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分析(通用6篇)
科举制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分析 篇1
科举制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分析
摘要: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选官制度,我国当代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与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将二者进行比较,总结科举制衰亡的历史经验,借鉴吸收其可取之处,以完善我国目前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公务员考试制度比较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考试备受推崇,为数以百万计的群众提供了一条通往仕途的道路。面对公务员考试高烧不退的现象,人们不禁提出这样的疑问:当前的公务员考试是科举制的死灰复燃吗?为此,本文将通过对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招考对象、目的方式、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来分析二者的异同,在总结科举制的利弊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到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当中。
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封建君主必然要借助一定的力量来维护巩固其统治,而这个力量就是官员。正是由于官僚队伍是封建专制统治的支柱,而吏治的状态又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很早便有了严密的官员选拔制度。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禅让制、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阶段,但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则是科举制。
科举制度是指分科考选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自隋朝开创到清朝末期废除,绵延1300余年。古代科举制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隋朝初设、唐朝完备、宋朝发展、明朝鼎盛、清朝衰败。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诞生。唐宋时期,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确认、发展和完善,既丰富了考试内容,又确定了一整套考试录用程序,并建立了严格的监察体制、惩罚体制和管理体制。明代科举考试大致分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形式、答题方式也严格规范化,然而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危害极大的“八股文”,把科举考试制度引向绝路。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最终消亡。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推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官员选拔任用制度,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并与君主专制统治相适应的官员选拔制度,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联的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公务员考试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政府在借鉴英美等国的公务员考试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公务员考试是指国家公务员录用的主要机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笔试、面试、现场操作、情景模拟测验、心理测验等方式来测量、评价应试者的知识、能力、专业水平、心理、品德等情况是否符合国家公务员要求的手段和方法。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不包括党委系统、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及国家机关中的权力机关的干部录用,也不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级、高级公务员的选拔。
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和古代科举制度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二者产生的背景来看。隋朝统一中国后,统治者为摆脱门阀士族的垄断地位,巩固皇权统治的根基,朝廷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大量寒门之士中选拔栋梁,让他们广泛参与到国家的管理当中。唐朝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繁荣强盛,经
济因素与政治因素是相互作用的,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为之服务。隋唐时期士族门阀制度的变化导致社会阶层的重新组合,为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就需要改善统治阶层的结构,科举制度的诞生就满足了这一需要。而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干部人事制度已不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不相适应,弊端明显地暴露出来。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建立了“凡进必考”的公务员考录机制,确立了依法分类管理干部队伍的格局。
第二,从二者制定的目的来看,科举制所选拔的人才是为封建统治阶层服务的,而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所选拔的人才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
第三,从招考对象来看。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选拔对象较为宽泛,社会各阶层均可以参加。但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往往有具体的要求,在实际的招考中,各级政府不同职位的招录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定,例如最大年龄、最低文化程度学历、户籍所在地、政治身份的限制等等。
第四,从考试目的和考试方式来看。公务员的考试不是考学(即并非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考试),而是考官(即通过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从这一意义上讲,两者之间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另外,二者都是通过公正严格(至少在理论上)的文化考试,选优劣汰,使考试中的胜出者进入社会管理阶层,二者的方式也是相同的。
第五,从考试内容和录用程序来看。科举考的是八股文,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则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管理诸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公务员考试一般分为口试和笔试两种,考试内容注重实际,强调能力,录用程序相对也比较简单,大体分为四阶段:即,招考、考试、选用。虽然科举考试也有口、笔两试,但考试内容严重脱离实际,不注重能力,只局限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鼓励死记硬背,八股文风,往往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局面,考试录用程序更是纷繁复杂,层级较多。
