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管理方法

2024-08-16

高校班级管理方法(通用12篇)

高校班级管理方法 篇1

1“破窗效应”与高校班级管理中的“破窗效应”

一间房子有一个窗户破了, 如果没有及时修补, 其它窗户不久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 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 墙上很快就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破窗效应”。形容我们生活中出现一个很小的不好现象, 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 就会给人一种纵容的感觉, 就会更加发展扩大, 最终导致整个生活环境的恶化。

同样, 在高校班级管理中也存在“破窗效应”。一个富有战斗力的班集体, 成员对班级都有很强的荣誉感, 但某一天有一个学生开始因为不知名的原因选择了另外一个组织, 而他的行为又没得到批评和阻止, 这名学生就会觉得原来离开班集体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其他的学生也会在另一个时间相冲突的事件上跟着选择离开班集体。如果这种行为依然没得到制止, 逃离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最终, 一个富有战斗力的班集体也就慢慢地瓦解了。

2 班级管理中存在“破窗效应”的原因

2.1 班干部分工不明确, 部分学生责任意识淡化

一个班集体形成以后, 就应该有一群恪守岗位的班委形成这个班级的向心力, 引导着整个班级向着团结友爱的方向发展。但如果这群班干部直接没能很好地配合, 分工含糊不清, 就可能出现某一个人承担了其他人的工作, 慢慢地也将其他同学的工作也包揽在内。由此就有可能导致一两个班委为班级劳心劳力而其他同学却觉得权利被剥夺而形成了“管理班级只是少数班干部的事”的感觉。

2.2 缺乏民主意识导致部分学生参与感不强

部分班干部过于武断, 可能会砍断了其他同学在班里发表观点的路径, 甚至有时候连选择权也会被剥夺。在这种缺乏民主意识的班集体里, 得不到发言权或选择权的学生就会慢慢放下对班级的依赖, 好像自己根本不是班级的一员, 班级的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无关, 从而降低了参与感。

2.3 没有共同认可的明确的班集体制度造成班级纪律性降低

没有明确的班集体制度或者班集体制度未能得到整体同学的认可会直接导致班级凝聚力下降。班级制度缺失或者不明确, 就不能很好的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 当有人出现破坏班级和谐的行为时就得不到制止;班级制度未能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可, 就会出现部分同学对制度不服, 故意不遵守, 造成制度难以实施, 从而导致了“破窗效应”。

2.4 大学生对人生理解的不定性也增加了“破窗效应”发生的可能

大学生处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转折点上, 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人生的理解上会随着生活的积累而出现变化, 希望能够维护整个班级的利益, 但有时候也会为了一点委屈而憎恨班级, 希望远离班级。这些年龄特征也增加了“破窗效应”的可能。

3 科学管理理论及其与“破窗效应”存在密切的对应性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是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加企业的盈余, 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来增加工人的工资, 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并据此提出了改善措施:

(1) 工时和动作研究, 选择最佳工作方法;

(2) 差别计件工资制, 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3) 寻找和培训头等工人, 树立典型;

(4) 任务管理, 提高对集体的归属感;

(5) 设立职能工长和提出管理层的例外原则, 提出决策与执行相分离。

科学管理理论与高校班级管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对应性的, 其中“企业的盈余”对应班集体的总体班风学风, “工人的工资”对应学生个人的学习与心身发展, “提高效率”既是工厂科学管理的主要手段又是工厂科学管理的目标, 对应的是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而两者都是通过科学管理达到双赢的结果。

4 运用科学管理理论防止“破窗效应”的对策

科学管理理论能有效地防止高校班级管理中的“破窗效应”, 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管理方式能促进建立一个完好的班集体, 防止“破窗现象”的产生;第二、当“破窗”产生以后, 科学管理方式能及时修补, 防止“破窗效应”。

4.1 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 培训“头等工人”

大学生处在未成年与成年的转折点上, 对未来的追求和无法把握感容易在他们心中引起了冲突, 导致大学生在思考人生的过程中往往陷入迷茫当中。在大学生当中培训“头等工人”, 树立典范, 有如在大学生的人生海洋中建立了导航的灯塔, 把学生引向积极向上的道路上来;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 又如为学生的人生之舟添加了无尽动力, 使失去心理能量的学生重新找回拼搏的资本, 积极向班集体靠拢, 有效地防止了班级“破窗”的出现。

4.2 在班级共同目标的指引下为不同学生设计明确的行动轨迹

强大的班级凝聚力能够有效地防止“破窗”的产生, 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需求, 必然会在生活中产生分歧, 这就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班级目标作为导向。这个共同的班级目标必须获得全体同学的认可, 由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并且, 在制定共同目标的同时设计出个人明确的行动轨迹。

4.3 设立“职能工长”, 选拔并培养具有核心领导力的班干部

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中心凝聚力量源泉, 也是一个班级发展的火车头。一个具有核心领导力的班干部队伍对防止“破窗”产生、及时修整“破窗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选拔合适的人选, 按时培养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大局意识, 为班干部在班里面树立威信, 能够有效防止“破窗效应”。

4.4 开展班级任务管理, 增加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班集体是由所有学生组成的, 需要每个同学的共同参与。要为每一个学生设立参与班级事务的任务, 给予他们发言的权利, 增加对班级的归属感。要建立班干部监督考核制度, 通过民主方式考核班干部, 对工作出色的班干部予以肯定和表彰, 对不称职的予以罢免、更换。

4.5 制定决策与执行分离、民主与专制结合的管理模式

决策与执行分离的管理模式是泰勒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 强调把决策从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分离出来, 全面的思考整个工作的设计安排, 从而使生产过程更科学, 提高生产效率。在班级管理中同样适应这一定律。执行之前先做好科学的决策, 保证计划开展更加全面, 更加便于监控。决策的过程应该是民主的, 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权利, 增加参与感;执行的过程应该是专制的, 确保计划有效开展, 防止“破窗效应”产生。

4.6 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 并且坚决执行

防止“破窗效应”的产生, 必须建立起合理的奖惩制度并且坚决执行。这个制度为班级管理由“人治”转为“法治”奠定了基础, 保证公平民主。但奖惩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 而要做好惩罚后面的引导, 让受惩罚的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受惩罚, 从而改正错误行为。而且, 惩罚必须迅速及时, 保持奖惩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摘要: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破窗效应”严重影响着高校的班级管理, 防止“破窗效应”必须从班集体的整体气氛、班干部的领导意识和能力、大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特征等方面着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通过提高效率达到双赢的效果, 与高校班级管理存在对应性。因此, 用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高校班级管理中的“破窗效应”。

关键词:科学管理,高校,班级管理,破窗效应

参考文献

[1]薛倩云.泰罗科学管理对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实践的启示[J].青春岁月.

[2]王仲法.一种管理职校学生的有效模式——品德分制度[J].职教通讯.

