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孝顺的人物故事

2024-08-21

中国古代孝顺的人物故事(精选13篇)

中国古代孝顺的人物故事 篇1

张良是我国古代两汉初期的一位大臣,年少时曾在下邳(今江苏邳县南)居住。

有一天,张良闲来无事,便信步出游。当他走到下邳桥的时候,看见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老人站立在桥头,老人的衣着打扮像一个贫苦的人,似乎在等待什么人的到来。张良走过老人身边时,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脱落,掉在桥下,然后指着张良说:“孩子!到桥下把我的鞋子取上来。”

听着这无礼的要求,张一股怒火直往上窜,想:“我与你一点不认识,凭什么要我给你拾鞋?”但当他想到老人年岁已大,身体不灵便,下侨取鞋有困难时,便强压着怒火,到桥下为老人取来了鞋子。看着张良拿着鞋子走上桥来,老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慢慢地伸出脚,对张良说:“把鞋给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为他拾了鞋,好人做到底,穿鞋就穿鞋吧!”于是,张良挺直身跪在地上,小心地把鞋穿在老人脚上。

老人看着张良哈哈大笑,一句话没说,转身而去。老人奇怪的行为,使张良大吃一惊,他看着老人去的身影,一点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谁知,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回来了,说:“你这孩子,还值得我来教导,你在五天后天刚亮时,到这儿来等我。”张良对老人的行为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恭敬地跪下来说:“是!” 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急急忙忙向下邳桥赶去,谁知老人已早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生气地说:“和老人相约,反而比老人晚到,这怎么能行呢?过五天你早点来等我!”说完,就走了。又过了五天,天还未亮,张良早早起了床,向下邳桥奔去。老人又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大怒,说“怎么又迟到了?过五天再早一点儿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想:“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迟到了。”

于是,半夜时分已等候在桥头了。过了一会儿老人步履蹒中山地走了。张良急忙上前扶住老人,老人看见张良早早来了,露出了笑容,说:“年轻人就应该如此!”他拿出一卷书说:“这是一本世上少有的奇书,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的年轻人来传授,现在我把它传给你!读了它,你就会有远大的谋略,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

张良深深谢过老人,接过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回去以后,张良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增长了不少的才智。后来,张良协助刘邦开创了汉朝,立了大功劳,在历史上留下了“张良拾鞋”这一段佳话。

中国古代孝顺的人物故事 篇2

隐逸一开始是一些有文化修养的人由于对社会不满对政治不满而又无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济世平乱, 于是就采取了一种逃避的处理方法。这些个性清高的知识分子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随着历史的发展, 这些隐逸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和观念不断传播, 更多的文人采取了这种处世方式。与隐逸思想密不可分的是道家、儒家、禅宗思想, 这三家思想在隐逸思想的建构、传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隐逸从一种行为转变成一种文化,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种审美文化, 这种审美文化又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等众多方面。

隐逸思想的显著特点就是崇尚自然、柔弱处世, 隐逸思想表现在人格精神上, 是一种以追求精神自由和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为最高境界的思想, 也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思想, 因为这种对于精神的自由的追求是文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无可奈何造成的。隐逸思想表现在行为上, 就是文人消极被动地逃避和抛弃现实。

隐逸思想是由多家思想建构起来的, 其中道家的思想占主导地位, 但是用儒家思想中的“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的言论概括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更加确切。在古代真正完全隐居的隐士是很少的, 因为一旦完全隐居, 与时世一点联系都没有, 那么这些人的一切都不会为人所知。我们现在所知晓的隐逸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画坛文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这几类文人表现出来的:一是隐居但是不全隐的隐士 (如黄公望、倪瓒) , 二是隐居于都市园林的文人 (如苏轼、米芾) , 三是有隐逸思想并推崇隐逸思想的文人或仕人 (如董其昌) 。由于在思想上接受了隐逸思想, 他们的思想意识都比较偏爱淡泊、柔弱的风格, 而这也直接反映在他们的绘画及文艺作品中。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山水花鸟画的巨大成就下显得黯然失色许多, 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 如自然题材更易于表现画家追求自由的心灵, 而人物题材却很难表现自然;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手法是线条, 线条在人物的造型上虽有优势, 但难以达到中国古代画家表情达意的要求;对社会政治的不满使得画家对现实失去信心, 而不再关注社会人文, 转向自然。多种因素使得大批的画家进行山水花鸟画的创作, 而进行人物画的却少之又少。虽然如此, 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画画家身上看出隐逸思想的影响。

(一)

李公麟是继吴道子之后的一位有卓越成就的人物画家, 也是宋代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潘天寿先生认为:“李公麟即为当时白描人物之魁首。”李公麟早年曾做官, 后隐居于龙眠山, 专于绘画, 参悟佛道, 与苏轼、黄庭坚等文人交往甚密。李公麟继承了吴道子的“淡装”风格, 继而创“白描”画法, 只用线条不加赋彩的画法, 重在以线条表达人物的神情与气韵。李公麟先是以画马而闻名的, 但受佛家禅学的影响, 转为专心于人物释道画。李公麟画人物往往不拘泥于人物的外形, 而是自己观察外物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灵, 从而处处显出禅宗对于主观内心的关注, 如他自己所说:“吾作画, 如骚人赋诗, 咏吟表情而已……”“绘画不是为了‘象形’而是要抒情, 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被李公麟摆在艺术创作首位”。李公麟的不求形的观点和当时苏轼的文人画思想相合。但李公麟毕竟还是继承吴道子而来, 又是画人物画, 与苏轼等人的文人画相比显得文人气不足, 还带有院体画严谨的气息, 从他的《维摩诘图》等作品中我们可以见出。李公麟的卓越之处就在于于工整中显出洒脱、飘逸之文人气, 使作品率真简易。李公麟的作品《西园雅集图》描绘的是一些文人聚集于西园作画吟诗论道的场面。且不论该情景是是否作者虚拟的, 该画都鲜明地表现出了当时文人闲居的悠然状态, 和作者对这种状态的推崇。可以说李公麟不仅继承了吴道子的传统精神与技法, 更重要的是他接受了文人画之风, 开创了宋代人物画的平易简淡的风格。