通过古今制度的比较,我国当代公务员选拔制度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相比有了自己的科学之处和发展。不管是隋唐科举制度,还是当代公务员选拔考试制度都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一方面,表现在广纳贤才,获得国家管理的新鲜血液。通过考试途径可以不断从社会各阶层获得新鲜血液,吸纳在知识、技能、能力上更具有竞争力的优秀分子进入到国家管理机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在考试制度下,精英层之间的流动与上下层级之间的流动性,使文化知识与教育的覆盖面更广。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制度的激励,建立了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利益激励机制。
但是我们也应该透过科举制,看到当前公务员选拔考试制度亟待完善的地方。首先,加强考试部门的独立性,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公务员考试不应受到个人与其它组织的影响,以保证考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合理选出国家的栋梁人才。其次,考试内容的设置应科学合理。科举制度被取消,主要在于其考试内容的僵化,无法体现所选人才的真才实学,不能实现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目标。现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内容设置上应吸取科举考试的教训,考虑各用人部门的需求,各行业各岗位的不同性质,采用基础知识考试加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考试多层考试相结合的办法,选拔既具有相当文化基础,又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人国家公务员队伍,实现以往的注重知识水平向现代注重综合素质的转变。再次,重视对公务员考试制度的立法,把公务员的考试制度纳入法制的轨道。最后,建立公务员考试监督机制,避免徇私舞弊现象。
同为大规模社会性考试,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与科举制有着某种程度的直接承继或间接渊源关系。无论是科举制还是公务员考试制度,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制度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有其局限性。它们的实施能否最大发挥其有利方面,避免不利因素,关键是如何使用相关的制度来约束以及如何运用。从科举制的视角进行官员选拔录用的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有助于我们在总结科举制的利弊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中国隋唐科举制度与当代公务员考试选拔制度之比较研究.河北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2008.01
[2]胡邦炜.科举制与现代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国科举制废除100周年祭.中
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02
[3]许晓玲.传统科举制对当代公务员制度的启示.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04
[4]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之比较
[5]林雅.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启示.甘肃政法学院学
报.2003.06
科举考试与语文高考的比较研究 篇2
【关键词】科举考试 语文高考 比较研究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33-02
历时1300年的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的主要实施方式是科举考试。而语文高考则是指字195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中的语文考试。同样作为考试制度,二者存在怎样的关联?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从二者考试的性质、形式和内容、评价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辩证地看待科举考试对语文高考的意义。
一、科举考试与高考语文性质的比较
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由此可知,科举考试是科举制度的主要实施方式,其考试方式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其评价标准时考试成绩;科举考试的性质是选拔官员为目的的考试。科举在教育方面所表现出的巨大影响力,亦现今人们竭力批判的考试的“指挥棒”功能,科举既成为教育的手段,尽管每一朝代都有关于科举利弊的争论,但科举考试一直占据着人才选拔方式的主导地位。
我国高考是指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不只考试,还有录取环节以及对整个高考系统的管理环节等。语文高考隶属于普通高考,普通高考指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简称“高考”)。语文高考仅是高考中的一门考试课程,其性质是一种选拔性考试。
二、科举考试与语文高考考试程序、内容和监察方式的比较
1.科举考试的考试程序、内容和监察方式
自科举产生后,基本上都设有口试,笔试试卷的考试多以帖经、墨义、策问、诗赋论文四种形式出现。唐朝加帖经,且以诗赋为主;宋考试考八股文;明清时八股文考试更是成为主要的方式。这是科举考试形式中对人思想束缚性最强的政策硬性规定。对于各个朝代科举考试的程序、内容和监察方式,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科举考试程序、内容和监察方式列
2.语文高考考试考试程序、内容和监察方式
语文高考的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其目的是统一内容和标准,。其考试内容基本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古代诗文赏析,现代文阅读四个部分,有单选题、填空题、诗歌赏析和作文这些内容。
从上述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高考语文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是对科举考试的继承和发展。诗文默写填空、简答或解释、作文,分别相当于科举考试的帖经、墨义、策问;其不同之处在于墨义考察的是死记硬背,而高考语文的解释或简答则是理解或赏析,科举考试比现在高考考查写作的分量更重。在考试流程和监察方式,科举考试都则我们现在的高考语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比如分省以不同标准最后进入考试,比如封弥糊名都在我们当今的高考得以继承。当然科举考试内容的僵化也为我们的语文高考敲醒了警钟。
三、科举考试和语文高考的评价比较
科举考试自产生后,各种考试方法均有明确的评定标准,力图把知识和能力的测评结合起来。例如:帖经,要求经注兼帖,每帖三言,须文注精熟;诗赋,要求华实兼举,洞识文律。这是科举考试评价中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
我国的高考语文则吸取了科举考试的教训一贯非常重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尽量避免人事关系对高考语文评价的影响。每一年的高考阅卷也是严格按照标准答案和评分准则来进行的,这一方面发扬了科举考试八股取士标准化考试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复述语文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尤其是作文评价作文,许多“名师”摸索出几套固定的模式,语文评价内容完全忽略学生个性的千差万别以及在教材之外的海阔天空。
科举制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分析 篇3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http://weibo.com/yhbjz