[3]高翔.自主管理:职校班级管理新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

高校班级管理方法 篇2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力度也逐渐加大,与此同时,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学生在新的教育体系下健全发展,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变得日益严峻。而管理的问题要从基础抓起,高校学生管理的基础组织是班级。重视高校班级管理已成为管理高校大学生、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不断完善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对实现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大学生班级管理一直是高校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更是学校组织管理的基础形式,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组织,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生活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南开大学坚持参与“公能”素质教育的组织实施,在对现有的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班级活动以学生自身为出发点,以学生自身为动力,以学生自身为目的。在班级组织的构建上,班级目标的确立上,班级制度的建立上,高举“人本”的大旗,用人本的理念指导南开大学的班级管理工作。

1.南开大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了解班级的现有水平,推测出班级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对于班级建设的基础。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新建班级的基本情况和原有班级的现状,研究其班风、管理机制,工作作风和班干部的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班级建设的认识和态度。此外,了解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特点也极为重要,大学生作为个体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在不同时代所表现出的共性和特性也存在差异。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年龄均在90后,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期间,情绪和思想上的转变也很容易受到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班级内部容易出现小群体化现象,这都是班级管理的影响因素。

2.分析制定目标、完善组织建设及班级管理制度

2.1制定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是班级成员对班级制定的一系列预期成果的表现,不仅是对班级内个体发展提供方向,也是班级群体实现班级管理的体现。在南开大学的班级目标制定中常见的有:定期开展辅导员与班、团干部交流会、班导师带领召开班会、班、团干部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定期开展班会、经验交流会等等。

为了能在班级中充分发挥班级目标带来的作用,首先就是要根据科学的依据制定班级目标,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抓住新时期的大学教育背景之下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看清班级主要的问题,即当前要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要解决的问题,抓准主要矛盾;其次,根据南开大学培养人才要求、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找准侧重点,针对性的根据其特点进行对班级目标的制定,大学生教育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所以要根据这一基础特点,提出班级的目标;第三,根据现有班级基础和发展的实际可能性,运用激励作用使班级的每个人都有目标,每个人都在为目标而奋斗,这一点就是以小见大的过程,日积月累,每个人的小目标汇聚成班级的大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要关注到每个人的目标,保证大家目标的大方向是趋同性的,与班级目标方向保持一致,这样的班级才能在不断地相互协作、配合中增强凝聚力激发学生潜能,将集体目标转变成个人责任最终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实现。同时还要考虑目标的系列化,把一学期的目标分为远、近、紧、慢、主、辅等,及时分享总结,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激励同学拥有更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最后,努力营造民主的积极地讨论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实现班级目标的积极性,将班级目标具体化,变得可操作性强,可定期进行检查检验,精确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需求的契合点,增强班级成员对目标的认同感,贯彻利用班级目标可以实现个人抱负理念,使之成为个人的行动准则。

2.2班级的组织建设

班级的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班级组织建设、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明确班、团干部各分管方向的职能分工,提高班级内部组织机构的工作效果和效率。其次,现在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不再受限而是自由选课,这便淡化了班级的概念。这样就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从宿舍的组织和管理入手,以宿舍长为领导的小团体管理,再结合班、团干部的工作进行补充。最后,培养班、团干部的管理能力。工作的绩效是依靠具体的工作来实现的,工作能力则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前期的组织规划能力,在学期之初制定工作计划,在活动之初撰写活动策划。撰写的计划和策划要根据班级的目标、校(院系)的安排来制定,活动计划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做到细致具体。

2.3班级制度建设

建设健全的班级制度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其一,对于班级制度的执行要实现民主化,将制度的制定、执行转化成班级个体的意愿和要求,使其能自觉遵守的同时也能相互监督及时批评指正。其二,始终强调制度完善。制度的建设应当是全面的、科学的、有效地,顾及到班级的方方面面,使之系统的贯彻到班集体中去,最终形成健全的班级制度。要注意制度的相互衔接、配套,实现制度的整体化。在南开大学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就能看到,很多班级中的宿舍都有制定过宿舍公约等制度,班级对于班级同学参与各项活动情况的考勤记录,并在班级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与学校综合制定工作相结合,这样即便于班级的制度执行,也有助于学校对班级管理成果的检验。在此过程中,随着这些新制度转变为成熟的健全的制度后,必定会在此基础上出现新的制度,这就要求辅导员多与班干部交流,将新旧制度相结合,从而促使班级制度的日益完善。其三,班级对于班级制度的执行一定要严于利己,对于违反班级制度的同学要一视同仁,设立奖惩机制,对于执行班级制度效果突出的同学给予嘉奖,在严格自身的同时形成制度对同学的影响与制约,使之从外部制约转化为最终的自我约束。最后,班级制度建设要符合班级特点。辅导员和班、团干部要抓住班级特点针对性的完善规章制度的要求,从而达到对同学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关注,已形成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2.4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体现,而拥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教育、管理特色的体现,班级文化建设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班级文化离不开校园,校园文化统一班级文化。南开大学的班级管理,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坚持个性化的班风、学风、班级目标建设,创造个性化班规、班歌、班名,实行个性化的班级教学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为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创造的教育环境中去,激发学生的潜力,坚持学生的内需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道德成就和穿凿新班级文化的精神。

南开大学关于个性化班级建设的案例有很多,对于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首先,确定班级内部每个同学的个性特点,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是个性化班级建设的基础,再由个人的特点延伸到宿舍特点,开办宿舍文化节、优秀寝室评比活动等,将学生对于班级的淡化意识转移到寝室中去,将寝室营造成个性化的小班级,发挥宿舍每个同学的特点,将个性化班级建设渗透到生活中去,这样宿舍评比中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个性化宿舍,如:标兵宿舍、学习型宿舍、考研型宿舍、学术型宿舍、文体型宿舍等,通过宿舍这一班级下的单位,综合分析出班级个性化建设的注重点,再加上学习文化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针对于本班级的个性化文化建设。

在发掘每个同学的潜在能力过程中,逐步形成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契合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建设,将班级同学的个性运用于个性化班级建设中去,物质文化往往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外界给予的,另一种是靠自己创造的。对于班级活动的参与程度和获得成果的就奖励,班级在特定节日了解同学之所需、满足同学之所想,组织特色节日活动,例如女生节、中秋节等等,通过外界物质激励同学增强对班级个性文化建设意识;班级组织参加班级文化衫设计大赛、五四评优活动等,参加集体创造性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同学个性特点,这也是宣传班级个性文化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充调动同学积极性,将自我个性运用到实际中去,这也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是个性制度文化建设和个性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问题》中写道“学校作为拥有高度教养和文化的基地,缺乏集体的多样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个性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是不可思议的。”由此可见,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以致学生的理想、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结语

浅析高校班级管理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辅导员;高校

高校班集体作为学校最为基本和活跃的管理单位,其管理好坏是评判学生管理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一个优秀的班委团队决定了整个班级的发展方向,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保障了班级工作的有序开展,而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可以解决班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进行高校班级管理。

一、培养优秀的班级干部团队

选好班级干部、用好班级干部、培养和建设优秀的班委团队,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班委团队的培养和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认真选拔、精心培养。在新生入学初期,要进行严格的学生干部选拔,建设优秀的班委团队对于班级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班级干部除了要具备工作能力,还要有热情,有自愿为学生服务的决心。高校的班级干部和高中学生干部截然不同,他们是辅导员和学生沟通的纽带,是辅导员工作的左膀右臂,他们要有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如果把一个班级比喻为一个家庭,班委团队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他们要关注班级的整体发展,也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对班级干部培养上,辅导员要做到扬长避短、放手信任、鼓励竞争、热情支持。具体来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信任、关心和支持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时,总会遇到各种阻力,这时辅导员就要为班级干部撑腰,帮助学生干部树立工作信心,建立群众威信,特别是当他们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需要帮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使学生干部在精神上、心理上没有后顾之忧,放手去干,从而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2)对于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干部,要及时肯定。每个班委成立初期,他们都有极高的热情,但是班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在发展中还可能出现很多问题,班中的个别同学还可能出现违纪现象,从而影响整个班级的荣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班委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为了使班委团队学会遇事不慌,受挫不馁,班里个别同学的问题不能归结到班委团队上,而对于班里取得的成绩,要放大,并及时地给予肯定,要阶段性地总结工作,要把成绩和失误分开来论。(3)鼓励竞争。在放手学生干部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班委团队的竞争意识和勇于负责的意识,鼓励良性竞争和学习性竞争,同年级或同专业的班级之间,要进行对抗,互相学习,通过任期目标制等方法,使各班委团队有一种紧迫和压力感,从而促使他们开创性的工作。这对于学生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也是一种锻炼。