(二)

梁楷早年是师李公麟、武宗元一派的精细人物画的, 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梁楷本性豪放旷达, 后来参禅, 深得禅宗旨趣, 进而开始追求一种淋漓潇洒的大写意画风。传统的中国人物画都是以线勾出造型结构, 而后赋以色彩, 水墨表现依附于用笔, 强调了线条的韵味。而在梁楷的泼墨人物画中, 精致的线条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豪放淋漓的笔墨, 强调了水墨的韵味。梁楷生活的宋代正是文人画发展壮大的上升期, 提倡淡、简, 他的泼墨人物画就显示出了文人画尚简的倾向, 他把前人用以表现山水花鸟的笔墨形式用于表现人物, 意在写神, 有意简化淡化人物的造型。“梁楷, 东平相义之后, 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 师贾师古。描写飘逸, 青出于蓝。……院人见其精妙之笔, 无不敬伏。但传于世者皆草草, 谓之减笔” (《图绘宝鉴》) 。梁楷的减笔人物画之减不仅体现在其笔墨的使用上, 还表现在其所画的人物形象上。就其代表性作品《泼墨仙人图》来说, 画中刻画了一个缩头耸肩、半醉半醒、袒胸露乳、步履蹒跚的仙人形象。这一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丑陋的, 而在梁楷画中却是一个不受世俗束缚、潇洒、悠闲自得的快乐的形象, 这也正是禅宗人生哲学中超越现实直达人心自由境界的表现。到南宋后期, 便出现了许多以禅宗散圣为题材的人物画作品, 这些画中的任务多为衣衫褴褛、形象疯癫的人物, 这是依禅宗的审美取向而作的作品。

(三)

陈洪绶是明清之际以人物画驰名于世的画家, 他一生身世坎坷, 但坎坷的经历却激发了他的艺术激情, 并使他的艺术作品具有了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色。陈洪绶青年时, 明王朝内忧外患日甚一日, 心怀天下的陈洪绶希望自己可以救世报国, 便进京以求取功名, 但由于朝廷的昏庸, 陈洪绶的抱负一次次落空。不幸的遭遇使他形成了愤事不羁的个性, 而同时陈洪绶又是一个刚正不阿、拥有淡泊宁静的胸襟的人。在绘画方面陈洪绶幼年时就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 是个天才画家, 十岁时就拜孙杖、蓝英为师, 十几岁时就有人购买他的作品, 后来与蓝英、吴彬、丁云鹏三人并称“明末四大怪杰”。陈洪绶从小就迷恋晋唐的艺术, 对古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专心研究仔细临摹, 对李公麟尤其崇高, 对其作品更是了然于胸。他对古人的学习不是停留在模仿阶段, 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他师古人艺术作品中的内在品质, 不拘于成法, 在继承的同时又突破前人, 开创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热爱传统、继承传统又突破传统中, 陈洪绶建构了自己的“高古奇骇”的画风。“陈洪绶的高古境界, 是返朴归真的思想境界, 是老子庄子所谓复朴、素朴、纯素、法天贵真的境界”。他的这种画风主要表现在他的奇特的人物造型, 还有沉稳洒脱的人物线条。他的人物造型十分夸张, 面部和形体都失掉正常的比例, 加长的面部、头大身小的形象都是陈洪绶突破传统而得的。在陈洪绶的《归去来图》中, 陶渊明的形象就因与众不同的比例而显得超跋洒脱, 既不失其孤高、虚静、澹泊的隐逸气质, 又显得神态怡然。陈洪绶人物画的线条更是奇绝千古。他的衣纹的勾勒大都成弧线, 圆润飘逸, 对晋唐古画的深刻研习使得陈洪绶的线条中显出超人的功底。线条时而流畅飘逸, 时而苍老古拙, 又都能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人物的外在风貌和内在气质。在《归去来图》中, 陶渊明的衣纹突出了陶渊明的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人物性情。陈洪绶还有一些艺术水平很高的版画作品流传于世, 如《九歌人物图》《屈子行吟图》《水浒叶子》等。他的版画作品多是刚硬的线条, 粗壮有力, 显示出浓重的金石气。无论是人物画还是版画, 陈洪绶的艺术始终贯穿着高古的气息,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对于现实的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过程和他本人的淡泊的心境。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荟萃 篇3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四凶(同时也是指共工,獾兜,三苗与鲧),也就是四大魔兽,分别是:饕餮,浑沌,穷奇和木寿杌。

饕餮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钅句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号鸟,是食人。”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号鸟即是指饕餮。《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对比一下DOMO绘制的饕餮,看看是不是和古书上记载的一样。

后来,饕餮变成了图腾,刻于各种祭祀用的器皿之上。《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殷周时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双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或嘴巴紧锁。则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象狗爪或虎爪。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因富贪欲故后世喻贪婪之人为“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穷奇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虫胃毛,名曰穷奇。狗,是食人。”另外一种说法说穷奇是神名,《淮南子·形训》:“穷奇,广莫风之所生也。”高诱注曰:“穷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两龙,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岛上全身火红,状如牛的怪兽就是穷奇。

后来“穷奇”用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木寿杌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两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木寿杌。”另有一说是神名,《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木寿杌次于丕山。”另外有一本战国时的书名叫《木寿杌》是专门记载楚史的史书。后来“木寿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木寿杌。”

浑沌

浑沌,即浑敦。其状如犬,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无五脏,行走而足不开。

浑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章炳麟在《新方言·释言》中说,“浑沌”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混蛋。

另有说法是浑沌是獾兜死后的怨气所化,穷奇是共工死后的怨气所化,木寿杌是鲧死后的怨气所化,饕餮是三苗死后的怨气所化。

盘古

汉族创世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巨人。但在中国神话系统中的地位无法与上古初代神的女娲伏羲等退位神相比较,因为盘古开天地的说法是在汉以后才出现的,可以确定这是一位接受外族创世神话影响产生的上古神。三国吴徐整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盘古鸡蛋说和垂死化生说,描述了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与天地一同生长,并最终化生万物的故事。明人周游《开辟衍绎通俗志传》中则补充了非常华丽壮烈的盘古用工具开天辟地累死化生的剧情,形成了目前流行于世的盘古开天辟地说。根据《述异记》的说法,盘古氏墓在南海,被认为是后世追葬盘古之魂的地方。天之痕中所遭遇沉睡中的盘古大神,是否就是归葬南海的盘古之魂呢?

