产中调拨资源为发展重工业提供支柱,我国农民的剪刀差隐性负担较重,造成了城市现代工业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分对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居民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城镇居民。随后出台的严格户籍制度无疑给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打上了标签,农村户口则意味着与良好的教育水平、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脱钩,这人为的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2.2 城乡享受公共品不均

(1)城乡教育就业不公。实践表明受教育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成极大的正相关关系,政府通过教育投入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加上农村教育质量远比不过城镇教育水平而产生的人力资本差异决定了其收入的差距。受教育的不公又导致了就业机会的不公,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指导和待业培训几乎没有。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中国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长期割裂,近70%的农村劳动力无法享受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福利,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和他们的个人发展,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2.3 税收体制不合理

我国税收体制缺乏调控力度,特别是在调控居民个人收入时有失公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现行存在的税收体系仍然不健全,加之政府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及监管机制不健全,高收入人群普遍集中于城镇,无形之中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又被拉大了。

2.4 金融支持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政策偏向工业和城市,资金几乎都用于城市建设和发展,银行对农村和农民的贷款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相关数据显示,农村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30652亿元,仅仅占到了贷款总额的4.5%。金融中介扭曲贷款的城市化导向拉大了城乡收入。

3 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虽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剖析了造成这种差距的深层原因后,笔者认为以下若干政策建议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金融。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创新,加强农村信贷支持力度,形成多元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2)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现行的税法制度,增大所得税对城乡居民收入的调节力度,特别是高收入人群的纳税监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新局面,将现阶段城镇已经较完善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普惠到农村,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真正让他们享受和城镇平等的社会保障。

(3)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国家在农村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保障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全面实现,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义务支教,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放宽银行的助学贷款政策,保证农村居民也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减少由于城乡人力资本的差异带来的收入差距。

(4)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全面推进城市化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充分发挥城镇的辐射效应,调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户籍制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摘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现阶段仍是中国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在十二五规划期初,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从人均收入和恩格尔系数两个视角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现实状况,然后剖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原因,最后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若干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现状,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黄伯勇.城乡统筹发展实现路径探讨[J].农村经济,2007,(6).

[2]何盛明,王辉,潘国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民增收[D].财政研究,2003,(2).

[3]卢嘉瑞.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篇9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 并且这种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 纵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数据分析, 可以从中看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表现:

1.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别大。

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33.6元, 而城镇居民为343.6元, 而到了2011年农村人均收入为6977元, 但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却达到了21810元, 由此可见虽然实施改革开放提高了居民的人均收入, 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却有了明显的差距, 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 虽然近些年国家加强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但是就社会公平角度出发,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2.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居民的消费能力取决于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换句话说居民的消费能力越高, 居民的人均收入就越高, 相反则反之。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资金大约为3993.45元, 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264.45元, 他们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为8271.1元, 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差距也直接体现了城乡居民之间的生活质量的差距, 以农村居民生病住院消费为例, 虽然农村地区普遍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但是相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而言, 其补偿比例过低结果出现了有病不敢治的畸形现象。

二、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1. 初次分配造成的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帕累托定律, 即重要的部分往往那个只会占到一小部分, 但是其地位非常的重要, 因此受该定律的影响, 使得市场很难有效的公平调节劳务和商品的合理关系。同时受到我国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善、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在初次分配的过程中就存在失效和公平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在:一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居民之间在身份上存在差别, 这种差别直接导致农村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比如户籍上的限制, 使得在城镇就业的居民没有办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利益, 结果造成他们的基本权益没有办法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不同。相比城镇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要更早, 但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缺乏持续性, 结果导致农村经济的后续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撑。

