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民主化管理策略

2024-10-21

班级民主化管理策略(共12篇)

班级民主化管理策略 篇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

当今, 许多小学针对学生正在实施“无缝隙式”管理, 就是班主任见缝插针似的跟进班级、跟进学生,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 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孩子主动性的缺失和教师沉重的工作负担。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表现为活泼好动, 自制力较差, 因此小学阶段此方面的研究相对于初中和高中阶段来说比较少。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让师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们开展了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研究, 并总结出“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培养了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还提高了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 同时, 也让班主任从“时时靠班主任、事事靠班主任”的无缝隙式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设班级文化, 营造民主氛围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我们的策略是“先征集, 后申请”。各个班级先向每个学生征集班级文化建设建议, 然后发动学生自主申请管理角色。各个班级设有图书角、卫生角、栽培角、宣传角、科普角。班级文化建设, 激发了学生的责任心和为班级做事的积极性。

二、制定班规, 明确职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有效的《班级公约》是实现班级自主化的基石。我们采取了“两结合, 两指导”的工作策略。“两结合”就是一要结合学校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 二要结合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两指导”即先由学校指导班主任制定《班规》的策略, 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制定, 语言表述要有激励性, 分类要科学, 表述要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再由班主任指导班级学生制定《班规》。由各个班委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 并结合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出台《班规》, 然后提交全班讨论修改, 不断完善。各班的《班级公约》内容涉及课前准备、课堂要求、课间纪律、两操、路队、用餐、文明礼仪、学习、纪律、卫生等多个多方面, 具体细致, 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激励性, 使学生的行为有了一定的依据。每到九月份, 学校为每个班级的《班级公约》统一喷绘, 并举行发放仪式, 可以提高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采取干部竞选, 落实管理职能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必须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班干部的培养和管理, 我们采取“三项制度”:“干部自主竞选制”“干部轮换制”“及时总结评价制”。

1.“干部自主竞选制”

班干部由学生自我推荐并做竞选演讲, 再经过全班学生民主投票, 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又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

2.“干部轮换制”

即打破干部终身制, 实行“学生值周班长制”或“值日干部制”, 人人都有当干部的机会。“学生值周班长制”, 学生的任职时间是一周, 利用每个周五下午由班干部进行工作总结。实行“值日干部制”的班级, 每天会安排一位学生担任值日干部, 每天下午进行工作小结。干部轮换制激发了学生热爱班级、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充分展现了每个学生的组织才能。

3.“及时总结评价制”

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比较强, 对学生评价一定要及时, 让过程管理伴随着过程性总结, 督促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实施值周班长制的班级, 利用每个周五下午或周一早晨, 由班干部进行工作总结, 最后再由班主任老师进行全面总结。实行“值日干部制”的班级, 每天下午放学后, 由值日小干部对班级当天表现好的方面进行总结, 班主任让其他同学对当天的值日干部进行评价, 这样做最初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 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 但是一段时间过后, 孩子们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和习惯, 老师就可以退居幕后了。对于班级活动, 班主任需要随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 及时进行指导或教育, 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寻求解决的方法, 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水平。

四、全员参与, 全面参与

为了培养每位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我们面向全体, 做到全员参与, 全面参与, 努力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担任职责, 服务集体, 实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定岗定责, 自主自愿”。

每个班级细化班级管理事务, 制定《“人人有事做”职责表》, 岗位不同, 需要的人数也不一样, 都由学生自主申请或合作申请, 因人而宜。班级设立了“装备管理员”“晨读管理员”“午餐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红领巾监督员”……这些班级岗位的设置, 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

例如: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岗位, 班级一门学科会从八个小队中分别产生八名课代表, 负责本小队作业的收集与上交, 每位课代表的积极性是空前的, 都能按照时间规定迅速提交本组作业, 改变了以往一位课代表收作业拖拖拉拉的现象。晨读管理员我们采取了“接力式”的管理方法。首先进行调查了解, 在班主任还没有到校的情况下有哪些学生最早到校, 鼓励其中的孩子担任“第一棒领读员”, 组织带领到校早的同学开展学习活动。等到“第二棒领读员”即学科课代表到校后, 再由他按照学科老师的安排组织学习活动。这样, 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 又保证了学生的纪律和安全;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又促进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让班主任得到了实质性的解放。

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细化管理要求, 班级管理人人有事做, 人人有责任, 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施展才能的平台, 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内驱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五、建立评价体系, 完善自我管理

评价是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分工, 力求“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把评价的权利主要交给学生。参评的对象我们采取“自评、生评、组评、师评”。学生可以自我推荐, 小组推荐, 可以学生互评, 可以教师评价。参评的时间采取“日评、周评、月评、学期总评”的方式, 各班根据评价的需要而定。我们开展“雏鹰争章”行动, 设立“金星奖”, “金星奖”分设更多更具体的奖项, 以对参与班级管理的每个孩子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

多姿多彩的自主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乐此不疲, 逐步实现班级管理“从自律走向自觉”。

结语

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 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搭建了自主成长的平台, 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只要给孩子一个机会, 给学生一点发展的空间, 学生会以自己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潜能。小学生自主化管理需要教师的“放手”, 只有大胆地放手, 学生才能在自由的天空中, 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封德芳.让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谈班级自主化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9:1-2.

[2]陆卫东.唤醒民主意识, 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02:118-119.

[3]江梅.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与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 03:119-120.

班级民主化管理策略 篇2

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是为学生服务的“公仆”,是为学生人生航船摆渡的“船工”。这是魏书生老师给班主任的定义。魏书生老师是一个神奇的班主任,教学二十多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点化,学生快乐健康,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样的“神奇”,我通过认真地阅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体会到民主与科学就是他的成功砝码。他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人作用,淡化自己班主任的教育者、管理者的色彩,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机制。

怎样才是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呢?