【摘要】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对中国当前的考试制度提供了很多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度考试制度选贤任能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人分为被管理者和专门的管理者,后者居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这批“居于社会之上”的“统治者”和“国家代表”,就是官吏。官吏是行政制度的具体实施者,没有官吏,行政权力无法行使,行政制度无法实施,行政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则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各朝官吏的设置与沿革情况,还包括中国古代官吏的选举、任用、考核、奖惩、监察、待遇、致仕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在行政制度运用过程中,有关官员的人品、才能和作风,必然直接关系着制度执行的公正和效率,并且影响着行政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社会效果,决定着这一制度的成败。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施行了1300多年(公元606年—1905年),几乎和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对我国的官制、民族心理,社会,文化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今天的考试制度也提供了很多启示。
一、科举制的历史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取士制度,在其1300多年的发展中,以其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渐由兴盛走向衰朽,以至不得不被废止。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魏晋以来,官员大多是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弟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身份低微但有真正才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到了清代,科举制度贯彻的则是民族歧视政策。学校以四书五经为主,但近代的社会很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旧的科举制度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文人批评它,开明的官员要求废除,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1905年宣布废除了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科举制度的制度优越性
科举制度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三、科举制度的制度弊端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精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比如明清实行的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科举制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科举制度植根于我国的具体土壤,即有赖于我国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在人口、发展水平与文化认同上的巨大优势和封建生产力方式
不断向周边地区拓展的历史现状。它的存在既依赖于专制王朝,又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历史。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创造。它客观上使中华文化统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来,这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如果以科举制度奠定基础的隋唐为界划分我国历史的前后期,也可以看出,后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凝聚力与稳定程度要大于前期,这与官僚铨选制度由“察举征辟”到科举考试的演变也密切相关。虽然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考试制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是同样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科举制度对现代考试制度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第一,考试制度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变革之时,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历史时期,考试制度必须适应人才观念的转变而改革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拔合格的人才,满足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二考试制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是有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的。我国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表明,这一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考试的权限相对集中在上面比分散在下面利多弊少;二是国家考试的标准客观性大些比主观性大些利多弊少。这两点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特别重视的。
第三,考试制度对一定的教育制度,特别是对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种健全的合理的考试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必将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特别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旺,并且促进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否则,它也必将起着相反的作用。因此,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应该伴随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从内容到手段、从程序到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特别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提高。
四、结语
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借鉴古代科举制度以及其他的考试制度,会对我们今天弊端重重的考试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吴玉琦:《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略论》,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 年第3期;
3、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中外公务员养廉制度的比较与思考 篇4
关键词:公务员,高薪,退休金,廉政保证金,激励机制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① 他一语道破了权力与职务犯罪的关系。权力的异化源于人性的不完善,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天性,决定了权力持有人总是难以排除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公务员作为政府的象征和代表,受国家的委托行使公共权力。为了保证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不滥用权力,保持廉洁性,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防止公务员****的方法和机制。除了建立严密的选拔、任用、监督、约束机制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采取了种种措施如制定优厚的薪俸制度、养老金制度等来激励公务员忠于职守、勤政廉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对于完善我国公务员的廉政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务员养廉措施例
(一)以俸养廉