2.合理任用、发挥特长。对于班级干部要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和专长给予合适的岗位,安排和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如果难度太高,就很难完成工作任务,从而降低自信心,难度太低,就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自我价值不能得到实现,从而挫败工作积极性。在学生干部的任用上要做到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用,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提高和激发学生干部创新能力作为任用学生干部的出发点。具体来说,对于班长就要选择组织协调以及沟通能力强的学生来担任,副班长就应该挑选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而团支书就应该由具有耐心、爱心、热心的同学来担任,而学习委员要由在学习上有代表性,并愿意帮助他人的同学来担任。

3.分工明确、团结一致。班委干部首要的身份还是学生,最为主要的事情是搞好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为了保障学生干部能更好的工作,他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搞好学习,先做好自我管理,然后再服务他人,这就需要学生干部的工作有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生干部要主抓一面,这样既保障工作责任到人,避免了互相推诿,同时也使学生有时间搞好自己的学习。分工明确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比如,在一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月,全班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期末备考上来,这时候学习委员的责任就变的尤为重要,但这并不代表其他班委就没事可做,最好的配合方法是,班长召开班会,提出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而学习委员拿出具体学习计划或帮扶计划,副班长要更加明确班级纪律,只有严明的考勤纪律,才能保障大家的学习,而生活委员要召开宿舍长会议,做好宿舍管理,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从而保障学习效率等等,如此以来,整个班委和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从而为期末考试做好了最为充分的准备。

优秀的班委团队决定了整个班级的发展方向,班委之间要互相团结,相互支持,才能带领整个班级向着较好的方向发展。整个班委要有团队的意识,一个具有较强凝集力的班委团队才能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二、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工作要实现规范化,必须制定出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要以制度、纪律为依据,做到制度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首先,在班级成立初期,要召开班会,通过民主的形式,由全体同学群策群力制定出适合本班发展的各种考勤、请假、评优评先制度。其次,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班委团队要严格的执行班级制度,对于不遵守班级制度的同学要给予严格的批评和惩罚,而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和表彰。最后,班委成员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不合格、不能更好地为班级服务的同学,要施行能上能下机制,把机会让给想干事,能干好事的同学。加强班级制度建设,任何班级事务都可以通过制度、纪律来做出处理,让班级管理更加民主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班级内部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保障班级工作有序开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集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有效的形式,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可以打造健全的班级集体,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对于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团体合作意识的提高,以及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普遍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知识面广,自我观念较强,但又缺乏集体意识和团体合作意识。班委可以在不同的时期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来展现自我,表达自我,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能力。班会的开展以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1.阶段式。主要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侧重点的开展。比如,新生刚入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以“梦的开始”为主题的班会,主要是引导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并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做出四年的学习计划。而到了快考试的时候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互帮互助,快乐学习”的主题班会,这个主题班会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进入学习备考时期,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班委要制定出具体补习计划,尽量避免班里有学生挂科的现象。阶段式的班会形式,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和工作的计划进行设定,比如英语四级考试、考研、就业等都可以举行类似的主题班会。这种形式的班会对于那些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同学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和凝集力。

2.角色式代入式。大学生和高中生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有较强的自我观念,开始用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对于自己不理解和不明白的事情,敢于提出质疑。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逆反倾向,如果以说教的方式劝导学生,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辅导员引导学生开展“角色代入式”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对于他们不理解的事情进行编剧,表演,提出问题,并且以不同的身份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游戏模式的主题班会,可以教会学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学会理解他人,正确地看待和处理问题。这种模式的班会可以运用在如学生和学校后勤人员发生的小摩擦,学生对学生干部工作不理解等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上。角色代入式主题班会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解决具有良好的效果,让学生自己说服自己,并学会理解他人,促进班级和谐。

3.分组讨论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开展分组讨论式主题班会,具体设计是,把一个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可以是收集资料,可以是后期制作,可以做发言人,通过这种活动充分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让同学们的才能尽可能地展现出来,小组之间的讨论可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分组讨论式主题班会主要运用在学生们普遍会遇到的问题的解决上,如“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先考研还是先就业”等。通过这种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教育,明细了思路,提高了能力,并培养了团体合作精神。

高校班集体是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园地,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较快地融入社会,并适应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晓华.高职学生研讨式主题班会实践与探索[J].职业

教育研究,2009,(3).[2] 刘向阳.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对策初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9).

[3] 肖晓兰,邹涯梅.做好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增强人格魅力[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浅谈高校班级管理 篇4

1.在学习方面。

我所管理的学生主要为专科生, 他们主要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底子薄等问题, 有的学生对于部分学科学习热情不高, 对其重要性认识程度较低, 存在一定偏科现象。

2.在能力方面。

自我管理能力是当今大学生欠缺的主要能力之一。他们班级凝聚力、组织纪律性、自我认知以及在逆境中处理问题能力较差。一部分同学对于领导和老师安排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3.在生活方面。

作为90后, 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沟通方面存在不足, 班级中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包容力较差的学生普遍存在。

二、深入分析原因

1.在学习方面。

我所管理的是采煤、通风专业的学生, 他们入校时英语等文科成绩普遍偏低。我通过对他们过往的了解, 知道了一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于英语的兴趣不高, 存在一定偏科现象, 学习习惯不好, 对于这些学科主动学习的意识差。

2.在能力方面。

在高中阶段,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大部分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不多, 对社会的认知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学生都是一张白纸, 实践经验、经历挫折少。在处理日常事务时, 他们常常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 缺乏基础性锻炼。同时对于参加班级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缺乏集体荣誉感, 对一些不感兴趣、形式陈旧的活动更是避之不及。

3.在生活方面。

我班级学生多为90后, 追求自我、思想独立、个性张扬是他们的主要特点。同时学生们多来自于五湖四海, 在生活习惯、爱好方面也各有不同。因此, 他们对于别人的包容力普遍较差, 这也是他们和老师以及同学无法建立良好融洽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主要措施

1.学习方面。

学习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 但是同学们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我通过思考总结出教师需从两个方面入手督促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

首先, 建立“以赛促学”的学习机制, 通过组织以专业知识为主题的比赛及活动, 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各种技能比赛来激励他们在大学一年级就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 从而形成“以赛促学”的良好学习风气, 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其次, 同学之间相互帮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每个班级根据学习成绩的高低分组, 形成“以高带低, 以强带弱”的组合, 让低分同学能够更快提高成绩。并要求学习委员必须认真负责, 及时发现同学们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及时对老师进行信息反馈, 保证老师和学生沟通渠道的畅通。

2.在能力培养方面。

(1) 合理运用好就业指导课程这一能力教育平台。在教授过程中, 应将传授与反馈相结合, 促使同学们在能力学习的过程中体悟, 并及时展示自我所学, 同学们互相分享彼此的经验体会。逐步形成一个随堂学、随堂用、随堂消化、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授课新模式。同时鼓励同学们多参加社会实践, 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尽早规划大学生涯, 尽早找到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

(2) 开展丰富多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 增强班级凝聚力, 形成团结友爱上进积极的班风。作为班主任, 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内部活动, 以此来使学生锻炼自身胆魄, 扩展视野, 展示自我, 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学生准备参加比赛 (比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篮球比赛) 前, 我会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比如, 前一段时间下了第一场大雪后, 为方便师生上下班上下学, 我第一时间组织全班同学铲雪, 在这个过程中发扬了我采煤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事后大家都为老师和同学们能走他们铲出的路而感觉无比的自豪, 为身在如此团结一心的集体而感到自豪。

