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教学设计(通用7篇)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反思: 古朗月行
情境,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从直观上感知古诗描绘的情境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出示第二句诗的动画画面时,许多学生不禁都叫起来:“白玉盘里有房子,它在云朵飞呢。”“不,那是月亮把地上的房子照在上面了。”……学生对多媒体的演示的反映就是对古诗情境美的感悟。我顺其思维,引导学院生划出李白眼里的月亮是怎样的,使学生与古诗产生了共鸣。因此摆脱了逐字解释,死记硬背古诗的教法。
二、古诗教学应以美的韵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实践行为,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在处理阅读与感悟上,从易到难:先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古诗,再理解性朗读,最后以图文结合,加予想象读。让学生参与读书,自主读书,从读书中感悟古诗。在想象读的这个环节,学生的读后,我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反映是多元的,而且非常的活跃,也许就是学生的阅读的个性化的反映吧。
三、在处理学生朗读上,在本节课里我有两次的范读,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示范。但是在让学生理解后读古诗的环节中,我发现学生无论是语调、语速都模仿我的。在怎样才能读出学生的个性?怎样才能让学生把对古诗的感悟,通过声音和表情呈现出来?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逐步树立一个我为什么这样读的思想。这样学生的读书才能真正地体现个性。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篇2
【注释】
(1)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 属《杂曲歌辞》。
(2) 瑶台: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3) 仙人: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吴刚。垂两足:由月亮上的阴影想象而成。
(4) 桂树: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桂树。团团:聚成一团。
(5) 白兔捣药: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白兔在桂树下捣药, 吃了此药可以长生不老。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那是月亮, 把它称做白玉盘。又疑心它是瑶台的明镜, 飞上了高高的青云端。月宫里的仙人生着双脚, 一棵棵桂树聚成一团。桂树下的白兔捣成了仙药, 请问是给谁去品尝?
【赏析】
诗人首先回忆自己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做“白玉盘”“瑶台镜”, 二者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 (jiǎo) 洁可爱。接着又运用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描写月宫中的仙人等景物, 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最后以疑问作结, 准确地表现了儿童天真、好奇的本性。
这首诗语言精练, 比喻恰当。“白玉盘”“瑶台镜”“青云端”色泽明艳, 外形晶莹、玲珑;“呼”“疑”“问”这三个动词传神地刻画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极具童趣。
【作者】
李白 (701—762年)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天水附近) 。他的一生, 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 (742年) , 因道士吴筠的推荐, 被召至长安, 供奉翰林。因文章有风采而名动一时, 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 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 晚年漂泊于东南一带, 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著有《李太白集》。屈原而后, 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 集中提高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的诗人。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赋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 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之评,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 世称“李杜”,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篇3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朗月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图文结合知道古诗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内容分析:
《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原16行,课文节选其前4行。诗人以比喻的形式把月亮的形和美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出来。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感悟、背诵课文以及从朗读、感悟中感受到月亮地美妙和神奇。
学生分析:
学生对生字的掌握经过一个多学期已经归纳了一定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课前已经运用拼音读好了古诗。但对古诗描绘的情境可能感悟不深。
设计理念: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感悟古诗。遵循学习规律,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后朗读。
教学准备:生字卡、CAI课件。
教学过程: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叶圣陶爷爷写的《小小的船》,还记得吗?