太白金星

太白即金星,又称“白帝子”,是天边启明星的神格化人物。为道教神,据《七曜禳灾法》描述最初的形象是穿着黄色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性神,明以后形象变化为老迈年长的白须老者,手中持一柄光净柔软的拂尘,人道修远神格清高,时常出现在一些有影响的古典小说中,最著名的是《西游记》,但多不被尊敬重视,最近的八流电视剧更有侮辱其存在的不良情节。同为太白星神的还有《唐逸史》中提到与孙思邈交游亲近的太白酒星,他们是四位游历在蜀地豪饮而健谈的奇仙。《广异记》中也提到了一位同样在四川出没,自称“太白山神”的能召唤神虎的老人。

九天玄女

又称“玄女”、“元女”,根据《诗经·商颂·玄鸟》的记载,它最先的形象是商人的始祖玄鸟,之后的《史记·殷本纪》中提到殷商的祖先是由其母吞食玄鸟蛋而出生,更理性地解释了商人崇拜玄鸟图腾的原因。宋《云笈七签·九天玄女传》完善女神传说,称她于黄帝与蚩尤大战受困时,受老师圣母元君派遣,下降黄帝之侧以行帮助,终于使黄帝击败蚩尤,玄女有功于社稷,便被尊奉为女神。后世因玄女辖制“中天、羡天、从天、昊天、苍天、廓天、咸天、上天、成天”九天,故称她“九天玄女”,女神在得到道教吸收接受专奉后崇拜甚广,宋以后多次出现在古典神怪小说中,著名的有《水浒传》、《大宋宣和遗事》、《女仙外史》、《薛仁贵征东》等等。但目前民间供奉九天玄女最专注的原因不是因为女神本身拥有的兵法智慧,而多是祈求送子护生。

北斗星君

原本是将天空中被称为“大熊星座”的星群神格化的复合式神祗团体。根据《河图帝览嬉》的说法只是掌握爵禄富贵收成丰歉的星斗,但是被早期道教吸收后,形成了“北斗注死,南斗注生”的说法。北斗星君受命听取天下人功劳过失,并因之决定其人寿数际遇,对于民间来说是行使莫大权力地位非常重要的神灵,因此自古以来泰山上供奉北斗星君的香火长盛不衰,是别的神灵难以比拟的,想来是类同人间高官显爵般的存在吧?而与人间权贵官职浮动类似的是,在众多文献中,北斗星君的具体身份始终没有确定,《河图始开图》称“黄帝名轩辕,北斗神也。”《云笈七签》则说北斗君是江夏人,叫伯大万,又说北斗君是江夏人陈奉常,字百万。《真灵位业图》则说北斗君是周武王。目前华丽连载接近尾声的《封神演义》的原著中则安排黄飞虎的第三子黄天祥被封为北斗星君!

风伯

最早的风神被称为箕星或箕伯,《风俗通》中称“风师者箕星也。箕主簸扬,能致风气,故称箕伯。”但在楚地则自古以鹿身雀头的神秘怪兽飞廉为风伯,《水经注》称飞廉以善于行走而为纣王效力,周武王击败了纣王,飞廉殉国自杀,天帝为他的忠诚感动,用石棺掩埋他,并使他成为风神。汉以后飞廉与箕伯逐渐融合,并由民间人格化,形成了“白须老翁,左手持轮,右手执 笔疌 ,若扇轮状”的固定塑像帽。唐以后,因风伯的主要职能是配合雷神、雨神帮助万物生长,所以受到历代君主的虔诚祭祀。然而风伯也常以飓风过境毁坏屋舍伤害人命,形成自然灾害,因此被视为凶神。民间传说中常以女性形象出现的风神“封姨”,就主要体现了风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中提到羿将狂暴伤害人民的风伯捆绑在青邱之泽为民除害的故事,倒是不免令人想起赛特寻找神器救助被困雷神的细节。

雨师

在传说中常常和风伯一起出现。曾是黄帝的属臣,《韩非子·十过》称:“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但之后则随同蚩尤与黄帝作战,《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蚩尤败退之后,雨师是司雨之神,但不能确认其究竟为谁。《楚辞》中称雨师名“玄冥”、“萍翳”、“屏翳”,《抱朴子》则说“山中辰日有自称雨师者,龙也。”而《搜神记》说“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至高辛时,复为雨师,游人间。今之雨师本是焉。”世间流传种种说法繁多,甚至有称卫公李靖为雨师者,虽然显得荒谬,但足以看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民间对于作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降水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地支之中“丑”之神为雨师,所以民间往往在己丑日祭祀雨师。

上元夫人

介绍典籍缺乏,实际是好道狂热神怪变异的汉武帝创作的遇仙故事人物之一,根据《汉武内传》记载:在汉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上元夫人受西王母邀请降临在汉宫,传授武帝修仙成道的方法,夫人是一位年纪在三十岁上下高贵端庄优雅的女仙,她指出武帝胎性(先天秉性)暴、淫、奢、酷、贼是成仙的大碍,必须首先破除五性才能成道。汉宣帝地节四年,上元夫人又和王母一起降临在勾曲山金坛之陵华阳天宫,这次她将四部仙书传授给二茅君,二茅君因此成仙。根据武帝的说法,上元夫人是道君弟子,三天真皇的母亲,统领十万玉女之笈,在女仙中的地位仅次于西王母。不过得到承认的道教典籍中并没有这位夫人的位置。可以想象如果后世有好事的君主追随武帝的变怪,吹嘘武帝的死后成仙,那么上元夫人得到承认也绝不仅仅是在一个典籍渺没的范围内啊。