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官吏制度就和几乎其他所有东西一样,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①工资是公务员生活的主要来源,是满足公务员生活需要的必要保障。合理的薪酬制度对于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公务员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实现公务员队伍的优化与稳定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对于保持国家公务员的廉洁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些国家认为通过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使他们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减少****动机,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廉洁从政,从而达到养廉的目的。有人把这种观点概括为“以俸养廉”或“高薪养廉”。高薪养廉制度目前主要是在一些经济实力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实施,他们以物质上的实力为后盾,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法律实行高薪养廉,使公职人员能够在优厚的薪酬、大量的福利、稳定的职业下,安心工作,不敢轻易涉贪而冒丧失职位和优厚报酬的危险。在现代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实行高薪养廉制度并取得较大成绩的有加拿大、新加坡、瑞典、奥地利、香港等。这可以从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公布的《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竞争力报告》中的有关指标可以看出,该报告中第3.34指标,不适当行为(例如受贿或****)的指标如下(该指标越高,则表明该国家和地区****程度越低,反之亦然):加拿大8.25,新加坡7.84,英国7.11,中国香港6.45,美国6.15,德国5.81,法国4.71.②
有资料表明,新加坡的廉洁度位居亚洲各国之首,新加坡之所以成为亚洲最廉洁的国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实行公务员高工薪制是维持政府高度廉洁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公务员有高收入,使政府机构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励公务员廉政勤政。新加坡政府每年通过咨询机构调查私营企业工资水平,对公务员的工资和私营企业人员的工资进行调查比较,一旦公务员的工资低于私营企业人员时,即采取措施予以平衡。70年代至80年代,新加坡政府就曾经连续四次给公务员加薪20%。1989年后新加坡公务员工资达到世界各国的最高数。1997年的资料显示,“政府官员在减薪2%-7%的情况下,平均年薪仍达到8.84万美元,而同期新加坡人均年收入仅为1.8万美元。”①公务员除了工资以外,还有全年奖金和一定津贴。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是高薪养廉制度的积极推行者,据香港年报资料显示,80年代每年用于公务员薪俸的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35%-39%,②并且逐年上升。香港政府用于支付公务员薪酬的开支1997-199840114百万港元、1998-199944092百万港元、1999-200046488百万港元、2000-200150497百万港元、2001-200251909百万港元。③香港公务员除了享有较高的薪俸,还可以获得各种津贴,如额外职务津贴、逾时工作津贴等等。
除新加坡、香港外,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给予公务员以较高的薪酬待遇。如美国《联邦工资比照法》规定,联邦公职人员的工资要和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相当;而英国法律规定一般公务员的实收工资不得少于最低生活费用的120%,且必须高于劳动者保障工资额。除工资外,这些国家的公务员享受的津贴、补贴收入也很可观,如英国公务员可以享受的各类津贴占其收入的25%;法国公务员的补贴工资要占本人基本工资的10%—30%;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则高达30-40%,①这是一般民间企业职工不能比的。
付给公务员较高的薪金,从表面上看增加了政府的开支,但是其创造的巨大效益是无法估量的。一方面高薪能吸引优秀的人才从事公共事务管理,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另一方面,高薪也能确保大多数公职人员不致因生活太清苦或有后顾之忧,而冒丧失公职的风险去谋取不义之财。
(二)其他保障制度
除了实行高额的薪金制度,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根据本国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治体制的特点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使公职人员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减少他们的****动机。
如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这是一项为新加坡受薪人员设立的养老储蓄基金。中央公积金实际上是一种强制储蓄,是薪金的一种演化形式,与薪金额直接成正比。政府设立专门的中央公积金局,对所有公积金实行统一管理、长期储蓄,并向存款人支付6%的年息。按照公积金制度的规定,雇员和雇主要按照雇员月薪的一定比例分别缴纳一定数额的公积金,作为该雇员的公积金,并按比例存入用于养老的特别帐户、保健储蓄帐户和用于多项支出的普通帐户三个帐户。公积金缴纳的比例随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而定。如1984年雇主和雇员双方的缴纳率各为雇员月薪的25%。1985年,由于经济不景气,为减轻雇主的成本负担,雇主的缴纳率降至10%,而雇员仍保持在25%。而1992年,雇员的缴纳率下降至22%,雇主则上升为18%。公积金的交纳还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区别,年纪较大的雇员公积金缴纳率相对较低。①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并不像我国的公积金那样只能用于购买住房,除了解决公务员、企业职工等在职人员购买住房问题外,中央公积金还可用于医疗保健、退休后生活保障、购买不动产、股票、政府公债、家属保障保险和家庭保障保险、支付本人或子女的大学教育费用等等。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为公务员提供了优厚而全面的福利保障。由于中央公积金免交个人所得税,而且利率高,所以存入年份越长,公积金的金额就越高。如果一个公务员廉洁奉公,其工作年限越长,该储蓄就越多,到退休时就有一笔相当可观的储蓄,这足以保证全家安居乐业。但新加坡法律规定,凡是有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者,一律取消其全部的公积金。因此,公务员一般不敢冒失去公积金的危险而去违法贪污,尤其是任职时间已经很长的公务员更不敢轻易冒险。这对于促进政府公务员的廉洁起到了相当有效的作用。
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也各有一套适合本国实际的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如美国公务员的退休金有基本退休金、社会保险和公务员自愿按个人工资比例(最高不超过10%)提供的养老储金三部分组成。美国规定,联邦政府职员退休后,其每月享受的退休金不得超过最高连续三年年薪平均数的80%。
日本公务员退休后可领取:一笔一次性的退职金(数额为本人退休前月薪乘工龄再除以2)、按年发的退休津贴(数额按工龄分别为本人月薪的100%-137.5%)、按月发给的养老金(工龄满20年以上才有资格领取,每月数额按工龄分别为本人退休前月薪的40%-80%)。将上述三笔数额相加折算为每月的退休金相当于本人在职时月薪的84%左右。
瑞典公务员退休后可领取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年满65岁退休,不论工龄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数额相当于平均工资的1/3.如果提前在60-64岁退休,则按其提前的时间每月减发基本养老金0.5%;若推迟至70岁退休,则按其推迟时间每月加发0.6%。补充养老金按公务员的工龄长短计发,工龄满30年以上,养老金为退休者一生中最好的15年平均收入数的6%,工龄不满30年,每少一年扣减1/30.按此规定计算,瑞典一个工龄30年的公务员,年满65岁退休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相当于其原工资的93%。②
二、中国公务员工资、退休保障制度
