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环保等

2024-08-31

古代的环保等(共7篇)

古代的环保等 篇1

最早的“环保部”——“虞”

古代负责环保的部门, 名称不叫“环境保护部”。据清黄本骥编纂的《历代职官表》记载, 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 又是官职名, 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的环保部相同, 但所管理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 都是“虞”的职责。

根据记载, “虞”最早出现在上古传说中的“舜帝时代”。由于生存条件原始, 那时的人们对大自然更依赖, 也更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舜帝便是一位重视环保的帝王, 他自继位后便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根据当时的需要, 共设九官。这九官, 相当于现在中央的九个部委, 舜所设九部委中就有环保部——“虞”。第一任虞官名叫伯益。关于伯益就任, 还有段小插曲。当时舜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 问谁能帮他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 大家一致推荐了伯益。但一开始, 伯益并不接受这个职务, 他希望把职位让给朱、虎、熊等人。舜同意了他的提议, 当即表示让他们与伯益一同来负责“环保部”, 伯益这才当了舜的“环保部长”, 朱、虎、熊等人任“副部长”。伯益的确是环保专家, 环保部长做得相当称职。从史书记载和传说来看, 伯益是嬴姓史祖, 治水专家大禹的得力助手, 他发明了水井, 保证人类饮用水源免受污染, 另传, 《山海经》也是伯益所著。

到了周代, “环保部”由山虞、川衡、林衡、泽虞等四个平行部门组成, 统统归“地官司徒”领导。其中, 山虞的地位最高, 美国学者埃克霍姆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山林局”。秦汉时, 虞被“少府”替代, 到三国之后, 又恢复了“虞官”。唐、宋、明、清诸时期, 朝廷也均设有虞衡司, 即“虞部”。

“环保法”的诞生

中国古人不仅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 还颁布了最早的“环保法”, 其时间可以追溯到上古夏代大禹执政时期。《逸周书·大聚篇》记载, 大禹在任时曾颁发了一条禁令:“春三月, 山林不登斧, 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 川泽不入纲罟, 以成鱼鳖之长。”从禁令中可以得知, 当时春季实行“山禁”, 夏季实行“休渔”, 这对保护环境, 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环保禁令。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的秦国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环保条款”。该条款于1975年被发现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11号秦墓中。当时出土了一批秦简, 其中一部分竹简上记录的是秦国的法律, 后整理出了《秦律十八种》。“环保条款”记录在其中的《田律》上, 这部法律因此被看成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田律》中, 除了前代规定的春季不准滥砍乱伐外, 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有两条很新鲜:一是规定不得堵塞河道, 即所谓“雍堤水”;二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 即所谓“不夏月, 毋敢夜草为灰”。特别是“毋敢夜草为灰”这一条, 对今天保护大气环境都很有作用, 可以避免大气污染, 减轻雾霾天气。

荀子:环保治国论

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 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来的。他在《荀子·王制》中写到:“草木荣华滋硕之时, 则斧斤不入山林,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意思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 不能砍伐山林, 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将之称为“圣王之制也”, 即奉行王道的帝王的法度。

荀子是赵国人, 但成名却在齐国。他一生中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一职。“稷下学宫”是齐国一所地位与今北京大学相当的官办高等学府, 祭酒则相当于今天的首席教授。荀子能有先进的“环保治国”理念, 与齐国尊重知识分子、重视环保有直接关系。

礼仪制度与环保

文明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古人很早就对环境保护有较深的认识, 因此古代就设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从而使生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除《国语》、《左传》提到的古制之外, 《周礼》和《礼记》也都有不少这样的条文。礼虽然主要是以道德规范的方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但其在古代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曾经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 (特别是儒家伦理) 不是宗教”。礼是伦理的重要部分, 是不成文的法典;有关伦理道德也是由礼衍生的。关于这些环境保护的条文, 比较系统地体现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一书中。

环保先贤——孔子

两千年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是一位杰出的“环保主义者”。孔子哲学思想最重要的是“仁”, 他大力提倡“仁者爱人”, 这一理念也体现在包括对待动物的态度上。《论语》里有“子钓而不网, 弋不射宿”的记载, 是说孔子不拉大网捕鱼, 宁愿钓鱼;虽然也射鸟, 却放过归巢的鸟。这些都反映出孔子的“环保观”。孔子生活的年代, 尚无“杀生”、“放生”之类的佛教教义, 更无现代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主张与理念。但他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态度, 却很超前, 很有现代环保主义和动物福利主义的味道。这与道家提倡的“轻物重生”和“天人合一”的朴素的“环保观”, 可谓如出一辙, 凸显了孔子的睿智与先见。