刑天

传说中炎帝的属臣,根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在与黄帝交战失败后,遭受斩首之刑,埋葬在常羊山。他怨愤而不肯屈服,精神不灭以残缺的身体复活,由于没有头颅,他以乳头为眼睛,肚脐为嘴巴,依然手持盾牌和板斧挥舞追逐。后世有清袁枚《续子不语》中描述王谦光海上漂流遭遇刑天氏之国的故事。近代学者则有认为刑天是炎帝的军神,更指其断首而言犹如关羽断首后同周通言。

黑白无常

阴间鬼卒中地位较高者,通常结伴出现前往拘拿生者魂魄。白无常白衣白帽,手持芭蕉扇,神态高慢,他负责给死者下拘捕令(命票)宣告死者生命已尽。黑无常黑衣黑帽,手拿淬铁索,神情躲闪,他负责拘拿死者的灵魂。他们虽然都面色僵白,口舌鲜红,并常将舌头拖在嘴外,披散头发,但因为他们有了解生者福禄的能力,所以通常被认为会对富贵者低头,并回避福禄高贵的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相貌被太多人熟知,明清以来文学作品中更习惯安排类似凡人的无常鬼卒进行拘拿活动。

氐人族

传说是炎帝后裔,所有记载都出自《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南经》称“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面而鱼身,无足。”不过很明显,天之痕里面氐人族是在建木的东北,这个令人有一大滴冷汗。《大荒西经》则说炎帝的孙子灵恝生了互人,互人就是氐人,他们可以上下于天。始终难以理解他们是如何能做到上下于天,而且所谓人面鱼身,外貌更可能是人面鱼而不是人鱼。

娥皇女英

湘水女神,被认为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最早的传说始于汉代,《史记·五帝本纪》称:“尧以二女妻舜。”确定两位夫人名字是在刘向《列女传》中,完善了娥皇女英帮助丈夫舜确定王位,并在舜巡游天下病死苍梧时,双双投身湘江以死殉夫,成为湘水之神的故事。后世一般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娥皇女英如此的美丽忠贞,又留下了浪漫凄婉的血泪斑斑湘妃竹以为纪念,因此虽然只是地域性神灵,在文学的世界却有不输其他任何女神的声名和出现率。

嫦娥

传说中永远的月宫仙子,又称虚上夫人,月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塑造出的一位无可替代的集美丽、孤独、高贵、清雅、神秘、哀怨等气质于一身的女神。实际却是由生育了十二个月亮的帝俊之妃常仪(常羲)演变而来,仪、娥古可同声通用,所以常仪被认为就是常娥。由于嫦娥抛弃丈夫逃离家庭的行为并不被旧时代道德所容忍,汉以来常将这位美人诬蔑为丑陋的蟾蜍,《淮南子》更断言嫦娥就是因为偷窃了神药飞升月宫,才变成了蟾蜍。但是想来道德宽松是一种必然的潮流,后世对这位舍弃丈夫的女神更多的是在羡慕中充满了关爱的遐想,不仅为安慰她居住的清冷安排了陪伴的玉兔,还增添了一个学仙有过的吴刚,甚至还反复编造她谪降人间续写姻缘的浪漫华丽冒险故事。其事迹参看《西游记》、《女仙外史》、《聊斋志异》等,剧情绝不亚于国产RPG。

天仙

道教专有名词,一般指居于天界能举形飞升的神仙。根据《仙术秘库》和《抱朴子》对仙的划分,天仙都位列第一等。可以确认这是道术高深修行深厚拥有崇高神格的仙人阶级,原本没有特别的性别区分,但是汉以后受《汉武帝内传》描述的影响,一般人习惯将天仙看作侍奉在西王母身边美丽超凡的女性。值得一提的是天仙由于本身神格高贵,直接插手过问凡人琐事的情况很少发生。并且由于凡人能够坚持修行得证这一品格者甚少,因此后世往往以东王公和西王母之血族后裔看作天生天仙。

地仙

根据葛洪《抱朴子》划分,地仙位列第二等,这是一个能够畅游名山大川的仙人阶级。《正统道藏》中记载葛洪的弟子黄野人因为得到师父的一粒仙丹成为地仙,此后就生活在罗浮山中,常做月下高歌。地仙通常被任命管理道教遍布神州各地共100处的洞天福地,他们有机会通过长期艰苦修行成为天仙,但是限于最重要的资质,很少听说有地仙成为天仙。《西游记》中的镇元大仙作为地仙之祖,具有强大的实力,但是性格不好。

雪女

中原文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雪女,可能是由于地域区间并不常遭遇雪害的缘故。俗称雪山女的女仙是广德祠山神张大帝的女儿,根据《清嘉录》的记载,每年二月初八是张大帝的生日,此前后数日,地方上必然遭遇风雨,引起气温下降,这被认为是张大帝女儿风山女、雪山女归省所致。所以当地有“张大帝吃冻狗肉”的俗谚。另有一位著名的雪山女神,被称为“喜玛拉雅山女儿”的帕尔瓦蒂,她和丈夫湿婆神居住在吉罗娑山上,是一位神力高强美艳绝伦的女神。

蚕女

据传大本营在四川的蚕神,被称为“马头娘”,雏形是《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在欧丝之野树上欧丝的女子,因为《荀子》中提出蚕的头部类似马头,后世便借此附会了蚕马的传说,《搜神记》中写上古时有女子牵挂外出远征没有消息的父亲,便对家里的马戏言如果马能迎回父亲她便下嫁,结果有灵性的马果然接回了女子的父亲,并因女子不能兑现承诺而愤怒跳跃,女子的父亲便杀死马,将马皮放在庭中。马仍英灵不灭,一日突然卷起女子而去,父亲久寻不着,终于只能在大树枝上看到化身为蚕的女儿。故事题材冷辟大胆(人兽恋),剧情悲惨哀怨,但在《搜神记》一片冷静清晰克制的笔调中无丝毫洒狗血的感觉,偏偏后来有人继续附会,给故事安置上蚕女骑此马飞降拜别父母,并称自己以孝义被太上授九宫仙嫔的结局(事见《原化传拾遗》),令人颇感无趣,尤其所谓旧有蚕姑庙香火鼎盛,冠绝德阳,实在更是无从可考的说法了。