建国以来,我国国家机关干部的工资曾经历过三次大的改革调整,分别是1958年、1985年和1993年。由最初的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转到以级别定工资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到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后,昔日的国家干部变成了公务员,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也随之改变。当前我国实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是以职务和级别为主的职级工资制。主要是由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组成。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个部分。其中,以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为主体。职务工资是按公务员的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和工作难易程度确定工资标准,每一职务档次设若干工资档次,工作人员按担任的职务确定相应的职务工资,并随职务及任职年限的变化而变化。级别工资则是按公务员的能力和资历分成15个级别确定工资标准。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后,所有公务员的基础工资都是90元,上至国家总理,下至普通科员,没有差别。而工龄工资目前的标准是每年1元,工龄每增加一年,工龄工资增加一元。除了基本工资以外,我国公务员还可享受一定的奖金和地区津贴、岗位津贴。此外,公务员还享有各种福利如探亲假、交通费补贴、年休假等等。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公务员退休工资标准为: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按每个人的原标准全额计发,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工龄满35年的按88%、30-35年按82%、20-30年按75%、10-20%按60%、不满10年按40%计发。①此外,公务员退休后,还可继续享有一些按比例计发的地方津贴和补贴等等。
三、评析与思考
从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及退休保障制度来看,尽管各个国家的工资结构和退休后享受的待遇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国家都给予公务员以较高的工资和优厚的福利、退休待遇。这些国家通常以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变动为参考依据,以社会同类人员在私营企业的收入情况作比较来确定公务员的工资标准。通常公职人员的薪酬一般要与私营企业同类人员的薪酬持平甚至高于,当然这个高薪的“高”的尺度也是相对的,与社会中诸如商界、律师界这些精英部门相比,公务员的工资绝对值还是比不过的。而从各国公务员退休待遇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将退休金的标准定位于与公务员在职时相比较,既不能高出在职时的薪金标准,又不能过于低于在职时的薪金标准,通常西方公务员退休金标准核定在公务员在职薪金的65%至85%之间,有些则高达90%以上。如瑞典和北欧国家较高,一般都在85%至90%之间。大多数发达国家在65%至85%左右。少数国家由于实行多种退休金制度,表面上看虽然退休金所占比例不高,如日本占45%,德国约占40%,但加上退休保险费和其他补贴,日本可占到85%左右,德国可占到75%至80%左右。①而且各国普遍有退休金随物价上涨和定期提高的制度,以保证退休公务员生活水平不降低和共享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
这些国家和地区主张通过实行高工薪、高待遇制度,确保公职人员在职时生活丰衣足食,退休后老有所依,使公职人员安心工作,减少****动机,从而达到吸引优秀人才和保障公务员廉洁从政的目的。这种主张的深层次理论依据是,人都有避苦求乐的私本性,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天性,决定了权力持有人总是难以排除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当一个人拥有一定的公权力,假如运用这种权力可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时,是难以抵御公权私用的诱惑的。高工薪、高待遇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公职人员的****成本。一个公职人员是否会贪污受贿取决于他贪污受贿的所得与贪污受贿付出的代价(指被发现后所遭受的处罚和损失)及风险因子(指是否被发现具有或然性)之间的关系。当贪污受贿的收益远远大于其风险代价时,任何道德或者法制的约束都难以遏制贪污受贿的发生,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就难以得到保障。如果提高公职人员的薪金待遇,则相应地提高了贪污受贿行为的代价,可以使大部分的公职人员安分守己,从而控制贪污受贿行为的发生。
从我国公务员工资、保障制度来看,我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公务员工资水平偏低。多年来,我国公务员实行的是低工薪制度,公务员的工资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以1999年为例,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职工平均工资8978元,企业人均工资8346元,但是企业中的国有企业人均8543元,其它企业9829元。①这表明国家机关工资虽略高于国有企业,但明显低于私营、外资、个体等其他企业。由于工资待遇低而导致政府机关人才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人事部一份名为《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流失问题不容忽视》的调研报告统计,从1998年到2002年,在人事部抽查的21个中央部委共流失本科学历以上公务员1039人,占同等学历公务员总数的8.8%.②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流失的主要去向是外企、待遇较高的国企或出国,人才流失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待遇偏低。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和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基本不相上下,这种比价实际上是不合理的。一般来讲,公务员与企业平均工资之比应维持在1.5~2:1的水平,才算基本合理。我国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从1989年至2001年,我国公务员虽经历了五次加薪,但与世界其他国家以及国内其他阶层相比,中国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还达不到基本合理的水平。
总体来说,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仍处在偏低的水平。但是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以“低薪制、高福利、多补助”为特点的公务员工资政策,虽然工资水平比较低,但公务员在职时可以享受的各类福利、和补助相对较多,如过去的福利分房、公费医疗等等,这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资的不足。然而,在逐步实行社保改革和取消福利分房等改革以后,一些福利待遇的取消使得公务员工资水平偏低的问题显得愈发突出。目前的改革使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都要由个人来承担,而公务员目前的工资收入水平无法应付这一系列支出。这将产生某些不利的后果:工资过低导致公务员得不到激励,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导致部分公职人员滥用公权以权谋私。
