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外来文明

2024-10-21

中国古代的外来文明(精选3篇)

中国古代的外来文明 篇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5000年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国属于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区, 年降水量季节分布和地区分布差异很大;地势大体上西高东低, 从青藏高原向东呈阶梯状倾斜, 主要江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领土面积中只有20多亿亩适于农耕。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自古以来灌溉对于农业乃至经济社会的重要性。以灌溉文明为特点的农耕文明, 是华夏文明起源、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基础。

1 中国古代灌溉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灌溉农业起源很早, 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根据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技术水平, 大体上可以将我国灌溉农业发展进程划分为4个阶段。

1.1灌溉农业的起源与开创:夏商周时期 (约前22世纪末至前256年)

1.1.1 考古资料反映的古代中国灌溉农业起源

人类社会发展灌溉, 最初很可能开始于水稻等亲水作物的种植和栽培。中国是世界稻作最主要起源地之一, 稻作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杰出创造。中国南方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雨量充沛, 年均气温在17℃以上, 适宜水稻的栽培。研究表明, 古代中国北方地区也较现在温暖和湿润。考古发掘表明, 新石器时代中国水稻种植已经普遍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广东英德市牛栏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中先后发现了距今10 000年到12 000年的稻作遗存, 引起世界考古界的极大关注, 表明当时人类正在驯化稻谷, 尝试进行水稻种植, 逐步形成了最初的水稻农业。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等许多考古表明, 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和浙江东部在六七千年前已经普遍种植水稻。在江苏省苏州市草鞋山和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 000多年的古稻田遗址, 当时的播种方式是撒播, 有了初步的稻田结构形态, 并有与古稻田配套的水坑、水沟、水井或水塘等原始灌溉系统。在淮河流域、山东、河南、陕西各地, 也发现了同时或稍晚一些时间的水稻遗存。灌溉因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 伴随着农业生产发展而发展。

1.1.2 大禹治水传说及西周时期的井田沟洫制度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老的传说, 这个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中国人民与洪水作斗争以及在农业生产中最初应用沟洫进行灌溉排水的情况。传说4 000多年前, 中原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水。禹总结经验教训, 顺应自然规律, 采取“疏川导滞”办法, 率领民众排除了洪水和积涝, 取得了抗御特大洪水的胜利。大禹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 由治水英雄而被推举为政治领袖, 他“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过着简朴的生活, 致力于开挖沟洫进行农田灌溉排水工作。据《史记·夏本纪》记载, 大禹治水之后, 曾“令益予众庶稻, 可种卑湿”, 在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的地方发展水稻生产。

商代 (约前17世纪初至约前11世纪) , 农业灌溉开始有了更为明确的文字记载。在距今4 000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 有不少象征农田和灌溉的文字, 其中有“田”字与象征着弯曲蜿蜒渠道的符号一起组成一个汉字, 说明当时农田已经布置灌溉排水渠道, 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商代水稻在黄河南北均有种植, 郑州白家庄商代遗址、安阳殷墟中都有稻谷遗存发现。考古还发现了距今3 600年前殷商都城附近的由干渠、支渠和毛渠组成的农田灌溉系统, 纵横交错的渠道将农田分割为若干长方形, 在渠与渠、地与地之间有明显的水位落差, 说明当时对小规模的田间灌溉系统的规划已经达到一定科学水准。

据历史记载, 西周时期 (约前11世纪至前771年) 实行井田制度, 对王室贵族的公田按照一种理想的方式进行规划, 按照汉字“井”字形将一块农田划分成方正规整的9小块, 中间布置蓄水设施, 并有输水、配水、灌水、排水以及田间道路将农田分割开来, 形成与井田相配套的沟洫体系。这就是被后代推崇备至的井田沟洫制度。实际上它是西周时期与井田制度相配套的农田灌溉排水的规划标准, 体现了在上古时代农业发展早期人们对旱能灌、涝能排的理想。主要描述西周时期社会生活的《诗经》有六篇记载水稻的诗歌, 所记述的地点在今山东、山西、陕西一带, 反映了当时灌溉的发展。

不过, 夏商周时期农业灌溉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般来说灌溉工程规模较小, 农业生产仍更多地依赖于自然降水。殷商甲骨文中有许多关于占卜降雨的卜辞;在《诗经》中记载了当时不少的祈祷降雨的诗歌,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农业对自然降雨的依赖程度, 灌溉还处于较低水平。

1.1.3 春秋战国时期 (前770-前256年) 灌溉农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进入了一个诸侯争霸和兼并的时代。为发展、壮大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 各诸侯国都普遍比较重视兴修水利, 发展灌溉, 减轻水旱灾害, 提高粮食供应保障能力。这一时期兴修的灌溉工程, 主要集中在前期的“春秋五霸”和后期的“战国七雄”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心地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时期开始能够在一些水源条件较好地区修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引水渠系工程。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在楚庄王时期 (前613-前591年) 在令尹 (相当于宰相) 孙叔敖的主持下, 引期思之水 (今史灌河) 灌溉今安徽省金寨县至河南省固始县一带的土地。这是见于历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渠系引水灌溉工程。这个灌溉工程经过历代不断发展成为现在著名的淠史杭灌区的组成部分。公元前605年孙叔敖还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主持修建了蓄水灌溉工程——芍陂, 这是见于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大型陂塘水利工程。这个利用天然湖泊、通过四周修筑堤防建成的蓄水灌溉工程, 周长有60 km左右, 设有5个进水和放水口门“吐纳川流”, 灌溉周围大面积农田, 每年生产出大量粮食, 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经过历代维修, 长期发挥着很好的灌溉效益。