2. 自然和历史原因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首先自然条件奠定了农村和城镇的差异。城镇的生存条件相比农村生存条件要优异的多, 其不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而且经济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纵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只要自然条件优异的地方都属于城镇范畴, 而那些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多数属于农村范畴;其次工业化生存方式的出现使城乡差距不断拉大。马克思认为“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 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为了构建现代化国家, 国家加快了工业现代化发展, 为此国家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了城市工业方向, 受此影响城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再次国家强制性的行政整合造成城乡隔离。为了发展工业, 国家采取了一些行政措施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 比如过去的农业税, 使得农民的负担要远远高于城镇居民;最后建国以来工农业产品实施行政定价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在过去我国通过行政命令的强制方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据相关数据统计, 在1979年至1994年的16年期间, 我国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的资金高达811亿元, 由此可见因为行政价格的因素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我国财政支持的不足。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 但是从总量上分析,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 根据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分析, 在农业发展中期, 农业投资率值应该接近或者超过1:0, 但是截止到2002年我国农业投资比重在0.2以下, 由此可见我国财政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资金是严重缺乏的;另一方面农村信贷支持严重不足也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但是受到传统政策影响,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用于农业发展的信贷体系还不完善, 虽然近两年我国明确了农村土地可以流转、可以用于抵押贷款等政策, 但是其远远不能达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对策

1. 统筹城乡发展,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统筹城乡发展, 强化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相互联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经济的必然选择, 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客观必然, 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实施“多给、少取、放活”的政策, 促进资源流向乡村。当然统筹城乡发展并不是一味的向城市索取, 而是要通过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发挥其职能, 成为推动城乡发展的主体。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实现, 比如依靠行政手段实现社会的第二次分配, 同时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解决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 尤其是要合理解决地区差异的问题, 比如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 在此方面要尤为侧重;最后城乡统筹发展不能忽视粮食安全。由于当前注重经济发展, 尤其是农村地区为了发展经济, 忽视了粮食安全, 比如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 很多耕地处于荒废状态, 这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因此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同时要侧重对粮食的安全保护。

2.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某种程度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比如通过新建公路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完善农村交通, 而且还可以带动当地农民的就业, 因此要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强关于农村民生的基础设施工程, 比如水利灌溉、农村道路建设等工程, 并且要将这些建设项目纳入到公共财政中;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比如提高农村师资队伍, 定期对农村教师进行在岗培训, 新建功能完善的校园等基础设施;三是提高农村医疗卫生环境, 使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3. 加强宏观调控, 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首先改革土地经营制度, 明晰土地所有权。土地制度是当前农村深化改革的焦点, 虽然家庭联产承包制明确了土地的经营权, 但是并没有将所有权划分清楚, 因此要进行土地经营权制度改革, 明确农民享受的权利, 为此国家明确了农村土地经营权可以流转的制度, 使得农民的权利更加扩大;其次完善农村财政和金融机制, 支持农业发展。建立有效支农财政体制, 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 并且要尽快出台投资法, 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种子工程”、畜牧良种、优质饲料、区域化优质农产品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退耕还林等方面的支持;最后完善工农业产品价格机制,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建立价格保护政策等措施, 采取农产品保护价和支持价大力增加对农业的补贴, 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参考文献

[1]陈云.王浩.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3年01期

[2]温涛, 王小华, 宜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化与区域差异——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 2012年11期

城乡居民收入 篇10

从1997—2012年,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信息消费水平都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增长, 如图1所示。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均低于收入, 但城镇居民收入和信息消费的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且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约为城镇居民的1/3, 人均信息消费支出约为城镇居民的1/4。

不同地区的信息消费支出也有较大的区别。2012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4 489元, 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1 098.3元, 城乡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之比高达4.09。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之比为3.65, 中部地区为3.51, 西部地区最高, 为4.38。全国31个省中, 广东省的城乡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之比最高, 为5.81, 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7 130.8元, 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却只有1 226.7元;江苏省的城乡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之比最低, 为2.31, 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5 767.3元, 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为2 495.3元。

