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2024-09-20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精选8篇)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篇1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自治区纪委第三次全会,以及地区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关于纠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现提出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一、主要任务 的纠风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新的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开展的专项治理取

得新进展。同时进一步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不断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吐鲁番提供有力保证。

加强对市场价格调控政策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对市场价格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市场价格调控政策的具体措施,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对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和企业经营秩序的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坚决纠正教育、卫生、涉农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1、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督促各级政府履行投入和监管责任,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杂费、免教科书费政策的落实,推进城市义务教育阶

段中小学生免杂费和试行免教科书费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逐步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收费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与所在地学生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年内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任务,并向高中阶段拓展。继续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等。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凡是与国家教育收费政策不符合的文件规定一律废止,禁止任何部门和学校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和开办有偿补习班。坚持和完善教育经费拨付、学校经费收入及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制度。

2、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措施。积极促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医保结算办法,逐步从根本上解决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建立卫生系统违纪违法处分制度,落实《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指导意见》,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全面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坚持和确保政府拥有采购网络平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同时规范推进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完善医药价格监管办法,强化药品生产经营监管,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用药定点生产,试行农村、社区药品零差价供应机制。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强化生产检查和质量抽查。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落实公立医院院长行风建设责任制,推进大型医院巡查制度。

3、纠正损害农牧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对涉农乱收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完成对涉农收费文件和项目的专项清理,坚决纠正和查处涉农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集资摊派问题。对各县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惠农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

查,坚决查处截留、挪用和克扣涉农补贴款等问题。纠正新农村建设中不顾农牧民实际承受能力,强拆强建、盲目建设等加重农牧民负担的行为。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征占农村集体土地和农牧民承包地中的损害农牧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加强监管的长效机制。督促、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

进一步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

1、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全面清理、审核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单位举办的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着力解决过多过滥问题,实现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大幅减少、保留项目发挥积极作用、基层企业群众负担明显减轻的目标,并制定长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2、控制和规范党政机关举办节庆活动。加强对中办、国办《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党政机关举办节庆活动的通

知》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清理不符合规定的节庆活动,严肃查处滥用公共财政资金,利用行政权力拉赞助、搞摊派,以及利用举办节庆活动谋取私利等问题。

3、继续深化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督促牵头和责任部门切实承担起治理责任,积极探索推进行政执法改革等源头治理的措施,并纳入常态管理。巩固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等工作治理成果。各县、各部门可根据本县、本行业存在的突出不正之风,结合其他专项治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清理纠正工作。

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工作。

督促各部门各行业按照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严格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强化对全系统的监管和指导责任。要在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广泛深入开

展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纪观念教育,筑牢抵御不正之风的思想道德防线。没有承担纠风专项治理的部门和行业,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防止成风,取信于民。建立和完善行业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推进部门和行业的文明诚信建设和道德规范建设。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健全部门和系统的内部监督,加强专门机关的外部监督,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特别是要从改革体制机制、解决利益驱动问题入手,逐步建立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政风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和人民满意的政府部门活动,坚持正面引导,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围绕纠风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广泛开展对基层站所、学校、医院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

和行业的评议。今年将重点评议环保、教育、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等部门。6个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包括工商、地税、国土资源、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交通等,要按照重点部门评议方法开展自查自评,地区行署纠风办将重点进行督察指导。同时继续对已往已评议的发改委、人事、交警等部门开展政风行风建设跟踪巩固提高工作,进一步转变行业工作作风。以关注民生、改进作风为主线,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进一步创新“政风行风热线”的工作形式,不断提升质量和水平,扩大覆盖面和参与面,提高办结率和满意度,特别是要注重纠正发生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部门和行业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主要措施

严格落实责任制。各县、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按照“谁主管谁负

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各纠风专项治理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抓紧制订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牵头单位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协办单位要积极协助、主动配合,各负责单位之间要加强联系,及时交换意见、沟通情况,齐心协力抓好工作。各县纠风办要切实搞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地区行署纠风办将依据纠风目标责任书和纠风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县、各部门开展纠风工作情况进行责任考核。

加强监督检查。各县、各部门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监督检查贯穿于纠风工作的始终。各纠风专项治理牵头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参与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搞好专项检查。要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检查与调研相结合,深入

基层、深入实际,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要予以总结推广。对于造成重大影响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并有选择地进行公开曝光。

依法依纪查处不正之风案件。各县、各部门要把查处案件作为推动纠风工作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注意跟踪新闻媒体曝光的问题,建立健全部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办案的机制,做到有案必查、有线索必深究。要进一步提高查处案件的效率,对群众的投诉举报要及时受理、从快查处、按时办结、及时反馈。坚持依法依纪办案,对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要严格追究责任。要注重发挥查处案件的治本功能,通过查处案件,切实达到加强监管、堵塞漏洞、完善机制、教育警示的目的。

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各县、各

部门要以深化改革和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统揽各项纠风工作,认真抓好中央、自治区、地区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不断把纠风专项治理工作、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要密切结合实际,把纠风工作寓于各项政策措施和业务管理之中,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逐步铲除滋生蔓延不正之风的土壤和条件。同时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努力从源头上防治各种不正之风。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篇2