战国时期的魏国于公元前422年任命西门豹为邺 (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40里邺镇) 令。邺临近漳水, 经常受到洪涝灾害困扰。当地的土豪和女巫利用洪水灾害, 编造“河伯娶妇”的迷信活动, 愚弄和侵害百姓, 弄得民不聊生。西门豹采取非常智慧的手段, 打击了土豪势力和迷信活动, 带领当地人民在漳河上修建了12道滚水坝, 开凿了12条渠道引水灌溉漳河旁边的土地, 取得显著效益。这个引水灌溉工程经后代维修改造, 在以后相当长时间里都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促进了这一带地区的农业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一些在战争背景下, 由于进攻敌方的需要而修建的水攻工程, 后来被改建为灌溉工程。这反映了当时特殊时代水利特点。

1.2灌溉工程第一次建设高潮与形成规模:秦汉时期 (公元前255-公元190年)

秦汉时期形成了统一的中国,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灌溉发展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以开始规划修建一些大型灌溉工程而著名。公元前256年秦灭掉了战国时期各国名义上的宗主国--周。此后, 秦国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 完成了全国统一, 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规模空前的秦帝国。秦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 对水利很重视, 先后修建了三大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其中前两个是灌溉工程。据学者研究, 西汉初期全国人口数大约在1 500~1 800万人[1]。到西汉末年的公元2年, 全国人口数达到5 767万, 耕地达到50 600万亩。人口的增长, 增加了粮食需求, 促进了灌溉建设。汉代在秦代的基础上, 灌溉事业又有新的发展。

1.2.1 都江堰和成都平原灌溉发展

中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大约兴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间, 它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出于统一全国的战略, 秦国大力兴修水利, 发展农业, 富民强国。当时成都平原水旱灾害频繁, 汛期岷江往往泛滥成灾;而雨水不足时则又干旱缺水。为发展成都平原的灌溉农业, 将这里建成秦国的粮食供应基地, 地方官员李冰主持修建了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工程利用岷江出山口的一段自然弯道, 巧妙地修建了“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等建筑物。鱼嘴是一个分水堰, 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西边是岷江的正流, 东边是灌区的灌溉水源。宝瓶口是劈山建成的由内江进入灌区的口门。飞沙堰是一座溢洪堰, 具有分洪排沙作用。这三者之间配合紧密, 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都江堰经过历代不断地维修和扩建, 历经2 000多年至今一直发挥着稳定的灌溉和防洪效益, 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的好地方。这个工程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构思也使国际专家都非常赞叹。

1.2.2 郑国渠和关中平原灌溉发展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继位后, 继续推进全国统一的进程。为发展壮大经济实力, 命水工郑国主持在关中平原规划修建一个大型引泾水灌溉工程。工程建成以后, 使秦国的统治中心地带增加了一个大规模的灌区[2]

1.2.3 其他地区灌溉形成规模

西汉 (前206-公元25年) 前期与北方的匈奴经常发生冲突。为应对匈奴的南下侵扰, 限制其势力向南发展, 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40-前87年) 在黄河上游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建立地方机构, 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屯田, 促进了这里的灌溉发展。据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记载, 当时这些地方“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宁夏灌区现有汉渠、汉延渠都长达50 km以上, 灌溉农田数十万亩。据考证, 这些灌溉渠道都修建于西汉时期。西汉时期还曾在遥远的新疆开始进行屯田, 修建了灌溉渠道。

西汉晚期和东汉时期, 远离统治中心的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也开始有一些规模较大的灌溉工程建设。汉元帝时期 (公元前48-前33年) 召信臣做南阳[3]随着经济政治重心的南移, 水利建设的重点和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相对于中国北方而言, 这一时期中国南方的灌溉发展成就更为突出。

1.3.1 三国时期 (公元220-280年) 的屯田灌溉

2世纪末以后, 中国进入一个三国割据、混战时期。三个割据政权, 出于战争需要, 都开展了屯田, 由此带动了区域灌溉工程建设。特别是北方较为强大的曹魏政权, 在淮河流域结合屯田大兴水利, 修建了大量陂塘, 以发展水稻生产为主,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 以大将邓艾主持在淮南屯田规模最大, “穿渠300余里, 溉田二万顷”。[4]他认为中国水资源丰富, “海内江淮河汉之外, 复有名水万数, 支分派别, 大难悉数, 内而京师, 外而列郡至于边境, 脉络贯通”。这些水资源“俱可利泽, 或通为沟渠, 或蓄为陂塘, 以资灌溉”。[5]指出:“地上有可兴之雨, 其用水有法。”[6]对不同的水源和地形条件, 可以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水源高于耕地, 可以直接引水灌溉;水源低于耕地, 则必须采取机械提水灌溉。对不同情况, 王祯又总结归纳了相应的配套工程措施。

