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2024-09-07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共8篇)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篇1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彬县教研室 李文平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上了初中,由于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逆反心理增强,他们总觉得长大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你也不可能再像小学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了,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我觉得责任心是班主任做好任何事情的一个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够尽心尽力地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集体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正气充盈、积极向上的班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其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但良好的班风学风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要抓好班风学风,我个人的体会是要注重落实四个字: “严”,“实”,“细”,“爱”

一、严

结合校纪班规,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有纪律、有秩序、有礼貌”。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说话做事要看场合、合时宜。比如说:铃声就是命令,不能迟到早退,上课不管老师在与不在,听到铃声就要安静。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学生也知道我的脾气,原则上的问题他们不会跟我讨价还价。

二、实

实,班主任工作具体实践的一项重要准则。班级事务琐碎、繁多,要认真做好班级工作,还得有务实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如果各项工作只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就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班会课是引导、教育学生的最佳时间,每周的班会课一方面认真总结班级一个星期的得失等,另一方面,通过扎实地准备资料,充实班会课内容,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让班会课开得实实在在.我认为对于学生的教育活动切不可高谈阔论、脱离实际,一定得务实,切中要害,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要做到口服心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做实班级的规范管理,制订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实施“一日班长制”,使班级工作管理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做到有“有制度可依,违纪必依”,同时也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发挥民主与监督作用,培养学生民主、科学、进取、竞争的意识。这些工作都必须让它落到实处,否则各项管理就会出现漏洞.很难收获预期效果.1

此外,落实好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专项工作专人负责,并实行实绩奖励制,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实效,有成绩。

三、细

从班主任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观察要细,无微不至;对学生指导要细,深入到每个细节。做到两细,所谓“两细”就是学生情况要摸细,思想工作要做细。

1、学生情况要摸细是说我们做班主任的要把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情况、家庭情况了解深入细致,不可有半点疏忽。现在有的学生由于社会原因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复杂的家庭情况往往会导致学生人格的缺陷,而学生人格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学生教育的失败。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情况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方式。近几年来,只要我一接手新的班级,新的学生,我都要采取填表调查、家长谈话、学生谈话、家访等各种方式,深入了解了我所任班主任的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的各种情况,从而做到了心中有数,也为下一步更好得处理学生事务扫清了障碍。如果不能对学生情况有深入正确地了解而盲目的根据表面现象处理学生是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甚至惹出乱子来的,我们很多班主任都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尤其是在需要和家长配合的时候,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和家长接触,就很容易出事。

2、思想工作要做细听着好像很空洞,但非常重要。这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比如:我们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如果学生不服气,接着骂,必要让其服帖为止;对于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要让其崩溃;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意见,千方百计打压,必要时拿出校纪校规或请家长来校等法宝,一定要让学生就范。可是,这样做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副作用极大。首先,学生总是要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地反抗。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我们若采用强攻的办法,学生即使最后就范了,心里必不服气,由此会造成学生的心灵扭曲,从长远看,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不利。其次,教师也会有损伤。由于是硬攻,教师难免发火,怒火伤身,急火攻心,加之学生再有反抗,急切之下,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身不由己,口不择言,一片爱生之心付之东流。教师一旦控制不住自己,有了不当言行,最终反而伤及自己。在这方面,我是有着深刻的教训的。

四、爱

严并不等于严酷、苛求,而是严而有情,严而见爱,“如果学生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阳光里绚丽绽放”。前苏联教育学家马 2

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

1、爱就要用真心去打动学生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鸿沟。作为班主任,如何去填平这道沟呢?那就是用滚烫的心温暖学生的心灵,用真诚去填平师生间的鸿沟。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及时给以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班主任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在生活上也要对学生嘘寒问暖,特别是住校生。

2、用耐心去感化学生

师爱还必须有耐心,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教育。因为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往往是今天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复复。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作耐心细致的工作。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生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

作为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身心的健康和思想状况,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那些学习退步的,考试发挥不好的;有困难的;缺少母爱父爱的等等。我常常用语言开导、鼓励、教育他们,不断与他们谈心,这样既掌握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又消除了他们的精神压力,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在学习上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求自己做到不以家庭出身高低、智力好坏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谈话时机,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五、班级管理方法

1、制定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

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是指班级成员共同具有的理想、追求和希望达到的成果,也是班级发展的导向、全班同学人生的导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自身融入到集体中去。制定目标时把长远的总体目标和中近期的行动目标相结合,以使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直处于新的追求之中。在共同奋斗目标的激励下,同学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逐步就会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而这是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所必须的。在班级奋斗目标的激励下,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2、设立值日班长

值日班长轮流做,并且有每天的班级记录。学生的到位情况,上课的听课情况,纪律的情况,任课教师的课堂情况。班级当天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班主任是 3

本班教师集体的核心,对有关班级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负起主要责任。只有充分调动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班主任工作才能全面完成。各学科之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班主任对学生所学的各门功课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在工作上支持任课教师。在处理与任课教师的关系时,班主任要注意尊重任课教师,体谅任课教师的难处,要学会吃亏,要维护任课教师的利益,不要老是强调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多么重要而贬低任科教师的任教学科,必须有大局意识,这样才能得到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每一个任课老师都喜欢看这本记录,其实在任课老师看的时候也就是班主任跟任课老师沟通交流的最好的时机

3、格言、警句、座右铭激励法

格言、警句、座右铭激励法是由每天的值日班长写在前面的小黑板而不是写在自己的书桌前。每天一句,我记了几句,比如: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要克服恐惧与忧虑,请保持忙碌。挫折与磨难是锻炼意志和增强能力的最好机会。成功属于坚韧者等等。

4、班干部的培养及专人负责制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部分,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委会,如何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能否培养良好班集体的重要因素。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单凭班主任个人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干部为核心的力量。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晨检表,每科作业有人记录,有多少事就有多少学生老管,各管一项负责到底。形成了由班主任,班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做到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

5、犯错误,罚为班级做好事

犯错误,罚为班级做好事。如迟到,为班级擦黑板。被学校通报批评,为班级扫地一星期等等。并且专门有人记录所犯的错误及所做的好事。

总之,班主任工作不仅充满着挑战,也富含有美妙的艺术,当然对于班主任工作,众多的优秀“人类灵魂工程师们”积累了丰富的可贵经验,班主任工作,也如教学一样“教无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目的还是一个:培养优秀人才。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篇2