2.学生背诵《小小的船》
3.叶圣陶看到弯弯的月亮想象成了小小的船,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看到了圆圆的月亮他想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古朗月行》。(板书:古朗月行)
设计意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
过渡:老师读的怎样?想和老师比赛吗?要想超越老师不难,只要你认识这些朋友,你就成功了一半。(出示生字:朗、识、玉、盘)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给学生带来第一次对课文韵律美的熏陶,又激起学生与教师赛读的自信心,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生字的目的。)
2.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这根拐棍自学生字。
(2)检查、巩固生字。(采取小组读、同桌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认读生字。)
(3)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和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你的生字朋友。
3.初读古诗。(要求:准确、通顺。)
(1)初读古诗,随文识记字。(把生字新朋友送回家,试读古诗,边读边动笔划出生字。)
(2)再读古诗,互评自查,力求准确、通顺。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随文识字,达到巩固知识,体验知识过程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图文结合,感悟、理解古诗。
过渡:同学们都能把古诗读准确、通顺了,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李白一起去观赏美丽的月亮。
1.学习第一句诗。
(1)观察、想象、描述图画。(电脑出示:一个小孩在晴朗的夜空里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学生说图。
(2)图文理解第一句诗。
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小李白把月亮叫作了什么?请同学们动笔划一划古诗中哪两行诗是描写这幅图的。
师:为什么小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
(3)图文对照读第一句诗。
2.学习第二句诗。
(多媒体慢慢出现圆圆的月亮中倒影着亭台楼阁,在蓝色的云中飘动。)
过渡: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玉石的盘子,可好像不像盘子,瞧,月亮更像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中划出描述这幅图的诗句。
(1)学生观察图画。
(2)学生划出古诗中的第二句。
(3)学生结合图画进行读第二句古诗。
(4)学了这句古诗,你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表象是学生理解古诗的桥梁,此环节把CAI课件当作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既引起学生对古诗理解的兴趣,又能把图文结合起来,只要学生能通过看图,划出与之对应的诗句就能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古诗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来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整体感悟,指导朗读。
师: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它是梳妆用的镜子,飞到蓝蓝的云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来把古诗读好。(结合图画)
(1)学生根据课件读古诗。
(2)教师范读。(要求注意听老师读,划出停顿和重音。)
(3)学生练读。
(4)赛读。(按照划出的停顿和重音让学生自评、互评。)
(5)学了这首古诗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将不再是“小和尚念经”。而是根据语言和意像的联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走进课文,感悟成诵。
1.学生想象读古诗。
师: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读得越投入,眼前的景物就会更清楚。
2.学生指画读古诗。
师: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3.配乐诵读。
4.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方法。通过想象读、图文结合读、配乐读让学生在流利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境,以此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1.认读“会写”生字。
2.出示田字格生字。
3.指导观察占格位置。
4.范写、讲解、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把字写好必须要从每一节课、每一个字做起。坚持训练让学生观察、分析、联系的写字习惯。)
板书设计: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教学反思:
一、本教学设计的实施中,我通过多媒体再现古诗情境,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从直观上感知古诗描绘的情境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出示第二句诗的动画画面时,许多学生不禁都叫起来:“白玉盘里有房子,它在云朵飞呢。”“不,那是月亮把地上的房子照在上面了。”……学生对多媒体的演示的`反映就是对古诗情境美的感悟。我顺其思维,引导学院生划出李白眼里的月亮是怎样的,使学生与古诗产生了共鸣。因此摆脱了逐字解释,死记硬背古诗的教法。
二、古诗教学应以美的韵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实践行为,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在处理阅读与感悟上,从易到难:先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古诗,再理解性朗读,最后以图文结合,加予想象读。让学生参与读书,自主读书,从读书中感悟古诗。在想象读的这个环节,学生的读后,我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反映是多元的,而且非常的活跃,也许就是学生的阅读的个性化的反映吧。
三、在处理学生朗读上,在本节课里我有两次的范读,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示范。但是在让学生理解后读古诗的环节中,我发现学生无论是语调、语速都模仿我的。在怎样才能读出学生的个性?怎样才能让学生把对古诗的感悟,通过声音和表情呈现出来?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逐步树立一个我为什么这样读的思想。这样学生的读书才能真正地体现个性。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文内容,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对古诗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大挂图(投影片)以及课文朗读CD。
教学设计参考
1、出示圆月图,说说你看见的圆月像什么。
2、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看见的月亮又像什么呢?想知道吗?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古朗月行》。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画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抽读生字,订正生字读音。
4、再读课文,说说作者小时候看见的月亮像什么。
1、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1、打乱顺序认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2、运用基本笔画和已学熟字分析、记忆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朗、呼、疑、镜、碧”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2.出示朗月的画面。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题,范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
(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又当作“瑶台镜”。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
(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
(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四、识记生字字形。
1.自学生字。
2.小组内交流。
3.班内交流,指导“作、台”。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扩展:画一幅有关月亮的图画。
《古朗月行》李白 篇4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李白诗鉴赏: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创造性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勾勒出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形象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稚趣。“呼”、“疑”这两个动词,更显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拈来,却是情采俱佳。接着,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之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借用这一神话传说,描绘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是蟾蜍食月造成,月亮被蟾蜍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月亮既然已经沉没而迷惑不清,还有什么可赏的呢!