一、要了解与研究学生。

“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的特点,才能适时适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谈话、书面材料、调查访问的方法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加以疏导,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有的放矢的教育。

二、要科学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首先要健全班干部制度。班级要实现管理自动化,先要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一个班的班风如何,是否有凝聚力,是否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当然要靠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而在整个班级中起着带头作用的就是班干部。班干部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学生们就怀揣责任感;班干部有凝聚力,学生们就往往会团结一心,所以,一定要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做后盾和支撑。班主任要注意选好每个班干部,并注意对班干部的时时处处培养,是每个干部都有一定的责任感、一定的荣誉感,并有意地在班级中树立他们的威信,这样班主任可以放手让干部去干,让全班同学来评定他们的工作。

其次,研究并制定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这是班级进行正常管理、顺利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按照校规章制度,结合根据本班特点,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力求在班级中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然后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监督检查系统要严密,自检之外,要有互检、班干部检查、教师抽查、同时还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到有序,做到规范。班级管理力求做到有“法”必遵,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治班的各项规章落实到实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有些时候会出现“个子长了旧衣不合身”的现象。因此每过一段时间,班主任要让学生针对班级的公约和各项规定进行大讨论,平时也要注意听听学生对这些班级规定的反映,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必要的修改或重新制定,对不完善的则加以补充。

有了班级规章和制度,有了管理干部,又有了及时的跟踪修订,这三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必将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三、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要面向集体又不能忽视个别教育工作。每个班都有几个难教育的学生,我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我们要多想一些个别教育的点子,如学生犯了错误,处理的方法可以有写说明书、唱歌、做好事等等;每周进行评选,产生“闲话能手”、“逃避劳动能手”、“最关心班级的人”、“做好事最多的人”、“本周进步最大的人”,等等,这样既选先进也选后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效果会很明显。我们在帮助后进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我们要认识到教师的教育水平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

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策略 篇3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新形势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都已经开始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教师仍然是主体地位,学生的想法没有得到尊重。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性格各不相同,班主任老师在管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现今的班级管理已不需要高度集中的思想控制,班主任教师可以放开学生,主张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通过自律、自我管理提高自己。

二、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存在的缺陷

(一)由于小學生的年龄都比较小,他们自身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较差,即使有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小学生自主管理也不是特别理想,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主管理难度还是比较大。

(二)对于学生的自主管理,班主任教师管得少了,但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各方面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班干部对他们进行管理也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这些问题使得班级在管理上的难度更大了。

(三)班级管理制度如果不够完善,就会出现分工不够明确,出现漏洞,影响自主化管理正常进行。

三、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要放权,也要保持班主任集权的能力

“自主化”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不能一味地放权.什么也不管,放任学生随意发展,在必要的时候要具有组织班级的能力,保持班主任的集权。班主任教师要亲近学生,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同时,班主任教师也要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这是顺利开展“自主化”管理的基础。对学生的管理,班主任教师要本着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安全第一的原则。让学生对班主任教师有一种尊敬、崇拜又把班主任当作好朋友的感觉,树立起班主任教师崇高的威望,使得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工作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管理。

(二)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

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长期束缚,学生大部分都是服从于家长、老师的乖孩子,主体意识已经严重缺失。因此,要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首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各项活动中。

(三)建立自主管理体系,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

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有一些班主任老师把所有事务都包揽过来,形成班干部是老师的助手,老师怎么要求,学生就怎么做的现象。“自主化”管理需要班主任老师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建立自主管理的体系。班主任老师要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让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定中,并全班表决通过。同时还可以建立班队干部轮换制,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强,需要班主任老师对他们有目的地进行培养。要对班干部进行班干部工作理论学习,相互交流工作经验等,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迅速提高。

(四)营造“自主化”管理氛围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班主任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不断想办法,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班干部要协调相关工作,合作组织班级活动,每开展一个活动,做出一项决议都要集体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方案。如果没有特别大的问题,教师让学生按照方案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学生要从中吸取经验,不断总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自主化”管理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主化”管理以及实行自主化管理的意义,形成人人都参与自主管理的氛围,最终达到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目的。

(五)重视对学生自主管理的支持

班主任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一味追求自主,但却不进行指导,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这样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班主任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支持与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并协调与任课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丰富的教育网络。

四、结语

浅谈班级民主管理的策略 篇4

一、班主任要树立教育民主的理念

根据教育民主的思想, 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教育公平, 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 对每一名学生都是公正的, 不管学生的家庭出身、学习成绩、社会关系, 都应一视同仁, 让每一名学生都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 让每一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在一个班级里, 学生的爱好、家庭、兴趣、习惯千姿百态, 形形色色, 班主任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让自己放下架子, 走进学生群体, 走入学生心中, 了解学生的需要, 做到“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 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热情和重视, 从而敞开心扉, 认同、接受、执行班主任的观点和要求。当然, 班主任个人的道德品格、知识修养、职业精神等, 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实施班级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尽管班任制定班规班训, 条条清晰, 但学生违纪依然如故;尽管设立班委会成员、小组长、宿舍长等大小干部, 但自己也没有少费心, 学生学习主动性没有明显提高, 任课教师上课时经常发现学生睡觉。针对以上现象, 究其原因, 还是学校、班级规章制度还远没有被学生所认可、认同, 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的行动, 更不用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了。要想班级管理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 也就是实施班级民主管理。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充分发挥班级民主, 班里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干, 发挥班委会的核心骨干作用, 班级制度的形成来于学生, 而不是班主任的凭空想象和主观臆断,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从善如流的品质, 创建一条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班级风气, 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三、实施班级民主管理的途径

实施班级民主管理, 首先, 要集体制定具有本班特色的本班班规, 本班班规是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合法、合理、合情地制定本班班规, 使学校规章制度的细化和具体化, 具有“社会契约”性质。班级规章制度必须通过本班学生充分的讨论, 由全班学生集体举手表决才能通过, 对“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以及班级“班级贫困生的产生办法”等制度都由学生参与通过, 每周将学生的表现情况公之于众, 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有章可循。其次, 成立能够发挥骨干和核心作用的班委会, 在个人自荐和学生民主推荐的基础上, 实施公开竞聘演讲、答辩, 让学生根据岗位竞选, 而且实施班长轮换制, 每一个学生轮流当班长, 履行班长职责, 处理当天班级所有事务, 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三, 发挥班里每一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比如把班级的大小事物都具体分到每一名学生身上, 每一名学生既是被管理者, 又是管理者, 比如人人制备垃圾袋, 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发挥自己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

四、注重班主任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班主任应该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在理论和行动上都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 将自己以平等的身份置身于学生之中, 搞好与学生的关系, 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与家长、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实施班级民主管理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 使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不能忽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不能事事由学生表决做主, 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也是对班级民主管理的曲解, 而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对班级的强烈的责任感, 可以说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班级荣誉和班级形象,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 以及具体的班级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自育能力。

