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2024-09-23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共8篇)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篇1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2013年09月13日 06:09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10人参与3条评论

原标题: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

9月12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京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六场报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作《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的专题报告。

问:如何理解农业现代化在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可以说,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和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远远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四化”之中农业现代化是短板、是弱项。因此,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迫切的还是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四化”协调发展,四轮驱动。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三个方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着力解决的三个突出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推进“三农”发展的三个梦想。

问: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000多亿斤,不断迈上新台阶,2012年达11791亿斤,增长近5倍。60多年来,在人口由5亿增长到13亿的情况下,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0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2012年达到435公斤。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农产品稳定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自2006年起,我国不再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援助,而且我国还逐步成为重要的粮食援助捐赠国。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用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这些成就表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实有了质的飞越。

问:当前,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还面临哪些困难?

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主要有“四大矛盾”。

一是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供给硬性约束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人口总量每年增加700多万、城市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和结构变化,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200亿斤、肉类80万吨。此外,农产品用途的拓展也拉动了需求增长。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持续加剧。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每年还要减少耕地600万—700万亩,农业用水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二是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紧缺的矛盾。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开始向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转变,部分品种需要进口弥补缺口。2004年起,我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2012年逆差达到492亿美元,其中谷物净进口约1400万吨,大豆进口5839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进口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消费持续、刚性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消费迅速增加,这就导致玉米等饲料用粮的需求大幅增长。食用油消费快速增长带来大豆进口激增。我国8亿人口时,人均消费食用油只有2公斤,现在13.5亿人口,人均消费增长到19公斤。

三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的矛盾。这是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农业日益显现“高成本”特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业土地租金不断上涨,过去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而快速提高。同时,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普遍增加。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而农产品价格却不能同步上涨,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据抽样调查,2012年夏收小麦、早稻和夏收油菜籽每亩纯收益分别只有152元、321元和55元。农民说,“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外出打两天工”。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走了两亿多人,还留下两亿多,虽然总量仍有富余,但农业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状况日益严重。据调查,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大都是妇女和五六十岁的老人,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务农、不会种地。今后“谁来种地”问题将日益突出。

问:在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的情况下,如何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答: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要结合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和资源条件,对主要品种进行战略平衡,合理确定目标定位和主要农产品发展的优先顺序,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保持100%自给。

把13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关键是要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要在耕地、政策、科技、人才、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耕地是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基础。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同时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政策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关键。这几年中央政策好,农民种田有积极性。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重点是增加农业补贴,提高收购价格,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依靠。我国农业科技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现代种业,研发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

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

制度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保障。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问:随着人民温饱问题解决后,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如何看?怎么办?

答: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600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8000多项,建立起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监测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

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另一方面,也与农业农村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关,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关。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小而分散、数量庞大,经营方式还相对落后,目前全国有2亿多农户,生猪养殖户有6000多万户。不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的状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从一定意义上讲,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比解决数量问题更复杂、更艰巨。我们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就是一手抓执法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强化全程质量控制,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近年来,我国农民增收情况怎么样?如何才能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答:过上好日子、富日子,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农民富裕起来,工农城乡协调发展,走上共同富裕大道,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告别了温饱不足,总体进入小康。有三个明显标志:

第一个标志,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49年到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7917元。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9年较快增长,特别是最近三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3∶1下降到3.1∶1。

第二个标志,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52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只有62元,2012年达到5908元,名义增长90多倍。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8%下降到2012年的39.3%。

第三个标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的2.5亿人减少到2010年的2600多万人(按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扶贫标准),现在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还有近1亿贫困人口。

但与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相比,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还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突出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大。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者之间相差16648元,比2000年高12621元。如果考虑到社会福利等隐性收入方面的区别,城乡收入差距就更大。区域之间、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明显,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促进增产增收。

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能水平,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三是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促进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家财力的增强,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生产和收入补贴,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惠及农民。

四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股息红利收入,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研究农民的承包地、林地、房屋及宅基地等财产权收益实现问题。

问: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客观地讲,城乡差距还很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以为,工农城乡关系不平衡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性矛盾,城乡发展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当前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稳定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二是解决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逐步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解决好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问题,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中国人口多,主要是农民多;农民要进城,但不可能都进城,更不可能都进大城市;城镇化要加快推进,但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忽视。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搞所谓“去农村化”。城镇和农村应当和谐一体,各具特色,相互辉映,不能有巨大反差,也不能没有区别,否则就会城镇不像城镇、农村不像农村。新农村是升级版的农村,不是缩小版的城市。只有推进新农村建设,传承乡村文明,保留田园风光,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才能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篇2

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所谓的城镇化就是指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既包括城乡人口的变动, 人口观念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 也包括由此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 劳动力向城镇聚集的过程, 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过程;既包括乡村的城镇化, 也包括城镇自身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即“城镇的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 它的内涵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途径, 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下,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此可见,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村物质和精神文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者内涵的目标同向, 任务一致, 目的相同, 要求一样。因此,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伴随于我国现代化全过程, 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支点, 二者相互关联, 密不可分。

二、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问题上, 有一种观点认为, 农村落后是因为农村的资金、资源都被城市拿走了, 城市利用农村的廉价土地、廉价劳动力发展起来了, 而农村却落后了, 因此, 现在需要放慢甚至停止城镇化步伐, 全力加快农村发展。对这一问题, 专家们的普遍意见是,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并不冲突, 相反,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 新农村建设可以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经济学家茅于轼表示, 要建设新农村, 非得减少农民不可。所以,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减少农民, 使富余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让大量农民进入城镇是一种必然。随着农村的进步,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量的富裕农民必然涌向城镇, 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 城镇化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表示:“没有新城市, 就没有新农村。”城镇化程度越高, 城镇的第二、三产业越发达, 城镇的功能越键全, 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强。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发展生产, 主要解决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而城镇化必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带动农业现代化, 吸纳和转移更多农村人口, 减少农民, 富裕农村,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头20年的重大发展战略, 它们相互关联, 不可分割, 互动互促, 相伴而行, 谁也离不开谁。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 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 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三)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现代化建