一、总体要求

坚持“农民自愿、国家扶持、方便高效、促进更新”的原则, 鼓励和引导农业机械以旧换新和升级换代, 加快节能、环保、安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中央财政从农机购置补贴中安排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专项资金, 对农民自愿报废淘汰老旧农机且购买新农机的给予适当补助。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 进一步扩大财政补贴政策效应, 切实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发展水平。

二、实施范围

根据农业机械报废更新需求情况, 2012年在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新疆、宁波、青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启动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各有关省 (区、市、兵团、农垦) 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本辖区内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县 (区、场) 的投入规模, 重点向农机保有量较大、农机作业量较多的县 (区、场) 倾斜。

三、补贴对象

在试点县 (区、场) 内依法报废旧机并换购新机的农牧渔民、农场 (林场) 职工或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 可申请享受农机报废更新补贴。

四、机具种类

已在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登记, 并达到报废标准或超过报废年限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根据《拖拉机禁用与报废标准》 (GB/T 16877-2008) 和《联合收割机禁用和报废技术条件》 (NY/T 1875-2010) , 小型拖拉机报废年限为10年、大中型拖拉机报废年限为15年、履带拖拉机报废年限为12年、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报废年限为12年、悬挂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报废年限为10年。

五、补贴标准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额按报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和类别确定, 具体补贴标准如下表

(一) 拖拉机

(二) 联合收割机

六、操作程序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操作程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 回收旧机。

老旧农机所有者 (机主) 自愿将拟报废的农业机械交售给承担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的农机回收单位 (以下简称农机回收单位) 。农机回收单位应当核对机主信息和报废农业机械信息, 并向机主出具《报废农业机械回收证明》 (样式见附件1, 由试点地区农机化或商务主管部门统一印发, 以下简称《回收证明》) 。回收的农业机械由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监督农机回收单位进行解体或者销毁。

(二) 注销登记。

机主依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 持《回收证明》等凭证, 到当地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所属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办理农业机械报废手续, 注销农机牌证。

(三) 申请更新。

机主凭《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表》 (样式见附件2, 各省可参考使用) 和身份证件, 向当地农机化主管部门提出换购新机申请。农机化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表》。通过审核的, 机主可优先获得拖拉机或联合收割机的购机补贴资格。报废一台农业机械, 只能优先获得更新一台农业机械的购机补贴资格。当地农机化主管部门为机主直接出具《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

(四) 兑现补贴。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同步兑现。当年核定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额, 原则上当年使用。机主凭有效的《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表》、《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和身份证明, 在购置新机时享受农机报废更新补贴, 同时按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关规定享受购机补贴。兑现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额, 不得高于机主实际购机款 (购机款是指机主仅享受购机补贴时应自付的款项) 。购置新机后, 应依法在当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注册登记。

各试点省份和试点单位可根据上述程序, 结合本地实际, 细化和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工作流程, 制定配套的工作制度。

七、工作要求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各试点地区农机化、财政、商务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分工协作, 切实加强农机报废更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农机报废更新操作办法和配套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责任机制, 确保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确定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的投入规模, 强化资金监管, 及时总结补贴试点工作经验和成效, 做好执行进度统计及信息报送工作。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管理工作经费, 保障农机报废更新工作顺利进行。农机化、商务部门要依法对农机报废回收工作实施监管, 防止报废农机再次流入市场。

(二) 推行政务公开。

各试点地区县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应会同财政、商务等有关部门, 加强有关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工作, 建立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信息档案, 及时公布补贴资金使用进度。对补贴受益人进行公示, 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 规范回收拆解。

农机回收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拆解人员、拆解设备等条件, 并向当地县级以上农机化或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农机化、商务主管部门对向其备案的农机回收单位发放《回收证明》。鼓励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二级以上农机维修点等单位从事农机回收拆解业务。农机回收单位应对回收的农机建立档案, 及时拆解报废农业机械, 并对其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总成等主要零部件进行破坏性处理, 禁止销售报废农业机械。农机化、商务等有关部门要公布农机回收单位地址、电话等信息, 并依法加强监督管理。没有农机回收单位的地区, 可采取农机化主管部门集中监销的办法, 组织力量对报废农业机械的主要零部件进行破坏性处理。

(四) 强化管理服务。

要加强对农机报废更新工作机制的研究, 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和好做法。要搞好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相互衔接, 优化补贴程序, 完善工作制度, 提高补贴资金结算和兑付效率。加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 严查伪造报废证明、套取补贴资金等违规行为。一旦发现农机回收单位违规出售报废农机的, 将取消其办理《回收证明》和承担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农机回收资格。

(五) 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本指导意见要求, 各试点省 (区、市、兵团、农垦) 农机化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商务部门, 制定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方案, 确定2012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县 (市、农场) 和工作程序、操作办法等, 于2012年9月25日前联合上报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 (各一式二份) 备案。在2012年12月31日前, 将今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总结情况报送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财务司和财政部农业司、商务部市场建设司。

