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通用6篇)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 篇1
李白《古朗月行》全诗原文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朗月行》为乐府旧题,鲍照有此题诗。诗前半回忆幼时观月之印象,运用丰富想象及神话传说构成瑰丽诗境,纯用童稚口吻,清浅真率。后半写月蚀,仍用神话传说,以蟾蜍蚀影喻指朝中奸佞,希望有后羿般的人射落九乌,廓清天下。意境含蓄。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于《杂曲歌辞》。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所以称《古朗月行》。这首诗共有十六句,这里只节选开头八句,这八句意思可以独立成篇,适合少年儿童阅读背诵。
在这首小诗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全诗】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
①瑶台: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②仙人二句:古代传说月亮中有仙子和桂树,月初生时只见仙人两足,变圆后才能见仙人和桂树全形,见《太平御览》卷四引虞喜《安天论》。何:一作“作”。团团:圆形貌。
③白兔二句:传说月亮中有白兔捣药。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 白兔捣药。”与谁:一作“谁与”。
④蟾蜍:《淮南子·精神训》:“月中有蟾蜍。”高诱注:“蟾蜍:虾蟆也。”传说月中蟾蜍食月造成月蚀。圆形,指月。
⑤此句谓月在夜间已是残月。大明:《文选》卷十二木华《海赋》:“大明摝辔于金枢之穴。”李善注:“言月将夕也。大明,月也。”
⑥此句谓上古时后羿曾射落九个太阳。古代传说唐尧时十个太阳并出,草木焦枯。尧令羿射落九个太阳,其中的三足乌都被射死,羽毛纷纷掉下。后人就把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⑦此句谓月亮遭遇如此灾难,失去了光彩。阴精:指月亮。张衡《灵宪》:“月者,阴精之宗。”沦惑:灾难,蒙蔽。
⑧去去:催人速去之词。
⑨二句为月被蚀而忧伤。凄怆:一作“侧怆”。
【赏析】
这首诗前八句以朴素纯真的笔触描绘了童年的美好记忆,写得那么明白畅晓而又自然,一串瑰丽奇特的传说,构筑了一个优美神奇、玲珑剔透的神话世界,一个个稚气的疑问,把一个孩童对月亮的种种不解心理刻画得十分细致。五六两句形容月初升时逐渐明朗的情况。俗传月中有仙人与桂树,月初升时但见仙人的脚,渐明才能看到仙人与桂树全影。后八句写月蚀。“蟾蜍”二句,言月渐亏渐残。传说月中有蟾蜍(虾蟆)食月。大明即月。“羿昔”二句,言古代善射者羿,射落九个太阳,使天和人都免除灾难。“乌”指日。“阴精”二句,言月遭此劫难,失去光彩,已不能观赏。阴精指月。末二句写为月之被蚀而忧伤。这八句,前人以为有所讽刺,但寓意不明。
想象的丰富与奇特是李白诗的重要艺术特色。在他的诗中,我们不仅常常看到他借助于神话和历史传说,构造幻想世界,还能看到他在现实生活的常见事物中,以我之情夺物之情,驰骋想象,创造出人意表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形象。这首《古朗月行》可谓二者兼有。
(“蟾蜍”句)暗指贵妃能惑主听。与《古风》中“蟾蜍薄太清”篇同意,但《古风》指武惠妃,此指杨贵妃,各有主意也。(沈德潜《唐诗别裁》)
忧禄山将叛时作。月,后象;日,君象。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蜍蚀月明,以喻宫闱之盅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若非沉溺色荒,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萧士赟谓禄山叛后所作者,亦误。(陈沆《诗比兴笺》卷三)
【鉴赏】
诗的开头两句是说诗人幼年时分辨不清事物,见到清亮的.圆月,想到家中白玉做的盘子跟它相像,就称它为白玉盘了。接着诗人又觉得对月亮称白玉盘不妥,白玉盘怎么会飞到空中去呢?因此又以为是王母娘娘的那面宝镜偷偷地飞出来在高高的云层里玩耍。这里一个“呼”字一个“疑”字准确地传达出儿童好奇和天真的心理。
下面的四句诗中诗人又联想到古老的神话传说,并加以大胆的想像,再次向明月发问,表现出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
这首小诗,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出了一个神奇瑰丽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鉴赏要点】
[1]名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比喻形象生动、新颖别致。
[3]多引用神话故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这首诗的意境。
2、感受中秋之夜月儿的美丽、神奇。
3、感受古诗的韵律,会用简单的动作配合古诗的朗诵。活动准备:
1.古诗课件、音乐。
2、幼儿了解有关月宫的神话。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吸引幼儿兴趣。
中秋节刚过,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你看到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吗?