3.在生活方面。

首先, 进行角色互换。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 积极融入到学生生活当中。和同学们一起跑操、一起参加公益劳动、参与班级活动已经成为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如通过每天晨练可以随时感同学所感, 通过一起跑一起流汗这一同体过程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当中来, 强健其身体, 锻炼其韧性, 磨练其意志, 与此同时, 更多的亲身接触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们的信息, 以便于与他们及时沟通。

其次, 通过每天与他们的交往, 班级的奖惩制度得到了强化, 良好的班级信息交流平台得到了建立。同时在学校信息网络化的提倡下、校宣传部引导以及我系领导的支持下, 我所带班级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平台 (qq群) , 每一次参与学校、班级集体的活动, 受到表扬的班级、同学和事件都会被要求传到网上, 这就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 充分利用网络手段, 发挥其及时性、传播范围广的特点, 有利于激励和鞭策同学们树立集体荣誉感。

总之,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是关于学生学习、能力、生活三位一体的教育工程, 班主任必须协调各方面资源,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化教育, 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

参考文献

[1]吴玉厚.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培育弘扬大学精神[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中国教育报社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N].中国教育报.2010

高校班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5

一、高校班级管理现状

1.班级缺乏向心力

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主要为“90后”,做为新时期独生子女的一代,同学们思维活跃,追逐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他们希望自己的个性在大学里能够得到充分展示,往往将自己的价值实现和个性展示凌驾于班级利益之上[2]。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他们不愿意参加班级和学院组织的活动,认为此类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很难满足自己个性的发展,因此对班级团体性的活动参与率较低,因而班级总体而言缺乏向心力。

2.班级管理制度传统化

目前,高校的班级管理主要借助于高校领导者共同商讨制订的刚性条例,其内容已固定,易造成班级管理长期停滞在规章制度层面,管理方法过于传统,同学自身仅仅只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班级管理的创新性严重匮乏。

3.班干部缺乏团队意识

新时代下大学生普遍自主性都很强,有自己的想法,但集体意识淡薄,缺乏相互间配合[3]。一旦老师布置的工作需要多个班委配合完成,而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统一思想,则往往无法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指定任务,并且如果工作中出现问题,则常常表现为互相推卸责任。

4.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

一个团结、互助、向上、充满活力的优秀班集体,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班级的每一位同学之间应该有着高度的互依性,同时也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班级有着共同的生活、学习目标[4]。但实际上由于大学班级中的每个人就是一个个体,他们的个性极其鲜明,自制力较差,同时大学空闲时间相对于个人而言较为宽裕,因此外界新鲜事务极易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同学的学习主动性降低、最终造成个人学习目标不明确,生活缺乏动力支持。

5.班级不良竞争频繁出现

高校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不良的竞争现象,特别在学校奖、助学金评比等方面尤为明显。在新时期下,国家针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逐年提高,这也给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班级同学之间的比较关注点严重失衡,往往大家并不在意学习的程度如何,而侧重于对比家庭的贫困程度,致使班级同学间的关系易陷入一种恶性状态之中[5]。这种不良竞争不仅会影响学生在高校中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会给同学间的关系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二、高校班级管理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在高校大学生班级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亟需探讨,否则这不仅将给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会对在校期间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产生较大影响。本人在高校辅导员岗位上已工作五年时间,现对于新时期下如何提升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丰富班集体活动模式,营造集体归属感

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注重强化新生入学教育,使大家尽快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开展班级活动从低年级抓起,同时做到系列化和规范化,调动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同学们的班级归属感、凝聚力和荣誉感[6]。新班级组建之初是营造班级风气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团结力。班级是每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展示个人综合能力的舞台。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可以有效提升班级同学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样不仅达到了课外娱乐自我的目的,更是促进了班集体同学间的关系,提升了大家的集体归属感。

2.以互联网为载体,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高校班级管理可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使网络成为沟通辅导员和学生的桥梁。辅导员老师可以借助网络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通过建立QQ群、飞信和班级博客等方式,把有用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大家了解学生工作的相关政策。同时,对于不方便和学生当面沟通的问题辅导员可通过QQ、微信等聊天形式进行,在虚拟的环境里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从而有效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加强了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7]。

3.倡议学生进行班级自主管理

所谓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识的提高,自尊心的形成,自觉行为习惯品质的养成和自我奋发精神的培养的过程[8]。由于当代大学生在生理与心理上都已趋于成熟,他们具有各自鲜明的思想特征,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大家在班级事务管理方面积极发挥自主能动性,都能够自愿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4.辅导员对班级管理进行有效指导,营造优良班风

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与辅导员的有效指导密不可分,辅导员是大学生在高校中接触最多的老师,充当着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的角色。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老师不仅要处理好班级具体事务,同时应当充分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积极主动的与班级“三困”群体(生活困难、学习困难和心理困难)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改变现有困境,形成一股班级同学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进而营造优良班风。

5.精选班级干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班级干部是班级管理的基石,是班级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老师的各项班级管理的指令实行都需要干部来传达和落实。因此,在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上,要进行科学的制度制定,选拔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个性,使得具有管理才能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班级上的力量,为集体做出贡献。因此要选拔那些成绩优秀、认真负责、群众基础好、公道正派、组织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的学生来为班级服务[9]。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教育工程,做好班级管理更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者们要有设计、有思路、有想法、系统地去设计和引导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构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敏.加强高校班级管理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105-106.

[2]蒲绿荷.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17-119.

[3]张晓红.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2(24):47-48.

[4]周怡.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6):110-112.

[5]柏汇崧,杨涛.大学生班级管理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0(7):35-38.

[6]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7]孙志强.高校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学园,(12):28-29.

[8]彭玉丹,朱爱虹.学生自我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6):115-117.

班级管理方法初探 篇6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若把班级看作一个战场,班主任就像那战场上的指挥官调度着千军万马,指挥得当,就会得心应手,连连取胜;指挥不当,就会溃不成军,败下阵来。因此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基本方法与关键所在。

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中应形成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要学会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去对班级事务进行及时管理,特别是要尽早地将学生中的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否则就会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如有一次,我班的朱亮、王万军和吕俊兵三位特别调皮的男生在上课前让一个陌生的男“老师”给我打电话,说要帮他们三人请假在外校补课。通话中,我发现这个所谓的“老师”讲话结结巴巴,且前言不答后语。于是,凭借我对这三人的了解和自己的直觉,立刻判断这其中一定有猫腻。随即果断地采取了措施,电话命令三位学生马上回到学校上课。待他们按要求回校之后,我经过了解,知道因为他们不想来校上课,便在大街上花钱找了个的士司机,假扮他们的家教老师并用电话跟我请假。因此通过我敏锐的观察和果断的决策,有效地阻止了他们违纪现象的发生,使当天的班级教学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

二、组织高效精干的班团干队伍,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

一个好的班级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去建立健全班级的组织机构,即班团委。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纽带,也是班级活动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在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班级工作能顺利开展,就必须要有一支高效精干的班团干队伍,在做好班干部的选择,让他们成为班级组织和领导的核心的前提下,还要善于培养和教育他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层次分明的主体管理系统,进行分工授权,同时大胆地使用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在放手工作的同时又给以他们具体指导,这样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如我班的班团于是通过学生民主选举先产生出来,再根据各自优势,由我分配任务的。平日里学校、年级布置的活动和任务,我会对班干部进行大方向的指导,和定时地检查、督促,而具体的人员安排和细节上的操作则交给相应的班干部负责,真正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经过长期的培养,在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管放结合”的管理措施下,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逐步形成,使每项工作都能顺利有效地开展。

