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消防(通用3篇)
古代的消防 篇1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防火技术方面曾领先世界水平。古代某些防火技术,一些好做法一直留传至今,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古代建筑中大量运用古代防火技术,使得大量木质结构的古民居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可以说,我国古代也建立了较完备的消防法律、组织与理论,并形成了全世界最早的消防部队,在消防防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代的消防法律
我国自夏代起,就出现了法律。到了商朝,法律已初具规模,并开始用刑罚手段管理火政。殷代的《殷王法》中就有“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的条款,意指由于遗弃在道路上的灰烬中可能有火,可以复燃而酿成火灾,因此要处以“断其手”的刑罚,这是我国最早制定的一条消防法律。
周朝的法律较殷代完备,周朝规定:“凡国失火,由有毗屋延烧之忧;野焚菜,则有焚及山林之害,大则有刑,小则有罚。亦权罪之轻重耳。”
春秋时期,夜晚照明以木柴当火把,为防火灾。在《礼记·少仪》中规定,举行仪式时,点火把的人,用左手举着火把的同时,右手还要抱着未点燃的木柴,因干木柴很容易烧完,必须有备用木柴随时续火;还要准备个大碗,随时接灰烬,使火星不落地。举火把的人一定要坐在房子的角落里,“不让、不辞、不歌”(不准跟别人打招呼,不准讲话,不准唱歌),做到专心守职,心无旁骛……这些规定说明了古人左手常居静职,右手常居动职。用左手举着火把,就减少了明火乱动的危险。右手捧碗随时接灰烬,以防残火落地乱溅。要求举火人坐屋角,是因为屋角不是人们活动中心。这些严格的规定表明,主要都是防止发生火灾。可以说,这是我国消防史上出现的第一部消防法规。
汉代治火的法律也很严厉,如“百鼓之后燃火者鞭一百,延烧一家斩五部都督。”西晋制定的《晋律》和南北朝北周制定的《火律》中,都有“水、火”篇,唐朝建国后,制定出一部完整的唐律,叫《永徽律》,其中有关火灾刑罚共7条,对违反防火与救火法令,对失火、放火等各种违反行为都做了具体的刑罚规定。例如:“诸故烧官府廨舍及私家舍宅,若财物者,徒三年、赃五匹、流二千里、十匹绞、杀伤人者以故杀伤论”,而宋代治火法律基本上沿用唐律,对失火犯、放火犯和救火失职者给予严厉的制裁。例如:“放火者斩,仍没有其家;遗火烧屋宇、军幕及财物积聚通计钱二贯足以上者斩……”
明代的刑律较前代更加完备,明确区分了失火罪和放火罪,补充了看守人员趁火之机侵吞财物者以监守自盗论罪等条款,并强调对放火犯必须查获证据,以据诬陷,不实之词。
清代初期颁发的《大清律例》中有关火灾的刑罚内容和刑罚办法,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可见,依法治火自古已有,值得今人借鉴。
古代消防组织设置
在周代称司煊、司耀,宋代称防隅、潜火军,元代、明代称救火兵丁,清代初年称防范火班。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消防”一词从日本舶来,才有消防队之称。
宋仁宗赵祯即位后,制定了严密的防火措施,在京厢军中挑选精干军士,建制为专职消防机构——军巡铺。这大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消防部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这些军士都经过严格训练,责任心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夜间巡警”,督促居民按时熄灯,消除火灾隐患。为及时发现火警,军巡铺还在“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军士便立即携带消防器械,奔赴失火地点进行扑救;同时迅速报告失火地段的军政长官厢主、开封府尹及负责京城卫戍的马步军殿前三衙,“各领军级扑灭”。在扑救中,各支部队配合密切,有的警戒弹压,维持秩序;有的救护,安置受伤居民;有的抢救财产;有的运水灭火,纹丝不乱。故而“每遇火发扑救,须臾便灭”,“不劳百姓”。
为激励防隅军在灭火中奋力向前,将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还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那些听从号令,“并力扑灭者”,“支给犒赏”;对那些在灭火中受伤者,“差医诊治”,给假疗养;对个别“不竭力,诸如玩忽职守,不听命令,贪生怕死者,定依军法治罪。”
清末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在天津划分了租界,为防租界内火灾,意大利侵略军招募华人组织官办救火会,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1902年,清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救火会便交由我国监管,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这便是我国第一支消防警察队。次年,北京也组建了消防警察队,随后哈尔滨、保定、南京、昆明、广州、沈阳、长沙等地相继建立消防队。这些消防队初建时均由当地警察厅、局直接管辖。
古代消防理念
现在,我们经常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古时候人们常常在半夜拿着个灯笼,敲着锣,嘴里说:“半夜三更,小心火烛”。这实际上也是古代消防理念之一。
我国古人早就有了防火意识。据《周礼》记载,仲春二月,当天上的火星行将出现之日,宫廷中掌管用火的官员要敲着木铎在宫中走动,以做好防火的宣传工作,这便是我国喊火烛的由来。
自西周始,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2 000多年,民间喊火烛经久不衰。每到冬天,时近黄昏,街上就会传来一阵阵“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满满,灶仓清清”的呼喊声。这时,人们就会去看一看灶门口有没有火种,并将柴草拿净。古时没有钟表计时,人们把一昼夜分成几个时辰,每个时辰2个小时,又把一夜分为5更天,并存专人按时辰报更喊火烛,以敲打竹制响器发出信号。
倒写的“火”字。古时,常见不少、作坊或库房、厨房的墙、柱上贴有“火烛小心”的字条,以告诫人们安全用火。这可能是社会上最早出现的关于消防的宣传标语。但字条上的“火”字多数都是倒着写的。火灾是人们最犯忌的大事,谁都不会希望火灾“到”了,那为什么还需要倒着写呢,有的老秀才解释:人们看到这倒写的“火”字,就会引起好奇,甚至还会对此发议论。写标语目的就是要引起人们重视。