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 (1562-1633年) 认为, 水和土是国家的重要资源, 国家富强必须“尽土力”, “修水利”。他说:“水利者, 农之本也, 无水则无田矣。”强调灌溉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他在其所著的《农政全书》中系统总结了中国17世纪中国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水利科学技术。1630年, 他写成《旱田用水》一书, 详细阐述了水资源理论和用水方法, 认为兴修水利不仅是抗旱除涝的需要, 还能够调节地区气候, 减少江河洪水泛滥。根据水资源的不同情况, 归纳概括了蓄水、引水、调水、保水、提水等旱地灌溉的五种技术措施, 认为“尽此五法 , 加以智者神而明之, 变而通之, 田不得水者寡矣, 水之不为田用者亦寡矣。”[7]所著的《农政全书》中关于水利的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还有专门篇章系统介绍了西方水利科学技术, 这是中国最早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著作。

2.2 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灌溉形式

由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跨热带、温带、寒带, 水资源分布各具特点, 中国古代人民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灌溉工程形式。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逐渐形成了灌溉、排水、淤灌、拒咸蓄淡、井灌等多种有效灌溉技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工程形式主要如下。

2.2.1 清水自流灌溉工程

这种灌溉类型多在中国南方, 中国南方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少, 而且泥沙中矿物质多, 有机质少, 所以能够引清水灌溉。这类工程的特点是, 通过兴建一定的取水枢纽取水, 并沿着一定的比降布置灌溉渠系, 使整个灌区实现自流灌溉。取水枢纽也要考虑汛期排沙措施。都江堰工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2.2.2 浑水淤灌工程

这种灌溉类型多在中国北方多沙河流地区。中国北方黄河和海河水系因含沙量高, 而且泥沙颗粒细、含有机质多, 对农作物很有好处, 特别是通过泥沙淤灌可以改造盐碱地。所以, 从战国时期起, 就发展了引浑水淤灌这一灌溉类型。这类灌溉工程既要引水又要输沙, 为了防止泥沙淤塞干支渠道, 渠道底坡一般都较陡;排水问题比较突出。这是淤灌工程的基本特点。陕西郑国渠、河北引漳十二渠就是这类工程的典型。

2.2.3 “长藤结瓜”灌溉工程

这种灌溉类型主要在中国汉水流域、淮河汝水一带低丘陵地区。这类灌溉工程的特点, 就是利用陂渠串联, 形成“长藤结瓜”形式的水库群。这样的串联水库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库容、进行蓄泄调节, 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灌溉类型。南宋以后, 这种工程形式成为南方山地丘陵地区的主要灌溉工程形式, 工程的建设和普及为中国水稻的大面积生产提供了灌溉条件。如鸿隙陂、六门碣就是这类工程的典型。

2.2.4 塘浦圩田工程

这主要代表了湖区水利的灌溉工程类型,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滨江地区和鄱阳湖、太湖流域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圩的起源可以先秦时期, 唐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 这种工程类型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迅速发展。这类工程的特点是整个灌区完全实现了渠网化, 旱则引水灌溉, 涝则排涝泄水。由于宋代以后围田越来越多, 与水争地问题突出, 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历史上激烈的争论不断。

2.2.5 拒咸蓄淡工程

这类灌溉工程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沿海地区虽然降水量较多, 但由于年内水量不平衡和咸潮对水质的侵害, 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和控制, 以适应灌溉用水的需要。唐宋以后, 东南沿海迅速开发, 兴起了拒咸蓄淡的灌溉工程形式。这类工程的特点是, 既要拦蓄淡水, 又要防御海潮, 因此必须有闸坝拦潮蓄水。浙江鄞县的它山堰、丽水的通济堰、福建莆田的木兰陂等就是这类工程的代表。

2.2.6 坎儿井工程

这类灌溉工程主要在新疆的吐鲁番和哈密一带。这是一种地下渠道与井结合的内陆沙漠地区的典型灌溉形式。新疆地区远离海洋, 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平原和盆地周围山峰终年积雪, 冰雪融化汇流成河, 河流潜入戈壁沙漠。坎儿井就是利用当地特有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特点, 在山麓顺地势自高而低开凿若干竖井, 于井底开挖隧道 (即暗渠) , 将各井连通, 最后将潜水引出, 蓄积于池塘中, 通过渠道输送到田间灌溉。历史记载中国汉代已开始修建坎儿井, 经过历代发展, 至清代同治年间新疆的坎儿井已达800多处。