1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推进班级管理工作

《儿童园教学辅导大纲》清晰的指出:“家庭是作为幼儿园重要的协作伙伴, 应该本着尊重、对等、协作的准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以及于自动参加幼儿园的活动, 并且要积极的支持、协助家长进行教学的能力。”从此能够看出,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加的。所以, 我们在于日常的幼儿园管理过程当中, 合理运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

1.1 明确家园结合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 家庭教育在儿童的生长过程当中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特有重要的位置来, 很多家长现在也已知道到, 并且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要重视看待家长协作这重要的论题。幼儿园工作的有序展开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以及于协作的。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当中, 部分活动是可以寻求或征得家长的意见或者建议的, 或者直接让家长参加到辅导工作中来。依据以上的状况而言, 明确家园结合与班级管理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辅导家长协作展开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并且不断的协助家长转变教学观念、实际行动, 进步家庭教育才能;要向家长宣扬儿童教学的方针、需求, 以便于家长与学校协作, 构成共同的教育力量, 推进儿童身心健康不断展开。

1.2 家长协作方式的多样性有利于班级办理的展开

在实践工作当中, 许多的家长都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情、是幼儿园老师的事情;没有足够的重视, 但是现如今, 一般都是独生子女, 孩子在家里都是养尊处优的地位, 因而有些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的并不容易。为了确保班级管理的顺利发展, 并且获得最佳的效果, 在每个学期初期召开了家长会的时候, 在家长会上要向家长们介绍我们即将展开的一系列的工作、幼儿园开学来的一些具体的状况、家长要与学校结合需要完成的一些工作、提出家长协作的重要性等, 让家长知道, 只有家长切实地参加进来, 才能够推进儿童身心健康, 才能够使我们的班级工作办理好。并且为了使家长们能够进一步的清晰协助工作的具体内容, 并且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起来, 我们还特地的规划出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会、家长敞开日和家庭友爱小组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我们要依据班级的状况以及于所要开展的具体活动的状况, 在栏目当中提出家长合作的意图、需求、以及于儿童的表现, 许多家长也对此非常的重视, 更加的使这个节目充分的发挥了其最优的效果。家长间也要树立起经常性的双向性沟通, 家长与学校两边要随时互通信息、沟通观点, 这样咱们才能够全部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状况, 然后在教学上到达一致, 进步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2 营建宽松、温馨的家庭式空气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条件

宽松、愉悦、温馨的家庭式教学的创设, 对于班级孩子的习惯的构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班级行动习惯的不断养成, 是需要班级的老师和保育员以及于家长等几个方面的力量一起合作完成的工作, 因此, 班级管理者首先要处理好人际联系, 尽量与家长做好协调工作。

古语有云:“亲其师, 信其道。”只要是营建起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教学模式, 才能够让儿童们有一个非常开心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小班的儿童, 这点对于他们而言也是十分重要。我们都了解, 小班时期的儿童是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性时期, 在这个时期的儿童情感眷恋激烈, 这就非常需要我们更加要营建好与家庭类似的宽松、温馨的教学环境, 以便于让儿童赶快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并且养成优秀的班级习惯。

3 变换人物观念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现代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是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幼儿园创办者既是孩子的引路人, 也是终身学习的主体之一。因此, 没有老师的学习进步, 教学工作不能够正常地进行运作, 教学质量也难以确保。如果想让孩子们有一瓶水, 教育的老师就要有一桶水, 老师们要勤于向书本不断的学习、并且勤于向孩子们学习、勤于向专家以及于家长们进行学习……另外, 幼儿园创办者要不断调查, 向经验丰富的幼儿园不断学习。儿童自身即是一本生动的书, 每天出现给我们一幅幅生动的画。每个老师对于这本书要认真地“看”, 细心地“读”, 并且要深化地进行研讨剖析。在实践的工作学习中, 老师应当长期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调查, 并且及时的记载, 遇到疑问时能积极思考、剖析应对, 以堆集更多更好的教育经验。

总之, 儿童园班级办理是一项艰巨而且长远的工作, 需求各方面的力量一起努力, 需要更多的一线老师以及于幼儿园创办者在新《大纲》教学理念的辅导下, 不断地探究幼儿园班级办理的新思路, 推进儿童各方面工作的展开, 让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摘要:怎么有用地进行班级管理, 构建协调的班级是幼儿园管理的要点。用“条件”、“立异”、“要害”、“推进”等词语是幼儿园班级管理重要的四个方面, 形象地论述了班主任怎么接住儿童、本身及家长抛出来的“球”, 并奇妙地抛出去, 处理实践存在的疑问, 推进班级管理的有用的办法。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战略

参考文献

[1]钱月琴.为新生家长上三堂课[J].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8 (09) .

[2]王华武.学会沟通办家长满意的幼儿园[J].云南教育:视界版B, 2006 (10) .

浅谈班级自主管理的方法及策略 篇3

班级自主管理,即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要求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会自我约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都有为大家服务的美好愿望和做好工作的满腔热情,班主任应适时抓住这些优势加以培养和合理使用,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为营造优良班风和学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有人说,自主学习就是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自主管理就是自觉主动管理班级事务;有人说,自主是相对于他主而言,自主学习就是做学习的主人,自主管理就是做班级的主人;还有人说,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内涵就是在学习和管理上学生能够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教育。我不想从理论上谈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概念,我仅举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大家感受什么是真正的自主学习、什么是极致的自主管理。

这个学校就是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一个以自主学习而成绩斐然闻名全国的学校,以至进这所学校参观,必须花15元/人购买门票,全国每年有几十万人前往参观学习,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的自觉性决定着一所学校的高度,学校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自主管理的可行性

其实在我们的班级中,还有很多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备受冷落,长期被人管、受人气,老师的训斥、同学的白眼、家长的无奈,往往造就了一批社会“下层人”,但他们身上有闪光的东西,他们更有平等做人的权力,如果在学生时代得到转变,也许对他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用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这样的孩子是给点“阳光”就“灿烂”,这“灿烂”是如此的炫目,我们何必怜惜那“阳光”呢?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主任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自我成长,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管理”。 在追寻“自主管理”境界的道路上,我已尝到了一些甜头,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1.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

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并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笔者常采用《每周一评》的办法,从学生的早自习、自我完善、跑操、就餐、纪律、学习、品德等方面入手。值日班长要以分数的形式进行全天候跟踪记录,每周一汇总,奖优罚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失误,进而重新认识自我。需要注意的是,值日班长要让学生轮流当。这种设立值日班长、让学生来管理学生的方法效果较好,既能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了让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

其次,合理制定班规,使学生做到自主管理。要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做到自主管理,并主动为班级服务,教师就要合理制定班规,使他们对自身充满信心,找到乐趣,获得启迪。那么如何制定班规呢?

