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童话故事有哪些

2024-10-11

中国古代童话故事有哪些(精选13篇)

中国古代童话故事有哪些 篇1

尧王那个时候,发过一场后来再没有过的大洪水。

尧王领着大臣、子民爬上了姑射山,跑得跌跌撞撞,直喘粗气,回头看时,山下茫茫一片全都是水。水挤水,浪拥浪,波推波,发出惊心动魄的声响。很远很远的水面像是漂浮着一个馒头,那是个山头,人们说是洪水浮山,现今山西南部还有浮山县。

那时担当治水重任的是崇伯鲧。崇伯鲧本是天上的一匹白马。这白马长得英俊极了,浑身没有一根杂毛,亮得比玉石还雅洁,两只蓝莹莹的大眼闪动着幽幽的光芒,跑起来如迅雷闪电,快极了。可惜,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谁也降服不了它。

天帝只好把它罚到人间,遭受磨难,经受锻炼。哪里知道,下凡托生的崇伯鲧自认为是仙体神胎,高人一头。若是谈论起天下大事,他那张嘴比这遍地的洪水还要波涛汹涌。众大臣推荐他治理洪水,就是看中了他这果敢不凡的举止。

崇伯鲧领受了重任,一看这肆虐涌流的洪水还真没招了。

别看他平时谈天说地,口若悬河,玩真格的却不知该从哪儿下手。

忽然想起天帝的息壤,早就听说过那是治水的宝物,用上一点,就能够长高好多。洪水涨得再快,也长不过息壤。

趁着夜色,崇伯鲧骑着猫头鹰飞上天去偷了息壤,回到姑射山时,一只乌龟晒着太阳恭候他们。好像这乌龟生来就是驮息壤的,崇伯鲧翻开口袋一倒,乌龟背上出现了一座小山,其实是个小土堆。可是,千万不要把这小土堆不当事,崇伯鲧只用手指一拈,轻弹一点儿,就会筑起一道堤坝,而且,那堤坝随水长高,就堵住了滚滚洪流。

崇伯鲧高兴极了,人们更高兴,大家把他尊为治水英雄。

不料,洪水越积越多,大地上成了水汪汪的海洋。

这一天,水神共工匆忙跑回天庭报告,人间要成水国了。

天帝这才知道罚下凡尘的那匹天马偷走了息壤堵水,当下大怒,这息壤岂是随便可以使用的.!若是不疏通水路,只用息壤塞堵,还不把大地弄成一片汪洋?天帝立即颁令,命火神祝融赶往人间,收回息壤,杀死崇伯鲧。

祝融匆忙赶到人间,手起刀落,“轰卤一声,崇伯鲧人头落地了。

奇怪的是,崇伯鲧仰身躺在地上,脖子上却不流一滴血,众人都很奇怪。

一天过去了,崇伯鲧脖子上响起了呼吸声,像是在酣睡,肚皮随着那呼吸声一起一伏。

一月过去了,崇伯鲧肢体没有腐烂,仍然鲜活而有弹力,像是个健壮男儿,勃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年过去了,崇伯鲧的肚皮渐渐隆起来,像是有了身孕的妇女,肚子一天天鼓圆。

三年过去了,崇伯鲧的肚皮圆得不能再圆了,里面像是有一个硕大无比的西瓜,那西瓜随时有撑破肚皮的可能。

有一天,祝融路过羽山,一看,哈呀,那崇伯鲧肚子鼓得像是装了个月亮,一闪一晃,起起伏伏,分明气力还挺大呢!

祝融看了,火气直冒,好个贼偷,你还活着!手起刀落,划破了崇伯鲧的肚皮。

轰陋——

喷光溅火,霹雳动地。随着巨响,一条虬龙蹦出鲧腹,伸出两只长角,抖动两根长须,盘曲回旋飞上高空。祝融吓得差点扔了宝刀,浑身颤抖着,仓皇逃向天庭,边逃边嘟囔:“真怪,真怪!”

