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2024-05-16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精选9篇)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篇1

设计思路

本节课借助学生平板电脑和多媒体教学, 试图通过整合多项技术媒介来提升课堂学习力。此外, 为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 本节课以分组合作、现场模拟拍卖、分秒抢答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取得了较好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分工预习, 完成学案

根据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及内容要求, 学生需要掌握古代中国纺织业、冶金业和陶瓷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并且在史实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古代中

国手工业的发展特征。基于此, 我事先将班级学生按座位分为四个小组, 第一组学生根据教材罗列出纺织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第二组负责冶金业, 第三组负责陶瓷业, 而第四组学生则负责搜集能反映古代中国手工业基本特征的相关文字、图片或视频材料。为了防止学生面面俱到, 抓不住重点, 我已将相关知识点以表格学案的方式放置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内容如下:

第一组:陶瓷业

第二组:纺织业

第三组:冶金业

此外, 我还要求每组在预习完成表格学案以后, 针对其主要内容搜集相关文字、图片或视频材料, 然后制作出简单的PPT演示文稿, 课前由老师对其PPT内容进行初步审查, 合格通过以后再统一放置到各位同学的平板电脑上。上课时, 各组要推荐一名代表, 针对自己组内完成的表格内容结合PPT进行讲解, 期间其他同学如有异议也可以对其加以补充或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合作, 实现全员参与,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以及搜集、筛选、分析材料的能力。

二、分组呈现, 你讲我听

导入:在周杰伦《青花瓷》的背景音乐中, 投影几幅图片:“鬼谷下山”青花图罐、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越王勾践剑。学生听音乐、看图片、思考感悟。

师: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大家早已耳熟能详, 当中就描绘赞颂了古代中国精美的瓷器。其实, 古代中国繁荣的手工业发展中, 陶瓷业只是其中的一种, 如纺织业、冶金业等等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接下来, 就让我们从陶瓷业开始一一感受。

设计意图:借助一首熟悉的《青花瓷》和相关图片资料,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伴随着学生们集体的哼唱声, 本课先从陶瓷业入手。

第一组:享誉世界的陶瓷业

第一组的学生代表走上讲台, 讲解PPT内容。完成的表格学案如下:

生:古代中国的陶瓷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尤其是制瓷业技术更是享誉世界。早在中国原始社会时期就已能制作出精美的陶瓷, 到了商朝开始烧制出原始的瓷器,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 东汉时期烧制出了成熟的青瓷, 所以从商朝到东汉时期, 可谓是中国由烧制陶器到瓷器的过渡阶段。

材料一: (平板呈现两幅图片)

材料二: (平板呈现材料)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陆龟蒙《秘色越器》

生:唐代制瓷业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并且呈现出“南青北白”的格局。青, 主要是指南方盛产的青瓷, 以浙江的越窑为代表;白, 主要是指北方盛产的白瓷, 以河北的邢窑为代表。唐代诗人陆龟蒙曾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高度赞誉了越窑青瓷的精美。而且, 唐代首创了釉下彩绘技术, 即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 (即半成品) 上绘制各种纹饰, 如诗文、绘画等, 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 经过一次性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 显得光亮平滑、晶莹透亮, 从而把绘画和诗文用于了瓷器装饰。

师补充: (首先对该同学的预习成果和讲解予以肯定和表扬) 唐代的这种釉下彩绘技术, 正是由于它融合了绘画和诗文, 从而改变了之前青瓷或白瓷的单一色调, 更为后来青花瓷、粉彩瓷等瓷器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 针对唐代陶瓷技术的发展, 还需要注意哪些?

材料三: (教师投影两幅图片)

生A:唐代尽管制瓷业非常发达, 但容易忽略的是, 传统的制陶技术并没有消失。唐三彩就是一种精美的陶器, 主要由黄、青、绿三基色组成, 多作为陪葬品使用。

材料四: (平板呈现两幅图片)

生:宋代制瓷业继续高度发展, 其中以五大名窑的产品最为代表:河北定窑 (定窑宋代以烧白瓷为主, 兼烧黑釉、酱釉等。白釉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 这是与唐代邢窑的白瓷明显不同的地方) 、河南钧窑 (钧窑瓷器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 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 烧出的釉色带红, 有如蓝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 虽然色泽深浅不一, 但多近于蓝色, 是一种蓝色乳光釉, 是青瓷工艺的一个创造和突破) 、浙江龙泉窑 (龙泉窑产品以民间生活日用青瓷为主, 其胎色灰白, 釉色艾绿, 釉质薄匀晶莹, 多以刻花、篾点等装饰技法, 还有塑贴纹饰。器类以碗、盘、壶等为主, 也有少量的盆、钵、罐、瓶等, 造型端庄, 制作工整, 器底旋削平滑) 、陕西耀州窑 (耀州窑瓷器主要以盘、碗、洗、瓶、壶等平常生计用具为主, 兼有少数的香炉、印盒、瓷塑等。器物通常制造得比较规整、精巧, 其高明的斑纹点缀工艺、丰厚的点缀体裁, 使耀州窑瓷器独具魅力) 和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窑产品以民间生活日用品为大宗, 饮食具酒具最多见。瓷的品种以青白瓷为主, 独具一格, 享有盛誉。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 胎薄坚致, 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 青中闪白, 白中泛青, 釉质清澈似湖水, 莹润如玉, 习称"影青"。北宋后期, 景德镇窑还吸取了北方复烧工艺, 出现“芒口”器) 。其中, 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质地优越, 日后更成为家喻户晓的瓷都。

材料五: (平板呈现两幅图片)

生:元代出现的青花瓷, 使得古代传统制瓷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其最大特征是构图丰富、层次多而不乱。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 以鲜明的视觉效果, 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 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 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而清代出现的粉彩瓷, 是在釉上 (瓷胎上) 彩绘后经低温烧制而成, 又再次推进了瓷器生产工艺的提高。

师补充:粉彩瓷又叫软彩瓷, 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始创于康熙, 极盛于雍正。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面勾画出图案的轮廓, 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 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 用干净的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 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 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 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 便产生粉化作用, 红彩变成粉红, 绿彩变成淡绿, 黄彩变成浅黄, 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 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 给人粉润柔和之感, 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 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 其布局和笔法, 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活动:现场模拟拍卖 (教师投影“鬼谷下山”青花瓷罐图片)

师:这是2005年7月12日, 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的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瓷罐, 高27.5厘米, 直径33厘米, 图案画的是战国时期燕、齐两国交战, 为齐国效命的孙武被敌方所擒, 其师傅鬼谷子接到齐国使节通知后前往营救, 与使节一起下山的情景。图画生动形象, 鬼谷子乘坐一辆由一虎一豹拉的两轮车, 跟在两个“步卒”后, 齐国使节苏代骑马殿后, 两人之间有一少年, 英气勃发, 纵马而行。下面我们开始拍卖, 起拍价50万。

生B:80万。

生C:100万。

……

师:当时在伦敦拍出的价格是1568万英镑, 约合人民币2.3亿元! (顿时学生一阵惊呼)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拍卖的形式, 调动学生参与度, 加深学生对古代中国瓷器 (手工业技术) 的自豪感, 并引发学生对古代手工业发展繁荣的原因的深层次思考。

设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件“鬼谷子下山”瓷罐会拍卖出如此高的价格吗?

生D:技术先进, 所以经济价值高。

生E:瓷器承载着一定时期的历史与文化, 所以除了经济价值外, 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工艺价值等 (对瓷器的认识达到了更高升华) 。

师:两位同学都说的很好。瓷器本身固然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 但从古代传统文化角度来考察, 瓷器又是一定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它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劳动智慧更是无价的。

第二组:异彩纷呈的纺织业

第二组的学生代表走上讲台, 讲解PPT内容。完成的表格学案如下:

师补充: (学生在讲解麻和葛的时候过于简单) 尽管古代中国的丝织技术出现很早, 但是下层百姓的衣料来源主要是麻和葛, 因为丝织品过于昂贵, 平民百姓无法享用。

材料一: (平板呈现两幅图片)

材料二: (平板呈现文字史料)

“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丝’, 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 凯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 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 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收购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竞值黄金12两, 迫使罗马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程金英主编, 《学习高手状元塑造车间·历史必修2配人教版》,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9月, 第22页生:汉代丝织技术非常先进,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长128厘米, 袖长190厘米, 但是重量只有49克, 可见其制作技术之精湛。正是由于汉代丝织技术的先进, 也引起了西方其他国家的羡慕和称赞。通过路上丝绸之路, 大量的丝织品被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中国也因此被西方国家称为“丝国”。

材料三: (平板呈现图片)

生:元代, 随着棉花种植大范围推广, 尤其黄道婆推行了新的纺织工艺, 并创造了新式纺车, 使得棉花取代了麻和葛成为百姓的主要衣料来源。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 甚至出现了带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

师补充:针对明清时期出现了带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 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会有详细讲解, 此处先不做强调。

第三组:技艺高超的冶金业

第三组的学生代表走上讲台, 讲解PPT内容。完成的表格学案如下:

材料一: (平板呈现图片)

生: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反映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的先进。

材料二: (平板呈现图片)

生:东汉时期, 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类似的机械, 欧洲12世纪才开始应用。

材料三: (教师投影材料)

“洪炉鼓鞲 (gōu) , 火力到时, 生钢先化, 渗淋熟铁之中, 两情投合, 取出加锤。再炼再锤, 不一而足。俗名团钢, 亦曰灌钢者是也。”

———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一四

师补充:熟铁、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 以碳的含量多少来区别。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 含量在0.2-1.7%的叫钢, 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熟铁软, 塑性好, 容易变形, 强度和硬度均较低, 用途不广;生铁含碳很多, 硬而脆, 几乎没有塑性, 其原因就在于二者中的碳元素不同, 而钢则具有生铁和熟铁两种优点, 为人类广泛利用。

所谓“灌钢法”, 就是选用品位较高的铁矿石, 冶炼出优质生铁, 再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 经过几度熔炼, 使铁渗碳成为钢。熟铁因为碳的渗入而成为钢, 生铁由于脱碳也可以变成钢, 从而增加了钢的柔韧性和产量。

三、分秒抢答, 能力提升

第四组的学生代表走上讲台, 讲解PPT内容, 全班同学思考并抢答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特点。

(平板呈现材料) 材料一:

在原始社会后期, 手工业种类较少, 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等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 (主要是青铜业) , 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2》,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 第17页

生A:特征1———部门不断增加, 分工越来越细。

(平板呈现材料) 材料二:

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 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

———据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

生B:特征2———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

(平板呈现材料) 材料三: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 (明朝) 购织机一张, 从事纺织业, 所织布精良, “每一下机, 人争鬻之”, 因此获利甚多, 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张瀚:《松窗梦语》卷六, 转引自白寿彝主编, 《中国通史·第9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9月, 第828页

生C:特征3———规模不断扩大, 经营方式不断进步。

(平板呈现材料) 材料四:

(平板呈现材料) 材料五:

“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丝’, 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 凯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 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 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收购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竞值黄金12两, 迫使罗马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程金英主编, 《学习高手状元塑造车间·必修2配人教版》,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9月, 第22页

生D:特征4———长期领先于世界, 产品远销海外, 享誉世界。

(教师投影材料) 材料六:

在远古时代, 中国的丝织生产, 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 迄至宋代, 中国的丝织业生产重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 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

———汪岩桥等, 《浙商之魂———浙江企业家精神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第76页

生E:特征5———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师补充:以上第四组学生所搜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较为详尽, 同学们所总结出的五个方面特征也是较为准确全面, 有论有据, 可见同学们课前预习的确花了一番功夫。其实,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很多,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特点也各有不同。比如说, 根据教材第一章节的内容, 咱们还可以得知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另外一个特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同时并存等。

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大家知道了中国古代具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 而且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 应该对此深感自豪和骄傲。

摘要:本课内容出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一中的第二课。教师借助学生平板电脑和多媒体教学, 以分组合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讲授陶瓷业、冶金业的发展史中, 教师对一些具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有助于科技史和历史教学的融合, 让学生加深感性认识, 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掌握和领悟。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 篇2

例1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解析 解第(1)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的内容。从“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和历史学家李洵的观点可以总结出,许多士大夫通过科举来振兴家业。“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结合徐阶从事纺织业的例子可以看出,士大夫家主要通过发展工商业来致富。

第(2)题的解答技巧应该从审题开始,找到关键词——“江南社会风气”,那么材料中有关社会风气的描述内容就是答案要点, 如“导奢导淫”“伦教荡然,纲常已矣”“好讼致穷”,将它们的意思意译出来即是答案。

第(3)题是开放性问题,难度稍大,需要有机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首先从“既是”“又是”这样的问法来看,策略上一般都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即解释促进与阻碍的具体内容。促进方面,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阻碍方面,材料只揭示了不利于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现象——热衷于购地消费、奢靡成风;追根溯源本质在于自然经济下重农抑商观念影响,不可能扩大再生产,这就需要结合课本知识。

答案 (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例2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解析 回答此题的前提是要读懂材料中文言文的大致含义。其次,同学们要知道整个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的大前提。