不如趁早走开吧。“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宦官外戚擅权。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指这一昏暗局面。
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原文 篇5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朗月行》为乐府旧题,鲍照有此题诗。诗前半回忆幼时观月之印象,运用丰富想象及神话传说构成瑰丽诗境,纯用童稚口吻,清浅真率。后半写月蚀,仍用神话传说,以蟾蜍蚀影喻指朝中奸佞,希望有后羿般的人射落九乌,廓清天下。意境含蓄。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于《杂曲歌辞》。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所以称《古朗月行》。这首诗共有十六句,这里只节选开头八句,这八句意思可以独立成篇,适合少年儿童阅读背诵。
在这首小诗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全诗】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
①瑶台: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②仙人二句:古代传说月亮中有仙子和桂树,月初生时只见仙人两足,变圆后才能见仙人和桂树全形,见《太平御览》卷四引虞喜《安天论》。何:一作“作”。团团:圆形貌。
③白兔二句:传说月亮中有白兔捣药。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 白兔捣药。”与谁:一作“谁与”。
④蟾蜍:《淮南子·精神训》:“月中有蟾蜍。”高诱注:“蟾蜍:虾蟆也。”传说月中蟾蜍食月造成月蚀。圆形,指月。
⑤此句谓月在夜间已是残月。大明:《文选》卷十二木华《海赋》:“大明摝辔于金枢之穴。”李善注:“言月将夕也。大明,月也。”
⑥此句谓上古时后羿曾射落九个太阳。古代传说唐尧时十个太阳并出,草木焦枯。尧令羿射落九个太阳,其中的三足乌都被射死,羽毛纷纷掉下。后人就把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⑦此句谓月亮遭遇如此灾难,失去了光彩。阴精:指月亮。张衡《灵宪》:“月者,阴精之宗。”沦惑:灾难,蒙蔽。
⑧去去:催人速去之词。
⑨二句为月被蚀而忧伤。凄怆:一作“侧怆”。
【赏析】
这首诗前八句以朴素纯真的笔触描绘了童年的美好记忆,写得那么明白畅晓而又自然,一串瑰丽奇特的传说,构筑了一个优美神奇、玲珑剔透的神话世界,一个个稚气的疑问,把一个孩童对月亮的种种不解心理刻画得十分细致。五六两句形容月初升时逐渐明朗的情况。俗传月中有仙人与桂树,月初升时但见仙人的脚,渐明才能看到仙人与桂树全影。后八句写月蚀。“蟾蜍”二句,言月渐亏渐残。传说月中有蟾蜍(虾蟆)食月。大明即月。“羿昔”二句,言古代善射者羿,射落九个太阳,使天和人都免除灾难。“乌”指日。“阴精”二句,言月遭此劫难,失去光彩,已不能观赏。阴精指月。末二句写为月之被蚀而忧伤。这八句,前人以为有所讽刺,但寓意不明。
想象的丰富与奇特是李白诗的重要艺术特色。在他的诗中,我们不仅常常看到他借助于神话和历史传说,构造幻想世界,还能看到他在现实生活的常见事物中,以我之情夺物之情,驰骋想象,创造出人意表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形象。这首《古朗月行》可谓二者兼有。
(“蟾蜍”句)暗指贵妃能惑主听。与《古风》中“蟾蜍薄太清”篇同意,但《古风》指武惠妃,此指杨贵妃,各有主意也。(沈德潜《唐诗别裁》)
忧禄山将叛时作。月,后象;日,君象。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蜍蚀月明,以喻宫闱之盅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若非沉溺色荒,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萧士赟谓禄山叛后所作者,亦误。(陈沆《诗比兴笺》卷三)
【鉴赏】
诗的开头两句是说诗人幼年时分辨不清事物,见到清亮的.圆月,想到家中白玉做的盘子跟它相像,就称它为白玉盘了。接着诗人又觉得对月亮称白玉盘不妥,白玉盘怎么会飞到空中去呢?因此又以为是王母娘娘的那面宝镜偷偷地飞出来在高高的云层里玩耍。这里一个“呼”字一个“疑”字准确地传达出儿童好奇和天真的心理。
下面的四句诗中诗人又联想到古老的神话传说,并加以大胆的想像,再次向明月发问,表现出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
这首小诗,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出了一个神奇瑰丽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鉴赏要点】
[1]名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比喻形象生动、新颖别致。
大班古诗教案古朗月行 篇6
——彭晓和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这首诗的意境。