二、呈现活动主题
1、教师出示月亮,不提示幼儿这是月亮,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说说它像什么。师:小朋友,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幼儿发挥想象,说说像什么。)
2、出示图片李白,简单介绍作者。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古代的客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大家都叫他“诗仙”。
3、学习古诗。
出示图片李白看月亮。
师:李白小时候,有一天在晚上抬头忽然看到天上有一个又圆又亮的东西,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认识月亮。他觉得很像白玉做的盘子,于是就叫月亮“白玉盘”。
后来他才知道这原来是月亮,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叫“古朗月行”,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教师朗诵古诗、配上音乐)
师:李白真是有趣,他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又把月亮想象成什么了呢?
李白又把月亮当成瑶台镜,小朋友们猜猜瑶台镜是什么东西?
师:这个瑶台是神话故事里的王母娘娘住的地方,瑶台镜就是王母娘娘用的镜子哦。出示瑶台和镜子
师:为什么李白会把月亮当成瑶台镜呢?月亮和瑶台镜有什么一样的吗? 师:诗中说瑶台镜怎么了?
可再次朗诵古诗,引导幼儿自己说“出飞在青云端”。(重点理解前四句)
三、完整理解古诗含义,配乐朗诵古诗。
1、理解前四句的古诗含义
师:李白小时候想象力丰富,不认识月亮,就呼作白玉盘”,但是又不确定“又疑瑶台镜”,却又好奇瑶台镜怎么就“飞入青云端”。(幼儿跟读古诗)学习理解后四句古诗含义 教师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月亮上都有些什么呀?(幼儿讲述、幼儿基本上都知道嫦娥奔月)教师小结:哦,有嫦娥、有桂树、有玉兔,原来你们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①、出示嫦娥坐月宫里的图片 师:你们看到什么? 幼儿简述。
②、引导幼儿更加细致的观察画面 教师小结:
你们看像不像仙人把双脚垂下来坐在月宫里呢?那桂树长得多茂盛呀。咦?白兔手里好像拿了什么东西?(幼儿讲述)月宫里有这么多好玩的事,你们想不想去月宫里玩一玩呢?让我们完整的听一次古诗。③、完整倾听古诗
④、教师边解释古诗含义,幼儿尝试着念古诗。
3、朗诵古诗。
师:幼儿分组练习。感受古诗的韵律
师:你觉得这首古诗怎么念最好听?(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各种念古诗的形式,比如速度、动作、节拍等,教师适当的引导,与幼儿一起互动)通过音乐,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古诗的乐趣
师:这首好听的古诗,我们还可以用歌曲来唱一唱呢。(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唱一唱,感受念唱古诗的乐趣)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月亮吗?那你们喜欢李白观看月亮的这首诗
吗?它叫什么呀?(古朗月行)原来在月亮上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你们回家以后可以把李白看月亮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把这首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古朗月行 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朗、呼、疑、镜、碧”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背诵古诗。
学习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2.出示朗月的画面。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题,范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
(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又当作“瑶台镜”。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
(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
(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四、识记生字字形。
1.自学生字。
2.小组内交流。
3.班内交流,指导“作、台”。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扩展:画一幅有关月亮的图画。
关山月
节选
学习内容:课本33页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2: 搜集资料、思考交流
3: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法学法:诵读法。
学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复习
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前面学过的唐诗:《咏鹅》、《静夜思》、《春晓》、《早发白帝城》
引入新课
1、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一幅月亮从山升起的图画。
2、出示标题《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
3、先老师带感情地读一遍,然后领读,让学生跟读。
4、反复不断地领他们读几遍,当他们有进步时,及时地给予表扬。
5、让学生单独读,不会之处老师引导,当他们表现比较好时,进行奖励。
6、带领学生分析每句诗的意思。并动笔画一画。
总结
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希望下一次继续,表现不好的学生,希望改正。
板书设计: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
学习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这首诗的情感和节奏,基本达到学习目标。
不足之处:
学生的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主要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培养,不应该因为学生年龄小就忽视这一点。
古朗月行改写作文 篇4
月亮还没升起来,小李白和哥哥的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在盘子里那又大又圆的月饼,他把手伸出去又缩回来,想吃却不敢吃,因为一家之主父亲没发话,谁也不敢动一下。妈妈看到他们两个人瞪大了眼睛,流着口水,便笑着对他们说:“想吃月饼可以,但你们两个把天上的月亮比喻比喻,我来看看谁比喻得最恰当,这个月饼就奖励给那个人。”
此时,一轮圆月升上了天空,洒下皎洁的光芒,月宫仙子仿佛也在打量这个世界。李白和哥哥仰着头看着月亮,都看呆了!后来,哥哥看了一下月饼下的盘子说:“有了!月亮白白的,圆圆的,好像一个盘子啊!”