附件:1.报废农业机械回收证明 (略)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篇3

一是进一步扩大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扩大补贴种类,由2009年的12大类38个小类128个品目扩大到12大类45个小类180个品目,把牧业、林业、抗旱节水及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机具纳入了补贴范围。

二是进一步突出补贴重点。适当提高部分高性能、大马力农机具的单机补贴最高限额标准,将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大型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提高到12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甘蔗收获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到20万元。

三是进一步细化资金分配办法。综合考虑耕地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需要,以及促进奶业生产机械化、血防疫区“以机代牛”工程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产能力恢复要求,结合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开展情况,合理确定分省区市年度补贴资金规模。

四是进一步扩大地方自主权和农民选择权。各省区市可在全国统一补贴的180个品目之外,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自选20个其他品目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

五是进一步完善补贴目录的形成方式。各农机生产企业根据各省区市确定的补贴机具范围,提出补贴产品机型,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汇总并进行分类分档,确定具体补贴额,形成补贴产品目录向社会发布并报农业部备案。

六是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启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操作信息管理网络数据库,进一步提高效率,规范操作,方便农民和企业,便于随时抽查和远程监管。

七是进一步强调纪律要求。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国务院“三个禁止”要求,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八个不得”、“四个严禁收费”等纪律。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篇4

国办发〔2012〕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2012年纠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关于2012年纠风工作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以及全国纠风工作会议关于纠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现提出2012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2012年的纠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一些行业领域乱收费问题,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坚决纠正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问题。集中开展零售商向供应商违规收费问题清理整顿,严禁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签订合同费、新品进店费、开户费等不合法、不合规费用。规范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促销服务费行为,督促零售商按照合同约定向供应商提供相应服务、开具发票并按规定纳税。严格执行零售商向供应商收费明码标价制度,依法确定收费(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价格)、收费条件等。修订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出台零售商供应商商品购销规范,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交易。(牵头单位:商务部,参加单位: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国务院纠风办)

(二)坚决纠正物流领域乱收费和公路“三乱”问题。深入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依法全面清理公路超期收费、通行费标准偏高等违规及不合理收费,加快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加大公路收费和执法监管力度,坚决取缔违法收费,督促限期整改违规收费并追缴所得。严肃查处涉路涉车违规执法行为,坚决纠正以罚代管、只罚不纠等问题。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车辆监测水平和通行效率。规范和降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等农产品市场收费。(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按职责分工分别牵头,参加单位: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公安部、国务院纠风办)

(三)坚决纠正银行业金融机构乱收费问题。开展全国商业银行收费专项检查,深入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坚决取消不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及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合理确定收费水平,并逐项向社会公开。集中整治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以及不明码标价等行为,严肃查处以贷转存、存贷挂钩、借贷搭售、一浮到顶等违规问题。修订完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等法规制度,督促商业银行严格落实收费明码标价制度。健全投诉举报和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受理举报,切实保障和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展改革委、银监会按职责分工分别牵头,参加单位:人民银行、国务院纠风办)

(四)坚决纠正电信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集中整治违规收费、恶意误导消费者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强行扣费、违规营销、恶意吸费、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扩大范围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规范电信收费行为,督促电信企业清理资费套餐,简化资费结构,提高资费透明度,推动电信资费水平合理降低。完善电信企业服务承诺制度,督促电信企业公开服务内容,自觉履行承诺。加强电信服务质量监管,完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强化社会监督措施。(牵头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参加单位: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公安部、国资委、国务院纠风办)

(五)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问题。集中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坚决制止以举办升学培训班、跨区域招生、招“特长生”等为名的收费。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着力解决教辅材料散滥问题,坚决纠正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以及课堂内容课外补并收费等行为。全面完成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任务,严禁以改制为名乱收费。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合理确定学前教育收费标准。继续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格规范高校收费行为,禁止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外合作办学名义乱收费。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等教育经费拨付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牵头单位: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参加单位:监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

(六)坚决纠正涉农乱收费和侵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加强涉农收费监管,落实收费公示制,坚决纠正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农民建房、水利灌溉、农机服务等方面乱收费问题。深化面向农村基层组织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清查,严禁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以及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中,向村级组织和农民转嫁摊派资金、强行抵扣、搭车收费等,建立健全向村级组织收费审核制度。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纠正超范围筹资筹劳、以资代劳标价过高等变相增加农民负担问题。进一步完善财政奖补办法,规范奖补范围,提高奖补标准。加强对农村土地征收征用的管理,坚决纠正和查处违法违规征地、补偿不到位、截留挪用征地补偿款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牵头单位:农业部,参加单位: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法制办、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

(七)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各部门、各行业要强化政风行风监管,健全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部门和行业活动,大力推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民主评议工作,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和服务窗口活动,促进纠风重点部门和行业带头做好系统评议。全面推广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联动的政风行风热线模式,不断拓展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和民主监督的渠道。