开明兽

昆仑山守护神(天兽),感觉是天界守门的某种动物,总之是神格低下的精兽。《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巨大的昆仑有九道门,守门的就是开明兽,它们身体像巨大的老虎,有九个头并且长着人脸,但是表情肃穆,始终瞪大眼睛环视昆仑,不让任何异常生物进入昆仑,保护了昆仑的和平安宁。《竹书纪年》则称开明兽是服侍西王母的灵兽,拥有洞察万物预卜未来的能力,每当西王母和东王公出巡,开明兽就在前引导,甚至亲自为主人驱动花车,因此得到了西王母的喜爱。

獬豸

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的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

陆吾

昆仑山神。《山海经·西次三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它的样貌是长着九条尾巴的虎身顶着一颗拥有锐利目光的人头,它的职责是管理天之九部和天帝园圃的时节。根据郭璞的注解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陆吾的神格较高,除了掌管天界九个区域的界限之外,能够料理天神花园的时节(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气候魔法了吧),因此它绝不是园丁,而是类似中央空调随时调节气温的存在。

奢比

或称“奢比尸”,半人半兽的怪物,《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它是神,长着人的头颅和野兽的身体,一对大耳朵上戴着两条青蛇,名字叫奢比尸。《山海经·海外东经》肯定了这种描述,并且提到奢比之尸或者就是肝榆之尸。

相柳

又称相繇,上古凶神,特长是放毒水污染环境。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相柳蛇身九头,巨大得能同时在九座山头吃东西,它不断呕吐毒液形成水味苦涩的恶臭沼泽,发出的臭味甚至能杀死路过的飞禽走兽。它随同共工发洪水伤害百姓,半途遭遇一心治水的禹,共工不能战胜禹惨遭流放监禁。相柳继承共工遗志继续作怪,禹便杀死相柳,但是相柳的血液腥臭,流淌过的土地五谷不生,弥留时流出的口水更形成了巨大毒液沼泽,禹三次填平沼泽却三次塌陷,只好开辟整理为干净的大水池并为众天帝在池边建造宫殿楼阁,称为众帝之台。繇和柳一声之转,在《山海经》中出现的相柳和相繇事迹又基本相同,因此可以认同郭璞的说法,相柳就是相繇。

九尾狐

中国古代孝顺的人物故事 篇4

一打开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我熟悉的大禹治水讲到了东周列国,从秦统一天下讲到了繁华的大唐盛世,从靖康之耻讲到了郑和下西洋,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讲到了武昌起义……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晏子使楚,说的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用他的机智,巧妙回击了楚王,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书圣王羲之从小喜欢写字,连走路的时候也用手指比划着练字,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书法家,写出了代表中华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兰亭集序》,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十分喜爱文学,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特别是作词方面,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好词,这两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希望能成为像他们那样有才华的人,书中我最崇敬的是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一首《正气歌》千古流芳,爸爸说这样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古代孝顺的人物故事 篇5

1931年,他因积极抗日反对蒋介石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实际上是被夺取军权,防止抗日。可他到了美国就接二连三受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很多人歧视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一天,他往国内寄衣物,而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他顿时怒不可遏,刚要发作,陪同人劝到:“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了就可受到礼遇。”他当场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了一块木板,用毛笔写上“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仔细地在下面注上英文,将其挂在胸前。他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外国人,显现着中华民族的尊严。

1934年,他被国民党逮捕,面对“立时枪决”的命令,他平静地向敌人要来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下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揭露了蒋介石的种.种罪行,在给夫人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接着,他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以地作纸,枯枝为笔,写下了一首感天动地、浩然正气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然后他声色俱厉地对执行官喝令:“我为抗日而死,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死后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他坐定后,又喝道:“到前面开枪!共产党要死得光明正大,决不能在背后挨枪,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特务在他面前颤抖着举起枪时,他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革命万岁!”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短 篇6

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中国古代孝顺的人物故事 篇7

关键词:人物画,传神,主体,兴趣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涵养美感, 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 培养人文精神, 完善人格。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 高考压力、设备条件等) , 美术学科往往被习惯性地称为“小学科”“副科”。因此, 学生对美术课很不感兴趣。往往是台上的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 台下的学生听得筋疲力尽、昏昏欲睡。这种单一的讲授教学方式使课堂常常陷入一种烦闷、缺乏朝气的尴尬状态。面对严峻的现状, 怎样使美术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达到“有效教学”并高质量地完成素质教育赋予美术学科的任务呢? 我在《中国古代人物画》鉴赏这一节作了些探索、尝试。

一、调整内容, 突出重点

中国古代人物画是中国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画科。这一章节理论性很强。要学会鉴赏中国古代人物画, 首先要领悟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传神论”。中国绘画美学的传神论, 强调以形传神。传神是目的, 写形是手段。这种美学观念体现在传统人物画的造型上, 形成一种主客体融和无间的意象艺术精神和审美特色。写形为传神, 形可以是“不似之似”, 或在“似与不似之间”, 甚至可以“遗形取神”; 也可以极似, “似”与“不似”均离不开观念和形式语言的处理。凭学生已有的知识还不能深入理解这些理论。此外, 这一节内容多, 年代跨度大, 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展开介绍有一定难度。为此, 我在内容的侧重点上进行了调整, 把人物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缩短, 略讲一下, 避免学生厌烦, 另外在课程内容顺序上也进行调整, 把古代人物画的分类, 技法摆到前面上, 而把人物画的特点放在后讲。

二、教师下水, 示范指导

讲绘画技法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拿出了课前我自己画的两张有代表性的工笔画和写意画。课本上的作品固然是经典, 但是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听说是老师自己画的, 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 很想看看老师的画画水平, 部分活跃的同学还要求到台上细看。然后, 我就边介绍课本知识, 边演示技法, 也请有兴趣的学生上来画。这样一下子把全班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他们说在宣纸上作画的感觉非常的奇妙。

