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2024-12-02

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通用10篇)

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篇1

为切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前,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决定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此次调整是自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全国范围内首次增加基础养老金。我市涉及城乡居民77.48万人,调整对象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不含6月30日前已死亡或终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待遇领取人员)。

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从207月1日开始执行。调整后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8元。即在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新增每人每月15元,省辖市财政新增加每人每月3元。其中,我市负忧、平桥区、罗山县等部分县区县级财政新增每人每月2元,增加后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80元。截止到5月份,新增的基础养老金已全部发放到位。

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篇2

近日, 江西省下发通知, 决定从2014年7月1日和2015年1月1日起, 连续提高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将基础养老金标准从目前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 增幅达45.5%。

此次江西省“提标”工作分两步实施。第一步, 从2014年7月1日, 将全省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第二步, 从2015年1月1日起, 按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的标准, 将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新标准”将惠及全省437.9万老年城乡居民。

目前, 江西省人社厅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就提标工作进行部署, 指导各级经办机构尽快制定工作计划, 积极筹措资金, 调试养老金发放信息系统, 力争在3月底前将提高的基础养老金发放到位。

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篇3

2015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将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75元提高至90元。

2015年3月6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印发《关于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的通知》,对提标工作的标准、时间和范围以及资金来源、组织实施、工作要求都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这次统一提标,是广西继2013年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5元后的第二次提标,将使广西超过530万城乡老年居民直接受益,惠及千万城乡家庭,受益面最广,受益方式最直接,对更好地保障和改善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提高中青年群体的参保积极性形成理性预期,拉动城乡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广西有38个县(市、区)在自治区规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基础养老金标准。此次调整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后,南宁市青秀区、崇左市凭祥市基础养老金标准为全区最高,达每人每月135元。

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有效、筹资权责清晰、保障水平适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确保参保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参保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待遇确定机制。在国家、省级确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力状况等因素,适时调整提高市级基础养老金标准,所需经费由市级财政承担。

1.增加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

根据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的年龄,分段加发基础养老金,具体标准如下:65—69周岁每人每月3元,70-74周岁每人每月5元,75-79周岁每人每月10元,所需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因80周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已享受政府加发每人每月25元以上的高龄补贴,故本次不再对80周岁及以上人员高龄补贴进行调整。今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状况,适时提高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2.加发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

对正常缴费超过15年的参保居民,加发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自2008年1月1日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下同)且累计缴费满15年的,每多缴一年,每月加发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5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2元,市级财政补贴3元,随本人养老金发放。参加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农保)的缴费年限不作为计算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的年限。

(二)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在落实国家、省级确定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市级基础养老金调整由市人社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以后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适时提出全市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方案,报请市委、市政府确定。

(三)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在原有每人每年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和2000元11个缴费档次的基础上,从2019年1月1日起,增加2500元和3000元两个缴费档次。从2020年起,将最低缴费档次提高到300元。今后将视城乡居民收入情况适时提高最低缴费档次,切实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

(四)建立缴费补贴调整机制。

根据我市经济发展、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和地方财力状况,适时、合理调整缴费补贴水平,对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员适当增加缴费补贴,引导城乡居民选择较高档次缴费。

1.建立缴费激励机制,提高城乡居民缴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城乡居民早缴费、选高档。对选择400元及以下缴费档次的城乡居民,省级财政补贴30元;

对选择500元至2000元缴费档次的城乡居民,省级财政补贴60元;

对选择2500元和3000元缴费档次的城乡居民,省级财政补贴90元;

对选择2000元及以下缴费档次的人员,保持市级财政按照个人缴费额50%进行补贴的政策不变;

自2019年1月起,新增缴费档次中2000元以内的部分,市级财政仍按照个人缴费额的50%进行补贴,对超过2000元的部分,由市级财政按照每增加100元补贴5元的标准给予定额缴费补贴。

2.参保人员当年没有缴费,以后年度再进行补缴的,补缴部分不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同时,对于在2022年12月31日前到达60周岁的农村居民以及在2026年6月30日前到达60周岁的城镇居民(户籍以首次参保时的户籍性质为准),可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年度进行一次性补缴,补缴部分按规定享受市级财政缴费补贴,此期限后再进行一次性补缴的城乡居民,补缴部分不享受各级政府缴费补贴。

3.鼓励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加大资助力度。

4.引导激励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早参保、多缴费,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优化养老保险待遇结构,提高待遇水平。

(五)困难群体缴费档次及补贴办法。

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特困人员、农村计划生育“两证户”等困难群体,暂保留100元个人缴费档次,并由市政府按照最低缴费标准为其代缴个人缴费,所需资金纳入市级财政预算。

(六)实现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按照基金预算支出数留足个人账户养老金(包括村干部养老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金)后,在当年3月底前将上年度个人缴费收入资金(包括个人缴费、各级财政缴费补贴、集体补助以及利息收入)上解到省级财政专户,根据基金结余情况,适时增加投资运营资金额度,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明晰工作职责,协作配合,紧密衔接,切实把政策落实到位。人社部门要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社会保障卡发放、个人权益记录、缴费补贴资金的认定与申拨、待遇领取资格确认、按时足额发放待遇等工作,为参保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经办管理服务。财政部门要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调整和补贴资金相关预算编制工作,落实配套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到位。

(二)健全完善机制。各有关部门要逐项落实政策,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市工作实际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相关标准和政策调整时,应及时向上级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新化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篇5

——宣传专刊

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和实施时间?