2、能认读古诗中得生字“朗”、“行”、“盘”、“疑”、“端”,能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1.本课生字卡片,观月图片。
2、幼儿已经了解李白这个人。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非常神秘的客人,是我国古代非常出名的天才诗人,大家都叫他“诗仙”,谁能猜出他是谁呢?(在上节课中教师提过李白,幼儿回忆上节课学习过的《静夜思》的作者)他的名字就叫做李白。
(设计意图:通过让幼儿猜诗人的名字,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所学的古诗的作者)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静夜思》的内容,并请幼儿完整的背诵。
师:我们这昨天也学过一首 李白的诗,谁还记得那首诗的名字?
师:那你能把这首诗完整的背下来吗?(分组再集体一起背诵)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更多李白写过的诗,并请个别幼儿表演背诵。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昨天刚学的故事现在就已经会背了,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李白写的诗呢?你会背诵吗?(设计意图:回忆复习古诗《静夜思》,同时回忆幼儿自己知道的李白写的古诗,引出活动主题)
二、呈现活动主题
1、教师将挂图遮挡住,露出月亮,不提示幼儿这是月亮,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说说它像什么。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一下老师的这张纸上有什么?你觉得它应该会是什么?(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2、教师揭下遮挡的纸让幼儿观看图片,3、自己认出月亮。引出主题
师:这个是李白小时候看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教师揭下遮挡纸)
师:他看到的是什么?(月亮)李白小时候,有一天在晚上抬头忽然看到天上有一个大大圆圆的又白白亮亮的东西,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不认识月亮。于是,他也和你们一样看这它觉得很像白玉做的盘子,于是就叫月亮“白玉盘”。后来他才知道这原来是月亮,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叫“古朗月行”,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教师朗诵古诗)(设计意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思,提高幼儿学古诗的兴趣和动力。)
师:李白真是有趣,他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李白又把月亮想象成什么了呢?
师:哇,李白又把月亮当成了“瑶台镜”。小朋友们猜猜看瑶台镜是什么东西?
师:这个瑶台镜是神话故事里的王母娘娘用的镜子哦。(可解释一下瑶台镜是什么。(添加点神话色彩))
师:诶,老师是怎么知道李白吧月亮当成了瑶台镜的?(引导幼儿自己说出诗句“又疑瑶台镜”)
师:那诗中说瑶台镜怎么了?谁知道?可再次朗诵古诗,引导幼儿自己说“出飞入青云端”
(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说出诗句,帮助幼儿回忆诗句,记忆古诗)
三、记忆、背诵古诗
3、教师带领幼儿熟读古诗并认读生字
师:李白小时候想象力真是丰富,他呀“小时不识月”,后来将月亮“呼作白玉盘”,但是又不确定“又疑瑶台镜”,却又好奇瑶台镜怎么就“飞入青云端”。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来朗诵一次吧。(幼儿跟读古诗)
师:小朋友们读的真好听!这两首里面的字宝宝都认识了吗?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老师这里有几个字不认识,谁能帮帮老师呀?(出示生字卡片,请会的幼儿读。孩子们都不会的话可以“场外求助”游戏。)
4、能认读生字以后尝试背诵诗句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上面的字宝宝了,那我们一起看着自己认识的这些字宝宝吧这首诗完整的读一次吧。
师:小朋友们读的声音真响亮真好听。现在我想请小朋友,用李白这首诗里的话,告诉老师;李白小时候看月亮的故事。看看谁说的最好。
师:小朋友们说都很好听。既然小朋友们都会讲故事了,那我们一起试着不看这些字宝宝把这首古诗背出来给老师听听看,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幼儿集体背诵,在分组背诵)
四、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月亮吗?那你们喜欢李白观看月亮的这首诗吗?它叫什么呀?你们回家以后愿意把李白看月亮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吗?你愿意把李白的这首诗也念给爸爸妈妈听吗?