这的确很有道理,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收视率”提高了,宣传效果就更好些。现在消防宣传品上常用巨大的红色惊叹号或是一个醒目的爆炸形图案,不也是为引起大家注意吗?
古代的消防 篇2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
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8、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2、知耻近乎勇。——《中庸》
13、好学而不贰。——《左传》
1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1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1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1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20、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21、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22、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2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2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0、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语·卷上》
3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3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36、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37、学不可以已。——《荀子》
38、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4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4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4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4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4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4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5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5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52、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53、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54、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5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5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5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6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6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62、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
63、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6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6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6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68、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6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70、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7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7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74、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7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7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7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古代消防那些事 篇3
周:仲春禁止生火煮饭
《甲骨文合集》刊载的第583版、第584版两条涂朱的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武丁时期,奴隶夜间放火焚烧奴隶主的三座粮仓。这是有文字以来最早的火灾记录。
据《周礼》记载,周朝设有管理火政的官员:司烜、司爟、宫正。春季第二个月,火星出现,司烜要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铃,犹如今日农村传达通知时敲铜锣一般,以提醒人们注意防火。司爟负责对在国都中或城郊野外造成火灾者追究其责任并给予处罚。宫正的职责之一,便是监督宫中严守火禁,提醒防火。
在古代,人们多采用禁火吃冷食的办法来消防。每年到干燥的仲春,司爟敲打木铎传达命令,禁止生火。可这时正是春耕开始的时候,老百姓必须吃饭,因而在禁火期开始之前就得准备好干粮。