2、在职与退休后的待遇落差过大。根据规定,我国公务员在职时除了获得基本工资以外,还可享受各类奖金和津贴。而退休以后可以享受全额计发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和按比例计发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部分津贴和补贴(其中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照工作年限分别可以获得在职时的40%到88%),不能享受各类奖金和大部分的津贴、补助。而当前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较低,奖金和津贴作为工资的补充占了公务员在职总收入的很大比例,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奖金在公务员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国家法定的基本工资,而且在职时还能享受一些其他待遇如公务配车、公务消费等,这些使得公职人员的实际生活水准并不太低。而公务员退休以后对于这部分一般都不能享受。两相比较,公务员在职和退休所能享受的待遇落差就很大,往往是奖金比例越高,退休后的落差就越大。这也是社会上“59岁现象”(指一些公职人员在临近退休之前走上贪污受贿违法犯罪道路)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对于这些人来说,在职时除了获得基本工资以外,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及在职消费等待遇的总和使得自己的生活过得相对比较优越。而退休以后占据总收入很大比例的奖金、津贴及一些隐性收入的消失,使过惯了较为安逸生活的公职人员很难接受生活水平下降的现实,往往就产生失衡心里。因为货币工资偏低,仅仅靠基本工资收入,公职人员很难通过储蓄和为数不多的退休金,使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水准与在职时相差不大。这可以从一些被查处的****贪官的自白中印证这一点。如原江苏省扬州市副市长戎文凤因受贿罪被判刑后忏悔到:“自己长期在政府工作,节奏快,负荷重,很辛苦,而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报酬不成正比,分配不公。随着生活地位的提高需要钱,孩子大了需要钱,将来老了需要钱,而钱从哪里来?于是,不该伸手的伸手了,不该接受的接受了……”①戎文凤的自白道出了其产生犯罪动机的原因之一在于担心老了以后没钱。这从侧面说明了在职收入与退休收入之间的差距过大,会激发公职人员为防止退休以后的生活水准下降而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谋私利的****动机的产生。
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必须有合理的收入和良好的退休保障制度作支撑。高薪养廉对于吸引优秀人才、促进公职人员勤政廉政有着积极作用,但高薪养廉制度受制于一个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和机构的精简程度。就我国而言,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等实际情况,决定了我国还不具备实行向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高薪养廉制度的有利条件。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构改革、人员的精简,提高公务员工薪和退休后的待遇保障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通过各种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
一是要改革现有的公务员待遇结构。应逐步提高公务员货币工资的比例,提高基本工资的数额和比例,降低奖金比例,消减在职消费支出,把各种补贴纳入正式工资,实现实物福利货币化,这样就可以缓解退休前后收入反差太大的矛盾。
二是完善公务员退休养老和住房、医疗保障制度。应适当提高公务员的退休养老待遇,减少公务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准与在职时的差距。
三是建立促进公务员勤政廉政的辅助措施。当前正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实行的廉政保证金制度,广受争议。反对者认为,每年区区数千元的“廉政保证金”难以保证公务员的廉洁;赞同者认为“廉政保证金”客观上增加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本”,对反****确有积极意义和作用。①笔者以为,廉政保证金制度的推行,实际上是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一个创新,在当前公务员工资水平还偏低,尚不具备实行高薪养廉条件的状况下,根据财政实际状况,通过设立廉政保证金制度,来激励公务员勤政廉政。其作用体现在:一方面是作为公务员工资的补充,弥补公务员工资水平偏低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务员退休后的收入,起到激励公务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公务员而言,这笔额外的廉政保证金虽然不多,但相对工资偏低的状况,几十万元还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对公务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因此,廉政保证金能增加公务员****的即期成本和未来风险,对公务员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警戒作用。类似于廉政保证金的做法,其实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早已实行,前文所列举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实际上就是发挥着激励、约束和警戒公务员的作用,而且可以说对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任何事物都有局限性,廉政保证制度是一个新生事物,其效用还有待于实践的证明。
科举制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分析 篇5
我国的科举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中为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历史比较完备成型的各种正规制度,可以发现,科举制度是体系最完备、持续时间最长、范形最稳定的制度,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广泛的影响力,对中国的制度文化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教育制度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制度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加强。
科举制度不仅满足了我国封建社会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且是君主专制的坚实基础。因此,它与封建统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纵观我国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君主专制主义;二是中央集权制;三是官僚政治。[1]某种程度上,科举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发展,是上述三大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能否长期存在下去,最重要的是其能否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能否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又是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前提。
首先,科举虽采用了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但实际则逐渐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科举考试的标准由中央确定,人才的采用与否完全由中央决定。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世代垄断全国政权的门阀贵族控制局面。科举制虽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按自下而上的先后顺序进行,不论出身,公平竞争上位权。但事实上,可以说,这些自下而上的程序都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科举制实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择官员的方式。[2]
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之下,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得到历代皇帝的青睐,久盛不衰,在于它网得天下杰出人才尽入皇帝手中。常有人对于科举制度的利弊进行不断地争论,但科举制度却能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科举制度成为统治者广纳贤才为中央王朝效命尽忠的有效手段。这样,从中央集权到君主集权,封建官僚政治日益成熟。就官僚政治而言,科举制度通过“学而优则仕”,使文化知识阶层与官僚阶层相结合,维护了封建统治。因此,科举制成为了中国官僚社会的制度基础,同时又成为中国整个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强的巩固和加强作用。
