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农村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共8篇)
探索新农村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 篇1
探索新农村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
---------江苏省江阴华西村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在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探访了具有神秘色彩的华西村,它从“七十年代造田”成为农业样板村,到“八十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从“九十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镇化.到“二十一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华西村以及其领头人吴仁宝的事迹早已是家喻户晓。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学习华西村学习它的新农村建设和养老保险制度是重中之重。华西村正是胡锦涛总书记所称的“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新农村的典型代表。我们将就各方面开展调查,学习华西经验,完善保障体系。
一.华西村探索生产发展新路子——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走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混合型经济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生产发展,找到一条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华西村的经济发展之路,既保留了集体经济的精华,又吸收了现代股份制经济的优势,向我们展现了“天下第一村”的新风采。从上世纪起,华西村就跳出原模式,探索新路子。他们实行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经济,也可以从事个体经营;实行抓大放小,对大企业抓住不放,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同时将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转给个人经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华西集团整体上市,成为“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兴的经济发展新路子。透过华西村,可以窥见日益显现出混合经济的发展趋向。以往单纯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模式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暴露出不足。而华西村适时适度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基因,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自我变革和成功转型,进一步开拓和展示出广阔前景。
二.树立生活宽裕新追求——把致富群众作为第一责任,走共同富裕之路,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华西村从分配入手,在积累和分配的平衡中实现共同富裕。具体而言,就是实行“多提积累少分配,少分现金多转制”的分配方式。农民每月领取固定的生活费作为工资,另外大部分工资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把奖金作为股金投入企业,第二年进行分红,村民称之为“转制”。这种分配方式,使闲置资金在统一经营中实现裂变增值,既避免了收入差距过大,又保证了广大农民在资产的不断增值中持续增加收益;既使华西人更加关心集体,又使个人资本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华西,没有暴发户,也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实现了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富、长期富、和谐富。华西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过按劳分配的方式,实现共同富裕。但是,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华西体制的弊端是过分注重公平,容易造成共同贫穷。随着21世际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动力和竞争力与日俱增,效率、效益特别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华西村就会拉起警戒。为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华西村以混合经济为主要选择,发展和驾驭市场经济,通过按劳分配、少取多留、共同投资的分配方式,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既把传统模式中的长处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扬光大,又成功避免了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这两个极端。这也是我国其它城市乡镇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看华西乡镇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勤奋拼搏,风雨兼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质重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一扇尘封的大门被推开,释放出压抑已久的旺盛生命力,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华西村在村党委老书记吴仁宝同志的带领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实践,建成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长江滚滚,沃土莽莽,演绎30年沧桑巨变,见证30年辉煌历程。华西村从60年代的穷乡僻壤转变成为如今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村”,这一飞跃值得全中国乡村、城镇学习。
四.问卷调查华西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开创新的道路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在走访华西村的大部分地区,对于华西村的村民们进行了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问卷调查,透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华西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给群众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将他们的生活幸福度提高到了一个更优越的层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华西村党委牢固树立“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集体和个人共同富、健康富、长期富。华西村积极营造平等的就业环境,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使村民在充分就业中实现增收。村里50多家企业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统一规划、规模经营、效率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增加村民的保障性收入。目前,华西村凡年满50岁的妇女和55岁以上的男子,均享受各种福利补贴,包括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以及教育保障。
华西村的经济建设有目共睹,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组织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变化,社会保障工作将会遭受着更多新的课题,因此政府和企业必须加强政策和理论的研究,必须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结合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订、修改社保制度,完善体系建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中央及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发挥政府财政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针对实际,引导社会力量注入资金投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中来。努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财政要先期投入部分资金,加以扶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和个人捐赠;规范公益捐助活动。鼓励各类企业和单位参加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职工互助保险,以及其它方面的社会救助保障。鼓励企业和个人向商业保险投保,探索社保资金在商业保险中对个人进行再保险,增强社保资金的保障能力。