不说祝融逃走,只说虬龙飞上天空,如鱼得水,瞬间游遍了五湖四海,看到了水汪汪的大地。身子一沉,落下地来,众人看时,那虬龙已经变成一个英俊男儿。这就是将要成为治水英雄的大禹。

中国古代童话故事有哪些 篇2

到了唐朝武则天时,尊号又有了新的含义,在“皇帝”这一称号前再加歌功颂德、神化皇权的美称,如武则天的尊号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尊号一般是在皇帝生前就由臣下奉上的。

皇帝死后,其后世子孙和公卿大臣要为他追立两个正式称号 :一是庙号,一是谥号。庙号与封建宗法祭祀制度联系在一起。帝王死后,其后世子孙要根据他在皇族宗亲中的世系,将他的灵牌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他为某祖或某宗,以确认和显扬他在皇族宗亲中的地位。他被后嗣子孙所追尊的某祖、某宗,就是他的庙号。一般来说,开国帝王多称“祖”,之后,承袭帝位的列代皇帝皆称“宗”。

谥号是皇帝死后,大臣们为评价帝王一生的德行和功业而拟定的一种称号,可根据需要不断予以增加。唐朝以前的皇帝,谥号多为一、二字,简明易称,所以人们习惯于称呼他们的谥号,如汉武帝、汉明帝等。唐宋以后,由于谥号越拉越长,不便称呼,故后人对唐宋至明清的皇帝,相率改以庙号来称呼。

帝王的庙号,始于商代,而谥号则始于西周。之后,庙号和谥号为历代所沿袭,直至清朝灭亡。

思考 :

1.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是庙号还是谥号,为什么?

2. 清圣祖是清代哪位皇帝,圣祖是该皇帝的庙号还是谥号?

中国古代有哪些“禁烟”措施 篇3

烟草最早于明嘉靖年间由菲律宾传入

明嘉靖年间(过去认为是万历年间),烟草由菲律宾(时称吕宋国)传入中国,至今还不到500年。

但烟草一经传入,即迅速流行开来。最早记录烟草进入中国的是明代姚旅所撰的《露书》。书里有这样的文字:“吕宋国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有人携漳州种之,今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售之。”

到明末清初,烟草已与酒、茶一样,成了时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消费品。从史料上看,古人对烟草的嗜好甚至比今人还严重,这或许与古人对烟草的过度迷信有关。古人并不仅仅把烟草看成是“提神”之物,而是作为一种“特效药”。

《露书》还记载,烟草“能令人醉,亦辟瘴气,捣汁可毒头虱”。古人还相信,烟草能治畏寒、发热等所谓“寒疾”。

明末人姚可成辑《食物本草》中还有一观点,认为烟草能“当饭吃”,称:“凡食烟,饥能使饱,饱能使饥,醒能使醉,醉能使醒,一切抑郁愁闷,俱可藉以消遣,故亦名忘忧草。”

明崇祯皇帝两次颁布“禁烟令”

明清两代都曾不止一次地发过“红头文件”,要求国民戒烟,禁止官员在衙门等公共场所内吸烟。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看到烟草的危害,曾两次颁布“禁烟令”。《玉堂荟记》记载,“己卯,上传谕禁之,犯者论死。”己卯年,即崇祯十二年(163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朝廷发出的第一道“禁烟令”。

朱由检的初衷是什么?据说是为了防止“亡国”。古人多迷信,皇帝朱由检更不例外,崇祯皇帝乃“燕王”朱棣之后,京都又是“燕京”。“烟”与“燕”音相近,“吃烟”就是“吃燕”,有吃掉燕王之后、破燕京之嫌,出于避讳,朱由检下了禁烟令。

烟草与明代灭亡的关系,当时还有一说。明崇祯四年进士吴伟业在其撰写的《绥寇纪略》中记载,明熹宗天启年间,坊间曾流传过一首童谣,其中有一句是:“天下兵起,遍地皆烟”,这首童谣后被看成是预言明代灭亡的谶语。

在今天来看,“吃燕”与“天下兵起,遍地皆烟”不过是一种附会,或是巧合。但是,烟草除有害国民健康外,还影响了社会稳定、干扰了国内正常的粮食生产和经济秩序,却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名医已提出吸烟有害健康

如今的香烟盒多标有“吸烟有害健康”的提示,早在清代,名医张璐已在其所著的 《本经逢原》中提出:“岂知毒草之气,熏灼脏腑,游行经络,能无壮火散气之虑乎。”清人陈淏子在《花镜》中也提出,烟草“久服肺焦,非患膈即吐红。抑且有病,投药不效,总宜少用”。

清代名医吴澄在《不居集·烟论》中甚至认为,“无病之人频频熏灼,津涸液枯,暗损天年”,对吸烟者提出了警告:“虚损之人,最宜戒此。”