“班级每个同学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以往班级管理中,我们常运用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班规,这往往会适得其反。现今,为了让学生做到自主管理,我们就应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只加分不扣分,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多加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在班规的制定中,我们也应注意:不需面面俱到。班规的制定不能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犯了错、扣了分,可通过做好人好事、检举不良现象等方式加以弥补,这样就借此弘扬了正气。而若学生在每周一次的考核中获得了个人优胜奖、课堂精英奖、成绩进步奖等,也可以加分。这样做,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学生就愿意遵守班规,有了自主管理的动力。

再次,应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配合学校的每项活动,发动全体学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要提出常规要求,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有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进而达到启迪思维、美化心灵、规范行为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主题班会内容应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前精心准备。

总而言之,在班级自主管理中,我们要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班集体中当家作主,牢固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而班主任只是通过宏观调控来支配班级的正常运转。

2.学生干部轮流上岗,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潜力。

在校运动会中我班获得了全校第二名,在学校广播体操比赛中我班获得了全校第一名,在每月的班级目标量化评比中,我班一直是优胜班级。这是班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结果。这当中,班干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榜样作用。为选拔、培养一批真正有能力的班干部队伍,我采用了学生干部轮流上岗制的办法。

首先,通过竞选选拨学生干部。这种制度下,干部提名先由学生自荐、同学推荐和班主任提议,之后班主任再安排提名学生在班会课上公开演讲,最后要求全体学生选出自己最信得过的同学为班长及班委。班委成员产生后,就以班长为龙头,设两个班委候选人(每周更换)、四个记录组长,要求记录组长精细化记录每位学生干部在工作期间的得与失。

其次,综合民主评议,选出值日班长候选人。全体学生要经过综合评议、慎重讨论,最后民主评议选出值日班长候选人,然后以周为单位,两个候选人轮流上岗,管理班级纪律及卫生工作。

班长要对两名候选人进行培训,讲明细则,使其明确责任与权利;两名候选者也要以身作则,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地为班级的工作忙碌。随着他们勤勤恳恳的工作,他们为人处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协调各项事务的能力等都有了提升,走到了同学的前面。同学们亲眼见证了候选者的成长,进而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想法,想在班级工作中大显身手。

自从经过全班学生考察评选出的值日班长上任以来,以往存在的偷懒耍滑、推卸责任的现象没有了,因班级纪律和卫生而屡屡被扣分的情况明显减少了,班级工作走上了正轨,新任班委完全可以独挡一面了,我也完全从纷繁的班务中解脱出来,尝到了班级自主管理成效的甜头。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篇4

班级管理是我国现代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指班级管理者运用现代管理的原则,为学生成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按照学生心理、行为规律,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有效地实现班级育人的目标而进行的组织工作。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学生,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都各不相同,他们中间有先进、后进、中间状态之分。而三种类型的学生当中,后进生的教育往往是全体学生教育的重要部分。加强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是后进生行为转化,使之进步的摇篮。要创造一个良好的集体环境,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并非轻而易举的,这需要多方面的不懈地努力,才可能实现。

一 了解学生的过去,研究学生的个性。

我国古代的的《学纪》指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为转化后进生,必须要研究其个性,这是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的起点。

研究后进生个性,首先应当在集体的背景上加以研究。班集体的每个成员各个不相同的个性在群体活动中展示出来,并互相作用。正因为如此,集体才充满生机和活力。每个学生在集体里才能更有效地发展个性。离开集体,就谈不上个性的发展。其次,要研究影响他们个性发展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个性发展的影响要素。因此,要重视研究他们的交往范围及其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自我感觉。当然,还应该具体研究他们学习后进的各种原因。

通过与后进生打交道,我深深感到:在他们身上既有独特长处,也有影响其进步的短处。他们的正当需要和各种特长,正是矫正不良个性的成分,重新取得进步的转折点。

二 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作为班级管理者,必须十分重视良好班级人际关系的建设,班级是一个社会小群体,其中存在着网络似的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等,纵横交错。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这种互动在师生之间形成了“知识场”和“心理场”。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班级管理者,在师生交往中应随时注意和调节双方的心理距离。既要有教师的尊严,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让学生指向管理者的向心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有至诚之爱的真挚情感和态度,从而引起后进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正如古人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术”。同时必须注意师生平等,师生在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充分相信每个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木桶盛水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公平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去体验成功。这样可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而且可以使后进生产生责任感、自觉努力、严格要求自己。

三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人把兴趣看作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不无道理的。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这就充分道出了兴趣、爱好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只有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一般地说,后进生的厌学心理较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不断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直接兴趣。这主要是靠教学内容和形式。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平衡学说告诉我们,一个人对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已经司空见惯就不注意了,对十分不熟悉的东西也不注意,因为和他已有的“图式”没有关系。可见,引起注意和兴趣,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的特性,还要取决于它和主体过去经验的联系。完全陈旧的东西使人厌烦,完全陌生的东西让人迷惑不解,只有适度新颖的东西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发生兴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也指出,如果学习内容低于学生发展水平,就构不成新颖刺激,如果大大高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就难以理解,感到高不可攀,那也缺乏吸引的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后进生,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既有新颖的一面,又有熟悉的一面;既有适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使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这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四 培养正确归因,树立信心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原因的心理过程。学生对自我行为的归因模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结果的影响,归因倾向如何将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影响到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信,以致人才的造就。因此,班级管理者要十分重视对后进生的行为归因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归因模式。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或失败的教训,在学生取得成功或失败后,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归因:其中有的是恰当的,有的则不恰当,恰当的归因是再一次投入竞争的驱动力量,不恰当的归因会使其意志消沉。