2.2.7 井泉灌溉工程

这类灌溉工程主要运用在中国北方平原地区, 地面径流较少, 或者地下水比较丰富, 山泉比较多的山区。井泉灌溉虽然规模较小, 但起源较早。至迟到春秋时期引泉灌溉已经具备了蓄水、引水和输水工程体系。自从古人打井用于饮用, 几乎同时开始了井水灌溉。唐宋时期井灌工程技术已经较为完善, 尤其是北方地区, 井水成为重要灌溉水源之一。明清时期黄河和海河流域出现了灌溉面积较大的井灌工程。井灌大规模发展与当时人口增加、农耕经济比较发达有关, 也与当时凿井技术水平提高有关。

2.3 灌溉排水机具的发明、创造与进步

利用机械提水灌溉, 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是人类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发明创造。中国古代创造发明的提水机械很多, 并得到广泛应用。

2.3.1 戽 斗 (如图2)

戽斗是古代常用的提水器具, 距今3 000年前古人一开始使用戽斗取水。它是一个两边系绳的小桶, 二人相对而立, 分别牵拉绳子的两头, 把低处的水不断地提取上来。这种方法比起单个人一罐一罐地取水效率要高很多, 而且灵活、方便。

2.3.2 桔 槔 (如图3)

这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简单取水机械。杠杆的一端系一重物, 另一端用来系水桶提水, 杠杆的中点架在一支承柱上。春秋时期的历史文献以记载了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用的地区主要是今山东西南部、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桔槔运用杠杆原理, 汲水时用力向下拉绳, 重物上抬, 容器进入水中, 待其水满之后, 借助另一端重物的力量, 可以比较轻松地将装满水的容器提上来。这是适应当时园圃灌溉需要而创造的提水机械。在中国北方地区, 桔槔一直是比较常见的提水工具。

2.3.3 辘 轳 (如图4)

辘轳是另一种简单而有原始的提水工具。早在汉代已经广泛用于生活和灌溉取水, 在不少汉代遗址中出土了辘轳的图像或者模型。它利用辘轳做功原理制作而成, 主要用于提取比较深的井水。辘轳的构造类似于滑车, 在井上搭一个架子, 架上横一轴, 轴上套一长筒, 筒上绕一长绳, 绳的末端挂一水桶, 长筒头上装一曲柄。摇动曲柄, 绳就会在筒缠绕或松开, 绳端的水桶就会随之吊上或放下。它改变了桔槔的单向用力方式, 改为循环往复式地用力, 并且其力臂大大长于重臂, 比较方便省力。

辘轳出现以后, 深井的取水问题得以解决, 并逐渐成为北方地区使用最为普遍的提水机械。明清时, 出现了畜力辘轳。即在机械传动部分添装一平轮, 盛水器也由一桶增为多桶, 只要牛马等牲畜绕着立柱做圆周运动, 即可将井水不断地提上来, 提水深度达数十米。

2.3.4 翻车 (龙骨水车) (如图5)

翻车是一种由轮转动的提水机械, 东汉时始见于记载, 至今已有1 700多年。民间又称为龙骨水车。这种提水机械适合于近距离, 提水高度在1~2 m左右, 比较适合平原地区使用, 或者作为灌溉工程的辅助设施, 从输水渠上直接向农田提水。用于井中取水的翻车是立式的, 水车的传动装置由平轮和立轮两种以转换动力方向。唐宋以后翻车是比较普遍的灌溉提水机械, 提水效率较高。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其所著的《农书》中详细描述了翻车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绘制了不同动力的翻车图谱, 包括脚踏、手摇等人力翻车和依靠牛、马等作为动力的畜力翻车。元代以后开始出现以水流作为动力的翻车。明清时期还出现利用风力作为动力的翻车。

2.3.5 筒 车 (如图6)

这是一种利用水流冲力驱动的提水机械, 大约为唐代发明并广泛用于灌溉提水。用水力取代人力或畜力, 这是提水机械上的重大进步。由于筒车要求相对稳定的水流条件, 因此常常需要修建导流堤、拦水堰等辅助工程设施。汲具一般为竹筒, 固定排列在水轮上, 水轮既是动力机械又是工作机, 以水力为动力, 冲动水轮自动运转提水。其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 且维修方便, 在宋代已广泛使用, 一直延续至近代, 是中国农村比较常用的水力提水机械。

3 古代中国灌溉管理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很重视灌溉工程的管理。古代的灌溉管理包括灌溉工程管理、灌溉用水管理、机构和组织管理以及工程建设经费筹集使用等方面。

3.1 中国古代的农田灌溉法规

中国的水利法规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 当是各国会盟时制定的盟约规定, 各国在防洪和用水时不能以邻为壑, 损害邻国的利益。秦代的《秦律》规定在每年春节灌溉用水季节禁止“壅堤水”[8], 以确保河道堤防安全, 并保证向渠道下游输水。并规定凡遇旱、涝等灾情, 地方政府必须按要求及时向朝廷报告。公元前111年在倪宽的建议和主持下, 在关中平原开凿六辅渠, 灌溉郑国渠旁地势较高的土地, 并且“定水令, 以广溉田” (5) 。西汉末年召信臣在南阳主持进行灌溉工程建设, 也“为民作均水约束, 刻石 立于田畔, 以防纷争”

关键词:古代灌溉,灌溉农业,灌溉技术,中国古代

参考文献

[1]葛剑雄.西汉人口地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2]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

[3]姜涛.历史人口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M].人民出版社, 1998.