设必须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

对我国来说, 非常重要的就是人口问题, 这始终是我们今后改革和发展不可回避的大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 若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峰值16亿人口, 按有关学者提出的“合意城镇化率”为65%, 则农村人口仍有5.6亿。按照现在能够利用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 不可能在短期内都转移到城镇就业, 还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 所以, 我们要两条腿走路, 一面推进城镇化、工业化, 而且要给农民创造更好的进城条件;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新农村建设, 发展新农业, 使农民可以获得不断增长的物质收入和精神文化生活, 真正安居乐业。

(四) 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实践证明,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重要性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国家由工业化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事实上, 新农村建设只有保持农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 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新农村建设战略是在我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提出的, 是城镇化发展趋势在农村的具体政策体现。所以,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 应当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相互推动的合力作用,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我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 越是城镇化程度高的地方, 新农村建设步伐越快;越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得好的地方,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就越大。新农村建设只有与推进城镇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 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取得互动互促、相得益彰的效果。

因此, 城镇化应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 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否则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城镇化也不可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三、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路径

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实践告诉我们,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凸显城镇化的重要地位, 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使之相互促进、统筹协调、有机结合。要使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 必须高度关注以下方面。

(一) 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

产业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 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

城镇化的发展是以产业为支撑的, 如果一个城镇没有产业支撑, 没有工作机会, 大量的人集聚起来, 这样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同样, 农民收入的提高, 单靠种地也是不可能得到显著改善的, 必须依靠发展第二、三产业。例如, 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的小城镇之所以繁荣起来, 都是专业镇的发展所带动的。因此, 发展产业, 从而以产业的支撑来带动城镇的发展和推动新农村建设, 是最关键的问题。

(二) 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

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 防止两张皮, 务必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科学发展, 突出超前性, 体现人文、产业特色, 整体推进, 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

(三) 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也是城镇化的主力, 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 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 除了强化培训外, 务必实现两个转变, 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 由农民向居民转变, 调整思维方式, 改变生活习惯, 增强谋生致富手段, 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 在改变中提高。

(四) 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篇3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调

[中图分类号]F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4—0014—05

“城乡统筹”这—术语的流行,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字面上讲,“城乡统筹”就是将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全盘考虑。在学界,“城乡统筹”一般在以下几个层面上使用:一是从手段上使用“城乡统筹”这一术语,指将城市和农村在制度设计、资源分配、居民地位、收入分配等方面,纳入统一规划,进行统一调配;二是在“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层面上使用“城乡统筹”这一术语,着重强调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三是将“城乡统筹”上升到“城乡一体化”目标层面,着重强调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最终融为一体。从政策层面来看,从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到“两个趋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部署,清晰地表明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体系间的逻辑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总体战略思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战略取向,而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则是战略的具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要完全消除城乡差距,而是要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协调问题。统筹城乡的根本,是加快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造,增强农民和农村的发展能力,要防止因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导致更多的农民和农村地区同国内发展主流接轨。

一、统筹城乡背景下如何推进城镇化

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引起城乡关系的剧烈变动,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则是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改革户籍制度及相关城市福利保障制度,形成包容农民工的城市管理制度和城市文化氛围

目前城镇的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是以城镇户籍人口为依据的,进城农民因身份有限,无法享受城镇人口的待遇和各项公共服务,城镇福利保障制度加大了农民进城的成本和风险,加剧了进城农民的边缘化地位。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统一户籍制度,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生活的权利;逐步建立起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或乡村人口的管理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固然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但这远远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全部内容。取消农民进城打工的限制性规定、不合理收费和歧视性就业、就学、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政策,使进城农民能够自由平等地进入城市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户籍制度对于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负面影响才能根本消除。近年来,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已在全国展开,若干大中城市已经开始放松农民变市民的控制条件,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已呈迅速加快的态势。

城镇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应该按照加快推进与循序渐进、重点突破有机结合的原则,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民工工伤和大病保险、农民工子女就学条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逐步实现与城市福利保障制度的接轨。应该将进城农民的就业和发展问题,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将农民工子女教育及其卫生保健问题,纳入输入地政府统一管理。

(二)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和城镇房地产制度。保障农民权益

在土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权益受侵害的问题比较严重,形成了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地方政府对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会始终形成超规划侵占基本农田和违规占用耕地的强大压力。通过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协调解决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农民和企业之间的科学分配问题,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并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1.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根据两类征地的不同,分类探索有效的方式实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所处城市的社会保障接轨。逐步引入征地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听证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占用补偿费能够覆盖其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费。通过市场定价提高经营性用地的价格水平,不仅可以促进相关企业等经营性单位节约用地,还可以引导企业形成对要素比较优势的合理判断,促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低层次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并带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对于征地补偿费的发放,要建立严格的审计监督和惩罚制度,以追究主要责任人等方式,从严打击地方政府或集体经济组织以各种名义侵占农民征地补偿费的行为。

2.在不同规划、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展农村土地直接进入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试点工作。在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和土地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允许城镇规划区内属于农村集体的农用地,通过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形式直接进入城镇土地一级市场,参与城镇土地开发,并将参与城镇土地开发的收益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结合起来。

3.加快城镇廉租房建设。现有的城镇房地产制度,导致城镇房地产和房租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加大了农民进城居住、就业的门槛和发展的困难。应通过促进城镇土地低价形成机制的创新,加大力度提高城镇土地市场的公开化、透明化水平,借此从地价上抑制城镇房地产和房租价格的上涨,为改善农民进城居住、就业和发展创造条件。可依靠政府投资或税收优惠、企业公开竞标等方式,加快城镇廉租房建设,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和进城打工农民无房可住的问题。

二、统筹城乡背景下如何建设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说一定要把所有的农民都固化在农村,相反的是要求有节奏、有梯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让农业、农村和农民走出传统的模式与形态。在“城乡均质化”理念下,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就地实现农村城市化,从农村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新农村建设放到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格局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大格局中,让农民与农村、农业一起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发展现代农业

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和要求,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从