清代医学家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一书里干脆将烟草列入“毒草类”。其卷四中的“烟”条称“火气熏灼,耗血损年,卫生者宜远之”。并附注,烟草“最烁肺阴,今人患喉风咽痛、嗽血失音之症甚多,未必不由嗜烟所致”。

吸烟有害不言而喻,故古代有识之士一直呼吁人们远离烟草。为此,古代医家还曾使用很多方法来消除烟草带来的危害。《药性考》用“煎胡黄连合茶服之”,解烟毒;《医奥》以“黑砂糖合井水服之”,解烟毒;《景岳全书》中拿白糖来“解醉”;《梅谷偶笔》则认为红砂糖、甜瓜子可以解烟毒。

明清烟草行业盛行源于暴利

既然烟草有害健康,吸烟为何还那么盛行?除了吸烟本身易成瘾外,与背后的暴利有直接关系。王逋《蚓庵琐语》记载,“关外人至以匹马易烟一斤。”烟草当时还是一种重要的出口货品,俄罗斯人最喜欢购买。据清康熙时期的方式济所撰《龙沙纪略》记载,“边卒携一缣值三四金者易二马,烟草三四斤易一牛……”

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记载,有一个叫郑翁的烟草商,“不数年,积资巨万矣”。清嘉庆二十年举人包世臣在《安吴四种》中记载,当时山东济宁的烟草种植与加工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当地烟丝加工作坊有6家,每年仅卖烟丝便达白银200万两,雇用烟草种植者400余名,获利甚厚。据明末清初史学家杨士聪《玉堂荟记》记载,明代末期,在北方种植烟草,“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

到了清雍正、乾隆时期,利润稍有下降,但仍大大高于种植粮食作物。清乾隆二年进士彭遵泗也在《蜀中烟说》中记述,当年在四川种植烟草“大约终岁获利过稻麦三倍”。有如此“厚利”,怎能不“民争趋焉”?有的地方“烟草之植耗地十之六七”。

清太宗皇太极入关前已颁禁烟告示

吸烟全面盛行是在清代。清康熙年间的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况:“今则遍天下皆有矣……黄童白叟,闺帏妇女,无不吸之,十居七八,且时刻不能离矣。”

中国禁烟史上力度最大,且明确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也是在清代。清代前几位皇帝均视烟草为“妖草”。皇太极入关前,烟草已在关外流行,时为后金首领的清太宗皇太极,于天聪九年曾检查大臣“不遵烟禁犹自擅用”的问题。天聪九年即1635年,系明崇祯八年,皇太极禁烟甚至比明朝崇祯皇帝早4年。

清太宗崇德四年(1639年)六月二十六日,后金户部还颁发了一则禁烟告示,明文规定,“不许栽种,不许吃卖”,如果违反规定,“被人捉获,定以贼盗论,枷号八日,游示八门,除鞭挞穿耳外,”还“罚银九两,赏给捉获之人……”

皇太极还曾下旨禁止贩卖烟草:“凡犯禁者,一斤以上先斩后闻;未满一斤者,囚在义州,从重科罪。”

清军入关、夺取全国政权后,又发出了几次禁烟令,明确规定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康熙皇帝带头不吸烟。李伯元在《南亭四话》中记载,康熙驻跸德州时曾赋“禁烟诗”:“碧碗琼浆潋滟开,肆筵先已戒深杯。瑶池宴罢云屏敞,不许人间烟火来。”后来的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也都曾发过禁烟令。

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篇4

随着时光流逝,小鹰一天天长大了,也习惯了鸡的生活,并且鸡们也全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同类。它也和它们一样出外往后刨着寻食,从来也没试过要飞向高空。

一天,在小鹰出外觅食时,忽然碰到了鹰妈妈。鹰妈妈见到了小鹰惊喜极了,对它说:“小鹰,你怎么在这里,随我一起去飞向高空吧!”小鹰说:“我不是小鹰,我是小鸡呀,我不会飞,天那么高,怎么飞得上去呀?”