遥想古代, 自然环境比现在好得多, 野生动物也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但古贤们却也知道保护环境, 想起来令今人汗颜。真希望现在的我们, 能像古人一样, 重视环境, 保护环境, 多为子孙后代考虑, 这样才不愧于我们的祖先。

古代的环保等 篇2

1.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其一:生产规模——

其二: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西方是粗放式经营)

其三: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最基本的是前面两个)

很多质料上的说法千奇百怪,莫衷一是。有些说法只能称之为特点,不能称为基本特点。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一)发展历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二)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三)发展趋势: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四)资萌的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工场手工业。

五)布局的变化(区域位置):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相应变化。

六)世界上地位: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人们的欢迎和赞誉。

七)与农业的关系: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

八)技术传承:手工技术世代传习

三、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书上没有说,书上呈现的都是史实,或者是某个时期的基本史实或者特点,不能叫做“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第一,中国商业的萌发、形成很早。(商朝时就有了职业商人)

第二,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就是由官府垄断的。(周朝实行“工商食管”,后期,一直对商业进行控制。商业主要由官办官营是上古中国商业的又一特点。这对后世影响很大。)第三,古代中国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出现很晚,而且给私商自由发展的春天非常短暂。第四,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

我国古代的团体操等 篇3

参军为何称入伍?

为什么参军也叫做入伍呢?这种说法与我国古代军队的编制有关。据《周礼》一书记载,古代军队“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那时候,社会基层单位叫“比”,当兵时,五户为一比,各送一名男丁,共送五人,就组成一伍。

接力赛跑项目的起源

接力赛跑因其讲究集体合作、激动人心而深受观众喜爱。作为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之一,据史料记载,它起源于非洲。非洲土著伐木工人是接力跑最早的发明者和实施者。当时,他们用比赛速度的接力方式,飞快地将丛林的木材源源运出山地。由此可见,最早的接力跑运动员就是伐木工人,接力棒就是木材,而丛林就是运动场。此后,接力跑逐步演变为竞技场上的一个竞赛项目。1883年11月17日,世界上最早的接力赛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巴克雷举办。1912年,男子4×100米接力赛跑被第5届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故宫内的“三宫六院”

“三宫六院”原是故宫建筑群中北半块的建筑布局。故宫按“前朝后寝”规制,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北为内廷,内廷是皇帝及后妃们起居生活之所,即所谓的“三宫六院”。内廷分东、中、西三路,“三宫”又称“后三宫”,即中路的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东西两路各有六宫,“东路六宫”即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和永各宫;“西路六宫”为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成福宫和重华宫。固各宫均为庭院格局建筑,故称为“六院”。

第一双“溜冰鞋”诞生于5000年前

考古学家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附近发现了人类用动物骨头制作的冰刀,这双“溜冰鞋”诞生于大约5000年前,其设计非常简单:在使用马或者牛的骨头制作的“冰鞋”一端打一个孔,并用动物皮制成的绳子将其捆绑在双脚上。为弄清早期人类制作冰刀滑冰的目的以及北欧什么地方的人是最早的滑冰者,研究小组对上述骨制冰刀进行了研究。近日,福曼蒂表示,距今5000多年前,北欧人为了能在冬季恶劣的天气环境下生存才使用骨制冰刀滑冰。当时人们并非把滑冰视作一种娱乐或体育活动。就像后来人们发明滑雪板和自行车一样,最早的冰刀是为了节省旅途中消耗的体能。

古代用作炊具的鼎

鼎,是古代用来煮肉或盛肉的炊具,最早是陶鼎,以后多用青铜铸成,称为铜鼎。古代的肉食并不像后世那样切成小块,而是将整个牲畜解为若干部分,甚至还有不解体而煮全牲的时候,因此鼎都比较大。大贵族每餐都要有好几种肉食,分几个鼎来煮,则叫做“列鼎而食”。列鼎数目要按等级来定,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已不再遵守这些规定,用鼎的数目逐步升级,诸侯九鼎、卿大夫七鼎;九鼎、七鼎的称太牢,牛羊猪三牲俱金;五鼎称少牢。贵族进餐时还鸣钟奏乐,故有“钟鸣鼎食”一词。