源头抓起,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提高农业生产良种化水平;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开展农产林和食品质量认证,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推广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工艺,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依靠科技,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优势产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水平。品种上突出区域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布局上尽快向最适宜区集中,避免地区间结构雷同,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档次和水平。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

推进农业机械化。适应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充分发挥政策的拉动作用,调动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鼓励发展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及其配套机具,加快先进实用机具的推广应用,着力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地方的有关扶持政策,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方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对市场潜力大、加工层次深、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要进行重点扶持。把发展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

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内部的利益相连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采取订单农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优惠。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约束企业和农户行为,确保农民、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利益,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安排专门资金,减免有关税费,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技推广机构、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系列化服务,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

4.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大沃土工程实施力度,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改善土壤肥力。

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逐步改革农业用水的价格形成机制,采用经济的手段引导农业节水,对农民采取节水措施给予适当补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新设备、新技术,推广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微灌、渗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按照复合化、高效化、缓释性、可控性的要求,发展高浓度肥料和复混肥料,发展商品有机肥。根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和深施氮肥等技术,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产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加强新型农机具开发和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工作,推广综合配套节能低耗特别是少耕免耕技术,为主要农作物生产提供全程、配套的现代农业装备。

(二)改善农村面貌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产设施建设。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在退耕还林地区培育后续产业,抓好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建设,为建设高标准农田营造良好的生态屏障。

加强生活设施建设。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突出抓好“水、路、气、电”,让农民喝上清洁卫生的水,走上顺畅便捷的路,用上洁净安全的能源和既经济又有保障的电。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城乡经济相互作用的增强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农民面对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其现有素质的不适应性也越来越强。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有利于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现代产业竞争、就业竞争的挑战,扩大农民增收、就业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参与发展决策的能力、对农村公共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表达能力和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地位的能力,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

1.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中国农村每年高中毕业后不能上大学的青年大约有1100万,潜力虽然很大,但实践能力缺乏。为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应当使他们接受各种农业技术培训,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各类农业院校要对他们开展积极的培训教育;通过科技下乡活动的长期化和制度化,推广农业新技术、新知识。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健全各种培训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比如,将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教育,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培训,逐步建立起职业培训与农民分工、分业相衔接的机制,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力,使最广大的农民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劳动者。

三、城镇化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

统筹城乡发展,应当城乡兼顾,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大趋势。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45.68%,今后一个时期仍要坚定不移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序转移农村人口,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发展奠定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即使到202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乃至以后提高得更高,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而且进城务工农民在可预期的未来有相当一部分还会双向流动。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的大量农民工返乡现象即是明证。

要按照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将促进城乡统筹的短期政策和长效机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有利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实行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工业现代化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人才、管理方式和市场,而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工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第一,工业为农业提供适用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以技术革新为先导,提高农业的整体现代化水平。第二,工业和农业市场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工业和农业市场的结构调整、升级和扩大,以及市场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加成熟的市场,减少因市场不规范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农业现代化的市场扩大,会加快农产品的流动速度和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第三,工业资本整合农业部门。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本作为后盾,单靠政府投入和农业自身的积累是非常有限的,要引导与农产品相关的工业向农村延伸产业链,把工业资本投入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实行城乡空间协调发展

城乡空间协调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都市圈内的城乡统筹。其重点是落实区域经济的总体布局,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特别要考虑沿交通线或产业带的城乡发展规划;加强区域内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等主体功能区建设在城乡之间的协调;充分考虑到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突破行政区边界,允许要素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第二层级是城市中心与周边镇、乡村的统筹。它的重点在于有效地建立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规划若干个既有良好发展条件的中心镇,实现城镇之间分工,鼓励工业向城镇产业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聚效率。第三层次是中心镇、县城与周边乡村的统筹。它更强调城镇聚集作用,鼓励农村富裕人口向中心镇集中,农地向农业大户集中。

(三)实行城乡就业协调发展

首先,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对就业信息、劳动力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可靠、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网络。其次,建立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在培训主体的选择上,要注意利用和改造政府系统现有的培训资源,也要积极扶持企业、民间培训机构和农民专业协会培训体系的成长。提倡农民工输入地同输出地的地方政府或培训机构之间联合开展订单人才培训。再次,建立城乡就业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享有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保险等,政府主动服务,解决农民工与就业单位的劳资关系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

(四)实行城乡帮扶协调发展

各大中城市要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通盘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加大市级财政建设资金对郊区和县城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方面对农民群众的服务,形成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把“三下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交流制度,特别是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具备教师资格的其他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县级医疗机构将人员、技术和设备向乡镇卫生院转移。

要坚持推进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行不障的原则,合理把握城镇化的速度,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村人口转移,使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努力形成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建议 篇4

张发兵 2010-6-4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建设好小城镇,对于加快我县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

城乡之间要素能否合理流动,这将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融合,通过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使城市和乡村劳动力能够根据需要和自己的意志自由流动;城乡政治融合,城乡政治一体,工农联盟更加紧密;城乡经济融合,城乡经济优势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乡文明融合,社会进步的成果为全社会所共享,农村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城市文明,城市居民也能够充分享受农村的自然风光,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一)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重点。目前,我县共有15个乡镇,这些乡镇如果平均用力,共同发展,既不科学,也不可能,超出了目前的财力允许范围。

通过重点建设城关镇和强镇,到2016年把五河发展成为以下城市:以城关镇和强镇为依托,发展为1个30万人左右的中等城市和2~4个3~5万人的小城镇。通过这种重点发展战略,一方面避免城镇化进程中“遍地开花”的“小城镇化”倾向,另一方面促进城镇在地区之间分布的平衡,使城市文明能够迅速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二)以结构调整提升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素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证明,没有高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小城镇的崛起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就其自身而言,结构调整是关系乡企经济效益能否尽快提高的深层次问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和制度创新结合在一起,通过制度创新,及时实施结构性调整,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和更大的空间。同时,通过市场对政府的有效替代,为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寻找新的支点,从而平稳地实现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主要是:

(1)促进乡镇企业的资产重组。在企业改制的基础上,开辟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产权交易,不仅有助于企业充实资本金,改善自身的资产结构,也是乡镇企业盘活资产存量、实现规模经济的必要条件。目前,通过规 范化的股份制改造定向募集资金,通过兼并、募股、收购组建企业集团,通过投资基金方式推动乡镇企业进入股权市场,以及与城市企业改制相结合进行资产重组等。

(2)改善乡镇企业的金融环境。主要是通过提高乡镇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经营业绩和完善内部管理,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重建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地方政府对此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扶持,可以考虑将目前的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的功能转变为信用担保功能,逐步改善乡镇企业的信用和金融环境。

(3)建立一批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通过中介组织的建设逐步弱化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调节功能。

2.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通过乡镇企业的集中发展推动小城镇的建设,通过小城镇的上规模、上档次带动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通过工业小区建设促进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必须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主要应包括:

1.建立起有利于吸引投资和保证入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政策环境,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保 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对入区乡镇企业实行管理和服务,尤其是对于国家及本地政府规定的扶持乡镇企业或适用于乡镇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以及其他优惠政策,都要切实兑现。

2.工业小区内部也要加强管理。小区管委会(或其他名称)人员和机构的设置要精干,运转要灵活,办事要高效。

3.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对于新建企业,一方面从严审批在村里企业的用地,或者新建企业原则上不予审批,迫使其在工业小区内落户;另一方面,对于在小区内落户的企业要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使在小区内集中的企业既能够享受到集中服务的好处,又有成本优势,并且不影响原来的产权关系。

工业小区的选择和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结合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建设工业小区,不能一个乡镇一个,更不能每个乡镇搞工业小区,每个村搞“工业大院”,其结果只能是加速乡镇企业布局的分散化。

(四)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现行管理体制感触最深的是规模较大的建制镇,实际上主要是其中发 展最快的包括城关镇在内的5个左右建制镇。我们认为,建制镇管理体制改革应围绕“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来进行,主要内容为:简政放权,精简机构,强化服务。

1.简政放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小城镇政府要坚决把企业事务交给企业自己管理,尤其是企业运行方面的事情,政府不要过问,要相信企业会管好这些事务,从而真正理顺政府和企业直接的关系。二是大力发展一批中介组织,目前政府管理的很多事务实际上都可以交给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在略有盈利的条件下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三是理顺小城镇政府和县直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把对小城镇发展影响较大、专业性较强的城建、环保、土地管理等部门又小城镇和主管部门双重领导,以小城镇为主;把具有监督、检查职能的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以主管部门为主,真正解决小城镇政府“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四是积极培育市场体系,把一些应该由市场承担的组织调节商品生产的职能交给市场。

2.精简机构。“精简机构”是“简政”的必然结果,精简机构又是和精简人员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合并党政重合的部门,如办公室。二是撤消那些职能已经交给市场或企业(包括中介组织)的部门。三是对保留部门的人员也要精简。一些国家级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在机构和人员的精简上已经闯出了新的路子。我们县已经在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进行过了,但是不彻底,机构合并了,人没有分流多少,人浮于事现象仍然存在。对精简下来的人员应分流到镇经济联合总公司,同时对干部实行聘任制,按照“选贤、任能、治庸、治懒”的原则,节省了财政支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3.强化服务。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方向,县直部门下放的机构和人员要与小城镇经济管理和技术服务部门逐步融为一体,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和服务实体,为小城镇居民服务,为乡镇企业服务,以及采取产业化等形式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服务。

(五)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实践证明,现行户籍制度对经济发展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作用。随着8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完成和民工潮的不断出现,对这一制度改革的呼声就在实践中出现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那样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

在具体执行时,各地的做法不完全一样,但大都是只允许一定规模以上的投资者和用一定数额的资金在小城镇购买住房或自建住房的人,而与绝大多数农民无缘。可以肯定,即使上述规定经过试点后在小城镇中推广,也无助于解决目前的工农、城乡分离问题,起码进展将非常缓慢,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相差很远。

实际上,由于制度供给不足,流入城市的农民长期在体制管理之外生存,既不利于城市的稳定,也不利于维护进城自身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的农民建设“农民城”,一些地方实行“蓝印户口“管理制度,实际上也是自发地进行户籍制度创新,但这种自发性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弥补制度供给的短缺。因此,政府应当积地把目前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转变为自上而下的改革,及时推进户籍制度的创新。我们认为,目前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应该看到,户籍制度毕竟在我国实行了接近50年,不仅自身根深蒂固,对其他社会管理制度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因此,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采取“一揽子”改革方式,而应该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

(六)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工作。小城镇的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和小城镇经营的“源泉”。一个合理的小城镇规划至少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超前性。按照这一思路,小城镇规划的标准和起点要高,但不能太离谱,不能脱离对小城镇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二是科学性。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并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三是本土性,即小城镇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的集中体现。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篇5

――对新农村规划和新民居建设的建议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面向“三农”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国一些地区根据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需要,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新农村规划和新民居建设。为彻底改变农村面貌,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农村开展新民居建设试点。河北省新民居试点建设呈现梯次推进之势,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一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农村新民居建设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农民热情很高,但也有一定顾虑。地方政府对此项工作的要求也不一致,比如有的试点村硬性规定登记建房户需要达到一定标准,如一户内有两名男孩子,且其中一名满18岁男孩的急需建房的农户,才可以申请建房。农村新民居建设规划可谓是百年大计,该项政策应该惠及于民,不应该采取太过于严格限制的条件,在新民居建设中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新民居抗灾性能必须提高等级,要建设安全民居。新民居规划前必须通过安全论证并在一定技术监督下建设施工,应建立相应的水文地质勘测和环境许可制度和预审机制。

二是环境适应性应该成为建设的核心要素。新农村开发和新民居建设,要保护地下水,避免集中建设的农村住房,因生产生活污水渗透和排放影响地下水资源安全。要最大程度地限制亲水住宅的规划和建设,要合理保护地表径流等陆地水资源,还要在规划中考虑到中水(再生水)的处置、开发和循环利用。