鹰妈妈对小鹰有些生气,但她还是大声地鼓励它说:“小鹰,你不是小鸡,你是一只搏击蓝天的雄鹰呀!不信,咱们到悬崖边,我教你高飞。”

于是,小鹰将信将疑地随鹰妈妈来到了悬崖边,紧张得浑身发抖。鹰妈妈耐心地说:“孩子,不要怕,你看我怎么飞,学我的样子,用力用力。”小鹰战战兢兢,在鹰妈妈的带动下,终于……

中国古代的文学常识有哪些 篇5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等。

2.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 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谷梁传》、《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4)老子,李耳,字伯阳,又名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相传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书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因此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5) 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主要言论及思想被辑为《论语》,有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6)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7)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言论及思想被辑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8)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9)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10)荀子,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他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11) 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有《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鹊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属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12)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有《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3)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3.两汉文学

(1) 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有《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有《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 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有《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史记》是历史散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4)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班马”之一,主要作品有《汉书》。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5)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主要淬的作品有《陌上桑》、《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4.魏晋南北朝文学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其主要作品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有《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著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6)范晔,字尉宗,著《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7)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主要作品有《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属笔记体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轶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8)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有《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9)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

5.唐代文学

(1)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人,主要作品是《感遇诗》38首。其《登幽州台歌》用直接抒怀的方式倾吐怀才不遇的感情。

(2)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有《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3)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有《咏柳》、《回乡偶书》。

(4)王之焕,字季陵。主要作品有《凉州词》、《登鹳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5)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有《过故人庄》、《春晓》等,结集为《孟襄阳集》。

(6)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有《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7)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有《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8)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有《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9)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宣州谢朓楼栈别校书叔云》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他的作品属古典诗歌艺术的高峰。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0)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其作品为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首创记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11)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12)孟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有《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

(13)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有《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的骈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14)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1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有《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16)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17)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有《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18)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和李商隐被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故号杜樊川。主要作品有《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19)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有《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西效作一百韵》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经典童话故事有哪些 篇6

这时候,小鱼浮上来了,它说:“我的肚子也很痛,要是有万能药水就好了。”大家这才知道这全是污水惹的祸,没等小鱼说完,啄木鸟就把一瓶药水倒进老树爷爷的肚子里,一会儿功夫,老树爷爷就觉得舒服多了。

老树爷爷的病好了,大家都很高兴,可是大家看见小鱼浮在水面上有气无力的样子又觉得很伤心,怎么样才能帮助小鱼呢?小松鼠请来了好多好朋友一起来商量,大家一起想办法,终于想到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把河里的垃圾全都捞干净。经过大家的努力,小河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小鱼又变得活蹦乱跳了,老树爷爷的肚子再也没有痛过,森林里又恢复了往常的宁静。

大家围着老树爷爷一起唱啊,跳啊,玩得可开心了!

古代魔术师都有哪些绝活? 篇7

周代:“扶娄之国”已出现魔术表演

《拾遗记》记载了扶娄魔术师“吐云喷火”“口中生人”的故事。

中国是魔术发源地之一。那么,魔术最早始于何时?据十六国时期前秦王嘉所撰《拾遗记》里的说法,在上古周代已出现:“七年。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大则兴云起雾,小则入于纤毫之中,缀金玉毛羽为衣裳,吐云喷火,鼓腹则如雷霆之声。或化为犀、象、狮子、龙、蛇、犬、马之状,或变为虎、兕,口中生人……”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扶娄这个地方的人擅长玩魔术,现代人常见的“口喷烟火”(吐云喷火)、“大变活人”(口中生人)等,都曾是扶娄国魔术师的绝活。

但《拾遗记》历来被归类为“笔记小说”,公元四世纪时,王嘉记录的公元前十世纪的事情显然不可能是史实,因此周成王七年的“魔术记载”或许不是真的。不过,从现代考古发现分析,王嘉所记并非无稽之谈,至少在汉代,这样的魔术表演已相当成熟。

在山东嘉祥刘村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上,便发现了“吐火”魔术表演。无独有偶,在河南登封启母阙出土的画像石上,也发现同一类型的魔术表演。所以说,《拾遗记》所记并非像现代魔幻小说作者那样“胡编乱造”,是有根据的。

秦汉:魔术被列为“百戏”之一

《西京杂记》中记载了黄公“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

依《拾遗记》所述来看,“扶娄之国”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的“魔术之乡”。这样的地方是否真的存在呢?据考证,扶娄之国相当于今天岭南惠州、东莞、深圳一带的“缚娄古国”。“缚娄”为春秋时期的称呼,汉代叫“傅罗”,魏晋称“博罗”,博罗一名至今尚存。