参保范围:具有本县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企业职工(含灵活就业者)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均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时间: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2010年9月30日起实施。

符合哪些条件时可以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1、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是什么?

答:参保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自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享受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一)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二)本办法实行之日,已年满45周岁的人员,按年缴纳保险费的。

(三)本办法实行之日,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其他退休待遇的城乡老年人,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

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支付终身。

月领取养老金标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为每人每月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139

参保人缴费累计超过15年的,每增加1年缴费,其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0.5元(不含补缴年限)。

3、个人账户对参保居民的养老金待遇有何影响?

答:个人账户所记载的各项基本信息是确认参保居民享受养老金待遇资格的重要依据,个人账户存储的多少决定养老金待遇的高低,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金额越高,个人账户储钱就越多,养老金待遇也就越高。

4、怎样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

答: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符合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条件的参保人核定待遇,在全县统一的金融机构为待遇享受人开设待遇发放账户,实行社会化发放。

5、参保人在参保缴费或养老金领取期间宣告失踪或死亡怎么办?

答:参保人在参保缴费期间宣告失踪或死亡,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它参保人的养老金。

什么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保障其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包括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政府补贴是怎么回事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的政府补贴有哪几项? 答:政府补贴主要包括“正常缴费补贴”、“基础养老金补助”和“特殊困难群体代缴费”三项内容。

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怎样给予缴费补贴? 答 :政府对每年按时足额缴费的参保人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但对补缴费的不享受这项补贴。因此,特别提醒您,当您参保后一定要按时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要欠费,否则不但无法享受政府补贴,将来还会影响您养老金待遇的高低。

3、基础养老金政府如何补助?

答:基础养老金补助是指各级政府为参保并已享受领取待遇条件的人员给予养老金的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参保人缴费累计超过15年,每增加1年缴费,其基础养老金

每月增加0.5元(不含补缴年限)。

4、政府为哪些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是多少?

答:县人民政府对完全丧失劳动力、没有收入来源缴费的特困群体,按最低缴费档次代缴其每年全部的养老保险费为100元。

⑴持1-2级《残疾证》的人员。

⑵持A类《低保证》的低保人员。

以上所需资金由县同级财政解决。

5、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如何为参保人提供补贴? 答: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可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给予补贴,补贴标准由村(居)民委员会召开村(居)民会议民主确定。

如何缴纳养老保险费

1、缴费标准是怎样定的?

答: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居民可以从下列5个缴费标准中任选一标准缴费。分别是: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居民可以从下列10个缴费标准中任选一标准缴费。分别是: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参保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多缴多得。

缴费档次可以在不同缴费变更,根据参保人意愿自主选择。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是怎样确定的?

答 :新化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为自然,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

3、参保人个人账户资金有哪些来源?

答 :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为参保人员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包括:

(一)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利息;

(二)集体补助和利息;

(三)政府补贴和利息;

(四)其他收入和利息。

4、个人账户余额可查吗,怎么样查?

答:参保人可持缴费补贴登记卡到指定金融机构打印个人账户记录,或者登陆社会保障网站查询,下载本人的个人账户记账明细等相关信息,也可持缴费补贴登记卡到指定金融机构查询个人账户情况。

不同年龄段缴费办法不同

1、年满16-45周岁的居民怎样缴纳养老保险费?

答:2010年9月30日,年满16周岁至45周岁的居民,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例如:某居民(不分男女),1965年10月出生,2010年10月参保,该人应当从2010年开始连续缴费15年,一直到2024年缴结满15年的保险费,如果中间有中断缴费的,可以补缴,2025年,该居民年满60周岁,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确认的次日起,开始按月享受待遇。

2、年满45周岁不满60周岁的居民怎么缴费?

答:2010年9月30日,年满45周岁不满60周岁的居民参保缴费时,应按年缴费,愿意补缴的也可以向前补缴,值到退休时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例如:某居民(不分男女)1951年11月出生,按照政策规定2010年10月参保时,可以把不足15年的部分先补齐,然后再按规定逐年缴费至60岁,等年满60周岁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确认后按月享受待遇。

3、年满60周岁以上的居民应该怎样缴费?什么时间开始领取养老金待遇?