第(1)问主要考查对宋代商业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考虑。

第(2)问考查对宋代商业发展的影响的掌握。根据材料一、三、四可以从货币、市场、商业城市、市民生活、商人群体的出现等方面作答。

第(3)问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到了必修3中关于宋代的思想文化的知识。主要考查对商业发展、思想、文化的联系的理解。同学们可以从市坊限制的打破、理学的出现、市井生活、宋词的出现等方面作答。

答案 (1)增加财政收人;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

(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

(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 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

例3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 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 商品经济活跃

C.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材料提到交通路线,但未体现十分发达,主要目的是反映商品流通的繁荣,故排除A项;只提吴越,未涉全国,故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体现为雇佣关系出现,而材料没有看出雇佣关系,故排除D项。

答案 B

例4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这首诗的大意。“粜”的意思是卖出的意思。前一句的意思是二月卖出新丝,五月卖出新谷,C选项正确。“丝”代表手工业,“谷”代表农业,所以D项正确。材料中“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急救,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所以A项正确。B选项,材料中未提及。

答案 B

例5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的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解析 明代虽然实行海禁,但是不能完全说明没有民间海外贸易,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古代中国政府历来推崇重农抑商政策,B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史料描述的是明代的海禁政策,与D项无关,排除。

nlc202309030734

答案 C

【思路点拨】

复习中国古代经济这一专题时,同学们需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四方面来复习。农业是我国古代的立国之本,我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把它视为本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耕作技术和水平的进步,公田制逐步转变为私田制,集体劳动逐步转变为个体农耕。至此,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各个时期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以及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变革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有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春秋战国之前都是官营手工业,所谓“工商食官”。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到魏晋时期受到摧残,到隋唐得以恢复发展。明代中后期,在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形式和特点,与手工业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官营手工业由官府组织,不计成本,产品供应宫廷,满足贵族需求。为了制作质地上乘的手工业产品,工匠不断钻研技术,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但不利于规模生产和扩大影响;民间手工业兴起较晚,产品的使用对象下移为普通大众,需求量较大,商品化程度高,这促进了商业繁荣,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二者的差别是出题的一个关键点。官营与民营的力量对比,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大致是官营逐渐失势,民营后来居上,正是这种变化使得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最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了解这一变化过程应该是同学们解答相关题目的基础。

关于中国古代的商业,其发展的大致脉络是掌握具体知识之前提,中国古代的商业起源很早,早在商朝就有很多人从商。商业政策的转折点在战国时期,之前大体上顺其自然,之后主要是遏制态度。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来,国家推崇“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但当时的从商之人仍然很多,商人地位也比较高。秦以后的重农抑商力度加强,汉代的大商人与国家争利,受到统治者的压制,政治地位相当低下,所谓“士农工商”,此后历代,商业基本上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然而,商品经济发展毕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统治阶层的导向没有遏制住商业的发展,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到唐、宋、元时期,商业逐渐繁荣起来,元代海外贸易也较为发达。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各种因商业而繁荣起来的城市越来越多。此外,整个古代具有对外贸易性质的商业活动基本上都由官府控制,厚往薄来,不计成本。

中国古代大多数统治者推崇“重农抑商”政策,即农业为本业,手工业和商业是末业。明清的统治者们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以及东南沿海外敌侵扰的情况下厉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这种政策不仅减缓了商品流通,而且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也是中国近代一直落后于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此,对商业的忽视成为中国逐步落后的重要原因。

本专题知识的理论性比较强,对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再加上题目多以文言文材料的形式承现,读懂材料就显得十分关键。一方面要求同学们要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关于文言文的阅读,同学们不需要逐句逐字的翻译,只需明白关键字词的意思,以及整句或整段的大致意思就行。如:“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如果不理解“粜”的意思,对于整句话理解都很困难。从构词法上看,“粜”是由“出”和“米”构成,直观的意思是把米放出去,那当然是“卖”了。这样才能顺利理解本句话的意思,从而顺利作答。另一方面需要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将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相关知识点对应起来,知道考什么,然后再归纳总结出答案,这也是新课改高考一向推崇的理念。此外,在解题过程中审准题干内容,合理排除干扰信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切过往皆成历史,对历史知识的考核也会涉及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放宽视野,勤学习,多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日积月累之后自然水到渠成。

【专项训练】

1.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封建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C. 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需要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 唐诗《田家》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

A.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场面

B. 农业和手工业较为发达

C. 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D. 唐代重农抑商的政策

3.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的传奇故事。晋商、徽商等商帮在明清时期活跃的根本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明清统治阶级一改以往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安徽、山西等地有悠久的经商传统

D. 安徽、山西在明清时期农业欠发达,转而发展商业

4. 明代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由此可知( )

A. 江南地区已是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 原因是因为明政府实行重商主义

C. 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江南地区农业经济衰落

5.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 民贵君轻 B. 重农抑商

C. 固民安邦 D. 闭关锁国

6.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 工商业在西周占有重要地位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 工商业在西周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7.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这反映了(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依然很强,没有减弱 ③佃农有权支配自己的部分劳动产品 ④商品经济已经代替了自然经济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B. 宋代宽松的经济政策

C. 统治者完全改变过去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宋代都城打破坊市分离格局

9. 中国有位皇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通过阅读史料我们可得出( )

A. 通过工商业致富是不义之举

B. 统治者倡导重农抑商的政策

C. 统治者认可工商业所带来的利益

D. 与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思想本质一致

10.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nlc202309030734

A. 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 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

C. 私田数量急剧增加

D. 土地私有制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11. 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女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值。”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明代松江地区高度商业化

B. 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松江地区商品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

D. 表明松江地区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12. 王士祯《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徽商( )

A. 注重扩大经商范围

B. 注重资本积累,扩大投资

C. 注重多样化经营

D. 注重买田置地

13. 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阂疟之发,则其俗又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段话反映的是( )

A. 宋代草市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B. “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C. 宋朝的草市有了明显的发展

D. 宋代蜀地经济发展落后

14.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国家的税收制度有重大变革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15. 某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

(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

(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

(1077年)&2021.3&5117.2&28∶72&]

A. 北宋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B. 北宋工商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C. 北宋商品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D. 北宋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16. 汉武帝时期,创造了开隧洞竖井施工的井渠法,这种办法至今还在新疆的干旱地区流行,被称为“坎儿井”,井渠法是在修建哪一段河渠时第一次采用( )

A. 郑国渠 B. 龙首渠

C. 漕渠 D. 白渠

17.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精耕细作,这离不开人们对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下面哪种生产工具出现的时间最晚( )

A. 耒耜 B. 耦犁

C. 耧车 D. 曲辕犁

18. 清初地主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财”,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小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C. 不少农民成为雇佣工人

D. 手工工场规模受到限制

19.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男耕女织④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20.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

B. 生产力的发展

C. 土地私有制出现

D. 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唐制,……最有条理,城中有几坊,每坊各有墙围如子城,然一坊共一门,出入六街,凡城门街角有武侯辅,卫士分守,日暮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成阵,坊市门皆启。

——《朱子语类》卷九十

材料二 唐初,崔某饮酒归而犯夜,被武侯执缚街头。次日晨,长安令刘行敏遇而释之,因而作诗嘲曰:“崔生犯夜行,武侯正严更。蹼头拳下落,高髻掌中擎。杖迹胸前出,绳文腕后生。愁人不惜夜,随意晓参横。”

——李昉《太平广记》

材料三 大历二年(767年),唐代宗下诏规定:“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如有犯者,科违救罪,兼须重罚。”

——王溥《唐会要》

材料四 入宋之后,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规定:“京城夜漏未及三鼓,不得禁止行人。”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五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寻常四梢远静去处,夜市亦有猪胰胡饼、和菜饼……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通过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总结出唐代“市”的特点。

(2)通过阅读材料四、五,结合所学总结出宋代的“市”与唐代相比有何变化?

(3)结合所学,请总结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2.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自给自足的国家,然而这并没有使它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失去联系,中国自古就有对外贸易,并且处于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汉政府规定,私商未经政府许可而与外商私市者处以重刑。公元前121年,匈奴王浑邪王等贵族和长安商人私自贸易被汉武帝诛杀的汉商达五百余人。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面至。

——《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颁布诏令:“可因诸舶番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续文献通考》

材料四 推动这个新的王朝(指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指闭关锁国)的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中国被鞑靼人(指满洲人)征服以后的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由于这些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在后世中有无类似的情况,请举例。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中国的对外贸易之路线,经历了什么样的转变?

(3)材料四中马克思对于闭关锁国的观点,你赞同吗?为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归纳总结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有什么特点?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篇3

“导游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导游”角色,以其生动、幽默的语言,引领学生参观历史的“知识景点”,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发现、研究、探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要上好一节历史“导游”课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以人民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粗浅认识。

一、慎选“景区” 精挑“景点”

历史课的内容差异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历史内容都适合“导游式”教学,如汉代儒学、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等内容理论性较强,抽象难懂,缺乏具体的实物供学生观赏和分析,不适合“导游式”教学。所以,教师选取教学“景区”时须慎重小心。适宜使用“导游式”教学的“景区”,里面应有足够的“景点”供学生参观欣赏,且每个“景点”都有不同的特色能供师生分析。例如,笔者选取的《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就具备大量的文物、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内容涉及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多个领域,且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而学习兴趣浓厚,乐于自由发言。

由于上课时间短而教材内容多,每个知识点都旁征博引、面面俱到,显然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找到了合适的“景区”以后,还要对其各个“景点”进行筛选,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陪衬,“导游”心中都应一清二楚。重点、难点的“景点”应放慢语速详细讲解,而一般性“景点”则可快速带过,不得顾此失彼、随意展开。在讲解《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前,笔者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拟定欣赏古代中国的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为一般性知识点,而将重、难点定位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上,并要求学生在欣赏“景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并总结。在前期游玩“景点”时,笔者将班级学生分成了小组,要求按照年代顺序用表格记录下陶瓷业、纺织业和冶金业方面的具体“景点”,为后面讨论古代手工业发展 的基本特 征做好准备。

二、策划路线 多管齐下

“景点”选好以后,怎样才能让“游客”走得方便、快捷又玩得尽兴?这就需要“导游”精心策划旅游的路线和方法,引领学生自然而又快速地进入“旅游”状态。《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除要求学生课后自主阅读的内容外,主要涉及了“纺织业发展”“先进的冶金技术”和“陶瓷业的成就”三个子目,我们可以分别将其视为“纺织业展区”“冶金业展区”和“陶瓷业展区”。为了激发学生的旅游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笔者在课堂导入部分特意安排了一首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并附上相应的瓷器图片和歌词。此举果真有效,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都自发地哼唱了起来,为接下来的新课讲授奠定了良好基础。笔者先从“陶瓷业展区”的“陶瓷业的成就”入手,然后再带领学生欣赏“纺织业展区”和“冶金业展区”的教学安排,打破了教材中本节课的原有框架,思路正确,一气呵成,效果显著。

为了让学生在“旅游”时能积极投身其中,快速地把握各“景点”知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在讲授《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时,笔者主要选用了小组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和情境再现法。小组讨论法按“分头游览”“成果分享”“讨论概括”的顺序进行。“分头游览”主要是在课前对“陶瓷业展区”“纺织业展区”和“冶金业展区”三个展区,以朝代发展顺序列好学案表格;再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负责查找搜集“陶瓷业展区”的主要成就并完成学案表格,第二组负责“纺织业展区”,第三组负责“冶金业展区”。“成果分享”则是将三个小组完成的表格依次呈现,由第四组成员对照课本进行快速纠正,其他学生观看,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带领学生仔细分析三张表格,并结合相应文字史料,让学生讨论概括出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显然,通过这三张表格的记录,在分析总结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时,学生手中就有了一份较为直观的材料。对照这三张表格,学生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1:通过这三张表格的题目可知,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行业类型比较多,如纺织业、陶瓷业、冶金业等。

学生2:通过这三张表格的具体内容可知,不管是陶瓷业、纺织业还是冶金业,其技术发展都是越来越进步。

学生3:通过汉代丝绸之路,大量中国丝织品远销到罗马等地中海地区,长期受到推崇并当作奢侈品享用,中国甚至被称为“丝国”。所以,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技术是长期领先于西方国家的,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

发言学生的总结相当准确,可见学生在游玩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将各展区的“景点”记录下来,再分析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就轻松自如了。但是,如果想要全面地总结其发展特征,仅仅三张表格还远远不够。于是,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出示相关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供学生分析。

材料一:《清代全史》记载,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问题:根据材料一,能够看出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也在不断进步)

材料二:明代主要商业城市及其主要手工业分布

材料三:在远古时代,中国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

问题: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能够看出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情境再现法。笔者主要以图片展示为主,附以相应的历史纪录片,如《国宝档案·司母戊鼎》等。为了让学生对古代中国的纺织业、冶金业和陶瓷业技术的演变发展有个直观清晰的认识,“游览”每个“景点”时,笔者都展示了相应朝代的富有典型意义的实物图片,冶金业就有商周时期的司母戊鼎、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东汉时期的水排装置等,从而使得学生在“游览”时更有真实感和亲切感。