五.观华西村公共设施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多层次多方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多处华西村的公共设施建筑群:广场、展观、健身等,可以看到人们已能将自己的空闲时间充分运用到积极健康的方面来了。在这样的成果后面,华西村委和华西村的各乡镇企业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华西村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坚持均衡统筹的生态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把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环境统一起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华西村把旅游业和优质高效、生态观光农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旅游业产值比重已占全村经济总量20%以上,平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农业旅游示范点,并且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村庄。华西村重视营造优美洁净的生产、生活环境,成立专门的环保公司和污水处理厂,强化环保监管力度,着力改善水、气环境。2004年,毅然关掉年产值1.5 亿元、利润超千万元的3家化工厂;还先后投资数亿元,综合治理工业园区环境,使工厂变成了花园。
华西村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把村民的心、华西村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祖国联系在一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华西村逐渐形成了包括华西精神的特色教育活动,把村民的朴素情感引导到坚持社会主义信念上,引导到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上,将思想教育的内容逐渐内化为全体村民共同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此凝心聚力,形成发展合力。华西村重视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始终把“德”作为立村之本、治村之策,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不断吸纳时代精神,形成了具有华西特色、为华西人普遍接受的道德体系。以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精神内涵为己任,向着多层次多领域多方面的共同富裕不断发展前进。
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说,我们华西的医疗保障已经30多年,现在社会上听听是新鲜事,我们从1973年开始就弄了,我们包括到老年人,一个是每人都有3800的基本生活保障,另一个每月最少的有500元,每月都可以拿的,实际老年人一年要超过1万元,这个我们不去提倡,因为人家没有这个条件,实际上他们没有想我们老早就做了,而且我报还不容易坚持下来,说华西搞大锅饭,后来他们说自己搞独吃饭,还批评我,其实不是大锅饭。
千百年来,从中国农村里只走出去过零星的暴发户,一个区域的整体富裕则是从未有过的事。想着吴仁宝书记的一番话语,我们不难猜想,为何华西村可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不被湮灭,而是越走越远。当我们发现时,他们已经开创了一条通往富裕和谐的康庄大道,而且通过他们的努力,这条道路会更加光明:积极开拓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道路,发展共同制富,分享富裕的道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奠定了精神思想基础,为保证人民的生活安康建立良好的法制体系。
[2009年8月20日]
探索新农村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 篇2
一、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社会老龄化加剧。农业是我国最原始的经济生活产业, 农村也是我国最原始的人群集聚形式。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我国的经济社会日益进步, 发展程度逐渐趋于完善, 人口的增长也造成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社会老龄化虽然是一个周期性的事件, 但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分布范围来说, 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区的差异性和国土的广阔性导致农村老人很难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 并且农民固守着“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 将家庭养老保障模式沿用至今, 而在当今社会, 农村的青壮年劳力大多进城务工, 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情况越来越多, 老人常常处于“孤身一人”的状态, 子女无法在身边照料, 没有固定收入, 很难维持日常的生活开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要求我国必须积极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2.社会保障不完善。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较快, 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保障系统也优于农村的保障系统, 农村居民对土地和子女给予的保障过分依赖, 加之中国国土面积广阔, 城市人群相对集中, 但农村的地点却较为分散, 既有城市周边的农村, 也有偏远地区、 贫困山区的农村, 这使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很难普及, 即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变大, 也很难改善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思想。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属于立法范畴, 社会保障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未拥有成型的针对性法律, 由此可见,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全面, 积极推进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二、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具体策略
1.根据发展不同制定多等级策略。我国地区差异较明显, 各地农村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在西部边远地区, 农村的经济水平非常差, 老人的可支配收入甚至不能维持自身日常生活, 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这些地区筹资标准较低, 农村老人即使缴纳了养老保险, 由于物价和通货膨胀影响所领取的福利也很难保证自身生活开销。针对这一点, 应制定不同等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让各个地区的农村老人都能够享受到这项社会福利。例如, 在经济水平相对较好的农村实行较高等级的养老金缴纳标准, 让这些地区的农村老人能够领取到较高标准的养老金;在经济水平差的农村采用较低等级的养老保险缴纳标准, 确保农村老人能够“老有所养”。
2.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宣传。农村普遍消息闭锁,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难以接受新概念。农村老人由于年龄大, 思想更为守旧, 很多时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到的乡镇农村也很难真正施行。因此, 各级政府应当将宣传工作分派给村委会, 让村委会对农村老人进行思想宣传, 耐心向农民讲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越性, 改观农民的守旧思想, 让农民意识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能够真正让老人“老有所养”的好制度, 确保农民消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抵触心理。
3.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多样化。单一的养老保障制度并不能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 由于农村形式和经济水平的约束, 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虽然不能作为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模式, 但却可以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相结合, 推进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多样化, 鼓励各种各样的养老保险组织与制度同步进行。多样化的养老保障形式能够推进农民的养老保障需求日益上升, 对推进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有着极大帮助。
三、结语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推行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稳定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重要政策之一, 因此, 应当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 积极宣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采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真正意义上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 推进城市化的快速进行, 保证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 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贾博仲.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抽样调查及现状思考[J].新经济, 2015 (32) .
[2]万婕.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韩俊江.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 2009 (3) .