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篇6

为了进一步完善上海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上海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确保上海全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上海社保局近期制定并颁布了最新办法。本办法名称为《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其主要对上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用范围、缴费方式、缴费标准、待遇领取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

【政策文件】: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 【执行时间】:2014年5月1日 【有效期限】:至2019年4月3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全面推进覆盖本市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指导原则)按照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建立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等传统保障方式的积极作用,更好保障参保城乡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第四条(管理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行政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农委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区县政府应当做好本辖区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

第二章 基金筹集

第五条(基金构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第六条(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1500元、1700元、1900元、2100元、2300元、2800元、3300元12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第七条(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或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召开成员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资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第八条(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

区县政府对本辖区户籍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按照每年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1500元、1700元、1900元、2100元、2300元、2800元、3300元缴费标准,对应的缴费补贴标准为每年200元、250元、300元、350元、400元、425元、450元、475元、500元、525元、550元、575元。

区县政府为本辖区户籍的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的养老保险费。重度残疾人的个人缴费标准按照每年1100元确定,其中,个人按照缴费标准的5%缴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代缴600元,其余部分由区县财政代缴。重度残疾人中领取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人员,个人不缴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代缴600元,区县财政代缴500元。具体办法,由市残联和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九条(标准调整)个人缴费标准和缴费补贴标准的调整,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依据本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提出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十条(建立个人账户)本市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区县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国家规定计息。

第三章 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制度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且未领取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本办法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不足年份应当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当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第十二条(待遇构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第十三条(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540元(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累计缴费超过15年的参保人员,每超过1年,其基础养老金增加10元。

基础养老金由市财政(含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区县财政按照30%和70%的比例分担。其中,区县财政对本辖区户籍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承担相应的基础养老金。

第十四条(待遇调整)本市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根据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以及本市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

第十五条(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参保人死亡,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第十六条(丧葬补助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死亡的,从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金,其家属可以领取标准为3600元的丧葬补助金。

丧葬补助金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和区县财政按照30%和70%的比例分担。其中,区县财政对本辖区户籍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承担相应的丧葬补助金。

丧葬补助金标准的调整,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依据本市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提出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十七条(资格认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每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核对;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开展工作,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并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等领取记录进行比对,确保不重、不漏、不错。

第四章 转移接续与制度衔接

第十八条(制度内转移接续)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需要跨省市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的,可以在迁入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照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已经按照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无论户籍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

第十九条(相关制度衔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制度、优抚安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衔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被征地人员、非因工死亡职工遗属、精减退职回乡老职工配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办法,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新老制度衔接)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后,新农保制度中原参加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员、原享受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人员,以及城居保制度中原享受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人员,按照“锁定人群、待遇平稳过渡”原则处理。

(一)新农保制度中原参加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按照规定可以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继续享受,所需资金由新农保基金中的“原统筹基金”承担,使用完毕后由区县财政继续承担。

(二)新农保制度中原享受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人员按照规定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补贴继续享受,所需资金由区县财政承担。

(三)城居保制度中原享受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人员按照规定领取的高于基础养老金的100元继续享受,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和区县财政按照30%和70%的比例分担。

第五章 基金管理

第二十一条(基金管理和运营)将新农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管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独立核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市财政和区县财政承担的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由市财政和区县财政分项目拨付至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基金监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基金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监督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存储、管理等进行监控和检查,并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积极探索有村(居)民代表参加的社会监督的有效方式,做到基金公开透明、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六章 经办管理服务与信息化建设

第二十三条(经办机构)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由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区县政府确定本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具体受理。

第二十四条(经办管理服务)区县政府应当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科学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充实加强基层经办力量,做到精确管理、便捷服务;注重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经办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记录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并按照规定妥善保存。

第二十五条(工作经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

第二十六条(信息化建设)建立市级集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将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实时联网,有条件的区县可以延伸到行政村,方便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待遇领取和参保信息查询。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实施细则)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施行期限)本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9年4月30日。本市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篇7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时期, 面临经济发展和保护民生的双重任务。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 我国从面向未来和国际化的视角,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契机, 顺应时势, 于2009年和2011年分别提出建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养老保障制度。在经过几年的试点运行之后, 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使更多的居民受益,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决定,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将已经实现基本覆盖的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 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农保和城居保持基本一致。在2020年前, 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围绕这一目标, 国内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激烈的讨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彭松 (2010) 通过预测2009~2030年的中国城镇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责任的资金需求和保障能力并分析其变化, 以2026年为界, 在此之前城镇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责任的资金需求表现为缺口, 从2026年起开始表现为财政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责任的保障能力大于资金需求。邓大松、薛惠元 (2011) 年基于2008年全国人口、财政等方面的数据对新农保财政补助数额进行测算, 指出总体上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负担都较轻, 但按现有比例分担财政补贴责任可能会引起经济落后地区财政负担过重问题。丁煜 (2011) 认为“在今后的政策扩面和待遇调整中, 西部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支付压力。樊小钢、朱计 (2012) 指出在财政责任上, 养老保险支付在政府的可承受范围内, 省级的财政负担压力比地市县级的小。王蕾 (2013) 认为,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政府应合理制定公共财政政策, 调整财政政策结构,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缺口等问题。沈毅 (2015) 认为, 应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 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以适度水平为目标平衡地区差距, 并不断完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促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合来看,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给正在全面实施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但现有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着眼点都立足于全国的层面上, 缺乏地方制度间的比较, 特别是东部和中部地区因经济差距大、农民意识淡薄等原因, 使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设实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针对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根据各级政府补贴标准的规定, 统计数据、收集资料, 根据相关指标, 创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根据模型的结果对我国公共财政扶持能力进行分析, 以期减少经济落后地方政府压力,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 以期能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建设做出贡献。