同时,开展公务员考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中的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坚决纠正和查处违反招录规程、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等行为。巩固庆典研讨会论坛专项治理成果,将清理规范博览会、运动会纳入专项治理范围,坚决纠正违规举办活动行为。深化纠正违法违规征地拆迁问题工作,严肃查处以非法方式强制征地拆迁行为。坚决纠正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等环节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骗购骗租、变相福利分房、利用职权侵占以及违规转租、转借、转售、闲置保障房等行为。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推行和完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严肃查处滥检查、大处方、乱收费、索要和收受红包等问题。深入推进纠正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不正之风工作,推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继续加强对强农惠农富农资金、扶贫资金、救灾救济资金、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等涉及民生的政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纠正资金分配、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针对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三、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完善纠风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纠风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各行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细化任务,严格考核,确保任务落实。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的牵头部门要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明确目标要求、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和工作时限,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各级纠风和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牵头抓总和组织协调工作。

(二)强化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开展监督检查,把工作重心放到基层站所、营业网点等基层单位,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政、以权以业谋私、与民争利等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高度重视并支持新闻舆论和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对新闻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要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要严肃查处,典型案件要予以通报或曝光。

(三)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把纠风工作考核与党风廉政建设、政府绩效管理和民主评议相结合,不断提高纠风工作科学化水平。要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建立任务具体、责任明确、评价科学、奖惩分明的纠风工作评价机制。对因工作失职渎职致使不正之风蔓延、造成严重后果的地方和单位,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篇5

2010年,全市纠风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按照自治区纪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地区党风廉政建设及腐败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落实自治区和地区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决策、维护全市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一、主要任务

(一)坚决纠正损害农牧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减轻农牧民负担为重点,加强对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的监管力度,强化资金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套取及贪污强农惠农补贴资金行为。巩固和深化涉农收费清理整顿成果,严肃查处面向农牧民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坚决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征收拆迁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措施。加强对“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农牧民得到实惠。加强涉农收费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问题,加大行政问责力度。

(二)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以减轻企业负担为重点,全面清理涉及企业的各种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坚决纠正面向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逐步建立加强企业负担监管的长效机制,继续做好市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工作。

(三)严格规范检查考核和节庆剪彩活动。以减轻基层组织负担为重点,巩固和深化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成果,督促指导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公布内容开展活动,严格控制和审批新增项目。全面清理和规范面向基层的检查考核活动,着力解决过多过滥问题,努力实现检查考核项目大幅减少、保留项目发挥积极作用、基层和群众负担明显减轻的目标。继续控制和规范党政机关举办节庆剪彩活动,同时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四)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挤占、截留、挪用、平调和虚报冒领教育经费的问题,确保教育惠民政

策落实到位。认真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因择校引发的乱收费和教辅材料散滥问题;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今年城市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控制在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25%以下,低于此比例的不得提高;进一步规范中小学代收费、服务性收费行为。

(五)认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全面实施以政府为主导、以自治区为单位的网上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逐步将大型医疗设备纳入集中采购。强化采购监督,规范采购行为。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和医德医风考评机制,加强医药领域诚信建设,严肃查处收取药品、器械回扣等贿赂案件;加强对用药、收费行为的监管,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合理调整药品价格,改革药品加成办法,切实降低群众用药费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系。

(六)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为重点,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检验监测力度,定期公布检验监测结果。继续开展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行政问责和行政监察力度,严肃查处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行为。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打击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及通过寄递等销售假药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和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完善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药品经营许可管理检查制度。

(七)继续治理公路“三乱”。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强治超站(点)管理,落实源头监管措施,规范治理超限超载执法行为,坚决纠正违规执法及乱收费、乱罚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政策,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强化对路面执法的监管,提高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效率。

(八)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加大从源头上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工作力度。加快推进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在机构、职能、人员、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开展行业协会收费专项检查,坚决纠正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乱收费、乱摊派、垄断服务、强制收费,以及参与造假、贿赂等腐败行为。

(九)继续抓好“四项资金”监管。建立健全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和救灾救济资金等政府专项资金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大额资金的实时监控。认真纠正和查处资金分配、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协调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对全市低保户进行全面核查。涉及单位要做好核查前的准备工作。

(十)抓好其他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严肃查处涉及的违纪违法问题。继续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改制重组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加强对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十一)大力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为积极响应地委关于实施“提升执政效能攻坚工程”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强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打造更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2010年,市评议办公室集中组织对西大沟镇人民政府、农机系统、供电系统进行了集中评议,由市评议办指导,对电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畜牧兽医局开展政风行风自评活动,使纠风工作更加注重贴近基层、关注民生、服务群众。

(十二)扎实推进“自治区政风行风示范窗口”创建活动。2010年我市以窗口单位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入开展“服务标准化”建设和政风行风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结合落实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有关要求,积极配合自治区纠风办对2006、2007年自治区挂牌表彰的政风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进行复检,通过抓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决纠正公共行业指定服务、强制服务以及价格欺诈、乱收费等损害群众消费权益问题。