五、实施班级民主管理的效果

实施班级民主管理, 学生有了在班集体里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强烈, 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 不仅负责卫生值日, 还负责学习、纪律等班级各项工作评比,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实施班级民主管理, 学生的行为由他律改为自律, 学生对自己言行的自我约束力增强了, 对实现学生的养成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实施班级民主管理, 使班主任从繁忙的琐事中解脱出来, 有精力研究教学、研究学生, 提高教育效果, 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实际,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 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班级民主化管理策略 篇5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而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集体的情况,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陶冶审美情趣,形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有重大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传统的一整套高度集中的班级管理模式,日益受到挑战,推进班级的管理民主化势在必行。

(一)、调整班主任的角色

教育理论认为: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在班级的实际工作中,往往过分强调班主任的作用,把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变成主体作用,甚至包办作用,班主任“有为”,而学生“无为”。班主任成为全班的“家长”,学生只有“听话”、“服从”。久而久之,逐步把政治领域的专制主义引入班级管理,形成一种表面统一、严谨,却缺乏内在活力和个性的`“克隆”班级。这样只能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

因此,在班级民主化的改革中,首先应强调班主任的“无为”,即:避免包办或过多地干预学生,要留给学生更广阔的自由发展和调节空间。应抛弃那种“警察加保姆”式的管理方式,把对班级高度集中管理改为宏观调控和指导。班主任一方面要指导组织形成班级内部运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协调好班级与学校、社会的关系。在这一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是一个策划者,而不是强制决策推行者。应该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处理、或通过班级自主运行机制可以调节处理的问题,班主任不必进行干预。确实需要班主任进行干预的问题,也要尽量以指导调节的方式,在指导中教会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育、培养一批同学,以最小的干预达到最好的效果。应克服“长官意志”强迫命令形式,不能动不动就“叫家长来”、“到办公室去”……或以此相威胁,这样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

(二)、组建班级自主运作的核心

班主任的“无为”,需要学生的“有为”来配合。没有学生的“有为”,班主任的“无为”就成了“无所作为”。要培养学生的“有为”,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自主运作机制。而班级自主运作机制的核心就是班委会,要建立一个“有为”的班委会,而不是一个“听话”的班委会。首先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即班委会成员由传统的班主任“钦定”,改变为“竞选”或“民主集中”的方式。

“民主”的前提是“公开性”和“透明度”。鉴于目前学生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

小学班级管理“民主化”改革初探 篇6

当时,我任教六(1)班音乐,兼本班班主任。学期初,我首先成立了“学代会”(班委会由“学代会”选举产生)。顾名思义,“学代会”就是学生代表会,由学生选举产生。它是班级管理的一个独立组织,不从属于班委会,直接对班主任负责。“学代会”设“常规组”(监督班委干部的常规管理工作)、“学业组”(监督课代表及组长工作)、“考核组”(负责每两周一次的“优秀班干”评比)三个组,成员共14人,其中会长、副会长各1名,三个组组长各1名,各组成员各3名。其任期为一个学期,下学期初由班全体学生重新选举产生。其职责从本质上有别于班委会。班委会是班级常规、学习、活动等各项工作的直接管理组织。而“学代会”的责权有四:一是参与制定或修改班级规章制度;二是选举产生班委会,监督其工作,对他们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由会长召集,于双周星期五中午召开一次会议,总结两周来班委会工作情况,评选“优秀班干”三名,提出班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反映代表们平时听到的或是他们自己对老师、班干及班级各项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形成会议录,并上报班主任;四是“学代会”有权通过表决任免班干部。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做是不是太繁琐?有了班委会,“学代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事实上,对于“学代会”工作的重要意义,我的体会是深刻的。

一、“学代会”使班级常规管理的面貌焕然一新

有了“学代会”的监督和建议,班级的常规工作更加务实而高效。2008年秋学期初,我首先拿出《班级安全制度》《班级卫生制度》《班级学习制度》等各项制度草案,然后交“学代会”,由他们征求班委会及其他学生意见,最后由他们开会讨论完善。他们所提出的“过马路左右看”“穿着要整洁”“学习要主动积极”等补充条款就很好,我都高兴地采纳了。这就为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证。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学代会”发挥了监督、建议的职能,促进了常规管理工作的优化。有一天上午,常规组组长向我反映说:“我们班下课时,总有人追逐打闹,或是说脏话。我跟班长说过几回了,可这些现象仍然存在。”我说:“那你和班长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好办法。”他们商量以后,向我建议设班级“文明监督员”,每天4名,课间巡视,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说服、阻止。我很赞同他们的想法,只建议班长在安排的时候,多安排那些在课间有追逐打闹或是说脏话现象的同学。这一招还真管用,从此以后,班级几乎没出现过上述不文明行为。

二、“学代会”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代会”这一组织的建立和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民主、自主意识,提高了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同学们思维更加活跃,发言更加大胆、积极和有创意。师生课堂配合更加默契,这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记得2009年春学期初,有学生向“学代会”“学业组”提出:可在前面黑板的左右两侧分设“新闻在线”和“知识宝典”这两个栏目,由同学们轮流负责。“学代会”通过讨论,一致认为这个办法非常好,建议每天早上、中午更新一次,由语文课代表安排实施。这一举措,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不久,“学代会”向我建议:可在班级开展课外学习竞赛活动,每个月评选一次“课外学习标兵”。我一想,对呀!学习贵在积累,尤其是阅读和写作,光靠课内怎么行呢?从此,我班掀起了课外学习的热潮,由于同学们学得主动、积极、勤奋,我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县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试中,我班语、数、外三科成绩均居全年级之首。

三、“学代会”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而亲密

成立“学代会”,我就是要放开老师的“架子”,鼓励学生敢讲话,讲真话,鼓励他们为班级的建设献计献策。由此,我们也可以把“学代会”理解为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有一次,“学代会”建议建立“表扬信”制度,每两周评选在课堂、作业、成绩、活动等方面表现特别好的或进步特别大的同学,给他们家长发去表扬信。我听了很高兴,交给班委会执行。每一次发表扬信的时候,我都郑重地签上我的名字。这一举措,极大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记得毕业联欢会结束的时候,很多学生是流着泪跟我说“再见”的。现在,我还常常收到他们的信息、信件和电话,他们仍旧像以前那样,跟我无所顾忌地交流,我也是乐此不疲。