1 文献综述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陆铭等[1]研究发现城市化能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刘文勇[2]认为城乡产业特性和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郭剑雄[3]认为农村地区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使得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姚耀军[4]发现金融发展高规模和低效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茶洪旺等[5]认为二元制度安排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贺建清[6]发现城镇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而工业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近年来, 信息消费在消费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而目前关于信息消费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并不多, 主要集中于信息消费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张鹏[7]发现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农村。郑兵云[8]将全国分为东、中、西部, 发现不同区域的城镇居民边际信息消费差异很明显。朱焱[9]认为导致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首要原因是收入的巨大差距。马哲明等[10,11]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与其收入水平之间均为相互促进的关系。而陈玉和[12]分析发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信息消费的影响显著, 而信息消费支出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国内研究信息消费支出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献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 实证研究并不多。且实证研究文献大多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开讨论, 从消费的角度来研究信息消费水平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然而信息消费实际上具有增值的特性[13]。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 消费者要将已有的信息投入其中作为消费的基础, 把已有的信息与消费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产品进行有机的结合于相互撞击, 即进行知识处理与知识再生。在信息社会, 知识就是财富, 所以说信息消费也是一种投资。从消费角度来看, 信息消费大体上由个人的收入决定;而从投资角度看, 信息消费又能为消费者带来收入。那么, 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特性的信息消费是减少还是增加了收入呢?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是拉大了还是减小了收入差距呢?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

2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2.1 变量选取

本文实证研究的考察对象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故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因变量, 选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衡量。

以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为自变量。在国内的统计年鉴中, 没有统计信息消费的专门数据。但在统计年鉴的居民消费结构部分, 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这两项支出中除了小部分不属于信息消费的内容外, 基本上都属于信息消费。交通通信支出指用于交通和通信工具及相关的各种服务费、维修费等支出。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指用于教育和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因而居民的信息消费水平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这两项数据之和来表示。仿照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方法, 以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之比来表示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距。

样本区间选择1997—2012年, 将全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分别研究分析, 所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2 面板数据模型设定

根据不同的地区, 设定不同的计量模型, 分别分析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Y表示城乡收入差距, X表示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 将二者之间的模型设定为Yi=α+βXi+μ。考虑到不同区域各省份的城乡信息消费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差异, 因此选用变截距模型。而且由于模型是对东、中、西3个区域整体进行研究, 故宜选取固定效应模型。

3 实证检验及其结果分析

3.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3.1.1 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出现由于序列非平稳而造成的伪回归现象, 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检验2个变量的稳定性, 检验结果, 如表1所示。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变量Y和X原序列均含有单位根, 是非平稳的, 而两变量的一阶差分变量均平稳, 因而东部和中部的变量Y和X均为一阶单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西部地区的变量Y序列是非平稳的, 其一阶差分也是平稳的, 为一阶单整过程。然而变量X原序列即为平稳的, 与变量Y并非同阶单整, 不满足协整条件, 不能进行协整检验。

3.1.2 协整检验

本文选用Kao检验方法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计量模型分别进行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 如表2所示。

Kao检验结果表明,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变量Y和X存在协整关系, 说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3.2 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变量Y和X进行分析, 得到回归结果, 如表3所示。

由上述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只有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显著影响。虽然中部地区的两个变量之间形成了稳定关系, 但是自变量X系数的t检验量为-0.1911, 相应的概率为0.8488, 远远高于0.05, 说明中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 当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差距增加1%, 城乡收入差距增加0.1882%, 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由于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 因而不同省份得到的截距是不同的, 如表4所示。

3.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3.3.1 东部地区

在东部地区, 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关系。当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差距增加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随之增加0.1882%。虽然影响额度较小, 但是东部地区的信息消费支出差距已经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影响, 且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正相关。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 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 目前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热点可以看成经济增长的出发点, 它的形成可以引发新的市场需求, 从而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支柱产业[14]。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 东部地区发展较快, 经济水平较高, 信息产业已经发展地比较成熟, 特别是城市的信息产业。与城镇相比, 农村的信息产业仍然较为落后, 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是不对等的。而信息消费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 进而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因而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这种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3.3.2 中部地区