父亲摇摇头,有点不满意地说:“月亮可是圣物,怎么可能用凡间的物品来比喻它呢?说月亮是盘子,那不是玷污吗?”
这时,小李白急中生智说:“这个月亮像一个白玉做成的盘子!”
父亲摇摇头说:“玉质高洁,比你哥哥要好一些,但还是有点不足,玉是凡间之物,怎么能比月亮?”
小李白又说:“我知道了,月亮又好似王母娘娘的镜子,在青云之上飞着。”
父亲笑了起来:“孺子可教也,未来一定能成为大诗人!”
《古朗月行(节选)》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朗、呼、疑、镜”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材说明
《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诗,全诗16行,课文节选其前4行。诗句的意思是:年幼时不认识月亮,称它为白色的玉盘。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云间。作者以神话般的想象,赞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
掌握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在圆月的日子观看月亮,想象一下,它像什么。收集描写月亮的图片、儿歌、谜语。
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月亮的放大图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勾画出生字,反复读生字,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行”是后鼻音,“时”和“识”是同音字,“作”是平舌音。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抽生检查,并随时纠正错误读音。
根据字形结构特点,采用部件结合法或熟字加部件法记忆字形。
“时”由熟字“日”加部件“寸”构成;
“识”由熟字“只”加部件“讠”构成;
“台”由熟字“口”加部件“厶”构成;
“作”由部件“亻”和“乍”构成。
理解“台”的字义时,教师可手指讲台,明白“台”就是高平的建筑物,还可以让学生组词扩词,如:戏台、主席台、柜台等,积累词汇。
2.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的间架结构有相似之处,可指导学生归类观察范字,练习写字。如“台、古”都是上下结构,这两个字下面的“口”在下半格居中。其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两边不要分得太开。可重点指导“彳”的写法:上撇较短,下撇稍长,竖对准上撇中部,从下撇起笔。
(三)朗读指导
朗读时可借助挂图,想象自己在宁静的夜晚面对圆月欣赏的情景,语速稍慢些。先听听老师或录音的朗读,再反复练习,注意读出节奏与韵脚。更多内容请访问new.060s.com
(四)练习提示
第三题是复习生字的练习。先要引导学生注意每组的两个字读音相同,比比它们字形的差别,再通过反复读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第四题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夜空的兴趣,加深对古诗的感受。注意提醒学生仔细认真地看,边看边展开想象,然后画一幅画。观察的日期可根据当地天气情况灵活安排。
(五)扩展活动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月亮的不同形状及自己的感受。
2.读一首描写月亮的儿歌、谜语、诗歌。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出示挂图,启发想象。
观察画面,联系课前观察,说说月亮像什么。
(二)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读生字“古、行”。认识“朗”。
注意读准两个后鼻音。
(三)自读课文,思考:诗人说的圆月和你想的哪儿一样,哪儿不同?相机出示生字:时、识、作、台,简要说说第三、四行的意思。(只要学生大致了解,不要求解释诗句。)
(四)练习朗读、背诵。
(五)指导书写。
(六)展示、交流学生画月亮的图画。
五、参考资料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直把四川认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有名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艰难,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诗歌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古朗月行》是一首乐府诗。原诗16行8句,为适合小学生阅读,只摘用了前4行作为课文。因诗人鲍照曾著有《朗月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2.《古朗月行》原诗
小时不识月,蟾蜍蚀圆影,呼作白玉盘。大明夜已残。
又疑瑶台镜,羿昔落九鸟,飞在青云端。天人清且安。
仙人垂两足,阴精此沦惑,桂树何团团!去去不足观。
白兔捣药成,忧来其如何?