信心是成功的保障。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没有自信心,很难想象他能把工作做好;也没有哪一个学生,在缺乏自信心的情况下,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只有那些内心充满强烈自信的人,才有可能使事业或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迈上新阶梯,从而最终取得成功。纵观那些积极进取、学有所成的“尖子”生们,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他们之所以保持着“优秀”,其十分重要的一点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心理是“优秀”的。与此相反,后进生心理素质差,自信心更嫌不足,究其原因,一般是因长期失败经验的积累所造成的。他们无论是在课上提问,还是在课下练习的时候,由于多次失败,反馈到其心理,形成一种劣势的积蓄,因而逐渐变得自卑和胆小,形成恶性循环,以致其潜意识心理也深深地打上了自卑的烙印。英国有一句谚语,叫作:“生活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改变后进生这一“劣势”的心理习惯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抓起始教育

所谓起始教育,是指学期开始阶段的教育,让他们在开学之初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基础上都有提高。像所有学生一样,后进生也存在这一心理,其至更为强烈。据此,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最佳教育时机,对其施加影响,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他们愿意做,并且做得了的问题,由他们处理和解答,并及时给予确认、鼓励和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其形成优势心理。

2、环境的培养

人的思想和行为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后进生由于其在学习上多次“失败”的表现,常常会为其所属班级的一部分同学所讥笑,甚至看不起,这就使他们的思想负担更加沉重,导致心理失调,从而产生厌学思想。因此,改变班级舆论环境,提倡同学之间发扬团结友爱精神,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也很重要。

3、激励机制

激励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这是升华人们积极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它能促使人们认识自身在群体中的存在价值,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后进生来讲,他们对自身在班级中存在的价值,其认识是模糊的,教师应及时、不断地予以确认。比如当他们在某一方面见长或在学习上取得一定进步时,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通过一定方式给以确认,例如评选学习标兵、体育标兵、礼仪标兵等等。

教师还可以创设一种激励环境,形成一种激励氛围。比如同学之间,特别是在班报上或黑板上醒目地写上一些名言、警句等激励的语言,每周一换,使学生每天都受到这些语言的激励。从而诱发其产生强烈自信心,促使其在学习上不断进步。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篇5

一、家长资源的调动

“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的很多努力是白费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学校应当领导家庭。”(马卡连柯语)因此,要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 21 世纪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学校及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正确认识、把握并精心挖掘家长教育资源为学校教育工作服务。

1.深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家长教育资源的认识水平

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程资源做支撑,课程改革目标的圆满实现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若按空间分布的不同,一般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家长教育资源属于一种校外课程资源,它对于学生个性的健康以及多样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及其教师应当拓宽并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充分认识家长教育资源于新课改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对家长教育资源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

2.强化家长培训,提升家长教育资源的质量

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家长普遍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学校及其教师可以根据家长的不同文化层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他们进行分期分批集中培训,使其了解素质教育及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清楚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并有效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从根本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方法论,提高他们的文化理论素养。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制定家长委员会制度,组织家长共同交流家庭教育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这种共同学习中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最终使家长教育资源的质量得到快速、有效地提升。

3.激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发挥家长教育资源作用

新课程十分重视扩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而家长所能提供的学习活动空间远远超过任何科任教师,而且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也需要家长的热情参与。家长的参与不仅给学生以信心和积极性,而且也利于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所以,要善于利用家长教育资源优势,鼓励并大力引导学生家长全面参与学校工作,以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为此,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到子女所在班级参观教师“授课”,了解其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以加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可以根据家长实际选聘部分家长担任学校教师,义务执教一些校本课程,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以开阔视野、提高其学习兴趣。如邀请当交警的学生家长讲一讲“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生命线”等道路交通知识并现场演练指挥手势等。可以安排家长参与学校的评学评教等学校管理活动,增强家长同学校及其教师的联系,使家长成为学校民主化管理和新课程的积极参与者。还可以邀请家长陪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郊游活动,等等。

4.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家长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现代社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都在竭尽全力为孩子营造优良的家庭环境并积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这些都可称之为个体资源。学校应想方设法将这些个体资源转化为其他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只有让学生共享众多家长提供的教育资源,其学习世界才更接近于他们的生活世界,才能获得更大发展。学校要建立家校课程资源的相互转化机制,强化各种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广泛交流与共享,并从家长委员会着手广泛宣传和动员家长,使其理解共同开发教育资源的责任义务,明白只有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才更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的道理。所以,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诸如“家长专题讲座”、“教子有方经验交流”、“家长育人研讨会”等活动,给家长提供展示其教育子女成功经验的舞台,从而变一人经验为大家的经验,实现教育经验共享,促进家长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二、其它资源的调动

1.学校、班主任应主动与社会有关组织、团体,如共青团、妇联、工会、校外文化教育机关、村(居)民委员会等单位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学校教育计划,学生情况,邀请他们参加班级的教育研究工作,共同商讨如何指导学生的校外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配合。

2.与当地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科技馆、文化宫、图书馆、影剧院、各类业余学校建立固定联系。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并经常交流情报,协商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也可派有特长的教师兼任这些组织的辅导员或把学校缺乏的专业人才请进来,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可以请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离退休干部、解放军来担任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校外教育。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篇6

文/鲍日新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策略,不失为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班级管理者在制定激励策略时,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树立激励源——班级的管理部门与管理者的权威,激励与被激励是一种对应的关系,只有后者对前者的权威性给以充分的认同,才会产生激励的效果。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体制、培养合格的班级管理人才、展现班主任及班干部的才干和人格魅力;第二,明确激励所要达到的目标。制定激励政策首先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目的明确了,将会使激励者与被激励者产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共识,从而起到激发动机、强化行为的目的;第三,激励的形式要系统和可行。激励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实施的时候,就不再是单一的激励手段的运用,而是把班级导向一个共同的大目标而进行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激励措施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的“有机”性在于:从理论上看,能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且相得益彰;从实施层面考察,又能达到操作行为与心理激励的完美统一。这就要求激励的形式要有新意,使之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在操作细节的设计上要精益求精,使激励措施的贯彻具有科学的操作依据;第四,注重激励策略的稳定性,即一方面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激励措施要继续实施,使之逐渐形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不断创立新的激励方法,为班级激励机制注入活力,使之不断完善。