三是保障清洁能源实现综合高效利用。要建立集中供暖机制,解决困绕北方农村几千年以来的原始采暖方式,供暖落后局面。要充分利用农村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要实施相关的政策对接机制。

为了建设宜居、安全,适合农村未来发展的新民居,应该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进行科学调研和论证,其规划指导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法律约束效力,为此建议:

一、新农村规划和新民居建设应采取立法机制。

可以考虑以地方人大立法的方式,确立新农村地方法规的建设。在规划、设计、开发、管理、利用上依法实施,科学建设,公平覆盖。规划上要形成科学的预留机制,也就是要以保护耕地为前提,在开发中还要保留一部分未来发展空间。建设前要考虑规划编制审定工作和预可研报告机制;建设中要强化质检、监督、纪检三到位,确保过程进行科学管控;建设后要实施科学验收和管护、维护机制,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手段,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在保障上,要建立新民居规划地方立法检查听证制度。新民居不能一建了之,要考虑后续建设。在建设前要有“新民居建设规划听证机制”,积极发扬村民民主监督的作用。对于村级教育、医疗、购物、文化等固定场所,要依法强制推行其建设和达标标准。

二、科学配置农村公共配套服务建设。

1、必须加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要建立集成化高的农村沼气池和无害化转化利用工厂,促进农村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

2、农村文化和科技服务设施规划要与当地文化相协调一致,要保持农村原有的传统文明,特别要注意保护田野文物和非物质文化。

3、加大对村级体育和文化娱乐场所建设,要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场所,村村有娱乐事业项目。

4、必须高度重视新农村和新民居建成后的农村物流业发展,要协调处理相关规划和发展制度。5,建立适用农村的物业发展体系,建设和使用新民居要提倡“农村住房大项维修基金”制度,并建立“农村业主管理委员会”,方便农村物业和农民业主等各方面建设,让农民享受到该项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利益。

6、建立农村住房保障制度。一要方便农村整体规划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二要对农民购置统一的建

设用房进行小额或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同时,国家应编制相应规划,按实际情况,有比例地建设“农村安居住房”和农村“廉租住房”。三是在建设农村商用住房时,要考虑商住科学规划,避免出现新的建设和使用问题。

三、合村并镇,采取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以“退宅还耕、退宅还林”的方式,允许进行土地流转和林权转移。

扩大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利用率,有效整合邻近村落进行统一编制建设规划,可以合村置镇、合镇建城,搞现代城镇化发展建设。农村现有条件下很难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原因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居住特点形成的。因此可以打破村组建制,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实施合村建设、合镇建设,有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建设利用率和公共资源保障力。

在合并建设的过程中,原有农户的宅基地面积不可小视,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农户复耕、复种,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一要,建立“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对于建设新民居的农户,国家可以采取有偿收购原宅基地的办法进行整体回收,这样也减轻了农户建设购置新民居的经济负担。应把此项用地建设成耕地指标或林地指标,纳入当地农业用地整体规划。二要,实施“退宅还林、退宅还耕”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鼓励建设新民居的农户利用原有旧宅基地进行整体绿化或其他农业、林业、养殖业发展和建设。三是,可以把农户退出来的宅基地核算成“农户自留地”,解决农村一部分因人口增减造成的农户耕地分配不平衡的现实问题。要按一般农业用地进行统一编制和规划,可以放宽原有农户对该自留地的使用权限。四是,鼓励农户退出的宅基地,实施“土地流转”,对于可耕可种的宅基地,应纳入流转体系,分级处理。五是,对于退宅还林的农户,应该登记核算其所属林权,允许进行林权转移。

四、建设信息化新民居,打造“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影响和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以及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篇6

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试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土地制度现代农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规划的建议》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归纳为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温家宝总理还在他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这20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不稳定。城市搞的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p65]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业已经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近10亿的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9亿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不到2亩地,每个农业劳动力不到5亩地。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当超过4000万人。按每个农户3口之家计算,约1.2亿农业人口,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我国10亿农民,其中至少80即8亿农民,属于“多余”人口,应当转移出来。他们要想在农村就地消化,就地脱贫,永远不可能。尽快的、大规模的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这里所说城市化,不是城镇化,参见严伟建设新农村不是把农民留在农村[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二)城市化的理由。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就越高。2000年,上海城市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其农民收入全国最高。而西藏的城市化水平全国最低,农民收入也是全国最低。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高土地利用率。假设10亿农村人口进入沈阳这样的大城市,总计占地月50000平方公里,而进入小城市面积将扩大十倍,至少五倍,达50万或25万。可以节约45万或20万。对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仅此一项就充分地证明我们必须走城市化道路。要实现城市化,又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就只能选择大城市。二是大城市容纳和消化农村人口的能力强。现在,我国每年农村常年外出打工人口约为6000—8000万。其中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的农村打工人口就超过1500万。全国的农村进城打工人口主要集中的大城市。小部分集中在中小城市。这个情况表明,只有大城市才有更多的资金,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容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可能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拥有十几个、几十个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我们的农村人口数量就不会像目前这样庞大。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采取放手发展大城市的方针,到现在,我国就很可能拥有十几个北京、上海那样规模的城市了。

(三)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与现实不相适应。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峰值。为了实现城市化,必须设法将至少10亿农村人口转入城市。依靠现有的680个城市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城市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包括大城市也还是太少了。我国的城市规划不是太大了,而是还不够大。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需要更多、更大的城市。中国应当是世界上大中小城市最多的国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10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把农村人口装进小城镇,不是城市化,不是真正改变农民身份,不是我们的目标。一句话,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

200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38,比世界水平低9,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0,比高收入国家低40。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40,那是把城市郊区县和小城镇的农业人口也计算的内的。准确地说,中国的实际城市化水平只有20左右,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04年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城市人口为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得不到20。这才是我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即使把1亿农民工计算在内,最宽泛意义上的我国城市人口也只有3.5亿,城市化水平为27。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只有当城市人口占70-80的时候,才算实现城市化。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里,没有二三

十个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没有二三百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就无法把10亿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就实现不了真正的城市化。

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化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作为人类一部分未来的自身品质和生存质量。