注:根据上述各省政府2014~2015年公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整理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79-2015》

二、公共财政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国发[2014]8号) , 武陵山片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缴费标准分为100元到2, 000元12个档次, 各地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政府补贴主要分为中央财政对于基础养老金的补贴以及地方财政对于缴费的补贴, 有的地方财政也对基础养老金进行补贴。

(一) 中央财政补“出口”环节。

中央财政补贴主要体现在对于基础养老金的补贴。根据2014年国务院《意见》指示, 中央财政按每年每人55元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中西部地区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补助50%。据国家财政局统计, 在此前每人每月55元的发放标准下, 财政对新农保、城居保待遇的补贴额度一年已超过1, 200亿元。2015年1月14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5]5号) , 经国务院批准, 从2014年7月1日起, 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这是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这将直接惠及数亿城乡家庭, 受益面大, 受益方式直接, 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

(二) 地方财政以补“进口”为主, 补“出口”为辅。

地方财政补贴主要体现在对于参保人缴费进行补贴。地方政府根据不同的缴费档次, 进行相应的补贴, 对选择最低档次标准缴费的, 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 适当增加补贴金额;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缴费的, 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 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 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这部分补贴连同个人缴费部分共同算入共同账户。

地方财政补贴还体现对于基础养老金的加发和提高上。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提高基础养老金, 对长期缴费的, 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截至2015年6月, 基础养老金水平最高的城市是上海, 月发放标准已经调整到660元。北京、天津的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也分别提高到了470元和245元。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新疆、西藏等地也均有提高。 (表1)

三、公共财政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因素分析

(一) 中央财政补贴方式缺乏弹性。

根据2014年国务院《意见》以及2015年国务院《通知》, 中央财政主要对基础养老金进行补贴, 也就是对年满60周岁的参保居民给予每月70元的补贴, 并根据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原因做出相应调整。其中,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实行100%的补贴, 对东部地区实行50%的补贴, 即35元。事实上,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仅只体现在东西部之间, 东部内部也存在着经济不平衡, 甚至有些中西部的部分省份的经济状况还高于东部部分省份。 (表2) 以2014年为例, 东部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上海市 (45, 963元) 与最低的河北 (16, 667元) 相比其差距约为2.75倍。西部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内蒙古 (20, 559元) 与最低的西藏自治区 (10, 730) 相比其差距约为1.91倍。中部的湖北 (18, 283元) 和湖南 (17, 621元) 以及西部的内蒙古 (20, 559元) 和重庆 (18, 351元) 等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高于东部的河北省。可见, 中央财政建立在地理位置之上的补贴方式过于绝对化, 缺乏有效弹性和公平性。 (图1)

(二) 公共财政补贴力度不够,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总体水平过低。

《意见》发布以来, 从各地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看, 保障水平偏低, 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现行标准, 一位参保人按照1, 500元每年进行缴费, 各级政府补贴每年补贴60元, 缴费年限为15年, 那么参保人到60岁每月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68元, 加上现行的基础养老金标准75元, 他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为243元。从通货膨胀速度和物价水平等情况来看, 200多元养老金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居民的基本养老需求。若按照存款利率长期计息, 更加无法保证个人账户资金的保值增值。所以, 从整体来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偏低, 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不利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

(三) 忽略地方财政能力差异性, 部分地方财政压力增大。

地方财政主要主要是地方政府对参加缴费人员每年不低于30元的财政补助, 并按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鼓励提高补助金额。目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地级市或者县级市作为统筹对象, 按照惯例, 财政补助资金会分解到县级财政, 由于各地在经济发展、政府财政能力上存在差异, 财政补助直接加大了地方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财政收支压力。

四、公共财政收入预测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取1978~2014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作为时间序列数据,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测算, 创建ARIMA模型, 以此来预测出2014~2035年的公共财政收入。 (表2)