协整检验表明中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关系, 但是得到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这说明在中部地区, 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明显。与东部相比, 中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并不发达, 未能形成显著的影响。信息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消费, 它对消费者的素质要求极高。信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Ralph C等[15]认为具备信息素质的人首先要能认识对信息的需求, 能够定位和评价信息的质量, 能够存储和取回信息, 能够高效的运用信息, 还要能够运用信息去创造信息和沟通信息。信息消费是一种知识型和智力型消费, 这就决定了信息消费需要靠消费者的智力支配。信息素质和技能越高, 人们在接受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时, 接受能力就越强, 获取信息的能力则越强, 信息消费的能力也越强。而当前中部地区居民的信息素质相对落后, 阻碍了信息消费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有限, 导致中部地区的信息消费整体水平不高。

3.3.3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并没有通过协整检验, 表明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关系。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较为落后。西部地区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很低, 对收入也没有形成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居民缺乏信息消费的途径和能力造成的。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仍然处于发展之中, 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不完备。而获取信息的途径必须以信息基础设施为载体。信息基础设施较差, 市场主体搜集信息、搜寻服务的成本相对较高, 市场主体的交易范围也受交易成本的约束而被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从而使得信息消费水平较低。西部地区的人民,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民, 没有机会进行信息消费或者无力进行信息消费, 从而导致对信息、知识的占有量明显低于发达地区或者城市地区的人。知识和信息占有量多的人有更多获得高收入工作的机会, 反之则没有获得高收入工作的机会, 从而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形成了恶性循环。

4 政策建议

4.1 促进东部地区技术创新

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有核心位置, Steve W[16]指出新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对信息消费者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建议如下:第一, 鼓励信息产品创新。开展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综合试点, 建设重点企业研究院, 培育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重点支持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等信息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充分利用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 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发展, 增强电子基础产业创新能力, 提升支撑服务水平。第二, 鼓励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府投资项目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当企业采购信息消费创新产品或信息技术服务超过一定金额时, 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支持信息消费类企业与电信、广电、金融等单位开展定制、集中采购等合作。第三, 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动创新型、成长型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等上市。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互联网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加大债券融资力度。引进创业风险投资, 支持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

4.2 提高中部地区信息消费

第一, 加强信息素质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信息技术, 以促进居民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从根本上改善信息消费水平。加大信息消费宣传教育, 提高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意识, 从而带动信息消费量的增加。以多种方式对个人进行网络和计算机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消费者的素质, 提高信息消费力和信息消费水平, 培育正确的信息消费观念, 促进信息消费。第二, 培育新的信息消费热点。加大信息消费内容资源开发和业务创新, 推动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手段、服务形式和内容, 可以扩大信息产业和内容消费, 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实施“宽带中国”工程, 组织实施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试点和推广, 推进下一代商用互联网规模和前沿性布局。第三, 营造信息消费环境。鼓励企业开发技术先进、自主可控、性能可靠的信息技术产品, 大力促进终端产品信息化, 普及信息技术的推广。加大信息消费宣传力度, 推广新型信息消费模式, 加强信息消费统计分析和市场监测工作, 营造积极健康的信息消费环境。

4.3 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

城乡居民收入 篇11

1.“九五”时期我区域乡居民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速有逐渐放慢的特点

“九五”时期,国家不断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同时,我区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区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九五”时期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2846元增加到2000年的5129元,年均增速达到了9.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1300元增加到2000年的2038元,年均增速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9和3.6个百分点。但我们也应看到,“九五”时期,我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虽然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年度的增长速度波动较大,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见表1)。

2.“十五”时期,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渐增快,但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十五”头两年情况看,我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有逐渐加快的趋势,2002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10%和4.7%,明显高于前两年的增长速度。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1995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2∶1,到2002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了2.9∶1。

3.我区居民收入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不断上升,但收入总体水平较低

“九五”以来,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上升,尤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幅度较大,由1996年的29位,上升到2001年的23位,6年间上升了六位;虽然农牧民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1996年和2001年均为20位,但总体看来,上升的年度居多,所以总趋势应为小幅上升。在西部的位次,我区城镇居民的位次居后,农牧民的位次居前,2001年,在西部大开发的12个省市中,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位次为第9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位次为第2位。

二、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1.经济总体水平较低。2001年,我区GDP总量全国的位次是第2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第23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是第20位。我区GDP在全国的位次与居民收入的位次基本相当。可见,经济的总体水平的高下是决定居民收入水平的根本原因。