三、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学生完全进入角色, 就为下面的作品欣赏营造了很好的氛围。此时, 我邀请4位同学到黑板上临摹课本上4个不同角色的人物进行审美创作体验, 其他同学认真阅读课本, 感受、分析、评价作品。4人一组, 集体讨论、交流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 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内容, 时间10分钟。10分钟之后, 由台下的同学对台上的同学进行小组集体评议。这一环节是课堂的关键, 学生的兴趣达到了极点, 课堂气氛活跃, 争论较为激烈。第一个同学临的是唐代阎立本《古帝王图卷》中的晋武帝司马炎。我先问大家这位同学画的好不好。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什么地方好呢? 什么地方又不好呢? 我分别请下面的小组代表来评议。有的小组说好, 因为表情画的像; 有的小组说不好, 因为形画的不准; 其他小组有认同的有否定的。总之, 没有一个同学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或者做它作业的。绝对的统一, 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使其产生沮丧的情绪, 丧失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在他们七嘴八舌评议之声中, 我并没有否定他们的评价, 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接下来我自主的给这四位同学打了分。然后, 就有同学问为什么打这么高, 又为什么打那么低了之类的问题。而我则欲擒故纵, 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四、补充故事, 拓宽视野

经典的绘画连接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我经常以故事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故事之中配有旋律优美、节奏清晰的中国古典音乐, 营造一种宁静、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据说当年江宁的瓦棺寺刚刚建成, 在开光之前, 众僧设会求助施舍捐款, 豪门望族的捐款最多也没有超过十万钱的, 人称“三绝”的六朝著名画家顾恺之竟张口认了百万钱的捐款。人民知道顾恺之的财力有限, 都以为他只是说说大话而已。顾恺之却很认真, 他要寺僧们为他准备一堵墙, 便关起门来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墙上画了一幅维摩诘的像。当画到点眼睛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 他对寺僧们说: 第一天来观看的须捐钱十万, 第二天五万, 第三天则可以随意布施。当大门打开, 一幅光彩夺目的画呈现在眼前时, 捐钱观画的人纷至沓来, 顷刻间便捐得钱百万, 轰动一时。接下来, 还没等我说, 反应快的学生便开始喊了起来, 高分的同学眼睛画得好。于是, 我趁机总结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中国古代人物画不仅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 而是更着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 即“传神”。“传神之难在目, 传神写形都在阿堵中”, “阿堵”即“眼睛”, 从顾恺之的维摩诘像的故事, 我们可以知道顾恺之的画形神兼备, 最后落在眼睛上。画得好的同学是因为 他们抓住了最能体 现人物神情的———眼睛。“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中”正是此意。

在此基础上,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 加深对“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中”的理解, 我还选取了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欣赏, 并提示学生把作品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和判断作品意蕴的活动, 观察与感受画中主人公韩熙载眼神、手势、身姿, 特别是眼睛的造型等, 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感受能力, 化抽象为具象。对作品中主人韩熙载有志不得伸的特殊心理是如何表现的, 让学生各抒己见, 要求学生详析“以形写神”在每一段中的运用, 体现在那些人物上。使得学生真正地理解画面的“形神兼备”手法,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 探究创新。

古代历史故事人物 篇8

反正不管怎么辩论。辩论的逻辑是否科学合理,杠精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最终你妥协,宣布他胜出,哪怕是单方面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平原君赵胜的一个吵架就没输过的门客了,即便跟各国国君辩论,都从来不输嘴阵,一直杠到对方后悔跟他辩论为止。

赵惠文王(前284年),燕昭王有攻打齐国的想法,陈兵边境。

于是这位门客就自告奋勇地带着自己的一帮学生,跑到了燕国去劝燕昭王不要攻打赵国。

碍于两国外使的礼节,燕昭王一套外交口吻,“燕赵两国世代睦邻友好,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经过两国国君的共同努力,两国关系有望上升一个新的台阶,目前边境上发生的摩擦,只是误会而已。”

这话至少在外交层面,表示了燕昭王并不想公开承认自己有发起对赵国战争的意愿。

但是平原君的这位门客则必须要燕昭王给出一个明确答复,就是保证不打赵国。结果燕昭王还真给面子,竟然满口答应把陈列边境的士兵给退出过境以内。

然而杠精的世界你不会懂的。结果这位门客公开质疑燕昭王的诚意,说道:当初大王招纳欲破齐、能破齐的“天下之士”到燕国来,后来终于破齐。而今“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用兵者”,所以我认为大王不会偃兵。

的确燕昭王本来就是这么想的,但是碍于外交层面上的各种因素,大家彼此不挑破,保留彼此面子过得去么?

燕昭王想,这位门客是杠精么?跑来燕国,代表赵国要求自己“偃兵”,的确自己也很给他面子了,答应他提出的要求了。结果他竟然还当众质疑自己的诚意。难道要自己写保证书不成?没见过挨打的还这么猖狂。

难道跑燕国来就是为了过把嘴瘾,证明自己正确?类似的事情在平原君的这位门客身上有很多例子。

比如秦国和赵国结攻守同盟,结果秦国攻打魏国,赵国发兵却救魏国(不救不行,唇亡齿寒啊)。结果秦国就派人来质问赵国,我们不是攻守同盟么,现在我们攻打魏国,按道理,你不但不该帮魏国,还应该出兵助秦国。

结果赵国无言以对,但是这位门客却不落套路,上来反过来质问秦国,说,我们时攻守同盟。现在我们在救助魏国,你秦国不应该派兵帮我们赵国一起救助魏国呢?