师生互动法。主要就是解决学生“游览”时产生的疑难困惑,帮助学生理解概括本课的重、难点知识。例如,在“游览”陶瓷业展区时,笔者呈现一幅“鬼谷子下山”瓷罐图片(见图1)。“鬼谷子下山”瓷罐是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的一件珍品,当时拍出的价格是1568万英镑 (约合人民币2.3亿元)。许多学生得知后都发出惊呼,对如此高的价格表示难以置信。

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告诉学生,“鬼谷子下山”瓷罐,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图案画的是战国时期燕、齐两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武被敌方所擒,其师父鬼谷子接到齐国使节通知后前往营救,与使节一起下山的情景。图画生动形象,鬼谷子乘坐一辆由一虎一豹拉的两轮车,跟在两个“步卒”后,齐国使节苏代骑马殿后,两人之间有一少年,英气勃发,策马而行。所以,该瓷罐作为一种古董,承载着一定时期历史与文化的丰富信息,所以除了经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工艺价值等等。

学生听完笔者介绍,心中豁然开朗,纷纷点头赞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甚至对古代手工艺品所富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具有了较高的认识。

三、寓教于乐 事半功倍

在旅游途中,导游大多会给游客留下风趣、幽默的印象。同理,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导游式”教学时,也应寓教于乐,营造轻松欢快的“旅游”场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旅游”氛围中增长知识。

例如,当讲到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的炼钢技术时,学生对其意义的认识并不深刻。于是,笔者就刻意穿插了一则历史趣事。

笔者告诉学生,当时西方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都是熟铁制作,过于柔软,每次在战场上交锋时,一刺便弯,再刺之前还非要放在地上用脚踩直了不可,于是战场上出现了刺一下、踩一下的奇特景观……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媲美。

故事简短但不乏风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容易通过这种幽默故事加深了认识:中国战国时期出现的炼钢术,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冶剑技术和军事实力。

又如,在讲到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见图2)时,笔者也不乏幽默地对其进行了描述:此款素纱襌衣,轻盈飘逸,薄如蝉翼,总重量才49克,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酷若女神下凡。而且针对此件素纱襌衣,到底是外衣还是内衣,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但不管是哪种,想必女子穿上肯定都万分性感。

话音刚落,学生早已笑得合不拢嘴,纷纷表示通过笔者耳目一新的教学,他们对历史这门课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原来历史课上起来这么有意思。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篇4

随着定期集市的出现,市场交易范围与规定迅速扩大,到春秋战国时期,已达到非常兴盛的程度。有人甚至认为,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古典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峰,甚至超过唐代。及唐代,较大规模的商业性城市迅速发展,构成大规模市场交易场所。例如,在唐朝的东西两京中,西京长安设东西2市,各220个行业,东京洛阳有120行3000余肆。除了这些大的贸易市场以外,各类中小型贸易市场也遍布全国。随着广州等沿海城市的繁荣,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外贸市场,沿海外贸与原有的丝路贸易南北呼应,扩大了外贸市场的规模。宋代以后,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发育并未中止,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除汴梁(今开封)、杭州、北京、南京等大型商业城市继续发展以外,还出现了许多中等商业城市以及一些全国性货物集散中心。

总之,15世纪以前,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与市场发育的程度远超过当时欧洲各国。“中国的城市要比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大得多,中国的商路也四通八达。纸币较早地加速了商业的流通和市场的发展。”

唐代以来,中国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发展日趋式微,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特定的政治经济结构具有强大的约束和扭曲市场及其成长的力量。从劳动力刚性管理到产业结构凝固化,从国家直接经营工商业到官府支配下的商人运作,从农村金融的控制到税收改制的虚置。中国古代几次大的经济改革所呈现的演进轨迹是政府对市场管制的步步加深,正是这样的管制使中国历史上尽管有市场的交换行为和一定规模。但在本质上是一种前市场经济。

我国很早就产生了非常深刻的自由经济思想,如西汉的司马迁把政府的经济政策分为五等:“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问题在于,这些有价值的思想并没有转变为实际的经济体制。论及桑弘羊的历史作为,一般的说法是他在汉武帝要“变更制度”的当儿,改革了汉初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众所周知,汉初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经济上比较放任。让人民休养生息,因而取得了“文景之治”。把这样的制度改掉了,国家财政虽然可以充实,社会经济的演进路径却已转向。如果将汉初的自由经济思想比喻为“健康基因”,那么桑弘羊的改革无疑是这种“基因”受到“扼制”的契机。这样一种路径依赖具有两个特征:其一,由于中国古代历次经济改革中政府的干预力度是累加的(如管仲的劳动力管制思想在商鞅变法中得到强化),要想维护市场经济的自发秩序,就意味着改革成本的递增。这在低效率的专制经济中越来越难以实现。其二,政府权力的扩大,使人们的自主经济理性得不到正常的培育。习惯于、寄希望于用行政限制、优惠扶植等手段解决经济问题一旦成为社会的思维定式,改革的动机和结果就可能出现背离。因为这种改革的短期效益是以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代价的。正是由于中国古代的经济改革具有阻碍、窒息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特性,所以优秀的经济思想未能得以继续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经济的、政治的以及市场发育自身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市场发育最终必然趋于停滞,市场力量的作用最终趋于式微,市场始终未能成为独立的经济体制因素,市场力量始终未能成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主要力量。而正因为如此,中国止步于工业革命的门槛,终于自15世纪后开始落后于西方世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篇5

从上表可知,古代经济是近两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内容涉及古代的农业发展、水利工程、 农业政策、手工业产品、商业发展及政策、农业与商业的关系等,特别是古代商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从题型来看,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 根据课标及高考趋势,对2016年的高考预测如下: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景,考查古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关系;城市化或城市功能的变化; 中国对外贸易或政策的变迁;农耕文明相对应的文化、思想与海洋文明的横向比较;农业、商业文明的发展与思想、价值观的内在联系;社会史观的认知和应用,如事关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的粮食安全问题等。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北京卷文综第14题)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与解析】B唐代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说明对商业店铺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市和坊是分开的。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却散布于城内各处,完全打破了唐代的规定,说明在南宋时坊市制度已不复存在。

变式练习1972年,美国阿克朗大学马润潮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中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城市在性质上均以行政为主,而都市商业仅为其规模有限的微小附属而已,宋代时期以快速的经济成长与商业发展而著名……其改变之大,致使城市除了作为行政所在地之外,均达到中国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据此,宋代都市化进程的实质是

A.传统的政治性城市向商业化的经济性城市转变

B.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C.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

D.为资本主义萌芽作了准备

【答案与解析】A从材料中的关键句“宋以前……均以行政为主”,可知宋以前的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性的;从“宋代时期以快速的经济成长与商业发展而著名”“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可知宋代城市变成了商业化的经济性城市;B项是都市化的原因;C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是都市化的影响。

示例2 (2014年全国大纲卷文综第15题)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要

C.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与解析】A题干材料显示松江和芜湖分别成为当时的织造中心和浆染中心,说明当时的商品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分工。

变式练习据《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 一书记载:石门榨油业很兴旺……从生产结构看其生产能力,分成三个档次……而生产者虽为农户,却具备了榨油技能,也成为亦农亦工的工匠。虽未完全与农业脱离,但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已经是可独立工作的工匠,或是受雇于人的佣工。这种情况在种植烟草业、植棉业、植桑养蚕业等行业中都可看到。这一现象反映了

A.石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繁荣

C.晚清出现了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D.手工业发达

【答案与解析】C材料显示“生产者虽为农户……或是受雇于人的佣工”,且“这种情况在种植烟草业、植棉业、植桑养蚕业等行业中都可看到”,表明手工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材料没有反映生产方式,也没有具体显示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示例3 (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24题)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与解析】A材料反映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模式,因此农业收益的增加必然会强化小农生产,自然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此题最大的迷惑项是D项,但从所学知识可知, 战国时期是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时期,大土地所有制还没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农业收益也不可能起到阻碍其成长的作用;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变式练习 《管子·牧民》开篇就讲:“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这段话主要说明

A.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B.农民生产要善于抓住季节

C.物质生产对精神品德的决定性影响

D.国家富裕才会吸引人才

【答案与解析】C解题的关键是最后一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即精神与品德的养成必须以生产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重点破解】

一、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耜耕———铁犁牛耕。从战国开始,传统农业进入铁犁牛耕的时代。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转向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由粗放走向了精耕细作。

(2)耕犁发展的几个阶段性成果。铁犁的出现(战国)———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作垄,构造简单;犁壁的出现、耦犁、犁耕法(汉代);曲辕犁(唐代)———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注意:高考命题常结合耕犁变化的图片来考查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2.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了翻车;唐朝时创制了筒车;宋朝时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了风力水车。

这些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推广,私田产生。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开始私有化。军功赏赐与土地兼并、买卖是私有土地来源的主要途径。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诏书,从法律上正式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注意:高考有可能提供新的材料,考查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和影响。或进行拓展性考查,如“贫者无立锥之地”出现的原因、古代平均思想产生的根源———土地的私有和兼并等。

4.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1)农本和以农立国是历代统治者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

(3)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古代农业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

(4)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5)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5.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地位及作用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有能力独立地进行生产活动,这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主要是满足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古代文明成就出现的经济基础。

(4)作用。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在封建社会末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严重地阻碍了新生产方式的成长,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二、手工业

1.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1)官营手工业。1经营方式:政府直接经营。2生产目的及流通方式:政府、皇帝专用, 不在市场上流通。3特点: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取得了诸多成就,世界领先,享誉全球。 但在工官制度下,由于技术工艺传承的封闭性, 使技术革新难于推广,技艺容易失传。

(2)民营手工业。1经营方式:民间私人经营。2生产目的及流通方式:供民间消费,在市场上流通。3特点:在重本抑末的社会环境下发展艰难,但后来居上。

(3)家庭手工业。1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2生产目的及流通方式:供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卖。3特点:受小农经济的束缚,发展艰难,在自然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是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三大手工业部门

(1)冶炼业。1商周时代,青铜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2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3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等,使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2)纺织业。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汉代有“丝国”之称,丝织品远销欧洲。2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3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4明代,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3)陶瓷技术。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2东汉时,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时,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3宋朝时,中国的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4明清时,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尤其是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产品长期领先世界。

(2)多种经营模式(官营、私营、家庭自营) 长期并存。

(3)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

(4)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开始采用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5)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手工业的分布呈相应的变化。南宋时,北方的不少手工业部门、手工制品逐渐转移到南方。

三、商业

1.商业的发展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春秋战国时,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秦汉时,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秦汉至隋唐时,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隋唐时,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唐朝中后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两宋时,商业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时,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明清时,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的景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其中人数最多、 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2.城市的繁荣

宋朝以前,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乡村草市更加普遍, 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名镇;交易打破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 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 经济重心的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较早,不断发展,但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发展艰难而曲折。

(2)政府对城镇商业活动的行政限制逐渐减少,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3)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据古代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

(4)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发展,其中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四、主要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商业被称为末业。从商鞅变法的奖励农耕,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再到清初恢复经济的做法都是这种政策的体现。

(2)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3)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4)评价。1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繁荣,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和封建国家的税收,促进社会的稳定。2消极作用:抑商人为地割裂了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在封建社会晚期,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因素。

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海禁指禁止沿海人民到海外进行商业贸易,甚至禁止人民进行捕鱼等生产性作业。闭关锁国政策指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一是对来华的外国商人严格限制、防范;二是禁止民众与外国人直接打交道(由政府特批行商)。

(2)原因。海禁主要是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闭关锁国政策是对海禁的延续和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是其客观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直接原因。

(3)后果。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通道,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4)误区。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但其内涵并不相同。明初实行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相反, 明政府积极鼓励外国人来华与明政府进行官方贸易,如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3.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从氏族公社所有制到井田制再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国王所有);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者可世代享用,但不能转让和买卖,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实行集体耕作。2瓦解及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瓦解。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荒地得到开垦,私田不断增加;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土地;以鲁国为代表的诸侯国为了增加收入,改革税制,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1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土地制度最终确立。如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特点:土地私人所有, 可以买卖或转让。3影响: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是历代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所以,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常常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丘弟子子贡经商于曹、鲁之间,使孔丘名扬天下,“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春秋末年越国的大夫范蠡在勾践灭吴后,弃官出走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材料主要反映了

A.孔子善于传授经商之道

B.孔子因有钱弟子而闻名

C.春秋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高

D.春秋时期商业发达

2.据《考工记》记载:“(周代)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拍)埴(黏土)之工二。”材料主要反映了

A.周代的手工业发达

B.中国的手工业技艺高超、领先世界

C.农业的发达为手工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D.周代的手工业分工很细

3.唐朝李吉甫在《元和国计簿》中记载:“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音she。宣歙,大致在今天的皖南)、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万户。”杜牧甚至说:“天下以江淮为国命。”对此材料最准确的解读是

A.唐朝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唐朝时停止向江南征收赋税

C.江淮地区是国家赖以生存之地

D.唐朝时的赋税重心转向江南

4.《孟子·滕文公上》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下面对材料解读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主要采取井田制的形式

B.井田制受到挑战

C.无论公田、私田都必须交税

D.耕作原则是先公后私

5.《周礼 · 地宫 · 遂人 》中有关于沟洫(xù,沟渠)制度的记载:“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周