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维护农民权益。

农民拥有的最

大宗资产是土地,我国农村经济的每一次飞跃都是从土地改革入手。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依靠农民脚下的土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由于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国家垄断以一级土地市场,农地要转换为建设用地,其唯一途径是国家征用,国家对农地进行低价征收,而在土地市场则实现准市场化运做。征地标准大大低于市场价,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大量弄地用途转换增值收益的分配过程中,农民持有的土地财产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农民没有相应的享受到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

目前,我国土地制度至少在下面几方面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影响着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和经营的积极性。

2,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土地呈条块分割状态,影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对农业的科技改造。

3,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合理,使农民的财产权益受到很大侵害和剥夺。

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征用制度和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

《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用。”《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然而在实际中,“公共利益”这一范畴被扩大化了。国家建设用地也成了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征用土地,即公共利益与国家建设划上了等号,这就人为地跨殴打了征地范围。征用权没有限制,政府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征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在征地补偿标准上,也存在范围窄,仅限土地补偿,安置补助费,地上附者物和青苗补偿费。二是计算方法不科学。我国仅以前三年平均产值的若干倍计算,不考虑区位差异。在补偿款上,也存在截留现象。

2,农村土地产权的不完整。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但国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权利具体表现为农户对地的所谓承包权。

然而,在现实中集体所有权是虚拟的,他不拥有土地的收益权,抵押权。由于中国关于农村土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要通过乡村干部来落实,这使乡村干部成了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代表。征地过程中的利益驱使,让乡村干部和政府,开发商联合起来侵占农民利益。由于农民没有完整的土地产权,也缺乏一系列的救济措施,权力侵犯农民权利就不可避免。据统计,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损失了大约2万亿元财富。

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必须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让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允许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时制约政府滥用征地权力。另外,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征地的范围,规范征地程序,改变征地补偿办法,对被征地土地产权主体实行合理补偿。二是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权性质。使农民拥有处分权,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转让,抵押权。这样不但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权益,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三,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条件,必然将我国的现代农业置于更加深刻、更加科学、更加客观的宏大背景之中。

(一)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一般来说,它取决于农村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牢固树立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从市场理念出发,销售就是中心环节。农产品只有卖个好价钱,才能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完成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绝不再单单是国家统一调拨的统销品种和战略物资,而完全同工业产品一样,具有鲜明的商品属性,其出路只能由市场来决定。这样,要抢占市场份额,要开辟未充分开发的市场,要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当然,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农产品价格问题,因为它不仅由价值决定,而且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大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求仅在国内封闭的市场中运行,现在迫于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制定农产品价格不但要顾及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考虑国际市场。一些农产品质量次、包装差、价格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是原来具有一定优势园艺产品的出口也受制于技术壁垒,农产品的低价优势也随着农产品成本增大而慢慢消失,这都是我们面临农产品市场新情况所必须关注的问题。二是坚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从当前国际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生产方法和加工过程,农产品成分、性能及卫生检疫,农产品包装和储运环境,认证和审批制度,都提高了标准和限制,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的困难日益突出,甚至一些优势传统商品的出口也障碍重重。这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至今我国尚未全方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用标准化手段为提高我国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从全国来看,重点是要在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其实施与示范,加强管理与监督。

(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建设完善农业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体系”,其目的就是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动植物重大疫病和虫害防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七大体系”不仅是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力措施,同时也为建设新农村、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保证。因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就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蓄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农业科技基础实习、创新能力和转化效率的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通过组织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动物保护工程、水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和完善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扑灭能力和农产品卫生安全监控能力的支票物保护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系统工程加强农产品监测、检测、认证和监督系统与设施建设,进而建构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通过组织实施“金农”工程和农业遥感监测工程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网络,进而建构发燕尾服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提高农产品营销服务水平的农产市场信息体系;通过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农村沼气工程、沃土工程、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与利用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加强农业资源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基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工程、国家级渔港工程和农业执法服务基础设施工程突出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进而建构围绕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三)拓展绿色食品生产开发规模,塑造“绿色经济”的形象,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绿色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工的,经专业部门认定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要加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建立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产品比重,逐步实现绿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园艺作物以及肉蛋奶产品、土特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要加强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建设,针对国内外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勇于进入国际市场渗加竞争,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外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要加强绿色食品法制建设,把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参考文献: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严伟建设新农村不是把农民留在农村[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鲜祖德.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篇7

一、广西城镇化建设已进入加快发展的阶段

近年来, 广西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 科学谋划,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 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

广西以规划为引领, 以项目为抓手, 以产业为支撑, 重点加快南宁市、柳州市等中心城市建设, 全面推进县城、重点镇建设, 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2000年到2009年是广西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根据2001年、2009年《广西统计年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数据计算得出, 2000年广西镇化率28%, 2002年首次突破30%, 2009年达到39.2%, 高于2000年1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到1838万人, 比2000年增长35%;城镇建成区面积840平方公里, 比2000年增长30%。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规律看, 广西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时期。

(二) 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逐步形成

广西加快发展以南宁市为核心的南 (宁) 北 (海) 钦 (州) 防 (城港) 城市群, 以柳州市为中心的桂中城镇群, 以桂林市为中心的桂北城镇群, 以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为中心的桂东南城镇群, 以河池市为轴心的黔桂走廊城镇带, 以百色市为轴心的右江走廊城镇带, 以贺州市为轴心的桂东北走廊城镇带, 以凭祥市、崇左市为轴心的桂西南走廊城镇带, 初步构筑起具有广西特色的“四群四带”城镇体系。据2009年《广西统计年鉴》, 2008年, 广西108个设市城市和县城中, 南宁市城区人口达136万人, 成为特大城市;50到100万的大城市有柳州市、桂林市2个, 城区人口分别达到90万人、63万人;20到50万的中等城市达到5个, 小城镇发展迅速, 形成了以首府南宁市为核心, 以柳州市、桂林市、北海市、玉林市等城市为支撑, 其他设市城市和县城为骨干的城镇体系框架。