思路的确不入俗套,但是全是嘴上逞能。

但是这些都不算啥,这位吵架没输过的平原君的门客,最有名的就是那个“白马非马”的理论。

这位门客过关,关吏说:“按照惯例,过关人可以,但是马不行。”他便说白马不是马,然后一通大道理,关吏文化层次低,三句话就被他饶晕了,虽然明白是鬼扯,但是又说不过他,最后无奈,只能让他连人带马过关去了。

结果这位门客很是引以为豪,于是在平原君家里和孔子的六世孙孔穿,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这事后来就被记录在《公孙龙子·白马论》中。

具体逻辑学上的内容,炒米不讲了,怕绕进去。但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平原君将这个门客赶出了自己的府邸。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及作品 篇9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及作品中国古代高考语文资讯 · 2016-02-26 18:29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9.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之首。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0.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

1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是“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12.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13.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唐朝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主要诗作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结为《李太白集》。其诗属浪漫豪放派,是古典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江南逢李龟年》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其诗为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16.岑参:唐朝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17.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马说》《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结为《昌黎先生集》。18.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秋词》《竹枝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19.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有《钱塘湖春行》《观刈麦》《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他是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通俗诗派的代表,相传其诗老妪可懂。20.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21.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赤壁》《阿房宫赋》等。尤擅七律七绝。22.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夜雨寄北》《乐游原》《锦瑟》《无题》等。《无题》组诗开创了朦胧诗的先河,其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23.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有《虞美人》《相见欢》等。24.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等。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25.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我国第一部诗话)。2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元日》《泊船瓜州》《登飞来峰》《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2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和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赤壁赋》《石钟山记》等。其诗文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其书法自创“苏体”。28.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主要作品有《如梦令》《武陵春》《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她是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29.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人。主要作品有《书愤》《示儿》《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卜算子·咏梅》等,结为《剑南诗稿》。他是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万余首)。30.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西江月》《破阵子》《清平乐·村居》等。其词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31.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32.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所作杂剧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悲剧之一。

33.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34.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智取生辰纲》即选于此。

35.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杨修之死》即出于此。36.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主要作品为《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

中国古代十个成功人物 篇10

岳飞--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1-2],位列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屈原-- 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汉族,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郑成功-- 17世纪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幼名福松,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原籍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居大都市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司马迁-- 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

陶渊明-- (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中国古代孝顺的人物故事 篇11

六.孙膑

身残志锐的智慧化身

【获奖名片】才志双全

【评价】

1.在艰难里,他从不放弃,用锐利的智慧打开一道道尘封的门,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道道曙光。庞涓的迫害止不住他才华的释放,膑脚之痛停不了他追求的脚步。孙膑,你的大智大勇,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指明灯。

2.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历史的烈焰淬练过,被人世的无情锻造过,但是,只能让他越挫越勇。他用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中华文化有了围魏救赵的传奇。

【颁奖辞】

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品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的传说。

【事迹】

孙膑是春秋时期战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妒忌他比自己有才干,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设计陷害他。孙膑忍受被剜去膝盖骨的酷刑之苦,用才智感动了齐使,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到齐国。孙膑隐居在田忌幕下时就表现出突出的军事才能,后于“田忌赛马”后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成为齐国的军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策划。在这场战役中,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屡出妙计,最终使得魏军大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赵救魏”的光辉战例。后来孙膑又在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之时与庞涓斗智,使庞涓死于万箭中。孙膑因战出名,世世代代也相传他的兵法。

七.关羽

骁勇赤胆的忠义巨人

【获奖名片】忠义双全 为世虎臣

【评价】

1.在天下大乱之时,你奋勇而起,追随刘备,为兴复汉室,贡献一生。关云长,你是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

2.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武艺吓破曹军胆,忠义敢为万夫雄。你的勇敢热血,是中华民族赤胆忠心的魂,永远不屈屹立!你的执着信念,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将不灭永生!

【颁奖词】

智勇兼备,勇猛善战,你是武将中的神话。

万人之敌,忠义双全,你是人臣中的传奇。

手握青龙偃月刀,大喝一声,威震中华。

【事迹】

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中平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

关羽智勇双全。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为护得皇嫂周全,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救援。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大破敌军,威震华夏。

他忠义两全,为报曹操恩义,放他败走华容道。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天下大业,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叙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真是可歌可泣!

八.岳飞

中原大地的雄狮

【获奖名片】爱国英雄

【评价】

1.身为一名庶民,他铭记“精忠报国”的志向;身为一国将领,他写下“抗金英雄”的传奇。他虽然为佞臣所害,死于一场政治斗争,但岳王庙前松柏常青,岳王英明永存。

2. 凌云壮志,铁骨铮铮,面对敌人你勇敢地站起来,久经沙场,英勇杀敌。流言、罪名、怀疑、间离……什么都无法抹去你的赤胆忠心、爱国情怀!

【颁奖词】

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他用沥泉神矛撑起半壁江山,他用热血赤诚铸就不败神话。他是奔跃在中原大地上的不败雄狮。

【事迹】

岳飞是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汉族英雄。侍母至孝,家贫力学。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准则,果断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他组建战无不胜的岳家军,大破金兀术,声势日隆,军威益壮。然而昏庸的`皇帝在小人的谗言中对岳飞起了疑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逮捕,一代忠将竟成为“帝国的敌人”。在《满江红》的歌声中,岳飞及儿子岳云被害于**亭……

岳飞虽被奸佞小人所害,但他的大智大勇与坚定的爱国报国之心,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九.霍去病

横空出世的热血青年

【获奖名片】戎马一生 为国建勋

【评价】

1.强大的敌人没有退却他的步伐,他为国愤然杀敌;成功的名利没有遮住他的双眼,他依然视国难为己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是旷世英雄。

2.他凭借着一腔血气骁勇,将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杀敌,以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战役。他是汉军中的一代楷模。

【颁奖词】

眼中的冷漠是对匈奴的无畏,心中的热火是对国家的守护。直到今天热血撞你心壁的声音依旧可辨,你马踏匈奴的绝世风采依然清晰。我们为你对国家的热情而倾倒,为你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感动!