(一) 直观分析的输出结果。

利用SPSS19.0软件绘制原始数据的时间序列图, 如图2所示。 (图2)

(二) 特征结果分析。

我国1978~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的直方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序列的样本平均值为27, 165.627, 标准偏差为39, 657.2804, 样本容量为37个。 (图3)

(三) 对数据进行零均值化和平稳化处理。

对含有指数趋势的时间序列, 通常可以通过取对数将指数趋势转换为线性趋势, 然后再对其进行差分来消除线性趋势。绘制取对数的时间序列如图4所示。 (图4)

(四) 取对数的序列图显示出了线性趋势, 对该序列进行差分运算。

先进行一阶差分, 绘制一阶差分后的时间序列图, 如图5所示。 (图5) 可以看出, 一阶差分后, 数据图整体波动较大, 具有一定的非平稳性, 因此要进行二阶差分。

如图6所示, 二阶差分后, 时间序列基本平稳, 数据基本符合平稳化、零均值化的要求, 可以进行模型的建立和分析阶段。 (图6)

(五) 利用spss19.0软件创建ARIMA (2, 2, 2) 模型, 得到参数估计, 如表3所示。 (表3) 从而得出ARIMA (2, 2, 2) 模型为:

△In Yt=-34893.051=-0.056△In Yt-1+0.0342△In Yt-1+0.23Εt-1+0.182Εt-2+Εt

(六) 利用spss19.0软件直接对模型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公共财政收入较为稳定, 且1978~2035年我国财政收入实际值与预测值差值较小, 说明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根据财政部2014年发布的数据得知, 我国2014年公共财政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为1, 554亿元, 仅仅占到全年财政收入的1.1%, 公共财政对于城乡居保的补贴力度过小。 (表4、图7)

五、公共财政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 建立公共财政倾斜制度, 实现城乡居民养老权利的均等化

1、中央财政倾斜制度。

中央财政倾斜制度就是改变中央财政根据地理位置上“一刀切”的补贴方式, 对那些经济落后地区进行财政倾斜转移支付的一种制度。中央财政倾斜制度参考各地区的GDP、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老年人占总人口比等, 对于这些指标低于全国平均的东部省份, 中央财政按规定进行100%的基础养老金的发放。以2014年为例, 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 167元, 河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 (16, 667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所以中央财政应该对河北省给予一定的财政倾斜, 对其发放100%的基础养老金。对于这些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份, 以及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县, 中央财政根据其具体情况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缴费补贴。2014年贵州铜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7, 825元, 贵州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 371元, 均远远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对于这类省份, 中央财政可以给予缴费补贴上的财政倾斜, 部分或者全部承担缴费补贴。

2、地方财政倾斜制度。

地方财政倾斜制度就是各省根据一定的指标, 对这些指标远远低于省平均水平的各市县, 根据各省实际经济状况, 全部承担或者更多的承担缴费补贴的一种制度。地方财政制度可以参考县市GDP、财政收入、老年人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所在省份比值为标准, 进行相应的财政倾斜, 以期减少经济欠发达市县政府的财政压力。

(二) 加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造血”功能, 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 各地主要实行以地市级或县级为统筹单位, 还没有实行省级或者国家级为统筹, 而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是对城乡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管理的主要模式, 这样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造成养老保险基金“造血”功能薄弱, 无法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接下来, 应当根据城乡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统筹, 把对保险基金的管理上升至省级单位管理, 同时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和运营分离开, 按照基金收缴、基金运营、基金监督等职责分别设立机构, 并且逐渐开拓投资品类, 进行多模式的投资, 尽早探索协议存款、特殊国债、央行票据等各类投资途径的可行性, 以此来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造血”功能, 化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值增值困境。

(三) 加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 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

通过公共财政预测模型结果可以得知, 我国公共财政对于城乡居保的补贴力度过小, 2014年公共财政对于城乡居保的补贴仅占全年财政收入的1.1%。公共财政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投入偏少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待遇水平偏低。据统计, 2014年全国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为2, 061元/月, 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为90元/月;二是对参保人缺乏激励措施, 制度吸引力不足。解决的有效途径在于加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 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鉴于此, 各级财政应当落实财政投入,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增长与调整机制, 将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推动和保障城乡居保制度公平的实现, 使城乡居民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彭松.中国城镇政府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责任研究[D].2011.

[2]邓大松, 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 2010.5.

[3]丁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3.