探索新农村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 篇3
我们确定的工作目标是“一好十化”。“一好”就是建设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十化”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新要求,逐步达到基础设施现代化、农田布局基地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耕作机械化、农业产品标准化、农民组织合作化、农村信息网络化、农村环境优美化、村民管理民主化、村民教育法制化。
1.抓经济,夯实增收大产业
一是深入实施增产10亿斤粮能力建设工程,打牢增收基础产业。二是深入实施“千万头猪富民工程”,打造牧业大产业。全市已发展大养殖公司10个、大养殖场150个、牧业小区459个、大养殖户2万户,畜牧业专业村、屯、户分别达到185个、1280个、65000户。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549万头、71万头、43万只、6733万只。三是深入实施“十万亩棚膜工程”,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全市已发展棚膜2万亩,1.8万栋。四是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324家。五是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提升优质产业。全市共有绿色食品企业7家,绿色食品21个,种植基地36万亩;有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10个,种植面积21万亩;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84个,认证面积15万亩。农产品省级以上名牌193个。六是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夯实持续发展产业。七是深入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拓宽增收致富产业。全市常年和季节性劳务输出2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8%。
2.抓试点,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2009年以来,省、地、县、乡四级试点单位和推进单位累计达到13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3%。2009年,这133个试点和推进点在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上投入资金达5200万元。省级试点单位朝阳坡镇八家子村、怀德镇李油房村、双龙镇兴林村、毛城子镇于塘坊村等,在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上,已经较好地呈现出了一派新农村的景象,为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较好的典型引领作用。尤其在今年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中,公主岭市又新争取新农村示范村36个。年初专门召开了示范提升工作会议,在各部门包保的同时,会议要求全市所有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企业优先向提升村倾斜,截至目前,这36个示范村,已经投资上千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大有改观。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今年又重点打造了样板村南崴子大泉眼村,这个村也是四平市委书记包的点。公主岭市委市政府要求,必须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抓出品位、抓出特色、抓出成效。要把大泉眼村的人文地理、旅游景点、产业发展、形象设计融为一体,整体考虑,要把大泉眼村深层次的底蕴开发出来,打造出公主岭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3.抓民生,解决现实大问题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契机,加快农村道路、泥草房改造、安全饮水、清洁能源、有线电视、卫生所和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近年来,累计完成“村村通”水泥路1600多公里,通村率达到93.4%;农村户用沼气累计完成4200户;解决农村安全饮水5.79万人;数字电视“村村通”新建20个基站;文体工程新建农家书屋25个;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农村低保达到18910户。
4.抓环境整治,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
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环境整治的范围是全市普遍开展,整治的突破口是乡镇所在地,整治的重点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整治的内容主要是开展“四清、四改、两建和两化”。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垃圾95820立方米,清理粪堆6208个,清理柴草垛5160个,清理路障43600米,改围墙2.95万米,改厨620个,改厕1280个,改圈1026个,修建排水沟21.6万米,修建垃圾站点150个,绿化美化栽树63.56万株,种花草97300平方米。农村脏乱差的局面有所改善。
5.抓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
重点围绕长平、长郑线,着力打造特色精品小镇、中心集镇和中心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立足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树立大手笔、高起点、新理念,为镇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范家屯镇、怀德镇、杨大城子镇,这三个镇被列入省“百镇建设工程”,充分发挥这三个镇的特色优势,形成龙头,带动周边乡镇,争做“长吉图经济带”先导区的改革试验区。其它乡镇也按照各乡镇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做到一镇一品。
6.抓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探索新农村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 篇4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专辑9】
加强作风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按照局里的通知要求,我们对当前所担负的业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查找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当前来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一)农保政策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目前,虽然在宣传上鼓励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可多缴养老保险费,但是从政策上仍沿用92年民政部印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原则,实际上集体没补助、政府也没补贴,只是靠个人缴费积累,这种筹资方式的社会保险,造成了实际上的“保富不保贫”的现象,并且缴费基数低,达不到养老的目的。
(二)在指导县市区农保机构开展业务上缺乏力度。党的十六大提出地“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没有以法的形式予以确立,只是探索,不能强制。所以在上级没有出台新规定的情况下,也只能是靠任务目标考核来推动。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政府的支持力度。农保工作是整个社会保险的一部分,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很少召开有规模上规格的农保工会议,政府舆论也很少给予宣传,推广支持,更缺乏规范的文件政策法规。从财政支持方面也不像农合那样给予适当补贴,差别明显,就当前来说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缺乏吸引力。
二、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决心在落实局党委提出的“五个进一步”要求的基础上,拟采取以下措施,认真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一)要认真抓好政治和业务方面的学习,按照局党委提出的“五个进一步”要求,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一是狠抓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二是狠抓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素质,进一步加强对各农保机构开展业务的指导。三是在下基层调研时,提前作好计划,做到有的放矢,探实底、摸实情,真正解决突出的问题。切实树立局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结合当地居民最低生活水平、在坚持“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共同出资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强制与灵活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即征即保”“现缴现领的办法,努力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在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得到有效保障。
(三)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型农保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需要进行调整,再继续沿用92年的《基本方案》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养老的需求。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拟定工作方案,探索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养老制度,改变原有的缴费办法,争取政府、集体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障的补贴,实现筹资方式的多元化,逐步落实“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补贴”的新农保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出政府的责任和参加养老保险的优越性。