2.在GDP的支出构成中,存货增加的比重偏大。我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1年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为第16位,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靠前7位和4位。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我区GDP支出法的构成中,存货增加的比重远远大于全国水平。2001年,我区GDP总量为1545.33亿元,存货增加为116.1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9%,而全国同期指标仅为1.7%。这说明我区GDP的增加值中,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存货积淀了,未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并进一步转化为可供分配的居民收入。

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2001年,我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9%,而全国的同期指标为17%,我区比全国低6个百分点之多。财政收入低是我区城镇居民收入低的直接原因之一。

4.城乡差距扩大,农牧民收入严重偏低。1995年,我区农牧民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2.2;2002年变为1∶2.9,差距的不断扩大,说明农牧民的相对收入水平在下降。导致农牧民收入增长不快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占国内经济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使农牧民收入的增长空间变小;其二,农畜产品供过于求与结构性不足并存,市场饱和的产品价格下跌,而市场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又相对缺乏,导致农牧民从农牧业中增收困难;其三,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在农畜产品方面的比重下降,也导致农牧民收入增长困难。

三、2005年—2010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目标预测

据国家权威人士测算,目前到未来几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将保持过去几年的增长势头,增长速度基本不变。从表1可以发现,我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的位次平均一年前进一位,预计“十五”期间基本可以保持这一趋势,到2005年,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可达19位;预计2005—2010速度会放缓,2010年末达到15位左右。

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不算低,因此增长空间相对较小,近年来在全国的位次没有明显提高。预计2002—2010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将会有所提高,到2010年约达14位左右,大约每两年上升一位。到2010年,我区居民收入水平将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初步测算,要达到上述目标,2002—2005年,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需要达到9%左右,2005—201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需要达到10%左右,2002—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则需要达到6%左右。届时,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西部地区的位次将不低于前5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西部地区的位次将达到第2位,城乡差距虽然仍在不断扩大,但扩大的速度逐渐趋缓,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可能达到1∶3.4左右。

四、实现上述目标的条件

1.国民经济保持快速持续增长。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和根本保证,目前,从需求和产出的主要指标看,我区国民经济正步入均衡高速增长区间。如果我们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城镇化为突破口,以优势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一区两带(呼包鄂黄金三角区、赤峰通辽经济带、海拉尔满洲里经济带)为经济增长极,到2010年我区GDP平均增长有可能保持11%左右的高速度,从而为居民收入的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我区整体经济社会文化水平、居民的素质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化水平不高所致。因此,要以一区两带为重点,进行城市化布局,力争到2010年形成呼和浩特、包头两个200万左右人口的大型城市和赤峰、通辽、海拉尔等若干个经济中心城市。通过城市的聚集力,吸引资金、人才,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使经济获得超常规、快速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带动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3.大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大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要以我区优势产业、产品为核心,进行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布局,把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布局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以“伊利”、“蒙牛”等名牌产品为龙头,进行产业以及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聚集,把农产品放在最适宜它生产的地区和自然环境中进行生产,获得质量最好的农产品和最佳的效益,通过扩大总量和质量,提高其在全国市场的份额。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方针,注意在城乡统筹框架下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农牧业科技园区,增加农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畜产品的附加值,减免农业税费,切实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

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问题初探 篇12

一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够协调, 经济与收入共同增长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内部和农牧民内部收入、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虽有较大幅度上升, 但是不够稳定。

四是城镇居民收入主体为工资性收入, 农牧民收入主体则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不高, 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主要依托传统农牧业。

二、影响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的因素

(一) 受工业化进程和当前发展阶段制约, 我区经济增长方式属投资拉动型。高投资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却带动不大。从投资来源看, 招商引资资金占有较大比重, 投资收益相当部分流向区外, 很大部分未通过分配和消费环节转化为区内城乡居民收入。从投资方向看, 建成和在建的能源、钢铁、化工等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化工项目多, 带动收入和就业的劳动密集项目相对较少。