如在一次学校安排的班级劳动值周工作中,因为我的一时疏忽,居然在头一个星期五忘记布置下周的劳动工作。星期一的早上我突然想起此事,怀着沮丧的心情提前来到了学校,可是当我跨进校门的时候,发现我班的学生正拿着劳动工具有条不紊地打扫着校园。我一时很是惊讶,正想上前问个究竟,正好看见班长和劳动委员在吩咐每位劳动小组长,检查各自劳动责任区的死角和注意控制劳动时间,以免影响周一的升旗仪式。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是班团干在这次大型活动中起到了组织和领导的作用,他们确实成为了我这个马虎大意的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三、充分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欣赏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还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因为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与此同时,班主任需要注意发现和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懂得去欣赏每一位学生的爱好、特长、个性,欣赏他们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在不同的场合予以表扬和肯定;甚至可以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弘扬个性的机会,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自信心十足。

一次,在五四青年节时我班举办了主题为“我行我秀”才艺大比拼的班级活动。为让活动能顺利开展,我提前一个月给文体委员布置任务,并在班会课上进行全班动员,呼吁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能充分展示自我、推销自己。活动当天学生都积极响应,他们或个人表演,或组队表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表现最为突出的学生是秦茜,她具有非常优秀的表演能力,站在舞台上表现自如,且充满了自信和青春的活力。秦茜的学习基础很弱,学习习惯不好,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同学们都看不起她。于是,为了改变同学对她的看法,才艺大比拼后,在一次全校的公开班会课,我让秦茜与班长一同主持,结果她的表现得到了所有的同学和到场观摩的老师的赞美。从那以后,同学们也看到了她的闪光点,跟她做朋友的人也越来越多……通过这种班级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觉到了学校生活、班级生活的充实,同时也让学生既受到启发教育,又得到锻炼提高。每次组织这样的活动,班级里的气氛更为和谐,班级凝聚力也进一步增强了。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明确自身职责,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形成班级健康的集体风气,这样才能对班级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达到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高校班级管理有效机制探索 篇7

一、目前高校班级管理的一些模式

1、明确班级管理目标, 制定规章制度约束

首先由高校班级管理者设定班级的管理目标, 该目标确立必须符合班级的实际, 能够满足班级成员的发展需要。在制定目标时, 一般要有班级总体目标, 还要有个人分目标, 把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融合, 促进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根据班级具体实际情况, 建立、修补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使各项工作规范化, 约束学生遵纪守法、按时上课、注重宿舍卫生与安全、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组织参加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等, 以达到管理目标。

2、高校班级管理责任制

高校班级管理责任制是要通过责任与参验提高班干部的服务能力, 进而增强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 尤其是使最缺乏自制能力的学生达到基本的学习效果,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之间的结果公平。这是一种基于提高所有学生尤其是自控力不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 以加强班干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作用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按照一定的管理方式, 选拔、培养、监督好班干部队伍, 然后明确班级目标.即班干部要完成的任务、要承担的责任, 最后根据班级学风、班风等各方面结果来检验班干部围绕班级目标所做的工作, 依据完成的具体情况考核班干部。

3、建立共同愿景以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班级共同愿景是指班级中所有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愿景, 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班级这一愿景而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 它能够创造巨大的凝聚力。高校班级建立共同愿景, 树立班级的核心价值观, 即班级理念, 引导班级、个人朝着同一目标发展, 以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达到有效管理班级的目的。

二、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1、传统模式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的优势

考勤式制度化管理体制、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体制等传统高校班级管理模式为班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由于制度的刚性, 在制度规范的强烈影响下, 高校大学生的上课出勤率、课堂纪律、遵守校规校纪情况等可以得到保障;有利于学生干部的培养;有利于组织并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给学生搭建互助交流的平台;同时, 能够加强班级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

2、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

面对有思想、有个性的90后大学生, 刚性的机械管束则显得缺少柔性的人文关怀, 漠视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强压政策和制度下, 大学生隐藏内心的不愿, 走进课堂、走进活动阵地, 可以保证学生准时上课、参加各类活动等, 但难以保证学生从课堂上、实践活动中收获的成绩, 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出现厌学情绪。同时, 这种制度化管理体制需要投入很多人力, 工作量较大, 一旦松懈, 很可能走入另一个极端。而建立共同愿景的班级管理模式则显得过于理想化, 没有制度规范的约束, 仅仅依赖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要达到班级管理的理想效果, 缺乏压力与动力机制。总之, 传统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与“管”缺少有机结合、缺乏激励机制等。

三、构建高校班级管理的有效机制

针对上述提及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显著问题, 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寻求并构建更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动力机制, 是传统管理模式很难凑效, 或者效果不明显的关键因素, 因此笔者提出建立班级综合测评体系运用于班级管理中, 以解决这一问题, 并构建高校班级良性竞争的有效机制。

班级综合测评体系是对高校班级进行德、智、体、美全面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评定各类奖项的一种班级管理机制, 主要包括班级评估的内容体系和奖项评定的内容体系。首先要确定进行综合测评的班级范围, 即具有可比性的同类班级, 可简单的进行横向划分与纵向划分, 即高校内某一院系的同一年级的班级与同一专业的班级;其次再根据评估班级的特色制定评估细则, 评估细则必须量化, 以进行最客观最准确的测评;最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类奖项内容, 评定参与评估班级的获奖情况, 即给予相应的奖励。

高校班级管理中构建更为有效的管理机制, 即建立班级综合测评体系, 关键内容在于制定班级评估内容细则和奖项评定内容细则, 以下将详细列出细则的一般性内容, 各个高校在运用时应根据自身特色和特殊情况进行修订。

班级评估内容体系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分别展现班级的思想道德面貌、学习风貌、健康水平和文明程度。由于各个班级的原始组合是随机的, 难免存在有些班级基础强于其他班级的现象, 公平起见, 将每项评估内容的分值都分为年度分值和进步分值, 即本年度某项细则的直接得分和本年度较上年度比较取得的进步得分。

校一般设置学生综合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的评选等, 这些针对学生个体的评奖评优, 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生人数比例分配指标到各个班级的方法, 而是根据班级评估结果得出的分值来核算分配比例进行指标分配, 分值越高, 班级分配到的各奖奖项份额越高, 班级获益的学生更多。班级奖项评定的一般性内容包括奖金和荣誉, 奖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综合测评奖学金等, 荣誉包括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等。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详细修订奖项内容细则, 充分调动学生班级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四、应注意的问题

建立班级综合测评体系, 与班级利益挂钩, 进而与班级的每位成员利益挂钩, 使每位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真正实现高校班集体的教育功能。这种班级管理机制在实际运用中, 要注意全程民主化、科学化、公开化等问题,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特别注意的是, 班级综合测评体系的评估内容要具有公平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具体化, 同时该体系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必要的灵活性, 以便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做出适当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彭胜光:《塑造共同愿景加强班级管理》, 《中围科教创新导》, 2007 (11) 。

[2]万成海, 高校班级建设的管理学思考,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

从自主管理谈高校班级管理创新 篇8

一、班级自主管理的定义

班级自主管理是指学生、老师和学校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在遵守法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培养计划的前提下, 合理地利用班级所享有的资源, 大力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得到锻炼, 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学生, 在思想方面表现得积极进步, 学习方面表现得努力自觉, 生活方面表现得规律有序, 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得和谐融洽。自主型班级应该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要, 使他们在主动参与班级体建设的过程中能做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 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创造性地融入学校生活。