(四)要进一步加大对县市区农保工作的指导,使全市农保工作稳步发展。一是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拟定统一的宣传提纲,利用各种媒体、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条件允许的话,可确定一个宣传周或宣传月重点宣传,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二是指导县市区农保机构重点做好村干部、村医生、村电工等有稳定收入人群的投保续保工作。三是指导各农保机构定期公布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情况,增加透明度,让参保人员放心,领取者安心,没有参加的动心。
探索新农村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 篇5
如所周知,农业属于弱势产业,现阶段农民承包土地种粮食,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顶多只能保证温饱,如果要想致富奔小康,最好是尽快离开土地到农业以外寻求出路。但是,迄今为止,土地仍然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农民的生存保障,一旦离开土地,许多农民就要发生生存危机。显而易见的是,农民尽快致富的必要条件是建立替代土地作为生存保障的养老保险制度。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呢?现阶段,我国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主要有三种思路:
第一,“土地换保障”。这一办法主要适用于城市周边因为城市扩张而征用农民土地的地方。现阶段土地换保障的操作方法也有三种:
一是脱离土地型,比如浙江嘉兴市,对失地农民以养老保险安置为主,辅之以在一次性经济补偿基础上的自谋职业,将被征地农民统一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土地流转型,如广东省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上市流转,包括转让、出租和抵押等,收益中须有左右用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安排。安徽芜湖在试行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核心是土地所有权不发生变化,在多种形式的使用权转移期限结束后,土地仍然是农民集体所有。
三是土地入股型,如成都市的《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用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营利性水电、交通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上海至南京的沪宁高速公路建设时征用了大量耕地,一些农户以被征用的耕地作价入股,每年都可以从高速公路的收益中分成。这也是对失地农民的一种有效的保障方式。
在这三种思路中,笔者认为,脱离土地型是最可取的做法:其一,只有最终从土地上把大多数农民解放出来,才意味着中国现代化中农民问题的解决,减少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二,土地流转和入股虽然是农民“经营”土地以增加收入的有效办法,但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与政府以及城里的开发商打交道的时候,他们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证,至少说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如果在与农民合作的经营者经营失败,农民要想得到应得的利益难免有“与虎谋皮”之虞。所以,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干脆彻底脱离土地,一了百了。
第二,“产品换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障司的卢海元在××年第期《求是》杂志撰文建议,农民以产品换保障的方式,直接以农产品缴纳保险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可以在不额外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现行政策目标,把现在主要用于粮食流通环节的大量低效财政补贴,以对实行产品换保障计划的农产品进行定额补贴的方式,逐步转向直接补贴种粮农民,主要用于支持参加并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农民,以创新农民补贴的特殊方式承担制度建设的财政责任,达到调动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性的目的。这一政策设计将农产品这一潜在的社会保障资源变为现实的社会保障资源,可以满足农民对现金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渴求,主要适用于粮食主产区和以纯农户为主的农村地区,特别适用于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起步阶段。
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 篇6
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科学运用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倡导弘扬生态文明,保护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是农民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也是农业的潜力所在、魅力所显,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长远之策。
一、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受制于生态系统,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决定着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1、生态恶化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成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障碍。一是农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资源禀赋方面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沙漠化、荒漠化土地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8%和18%,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可利用草场90%以上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二是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我国耕地污染面积已近2亿亩。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高达西方发达国家的3倍,农药施用量为美国的2.5倍。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但严重污染农村水环境,直接危害农产品生态安全,还深度破坏农业的伴随型生态系统。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污染也日益突出。加之以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农村工业化,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十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更为直接。三是农民居住环境治理滞后。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根深蒂固、公共环卫设施的严重不足、村镇管理缺位等原因,农民居住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脏、乱、差”现象严重,生态威胁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加凸显出生态建设的紧迫性、艰巨性与重要性。
2、生态良好是体现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突出主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有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富裕舒适的田园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和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是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文明、和谐、共富的新农村。从这个内涵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有利于优化经济 1
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生产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增加农民的有效收入,保障生活宽裕;有利于丰富精神文明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状,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推进村容整洁;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也集中了一个地方所有村民的共同愿望,这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要把生态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建设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搞好建设。在制定产业规划、确定建设项目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当前与未来的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3、生态保护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命题。按照生态学理论,社会的转型首先是从产业的生态转型开始的;科学发展实质上就是以生态文明为根本取向、以生态资本为基础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一旦破坏,今后治理成本更高、代价更大、恢复更难。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标志着国家适时地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的主战场放在农村。以城乡为界,广大农村是淡水、耕地等资源的最大腹地,农村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线长面广。从这一角度讲,建设新农村,改善村容村貌,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既是改变农村长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依托,体现出保护大生态的宏观战略思维。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注重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生态的理念,立足于全部国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耕地、林地、草原、淡水、海洋、生物、光热等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农业、节约农业,建设绿色而美丽的新农村;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确保农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平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举措,其意义十分深远。