[4]王祯.《农书》卷3[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63.

[5]王祯.《农书》卷3[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63.

[6]王祯.《农书》卷18[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63.

[7]徐光启.《农政全书》卷1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8]睡虎地秦墓竹简[M].文物出版社, 1978.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 篇2

专题热度:★★★★★

试题难度:★★★★☆

高频考点:分封制、宗法制、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 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行省制)、选官制度(科举制)、监察制、内阁制和军机处;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特点,小农经济的特点,古代土地制度,商品经济的发展及阶段性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考题类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以选择题为主。

考查特点:试题考查角度新颖,往往古今贯通、中西结合,关注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创新和演变,经济文明的特点、发展和转型等。试题引用材料多为文言文,因此,对材料解读能力要求较高,难度相对较大。试题考查角度新颖多变,选择题往往切口较小,材料题则常常古今贯通、中西结合,隐性体现对现实热点问题(如制度创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的关切。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多关注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创新和演变,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多关注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发展、转型和比较等。

复习建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无论是制度文明,还是农耕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都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本专题在高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在复习备考中,横向要注意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外政治制度的对比;纵向要注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中国农耕经济的阶段性特点及转型。

【金题点睛】

示例1(2014年天津文综第1题)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皇帝制度的最主要特点是君权至上。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君权转移 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中,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是协调中 央与地方 的关系,故B项错误;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是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此现象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中无法杜绝的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C项正确、D项错误。

变式练习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明代内阁制。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削弱皇权,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出现失控局面,故D项错误。

示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第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查学生有效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故C项表述正确。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周代尚未形成君主集权;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变式练习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

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

D.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礼乐制。棺椁制度是周代礼制之一,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从周代棺椁制度的等级鲜明可见周代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故D项表述正确。棺椁制度与“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无关,故A项表述错误;材料反映 的是礼乐 制与分封制,故B项表述错 误;“天子———诸侯———大夫———士”主要是周代统治集团内部关系,而非“社会阶级”关系,故C项表述错误。

示例3(2014年海南单科第4题)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显示政府是分 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唐代已经不存在井田制,谈不上瓦解,故A项错误;唐代出现“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唐代国家授予的田地指的是均田制,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均田制受到破坏,故B项正确;唐代没有实行分封制,故C项错误;宋代打破 坊、市的界限,唐代对“市”仍有严格的限制,故D项错误。

示例4(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信息1———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 社会经济 有了很大发展。

信息2———汉代州名 与唐代道 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考查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了从东汉到唐开元年间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具体的变迁是什么,然后再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说明原因。例如可以从汉代、唐代地方区划分布的区域分析变迁,并结合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这一史实说明变迁的原因;还可从地方州名与道名角度分析变迁,并结合山川地理形势说明变迁的原因。

变式练习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A、C、D三项错误;从题干中“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故B项正确。

【重点突破】

1.从四个方面理解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西周的五大政治制度: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世官制

2.从六个方面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其中行政制度是主体,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配套制度。

三个影响:政治上,既有利于国家统一,也易激化社会矛盾;经济上,前期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既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也会造成思想文化专制。

四个阶段———萌芽(先秦)、确立(秦朝)、完善(汉至元)、强化(明清)。

五种措施:加强君主权力(包括提出“君权神授”),调整中央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包括专营垄断),注重对官吏的选拔和监察机制,加强思想控制。

3.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4.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不同

5.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

农业起源上:历史悠久,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经济形态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主的精耕细作。

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经营方式上: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男耕女织。

生产规模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生产结构上:种植业为 主,家庭饲养 业为辅。

经济格局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经济重心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互补性。

6.对小农经济的理解

(1)演变: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弱点:

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落后性———简单的生产工具、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4)地位: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 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 来源;明清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7.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规律

(1)两大变化:一是由官府垄断、主导到三大经营形态并存,最后私营超过官营,占据主导;二是生产关系由官营的征役制发展为雇募制,最后在私营中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2)三大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3)四大生产部门:冶金、制瓷、丝织、棉纺。

(4)五大特点:分工细密,规模巨大;技术先进,工艺精湛;三态并存,中心南移;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8.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规律

(1)用发展的 眼光看待 中国古代 商业的发展: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以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最初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以地缘为纽带的业缘组织。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次突破:

第一次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突破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原因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奴隶制崩溃。

第二次在宋朝。表现为突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经营时间的限制也被打破,另外官府也不再直接监管市里的交易活动。原因是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政府对商税的依赖增加。

(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古代商业起源很早、历史悠久。

2商业发展艰难而曲折,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3货币的变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商业的发展水平。

4阶段特征明显,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5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繁荣促进城市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步增强。

6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色彩多于经济色彩,明清时期走向衰落。

(4)商品经济在古代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影响:

1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 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 梁、郢等。

2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隋、唐、北宋的重要城市,如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3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促使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 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过程:

1两汉以前,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2孙吴、东晋南朝得到初步开发。

3中唐以后逐渐超过北方。

4南宋时期,重心南移完成。

(2)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江南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3南方环境相 对安定,统治者重 视农业生产。

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5政治中心的南移起了带动作用。

6自然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

(3)影响:

1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2教育文化中心不断南移。

3促进了民族融合。

4由于过度开发,后来也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10.影响中国农 耕经济向 近代化转 变的因素

(1)制度性因素:土地私有制导致的土地兼并使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2)政策性因素:重农抑商使得商人不愿将利润投入更大规模的商业经营;“海禁”与闭关锁国阻碍国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同时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3)经济结构因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不利于经济发展。小农经济的目的主要是自给与缴纳赋税,沉重的赋税使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思想观念因素: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使得历代统治者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11.明清之际中西历史发展的差异

(1)政治方面: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中国已成为腐朽没落的封建国家;而英、法、美等国已 走上了资 本主义的 发展道路。

(2)经济方面:中国的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始终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而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已十分发达,英国业已开始工业革命。

(3)对外政策和经济政策方面:明清政府实施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欧洲国家则积极开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扩张,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4)文化思想方面:儒家思想仍然是明清的统治思想,同时进行八股取士,加强了封建思想的控制和文化专制;同时期的欧洲则兴起了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的思想占据主流地位。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鼎盛只是传统农耕经济的顶峰,而当时世界发展的主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但发展方向已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已大体定局。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周本 纪》载:褒姒不好 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2.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指的应是我国的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权门请托,营私滥举,因而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文中的“此制”指的是

A.察举制B.封国制

C.郡县制D.科举制

5.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

A.天下为公B.儒法并施

C.以农为本D.家国一体

6.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董(正)是非”。下列对 宰相职权 的说法正 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

7.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8.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后,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这是因为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后国力渐趋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巅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代以后坊 市制崩溃,无力维修 城郭街道

D.宋代以后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9.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 民之困,而不知使 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

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

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

11.“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 岭而有汉 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 也同样跨 过南岭而 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B.元代行省 使地方割 据有良好 的地理条件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 代的行省 划分依据 持批判态度

12.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内阁具有最终决策权

B.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权受到相权的牵制

D.国家统治的基础是贵族统治

13.图3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 之路上的 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1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2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3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4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

A.234B.123

C.23D.12

14.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2-24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15.《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 (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 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16.水排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冶铁工作效率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其后来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A.白瓷B.青瓷

C.秘色瓷D.青花瓷

17.唐人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卷中记载:“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卖蒸胡饼之处,热气腾辉,使人买之,以袍袖包 裙帽底,啖之,且谓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材料反映当时

A.早市与夜市开始出现

B.交易场所与民居界限明显

C.西域饮食融入都市圈

D.政府对市场交易严格管理

18.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19.《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赀 (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 入。”对材料理 解正确的是

A.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

B.民间私发纸币存在弊端

C.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

D.“交子”由政府首先发行

20.史学家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指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商业活动的群体商帮形成

C.远洋贸易开始使用指南针

D.烟草等经济作物开始传入

21.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 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

22.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

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23.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国家干预”在现代社会中,是政府与政策性干预来维护社会公正 和经济正 常运转;但中国古 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官营专卖B.市坊制度

C.朝贡贸易D.闭关锁国

24.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25.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其“时代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

B.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C.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渗透

D.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16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 国带扩张 性,而第三帝 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周”与“秦”各自建立了什么制度?(2分)有何优越性?(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以后又分置北庭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地,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祆教、摩尼教以及中亚音乐舞蹈与历史传入中原,中原丝绸、造纸术也传入西方。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西班牙与中国的贸易以菲律宾为中转而进行。万历四年(1576年),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宾,中菲间的贸易迅速升温。福建、广东海商“将中土丝、绵、缎布、磁、铁贵货到彼番国,不卖货物,止卖金银”。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商品,西班牙人只能从殖民地墨西哥调运白银来交换,然后西班牙将中国商品 运往南美。为维持这样一种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他们不得不加快墨西哥白银的开采与多条菲律宾海上航道的开辟。其中最重要的是墨西哥西海岸Acapulco港,横越太平洋至菲律宾的航线。

———摘编自杨天明《明末清初外国银元内流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陆上丝绸之路进入全盛时期的有利条件。(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沙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 芟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苞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材料三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此观点称为“停滞论”。同时,不少学者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市场经济萌芽说”“近代化萌芽说”等新概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该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此观点称为“变迁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6分)

(2)从材料二的图4中可以得到关于清代的哪些经济信息?(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停滞论”“变迁论”中的任一个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概括你支持该观点的依 据。(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B4.A5.D6.B7.D8.D9.C10.D11.C12.B13.D14.B15.B16.B17.C18.D19.B20.C21.A22.B23.A24.B25.A

二、非选择题

26.(1)周:分封制。优越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也可)。(2分)秦:郡县制。优越性: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2分)

(2)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也可)。(2分)唐朝:完善三省六 部制。(2分)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分)