(十三)继续办好“乌广行风热线”节目,认真做好“新广行风热线”协办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党政机关、各部门和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发挥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作用,今年,我市《乌广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将由以前每月播出一期,改为每周播出一期。各上线单位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保证直播节目和在线交流的质量。同时,要做好“新广行风热线”的协办工作。一是做好“新广行风热线”栏目组走进乌苏现场直播的准备工作;二是做好新广行风

热线转来问题的调查及答复工作。各单位各部门在倾听群众建议、咨询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时,要善于举一反三,梳理归纳,从中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和症结,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各单位各部门要把纠风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各纠风专项治理责任部门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行动、综合治理,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各行业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切实落实对本部门、本系统的监管责任。各级纠风工作机构要搞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案件查处,严格责任追究。对群众的投诉举报要及时受理、按时办结、认真反馈、适时公示。要突出重点,严肃查处以权谋私、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大案要案,严肃查处性质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严肃查处顶风违纪、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以及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案件。各级纠风部门要加大自办案件力度,通过查办案件,查找问题,堵塞漏洞,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治本功能。要采取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方式,建立查处不正之风案件机制。对因出现问题不查处或查处不及时、责任处理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三)坚持求真务实,打牢纠风基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纠风工作重心下移,充分依靠群众力量开展纠风工作,拓宽诉求渠道,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努力取得使人民群众满意的实际效果。加强纠风工作队伍建设,健全机构,配齐配强纠风工作人员。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篇6

促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南康市支行贯彻落实中支2009年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意见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支2009年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行2009年工作目标与任务,结合南康市实际,2009年我支行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上级行会议精神,围绕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积极履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维护辖区金融安全和稳定,深化支行文明创建,为促进南康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2009年支行工作目标为:

一是贷款总量增幅略高于去年水平,中小企业贷款、“三农”贷款增幅略高于赣州市平均水平。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加大信贷投放,力争实现“三个略高于”,即贷款总量增幅略高于去年增长水平,中小企业贷款、“三农”贷款增幅略高于赣州市平均水平。

二是以获得总行文明单位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规划,逐步形成具有南康特点的文化建设品牌。全面总结支行取得总行级文明单位的经验做法,进一步丰富其精神内涵,逐步形成具有支行特色的企业文化,把文明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三是力争实现会计核算业务全年无差错。通过强化会计核算和管理,强化会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强化激励与责任追究等措施提升支行会计核算质量,力争实现全年会计核算无差错。

四是实现金融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进一步提升支行执行力、公信力,实现支行员工履职能力的稳步提升、服务意识的稳步增强,实现支行服务辖内经济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确保社会公众对支行工作满意度达95%以上。

五是争创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通过完善综治硬件建设,提高综治人员素质,加强综治环境监测,及时化解处理影响稳定、影响安全因素,积极投入地方综治建设,力争取得2009年度南康市综治先进单位。

六是努力争先创优,争取各项工作上新台阶。认真总结支行多年来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振奋职工争先创优热情,更好地发扬优势、正视不足,力争在上级行2009年度工作考核中再获先进。

具体工作措施为“三强化、三推进”,即:

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宣传、反馈,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积极引导,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引导银行业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优先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以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推动林权抵押贷款、林农授信贷款、农户大额信用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贴息贷款以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贷款、“信用担保+农业信贷”、“保险+信贷”等贷款品种和模式的创新发展。优先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以“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为核心,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和零就业家庭自主创业。继续推进经济贫困学生的信贷支持工作。积极支持地方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切实加大对政府主导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重点加大对我市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引导银行业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重点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信贷扶持。坚持“扶优扶强,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对我市确定的60户重点企业和30个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支持我市矿产品、家具、服装、食品、化工、电子等工业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二)大力宣传,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货币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机会,强化与政府的沟通,提振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完善政策传导机制,加强银企、银政的信息沟通交流,构建有效信贷投入引导机制。2009年举办政银企项目推介会1次以上,签约总金额比去年增长20%以上,力争签约率达90%以上。完善信贷激励机制。强化对各行、社执行货币信贷政策效应量化考核力度。完善利率管理和利率政策指导手段。指导地方性金融机构不断改进和完善利率管理,逐步形成适应市场利率变化的产品定价机制和利率风险防范机制。

(三)注重监测,建立健全货币信贷监测反馈机制。完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监测体系,关注辖内投资、消费、价格、利率等指标的变化,跟踪监测信贷资金动态,对信贷业务风险进行评价和预警、提示。建立商业银行支付信息监测平台,强化支付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支持关注村镇银行稳健经营、业务发展和机构延伸;关注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运行发展动态;促进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积极稳妥发展金融业务。

强化金融服务的改善、优化、创新,提高支行综合服务水平。

一是改善服务环境。认真落实中支党委1号文件精神,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多种手段,大力普及金融知识、货币反假知识、外汇知识和反洗钱意识。依托农民学院、农村中小学校、反假币宣传示范点、示范村等阵地实现金融知识宣传常态化。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步伐,采取综合、具体的激励扶持措施,给予守信企业与个人金融服务优惠。拓展信用信息数据库信息含量,提高数据质量,加强与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的信息交流,积极推进征信产品的运用。