师:那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吧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吧,再见!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这首诗的意境。
2、感受中秋之夜月儿的美丽、神奇。
3、感受古诗的韵律,会用简单的动作配合古诗的朗诵。活动准备:
1.古诗课件、音乐。
2、幼儿了解有关月宫的神话。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吸引幼儿兴趣。
中秋节刚过,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你看到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吗?
二、呈现活动主题
1、教师出示月亮,不提示幼儿这是月亮,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说说它像什么。师:小朋友,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幼儿发挥想象,说说像什么。)
2、出示图片李白,简单介绍作者。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古代的客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大家都叫他“诗仙”。
3、学习古诗。
出示图片李白看月亮。
师:李白小时候,有一天在晚上抬头忽然看到天上有一个又圆又亮的东西,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认识月亮。他觉得很像白玉做的盘子,于是就叫月亮“白玉盘”。
后来他才知道这原来是月亮,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叫“古朗月行”,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教师朗诵古诗、配上音乐)
师:李白真是有趣,他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又把月亮想象成什么了呢?
李白又把月亮当成瑶台镜,小朋友们猜猜瑶台镜是什么东西?
师:这个瑶台是神话故事里的王母娘娘住的地方,瑶台镜就是王母娘娘用的镜子哦。出示瑶台和镜子
师:为什么李白会把月亮当成瑶台镜呢?月亮和瑶台镜有什么一样的吗? 师:诗中说瑶台镜怎么了?
可再次朗诵古诗,引导幼儿自己说“出飞在青云端”。(重点理解前四句)
三、完整理解古诗含义,配乐朗诵古诗。
1、理解前四句的古诗含义
师:李白小时候想象力丰富,不认识月亮,就呼作白玉盘”,但是又不确定“又疑瑶台镜”,却又好奇瑶台镜怎么就“飞入青云端”。(幼儿跟读古诗)学习理解后四句古诗含义 教师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月亮上都有些什么呀?(幼儿讲述、幼儿基本上都知道嫦娥奔月)教师小结:哦,有嫦娥、有桂树、有玉兔,原来你们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①、出示嫦娥坐月宫里的图片 师:你们看到什么? 幼儿简述。
②、引导幼儿更加细致的观察画面 教师小结:
你们看像不像仙人把双脚垂下来坐在月宫里呢?那桂树长得多茂盛呀。咦?白兔手里好像拿了什么东西?(幼儿讲述)月宫里有这么多好玩的事,你们想不想去月宫里玩一玩呢?让我们完整的听一次古诗。③、完整倾听古诗
④、教师边解释古诗含义,幼儿尝试着念古诗。
3、朗诵古诗。
师:幼儿分组练习。感受古诗的韵律
师:你觉得这首古诗怎么念最好听?(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各种念古诗的形式,比如速度、动作、节拍等,教师适当的引导,与幼儿一起互动)通过音乐,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古诗的乐趣
师:这首好听的古诗,我们还可以用歌曲来唱一唱呢。(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唱一唱,感受念唱古诗的乐趣)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月亮吗?那你们喜欢李白观看月亮的这首诗
吗?它叫什么呀?(古朗月行)原来在月亮上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你们回家以后可以把李白看月亮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把这首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古朗月行》精品教学设计07-29
《古朗月行》 李白07-01
古朗月行教案06-03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10-24
朗月作文06-30
识字教学教学设计07-27
生字教学教学设计10-21
一双手教学设计教学05-23
《竹石》教学设计-教学教案10-08
《问路》教学设计-教学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