“学代会”制度的顺利实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日常工作中,我以“民主化”为中心内容,加强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是利用晨会、班会、中队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自主意识和合作能力及创新精神;二是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交流的方式对班委会及“学代会”成员进行培训,就工作方法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地指导,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三是安排“学代会”主办《小主人报》,给学生一片民主思想自由驰骋的天地。通过上述措施,扫清“学代会”工作的障碍,不断地为班级民主化建设注入活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实施“民主化”改革势在必行。而“学代会”制度为这一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以民主引领自主,以自主促成自理”是这项制度的精神实质。这一改革带来了班级管理理想、模式的深刻变革,其现实和长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班级民主化管理策略 篇7

班级自主化建设指向学生的发展, 重点放在对学生自我定向、自我组织、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研究。其内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以自己为对象的管理。二是以其他个体或集体等为对象的管理, 即自我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的管理方式, 主要通过组织成员的自我约束, 自我控制, 自我发现问题, 自我分析问题, 自我解决问题,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进而自我提高, 自我创新, 自我超越, 推动组织不断发展与前进, 从而实现组织共同目标。

然而, 许多学校具体如何实施班级自主化建设上仍未找到有效的策略。传统的“放任式”“专制式”管理仍大有市场。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进行自主化管理, 切实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充分信任学生, 热情支持学生, 逐步构建起体现新课标精神而又符合特点的班级自主化管理新模式。我们以围绕学校教育理念, 设计班级理念, 从而来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引导班级的学生群体心理、习惯和认识;围绕班级的精神文化来制定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制度体系, 组建班级管理团队, 并进行培训, 通过评价来强化班级精神文化, 来落实自主化管理, 使这五个方面策略互相促进, 从而形成“五引领”的班级自主化管理策略。具体示意图如下:

一、班级精神文化引领策略

各班级围绕学校“办精品初中, 塑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 设计班级精神文化和小组精神文化, 寻找凝聚力途径, 优化团队精神培养方法等, 创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载体的阵地和园地, 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

1.班级精神文化创建。班级精神是班魂, 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 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 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如初2014级9班的“自尊、自律、自强”。初2015级1班“天道酬勤”。初2015级2班“真诚为人、用心做事”。初2015级5班“创造最棒班级、做最棒自己”。初2016级2班“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初2016级1班“用汗水织就实力、用毅力成就梦想、用拼搏铸就辉煌”和初2016级9班“相约九班、一生无憾”等理念。并用这些理念设计班级口号、班歌、班级制度等, 引领自主管理学习培训, 引领班级团队精神培养, 引领班级的评价激励, 引领班级小组构建;又通过班会主题、黑板报专题、事务处理、其它文体等活动等各种平台让学生感悟班级理念,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小组精神文化创建。各班在班级精神文化引领下, 组建小组;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性别、爱好、性格、成绩、关系等, 组成能互相合作共生的自我管理小组;自我管理小组成员采用举手表决方式, 讨论小组名称、口号、组徽、组歌等, 制定共同的目标、组规, 选举组长, 进行自我评价和分工, 确定座位, 构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共同提高, 共同成长的一个团队, 成为班级自主化建设的基本单元。

二、制度规范引领策略

我们课题组经过三年努力, 构建起班级自主化建设制度体系。

1.规范性制度。课题组反复调研, 建立健全班级自主化规范性制度, 给班级自主化建设立规矩和标准, 规范和约束班级自主化建设。

制定《年级组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要求》、《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等, 规范了班主任的班级自主化建设。

制定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住校生管理条例》、《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学生进出校门制度》、《中学生处罚条例》、《班干部工作职责》、《学生会干部工作职责》、《班级管理制度》、《学生评优评先制度》等, 规范学生参与班级自主化建设行为。

2.程序性制度。程序性制度是指做事情的流程以及过程程序, 也是民主制度建设的核心, 比规范性制度更重要。我们课题组研究并实施了《班级管理制度制定规定》、《班委产生规定》、《班干部培训规定》、《班级小组产生、管理和评比规定》等, 规定了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小组长等流程、步骤和方法等, 保证班级自主化管理正常运转。

3.评价性制度。学校制定一系列的班级自主化管理检查评比制度。常规检查评比制度包括清洁、纪律、两操、文明、寝室、就餐等方面每日进行检查评比并公示全校, 由值周组每周评出优胜班级, 挂牌展示。自主化管理团队检查评比制度:“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会管理干部”、“优秀小组长”、“优秀学生”等。自主化管理集体检查评比制度:“优秀小组”、“优秀班集体”, 并定期公示和表彰。

三、管理团队引领策略

1.班级行政自主管理小组。组建行政自主管理团队:常务行政管理班委, 常务班长负责安排值周班长;值周班长, 安排管理一周班务工作;值日班长, 安排管理当日的班务工作。班务其它事务管理团队, 分管清洁、座位、图书、花草等, 做到一事一人管, 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干。

2.班级自主学习管理小组。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建成4-6人的小组, 组内分层学习模式。通过民主选举, 推荐小组长, 负责召集小组各种讨论或决议;通过举手表决形式决定组务、进行各项事务的分工;每人均承担一个学科组长, 一上项事务组长;成员共生合作, 互相督促, 互相发展, 真正做到自主化管理。

3.团队建设人人参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使学生能够自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 这是把班级团队管理所追求的境界。以值日生制度为例, 改变过去值日工作由班干部包办的做法, 把值日权归还给每个学生, 由全班学生轮流担任“值日官”, 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管理班级的潜能。“值日官”要人人明确在从事值日工作时应该完成的八项工作, 以及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 在规范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应做之事的指导。“值日官”当天登台演讲, 得到锻炼的机会, 培养了表达能力, 他们的信心得到极大激励。所以, 吴婧雯在周记中说:“我们班的同学也更加自信、大胆了”。值日生的总结, 既是对当日班级情况的及时反馈, 增强了学生作为班级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 更是对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另有班委干部 (纪律委员) 带领同学们对其值日工作进行点评和打分, 并将分数记入个人和小组积分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一荣共荣”的团队精神和荣誉意识。

四、学习培训引领策略

(一) 班级自主化建设培训策略

教师学习培训策略。

班级自主化建设能否成功。首先, 要改变老师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 真正贯彻新课程理念, 真正贯彻“合作、自主”理念, 要敢于放权, 敢于创新;其次, 要有班级自主化建设理论素养和相关技能。因此, 我们加强了对班主任老师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工作。

上级培训。首先, 我们班主任参加全国班级建设研讨会, 学习冯恩洪、魏书生、丁蓉、李平等专家的经验;其次, 聘请了专家领导到我校给全体老师做专题讲座;再次, 组织教师学生到名校如南开中学、二外、西附、巴蜀等学校去交流学习。这样, 极大提高了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拓宽了眼界, 转变了教育及管理观念, 为班级自主化建设提供了最强大的保证。