二是优化服务手段。继续开展金融信用乡镇、信用企业和文明信用农户的评选工作,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加强人民币流通管理,积极探索对市场人民币流通现状监测新方法。积极发挥国库监督服务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财税库横向联网的快速、安全效应,强化财税库的协调配合,继续规范和监督国库经收处的服务管理,努力增强国库的经济服务功能。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差异性企业授信,区别行业、规模、信用度对企业实施不同的信贷策略,推行优良信用企业授信绿色通道制。建立信贷投放的正向激励机制,按季对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投量、投向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通报。完善绿色信贷管理办法,全年力争推出1-2个创新项目。

强化基础工作的管理、检查、激励,确保支行高效安全运行。

一是推行基础工作“零差错”管理。在支行开展零差错竞赛活动,强化业务部门日常管理,把责任追究制度引入日常业务处理,实行环节监督和即时差错追究办法,把差错率与年底工作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力争今年会计核算业务全年无差错。

二是加强日常检查监督。建立由内审部门牵头的基础工作日常核查管理机制,加强对会计、国库、外汇管理等业务部门的日常业务处理监督,充分发挥支行行领导值周制度和办公室的督促检查作用,强化支行执行监督,重点强化支行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工作,力争取得09年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三是完善员工考核机制。注重充分发挥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的激励作用,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支行建设和事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的作用,全程参与支行民主管理、规范管理的监督,加大对支行重大事项决策的审计监督,切实发挥好关口前移、同步监督、事后审计作用,确保支行安全无事故。

推进学习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支行干部队伍素质。继续加大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员工技能培训,以读好《思想品德修养与职业道德》一书为契机,开展好员工遵守四德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增强员工适应金融改革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队伍素质,着力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支行小讲坛开设作为一种常态,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增加学习内容,拓宽学习内涵,逐渐引导更多职工走上讲坛,形成交流互动、在支行营造人人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推进信息调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调研水平。引导职工认真总结支行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与不足,寻找出支行发展新亮点,力争在上级行2009年度工作考核中再获先进。重点提高支行信息调研水平。整合支行信息调研力量,完善调研信息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围绕金融危机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应、沿海产业转移、企业融资状况、城镇和居民消费需求变化、房地产投资价格等经济金融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力量深入开展信息调研工作,力争信息调研成果取得新突破。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篇7

一、工作任务及实施要求

1. 畜牧良种补贴

能繁母猪1 652.25万头。任务量与上年保持不变, 省内项目县数量和任务量根据上年执行进度, 可做适当调整。

奶用能繁母牛897.5万头。继续对全国751万头荷斯坦牛 (含娟姗牛) , 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8省 (区) 51万头奶水牛, 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0个项目区54.5万头乳用西门塔尔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万头褐牛, 青海省4万头牦牛, 以及内蒙古自治区5万头三河牛实施良种冻精补贴。

肉用能繁母牛451万头。项目省区和任务量与上年保持不变。

种公羊24.7万只。项目省区和任务量与上年保持不变。

牦牛种公牛1.82万头。继续在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5个牧区省份实施, 补贴任务量与上年保持不变。

2014年畜牧良种补贴任务分配表, 各省级畜牧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将任务分解到项目县。

2. 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

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重点支持主产区、中心城市周边及距中心城市相对较近的优势产区, 注重提高抗灾害能力、畜禽渔业产品应急供应能力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畜禽标准化养殖主要支持生猪、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等畜种。肉牛、肉羊项目优先支持饲养母畜的标准化养殖场。各省 (区、市) 2014年支持肉牛、肉羊养殖场的资金比例不得低于2013年。扶持建设的养殖场需达到以下标准:生猪出栏0.5~5万头;蛋鸡存栏1~10万只;肉鸡出栏5~100万只;肉牛出栏100~2000头;肉羊出栏300~3000只。

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重点扶持渔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具体标准如下:池塘类养殖场13.4 hm2 (西部地区6.7 hm2) 以上, 工厂化养殖水面0.3 hm2以上。

3.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

在东北、华北、西北的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实施。2014年, 在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4个省 (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设3.33万hm2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

二、补助对象及标准

1. 畜牧良种补贴

补贴对象为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奶牛、肉牛养殖场 (小区、户) , 以及存栏能繁母羊30只以上、牦牛能繁母牛25头以上的养殖户。

生猪:每头能繁母猪每年使用4份精液, 每份精液补贴10元。补贴品种包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国家批准的引进品种, 以及培育品种 (配套系) 和地方品种。

奶牛:补贴对象包括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牛、褐牛、牦牛和三河牛等品种的能繁母牛。荷斯坦牛、娟姗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 每剂补贴15元;奶水牛每年使用3剂冻精, 每剂补贴10元;乳用西门塔尔牛、褐牛、牦牛和三河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 每剂补贴10元。