[4]樊小钢, 朱计.浙江省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篇8

《意见》全文如下: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在总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任务目标

坚持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巩固和拓宽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渠道,完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政策,强化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等制度的激励机制,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服务网络,提高管理水平,为参保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等传统保障方式的积极作用,更好保障参保城乡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四、基金筹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依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二)集体补助

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当地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三)政府补贴

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对选择最低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适当增加补贴金额;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五、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地方人民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集体补助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国家规定计息。

六、养老保险待遇及调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一)基础养老金

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建立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目前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七、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本意见印发之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本意见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nlc202309041238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死亡的,从次月起停止支付其养老金。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每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核对;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工作,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领取记录进行比对,确保不重、不漏、不错。

八、转移接续与制度衔接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迁入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已经按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无论户籍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优抚安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衔接,按有关规定执行。

九、基金管理和运营

将新农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和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独立核算,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各地要在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管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十、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监督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存储、管理等进行监控和检查,并按规定披露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对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有关部门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要积极探索有村(居)民代表参加的社会监督的有效方式,做到基金公开透明,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十一、经办管理服务与信息化建设

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结合本地实际,科学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充实加强基层经办力量,做到精确管理、便捷服务。要注重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认真记录参保人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按规定妥善保存。地方人民政府要为经办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基层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省市级财政可给予适当补助。

各地要在现有新农保和城居保业务管理系统基础上,整合形成省级集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纳入“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将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实时联网,有条件的地区可延伸到行政村;要大力推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宣传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工作,全面准确地宣传解读政策,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注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城乡居民踊跃参保、持续缴费、增加积累,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已有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篇9

国家标准编写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辽宁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北京市大兴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海南省三亚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局、四川省南充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陕西省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等8个单位联合起草。

本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是我国社会保险标准体系建设中的管理标准之一。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参保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各种待遇的重要凭证和标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依托于经办业务,服务于参保人及权益人,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制定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国家标准,对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维护参保人基本养老保险权益,促进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个人账户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我国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各地探索实践基础上逐步统一和发展起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也随之不断完善。由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权益记录、管理方式的细节方面还在不断探索,仍存在模式不统一、流程不规范,手续较繁琐等问题。本标准的制定实施,必将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个人账户管理水平,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二)有利于维护参保人的养老保险权益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参保人养老保险权益的真实记录,是确定参保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最重要依据,也是参保人“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最直接体现。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参保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养老保险权益,更加关注个人账户的信息和资金变化,更加注重对个人账户权益的保护。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参保人依法维权,监督经办管理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员流动日逾频繁,跨统筹地区转移、跨制度接续人数与日俱增,参保人及时了解养老保险信息等情况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推行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标准,有助于规范经办机构、参保人等相关主体的个人账户管理行为,促进社会保险权益记录的规范管理,更好地维护参保人的养老保险权益。

(三)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也是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改革要求。制定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国家标准,一方面通过实现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统一,为进一步规范个人账户管理打下基础,创造条件,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参保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个人账户信息服务,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公信力,引导和促进参保人积极主动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三、编制原则

标准起草过程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中的规范性要求进行编写,以社会保险现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为框架,以部中心制定的经办规程为基础,与已经实施的社会保险国家标准中的社会保险服务总则、社会保险业务流程总则、社会保险术语、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质量规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范等标准相协调,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各环节进行了规范性阐述。

(二)系统性原则。本标准规范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建账、记账、计息到支付的全过程管理,立足于个人账户管理内容、内部控制、基金管理、查询服务和争议处理等相关基本要求和方法。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等已发布实施的社会保险国家标准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三)统一性原则。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既兼顾地区间制度现状、机构设置、基层平台、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又考虑实际可操作性,按照统一性原则进行了规范,确保标准的统一性。

四、编制过程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制定工作于2016年6月正式启动,共召开了_次工作组会议。标准制定工作组全体成员明确任务分工,确定标准编制的技术框架和工作计划,全面搜集梳理法律法规规程,深入调研收集信息,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研究讨论论证,完成了标准送审稿的编写。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2016年6月。工作组在安徽省六安市召开了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初步确定了标准编写大纲,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任务内容和时间期限,初步确定了标准编制的技术框架。会后,各成员单位成立机构、确定标准编写人员,全面搜集梳理法律法规规程,深入开展调研收集信息,着手起草标准。

第二阶段:2016年6月~2016年8月。各成员单位在准确界定标准内涵和外延,明确各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经办规程,深入学习研究已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按照任务分工,于7月底完成了各自负责起草的部分,牵头单位收集汇总各部分内容,将标准内容划分为9章,形成标准初稿,并分发至各成员单位征求修改意见。第三阶段:2016年8月~10月。8月上旬,各成员单位就标准初稿提出68条修改意见。牵头单位在整理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8月19日,工作组在沈阳市召开了第二次会议,邀请部中心系统建设处和居保处的有关专家参加,对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集中讨论修改。会后,牵头单位根据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分发至各成员单位所在省、市征求修改意见。

第四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2月。2016年10月上旬,各省市共提出修改意见42条,10月21日,工作组在南充市召开了第三次会议,并邀请系统建设处胡劲松处长亲临指导。会上,成员单位对42条修改意见进行集中讨论修改。2017年1月10日,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后就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初稿与有关委员沟通交流,标准内容得到委员们的初步肯定。