校内培训。为了使班级自主化建设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必须有长效的学习培训机制, 把学习培训与常规工作总结、交流相结合, 把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第一, 利用每月班主任例会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学习培训, 进行工作和班级自主化建设成功经验交流;第二, 定期开展班级自主化建设班会观摩课、讲座、演讲活动和主题德育活动;第三, 定期向班主任推荐《中国班主任最需要的新理念》、《自主管理:实践与探索》和《教育评价》等, 并写班级自主化建设心得体会或论文等。通过这些方式, 转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理念, 提升其理论素养, 提高其班级自主化建设的技能。

(二) 学生学习培训策略

班级自主化建设始于学生, 也始于是学生, 最显著的标志自主、自律、自制、自立、自强, 是德育内化最的结果。这一切都得依赖学生自己, 学生的认识态度和自我管理技能, 往往决定班级自主化建设的成败或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培训, 使学生认识到“我是自己的主人”, 学习管理的技能等。

学校对学生干管理团队培训, 德育处和团总支定期对学生会、班级管理团队进行思想教育、业务培训, 方法指导。

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教育培训, 做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大胆放权、大胆放手, 又要幕后教育与指导;通过成序列化的主题班会进行思想教育,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要管好自己, 自己能管好自己;通过班委、组长和团队管理干部培训其自我管理方法;通过班级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这些培训, 培养学生对班级自主化建设的实践技能。

五、评价激励引领策略

我们在自主化建设系列制度基础, 构建起了校、班和小组三级评价考核策略。

1.校级评价策略。

学校对班级自主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者进行的考核评价, 然后激励表彰。

对班主任的考核。由德育处和年级组每月综合考核班主任, 评出班级自主化建设先进班主任并表彰。

对班级的考核。由德育处和年级组综合考核, 评出优秀班级并表彰。

对小组的考核。由德育处和团总支负责考核, 评出优秀小组并表彰。

对学生干部的考核。由德育处和团总支负责考核, 评出优秀学生会干部并表彰。

2.班级评价策略。

班主任组织的对班级自主化建设过程及效果进行的量化或定性考核。

对班级管理团队的考核。对班干部、科代表、团干部等履职程度及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吸收科任课老师、班级评价委员会和全体学生参考评价。

对小组的考核。以组为单位, 借用某些网络游戏, 每周对小组集体进行量化考核。评出明星组、和谐组等之类, 累计晋级, 期末进行总结。

对个人的考核。依据班级自主化建设规定, 进行文明星、学习星、才艺星、管理星等明星评比晋级, 授星、公布等方式, 以此激励和鞭策学生参加自主管理。

3.小组评价策略。

这主要是由组长组织进行的组内考核。

组内自评。每周组员都要进行自我评价, 以周计的形式展示。

组内互评。对组内其他人进行总结评价, 要求实事求是。最后由组长总结, 提出要求和建议, 并计入个性发展守则

浅议班级民主化管理 篇8

班级里的班干可谓健全,大至班长,小至小组长,配备周到,工作也到位,但班级里时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事,同一问题屡屡处理屡屡反弹,好象班干并没有发挥应尽的作用,班干职能效应总不如人意。

班主任工作可谓是尽心尽力费神费时了,可班级工作的某些方面总不及兄弟班级,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焦虑感就如《孟子》中所记载的梁惠王所说的那样:“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学生自觉意识不到位、班干自身工作素质有待加强、制度本身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方法缺乏艺术性,等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规章制度并没有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没有真正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与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再怎么完善的制度与规章都只能是一纸空文,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如何让学生真正对班级里的管理制度保持应有的尊重与实践?笔者的实际做法是,并不倚重班干的率先示范作用,而是尝试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让学生“人人为班级服务,个个争当好学生。”凸显学生个人的内在自觉与自重。以下总结都是基于本班真实体验,具有可行性。

一、痛苦的前期准备阶段:现象的收集、梳理、归纳

这实际上是个现象收集阶段,约持续四周时间,这样可以保证让学生充分暴露所存在的陋习,因为有的学生出于自身的警觉,会自觉地隐藏起缺点,时间长了,总会表现出来的。之所以说这是个痛苦阶段,是因为我是下决心“隐退”一切班干的,缺少班干,对于一直习惯于被动地管理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认为是个放纵“自由”、乱象迭出的“战国时期”,由此你可能面临着学校领导的批评压力,或与兄弟班级各项竞赛成绩对比的压力。所有这些,对于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来说是种痛苦,但这是短痛,是必需的。这个时候,班主任必须做到:

1. 要沉得住气。

要任由学生“挥洒个性”,尽呈乱象,对此班主任尽可能“忍气吞声”地冷眼旁观,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行为尽收眼底,做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载在册上,再加以细致梳理、归纳,以备将来制定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措施之需。

2. 要有一双慧眼。

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看清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及心理支撑因素,思索问题存在的深层次根源,还要看到问题的共性与个性,判断某一问题发生的集中时段和对象等。

二、民主制定两类制度阶段: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定规则

班级管理制度要彰显民主,因为它是用来“管”学生的,干脆就由学生自己做主人来制订,班主任只负责把关和修订成文,再由学生讨论执行。不要让制度成为班主任个人意志的“一言堂”,不搞“人治”,而是搞真正的“法治”。

1. 发扬民主作风来制定特色性、针对性的班级管理制度

制度需要人们发自内心的服从与敬畏才有长久的威慑力。怎样做到这一点呢?笔者的措施是:班级管理制度由学生亲自制定!内容要求“大不厌其广,小不厌其细。”———大的内容涵盖有学习、纪律、卫生、仪表;小的内容可涉及课桌如何摆放整齐、日光灯由谁来关、卫生工具如何放置、徽证如何佩戴,等等。

具体步骤是:

(1)确立大框架。教师先带领全班同学学习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再联系前一阶段所观察到的各类问题,条分缕析地拟订出提纲式的管理条例。

(2)规则细化。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条例提纲的理解,以及对班级情况的了解,独立思考或小群体讨论列举出数量不等、内容不限的详细规则,班主任加以细致综合归纳,分类梳理。

(3)民主成文。将归纳后的规则草案再交由整个班级进行广泛、民主、公开、公正、自由的讨论争辩,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共识又具有班级特色的完善的管理条例,并悉数上墙公布。

此举的好处有二:

一是避免过分显现班主任个人意志。同样是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一手制定的,再怎么说也只是班主任个人意志的集中表现,虽然说可能是比较完善的,但在学生眼里,那可能就是班主任个人的一家之言,是一种威压。以此为管理依据,学生难免心存疙瘩,口服心不服,或者阳奉阴违,未必人人都心存敬畏感,民主制定规则,可以最大程度地淡化班主任个人意志的色彩。

二是让学生充分践现自己的意志。一个体现班级最广泛群体意志的条例的威慑力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制度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某些学生心存侥幸和口是心非的心理,真正表达出包括教师在内的集体意愿,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意见是民主的、正义的、“众怒难犯”的,拒绝遵守就会被孤立,就是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表示,从而从内心培养起对班级规章制度敬畏与服从的自觉性意识。

2. 制定与班级管理制度相配套的惩罚奖励制度

请注意,本文所说的惩罚制度,不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惩罚制度的严厉性,但具有严肃严格性。惩罚的中心思想是:我因违纪给班级荣誉抹黑,我用诚心挽回集体声誉。这种惩罚不变相、不体罚;轻惩戒,重教化;惩罚与抚慰相结合;处罚权下放给学生,民主惩罚;只罚事不罚人;让学生先知罚后服罚;罚有界限,不上纲上线,不搞扩大化;罚有所依,以“法”服人。这样,由学生参照共同制定出来的约束条例更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关于奖惩的一些做法,在此可以略举几例,惩:教室一角设立“反省座位”,屡屡犯规的同学独坐一隅进行独思,自认为反思到位后将反思的内容要点书写成文,交班主任保存;征得班级大多数同学同意,由他自己挑选受罚方式,或代替值日生整理自行车,或代人打扫教室等,要求成绩必须进入校评比前三名。奖:每一月分三等级评定学生行为习惯的总表现,由学生当场民主投票决定最佳保持奖、最佳转变奖、鼓励奖,及时兑现物质奖励;有良好行为习惯记录者,可以获得一次免罚的机会,可以冲抵以后不经意违规的惩罚等。

三、坚定踏实的实施阶段:让规则扎根于每个学生的心灵

有了好的管理制度而没有良好的实践措施,还是如同一纸空文。这一阶段的工作是最为艰辛繁琐的,非得有足够的耐心恒心不可。如何顺利实施?我认为最关键的有如下几条:

1. 制度的贯彻实施贵在自始至终。

除非是情况发生了变化要因情增删某一规定的需要,千万不要随意地时紧时松,朝令夕改更是班级管理最忌讳的事情,因为它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摇摆不定、无所适从与错误反弹。要保持管理制度的长效性,既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因噎废食,遇难辄退。

2. 罚不阿“优”,赏不遗“差”。

制度的遵守要体现人人平等,不能搞“刑不上士大夫”,即制度面前优良生与“后进生”一视同仁。习惯上,班主任的感情天平总是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优良生,对于同一违纪现象,处理方式总会有意无意地存在些偏差和不公正,形成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制度效应打折扣。

3. 细致扎实地实施。

管理规则一旦成文了,班主任就要事无巨细不折不扣地抓落实,事不惧其大,也不厌其小;心不惧其累,也不厌其烦;抓反复,反复抓,在习惯的形成阶段,甚至可以小题大做,矫枉过正。

4. 抓两头,带中间。

两头指的是团员、原班干与平时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狠抓一段时间,以期从他们身上打开突破口,再统抓统管,常抓不懈。经过四周时间的实践,我发现班级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比如,我基本上是做到每天不少于四次的不定期地、逐个逐个地检查校徽、地面卫生、抽屉垃圾等,以至于我在课间一走进教室,学生就会下意识地扶正校徽、主动清理抽屉垃圾、摆放好学习文具、将桌子对齐成直线;我不经意地瞅一眼墙角的卫生工具,值日生就会自觉地将它扶正;到距离学校规定的自习课前五分钟,学生会自觉停下手头活动,回到座位上写练习。诸如此类的表现很多,这是以细致恒久的工作促进学生将制度内化为习惯并形成自然行为。

这一阶段必须注意两个不良动向。

一要注意消除因强调自我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人人自危”、消极适从等沉闷压抑的消极班风。根据实际体会,大凡班级管理时,稍严则学生噤若寒蝉,事事唯谨慎;稍宽则学生活跃异常,事事皆主观;有时一抓就“死”,一放又乱。举个例子说,课间休息时,我因事进教室找某学生,在走廊上正常休息的学生都会自觉地相互招呼进教室,端坐得规规矩矩。这就是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反应,它需要班主任善于搞平衡,既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又确保学生的活跃性,张弛有度。笔者的做法是,明确强调,课间十分钟是属于学生自己绝对自由支配的时间,可讨论问题、可听音乐、可聚群说笑、还可下象棋军棋,只要头脑里牢记“教室是公共场合,不是私人空间”的观念就可以。

二要防止出现因无班干牵头所带来的涣散现象,如涉及集体利益无人出面组织等尴尬局面。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向学生宣扬“班级是个大家庭”的思想,要求全体做到“一人有事大家自愿帮”。为此,我特意在学生制定出的规则里加上“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惠互谅”这一条,也曾有意识地做过实验:让某天的值日生在放学后借口家里有急事须提前回家而不能扫地,而后在班级里征求志愿替代者,乐意代劳者还真不少。经过多次这样的“示范”就会养成自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每周一换位置时,早到的同学会主动把尚未到的同学的课桌搬移好并对整齐,再也见不到往日杂乱无章的场面。

四、强化巩固阶段:细水长流,点滴不漏

学生在教师紧迫的督促之下,是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不足之处就是缺少长效性。所以该阶段的工作重点就是如何保持维护初始阶段所形成的好习惯。笔者的体会是:

1. 每周强调“两个一”。

依据上周的情况反馈,在每周的班队课上总结通报一次上周的检查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确定当周一个检查重点,或勤学,或卫生,或停车,或纪律。视情适时适地、灵活善变地强化巩固。

2. 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

主要是针对个案巩固处理,查漏补缺,唤醒某些行为习惯难以养成的学生对制度的深刻记忆,始终把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纳入制度的轨道,使之遵章而行不逾矩。

3. 利用好两个“一分钟”:

班主任在每天的第一节课前进行一分钟提示以及每天放学后进行一分钟小结,有问题当场解决,彻底果断,不留“尾巴”。

班级民主化管理策略 篇9

一、全员参与,共同管理

全员参与是民主管理的基础,也是教师应遵循的首要法则。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仅能起到配合教师管理班级的作用,还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荣誉观。全员参与除了要求学生要参与外,更应该邀请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让他们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形成合力。