一、完善班级管理体制——责任激励

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团体成员以不同的形式参与集体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成员的士气、改善心理氛围、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根据管理心理学的这一原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长负责制”,有助于班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小组长负责制”在班级管理的不同时期,其模式和作用有所不同,但激励的主题是永恒的。

1.班主任领导下的小组轮流执政制

班主任根据学生档案,均衡学生的优劣之势后,把班级分成若干行政小组,并指定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在班主任直接领导下,由各行政小组轮流管理。每个小组管理一周,往复循环三次结束。小组管理期间,负责班级的全部管理工作,诸如主持班会、考勤、打扫卫生、学习与生活管理、组织班级参加校各种活动等。管理小组可以独立承担全部管理工作,也有权调动其他小组的同学协同管理。每一个循环结束,以民主评议的方式,选出本轮最佳管理小组。三个循环结束后,实行“双选制”,即全班以投票方式选出八名最佳管理学生,作为班委会、团支部的预备人选。在此基础上,对这八位学生的管理岗位实行民意测验,最后由班主任老师定夺八位学生的管理岗位。

班主任领导下小组轮流管理的优点

①“小组轮流负责制”把全班同学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班级管理,竞争具有公平性,避免了由班主任指定干部造成的主观、片面以及由此使学生产生的不公平感和逆反心理。

②“小组轮流负责制”以组与组之间的群体竞争取代个人与个人间的演讲竞选,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由此而涌现出来的人才则更令同学们信服。

③不论是小组独立管理,还是与其他小组协同管理,在三个循环中,等于每一个同学在班级管理中都有三次扮演管理角色的机会。这种“角色扮演”有四大优点:其一,给每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避免了埋没人才之嫌;其二,人人都有了管理工作的体验,被管理者会对管理者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其三,在短时间内,使班主任老师对全班每一位同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便于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其四,平等、民主竞争的氛围,为下一步班级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班委领导下的小组长负责制

班委会、团支部在老师的宏观指导下,通过各管理小组长完成自己的工作。操作环节如下

①在班长(团支部书记)主持下,各行政小组(团小组)投票选出自己小组的组长(团小组长)。

②在班务会议(团员会)上,由班长代表班委会(团支部书记代表团支部)正式向管理小组长授权:管理小组长具体行使管理本小组的权力,诸如:小组成员的学习、文体、出勤、卫生等管理工作,并按照班级要求,将统计情况汇报给相关的班委委员。团小组长负责小组的政治学习、思想教育工作,定期向团支部汇报。

③班委(团支部)定期在班会(团支部扩大会议)场合听取小组长情况汇报。

④学期终,由班委会(团支部)评议出先进小组和最佳小组长。

班委领导下小组长负责制的激励特点

①相互制约。班主任——班长(团支书)——班委(团支部)——小组长(团小组长)的纵向领导关系层层负责,彼此制约;班委会公开班务的横向检查方法,使责任行使结果透明化,于是各行政小组之间既相互监督,又彼此激励。

②提高能力。班委领导下的小组长负责制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种管理模式恰恰满足了中学生独立自主心理的需要。自主管理也让学生倍感信任的份量,认识到自己正在走向成熟和在班级中的地位。实现自我价值的迫切感和为班级、小组争荣誉的责任感与义务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这种自我管理中,每一位同学的参与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班级管理与素质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协调关系。在班委领导下的小组长,既是本小组的管理者,又是本小组的代言人,代表本小组参与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在这种体制下,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和自由,这就增加了学生与班干部、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由心理上的接近感,进而产生上下左右较为融洽的心理氛围和群策群力、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增加学生对班级决策者的认同感。认同是一种心理契约,它是班组统一行动的心理基础,有了这种心理契约,学生会自愿接受老师、班干部的工作部署。

责任激励在建立班级管理体系、激发学生管理愿望方面作用是巨大的,然而,保持并发扬这一管理体系的优越性,必须首先为之点燃理性之光。

二、点燃精神之光——理性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置身于优秀组织里,并且成为这个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实践证明,编创富有激励色彩的班级理念,是实施理性激励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班级理念是班级形象的内核和精神中枢。内容包括班级的目标、精神、管理、行为规范等。理念编创要遵循以下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走群策群力的群众路线;理念编创不拘一格;口号表述简明、形象、易懂易记。有了正确的理念就会把班级导向正确的目标。下面是从群体意识与群体行为两个角度设计的班级理念,以供参考。

1.班级主理念

主理念词是“一条船、一把刀、一面旗”。简称“三个一”思想。

“一条船”的涵义有二:其一,“船”是学习之舟,“船”提示学生们不忘学习之本:这是一艘绚丽之舟,是艰苦奋斗之舟,也是满载希望之舟,踏上这只船的学生们,只有奋力进取,才会在无涯的学海中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其二,“一条船”是团队精神、集体意识的体现:同学们共处一个班集体里,就是一家人。大家只有互相帮助,齐心协力,荣辱共济,才会把班级这艘进取之舟驶上胜利的彼岸。

“一把刀”的涵义有二:其一,“刀”是对学校规章制度的一种形象比喻,是“严格”、“有力”的象征。其二,“一把刀”强调学校的规章制度是衡量学生行为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对管理者而言,手执这把“刀”,必须公正,既不手软,也不“滥杀无辜”;对被管理者而言,在这把“刀”面前,人人平等。

“一面旗”的涵义:作为个体,在班里要做最好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敢为人先争第一;作为班级集体,要成为全校最好的班级,争做学校一面旗,力创一流争荣誉。只要同学们同心同德,遵纪守规,努力进取,先进的旗帜就会高高飘扬在这艘求索之舟的船头。

推出理念的方法:①班主任用富有激励、鼓动色彩的语言,讲述理念的内涵。②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对理念内涵认识的讨论,提出实现“三个一”目标的具体措施。③在班级醒目的地方,张贴象征着“三个一”的标识,图形自由设计,由班主任把关。

“一条船”树立了班级的团队精神;“一把刀”强化了学生的守纪意识;“一面旗”激发了学生的期望心理。

2.班级行为理念

行为理念词:“修内涵,塑形象,努力学习。学礼仪,讲文明,从我做起。”