A.水利事业比较发达

B.出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交通发达

D.出现了先进的耕作技术———铁器、牛耕

6.著名改革家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根据材料,对张居正观点归纳最准确的是

A.农为本,工商为末

B.工商皆本

C.农商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7.《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始皇帝令倮(注:乌氏倮,秦朝大商人)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而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重视商业,商人地位高

B.秦未完全禁止商业,对大商人比较尊重

C.为巩固统治,秦对大商人采取笼络政策

D.乌氏倮和巴寡妇对秦的统一作出过重大贡献

8.北宋诗人李处权赞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此诗所赞的是

A.筒车B.翻车

C.曲辕犁D.牛耕技术

9.钧窑是北宋最为著名的官窑,但考古发现,在河南、河北和山西省的一些地区都陆续发现了烧制钧窑瓷器的窑址,达数百处之多,皆为生产民间日用品的民窑。景德镇是南宋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当地有瓷窑300多座,全部都是民营企业。历来以官营为主的井盐业,自北宋中叶之后,民营私井无论在井数还是产量上都把官井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充分说明

A.私营企业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B.宋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民营企业取代官营企业是历史的趋势

D.宋朝民营手工业崛起并成为主体

10.“民生之本在农,农之本在田;衣之本在蚕,蚕之本在桑……耘锄收获之本在人,人之本在勤,勤之本在于尽地利,人事之勤,地利之尽, 一本于官吏之劝课。”与这一思想一致的做法是

A.汉前期“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B.宋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明初变“田多荒芜,居民鲜少”为“田野辟,户口增”

D.康熙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11.明清时期,江南涌现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市镇,如松江朱泾镇盛产棉花,居民精于纺织,青浦县的朱家角镇是标布的贸易中心,苏州出现了一些棉业市镇。苏州府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湖州府乌程县的南浔镇是湖丝的集散中心。这些专业性市镇的兴起,对其评价不恰当的是

A.民以食为天,专业性市镇的兴起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B.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促进了地方市场的繁荣

C.促进了地区间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加强了全国市场的联系

D.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意义不可低估

12.明初,广东、福建的货物经常被商人运往京师,如洪武八年三月,“南雄商人以货入京, 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朱元璋“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明初的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明初的统治者对沿海地区与京师的商业贸易比较重视

C.统治者主持公平正义,不偏袒官吏

D.明统治者虽对商人有偏见,但更痛恨贪官污吏

13.《司马光奏议》记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 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由此可见,司马光认为

A.农业是根本,因此应在保证农业的前提下进行工商活动

B.手工业是智慧之术,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

C.商业流通有利于搞活经济,因此应鼓励商业的发展

D.农工商同等重要,都是财富的重要来源,无本末之分

14.右图是南宋的 《耕获图》(藏于故宫博物院,采自 《宋人画册》),形象地反映了南宋农业发展的状况。对该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中出现了一人一牛的曲辕犁,说明南宋时耕犁更加成熟

B.图中有翻车,说明北方人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C.图中一边收获又一边插秧,反映了南宋时江南一年两熟的情景

D.唐朝时就发明了先进的工具筒车,图中却没出现,说明该图反映的时代是唐以前

15.为了赈灾,清前期设常平仓和义仓、社仓,常平仓是官办,义仓和社仓都是民办。表1是清雍正六年(1728年)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吴江县社仓出借情况的统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该项统计表明

A.社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贫困状况

B.社仓实质是变相的高利贷

C.杯水车薪,不起任何作用

D.社仓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

16.历代正史中的“食货志”,其篇名取义于 《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班固解释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 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按班固的解释,“货”主要是指

A.家庭手工业

B.社会财富

C.商品的交换和流通

D.流通的商品

17.《煤史钩沉》(考古成果)一书中写道: “巩县铁生钩(汉代遗址)各个炼炉附近有煤和煤饼,有烧过的煤渣……古荥镇遗址中凝结料块中有木炭的痕迹,已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中, 出土有煤的实例不多。”对这一考古材料的准确解读是

A.汉代冶铁用煤作燃料,冶铁技术领先世界

B.西汉已经用煤冶铁,但很不普遍

C.汉代冶铁仍然用木炭作燃料

D.煤作冶铁燃料还有待文献资料的佐证

18.成都是蜀汉的都城,蜀汉丞相诸葛亮曾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蜀汉的织锦业发达,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B.蜀汉民贫国弱,应以发展经济为重心

C.蜀锦闻名全国,可以此为条件与敌谈判

D.蜀汉应发展蜀锦以强国富民

19.秦国在变法以前比齐、楚、晋等东方各国落后。所以它们把秦视作“夷狄”。秦孝公自己也说:“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但进入战国以后,秦国的社会经济已不断发展。公元前408年实行“初租禾”,其内容大约与鲁国的 “初税亩”相同,都是按照田亩的实际面积征收实物税。这说明

A.秦国在变法前就废除了井田制

B.秦国的变法在商鞅之前就已进行

C.秦国在变法前已经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

D.秦国并不比中原落后

20.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兴循而未改。”材料主要反映了

A.秦用商鞅之法,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秦改帝王之制,破坏了传统道德

D.商业繁荣导致贫富悬殊

21.明清时的晋商是当时中国的十大商帮之首,称雄国内商界500余年。晋商经营盐、 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及金融业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据此判断,晋商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A.政策开明,商人能发挥聪明才智

B.官商勾结,官府重商

C.善于经营,讲究诚信

D.视野开阔,管理先进

22.关于田庄经济,学术界的讨论有所发展,如王彥辉先生在《汉代豪民研究》一书中认为:“田庄生产的各种产品达到了很高的自给程度,而非田庄不需要同外部市场联系,也绝非内部消费之余才拿到市场出卖。”据此,汉代田庄经济

A.属于家庭手工业

B.属于私营手工业

C.属于官营手工业

D.兼有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特点

23.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铜镜,在商代已能制造。安阳殷墓曾出土过一面铜镜,镜背有弓形钮,饰以席纹和鳞纹图案。由于当时只出土了一件,所以它究竟是不是镜子,长期未能解决。若要证明它是镜子,最有说服力的办法是

A.查阅上古史书,看是否有关于镜子的准确记载

B.参看权威史学家的观点

C.发掘安阳商代妇女墓,看是否能找到更多镜子

D.用现代高科技进行鉴定

24.在均田制颁布前夕,已经是“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据史书记载,从北魏建国到实行均田制的近一百年时间里,人民起义达八十余次。由此可知,北魏实行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汉人先进的农业经验,促进经济的发展

B.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C.防止土地兼并,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

D.为政治改革奠定基础

25.汉武帝时主持大司农盐铁官营的是东郭咸阳和孔仅,咸阳是齐之大煮盐,孔仅是南阳大冶;担任御史大夫的桑弘羊是洛阳贾人之子。 故汉武帝说:“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这主要反映了

A.汉武帝时商人垄断了政治

B.官商勾结,鱼肉百姓

C.汉武帝放弃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商人拥有参政权,形成了富豪政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7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开皇(581—600年)初,全国 “六七百万户”,至大业二年(606年)增至890万户。……政府财政储备充裕。隋朝以府库充实著称于史,除长安的太仓外,隋文帝又在沿黄河一带置黎阳仓、河阳仓、常平仓、广通仓(后改为永丰仓),以收贮由关东运来的粮食。

材料二在唐五代,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平原农业经济和丘陵山区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出现了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使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互为市场,并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并且经济的市场化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在太湖等地区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这种势头历两宋而不减……江南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依靠江南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的创造,像太湖地区的治水治田技术、泉州的水利技术、杭州钱塘江的堤固桩技术及稻麦二作制技术等,都是实践中的创造发明,不是从北方引进的,技术的进步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材料三唐宋以来,江南人口逐步增加。 为了养活众多的人口,一面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另一面就是尽可能地扩大耕地,向山区、湖泊、海滩要田。前者为生产的深度开发,后者为生产的广度开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生产的广度开发总是主要的。……入宋以后,江南的重赋现象依旧,每岁漕运额由三四百万石增至六百万石,以致江南谷贵民贫。南宋的财赋依赖江南自不待言,赋税太重以致“税重田轻”。

———孙健《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判断隋朝时经济重心的方位,并说明理由。(2分)材料一反映出开皇年间怎样的经济状况?(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指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的负面影响。(4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初,吴县士人顾公燮说:“以吾苏郡而论,洋货、皮货、绸缎、衣饰、金玉、珠宝、 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店,如山如林, 不知几千万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此天地间损益流通,不可转移之局也。”

———《动荡与变迁:晚明社会史视域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明中后期的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几乎众口一词地把腐败归罪于“奢侈之风”…… 嘉靖年间的万表认为:“大凡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不贪不淫,是可以养德也。”…… 海瑞认为贪污腐化和民风刁顽是由于奢侈之风盛行,而奢侈之风盛行又是由于 “民之舍本趋末”,因此禁止民间制造奢侈品,认为百姓“一归本业,必返真纯”。

———王春瑜《反贪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顾公燮对奢华所持的态度,并说明理由。(3分)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材料的观点。(2分) 为此,海瑞提出了什么解决办法?(2分)你如何评价?(4分)

28.(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南、北森林普遍遭到滥砍滥伐,然而就森林破坏的程度和范围而言,中原地区更为严重。徐海亮依据多项资料和研究成果作出估测,战国、秦、汉是中原开发的第一高潮,天然林消耗为每年43 000亩至65 000亩; 唐宋是第二高潮,年消耗45 000亩至81 000亩; 清中叶起进入第三高潮,年消耗45 000亩。

———孙健《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表2是近人整理的历史上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表。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材料三据统计,秦汉时期有记载的灾害为375次,魏晋时期为304次,南北朝时期为315次,隋唐时期为515次,五代为51次,两宋为874次,元代为513次,明代为1011次,清代为1121次。

———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天然森林递减速率最高的时期。(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森林覆盖率急剧降低的原因。(4分)

(2)表2中人口比例的变化呈什么规律? (2分)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灾害最频繁的时期。(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C 5.A 6.C 7.B 8.A 9.D 10.C 11.A 12.B 13.D 14.D 15.A 16.C 17.B 18.A 19.C 20.B21.B 22.D 23.C 24.B 25.D

二、非选择题

26.(16分)(1)方位:黄河流域。(1分)理由:所设粮仓全部在黄河一带,关东是主要的粮食供应地。(1分)状况:经济繁荣,储备充裕。 (1分)原因:国家再次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3分)

(2)南方出现了农作物与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状况,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江南人民创造发明的新技术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南方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便于农作物的生长。(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生产的广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赋税太重,加重了江南人民的负担。(4分)

27.(17分)(1)态度:对奢华持肯定的态度。(1分)理由:富人的奢侈型消费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奢靡之风”为贫民提供了就业谋生的机会,利于民生。(2分)看待:奢侈型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品的生产,也为一般百姓提供了就业谋生的机会。同时,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奢靡之风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必然会导致资源的短缺,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奢靡之风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凸显贫富不均,从而产生仇富心理, 加剧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奢靡之风盛行,腐蚀人的心灵和意志,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6分,言之成理即可)

(2)观点:腐败源于奢侈,勤俭可以养德。 (2分)办法:重本抑末,限制商品经济。(2分) 评价:海瑞认识到了商品经济带来的社会风气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日益严重的贪污腐化之风,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难能可贵的。把奢侈与贪污连在一起,认为其间有因果关系,也是正确的。但腐败并非商品经济独有的现象,为了避免产生腐败而主张重本抑末、限制商品经济是因噎废食的主张。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且是不可阻止的。(4分,言之成理即可)

28.(17分)(1)时期:唐宋。(1分)原因:人口增加,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建筑耗材巨大,如皇室宫殿、官僚豪宅及各种土木工程的建设等;唐宋的冶铁、陶瓷、煮盐等手工业发达,这些手工部门多以木材为燃料;城乡居民生活用材(包括燃料和取暖)量较大。(4分)

(2)规律:北方人口减少,南方人口逐渐增加。(2分)原因:中原地区的森林破坏严重,环境逐渐恶化;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2分) 影响:南方劳动力不断增加,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加快了南方开垦的速度,在经济繁荣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北方的一些手工业部门也随着北人南迁,海上贸易活动逐渐繁荣。(3分)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 篇6

专题热度:★★★★★

试题难度:★★★★☆

高频考点:分封制、宗法制、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 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行省制)、选官制度(科举制)、监察制、内阁制和军机处;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特点,小农经济的特点,古代土地制度,商品经济的发展及阶段性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考题类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以选择题为主。

考查特点:试题考查角度新颖,往往古今贯通、中西结合,关注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创新和演变,经济文明的特点、发展和转型等。试题引用材料多为文言文,因此,对材料解读能力要求较高,难度相对较大。试题考查角度新颖多变,选择题往往切口较小,材料题则常常古今贯通、中西结合,隐性体现对现实热点问题(如制度创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的关切。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多关注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创新和演变,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多关注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发展、转型和比较等。

复习建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无论是制度文明,还是农耕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都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本专题在高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在复习备考中,横向要注意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外政治制度的对比;纵向要注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中国农耕经济的阶段性特点及转型。