据《礼记》记载,春秋时期,夜晚以火把照明,举火者须“不让、不辞、不歌”(不准与别人打招呼,不准讲话,不准唱歌),必须做到专心职守、心无旁骛。用左手举火把,右手抱着未点燃的火把,因为火把容易烧完,必须备有随时续火的火把,还要准备一个大碗,随时接灰烬,以防残火乱溅。举火者必须坐屋角,因为屋角非活动中心。
汉:禁止百姓夜间随便在街市动火
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城市均设有治安消防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或派出所。
汉代火政官有:别火、夜士。别火官主要负责宫廷内治火、改火;夜士是汉代掌管皇宫外夜事的差使,主要负责巡夜、管控灯火等事宜,禁止百姓夜间随便在街市动火。
据《汉书》记载,西汉长安“每街一亭”,设有16个街亭;东汉洛阳城内二十四街,共有24个街亭。这又称都亭,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都亭一般是城市内的交通枢纽,由城内出发,或由外到达城内,都是以都亭为起点或终点。
唐:唐代开始用皮袋、溅筒灭火
唐代京师长安,没有亭,却建有治安消防组织“武候铺”,分布在各个城市和坊里。这种“武候铺”,大城门100人,大坊30人;小城门20人,小坊5人。受左右金吾下属的左右翊府领导。在全城形成一个治安消防网络系统。
唐代开始用皮袋、溅筒灭火。随着时代的变迁,灭火器具不断创新。
宋:烧化纸钱必须事先告知
宋代火政官有:厢使、防隅官。厢使是宋代开封等地负责地方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员。当时,开封一带火禁甚严,官府规定“将夜分必灭烛”,即到了半夜就要灭掉一切烛火,防止因人们熟睡而发生火灾。如有人家要在后半夜烧化纸钱。必须事先告知当地厢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宋代的铺兵也叫防隅军、潜火军,他们都经过严格训练,责任心强,其主要任务是夜间巡逻,敦促居民按时熄灭油灯蜡烛等,消除火灾隐患。为了及时发现火警,官府还在地势高处建筑了望火楼,楼上昼夜有人瞭望,楼下有防隅官屋数间,屯驻防隅军百余人,专门负责救火。
一旦发生火灾,防隅军们便立即携带消防器械,奔赴失火地点扑救;同时派骑兵迅速报告府尹及负责京城警卫的马步军殿前三衙。在扑救中,各支部队密切配合,有的警戒弹压,维持秩序;有的救护、安置受伤居民;有的抢救财产;有的运水灭火,井井有条,纹丝不乱。
水铺、水社和冷铺是宋代的民间救火组织。这些民间救火组织的出现对扑灭火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北宋仁宗时,便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
苏东坡先后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时,建立了官方消防队(潜火军),配置棚索、斧、锯、火笼、火背心等消防装备。
明: 专业消防部队——火兵
元代的正史中未见有“军巡铺”的记载,但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却有与军巡铺完全相同的“遮荫哨所”。
明朝一些城市组建了专业的消防部队——火兵。该部队主要是为了防御敌军火攻引起的火灾和防范其他火患。火兵有的50人,有的100人,设在城中心或建筑密集、人员聚居之处,配备水桶、藤斗、麻搭、竹梯、斧、锯等救火器具。
明人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火灾的发生。为确保盛放皇帝銮驾仪仗等器物的仓库万无一失,仓库除沿护城河设置外,还建造了绝对可靠的防火隔墙。每隔七间房屋空出一间,并将这间房屋的四壁砌成无门无窗的砖墙;然后,在房间内充填三合土,直到顶部,用夯压实;最后,封砖盖瓦。这样,从外部看,是一间无门无窗的房屋;从内部看,却是一堵5米厚的防火墙。另外,民居的白壁青瓦马头墙具有防火和防风双重作用;寺庙、祠堂等建筑屋脊上怪兽嘴里吐出的曲折铁舌头,实际上是避雷针;库房、厨房、作坊的墙上贴有“小心火烛”的宣传标语,告诫人们注意消防。
清: 救火水夫挑水换“水签”
据《大清会典》记载,紫禁城内曾有腹大口收的铜、铁水缸308尊。在宫殿前设置的这些大水缸,称之为门海、吉祥缸、太平缸,每尊可贮水3000多升,过去由几十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每天派劳役从井内吊水,把缸打满。夏天要保证水质干净,无异味;冬天除加缸盖外,还在大缸外包上棉套,在寒冬,要把缸架在特制的石圈上,下燃炭火,昼夜不熄,以免缸水冻结。
清朝一些城市有专门的救火兵丁、救火义役、救火夫头。乾隆八年(1743年),湖南巡抚蒋薄指示各州县组织救火义役,专门负责扑救火灾。这些救火义役都要登记造册,上报官府,由官府每年发给一定的银两。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湖南官府颁布的《救火事宜》规定,所有救火义役均需穿戴号衣,其式样为白布缝制的马褂,红布镶边,前后各绘置一圆图,在圆图内书写某县民壮。根据他们在火场上的表现,事后分别奖罚。救火义役都有明确分工,并配备各种灭火器具,以便在救火时各执其器。
救火夫头是清代负责管理水夫的人。他们各佩带一面旗帜和一个灯笼,其颜色和标记各不相同,以便于在火场上指挥自己所管理的水夫供水。发生火灾时,到场的水夫看到指挥自己的救火夫头摇旗或举灯,则应挑水向前。救火夫头见水一担给一支“水签”,事后一支“水签”给一文钱。地方官府通过识别旗帜或灯笼的颜色、标记,分别予以奖惩。
清代民间有救火会、救火社、水会、水局、水龙局、挠钩会等消防组织。挠钩会是清代天津一些救火会附设的组织,该会由若干人组成,配置大小挠钩、铁锚等工具,专门负责在火场上破拆房屋、切断火路、扒火道、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等任务。
清朝的机桶(火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救火器具,也是消防车的雏形。至清朝光绪年间,消防器材装备发展为用人力扛拉的木制抬龙,以及吊桶、铜锣、大纛旗和各小旗(大、小旗均用蓝底白字)、梯子(竹制)、警铃、挠钩、刀锯、斧凿、杠索、灯笼、号衣、号帽、防火背心等。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在天津划分了租界,为防火灾,意大利军招募华人组织官办救火会,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救火会便交由该局监管,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这便是我国第一支消防警察队。第二年,北京也组建了消防警察队,随后南京、广州、长沙等地相继建立消防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