(二) 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即农牧业的增长速度低于总体经济增长速度, 农牧民来自农牧业的收入很难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工业发展对城乡居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还不强, 由于国家资源性产品定价不合理等体制原因, 居民并未从资源开发中直接受益。

(三) 公共财政对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可支配财力不足,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各类保险覆盖面较窄, 社会保障标准较低, 个人账户有待做实。只有分析把握并妥善解决以上在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才能有效保障我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促进全区群众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促进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建议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 提高企业职工资水平。完善经营者年薪制考核办法, 调整工效挂钩基数和比例, 扩大工效挂钩企业面, 并在税收政策上适当倾斜, 鼓励和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加职工工资。逐步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办法。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 尽快解决好企业历史拖欠职工工资问题。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近代制度和工资支付诚信制度。切实落实全国劳动合同制度3年行动计划, 加强检查管理, 指导推动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部门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 适时调整并发布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及中、夜班津 (补) 贴的指导标准。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的研究, 对涉及职工工资分配的工时管理、定额确定、艰苦岗位津贴等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凡按指导标准执行的, 经劳动部门和税务部门核准可在税前列支。对贡献突出的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 实得工资在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一定程度内, 经劳动和税务部门核准可在税前列支。

(二) 密切注意提高居民收入的问题, 研究与此密切相关的就业与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问题, 尽可能提高群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整合财政专项资金, 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清理、归并部分功能相近的财政专款, 压减某些到期或效益不高的支出项目, 结合新增财力, 重点向“三农”倾斜, 向重点事业发展倾斜, 向社会保障和扩大就业倾斜, 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鼓励有经营能力的事业单位加快向企业转制, 提高竞争能力和职工收入水平。

(三) 我区就业面较窄, 加之人口结构因素, 导致劳动力抚养比较高。应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轻纺、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保持持续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步完善政策法规, 健全服务体系, 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 培育发展配套中小企业, 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大改革力度, 进一步克服就业方面的体制性障碍, 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鼓励下岗、无业人员自谋职业和创业, 鼓励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 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尤其是安排好“4050”人员就业, 消除“零就业”家庭。支持和规范发展就业中介组织, 帮助转为城镇居民的农牧民和下岗职工提高就业能力。在关注和扶持纳税大户的同时, 扶持和表彰就业大户。

(四) 积极推动劳动预备制度, 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原则, 使“先培训、后就业”制度化,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多渠道、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形成以技工学校为龙头、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为骨干、政府投资的公共培训机构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企业为依托的多元化技能人才培训新格局。各级财政根据就业结构变化和就业工作需要, 切实调整支出结构, 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大就业创业、再就业资金投入。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调整专业设置, 扩大培训范围, 优化培训内容, 加快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步伐。

(五)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调整支出结构及方向, 改变重城镇居民、轻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模式, 逐步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分工、各有侧重、互为配套、城乡一体的转移支付体系。突出政府转移支付重点, 一是对农牧业的转移支付, 通过对农牧业生产, 特别是种粮生产农民的补贴, 提高其收入水平;二是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转移支付, 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区的补贴, 弥补该地区居民因保护环境而损失的收益;三是对特殊阶层的转移支付, 通过建立相关社会基金, 对失业者和低收入者给予补贴或救济。

(六) 落实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在投融资、土地、税收、市场准入、对外贸易等方面, 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扶持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信誉好、吸纳就业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 促进非公经济开发新的发展领域, 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城市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 提供更多的城乡就业岗位。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 为其提供政策咨询、法律事务、技术辅导、市场信息等中介服务。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努力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题。

(七) 依法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 积极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支出规模, 特别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争取国家养老保险试点, 多渠道筹措养老资金,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大监管力度, 定期对相关企业养老保障基金缴纳情况进行审计, 将企业是否足额缴纳养老金纳入工效挂钩和企业工资审核。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积极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 重点覆盖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加快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研究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和模式, 重点实施老年农牧民社会保障工程, 逐步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统筹。完善社会救助、扶贫帮困机制, 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调整机制。

上一篇:司马老师的讲座下一篇:镁合金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