全员参与,让不同类型的群体有了更多自由表达的权利。例如,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主题征集上,我都要通过设计一定的征求意见表格,发放给学生、任课教师和家长,请他们帮助出谋划策。在每周四发放后,经过周五统计,将绝大多数的意见予以整合,形成一定的归纳意见。上周,我们针对入夏以来,天气高温的实际,很多学生、教师、家长提出了召开以“怎样愉快度过夏季”的主题班会,我们通过邀请学生家长代表、课任课教师等,围绕上述话题亮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学们还现场表演了自己在夏季的一些情景小品:放学后,立即到冰箱里拿冷饮;体育课下,随即跑到水龙头底下,大口大口地喝冷水;中午不喜欢休息,玩手机,等等。这些问题的再现,能给学生更多鲜活的教育素材,便于他们在相互讨论中说出自己的观点。针对学生讨论交流情况,请任课教师和家长发表意见,指出危害,让同学们深受教育。

全员参与班级管理,让各种不同的意见能得到主动融合,更能使教育教学富有针对性和互动性。

二、全程渗透,建构制度

民主管理,贵在自觉执行,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引导,让学生在全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主动配合教师。注重全程渗透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养成按章办事的行为习惯,不仅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正面迁移,还能够使得班级更富有人文性和原则性。

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帮助他们在一定的公约、制度的影响下主动执行,对培养学生自觉性具有一定引导作用。如,根据低年级学生卫生自觉性欠缺的特征,班干部一起商量“怎样让班级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学生提出了很多的意见,有的认为,建立巡查办事员,检查每一个角落卫生;有的同学说,建立相互监督的模式;有的同学说,建立一定的制度,让同学们都能够按照规矩进行相互监督。自从制定了相应的班级文明卫生公约,使得学生主动融入班级卫生,帮助他们在不断完善充实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方法,让他们能有足够的信心参与管理。

通过这些制度的建构,能使得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依据,能使他们在规章制度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发现自身问题,自觉查找问题。通过制度的引导,让学生在全程参与管理过程中按照规矩做事,形成一定的自我发展意识。

三、全要素监督,逐一点击

低年级小学生的自觉性还有一定欠缺,需要加以引导。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监督,给他们更多的支配权和管理权,让他们在自我调适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修正完善机会。从班级的日常管理出发,注重全要素的监督,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积极监督和主动作为,更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全要素监督,能使得学生有针对性地发现自身问题。如,在二(2)班举行的“我能行”实验项目中,我让学生做“督察员”,找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越多越好。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找出了桌肚里不清洁,杂物多;有的同学随地吐痰;有的同学在操场上追逐打闹,等等。我根据这些发现问题,要求他们从课堂听讲、课间活动、课外互动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监督岗位,让学生自告奋勇地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围绕教学活动过程,我建议学生毛遂自荐,让他们主动担当班级的督察员,帮助他们明确相应的职责。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主动挑选岗位。

给学生设置适当的岗位,让他们学会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让他们在主动挑选相宜的岗位中自由选择。针对搜集到的问题,多给学生相互破解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围绕监督的问题进行主动探解。建立课前、课中、课余全方位、全要素的监督机械,让学生根据发现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更利于学生养成自我完善良好习惯。

班级民主化管理策略 篇10

一、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创造自我展现的舞台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 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 以社会化的学习和交往活动为特征的教育小社会。它既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组织, 又是学生交往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生在班级里上课、交往、参加各种活动, 度过了在校的大部分时间, 班级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过程, 良好的班集体能满足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心需求,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在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的过程中, 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个性和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见“事”不见“人”, 以“事”为本, 形成了老师说了算、一成不变的公式化管理, 班主任在管理中几乎主宰了学生的一切行为。这种班级管理方式造成了学生缺乏责任感, 久而久之, 个性品质不仅不能形成, 还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奴性, 教育要创新, 班级工作也要创新。现代的班级管理, 应该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自主管理班级, 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的自我展现的舞台, 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实践中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 从而使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我要求, 促进自我不断发展, 不断完善, 对提高自身意识水平、培养责任心、提高交往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营造社会化环境, 让学生回归社会

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 要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地创造社会化的环境, 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 提高学生对企业的“适应性”。为此, 将企业管理的一些思想、方式和方法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去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 在班级组织上做大胆的改革, 为了让学生明辨是非, 自觉遵守纪律, 我们班成立了立法委员会, 相当于纪律委员, 制定班规。班规完全由学生自己讨论制定。其次, 发“虚假工资”。考勤制度以前是扣德育分, 现在是模仿企业管理扣工资、奖金。当然工资、奖金都是假的, 只做记账提醒, 每周统计一次, 扣得多的同学, 我要他们讲清企业的处理办法。一个月后, 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再也没人迟到、早退, 有事并能提前请假, 能放手给学生做的事我绝不自己做。经过锻炼, 班干部的组织能力明显提高, 在校运动会上, 他们组织啦啦队, 找场所练习, 请辅导老师, 组织训练做得井井有条。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团结能力, 充分得到了展现。我们好几名同学后来都成为学校学生会的成员。学校生活是单纯的, 社会是复杂的。学生只有在学校完全适应了社会化管理, 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创造社会环境, 我让学生从新闻和报社搜索一些关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讨论分析。因此有任课教师反映, 我们班学生非常喜欢讨论, 我听了真的很高兴, 认为他们在思考, 有了看法, 而不是教师强加的。

三、实施民主化管理, 把班级还给学生

民主的教育管理, 要求把学生由纯粹的“监管对象”变成管理者, 成为班级的主人。同时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确立“班级是学生”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 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 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要时刻想着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如果学生仅因为怕你而遵守纪律, 很有可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或者说口服心不服, 他们甚至会为偶尔大胆犯一次错误而自豪。我曾经有一次在班里批评一位学生, 他竟敢顶嘴反驳, 我当时气得暴跳如雷, 但我能看出下面有好多双恐惧的眼睛盯着我, 同时也有好多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再说了, 如果他们实习了、参加工作了, 我还能天天盯着他们吗?所以班级民主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做主人。当学生犯错误时, 我也不再婆婆妈妈了, 而是班干部成员讨论后, , 模仿企业给出处理办法, 有的被“开除”了几次, 最终的教育结果却更加理想。另外就是放手让学生做,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特别是班干部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受得起表扬又经得起批评。我们每月底班会就是评你的同桌, 指出优点和缺点, 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