二、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的工作重点
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也可以说是一场生态革命。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层次上看,它的基本任务和工作是培育农村生态产业、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以此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1、积极发展农村生态产业。依据农村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等要素,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农村生态产业体系。从长沙来看,一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围绕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重点建设了百里优质水稻、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百里优质水产等生态农业走廊,深入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四大生态农业产业走廊已成为湖南乃至全国发展水平较
高、生态环境优良、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区域。二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坚持服务城市、提升价值、拓展功能、打造品牌的开发理念,以现代农业展示、农村劳作体验、科技科普教育、田园风光欣赏为特色,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园、农业产业园、家庭庄园经济、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建设。全市现有“农家乐”1200余家,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20万人次,经营收入总额约1500万元。三是发展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注重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合理地使用地、肥、水、药、种、能等投入,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安全,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着力抓好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储运、加工、包装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平衡。
2、合理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高效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农村生态资源,促进农村生态资源的显著增值,逐步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一是要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抓好退耕退牧还林还湖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环城林业生态圈等重点工程建设,正确处理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经济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防止新一轮森林破坏,控制大树、古树移栽进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填塘、不砍树、不推山,吸取“大跃进”的教训。二是要珍惜利用水土资源。加强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避免耕地资源的缩减和退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大力发展农村小康水利,充分发挥其灌溉功能、观光功能、旅游功能和休闲功能,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防止水土资源流失。三是要推广利用新型能源。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循环农业。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能源村”、“卫生村”、“生态村”。长沙的实践证明,农村沼气建设前景广阔。我们把沼气建设与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与庭院美化、绿化、净化相配套,促进了畜牧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着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是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要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庄生态环境整治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小康水利、道路、电力工程建设,形成生态资源有效整合、环保设施统建共享、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新格局。二是要因地制宜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整体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使村庄、街道的变化延伸到庭院,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切实保护好山体水系和植被,搞好农村沟渠、堰塘整治及田园绿化,完善村
庄建设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三是要分类指导开展村镇生态创建活动。积极创新载体和模式,推动村镇生态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着力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服务配套、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从今年开始,长沙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重点,示范村逐步实施“三整三改一分离”(“三整”即整修乡村道路、整治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三改”即改水、改厕、改电,“一分离”即人畜分离),整治村逐步实施“四清四改”(即:清路障、清淤泥、清污水、清垃圾,改水、改厕、改灶、改猪圈),这样整村推进,取得村庄环境整治的生态集合效应。
三、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新农村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将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我们要切实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以规划为先导,以机制为纽带,以投入为保障,把新农村生态建设推进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1、编制新农村生态建设规划。既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统一规划,考虑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格局,又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建设相结合,使生态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划的编制要分别提出长期、中期、短期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要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并根据环境容量、自然资源状况分别采取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策略,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要充分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如我市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安排村镇规划专项费用1000万元,用三年时间完成建制镇控制性详规,村庄规划面达50%。并组织18家规划设计单位,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5所大学的700多名学生,分成100个小分队,深入全市200个村庄开展新农村规划的前期调研,确保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做好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同时,我市还免费向农民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真正做到以规划指导建设、引领发展。
2、完善新农村生态建设机制。一是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坚持定期研究和部署新农村生态建设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各种不同利益关系衔接好、平衡好,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调动方方面面投入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共同参与、自觉支持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执法监督机制。推进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节地、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快《循环经济促