我国绿色邮政的由来

我国汉代,曾规定当时的驿卒戴红色头巾,穿红袖衣服,背红白两色相间的信袋,这是为了叫沿路车马行人远远就看见驿卒飞马奔驰赶快让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葛显礼把持我国邮政。1897年2月21日,葛显礼规定:信差穿海军蓝哔叽马褂,胸前写“大清邮政”四字。夏冬,马褂改用蓝灰色土布或洋布料子。到了1905年1月,邮政改由法国人帛黎办理。帛黎规定:邮政信筒、车辆、舟船等邮政事物的专用颜色为黄、绿两种颜色,其中以绿色为主要色调,黄色做点缀。因为绿色已为群众所熟悉、习惯,而且绿色一般象征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我国政府正式决定采用绿色作为我国邮政专用色彩。绿色邮政由此而开始。

西方君主如何称呼

西方君主并没有像中国皇帝那样繁琐的称号,称呼相对简单得多。西方君主也没有那么多的避讳,后人可以直呼其姓名,一般是在名字之后加上大帝等词语,如查理大帝、亚历山大大帝等。有时为了加以区别,干脆就在姓氏后加上数字,表示第几世,如普鲁士的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二世等,更有简单的干脆把“世”也省略了,直接叫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除了正式的称号外,西方君主还有一些有趣的绰号,这些绰号往往根据国王的某种特点加以夸张。早期的西方君主都有绰号,如英国国王威廉一世绰号“征服者”,威廉二世绰号“红毛王”,亨利一世绰号“儒雅者”。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因为有一脸鲜红色的胡子,绰号为“红胡子”。

人类4万年前已开始穿鞋

华盛顿大学人类学教授特林考斯是第一个研究时尚是如何改变人的体型的,他找到了人类脚尖开始收缩的那个时间点。特林考斯指出,脚尖变小说明从那时起人类就开始穿鞋了。人类留下的最早的一双鞋距今只有1万年,但现在,根据最新的考古学发现,特林考斯将人类开始穿鞋的时间提前到了4万年前。骨胳形状与它承受的力量有关,人类历史上的多数时间里,脚尖骨都比现在要粗大。特林考斯认为,这是因为古代人走路、攀登、负重等动作要比现代人多。古代人的腿骨也因此比现代人粗。但是,大约在4万年前,这种情况开始改变。特林考斯注意到,这个时期人类的腿骨依然很粗,但脚尖开始变小。特林考斯分析,这唯一的解释就是人类从这个时候起开始穿鞋了。一些人类学家认为“穿鞋论”有一定的道理,大约在4万至3万年前,人类文明开始飞跃发展,人们在这段时间开始穿上了鞋子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与环保思想 篇4

这个问题是全球性的, 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同样如此。因此,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瞻远瞩, 与时俱进, 提出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的理念和主张。这一战略思想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新型的工业化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在精神领域, 内容有“创造生态的文化形式, 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 提高环保意识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古代的先哲和思想家们, 就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其阐述的内容有, 人在天地 (自然) 中的位置、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共生、如何发展的问题, 给当代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生态与环保的精神财富。现就传统文化的周易、儒家、道家、佛教四大范畴来说明。

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被誉为六经之首的《易经》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 意思是天地哺育了万物, 使之生生不息、繁衍下去, 所以人类应该牢记天地的造化之功。它“曲成万物而不遗”“含弘光大, 品物咸亨”。正因为天地养育了万物, 所以人也要遵守天地之间的基本法则, 故《易经:系辞》云: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周易》倡导生态资源的爱护、节用, 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资源枯竭, 危害人类的生存。《中孚》卦九二爻“鸣鹤在阴, 其子和之;我有好爵, 吾与尔靡之”, 像人们描绘了一副生态和谐的美景画。《周易》通过论述有咎、无咎来推行节俭的消费观, 强调节俭就会“无咎”, 否则就会遭天的处罚。这与国务院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周易》所阐发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无疑是拯救地球、解决当今环境危机的有效法宝。