(三)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广西加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 突出抓好城镇道路、供排水、燃气、通信、电网等设施建设, 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步扩大, 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据2009年《广西统计年鉴》, 广西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11.83平方米, 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714万立方米, 城镇供水普及率达92.87%, 县城以上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及应急系统初步建立完善。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4.04%, 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7标台, 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四) 城镇经济迅速发展

广西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战略, 以城镇聚集产业, 以产业拉动城镇, 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壮大城镇经济, 夯实城镇化的经济基础。2002年以来, 广西GDP以年均12%左右的速度增长, 城镇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以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等市构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初步建成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以柳州市、桂林市、来宾市等西江流域城市为重点的西江经济带发展迅速, 以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等城市为重点的资源富集区开发建设顺利推进, 初步确立了“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由于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左右, 对城镇化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五) 城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广西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做大做强工业, 努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2.4∶37.1∶40.5调整优化为20.3∶42.3∶37.4, 呈现“二、三、一”型产业发展格局,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广西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又拓宽了城镇发展空间, 吸纳了区内大量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带动了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 城乡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加快调整, 呈现出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六) 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广西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以改造“竹筒房”为重点的城乡风貌改造工程, 积极开展城市主要交通出入口两侧的建筑物外立面改造, 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村庄房屋外立面改造, 建制镇以上城市临街而建的“竹筒房”改造, 城市主干道可视范围城中村的“竹筒房”改造等六大改造工程, 大力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市政公共设施配套水平, 提高环境综合质量, 城乡风貌初具特色, 城乡环境有较大改善, 形成了以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碧水红瓦为代表的壮乡建筑风格。据《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广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40%, 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6%。

二、加快广西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从现实情况分析, 广西城镇化面临诸多挑战。

(一) 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小城镇发展缓慢

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模型, 在人均GDP达1000美元时, 城镇化水平应为63.4%。据2007年《广西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 2006年广西人均GDP越过了1000美元, 而据《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表明, 直到2009年, 广西城镇化水平才仅为39.2%, 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左右, 位列西部地区第三位。设区城市人口占广西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建成区占广西总用地面积的比重等指标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小城镇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理论上, 小城镇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聚集效应。一个城镇, 只有当人口达到1万人时才能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聚集的集聚和扩散作用, 2万人时这种作用比较明显, 超过5万人则可以对周边若干个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 达到15万人以上, 才能够成为带动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目前广西建制镇不到1000个, 且人口聚集程度低, 镇区人口普遍在1万人左右, 小城镇规模小导致无法产生聚集效应, 制约了第二、第三产业集中区域的形成, 从而无法发挥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难以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地区。

(二) 城市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广西人口总数列全国第十位, 但广西全区没有一个城市城区人口超400万的超大城市, 最大中心城市首府南宁市城区人口总数在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中, 少于成都市、西安市, 而列为地级市的百色市、防城港市、贺州市、来宾市、崇左市城区人口都不足20万人, 远不及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许多县级市的人口。同时, 广西各城市职能结构存在较大趋同性, 职能分工不明确, 各个城市没有根据自身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 制定并执行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的发展战略, 缺乏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支撑, 从而无法形成和发挥产业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城市集群。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影响, 广西城市道路交通、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市政设施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比较落后, 服务能力较弱。据2009年《广西统计年鉴》, 2008年广西年末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比全国平均低250万立方米/日, 城市用水普及率低于全国2个百分点,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 城市公共交通客运车辆和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分别为6274辆和115894万人次, 大大低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发达地区, 也低于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

(三) 工业化程度低, 城镇化动力不足

广西城镇化水平低的最根本原因是非农产业发展慢, 特别是工业化程度低, 大企业大集团少, 中小企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2008年, 广西工业化率为1.8, 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7%左右, 在全国排名第二十九位、西部第十一位, 工业比重比全国低6.3%。广西大中型企业不到500家, 只占全国总数的1.5%左右, 中小企业数量少。2009年, 广东实有私营企业80万户, 注册资本14910亿元, 吸纳从业人员850万人。而据广西工商局提供的数据, 同期广西私营企业仅有11万户, 注册资本仅有1614亿元, 吸纳从业人员只有158万人。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滞后, 大企业和中小私营企业发展相对缓慢客观上制约了广西城镇化的发展。现阶段加快广西城镇化发展也面临重大历史机遇。根据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规律, 城镇化率达30%是一个拐点, 超过30%以后, 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继续坚持同等条件、西部优先的原则, 必将在加快广西城镇化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提出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广西必将迎来城市新一轮快速扩容、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加快增长的重要机遇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地区在内的“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为广西实现区域性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广西制订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和十四大千亿元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构建特色鲜明、集群发展、协调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必将极大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为加快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加快广西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 走“三化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信息化与工业化三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三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工业化可以促使区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促进城镇的合理布局, 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 而信息化是产业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目前广西城镇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具备了深层次和大范围融合的基础, 应把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结合起来, 实行“三轮”驱动, 坚持以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城镇化, 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 相互支撑, 联动推进,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二) 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广西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打破长期以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 应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统筹推进, 充分发挥城市在产业、市场、信息等方面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形成城乡产业联动、优势互补的良性格局。应积极创造城镇就业机会, 逐步消除各种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引导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应把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 对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 探索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三) 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广西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及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城镇化发展也出现较大差异, 这既不利于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也不利于实现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广西加快推进城镇化,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既支持各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 又大力推动重点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 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促进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地区间良性互动、各地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和谐、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于缩小的区域性城镇化协调发展格局。

(四) 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妥善处理城镇化快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坚持在加快城镇发展的同时重视城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 拓展城镇发展的空间的同时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环境。应确立“环境优先”的城市规划标准准则, 确保生态和环保的要求和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发展的各个环节。应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 根据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容纳能力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的速度和进程, 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加快推进广西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城乡统筹规划,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1. 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制度体系建设。

应完善《广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制定《广西控制性详细规划条例》、《广西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定, 进一步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合理确定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同时, 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城乡规划, 并做好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2.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五级城乡规划体系框架。