“内涵”是形象的基础,良好的道德品性和丰富的知识底蕴,构成了内涵的两大要素,而道德与知识只有“修养”方能得之。“形象”是内涵与外延综合后所能给予人的视觉感受,这种综合的过程就是“塑”。如何“修”?怎样“塑”呢?途径只有一个,这就是“努力学习”。努力学习的标志是刻苦和思考。刻苦获博学,思考得真知。“学礼仪”旨在塑外形;“讲文明”意在展内涵。摒弃一切不文明的行为,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争做文明的标兵。

班级行为理念对学生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学有所循,行有所依,具有强大的心理凝聚和行为激励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理念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强化团队精神;有助于形成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氛围。

在理念的激励下,学生们会有所作为,如何对其作为进行衡量与评估?公平激励提上了日程。

三、用数字说话——公平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认为,公平感是一种影响人积极性的普遍现象。从心理发展过程看,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自律时期,他们一方面用审视的目光观察别人,同时,也很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如果遇到不公平的评价,就会产生巨大的受挫感,影响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作为管理者,一方面在自己的行为、态度上要做到一视同仁,避免主观、片面性评价,另一方面,设计出科学的衡量学生行为的指标,实行量化管理,用数字说话,把公平落到实处。

①班级日常管理一览表(略

②学生学习成绩一览表(略

③学生操行量化表(略

量化管理用数字说明问题。学生在科学的数字面前,没有不公平之感,只有口服心服。同时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量化表格一律公诸于众,量化结果一目了然,对管理者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对被管理者则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量化管理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可比性。以得分排名次,会增强学生的“差距感”,由此而萌生的赶超之念,会敦促学生施赶超之行。

公平激励将使班级涌现出一批优秀分子。让优秀分子得到鼓励,必须实施荣誉激励。

四、让先进闪光——荣誉激励

在量化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的优点予以奖励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荣誉激励就是诸多奖励方法中的一个。

所谓班级荣誉激励,就是班委会(团支部)对在学习与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班级作出较大贡献的同学给予认定,给予相应的荣誉,并以一定的形式或名义标定下来,以此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促进班级目标的实现。

1.集体荣誉激励

参评对象为管理小组、团小组,评比时间为一学期结束之时,评比依据是量化表,荣誉名称有先进管理小组、先进团小组,奖励凭证为奖状。奖励仪式设在班务会上,由班长主持,班主任颁发,并把奖状贴在教室墙上,以示宣传。

2.个人荣誉激励

①评比操行优秀学生

参评对象是全班学生;评比时间为每月评一次;评比依据是量化统计表;荣誉名称为优秀学生;奖励凭证为优秀学生卡。卡内分设以下优秀项目:功臣奖、勤奋奖、全勤奖、好人好事奖、卫生模范奖、优秀组织奖、快速进步奖等。卡由书签精制而成,每卡下方有班委会的落款和班主任的印章。奖励仪式设在月末班会上,班长主持,班主任颁发优秀学生卡。

②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荣誉名称有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荣誉凭证为精装笔记本,内注明:奖励XX同学在X年X学期被评为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3.班级实施荣誉激励的优点

①奖励具有针对性。班级奖励的原则是有成绩就奖励,不求全责备。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巩固、发展自我之长,对比、寻找、克服自我之短的成长机会。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在优秀学员卡的激励下,加速了完善自我的过程。

②奖励及时。班级奖励周期短,最长半年,最短一个月。这样能对学生的成绩给以及时的肯定。青少年学生缺乏韧劲儿,有了进步若不及时鼓励,会很难坚持下去。班级奖励恰好起到了及时鼓励、不断鼓励的作用,使学生把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

使优秀学生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进而争取更大的进步;让落后的学生不甘落后,迎头赶上,仅仅靠荣誉激励是不够的,还必须施之以深层次的心理鼓励——情感激励。

五、情有所依——情感激励

情感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那些能满足青少年学生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其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反之亦然。实践表明,如果班主任善于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支持、帮助和关怀,就能起到情感激励作用。

1.开展层层谈心活动

层层谈心指班主任和小组长以上的班干部,班干部特别是团支书与一般学生和团员之间展开的谈心活动,前者是活动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主导。能否“导”出学生的心里话,“导”出学生的积极性,关键要把握住两个环节:一是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提问。二是要多用激发、勉励的词语,这样不仅满足其被注意、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还能增强其奋发向上的斗志。

2.多行雪中送炭之举

班级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道德修养、爱好与特长、愿望与追求,以及家庭状况等,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感情基础,抓住引起学生波动的最敏感的神经,及时拨动情感的琴弦。

对于整体素质较高、富有远大理想与信念的学生,要及时施以理性号召,启发其内在的因素,提高其思想觉悟;对于陷入个人情感漩涡而不能自拔的学生,要及时给以引导。引导的方法重在“劝说”,使说服工作具有“人情味”,以减少其痛苦与压抑感,最终引导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生活轨道;对于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班级管理者要施以最大的爱心,及时给以帮助。

上述激励措施的共同特点:第一,瞄准对象,针对问题,及时帮助;第二,跟踪激励,点面兼顾,持之以恒;第三,对学生充满了尊重,充满了信任,充满了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而其巨大的情感激励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六、学有目标——榜样激励

榜样是根据人们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它比说服教育更具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正可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情感激励的同时,必须施以榜样的激励,才会真正扬起班级奋进之帆。

1.班干部及优秀学员的模范作用

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是青年的显着特点。因此,“比、学、赶、帮、超”这样激动人心的口号往往在青年群体范围内喊得最响亮,激励的效果也最明显。在榜样的确立上,班主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①发现人才,培养榜样

班级中的学生总会有优、中、差之别。发挥榜样的力量,班主任就要重点对优秀生加以栽培,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如小组轮流管理产生出来的班干部,量化管理产生出来的优秀学生等,就是培养榜样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加强对班干部、优秀学生进行榜样意识的教育,使之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则有助于完善他们的榜样形象。

②大张旗鼓,树立榜样

树立榜样的过程,也是弘扬班级正气的过程。因此,要扬声势,造气氛,诸如召开专门会议,介绍优秀者的先进事迹,分析其成长的原因,号召同学们向先进者看齐;以较隆重的仪式,表彰先进。如此既鼓励了先进者,又激励了后进者,实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弘扬正气的好办法。