五、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共9章,44条,规定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个人账户管理内容、个人账户管理内部控制、个人账户基金管理、个人账户查询服务、个人账户的争议及其处理等内容。

(一)范围

介绍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本标准所适用的领域。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给出了本标准中引用的7项国家标准。

(三)术语和定义

介绍了本标准中所使用的术语及定义。

(四)基本原则

本标准明确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明确在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前提下,确保个人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管理制度,提供高效、便捷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服务的要求。同时,要实现各经办业务环节之间相互整合协同,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避免相互冲突,重复管理操作。

(五)个人账户管理内容

本章提出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内容,包括从个人账户的建立、记录、计息、支付、状态管理、收益管理和档案管理7个方面的内容。

(六)个人账户管理内部控制

本章规定了个人账户管理内部控制的要求,首先要符合《社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总则》规定,即加强业务分级管理、权限分级授权、岗位制衡设置,应用智能化筛查校验,实现对各项业务经办全过程监控。其次,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财务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七)个人账户基金管理

本章从依法加强基金管理、保证信息准确安全和利用信息技术监测基金收支情况等方面,对个人账户的基金管理提出了要求。

(八)个人账户查询服务

本章规定了个人账户查询服务应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中6.6个人账户查询方面的要求,并且在改进窗口查询服务和优化对账服务方面提出了前瞻性的要求,如推广互联网终端个人查询服务、自助终端查询服务、电话语音查询服务,以及手机应用客户端等查询服务等要求。

(九)个人账户管理的争议及其处理

本章明确了当个人账户权益人与管理主体等相关方发生争议时的解决处理途径和方法等要求。

六、关键问题的处理

(一)标准定位问题的确定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规范定位于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业务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指导性标准,立足全面,突出重点,便于操作。对于国家法律法规或政策性文件已有明确要求或标准的,以直接引用为主;对于体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本身特点的,重点进行描述,力求做到细致而不繁琐,具备可操作性。

(二)标准范围的界定

按照社会保险标准体系明细表的要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规范》为管理类标准,因此重点在内部管理方面提出了要求,未将具体的经办业务流程方面的内容纳入标准。另外,在标准外延的界定上,由于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等相关标准,本标准在各章节中仅针对个人账户管理方面提出要求,如5.1.4的c列项,“支付信息”仅包含个 人账户的支付信息相关内容,而不涉及养老保险其他支付信息的内容。

(三)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时结息的处理

在起草过程中,关于办理跨统筹地区转移、跨制度衔接手续时的结息问题(5.3.6),由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规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经办规程》等文件中未对该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各地在具体经办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从维护参保人权益的角度出发,经与起草组各成员单位协商,本标准规定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在关系转出当月结息结转,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从关系转入次月起计息。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规范》标准制定工作组

信阳市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篇10

为全面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精细化管理,近期我们组成调研组赴x市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前往x县、x县等地听取了各地城乡居保局工作情况汇报,深入x县x镇、x县x乡等地劳动保障所及农户家中,详细了解基层工作及群众反映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市位于江西省南部,下辖十八个县(市、区),总人口926.7万人,农业人口737.6万人。截至到2016年12月底,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2万人,待遇领取人数98万人,基金累计结余29亿元,完成民生工程指标数的106%,参保率达到99%,续保率达到98%。2009年和2010年,x县,x县先后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2011年,信丰县、x县被列为全国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县,并同步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

二、各地工作特色亮点

(一)突出工作特色亮点,着力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一是试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扣代缴工作。x市确定了x县、x县、x县等地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扣代缴试点。x县在夹湖乡和程龙镇开展代扣代缴试点,共完成9953人,代扣成功率达到95%以上。x县在贡江镇、沙心乡、梓山镇开展代扣代缴试点,共完成2.8万人,托收保费331万元,代扣成功率也达到了95%以上。通过代扣代缴方式,进一步减轻了基层业务经办人员的工作量,优化了参保经办流程,增强了参保缴费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杜绝了基金安全隐患,维护了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二是搭建关口前移服务平台。x县、x县在人口相对集中,便于城乡居民办理城乡居保业务的农村副食品店、小超市、小诊所及劳动保障所设立“助农存取款服务站”、“三农服务点”,参保居民可在服务点查询个人账户的收支情况,并代缴保费和领取养老金。县城乡居保局及农信社派出专人到服务点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业务指导。目前便民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便民服务点pos机布置与行政村占比达到113%,这一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三是做好待遇领取生存认证工作。各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生存资格认证工作。在技术层面,如x县、崇义县开展了人脸识别认证,信丰县自行开发认证软件,x县将生存资格认证列入每年财政预算,按每个资格认证对象6元/年的标准予以经费保障,宁都县组织对象拍照比对方式,这些认证方式有效杜绝了冒领养老金的现象发生。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着力推进扩面征缴工作。一是建立“特殊群体”扶助互助参保机制。在重度残疾人代缴最低标准100元的保费基础上,将城乡低保常补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已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一女户、二女户以及贫困计生家庭等纳入“特殊群体”范畴,由县(市、区)政府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帮其代缴或再次补助。如x县为“五类对象”代缴最低标准100元保费,连续代缴15年,代缴人数达1.8万人以上,约占符合参保缴费人数的16.7%;