其次,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改革的一个重大决策,因此导致了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官员选拔录用标准的混乱与失序。直至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下达了系列文官考试的批令和咨文,干部选任制度的真空才得到填充。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影响之大。
二、科举制度抑制了我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发展。
古代社会以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也就等于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观念作为价值取向。而这恰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制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
首先,科举制度壮大了官僚阶层,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背后是儒家观念的统治,在儒家观念里,商人的逐利被斥为道德低下。中国古代以“学而优则仕”作为价值取向,在“士、农、工、商
其次,科举制度重视人文的“文官考试”,不利于经济人才的产生。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是较为原始的、自然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极大阻碍了经济行为规范的形成。朝廷在对小农经济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其赋税的征收及其使用,因此基本不会考虑选拔经济管理人才的问题。唐代中期一直到北宋年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手工业、商业呈增长趋势,但科举制度出身的官僚集团不能对市场日益复杂、扩大的商品经济进行很好的管理,导致唐宋以来,国家权力对新兴经济部门管理能力的较弱,错过了经济制度化发展的良机。[4]
三、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今学校教育制度影响至深。
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联系紧密。在科举制度影响下,“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贯穿整个社会,古代社会办学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因此,科举考试便成为教育强有力的推动者,它左右了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起着对教育的指导和控制作用。虽然查阅资料显示,从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全程考察,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如果从“储才以应科目”的角度分析,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今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十分明显。
1、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与教育也产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与科举制的发展同步。由于受科举制度的制约,唐代的教学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首先,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其次,教学评价制度也直接与科举制度挂钩。如按照唐代国子监的规定,生徒学习若不能科举及第便是无成,只有及第登科才算学习成功,而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也是看其培养学生的科举及第率。[5]
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之后,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建立。正是由于科举制度对教育深刻影响的存在,形成了当时晚清政府发展新式学堂的强大阻力。晚清政府从不得已而实施教育改革,直到最后完全废除了科举制。直至今天,人们有时仍把有些功利的应试教育归咎于科举制度,围绕高考制度改革的种种论争矛头也指向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因此,有必要来探究一下科举制度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2、科举制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树立了一系列的文化理念来为封建社会的主流儒家文化服务。如建立了“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机制,给全国人民一种平等的观念,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还建立了“以‘四书五经’作为出题来源,并以‘八股’形式作文”的机制,以“愚民”的形式来维护封建统治,等等。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制度和文化理念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考试选拔人才”的文化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准则。这样的机制不但可以选拔人才,还可以给公民一种“平等”的观念和感受,让他们不论贫贱富贵都有一个向上的机会,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其次,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借鉴了科举制度的相关理念和规定。科举制度设立以前,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管理教育,教育的水平和范围都受到了局限,教育在当时只是一种贵族的奢侈品。然而,在科举制度建立以后,教育的水平和范围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大,使得教育变成了一种适合普通大众的“大众教育”。公民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中国的“大众教育”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与科举制度的产生。同时,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制度和文化理念有着消极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大大宣扬了“学而优则仕”,“惟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直到今天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在科举制度下,参加科举考试是广大知识分子改变命运、升官加爵的唯一途径。因此人人都为了科举而毕生拼搏,读书是毕生至高无上的事情,做官是每个人最终的梦想。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这种思想的作祟。没有一个家庭不重视子女的教育,没有一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有很多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血本,自己节衣缩食只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地教育。每年的高考之时,我们便可以看到中国父母在传统的文化熏陶下,想让子女通过高考而飞黄腾达的观念。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尊重知识、热爱知识的民族,我们的教育在不断普及,民族素质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发现,科举制度下形成的“读书、考试、做官”的固定模式在暗暗作崇,根深蒂固。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念:有更高的文凭可以在更好的单位谋得一份更好的差事。可以说,科举制度中“读书为做官”的传统思想不断影响这着现代的教育制度和观念。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延续了千年的选拔人才制度,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总体来讲,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使得教育趋于大众化,为众多寒门学子提供了晋升的可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却阻碍了经济制度的发展,抑制了经济人才的产生。科举制度从隋唐时代一直延续至清朝光绪年间,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应滤其陈腐僵化的东西,肯定合理积极的因素,将科举制度中有益的智慧运用于当今的社会制度之中。