(3)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

27.(1)条件:丝织技术先进,西方对中国丝绸需求量大;唐前期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发展,国家统一;政府设置机构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粟特人的重要媒介作用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0分)

(2)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和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加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进行早期殖民扩张,抢占殖民地;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肆掠夺和开采黄金白银;明朝 (万历年间)政府一度 开放海禁。(8分)

28.(1)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使美洲作物传到中国;美洲作物适应较强,用途广泛;明清时期人地矛盾尖锐;政府政策的推动。(任答3点得3分)

影响: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人地矛盾;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人口增长;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大量荒地开垦,导致生态被破坏。(任答3点得3分)

(2)信息:国家税收呈上升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4分)

(3)观点一:支持“停滞论”,即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不具备社会转型的因素。(2分)

政治:专制集权 极端强化,达到顶峰。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耕文明没有实现突破和转型。思想文化:理学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4分)

观点二:支持“变迁论”,即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表现出社会转型的迹象。(2分)

中国古代西域屯垦与丝绸之路文明 篇3

一、丝绸之路的由来及内涵

“丝绸之路”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这条古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交贸易、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交流的窗口, 也是“中国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亚文明、希腊文明等许多古代文明交汇的中心。”“丝绸之路”在时间上持续数千年, 在空间上绵延数千里, 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 所以堪称世界上“最长、最古、最高”的贸易通道。

一般所说的“丝绸之路”, 主要是指绿洲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从中国汉唐时的都城长安出发, 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 然后分北路、中路、南路西行。其中北路经伊吾 (今新疆哈密) 、北庭 (今吉木萨尔) 、阿力麻里 (今伊宁) 西去里海沿岸。中路经车师前王庭 (今新疆吐鲁番西) , 过焉耆 (今焉耆西南) 、乌垒 (今轮胎东) 、龟兹 (今库车) 、姑墨 (今温宿) 、疏勒 (今喀什) , 越过帕米尔高原, 直到地中海东岸地区。南路从阳关出发, 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 经鄯善 (今新疆若羌) 、且末 (今且末西南) 、精绝 (今民丰北) 、扜弥 (今于田东) 、于阗 (今和田南) 、莎车 (今莎车) 等地, 然后越世界屋脊, 过阿姆河到伊朗, 直抵伊斯塔布尔 (东罗马帝国) 。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研究, 专家们对这一丝绸之路形成的时间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而言, 专家们认为,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大约形成于公元前后, 这条东西方贸易大道的拓荒者是汉朝的著名使臣张骞。汉武帝时, 张骞两度出使西域, 开始了东西方最初的大型商贸交流。这条交通要道最早主要是与西方国家进行丝绸贸易的, 因此被称为“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丝绸之路的开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外学者对丝绸之路的贡献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中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在全人类历史上, 影响深远、持续时间很久的大的文化体系只有几个, 这就是: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闪族伊斯兰文化体系、希腊罗马西欧文化体系, 而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 这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 则需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法国比较文学先驱查斯勒说:“一切民族的行动和再行动是彼此影响的、相互联系的。一切没有和其他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人民, 只不过是大网上的一个破眼而已”, “没有任何是孤立的, 真正的孤立是死亡”。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丝绸之路对于中西方文化是多么重要, 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是多么迫切。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纽带。由于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 中原地区的丰富物产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西域、中亚、印度、波斯、阿拉伯和地中海欧洲区域。在粟特人、突厥人、回鹘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努力下, 大量工艺精美、品种繁多的丝绸和瓷器, 茶叶, 纸张等输入西方。此外, 还有冶铁技术、水力技术、金银器皿和工艺品、钱币、雕版印刷、炼丹术等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同时, 通过丝绸之路贸易, 草原民族的羊马牲畜、畜产皮毛、毛织品, 西亚的珊瑚、翡翠、珠宝、琉璃器、各种香药, 苜蓿、胡姜、葡萄、石榴、胡椒、波棱等作物, 中亚的酿酒术, 印度的制糖法、建筑技术等, 传入中国, 丰富了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物质生活, 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丝绸之路促使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丝路贸易的繁荣, 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大食帝国、印度和波斯帝国的科学技术和知识, 如天文学、历法、数学、医药、建筑技术、制糖技术、制玻璃技术、制酒技术、缝合木船技术等传入中国。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入, 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对中国的重大贡献。

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各种宗教文化传入中国提供了条件。自从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 随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 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各种域外宗教涌入中国, 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哲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丝绸之路影响和丰富了西域文明。从饮食、服饰、宅居、节庆、娱乐等风俗时尚, 到音乐舞蹈、文学艺术, 都反映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巨大融会力。正如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说:“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实际上是在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对沿途各国、对我们中国, 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等方面影响既广且深。倘若没有这样一条路, 这些国家今天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 我们简直无法想象。”

三、古代西域屯垦兴衰与丝绸之路文明

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 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 开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丝绸之路”。它使过去很可能是自发的、民间的、无组织的接力棒似的交通联系, 转化成了在西汉王朝自觉努力, 运用政府力量, 进行强有力组织、建设、保护、管理的交通大动脉, 成为沿线国家、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文化交流更为便捷的桥梁, 进一步沟通了亚、欧、非洲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来往, 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文化运河”。