2.班主任的榜样力量

从组织学角度看,班主任是班级的最高领导。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导者的心理气质和本人形象,直接影响其所在群体的心理氛围和组织形象。就个体而言,班主任又是班级的一分子,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班主任的魅力是一种能使学生难以忘怀的、自觉服从的领导力量。而这种魅力的形成,来自于班主任自身所具有的广博的学问、卓越的见识、非凡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性。因此,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三个形象中展示自己的魅力。

①善于工作的形象

善于工作的老师树立的是“能力崇高的形象”。人们都崇敬有能力的人,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管理的宏观设计和微观操作上都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益,就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②以身作则的形象

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可亲、可敬、值得信赖的形象,才算具备了教育人的资格。班主任的模范带头行为本身,就是无言而有力的思想工作。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到以身作则: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举止文明,守时守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在前,讲究奉献。

③讲究仪表的形象

仪表举止是人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等内在因素的外在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班主任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班主任在公众场合的得体举止、文雅言谈、堂堂仪表、翩翩风度,不仅赋予老师以人格的尊严与信心,也给学生带去被尊重的愉悦和感动。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篇7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情感教育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近年来,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原因, 不少学生有着严重的自卑、逆反等心理倾向。他们自信心不够, 行为散漫, 他们是学习、纪律甚至道德方面有严重缺失的群体。但是只要教育得当, 就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我国文学家吴丐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 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 没有水就没有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 只要给予这些学生充分的关爱和鼓励, 就能帮助他们找到自身问题的根源, 并成功地教育他们。

2. 情感教育是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的重要手段。

班级管理中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听自己的话, 能配合班级工作, 但往往事与愿违, 相当一部分学生出于本能对老师心存戒备。作为班级管理者, 必须主动与学生沟通。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感情是老师了解学生, 获得学生信任的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首先是人, 不了解孩子, 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 就谈不上什么教育。”许多优秀的班主任正是将情感教育融入平时的管理工作中, 很好地引导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1. 重视教师自身的情感榜样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多方面的, 情感教育需要教师以自己的理想、信念、爱心、诚心、细心去感染学生, 以真情打动真情, 以自己为榜样启发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 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思想的传播者、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2. 着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首先, 教师要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 班上的大事小事, 师生要共同商量解决。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 要引导学生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其次, 要言出必行, 说到一定要做到, 严于律己,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威严形象, 调整师生关系, 构建一种平等、融洽、互敬的新型师生关系,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班级环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享受学习的乐趣。

3. 注重学生的典型情感挖掘。

“人都愿意在表扬声中前进, 听赞美的语言。这能唤起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利用这一心理特征, 在情感教育中必须注重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为了创设良好的班风、学风, 我经常在班中以一些取得成绩的学生作为榜样, 以此来激励、引导学生;把班中默默无闻为集体服务、为集体争荣誉的学生大加表扬、予以肯定。在家长会上, 我也是以表扬为主, 除了表扬学生, 还对做得出色的家长给予表扬。

4. 理解并疏导学生的特殊情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作为班主任, 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阶段的情感状态都必须有所了解。与学生沟通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情感倾诉的环境氛围。谈心应选择在安静人少的地方, 如下班后的办公室、放学后的教室以及放学以后结伴同行的路上, 这样有利于对学生的情感疏导。二是多使用鼓励的语言, 注意讲话的语气, 充分肯定学生优点。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他们会十分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多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 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一种自豪感, 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

5. 赋予学生自信的力量。

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给予学生自信的力量, 从潜意识方面引导学生向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比如, 我常在班中向学生说:“蒋老师是个预言家, 这次预言×××同学要进步了。”一段时间后, 这位学生就真的有进步了。当然, 我并不是真正的预言家, 这主要是一种信念的力量促进学生勤奋, 就像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样。我称之为期待式教育。期待式, 是对学生给以应有的关怀和爱护, 诚恳地给学生以建议, 同时耐心地期待学生的进步的管理方式。学生则可以在一种相对宽松、平静的气氛中, 按照老师提了的建议去逐步完善自己。

6. 做到严爱结合。

平时对学生要亲切。在情感教育中, 我始终把自己置身于教师、朋友的位置, 尊重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身体和生活存在的问题, 及时想方法帮助解决。感情因素是班主任威信的催化剂。心理学家认为,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 是一种传递过程, 而这种过程只有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但面对铁的纪律, 我们又要以一种严父的姿态去要求学生。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 班主任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这一点我在班级中讲得最多一句便是:“在这一点上, 梁老师从来不让步。”这时刻提醒学生该怎么做, 不该怎么做, 使他们在人生成长的路上不迷失方向。学生们也能在我严厉的口气中体会到纪律的严肃性。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篇8

【关键词】班级管理 全员自我管理 学生主体 中学生大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32-02

一、调查实施

为反映当前渭南城区初级中学班级管理的真实现状,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了《渭南城区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相关的角度编制了针对家长和学生的问卷,并与部分学校领导、教师、班主任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主要集中在渭南城区的部分中学。为了保证调查的可靠性,我们在问卷中均涉及了几道同质相关题,即反映同一问题的相关性较高的题目,并在问卷中设计了重复选项,以便排除无效问卷。其中发放家长问卷137份,回收126份,占92%;发放学生问卷318份,回收306份,占96.2%。最后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班级管理的问题。

二、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部分老师和同学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们了解到初中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可以从班级管理制度、理念、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来归纳总结,并从学校、班主任、家长和社会等方面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有:

1.班级管理中师生的人际关系不够和谐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可将学生默认为三类:人缘型、中间型、嫌弃型。人缘型学生(37.12%)一般具有:积极向上、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表现能力强且有主见等特点,因此很受老师喜爱;中间型学生(42.14%)一般具有:渴求进步但意志薄弱,做事犹豫不决,易满足于现状,不够努力,缺乏竞争意识且自信心不强等特点,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易受班主任的忽视;嫌弃型学生(20.74%)一般表现出:学习成绩差,且不求上进,道德品行不良,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差,甚至冷漠孤僻或自卑等倾向,是班级管理的障碍,很使老师头疼。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师生人际关系问题多出现在后两类学生与班主任和其他学生之间。

2.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公平,并且教师常用否定、消极的话语。

班级管理中的不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师生地位不公平,即班主任管理过严过死,过分强调了“听话”、“遵守纪律”,如面对纪律不良教师经常板着脸喊道“吵什么!都学好啦?”之类的训斥和威胁,而从正面积极引导、鼓励、塑造学生行为的积极性语言则较少受到重视,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使班主任权利绝对化,管理专制化。