二、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措施

1. 辅导员、班主任的宣传引导是前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常常能够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重视与钻研, 也通常在这些方面最容易做出成就。学生刚进入大学之门, 可能还不知道什么叫自主管理, 这就需要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宣传和引导, 让学生充分理解自主管理的意义和目的, 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

班级自主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有明显的阶段性,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培养阶段。在这一阶段, 学生从五湖四海聚集在一起, 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相差较大, 而且彼此之间缺乏了解, 互不相识, 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不强, 自主管理能力低下。这一时期, 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加大自主管理的宣传力度, 引导学生对自主管理产生兴趣, 在此阶段应采用命令的方式对班级进行管理。二是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对自主管理模式相对熟悉, 人际关系也较为和谐, 班级的自主管理意识和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这一时期, 辅导员和班主任应适当放权, 采取说服式和参与式管理方式来对班级进行管理。三是成熟阶段。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完善阶段。在这一时期, 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大家各司其职, 有明确的岗位要求和职责, 班风、寝风状况良好, 组织制度健全, 班级同学能做到相互帮助, 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家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有相当高的认可度, 思想统一, 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已相对成熟。因此, 这一阶段, 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将自己定位为指导检查者的角色, 及时掌握班级思想动态, 督促指导班委开展工作, 及时激励评价班级工作, 实现从班级管理者角色向班级支持者角色转变。

2. 学生干部的重点培养是核心。

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言,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 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揭示了杠杆原理的重要性。在一个班级中, 学生干部就是杠杆。班级进行自主管理, 关键是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 他们既是决策者, 又是执行者, 没有他们的工作, 班级自主管理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 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核心因素之一, 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 思想政治素质。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基层组织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学生干部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 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利益、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干部更应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不断增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学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托, 增强责任意识, 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 兢兢业业, 积极工作。

(2) 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指大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 以及运用这些知识不断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进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内化, 最终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能较出色地担负起专业工作的品质。学生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因为学生干部要在班级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必须起到表率作用, 最根本的就是学习成绩过硬。大学里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 这是大学生的根本任务, 如果学生干部没有优秀的学习成绩, 即使工作能力再强, 也会因耽误学习而顾此失彼, 同学们不会认可, 也会影响自己的就业。因此, 学生干部首先自己必须学习要好, 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还要带动其他学生学习, 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3) 身心素质。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 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 良好的卫生习惯与有规律的生活等。心理素质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等。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当中, 既要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路线方针政策, 又要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难免会遇到委屈和挫折, 在这些困难面前, 学生干部不能丧失信心, 应该具有坚强的意志力, 努力克服困难, 战胜它们, 从而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另外, 学生干部要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形成健康的体魄。因为从生理条件来说, 身强力壮的人往往比体弱多病的人更能忍受挫折。因此,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应对挫折的必要物质条件。

3. 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保证。

陶行知先生在论述“学生自治”时指出:学生自治“不是打消规则, 乃是大家立法守法, ……”一般来说, 学生的自觉性是需要逐步建立的, 因此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必要的。

实施自主管理的班级, 学生干部应当在老师的带领下, 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 在征求大多数同学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使同学们的活动规范化。制度既要符合班级的实际情况, 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同时要包含的内容细一些, 包括早操、课堂、晚自习、寝室卫生等各个方面。在制定的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的进步和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来就是一致的, 认识到无论是班级的还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是今后自身顺利发展的需要。在制定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参与进来, 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制定的规章制度更具有约束力。

4. 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是突破。

活动是组织的本能和存在方式。没有活动, 组织也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也就没有存在价值和意义。在高校, 活动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平台。大学生是在各类活动中成长成才的。在活动中, 辅导员和班主任应积极指导学生, 适当提供活动所需的资源和便利条件, 让学生学会策划、组织和设计活动, 不断增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为集体服务的热情。应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主策划、自主发动、自主筹办、自主管理、自主评价。不断提高活动的发动面和教育面, 真正把大学活动办成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活动的主题应以“做人、做事、做学问”即“荣辱观、成才观、学风建设”为主要内容, 活动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 集思广益, 要有所创新, 避免活动形式化、说教化。

总之, 自主管理是对高校班级管理的一种创新, 实际上是把学生放在主体性的位置上, 让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班级管理工作步入民主化、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通过这种管理, 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形成优良的班风, 为大学生活和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打好坚实的基础。

摘要:高校班级自主管理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班级自主管理的定义, 然后探讨了如何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并提出了四条相关措施, 即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宣传引导, 对学生干部进行重点培养,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有效开展班级活动。

关键词:高校班级,自主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周志荣.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创新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 2006, (6) .

[2]花晓波.从学生自我管理谈高校班级创新建设与管理[J].高教高职研究, 2008, (9) .

[3]杨秀莲.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7) .

[4]宋延东, 高俊.构建自我管理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

[5]宋全红.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 2007, (12) .

[6]王德清.学校管理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7]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高校班级管理方法 篇9

一、注重班级干部选任, 培养健康班级风貌

班级干部是班级管理中的核心组织部分, 班级学生干部的选任是否得当会对整体班风的形成造成决定性影响。大学阶段的优秀班级学生干部应当具备较高的责任感、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主动性。在进行班级干部的初次选任时, 应当侧重于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在学生初入校时, 应当要求学生填写个人信息表, 通过学生的个人信息表进行了解和分析, 主要注意学生的班级工作经验和特长。在此基础上, 与其进行谈话, 了解其工作经验和处理事务能力, 以便安排适当的职位发挥其特长之处。在学生担任班级干部之初, 应当多给予指引和支持, 帮助其在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主持进行班级干部会议时, 应当对各个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 并要求其互相协助, 共同承担责任, 坦诚交流, 提高学生干部的凝聚力。

二、注重级班干部培养, 形成优良班委风气

班委由班级干部组成, 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班委在班中的作用。因此, 培养班级干部的能力尤为重要。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敏锐感、工作主动性和沟通能力三方面。

班级干部的政治思想敏锐感关系到班中同学的政治取向是否正确。端正学生的政治取向是辅导员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辅导员应当学会通过班级干部掌握学生动向。对于政治思想敏锐感,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 要通过班委会、个别谈话等方式提高班级干部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 在发展入党积极份子时, 应当强调并重视学生的政治取向培养;最后, 要对政治素养较高的班级干部提出要求, 关注周围同学的政治取向。

班级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在其工作过程中会有所波动。辅导员应当及时了解班级的动向, 及时鼓励、及时批评, 引导班级干部积极发掘自身的潜力, 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对于班级干部的沟通能力培养方面,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首先, 要使班级干部站在国家、学校、班级整体的立场看问题, 使班级干部提高自身的大局观;其次, 在布置工作时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使班级干部的工作具有方向感;最后, 要给予班级干部一定的自由空间, 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班级干部的沟通能力关系到班级同学之间是否融洽。辅导员应当及时对班级干部处理班级事务的效果进行了解, 掌握班级干部在处理班级事务时体现的沟通能力。对于沟通能力欠缺的班委,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 要使班级干部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工作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从而妥善处理问题;其次, 要让主要的班级干部学会通过“班委会”等方式增进沟通, 从而避免工作开展的误会;最后, 要使班级干部在处理事务的时候尽量采取“软方法”, 比如侧面解决、以人情处理、暂时冷却、降低冲突级别等。

三、注重班级干部宿舍安排, 营造和谐宿舍氛围

宿舍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宿舍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同学的情绪、班级的气氛。现今的大学普遍采用学分制教学模式, 同一宿舍的学生上课的时间和地点较为分散, 而各宿舍又主要以同班级同学进行区分, 同学晚上休息、休闲以及自学等均在宿舍进行, 因此宿舍里同学们的关系更显重要。