【金题点睛】

示例1(2014年天津文综第1题)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皇帝制度的最主要特点是君权至上。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君权转移 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中,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是协调中 央与地方 的关系,故B项错误;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是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此现象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中无法杜绝的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C项正确、D项错误。

变式练习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明代内阁制。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削弱皇权,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出现失控局面,故D项错误。

示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第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查学生有效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故C项表述正确。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周代尚未形成君主集权;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变式练习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

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

D.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礼乐制。棺椁制度是周代礼制之一,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从周代棺椁制度的等级鲜明可见周代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故D项表述正确。棺椁制度与“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无关,故A项表述错误;材料反映 的是礼乐 制与分封制,故B项表述错 误;“天子———诸侯———大夫———士”主要是周代统治集团内部关系,而非“社会阶级”关系,故C项表述错误。

示例3(2014年海南单科第4题)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显示政府是分 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变式练习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唐代已经不存在井田制,谈不上瓦解,故A项错误;唐代出现“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唐代国家授予的田地指的是均田制,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均田制受到破坏,故B项正确;唐代没有实行分封制,故C项错误;宋代打破 坊、市的界限,唐代对“市”仍有严格的限制,故D项错误。

示例4(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信息1———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 社会经济 有了很大发展。

信息2———汉代州名 与唐代道 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考查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了从东汉到唐开元年间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具体的变迁是什么,然后再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说明原因。例如可以从汉代、唐代地方区划分布的区域分析变迁,并结合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这一史实说明变迁的原因;还可从地方州名与道名角度分析变迁,并结合山川地理形势说明变迁的原因。

变式练习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A、C、D三项错误;从题干中“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故B项正确。

【重点突破】

1.从四个方面理解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西周的五大政治制度: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世官制

2.从六个方面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其中行政制度是主体,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配套制度。

三个影响:政治上,既有利于国家统一,也易激化社会矛盾;经济上,前期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既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也会造成思想文化专制。

四个阶段———萌芽(先秦)、确立(秦朝)、完善(汉至元)、强化(明清)。

五种措施:加强君主权力(包括提出“君权神授”),调整中央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包括专营垄断),注重对官吏的选拔和监察机制,加强思想控制。

3.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4.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不同

5.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

农业起源上:历史悠久,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经济形态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主的精耕细作。

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经营方式上: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男耕女织。

生产规模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生产结构上:种植业为 主,家庭饲养 业为辅。

经济格局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经济重心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互补性。

6.对小农经济的理解

(1)演变: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弱点:

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落后性———简单的生产工具、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4)地位: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 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 来源;明清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7.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规律

(1)两大变化:一是由官府垄断、主导到三大经营形态并存,最后私营超过官营,占据主导;二是生产关系由官营的征役制发展为雇募制,最后在私营中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2)三大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3)四大生产部门:冶金、制瓷、丝织、棉纺。

(4)五大特点:分工细密,规模巨大;技术先进,工艺精湛;三态并存,中心南移;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8.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规律

(1)用发展的 眼光看待 中国古代 商业的发展: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以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最初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以地缘为纽带的业缘组织。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次突破:

第一次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突破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原因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奴隶制崩溃。

第二次在宋朝。表现为突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经营时间的限制也被打破,另外官府也不再直接监管市里的交易活动。原因是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政府对商税的依赖增加。

(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古代商业起源很早、历史悠久。

2商业发展艰难而曲折,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3货币的变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商业的发展水平。

4阶段特征明显,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5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繁荣促进城市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步增强。

6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色彩多于经济色彩,明清时期走向衰落。

(4)商品经济在古代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影响:

1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 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 梁、郢等。

2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隋、唐、北宋的重要城市,如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3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促使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 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过程:

1两汉以前,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2孙吴、东晋南朝得到初步开发。

3中唐以后逐渐超过北方。

4南宋时期,重心南移完成。

(2)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江南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3南方环境相 对安定,统治者重 视农业生产。

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5政治中心的南移起了带动作用。

6自然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

(3)影响:

1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2教育文化中心不断南移。

3促进了民族融合。

4由于过度开发,后来也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10.影响中国农 耕经济向 近代化转 变的因素

(1)制度性因素:土地私有制导致的土地兼并使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2)政策性因素:重农抑商使得商人不愿将利润投入更大规模的商业经营;“海禁”与闭关锁国阻碍国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同时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3)经济结构因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不利于经济发展。小农经济的目的主要是自给与缴纳赋税,沉重的赋税使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思想观念因素: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使得历代统治者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11.明清之际中西历史发展的差异

(1)政治方面: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中国已成为腐朽没落的封建国家;而英、法、美等国已 走上了资 本主义的 发展道路。

(2)经济方面:中国的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始终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而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已十分发达,英国业已开始工业革命。

(3)对外政策和经济政策方面:明清政府实施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欧洲国家则积极开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扩张,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4)文化思想方面:儒家思想仍然是明清的统治思想,同时进行八股取士,加强了封建思想的控制和文化专制;同时期的欧洲则兴起了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的思想占据主流地位。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鼎盛只是传统农耕经济的顶峰,而当时世界发展的主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但发展方向已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已大体定局。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周本 纪》载:褒姒不好 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2.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指的应是我国的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权门请托,营私滥举,因而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文中的“此制”指的是

A.察举制B.封国制

C.郡县制D.科举制

5.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

A.天下为公B.儒法并施

C.以农为本D.家国一体

6.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董(正)是非”。下列对 宰相职权 的说法正 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

7.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8.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后,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这是因为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后国力渐趋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巅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代以后坊 市制崩溃,无力维修 城郭街道

D.宋代以后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9.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 民之困,而不知使 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

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

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

11.“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 岭而有汉 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 也同样跨 过南岭而 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B.元代行省 使地方割 据有良好 的地理条件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 代的行省 划分依据 持批判态度

12.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内阁具有最终决策权

B.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权受到相权的牵制

D.国家统治的基础是贵族统治

13.图3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 之路上的 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1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2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3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4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

A.234B.123

C.23D.12

14.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2-24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15.《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 (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 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16.水排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冶铁工作效率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其后来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A.白瓷B.青瓷

C.秘色瓷D.青花瓷

17.唐人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卷中记载:“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卖蒸胡饼之处,热气腾辉,使人买之,以袍袖包 裙帽底,啖之,且谓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材料反映当时

A.早市与夜市开始出现

B.交易场所与民居界限明显

C.西域饮食融入都市圈

D.政府对市场交易严格管理

18.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19.《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赀 (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 入。”对材料理 解正确的是

A.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

B.民间私发纸币存在弊端

C.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

D.“交子”由政府首先发行

20.史学家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指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商业活动的群体商帮形成

C.远洋贸易开始使用指南针

D.烟草等经济作物开始传入

21.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 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

22.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

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23.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国家干预”在现代社会中,是政府与政策性干预来维护社会公正 和经济正 常运转;但中国古 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官营专卖B.市坊制度

C.朝贡贸易D.闭关锁国

24.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25.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其“时代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

B.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C.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渗透

D.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16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 国带扩张 性,而第三帝 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周”与“秦”各自建立了什么制度?(2分)有何优越性?(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以后又分置北庭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地,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祆教、摩尼教以及中亚音乐舞蹈与历史传入中原,中原丝绸、造纸术也传入西方。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西班牙与中国的贸易以菲律宾为中转而进行。万历四年(1576年),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宾,中菲间的贸易迅速升温。福建、广东海商“将中土丝、绵、缎布、磁、铁贵货到彼番国,不卖货物,止卖金银”。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商品,西班牙人只能从殖民地墨西哥调运白银来交换,然后西班牙将中国商品 运往南美。为维持这样一种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他们不得不加快墨西哥白银的开采与多条菲律宾海上航道的开辟。其中最重要的是墨西哥西海岸Acapulco港,横越太平洋至菲律宾的航线。

———摘编自杨天明《明末清初外国银元内流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陆上丝绸之路进入全盛时期的有利条件。(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货物—墨西哥白银—菲律宾的物流关系”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沙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 芟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苞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材料三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此观点称为“停滞论”。同时,不少学者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市场经济萌芽说”“近代化萌芽说”等新概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该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此观点称为“变迁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6分)

(2)从材料二的图4中可以得到关于清代的哪些经济信息?(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停滞论”“变迁论”中的任一个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概括你支持该观点的依 据。(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B4.A5.D6.B7.D8.D9.C10.D11.C12.B13.D14.B15.B16.B17.C18.D19.B20.C21.A22.B23.A24.B25.A

二、非选择题

26.(1)周:分封制。优越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也可)。(2分)秦:郡县制。优越性: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2分)

(2)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也可)。(2分)唐朝:完善三省六 部制。(2分)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分)

(3)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

27.(1)条件:丝织技术先进,西方对中国丝绸需求量大;唐前期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发展,国家统一;政府设置机构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粟特人的重要媒介作用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0分)

(2)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和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加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进行早期殖民扩张,抢占殖民地;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肆掠夺和开采黄金白银;明朝 (万历年间)政府一度 开放海禁。(8分)

28.(1)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使美洲作物传到中国;美洲作物适应较强,用途广泛;明清时期人地矛盾尖锐;政府政策的推动。(任答3点得3分)

影响: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人地矛盾;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人口增长;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大量荒地开垦,导致生态被破坏。(任答3点得3分)

(2)信息:国家税收呈上升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4分)

(3)观点一:支持“停滞论”,即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不具备社会转型的因素。(2分)

政治:专制集权 极端强化,达到顶峰。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耕文明没有实现突破和转型。思想文化:理学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4分)

观点二:支持“变迁论”,即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表现出社会转型的迹象。(2分)

中国古代劳动经济思想探源 篇7

本文着重探索“春秋”“战国”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选取这一历史时期的儒家主要思想家及其劳动经济思想试作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劳动经济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和荀况。从《论语》《孟子》和《荀子》中,我们可以窥见先秦儒家对生产、分配和消费等劳动经济范畴的阐释。

一、关于劳动生产与管理的观点

农业是当时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而财富的创造者是“民”———劳动者,为了使社会整体财富增加,先秦儒家思想家无不对劳动者特别重视,提出了一些有关劳动生产与劳动管理的观点。

义利观是孔子一切经济思想的基石,是了解劳动经济观点的门径。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凡是不符合道义的利丝毫莫取,在求利的过程中要受到道德的约束,主张“见利思义”。

在劳动生产方面,孔子主张统治者在求“利”的同时要讲“义”,即要施行惠民和富民的政策。核心观点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一方面,从“小人怀土”(《论语·里仁》)方面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土地生产资料对农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方面可以看出孔子在徭役上主张使农民不误农时,以有利于农业生产。孔子的这种思想为后来的孟子所发扬光大。

在生产资料方面,孟子提出“恒产论”,以保证民(百姓)丰衣足食。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这里的“恒产”主要指劳动人民的恒产,是劳动者能够利用它可以生产出维持一家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至于“恒产”的数量,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匹夫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亩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家之口足以无饥矣。”(《孟子·尽心上》)所谓“恒产”即指能维持八口之家所必需的五亩宅、百亩田,以及其他生产资料桑树、鸡、猪等。有了一定的恒产,就有能够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物质条件,孟子的恒产论在劳动者生产资料的保障上较孔子更进一步。

在劳动生产管理方面,孟子较孔子的生产范围远远扩大。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不但农业要按照农时进行生产,而且其他的林牧副渔等领域也是如此。荀子也特别强调按照“天时”进行劳动生产,在《富国篇》中,孟子反复强调“无夺民时”“守时力民”“使民夏不宛喝,冬不冻寒,急不伤力,缓不后时”(《荀子·富国》)等,只有顺时从事生产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效率。

二、关于劳动社会分工的观点

孔子将劳动分为知识分子的智力劳动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两种。关于智力劳动,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谋道”是指追求道义、落实道义,本身是一种脑力劳动;“谋食”是指耕种庄稼获得饮食之类的体力劳动。二者是两种不同的劳动,只不过君子所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而已。

孟子对孔子劳动分工的学说又有所发展,孟子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滕文公上》)这里暗示两点内容:一是国家分“君子”和“野人”两种。“君子”指一切脱离体力劳动的人们,包括国君、各级官吏、武士以及从事文学艺术、教育工作的各种文士。“野人”指乡野之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们。二是孟子认为无论是劳力者还是劳心者,都是依靠各自的社会功能和社会需要而存在的,彼此是互相需要的,一个人不可能样样事情都由自己来完成。这可以通过孟子和农家许行的门徒陈相的辩论(《孟子·滕文公上》)中可以看出。此外,孟子认为,“君子”和“野人”的区别是“劳心”和“劳力”之分。他说:“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认为,“劳心者”从事各种治国活动,是“劳心”的事,统治别人,应受别人的供养;“劳力者”从事百工、稼穑之事,是“劳力”的事,应被人统治,须供养别人。

荀子劳动分工的观点在孔孟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君子以德,小人以力。”(《荀子·富国》)荀子不但注意到了以脑力劳动为生的君子和以体力劳动为生的“小人”外,还注意到了百工和商贾之流:“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荀子·荣辱》)同时,荀子对因分工获得财富给予肯定。