第二,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不公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偏向人缘型学生,对他们偏爱有加,忽视中间型学生,厌恶嫌弃型学生,尤其对待差生,教师更是没有一点耐心,一味地进行斥责和命令,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内容的专注程度。

3.班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对学生体罚和心罚的管理方式

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依然有运用体罚方式,甚至心罚,即教师放弃对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的管理,忽视他们的存在。在新课改背景下,仍然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管理方式为主,而并非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的管理方式。

4.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

班主任不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和真实感受,因此不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去管理学生,不能有效引导和组织班级活动。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从而使得家长不能有效地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家长也不能全面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在学校各个方面的表现,因此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做到有效地帮助和指导。

5.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多种逆反心理的行为尚未解决

班级管理中初中学生逆反心理所造成的各种逆反情结以及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依然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和帮助,例如:学生网瘾、早恋、群殴,甚至还有厌学情绪等得不到正确的、耐心的教导和指导。老师更多的是以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这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了强化作用,使班级管理更加有难度。

6.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教师功利化色彩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因接受学生家长的“馈赠”从而照顾那些受过恩惠家长的孩子,因此不能公平地对待班级学生。这种行为越来越流行,以至于到“教师节”几乎成为“送礼节”,这些现象给家庭贫困的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甚至有些老师通过对学生是否送礼来决定对待这个同学的态度,这种现象无疑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各方面的影响。

三、班级管理中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育者教育理念的陈旧是首要原因

第一,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教师权威思想过重。在长久的历史文化体系中,人们把教师同天地同语,教师是知识化身、力量的源泉和长者的象征。因此,在民主平等意识渐入人心的今天,教师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有着无法替代的权威性,在这样的传统思想影响下,教师仍然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专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第二,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观念落后,管理能力不如人意。教师不能运用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发展,教师的管理决策更多的凭借经验和直觉,因此不能有效地管理班级。

第三,学校管理、教育评价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学校不重视提高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水平,不健全學校的管理制度,对待教师和学生缺少爱心,不对教师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地评价。长期以来,使学校特别是那些差班的课堂管理长期混乱得不到改善。

2.社会、家长及学生的过高期望与个性张扬也是重要因素

第一,社会、家长对学校要求过于苛刻。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的要求十分苛刻,孩子一有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如:学生在学校生病了怪学校关心不够;学生逃课了怨教师管理水平不高;学生在校外甚至家里出了事还要千方百计地找学校的原因等。这给学校和老师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社会上仍有一部分人认为,学生上学是花钱买知识,交了学费,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商业意义的关系。因此,有部分家长对老师和学校缺少理解和尊重;另外,还有一部分家长总是拿钱来和学校或老师交流,来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一些优越条件,这造成了教师职业功利化色彩。

第三,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心理方面的新变化给教师管理增加了难度。当前社会,初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所特有的各种性格特征给教师的管理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也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缺失的因素,如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孩子,给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除此之外,社会的不良思想影响使很多学生缺少正确的人生观。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就给现在的班级管理增加了许多难题。

四、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1.针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建议尝试以下管理方式。

第一,建立融洽、民主、和谐、上进的班级人际关系,创设人性化的交流渠道。教师可通过网聊(以匿名的身份)和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此外,还有观察法和访谈法。老师应给予困难生和问题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与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个体的存在感,唤醒他们冷漠麻木的心。

第二,定期组织各种座谈会、交流会,或进行有帮助的团体训练活动培训,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获得自信,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人以便与他人更好的相处、交流,达到“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效果,提高同學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2.构建自我管理的管理体系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实施者,还是联系各科老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在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教育理念也应体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因此可以重新定位班主任角色,倡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全员自我管理的管理体系。

全员自我管理即班级全体学生人人都主动参加管理工作,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的一种管理方法。如班主任把制定班规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共同来制定班规,既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想法的尊重,又能锻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并且由于班规是同学们自己共同制定出来的,因此他们思想上都会认同,且会遵守。这种方法可以使同学们由“要我做什么”变成“我要做什么”的思考模式,由外在约束变为内在的自觉意识。

3.推行值日班长制

班主任应该推行类似于魏书生老师的那种管理模式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推行值日班长制。具体做法,按学号轮流,一人一天,值日班长的责任由全体学生讨论决定,并且负责认真填写好《班务日志》。实施值日班长制后,可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给每个学生一个锻炼和展示的舞台,使他们都有能力和信心走进班干部的行列,这时的班级管理工作更为细致、有效。每个人都会认认识到个人的言行、自制力对于班级的重要性,也可以使学生积极发挥自我管理的能力,使班级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也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获得自信心和归属感。

4.用爱温暖学生,架起心与心的桥梁。

第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的天职”,真情传爱心。班主任应该用心观察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个性特征、经济状况和学习素质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因人施教,因事施教。以己之心换学生之心,以己之情换学生之情,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和问题学生,要善于从情感上打开教育的突破口,用爱导航、感化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同时要善于欣赏、鼓励、宽容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温暖和感化,也充分感受到学校和班集体的温暖。学生会将老师的爱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真正学会爱学习、爱生活、爱他人,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二,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去示范学生。教师在管理班级过程中不应该有功利化色彩,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是教师的一切”,因此班主任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也就是说,班主任有怎样的师德和品格,学生往往就会效仿和学习。因此,班主任要增加吸引学生的教育魅力,用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去教化、感染学生,使班级管理工作理所应当地开展地得心应手。

5.创设人性化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班主任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并且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社区教育相互配合,给学生营造一个融洽、民主、和谐、上进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活动来锻炼学生,培养班集体坚强的意识,从而为学生塑造人性化发展空间,通过班级氛围、隐性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6.创设中学生大学化管理模式

中学生大学化管理模式即就是让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专业老师来作为初中生的辅导员,管理、指导、帮助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问题,多关注学生的倾诉,了解他们的内心的真正动机和需求,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充分尊重学生的倾诉权利,让学生信任老师,从而使老师管理时对症下药,有的放失,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班级。

参考文献

1 郭毅著.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19

上一篇:感谢师傅的范文下一篇:会议制度的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