如果说《拾遗记》所记的魔术多少都有神话的色彩,那么秦汉以后,有关魔术的文字记载就靠谱多了。如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所作的《西京赋》里,便记述了汉安帝(公元94年-125年)时代的魔术表演节目。

当时,魔术表演已被列入“大型文艺演出”(百戏)的节目单。《西京赋》提到的“东海黄公”,便是一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大师,他能操作技巧要求极高的大型魔术,表演时施用“幻术”,“立兴云雾”;画地成河,现场立马“流渭通径”。

黄公表演的魔术尽管复杂,但当时魔术师已多能表演。汉朝刘歆在《西京杂记》中便提到这种魔术:“淮南王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嘘吸为寒暑,喷嗽为雨雾。”

考古中发现,汉代艺人还能表演恐怖的“穿心”魔术。在山东孝堂山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便绘有“穿心人”。

唐代:“元会”盛行大型魔术表演

《文献通考》记载 “鱼龙曼延之戏连三日,抵暮方罢”。

古代曾有一个最叫座的大型节目“鱼龙曼延”,是皇家的保留节目,其中除了有许多魔术表演情节外,还有其他杂技表演。

“鱼龙曼延”也写作“鱼龙漫衍”,本为“鱼龙”和“曼延”两个节目,常连在一起演,因此得名。演出时,由人扮演大鱼和巨兽,实为魔术化的动物表演:巨兽起初变成一条巨大的比目鱼,后来化身为一条大黄龙……

唐代,“百戏”这种流行的综艺表演在宫廷中相当盛行。每年正月初一举行的“元会”(类似现在的春晚)上,常有“鱼龙曼延”这种大型的魔术表演。

唐代除了“吐火”、“吞刀”这些老牌魔术外,“藏狭”等魔术开始流行。这种魔术的玩法在《文献通考·散乐百戏》中有记载:“藏狭,盖取物而怀之,使观者不能见也。”好多魔术都是把东西“变出来”,而藏狭则是将东西“变没了”。

由于魔术很神奇,有人将其视为“怪术”。如唐代志怪小说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怪术》中所记的“怪术”有不少都是魔术。经传。唐宪宗和年间,江淮术士王琼能够把瓦片变成乌龟,到了第二天乌龟又变回了瓦片。

先秦:“遁术”已出现

《搜神记》记载左慈为避曹操暗杀“却入壁中,霍然不见”。

王琼表演的“画龟术”与现代魔术“大变活物”其实是一个原理,这种魔术在东汉末年一位叫左慈的人已经会玩了。左慈是中国古代一位超级魔术师,安徽庐江人,能做多种魔术表演。据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有一次,左慈应邀参加曹操的宴会,曹操想一试他的本事,笑着对宾客说:“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

左慈知道曹操是考他,于是表示弄条鱼很简单。他让人找来一个铜盘,注满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盘”。曹操存疑,说“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于是左慈又在盘中垂钓,不一会儿,又钓得一尾鲈鱼,在场的宾客都很是惊讶。

左慈还能变出酒、肉来,还能让酒杯变成飞鸟,这让曹操觉得他法术太厉害,觉得是威胁,便起了杀心。结果左慈“却入壁中,霍然不见”。左慈的逃生之法,就是现代魔术师也喜欢表演的“遁术”。

“遁术”也是中国的本土魔术,早在先秦时期已出现。据刘向《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条记载,古代著名丑女钟离春擅长“遁术”,书中称为“善隐”。有一次齐宣王对她说,他很喜欢隐身术,希望看看。话未说完,钟离春就不见了。

骞霄国曾给秦始皇献“裔”

《晋书》记载西域僧“举匕进针,与常食不别”。

汉魏时期,除了左慈,吴国也有一个叫徐光的魔术师“常行幻化之术”。

徐光擅长“种瓜植树”,能够边下种子,边长苗,边结果。

公元前十世纪前后,不少西域魔术师曾来到中原,时称“化人”。据《列子·周穆王》记载:“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秦始皇元年,西域骞霄国曾给秦始皇献了一位叫“裔”的画工。据《太平广记·幻术》引《王子年拾遗记》,裔其实就是位魔术大师,裔口含丹青,喷到地上即成画。

有的西域僧人则凭魔术令同道服从。据《晋书·艺术列传》记载,当时西域名僧鸠摩罗什能“吞针”:他在一个钵里放满了针,当着全寺僧众的面,“举匕进针,与常食不别”。就凭这一招让众僧心服口服。