进法》的立法进程,抓紧制定《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完善生态恢复与修复责任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保证现有生态保护法规和条例的有效贯彻实施。三是建立生态预警机制。建立健全乡村环保机构,完善农村环境管理基础体系和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体化。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状态及时做出评估和预警,为新农村生态建设提供迅速翔实的科学依据。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通过评选、表彰、宣传等方式,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生态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撑。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农村生态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引入“绿色GDP”指标体系,改进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修订县市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抓好督查落实,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探索新农村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 篇7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科学理论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财产权利与土地产权的理论研究, 指出所有制是一个事实, 是一种经济存在, 其本质是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利益关系;而所有权作为一种权利, 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是一种法律规范, 其本质是对这种利益关系在法律上的确认和保障。马克思还从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形态两个方面对所有权的权能结构进行考察。在实物资产使用形态方面, 马克思以土地作为考察对象, 指出土地的所有权包括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权利, 并可以发生权能的分离运动;在价值形态方面,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基础上, 指出股份公司作为一种资产权利委托代理制, 其所有权呈现所有、代理、管理三权分离的构造, 从而建立起了股份制及其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这包括:股份制是对私人资本的扬弃;合作工厂和股份制是对私人资本的积极扬弃和消极扬弃的对立;在股份公司中资本所有权与资本的职能、劳动过程相分离;股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联合生产方式的过渡点;股份资本 (土地合作股份) 是向新社会实际过渡的形式;在小农经济社会里通过股份制可以实现土地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关于最后一点, 恩格斯提出了这样的解决办法, 他指出:我们对于农民的任务, 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成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 但不是用强制办法, 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他同时列举了丹麦的计划:一个村庄或教区的农民———在丹麦有许多大的个体农户——应当把自己的土地结合为一个大田庄, 共同出力耕种, 并按入股土地、预付资金和所出劳动力的比例分配收入。我们可以概括为“丹麦模式”或“丹麦计划”。
在如何实现由资本主义生产到社会主义生产转变问题上, 马克思指出:把为个人或股份公司谋利的资本主义生产转变成为全社会谋利或按预先拟定的计划进行的社会主义生产, 这个转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正是由资本主义本身创造出来, 惟有通过这样一种转变, 工人阶级的解放, 从而没有例外的一切社会成员的解放, 才得以实现。马克思明确指出:股份资本, 作为 (导向共产主义) 最完善的形式……这表明,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小农经济导入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型是缜密的, 它所蕴含的思想是把私人占有与私人生产变成合作社的生产与占有, 其性质为土地股份联合体, 其目标之一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程度;通过示范逐步推开, 而不是强制搞“一刀切”;为这种土地股份联合体的推广提供社会帮助;带土地入股, 即作为社员在入社前后, 其土地等初始财产产权的区界始终是明晰的;按入股土地、预付金、所出劳动力分配收入, 即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 而不是单一的按劳分配, 且可以计量;把较大的个体农户的土地结合为大田庄, 即注重规模报酬与规模效应;共同出力耕作, 即强调团队的技术、人力、物力的协作配合;具备资本主义本身所创造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即离不开两个文明建设的社会条件, 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证券、股份、股市这些东西, 允许看, 但要坚决地试。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明确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党的十六大指出, 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积极推行股份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因此, 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股份制及其土地股份产权的基本理论,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公有产权多种实现形式, 创建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 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推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仍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股份制、土地股份合作产权与“丹麦模式”的论述, 仍闪耀着理论的光芒, 是我们探索与创设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的指南。
二、现行农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分析
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功能, 其本质在于土地产权制度规范所确认、调整、保障一定的土地资源配置经济关系及其效率与效益。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产权制度功能, 应当具有现代性、开放性、发展性等特点。其功能表现在, 一是明晰产权的功能。即首要的是对土地及土地产品的归属权 (所有权) 、控制权 (持有产权) 、利用权有序分离, 明晰其归属、控制与利用的性质、范围与秩序, 使土地及土地产品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效益最大化。二是激励约束的功能。即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坚持土地国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按照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 对农民赋予土地控制权———即土地持有产权, 亦近似于现代企业家的“股票期权”或“年薪分红产权”、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其实质是国家禀赋农民一种“恒定”的“资本产权”, 以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三是有序交易的功能。即促进便捷交易、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有效防止败德行为,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按照这三条标准评价, 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土地公有产权实现形式凝固与单一。
主要是土地公有产权制度实现形式机械单一, 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不足, 产权主体系“三类所有”的集合体范畴, 未细化到农民 (农户) 本体层面。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不明晰。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实质是一种对集体 (国有) 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的生产组织制度。其性质不甚清晰, 引发经济学、法学界的“债权说”、“物权说”、“准所有权说”、“使用权替代说”等热烈争鸣, 成为理论创新的前置问题与难题。
3、土地产权主体虚置。
目前, 我国法律尚未禀赋农民 (农户) 控制持有层面的土地产权。这种土地初始产权界定缺位的后果之一是土地控制或利用中的“搭便车”现象滋生, 掠夺性经营行为盛行, 土地肥力呈贫瘠化、荒漠化趋势无控制增长, 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腐败持续易发高发。
4、市场主体的缺位。
由于农民 (农户) 不能作为对土地控制利用权层面的独立产权主体, 在土地划拨、征用等场合, 其不可能平等地同土地主管机关、用地单位尤其是投资商、开发商就土地产权交易中制定价格、利益补偿、土地价值潜在收益的现实分配等进行谈判、缔约、履约, 或诉诸法律对其相关土地产权权益予以强制性保护。而且往往要分摊集体组织法定代表人或土地主管人员因渎职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或隐形成本, 间接承担开发投资商盲目开发农地所转嫁的高风险, 有的农民甚至失地而生活无着落。
5、土地产权保障制度不配套。
农民的土地资本产权 (土地肥力级差) 、植物 (生物) 性产品产权、新型物质性产品 (房屋、工作物、地上堆放物) 产权、土地发展权“四类产权”权益在被征用等场合难以实现等价合理补偿, 相关产权权益严重受损。土地用益物权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即地上权、地役权制度安排长期缺位, 比如, 利用人与他人的役地产权边界不确定, 需役地人与供役地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明晰, 导致需役地与供役地双方的产权激励与约束不足, 成本收益机制尚未建立。土地划拨范围宽泛, 给国家、集体与农民相关产权权益带来损失, 是农业同其他产业发展与分配差距急剧拉大的产权制度缺陷之一。农民教育、退休、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亦难以建立与健全。