三、关于劳动分配的观点

在诸侯和士大夫生产资料的分配上,孔子提出了“(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的主张。这里的“均”,并非主张将全社会的财富重新绝对平均分配,前面有“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之语,即按照“国”和“家”也就是诸侯国和大夫的等级地位均等分配,使臣民各安其分,和谐相处,既可以使社会稳定,又不会有亡国破家的危险。在劳动者生活资料的分配上,他提出了“足食”“所重民食丧祭”的观点,认为百姓富足方能国家富足、政权稳定。

在分配上,孟子认同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理念,对社会上贫富分化的现象极为反感:“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提出了“与百姓同之”的藏富于民的观点,使“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梁惠王下》),尽量将天下财产平均分配。不但如此,孟子还提出了具体分配的方案:一方面,他提倡按劳分配,即按照“劳心”与“劳力”的不同进行按劳分配。对于“劳力者”,他们有固定的“恒产”,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份稳定的收入;对于“劳心者”,他们可以通过辅助国君治理国家等脑力劳动取得相应的俸禄与报酬。另一方面,孟子还提出国家救济与救助的观点:“天子适诸侯曰巡守,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在春秋两季视察春耕与赋税工作时对“不足”与“不给”的地区给予适当的补助与救济,这是施行仁政的一种,不可谓不是劳动社会保障机制的肇始。

在劳动分配方面荀子提出“明分论”,即“制礼仪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荀子·荣辱》)。“明分”就是通过礼来使贵贱、长幼、贤愚、高下等有所分别,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身份都拥有适合其阶层的财富,通过这种“不齐”来实现“齐”的目标,这也是荀子的“维齐不齐”理论。通过各阶层欲望的满足以实现“上下俱富”的目的,这种分配当然是不均等的。在具体的分配策略上,荀子的观点和孟子非常相似。一方面,他认为要按照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相应的报酬,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农夫,还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士大夫乃至公侯,抑或从事商贾、百工这样的劳动,都使劳动与他们的酬劳相对等。另一方面,荀子也倡导社会救助与慈善行为。他呼吁统治者将自己手中的财富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号召社会上的富裕之士慷慨解囊,行乐善好施之道,帮穷人解燃眉之急。荀子与孟子观点的趋同性,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四、关于劳动力再生产(人口)思想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看到卫国人口众多之状发出“庶矣哉!”的感叹,认为庶民是国家富裕的表现,相反“地有余而民不足”是一种耻辱,则应采取措施增加人口。第一种方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主张———施行仁政,使民归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论语·子路》)统治者尚礼、好义、崇信,那么四方人口没有不来归附的,这不失为快速增加人口的良策。第二种方法是促进人口增殖。提倡早婚,这是通过孔子主张的孝道来实现的。他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孝经·圣治》)将繁育后代作为最大的孝道。至于婚姻的年龄,孔子认为,“男子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孔子家语·本命解》)孔子认为男子二十、女子十五就分别到了适婚的年龄,比西周“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周礼·地官·媒氏》)分别早了十年和五年,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增加自然人口的急切心情。增加人口对于发展生产、增加国家财富、提高国力是十分重要的。

儒家关于劳动经济的观点涉及劳动生产、分工、劳动分配、劳动保障等诸多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与包罗万象,对后代及欧洲思想影响深远,欧洲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就受其理论影响,被称为“欧洲的孔夫子”。

摘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入手,借助劳动经济思想的基本理念,厘梳相关论述,从中挖掘我国古代劳动经济思想产生的源头,并阐述其对当代劳动经济思想甚至经济关系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劳动经济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王国轩,王秀梅.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赵缺.孝经正译[M].长沙:岳麓书社,2014.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篇8

【考情分析】

【金题点睛】

1. (2013·全国新课标卷)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 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 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 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D

解题技巧:本题是创设了情境来考查关于明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在解答本题时应抓主旨信息, 主旨信息即关键性的、核心的和具有导向性的信息。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 “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 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当然从材料信息中也不能得出A、B、C选项中的“高于”、“主要地区”、“主要方式”等信息。

变式练习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 以前, 百姓十一在官, 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 今去农而游手趁食 (谋生) 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 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2. (2013·江苏单科·4)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 侨寓半官场, 购买园亭宾亦主, 经营盐、典仕而商, 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主要体现的是:商人侨寓扬州, 经营盐业和典业, 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购买了豪华的园林, 又捐钱买官, 既驰骋于商界, 又混迹于官场, 沉溺于有钱有势、亦官亦商的富贵生活之中, 乐不思蜀, 定居在扬州, 连自己的家乡也懒得回去了。A、C中“完全”、“均”是绝对化表述, 仅以这一段材料并不能得出如此绝对化的观点, D与材料信息和历史史实不符, 综合材料的信息, 从中可以看到“商业发展”、“社会风气”变化等完整信息, 故正确答案选B。

变式练习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 经历隋唐的均田制,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答案:D

3. (2013·福建文综·15)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 一入工匠后, 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 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 三年;平漫刀矟 (长矛) 之工, 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1) 频繁更换工种 (2)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3) 职业是世袭的 (4) 是临时工人

A. (1) (2) B. (2) (3)

C. (1) (3) D. (3) (4)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官营手工业内容。本题中的“频繁更换”与“世袭”、“长期”与“临时”都是相互矛盾的, 必要排除其一, 而从本题材料中“一入工匠后, 不得别入诸色”显示不得更换工种及职业世袭等, 说明 (1) 是错的, 排除A、C两项;《新唐书》例举四种工种的服务期限, 最少二年, 所以 (2) 正确。

变式练习唐文宗太和六年 (832年) , 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 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 雕鞍银镫, 装饰焕烂, 从以童骑, 骋以康庄, 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 错误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答案:C

【重点突破】

1.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

从原始农业开始, 中国农业就有自己的特色。粟和水稻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土生土长的品种。以主要农作物为线索分别讲述耕作技术就更清晰了。粟、麦是旱地栽培, 水稻是水田种植, 这是两个技术系统。我国西周时期, 北方农业已出现垄作法, 将作物种在垄上, 叫条播, 这样可以加深耕土层, 提高地温, 应对旱涝, 提高产量。战国至西汉, 垄作条播逐渐普遍。西汉时, 赵过推行“代田法”, 实行垄与沟轮换耕种, 这样使土地每年都得到充分利用, 又可以使地力得到恢复。为了保持地力、增加产量, 战国时农民把用地与养地结合, 使“地力常新”。西汉时, 北方小麦与粟轮作, 三年两熟。南北朝以前, 北方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已经形成了。南方到唐宋时, 水田耕作技术才普遍精细化, 隋唐时才普及育秧移栽, 从而为双季稻和稻麦连作复种提供了条件。耕作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工具的改进和定型, 如耧车、曲辕犁等。旱田的耕作技术中心是抗旱保湿;水田则是烤田 (排水干田) 、排灌。

2.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的实现是以个体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实际上, 在古代很长时期小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先进的。中国古代前期劳役较重, 实行租庸调制以后渐以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为主。实行实物、货币地租促使农民更多地关心提高亩产量, 力求有更多的剩余产品, 因此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劳作更精细。宋代, 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租佃制普及全国, 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明清时, 租佃制普遍实行, 江南一些地方地主还赋予佃农永佃权, 佃户租佃的土地可以传给后代, 地租也相对固定, 佃农也有增产的积极性。现在学术研究一致认为, 在现代化之前, 发达国家都有一个小农经济较快发展的阶段, 脱离农业支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中国的问题不在于小农经济, 而是皇帝、官僚统治下的赋税量太大, 小农根本没有积累, 无法扩大再生产, 高度强化的政治体制制约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3.土地制度

常用的概念叫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其主要形式。如果细分为君主私有、地主私有和自耕农私有, 这是以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土地私有制为前提。但应该注意到中国古代没有完整意义的、现代观念的土地“私有制”, 或者说“私有产权”没有保障机制。我们常说的“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六合之内, 皇帝之土”, 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豪富的事情, 涉及几十万人, 无论他们的财产来源如何, 田产一律化为乌有。再如关于土地兼并, 其不被国家认可的原因就在于赋税的流失及对私有权的漠视, 封建政府为此实行均田制, 保证自耕农的土地, 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等。农民的土地也是无论来源, 都要负担国家定量的赋税和徭役, 土地的经营权也不能完全自主, 中国古代的农民都可以说是国家的佃户, 土地所有权是有限度的, 赋税负担是强制性的。西欧的自耕农阶级在身份上是自由人, 他们不承担国家的赋役, 只向庄园主承担义务。自西汉以来, 历代法律有专门的户籍法, 政府通过户籍控制土地和人口, 保证赋税、徭役的征发, 维持帝国行政的运转, 但对私人土地所有权没有产权界定, 上个朝代认可的地契, 到下个朝代未必好使。私有权应具有绝对的唯一性, 私有制不发达、私有权没有保障是古代中国的特点。西欧中世纪不是这样。贝内特在《英国庄园生活》一书中告诉我们, 英格兰庄园中的佃户可以通过法庭获得自由和对土地的占有权。近代中国仍然漠视私有和自由, 屡屡将侵害私有制视为革命行动, 视“私”字为万恶之源, 形成历史的集体无意识。实践证明, 私有权在经济发展中并不是坏事, 也不是能够阻挡的现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是历史的进步。

4.官营手工业中的雇募制度

唐代开始出现“和雇匠”, 官营作坊因人手不足, 出资雇佣临时工匠。受雇者付出劳动, 领取报酬。中唐以后, 应役匠人因纳资代役制度的实行而逐渐减少, “和雇匠”逐渐增多。宋代的工匠大多系雇募而来, 控制相对放松, 官府按当时通行标准付给工匠报酬, 明中期以后, 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 政府再出钱雇募工匠进行生产。工匠对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促进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古代商业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体现在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 (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货币种类和币值的稳定性、商业资本的规模、商人和“商帮”的数量、市场的规模和政府的管理方式、交通贩运的保障条件以及商业城市的涌现等方面, 还包括“农商并举”的商业政策, 政府规范对“市”的有效管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进步现象, 不仅冲击着“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观念, 也在冲击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这种影响全方位地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思想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对市井生活的影响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经济区域的产生、人口流动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商业城市 (城市中的商业功能) 和工商业市镇的出现、地域商人的形成和发展、政府税收模式和结构的改变、商业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发达等等都有影响, 要立足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 全方位进行考量。

6.重农抑商政策与重商主义的认识

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 首倡“重农抑商”, 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

(1) 重农、抑商的表现: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政府奖励耕织、轻徭薄赋政策、兴修水利等;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防止农民大量破产;强化户籍管理, 限制人口流动;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 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歧视等等。如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改革币制等措施。

(2) 原因:是基于保护小农经济、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持社会的秩序等角度。

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里, 认为“农业立国”、“农为国本”, 只要国家有库存余粮, 有可战之民, 朝廷赋税之源充足, 就不怕一切灾荒、侵略, 国基就稳固, 商业的大力发展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根基。重农抑商政策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私人工商业的发展一是与国家争夺“山海陂泽之利”, 与农业争夺劳动力资源, 甚而使农田荒芜, 威胁国本、易形成对朝廷构成威胁的“叛乱”势力。商人和商业是对封建等级秩序的破坏, 有些商人甚至富可敌国, 财富不是帝王的赏赐而得到的, 而是其自己创造的, 严重地威胁着封建宗法专制秩序。工商业主用其拥有的财富来逾越宗法制度, 显示自身的尊贵, 使封建等级制度堤防日益溃坏;商业和商人是对传统的“均平”伦理秩序的破坏。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 就官民关系来讲, 是贵贱尊卑等级秩序;就民众之间的秩序来讲, 就是一种“均贫”或“均平”秩序。商业的大力发展必然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 必然时刻威胁破坏着小农社会的均平的、宁静停滞的生活伦理;商业是对封建社会风气的一种破坏。商业活动正好时刻开民欲, 刺激物欲, 造成社会的攀比风气, 使社会风气败坏。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商业使人奸诈, 农业使人厚朴。只有采取种种措施使农尊而商卑, 作为国家的基础的小农经济才能巩固。

(3) 影响:从积极角度看,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消极角度看:重农抑商政策是运用政治权力, 采取超经济方式对民间私营工商业实施抑制打击, 本质上是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相矛盾的, 阻碍工商业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程。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 农民破产, 影响农业生产, 激化了阶级矛盾。不利于经济的转型、社会的进步。国民容易形成小农经济思想, 表现为眼光狭隘、安于现状、闭关自守, 商人为改变地位低下的状况, 买官置地, 阻碍了扩大再生产。统治阶级对商人的鄙视, 使社会对商业不予重视, 必然影响到与此相关的商业文化的发展, “重农抑商”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而且超过了经济领域, 成为整个封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4) 抑商与重商:古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商业活动的综合经济效益, 以及利用商业增加财政收入;有学者认为抑商思想和抑商政策“虽亦有之, 但相形之下, 远比重商思想和重商政策来得逊色。抑商的法律形同虚设, 重商、隆商才是历史的真相。”抑商政策的核心内容就是抑制富商豪民, 首先打击的是富商大贾, 其次是抑制中小商贩的人数过多。抑商政策中, 只有遏止农民经商、保障粮食生产是大多数王朝传承的政策。对私营商业完全抑制、排斥不行;单纯依靠不加管制会与国争利, 而且危害百姓。重农是封建社会历代的一贯政策, 抑商则并非贯彻始终。商鞅变法中的抑商政策, 目的是将商业的利益集中于国家之手, 指导思想是重官商、抑私商, 商鞅亲自主持统一度量衡, 也有保护商业运营的意义。汉武帝打击私商, 培养官商, 实行官商勾结;司马迁提出“故待农而食之, 虞而出之, 工而成之, 商而通之”、政府“故善者因之, 其次利导之, 其次教诲之, 其次整齐之, 最下与之争”。中唐以来,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宋朝王安石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而南宋以后, 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 经济政策相对宽松;明清时期, 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 徽商、晋商等商帮、遍布全国的大小商镇网络, 也不能反映出抑商政策。