在进行初次学生宿舍安排的时候, 应当在每个宿舍安排一名学生干部, 方便平时的学校事务通知以及对宿舍内其他同学情况的了解。更重要的是, 这样的安排能够通过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和对班级的认同感影响整个宿舍的其他同学, 从而营造和谐向上的宿舍氛围, 为健康向上的班风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四、注重班级活动组织, 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促进同学间互相了解, 形成良好班级风气的重要方式。

班级的活动组织应当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即通过活动的组织在提高班级干部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应急事项处理能力的同时, 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活动的组织应当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开展:

(一) 拟定班级组织活动的选择项。

组织班级干部对准备开展的活动进行摸底, 即私底下了解班级绝大多数同学倾向于开展什么类型的活动, 以免开展活动造成参与性很低的结果。

(二) 引导班级干部进行活动组织的策划。

这是活动组织的重要部分, 班级干部在进行活动组织之前, 应当就活动的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造成的影响、如何提高活动的成效、如何提高同学的参与度等方面以班委会的形式进行整合。

(三) 要求班级干部对活动组织进行总结。

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 要求班级干部对活动组织的效果进行总结, 使其在开展下一次的班级活动时能够有更大进步。

摘要:在新时期, 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专门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高校辅导员将在工作中面对新的挑战, 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如何通过班级干部管理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工作建议。

班级管理方法探析 篇10

第一个字:身———以身作则

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永远是神圣的, 是美好的。在工作中一定要以身作则, 不能认为自己是老师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求学生讲诚信, 自己老是食言, 学生自然也不会讲信用。在工作过程中收集一些学生认为做一个好老师所应具备的品质, 譬如公平、真诚、可信赖, 那么我们就一定在班级建设中以身作则, 做到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同样你可以要求他们做你心目中的好学生, 用自身的行动给他们以榜样和教育。

第二个字:神———精神感染

管理班级不能光靠校规校纪约束, 要用精神去感染。首先面对学生要精神饱满, 用热情去感化他们, 只有你具备了感染力, 学生才能被你感染。其次要善于运用国家大事来教育, 用汶川大地震的鲜活事例教育学生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爱心;用奥运会的冠军事迹教育他们什么叫奋斗、什么叫爱国。充分利用身边的小事, 事实教育远比你苦口婆心说上一百遍强得多。

第三个字:审———审时度势

观察学生的心态, 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在处理学生问题中, 总觉得学生的问题很复杂、很重要, 困难很多, 荆棘重重。譬如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违纪学生的处理、困难学生学费的催缴、打架事件中的是非曲直等, 很多老师都很头疼, 完全根据规章制度处理起来容易激化学生情绪, 针对这种问题可能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对班级的心态要有整体的把握。自己心中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轻易地要求学生, 或宣布处理结果。在审时度势的把握上也要教会学生好好学习,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该严肃的问题要严肃, 该活泼的时候要活泼。

第四个字:慎———慎言慎行

辅导员既然是学生的引导者, 是教育学生的主要力量, 那么对于自己的言行就应该慎言慎行。教育学生要有事实的依据, 同时要好好考虑学生的感受, 有一些错误可以当面批评, 有一些学生比较内向的可能要在私下慢慢交流。同时在自己的行为上, 对班级的工作不能主观臆断, 不能在学生面前不了解情况就大声训斥。在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也尽量生完气之后再到班上去处理, 这样才能客观冷静地处理。批评教育学生一定要慎言慎行, 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有涵养的老师, 让自己具备人格魅力。

第五个字:深———深入学生

充分深入学生, 不仅仅与学生聊天, 还要参加学生的集体活动, 为他们的胜利喝彩, 也为他们的失败伤感。让他们觉得你是他们集体中的一份子, 你不仅仅代表学校教育好他们, 也为这个班级建设出谋划策;你是他们高兴时候的喝彩对象, 他们可以在成功的时候在你面前自吹自擂, 在落寞的时候到你这里倾诉疗伤。学生找我谈话, 我总是听得多, 说得少, 有些事情他们不需要建议, 他们只需要倾诉和支持。他们打篮球赛, 我有时间就去看;他们拔河我会去加油, 回来时把嗓子都喊哑了;他们合唱我会在后面默默地给他们打气;他们练操, 我会短信鼓舞他们, 让他们早点休息早上早点起床;他们去考证, 我会提前给他们减压、开导。深入学生不需要你天天去宿舍看他们, 陪他们聊家常, 但需要你在重要的场合给他们信心和力量。

第六个字:绳———管理准绳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我们对每一位同学都要有自己的原则, 不能因为他是好学生就放宽准绳, 只有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 你才能保证你的话一句顶三句。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详细的有据可依的班规班纪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这个一定要成文, 随时可以备查, 在管理中贯彻执行下去。学生在老师管和不管的情况下都有明确的要求, 才不会出现老师不管就旷课, 老师不在就混乱的班级场面。对偏移了集体总体要求的同学要及时制止, 让他明白有那么多同学在关心他, 他做得不好就对班级有影响, 在好的班级氛围中及时地加以教育要比在一个乱七八糟的集体中好得多、容易得多, 也省力得多。

第七个字:省———善于反省

管理班级和做人一样, 要善于反省。在班级管理中, 处理事务不是管理的最终宗旨, 而是怎么把事情越做越好。只有不断地反省和总结, 总结一件事如何做到更好, 以后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该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更恰当, 处理完事情之后是不是还有什么地方需要后续跟进。对于在班会上处理的事情是否全面, 学生是不是能理解, 对于这些需要我们在反省中进行回顾。

第八个字:胜———干部胜任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干部的胜任是非常重要的。干部是老师的左膀右臂, 只有将胜任学生干部放在首位, 才能将班级的日常事务处理好, 才能发动学生的力量。首先, 干部胜任要树立学生的大局意识。学生干部只有能从大局出发, 才能避免班级管理徇私舞弊。其次, 树立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班级的管理不是班主任强迫学生管理, 也不是班级中的同学推进干部管理, 而是班干部都要有建设班级的主动性, 要有责任感。再次, 要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班干部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 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负责部署班级的活动, 做好组织宣传工作, 所以动员的沟通能力是很重要的。最后, 要培养学生干部的学习能力, 不仅要加强干部的专业学习, 也要学习管理技巧等, 让学生干部成为学生中的标兵、榜样, 是大家心服口服的先进分子。

学生管理工作千变万化, 不管是辅导员还是班主任, 只有真心热爱这份工作才能真正具备爱心, 才能真正引导他们。作为年轻的辅导员, 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也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思考, 让自身的修养和品格跟学生一起成长。

高校班级管理方法 篇11

摘 要: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民办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五方面对民办高校班级绿色管理进行了思考。班级绿色管理是创新性的、朴素的、健康的管理,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生态,达到管理无痕的理想境地。

关键词:人文关怀;文化素养;师德建设

目前我国已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部分学生出现压力过大等不良状态,这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启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班级绿色管理是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班级绿色管理的界定

目前班级绿色管理尚无严格的定义。笔者认为,班级绿色管理是指以突出人文关怀为主题,完善和细化制度建设,关注学生发展,加强班级文化建設,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生态,达到管理无痕的理想境地。

老子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观点,这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班级绿色管理是一种创造性的管理,是辅导员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民办高校班级绿色管理迫在眉睫。

二、民办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山东万杰医学院、山东英才学院等民办高校完成了民办高校班级绿色管理的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得出民办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人文关怀有待加强