肉牛: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 每剂补贴5元。补贴品种包括国家批准引进和自主培育的品种, 以及优良地方品种。

羊:绵羊、山羊种公羊每只一次性补贴800元。补贴品种包括国家批准引进和自主培育的品种, 以及优良地方品种。

牦牛:牦牛种公牛每头一次性补贴2 000元。补贴品种包括自主培育的品种以及优良地方品种。

2. 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

重点支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规模养殖场、农民合作社 (优先支持畜禽集中饲养的农民合作社) 。科研、技术推广等事业单位不能作为补助对象。为避免资金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 每个改建、扩建项目单位补助资金规模控制在50~100万元之间, 其中蛋鸡、肉鸡规模化养殖场, 肉牛、肉羊专门化育肥场, 西部地区渔业养殖场的补助资金规模控制在25~100万元之间。省级畜牧、渔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和中央安排资金情况, 细化本地区具体补助标准。

为创新财政支农模式, 探索推动金融资本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4]17号) 精神, 2014年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等四省开展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试点省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可采用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 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 重点支持牛羊肉生产。四省畜牧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 强化与金融机构的沟通配合, 科学设计试点方案, 注重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机结合, 探索满足养殖户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架子畜及饲料采购等方面信贷需求的有效模式, 充分激发养殖户内生活力, 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省级试点方案请于2014年8月底前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3.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

补助对象为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奶牛养殖企业 (场) 和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 优先扶持合作社。补助对象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合作社成立1年以上, 有规范的章程、完善的管理制度, 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会计账簿, 建立了成员账户, 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健全。饲草生产加工企业须具有A级 (含) 以上资信等级 (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除外) , 具有苜蓿生产加工经验, 注册资本200万元 (含) 以上。奶牛养殖企业 (场) 须存栏300头以上。对相对集中连片201hm2以上的苜蓿种植按照每0.067 hm26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三、规范工作程序和资金使用

各省 (区、市) 畜牧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 按照农业部有关标准和要求, 确定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县, 强化补贴过程公开, 严格招标采购程序, 合理确定供精及供种单位, 强化种畜及精液质量监管, 做好各项技术指导与服务, 及时做好补贴资金结算工作。各地项目资金和牛冷冻精液如有结余, 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继续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 对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并验收合格的项目申报单位, 按照验收考核的得分顺序给予补助。验收考核工作由省级畜牧、渔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需在年内完成并下达补助资金。中央补助资金要优先安排改扩建, 主要用于改良畜禽水产品种、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自2012年起, 承担过“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的实施单位, 今年不再重复安排。

相关省 (区、市) 畜牧部门要成立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专家组, 制定和完善审核标准, 严格立项, 对确定的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公示。项目立项后, 财政部门先期安排50%的补助资金;项目验收合格, 公示期满无异议, 确定补助示范片区后, 财政部门再安排剩余50%的补助资金;对于验收不合格的, 由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追回预先安排的50%补助资金, 或限期整改后安排剩余50%的补助资金。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改良苜蓿品种、实行标准化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升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验收工作由省级畜牧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具体实施, 组织专家以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验收评分标准为基础, 进行现场评审验收, 验收结果予以公示。

四、加强组织管理

1. 制定实施方案

省级畜牧、渔业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根据通知要求, 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 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以及张榜公布等形式, 公开政策内容、申报要求、补助标准和补助范围等, 并结合本地实际, 认真编制省级项目实施方案, 科学确定实施区域、目标任务、操作程序和补助方式等, 规范开展项目县或项目单位遴选工作, 并于7月31日前将省级实施方案报送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2. 强化资金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畜牧、渔业部门切实加强资金监管, 及时足额拨付资金, 一经发现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情况, 及时纠正并对相关单位和人员按程序做出处理。资金安排情况要及时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有异议的, 要组织复核。

3. 强化监督考核

地区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 篇8

一、充分认识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一)加强审计监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把审计监督提升到与党的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等8大监督的同等地位,同时作出了加强审计工作的重大部署。《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完善审计工作机制、狠抓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推进审计职业化等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的战略意图,增强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的自觉性。

(二)加强审计工作是建设“三个陕西”的重要保障。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以中央精神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机制,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坚持依法审计,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作用。加强对中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尤其要在“促改革、促发展、促反腐”上积极主动发挥作用,为 “三个陕西”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机制

(三)依法接受审计监督。凡是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接受审计、配合审计,不得设置障碍阻扰审计。审计工作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单位,要依法、及时、全面提供审计所需的财务会计、业务和管理等资料,不得制定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资料和开放计算机信息系统查询权限的规定,已经制定的应予修订或废止。对不配合、不接受审计,阻扰审计工作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审计机关依法处理,或提请本级政府或者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严肃查处。

(四)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电子数据。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审计工作需要,依法向审计机关提供与本单位、本系统履行职责相关的电子数据信息和必要的技术文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应当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接口,按照审计要求的数据格式提供电子数据;在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工作环境等方面积极协助审计机关开展联网审计。