古人也热衷于魔术“揭秘”

《太平广记》记载侯元“术既不神”,遂被斩。

魏晋时期,魔术中的“还原术”也已成熟。如“断舌复联”、“剪绢还原”、“焚纸复原”等。崔鸿左《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记载,有一个西域人能“吞刀嚼火”。他表演“断舌”时,当着观众面将舌头用刀割断,鲜血淋漓,然后将半截舌头放在一个容器中,传给观众验看。之后,断舌重新含到嘴里后,便很快接上了。

然而,再精彩的魔术也是假的。与今人一样,古人也热衷于破解魔术。比如西域魔术师最拿手的“吐火”便让中原人给破解了。《搜神记》揭秘:“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因就爇取以炊,则火也。”

在古代,魔术表演一旦失手,不只是名声扫地的问题,很可能会丢掉性命。唐代有个叫侯元的人便因为魔术不灵而被斩,《太平广记》中记载了“术既不神,遂斩之于阵”。而上文提到的汉代魔术大师“黄公”,《西京杂记》里有关于此人的记载:“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中国民间故事有哪些 篇8

一年冬天,刘槐和妻子计谋,趁隆冬腊月,将老的抬上山,像抛破旧物一样丢出去,免得办后事。

刘槐找来了一个箩筐,老人被安置在箩筐里,由刘槐和儿子抬出去。老人问:“要把我抬到哪里去呢?”儿子说:“让你上山看看风景。”

老人被抬到山上来了,刘槐把老父丢在山洞里,便叫儿子赶快下山。

儿子说要把箩筐拾回去。

刘槐说:“一起丢了,还要箩筐做什么?”

儿子说:“还有用呢!我把箩筐拾回家保存起来,以后等你老了,能吃不能做时,我还要和我的儿子——你的孙子,将你抬到这山洞里来似丢破旧物一样丢哩。”

有哪些中国传统神话故事 篇9

一天晚上,后羿正带着他的大猎狗黑耳在深山里围猎老虎。王母娘娘在仙女们的陪伴下,驾着万朵祥云,静悄悄的落在山头看着。看了一会儿,王母娘娘觉得后羿真是个人才,就命令仙女把后羿喊过来,从身旁红衣仙女的手中拿过一个光彩夺目非常漂亮的小盒子,从里面取出两颗灵药,一根人参交给后羿,并叮嘱后羿说:“回家后用人参汤吞服这两颗灵药即可成仙。”

后羿欢天喜地地接过灵药,谢过王母娘娘后,就带着他的猎狗,背着打到的猎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后羿为人忠厚善良,他暗自想:“妻子嫦娥跟自己是结发夫妻,如果她同吃了这灵药,跟我一块儿升天该多好啊。”

他回到家,向嫦娥交代了碰到王母娘娘和灵药的事,然后说:“父老乡亲们向来都待我们不错,这次打到的猎物就分给大家吧。我这就把猎物给大家送去。”出门后,后羿捋了捋他的猎狗黑耳的毛说:“老伙计,你也跟着我跑了一天了,也很累了,你就别跟着了,在家好好休息休息,顺便帮我看看门,我一会儿就回来了。”黑耳懂事地摇摇尾巴,就回院子里去了。

再说嫦娥听了后羿的话后非常高兴,她连忙按照后羿的嘱托,把仙药在人参汤里煮熟了,等后羿回来一起吃。嫦娥想:自己是个凡俗女子,托丈夫的洪福也可以升天做神仙了,得穿戴得好点儿,别到了天上给自己的丈夫丢脸。她仔细的梳好一头五尺多长的浓黑的头发,把平时舍不得戴的首饰都戴上,然后找出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打扮妥当之后,她无事坐在锅的旁边等丈夫后羿回来。这时候锅里的灵药已经熬好了,一股股的香味飘出来。