辅导员管理班级较多,班级管理往往停留在量上,质上改进不大,部分工作不细致,细微之处的工作仍需加强。

2.班级制度建设不完善

班级制度不完善,学生对班级事务积极性不高;学生干部的选择不严谨,班级凝聚力不强。

3.班级文化建设薄弱

良好的学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目前民办高校学生文化底蕴较差,学习氛围不浓厚,班级文化建设亟须改善。

4.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面临较大的压力,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三、民办高校班级绿色管理的思考

1.注重人文关怀:以学生发展为本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人文关怀主张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价值与尊严,让学生自由健康成长,从而在完善学生智力的同时提升精神世界。以山东万杰医学院为例,作为医学本科院校,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多元化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学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注重管理无痕:完善和细化制度建设

学生工作无小事,班级安全稳定工作尤为重要。建立班级三大安全机制是班级正常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建立危机预案,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高度关注特殊群体,如心理异常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较强的学生等;通过贴吧、QQ群、微博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建立反馈机制,例如建立班委、宿舍长为责任人的反馈机制,班级可采用合适的管理机制,切实保障信息畅通。最后建立落实机制,发挥学生干部或宿舍长为责任人的反馈机制,落实到人,督促到位,保障落实效果。

3.关注学生发展:运用目标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

目标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入学初期对大学生涯甚至终生进行职业规划,制订可行的阶段目标,出现偏差适当调整目标,矢志不渝地实现目标,服务学生。目标引导式管理方式让学生明确大学的目标,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在学生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提升文化素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良好的学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向标杆学生学习的活动,抓住学生的从众心理,从而掀起良好的学习浪潮。大量研究发现:在学习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好。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给予学生适当的发展机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

5.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注重师德建设。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而言是影响一生的布白艺术,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

辅导员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常规的日常事务和忙碌的工作节奏,往往让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在工作中,远离职业倦怠,重要的是对工作的热爱,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心态,做一个阳光的人,健康工作,快乐生活。

班级绿色管理提倡人文关怀和良好的班级生态,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学习氛围,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班级绿色管理是创新性的、朴素的、健康的管理,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管理无痕的理想境地。

参考文献:

厉成晓,张俊杰.浅谈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班级绿色管理[J].科技信息,2011.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编号:2012zcj065)。

高校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篇12

一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 我国社会转型进入一个重要阶段。经济增长快速, 社会化程度加深, 利益格局重组, 各种价值观激荡, 生存空间和环境竞争激烈, 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大学生因为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压力等, 引发出许多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基本是“90后”, 多为独生子女, 从小就受父母宠爱, 经历世事较少, 自我意识较强, 缺乏独立生活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 承受能力比较弱, 极易产生焦虑、悲观、失望、愤怒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 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如马加爵、药家鑫事件等引发的社会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特殊群体之一, 他们大部分自我封闭, 有着较强的自卑心理, 同时个人自尊心又较强, 内心敏感、脆弱、悲观,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也易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性格内向, 不愿意与人交流, 独来独往, 很难融入集体生活,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很难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不利于班级的管理和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 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需要我们采取措施加强引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 班级管理缺乏规范的制度

高校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成文的制度, 二是不成文的制度。成文的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等, 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保证班级共同活动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维护学生个人的权益不受侵害。成文的班级管理制度具有“法”的约束力, 是学生的行动指南, 也是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依据。辅导员通过组建班委, 按照学校管理的要求, 通过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依据成文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 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这种管理方式严肃而缺乏活泼, 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极易形成与辅导员、学生干部的对立情绪, 导致学生参与有关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班级中不成文的管理制度主要指班级长时期形成的传统、习惯和风气等, 是班级中约定俗成的规范, 具有潜在的影响力与恒久性, 如班级优良的学风、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的精神等。不成文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中的“软实力”, 对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适应社会集体生活、实现自我管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班级管理制度建设较为落后, 管理者站在“求稳”与“免责”的角度, 制定制度时过多考虑的是怎样“管住”学生, 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听话”, 反映的仅仅是学校部分管理者的意志和意愿。这类的班级管理制度脱离了学生管理的实际, 不利于学生个性、人格的发展和良好行为的养成。

3. 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能否为学生提供有趣、有意义的班级活动, 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切合学生实际、丰富多彩的各类社团活动, 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拥有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以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当前, 高校班级和社团活动只注重形式, 远离学生现实生活, 学校和班级管理制度不够人性化,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致使学生缺乏沟通的渠道。

有些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大多重在堵而轻于疏, 学校以及班级活动管理亦然, 有什么活动, 大多都是以分摊任务、压迫式的方式进行的, 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 使学生不出现“问题”, 以考勤等强迫的方式让学生不得不去参加各类活动, 即使是学生有课, 遇有重大活动, 也让学生请假参加活动, 学生有时成为演员、有时成为看客, 久而久之, 学生思想倦怠、精神疲惫, 对参加活动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辅导员与学生的对立, 增强了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

4. 学生就业规划意识淡薄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 也是大学生最为关切的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的激增, 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然而, 当代大学生依然缺乏就业规划意识, 大部分学生对于未来没有方向感, 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 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 在学习生活中显得十分茫然, 不知道毕业后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由于他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就业预期较高, 缺乏求职技巧和方法, 缺乏求知过程中的交流沟通的能力, 在职业选择上存在等、靠、要的心理, 不积极主动地去就业, 害怕就业, 害怕失败。

二高校班级管理的建议

1. 以人为本, 坚持正确的育人理念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 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自由意识和平等意识。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 不能只是停留在如何管理学生上, 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如何维持秩序的层面上, 而应坚持以学生为本, 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想学生之所想, 为学生排忧解难,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特别要关心贫困生, 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 努力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

班级管理的目标不能仅仅是让学生乖乖地遵守纪律, 让学生认真地学习, 而更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的人。以学生为本, 要多到学生宿舍、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倾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学生的心理, 掌握学生的动态, 了解他们的需求, 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要培育学生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品质、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 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品位, 陶冶情趣。因此,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遵循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 坚持以人为本是关键。

2. 以制度建设为载体, 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

无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建设在高校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高校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内容很多,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行为规范制度、民主制度、班会制度、考评奖惩制度等。制度建设一定要有明确的条文, 使学生能够明确应从哪些方面来要求自己, 应该做什么, 禁止做什么。高校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是一种外在的要求, 是“他”律, 是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

高校班级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了日常行为的规范性依据, 使学生由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心的自律。班级管理制度在规范学生行为的过程中, 要求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 让班级集体生活和活动在制度的控制下进行, 才能使班级集体活动有序开展。高校班级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学校和班级的实际, 遵循教育规律和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 吸取班级管理经验, 在通过班会讨论表决的基础上确定的, 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改和完善, 最终成为成文的规章管理制度。高校班级管理制度还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 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班级管理制度, 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

3. 以网络为载体, 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发展, 使信息传播具有了及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 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高校班级管理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班级管理模式, 使网络成为沟通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的桥梁。辅导员、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可以通过QQ群、飞信和班级博客等有效方式, 把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工作的相关政策。在班级博客、日志或者班级QQ群上, 辅导员、班主任可以对班级学生的管理情况、事情的处理、活动的安排等, 了解广大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对于不方便和学生当面沟通交流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一对一”QQ聊天的形式进行,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学生也能够在QQ聊天中畅所欲言, 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加强了班级的有效管理。

总之, 提高高校班级管理效能的内涵非常丰富, 辅导员要在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方向上建立高校班级管理制度, 在新形势下要不断思考与探索, 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 努力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 增强高校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推动高校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发初.关于新时期大学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6 (11)

[2]孙亚林.浅谈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消费导刊, 2009 (24)

上一篇:自适应性测试下一篇:职业院校高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