三、创新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
1、要把握土地产权制度创设的规律。
通过对社会主义土地产权制度创设历史进行反思, 发现它具有以下“轨迹”特征:既具有由土地私人占有与生产向土地股份联合体、合作社的生产与占有的变革与转变的历史跨越性, 又可能出现“一大二公”的超越阶段性;既具有对小生产与私人占有的扬弃性, 又可能出现俄罗斯全盘“私有化”或否定股份合作制的抛弃性;既具有吸纳、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开放性, 又可能出现拒绝学习、借鉴、吸收的封闭性。马克思在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规律的基础上, 曾对未来社会设计了两种理论模式, 即“西方模式”和“东方模式”。160多年来,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 经过艰难曲折的实践, 至今未能在“文明国家”实现, 而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等国家却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在土地产权制度创设过程中, 我国曾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尝试初级与高级合作社, 但其后出现了脱离国情、超越历史阶段的“一大二公”错误实践等严重偏差。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 在坚持中国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问题上, 必须以继承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土地股份产权理论为指导, 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若干重大问题上分清理论是非。一要破除把所有制实现形式视为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误区, 确立公有制、公有产权 (包括农村土地公有产权) 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观念。二要破除农村土地农民集体共同所有即姓“公”, 农民 (农户) 作为主体持有 (控制) 利用即姓“私”的观念, 大胆进行以“不求所有, 但求持有, 重在利用, 讲求效率, 追求绩效”为目标的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理论创新、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学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三要破除封闭保守、因循守旧的观念, 确立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开放思想, 大力发展以农民土地持有产权为基础的现代家庭业主公司化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公司+农户”协作联合经营、现代农科工贸一体化集团公司经营等, 推动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 提高农业生产力, 引导农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要完善公有产权的结构体系, 明确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法律地位。
用“农民土地持有产权”替代“土地承包经营权”, 以此作为农村土地公有产权新的实现形式之一, 并从法律制度层面予以确认、规范与调整。其公有产权体系结构包括国家土地所有权, 农民集体土地终极保有权以及相对应的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只有明晰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相应的产权主体地位, 并从法律制度安排上予以确认、规范和保障, 明晰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才能从产权制度层面落实农民在土地控制与利用方面的经济权利, 使农民享有宪法、法律所赋予广泛的政治、文化、社会权利, 与在土地控制利用层面等经济权利的一致性。
3、要建立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体系。
所谓农民土地持有产权, 是指农民在一定年限内对集体所有土地依法承受、持有利用、收益分配、有序流转的结构性关系权利。它是在农民集体土地终极保有的基础上, 对集体土地在一定年限内动态利用的实现形式, 同集体土地所有权处在一个对应关系的层面, 其实质是公有土地产权新的实现形式的一种制度创新, 并具有以下特征。
(1) 取得的法定性与继受性。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取得, 以其社区成员权为前提, 以法定构成要件为产权规范, 经国家层级土地主管机关登记确权为生效要件, 由确权登记机关给农民颁发土地持有产权证明文件。该项权利行使期限一般以65周年为宜, 尚未受刑罚处罚剥夺该项产权的不受非法剥夺。其终止条件:年满65周岁的社区农民, 其土地持有产权应依规则交回或由土地层级登记机关予以收回, 林地及“四荒地”土地持有产权可比照中国香港地区的做法确定为99年, 也可以稍短一些;在法定取得年限内其产权主体———自然人死亡或宣告死亡而消灭。土地持有产权期限届满, 或因产权持有人死亡而交回或收回产权证明的, 对其土地资本产权 (土地肥力级差) 应予确认、评估、折价, 由依法承受的产权主体同原产权主体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诉讼代理人, 通过专业市场竞价而易位置换;因无继受产权主体置换而由土地登记机关统一收回。
(2) 权能体系的结构性。农民土地持有产权从社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分离出来后, 形成四项基本权能。一是依法承受、持有利用权能。它是农民对集体所有土地依法取得、持有利用的先导性与载体性的权能。二是收益分配权能。这是农民土地持有产权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其分成收益形式可表达为:扣除持有利用土地所缴纳的土地持有产权税 (可由国家免除) , 因持有与利用土地从事涉农生产、投资的收益所缴纳的土地产品税 (一般为减免或补贴) 、土地资本产权 (土地肥力级差) 流转收益所得税;土地被征用进行产权交易所缴纳的交易税、增值税;因土地资本产权继承所缴纳的遗产税 (这种对土地资本产权的继承权仅仅作为权利形态, 而不是以土地实物形态表达) 的全部净收益。三是有序流转权能。四是内部自治权能。包括:生产经营与风险决策的自主选择权;产品交易自主决策权;分成收益的分配自主决策权与执行权, 即在对土地产品及其他收益的分成分配, 首先是一种自主决策权, 在缴纳税金上则是义务, 在购买养老金、医疗保险金上是预期保障选择权。
(3) 行使主体的确定性。明确其行使主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性经济人——社区农民 (农户) , 为改造传统小生产的家庭经营模式与经营制度, 嫁接、移植与创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家庭功能与企业功能分离、管理科学”的现代农业企业制度, 为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进步提供科学的产权制度通道。
(4) 权利的限定与排他的统一性。其限定性表现在, 它是在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上创设的一种相对独立具有物权效力的权利,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上级土地公有产权, 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则是下级土地公有产权。其排他独占性在于, 持有主体在法定存续期间具有依法定规则对包括所有者主体在内的一切团体或个人的排他独占性。这种排他独占持有权能的规则, 是对土地所有者、管理者无序扰动的刚性制度规制, 能有效地节省因制度规则缺失、政策规则易变、约束功能失灵导致管理成本的无控制增长;非因法定事由、非依法定程序不得被剥夺、征用、调用与征购。土地持有产权的限制性与排他独占性是有机的统一。一方面, 其限制性直接作用于权利排他独占性本身, 即土地持有产权是限定的独占排他的权利;另一方面, 它又具有一般独占排他权利的特点, 双方统一于这一权利本体之中。如果把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独占排他性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 那则意味着这一产权范畴突破了自身的临界点, 使之性质异化。
4、要完善农地用益物权制度体系。
即在国家、集体土地终极保有权或农民土地持有产权之上, 创设多种土地利用权利, 比如土壤改良权、种植权、养殖权、放牧权、休 (复) 耕权、技术实验权、修建权、铺设权、宅基权、培植权、用水权、通风权、采光权、眺望权、通过权、堆放权、取土权、特许采矿权、修筑权、空间权等, 建立以农民土地持有产权为核心的利用权体系, 使利用秩序规范, 利用功效安全, 努力寻找土地利用权制度的最佳实现形式。
5、要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建立健全土地征购制度。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的目标是, 改传统的“公益目标模式”为“产权平等保护与公益目标相结合”。即除战争、特大自然灾害、军事、国防特别重大情形与特别公益事业外, 国家征购国有单位、农民集体组织、农民 (农户) 与其他建设单位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产权, 必须坚持两项原则:一是确因特别公共利益所必需;二是按照市场价值规律, 规范交易、平等保护不同产权主体尤其是农民的产权权益, 不因制度缺陷而无视农民的土地持有产权主体地位, 损害农民的相关产权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平等保护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及其发展权益。同时, 重新划定“公益划拨地”范围, 明确土地征购的补偿标准, 以建立规范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当务之急是应建立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土地征购长期冻结 (50—100年) 、短期冻结 (5—49年) 和紧急冻结 (1—5年) 制度, 以及由国家直接审批调控制度。对于除军事机关、非营利性的义务教育、文化、公共卫生、妇幼与老年方面社会福利设施等五类用地仍作为“公益用地”划拨外, 其他“公益用地”、“建设用地”一律实行国家垄断征购与市场竞购, 以根绝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投资商以“公益”为由, 盲目圈地, 乱占耕地, 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既从源头上遏制因土地征用、划拨、转让、利用引发的持续高发腐败现象, 又增加国家财源, 缓解“反哺”农业财力不足的困境。还要积极创造条件, 探索建立农民退休、养老、医疗等相关配套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5卷) [M].人民出版社, 19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 [M].人民出版社, 19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2卷) [M].人民出版社, 1965.