嫦娥也一天没吃东西了,也有点儿嘴馋。她揭开锅,扑鼻而来的香气让她本来就饿的肚子更加难受,她忍不住了,用勺子舀出一粒仙药,放在嘴里一尝,呀,香味四溢,满口芳香,肚子里也暖烘烘的,格外舒服。吃完一粒,她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格外舒服。她还想吃,突然想到丈夫还没吃呢,她赶紧打了自己一下说:“你个馋嘴,品品味儿,怎么还想吃。”过了一会儿,后羿还没回来,嫦娥忍不住了。她转念一想:“自己的丈夫是个能人,他能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靓丽仙药,总还能再要个十几粒。再说他射日有功,要成仙那是早晚的事,我干脆把剩下的这一粒也吃了,成仙后到天上等他。”想到这儿,嫦娥从锅里舀出最后一粒仙药,一口一口慢慢吃完了。吃完仙药,丈夫还没有回来,她又舀出人参,也一块儿吃了。吃完后,她觉得自己身体轻飘飘的,走路也轻飘飘的,累了一天的疲劳感一点儿也不见了。

天已经完全黑了,嫦娥见丈夫还没回来,就想到门口等他。谁知她刚一出门,一迈脚,她觉得自己脚下的感觉不一样,低头一看,哎呀,自己的双脚离开了地面,身子随着凉风飞起来啦。

嫦娥这时候后悔了,她泪流满面,后悔自己不该嘴馋把灵药都给吃了,抛下了丈夫。

门口的猎狗黑耳,看见嫦娥轻飘飘的要飞起来了,突然想到灵药在嫦娥那儿,就赶紧到屋里查看。这一看不要紧,看见锅里的灵药和人参都没了,只剩下汤,它顿时火冒三丈,一爪扒翻了锅,喝干了锅里的人参汤,也飞上天追嫦娥去了。

嫦娥听到身后黑耳的叫声,又惊又怕,慌慌张张,一头扎进月亮里去了。黑耳竖起浑身的狗毛,身子越长越大,一下子扑上去,连嫦娥带月亮一块儿吞了下去。

王母娘娘这时候正在蟠桃园里赏月呢,一转眼,月亮没了,忙派一个小神出来看看。

古代警示名言有哪些 篇10

2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30、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3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3、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3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35、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

3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7、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3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4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4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4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7、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4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4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描写雪景的古代诗句有哪些 篇11

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作者:祖咏《终南望余雪》

2、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作者: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柳宗元《江雪》

4、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作者: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作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作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作者: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8、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作者:王维《观猎》

9、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作者:元稹《南秦雪》

10、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作者:徐渭《梨花》

11、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作者:元稹《南秦雪》

12、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作者:白朴《天净沙·冬》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作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作者:高适《别董大》

15、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16、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作者: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17、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作者:杨万里《观雪》

18、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作者:谢道蕴《咏雪联句》

1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作者:纳兰性德《长相思》

2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作者:高骈《对雪》

21、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作者:元稹《南秦雪》

22、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作者: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2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作者: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4、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作者:吕本中《踏莎行》

25、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作者:华幼武《春雪》

26、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作者:谢道蕴《咏雪联句》

2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作者:卢纶《塞下曲》

2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作者: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30、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作者:白居易《村夜》

3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作者:杜甫《对雪》

3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作者:李白《北风行》

33、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作者:李九龄《寒梅词》

3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作者: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3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杜甫《绝句》

36、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作者:白居易《卖炭翁》

37、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作者:韩愈《李花二首》

38、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作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3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者:卢梅坡《雪梅》

4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作者:辛弃疾《和廓之雪》

41、雨、酥、叶、藻“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作者:李咸用《大雪歌》

42、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作者:谢道蕴《咏雪联句》

43、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作者: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44、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作者:范成大《雪后雨作》

4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王安石《梅花》

4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作者:韩愈《春雪》

4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李白《行路难》

48、手、掌、席“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作者: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49、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古代晚年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篇12

姜太公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出生于东海上【史记.齐太公世家】;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

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80岁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古代传说中的兵器有哪些 篇13

弓箭作为古时为数不多的远程兵器,自然得在兵器谱里占上一席。至于自古善射的英雄,倒也不少,如飞将军李广军务之后闲庭信步,若遇奇石挡道,也常比做猛虎射杀演练。又如老将军黄忠,也曾将不可一世的武圣关羽头上顶盔,当做游戏射玩打趣。但玩弓最牛的人,应该还算后羿。

后羿的底气,自然是射了天上太阳。相传古时的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常以炎炎夏日居多。为何?因为天上有十个太阳。苦不堪言的百姓找到后羿一通诉苦,再一通奉承。

上一篇:会变的狄老师的作文500字下一篇:党支部支委分工及职责