西汉时期西域屯垦点星罗棋布, 大都分布在战略要地及丝绸之路沿线。车师 (亦作姑师) 是西域的战略要地, 西汉与匈奴反复进行争夺, 史称“五争车师”。车师屯田在交河和高昌壁两处, 是中原西赴大宛、北去乌孙必经之道, 也是丝绸之路中路上的要地。伊循 (今若羌县境) 是丝绸之路南北道的要冲, 自张骞通西域后, 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及商贾东西往来, 络绎不绝;楼兰是西域门户, 扼丝绸之路咽喉。这两处屯田不仅阻止了匈奴入侵, 还从军事上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及商贾的生命财产安全。

东汉时期经营西域的方针摇摇摆摆, 反映在屯田上时断时续;加之北匈奴势力称霸西域, 切断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迫使东汉政权三次放弃西域, 又三次收复西域。因而出现了西域丝绸之路三绝三通的现象。公元123年, 班勇将兵五百出屯柳中, 重新统一西域, 从此屯田基本稳定下来, 丝绸之路又复畅通无阻。其中, 金满城 (今吉木萨尔县北十二公里处护堡子遗址) 是丝绸之路的北道重镇, 是北疆的战略要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 虽然中原战乱不已, 但沿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和罗马各国的交往从未间断, 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在进行, 西域的屯田一直在坚持。后汉明帝时, 奉车都尉窦固率军击败匈奴呼衍王, 取得伊吾地, 开辟新道:出玉门关后西北行, 经横坑、辟三龙沙及龙堆, 出五船北, 到车师戊己校尉所治高昌, 转西与中道合龟兹。此时西域屯田不仅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还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

隋唐时期, 国家统一, 随着两朝经济文化的发展, 丝绸之路之于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从隋裴矩的《西域图记》、《唐书·地理志》, 尤其从近年吐鲁番出土的晋—唐时期文书等, 以及对当年丝绸之路沿线的路政建设的记载, 可窥见一斑。尤其唐代是西域屯垦戍边的兴盛时期, 唐中央政府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继承汉以来的屯田制度, 以解除丝绸之路的给养之忧。如伊州、高昌、安西等地, 都是当年重要的屯田基地。很显然, 没有屯田, 要维持丝绸之路的行政管理机构, 以及沿线驻军、驿馆开支等, 在当时的条件下, 是很难想象的。西域屯田不仅维护了祖国统一, 联合兄弟民族将领和西域各族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极大地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西域丝绸之路成为多民族繁衍生息、汇合交融的舞台。

蒙古统一西域建立了四个汗国后, 丝绸之路复通。元代从中原到西亚的陆路交通主要有三条道路, 其中最短和最安全的道路是:从中原经敦煌、哈密力、别失八里、阿力麻里, 取道咸海和里海以北, 穿行康里、钦察草原到达伏尔加河上的撒莱, 由此通东欧各国;或经高加索至小亚细亚。元政府在全国广设驿站, 以“通达边情, 布宣号令”。西域驿站的建立, 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屯田保证了驿站来往使者和商贾的供应。丝绸之路的通达, 促进了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

由于明朝以后, 特别至清代, 随着西方诸国相继入侵, 加之满清政府的闭关自守, 丝绸之路之于沟通中西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作用更趋衰落。但是清朝在西域的屯垦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并统一西域建立了新疆省。西域屯田的繁荣发展使清政府在新疆一再挫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 巩固了西北边防, 且为现代新疆的规模和疆界奠定了基础。

从西汉在西域开始屯田戍边, 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 屯垦事业有兴有衰。纵观2000多年的古代新疆屯垦史, 凡兴屯田, 边疆就迅速得到开发, 经济繁荣, 丝绸之路畅通, 边防巩固, 祖国统一, 人民安居乐业。当屯田废弛的时候, 边境就不安宁, 丝绸之路阻绝, 经济调零。实践证明:中国古代西域屯垦与丝绸之路文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西域屯垦是保障边防稳定、西域经济繁荣发展、丝绸之路畅通的客观需要。

摘要:丝绸之路是一条以中国为起点的中西交通大动脉, 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干道, 在促进国家和民族之间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等方面曾发挥重要作用。纵观历史, 中国西域屯垦兴衰关乎丝绸之路的通绝和中亚经济发展;同时, 丝绸之路的畅通保障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进一步促进了西域发展和屯垦繁荣。

关键词:中国,古代西域,屯垦,丝绸之路

参考文献

[1]魏兆和.程嘉翎.丝绸之路在西域的三绝三通[J].中国蚕业, 2003, (5) :78-79.

[2]郭洪纪, 孙立霞.再说“重开丝绸之路”[J].青海社会科学, 2005, (9) :15-17.

[3]周得京.中国丝绸之路的演变[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6) :21-24.

上一篇:班级民主化管理策略下一篇:经济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