[4]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 2002.
探索新农村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 篇8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人口老龄化 农村城市化 公共财政
1. 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1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
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200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征是“城乡倒置”,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不仅是我国老年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老龄化程度和老年抚养比最高的地区。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并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2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这三种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到严峻挑战。
土地保障功能日趋衰减。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承包的土地数量有限,农业的比较收益低,土地承载负担重。来自土地的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土地对农民的养老保障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引发了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的变革,集体的内部积累机制受到相当程度的削弱了集体对社区保障的投入,使农民丧失了集体的福利保障。
1.3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要求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同时,一些制度性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差别,农民的弱势地位逐渐显现。如果考虑水电、、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差别,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实际已达6∶1左右,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仅为1.5∶1。城乡差距大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普遍不具备进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承受能力,而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中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
2.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
2.1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稳定,缺乏保障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1992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消,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长官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缺乏稳定性。
2.2财政投入少,资金来源单一,造成农保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社会互济性差
1992年颁布的《基本方案》规定多年来在实行过程中,基本是由农民自己缴费自己养老,集体和国家的责任基本没有体现,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而且不存在社会统筹。这样农村养老保险金只能由个人全部缴纳,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个人自我储蓄积累保障。造成农村养老保险投保人数少,覆盖面小,总体缴费水平偏低,养老待遇计发办法不合理,每人平均月养老金只有十几元,甚至几元,这样的待遇水平远远不能使养老人员安度晚年。由此可见,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低,社会互济性差,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2.3養老保险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2.3.1没有建立起切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可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失地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还有仍以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这些不同身份和背景的农村劳动力,其负担能力不同,所以应因人制宜,针对不同身份的农村劳动力,根据其属性和负担能力的不同,分层次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3.2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未能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有机衔接。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两者不存在可换算的基础,根本无法衔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城市化的步伐将会加快,有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流向城市,两种不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将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普遍不具备进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承受能力,而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中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使他们成为没有任何养老保障的真空阶层。
3. 建立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议
3.1确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地位,保持其制度上的稳定性
应当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国家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变化无常,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全国各地在这方面也没有规范统一的业务、财务及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都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稳定性。而立法是达到稳定政策的最好途径。同时,注重制度化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以及基金管理、财会制度、审计监督、定期公示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且在试点中不断完善,强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的管理。
3.2优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分类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3.2.1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围绕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这一目标,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城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3.2.2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在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过程中,逐步从土地保障转换到社会保障系统。在制度设计上,要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使其社会保险权益可以方便地转移接续,并保证其流动就业过程中社会保障权益不受侵害。对于长期在城市就业并定居的农民工,应逐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3.2.3对于仍然固守在农村以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则需要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保障能力。明确政府在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主导作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变“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为“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根据各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水平,并同步增加保险的享受标准。
3.2.4积极探索“城保”和“农保”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转换的运行模式,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打好基础。针对传统农保保障水平偏低且固定不变的缺陷,实行将最低缴费和给付标准与农村最低保障标准挂钩的,建立缴费的增长机制,缴费标准的可选择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扩大政府对农民提供适当保费补贴的范围,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
3.3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扩大农保覆盖面和提高其社会保障功能
要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的要求,以缴费补贴、老人直补、基金贴息、待遇调整等多种方式,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农民参保提高待遇水平。
公共财政要全过程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参保门槛,提高保障水平。公共财政要加大对工作体系的投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不再提取管理服务费,人员和工作经费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尽快解决原制度从保险费中提取管理费,用于人员和工作经费的。同时要以多种方式建立农民参保补贴制度。在面向农民的筹资上,要降低门槛,坚持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以政府投资为主,低水平起步,建立农民的最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探索新农村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推荐阅读: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益探索05-23
余庆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探索纪实范文10-17
推进农村安全饮水促进新农村建设06-26
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05-09
新农村建设总结-发挥区域优势,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6-02
20220222江阴市水系整治和农村水利建设的探索和思考06-03
弘扬乡风文明 推进新农村建设09-29
强势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07-16
以扎实的群众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