问言与谁餐?凄怆摧心肝。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 篇6
罗秋苗
教学背景: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我校正开展“诵读经典”的课题研究,怎样上好古诗,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古朗月行》教学设计,是我校开展“诵读经典”课题研究的探讨课,它向我们展示了古诗教学“读——理解——创设情境感悟——背诵”四大环节的具体实施。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图文结合知道古诗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3、从朗读、感悟中感受到月亮的美妙和神奇。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初步感受月亮的美妙。
1.同学们,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评: [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师一开课就以猜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2、初步感受月亮的美妙.
从哪句诗读懂的?课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什么是“白玉盘”?为什么小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
课件:白玉盘
月亮比较图。引导生说话:圆圆的月亮和圆圆的玉盘很像。(3)、体会小李白的可爱。师:现在大家就是正在看月亮的小李白。小李白,你喜欢怎样看月亮呀?
生:我托着下巴看,我可以仰着头看„„
师:大家看月亮的姿势真多!好的,你们想怎样看就怎样看吧。小李白,你看,天空那又圆又亮的东西是什么呀?
生:是白玉盘呀!
是玉盘飞上天上了吧?
(4)这个小李白,他不„„(认识月亮)把月亮叫做„„(白玉盘),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天真、可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试试看。
(5)品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自由读——点名5人读——
从你轻快的声音,老师感受到了你的可爱!——大家也这样读一读)
(评:化学生为小李白,问题“小李白,你喜欢怎样看月亮呀”“你把那又园又亮的东西叫什么呀?”的设置,帮助学生理解了诗的意思,也再创了古诗的情境,学生体会到了李白儿童时代的天真可爱。)
过渡:一个个小李白善于想象,认真学习,积极发言,真是天真可爱呀!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美丽的故事。学习第二句
1、讲故事。
传说,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也枯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拉开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于是,很多人来向后羿学射箭。有个叫蓬蒙的坏青年
来了许多月亮上的秘密,谁想了解就抓住机会吧。”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个个充满童稚的问题:“嫦娥长得怎么样?”“月亮上真的有桂花树吗,它真的砍不断吗?”由孩子们发出来时,我想:孩子们不也是一个个小李白吗?)
5、背诵指导。
师:古诗可是我们国家文化艺术的精品呢,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背。试试看谁能把它背下来。(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老师请一个同学背诵)
师:你背得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读多了就背得了。
老师:这叫熟读成诵。
生:我想到玉盘和瑶台镜就背得了。
师:想画面背下来的,也是好办法。
生: 我把诗当歌唱了,觉得好玩就背得了。
师:你背诗背出趣味来了,好!同学么各有各的方法,请用喜欢的方法背吧!
七、小结:今天和咱们班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古朗月行》,感受了月亮的美丽和神奇,小李白的天真可爱,真开心!让我们跟着一段欢快的音乐,再次进入诗的天地吧!读一遍,下课!
在情趣盎然中学古诗
——《古朗月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诗。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在教学中,罗老师把握
他们去品读古诗。
这节课也存在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一、在处理学生朗读上,我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古诗。但怎样才能读出学生的个性?怎样才能让学生把对古诗的感悟,通过声音和表情呈现出来?我缺少这方面的技巧指导。建议罗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逐步树立一个我为什么这样读的思想。这样学生的读书才能真正地体现个性。
二、课可以更简约一些,更紧凑些。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推荐阅读:
《古朗月行》 李白07-01
古朗月行教案06-03
《古朗月行》精品教学设计07-29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09-23
朗月作文06-30
杜甫《天末怀李白》全诗翻译及赏析06-06
《春日忆李白》全诗注释及翻译和赏析08-27
李白《相和歌辞·胡无人行》全诗翻译赏析06-04
李白《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全诗翻译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