儒家以“仁爱自然”的角度阐述人应当怎样与自然相处。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论语·阳货》) 。这里所谓的天, 是指生生不息的自然之天, 人、天、地、万物与自然都是自然一体的, 保持和谐相通。孔子站在道德伦理的角度要求人们爱护大自然, 并说:“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曾子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树木以时伐焉, 禽兽以时杀焉”。儒家的观点并不是要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 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季节时间开放, 让自然界有充分的时间得以喘息和恢复。由此可见, 古人在人类如何向自然界索取这个问题上, 其态度是审慎的, 其做法是有节制的。“孟子则主张“仁民”而“爱物”, 强调人要由敬爱亲友而泛爱他人, 由爱他人而仁爱万物, 人类要爱护自然之物, 因为物可以养育人。“而且提出了保护生态资源的主张, 如“林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这样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汉代的董仲舒认为:“天地人, 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 地养之, 人成之”, 贯彻了儒家泛爱众的思想, 并主张吧“爱人”扩展到“爱物”, 把爱物视为“仁”的表现, 视为人的道德内容。宋代的程颢说:“物我兼照”, 意思是以仁爱之心维护万物的生育。朱熹认为, 人类应有“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在儒家的思想中, 人与天地 (自然) 的关系应是融洽无间的, 人不能把自己看成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以自然为仆人, 而应视天地为父母, 视所有生命都与自己相通。这些思想和理念都在阐明, 人类在生存、发展的同时, 一定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以仁爱、平等的心去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 才能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与协调发展。

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则提出“道”。老子认为, 宇宙的本源和实质是“道”, 也是生态法则和自然规律, 是其生态智慧的根本。其基本的理念是强调自然、天地万物作为统一整体的自然存在性, 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道生万物”“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这是反对人类中心论的表述,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 并不是主宰者, 反对人类妄自尊大, 以自己为中心, 把自然界变成征服的对象。而另一位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则更提出“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提出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正因为如此, 所以人类的一切行为只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强调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 谋求“天, 地, 人”之间的和谐。庄子还举“混沌”被凿七窍而死的寓言故事, 从人类对待生态的角度, 可否看作:人类以这种功利心态去改造自然, 就必然会造成对自然的损害甚至毁灭。“无为而无所不为”, 并不是指人类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 无动于衷。而是不要妄为、过多的作为。不做违反自然的事, 这样就真正能做到“无不为”, 即合理利用自然为人类创造财富。道家的思想俭朴而深邃, 大道至简。正如著名的生态哲学家卡普拉说:“在诸伟大传统中, 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 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 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

佛教是个深具环保意识的宗教。佛教的环保意识来自“缘起”的观念, 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赖, 共存共生的。佛教教义认为:“万物皆有生命”“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意即:人和其他有情生命本来是同一体, 其本性即佛性相同。所以人应该慈悲的看待一切众生, 不可伤害它们。当人们自己将自己当成一切生命最高层次与最高价值的时候, 无非是自诩自己为万物之灵, 却忘记自己也是生物界一部分, 忘记了自己来之于自然, 生存与发展也都依赖于自然。佛教的戒律之一有戒杀放生, 慈心不杀。戒杀护生是对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 所以佛教的戒律对于动物的保护, 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今天来说, 剔除佛教里的宗教因素, 爱护动物, 尤其是爱护野生动物, 不滥杀滥捕它们, 对于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纵上所述, 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哲学中有很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生态伦理和生态环保思想, 所以, 作为现代的我们, 更应该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 其中一个转变就是: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 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而这些理念, 其实都可以从浩瀚的传统思想宝库中找到源泉。这些宝贵而深邃的思想, 无疑可以为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历史使命, 提供极为重要理论支持和借鉴意义。

摘要:发展的世界, 生态危机席卷全球, 环境频遭破坏, 污染日益严重。人类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 并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生态观和消费观, 才能遏制这一危机的继续蔓延。中国传统文化的易经, 儒、释、道三教, 已提到不少有关生态伦理和环保的思想和主张, 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古为今用, 这些宝贵的思想, 为我们解决现代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有很好的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生态文明,生态智慧,生态伦理

参考文献

[1]钱俊生, 怎样认识和理解“建设生态文明”.《半月谈》2007年第21期

[2]任俊华, 《周易》古经的生态智慧观.