以城乡一体化、产业集中化、人口聚集化为基本要求, 把城乡两大社会板块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 按照中心城市扩大规模、县级城市完善功能、重点城镇示范带动、新农村建设分类推进的“四位一体”基本思路, 分层分区位确立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地域特色, 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县城—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规划体系框架。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等中心城市应规划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聚集区;中小城市和县城应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优势, 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乡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应重点规划发展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 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3. 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评估和督查制度。

建立和完善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 (镇) 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情况的定期评估制度,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评估周期、评估部门、评估方法、评估内容和评估报告上报的程序等。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 大力提倡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建立城乡规划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成立由党委巡视组、政府督察室、纪检、监察、建设等部门人员共同组成的城乡规划联合督查组, 每年定期对城乡筹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二)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各项配套制度

1. 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

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玉林市、北海市等外来人口和农民工相对较多的中心城市应加快开展户籍制度改革, 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 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 以具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 按照实际居住地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实行城乡一元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同时, 应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户籍限制, 积极引导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和大的集镇安家落户, 凡在中小城市和城镇拥有住房并签定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 都允许其登记为城镇户口。

2. 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改革。

加快城镇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优抚安置和计划生育等配套制度的改革, 使符合条件并取得城镇户籍的居民享受同等待遇。逐步构建涵盖农民工子女的基本均等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一并纳入政府保障范围。允许落户城镇的农民继续保留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承包权, 享有原村级集体资产的权益和集体可分配收益, 承担相应义务, 同时允许其依法有偿转让。

(三) 加大投入力度, 大力促进中小城镇发展

1. 多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

积极拓宽小城镇建设筹资渠道,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逐步建立起国家投资引导, 集体、个人、企业、社会共同投资建设城镇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各级政府应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等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 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功能。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广西投资集团、广西城建集团等投融资平台应加强资本资产资金运作, 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筹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 以企业化方式经营城镇, 激活民间资本、盘活土地资产、搞活招商引资, 为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广泛的融资渠道。

2.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小城镇建设、村庄整治、迁村并点和新农村建设,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 完善农村土地交易所运行机制, 规范推进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与小城镇土地进行置换的政策措施, 妥善解决好小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问题, 鼓励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在城镇就业。自治区、市、县应加大对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加强以供水供气、城市道路改造、城市防洪、消防、污水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完善一街 (商业街) 、一场 (小型活动广场) 、一站 (综合文化站) 、一院 (乡镇卫生院) 、一厂 (污水处理厂) , 大力推动城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 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

积极鼓励和引导制造业、商业向中小城镇集中, 对在中小城镇建立配套生产加工基地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的企业, 给予一定的鼓励优惠政策。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以小城镇为中心, 完善农村商业布点, 建设县级配送中心、乡镇和村级商贸网点, 基本实现县县有大型配送中心、乡乡有连锁经营超市、村村有商贸综合服务点。

(四) 坚持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联动推进, 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1. 建立和完善工业化、城镇化结合发展模式, 把广西城镇化发展战略与“14+4”产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 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形成城镇集群内产业分工与专业化配套体系, 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与结构, 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取得集聚经济效应、联合行动效应和制度效应。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等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应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钢铁、林浆纸、修造船、电子信息、粮油加工、新能源等, 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 加快形成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贺州市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应加快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对接, 主动承接东部机械、建材、电子、纺织服装、皮革、家电、船舶配套及再生资源深加工等行业。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等资源富集区城市群应充分利用水电、有色金属、糖等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煤炭、电力、糖业、锰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工业。

2. 坚持以信息化提高城镇化水平。

推动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城镇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 建立完善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电子信息政务服务网络体系, 实现通过网络向企业和公众提供行政审批、产权交易、信息发布、政策查询、资讯查询、业务咨询和在线办理等电子化信息化行政服务。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信息化, 加快电子政务、综合便民服务等城镇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的建设。

(五)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

1. 建立健全城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决策机制和工作机制。

建立各级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给予其办事机构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支持, 强化综合协调职能, 研究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 促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2. 制定和完善城镇化建设考核体系和考核方案。

建立城镇化目标责任制, 由自治区、市、县每年分别对市、县、乡镇推进城镇化工作组织综合考评, 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各级政府督察部门对城镇化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确保城镇化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

3. 建立城镇化发展评估和研究指标体系。

参照国际国内现行城镇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一套完整的城镇统计指标体系、统一数据平台和评估体系, 加强对广西城镇化进程的监测与调控。同时, 相关部门每年应编写广西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 为各级政府制定城镇化政策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转载自《广西社会科学》总第181期)

参考文献

[1]广西统计局.新中国60年广西发展成就综述[EB/OL].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2009 (8) .

[2]王建国, 张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及对策建议[J].郑州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

[3]李秀香, 黄梓桢.加强江西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29) .

[4]马飚.关于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问题[N].广西日报, 2010 (4) :6.

[5]贺林平.广东私营企业突破80万户[N].人民日报, 2009 (11) :26.

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篇8

尤其可喜的是,农民现金收入增速加快。上半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是1995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值得关注的是,从2002年至今的五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持续恢复性增长的好势头。2003年增长了4.3%,2004年增长了6.8%,2005年增长了6.2%,2006年增长了7.4%,达到3587元,与2002年的2476元相比增幅很大。

农业发展出现重大转机,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是全党全社会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懈努力的結果,也和全国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密不可分。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重大判断。

此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

在“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指引下,2004年至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但已有的支农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和强化,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也陆续出台,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的要求,今年初步安排的支农投资约620亿元,比去年年初计划增加90多亿元。这些投资将用于全国农林水利气象和扶贫,农村公路改造、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农产品市场建设等项目。

除了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一系列综合措施,各级政府还切实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乡村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有所加强,村容村貌取得新变化,村庄建设规划开始起步,生活环境改善得到重视。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200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的一项重大决策。到6月底,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2068万人。

同时,从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今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将获得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加快,长期困扰农民的“看病难、吃药贵”问题也将得到缓解。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提前一年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研究和采取措施,切实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统筹,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并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上一篇:古朗月行教学设计下一篇:我爱我的祖国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