(5) 西方重商主义:在15、16世纪的英法等国, 适应资本主义生长中对货币积累和扩大市场的需要而产生, 盛行于17世纪的欧洲,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逐渐被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取代。重商主义强调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认为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对外贸易, 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只有通过出超, 政府应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扮演积极的、保护主义的角色, 特别是使用关税保护小企业, 竭力进行海外扩张, 争夺海外贸易, 它促进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经济政策的启示:经济政策应符合经济规律, 顺应形势及时调整, 科学决策。注重经济规律与国家经济职能之间的关系, 经济比例要协调。政府应关注民生, 保持社会和谐。

7.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 后来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在南宋至元朝,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甚至在江南的一些地方, 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1) 经济重心处于北方的时期:从先秦时期以来到唐朝。

原因: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 人口集中, 交通便利, 技术进步, 政治中心等优势。表现:夏商周时期农业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自己地域作了较大的开发。秦汉时, 据《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载的18个经济区分布来看, 其中有13个在黄河流域,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如关中平原地区、关东地区:《史记》称:“关中之地, 于天下三分之一, 而人众不过什三, 然量其富, 什居其六。”从隋唐时期的农业进步、如北方水利、耕作技术、手工业中心、城市等均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地位。

(2) 经济重心处于南方。变化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南方开发较快时期———在中唐以后, 经济重心向南开始移动———宋朝时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实质过程已完成———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发展。表现:唐朝后期, 南方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北方有长安、洛阳等大城市, 而南方有“扬一益二”之称, 宋朝时南方除农业外, 纺织业发达, 商业繁荣, 出现了大批繁华城市, 宋朝江南人口已经占全国一半以上, 长江下游已经有“苏湖熟, 天下足”之称, 重要城市的分布重心东移南迁, 汴京、临安、广州、泉州、福州、成都成为重要的经济都会, 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十分繁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总和明显高于北方, 故宋代有所谓的“苏湖热, 天下足”、“苏常热, 天下足”之称, 明清以来, 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经济也发展起来, 有“湖广熟, 天下足”的民谚, 长江下游经济继续发展, 商业城市不断涌现, 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东南沿海的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如珠江流域的经济地位有了较大的发展。明代的南京、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的城市。原因:北方战祸多且持久、频繁, 如民族战争、军阀混战、安史之乱;南方则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大量劳动力, 并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北方自然条件变化, 相对恶劣,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如气候、地形等, 土地利用率高;水力资源充足;南方海外贸易发达, 并引进了大量农作物新品种。

(3) 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的启示: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外来先进劳动力和及时引进最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 (科学技术) ;正确的决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注意与环境发展相协调。从经济安全、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应追求经济的均衡发展, 实现区域的多元化。经济重心的变迁从农工商城市人口的分布、国家的行政区划分布、丝绸之路的变迁、人才的分布、文化教育的发达程度也都能体现。注重用生态史观、环境史学观来研究经济重心变迁, 关注历史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在人与自然之间既有和谐共生一面也有紧张对抗一面。

8.海陆丝绸之路的变迁

(1) 发展变迁:“丝绸之路”基本形成于汉朝, 有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之分, 其中陆上是始于汉唐帝国的首都长安 (今陕西西安) , 经河西走廊, 至安西分为南北两路, 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汉武帝平南越后, 即派使者从广州出发, 带领船队远航南海和印度洋, 经过东南亚, 横越孟加拉湾, 到达印度半岛的东南部, 抵达锡兰 (今斯里兰卡) 后返航, 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到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唐朝, 陆上“丝绸之路”极为繁荣, 9世纪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被以中国南方城市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随着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控制, 海上丝绸之路衰落。下图分别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宋元以来的外贸图的比对中, 能看到丝绸之路明显的变化, 如起点多样化, 有扬州, 广州, 西安等, 终点的延伸, 路更远、路线更繁杂、还能看到从陆路到海路的发展, 海陆丝绸之路都经历了曲折发展、衰落, 外贸商品从丝绸到瓷器、茶叶的变化等。

(2) 变迁的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汉唐经济迅速发展, 尤其是丝绸业的繁荣, 新的商业中心的兴起, 政府相对开明的政策, 国家的统一、民族关系的友好, 封建盛世的到来;唐朝的繁盛及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吸引了不同方向的国家与之开展交往, 西方的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想与东方的中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加强联系。丝绸相对轻便、不易破损, 陆上运输较为便捷。

(3)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政治原因: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唐朝与大食作战战败, 威望急剧下降;“安史之乱”, 国力迅速衰落;吐蕃乘机北上, 唐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北方的分裂, 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等, 导致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环境严重恶化。

经济原因: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 也加剧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随着造船及航海技术的提高, 为海上贸易提供了技术条件;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海上运输的周期和成本降低, 安全性提高。海上贸易成为国家财赋的重要来源之一, 政府重视。宋朝以来制瓷业的发展, 在外贸产品比例中上升。

主观因素:陆上丝绸之路也有自身的弱点, 而海上有自身的优点:交通安全问题, 海路不像陆路那样容易受别国家牵制, 可以自由通航。贸易的商品问题。陆上丝绸之路位于中国西北, 地处内陆,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 东南沿海是丝绸、瓷器、茶叶的生产基地, 又是造船、航海最发达的地区, 陆上丝绸之路远离商品产区, 而海上则相反。海上运输的运载量比骆驼之类的运输工具的运载量大, 而且运费低廉, 尤其运送陶瓷最为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问题。随着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与位于太平洋的国家贸易, 陆上丝绸之路根本无法办到, 而海路也能到达。中国沿海海岸线绵长, 有不少海港城市。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25题, 每题2分, 共50分)

1. (原创) 《吕氏春秋·审时》中记道:夫稼, 为之者人也, 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这反映出

A.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农业生产

B.强调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C.重视在农业生产中人的重要

D.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自然观

2. (改编) 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 在人事方面, 则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

A.自给自足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3. (改编)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 以备灾害, 还庐树桑, 菜如有畦, 瓜瓠果疏殖於疆易, 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

C.比例协调D.体系完备

4. (原创) 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的农业经营方式, 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或耕豪民之田, 见税什五”

C.“买陂田千余顷, 假贫民, 役使数千家”

D.“取人田自占, 给与农, 约熟归其半”

5. (原创) 下表为唐江南九州户数表 (单位:户) , 由此可知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经济得到一定开发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农业比工商业发达

6. (原创) 解读以下三幅示意图, 它们最有可能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B.海陆丝绸之路的变迁

C.重农抑商政策推行过程

D.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7. (原创) 秦汉时期, 编入国家户籍中的平民称为“齐民”。户籍中详载编户的姓名、年龄、籍贯、爵级、肤色、身长、家口、财产等。编户民口……未经允许, 不得迁徙。一旦丢掉户籍流亡, 被抓住后, 要罚做管家奴婢。该材料说明了

A.国家对户籍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控制

B.国家绝对禁止人口的流动

C.国家户籍管理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D.国家对户籍管理趋向松弛

8. (原创) 《项奎虎丘山诗》:“当时吴王剑, 砺光裂岩幽。”右图所示吴王剑虽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 但毫无锈蚀, 刃薄锋利, 被中外专家视为中国先秦兵器中的稀世珍宝。可谁也不知如何炼就, 即使使用最先进的现代技术也难复制。导致此种技艺失传的原因不包括

A.古代中国统治者不重视研究新技术

B.行业之间相互隔绝, 新技术难以推广

C.传统工艺过去只限于家族内部传承

D.“工官”制度局限了水准较高的手工技艺的服务范围

9. (原创) 史籍记载, 西汉初期, 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 煮海为盐, 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10. (原创) 司马迁极力推崇汉初的“海内为一,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经济措施, 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 其次利道之, 其次教诲之, 其次整齐之, 最下者与之争”。这反映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是

A.与民争利B.工商皆本

C.顺应自然D.政府干预

11. (改编) 日野开兰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 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 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

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C.市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D.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12. (原创) 西汉文帝前元元年 (前179) 规定:“年八十已上, 赐米人月一石, 肉二十斤, 酒五斗。其九十已上, 又赐帛人二匹, 絮三斤。公元619年, 唐政府颁布法令, 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 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 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 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突出反映汉唐时期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土地兼并得到抑制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D.百姓赋役负担减轻

13. (原创) 宋元时期, 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出现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这一景象说明中外交往中

A.在集市从事贸易的商人来自十个国家

B.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海港

C.众多的外国商人青睐中国的瓷器和茶叶

D.北宋政府在此设立供外商居住的蕃坊

14. (改编) 据记载, 南宋绍兴六年 (1136年) , 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 能招诱舶舟, 抽解物货, 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 补官有差。”阿拉伯商人蒲罗辛贩卖乳香达30万, 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 收息钱达98万, 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 赐予“公服履笏”。材料说明

A.海外贸易是为了满足达官贵人对奢侈品的需求

B.市舶司领班为了提高自己待遇而招徕外国货船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们崇尚洋货, 追求奢华

D.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5. (原创) 司马光曾说:“自古丰岁谷贱, 已自伤农, 官中更以免役及诸色钱督之, 则谷愈贱矣。平时一斗直百钱者, 不过直四五十文, 更急责之则直三二十矣。”这主要说明

A.宋朝时粮食价格波动大

B.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

C.政府政策对物价影响大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16. (原创) 古代社会一些官吏、文士、商贾、僧侣等出游, 特别重视和集中于城巿。这是因为城市

A.人口相对比较集中

B.人文和自然较好的结合

C.有比较完整的建筑群落

D.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

17. (原创) 明朝中后期, 民间对白银的需求增加, 西班牙与葡萄牙商人, 从拉丁美洲运来大量的白银, 日本也出口不少白银到中国。由此可见

A.明朝推行积极的开放政策

B.中国的白银产量不够民间需求

C.明朝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18. (原创) 仔细阅读下表, 有关表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商税对国家财政贡献增加

B.商业在经济比重中增大

C.商业贸易繁荣、利润丰厚

D.重农抑商政策不再推行

19. (原创)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苏州府风俗考》载:苏州“郡城之东, 皆习机业, 织文曰缎, 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计日受值。有他故, 则唤无主之匠代之, 曰‘唤代’ (一作‘唤找’) 。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工匠之间竞争相当激烈

B.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C.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20. (原创) 《清圣祖实录》载:“ (康熙) 向令开海贸易, 谓于闽粤边海民有益, 若此二省民用充阜, 财货流通, 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 非贫民所能, 富商大贾, 懋迁有无, 薄征其税, 不致累民, 可充闽粤兵饷, 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由此可知, 清初康熙“开海贸易”的主要目的

A.防止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B.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

D.增加税收来充实兵饷

21. (原创) 康熙五十六年 (1717年) , 广东碣石总兵陈昂请禁开教堂传教, 得到命准。其疏曰:“天主一教, 设自西洋, 今各省开堂聚众, 此辈居心叵测, 目下广州城内外尤多, 加以洋船所汇, 同类招引, 恐滋事端。乞循例严禁, 毋使滋蔓。”材料反映出清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出发点是

A.割断反清势力与内地联系

B.防范西方敌对势力的威胁

C.保护小农经济与商业贸易

D.保持治国政策的完整连续

22. (原创) 山西晋中地区有谚语道:“有儿开商店, 强如坐知县”;“良田万倾, 不抵日进分文”;“要想富, 庄稼带店铺”;“买卖兴隆把钱赚, 给个县官也不换”。《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 科第反在次者。”这些记载反映了

A.古代市民文化内容的丰富

B.商业发展冲击封建等级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实际已终止

D.中国古代官商勾结普遍存在

23. (原创) 近代徽州人胡适听说家乡绩溪准备编纂县志时, 说:“县志应该注重县里人移动转徙经商的分布与历史, 县志不能够只见小绩溪, 而不看见那更重要的‘大绩溪’, 若无那大绩溪, 小绩溪早已不成个局面。”这主要反映出他

A.注重真实地再现历史

B.关注当地人口的流动

C.认识到徽商贡献突出

D.认为编纂县志不合理

24. (原创) “乾隆年间取消船主造船数量限制之后, 许多船通常拥有四五十条大船。运盐船大者可承载百万余斤以上货物。他们或自行运货行销, 或出租船舶与商人运货。钱庄票号资金动辄数百万两白银以上。他们都业务庞大, 雇佣员工众多。山西从事与蒙古、俄罗斯贸易的商人, 一些大户所雇员工常有七八百人以至千人。”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1) 乾隆年间造船业发展迅速 (2) 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3) 晋商在乾隆年间实力强大 (4) 乾隆年间商品流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1) (2) B. (2) (3) (4)