[3]陶国富,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一期

古代的环保等 篇5

2.学习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学设想

1.《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引导学生体会诗篇叙述故事始末、记叙人物语言的表现力量,体会诗篇的社会意义和融合于叙述之中的诗人的感情。

2.其余四首诗都属抒情诗的范畴。这四首诗分别以恰当写作方法写景、写物,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抒发了诗人特定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各首诗具体描写的表现力量,体会诗人的感情。

本课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石壕吏》,一课时;《敕勒歌》、《秋浦歌》,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田子方》、《钱塘湖春行》,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板书设计

石壕吏

目击耳闻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苦啼申诉家庭凄惨被逼自请应役 老妇被捉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敕勒川苍茫富饶美好风光的勾勒。《秋浦歌》中李白抒发愁绪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叙事诗引到教学抒情诗,引出《敕勒歌》(板书诗题)。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哪一句是诗篇的关键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前两句、次两句各为一层。“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诗篇的关键句。

(2)第一层点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敕勒川,阴山下”,点明了诗篇的描写对象及其地理位置,表现出敕勒川背负雄伟阴山,气势壮阔(板书:背负阴山气势壮阔)。

(3)第二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勾画出什么样的境界?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以“穹庐”设喻,表现出那高远的天空就像一个无限大的蒙古包笼盖着辽阔大地一样,形象地勾画出天连草原、草原接天的无垠境界(板书:境界无垠)。用“穹庐”——牧人自己的家设喻,具有浓郁的民族色采,体现了诗篇主人公对敕勒川的亲切、惬意感情(板书:设喻亲切)。

(4)第三层前两句和上层以及下句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127;末句和前写景物之间体现着什么样变化?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古代的‘高考移民’”等6则 篇6

唐朝科举考试跟现在高考一样,各地录取率高低不等,有的地方考生多、录取的少,竞争激烈;有的地方则考生少、录取的多,轻轻松松就能考中。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过:“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意思就是首都地区录取率非常高,一个长安城录取的人数竟然跟一个大省录取的人数差不多。

不光唐朝,两宋和明清也是这样。北宋时江南考生多而录取少,很难考中;北方考生少而录取多,容易考中。明清时内地考生多而录取少,很难考中;边疆考生少而录取多,容易考中。

宋朝文坛大腕欧阳修曾经给皇帝写信说:“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录取率低的省份1:100,录取率高的省份1:10,地域差别如此之大,自然让考生们眼红,纷纷玩起古代版的“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未必是真的移民,很多考生只是弄一假户口,这招在过去风险不小,因为古代考生必须互相监督,一个考生犯了事,其他考生也跟着倒霉,为了自身安全起见,大伙检举揭发的积极性都非常高。监考的老师还有一道“审音”程序,就是要听听你说话的口音,如果发现破绽,考生会被打回原籍,取消考试资格。

古代对办假户口的考生还有别的处罚。《日知录集释》中,明朝正统十四年有一条新规定:凡“冒籍”(即填写户口不实)考生一律黜退,就近发往国子监、府学和县学充当“膳夫”(即厨子)。

为了规避上述风险,有些考生玩“高考移民”时不惜血本,让家长在录取率高的省份买地买房,加入当地户籍,从假移民变成了真移民。乾隆朝就有这么两位考生,他们是哥俩,户口本来在江苏长洲(今苏州),听说北京的进士好考,让父亲花100两银子在顺义县城(归北京管辖)买下一所破旧小院,然后移居其中。按清朝政策,只要你在某个地方置有产业并愿意跟当地人“一体当差”(即缴税和承担劳役),政府一般都会准许你加入当地户口。所以这哥俩顺顺当当成了北京人,顺顺当当考中了进士。

算盘的来历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算盘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元代学者刘因撰写的《静修先生文集》里。1450年,吴敬在《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里,对算盘的用法记述较为详细。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算盘,可见,早在北宋或北宋以前我国就已普遍使用算盘这一计算工具了。我国的算盘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15世纪中期,《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由于算盘普及,论述算盘的著作也随之产生,流行最久的珠算书是1593年明代程大位所辑的《算法统宗》。