(五)积极协助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履行职责需要调查、函证、问询、查阅相关资料时,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要积极予以协助和支持,并对有关审计情况严格保密。完善审计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对审计移送的违法违纪问题线索,有关部门要认真查处,及时向审计机关反馈查处结果。审计机关要跟踪审计移送事项的查处结果,适时向社会公告。

(六)加大审计成果运用。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审计机关上报的重要审计情况、审计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审阅和研究,把审计结果作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部门考核、领导干部奖惩、选拔任用的参考依据。

(七)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事业单位要落实内部审计职责,加强日常内部审计监督。审计机关通过内部审计自查、审计机关抽查方式进一步扩大审计覆盖面。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三、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作用

(八)加大对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发挥审计促进中省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全省审计机关要持续组织实施好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着力督查各地各部门落实情况,加大跟踪审计力度,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密切关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以及实施效果,对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制度规定,及时予以反映,推动改进和完善。

(九)加强公共资金审计监督,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从财政资金筹集、管理、分配、使用全过程强化审计监督,促进财政预算管理规范、有序、高效运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密切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促进减少财政资金沉淀,盘活存量资金,推动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建设。要看护好财政资金和社会公益资金以及行业协会资金等公共资金,严防贪污、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共资金安全。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持续开展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以及“三公经费”、楼堂馆所建设情况等方面的审计监督,有效控制行政运行成本,促进节约型政府建设。

加大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认真贯彻《陕西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条例》,建立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平台,从投资项目建设程序、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项目质量以及项目投资效果等全过程开展审计监督,促进投资项目强化管理、提高效率、顺利实施。

(十)加强民生资金、“三农”资金以及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促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扶贫、救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确保资金安全、完整,严防挤占挪用,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促进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对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情况的审计,确保各项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环保等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十一)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履职尽责。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强化对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全面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重点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职尽责情况,深化审计内容,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切实履职尽责;依法依纪反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促进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以任中审计为主,创新审计方法,把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等专项审计相结合,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高审计效能和效率。

(十二)加大对依法行政情况的审计力度,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加大对依法行政情况的审计力度,注意发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维护法律尊严。要着力反映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妨害公平竞争等问题,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

(十三)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揭示力度,维护全省经济安全。要密切关注财政、金融、民生、国有资产、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各级政府性债务、重点地区金融稳定等情况,注意发现和反映非法集资、违规借贷等非法金融活动以及融资担保、金融租赁等业务环节的风险隐患,提出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建议。

(十四)加大对经济案件线索的查处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审计发现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线索查处力度,重点关注财政资金分配、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重大物资采购和招标投标、国有资产和股权转让、投融资环节、土地和矿产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揭露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违纪违法问题,注意发挥好审计与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的合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大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力度

(十五)健全整改责任制。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重大问题要亲自管、亲自抓。按照《陕西省审计整改工作暂行办法》(陕政办发〔2012〕124号)印发的规定和要求,被审计单位是审计整改工作的主体,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要及时整改和认真研究,整改结果在书面告知审计机关的同时,要向同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并通过本单位网站等公开媒体向社会公告。

(十六)加强整改督促检查。全省各级政府每年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计工作以及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政府督查督办事项。对审计反映的问题,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要及时督促整改。审计机关要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必要时可提请政府督查等有关部门协助落实整改意见。根据各级人大监督的需要,审计的重点单位和部门,可直接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情况。

(十七)严肃整改问责。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监察、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依纪作出处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审计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被审计单位要及时研究,完善制度规定。对拒不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政府分管领导要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格追责问责,并将问责结果向社会公告。

五、提升审计能力建设

(十八)推动审计管理模式、审计方式的创新。加大全省审计机关审计计划、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审计业务统一组织管理力度,从工作安排、组织实施、工作报告、审计处理等业务环节积累统一管理经验。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对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突发事件等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强化系统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控制,建立健全工作报告等制度,各级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和重大案件线索向同级政府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审计机关在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大型企业集团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项目中可以通过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方式,解决审计力量和专业人才不足的矛盾;涉及一些专业性强的工作,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

(十九)强化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建立审计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逐步推行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资格并行制度。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培训体系,加强系统内审计人员的交流,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风过硬的审计队伍。严把审计人员进口关,审计机关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经济、法律、管理等工作背景。招录审计人员应加试审计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专业性强的职位可实行聘任制。

(二十)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构建省级审计数据系统,省政府电子政务建设部门应当积极协调、支持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审计机关要积极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创新计算机审计技术,提高审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推进对各部门、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审计。

(二十一)保证履行审计职责必需的力量和经费。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依法行政要求,配备合理的人员力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切实做好审计工作。按照科学核算、确保必需的原则,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切实保障本级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需经费。

六、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二)健全审计工作领导机制。全省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依法直接领导本级审计机关,支持审计机关工作,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要加强政府监督检查机关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已有的检查结果等信息,避免重复检查,维护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全省各级政府要关心审计干部成长,重视审计干部的选拔任用,对优秀的审计干部,可以选拔充实到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或单位任职。

上一篇:学校月度工作计划下一篇: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