班级民主化管理的几点做法 篇11

关键词:民主化管理;共同管理;民主监督;班级量化管理;班级文化

近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班主任教师论坛,也看了一些相关书籍,从中探索出适合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几条方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奖惩措施及《班级量化管理奖惩细则》。

一、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学生

为了实现班级民主化管理,首先,我们班民主选举正副班长,原何娴和王怡学生以多数票当选。然后由正副班长推举班干部的其他成员,一些责任心强,热心班集级的学生担任学习委员、科代表、体育委员、劳动委员、小组组长等职务,他们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管理班级事务。要加强班级组织的建设,班级除了班干组长之外,我班还另设一个民主监督委员会,对口配备了各类监管人员。如,纪律管理、公物管理、桌椅摆放、卫生监督、民事调解等。班级基本上是用五分之二的学生“官”来监管全班的学生,力求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个人人有事干,事事学生干,老师少麻烦的民主、和谐的班集体。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奖惩措施及《班级量化管理奖惩细则》。《班级量化管理奖惩细则》中涉及考勤、纪律、作业和参加各项活动等,以分数给予奖惩。各组建立了《学生个人日常行为档案》记录册,以加、减分数的形式,由语文组长记录每个学生、每一天以及每一节课所发生的行为表现,学期未进行总结。最后以档案的积分为依据,结合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合理的评优,避免教师和学生片面的评优现象,让学生心悦诚服地自己制约自己,自己衡量自己。

二、科学转化学困生,关注特长生

1.班主任要理清学困生的缘由

如,写字很差的、厌学的、学习意志松懈的和学习情绪有波动的学生,在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之外,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前途教育。我们根据各自的情况特点,班级确定了成绩一流的学生成立结对帮带小组,明确了帮带的职责和目标,进行一对一的帮带。在平时的成绩测试中有明显进步的,给予帮带人一次加10分,以此鼓励帮带学困生的积极性,促使学困生尽快重新塑造自我。

2.关注特长学生,注重兴趣培养

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特长,并给他们创造机会,使他们的特长得以施展。例如,我们班口才好的王怡、原何娴等学生普通话讲得流利,我让她们主持主题班会,让她们即兴发言,讲故事;原艺萍、白利晨、何星移等学生善于写画,班级安排他们为板报小组,利用黑板报,让他们自行组织材料,施展才华;邢恒飞有经济头脑,我派他为班级管理废品回收;陈刘珍、姚勇杰关心班集体的卫生工作,让他们做卫生监督员;对全面发展的学生,班主任给予大力宣传、表扬,例如,我们班的原何娴、王怡、赵卓、原艺萍、王文静等学生学习好,让他们利用班会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原艺萍、杨涵菲、原何娴字写得好,让他们介绍他们练字的方法。

三、打造切实可行的班级文化

所谓切实可行的班级文化,就是中高年级的班级不可以搞那些花花绕绕。我选的名人名言是《雷锋日记》《毛主席语录》;学习园地设立《学生文苑》,鼓励学生写文章;班级必唱的歌曲是《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学习雷锋好榜样》;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出两三个语言类的保留节目;建立班级废品回收点、班级图书角和书法园地等。这些既不深奥,又能培育学生的修养情操。

四、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团结协调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的好坏。团结协调,步调一致才能很好地管理班级;关系和谐,才能充分发挥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班级的制度才能得以实施。协调好关系,班主任就要以他人为先,以大局为重,诚恳待人,心胸开阔,艺术地调动科任老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心全意地为班级教育教学服务。例如,我们班的数学教师可以任意选用数学科班、组长,也可以按照他的意愿调动学生的座位;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听取科任教师的合理化建议,认真听取科任教师对班级的评价。总之,科任教师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等于找到了管理和建设班集体的助手,这就是班主任管理的最终目的。也只有发挥整体作用,班主任工作才能锦上添花,才能弹奏出一曲和谐优美的乐章。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

[2]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班级管理怎样体现民主 篇12

怎样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做到民主呢?

将军驰骋疆场,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诀之一就是他善于把他将军的权力恰当地授权与他的部下。作为班主任要想组建一个民主和谐班集体, 也要像将军一样懂得授权, 在班集体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

授权是一种领导艺术。说得浅显一点:授权就是下放权力。授权的最好方式就是学生自己管理, 适当分权, 变班主任一人的中央集权制为学生的多权管理制, 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我有权力有责任要管好这个班, 我不但要管好自己, 还要管好别人。这种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即为魏书生先生倡导的“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理念。

下放权力看似很容易, 但要想通过下放权力搞好班级管理却不是那么简单。在下放权力之前, 班主任必须考虑把权力下放给谁。我们不妨通过民主选举来组建班级管理队伍、设置学生岗位制 (值日生制度) 。民主选举来组建班级管理队伍过程大致如下:首先班主任在全班作动员, 强调班干部是为大家学习生活服务的, 在班集体中要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然后由竞选者就竞选职位, 自我评价, 施政纲领等进行演讲。之后, 由全班同学及班主任老师投票表决, 产生班委会成员 (3名) 团支部成员 (3名) , 当场宣布结果。接下来一周时间, 由班委会成员、团支部成员“组阁”, 任命宣传委员、文艺委员、生活委员、组织委员等职务人选。再交全班同学表决通过后, 临时班集体核心力量产生, 试用期半学期。半学期后经民主评议, 作适当调整后正式任命。在这一过程中, 班主任只有建议权, 没有决定权, 否则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 班主任不妨在班上设置学生岗位制 (值日生管理制度) 。除了这一些传统的岗位外, 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主要问题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针对性的、可变化的的岗位, 如黑板报设计小组、读报员、通讯员、卫生监督员等等。这些岗位最好实行轮流制, 以确保全班同学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

在实行民主管理、下放权力给学生的同时尤其要协调好“放”与“收”的关系, 切忌“一放不可收”。授权班主任把一些权力下放给学生了, 但“下放”并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明“松”暗“紧”, 形散神聚。因此班主任在实行民主的同时也要注意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学生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 对事物认知不全面, 价值观、人生观都还不健全, 就像水, 需要人去引导, 这就需要班主任凭借自己个人学识, 道德人格在学生中树立形象、树立威信, 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的听从你安排, 民主管理制度才得以顺利贯彻。

上一篇:校园跨境电商下一篇:中国古代的外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