【事迹】

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常遭受匈奴的侵扰。匈奴几乎把以农耕为生的汉王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面对匈奴的侵犯,年仅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率八千精骑,直冲敌营,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后又两次率兵北征,对匈奴进行大围剿。他的惊奇出世让匈奴人闻风丧胆。汉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府第直到完工他都未去看一眼,并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志。他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度过了戎马一生。

十.苏武

茫茫大漠中最坚韧的守望者

【获奖名片】坚韧守望

【评价】

1.十九年如一日,他牧羊于大漠,孤独与寂寞伴他左右,但他从没想过屈服。富贵对于他恰似过眼云烟,忠心对于他才是永恒无限。他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2.时间没有磨灭他的气节,孤独没有打败他的信念。他用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铸造了一段不朽,他用心中对祖国的忠诚激励了无数后人。

【颁奖词】

持一支旌节,心怀大汉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游走于沙漠败草之中。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的牧羊人,用勇气,用执著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悲歌。你的忠心成为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事迹】

面对大汉与匈奴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汉朝派苏武出使匈奴。从虞常谋反私会张胜,到虞常兵变失败,毫不知情的苏武硬是被牵扯进去。但他为不失气节、不玷辱使命选择自刎。被救活后,卫律的威逼利诱都不能改变他的信念。在大窑中嚼着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在北海边,他牧着等待生小羊的羝羊,没有粮食。他取野鼠所储存的果实充饥,但手中日夜拿着汉廷的符节,即使节上的牦牛毛全部脱落也没有放下。他对大汉的忠贞令人感动,终于在被扣押十九年后,须发尽白地回到大汉。

★ 古代十大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积累

★ 中考经典作文素材积累

★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 初中语文人物作文素材积累

★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

★ 中考作文素材积累:立志

★ 中考热点素材积累:逆境

★ 中考素材积累:广州风格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篇12

(一)沉鱼

“沉鱼”,讲的是西施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很快打败越国,把越王勾践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质。越王为报灭国之仇,暂栖于吴王膝下,装得十分老实忠诚。一次吴王肚子疼,请来郎中也没有看出哈病。越王勾践得知后就当着吴王夫差的面,亲口尝了他的粪便,说:“大王没什么病,是着了凉喝点热酒暖暖就会好的。”吴王照勾践说的,喝了点热酒,果然好了。吴王看到勾践这样忠心,就将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接受了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当时,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西旌被选送到吴国后,吴王一看西施长得如此漂亮,对西施百依百顺,终日沉溺于游乐,不理国事,国力耗费殆尽。越王勾践乘虚而入,出兵攻打吴国,达到了复国报仇的目的,这里边有西施的很大功劳。

(二)落雁

“落雁”,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扯匈奴,选昭君与单干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三)闭月

“闭月”,是貂婵的代称。她是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当时,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臣们敢怒而敢言。王允每天闷闷不乐,茶不饮,饭不进。貂婵很为主人优愁。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在后花园烧香跪地,为主人祈祷,“月亮啊月亮,你虽清白如洗,可哪知我们老爷心中的烦恼!苍天啊苍天,你虽那样深邃,却难容我们老爷如火如焚的心情。我是老爷的婢女,愿为国为民,万死不辞。”赶巧,王允也来花园散心。顿时,他感情激动,赶忙走上前去将貂婵扶起。王允说:“你能为我分忧,我忧在何处,你知道吗?”“知道,大人。”“那你时哲我讨国贼,杀董卓吗?”“只要大人信得过奴婢,奴婢拐肝脑涂地。”王允听罢,两手一合,当即给貂婢一拜。从此、便和貂婵以父女相称。一年多以后,王允先将其女许给董卓,后又许给吕布。董、吕二人争风吃醋,发生火并,董卓被杀。这就是王允巧使连环计,一女二聘杀国贼。那么貂婵怎么叫“闭月”呢?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四)羞

中国古代故事书故事 篇13

这时,有人在燕王面前说:“乐毅他不是燕国人,当然不会真心为了燕国,不然,两座城怎么会久攻不下呢?恐怕他是想自己当齐王吧。”燕昭王倒不怀疑。可是燕昭王去世,继位的惠王马上用自己的亲信名叫骑劫的大臣去取代乐毅。乐毅知道于己不利,只得逃回赵国老家。

齐国守将是非常有名的军事家田单,他深知骑劫根本不是将才。虽然燕军强大,只要计谋得当,一定可以击败。

田单首先利用两国的士兵都具有迷信心理,他要求齐国军民每天饭前要拿食物到门前空地上祭祀祖先。这样,成群的乌鸦、麻雀结伙地赶来争食。域外燕军一看,觉得奇怪:原来听说齐国有神师相助,现在真的连飞鸟每天都定时朝拜,弄得人心惶惶,非常害怕。

田单的第二手,是让骑劫本人上当。田单派人放风,说乐毅过于仁慈,谁也不怕他。如果燕军割下齐军俘虏的鼻子,齐人肯定会吓破胆。骑劫觉得有道理,果然下令割下俘虏的鼻子,挖了城外齐人的坟墓,这样残暴的行为激起了齐国军民的义愤。

田单的第三手,是派人送信,大夸骑劫治军的才能,表示愿意投降。一边还派人装成富户,带着财宝偷偷出城投降燕军。骑劫确信齐国已无作战能力了,只等田单开城投降吧!

田单最绝的一招是:齐军人数太少,即使进攻,也难取胜。于是他把城中的1000多头牛集中起来,在牛角上绑上尖刀,牛身上披上画有五颜六色、稀奇古怪图案的红色衣服,牛尾巴上绑一大把浸了油的麻苇。另外,选了5000名精壮士兵,穿上五色花衣,脸上绘上五颜六色,手持兵器,命他们跟在牛的后面。

这天夜晚,田单命令把牛从新挖的城塘洞中放出,点燃麻苇,牛又惊又躁,直冲燕国军营。燕军根本没有防备。再说,这火牛阵势,谁也没有见过,一个个吓得魂飞天外,哪里能够还手。齐军5000勇士接着冲杀进来,燕军死伤无数。骑劫也在乱羊中被杀,燕军一败涂地。齐军乘胜追击,收复70余城,使齐国转危为安。

上一篇:你的青春梦想是什么下一篇:九年级第二次月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