C. (1) (2) (3) D. (1) (2) (3) (4)

25. (原创) 《史记·循吏列传》中所谓“循吏”是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官员, 与普通的“清官”“好官”大有不同。作为当时的一名“循吏”, 应具备的核心思想有

(1) “农本” (2) “教化” (3) “仁政” (4) “节用”

A. (1) (2) B. (1) (3)

C. (1) (3) (4) D. (2) (3) (4)

二、非选择题 (3题, 共50分)

26. (原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杭州) 自融和坊北到南坊, 谓之珠之市, 如遇买卖, 动以万数。……自大街及诸坊巷, 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 即无虚空之屋, 每日凌晨, 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 买卖热闹。

———吴自牧《梦梁录》

材料二唐朝时期全国人口在10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13处, 而北宋10万户以上的大城市约有40多个, 到宋徽宗崇宁年间则上升到50多个。

———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

材料三 (司马光指出) 夫农、工、商贾者, 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宋太祖建隆元年) 诏诸州勿得苛留行旅赍装, 除货币当输算外, 不得辄发箧搜索。

———马端临《文献通考》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4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在城市、乡村的其它表现。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 分析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 (10分)

(3) 宋史专家邓广铭称赞宋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在中国整个封建历史时期之内,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结合所学知识,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6分)

27. (原创) 下图分别为唐朝对外交通线示意图、宋朝海外交通示意图。对比下列两幅示意图, 指出图中信息的主要区别,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5分)

28. (改编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5分)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请评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主要变化。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B 6.A 7.A8.A 9.A 10.C 11.D 12.C 13.C 14.D15.C 16.B 17.C 18.D 19.B 20.B21.B 22.B 23.C 24.D 25.B

26. (1) 特点:买卖数额大;市坊分离局面被打破;出现晓市;商业大都市兴起。 (4分)

(2) 表现:出现交子;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4分)

原因:士人重视商业;政府保护商业发展, 严禁非法搜查商人。 (6分)

(3) 理解:宋代的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打破坊、市界限) ;宋代创立了理学, 后来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促进了商业发展和文化传播。 (6分)

27.区别:对外交通情况:唐朝是海陆并举;宋朝是海路发达。 (5分)

说明:唐朝国家统一, 北方经济发展, 南方得到开发, 国力强盛, 国际威望高, 保障了海陆交通的畅通。宋朝民族政权并立, 陆上丝绸之路衰落, 经济重心南移, 制瓷业、丝织、茶叶等生产发达, 造船、航海技术发达, 促进海路交通。 (10分)

28.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纺织业显著发展, 市镇经济繁荣, 工业生产专门化和规模化,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增加政府税收, 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带动农业生产商品化, 促进社会进步。 (15分)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篇9

笔者在简述水资源权属和回顾中国古代水运管理体制历史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古代水运制度的科层管理与治理效能,以及水运制度结构变迁过程中的成本选择,借以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理出中国古代水运管理模式的变迁轨迹。

1 水资源所有权安排与水运公共管理思想探源

水资源自身的经济特征与权属特性,是水资源国家所有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水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拥有很多复杂的自然属性和公共性表征。[2]水具有多元使用价值,如,生态用水因涉及社会生态利益,因此具有纯公共物品的特征;航运水资源则更多地体现为准公共品的特性,具有一定的外部性;而商业用水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私人产品的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劳动的过程。人们在进行河道疏浚、水土保持、农田灌溉等水利工程建设活动中,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也加入了人类的劳动生产过程,使水资源融进了价值因素。在中国古代,山川河沼均归国家所有,水资源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但实际上在当时的中国历史上并未形成完整的水权制度,完整的水权制度应该包括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3]

首先,国家在中央设置了比较系统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为实施国家水资源所有的思想提供了制度保证。《尚书》记载在舜的时期就设立了司空一职,专门负责平水土的事务,“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司空之事也”[4]此后《宋刑统》、《大元通制》、《大明律》、《大清律例》也在不断总结历代水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国家完善水资源管理立法的力度。通过国家制定法律制度以维护水资源国家所有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了官府统一规制的集权特性。[5]

我国古代水资源国家所有的思想,使水资源国家所有之路一直延伸到了今天[6]。事实上,科层的概念不仅仅用来描述存在层级结构的企业,在现代组织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科层作为与市场相对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而存在,它以等级严明、行政命令、强制协调等为共同结构特征。[7]

中国传统社会的集权体制和官僚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科层治理结构的具体表征。各官职体系中具有明显的等级设置和分工责任,在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环境下要求下级对上级和权威的服从,并且在刚性的传统体制下非人格化的政治思维也比较明显。这些特征在我国水运管理系统中同样存在:王权的代理人是各级官僚体系,具体的水运实践和水权管理都是由专门的水运官员以及地方官员组成的官僚体系来完成的,在中央政务决策和具体事务执行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各层次的跨行政区域的运河主管机制是水运正常运转的制度保证,无论是中央层面的都水监系统和河漕总督体系的设置,还是地方层面的行政官员配合兼理,都是整个政权官僚体系层级组织权力关系的重要内容。

杜希德(Twitchett)在《有关唐代灌溉事业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指出,河渠或运河之类的公共工程在本质上具有分权性质,中央政府的水部或其他水事部门只扮演有限的角色。[8]水运计划实际上大多由执行机构或地方政府的官员来完成,他们接受中央政策的控制,但是基本工作安排则更广泛地分布于各官僚层次中。古代中国从最初的水事官员设置发展到后来逐渐形成的一整套完备的执行机构,如,监督巡查官、征收监兑官、押运官、领运官、催趱官、监收官等等。中央或地方的各级官吏各司其职,并统一由中央的户部等统治决策层主管。河渠使、发运使、转运使的设置,标志着跨行政区域的运河主管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水运机制也具备科层的基本特征:运河航道公共所有,由国家投资建设与维护,水运实施的决策权由政府直接控制;具体的操作权由水利官僚体系的水运官员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员行使;各层级官僚上级对下级具有权力优先性,同层级间权力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在这一体系中私人权力较为薄弱,依存性较高。中央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普通民众之间构成了一种科层式的结构,中央决策机构拥有理论上全部剩余控制权,执行代理机构获得执行权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剩余控制权[9],而参与具体水运事务过程的运夫以及普通水运商民则只具有非完全保障收益权。水运科层式运行管理模式见图1。

在国家行政科层的管理机制下,水运绩效是由水运运转的有效性决定的。水运绩效、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可用式(1)表示

Wi=f(Ei,Τi,Si)(1)

式中:Wi为水运绩效;Ei为经济实力;Ti为技术水平;Si为制度环境;下标i为时间。

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水运工程要素的投入规模,而技术水平决定了工程投入的实际效率和水运过程中的运输效率,制度安排和组织形式则决定了水运管理的运转效能。官方水运物资主要涉及京畿供给、驻军薪俸和仓储调配,水运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经济状态和技术状态共同决定水运安全的最大产出水平。水运效能生产可能性曲线见图2。图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反映的是在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约束下两种安全产出组合的最大生产能力。现实实际生产能力a和最大生产能力往往不一致,而且通常会小于最大生产能力。因为实际生产能力是由制度结构状态决定的,制度结构状态影响实际生产能力点与最大生产能力点的接近或背离趋势。当函数关系中的自变量发生变化时,诸如,朝代的更迭对经济的破坏,或水运技术的进步,都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侧或外侧位移,由L曲线移至N曲线或M曲线,形成新的实际生产能力b点或c点。因此,水运的实际效能和水运的生产能力不但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相关,更与水运制度结构的运作模式和科层组织的管理效率相关。

3 官方水运制度结构变迁过程的成本选择模型

国家水运制度的维持和运行是建立在一定的成本基础之上的,而采取何种经营管理方式则与水运制度结构有关。古代水运模式经历了由官营河运向商办海运变迁的历史过程。官营河运模式需要大量的组织管理成本,其成本与官僚科层的复杂程度成正比例增长。在中国古代,科层架构是国家开展集体行动和实施集权管理的必然选择,科层组织形式在许多方面节约了个体联合和区域协调的高昂合作成本,但与此同时维持此结构正常运转所形成的较高管理成本也不可避免。而商办海运方式则具有一定的谈判或履约的合作成本。中国古代社会水运体制最初采取的官方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和后期出现的商办海运模式,都具有一定必然性。

由于科层结构自身的特性,其配置方式不同于市场配置方式,甚至两者相互排斥。在古代特定环境下,由国家负责决策、层级负责实施的行政方式是最为有效的。在古代,全国性市场尚未形成,国家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所需要的物资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取得,官营水运粮米物资制度应运而生。同时涉及公共水道维护和修治的集体活动也不可能由私域的个体来完成,而且水资源由于其多种用途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利益冲突,这些在客观上决定了政府主导的行政管理和配置方式更具优势。当科层机构的管理成本维持在较低水平的时候,行政方式可以使整个体系运作正常。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行政管理系统的管理成本不断上升,寻租行为和贪污现象使得层级间的权利控制成本越来越大,因此产生了将一定的竞争和市场因素引入科层机构的动力。而且,从动态的观点来看,伴随着时间、区间的扩展,即使在一个纯粹的科层系统里,也具有在原有的行政管理系统中融入越来越多市场成分的可能性。

维持科层治理结构需要付出管理成本,而市场性因素和竞争机制的引入会形成一种由社会付出的合作成本。图3为水运制度结构成本选择模型。展示此动态均衡模型首先需要定义模型的一些前提假设条件:①将水运制度治理结构定义为变量h,科层组织中的集权式管理越明显则h越大,层级化程度也就越高。随着h的增大,水运制度结构中商业成分或市场因素引入后,行政层级化程度有所降低;②水运制度结构中存在两大类型的交易成本,官方水运模式中科层组织管理的各种层级代理成本由Cd表示,商办海运模式中所形成的谈判和履约等合作成本由Cc表示;③总的管理成本CT表示为代理成本和合作成本之和。④代理成本Cd和合作成本Cc均是层级化程度h的函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Cd=F(hi);Cc=Η(hi)(2)h>0;Fh>0,Ηh<0;dFdh>0,dΗdh>0CΤ=Cd+Cc=F(hi)+Η(hi)(3)

min(CT)成本最小化的一阶条件是:C′T=0,即

CΤ=ΜCd+ΜCc=Fh+(-Ηh)=0(4)

式中:MCd为边际代理成本,是水运制度治理结构h的单调递增函数;MCc为边际合作成本,是水运制度治理结构h的单调递减函数。在水运制度结构成本选择模型中,两条边际曲线的交点h*是水运制度结构总治理成本的极小值点,也是治理结构的均衡点,各种影响代理成本和合作成本的因素,诸如对科层组织腐败和寻租行为的治理、合作参与者的履约能力以及制度环境与文化传统的潜在影响等等,都会使边际成本曲线的斜率发生变化。

4 结 论

水运制度结构治理过程的层级化管理形成了各种代理成本,在上下级官僚系统的决策实体与执行实体之间构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为了防止代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需要付出大量的由于对执行层级组织实施控制、监督和协调而产生的代理成本费用。水运制度结构治理过程中引入商业和市场因素,在降低层级代理成本的同时也会增加合作成本。实施层级化程度较高的科层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正效应。具有权威的决策实体可以为水运安全获得更多的政治保障,并且具有统一调剂资源和支配生产要素的优势,而且国家拥有技术力量和将其转化为更大规模效益的优势。[10]同时,国家官僚体系下的各级强制性执行机制为调解社会各层面的利益冲突提供制度保障。但是,科层治理结构在水运制度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负效应,科层化水运组织在长期的控制中容易造成整个管理体制的运行僵化和执行扭曲,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因素和民船商业资本的引入和产生提供了动力源和可能性。

摘要: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古代集运式水运制度的管理思维,指出,中国古代的水运制度结构与国家治理结构密切相关,水道运输体系上的公共水权是由国家科层式行政系统实施管理的,科层机制与市场因素的融合引起水运制度结构的变迁;在历史的结构变迁过程中,水运制度的维持和运行产生了管理成本和合作成本的权衡博弈,并形成了最终的制度结构特征。

关键词:水运制度,管理模式,制度变迁

参考文献

[1] 胡振鹏,傅春,王先甲.水资源产权配置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杨美丽,胡继连,吕广宙.论水资源的资产属性与资产化管理[J].山东社会科学,2002(3):31 34.

[3] 才惠莲.中国水权制度的历史特点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4(5):27.

[4] 宁立波,靳孟贵.我国古代水权制度变迁分析[J].水利经济,2004,22(6):8 11.

[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历史的探索与研究[C]//水利史研究文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6] LAKE D A.Anarchy,hierarchy, and the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J].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96,50(1):1 33.

[7] WEBER K.Hierarchy amidst anarchy: a transaction costs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997,41:321 340.

[8] 杨联.国史探微[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9] 王亚华.水权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水生园林植物下一篇:新时期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