参考文献:
[1]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32—42。
[2] 高桂娟。科举制度的文化意义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62—266。
[3] 王亚南。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M]。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42。
科举制度与文化 篇6
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岁月的长河中,历史的沉淀聚集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在这片广袤大地的发展进程中一脉相承却又不断进步。这学期,《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课程让我对那些已是过往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文献,天文历法、地理、职官、科举等不同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而我自身作为一名学生,当然还是比较关注古代的科举制度,在那时,科举是专门为文人而产生的。有人把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中国古代科举制是选官制上的新发展,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一项伟大创举。科举制作为制度文化现象,确实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科举制度给过我们一种远年的浪漫,一种理性的构想,似乎可以用一种稳定而周全的制度长年不断地为中华民族选拔各级管理人员。尽管这种浪漫的构想最终不成样子,但当二十世纪的人们还没有构建起一种科学的选拔机制,那就还没有资格来嘲笑它。”这无疑是一种较为客观而通达的认识。在我们已经谙尽以嘲讽和批判一切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虚妄与创痛之后,在以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重新梳理、认识和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认识、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其必要性已无可置疑。科举制度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政治、思想及文化背景下逐渐产生、发展、成熟的,并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内涵与形式特色。它所显示出来的精神观念和特异色彩,又深刻地影响乃至再造了中国文化。
在我的认知当中,对科举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相当肤浅的层面,在林林总总的书籍中经常性的看到进士,举人,在戏文中也得知第一名叫状元,但对于其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却不明所以。还好,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总算是有点明白,就说说我浅薄的理解。
首先我来说说汉代的察举制度,在当时,有一种举孝廉的说法,孝,就是孝子,廉,就是廉士。想必大家都知道曹操这个人吧,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曾被举为孝廉,从而获得入仕的资格。从孝廉的名称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汉朝是一个极为重视孝道的时代,只有被举为孝廉才能够有当官的资格。曾有资料记载,在汉代,除了官道以外,还有专门为老人修建的道路,如果有殴打年迈老人的现象,那么这个人就会被处以死刑。所以说尊重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我们的当今社会却处在道德沦丧的危险境地,这些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到底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九品官人法,当然,每种新的社会产物形成的时候都会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最后,却往往脱离了它的本意。以至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不难想象,一个如此黑暗腐败的社会能够支撑其一个王朝吗,毫无疑问,它们只能成为历史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到了隋唐时期才是科举制度的发展期,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转折。如上所说,科举不只是一种制度,它更是一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制度文化塑造出了不同时代的文人的精神风貌。唐代科举制度初创,这一新的选官制度刺激了广大庶族寒士从政入仕的强烈欲望,使唐代文人昂扬奋发、豪迈奔放。除了文科举之外,还设武科举,崇文尚武,文武并重,整个社会充满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这才有了贞观之治,有了大唐盛世。从那流传下来的一首首唐诗中,有李白的狂放不羁,有杜甫的沉郁顿挫,有白居易的通俗易懂。完全可以说,唐朝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是一个后世所无法比拟的,难以向背的高峰。
宋代科举几乎成为文人唯一的入仕之途,且出路更优,使宋代人饱读诗书、博雅风流,不过却过分的忽视对武举的重视,这是之中病态的社会意识形态,问人自命清高,瞧不起习武之人,认为他们粗鄙不堪,称其为“武夫”,所以从宋朝以后人们对文人的印象都是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宋朝积贫积弱,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战斗力低下,才有了“靖康耻,犹未雪”的悲哀,并且国家最终被外人所灭。
元代是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他们的社会意识与观念与汉人都完全不同,他们没有“刑不上大夫”的禁忌,没有“士可杀,不可辱”的顾虑,一些都按照他们的想法为准。科举几经废立,且极不平等,使元代文人整体沉沦,他们充满绝望、愤懑,与倡优为伍,以浪子自命。比如关汉卿就是如此,我看过一本小说,其中对关汉卿著作中“铜豌豆”一词的解释是完全不同于当今世人的理解,那是对经常出入烟花之地之人的一种称谓,我们暂且不去考证对错与否,只是想一下连关汉卿这种大家尚且如此,那其他人便可想而知了。文人处于这样的社会形态之中,有如何奢望他们有所作为呢。
明清是科举的高峰,制度的发展已经是十分完善,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分成三级科考,有进士及第,也就是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不过随着制度的细分,中间步骤也是越来越多,愈发的繁琐。再加上明清科举以八股取士,科举成为牢笼志士、驱策英才的****工具。这时的文士多在一灯如豆下写作或背诵八股时文,空疏而迂腐。这一切造成了范进中举的悲哀。此时的文人早已不再有唐朝士人的风骨底蕴,他们的思想紧紧的被科举束缚,到了这时,科举早已不再是选拔人才的方法,而是文人的枷锁,是一个毒瘤,它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大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文人只是固守着仅有的坚持,拼命地背着四书五经,读着之乎者也,内心中盼望一朝鱼跃龙门。于是,曾经的东方大国在这样的消耗岁月中没落了。中国的东西始终是不可小觑的,尽管科举已不在,可思想的束缚到了今天也还存在。看一看,我们中国有一人拿到过诺贝尔奖吗,我们创新的思维依旧没有唤醒。
【科举制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分析】推荐阅读:
科举考试与公务员考试之比较07-14
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12-24
科举制度的发展论文10-28
科举考试05-29
科举与国人的教育观06-10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05-08
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07-2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简介07-27
《科举制的创立》说课稿10-21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