“同志”一词源于春秋

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差不多,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就对“同志”一词下了定义:“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东汉人郑玄更明确地说:同志就是朋友。到了现代,“同志”成为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内部就互称同志。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1920年,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中,也开始引用“同志”这个词。

靡靡之音的来源

“靡靡之音”起源于商朝。当时,传说有一个叫师涓的乐师,他专门从事收集、整理乐理,并能演奏动听的乐曲。一次,残暴的商纣王把师涓抓去,要师涓专门为他演奏。可师涓演奏的乐曲都不合纣王的口味,纣王要杀死他。师涓觉得像纣王这样的暴君,怎能理解激发人们斗志的好乐曲呢。他冥思苦想,创造出一种名叫“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的歌舞来应付纣王。纣王听了却很高兴,免师涓一死。从此,纣王整天陶醉在这种歌舞之中,没有心思治理国家,不久便被周武王打败了。从此,那种软绵绵的使人丧失斗志的音乐歌舞就被称为“靡靡之音”了。

广告文学起源于唐代

广告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对其可谓熟悉之至。然而,你可知道,早在唐代中国就出现了广告文学。有关专家根据敦煌遗书中发现的两首“招徕叫卖口号”认为:市井卖物叫声“采取声调、间以词章、以为戏乐”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唐代,至迟不晚于后唐。专家解释说,这里所谓的“招徕叫卖口号”,也就是当年的“广告”。据敦煌研究院遗书研究所所长李正宇介绍,由于中国传统的轻商观念,古代典籍中记录商业招徕叫卖的资料极少。这两道叫卖口号出于一件古代学童习字杂抄,原件现存法国巴黎国民图书馆。其中一首的内容是:“厶乙铺上新铺货,要者相间不须过。交关市易任平章,买物之人但且坐。”这首店铺经营者招徕顾客的韵语口号,开始的“厶乙”为代词,可以根据不同的店名铺号换成特指名词,相当于“某某”,是首可供各类商店套用的招徕口号。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本铺有新到货物,需要者不应错过良机,价格可以商量,买主请到铺里坐下来谈。

考古学家发现最古老皮鞋距今5500年

不炒作自己的古代官员等二则 篇7

发生在刘昆身上的这两件怪事,在民间被炒得沸沸扬扬,人人都说刘昆是个下凡的“圣人”。光武帝听到这些事,也颇感奇怪,就召刘昆人宫询问究竟。刘昆却淡淡地答道:“我哪是什么圣人,纯粹巧合罢了。发生大火的那天,天空早有乌云,只是迟迟下不了雨,小臣一时心急,就跪地不停祷告,随后恰好降雨。弘农郡的老虎外逃,也并不是小臣去上任的缘故。由于当地农民长期伐林垦荒,导致老虎的栖息地大量减少:再加上当地人对它们围追猎杀,身处险境的老虎只好纷纷逃离,而小臣恰好这天赴任。”光武帝听罢,遂恍然大悟。

刘昆回家后,弟弟不停地埋怨他:“你真是糊涂呀!何不乘机在皇上面前将自己好好鼓吹一番,以此获得奖赏?”

刘昆却正色说道:“拿偶然之事鼓吹自己,必将招致祸患!”弟弟不解。刘昆继续说道:“如果有一天皇上叫我再用此法去灭火、驱虎,我该怎么办?一旦露馅,皇上定然不悦,随后必会降罪于我。”弟弟一听,便不再责怪刘昆,反而暗暗佩服起哥哥是个明智的人。

摘自《演讲与口才》

心与眼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清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他从不在人前提及此好,赴外地巡视更是三缄其口,不吐露丝毫心迹。一次,有位下属献给他一本名贵碑帖,冯原封不动退回,有人劝他打开看看无妨,冯志圻说,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可能爱不释手,不打开,还可想象它是赝品,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

我相信这是冯志圻的肺腑之言,因为绝大多数人抵御诱惑的能力常常是有限的,是很脆弱的,他也不例外。所以他选择了战胜诱惑最有把握的办法——远离诱惑。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面对诱惑,一不小心我们就会在心里起波澜,原来澄澈、纯净、安寧的內心就会变得喧哗、浮躁和功利,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只有远离诱惑,我们才能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凝神专注,独善其身,才能收获精彩的人生!——

上一篇:编制思路下一篇:企业整体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