x县对“三属”(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人员代缴保费,并将农村已扎二女户夫妇的代缴标准由原来的100元/人提高到300元/人。二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是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实效的根本保证。x县、x县、x县以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出台了绩效考核办法。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扩面征缴、养老金足额发放、经办能力建设、业务管理等方面,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核办法明确了目标任务,严明了奖惩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广泛持续、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x县专门印发社保卡的宣传海报,张贴于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和农信社营业网点醒目处,并利用《x手机报》、x电视台等媒介宣传社保卡的主要功能和使用须知,还利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潮,通过“送戏下乡”并穿插有奖知识问答形式开展宣传。x县开辟宣传“绿色”服务通道,专门开通电话专线和城乡居民政策宣传qq工作群,向全县公开,确定专人负责,利用通讯、网络宣传政策,协调解决、解答各种参保疑难问题,共接待来访1000多人次。

(三)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着力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一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执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实行收支两条线,做到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二是建立定期对账制度。每月定期将上月发生的收支情况与金融机构、财政部门进行逐一核对,做到日清月结。三是部分县区与银行签订基金存储协议,实现基金收益保值增值。x县经反复协商,签订基金存储协议,所有基金账户的活期资金均按基金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社保基金优惠利率。并科学测算存量资金,合理确定存储方式,在预留养老金发放资金后,将当年的个人缴费收入和省、县财政补助收入资金及时转存3至5年定期存款。

三、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

调研中,x市本级、x县以及x县等地反映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保扩面征缴难度大。一是年轻人参保意愿不强。城乡居民中已经达到或接近养老金领取年龄的人群已基本参保,但45周岁以下人员参保积极性不高,认为离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较长,对未来政策变化持观望态度,导致参保意愿不强,多缴多得的激励效应不明显。二是养老保障水平偏低,且未建立正常调整机制。目前我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80元,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十二连调”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目前的基础养老金难以保障老年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广大参保居民反映强烈。同时基础养老金尚未建立正常的调整机制。三是受其他养老保险制度影响。我省将城镇大集体企业职工、小集体企业职工、手工业联社职工、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五七”工、家属工等群体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应保对象相应减少。

(二)生存资格认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目前没有建立统一的丧葬补助政策,死亡人员家属不主动报告,多领养老金现象难以杜绝。建议在省级层面明确丧葬补助金制度,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丧葬补助金。二是全省尚未实现与计生、社保、民政、公安等部门的信息联网共享,难以及时了解掌握待遇领取人员的生存情况。建议完善城乡居保待遇领取机制,出台生存认证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三是许多县(区)农村户口领取待遇人员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少数家庭因外出,长年举家在外,异地生存认证工作较困难。四是目前大部分地区采取的是集中的认证方式进行,基本依靠村协管员,且全部为手工操作完成,手续繁杂,认证方法原始,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给群众和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建议省厅统一使用更高效的生存认证技术手段,引入人脸识别、指纹、虹膜、掌脉等高科技认证方式。

(三)基层经办服务能力总体薄弱。目前全省各地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机构队伍,但是相对工作强度和广度,基层平台尤其是村级劳动保障平台还存在很多不足,严重制约了城乡居保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工作人员流动频繁,队伍缺乏稳定性。由于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人权、事权、财权都在乡镇,因此城乡居保经办人员流动频繁,造成了工作的无序性和衔接困难。建议:第一,充分利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公益性岗位等政策,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推动经办机构队伍建设;

第二,由各县人社系统进行统一招录,选派素质优良、业务娴熟的经办人员,确保各乡镇至少有一名固定干部专属从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二是工作经费不足,部分县区缺乏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后,乡镇劳动保障所和村级协管员在原有工作职能的基础上,新增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业务,工作量剧增,年人均服务参保人次超过万余次,但与此同时经费并没有随同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随着制度全覆盖、工作常态化后,基层经办队伍工作经费紧张,待遇水平偏低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部分地方已出现基层经办人员思想懈怠、队伍不稳、人员流失、业务停滞等现象,影响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议加强与财政沟通,研究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长效机制,按参保人数或基金征缴规模由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工作激励经费,更好保障基层经办人员的待遇,同时强化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励补助挂钩,激发工作积极性。

上一篇:郦道元《三峡》优秀教学反思下一篇:关于过新年的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